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本质是与现实的不匹配。对我来说,眼下应该全力研究新课题,而现实是我只稍稍激动了一下,想了个新角度,就没有任何后续行动了,这是典型的心动而不行动。这本是个远虑型问题,拖下去就会变成近忧型问题。原本是重要不紧急,拖下去就会变成重要且紧急,搞不好就把我的灵感变成了流星,一闪即逝,空留遗憾。问题背后就是真相,是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我去认真分析,用我的问题分析模型来探究一下:1.搞新课题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验证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没有这个能力?希望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一年的学习是否有用?有效?希望打造自己的竞争品牌→能不能形成我的个人标签?一句话,向自己证明自己,向他人表现自己。2.为什么要搞新课题?不满于因循守旧→不勤奋不满于江郎才尽→没能力不满于混吃等死→没追求不满于自欺欺人→无价值总之,想提升自己,为他人创造价值。3.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用中文思维解读1篇理论文本,形成1个新课题,同时形成有价值的论文,发表在高质量期刊上。走教研一体化的路子,在今年的系统内教学比赛中接受检验。同时,通过拆分学习优质模板+制作实践提高课件水平。4.前景预期假设我能实现目标和目的,将会怎么样?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受到同行的赞誉,找到研究的方向,收获应得的利益。比如优质课评选、教学比赛、论文评奖乃至形成业内品牌。5.亮明家底→做事的条件分析(1)我的优势独特视角→中文新颖想法→首创读写基础→量变到质变思维导图→Xmind+金字塔工作流程→工具流反思总结→及时修正(2)我的不足理论支撑→不够专业水平→较低吃苦精神→欠缺有效时间→较少自律品格→缺乏问题即困境6.基本策略是什么?用中文文本解读的技法,去挖掘理论文本的文字价值、写法价值。7.具体任务有哪些?(1)明确好文章的标准;(2)明确文章的一般分析法;(3)分析具体文本;(4)对标;(5)纯文本价值对他人的价值→为什么值得学?→提出学习建议(具体的步骤)。8.能否带来可实现的直接改变?于自己(见前景可期);于学习者→可信、可行、可成。9.理想状态能否变成现实状况?从以上模型分析,确知我不动手的真正原因是必要条件不具备。主观上,一是懒情,工程量大,吃不下苦;二是有退路,真不搞也不会死;三是害怕,不完美、干不了的可能性大,干脆拖延着不去开始。客观上,除了有个大致方向,缺少庖丁解牛的技能,徒有模糊想法,而无实在干法。必须承认,拖延着不干主要因为缺少一副好牙口,啃不下来硬骨头!问题的解决怎么办?→练好牙口(1)找几篇名作欣赏中的文章,学它欣赏的套路;(2)扎扎实实读原文,搞懂它的文本意思;(3)从自己的理解去提出假设的解理。这个问题的议题度较高,但是解答质低,所以,在当前能力水平下,它并不是个好议题,以至于我一直要去拖延,说到底,我没有找出答案的能力!
2021年3月3日下午,淮南二中2020年省市立项课题专题会在至善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本年立项的20个部级、省、市级课题主持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研处主任陈桂平主持 。为了帮助大家更科学规范的开展课题研究,会议邀请了淮南二中化学教师刘文老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向参会者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尤其强调了团结协作的课题组、灵活有序的研究计划、做精做实的研究态度和超前规范的结题准备的重要性。最后,陈桂平主任对各课题组的课题研究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明确为什么要做课题,坚持课题研究过程的完整性,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团结协作,关注结题成果的呈现方式和内容,秉承认真负责的研究态度。本次会议旨在服务老师,规范我校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老师们在会后纷纷表示会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在加强研究能力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来源:市教育体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纵向对比形成了“三多三少”局面,即申报课题多,立项课题少;立项课题多,结题课题少;结题课题多,能解决实际问题、可重复利用的少。如何克服不利因素,让课题研究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首先,要重视课题的来源与前期调研工作。课题不能凭空而来,一定要从自己学校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中予以提炼。不能选取不切实际的其他学校的子课题来研究,也不能选择与本校教育教学相距较远的“高大上”课题。不能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不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课题坚决不能上马,这是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选题符合学校需要的同时,还要对学校的师资实力、科研基础、财务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评估是否具备课题研究的必要条件。如果师资力量有保证、学校财力也允许,则可开始着手进行课题研究准备工作。如果条件尚不成熟,则另择时机再作考虑。其次,课题不能太“大”。课题宜“精”宜“小”不宜“大”,这是必须遵守的一条准绳。课题开口过大,范围宽泛,缺乏针对性,完成课题方案撰写都困难,更不要谈如何开展研究了。比如“作文教学研究”与“小学低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这两个课题相比较,后一个课题指向清晰、目标明确,这样的课题才是比较理想的课题。事实上,课题范围越小,研究目标越具体,研究过程越好把控,研究效果也越明显。所以,衡量一个课题的开口大小是否合适,一看是否以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为研究对象,二看研究目标与任务是否清晰具体,能否有望达成。再次,课题方案要写扎实。课题方案是否扎实,主要体现在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是否强两个方面。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主要思路与方法、阶段目标与任务、成果体现与应用等每个部分都要写得点面结合、虚实相映,具体、实在而可操作。课题方案是否可操作是检验一个课题能否顺利结题的重要依据,如果课题方案写得隐晦不清,在具体研究时就会出现因界定模糊而无可适从的情况,容易造成“课题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后果。所以,课题方案首先要过“自审关”。课题方案写好后,参与成员一定要静下心反复思考缺陷与不足。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课题研究思路与可操作性进行批判性反思,要不断查找问题,然后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直到课题方案的每个部分都清清楚楚,每个步骤都明明白白,才能算过了“自审关”。如果“自审关”都过不了,就谈不上过“评审立项关”了。最后,课题一旦立项,研究过程必须踏踏实实、积极稳妥推进。课题立项之后,研究过程一定要根据方案有计划地开展,每个研究阶段必须根据研究任务制订可行的阶段计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过程、有小结。一个阶段归一个阶段,层次清楚。课题总结时要重视梳理各研究阶段的目标任务,要将研究结论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一过程是课题理论与实践操作互为印证、互为补充、总结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课题研究的理论升华过程,必须一丝不苟、慎重对待、严格要求。课题研究忌表面应付、蒙混过关;忌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忌堆砌资料、华而不实。如果一个课题研究解决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培养了一批教师骨干,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那么这个课题就是一个成功、有实用价值的好课题。“十四五”规划开启在即,许多中小学对课题研究跃跃欲试,必须切记:拳拳打在实处,才是认认真真做课题;拳拳打在实处,才能做出有助于学校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好课题。(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浏阳市枨冲完全小学)《中国教师报》2021年02月24日第3版 作者:邱亚来
提起课题研究,许多教师感觉高不可攀,认为做课题是学校领导和少数骨干教师的事,对课题研究望而却步,每日奔走于备课上课之间,过着 “两眼一挣,忙到天黑”的日子,长此以往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动力。究其原因,不敢、不懂、不会是教师对课题研究“谈虎色变”的症结所在。如何消除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恐高症”,让课题研究不再可望而不可即,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严格顶层设计,织好一张网。复兴区成立了由教体局局长为组长、各副局长及部分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统筹课题研究,定期听取专项汇报,压实各层级主体责任,形成年初分账、年中对账、年末要账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区教体局编织了“区规划办—集团牵头校—学校教科室”三级课题管理网。区规划办统筹谋划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工作;牵头校作为各集团校的龙头,由副校长负责本集团所有学校的课题管理工作;各学校要成立教科室,配备专职教科室主任,落实区规划办提出的“四个百分百”管理责任,即百分百真做课题、百分百真听专题培训、百分百真得到指导、百分百真结题。保证了每一项课题、每一个层级都有人管理,实现了课题管理的无缝衔接,保障教科研工作从形式到内涵的全面提升。克服恐高心理,选中小切口。许多教师不是不想研究,而是对课题研究认识不够。为了让教师觉得课题研究不再高不可攀,本着“切口变小,内容变少,过程变实,周期变短”的宗旨,复兴区选准小课题为切入点,从教师选题、课题申报、研究时间、过程管理、结题鉴定、成果评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让课题研究看得见、摸得着。为规范课题管理,复兴区还制定了《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办法》《教育科学研究教师个人课题管理办法》等文件,帮助教师申报立项,让教师真切体会到课题研究无处不在,并不是教学之后的另起炉灶,从心理上克服“上班时间做教学,下班时间做课题”的两难处境,真正实现“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绩即成果”。截至目前,复兴区初步形成了人人思课题、校校有课题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区级课题全覆盖。全程下沉指导,唱好“三部曲”。首先是选好题。面对第一次做课题的教师,复兴区在不同研究阶段针对教师的困惑开展“菜单式”专题培训,比如在申报课题时针对一线教师不知道如何选题、如何把教学中的问题转化成课题等问题,区规划办开展了“如何做小课题——选题篇”的专题培训,为教师选题指明了方向;然后是起好步。针对立项后教师不知如何开题,如何进行研究等,区规划办及时提供相关案例并开展关于选题的专项培训,使教师更加明确研究任务,研究思路更加清晰;最后是结好题。在结题前针对如何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整理研究汇编,区规划办及时做好指导,力争实现教师研究有成果可推广。“三部曲”就像一把扶梯在每个阶段给予教师及时到位的支持,帮助教师扎实研究过程,明确阶段任务,物化研究成果,最终完成研究任务。推进成果转化,迈上新台阶。自2019年以来,复兴区依托小课题研究获奖教师达560人次。“十三五”期间,复兴区申报省市级课题达150多项,并成功申报了《中小学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策略研究》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特色品质建设的实践研究》两项国家级课题,且均已高质量结题。在复兴区,课题研究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抓手,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中国教师报》2021年03月31日第15版 作者:刘卫红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教体局局长
1.带着问题进入学术领域,为课题研究奠定必要的学术基础。这个台阶(条目)的内容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即把问题放到学术环境中,要找出这一问题研究起点、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国内外)、典型单位或典型经验等等,并从自己研究的问题的角度作出述评。比如现在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理论有哪些,有哪些典型单位和典型经验,并作出相应的述评。写好这个条目,课题组首先要大量查阅资料,要基本把这一问题的学术状况搞清楚,为课题研究打好学术基础。比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要查阅哪些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影响较大,哪些教改思想代表着学术发展的前沿,有哪些专家学者的论著论文等等;教学改革的实践层面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样式或做法,如理想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等,有哪些典型学校等等。所以写好这个条目,要下大工夫进行资料检索,占有必需的学术资料是课题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好在互联网给课题研究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检索条件,通过知网(www.cfed.cnki.net付费)可检索所有的教育类报章杂志发表的论文。其次要组织课题组学习研究学术资料,使课题组成员具备共同的学术基础。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课题组可组织专题学术讲座或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加深学术感悟。同时也可采取访问专家、邀请专家座谈和作报告等方式进行学术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典型单位可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实地考察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三要梳理问题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从课题研究的角度进行学术述评,为问题的研究解决打下必要的学术基础。要将学术成果的学习研究情况写成学术述评报告,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也是课题鉴定不可缺少的研究成果。刚开始从事课题研究的教师可能一时不大习惯这种做法,通过规范的课题研究就逐步掌握这种研究方式了。2.遵守学术规范的要求。引用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述评,可在课题实施方案之后,以“参阅数目”的方式附录。具体引述要做注释,标明:书籍(或文章)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或报刊、网站、博客等),出版(或发表时间),引述观点所在页码等等。常见的问题是平时不注意积累资料,有时积累资料还不注意标明出处。课题研究必须从一开始就要遵守学术规范,才能逐步养成学术习惯。3.走过这一台阶常见的问题。一是有些教师习惯于怎么做,而不习惯于通过检索和学习学术资料,经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对相关学术资料占有很不充分,评价有所偏颇,由此进行的研究也会出现偏颇。三是学术引用不规范,没有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引用学术资料,也会影响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为此市教科所发布了《淄博市教育立项课题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规范》,对课题研究报告引述资料的方式和数量做了明确的规范。课题组如果不能要花大气力做好这项工作,就会使课题研究失去扎实的学术基础。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 当前,推动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现在还要加一条,用得好是真本事。”所以做有本事的媒体人,就是要善于用好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一、为什么融合、怎样融合?仍在思考、探索中。首先是现在媒体融合发展有难点。理论上的难点是理论文章不生动、不解渴。而且套路话语、政治话语没有很好地转为学术话语、群众话语、生活话语。新闻舆论工作,排浪式、大呼隆的现象比较多,宏大的叙事比较多,离群众生活比较远。其次是互联网思维跟不上。以一张现实版的图片为例,某市文化执法队执法了一个游戏机房,双方吵起来了,吵架的双方谁对,谁有道理?传统回答是五个答案:左边对、右边对、都对、都不对、不知道。互联网思维有第六个答案,谁先上网上得快,谁先对。二、全媒体格局是怎样的格局?全媒体格局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格局,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格局,是没有具体媒体形态的格局,是通晓不同话语体系,国内、国际高效抵达的格局。三、要紧盯壮大主流舆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提高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现在我们的“力”还比较不足。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完备自己的知识结构。四、在此长彼长中,做好多样服务平台、盈利模式。媒体融合的目的,首先是壮大主流的舆论,把媒体做得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与此同时,特别是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例,要充分地扩展服务,培养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和全媒体的管理人才。(顾勇华 嘉宾系中国记者协会书记处原书记、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教研活动现场。合影留念。红网时刻9月30日讯(通讯员 邓爱华 卢晋)课题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基于幼儿发展、提升教保质量、教师成长、园所工作科学化与特色化而言,确实值得幼儿园去学习、去尝试。绝大多数教师,感觉课题研究是少数人的事,尤其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并不太清楚课题研究该怎么做,以至课题研究也就成为“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为进一步推动雨花区幼儿教师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促进教育科研经验及成果的交流与分享,近日,由长沙雨花区刘娜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与雨花区教科所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我做课题研究那些事》的教研活动,在雨花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三楼多功能厅举行。雨花区幼教集团总园长邓益云、雨花区幼教集团部分园长、雨花区各公办民办幼儿园业务园长、教研主任、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刘娜老师担任主持,雨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段蓉老师任主讲。“提起课题研究,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段蓉老师设计两个导入问题,引发了大家对于课题研究的思考。她结合自己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现身说法,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定义、类型、特点、六大步骤。“做课题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她还道出了一些感悟与建议:人人都是智慧的众筹者和建设者,要激发每一个老师的潜质,要找准问题、团结群众;边思边写、将思考物化,并适当宣传。在专业引领环节,邓益云给予大家专业上的引领,邓园长深入浅出、条分缕析提出了三个补充、两个强调。她说,课题研究是孩子的需要更是教师的需要,科研意识可以让教师从一个“教书匠”“带班匠”变为一个“科研型教师”;需要注重平时积累,带着问题去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研究,进行可持续的课题研究。邓园长还强调课题研究一定是基于问题,其来源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课题研究不能求大、求全,要选择有价值的。最后,刘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结合名师工作室开展关于体能大循环课题的研究,谈到课题研究是解决问题非常有效的途径,做课题就是围绕一个点深究。除了利用实践中观察到的,还要学会结合理论文献来丰实自己的观点。来源:红网作者:通讯员 邓爱华 卢晋编辑:吴芳【来源:红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课题研究优化学校工作,专家指导提升科研能力-----赵新亮博士莅临六实小指导工作 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4月6号下午,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了“课题研究优化学校工作,专家指导提升科研能力”专题培训。学校特邀赵新亮博士指导工作,学校干部和班主任老师共同参会,会议由张晓燕主任主持。 在学校三楼会议室,张晓燕主任做了《小学教师学习素养提升的行动研究》的汇报。“研究和工作是教师成长的个体路径,我们要聚集主题,在研究上我们要以小见大,从点入手。”赵博士建议,学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从阶段性的团队建设入手,组建不同的团队,探索不同的路径,实现教师学习素养的提升。 随后,王敏主任做了《新时代小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路径研究》的汇报。赵博士对整体的路径设计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建议学在做好红色剧场、红色阅读、红色研学活动的同时,多从细节上下功夫,把每一件事情做实、做细,多出精品,多出成果。接着,黄涛副校长从学校如何通过抓好校本教研、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作业改革和创新评价等方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了《精致过程管理,谋求质量提升》的汇报。“学校要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研究,并将教科研与教师学习素养课题相结合,让老师们既能上好公开课,又能写好案例分析。要构建好自己学校与课程体系,夯实基础,做出自己学校的特色。” 赵博士中肯地说。 “教学与教科研犹如鸟之双翼,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要想在教育教学的漫漫征途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唯有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让教学与教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第六实验小学校长张淑红在做《“三措并举”,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交流汇报中表示。 在多媒体教室全体班主任参加的会议中,赵新亮博士针对如何写教育案例做了《学会撰写教育案例,讲好育人故事》的专题讲座,他结合着具体的教育案例,从教育案例的类别、结构、选题策略以及教育案例和教学论文的不同等方面,告诉老师们如何写好教育案例。赵博士鼓励大家要建立自信,大胆选题,敢于下笔,积极投稿。 针对赵博士的讲解,老师们认真倾听,感慨万分。于娟老师这样说:“赵博士,您做的报告,非常接地气,感谢您的指引。”李欣阳老师这样说:“听完赵博士的讲座,我受益良多。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教学反思部分。赵博士开篇引用了叶澜教授的名言,正如您所说,记录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策略,而且也为发表文章、课题等提供优质的案例素材,这确实是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感谢博士舍教,日后我也会努力向前辈们学习,坚持记录,提升自己。”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践行‘以科研为先导’的理念,发现真问题,选择真方法,解决真问题,借助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张淑红校长表示,为了让教科研更好地落地,提高教科研工作的效果,她提出了建成教科研工作坊的设想。 据介绍,近年来,第六实验小学高度重视教科研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教科研专业指导,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我们将以本次教科研活动为契机,充分学习领悟专家主旨报告和课题成果经验,做到研以为己,以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把握教育发展趋势,争做新时代专业型教师。 (图/文 张晓燕)
7月24日,伴随“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的启动,受有关部门委托,由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城市智行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行业协会,联合嘀嗒出行开展的“顺风车行业标准的课题研究“也正式开始。集思会的首期议题是:顺风车的车主与乘客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合乘关系,还是客运范畴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凡事先从本质和本原谈起,先把本质明确了,才能保证接下来的讨论在正确的方向上,也是进行下一步的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的基础。车主与乘客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顺风车本质,是顺风车本质的外在表现。车主乘客之间的关系如何,平等互助还是服务与被服务,直接决定了顺风车业务的性质的营运还是非营运,也决定了公众对顺风车性质的认知,以及公众对顺风车报以什么样的预期,同时还决定了全行业对顺风车行业发展的态度。早在 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 号)中,对顺风车已有明确定义,即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这一定义蕴含了四个关键要素,1、车主原本就有出行需求,2、车主与乘客出行线路相同因而可以顺路合乘,3、双方仅分摊出行成本不包括其他人工成本,4、顺风车是一种互助共享的出行方式。也说明,顺风车的本质包括两点,即真顺路和低定价。可以说,顺风车是以车主的出行目的为前提,将空座分享给顺路的乘客,车主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不以顺风车为职业,这与专业运力以营利为目的是完全不同的。诚然,顺风车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顺风车在应答率和出行效率方面无法与营运性质的出行相比,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顺风车是一种有益补充或者说是一种辅助性的出行行为。对于顺风车平台而言,开展顺风车业务应尊重其社会属性和公益属性,而不能以纯商业思维去运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于出行的理解是花钱买服务,对于顺风车出行报以过高的预期,将车主看成是出行服务的提供者,由此产生了诸多司乘纠纷和矛盾。而这一认知的形成,跟过去部分顺风车平台利以顺风车的名义搞非法营运有很大的关系。这使得顺风车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低价的快车,认为顺风车应该和其他营运性质的出行一样高效,车主需要按照乘客的意愿来改变行驶目的地,车主应该帮乘客提拿行李,车主应该把自己送到自己最方便下车的地方。因此,界定车主与乘客的关系,让公众及个行业对顺风车的本质达成共识,对于顺风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助于让多数人的出行更加和谐,也助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今,顺风车正处于发展的快车道,在人们日常出行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明确顺风车业务属性就显得更为关键和迫切。虽然顺风车在出行效率方面与专业出行服务相比尚存差距,但顺风车却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巨大社会价值。顺风车在早晚高峰时段运力充足,能有效缓解公共交通及营运出行服务的在高峰时段的运力供不应求的状况。此外,作为集约化出行方式,顺风车有效提升了道路资源使用效率,助力降堵减排,同时成本低廉,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成本,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更优化的配置。相信对于“顺风车的车主与乘客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合乘关系,还是客运范畴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这一集思会首期议题的讨论,能引发全社会对于顺风车这一出行方式的本质,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也让更多人以理性的态度去参与到顺风车出行当中,让这一利国利民的出行方式惠及到更多人。
课题研究,你参与了吗?研究了什么?——今天学校教职工群里发布了省课题研究申报通知书,特别补充了查重要求: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其说推动教学,不如说为晋级准备了一个硬件,你连课题研究都没有,还晋什么级?二,你真的研究了吗?你研究出了什么?当然也有风毛麟角的教学精英研究的硕果累累,可是那是人家学校的。三,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中学会了搜集资料、巧妙拼图、组装成文,学会了论文的格式及常用标点符号的方法,研究云游在网里,而没有在教学活动中下工夫。四,除主持人得到一个证件外,四五个参与者也得到了相应的证件。尽管后者连课题内容也不知道:一人昼夜截图拼文章,众人得证皆大欢喜。五,如何改变现状:研究的命题不能由高大上的专家组的全班拟订,让一线教师根据需要自定课题。评审不能过严,“伸手就能摘到苹果”,只要摘到在自家地里种的苹果就应该通过。六,今年课题评审,设置了查重,重复率过高一票否决,请广大同仁们谨慎网游,不要被网“电”着,否则,几夜赶制的成果就成了一筐烂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