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个什么专业,学什么,毕业做什么工作监河侯曰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个什么专业,学什么,毕业做什么工作

我国各大高校设置的专业总共有500多个,除了一些像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的基础专业,还有一些计算机,金融的热门专业,其实很大一部分专业大家并不了解,这其中就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其实是个朝阳产业,但知道的人并不多,稍微了解的人也并不看好,就读的很多同学是被调剂进去的。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到底好不好,它学习什么,今后就业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首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位是属于管理类专业,大学开设的课程以及就业方向也是偏向管理方面的。文化产业管理所学课程十分广泛,而且因为每个学校的划分不同,有经管的,也有历史的,还有人文,一些艺术类院校还偏影视传媒。根据划分的不同所学侧重点也不同,但是确实是学得比较杂比较多,从文化到经济再到管理,还有传播,旅游,各种各样吧。正因为所学范围太广,这就导致杂而不精,似乎什么工作都能做,而什么工作也做不了。其实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来说,这是一个应该被细化的大学科。这个专业就业难的问题不是说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实际上,企业和国家需要的是人才,本科阶段培养出来的文管人,不能够算是人才。更重要的是,这个专业难就业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起点很高。比如说,你在一个企业的基层工作,这个时候你的专业知识很难影响到企业的方向和决策。换句话说,这个专业是需要你站外一定高度来决定某一个组织或项目的发展方向,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文化产业管理的知识其实是非常有用的,前提条件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文化产业管理。总之,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如果有意向的话,建议还是自己确定一下方向。文产是很广没错,但是这也是机会,你可以从中选取自己较喜欢较好的方向发展。

教授点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怎么样,市场认可度不高,找工作吃亏

教授点评200多个热门专业,近期陆续发出,欢迎点击上面关注我们文化产业管理很新的专业。本质是将文化元素(例如“米老鼠”)变成经济效应。教授点评这个专业比较新,发展不是很成熟,市场和高校教育对接仍然有偏差。导致学生能力欠缺,市场认可度不是很高,找工作比较受影响。专业综述就业上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毕业生规模一般,社会需求一般;就业率排第35名,在平均水平;就业满意度排第91,在平均水平;毕业薪酬水平排第95名,比较低;工作3年后工资涨幅排第19名,在平均水平;毕业后去向最多的岗位是文员、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文化贸易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适合的学生:高中语文、数学学得好, 英语还行;性格上偏向安定,偏爱系统性、条理性、规则性较强的活动。一、专业介绍专业名称:文化产业管理学专业代码: 120210所属学科类别:管理学→工商管理类修学年限:4年主要专业方向:文化经纪;文化旅游;影视制片管理主要学习课程: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专业写作、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化思潮、文博基础、传播学、影视文化、文化产业学、文化政策学、文化法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管理心理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实务、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合同法学等。培养目标与学习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受到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文化产业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不同学校侧重方向不同,诸如偏重公共管理、大众传播、创作编导、公关主持的。报考时要看清楚学校的侧重方向。二、就业形势三、深造情况对应考研专业: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新闻与传播;法律(非法学)深造率(含考研和出国):深造率较低(排名一半以后)四、适合哪类学生文理比例:51:49与高中课程相关度:非常相关:语文、历史;比较相关:英语主要课程: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专业写作、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化思潮、文博基础、传播学、影视文化、文化产业学、文化政策学、文化法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管理心理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实务、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合同法学等。男女比例:27:73适合的性格:常规型:常规就是服从纪律、没有特点。积极的方面是他们喜欢稳定有序的工作环境,喜欢规范明确、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偏爱系统性、条理性、规则性比较强的活动,愿意尊重既定政策,能够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消极的一面是,他们很容易因为墨守成规而缺乏创造力,缺少另辟蹊径的愿望和勇气。因此,这类人更适合在既定框架、环境内带有重复性的工作。要兴趣广泛,对影视、音乐、历史文化等感兴趣。

昆虫链

文化产业管理(高考专业每天一讲)

三个纬度讲专业:学什么、干什么、报考建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00:56来自高考志愿靳小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包括了电影电视广播、动漫、旅游、新闻出版等。学什么:除了经管类相关课程,还要学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创意策划等,类似广告学、文化政策与法规等。就业方向:文化产业领域、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和相关媒体的机构、行业报考建议:1、这个专业在不同学校,侧重不同;北电就比较偏向于对影视行业首都师范大学偏向新闻、广告行业;2、新专业意味着有需求,但也意味着发展的不够成熟另外,管理本来就难了,加上文化产业这个大概念,更容易发虚,不实所以选择的时候,一是得到文化产业发达的城市,二是最好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具体意向选择。比如特别喜欢和看好电影产业,就应该选择北京电影学院。有分省计划除了北京稍微多几个人,其他几个省基本就是文理科各一个名额,所以分还是挺高的。地区、院校、专业,我把它们称之为升学规划(志愿填报)的三要素,抓住这三点核心,才能清晰、明了。现在大家对于专业越来越重视,那么怎么去研究和选择专业呢?我尽量把所有方法提炼和总结出来。今天,我就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带你来个“探索发现之旅”,分享一下,我们如何去学习、了解一个专业。我们先看首都师范大学,地区和学校容易了解。地区:北京,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学校:非211,但进入了“双一流”,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实力很强。专业:先找到她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哪个学院,就能了解她的历史、课程、实力等信息。文化产业管理,是属于管理学类:那就先到管理学院看看:……其实是在文学院接着看。关于她学什么,有点清晰了吗?原网址:http://chinese.cnu.e.cn/bksjx/bkzyjs/57226.htm在文学院,说明她是在原中文系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她的老师会是什么背景——专业初期肯定是借助学院已有老师,后期发展会越来越成熟,才能引进更加专业的老师。那就得看看这个专业的历史:“文化产业(2008年始设)”还好,也十多年了。现在肯定比之前好多了,那么实力如何呢?实力不错哦,有博士点,放心选择吧。而且,文学院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最核心学院之一,所以师资、地位、认可度各方面都很不错,准确讲,就是在好学院、学一个相对弱的专业。再去北京电影学院看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北京电影学院招的唯一一个非艺术类专业。这次好找,就在管理学院。怎么样?同样的文化产业管理在北京电影学院“长的”和首都师范就差别很明显了吧。一开始,我说这个专业是“好行业、空专业”,并不是说这个专业不要去选,而是选择专业到底“务实”还是“务虚”,得因人而异。这样的专业,我个人一般不建议作为首选,如果学生或者家长考虑,我会建议:1、家庭条件好一些;2、学生个人能力强、能量大。若不是,我就建议你再想想。当然,前面说了那么多,不是为了说这个专业,而是为了和你分享一个思路、方法。其他专业的学习、了解,也是这样的。

苦情花

管理学专业本科生如果想考文学类研究生,该如何选择?

有学生来信:“老师您好,我是19级管理学院某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我本身对历史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将来也有打算跨专业考研。今天在官网里看见您的资料,想多了解一些有关于文学语言方面的知识,请问您能不能方便给我一些建议,或者能否让我多接触一些相关知识?谢谢您。这位同学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出于对文史知识的兴趣,想报读文史类专业,二是由于父母阻挠及就业困扰等诸种因素,这部分同学很多都选择了管理学或经济学等专业,三是他们在读管理学专业过程中,发现对管理学并不感兴趣,希望有机会通过考研来满足自己的专业兴趣。管理学专业本科生想考文学类研究生,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表明越来越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再过于盲目,而是尊重自身的兴趣与热爱。不过,在选择文学类考研时,一定要认真思考两件事:一是自己对文学类专业的兴趣到底有多大,是准备将其作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来考虑,还是只是兴趣而已;二是将来如果找工作不太满意,发展预期没有想像的那么乐观,是否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如果考虑清楚,未来准备从事跟文学有关的职业,也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那么可大胆报考文学类研究生。如果没有考虑清楚,那么则需要慎重考虑,也可以将文学当作一个终身的爱好。如果确定报考文学类专业研究生后,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被录取。事实上,由于本科文学类专业人数较多,文学类专业求职满意度不是太高,导致文学类专业的考研率超高,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想单纯想报考文学类或语言类的传统专业,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或语言学等专业,对于一个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相当大。为兼顾现有专业与兴趣爱好,个人建议可考虑报考跟文学密切相关的公共文化管理或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这类专业,一是开设的学校不太多,关注度不太高,因此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二是这类专业所考的专业课程主要是文化学,与文学类专业密切相关,有利于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三是这类专业将来的求职领域及方向可覆盖了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贸易、文物遗产、工艺美术、广告会展、文化政策、体育娱乐、手机网络、动漫音乐、文化经纪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比较适合具有文学天赋或爱好文学的学生报考。

苦体绝甘

一个非常高大上的文化产业研修班丨招生

今天推荐这篇文章,当然是有特殊原因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暂时可以先不用透露,不过,另一个原因倒是可以说下。这是北京大学的文化产业研修班的招生信息,我为什么会推荐这个东西呢?你们要注意,这其中,有个老师,叫做李洋。这估计有些人就熟悉了吧,没错,李洋,也就是大旗虎皮,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前辈。不过,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以,他的学校有研修班招生需求,我当然要帮忙推荐下。接下来,也可以看看人家官方是怎么推荐这个新闻的。具体的,你们自己看吧:主办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秉承北大百年人文精神和美育传统,着重培育艺术理论研究、艺术批评及艺术管理的高级人才。建院(系)二十年来,艺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各方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学院培养的千余名精英人才活跃在主流艺术创作、传播、管理、产业等领域,为期十年的昆曲传承计划助推了昆曲艺术的复兴,各类国际交流和艺术活动传播了中国艺术的声音,师生原创艺术作品屡获大奖。北京大学独特的学术氛围和艺术传统孕育出了独特的艺术人才培养土壤。艺术学院下设四个系:艺术学理论系、影视学系、美术学系、音乐学系;同时设五个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艺术学院还拥有一个北京大学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领导型媒体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同时得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强力支持。项目背景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方向)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创办于2007年,至今已经开办十届。该项目秉持秉承“文化可以兴国,文化推动世界”的发展理念,坚持“学术与实践结合,创新与发展互动”的教学理念。十余年来已经成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管理高级人才培养项目。项目课程融汇了北京大学十八年的文化产业研究探索和积淀,结合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需要,依托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多学科交融环境,融合将艺术学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双向研修相结合的双重学术视野,旨在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专门知识与政策分析能力,掌握国内外文化产业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必修课( 10 门):( 1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2 )艺术学专题( 3 )文化艺术管理研究( 4 )当代文化艺术专题( 5 )文化产业战略与管理( 6 )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 7 )文化经济与创意管理研究( 8 )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9 )媒介前沿问题研究( 10 )文化产业专题研究部分教师简介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任审美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影视联盟副主任委员,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近年主要研究文艺美学、艺术学、中国文艺现代性问题。主要著作:《中国现代学引论》《文学理论》修订版等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专家。研究方向:中国伦理学史、正义的公平、新中道的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等。著有《文化的力量》《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等彭 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耶鲁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委员,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国际美学协会中国代表,从事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展览策划、剧本创作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出版《艺术学通论》等学术著作14部,《艺术的语言》等译著7部,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等重要展览100余次,创作剧本《穿羊皮袄的男高音》(改编为电影《一夜成名》)、《预言》、《理由》、《大红灯笼》(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等7部林 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国门’战略与策略研究”首席专家。主要国内学术兼职:国家汉办中华文化艺术国际传播专家组组长、特聘专家;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等。主要国际学术兼职: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编委;国际学术期刊Higher Ecation Review 编委;英国高等教育网顾问;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理事会督察长;联合国第四届、第五届世界电视论坛中国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艺术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向 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访问学者,英国伦敦Metropolitan大学商学院访问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艺术管理、创意领导力。主要学术著作有《文化产业导论》《文化立国》《创意领导力: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研究》《创意与管理: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管理》(译著)等李 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毕业,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委员会主任、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欧盟大学委员会Erasmus muns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 主要研究欧洲电影史、电影理论与西方当代艺术理论。 著有《莱昂内西部片中的手势:影片动势语言分析导论》《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丁 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评审委员、教育部高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西方艺术史、公共艺术,主要著作:《西方美术史》《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艺术的深度》等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主任。研究方向:文化经济与政策、文化产业投融资。著作成果:《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创意产业导论》等专著四部周庆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研究方向:信息传播与信息化政策法规。主要著作:《传播学概论》《信息法教程》《电子商务的概论》陆定邦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设计博士,《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期刊》总编辑。目前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工业设计学系及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曾经担任台湾成功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所长、三创中心主任等行政职务。对产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规划、服务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研究有较高建树。其创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期刊》是亚洲第一本,世界第二本此类刊物。此外还在国内外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教学专著多本,个人发明及新型专利总计33项许晓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大青鸟音乐集团总裁。研究方向:演艺经纪、文化版权与贸易。1992年创办龙声娱乐有限公司,先后成为华纳、BMG、索尼等国际唱片公司版权代理商。1999年至2005年间担任华纳唱片中国公司总裁。2002年创办九洲亚华演艺经纪公司并出任公司总裁。2005年创办北京创盟音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出任公司总裁。2010年出任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总裁和国家电影产业基金执行董事邓丽丽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动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网络游戏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特聘校友导师、北大MBA校友会执行副会长、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及商业模式研究。主要著作:《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动漫产业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估体系研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等招生对象报名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大学本科或大专毕业学历,且毕业后工作三年以上;(2)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3)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得的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学习与考核必修课程每个月集中一周的周五六日全天在北京大学校本部授课,学制一年半,申请学位一年。核心课程(6门)由北大研究生院统一组织闭卷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其他课程(4门)由院系组织考核(作业或论文)学业证书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报经研究生院审查核准后,颁发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盖章的《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结业证书》。学位申请符合条件者( 须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得的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需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自学习之日起(2017年9月1日),四年内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全部研修班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自学习之日起五年内,完成学位论文、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并进入答辩程序,可申请 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 。学费45000元(学费只含上课费和正常组织的考试费)Q & AQ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班?和原来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有什么联系?A :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方向)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自 2007 年已开办十届,目前已招收学员 600 余人,自 2014 年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更名为 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 。Q :入学的条件是什么?专科可以申请硕士学位么?A :共分两个条件: 1 、 入学条件 是专科、本科以上学历毕业三年以上(即2014年7月31日前本科毕业)。 2 、 申请学位 条件: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得的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需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简而言之,专科可以入读本班级,但不可申请学位。Q :什么时候开学?学习多久,课程怎么上?申请学位需要多久?A :本研修班报名截止日期为2017年9月8日,9月22日开学,课程 每个月集中一周的周五六日全天 授课,学制一年半,即课程由2017年9月上到2018年12月。课程结束后,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人员进行论文开题,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时间为一年。名额有限,额满为止。Q :课程是如何考试的?A :本班研修班共 10 门必修课,核心课程( 6 门)由北大研究生院统一组织闭卷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其他课程( 4 门)由院系组织考核(作业或论文),选修课程不考试。Q :简章上的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是什么?难度有多大?可以考几次?A :本班归属艺术学,所以只考外国语水平考试,不考学科综合。每年 5 月份考试,自入学后连续 4 年可参加考试。Q :最终授予的学位是什么?A :经过论文答辩后,将授予 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硕士学位与统招全日制硕士一样 。Q :学费是多少?如果完整申请到学位还包含哪些费用?A:学费45000元,包含上课及正常组织考试的费用。根据今年相关政策,参加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 考试费100元,进入学位申请阶段,论文初审费450元,答辩费6000元(费用标准仅供参考,请以国家及学校当年公布标准为准)。Q :我想报名,应该如何申请?准备什么材料?A:登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网站查询简章(http://www.art.pku.e.cn/learn/detail/?id=1566):下载并填写相关材料,包括: (1)报名资格审查表、(2)身份证复印件、(3)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4)个人自我陈述、(5)在职证明、(6)一寸蓝底照片8张。以上材料 顺丰或EMS 快递至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红六楼113室,邮编:100871,高老师收。同时登陆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研修班招生项填写相应信息https://admission.pku.e.cn/waiwang/index/bmxxlb.jsp(研修班报名,序号15)。学院将根据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初审通过后通知参加学院入学审核,审核通过后报送研究生院发放录取通知。咨询方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话:010-62757501地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红六楼113室继续教育办公室邮编:100871网址:http://www.art.pku.e.cn假日值班:高老师 13911650605(微信号 同 )报名表等相关附件及更多信息请点击“ 阅读原文 ”访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官方网站。

过桥

“文化产业”进入院校自设交叉学科名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31日讯 近日,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0年6月30日)显示,文化产业管理等与“文化产业”相关学科正式进入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交叉学科成为了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由于文化产业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教育问题一直是行业人才培养关注之所在。此次完成备案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自主设置为“交叉学科”的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院校,将为文化产业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探究思路与方法。将“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纳入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院校截图根据《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此次完成交叉学科备案的包括160所学校的549个学科。其中,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14所院校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纳入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并已完成备案。济南大学还将文化产业管理及文化产业史皆列入交叉学科名单。据悉,相关院校完成备案的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将按照二级学科进行管理。设立“文化产业”相关二级学科院校截图此外,《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名单》显示,此次完成二级学科备案的包括442所学校的4917个学科。其中有近19所院校在对应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二级学科并完成备案。

春蕾赋

管理类硕士有哪些专业可以考?哪一个更适合你?

管理类硕士有哪些专业可以考?哪一个更适合你?考研初试有管理类联考科目的专业有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EM(工程管理硕士)、MPAcc(会计专硕)、Maud(审计硕士)、MLIS(图书情报硕士),这些都是在职考生想要备考管理类硕士的专业选择,接下来就让必尚考研一一为大家介绍这些专业吧!1、MBA(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全称为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英文名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该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即每年十二月末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线后方可参加复试,复试通过后才可录取。专业代码为125100。MBA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偏向理论,不参与实践;MBA的招生要求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想要备考MBA的考生,可选择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等。2、MPA(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又译公共行政硕士(台),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想要备考MPA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等。3、MEM(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代码125600。是2010由中国工程院提议,委托清华大学进行学科论证,同年批复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随着现代工程出现了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工程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想要备考MEM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等。4、MPAcc(会计专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又称专业会计硕士(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为125300。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想要备考MPACC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等。5、Maud(审计硕士)审计硕士(MAud)于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置该硕士。审计硕士专业学位(MAud)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专业学位。想要备考审计硕士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审计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等。6、MLIS(图书情报硕士)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2010年10月9日,国家图书馆和武汉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培养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共有48所院校招收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想要备考图书情报硕士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等。如果有任何考研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私信:考研

大方体之

「新祥旭考研」2021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考研经验授课指导计划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20年6月)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2、强化提高阶段(2020年7月-2020年9月)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3、冲刺阶段(2020年10月-考前)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二、专业课参考资料历年复试参考书目(16-20年)新考纲参考书目1.《文化产业论纲》,范周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文化产业》,(英)大卫·赫斯蒙德夫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文化政策经济学》,(澳)戴维·索罗斯比 ,易昕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范周:《文化产业论纲》、《中国文化产业四十年》、《重构·颠覆文化产业变革中的互联网精神》齐骥:《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规划原理》刘江红:《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文化政策演进》贾旭东:《文化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基于文化竞争的战略研究》卜希霆:《创意营造学》相关书籍韩俊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赵润泽:《文化市场营销学》李思屈:《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笔记文化产业基础考纲、备考资料、论文集、电子版资料三、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3、真题的使用方法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四、专业课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19年6月)一、728《文化产业基础》备考:【题型】分三个题型:5道名词解释(19、20没有考)、3道简答、2道论述——现在调整为只有简答和论述【概况】名词解释也基本在常规知识范围内,只是每年会有一两个与当年热点相近的名词,简答和论述则在题库范围内考察,每年会有一至两个热点问题。【篇幅】一般情况下,名词解释要写100-150字,简答在800-1000字,论述则在1000-1200。3个小时内书写近4900-6150字。【分值】名解:5X5=25分简答:3X15=45分论述:2X40=80分第一轮:按照考纲,进行2020年复试参考书目的重点、难点、考点的梳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科目《文化产业基础》考试大纲一、 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关于文化产业理论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科研分析能力。考试目的在于选拔具备良好理论基础,具备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基本思维的综合性能力的学生。要求考生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参考书目,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理论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灵活使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文化产业具体问题。二、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文化产业的源起1.文化产业兴起的时代背景2.文化产业兴起的社会基础3.文化产业发展历史阶段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的界定1. 世界不同国家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界定2. 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分类3.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第三部分 文化产业基本原理1.经济学的视角2.社会学的视角3.艺术学的视角4.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文化产业5.构成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框架的主要理论第四部分 文化产业的实践1. 不同产业门类的发展特点2. 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兴起3. 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4. 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5. 文化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三、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四、 考试形式及时长闭卷笔试,时长为 3 小时第二个阶段:专题整理与导师论文梳理(结合笔记、参考书目以及导师论文):一、 文化与科技融合二、 协同创新三、 新型城镇化(文化思考、文化建设)四、 文化走出去五、 文化强国六、 文化软实力七、 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八、 文化+九、 文化市场体系十、 文化政策十一、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十二、 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双轮驱动.......六、经验分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名词解释(新考纲无,可忽略)1.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很多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2.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3.危机应对 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5.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二)简答题1.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2.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点。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3.危机应对 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这个时候不要惊慌。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首先要有这个自信。其次,无限的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把困难抛给改卷老师。5.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三)论述题1.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2.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3.答题示范例如:结合治理理论,谈谈我们政府改革。第一,阐释“治理”的定义,然后分段阐释“治理理论的核心主张,包括理论主主张和政策主张”。第二,分析目前“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三,结合治理理论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并结合相关的一些理论提出自己的改革措施。我们育明考研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4.危机应对 万一遇到自己没有碰到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关注到的热点问题怎么办呢?其实,论述题虽然是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核心还是在于课本知识,在于理论。因此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紧扣理论不放松。5.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在5-8条为主。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上海考研集训营”,相关考研资讯可前往查看)

卢沟桥

独家|遇到史上最难就业年,文化产业毕业生如何乘风破浪?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其对应届毕业生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那么,疫情对文化产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究竟有何影响?当前文化产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有哪些?为了助力文化产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各方应该如何发力?小编根据前期投放的调查问卷,形成了《疫情影响下文化产业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报告》,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看看吧!文产应届毕业生: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怎么样?从2004年第一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以来,到2020年已经走过了十六年的历程。与去年相比,疫情对今年的文产就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影响。为深入了解2020年文化产业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我们对全国各个地区、各大高校的文产毕业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从调查的地域分布来看,此次调查涵盖了国内外各个省份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其中,山东与河南所占比例略高,与高考大省的身份相符,其余各省比例较为均衡。最高学历学校的所在地从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来看,男生仅占21.33%,女生占78.67%,文化产业专业延续了“女多男少”的传统,男女比例失调严重。性别比例从学历层次来看,大学本科毕业占绝大多数,达到84.9%,硕士研究生占12.5%,博士和大专比例较少,分别为1.04%和1.56%。最高学历从毕业去向来看,截止5月30日,升学(境内&境外)和就业平分秋色,分别占46.88%和48.44%,而自主创业较少,仅有2.08%,在其他的选项中,有人选择了给自己留一个“间隔年”,探索自己的爱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准备。毕业去向文产应届毕业生:疫情影响下的就业状况1.就业情况概述从就业环境来看,首先,2020年就业压力巨大。经济GDP增速下行、高校应届毕业生达新高、企业的生存艰难都造成了就业压力。其次,我国文化企业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下降,吸收人才及毕业生的能力也有所减弱。据对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一季度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8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3.9%。从就业状况来看,根据问卷调查,今年的文化产业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生了较大波动。与去年相比,升学的比例有所增加,毕业生寻找工作更加积极。截止5月30日,在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中,有16.13%的同学已经找到心仪工作,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在积极寻找工作,没有人暂时不打算工作。2020年文化产业应届毕业生毕业去向目前文化产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2.疫情对文产毕业生的影响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在80.64%的人认为疫情对他们的就业状况产生了影响。疫情是否对就业状况产生影响第一,毕业生身份的选择。“2020届毕业生保留两年应届生身份”的规定为应届生的来年求职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将近70%的应届生选择保留“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是否愿意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第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原本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具有多样性,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同样受到大家欢迎。2019年理想的工作单位选择疫情之下,人们对待遇稳定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国企的青睐远高于民营和外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有53.33%的人认为先随便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最重要。疫情对就业单位选择的影响第三,就业地点的选择。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漂泊奋斗的梦想,人们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凭着激情和热血,更看重薪酬待遇、发展机会和工作城市。经济不够发达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无法在工作岗位上形成适配和吸引力。一线城市坚实的经济基础与厚重的文化底蕴给文化产业的就业岗位带来更高的薪资与更大的发展机会。新一线城市在大城市功能疏解的机遇下,挖掘文化资源、塑造城市品牌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就业机会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疫情之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毕业生更加青睐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疫情之前,最想选择的工作城市疫情之下,影响毕业生就业地点的其他因素也愈发重要。房租房贷压力、减薪裁员压力、疾病健康的压力等一时之间逼退了不少猛士,“团圆”“平安”的观念再次深入人心,“离家近的城市”成为就业时的首选,二三线城市的就业率不降反增,很多人愿意回到家乡。虽然不能“钱多事少离家近”,但“事少离家近”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斜杠青年”的涌现,“不坐班”和“身兼多职”完全可以在家实现。疫情之下,选择工作时注重的因素第四,首份工作的期望薪资。伴随着就业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资也发生了变化,去年的统计中,人们的期望薪资集中在3001-8000之间,其中5001-8000之间的更多,而今年,有54.84%的人愿意接受3001-5000之间的薪资。疫情之下,人们愿意“节流”。2019年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资2020年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资第五,就业心理发生变化。大部分人感到有点焦虑,偶尔急躁,担心自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甚至有16.13%的人非常急躁,同时产生了想要逃避的心理。仅有1.08%的人非常乐观自信。这说明就业的心理咨询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介入非常必要。疫情对就业心理的影响第六,就业途径与渠道转向线上。在过去,校园招聘经过学校的同意后,企业或单位在学校进行现场宣讲与招聘,HR与学生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而受到疫情影响,校园招聘只能转战线上,由学校作为第三方进行对接,“屏幕障碍”“虚假信息多”与“反馈慢”等问题对毕业生求职产生了很大影响。疫情之前就业途径的选择疫情影响下就业途径的选择线上招聘的不足之处文产应届生: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1.政策“牵线搭桥”,但流出渠道仍然过窄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积极调整优化就业政策,多部门联合共同启动“23456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对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点组织开展升学扩招吸纳、国企吸纳、充实基层、扩大参军入伍等等专项活动。事实上,国企、事业单位吸纳和高校扩招是促进就业可行之策。2020年,国企扩招幅度为五年来最大,国家电网、国有银行、铁路局和烟草公司等率先进行。而公务员也计划针对应届生提供更多“铁饭碗”,公务员考试“大户”山东省率先扣响了今年联考的发令枪,招录公告中,计划招录7360人,相比2019年招录的3047人,扩招了141.54%。内蒙古本次计划招录公务员共计7270人,较上年度的1471人,本次招录扩招幅度接近400%。与此同时,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的相关事宜。就业政策,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但在多项政策的推动下,仍有80.64%的人认为疫情对他们的就业状况产生了影响。虽然有66.67%的人知道国家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但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一般般和帮助不大,仅有4.84%的人认为政策非常有用。政策对就业是否有用政策落地难与市场规模处于收缩状态、工作岗位减少息息相关,也与高校疏通、社会吸纳等各方关系密切,政策重在解决“牵线搭桥”的问题,拉抬用工需求、拓宽毕业生的流出渠道才是更有效的措施。因此,政府要在出台政策的同时,也应做到一般性政策与特殊性举措的统一,并引导各方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就业问题。2.朝阳产业潜力大,但供需矛盾依旧突出李克强总理曾多次提出“六稳六保”,在全国两会上也提出要“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可知解决民生、就业问题将是今年的重要方向。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又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而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的企业端释放的就业岗位有明显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门槛,招聘与就业的矛盾突出。根据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布的就业报告,一季度国内企业招聘职位数和招聘人数,同比降幅在27%左右。而文化产业的毕业生也难以脱离文化产业的发展谈就业,虽然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但由于其专业对口少、细分产业较多、地域不平衡等多重因素制约,本专业对口就业的形势尚不乐观。原本的文化产业就业状况市场疫情之下,整个文化产业的市场都发生了变化,除新闻信息服务之外,其他行业均呈下降态势。其中,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变化最大,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9.1%,纷纷倒闭的电影院、旅行社,不断裁员的头部企业与没能扛过“寒冬”的小微企业,对今年文化产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文化产业本就难就业,这下更难了。仅有2.15%的人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很好,就业也没有问题。疫情影响下文化产业的就业虽然国家对于文化带建设持续关注、对文旅发展予以政策倾斜、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但疫情之下,如何提振动力、释放活力,切实发挥文化产业各门类与新业态的作用吸纳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值得我们思考。3.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但就业能力与市场的匹配度较低“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本就长期存在。随着近年来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固然与社会总体人才水平提高、高校培养机制、企业用人制度有一定关系,但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观念、就业心理也密不可分。第一,提高就业能力成为就业的必然要求。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实践”与“理论”能力不相匹配,很多人虽然答卷分数颇高,但实践能力差,难以独立完成项目,缺少一技之长;第二,就业观念亟需转变,部分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就业选择缺少自己的主见,“好高骛远”、“害怕吃苦”的毕业生不在少数;第三,及时调整就业心理,对自己做好准确定位,根据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尽快完成从“学校人”向“职场人”身份的转变。结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一个家庭天大的事,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疫情之下,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但大家都在很努力地投简历、参加面试、接受培训、积极实习。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不断与意向单位进行磨合,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技巧,最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参考来源:[1] 国家统计局.2020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3.9%[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4/t20200430_1742605.html[2] 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冠疫情对劳动力市场、中国及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基于招聘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EB/OL].http://finance.cnr.cn/txcj/20200417/t20200417_525057401.shtml

民本

研究生专业最好考的十大“冷门专业”,必看!

现在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本科学历,很多大学生想继考研,因为考研能增加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自身素养;但是毕业的时候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未来的发展会有很高的平台;正因为考研人数的增加,一些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多,竞争给常激烈;所以现在的很多同学,就会喜欢报一些院校比较冷门的专业去学习,顺利进入名校,今天,就给大家分享6个考研的所谓的“冷门专业”,报考时相对容易。第一名:采矿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以及煤矿开采设计施工相结合,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后期可以从事采矿开发,技术应用,安全,检查等研究所等工作。是国家铁色级别专业。第二名:动物科学专业这个专业,有很多的同学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有的家长都很疑惑,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专业呢?给动物打交道吗?将来就业是什么样子的呢?物科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社会需要量大,用人单位每年来校招聘岗位平均需求人数2000人以上,就业率是百分百就业的。第三名:环境管理专业相比较其他的专业来说,这个专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就业前景不错,毕业了以后可以去环保局,监测站,机械指导等就业单位,喜欢这类专业的可以报考。第四名:地质勘查专业这个专业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内容也也比较广。,比如采样化验;岩土的主要是钻探和治理;水文地质主要是找水等等。但相互会有很大的交叉。就业率也是非常不错的。第五名:国民经济管理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类专业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好就业的,开设院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第六名:生物安全专业一听这类的专业,大家肯定都感觉离着生活很远,但是这列的专业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有些人过安检,从国外带回来的产品等,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这就是这类专业的职责。第七名:光学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很多学校之类的都招不满,因为学的物理化学等第八名: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第九名:自然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第十名: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提起文物与博物馆,大部分人会认为学这个专业的一定是在博物馆或者文化部门工作,其实不然。这个专业就业面比我们想象的广泛,像拍卖行、艺术收藏类公司、鉴宝专家等等,发展前景都很不错。考研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专业虽然热门,但是很难考上,报考的人数实在太多;反而,那些冷门的专业就很好过;虽然冷门专业,但是一般情况下,所开设的专业都是社会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