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牙哥。今天牙哥来说的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呢,是在工学门类下面,他的一级学科是电子信息类,二级学科呢,就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了。这个专业的学习难度是非常大的,工科和理学都是要学的而且方向比较多,比较深,推荐就是数学和物理有天赋的小伙伴们去报读。本专业呢,可以分为两个大方向:第一个是器件,也可以称之为材料方向,第二个呢,就是集成电路方向,也可以称之为芯件方向。先说一下器件和材料方向,比如说,大众比较熟悉的纳米材料,这个方向偏科研,不到研究生的话,也只能做一些表面的工作,那落地是十分困难的,如果有的小伙伴是不走科研的,那牙哥不推荐这个方向。第二个方向就是集成电路方向,近几年呢,也是获得了比较大的重视,国家在芯件上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本科你如果努力的话,找工作其实是不成问题的,假如读研的话,就可以进入到一些比较有名的企业了。晶体管几乎浓缩了人类自然科学和工程的一个精华,从1965年提出的摩尔增长定律以来呢,集成电路的行业已经经历了一个50多年的发展,目前呢,行业已经进入一个缓慢的发展期,摩尔定律似乎也已经失效了。但是随着pc时代芯片巨头,比如说,英特尔,还有高通联发科等等的这个初步量逐步下降,苹果,三星,华为都在研发自己的芯片了。5G时代已经到来。芯片行业的巨额投入和快速更新,决定了这个行业几乎不存在所谓的创业公司,都是一些大的厂子。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集成电路属于硬件,并不是软件,那我们都知道硬件的发展速度是远远要低于软件的,因此,有很多小伙伴,他看到这个软件发展的比较飞速的话,那他们也会转向软件方向,比如说,程序员。牙哥这里呢有一份复旦的这个微电子硕士的就业情况,签约有华为、海康威视,还有浪潮等,平均的年薪呢,是在20万左右,个别已经突破了30万了,可见,企业对这种有实力的专业人才还是求贤若渴的,就业质量也不错,当然了,这跟复旦的这个专业它是全国顶尖的是有关系的。如果说有小伙伴对于这个专业有兴趣的话。牙哥接着来说这个专业的代表院校:西安电子科大、复旦、北大、上交、西安交大以及电子科技大学。今天关于这个专业的分享就到这里。
本科生烂大街,硕士生很快也要烂大街!虽然本科生太多,但现在有些专业的本科生很尴尬,就业真的不好。比如材料物理专业,本科毕业找工作很不好找,至少普遍都不满意;即便考上硕士,如果打算硕士毕业就工作,更尴尬。这样一个专业,其实就是为博士准备的。为什么本科尴尬?看看材料物理专业毕业生的定位:要么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只能去相关企业、事业、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从事科研和教学,只能去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上学期间,材料物理专业所学方向是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等,什么量子力学、统计物理、普通物理等等。这些东西很高大上,研究出新东西也很有用,前提是要研究出成果。对于本科生来说,学得再好,也只是一只脚刚刚踏进专业大门,如果专业是盖房子,学习优异的本科生只是打好了地基,更何况大部分本科生的地基都没打牢。出去工作,去钢厂、车企,专业决定了未来发展不会很好!为什么专业只是为博士准备的?还是看看材料物理专业的就业,要么是研究、开发、技术,要么是科研、教学,所有这些都跟学术科研有关。学术研究要什么人?博士学历是起点,好点的单位要海归博士,海外名校的海归博士。对于博士来说,如果发表了好的论文、做过好的项目、有好的成果,找一个不错的科研单位也不错。如果适合做科研、自己也有兴趣,可以去国外做个博士后,给自己镀镀金。这里的镀金不是海归的身份,而是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增加谈判筹码。为什么硕士更尴尬呢?本科尴尬是因为理论水平低,只是打好了地基。博士理论水平很高,未来可以找一个科研单位或者高校,投身学术,做一些学术方面的研究。硕士呢?理论水平跟博士差很远,比本科高一点,也只是高一点。材料物理专业天生是做科研的,所以,硕士成了高不成低不就。做学术研究的话,自身水平不行;不做学术研究,跟本科生也没有太大优势。关键自己多读了三年书。如果在学校没有很好的收获,在学校三年不如在社会三年。这就是为什么说材料物理专业只适合博士,而硕士最尴尬的原因!有关高考选择高校的材料,已整理完毕,没有水分,从普通人角度,全是落地的建议。欢迎关注+私信+邮箱,会免费分享给大家!高考专业选择的材料正在整理,整理完毕后会分享给大家。
嘉宾介绍W学长(中枢学员)北京理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曾在UCLA进行暑研获得OfferUCLA机械工程博士全奖UMich、Duke、UCSD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UPENN、USC电子工程硕士各阶段时间规划决定出国是在大二下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当时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因为身边很多同学都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出国也好,保研也好,考研也好,但自己当时还没有确定明确的目标,所以就比较焦虑,想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并开始准备;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大二那一年是要进行专业分流的,我分到的是微电子专业,觉得去美国学电子回国发展会是一条比较好的道路,所以综合这两个因素之后,最终决定去美国读书。当时是在决定出国之后,选择申请方向时其实没有想的特别清楚,只是很模糊的觉得自己会申请电子方向的硕士,当时是完全没有考虑过要申请博士的。因为一方面觉得博士的时间比较久,不确定自己适不适合读这个博士;另一方面也觉得可能申请博士难度很大,自己准备的时长也不是很早,也没有很突出的背景,所以当时的决定是申请电子方面的硕士。决定出国之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我是先考的GRE,在大二下的暑假考了一次是320分,在大三上学期中又考了一回是323分,觉得申请也够,就也没有打算再刷分;再考完GRE之后,就开始准备托福,托福也考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大三上的寒假,第二次是在大三下学期中,在成绩达到104分之后也没有再考了。之所以语言成绩刚过线之后没有再考,是因为自己当时的策略是想要靠科研来逆袭一下。当时我就把主要精力放到保持GPA与做科研上,科研方面是在大二的暑假,当时联系了自己实验室专业的一个老师,去实验室开始做一些简单的科研。实验室里主要是做一些max方向的东西,是微电子的一个分支,微机电系统,主要是偏工艺方向,所以这个方向的选择其实跟我自己当时选的时候预想还是不太一样的。因为自己当时觉得器件方向可能有一些涉及工艺的理论之类的,但实际做的话其实还是要涉及很多工艺,要在超净间里面做,所以本科生就不太能进得去,所以自己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仿真工作。在这个方向在本校实验室是做了两段,差不多就覆盖了自己从大三开学,包括大二升大三的暑假,直到自己暑研之前,也就是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这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一共在实验室做两段科研,因为自己进不了超净间,所以没有做很前沿的东西,也没有产出很好的文章,所以只是跟着师兄发了一篇三作的EI,虽然想着是要靠科研逆袭,但是也没有做出太多的成果。申请中个人定位的重要性最大的问题是我觉得是自己一直没有想好到底要申博士还是申硕士?要不要转CS?在这些大的策略方面,自己始终都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填网申的时候,所以就导致在准备过程中相应的一些策略就存在问题。当时的想法是去美国读电子方向的硕士之后工作几年,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回国发展。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大部分出国的同学都会有,但是其实在就电子这个方向来讲,其实不是很合理。因为在电子方面只读一个硕士,在找工作方面,其实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大部分同学都会转码农,但是自己其实并不是特别的想转计算机,所以一直就在回避这个问题。包括跟Pivot老师也聊过很多次,他们也给了我很多建议,但是自己始终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就导致申请过程中精力分配的不是很合理。策略的失误也主要是体现在语言的准备方面,当然就是硕士申请而言,针对硕士的申请结果来分析自己的策略方面的一些得与失。因为我当时是决定考过录取线之后就不再刷分了,但是其实就申请结果来看,很多语言成绩比我稍好一些同学,比如托福可能有107,GRE325分这样的同学,在GPA与科研都差不多情况下,会收到了比我更好一些的录取。当然,这是都在后面申请结果出来后,大家聊天的时候发现的。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当时定位不太准确,太想着要靠科研来逆袭,其实是非常很不合理的。因为大三其实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想要一边保持GPA,一边准备语言、科研等,这样的策略本身就不是很合理。当时Pivot的老师建议我在暑研之后回来再考一次,希望我能考到107/108分,因为在美国待了三个多月,其实听力和口语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当时自己一意孤行,觉得还是专心做科研,所以回国之后还是做了很多科研方面的东西,就把托福这个事情搁置了。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当时的定位不是很准确。坎坷的暑研经历因为其实自己比较好的录取也是机械方向的PhD,而拿到它主要是因为自己暑研可能做的结果教授还比较满意,所以当时也给了自己一个全奖的offer。我主要来分享一下这段经历。之所以是机械,是因为我申请的还是微机电系统方向,在那边是划分到机械学院,在北理工是划分到电子学院下面,所以它总的来讲还是一个比较偏电子工艺方向的交叉学科。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暑研经历,就是一个电子的学生在机械学院的实验室中做了三个月纯计算机的实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自己确实这三个月做的东西跟科研的关系不太大,主要是帮教授开发一个网站。其实它更偏向于一个实习,所以跟自己的预期也比较大。刚去洛杉矶的时候,心理上的落差还是有一些,因为自己想着是去做科研发paper,但是让我来写网页,心理上是有一些落差。整个项目的背景是教授希望开发一个类似云制造的网页系统,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推广微流控技术的使用。它主要就是面向一些不太懂微流控原理的人,但是又有相关需求是,比如说一些医生要做这些生物检测,它需要用来精确控制这些叶底,或者说一些做生物或者化学分析的一些研究者,他们也需要精确控制业绩来完成一些生化分析相关的实验。但他们又不懂微流控相关的原理,所以没法自己造这样的设备,所以就想开发这么一个网站来让他们在线设计自己的芯片,同时能联系到相应的工厂去把它造出来。我的角色就是开发网页中的两个模块,一方面是用户管理,另一方面是文件管理。其实自己做的工作的完美地避开了所有跟电子领域有关的内容,大家可以理解为纯CS的一个前端加后端开发,所以当时作为一个连网站开发还分前端和后端都没听过的小白,只能是一边开始学这些网页编程技术,一边还要跟师兄和教授讨论一些设计方案,包括语言框架方面的选择,甚至是服务器。因为首先要学很多的东西,自己面对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还要一边跟教授师兄讨论实现方案,包括一些语言和框架的选择,所以自己当时一边很焦虑,一边就疯狂地请教自己所有认识的学计算机的同学朋友,总之就是请教了很多人。但是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在于他选择的方案是一套在美国比较流行,但是在国内不太普遍的系统,所以尽管我问了很多人,他也没有什么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无奈之下,自己只能是跑到美国的各大编程论坛上来描述自己的需求,希望能得到一些编程者的帮助。当时比较幸运,差不多找了有两周多碰到一个印度朋友他可以给我一些建议,但是,很不幸的就是他刚给了我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的时候,负责这个项目的博士师兄,他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他想要选用一种新的可扩展性更强的编程语言和框架,所以就意味着整个项目要推倒重来,当时只剩下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所以自己当时是很崩溃的。很有意思的事,正是因为这个方案更换了,我找到了一位国内的师兄,他做的方向跟我更换过之后的这种方向还是比较接近的,所以就能给我很多的帮助。在他的帮助之下,我在离开前将项目也推进到一个还算不错的程度。到项目结束回国之后,我又发邮件跟教授说,希望能远程接着做自己的项目,也愿意每周都提交一个报告来汇报整个项目的进度。可能教授被我的勤奋和努力打动了,所以最后面的事情就比较顺理成章。申请的时候教授也提供了推荐信,也给了第一年全奖offer,关于这段经历自己的感触也很深,就是怎么去独立地完成一个科研项目。但独立其实要带引号的,因为自己其实主要能把它推进到一个还不错的程度,是因为在海外暑研阶段在很努力地寻求帮助,包括自己的一些朋友,甚至上论坛,因为其实自己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而这又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你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学会并做到很专业的程度,这几乎是不太可能,所以我觉得在不断探索与学习这方面自己做得还算不错。另一个就是觉得自己在做事情的态度上面可能也还不错。一方面是比较勤奋,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比较有始有终。我回来之后还是愿意接着把这个项目做下来,虽然现在还没有做完,但是那可能就要读博,先接着做。所以我觉得可能是这种态度,对教授的最后做的决定也有一些影响,所以在这里想建议师弟师妹们就是暑研这个事情随机性很大,除非你在去之前很早就跟教授沟通,否则的话去了很有可能就是做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也不用太纠结,把教授交给你的任务做好,向他展示你做事情的方法和态度,最后的结果也都会不错的。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电梯老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最近媒体里关于48岁无业博士偷电动车被抓的报道,一直像是个谜,一面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博士学位,一面是因为穷困潦倒得只能靠偷车赚钱的偷车贼……两个原本互不相干的身份,为什么会走在同一条平行线上呢?要知道,博士学位就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历的学位,是最高级别的学位。其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1982年,我国的博士数量仅为302人,到了2017年,数量来到了八万三千多人,随着博士的扩招,这个数量还会越来越多。尽管看起来数量增长得很快,但那是在中国人口的庞大基数下,本身获得博士学位的人还是万里挑一,尤其是上述48岁的那位博士,在过去那时候考得博士学位的肯定是人才,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会穷困潦倒到只能靠偷车来赚钱?他的原因是,依仗自己的博士学历,好高骛远,对工作百般挑剔,不愿脚踏实地的找工作,总是想着不劳而获。另一层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博士正在面临两极分化的就业选择难题。有博士入职高校搞科研月薪5000,也有人进入阿里华为搞研发年薪百万,博士新闻不断占据热搜,在我们印象中,这些博士都是未来的科学家,他们似乎更应该进入到大学研究所,去搞科研,为国家,为人类奉献聪明才智,但为什么看起来最适合搞科研、本应一帆风顺的名校博士们,却不选择科研,还出现“博士就业难”这种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幸存者偏差。一个博士生月薪不到5000引发的蝴蝶效应,可能会引发一场海啸,而一个本科生月薪不到5000,引发的可能只是一阵微风,博士数量仅仅占国家人口的万分之六,一举一动都可能会上社会新闻。另外当前社会对财富和名声的渴望,远远胜于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崇拜科学和科学家仿佛已经过时。在一些新闻媒体报道的评论中,有一位家长愤慨的留言,都是你们这些博士不给力,搞得我们国家连光刻机都造不出来,就算回答说让这位家长的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微电子专业,贡献一份力量吧,他说那不行,我儿子还要考公务员呢!博士毕业搞科研,似乎更多地以清贫、冷板凳、秃头为代名词,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其实科研也只是一种职业,只不过是个相对门槛较高回报较低的工作,想要从事科研,基本是博士起步了,而前期的回报更是低得不像这个学历段的,后期则需要根据自己研发的项目来决定,充满了未知性;甚至还有可能自己正在研发的项目跟别人相同,刚好别人快你一步完善成功,这样的话就是给别人做嫁衣了,精力的付出与金钱的回报根本不成正比。这也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博士就业选择,基本不怎么愿意选择搞科研,因为付出的岁月太长,回报实在太少了!尤其是读到博士毕业已年近30,社会工作经验却严重匮乏,同时面临工作、婚姻、育儿巨大压力的博士生,在科研路上遭遇挫折,在求职路上还要遭遇着各种“劣势”。很多不错的管理岗位都要求有3至5年相关工作经验,如果是一路读下来的博士,根本没有资格应聘。当前社会对博士处境也特别尴尬,无论是自身想法:“我不愿意去这种岗位,觉得读到了博士多少还是学有所用吧。哪怕退一步和专业沾边也行。”亦或是从常规用人单位的角度,绝大多数岗位的招聘预期就是本科,至多硕士。“博士我们一般招得很少,来了也是大材小用,要求的薪资高,还留不住。”确实因为学历高被拒绝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小庙装不了大和尚”是HR一贯的托辞,谁也没想到高学历反而会成为劣势。对此,国家方面当然也有做出各种补贴政策,鼓励博士们搞科研,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安身立命”。其中以科研奖励来说,一般搞科研,是按照科研立项来做的,科研所需要经费是涵盖在里面的,各个级别的项目科研经费也不完全一样,立项组织管理部门也不同,现在国家有文件,科研项目经费是可以拿出一定比例来进行科研奖励的。就结果而言,老猫只想说……虽然看起来博士就业很难,但实际上也只是科研赚钱少而已,国家还是很鼓励他们的;博士本身就是人才,找不到理想的还是可以扩大职业选择范围,就算受自身专业限制,最终“退一步”也能够找到个大专老师做做,或者选择高校海外合作项目主管,虽然不是他们的理想选择,但已经够很多人羡慕了。不像我们电梯维保工,手拿电锤掉泪花, 装完这栋装那家。 别人羡慕手艺高, 谁知我心泪淘淘。 电焊四溅把我烫, 火花刺眼泪汪汪。 高楼害怕也得去, 进井就像下地狱。 离家一走十二月, 从没睡过一整夜。 破衣破裤讨人嫌, 就是为了那点钱。电梯安装的政策倒是不少,但是对于电梯维保工的高艰低收入这点却始终得不到改善,电梯的所有改革的目标之一应该以提高电梯工的待遇为目标,毕竟只有电梯工的待遇高了、安装、维修的水平高了,电梯的安全水平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人民群众乘梯的安全感水到渠成!对此,老猫觉得最起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试图提高电梯工的待遇:1、政府在继续教育方面可以对电梯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资助。电梯的技术在不断发展,电梯工需要不断学习来提高维保水平。电梯工水平提高了对整个社会是有益的,电梯的安全水平就提高了。2、使用政府资金进行维保的电梯,其维保合同中应该单独列出电梯工这部分的支持。一方面体现政府对电梯工人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起到对电梯维保公司的监督作用。当然以上只是一家之言,猜是乐,写是乐,读是乐,品是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大家各抒己见。老猫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尤其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甚至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和前途。而高校开设的众多专业中,选择到自己喜欢又利于个人今后发展的专业并不容易,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下大学不考研就没有出路的五大专业。1.临床医学“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可不是空穴来风,学医又苦又累,学制还长。而现在医院招聘条件逐年飙高,本科毕业想去公立医院难如登天,所以不考研的话就等于未来的路被限制了。现在临床医学类的学生基本选择本硕连读,因为有些考试和职称是和学历相挂钩的,更高的学历也会省下不少需要实践的年限,所以临床医学的学生真的要好好考研。2.中医学中医学博大精深,很多本科阶段,学完大一大二基础课程后,还对其不甚了解,大三大四专业课也是皮毛,中医本就是个看中经验的行业,理论知识也一定要扎实,所以本科毕业现要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很难,只有选择考研这条路才有机会谋得一个好出路。3.物理和物理相关的专业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大学期间偏向理论,但学的专业又比较浅,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不好找专业对口工作,一般建议继续读研,特别是材料物理,现在炒得非常热的就是芯片,主要研究的是芯片方向的微电子,对人才学历要求很高,所以说材料物理必须要考研。4.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是一个听起来比较高端的专业,但也真的不接地气,本科毕业生就业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国内目前没有较为成熟的生物领域企业,而好一点的单位相对来说对学历要求非常高,有可能博士毕业找工作都不容易,受大环境影响,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就面临失业,要想有个好出路,还是要考研。5.农学农学这个专业算是一个比较偏冷门的专业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不多,就算考公务员也会受限,就业难度大,就算找到了,工资低、工作不太体面,就业满意度很低。这个专业的本科生最好考个研究生,将来去一些农科院所也还是不错的。对于以上五大专业,你有什么看法呢?
2018年中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调查中,我们发现理学和工学类专业依旧和以前一样薪酬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语言类综合、临床医学、应用生物科学也提升到前列,还是非常意外的。小编就此推荐2018年毕业生”薪酬最剽悍“的五个专业,考上就是赚到,名企抢着要!软件工程中国互联网最近几年发展的飞快,特别是百度和阿里巴巴所带动起来的附产业,过去中国互联网技术底子差,但是成长快,短短20年时间里,中国目前互联网技术不比其他发达国家差。中国目前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从中国某招聘网站看到,目前上海软件工程师平均工资最高为12450人民币,其次是北京。从国家发展的情况就知道,默默在推动国家软件开发行业发展的是软件开发工程师。现在的国情,是北、上、广、深还缺乏大量的软件工程师,所以相对应的工资也开的很高。从整个市场大行业来看,软件工程师,程序员属于高薪产业,国家扶持等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确认好软件工程师、程序员的行业是非常不错,前景一片光芒。材料物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材料物理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电子材料,微电子,信息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例如微软,Intel,贝尔-阿尔卡特等公司都很需要本专业的毕业生。在过去的调查中,发现材料物理专业薪资水准仅次于软件工程,位列高薪榜第2,哪怕是应届生的薪资,也就是2017届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也高达8862元。汽车类综合目前全国每卖出五台机器人,就有三台机器人应用汽车的生产制造,两台机器人应用于焊装车间。机器人的应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已然相当成熟,其中焊装,冲压,喷涂车间基本能实现90%以上自动化,虽有大量的汽车生产工人被机器人替代,同时衍生了很多机器人的技术岗位,汽车行业集成商的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的待遇平均薪水一直居高不下的。汽车也是我们出行的工具,现在有提成节能等举措,所以相关的科技人才也是缺乏。所以无论是从市场,还是技术角度分析,从事汽车类综合人才,现在是大量需求的,工资高也就理所当然了!应用化学应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泛的选择范围。化工企业、贸易公司和政府机关中的口岸、海关、商检、公安和环保等部门,也都非常需要应用化学人才的加入。这个专业的薪资水平还是可观的,而且还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过要想成为,这个专业中的拔尖人群,也要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这样才会越来越吃香!AI专业一年前,针对AI领域的应届毕业生,硕士生约莫能拿到30万元的年薪,博士生则高达50万元。今年,薪水行情仍在噌噌上涨。有企业给应届生的薪水拔高了10%~20%;也有企业上涨幅度更大,尤其是给博士生的薪水从去年的50万元年薪倏地蹿到80万元;也有准备布局AI领域的新锐企业,虽然还没考虑好具体的价位,但是打算花高价从互联网巨头处抢夺人才。即使是AI专业的应届生,也完全不需要大费周章来现场找工作,企业会早早通过导师或实验室找到他们;而对那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猎头会主动上门联系。开出的工资也不会太低。AI人才,前几年比较冷门,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在上升阶段,科技人次是极度缺乏,所以人力成本也在增加。2018毕业生"薪酬最剽悍"的五个专业,考上就是赚到,名企抢着要!
长江存储、紫光展锐、盛美半导体、豪威集团、肇观电子、灿芯半导体、概伦电子、芯朴科技、英韧科技、阿卡思、治精微电子……36家集成电路企业中,一半以上是上市企业。10月31日下午,上海集成电路企业校园招聘张江专场活动在科学城内举行,“中国芯”龙头企业集聚一堂,招募英才。- 不设上限 -芯片人才需求火爆不断地加座,一些参会企业甚至将自己的座位让出来,给当天前来招聘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们。活动吸引了上海、江苏、安徽等地60多所高校、700多名应届毕业生。小布发现,在参加招聘的学生中,专业集中在了机械、化工、材料、微电子、电气、自动化、物理学等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学科。阮亚东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一名博士毕业生,“中国芯”行业是他求职的重要目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速成长,虽然我学的是材料,但行业辐射的领域很宽,前景更广。”阮亚东说,“疫情下,虽然今年找工作有一定难度,但张江搭建的这场活动,含金量很高,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都来了,希望自己能抓住机遇。”会上,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来国产芯片、国产系统发展迎来最好时代,尤其是国产芯片,更是得到了国内中国企业力挺,芯片人才需求量旺盛,福利待遇有些甚至超过了此前火爆的互联网行业。活动上,小布还遇到了另一个“亚东”——灿芯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工程部副总裁刘亚东。灿芯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定制化芯片设计方案提供商,目前在中国排名第二。刘亚东表示,这一次参加张江专场活动,是为了建立阶梯性人才队伍做准备,而对于拿出多少个岗位给应届毕业生,他说:“招募人才数量不设上限,储备人才是企业后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品牌运作 -提升长三角区域校企对接效率张江专场活动是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浦东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的指导下,由张江高科、集微网联合举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张江管理局副局长吴俊向在场学生介绍了张江科学城的建设情况。据吴俊介绍,全球芯片设计10强中有7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2019年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营收1045亿元,占上海61%。他期待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在张江科学城这片热土上成长起航、乘风破浪,为中国科技创新赋能。小布了解到,这场专场招聘将成为品牌活动——“张江高科895集微人才汇”,以长三角为基点,提升长三角区域校企对接的效率,助力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并逐步向全国延伸,解决集成电路企业的人才需求。“‘张江高科895集微人才汇’充满朝气,体现张江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张江高科将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努力汇聚更多的人才到张江,让张江成为梦想的起点。”张江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樱表示。文字:杨珍莹编辑:吴燕*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与当初高考时选择什么样的大学专业息息相关,以下这4个大学专业,就业前途非常好,月薪一般在8000元以上,考上就是铁饭碗,未来十年都不愁找工作。软件工程在就业市场上,专业名称中带有“工程”二字的大学毕业生,往往很容易找到心仪的工作。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尤其非常抢手。软件工程专业,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学科。在当今这个时代,软件工程这门专业的应用价值非常普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就包含大量的软件组合应用。学好软件工程专业,进入腾讯、百度、华为这样的大公司,都有可能。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这门专业,在当今社会应用非常广阔。作为一门集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内容非常多,比如: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理论编码,等等。作为一门前沿学科,电子信息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毕业生在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设计、研究、制造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就业空间,薪资普遍在8000元以上,非常值得选择。材料物理材料物理专业是一门非常有前途的热门专业,对于学生的数理基础要求很高。专业的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新型电子材料和微电子器件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从这个专业毕业,可以从事微电子及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我们熟知的很多大公司,比如英特尔、微软等,都大量需要材料物理专业方面的人才。国家有很多与材料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于材料物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很大。建筑学建筑学专业,在今天的中国,尤其具有较大应用价值。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态,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对于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有增无减。因此,从建筑学专业毕业,找工作根本不愁。如果能更进一步获得相关的资质,比如成为一级建筑师,年薪20万都不是问题。对以上4个专业,你怎么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生活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使得电子信息领域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相对容易,薪酬待遇也更好。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笔者总结出4个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这些都是电子信息领域最好的专业,学生们很容易就业,而且,容易进入大型企业工作,理科生们需要留意。一、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以及开发等工作。高校一般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发展的方向。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相关的发展方向。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前往互联网、通信等行业工作,发展前景非常好。该专业需要比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理科生可以报考。二、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大学期间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既要学习信号处理、电路原理等电子类的知识,又要学习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计算机领域的知识。这就是使得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也是非常的广。像“两电一邮”的硕士毕业生很多就会进入华为以及三大运营商等单位工作。而部分学生也会进入互联网公司就业。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以前的名字叫微电子学。该专业现在主要学习半导体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俗称就是芯片的研发、设计以及制造等。受贸易战的影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在未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相信半导体行业会有新的突破,也会有更多的企业崛起。因此,微电子科学工程的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随着半导体行业规模的壮大,待遇也会越来越好。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这是由光学和电子技术结合形成的一个新兴高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光学信息技术的传播以及检测、光电对抗等内容。因为这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学习的难度非常大。学生们需要读研,才能对这个专业有真正地了解,掌握真正的技术。研究生毕业以后,可以在运营商、科研院以及大型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等,从事各种配件、电子材料的研究以及设计开发工作。随着制造业的升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会进入更辉煌的时代。以上四个就是电子信息领域最好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而且都是进入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工作。每年的高考季,这4个专业都是理科生们的最爱。
交汇点讯 11月16日上午,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南京市人社局联合主办的“江苏省暨南京市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一年一度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大集”,当天1512家用人单位参会携110830个岗位“招兵买马”,但记者现场观察发现,人山人海,西装套裙等景象不再,进场毕业生仅有不足2万人,岗位比求职者多了四倍以上,不少毕业生“观望”姿态明显。来了招聘会还是“懒就业”——“我想先思考一下人生”南京审计大学会计专业的杨舒婷和张雨婷,在全场转了一圈就坐在了一个空摊位处休息。跟绝大多数求职者一样,他们穿着简单而随意。T恤上大大的唐老鸭,让98后的张雨婷学生气十足。她告诉记者,两人分别投出了三四份简历,准备坐会儿就打道回府。“我还是个初入社会的新人,不想匆匆自己给定型了。”雨婷告诉记者,班上41个人,一小半人考了研,还有些考公务员、银行,还有教师资格证。“考证当个老师挺好的,但考了证,还得接着考教师编,我打算寒假考虑下再说。”相对前几年,这届毕业生对找工作更多了几分从容。“找不到再说”是他们挂在嘴边的话。南信大滨江学院会计专业的小王说,爸妈也让自己不要着急,不行就先回家,家里帮忙找找银行的实习。“我还没有做好工作的心理准备,还想睡睡懒觉呢!”金审学院财务管理的司马同学不好意思地说,虽然自己也考了公务员,还来了招聘会,但其实并不想马上就上班。记者现场目击了不少观望式的“排队”。在一家钢铁集团的摊位前,有七八个人排队。两位男生排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算了,也不是很想去。”11点半,招聘会已经接近尾声,记者离开时还看到不少“闲庭信步”前来的毕业生。江苏富强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郭金龙说,招聘会上不少求职者都是广撒网式的投简历,对公司信息并不了解。他与很多招聘负责人的感觉一样,毕业生对于就业并不急切。“有位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跟我开过玩笑,10%-20%的学生可能是家里找工作,30%-40%的学生考研,另外还有20%的学生在观望,真正就业的就少之又少了。”南京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就业社保办的薛峰告诉记者,从定期校招的情况来看,惰性就业的趋势很明显。在一流高校当中,考研学生比例很大,要达到70%。工商管理等专业“被慢就业”——从容中也有无奈记者现场发现,也有学生为招聘会做了认真准备。“我六点多就起床了,来得比企业早,但是就发出了三四份简历。”江北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胡兰兰说,现场专业对口的单位特别少,材料类、工程类的比较多,自己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技能证书,接下来考虑修改简历,针对合适的企业做不同的简历网投。江苏联合技术学院扬州分院软件技术专业的赵阳从扬州坐车赶来,他形容自己是“淡淡的焦灼”,他是冲着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来的,“在地铁工作比较稳定。” 赵阳所说的,也是现场为数不多排起长龙的摊位,面对那么多对手,小赵觉得自己竞争力不强。找能入职的工作不难,但找专业对口,能做长远打算的工作有一定难度。学会计的杨舒婷也坦言,对口的会计事务所招人比较少,招聘会上单位没有什么特别中意的。记者了解到,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874万人,江苏2020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也将达58.4万,比2019届多2.2万人,除了自主“慢就业”的学生,也有因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被慢就业”,从容中也有无奈。部分专业、部分毕业生的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根据省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统计,工商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法学类等专业毕业生供应量仍超出社会招聘需求量。记者也注意到,计算机、电子、软件、自动化等专业需求量继续走高,薪酬也水涨船高。比如徐州金蝶软件有限公司对软件工程师相关技术岗位的月薪已经从去年最高1.2万到今年的1.5万。招聘会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软件”“物联网与云计算” “集成电路产业”等9个重点新兴产业招聘专区180家单位提供岗位17363个。新兴产业是招聘大户。“目前我们的招聘是专业导向,而不是学历导向。”南京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就业社保办的薛峰告诉记者,江北新区定位的金融、基因、芯片三大产业,急需微电子、集成电路、医学检测、电子通讯等相关专业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以及大量科技性的技能型人才,2020年1月还会出台关于集成电路人才的特殊政策。求职结构、期待的不对称有待破解在参会单位中,制造业是需求第一大户,有578家,占比38.2%。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42家(9.4%);批发和零售业140家(9.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6家(9%)。但现场不少制造业单位却有些失落。在招聘会上的两个多小时,郭金龙才收到了3份简历。“我们总共招聘1000人,校招了大概100多人,对化工、电气、自动化的需求特别大。”郭金龙的感受是,一方面化工类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比较少,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更偏爱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小型公司,也不愿意去生产制造业的基层岗位。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下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电气工程师,他们的招聘名额不设上限,但现场几乎没有收到一份简历。“我们要求的计算机、电子、电气、自动化类的硕士、博士,要求比较高。”她坦言,对于一些双一流大学的学生,企业来抢人,宣讲会多到学生都懒得去,这些热门专业毕业生都是提前一年半到一年已经被订走。“企业招聘是越来越早,学生就业是越来越迟。”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胡建平说,“95后”毕业生就业选择更趋自主化、多元化,大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仍然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到县以下基层和生产服务一线就业的意愿总体偏弱;非理性选择二次备战“考研”“公考”,从而长时间延迟就业现象越发普遍。求职偏爱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但从参会单位的性质来看,97.4%的参会单位为企业,其中民营企业1058家,占比70%。对此,就业指导中心和高校都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做好职业规划。据统计,本场招聘活动用人单位给出的平均年薪达8.8万元,其中博士19.98万元、硕士12.89万元、本科8.33万元、专科7.2万元,均高于各学历整体薪酬水平。有专家建议,求职之路并没有捷径,积累工作经验、工作方法,都是人生必修课。无论是“慢就业”还是“被慢就业”,毕竟大部分人终究要“入场”社会,莫让“慢就业”变成“懒就业”。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文 陈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