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微课题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泊车殿

微课题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 家陈鹤琴先生通过多年的亲身教育实践认为:“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知识、技能、言事、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其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低年级教育中固然要帮助孩子学习生活、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爱学习、会学习,爱动脑、会动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个性品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基本素质。而且,也只有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孩子在生活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目前,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的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有些孩子家里过分宠爱,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忽视。有些孩子,他们虽然聪明,但往往习惯很差,课堂纪律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听讲效果欠佳。有些同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讲话或摆弄东西,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有的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铅笔,哪里说话哪搭茬儿;有的在家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吃喝,这些小动作已经成了他们的不良习惯,这自然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本课题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研究目标:1.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出一条新课程背景下,适合培养我校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策略,最终让我校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会倾听,养成热爱学习、认真书写、敢于提问、认真观察等习惯,使每个学生的个体在各自条件下得到最好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让教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对学生的关注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三、研究内容: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2、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3、培养学生认真上课的习惯;4、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5、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6、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7、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8、培养学生书写工整的习惯;四、试验班级一(1)班 一(2)班 二(1)班五、人员分工:李红云:组织研究、撰写材料 张欣:收集材料 李伯慧:收集材料六、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4.03——2014.04)调查了解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情况,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实施阶段(2014.06——2015.4)3、总结阶段(2015.05——2015.06)七、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为了检测课题研究的成果,自2014年4月立项审批后,我们在全校3个班和相应年级的对比班分别进行了实验前测问卷,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2、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行为训练、观察法等。①丰富的活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重视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在课堂上注重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②正强化法:从心理学角度讲,每当孩子出现适宜的行为,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孩子肯定或奖励,孩子发生这种行为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强。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研究者都应实现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这些愿望就可以成为正强化物,如:红星、文具、小玩具或表扬语等等,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各种不同强化物的刺激,收效很好。③个案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加强了个案研究分析,在研究中采取矫正、培养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被试学生的分类观察发现,有的学生做事认真,学习习惯很好,而有的同学抱着应付的态度来预习。通过让态度认真、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好的同学介绍经验,交叉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带动了态度不认真的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过程(具体做法及实践初步体会):(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课题研究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和坚实的基础。而坚实的基础需要科学的理念来支撑。因此,我把学习理论放在了首位。我学习《解读新课程》、学习新课程标准等,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深入学习。其次,购买了《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好习惯好人生》等理论专著,在学习中了解国内关于学习习惯研究的有关内容,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步骤。通过仔细研读,认真琢磨,更新我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相关理论经验,提高理论素养。(二)调查研究,制定学习习惯指导细则。在课题研究之初,我对本班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问卷法进行。共对37名学生别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从调查的结果看,具体体现在:好的学习习惯:有78.5%学生能整理学习用品,做好课前准备。有83.6%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9.6%成绩优秀的学生,字迹工整,正确率高。有 56.1%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能主动询问,把它搞懂。不良的学习习惯:1、不能认真倾听。27.8%的同学表示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少去听别人回答些什么”。 2、课堂学习习惯较差。尤其从语文课上的调查来看,有69.9%的学生不能积极发言,怕在大众场合上讲话,怕说错,而9.7%的同学则是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想都没想就举手发言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不经允许想说就说。3、读写习惯不能持久。学生都知道良好的读书姿势和写字姿势是怎样的,但学生一旦读起书和做作业来,就不能坚持正确的姿势了。仅有21.3%学生能做到。4、书写习惯。有43.6%的学生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字体潦草,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5、预习习惯很差。有43.4%的学生不会主动预习,认为预习无所谓,反正第二天老师会讲。在预习的学生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依赖课课通。 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了学风差,学习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我们根据各年级学习习惯的调查情况,学年的教学目标,每人先确定本年级要培养的学习习惯,然后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形成了学习习惯总则。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以及学科的特点制定了学习习惯的要求,并拟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三) 多渠道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通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日常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逐渐掌握一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写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低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课文预习的习惯,在开学初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第一,大声读课文一遍,读完后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带生字的词语。第三,大声朗读读课文,把生字词读正确,并正确书空生字笔顺。《快乐的小青蛙》课堂中学生书空生字刚开始,可以带着学生预习两、三次,慢慢等学生掌握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快乐的小青蛙》课堂中学生圈画生字《快乐的小青蛙》课堂中用手点着字读课文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第一,注重激励与表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欣赏、激励的目光对待学生,让孩子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第二,加强行为训练。训练过程中,突出抓好两个方面的转化,即认识向行为的转化;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正确认识——严格训练——形成正确行为——强化训练——形成良好习惯。2、将学习习惯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丰富多彩活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载体,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勤奋学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游戏中想问题、搞预习汇报比赛、课外阅读故事会、学生作业展评观摩、朗诵会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每学期开学生家长会,利用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想法,让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家长介绍经验和做法,同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我校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掌握了大量教育孩子及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们认识到要改变以往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的错误想法和做法。重点引导家长注意以下问题:(1)从学习兴趣入手,加强习惯养成教育。(2)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3)父母要做学习的榜样。(4)注重严爱结合。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习惯培养工作,巩固在校教育成果。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集体家访,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状况,收集家长对学校、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和家庭在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上达成共识。特别是对学习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对于那些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整、行为训练为了将问题生尽快转化,我们还进行问题生跟踪教育,进行个案分析,让孩子们与快乐共存,与幸福有约。一(1)班郭宇航同学,刚入学的时候上课注意力相当不集中,写作业速度较慢,做到一半就愣在那,总是拖到最后一个才交,当时与家长联系,每次与家长联系后,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询问孩子在校情况,及时让老师指出孩子课堂上的不足,并一起帮助孩子督促孩子听课、作业习惯,有进步回家就及时奖励孩子,慢慢的,她注意力集中了,上课总是坐得端端正正,偶尔也会举手发言。作业书写特别干净,错误总是及时订正。学习习惯渐渐好转,老师不需要再提醒她该干什么,她的学习越来越有信心。现在都不需要再让父母操心,回家就按时作业。(三)探索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标准不仅能激励学生坚持良好学习习惯,预防和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方面,抑制自身消极的习惯,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学习评价方法要突出以下特点:评价标准明确而具体,便于对照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便于评价主体运用;评价主体要多元,便于评价结果的公平。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效的,须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四)学生个案研究有了显著成效在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时,总会出现性格比较特殊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习习惯比较差,因此,他们的学习习惯养成就会花费大量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悉心养护,为了真实记录学生习惯培养的过程,我们每位教师都根据本班情况填写了学生个案反馈表。附:学生个案反馈表附 一个“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成功案例 案例:陈旭,男,7岁,城关东安路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该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与同学的交往很少,班级的工作不积极参与。上课时很少认真听课,从来不举手发言,总是搞一些小动作,课后作业总是不完成,简直到了他的作业哪天若完成了都是奇迹的地步。老师找他谈话,态度很诚恳,事后依然我行我素,真正让所有教师都感到了教育在该生面前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对该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对于该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曾经对他进行了多次的说服教育,也和其家长交谈过,甚至我对他还进行了一次恫吓和武力,依然毫无用处。我对他的教育一度陷入了僵局,我曾经想起放弃,但教师的使命感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又迫使我不得不加强对该生的教育。 难道真的“软硬不吃”吗?从此,我一改对他的强硬对策,注意发现他的良好习惯,因为该生的学习成绩属于班上倒数五、六名,我原以为这样成绩的学生可能什么都不会。但在后来的一次冬季小型运动会中,我突然发现他的短跑能力很不错。于是,我想为何不从他这一爱好中锻炼他同其他学生的交往呢?于是我在班上适时表扬了他,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的些许微笑。 从那次表扬以后,该生在体育课上表现的十分活跃,在班级工作中表现的也比以前十分积极,记得在一次的收拾厕所的劳动中,他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使得我十分感动,要知道有许多男同学偷懒、怕脏的表现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在那次劳动以后,我在班上认真总结了劳动情况,还再次表扬了陈旭同学。逐渐地,该生的班级工作积极了,作业有时也会完成一点儿,上课时也敢举手发言了。我觉得他的良好习惯正在养成。 我们班级设立了《班级百分考核制度》,全班设立了9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每天的学习、劳动、纪律、卫生等方面都有奖励分数,班级每周给每组同学按成绩排队,以此来规范学生的学习、劳动、纪律、卫生习惯。陈旭同学所在的小组因为他的存在老是最后一名,小组组长和组员没少埋怨他。但该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观点,毫无起色。有一次我想,如果让他来干组长,情况能不能好转。当时让他当组长他还挺吃惊,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多给他打气,我在班上还列举了该生平时的一些好的表现,我看到了他信心十足的表情。通过当组长,我发现他为了多给组内奖分,他的学习、劳动、纪律、卫生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作业完成的次数明显增多,质量也比以前有了明显好转,我对该生充满了希望 。 反思:人类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无不经历着一场变革,新生的和发展的事物正像潮水一样涌到了二十一世纪当代学生的面前,如何能让每个孩子正确认识,并容纳这些新鲜事,养成能与他人良好“共处”的好习惯,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新任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 我认为“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未尽力的教育者”,只要我们从细微之处抓起,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对孩子一些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的关爱,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孩子的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五)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形成,学校得到了较快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一年来,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形成,上课时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作业效率高,书写工整认真、坐姿端正;大部分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课外阅读习惯和时间利用习惯等,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成绩可嘉。来我校参加活动的领导或教师看到学生的表现,都交口称赞,对我们的习惯培养取得的效果特别钦佩。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们从不懂科研,害怕听科研的词汇,到现在已经把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体现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工作中。教师的眼光敏锐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如郑凤英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错误率很高,原因是学生书写潦草,她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提高了正确率。如张欣老师总结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方法,李伯慧老师总结了提高学生发言习惯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八、研究成果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经过不断的训练,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坚持每天练字,书写清楚、规范、美观;养成了预习、复习的习惯;养成了朗读背诵的习惯,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1)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加强。我们对三个实验班252个学生对比班148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三个实验班同学主动学习的习惯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表一 前测、后测结果对比从表一的人数变化与百分比变化中,我们明显看到: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逐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大多数的学生养成了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2)学生学习的方法更灵活、更科学了。实验进行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以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为主的,课前不会预习,课堂上不会质疑提问,课后也不能及时复习,并加以拓展。而经过实验,几个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方法较普通班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将一实验班与平行的普通班作一比较,从下图中可一目了然:表二 实验前后期末质量纵向分析对比(3)课题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基本形成。 表三 实验前后家长辅导对比2、 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课题研究培养、锻炼了教师。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教育观念的不断提升,建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 参与课题研究是辛苦的,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享受着收获的幸福。我们体验到自身成长的快乐。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工作,注意积累转化经验,不断提高教研能力。一年来,本课题组3人次在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奖。学习、研究、小结、再学习、再研究,在这良性的循环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也丰富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2014年11月28日,在延津县城关镇建设路小学,进行中期课题检查活动,主持人李红云根据《小学生低年级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的课题所作的观摩课《乌鸦喝水》,得到了与会人员县教研室的原艳萍、王月影等领导,以及建设路小学的主任及语文老师等的一致好评。2015年5月5日,在延津县城关镇建设路小学,进行中期课题检查活动,主持人李红云根据《小学生低年级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的课题所作的观摩课《快乐的小青蛙》,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与会人员有:新乡市教研室的、县教研室的原艳萍、以及建设路小学的主任及语文老师等。2014年11月,李红云在全县教师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2015年1月,李红云在全县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九、问题分析与思考经过一年的深入系统研究,我校课题组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归因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由于时间所限,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1.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2.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任务。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合则成体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莅临北海学校指导“微德育”课题研究工作

11月6日上午,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创新中心主任郭婷婷、著名特级教师池昌斌,走进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对北海学校的“微德育”课题研究进行调研和指导,潍坊高新北海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袁月娥、党总支副书记李宏伟、副校长考俊花等领导陪同活动。首先,专家和领导来到北海学校。校园文化刊板、“微德育”刊板正整齐排列在大厅中,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内涵,展现着学校的文化风貌。北海学校致力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微德育在校园中自然流淌。随后,专家和领导共同观看了微视频、微班会、微电影、微绘本等“微德育”材料,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郭主任和池老师对运用“微德育”多元化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及热爱生活的态度,进行了高度评价。接下来,由刘云伟老师从项目概述、推进措施、取得成效和本学期实施四个方面阐述了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微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微德育”目标小、问题小、形式活,破解了当前德育现状,“微德育”规范内化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化习惯为素养,微而有为,以小见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持续成长。吕会仙老师作为班主任代表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介绍了班级“微德育”实践。从日常班级管理中发现的“微问题”入手,以平等、尊重、和谐的方式和班级同学进行了讨论,追根溯源,共同思考如何解决“微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桌洞文化、书包文化、口风琴文化教育,不但解决了班级管理“微问题”,还在思想道德方面取得了“大效果”。随后,专家领导举行了座谈活动,就学校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潍坊高新北海教育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李宏伟为学校“微德育”品牌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有效建议。她认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北海学校校长助理郑丽萍提到如何让“微德育”真正助力校园文化,做到和中有雅、雅中有和,是学校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校园“微德育”的效果进行了论证与评价。北海学校“微德育”不会停下脚步,在日后将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活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让微德育春风化雨,滋润北海师生的心田。21世纪专家莅临北海学校指导微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为学校微德育品牌进一步发展给出了中肯评价以及有效建议。池昌斌老师指出,“微德育”进一步突破,需要形式创新,也需要内容创新。既要有北海体系,又能让孩子未来有为,在北海阶段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未来赋予他可能性。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建立有效的德育机制,让德育作品在班级间、同学间流转,形成良性循环。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将以更昂扬的精神、更扎实的行动推进“微德育”校园的创设,让丰富多彩的微德育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以人为本,打造品质北海、卓越北海、幸福北海。

合乎大同

低年级自主识字方法的研究微课题研究报告

低年级自主识字方法的研究微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的成功开题,只是万里长征迈开的第一步,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我在班级展开了研究工作。虽然在实验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能及时调整方案,极力追求识字教学的精纯境界。现将成果展示如下:教师:(一)教学理念得到了转变。识字不仅仅在课堂,在教学中,我能放手让学生学,带领学生从课本、课堂中走出来,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拓展了识字的渠道,提高了识字效率。我们的校园文识化氛围浓,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的熏陶。(1)认识教室里的张贴的标语上的汉字。课间,让学生读教室里的标语,看看谁不会的字少。这样识字轻松,记忆还深刻。(2)认识校园里文化走廊、横幅上的字。下课,学生课间活动,我常常会陪在他们身边,以防学生发生不安全事故,这时,我就会把识字能力差的的同学叫在身边,问他们这个字读什么,那句话怎么读。学生把校园环境和识字有机的融为一体,识字能力得到提升。(3)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识食品、报刊上的字等。(二)教学方法得到了改善。(1)应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如借助多媒体、游戏法、竞赛法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积极性。(2)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比如:看一看、画一画识字法、联系比较识字法、儿歌字谜识字法、游戏识字法等等。(三)知识素养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评价,课后及时反思,将课堂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同学及时沟通,和同课头老师一起探讨,并且记录在案,寻求最佳解决方法,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学生1、学生在快乐中自主识字能力提高。课堂上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大大提升,在孩子们眼中,识字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了。赵宇轩是我班一个比较好动的同学,以前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在课题研究以来,因教学方法灵活,正适合他的兴趣,现在掌握的识字量也不少。比如认识书写“藏”,他在我的指导下一遍之后就会了。2、朗读水平大大提高。以往学生读课文总是拉长调,老师怎么也纠正不过来,通过这几个月的教学改进,学生朗读课文时,声音响亮,读得也比较流利,正确,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3、看图写话,小作文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以前,同学们在看图写话时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就图说图,而且句子不完整,,错别字多,要不就是一串拼音,现在大部分同学能比较准确地看清图意,语言表达完整。4、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为强烈。进行识字研究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为强烈。如遇到一个生字,学生会思考,会动手查字典,会把字形相近的字都联系起来,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我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我将不懈努力,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不断探索,在探索识字方法、过程中创出一条新的道路。

学校德育课题实践研究方略,推行关爱教育,塑造个性品质

一、背景与现状分析地区经济的下滑,失业人口的大幅增加,人们为了生计大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家庭教育有所缺失了,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所阻碍。尽管家长缺少和孩子们沟通的空间和时间,但是要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们重建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德育如果偏离了趣、乐交融的文化生活,就是“非真不实”。以实施新课程意见为结合点,扎实开展德育活动。以“走课题研究之路 打造育人特色”为工作思路,以“管理有风格,活动有特色,促教育质量综合提高”为工作目标。建构合乎时代要求的新德育目标、功能、途径,以关爱教育为核心,从活动中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突出体现“研究深入化、内容系列化、德育实践体验化”。二、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以素质拓展为重点,以思想教育为保证,以强化管理为途径,以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以及大队部开展的系列活动为载体,以优良的校风为依托,以关爱教育为活动主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规划思路与目标㈠教育理念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实施德育创新的生长点,以学校“同行、同心、同乐”的总策略为特色,将“主体互动长进”作为我们执行《意见》的行动理念。㈡规划总目标创建交往互动的道德体验共同体, 以道德表现能力与小公民道德实践能力为切入口,孕育爱的萌芽、爱的动力、爱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㈢养成目标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让学生做有素养、有能力、有潜力、有爱心的新生活的参与者、分享着、创造者。1、抓德育主线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重点从规范行为习惯抓起,培养小学生体会爱、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家庭学校,热爱祖国;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注重道德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勇于探索,着力创新,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2、建系列组合学校依据相关要求,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确立具体的德育目标,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终极目标的爱的系列教育,分年级、分阶段的教育内容。具体内容如下:(过渡阶段)教育主题:爱父母,明白爱;做家中小开心果(适应阶段)教育主题:爱小队,守诚信;做家中小主人(自主阶段)教育主题:爱班级,讲团结;做同学好伙伴(自动阶段)教育主题:爱学校,讲责任;做社区做小卫士(自省阶段)教育主题:爱社会,遵法规;做公共场所小标兵(自发阶段)教育主题:爱国家,明善恶;做爱国小公民3、构导行重点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从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风教育为基本点,规划各年度各学习阶段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搭建儿童行为养成新途径。四、主要策略㈠队伍建设保主导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全员育德的队伍⑴结合新理念,抓好年级组、教研组的建设,将德育工作与教学相融,抓好课堂润德、生活润德。⑵形成专任工作者德育例会、学科德育会症、项目管理策划,在实践过程加速教师专业素养。以良好的教育素养提高育德能力,求德育实效。2、带出一支研究型的骨干队伍⑴以德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反思能力,积累科学的操作策略。⑵加快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通过“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提供机遇,总结阶段德育研究经验。3、组建好一支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⑴以“同行、同心、同乐”为活动主线的道德实践文化,来推进班级“爱的主题教育”的打造。⑵研究班级阵地文化建设,加强班风建设,提升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能力。㈡制度完善保推进1、完善德育网络,强化育人意识2、实行评比激励机制㈢管理服务重过程1、课堂教学中学德:将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课堂教学相融,研讨实践中总结特色。2、学生活动中养德:开发和利用学校特色项目“阳光体育活动”,结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每学期一次的校园文化节、每周一次少先队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㈣评价激励保质量1、健全德育工作制度与考评制度积极推优。2、用好德育激励机制, 研究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手册》的评价功能,激励功能。五、当前研究的重点工作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爱心为教育工作主线,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着手,分层次、分阶段实施教育。六、课题组分工情况1、课题总负责:蒋**(总指导、总方案)2、课题组长:闻**(制定方案、组织具体实施、检查总结、撰写报告)3、课题副组长:周**、韩** (校本课程的开发)4、课题成员李娟、叶薇莉:负责校本课程的设置、安排打印材料等工作胡永存:资料的购买等后勤保障工作5、分项研究赵强负责子课题:(自发阶段)爱国家,明善恶;做爱国小公民周寒光负责子课题:(自省阶段)爱社会,遵法规,做公共场所小标兵凤良俊负责子课题:(自动阶段)爱学校,讲责任;做社区小卫士郑慧负责子课题:(自主阶段)爱班级,讲团结;做同学好伙伴张婷婷负责子课题:(适应阶段)爱小队,守诚信;做家中小主人王苗负责子课题:(过渡阶段):爱父母,知道爱;做家中小开心果 七、阶段成果形式参研教师论文、教育随笔、研究案例、校本课程教材、图片等材料。课题论证、结题、讨论、总结、学生参与活动的材料。课题总结报告。八、最终成果形式1、研究案例与光盘、校本课程教材、活动展示、图片等材料。2、课题总结报告。3、校本课程。

昏昏默默

课题研究报告的正文内容格式

正文是课题研究报告的主体,大体上都是主要阐述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主要是通过课题的提出或目的意义来说明;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可以通过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来说明;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主要通过成果分析来说明。一般来说,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正文部分也是可以根据内容和题材来灵活掌握的,只要能够达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楚的要求,在写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从大体上来说,课题研究报告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课题的提出。主要是用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由,必要时还可列出一部分课题内涵的阐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说明,也可以就课题研究的意义进行陈述。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可以单独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中进行陈述。二、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主要是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有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当作理论依据。三、研究目标。主要体现课题的研究方向,是课题研究需要达到的目的。在陈述课题研究目标时通常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二是不能忽略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因为一个课题的研究是否合格,还要看其所取得的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四、研究内容。主要陈述课题研究的范畴,是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其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不用花太多的笔墨。需要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成果应主要内容中予以体现。五、研究方法。是指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科研方法,例如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形式有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等)、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在采用实验法的同时也采用调查法。陈述时通常只需列出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不必详述。六、研究过程。主要是陈述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采取了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等,需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来说明。一般先要简单介绍研究步骤,起止时间,比如可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几阶段,然后具体陈述各阶段的重点、关键性问题,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出现的结果和相应的对策等。七、成果与分析。课题研究报告最为重要的部分,主要说明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一般来说,一个课题研究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研究成果与分析写得如何了。写作时通常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二是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三是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这个部分陈述。八、问题及设想。主要陈述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点明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找的问题要准确、中肯。

唯唯连声

南通市“学科德育研究专项课题”开题论证、结题鉴定活动

12月9日下午,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德育研究专项课题”开题论证、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结题鉴定活动在海安市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分为三个会场,共对七项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对两项课题进行了结题鉴定。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九项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启动仪式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副主任万芝锋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万芝锋对莅临活动的南通市教育局、市教科院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开题论证、结题鉴定相关单位和主持人致以美好祝愿。他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重,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德育理念,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践导向,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聚焦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机制。他要求各课题承担单位及主持人,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德育科研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育理论水平,严格遵循课题研究规范,深深扎根于德育实践土壤,细化实化课题研究内容,科学选择课题研究方法,努力研究出真成果,为全市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经验、新范例和新智慧。市教育体育局基教科科长郑明达主持了启动仪式。分组论证 七项开题主持人及其核心组成员就各自的研究课题,分别向专家组汇报了课题的核心概念、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的内容及重点、研究的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等。两项结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分别阐述了各自课题的研究空间、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实施过程及丰硕的成果,并反思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力争使课题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会场一针对《普通高中物理学科育人的实践研究》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两项课题,本会场的三位专家首先肯定了两项课题的选题都契合新时代的要求,课题架构规范,说明两项课题的主持人都有一种学科担当的忧患意识。三位专家指出,学科德育的课题研究,需要找到本学科益于学生发展的特定的育人价值和生发点,需要做到将“显性的内容无痕融入,隐性的资源充分挖掘”,并进一步清晰核心概念的界定,明晰实施路径及策略,完善评价体系,使学科育人落到实处。针对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会关心”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三位专家一致认为其选题温暖,结题报告完整而清楚地回答了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专家们鼓励课题组成员,将这一课题研究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做成学校品牌、学校文化。会场二针对本会场三项开题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掘数学美的实践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培养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实践研究》《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浸润”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研究》,专家组充分肯定了三个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指向非常明晰的、基于实践的、值得期待的;同时指出每个课题组要思考清楚课题面向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的途径是什么,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给了在场老师很多启发和收获。会场三针对《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策略研究》《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的实践研究》两项课题,三位专家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价值表述、整体思路及架构、实践操作性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与指导。专家们指出,核心概念的界定要有属己性、完整性,进一步细化育人目标,研究内容与实施策略结合具体学科特点落地生根,努力形成课程资源的特色建构。针对课题《“互联网+”的小学德育创新模式研究》,专家们表示像这样具有创新意义的德育课题,以“明道银行”的形式构建评价体系,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道德教育的效果也更加显著。研精致思,德育为先。本次“学科德育研究专项课题”的开题论证与结题鉴定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市学科德育的发展,使我市教育科研更上一层台阶。统稿:杨晓惠 图片:周 成

周勃

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刘旭专家工作室小课题结题报告汇报

学有所获 永不止步四川行知教育网讯:2020年6月19日上午,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刘旭专家工作室结题报告汇报如期举行,在汇报会上,工作室成员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结题报告,刘老师对每位老师的汇报都提出了表扬和需改进的地方。叶丽娟老师的课题《小学低段学生行为习惯规范的教育研究》为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很多学生的真实案例并给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徐蕖老师的课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作为一名辅导员如何开展家校合育的策略;杨园老师的汇报带来了很多培养班级“小先生”的方法;黄印老师就提升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方法;刘志友老师就如何布置练习题目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黄琴老师就提高学生纠错能力为我们带来了好的方法。对此,刘老师均从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研究不足与改进措施给出了正确的引导和针对性的改进方法,还提出了宝贵的,帮助我们成长的意见,让小组成员们收获匪浅。最后,刘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并对暑期工作室成员做了自我学习提升的要求。本学期在刘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对于小课题的研究更有了深入的掌握,相信以后继续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工作室的成员会越来越优秀。 编辑:伊佳责编:付艺薇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高墙内

解放路三小:聆听德育专题讲座,助推市级课题研究

为提升学校对市级德育课题的研究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月24日,六安市解放路第三小学邀请裕安区淠河学校顾仁双老师莅临学校作了题为《德育,在故事中徜徉》的讲座,助力学校教师科研成长。学校各相关课题组成员以及来自解放路三小将军路校区、解放路第一小学的同课题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顾仁双老师结合自身在德育教学道路上的摸爬滚打和心得体会,从德育的概念、德育课程中故事教育的意义、故事教学与儿童意义世界建构的内在关联性、故事教学通达儿童意义世界的实践策略等方面,为老师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交流。顾仁双老师始终站在台下不时和老师互动,整个过程都面带微笑,语言非常舒畅,讲得动情也很投入。他的“理念”和“事例”总能引发老师们的共鸣和思索。与会老师听讲非常认真,并埋头认真地记录着,生怕错过精彩的知识点,笔下的每个字都承载着对孩子们沉甸甸的爱和责任。听讲后大家意犹未尽,都纷纷表示顾仁双老师讲座内容扎实,非常具有针对性,为一线教师加深了对德育课题研究的理解,提高了翔实的方法。也相信此次讲座所传递的德育理念,必会让学校课题组的老师们在德育课题研讨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朱成红)【来源:裕安区教育体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实实在在

以研促教 静待花开——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小学校举行课题开题报告会

四川民生报道网宜宾讯(龚敏 魏利平 邓学坤)2020年6月22日下午,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小学校举行课题《小学智慧型教育实践研究 》开题会。南溪区教师培训中心李万林、彭念平、刘盛艾、周小红、王才春五位专家和学校课题组成员参加开题报告会。会上,朱炳主任主持会议,介绍专家组成员。课题研究组主研人员刘学代表课题组做课题的开题报告,报告中阐述了这次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并从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预期目标、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接着王明友主任代表课题做表态性发言。师训中心的五位专家分别对课题的研究方向、内容提出针对性及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对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丽雅小学校长魏利平代表学校对本次课题的研究做了具体要求。她希望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潜下心来研究,静下心来探索,真正把研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并把课题研究成果辐射到各个教研组,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学校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

铳梦

“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 课题开题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冯西 记者 王珺)12月16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课题开题会在北京市十一学校召开。开题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满生、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铁道和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华作为评审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增岽,北京市教育学会教师学习研究会秘书长夏秋荣,北京市十一学校政治学科主任刘梅等课题组核心成员出席开题会。开题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进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扣新时代的今天我国学校德育和思政课建设突出面临的重要问题,着眼于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加快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申报了“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课题。专家认为本课题所提出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响应了十八大以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使命的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将德育贯穿全学段育人全过程的顶层设计与丰富广泛的学校实践结合在一起,对落实德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和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示范性。开题会上还开展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和“德育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主题分享和研讨。作者:王珺 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