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纯为镀金读研,靠糊弄试图“低空掠过”行不通陈建东(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读研,确实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比如能吃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研究;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本科阶段经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如果还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好了。在选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时,我还是会优先考虑有明确学术志向的学生。读研,特别是读在职研究生之前,还是要想清楚,你的研究和你设定好的职业路径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念下去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你无法保证在学习上的投入,不建议为了镀金来读研读博。现在,教育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重视,靠着糊弄试图“低空掠过”不仅行不通,也会让你的导师很为难。其实,学生入校时,常遇到的困难,就是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明确目标,或者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与自身水平不匹配,产生挫折感。从我培养学生的经验来看,研究生刚入学时,一定要“狠抓”,要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科研训练。你抓得越早,学生越容易出成果;出了成果,就容易形成正向反馈,他就更有信心。我会让学生大量看文献,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要看英文文献,大概用半年左右时间,接触到研究领域的真正的最前沿;还会给他们强化科研方法,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训练。如果学生写作能力欠佳,我会把学生拉到身边,当着他的面逐字逐句给他改论文写法。我花了大量时间培养学生。我知道,一个好导师,对学生真的太重要了。我也是因为碰到了我的恩师,才走上了学术道路。在我看来,导师也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首先,他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在发生什么。如果故步自封,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就无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洞察和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的建议。如果导师给学生找的方向不是很有前途,那就算学生做到世界最好,也很难在顶尖杂志发一流水平论文。要是导师为学生选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果学生能做到前沿,就会是真正的顶级科学家。从某种程度来说,方向能够决定学生成就的上限。此外,导师也要自己动手做科研。只有自己做,才能体会学生的苦辣酸甜,更容易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心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导师也要经常和学生接触,比如时不时一起吃个饭,了解他们的心理、生活和学业状况。读研后要想清楚:是学手艺,还是要以科研为业?丁巍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很多研究生,包括我自己,当初选择读研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是因为大家都考研,所以我也考;有的是觉得读研更容易找到工作;有的是正好遇到了保研的机会,于是就读了研。这其实没关系,但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就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学到一门手艺,还是以此为阶梯,真正以科研为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其实很需要导师扶着走,给学生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好比给你一把枪,告诉你那边有只兔子,你把它打了。最完美的情况,就是这个方向是学生擅长的。学生能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他不仅能打到兔子,还能看到广袤的森林。差一点的情况,是学生拿到了枪,打到了兔子,拿着兔子交差。比较痛苦的就是,学生不喜欢这把枪,也不会打,还连兔子的影子都看不见。负责任的导师,或许会转而给学生一把弓,或者干脆把兔子拎到学生面前,让他能有成就感。但如果导师的学生很多,他可能根本没时间来做这些事。如果导师没那么负责,认为你打不着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那学生可能整个就颓下去了。老师培养学生,靠的是“耳濡目染”。学生没有和导师几百小时的交流和训练,是出不来的。我的几个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发SCI的文章,我们都是坐在一起,一句一句改出来的。其实,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导师,都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责任。(本报记者张盖伦采访整理) 来源:科技日报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今年刚本科毕业,他想让孩子继续考研,去攻读硕士学位,可孩子就是不同意,想让我帮忙劝劝。孩子今年7月份毕业,已经在一家公司找到工作,收入还行,工作也不累,他很满意目前所处的状态,便觉得再去读研没有什么意义,而且还很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谈谈硕士学位的意义,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作业,如完成一篇毕业论文的能力,如此才能学以致用,而不在于只会死记硬背课堂知识或套套模子而已,对学到的知识可以旁征博引,并且能融合贯通,同时提高和充实自己的读写能力,以期出社会能独立自主作业。独立思考是一项人的精神气度,会让人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其实我们很多人面对问题时,都缺乏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而是单纯地根据经验判断的“一时想法”作为解决对策。解决问题的前提要以逻辑思考的程序进行分析,而非事实上只得出结论,大多数人在提出假设的阶段,就以为已经得了结论,结果可想而知,还经常上当受骗。人们匆匆走过,大多只是表象。你必须进到里头,深入背后,去理解人事物的真相及全貌,才不会稀里糊涂、一知半解、上当受骗。现今世界瞬息万变,不愿学习,不懂得变,贪图安逸的人会首先遭遇淘汰,善于学习,懂得变的人会有较高的机会存活。成功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学习应变能力”,不改变就会被消灭,趁着年轻,请尽快离开舒适区域,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才有机会更能接近成功。
金秋九月,不知不觉又进入了一年的考研季。每当这个时候,很多同学都应该走在考研的路上,不管是意志坚定的,还是随波逐流的,他们都在各自努力冲刺。自然而然,网上关于考研的话题又开始火起来了,而此时最火的应该就是“我为什么读研?”。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这是发自灵魂深处的问题!想通的同学,目标明确,全力备考,考上后也能够顺利融入研究生生涯。而对于没有想通的同学,极有可能迷失自己,甚至是在蹉跎岁月。今天,硬核博士陪大家一起来聊聊我们为什么要读研究生。除了情感,我们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具有目的性的,而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1)知识提升;(2)能力提升;(3)眼界提升;(4)追逐梦想;(5)理想工作;(6)远大前程。也许不仅仅只有这些,但是上述理由足够解释我们为什么读研了!01 知识提升在中国,本科教育目前已经转变为通识性教育,进入大学的同学基本上什么课程都在学习,每个同学大学四年基本上都要修够将近150个学分,如果一门课程是3个学分的话,那至少要学习50门以上的课程。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既要学习大学化学,又要学习大学物理,既要学习高等数学,也要学习科学发展概要等等课程。本科阶段的课程是多,是广,但是不深,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定的体会到具体用处。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学习的课程就相对来说比较深入,也比较专业化,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能够使用到,而这就是大学本科没有获得知识。为了掌握这些知识,读研究生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而且是非常正统的一种途径!未来肯定属于知识型经济发展的世界,掌握更多知识会让自己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未来,同时附带着带来更高的收入!社会终归不会亏待那些懂得知识的孩子们。02 能力提升前面说到,大学本科是通识性教育,基本上都是教大家认识问题是什么,至于遇到问题如何去处理,很多时候是没有的,而这一功能被赋予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现有问题的处理能力,以及借鉴现有知识体系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培养,硕士生能够学会独自去处理问题,而不是被别人触一下动一下的状态,而这就是能力!因此,读研究生是一种内生能力的提升,可以让你今后独自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并独自找到解决方案。03 眼界提升眼界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一个人的今后的高度。如果眼界不够高,那么一个人的发展前景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在读研的时候,你接触的身边的人都是一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通过身边的人,你会认识到原来奋斗是这样的。由于是读研,身边圈子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可能都是硕士或者博士,和他们接触久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会慢慢变得不一样。此外,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当我们在读研的时候,能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际圈:教授、研究员、硕士同学、博士同学等等,为今后的发展也能埋下伏笔,而这也是提升眼界的一种方式。04 追逐梦想这四个字很虚,但是又很实在。谁又没有梦想呢?如果没有梦想,那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谁儿时没有一个科学家的梦想呢?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梦想渐渐变得模糊,但是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还是那么的深刻!对于想成为科学家的同学来说,本科知识是无法支撑我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因此读研就是必经的阶段。带着这种梦想去读研、去读博,我们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动力,因此对于很多读研的同学来说,他们实际上是自己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不是浑浑噩噩的在随波逐流!05 理想工作这个部分就非常的实际了。为什么每年那么多同学考研,2020年直接达到了创纪录的341万考生,这其中可以说绝大部分人是为了研究生毕业后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工作,而这无可厚非!前面说到,读研究生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眼界、培养自己的能力,而这三者又能非常好地支撑我们毕业后去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所以,读研是我们获得理想工作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也许有人会说,你看你们,我本科毕业后已经在挣钱了,已经在积累工作经验了,你们还在哼哧哼哧的苦逼读研中,你们出来的时候我可能比你们过得更好!怀着这种想法的人,我们不怪他们,他们的眼界也就只能到这里了。有效的学习能提高你的未来现金流的整体水平,也许一个本科生月入5000万,不考虑通货膨胀的话, 工作十年可能也涨不到哪儿去!三年工作可能也就18万。然而对于很多硕士来说,很多刚毕业的硕士来说,起点工资可能都至少在8000以上,而且还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会逐年增加,上涨空间很大!所以,从收入,从工作类型来看,读研究生是获得理想工作的有效途径!06 远大前程对于这个,个人觉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学历阶梯来说,我们有高中、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等。现阶段,大学本科已经是满大街走了,而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能够相对的与本科生拉开一定的差距(大方向上,不是贬低本科)。而对于博士,又是科研的高端人才,属于最小众的一类人,不会成为大趋势。因此,硕士介于本科和博士之间,更加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因此,总体而言,他们会具有远大的前程。从前面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为什么读研究生,往大的说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往实的说是找到理想工作和远大前程,往虚的说是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往小的说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抓住这些点,然后你再去考研,目标可能就更加明确了,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去考试,去读研,混三年毕业了,自己什么也不会!2021年考研人数肯定突破350万人,祝各位能够成功上岸!本篇文章是研究生系列的第一篇,后面我们将陆续推出读研规划、方法和论文撰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关注,带你一起看不一样的世界往期文章:应届硕士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毫无问题!注意!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保研预报名,3000硕博名额等你超期博士大清退,博士64%延期毕业率,让人心惊!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不要纯为镀金读研,靠糊弄试图“低空掠过”行不通陈建东(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读研,确实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比如能吃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研究;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本科阶段经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如果还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好了。在选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时,我还是会优先考虑有明确学术志向的学生。读研,特别是读在职研究生之前,还是要想清楚,你的研究和你设定好的职业路径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念下去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你无法保证在学习上的投入,不建议为了镀金来读研读博。现在,教育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重视,靠着糊弄试图“低空掠过”不仅行不通,也会让你的导师很为难。其实,学生入校时,常遇到的困难,就是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明确目标,或者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与自身水平不匹配,产生挫折感。从我培养学生的经验来看,研究生刚入学时,一定要“狠抓”,要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科研训练。你抓得越早,学生越容易出成果;出了成果,就容易形成正向反馈,他就更有信心。我会让学生大量看文献,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要看英文文献,大概用半年左右时间,接触到研究领域的真正的最前沿;还会给他们强化科研方法,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训练。如果学生写作能力欠佳,我会把学生拉到身边,当着他的面逐字逐句给他改论文写法。我花了大量时间培养学生。我知道,一个好导师,对学生真的太重要了。我也是因为碰到了我的恩师,才走上了学术道路。在我看来,导师也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首先,他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在发生什么。如果故步自封,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就无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洞察和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的建议。如果导师给学生找的方向不是很有前途,那就算学生做到世界最好,也很难在顶尖杂志发一流水平论文。要是导师为学生选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果学生能做到前沿,就会是真正的顶级科学家。从某种程度来说,方向能够决定学生成就的上限。此外,导师也要自己动手做科研。只有自己做,才能体会学生的苦辣酸甜,更容易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心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导师也要经常和学生接触,比如时不时一起吃个饭,了解他们的心理、生活和学业状况。读研后要想清楚:是学手艺,还是要以科研为业?丁巍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很多研究生,包括我自己,当初选择读研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是因为大家都考研,所以我也考;有的是觉得读研更容易找到工作;有的是正好遇到了保研的机会,于是就读了研。这其实没关系,但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就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学到一门手艺,还是以此为阶梯,真正以科研为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其实很需要导师扶着走,给学生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好比给你一把枪,告诉你那边有只兔子,你把它打了。最完美的情况,就是这个方向是学生擅长的。学生能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他不仅能打到兔子,还能看到广袤的森林。差一点的情况,是学生拿到了枪,打到了兔子,拿着兔子交差。比较痛苦的就是,学生不喜欢这把枪,也不会打,还连兔子的影子都看不见。负责任的导师,或许会转而给学生一把弓,或者干脆把兔子拎到学生面前,让他能有成就感。但如果导师的学生很多,他可能根本没时间来做这些事。如果导师没那么负责,认为你打不着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那学生可能整个就颓下去了。老师培养学生,靠的是“耳濡目染”。学生没有和导师几百小时的交流和训练,是出不来的。我的几个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发SCI的文章,我们都是坐在一起,一句一句改出来的。其实,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导师,都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责任。编辑:张爽审核:王小龙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压力逐渐增加,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更是高达1071万。随着大学生数量和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同学毕业后选择继续读研深造,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也为自己能够更好的找到一份工作。数据显示,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在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仅为238万,到了2019年这项数据就达到了290万,增加52万考生。而在2020年考研中报考人数直接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41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到17%,如此快速的增长,让我们看到考研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全国上千所的高校,考研我们又该选择哪所学校?每个人考研的目的无非是想有个更好的平台,提升自己能力,在将来的就业中能够更加顺利一些。有些同学在考研时为了保守起见,提高自己上岸的机会,就选择自己本校或者水平差不多的学校。但是,如果可以,还是建议去“985”或者“211”院校读研深造,因为真的有很多的好处。在学习氛围上你就能感受到一所“985”或者“211”跟普通学校之间的区别,在这样的学校,你能够碰到更多优秀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努力,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每天的图书馆内都是坐满了人,在这样的条件下,你又怎会不去努力,“近朱者赤”,对于那些优秀的同学,你会不得不承认,他们真有很有能力,慢慢地你会被带动,向着他们努力的方向前进。在“985”或者“211”读研,你不仅会碰到优秀的同学,还会碰到各种优秀的老师,也许是院士,也许是长江学者,总之他们被各种荣誉围绕,你会接触到很多先进的事物,极大地丰富了你的视野。而另一个好处就是在这样的学校,会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我们都知道越好的学校,科研经费就会越充足,这些学校承担着国家的许多重点项目,不会因为科研经费不足而停滞不前。我们都知道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跟着导师做项目,在“985”或者“211”读研,你就不会为科研经费而头疼,甚至会接触到国家级别的重点课题。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对你的就业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越好的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就越高,很多公司也是直接要求毕业生是“985”或者“211”院校的,大家也想让自己的学历能够成为进入名企的敲门砖吧。而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论是职业的发展还是职称的评定,“985”和“211”的学历都会让你比别人更显眼。读研一般也需要耗费两到三年的时间,要让你的收获对得起你所付出的这些时间,所以还是尽量选择更好的学校去读研吧!
往年在这个时候,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研究生复试工作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其他院校也只剩半个来月的时间,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复试时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准信。不管推迟多久,或者是否会进行线上复试,预判自己有机会进入复试的考研党都要好好准备。复试是完全独立于初试的,侧重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各位导师会通过很多问题,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量、语言沟通、临场应变能力等。专业类的问题是必考,任何专业的考生都逃避不了,不过这个答案基本都是有标准的,也没有什么窍门,需要多花时间认真准备。如果你认识此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跟他们咨询一番是最好不过的了,说不定能弄到个小题库,复试当中出现原题的可能性是蛮大的。当然,也有导师喜欢提一些跟个人研究领域或者跟最近的时事热点相关的问题,自己可以提前去了解一下,能够回答出一个,就会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最重要的一点是专业问题中跟毕业论文或者本科期间的科研项目相关的问题,这个一定是导师们最喜欢问的,毕竟考生的科研能力在读研期间非常重要,要好好准备相关的问题。从调查看来, 最让考生头疼的其实并不是专业问题,而是开放性的问题,类似的问题不仅繁杂,且涉及面广,具体到什么程度,跟导师的“脑洞”有关。导师们问的任何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都有其目的,要根据其目的作答。比如,“你为啥选择我们学校”是为了考核考生对目标院校的了解程度,考生要着重阐述目标院校的办学实力、专业优势等魅力。跨考生最容易遇到“为什么要跨考”这个问题,其实导师是为了考核考生对未来是否有明确的规划,你就说你特别爱好这个专业,并阐述一下未来规划。这其中有一个问题被问的概率很高,那就是“为什么读研”,这是一个比其他问题更加开放的问题。说到底,有多少考生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就业呢,对于一些不读研也能顺利就业的专业,导师这么问的概率更大。导师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最大可能性就是为了考核考生的人生观,或者说是发展规划,考生最好不要直接说“是为了就业”,或者“是为了读更好的学校”,其实你不说,他们也知道的,他们最想听到的一定不是这个,就好比你去找工作,当HR问你为啥要跳槽时,你不可能直说前公司钱没给够,或者没啥前途吧?导师最想听到的是你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在读研期间的规划,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点,提前详细规划好自己在读研期间的研究学习生涯,并在当中体现出个人优点,让导师知道你已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这样才最为妥当。个人优点你可以从学习能力、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任选其一即可,比如你本科期间是个知识竞赛的活跃分子,你就可以重点强调一下,并以此为基点,制定读研期间的发展规划。考研复试当中的提问环节最为关键,考生们涉世未深,很多开放性的问题难以应对,但别担心,只需明白问题背后的目的,就能找到回答的方向,之后只需据实作答就可以。
为什么很多本科生毕业后要继续读研?看完这三个差别,一目了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本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读研,不是他们不想出来工作,而是现在的社会很现实,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需要去继续读研,而且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从这三个差别上就能让你清楚的认清现实。首先,本科生的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很多企业要求,现在的企业招人都有严格的学历要求,而且很多企业招人的标准都升到了研究生学历甚至更高,本科生就只能是看看,连起码的入选资格都没有,所以大学生为了能进入企业的门槛,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学历。其次,研究生的机遇比本科生会更多一点,每一个层面接触的人和事物都会不一样,这时候所遇到的机遇也是不一样的,就像研究生和本科生,这是两个等级,所以经历的和面对的事情不一样,机遇也就不一样,相对来说研究生会更多一些选择。最后,研究生掌握的东西要比本科生更加深入,因为作为研究生是在本科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这样无论从能力还是见识上都会高出本科生很多,将来进入社会得到的认可度会相对高一些,技能也更加扎实。因此,这也就是很多本科生毕业后要选择继续读研的理由了,不过本科生也有很多的好处,研究生用这几年学了更多东西,但是本科生却是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经验,总之,每个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要盲目跟风,这样对自己不但没有帮助还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小伙伴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把你的观点和意见分享出来和大家交流讨论吧。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向我咨询了一个问题:读研到底有什么好处?其实关于本科毕业后读研还是直接就业的问题,网上的回答很多。基本上是各执一词,哪方说的都有道理。而今天,小编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大学扩招和学历贬值情况都十分严重。现在好一点的单位都将学历门槛提升到了硕士,当然也不乏有本科毕业就进华为、百度、腾讯、阿里等巨头里的,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学历有时候就像是一个门槛,也是名企的一个通行证。曾经一位朋友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社会就像是一个大的游泳池。这个游泳池分深水区和浅水区,浅水区由于大家都能玩,所以人数很多、竞争很激烈;如果你想进深水区,得有一张深水区的出入证。而研究生学历就像是这张通行证,如果你没有这个证你连进出的资格都没有。即使你在浅水区扑腾的再厉害,没有这个证深水区你还是进不去。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考研最大的好处,不是能力提升多少,而是得到这个资格。很多本科生能力都很强,在简历上将自己的技能都描述的非常清楚,殊不知那些HR根本不会看你那些就将你无穷的刷掉。因为在这些人的眼里,研究生学历才是最基本的要求。就像你去电脑城配电脑,如果同样的价格能选个8核的CPU绝不要4核的。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学历有时候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确实一块不错的敲门砖。很多人觉得读研那两年时间学不到什么东西,有些专业就业甚至不如本科生。其实,这两年时间确实比较珍贵,但用来读研确实不亏。大家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虽然研究生扩招也十分严重,但相比较起来,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要好得多!起点都不一样,那未来的人生自然也不同。那么,难道每个学生都适合读研吗?如果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适合读研的。因为未来的竞争将是什么激烈的,想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离不开不断的学习。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短板,而这些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来完成的。很多人就是工作中遇到了瓶颈,选择读研并不仅仅是为了那个学历,更多的还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小编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工作两年后找到自己的方向再去读研会更好一些。因为没有工作经历你读研会觉得学到的东西很空,很多理论上的知识根本理解不了。还有一个问题,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研还是工作几年后读研好呢?一些同学对自己的人生道路缺乏最基本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读研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虽然像上文所说的学历是一块敲门砖,但从长远来看,自身的硬实力才是在职场上稳步前进的唯一倚仗。当你确实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或者自己从事的岗位需要这个学历,带着这些需求去读这个研究生你才会受益良多。如果缺乏最深层次的思考,仅仅是为了读研而读研,那么你真有可能浪费这宝贵的两年时间。其实,从长远来看,研究生确实是非常值得读一下的。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一个提升,更重要的一种研究思想的培养,这对每个人都是受益终身的!
在近几年里,研究生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去年已经高达340万人,很多本科生选择考研究生,认为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更为可怕的是,我国每年研究生录取人数有限,很多学子第一年考不上,就会选择第二年,经过最新数据发现,现在的考研人有40%都是二战生,如此疯狂的热衷于考妍,这是为什么呢?相信正在考研究生的你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选择考研,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你们为什么读研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启发。1:就业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就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本科一般学生出来后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很多学子本科一毕业就选择考研究生,希望通过研究生的三年学习丰富自己的能力,同时能为自己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业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的确现在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但是如果依靠研究生来规避就业问题,我觉得有些不妥当,我认为读研究生最重要的应该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要相信无论就业多么困难,只要有能力,就不怕找不到好的工作。2:从事科研工作,做一名科学家。小时候我们都有梦想成为科学家,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所以很多学生会选择读研去接触自己领域更深层次的东西,但是这样的考生只占很小一部分,如果真的有远大的志向,你可以选择一些硕博连读,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做一名研究学者,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在这里给这一类考生一点建议,一定要选择一个较好的学校读研究生,因为好的学校跟一般学校科研环境还是天差地别的,还有一点就是可以申请硕博连读,这样不仅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同时还能帮助你积累科研经验。3:弥补高考的遗憾这是很多考生的想法,由于高考是一锤子的买卖,没考好,导致自己没有上到自己心仪的大学,然后在大学里努力学习,想通过考研来弥补高考的那一次遗憾。这一类考生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他们一般都会选择较好的大学,比如说211工程大学,相信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走到你自己心仪的学校。以上就是我今天为大家总结的本科生为什么会选择读研,其实还有其他原因,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补充,最后想和大家说一点,无论你是什么目的,都希望你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加油!!!
上个周末,朋友圈有两位女性朋友晒了录取通知书,不是弟弟妹妹高考考了名校,发朋友圈贺喜一下,而是她们自己的——一个读了一所985院校的MBA,另外一个则是考取了本地知名院校的博士。她们都工作五六年了,其中一个孩子都已经3岁了,但是她们都选择了继续提升学历。考取了MBA的那位朋友我是比较熟的,毕业在四大之一的普华永道工作了6年,经历过数次IPO流程,又跳槽到一家上市公司做财务管理,收入在同龄人中属于佼佼者。“MBA的学费都要七八万,果然越有能力的人,越懂得投资自己。”这是我看到她的朋友圈的第一想法。而另外那位朋友年近30还是单身,但是她并没有畏惧什么“女生学历越高越难嫁”“女博士是第三性别”之类的偏见,博士该读还是读。近些年,身边不断有朋友工作几年后又选择回去读研,工作后读研,不仅仅是学费生活费等经济成本,还有昂贵的时间成本,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选择?1.周围同事都是高学历,为了职业发展必须提升自己“公司管理层基本都是MBA,我们领导建议我也去读一个,为了以后的发展。”那位考了MBA的朋友说。“我所在的设计院,同事基本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也很常见,就我一个人是本科,害怕因为学历原因,有些机会轮不到我。”一位连续备考3年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说。原本以为本科学历已经够用了,但工作后才发现,对于某些专业,某些圈子,硕士学历已经是最低要求。要想获得可持续的职业发展,不想被淘汰,不想错过晋升机会,提升学历已经是必要途径。2.专业不好,回炉重造“原先学了数学,但是毕业发现工作太难找了,浑浑噩噩混了好几年,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所以通过考研换个专业,重新开始。”“大学时候选专业,根本就是凭感觉,工作几年之后,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所以选择重回校园,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因为当初选错了,所以通过考研,给自己一次纠错的机会。相比迷茫的大学,为了考试,为了学分而学习,工作之后再读研就是“为了梦想”而学习。3.在工作中认识到自身不足,想要系统提升“我做程序员是通过培训机构学习了半年,但是在工作中发现,跟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同事相比,理论基础还是太薄弱了,平时自学能学到的有限,所以打算再回学校学习提升一下。”“阴差阳错的原因,我一个学英语的,在小公司做起了会计,但是公司越来越大,财务工作也越来越专业,我现在就有些尴尬,英语吧几年没用有些生疏了,也不好找工作,所以只能通过考研,补齐财务知识。”通过激烈的职场竞争,我们很容易发现自身实力的不足,面临各种大大小小的挑战,又因为自身的明显短板而无法完成,这种情况下,为了打破阻碍自己发展的壁垒,争取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决定重回校园读书。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毕业一段时间后再回学校读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管是重回校园也好,还是业余培训学习也好,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必须要持续地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有长远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