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复试结束后,她忍不住哭了!结果她以总分成绩第1,考研浙大成功!门风客

复试结束后,她忍不住哭了!结果她以总分成绩第1,考研浙大成功!

“看似柔弱的外表下,藏着男孩子的性格。做什么事情都很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对待自己的专业,她认真刻苦,一点都不马虎。她聪明、悟性高,只要稍稍一点拨就可以领悟。”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殷晓杰老师“老潘身上那些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热血与勇气也是说不尽的,我从前以为漫漫长路是一个颇为自苦的修辞,绵延无尽,踽踽独行,但老潘告诉我,“漫漫”是细节和感受的鱼龙曼衍,就算每天都被疲倦和自我怀疑折磨着,也不能失去日常生活的吟味力。里尔克说,‘我们要足够忍耐,直到回忆成为我们的目光、骨血和姿态’,我相信2018年已经成为她真诚面对自己的确证。” ——研友小阳老师眼里干脆利落的“女汉子”,好友眼里热血与勇气并存的绝佳同伴,她就是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58班的潘洁妮。她是杂志社副主编,人文学院党员之家党建宣传中心副主任,连续三年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2017年浙江省首届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创意大赛第一名。就在今年三月初,她以初试第二、复试总分第一的成绩,被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录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考研之路!“当我结束复试,从浙大人文学院出来的时候,扑在曹儿怀里嚎啕大哭,把她惊得不小,以为我是出了什么岔子。顺过气来以后我只说了一句:“终于结束了,终于结束了啊。”回忆自己考研结束时的一幕,她说,黑暗的甬道已经来到了尽头,阳光是那么近……随心但不随意,整理“达人”扎实备考“这二十年来,我这头犟驴,跟什么事情不较劲呢?”2017年12月23日,潘洁妮记录了自己下定决心准备考研的心情。那天,是考研的日子,看着比自己大一届的学长学姐们走进考场,她的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明年可能会是我。大二的古代汉语课上,潘洁妮遇到了殷晓杰老师,至此,便开启了她们长达三年的缘分。殷老师的训诂学、近代汉语概论等选修课培养了她对语言学的热情,更明确了她的考研方向。“殷老师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鼓励我们通过阅读文本的方式自己提出问题。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不仅为我在课程论文的写作上提供了许多素材,同时主动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激发了我的积极性。”潘洁妮说。由于大一时就“常驻”图书馆,“待在图文让我有一种心安的感觉”,大一养成的好习惯一直陪伴了她的大学时光。考研过程中,潘洁妮不喜欢制定过于长远的计划,“复习不是单纯地应付任务,相比于学习时间,学习效率更加重要。”但是,没有规划就很难把握复习的进程,面对这一弊端,她建议,“最好的方式是根据个人习惯,但大体计划还是要有的。”潘洁妮是个名副其实的整理“达人”,为了方便修改,提高效率,她更喜欢以打字的形式整理资料。她坦言,整理笔记就是记忆的过程,“专业课的学习没有捷径,自己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还能方便后期背诵。”好奇心让我打赢这场战役 9个月的复习是一场心理战,最难的是在最煎熬的时候,还愿意再跳起来,伸伸手。“只要我们保持这份好奇,那接下来的日子就都充满奇迹了。”“好奇心”就是潘洁妮这场战役的杀手锏,她说,“备考就像是你闭着眼睛在画画,好奇心激励着你一直坚持,直到最后摘掉眼罩的那一天”。考研时间安排表回想考研,潘洁妮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与创造的过程,通过复习,她系统地梳理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加深了理解。漫漫考研征途会有很多障碍,其中背书一直是她最头疼的地方。她曾经试过花一星期才推进半章的无奈,试过两个小时只背三页的焦灼,试过盯着一个知识点看半小时,却也进不到脑子里的痛苦。一切的一切又都是这么紧迫,试讲、实习、论文、招聘……轮番上阵,向她“炮火猛攻”,一时无法招架的潘洁妮只好选择暂时“休战”。“九月初,我没有整理,没有背书,而是先让自己抽身出来喘口气,开始写毕业论文。我想重新找回被强硬的复习任务淡化的学习热情和自信。”调整好心态的她重新“满血复活”,扎实复习完第一轮后,第二轮第三轮就轻松多了。“我们不是战胜考研本身,而是战胜自己。”“作战”时无论敌情如何,都不能自乱阵脚,潘洁妮说,“我在考研期间一直处在核桃壳内的状态,考研是非常个人的,每个人进度都不同,真的不需要去比较,一旦产生比较,就容易被他人影响,消磨自己的意志,徒增焦虑。”除此之外,“好奇心”在战役中也能起到外援的作用,潘洁妮非常重视专业课的学习,经常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帮助她不断拓宽思路,为她顺利通过复试打下坚实的基础。遇到问题时,她除了在书上找到对应点之外,还会去搜索相关方面的论文,尽量地补充答案。“研”途虽苦,但研友是甜的 “当时我和她边写边笑。我其实不是开心,也没有斗志满满,甚至有点儿畏缩,因为我不确定这个关键期我是否能以最好的方式去占有,我唯一确定的是,我有和我一起摸爬滚打的朋友们,所以我就在笑,手机灯光在弥漫上来的夜色里一直颠簸。”潘洁妮回忆道。小阳是潘洁妮考研之路的陪伴者,她们互相激励着从酷暑炎夏共同走到了阴雨寒冬。图为考研结束后两人的对话。暑假,小阳搬到了潘洁妮的寝室,她们严格按照暑期作息表执行计划,互相分享每日所学。小阳回忆,去年中秋节,她们刚结束一轮复习,一起去华馨园吃烤鸭。“吃饭的时候她还不安生,掰着我的手指头数各个语言学派。我看着她笑,烤鸭还堵不住她的嘴,心里想的却是中秋的团圆之兆可千万保佑我们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后来的日子里,她们在走廊背完书回来会偷偷写纸条放在对方的桌子上:“风物长宜放眼量”“把你和我变成‘我们’”“我们的目标是星空,这样即使跌下来也能落在云端上”“致敬生命中那些羞于说话的时刻”。图文五楼的楼梯间藏着她们太多隐忍和坚强。除了研友的守护,图书馆外的蓝天白云也是心情的调节剂。“生活需要仪式感,我平时不太注重这个,但考研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想要记录点什么”于是,潘洁妮决定在100天倒计时的时候记录下天空每一天的模样。喜欢挑战、尝试新事物,从不给自己设限,说不尽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热血与勇气,愿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文字 | 陈路畅 刘杉杉 图片 | 由本人提供 编辑 | 钱浩楠 责任编辑 | 姜旭晨

化妆师

浙江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始招生了!各位同学快来了解下

【希望大家能够给阿飞学长一个关注哦!01写在前面的话最近,浙江大学在其研究生院官官网,“硕士最新通知”栏目发布了《2020年各学院(系)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汇总(持续更新中)》的资讯。这一举动表明:尽管受到今年新冠疫情影响,高校未能正常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但是,浙江大学今年仍旧会继续举办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图片来自网络)在这里,学长想告诉大家的是:想考浙江大学研究生,如果能争取参加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对于考上浙大研究生会很有帮助。02一些情况说明目前,根据网站信息,浙江大学的各个院系基本都会举办2020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目前,已有25个院系已经出了明确的夏令营招生通知,考生们可根据自己需求,点击链接,进入详细了解。(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同样地,学长也要指出的是,对于报名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浙江大学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让我们来看看,哪些人才能有资格参加呢?(图片来自网络)想必浙江大学其他学院的夏令营申请资格要求同样不会低。03总结现在考研的人数逐年激增,竞争越来越大。因此,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必然也不会少。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显示的查看该网站通知的浏览人数就可以猜测到。截至目前,有超过5万人浏览了这个资讯。所以,夏令营活动的竞争同样很大。(图片来自网络)各位有志于备考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同学,快来了解参加吧!

杜弼

惟创新者强!浙江大学“四个面向”勇攀科研高峰

编者按: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和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浙江大学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回望过去,宣示未来,本号开辟“回眸‘十三五’ 奋进‘双一流’”专栏,生动呈现学校“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全面展现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激励全校师生以更大的努力和担当开创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局面。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岁末寒冬,室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面向未来五年,浙大分子影像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正在举行启动会,这也是学校该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历史性突破。此前一年,这两个重要项目的负责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张宏教授,对外发布了团队历时12年研制的国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模块化集成合成系统。“十三五”以来,浙江大学科研任务承载力显著提升,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9项,创新2030-重大项目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0项,科研经费在高位持续增长。面向未来,浙大人总会自问,我们科研攻关的“杀手锏”在哪里?我们如何为国铸重器?面对新的历史时点,浙大人需要解放思想再出发,自我革新寻突破,在更高层次实现改革、开放、创新的战略迭代。面向科技前沿勇攀自主创新的高峰杭州西北角,9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这是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现场。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斌教授几乎每周都要组织科研团队进行关键技术研讨,确定设备的技术性能与指标。“浙江期盼已久的‘国字号’大科学装置,终于在‘十三五’时期实现了零的突破。”00:18新闻联播报道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学装置的创新是科学思想的结晶。这一重大项目的背后,是首席科学家陈云敏院士团队与合作者们在物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长期耕耘。建成后,项目将利用超重力“时空压缩”和“相分离加速”效应超重力“时空压缩”和“相分离加速”效应,开拓科技前沿。如同一台引擎,项目不仅催生一流成果的涌现,更为攀登科技高峰提供强大的源头创新供给。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找方向的问题。为此,今年4月起,浙江大学用半年多的时间,开展了四校合并以来的第一次科研大讨论。通过大讨论促进大共识,一体化推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讨论中形成了《浙江大学科研大讨论意见共识20条》,明确了“十四五”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制定了《浙江大学“十四五”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指出,要将“四个面向”作为我校未来科研发展的根本遵循,实现并跑甚至领跑的战略迭代,实现质量和声誉导向的战略迭代,实现面向重大任务或需求的战略迭代,实现交叉集成、攻关会聚的战略迭代,以更大的勇气和格局,树立信心,找准方向,为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出更大贡献。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指出,创新对于决胜未来的意义更加彰显,要突出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刻把握创新在国家战略中的意义,坚持系统的整体观念,全局谋划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要瞄准战略性关键领域,面向“十四五”实现科研创新重大突破,为加快建设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作出新的贡献。面向科技前沿,依靠原有的惯性,已经难以胜任新的科技发展,必须在迭代升级中实现跃迁。正如校歌所言,“形上谓道,形下谓器”,浙大人在跟踪到引领中实现新突破,在平台装置上开辟新蓝海,在引育杰出科学家上创造大气候。从2017年担任量子信息交叉中心主任开始,物理学系朱诗尧院士便带领浙大一批年轻人,开展与量子计算和量子光学相关的研究。2019年该团队王浩华教授与合作者们,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世界纪录。现为物理学系特聘研究员的团队成员宋超说:“朱院士为研究工作掌舵领航,积极为我们创造‘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同样是芯片的研制开发,浙江大学牵头继2015成功研制达尔文1代后,又于2019年成功研制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芯片在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机制时,在感认知智能任务的低功耗与模糊处理中独具优势。基于最新芯片,今年9月,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诞生。能否抢占科技制高点,意味着在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能否胜出。“十三五”以来,浙大科研内涵质量持续跃升,第一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累计在《细胞》《自然》《科学》主刊上发表论文24篇。“十三五”期间,浙江大学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新增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安全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和儿童健康与疾病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获批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加快建设数学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新型科研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筑牢基础研究的高原污染防治,是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一环。进入冬季,雾霾再度成为全民聚焦的话题。燃煤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用煤企业密集分布区域也常是雾霾高发地区。解决雾霾问题,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家战略需求。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领衔并与浙能集团合作,研发了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实现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燃煤烟气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让燃煤变得更加清洁。高翔(中)在工程项目现场在嘉华电厂,记者看到200多米高的烟囱上,几乎看不到烟色。燃煤烟气通过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只需要通过短短几十秒钟就“跑完”这个系统,监测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排放限值。“我们瞄准煤炭清洁利用这个国家重大需求,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翔介绍,团队依托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和基地,还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共37项,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推动和支撑了国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战略的实施。为国贡献,是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个体攻关转向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在构建适应大科学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中,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浙大,正在不断强化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不断考核从“0到1”的原创发现,探索项目揭榜挂帅,激发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学术志趣和探究动力,鼓励带头人对标国家需求,组建混编科研团队,通过协同攻关培育重大颠覆性成果。苍穹澄澈,星空仰望,在遥远的月球背面,有一颗鹊桥号中继星,依旧在开展工作。从参与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工程到为嫦娥四号中继星“量身定制”光学观测相机系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徐之海教授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瞄准国家需求。“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在徐之海眼里,光学成像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科学探测手段。团队主持研制的鹊桥号观测相机系统,更是原创性地提出双分辨率相机的概念:通过一次成像得到两张照片,实现了“大场景”与“大特写”的同时成像。徐之海团队于2019年1月3日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在徐之海心里,对光学成像的研究、对宇宙的探索,就是为国人打开那扇仰望星空的大门。“开展基础研究,就是要认准一个方向,踏踏实实去工作,在不断积累中突破自己的极限。”他说。如何提升科研的规模和品质?浙江大学不断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校领导联系制度,采取“一项一议”“一事一议”,以创新机制推进科研攻关,加快科研特区建设。微米,一米的百万分之一;纳米,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聚焦“微纳尺度”,是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硬核”。无论是研制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硬件,还是合成新型生物原料,或是开发新材料,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都需要深入探究极端尺度下的微观世界。围绕“微纳尺度”这一鲜明特色,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致力于在交叉领域前沿研究、发展颠覆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杭州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院士牵头,正在开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相比现有的硅材料展现出更多优异的特性。“通过平台‘一条龙’建设,打通宽禁带半导体创新相关的材料、器件、封装等多环节。既探索新发现,也开发新技术,我们的工作将同时处在科技和产业的前沿。”杨德仁说。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会聚融通,正在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可能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领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科技前沿高地和战略必争领域。杭州科创中心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正在努力成为我国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国际策源地。重点培养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的微纳电子学院,已经整体迁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前端人才培养和后端产业化实验,在同一个园区无缝对接。学院院长吴汉明院士说:“从2001年回国算起,我已经在集成电路产业20年了,这次‘跨界’,我希望培养青年一代研发成套的大生产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十三五”以来,浙大科技工作者顶天立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科创基地布局不断完善,以各类科创基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研发展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新增获批国家级科创基地16个、各类省部级基地77个。面向经济主战场当好服务地方的高参“重要窗口”,如何展现浙大之为?就在上个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在当地开工建设,秉承“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理念,不断构建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的新机制。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各行各业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在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省的衢州市,正是我国重要的化工、能源、材料产业基地。统计数据显示,衢州“两院”2020年开展的横向科研经费近千万,其中为衢州企业产能升级开展的研究占合同总额的七成多。不久前刚在衢州完成科研成果转化的等离子体技术产业化项目,能够实现纳米硅球和石墨烯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项目投产后将推动衢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并对传统制造方法带来重大变革。从科学问题到技术突破,从实验操作到产业应用,十余年科研攻关,该项目的研究团队不仅完成了追赶,更实现了超越。衢州“两院”院长任其龙院士说:“国家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比别人更早一步、更快一步,靠的就是核心技术的推广转化。”任其龙院士(左二)团队聚焦产业,浙江大学立足浙江、服务浙江、奉献浙江,持续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主导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一院一地一企”产学研合作工程,探索服务区域发展新模式。“十三五”期间,学校完善在浙江省的社会服务布局,相继成立温州研究院、湖州研究院等。名校、名城、名企之间,相互滋养、相互赋能。这其中浙大与杭州的战略合作,堪称典范。双方新一轮合作涵盖93项“2019-2020两年行动计划”及66个“五年工作计划”,共159个项目将在本轮深化合作中扎实全面地推进落地。跳出浙大,发展浙大。从紫金港校区出发向西,绵延33公里的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浙江在“十三五”期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建设四年多来,科创大走廊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创新从来没有孤岛,只有主动融入更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取得更具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浙江大学在大走廊区域生态系统构建中聚焦产业导向和地方发展实际,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大走廊建设壮大发展培育新动能。依托创新型企业、“创新飞地”、紫金科创小镇、全球校友总部产业园等,浙江大学正逐步理顺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打通创新链、知识链、产业链,从而有效推动大走廊区域内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的协同创新。在杭州市余杭区,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教师们在大量的企业走访中发现,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已涉入“无人区”,其关键技术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理论基础性特征,企业自身难以短期内解决。这些难题,正好是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的优势,研究院还通过混编机制,形成了灵活而稳定的人才队伍,提升区域内高端装备企业的创新动力。面向经济主战场,浙江大学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聚焦战略引领、更大规模开放创新、提升学科水平、可持续平台合作四个主攻方向,开展战略迭代升级,积极助推我省高水平打造创新型省份,加快构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圈。上海,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十三五”时期,学校与上海开展的合作达1500余项,约60家校友企业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今年,浙江大学与上海市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致力于突破计算+核心技术、集聚一流创新人才、服务辐射区域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参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浙江大学在推进新型校地合作中,不断服务区域战略汇聚创新资源,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校企创新共同体,实现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学校通过扎实的合作,实实在在地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不断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将科研平台打造成为人才培养高地。目前,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正联合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长三角“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华为、百度以及商汤等公司,共同推出“人工智能”微专业,将创新技术需求和教学实践场景紧密结合,在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支持下,推动各创新要素的高层次融合,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战略,目前已经与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建设雄安发展中心、海南研究院、中原研究院、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天津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成立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创新研究联盟等。服务经济主战场是高水平大学格局胸怀的鲜明体现,更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责任担当。翻越一座山,需要多少年?2300公里外的云南景东,年初接种的小香蕈菌棒已长出鲜嫩的幼菇,经过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教授陈再鸣驯化的野生菌,待到春节销售,每袋的净利润可达30元。小小一朵菇,浑身是科技。野生资源调查、纯种分离、人工驯化、菌种产业化,这四步是野生状态进入人工栽培的“关键一跃”。这一跃,要跃过菌种分离纯化、跃过温光气的环境拟合、跃过栽培基质的探索。从实验室到田间,再从田间到实验室,日复一日,陈再鸣找到了这些野生菌人工栽培的奥秘,个性化配置,“一个配方一朵菇”。浙江大学把定点帮扶云南景东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生动实践,8年多的时间,在当地培育和发展了食用菌、普洱茶和乌骨鸡三大主导产业,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的景东农产品近1亿元;组织开展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培训党政干部、技术人才,累计超过15000人次。学校在长期帮扶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联结、四扶两提、点面并进、长效保障”扶贫模式,帮助景东县11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于2020年5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用心用情用力助推景东县经济社会发展。顶天立地,是浙江大学卓越创新的基因与文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探索攻关会聚的高招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2月初的湖北,从天南地北赶来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中,有500余名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各医院,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在浙江,发挥高校高水平附属医院的临床优势,统筹各专科的诊疗骨干力量,浙江大学承担起省级定点诊治医院的任务。什么叫“尽锐出战”,什么是“科技力量”?战疫时刻,尤显担当。对抗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全国科技工作者凝集了集体智慧,发挥了科技抗疫的力量,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出了不懈努力。“这次战疫中,广大医务人员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展现了应有的精神风貌。”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武汉夜以继日地奋战了两个月,把“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经验和人工肝、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的救治并取得显著成效。“四抗二平衡”的“浙江经验”,是李院士在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创建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这一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零的突破”,也是首次花落浙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李兰娟院士团队取得新突发传染病领域突破的一大特点,就是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2018年医学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岚团队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他们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胡海岚(左三)团队成员合影医术与学术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重要的链接点就是临床科学家。回国3年来,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张进不时收到病人的来信,其中很多来自未诊断患者和罕见病患者。虽然张进在单位网页上发布的研究成果介绍很简要,用语也很专业,但患者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张进团队的研究重点是将从血液中逆分化出的多能干细胞重新塑造为功能强大、用途多样的免疫细胞,可用来杀伤肿瘤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发疫苗等。这项工作走在了国际干细胞与免疫治疗研究的前沿。在浙江大学,知识的大融通正在链接不同学科的发展之源、创新网络和研究方法。求是高等研究院“脑机接口”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完成国内第一例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患者可以完全利用大脑运动皮层信号精准控制外部机械臂与机械手实现三维运动,首次证明高龄患者利用植入式脑机接口进行复杂而有效的运动控制是可行的。01:1072岁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喝可乐项目负责人王跃明说,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需要神经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紧密合作,而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特征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很好的土壤。2018年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集中优势学科力量,重点推进脑科学、人工智能、脑机融合等前沿方向的交叉研究。同年10月浙江大学双脑中心获批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此后的2019年,浙江大学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为国内首个开设“脑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该学院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人才汇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就在今年成立的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更是将目标聚焦到数字医药、数字器官、游戏中的人机融合智能、梦境研究等人工智能新方向,引领未来的智能和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全球科技发展新形势,相继推出“科技创新团队”“16+X”科研联盟、“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等科研组织模式,逐渐形成“纵深发展、立体互动”的科研管理新机制,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聚焦以文载道打造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地“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览日前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176件组与长安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唐代文物,徐徐展开一幅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记者在艺博馆了解到,许多艺术史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实物教学的重要性。不管是艺术史专业教育,还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大学通识教育,通过接触实物来理解文明的本质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在欧美的一些大学,很多讨论班就在文物库房的展览室开展教学。在西方一流大学任教的一些著名中国艺术史专家,如艾瑞慈、方闻、高居翰、班宗华、李铸晋等都曾带着他们的学生策划重要学术展览,而库房专用的提看室正是他们培训研究生仔细观摩艺术品并参与策展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就是人文学科的实验室,深化既有的知识,并启迪新的发现。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历经千年,敦煌莫高窟茕茕矗立在河西走廊西端。众所周知,敦煌文书与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内阁大库档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四大发现。在敦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涌泉教授团队,正在致力于让敦煌文献“孤儿回家”“新人团聚”。缀合,是敦煌文献研究的基础。先把内容相关的敦煌残卷汇聚在一起,再将内容直接相连或相邻的残卷进行比对,碴口是否相合、字体是否相同、装帧是否一致……在实践中,张涌泉团队系统总结了敦煌残卷缀合的程序和方法,大大提升了缀合效率,新的缀合成果不断涌现。在接受采访时张涌泉说:“文献的缀合,不仅恢复了一个初步可读的变文文本,而且使我们得以走近古代变文作者,重构变文讲唱的场景,去拼接那早已消失了的古代文明。”北敦3894号(前部)与北敦2301号卷端碎片缀合图在冷门绝学中有浙大人的坚守,在新兴领域也有浙大人的探索。近年来,光华法学院在“数字法学”特色学科上不断耕耘,组建“人工智能+法学”“大数据+立法学”“大数据+互联网法学”等创新团队,推动数字法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提升作用,积极为数据经济和数字安全等领域的地方立法献智献策。“十三五”期间,学校推进各类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平台建设,构建中国家庭大数据库、文科学术地图发布平台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神经与行为、计算社会科学等领域探索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人文社科研究方式转变和方法创新。学校加快建设人文高等研究院,以优化学术生态、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国内首创驻访学者、驻院研究员制度,推动原创性研究和交叉研究路径,服务思想创新,集聚和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浙大高研院业已成为国内高研院建设的标杆。正式启动首个由文科牵头的“创新2030计划”——“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并成立亚洲文明研究院,探讨亚洲文明的重大理论构建和现实挑战问题。随着学校第四次文科大会的召开,《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浙江大学关于加快推进文科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学校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全校率先推出“一院一策”改革,并积极探索评价体系改革,试点长周期考核、人文社科著作奖评审等创新体制机制。近年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1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4项(其中一等奖5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走过三分之二的边境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教授告诉记者,只有在一线调研,才能为决策提供一手资料。从参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一直到参与今年5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文件起草,周谷平说,研究者们一直都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以前开放都是东部沿海,西部这么长的边境线,也应该想想怎么样把边境两边的蛋糕做大。”为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带领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广西凭祥、黑龙江绥芬河-东宁、辽宁-丹东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规划。2017年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其中“点名”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的就包括广西凭祥。周谷平表示,这在很大程度是基于我们对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及总体规划的前期调研成果。今年3月,中心正式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十三五”期间,浙大文科建设日新月异——学校成立了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智库建设组织领导体制。成立了北京研究院(国家制度研究院),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努力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等7家智库列入浙江省新型智库,为“最多跑一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等重要决策部署提供智力支持,为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学校布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计划,产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典籍整理与编纂研究成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在学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推动学术阵地建设中,重点遴选支持了18本文科高水平期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五年光阴,只争朝夕。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先机、赢得优势。“十三五”以来,浙大科研系统要素更加优质,生态结构更加优越,创新能力更加显著,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形成。面向“十四五”,远眺2035,如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浙大思想、浙大力量、浙大技术、浙大工程?惟有信心、意志、能力,方能登上科学高峰。文字记者:柯溢能

小星

26岁浙大硕士重新高考,朋友骂他是疯子,他却默默落泪!

在一生中,每个人都要面临无数个抉择。高考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选择:有的人考上名牌大学,光耀门楣;有的人名落孙山,无奈选择复读,大多数人都是一条路走到底,很少有人把这两条路都走过。张韫喆显然是一个“不太正常”的人,他考上了无数学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却想要重新参加高考,因为他想要重新选择大学,追逐自己的梦想。张韫喆的这个决定,令很多人感到费解,他也因此受到了不少朋友的责问: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本该是前途光明,但是重新参加高考,不确定性很大,前途又会重新笼罩上一层迷雾,他为什么要从头开始?张韫喆从小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就要去趟医院,经常被邻居打趣说是“药罐子里”长大的,因为他在医院呆的时间比较长,对医生和护士比较熟悉,从小就对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拥有崇高的敬意。在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候,张韫喆就把自己理想的医学类大学放在了前面。但是天意弄人,张韫喆因为成绩有些差距,最终跟自己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他被南京工业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张韫喆的第一反应就是复读,可是在家人的劝阻下,张韫喆最终选择了低头,他来到了南京工业大学读一个跟医学毫不相关的专业---化学。难道“我”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难道自己一生注定跟医学无缘?张韫喆不甘心,他努力读书,为考研做准备,四年的本科生涯结束后,张韫喆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浙大,读药物化学专业,这是张韫喆可以选择的跟医学类沾边的“最好”专业了。他本以来,药物化学专业跟药学差不多,可以给病人治病开药,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他很大打击,他研究生毕业后到了一家医药公司,做着跟医生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虽然有着上万的月薪,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工作。经过再三考虑,张韫喆辞去了自己在医药公司的工作,他在老家租了一个房子,开始复习备战高考。虽然张韫喆是浙大研究生学历,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高中时期的知识早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现在一切都要从头捡起来,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每一次做卷子,对张韫喆来说都是一场打击,看着低迷的分数,他不断反问自己,现在的他还能否考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经过一番“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般的刻苦求学,张韫喆重新参加高考的成绩发榜了,他取得了高考总分511分的成绩,这个分数跟浙大录取分相比完全不值一提,但是足以让他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2019年9月底,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一个跟周围有些“格格不入”的身影,他的年龄比许多前来迎新的“学长学姐”还要大,他就是张韫喆。在大一新生中,他是最“老”的一个,也是最“朝气蓬勃”的一个,他是最“沧桑”的一个,也是最“纯粹”的一个。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在以前,他曾失去过自己的梦想;而现在,他打算把自己的梦想“捡回来”!在很多家长眼里,27岁已经不再年轻了,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但是张韫喆不在意别人的目光,相比起每天安安稳稳的高薪工作,他更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再拼一把,再年轻一次,即使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他可能找不到月薪上万的工作,但是他自己不会后悔!2019年9月27日,张韫喆正式入学,现在他即将成为大二的学生,尽管医学出了名地难学,但是张韫喆却很开心,他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有句名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年龄从来不是我们寻求改变,追求梦想的阻碍,你认为呢?本文编辑:小初。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要脸

浙江大学数学专业考研复试被刷,为何被录取为浙大研究生|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浙江大学数学专业的复试,圣诞节过后就该准备了。否则很容易被刷哦!我就是准备得有点晚了,才有了一次惊险的复试!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说: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这句话太符合我的心境了!我是19届跨校报考浙大数学科学学院的基础数学专业的学长,初试成绩刚刚压线过,复试遭遇淘汰,大悲!然后又调剂到浙大数学中心复试,终于逆袭被浙江大学录取,大喜!整个过程就跟过山车一般刺激,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现在我讲一下我的考研复试历程及复试考点,让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关于复试的官方信息是这样的:笔试加面试 综合科考试,总分150分,内容包括八个部分: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微分几何、数学规划、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每部分50分,考生只需完成其中任意三部分即可。 注:综合科考试成绩加上统考成绩作为考生总的笔试成绩。以前在到了复试是每个专业也单独分开的,而且基本上很多专业过了分数线就要。但是今年改革了。今年是整个学院统一进行排名,统一进行这个复试,然后最后根据你的这个整个的录取名次来选择你是否被录取。所以这就相当于你报什么专业对你最后的录取其实影响并不太大了。因为是整个学院需要统一进行排名。今年是有51个人进入复试,然后要39个人。这39个人当中呢,是33个这个数学学院的,然后有6个是这个数学中心。我觉得对于浙江大学的这个数学专业来说,最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复试当中的这个笔试。那基本上可以说是就是笔试,决定了你能否被最终的这个录取。因为面试的成绩,你表现的不是特别的差,大家都是差不多。但是这个笔试从你真的是会决定你最后能不能被录取。笔试的这个是在8个科目当中选择3个科目做,然后每个科目是两道题。按照我们这个对这个题目的难度的了解以及我问过以前的师兄的话,我觉得选择常微分方程以及这个复变函数,然后再加上一门一比较擅长的就可以了。复试当中这个笔试就是最好是早早的能够确定你要准备哪三本,初试完休息一段时间就开始准备了。然后准备的方式主要是去看这个浙大他指定的那个呃复试的那个教材,再加上浙大复试真题等各种复试资料。你可以从“硕博学霸说考研”那找一些这个他以前的这个复试的真题,这个参考价值非常大。尤其是像这种常微方程,他基本上每年都会考固定的题型。这个有的是换换那些里边的数字,基本上都不会变化特别大。第一天笔试完之后,第二天早上要进行这个面试。浙大数学学院是要求你做一个这个简单的英语自我介绍,可能当时是两分钟都不到。我觉得这个英语自我介绍,前提是要保证流畅就可以了。因为我当时做英语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发现底下的老师,他们都没有认真地听。我进去之后给他们简历,他们就只顾得看我的简历,所以都没有认真听我们那个自我介绍。所以希望大家到时候能够提前练习练习,保证这个说自我介绍的时候能够保证顺畅就可以了。就是不需要特别华丽的语言就行。面试的时候,因为我是跨考,可能这个为我吸引了不少火力,所以底下老师就一直抓住我那个跨考的这个话题他一直问我问题,所以就感觉还是比较轻松的。就是给你问了平常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然后最后专业性的问题是问了我选择什么方向,因为我当时选的是这个代数方向,他就问了我两道这个代数方向的题,这个题目就比较简单。然后就就基本上就特别快就结束了。早上面试完之后,下午他就会打电话告诉你,有没有被这个数学学院录取。因为数学学院是要33个人。我当时就是因为这个笔试发挥得太差,所以基本上就是好像是在这个综合排名当中排第35。所以说是当时没有被数学学院录取了。然后他会打电话问你,要不要去参加这个数学中心的面试。第二天这个数学中心的这个面试当中,一共有6个名额。当时是基本上复试被刷的人都去了,好像就两三个没去,就相当于竞争还是比较激烈,就是19个人去竞争6个名额,然后按照顺序依次进行这个面试。我当时就是面试的时候,感觉就比较紧张,因为进去之后那些底下老师,基本上就是上来就问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好像大概问了我接近30分钟左右,就一直在问专业的问题。所以大家到时候如果要准备这个数学中心的面试的话,就要好好的准备这边,因为他是问了特别多。最后自己也是非常幸运地,被这个浙江大学的数学中心录取了。我感觉这一路走来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硕博学霸说考研”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收藏哦~我是硕博学霸说考研,专注考研领域研究十五年!想要获取更多考研干货,记得私信我或在评论区留言哦!

老油坊

浙大学长的肺腑之言:关于考研复试,你需要知道的四件事!

2020考研预报名已经结束,上期鼬老师跟小伙伴们分享了关于预报名后需要做的几件事,错过的小伙伴们可以阅读:2020考研:预报名结束后还需要做的八件事!毫无疑问,每个考研人的目标都是拿到目标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而要拿到通知书,就不仅仅只是准备好初试,你还必须面临复试的挑战。本期,鼬老师将结合浙大发小的建议,给小伙伴们分享关于考研复试你需要知道的四件事!1、联系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一定要想办法联系一位去年考上的学长或者学姐,不要“闭门造车”!复试不同于初试,初试的复习资料基本都是公开的,但是复试不是,特别是面试,消息值千金。一方面,你需要去各大论坛尽可能地了解你的对手分数、能够进面的人数、自己大致位于哪个排名区间等信息;同时通过与学长学姐沟通,来获取考研复试的流程和形式,最好还能获取一些复试真题。联系学长学姐的过程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毕竟很多已经考上的同学都忙于学业,不再有精力去各大论坛发言了,所以如果方便的话,更好的方式就是亲自前往目前院校去找学长学姐沟通。千万不要担心自己会碰壁,大部分的学长学姐都是非常热心的,都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提前联系导师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或是亲自拜访导师,对复试面试很有帮助。(联系方式可以在学院官网上查询到)对于邮箱,鼬老师有三点建议:第一,在邮件里附上自己的pdf版简历;第二,不要同时给多位导师发邮件;第三,再三斟酌语言,不要弄巧成拙。在这里,鼬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个邮件的模板:X教授您好~我叫XXX,是XXX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本人本次的研考成绩如下: 英语一:XX ;政治:XX ; 数学:XX ; 专业课:XX。本人从大二开始便对XX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XXX上有扎实的基础,也对该专业的前景十分看好~鄙人非常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跟随您的研究,继续深造。我已将简历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给您,对您以任何形式的回复表示感谢。祝好!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去学校见一下老师,去了解一下研究方向什么的。即使方向不匹配,导师也愿意将你引荐给其他导师,本质上还是为了混脸熟。3、自我介绍不要抄模板英语自我介绍是必考点,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本科学校,家乡,兴趣爱好,感兴趣的方向,读研规划等。不过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给自己埋坑,因为老师一般都会顺着你的自我介绍来提问。所以自我介绍最好要自己写,不要照抄模板,不然老师问出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很尴尬了。总的来说,这一环节基本没有难度,把自我介绍背诵得流利些、自然些就可以啦~4、关于状态不用刻意追求正式,与平时一样穿着即可。切记不要一身西装革履进入考场,在身着便装的评委老师们的衬托下,会显得格外搞笑。在礼仪方面,进门之前一定要先敲门,进入考场后先给导师鞠躬问好后再入座。如果辅导员允许带东西入场,你可以拿着简历发给在座的导师浏览,如果辅导员不允许,那就通过自我介绍让老师们记住你吧!面试的过程难免会紧张,毕竟10个评委老师死死看着你,有的考场甚至还会备一台录像机记录全过程,不紧张是假的。不过导师们其实都是很可爱的,愿意在开考前聊点题外话来缓和气氛,缓解你的紧张感。面试的时间过得很快,尽管一个人可能会占用20~30分钟的时间,但是其实你会觉得只是一瞬间的时间,享受这个紧张而又刺激的过程吧~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我是鼬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黑魔女

跨校考研干货-浙江大学学霸翻译硕士MTI考研第一名专业课奋斗史

坐落在杭州的浙江大学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高校,我报考的是浙大翻译硕士MTI,并取得了专业课第一初试总成绩第二的成绩,关于整个备考过程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讲解,在此不再赘述。个人认为还是把时间分配在专业课上比较好,建议大家早点准备,最好是大三上学期就开始着手,如果备考时间晚了我的建议是报一下专业课辅导班,浙大本校的辅导效果是很不错的哦,详情可私信我留言。下面我来说一下浙大翻硕考研的专业课,在本文的最下方我放了有很多真题图片,以供学弟学妹增加对浙大翻硕考研的认知。浙大的翻硕考研是考211翻译硕士英语(选择、阅读、写作那一类,没有听力,满分100)+357英语翻译基础(考察英汉互译能力,满分150)+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察中西文化常识积累、应用文写作和命题作文,满分150)。专业课考高分相当不容易,但是我保证你看完我的分享以后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努力了,写的非常详细,所以文章有点长,请保持耐心看到最后点赞哦!翻译硕士英语:这一科我考了77分。首先来说下题型。今年浙大半数英语的题型有挺大变化的,以前是3篇阅读,今年只有2篇阅读。第三篇阅读简答题删改成了一段汉译英,变成了一篇散文翻译,是席慕蓉的白色山茶花,然后其他的题型就没有什么变化了。这一科目就是考大家的英语基础。这一门,我也没怎么专门去准备,就是靠的是平常的积累。但是我也有做一些题目,除了每天刷星火的和华研的专八阅读之外,还有每天坚持精读英语外刊。在这里,我推荐一个高效复习的应用叫NT。他非常有利于记忆复习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帮我们制定复习计划和安排合理的复习频率。这个就跟我们用那些背单词的软件操作是一样的,而且有个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教你把需要记忆的东西都可以导进去,复习频率安排的很合理。它会把你容易忘记的记忆难题,都可以帮你解决。网上也有很多关于这个应用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去搜一下,特别好用。然后接下来我说一下我具体的备考过程。首先需要把浙大往年的真题研究透彻。真题和真题答案可以在右上角关注我后私信我获取,在浙大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因为网上比较难搜集到往年的原题,而且真实性也不敢保证。翻译硕士英语词汇特别重要。我是在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背的如鱼得水的专八单词,但是没有坚持下来,感觉因为没有经常复习,所以背了像没有背一样,而且只背专八单词,对于翻硕英语的选择题来说远远不够。大家可以多背一下GRE,还有阅读外刊中遇到的生词,积累一下效果会更好。更重要的是要反复循环的去背,才能巩固下来。关于阅读外刊我认为这需要长期积累。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阅读外刊,这对英语的提高很有帮助,能适应西方人的写作思维,吸收地道的表达。对其他的科目也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基础英语这一门的分数,还有跟自己有没有坚持阅读英语外刊有关。还有语法,我建议大家可以不用翻那种厚厚的语法书,可以多刷一下华研那本专四语法1000题来查漏补缺,看自己语法哪一块缺的比较不懂。备考期间,我还买了星火的那本英语专业考研的书。这本书挺好的,里面词汇语法作文什么都有。关于阅读大家平常练习的时候记得要限时,大的阅读没有简答题,所以每天坚持刷一到两篇阅读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资料,像华研的还有星火的专八阅读都挺难的。其实浙大的真题阅读并不是太难,没有专八的难度。所以平常练习的时候。也不用太纠结那个正确率。关于作文浙大作文一般都比较稳,今年的和往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一般在上考场前的前一个星期准备的一篇通用的(可以在右上角关注我并私信我获取通用模板)背了一下就上考场了。做完大家不用太担心,一般题目都是围绕MTI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按平常的三段论、五段论写就可以的,最好结合一下翻译理论。因为从11年到13年,官方给的参考答案里面都结合了一下翻译理论,所以大家结合一下会比较好。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英语翻译基础,我是怎么备考的,这门我考了115分。先说浙大这一科的题型。今年的题型是中英词条互译十个,中英句子互译各5个,还有两篇中英篇章互译。和2018年的题型差不多,但是出题风格变得挺大,特别是篇章翻译,汉译英出了一篇散文翻译,往年都是新闻或者旅游翻译,其实前一天考翻硕英语的时候,有这篇散文翻译的时候,然后作文也提到了文学翻译,我就有点预感,现在浙大的这科会不会改题型。果然他改了!之前没有怎么看过文学翻译!但是今年大家可能都一样,没有怎么准备散文翻译,所以翻译基础这一科目还是要看平时的翻译练习。再说词条翻译,以往都不会考重复的词条。今年考了3个往年考过的词条,还有好几个是翻硕黄皮书出现过的词条,所以这一本书也必须要背。现在我来说一下我是如何准备这一科目翻译硕士英语首先是词条翻译,翻硕黄皮书英汉词条互译必须背,这本书我背了有三四遍,还有中国日报每周热词也必须追着还有最好把他们整理下来一起背,可以用刚才我说的那个应用来辅助大家背。这个也可以上网上去买一下,有专门的人会帮你导入到那个应用里面。另外这不怎么考缩略语翻译,大家看的时候可以忽略一下节省时间。关于词条网上的资料有很多很杂,感觉永远都看不完,而且考试总会遇到几个没见过的。所以大家要把重点放在篇章翻译的练习上。篇章翻译我是从7月份中下旬开始的,每天练习一篇和真题长度差不多的翻译。当时就刚开始不求多和快,但是一定要求翻译的质量,后期的时候就得提升一下速度了。那时我都是每天一篇翻译练习,维持练习到考试前都没有停。总结起来,我一共翻译了两大本活页笔记本。而且认真对照参考译文批改,并找出自己的不足,而且还要定期回头看看自己翻译过和批改过的译文,不能翻译完了就扔掉不看了。再讲关于用什么材料来练习。大三的时候,我是把武峰的那本12天突破笔译看完了。备考的那个暑假,我一直在看武峰的12天突破笔译的那个配套视频课。因为有了之前翻译笔头练习的基础,所以更能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讲的特别好。还有推荐韩刚老师的90天突破三级笔译。韩老师的翻译水平很高,而且总结的翻译技巧对我们来说也很实用。后来我就是使用的都是三级笔译教材的配套练习。不过今年翻译改题型之后,建议学弟学妹们用张培基的那本英译散文选,还有翻译大赛作品来练习。还有许多人也会推荐用英语文摘或者英语世界的这两本杂志材料练习翻译。这两本杂志的文章都很地道,难度相对经济学人来说也比较小,很适合用来做翻译练习。练习翻译的时候容易闭门造车,最好找比自己中文或英文水平高的老师或者同学帮忙看看自己的译文。因为参考译文虽然翻译的好,但是如果针对自己的译文对症下药,更能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我就经常找我的舍友帮忙看我的英译中,他会指出我一文里面的很多语病,让我翻译的时候说人话。大家也可以经常和其他考验MTI的同学一起聊一下。我在考研后期还报名了韩刚老师的译文批改班。最后一门专业课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我考了126分。浙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题型,一共是25道单选题,有一篇应用文写作和一篇800字的大作文。关于单选题就不太需要背那些东西。不像简答题一样要把整本书背下来的那种。备考期间,我就只把翻硕黄皮书的百科词条看完了,但是因为考的太广了,所以这个还是要多看。我也看了一下浙大真题,他特别喜欢考关于名画和名曲的,考的很多。大家还可以买一本公务员的常识判断1000题那种书来刷一刷。关于应用文写作这个也不用太早准备,考前一两个月狂背几个常用应用文模板就好了。还有大作文大家平常的时候可以一两周写一篇,就是高考作文的套路。今年的选择题大多数跟词汇有关,而且那些词汇还挺难的。不过也有一些语法题,那个词汇应该不只是专八的难度。我就是没有买这些参考书。但是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买回来看一下。我认为坚持看阅读外刊是对提高英语特别有帮助。因为不能只背单词同时还要多阅读,不然这些单词就永远都是消极词汇。你在阅读中反复遇到的,掌握他的灵活用法,才会记得比较牢。总之呢,每年浙大翻硕考研的题型会有一些小变化,但是一般来说变化不会太大。今年呢就只有翻译硕士英语变了,加了一片翻译,然后删掉了那个简答题。最后来看下我们的翻硕考研真题和真题答案的尊容吧,请记得收藏哦!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学霸说考研对于以上分享,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请点击关注,私信我联系方式或者在留言区留言交流哦。我们在浙大有专门的驻点,请各专业的学长学姐进行答疑解惑哦!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哦~我是硕博学霸说,专注考研领域研究十五年,想要获取更多考研干货,比如专业课笔记总结、历年真题及真题答案、PPT、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预测卷等,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或者私信我都可以哦!

列子

人大复旦浙大三所顶尖学校热门专业考研报录比,网友:太难考了吧

报录比指的是目标院校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数据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虽然研究生招生计划一直在扩招,但是一些重点学校的热门专业考研难度依然很大。今天学习考研帮想和大家分享三所顶尖高校热门专业的报录比数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型研究生考研报录比竟然达到了57.5,这个数据不是一般地高,对比之下专业型研究生考研报录比只有14.3,更容易一些,不过这个数据也超出了平均值很多。专业型最高的专业是法学,达到了14.9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报录比数据中最高的学术型专业是金融学,达到了24.16,护理学排在了第二位,报录比达到了22.29;专业型最高的是项目管理,达到了14.25;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前十名专业排在第一位的是心理学,报录比达到了42.67,产业经济学排在了第二位,达到了31.5,汉语言文字学排在了第三位,达到了31,最后一名的民商法学还有高达21的报录比。即便有些专业招收人数很少,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报考,这就是好学校加好专业的优势。本身难度比较大,但是考上以后可能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除了经济学、管理类专业之外,你可以发现这些顶尖学校的考研报录比数据并没有集中在某几个专业,一个好的平台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考研报录比数据,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分享。以上数据来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爱很怪

考研浙江大学茶学的小姐姐复习过程

家里(6.28——8月)、自习室(8月——9月中旬)、图书馆(9月中旬——12.20),其中,复习效率依次增加。作息与时间7月记不太清了,每天学习时间大概6 7个小时左右。8月——9月中旬,作息是晚11早7,学习时间是早上8点半——12点,2点半——9点左右。9月中旬——12月20,作息是晚11早6点30,学习时间是早上7点半(有时7点)——11点30,1点半——9点45。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的,也有几天起晚了的和状态不好的时候。基本上一个月休息两三天,10月中旬后没休息了,没过中秋和国庆之类的节日。关于研友们我认为,有一个固定的研友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人都是群居动物。有一个固定的研友,她是在校生,英语专业的,念大三。我们是8月底开始一起学习的。她底子还不错,前期有点划水后期比同龄人努力,当时我们一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下午吃饭的一个小时。两个人相互鼓励相互陪伴,对我的意义其实蛮大的,她没回学校的时候我有时候两三天没说过一句话,晚上锻炼的时候抑郁的不行,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的那种孤壮感特别强烈。那时候很怕一个人,但也明白这条路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你一个人。好在,后来在图书馆和很多人产生了革命友谊,收获了许多研友,(还收到过一些陌生学妹的加油小纸条,当时真的蛮感动的,笑)关于感情我当时有个谈了3 4年的男朋友,整个备考期间见面次数一只手可以数过来,几乎没有影响,就是最后考试两天他过来陪考了,吵了几次架,影响较大。(考完没多久就因为其他原则性问题分手了,笑)考试科目·政治(66分)6月底我做了10年真题,7、8、9月看精讲精练和做1000题,10月份隔了10多天为了攻专业课没看政治,10月底二刷1000题。11月底开始做肖8和肖4,12月最后一星期开始背肖4大题,考前最后背了一遍,后期进度比身边人要慢很多。没有看过任何视频,前期每天花时半小时,后期1~1.5h,最后几天3~4小时左右。复习的比别人早,但自认为战略不好,后期很被动,8月开始学政治是绰绰有余的,肖8出之前一定要把1000题二刷完,肖4出来就要马上开始背大题,直到烂熟于心,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英语(52分)英语四年没有碰过,是花时超久的一门科目,没想到最后还栽在它上面真的很气。前期花时2~3h,后期2h~1.5h~1h的样子。前期每天2篇阅读,背40个单词,背2个长难句,后期2篇阅读,一周背一篇作文,背旧的长难句和单词。总共背了100句长难句吧(真题里的),背默两遍,作文背了10篇,单词书何凯文1575背默了2遍,看了10遍左右,20年真题做了3遍左右。英语看了何凯文的阅读视频。当时英语前期花时太久了,作文背的有点早,专业课很被动,成绩也很一般。应该多一点时间花在背诵单词和篇章句子上面。当时校正真题只把不认识单词中文意思抄出来,又没记住,有点浪费时间,试卷看起来满满,实际上脑子里没有多少。1.农综一(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107分)专业课搜集了很多资料,加起来差不多有专业课8本书那么高了,7 8月份做了五六本笔记(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是公共课,资料超级超级多,买了一堆其他参考书(也没有什么卵用),花时是四科里最多的,里面有大量的微观图片和计算,很抽象,理解难度比较大。7月到9月,花时间1.5h~2h左右,通读第一遍(,用处不大)把名词解释和课后习题抄在3个笔记本上()从一开始就在找真题答案()。后期就在背资料(),11月12月开始背教材(),也看了下专业课视频,但是看的不多。9月到10月3~4h左右。如果再来一次(还好不用再来),我会把所有搜集来的资料都丢掉,只留真题,直接攻教材,前期看视频,9月开始背教材中的名词解释,和认为重要的和考过的其他学校考过的标记,反复背诵。2.专业知识二(茶叶生物化学、制茶学、茶树育种学、茶树栽培学、茶叶审评与检验)(131分)前几年题目很活,考的本科四年所有专业课,今年的题目比较基础,都是教材上可以找到的。资料比较少,花的时间不太多,把网上所有高校的茶学公开课几乎看遍了,也是前期笔记后期背诵,背的有点乱,重复次数太低。后面没时间最后10天只把真题最后背了一遍,实际上考了很多备考中认为重要的知识点。但是这科我底子相对好一些,因为一直从事相关工作,没有太长时间的空白期。专业课两门专业课,是7月到9月,花时太少后期时间紧张来不及,一直在调整学习方法,资料搜的太多。看的时间太久,背诵时间不够,教材没背熟,导致知识点混乱,重复次数太少,考场上原题不能写出一摸一样的,背过的写不全,有点可惜。另外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心无旁骛的背诵,其次是听课,最不适合的是做笔记抄书。初试心境总结来说,这大半年是焦虑和孤独的,是我二十多年最自律的时候,看到的人和事,刷新了我对努力的认知。记忆犹深的是晚上在自习室外面走廊借着昏暗的灯光背诵名词解释,那时候有一点点冷,背的很慢,人很少,整个教学楼只有考研的三四十人。哭了蛮多次吧,一点点阻碍和难过在那段时间都被格外的放大,整个人脆弱又坚强的不行。孤单是最大的感受,那么大的学校,却只有你。一个人,又无助又绝望,看不见前面的道路,经常产生挫败感。不自主和别人比较,不断给自己增加心里压力,去了五六次医院吧好像,生了比如急性肠胃炎、腰疼、智齿等等以及一些不齿与人的病症,姨妈经常推迟一周多,每天早起早睡,皮肤状态还是很差。收获还是挺多的,(比如因住的地方离图书馆有点远,办了摩拜的月卡会员,从不敢自己上路到天黑时单手骑车,笑)那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现在回想,还有点遗憾。如果当时再努力一点,再背熟一些,发挥稍微好一点点,可能会和现在不一样吧。只是生活没有如果,应该学会包容遗憾,没有一处是你的终点,也没有任何人和物可以给你带来无限荣耀或伤害,不需要因为别人而忘记本心。曾经浪费的时间在后续的岁月里你总会还回来,遗忘是个可怕而又强势的东西,以前让你引以为傲或念念不忘的东西终究会逐渐变淡。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曾有几个睁眼到天明的黑夜,就必定有几个旭日初升、云开雾散的清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优于过去,接受平凡同时不忘奋斗,行走在路上,与时俱进,不断进取。

蛋炒饭

二本逆袭学霸-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专硕考研初复试|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2019年考了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我本科的话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然后我是一个三跨考生。所以说,跟我一样跨专业甚至三跨的考生都不用担心,我们都是可以的。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考研的过程中的一些初试和复试的经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尤其是专业课内容,请一定认真看哦!接下来的话,是做一下考研回顾。因为我是一个拖延症比较严重的人,所以我的话情况比较特殊。然后开始真正进入状态的话是9月份才开始复习的,每天是8点开始学习,然后到11点再睡觉。政治是跟着徐涛的视频学,真题是只做选择题做了3到4遍。后期的话是背小黄书还有肖四肖八。因为我开始时间比较晚,所以专业课的话是每天要背6到8个小时,甚至在考试前一秒都还在背,总共大概背了4到5遍。英语是每天花两个半小时左右。政治是一个半小时。所以我的经验总结起来的话,就是要注重效率,不是单纯追求复习时间的长短。在这个过程中,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考研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节点,需要我们重视,但是我们也不需要把它看成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所以要保持平常心,乐观积极的看待考研这件事,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就不用过分担心。考研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我们会遇到许多的诱惑,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律。我们可以偶尔给自己放松一下,但是不能一直一直放松,然后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玩耍的时候就玩耍。因为自律者才能得到最后的成功。关于节奏的话,大家希望有自己的节奏,不要太关注别人的进度来乱了自己的节奏,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就行了。接下来说一下公共课的经验吧。公共课是视频+真题, 英语是跟着朱伟老师,单词使用扇贝那个软件,每天刷300到500个单词,然后重复刷。真题做了两遍左右,把那个真题的每一个单词都搞懂,然后熟读文章和作文的范例。英语一是听说读写都要有的,然后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单词。因为这个是英语的基础,但是你又如果干被那个单词书的话,效率是很低的。我的建议的话就是跟着朱伟。刷单词APP两遍及以上。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app, 比如扇贝英语还有百词斩的,然后每天要刷一定量的单词,要重复刷,就对那个单词掌握非常熟悉。第二部分是阅读。每天的话,可以阅读一些双语新闻,这里推荐一个每日英语。然后每天可以刷一到两篇的新闻,基础比较差的话,也可以跟着老师学。第三部分是听力。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碎片的时间来听VOA/BBC英语。比如刷牙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排队的时候就可以。第四部分是真题。真题要刷两遍及以上,弄清楚每一个单词的意思意思,然后要熟读所有的文章。作文的话需要单独拎出来练习的。真题作文的大作文和小作文,每周各练两篇左右。再来说一下政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位老师。比如徐涛、肖秀荣 和腿姐的都可以,然后跟着他全程学下来就可以了。整体的话是一定要早点开始做,反复的刷选择题,掌握所有的考点,研究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又把错题全部都搞懂。大题的话,前期可以不用做,但是可以跟着徐涛背一些比较重要的考点,然后后期再背小黄书和肖四肖八就可以了。热点要关注每天的国内外的新闻,后期的话看老师整理的新闻热点。这对于培养我们的政治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说一下初试的专业课经验吧。社会工作专业的参考书有五本: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政策概论、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其中前四本是重点书目,第五本可有可无,不用再买其他的教材了,因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以书本为主。书本的用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和实务这两本书是重中之重。建议考生的话,自己可以整理一下笔记,然后来形成框架和脉络。大的概念和零散的知识点的话,都要掌握的。这两本书是要背到滚瓜烂熟,跨专业的考生的话要特别的练习案例分析题,还有计划书的撰写。这些的话可以自己去上网搜一些案例。社会工作导论这本书的话,与综合能力有着很多的重复,所以可以结合起来一起背诵来作为补充,特别是要利用好他的课后习题的部分。因为这里面可能会出名词解释、简答、还有论述。社会政策概论这本书的话,可以整理一些大的概念,然后里面主要的名词都解释,需要背熟,并结合本年度的热点来压简答题。这个押题可以放到后期 ,前期先掌握书本。各科复习时间分配要根据自己对各科目的掌握程度来分配时间。比较薄弱的科目的话,每天可以多安排一些时间,我比较擅长的科目的话,就可以少安排一些时间。要自己了解自己的什么时间段,记忆力比较好,然后就用来背专业课。还有政治的大题。初试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有计划有规律。然后是每天都按照你的计划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比如说每天规划好上午学习政治,下午学习英语,晚上背专业课。每天都要这样做,然后让自己的身体形成一个惯性,这样才能让你不断的坚持下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健康的问题。有些考生在考研的过程中,就是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但是如果这样,你一旦生病的话,又要花时间要花钱,反而会影响你的复习进度。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不用太早起床,也不用我们太晚睡觉,每天保持一定的睡眠量,反而你的记忆力时会比较好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要养成健康的作息。还有营养补充上面,也要跟上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因为只有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我们才能打赢考研这场战役。总结一下就是考研更多的是一场和自己的较量。所以,我们不用考虑太多外界的因素,要始终相信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所以就是一旦下定决心要考了就不要犹豫,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做这件事。现在将前段时间考生咨询频率较高的问题做一下回答,如果还有其他问题,私信我即可。问题1:浙大有考研的专业课辅导班吗?答:浙大官方是没有的,目前最权威的就是浙大本校的“硕博学霸说考研”这个团队的,他们全是本专业的高分研究生,经过辅导,一般初试和复试都没有问题的哦!问题2:这个专业的报录比情况从哪可以查到?答:社会工作报录比的话,官网上是没有的哦,可以私信硕博学霸说考研获取。点关注的都是可以免费获取的哦!问题3:专业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答:重点的话,就希望你研究真题哦。但是你也不知道他今年会考哪些重点,所以当然是所有的重点是都要背的,但是可以有所侧重,然后小知识点的话,肯定是也要掌握的。我之前说的那三本书真的是要背到滚瓜烂熟。虽然浙大是以大的知识点为主,因为已经考了好几年了,大的知识点都考过。所以他现在慢慢的也开始在大知识点结合一些小知识点来考。他的知识点的话,就是你拿基础分,小知识点的话就是如果你能把这些小知识点掌握,你就能得到比别人更高的分数。问题4:专业课的各个题型需要怎么复习呢?答: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话,基本上就是在书上,完完全全的本来就有的答案。然后也就论述题,可能需要有一些你自己理解。这个的话,需要你平时慢慢的积累,自己来练习,然后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别的题目,我认为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当然如果你掌握了专业课的书本的内容,然后真题在完全熟练的掌握之后,还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去看看别的高校的考研真题。然后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为大部分院校的出题其实有很大的是重复的。只要做参考就可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做。这个硕博学霸说考研的真题还真的是市面独家最全的。问题5:这个考试之前会有浙大老师划考试重点吗?答:浙大老师是不会以官方名义给划考试重点的。但是会有老师的得意弟子根据对浙大对出题老师的了解,出一些压题的试卷,往年的考生反馈是很好的。这个可以私信我了解更多哦!听说点关注的人考研都被目标院校录取了哦,你点关注了吗?以上是我的初试的备考故事分享。复试内容我单独写了一篇经验分享,请点击学霸必备的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专硕考研复试经验|百家故事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收藏哦~我是硕博学霸说考研,专注考研领域研究十五年,想要获取更多考研干货,比如考研辅导答疑、学校内部的专业课笔记总结、历年真题及真题答案、PPT、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预测卷等,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或者私信我都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