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化产业大数据:201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次矣

文化产业大数据:201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创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得到国家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条件的支持,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全民文化意识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营收规模不断扩大,供给呈现缺口。当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游戏动漫、音乐音频等行业共同发展的特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65亿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到5.43亿人、动漫用户规模达到2.76亿人。本报告分别从游戏、动漫、电影、线下迷你KTV、音乐、音频、短视频和知识付费八大细分领域具体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并提出存在的五大行业问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传统文化通过科技呈现更高级的文明;5G发展为文创产业带来更多机会;基于大数据的文化创作正在普及;区块链文化版权保护发展等八大趋势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政策、经济、社会、科技共同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创产业发展态势向好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4722亿元,占GDP比重4.2%,继续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文化产业总体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总体营收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国5.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电影等产业共同发展。游戏:2019中国手机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75.5亿元游戏:中国手机游戏出海概况分析师认为,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最容易共通的文化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海外拓展能力;手机游戏出海不仅可以拓宽游戏厂商的盈利渠道,而且可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快捷路径,手机游戏可通过在游戏场景和人物等符号的设置中添加中国文化特色元素,达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手机游戏出海竞争激烈,游戏厂商的研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挖掘传统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将成为游戏厂商拓展海外市场主要的手段和目标。电影: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00亿元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00亿元,占全球票房总量的约19%。互联网的深度渗透给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契机,中国电影公司需抓住“互联网+”这一风口,突破单一、单向的业务架构,构建立体的体系化协同平台,实现全产业链协同运营。电影: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链条创新驱动方向音乐:2018中国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5.43亿人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累计达5.43亿人。分析师认为,中国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渐趋饱和,市场格局稳定。在“大共享,小独家”的音乐版权格局下,音乐客户端平台差异化建设成趋势,大力扶持原创音乐,丰富歌曲库和发挥长尾音乐价值,建立各具特色的音乐生态。同时音乐客户端结合短视频发展潜力巨大,音乐客户端平台通过布局短视频,可丰富音乐生态,进一步挖掘用户市场。音乐:手机音乐平台产业链音频:2018中国在线音频行业增速快音频:中国在线音频行业商业模式探讨2018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增速达19.5%,相较于移动视频及移动阅读行业,呈现较快增速。目前在线音频行业主流企业已经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主要围绕广告、付费内容以及硬件销售获得主要盈利,而转型语音互动社区的荔枝平台则主要以直播打赏、广告收入、主播培训、IP打造等盈利。短视频:2018中国短视频用户达5.01亿人短视频:中国短视频产业链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数据显示,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分析师认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迫切需求,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用户逐渐养成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随着2018年知识付费市场传播以及营销手段的不断演进,知识付费市场发展空间仍受人瞩目。(来源:艾媒咨询)支持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杨雄

2020北京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研究报告:“文化+”或将成为主流业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6日讯 (记者 魏金金)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情况备受业内关注。9月5日,在第九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大会上,清科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田静现场发布了《2020北京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就当前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全国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情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性介绍。《2020 北京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报告指出,从整个中国文化和相关产业的体量来看,从2013年到现在,我国文化产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今年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增加值预计突破5万亿,整个市场体量会逐步扩大,未来发展潜力相对较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得益于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多次发布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将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文化及相关领域融合共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出炉将持续推进整体文化法制建设,尤其是为契合于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未来也将进一步推动体育、旅游等细分领域多样化发展。北京文化产业投资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当前我国整个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如何?报告指出,2017-2019年北京地区的文化产业投资规模几乎占据全国半壁江山。2017-2019年期间,全国与北京地区文化产业领域分别披露投资案例3961起,1649起,投资金额2786亿元、1443亿元。2019年受资管新规及配套政策持续影响,“募资难”困境深化,投资机构出手谨慎,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活跃期后,文化领域投资热度有所减弱。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北京地区集聚了文化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2018年今日头条、华人文化、快手、新丽传媒等超大融资事件,直接上拉高了北京地区文化产业投资金额。投资热集中北上深浙 报告指出,从投资案例数来看,2017-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集中在北上深地区,北京、上海、深圳合计占全国总案例数的比重达到68.7%。从披露的投资金额来看,文化领域投资的地域集中性更加明显,北上广江浙地区的文化产业披露投资金额合计2452亿元,占全国的88%。细分领域教育类更密集 根据报告,从细分领域上来看,教育培训领域披露的投资案例数最多,其次是传媒、影视、体育、游戏等,分别占比14.7%、9.4%、8.0%、7.9%。从披露投资金额来看,传媒领域披露投资金额最大,超过了900亿,占全国规模的32.8%;其次是教育培训、旅游,占比分别是18.1%、11.9%。从投资轮次来看,天使轮、Pre-A轮、A轮的投资案例数更多,占总数的70%,其中A轮最为火热,披露投资案例1428起,占全国总投资23.6%;其次是B轮、D轮、C轮,总占比分别是17.9%、12%、10.1%。由于投资机构现在比较偏好于头部项目,因此其中不乏大额投资事件的产生。大数据勾画百家价值型企业“脸谱” 截至目前为止,北京已连续8年发布北京市最具投资价值文化企业榜单,累计评选出320家最具文化投资价值企业。报告指出,从分布的地区情况来看,320家上榜企业中,更多企业集中在海淀区、朝阳区和东城区,占整体的71.7%;从细分领域来看,海淀区更多集中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文化教育领域,朝阳区集中在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且成熟度高,东城区文化旅游、文化娱乐、市中心区域文化产业建设更加集中;从所属细分领域来看,多集中在传媒广告、数字创意相关领域,占比高达70%。在对320家企业成立时间进行相关统计后可以发现,在2013年-2016年期间成立的企业有189家,其中2015年成立的企业数量最多。企业整体融资向头部集中 那么,这些榜单发布后上榜企业整体融资情况如何?报告指出,从融资的案例数和融资金额来看,320家上榜企业中,已有130多家企业成功融资或挂牌上市,覆盖视频、内容IP、文化跨界、消费、教育、体育等领域。同时,上榜企业在2015-2018年融资活跃,融资案例数和融资金额均在2018年达到了峰值,与国家文化产业整体投融资的趋势相吻合。2019年以来,受募资收紧、市场监管趋严、新冠疫情等影响,整个融资规模明显下滑。从历年情况来看,文化领域投资有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趋势 关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指出,今后或将呈现出以下五方面发展趋势:第一,疫情之后整个头部企业强者恒强,加速文化产业网络化升级;第二,“文化+”或将成为主流业态,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包括“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智慧城市”等,以“文化+”推动整个经济发展核心力量已经显现;第三,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文化“新基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人工智能、5G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给文化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包括超高清视频、影视还有文化体验、文化娱乐、智能化的文化创作等细分领域产业前景广阔。第四,从区域来看,未来文化产业将进一步向发达地区进一步集聚,中西部发展潜力较大。其中,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中。同时,未来文化产业将逐步丰富,整个文化消费也将逐步活跃。伴随着整个股权投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中西部文化产业基于其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第五,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 文化IP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相关知识产权政策的出台以及相关行业监管制度逐步规范,都对整个文化产业环境的优化产生利好;文化IP的定制开发、IP运营管理早期化和专业化等特点也在逐步体现出来,新技术进一步将催生IP行业新领域快速发展。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大提琴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发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8日讯 近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发起,联合国内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众多文化产业研究学者共同编撰了《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报告》主要包括总报告、行业报告、区域报告、专题报告以及案例报告共五个部分。在行业报告方面,《报告》参见以国家发布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戳此查看)为划分标准,以突出核心内容生产环节,兼顾外围产业环节为原则,围绕文化行业的14个行业进行分析,包括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演艺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等。在区域报告方面,涵盖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以及雄安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对各个区域发展规模、发展态势、发展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对策建议。此外,《报告》把握产业热点,围绕旅游、传统手工艺、乡村文创、博物馆文创、电子竞技等产业领域进行专题评述。案例部分则选取2018年的文化产业热点现象,围绕综艺养成、现象级商业电影、在地艺术创作等典型案例事件进行深入、详实的案例分析及评述。201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重大政策接踵而至,科技创新发展迅速,中国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发展与变革的新格局与新挑战。对此,《报告》提选出“中国文化产业十大关键词”,总结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特点,探讨2018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面临问题、应对策略与未来趋势,以期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以下为《报告》梳理的2018年度十大产业关键词。1.乡村振兴精准发力2018年是乡村振兴元年,也是农村改革40周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文化振兴是基础。从特色小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到精准扶贫,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从产业角度来说,可以发挥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如乡村旅游、乡村文创、传统手工艺、乡村土特产等行业发展,自下而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文旅融合战略深化2018年3月人大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批准设立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被彻底打破,开启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全新篇章。2018年3月国务院出台意见将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性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2018年也被文化和旅游部定为“美丽中国全域旅游年”。 3.资本市场热潮遇冷受2018年持续低迷的经济基本态势影响,市场反应谨慎冷淡,行业热钱退潮,资本逐步撤离,股市持续下降,投资收益减少,倒逼文化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体表现为上市文化企业市值蒸发,变卖资产抵御寒冬,2018年年初文化传媒板块总市值高达10953亿元,截至11月仅剩6481亿元,缩水超过40%。4.行业整合积聚动力在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下,行业公司向头部公司聚拢整合报团取暖,通过高度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行业间跨界融合,由行业内头部资源组成链条,使全产业链形态基本完备,从而加强全产业链布局,这些变动提高了并购资产的质量,避免了估值虚高,对后市预期有利,在客观上推动了行业进一步发展。5.原创内容繁荣生发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随着技术商大举洄游,原创内容开发成为实现文化产业链延伸的基础,文化产业通过打造新的内容产品和再造生产管理流程,实现“自我造血”。2018年原创内容与技术平台混合为王,原创短视频、系列微视频商业发展模式更能促进原创内容开发,从而出现头部内容与原创内容协同共生。以网络电影为例,2018年原创剧本占比84%,文学、动漫、游戏、神话故事、真实事件等为网络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6.付费意愿日益增强随着市场发展,文化产品也多从免费阶段步入收费阶段。随着以“90后”为代表的当代青年在社会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的上升。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调查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愿意付费享受会员权益,可以抢先看剧、跳过广告、追剧、享受更好的画质等,超过70%的受访者已经开通会员,各平台会员用户含金量更高,付费意愿更强,带动了社会整体在内容产品领域中从“优质内容”向“兴趣内容”的习惯转变。7.沉浸体验平稳增长2018年沉浸式体验成为线下空间赋能的主要出路,搜索量提升达到数十倍,各行业对沉浸式体验的营销达到新高度。随着各类活动项目努力贴合沉浸式体验的概念内涵,我们离万物皆可沉浸的世界不再遥不可及。关于沉浸式体验是否长期火爆的争论都已偃旗息鼓,无论它是新时代艺术的代言还是盛行一时的术语,事实证明我们已迎来体验价值新时代。8.城市营销塑造形象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设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全新篇章已然开启,文旅融合让“城市营销”的概念逐渐兴起。城市营销的规划需要立足于城市发展,以创新为核心,以多元化产业链为辅助。城市品牌塑造也早已不是简单地对在地旅游产品进行营销,更包括文化氛围、人口素质、包容度等多个方面。目前旅游城市的营销更聚焦于城市硬软实力和环境的营销。9.智能文创持续助力在前沿文化产业领域中,科技融合与产业创新日益紧密。技术的发展变革正深刻改变着创意设计业的商业模式,颇具未来感的“智能文创”将引领下一阶段的产业升级。以互联网平台化和数据服务为主导的技术,基于大数据和区块链的综合服务平台技术,以用户画像、VR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互联网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数字资产及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影响的交易模式,会逐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10.电竞生态跨界融合2018年中国电竞主场化、赛事商业化趋势明显。主场化对于当地电竞行业,场馆配套商圈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电竞赛事移动端和客户端双端均衡化,赛事商业价值不断提升。2018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IG战队获得冠军。自此,电竞主场化、赛事商业化、粉丝经济化发展趋势显著,电竞对于电竞周边配套商圈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越来越多传统产业的媒体和电信公司对电子竞技表现出强烈兴趣,电信、媒体、体育、娱乐开始在电子竞技领域中跨界融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堕落者

《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报告(2020)》发布: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拐点已现

中国财富网讯(雨天)12月24日,2020中国文化金融峰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峰会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报告(2020)》指出,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经过三年的下滑和调整,于2020年下半年出现了拐点。首先,投融资市场的活跃度拐点明显。2020年10月,市场融资次数回升,同比增长36.8%。其中,数字文化产业拐点先行,融资次数于2020年6月回升,同比增长10.2%。其次,投融资市场成交额见底回升,2020年第三季度,市场可统计融资金额同比增长5.4%,2020年10月,融资金额同比增长106.5%。最后,市场风险偏好见底。文化产业公开市场再融资估值企稳在30倍P/E。2020年第三季度,文化产业私募股权市场A轮与B轮融资次数同比恢复增长,5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数量占比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10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并购市场并购项目金额平均值与中位数及其比值较2020年上半年均有所提升,并购市场估值开始回升。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岑认为,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的拐点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出现的。第一,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本次的拐点伴随文化产业基本面恢复。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看,规模以上企业最先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恢复增长,同比增速19.8%。从文化上市企业2020年第三季度经营数据看,文化上市企业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速恢复至两位数。第二,文化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个方面进行部署;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推进国际传播。2020年农村脱贫攻坚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乡村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受益于脱贫攻坚红利的持续释放,乡村文旅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新市场。第三,新冠疫情加速文化内容线上消费习惯普及,新消费模式快速涌现,推动文化产业供需结构调整。线上消费习惯发生结构性变化。复工复产后,我国网民人均上网时长回落至去年同期水平,但网络直播、游戏等时长依然保持增长。另外,新的消费模式涌现,短视频活跃用户屡创新高,直播与电商融合加速。消费端变化带动文化产业供给端变化,线上内容与模式创新加速,线下传统文化产业加速升级。赵岑强调,5G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以及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提供新方向。

中心镇

谢贵湘调研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调研大湘西记忆博物馆红网时刻武陵源9月1日讯(实习记者 王庆 通讯员 曹延平)9月1日,武陵源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贵湘先后来到熊风文化艺术产业园、大湘西记忆博览馆等地,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详细了解有关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发展、建设进展和运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广体局及索溪峪街道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近年来,武陵源区积极创新、大胆探索,推进“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坚持传承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新,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和合共生、相互促进的新路子。据统计,2019年全区共有各类文化及相关产业236家。调研中,谢贵湘指出,各部门要提高思想意识,积极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通过运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法律手段,推动、规范和保护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谋划、整合资源,拓展服务内容,强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企业要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进取意识,探索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和规划设计,全面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布局,发展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同时,要充分利用武陵源区旅游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以文带旅、以旅促文,形成合力,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迎来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蛇曰

调研报告:深圳文化产业人才短缺感强烈

深圳市政协发布调研报告指出,深圳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有待提高,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有待解决。在今天(20日)召开的深圳市政协六届四十一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上,深圳市政协发布了上述报告。近年来,深圳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建成现代化国际创新型城市的要求以及当地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差距较为明显。报告称,2017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5%,较杭州的9.8%、北京的8.5%略低,高于上海的6.5%和广州的5.3%。不过,其总规模次于北京和上海,居第三位,高于杭州和广州。报告表示,深圳文化产业企业规模总体偏小,行业龙头企业不多。按企业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纳税总额、从业人员数量等主要指标衡量, 全市4万家文化创意企业中,除了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和华强方特集团堪称文化创意产业标杆企业和全球知名企业外,规模和实力可以与国际知名文化企业竞争的骨干企业不多。这意味着,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不够。为什么?除了这座年轻的城市缺乏丰厚的文化积淀外,还有诸多原因。深圳市政协委员封昌红认为,一个原因是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她说:“文化创意产业是人脑为主加电脑辅助的轻资产型的行业,金融机构对文化创意企业的贷款较为谨慎。银行认为一旦出现坏账,轻资产型企业可执行补偿的资产少,贷款风险相对较大。这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个被广为认可的原因则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性短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总量较大,但大多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链中低端。另外,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基本上是美术类工作者,懂文化和经营的人才少。上述报告称,虽然近年来,深圳市政府积极制定实施了各类人才政策,但是文化创意产业整体上仍有强烈的人才短缺感。深圳市政协委员尹昌龙说,人才将是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品牌建设最大的瓶颈。“最近一些年来,我们这个行业见到的新面孔越来越少。”尹昌龙认为,深圳用地空间的匮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性、品牌化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对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地产关联行业以及动漫游戏等集聚效应明显的行业园区建设造成了较大冲击。

肩吾得之

数字文化时代来袭!《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数字文化产业迈入新时代——数字文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发布《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在2004年到2017年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该课题下的另一成果《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也同期发布。2018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组建专项课题组,历时一年研究,对数字文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调研,对行业概况进行系统梳理,对国际趋势进行比较观察,最终形成《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和《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对课题研究给予了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说,此次发布的《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继《文化蓝皮书》系列之后推出的又一项成果,“这两份报告是我国第一次全面展示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动态和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的成果,在数字创意和数字文化领域中是一次具有创新性意义的文化事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介绍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他指出,传统的产值和增加值核算办法已不能再充分地反映包括数字文化产业在内的数字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可能的“漏统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课题组经研究后认为,重点关注两点:第一,扩展核算范围以反映不断增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易; 第二,界定免费服务背后的广告活动收入和海量数据权力及价值之间的关系,以使得行业增加值的核算能够反映生产活动实质。课题组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相关机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间接估算和直接估算相结合的方式,初步估算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规模——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估算总产值可以更为全面地理解行业及其内部的规模结构、就业结构。” 杨晓东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总量已趋高位,即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我国已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与此同时,现有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向中局:在5G未大规模商用、原有数字内容产业监管趋紧、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放缓等大背景下,存量市场竞争已成为主流。杨晓东说,目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处于由新技术而产生的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以5G为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都可能影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随着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融通,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能力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从国内市场竞争迈向全球市场竞争。谈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带来的一切就是文明和文化的这种成果,二者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同时需要通过创意,尤其是内容的丰富化、内容的创意来找到平衡点。“比如故宫的数字创意,它就把传统文化和科技进步正好融合起来,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腾讯游戏副总裁、腾讯电竞业务负责人侯淼分享了电竞是如何从一个市场推广发展成一个新业态的过程。从逐渐形成独立的从业人员、行业生态、独立的商业价值到成为一种新型社交平台。最近上海市又出台了电竞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注册与认证标准,标志着电竞成为一种新的数字文化表现形式。“我们在这个摸索过程中感到,文化本身是没有严苛边界的,因为每个时代可能都会结合那个时代新的技术趋势和新诞生的元素去进行创作,才能产生这么多各个时代内涵丰富的文化。”侯淼说。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智库主任、报告执行负责人黄斌对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数字文化产业的增量体现在两个地方,第一个增量是在海外市场,通过“一带一路”向外辐射;第二,成为其他产业数字化成长的助手。目前已经有不少通过用户数据帮助相关领域企业作出更好产品的探索,接下来万物互联以后,生产环节的数据可以反馈给前端的创意设计领域,从而帮助企业设计和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这将是文化产业未来最大的增量市场之一:从消费性服务业迈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文化副刊部编辑)

犹来

《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 5G或引领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央广网科技8月4日消息 8月3日,“数字文化产业迈入新时代——数字文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发布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承办。会上发布了《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在2004年到2017年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该课题下的另一成果《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也同期发布。2018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组建专项课题组,历时一年深入研究,对数字文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调研,对行业概况进行系统梳理,对国际趋势进行比较观察,最终形成《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和《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对课题研究给予了指导。开创性研究成果的背后: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卢中原致辞说,数字文化产业想要发展,最重要的是顺应三大规律。“第一,要遵循文化创作的个性化、非标准化、不拘常规、不可复制、不可预测的规律。第二,遵从数字产业特有的技术规律和产品生命周期,使高风险产品能够取得成功和回报;第三,遵从市场规律,衔接供求。希望我们的数字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携手为市场提供有效供给,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说:“把握数字文化产业趋势,推动新文创大力发展。从实际发展进程来看,互联网科技给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远超出学者的预言和人们当初的想象。这两个报告是政府、学界、产业界协同合作的一个很好的成果,为我们揭示了互联网科技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怎样的令人惊奇的变化,它将推动新文创的快速发展,为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因此,他认为政府、学界、产业界的通力合作至关重要。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李磊致辞表示:“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坚持创新驱动,深化融合发展。希望报告的发布,为各行各业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也为广大数字文化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和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说,此次发布的《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继《文化蓝皮书》系列之后推出的又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是“跨部门、跨学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次成功的实践”, “这两份报告是我国第一次全面展示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动态和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的成果,可以说它在我国数字创意和数字文化领域中是一次具有创新性意义的文化事件。”“5G 将引发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整个数字文化产业也会因此发生颠覆式的改变。”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说,“如何让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腾讯给出的答案是新文创。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推动产品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打造更多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数字时代,科技与文化是驱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双轮,它们齐头并进,在一个方向盘的指引下,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向与会者介绍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他说,因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产值和增加值核算办法不能再充分地反映包括数字文化产业在内的数字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可能的“漏统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课题组经研究后认为,重点关注两点:第一,扩展核算范围以反映不断增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易; 第二,界定免费服务背后的广告活动收入和海量数据权力及价值之间的关系,以使得行业增加值的核算能够反映生产活动实质。课题组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相关机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间接估算和直接估算相结合的方式,初步估算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规模——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估算总产值可以更为全面地理解行业及其内部的规模结构、就业结构。” 杨晓东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总量已趋高位,即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我国已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与此同时,现有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向中局:在5G未大规模商用、原有数字内容产业监管趋紧、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放缓等大背景下,存量市场竞争已成为主流。杨晓东说,目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处于由新技术而产生的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以5G为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都可能影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随着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融通,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能力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从国内市场竞争迈向全球市场竞争。杨晓东说,“只要应对得当,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可能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能够显著地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会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数字创意产业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火车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向与会者介绍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前沿趋势。他首先分析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他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颠覆的时代,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融合形成以网络为依托,以数据为关键资产,以高度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带动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兴数字创意产业。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战略,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数字技术影响的未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充分占有信息基础上的做出科学预测,管理和“驯服”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首要任务。然后,他按照教科文组织编制的《2009联合国文化统计框架》中的行业分类体系,与在场观众分享了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服务、旅游、体育、以及教育等7个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案例,并于最后对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综合趋势进行了归纳。 张晓明表示,研究显示,新兴技术正形成数字创意新的基础架构。一方面,新技术将从消费向生产渗透,带来全要素效率升级,提升消费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领域的结合,催生了O2O、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此外,国际创意产业还呈现出数字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同步向智能化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场景化设计”带动“集成式创新”、从产品技术创新转向“数据驱动”的管理创新、创意型人力资本是数字创意产业最核心竞争力等重大趋势。

黄宗

国内首份权威数字文化产业报告发布:数字文化产业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

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杨森)8月3日,“数字文化产业迈入新时代——数字文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发布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承办。会上,国内第一份权威数字文化产业报告《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在2004年到2017年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该课题下的另一成果《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也同期发布。2018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组建专项课题组,历时一年深入研究,对数字文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调研,对行业概况进行系统梳理,对国际趋势进行比较观察,最终形成《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和《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对课题研究给予了悉心指导。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向与会者介绍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他说,因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产值和增加值核算办法不能够再充分反映包括数字文化产业在内的数字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可能的“漏统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课题组经研究后认为,重点关注两点:第一,扩展核算范围以反映不断增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易; 第二,界定免费服务背后的广告活动收入和海量数据权力及价值之间的关系,以使得行业增加值的核算能够反映生产活动实质。课题组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相关机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间接估算和直接估算相结合的方式,初步估算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规模——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杨晓东说,目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处于由新技术而产生的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以5G为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都可能影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随着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融通,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能力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从国内市场竞争迈向全球市场竞争。杨晓东表示,只要应对得当,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可能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能够显著地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会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数字创意产业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火车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向与会者介绍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前沿趋势。他首先分析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他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颠覆的时代,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融合形成以网络为依托、以数据为关键资产、以高度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带动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兴数字创意产业。数字技术影响下的未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科学预测,管理和“驯服”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首要任务。进而,他按照教科文组织编制的《2009联合国文化统计框架》中的行业分类体系,与在场观众分享了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服务、旅游、体育、以及教育等7个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案例,并于最后对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综合趋势进行了归纳。张晓明表示,研究显示,新兴技术正形成数字创意新的基础架构。一方面,新技术将从消费向生产渗透,带来全要素效率升级,提升消费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领域的结合,催生了O2O、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此外,国际创意产业还呈现出数字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同步向智能化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场景化设计”带动“集成式创新”、从产品技术创新转向“数据驱动”的管理创新、创意型人力资本是数字创意产业最核心竞争力等重大趋势。

喜福会

2028世界文化产业前瞻性报告(投资机遇篇)

本章是《2027年的世界文化产业是怎么样的?》最终章,在本章中,我们将直奔主题,从纷繁复杂的行业格局中挑选出那些富有价值的公司。这些企业的筛选维度首要考虑的是国际化潜力方向,不涉及具体经营数据,仅供参考。【视频网站篇】相对封闭的中国大陆市场兼具体量与活力,在过去的几年间快速催熟了视频网站这一流媒体新渠道。目前,已经在网台竞争中占据上风的视频网站们已经具备实力,可以向市场讲述更多故事。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是率先拿到门票的三家企业,分别代表着BAT在泛娱乐产业的布局。现阶段国内市场是他们争夺的焦点,但如果他们还想保持30%以上的付费数据增长率,五年之后,国际化必然是绕不开的话题。而一旦上升到这个层面,三家所持有的基本盘是截然不同的。「 爱奇艺:能否复制Netflix的成功? 」在BAT三家中,百度是本土化最重的公司,搜索引擎业务在海外缺乏市场占有率,在李彦宏向华尔街讲述的全新的人工智能新故事中,大部分业务衔接点也落在了B端市场,这离泛娱乐观众感兴趣的娱乐圈距离太远。因此,爱奇艺未来需要讲的故事,独立上市同样能够达成。在国内,爱奇艺是Netflix的合作伙伴,也是Netflix式自制剧战略的最大实践者。爱奇艺非常热衷自制剧的开发,根据骨朵传媒《2017年Q1-Q3网络剧市场分析》显示,爱奇艺独播网剧的数量为135部,占市场总量的53.8%。风格上,爱奇艺偏好深度和精品向内容,这点与Netflix不谋而合。不论是独播新版《射雕》,还是与工夫影业合制《河神》,均是对这一理念的贯彻与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同在9月开播的两部刑侦类刑剧,《白夜追凶》更偏向于漫画式的表达,而《无证之罪》身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丝美剧《冰血暴》的影子。这种思路并不难理解,毕竟一但脱离了国内环境,爱奇艺想要拿下韩国或者日本市场,唯有靠作品说话了。而到那时,爱奇艺还能与Netflix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吗?「 优酷:潜力最大的追赶者 」就目前的头部内容格局而言,优酷暂时位列行业第三,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差距不小。 (在2017年Q1-Q3全网上线的251部网络剧中,以前台播放量NO.100的剧为标尺,如图7所示,爱奇艺有30部、优酷有18部、腾讯视频有31部网络剧位列前台播放量Top100)但是,一旦战场切换到国际市场,优酷的优势便能快速显现。北京时间2017年5月18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7财年第四季度(2017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及全年财报。庞大体量之下,阿里当季收入同比大涨60%,创下IPO以来最高增幅。作为集团三大战略之一,阿里巴巴积极推进全球化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财报首次披露:2017财年,来自速卖通和lazada的海外年度活跃买家数合计达到8300万。作为阿里旗下面向全球市场的B2C电商平台,速卖通已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2017年4月达成了服务1亿海外买家的重大里程碑。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以及全球的很多角落,速卖通不仅是当地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还是当地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者。速卖通自2010年推出,在截至2017年3月的12个月内,年度活跃买家达到了6000万,目前运营16种语种的站点,包括俄语、西班牙语、法语等。——uc头条《8300万海外活跃买家! 阿里说这只是全球化布局的开始》在国际化程度上,阿里巴巴具有极大领先BT的显著优势。事实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正是中国电视剧的主要买家。只要阿里巴巴在当地搞一个类似“双十一购物满xxxx元,送一年优酷会员”的活动,冷启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像淘宝在国内做的那样。「 腾讯视频:失去了社交流量,腾讯视频拿什么走向海外 」与国内社交流量的绝对霸主不同,QQ和微信并未在一个中国之外的大国取得优势竞争地位,这意味着,一旦腾讯视频步入国际竞争阶段,就意味着脱离腾讯体系的社交流量保护伞,进入肉搏阶段,这点与爱奇艺颇为类似。(腾讯的海外布局大都以投资手段运作,协同度没有阿里直营那么高。2016年6月21日,腾讯今天宣布以约8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知名手游厂商Supercell的84.3%股份。)就头部内容看,腾讯视频已经与优酷和爱奇艺产生一定的内容分化,以《双世宠妃》、《狐狸的夏天》等女性向、轻量化剧集构成的头部矩阵,很好地实现了以小搏大的收视效果,但在国际市场上,本国看不到的高大上内容,似乎更能调动观众的目光。例如优酷出品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已经在日推上引发了魏粉的讨论,想要单纯以玛丽苏网剧吃下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同样需要完成“在制作水准和明星运作机制上显著超越韩国娱乐业”的任务。但这种情况对于腾讯视频并不迫切,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仍存在极大增量的当下。对于腾讯视频而言,其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解决上述问题。【内容制作商篇 】朋友,你听说过降维打击吗?当你在豆瓣吐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的时候,越南观众们却认为“中国演员长得巨好看,服饰巨华丽,剧情巨高能”。「 华策影视:华流出海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A股传媒市场,华策影视是第一个打出“华流出海”概念牌的。据公开报道显示,华策影视自2013年开始筹建““全球华语电视剧联播体”,即华策利用自身的节目资源优势和国外媒体的频道资源优势,以自主办台和联合运营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创建华语电视剧海外频道,形成遍布全世界的华语频道国际联播体网络。自从2013年建立以来,“华语联播体”已经在海外落地生根,与10余家海外媒体共同建设覆盖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非洲,以及欧美等3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华语节目播出平台,仅今年上半年就销售了1292小时,目前已经累计将10000余小时的中国影视作品授权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YouTube, JungoTV、now TV、viki、Dailymotion聚合传媒、美国Dramafever等合作平台开设了专门的“海外华剧场”。2017年4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登陆14个国家的电视台,并被马来西亚astro和新加坡StarHub一致评选为“2017年最受观众关注的外国剧集“;2016年11月,电视剧《解密》获得第十二届中美电影节“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并与美国电视台GETV签署播放协议。据悉,这也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首次登陆美国电视台。目前,海外华人华侨数量已超6000万,而具备文化共性地区人口超过8.3亿,市场潜力巨大。有券商测算,2017年影视剧市场规模约440亿,其中包含网络+电视台+出海发行三部分,而未来海外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0-150亿元。这与我们上文的观点与例证不谋而合。 「印纪传媒:高举高打能是否是精品化的唯一通路」一直以来,印纪传媒给投资者们传达的第一印象便是国际化,但是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亮相,使得我们得以重新认识一个更为中国的印纪传媒。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从曹魏的全新视角切入,抒写了魏国大军师司马懿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后三国时代。截至目前,《军师联盟》在优酷的播放量达66.88亿。事实上,对于传统名著进行二次改编,输入时代特点,也是过去几十年里日韩影视和游戏厂商早已踏破的路径。日本光荣公司出的《三国志》游戏,自1985年诞生,目前已经迭代至13代,经久不衰,可以说三国题材是一道值得不断挖掘的历史馈赠。据悉,该剧在一衣带水的日本市场同样引发了一定关注。曾有日本三国迷在日推上上传了自己剪辑的日版预告片,同时,《军师联盟》对东欧和日韩的海外版权销售也正在洽谈之中。不过,对于印纪传媒而言,《军师联盟》所展现出的“国际化表达+中国式故事”仅仅是开始,能否建立起头部内容矩阵,并保持上述体系的有序迭代,将是其下一阶段的最大看点。「 光线传媒:彩条屋和苦难行军中的中国动画电影 」2017年对于中国动画电影而言,并不是一个丰年。2017年12月,贺岁档的战火已经点燃,但这份热闹注定与国产动画电影无关:《大世界》不足300万的票房给本就寒冷的行业浇下了一盆凉水。回顾暑期档,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大护法》艰难地爬上了8600万的大关,《阿唐奇遇》和《豆福传》的票房分别仅为3003万和1560万。三者相加,不足是《神偷奶爸3》10.18亿票房的七分之一。这个结果令光线总裁王长田很忧伤,7月16日凌晨,他在微博写下了如下话语:““我就是痛,痛就是我”。不甘心地睡了。心想,不能超越别人,明天就先逆袭下自己吧。 ”在这之前,光线出品的动画电影《大护法》拿下了豆瓣7.8的高口碑评分,但这部“大”系列的收官之作并没有转化为切实的票房,相比于《大圣归来》的名利双收(票房9.56亿,豆瓣评分8.2),《大鱼海棠》的求利得利(票房5.65亿,豆瓣评分6.6),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状最令人难受。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锅不光得王长田一人背。目前的中国动画市场,主要由三支参赛体系构成,分别是(1)电影公司的动画分公司,典型如光线的彩条屋和华谊的点睛动画;(2)文娱企业的动画投资,典型如奥飞娱乐出品的《十万个冷笑话》系列;(3)独立动画电影公司,如追光动画和米粒影业,市场地位类似于美国的梦工厂。市场成熟低,工业化程度不足是最大的缺陷,同时,从这个不成熟体系中诞生的作品,还得与最成熟的日美两国动画电影同台竞技。相比较而言,彩条屋是当下成熟度最高的动画公司。它唯一需要做的,也是最紧迫的,便是把其由松散的邦联重组成更为紧密的商业结构。这是商业体系驯服艺术家的必经之路,就像好莱坞20年前发生过的那样。【 IP平台篇 】「 阅文集团:为什么网文能戒毒? 」2017年3月,一篇《中国网络小说走红网络,让美国男子成功戒除毒瘾》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也让“武侠世界”(www.wuxiaworld.com)和“重力传奇”(gravitytales.com)这类网文翻译站浮出水面。事实上,早在2015年,电影《五十度灰》风靡欧美,就已让广大网文从业者惊呼:“想不到欧美读者这么纯良,“霸道总裁直升机,SM小皮鞭”的套路,早在五年前就被红袖添香的作者们写烂了。”只不过这次讨论,多少还局限于女频的范畴。中国网文的崛起,是有脉络可循的,因为网文崛起符合消费文化门槛不断降低的时代趋势:中国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是诗歌,当年有着两万人挤在工体听北岛和舒婷朗诵的盛况;九十年代电视剧兴起,《北京人在纽约》和《渴望》激起了广大观众的时代共鸣;21世纪网文是女性觉醒的时代,今天火遍荧屏的大女主戏,大都诞生于那个年代;就在不久前,快手宣布用户数突破6亿。世界范围内也一样,日本50年代本格派推理的代表人物松本清张曾经在《砂器》中痛斥日本社会的残酷:潘潘女郎,黑金交易,针砭时弊;80年代之后,推理小说的大旗落到了高产的东野圭吾手中,流行作家属性占据了绝大多数,本格派对于社会的剖析也浅尝辄止;今天的日本文坛,村上春树依然畅销,但似乎哥哥妹妹的轻小说喧宾夺主成了主流。这种消费趋势的转变,为网文摘取消费文学的蛋糕提供了条件。相比于精耕细作的出版业,中国网文行业的发展解决了两大问题:(1)千万级别的创作者基数,(2)靠付费阅读做即时反馈,因此不难想象,中国网文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体系。这种工业体系,对于生产高品质的文学作品尚有难度,但在消费文学领域,对比仍以出版业为运作基础的欧美同行,中国消费文学的涌入可以视为降维打击,差距大于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差距。在这场收割中,拥有最多内容生产者的体系是最大的胜利者,比如在港交所上市的阅文集团,和9月刚刚在A股敲钟的掌阅科技。「 快看漫画:为什么说漫画是IP开发2.0时代的工具 」如果说消费文学蛋糕的重新瓜分激起了资本的兴趣的话,那么漫画很可能代表着下一个消费文化的布局方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文化消费全球化的来临,内容消费开始步入综合成本计算时代。所谓综合成本,即一件文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在本国市场的性价比,同样要考虑在文化圈和全球潜在市场的销售成本。从这个角度看,动辄百万字的网络文学虽然有着低廉的创作成本,但同时也得承担高昂的翻译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隔阂同样不可避免。例如,西方读者在读到东方玄幻“九重天”的设定时,常常会感到难以理解。在人工智能成熟之前,AI翻译的效果亦不尽人意。这意味着,网文想要复制国内IP收割的路径,依旧十分困难。那么,什么载体能够降低翻译成本,又能够快速破除文化隔阂呢?唯有漫画。相比于文字,图文阅读的漫画文字翻译工作量很小;其次,直观的画面能够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被动翻译的作用,这点在跨文化传播中至关重要。以漫画《火影忍者》为例,为什么其能够在并不通晓日本文化的美国收获海量粉丝,其依旧有着可以自身的逻辑——美国人虽然不懂忍者文化,但其依然能够把看到的漫画章节翻译成自己熟悉的内容体系。例如,忍者结印之后释放技能,可以理解为巫师吟唱之后释放法术;召唤术亦可在基督教的文化体系中找到对应仪式。在这个过程中,再教育的成本实际上被转嫁给了读者。因此,漫画相比网文,虽然提升了单位创作成本,却依旧能够在收割范围上得到补偿,这也是我们看好快看漫画的原因。以快看漫画为代表的中国漫画平台,目前正在迎来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期。而守住了中国市场这个基本盘,快看漫画们复制网文行业的出海案例,打赢这场降维战争,是可以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