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他本科期间发表SCI学术论文10篇,学术水平达到博士毕业生水平!理禀

他本科期间发表SCI学术论文10篇,学术水平达到博士毕业生水平!

他,近日入选湖北省第六届“长江学子”。他,潜心科研,本科期间发表SCI学术论文10篇,3篇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目前被录取至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其导师评价他“学术水平已达到博士毕业生水平”。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胡满琛,一起来看看榜样的故事吧。图为胡满琛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在2020年毕业典礼上发言大一进入王牌实验室和博士团队一起学习2016年,胡满琛从武钢三中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大一下学期进入实验室学习,加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唐江教授课题组,投入到钙钛矿发光器件的研究中。胡满琛所在的课题组,科研实力十分强。“我们团队有50余人,师兄师姐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能给我很多启发。”胡满琛说,他最喜欢跟师兄师姐交流学习,也喜欢课题组周会,虽然每次组会基本开一天,但和唐江教授一起讨论交流总是收获满满。大二暑假起,胡满琛和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师兄一起,研究激光器相关内容。“在结构的设计与器件的制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我就找熟悉该领域的师兄师姐帮忙,向他们请教。”胡满琛说。“我们和胡满琛讨论前沿的科研项目内容时,觉得他懂得还多一些,偶尔他也会当小老师给我们建议。”胡满琛实验室的师兄罗家俊说,胡满琛还开通了知乎账号,跟学弟学妹分享学习心得。在实验室一扎10小时科研成绩比肩博士生导师唐江是这样评价胡满琛的:“他是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人,有韧性,特别能沉得下心做科研。”他每天早晨7时30分起床,白天上课和做实验,晚上12时才回宿舍,课少时他在实验室一待就是10小时。白天,胡满琛有课程学习任务,所以科研工作常在晚上进行。“我们实验室在教学楼旁边,下课后我就跑过去做实验。比如做LED器件实验从制作到测试最好一次做完,因为耗时久,所以我晚上来做,做完就差不多晚上12时了。”胡满琛说。“胡满琛很勤奋,他总是很早来实验室很晚离开,是个科研狂人。他很有规划,一进实验室就定下了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前进。他努力学习,也带动了我们努力学习。”师兄罗家俊说,“实验室开组会时,唐老师表扬胡满琛,说他的学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博士毕业生水平,让我们加油。”这个“科研狂人”也收获了丰硕成果。胡满琛说:“能获得这些成绩最大的功臣是时间,我始终相信时间用到哪儿,哪儿就会有成长。”因优异的科研成绩,毕业季,胡满琛被录取至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更贴近生活“目前,我正在跟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一起探索如何做科技成果转化,我们想做点对生活有帮助、落到实处的产品。”胡满琛说。目前,胡满琛已组建起创业团队,他们与华中科技大学孵化器对接,建立起卓光科技,有望将非铅钙钛矿发光的研究成果推向日常生活中,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一种全新的高品质照明方式,为解决青少年近视眼问题贡献力量。胡满琛在校期间就参与各类志愿者工作,是中国社区志愿者协会的一员。他的动手能力强,曾在武汉科技馆成功维修过一台3D打印机。工作人员赞叹,连工程师都难修好的东西,竟然让一位志愿者给修好了。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楚天都市报 光电信息学院文字 / 王潇潇 高翔 李碗容编辑 / 郭雨辰校对 / 刘雪茹

异故

科研榜样:他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SCI论文,签约国内知名高校!

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SCI期刊文章,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自由探索项目,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连续三年获得学校科研单项奖。荣获2019-2020学年,“科研创新先进个人奖”,签约国内知名高校……他就是王江,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级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我的名字叫王江,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的老家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实在太缺水了。天镇县在内蒙古和山西交界处,有长城,有草原,是杨家将战斗过的地方,却没有大江大河。” “我知道,在黄河另一边有座城市——西安,在西安有一个陕西师范大学,它是我的梦想”,怀抱着对师大的向往,2014年9月,王江考入我校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光学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2015年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访学,2017年顺利考入我校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读博。做一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科研上有更多成果产出,是即将毕业的王江下一阶段的新目标。“我有一个科研梦”“我不愿意放弃我的梦想。”在回忆起博士报名阶段的那些日子,王江感概万千:“其实我也有过彷徨和迷茫,年龄的增长、科研的压力也曾一度让我产生退缩的想法。”早在2014年王江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起,他就立志要读博,可是,临近毕业他却犹豫了。一边是安定的未来,一边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考虑到家庭困难,我犹豫了。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直到今年刚脱贫,我家是精准扶贫对象。父母是农民,我是家里老大,上这么多年学,还不能反哺家庭”,王江一咬牙,在纠结中签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工作。“坦白说,我签约后,并没有感觉到轻松,反而更加焦虑”,王江说,“当我离开学校的时候,突然内心有种呐喊,我真的就这样放弃我的梦想了吗?我不甘心!”也正是这份不甘心,让王江在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报名临近2天结束的时候,毅然提交了博士报名材料。2017年,王江凭借自身努力,通过了我校的博士招生考试,他的博士研究生生涯开启了。读博期间,王江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缓解了他的后顾之忧,他把全部精力投入科研中。他是各学科学术报告的“打卡王”,通过多种渠道汲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科学素养,掌握了超快激光技术的基本理论,能够搭建激光器,与此同时他还掌握了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和LB拉膜等多种制备光学薄膜的技术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仪器的操作。“学长真的很厉害,他常辅助导师管理小组工作,负责组内仪器调研与购置、组员工作协调与管理,学长的科研做得很好,还经常帮助我们这些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到王江,他的学弟学妹这样说。因为梦想,因为热爱,因为努力,让王江一路成长,他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上发8篇文章,其中3篇一区论文,总IF共33。并且连续三年获得学校科研单项奖,荣获2019-2020学年“科研创新先进个人奖”。“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博导王勇刚教授,我能在科研上取得如此成绩都离不开他这位伯乐。”提到自己的导师,王江满怀感激。回忆起那段时光,王江表示:“对于我们学科来说,博士所研究的和硕士完全不一样,硕士主要研究理论计算,而博士基本都是实验,当时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内心真的很彷徨。”幸运的是就在王江迷茫的时候,指明他前路的那一道光出现了。王江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博士入学答辩刚结束,王勇刚教授就找到了他,两人站在文津楼下进行了一次长谈。尽管已经过去了很久,王江对当时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也就是那次谈话,让王江对他的博士生涯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王勇刚教授详细地询问了王江的硕士科研情况、个人特长以及对博士期间的设想等,并对他博士期间的科研和发展进行了规划,“首先要好好把学科方向的基础牢固,再发表一些科研文章,继续深造。”王江将王勇刚教授的话牢牢记在心中,并为心中清晰的目标努力着,因此他从不抱怨科研要求高、压力大,就像他常说的一句话:“在学校都承受不了这点压力,步入社会如何扛得住狂风暴雨。”从博士生涯开始到现在,王江从来都是最早到办公室最迟离开(博一早7:30 晚上0:30)的那一个。博一刚开始,为了更深入地熟悉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天天做实验,失败是常有的事儿,有时欢喜有时彷徨。经过一年的实验和努力,他的第一科研成果终于可以落笔开写了。那是他第一次写英文文章,经过半个月,他终于把第一稿给了导师。本是满心欢喜,没想到老师却给他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虽然内心有些小受伤,但是王江并没有气馁,他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逐字逐句地打磨,稿子终于投出去了。那时的他每天早晚都会打开电脑、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稿子的消息,就如同自己种下的种子,时刻牵挂着开花结果。突然有一天,王江收到了一封邮件,打开却是稿子被拒的信息。“当时真的好难过,觉得自己很失败,对自己的科研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就在这个时候,导师又一次宽慰他、鼓励他,让他重新树起了信心。最终,在投第五个期刊的时候,王江的稿子终于发出了。经过这件事,王江也磨砺了自己的意志,不怕苦不抱怨,多做实验,多思考,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有“生活,是彩色的”和大多数男生一样,王江也很爱运动,尤其是打篮球,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放松自我,减轻压力”。“每每在运动场上奔跑的时候,就可以忘记一切烦恼。”王江喜欢那样的自己,所以就算是学业繁忙,他依旧会抽空打打篮球,和好兄弟们聊聊天。除此之外,参加素质实践活动,也是王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2018年,王江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凝心聚力 争做先锋”素质拓展训练营活动。在活动中,他与队友们进行了“山野徒步毅行”“鼓动人心”“8米高空跃断桥”“绝壁求生”等项目,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是他们却有着相当的团队默契。在活动中,王江大展厨艺,现场烹饪私房菜,赢得广泛好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江说道:“那时候感觉很累,但是现在想起来,和大家一起努力的样子,真的很幸福。做科研,就要全心投入,勇攀高峰;热爱生活,也要凝心聚力,放松身心!”时光荏苒,毕业季悄然而至。蓦然回首,博士研究生的三年旅途中,我经历过学习的快乐、科研的困惑和人生的收获。马上要离开母校,有很多的不舍与留恋,这里是我梦开始的起点,在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里,我得到了许多老师、朋友和亲人的巨大帮助和鼓励!感谢所有!——王江不甘平凡,勇于追梦,朝着自己清晰的目标,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创造美好的人生和未来,这就是王江的奋斗故事。希望每位闪Star,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不负光阴,勇敢前行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编辑/ 赵悦言 刘书芳 责任编辑/ 张 莹 部分内容由本人提供 感谢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支持

森子

搞科研哪个大学最厉害?看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2003年首次发布,今年发布的是第18版。ARWU以其评价体系的客观和透明引领了国际大学排名的浪潮,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报道和大量引用,许多政府和大学从该排名出发,分析比较本国、本校的情况,采取各种举措来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ARWU的排名依据与QS和US News不同,它没有任何声誉占比,6项指标全部都与学术相关,含金量非常高。在今年的排名中,哈佛大学仍然稳坐头把交椅,连续第18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仅次于哈佛大学,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名。剑桥大学保持全球第三。美国前100名中,美国院校整体排名依然很“稳”,共有41所美国高校上榜,在全球TOP50的高校中,美国就有30个名额,占据半壁江山。英国英国共有7所高校进入TOP50,8所高校进入TOP100,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双双进入全球前10强。其他进入全球前100强的英国大学还有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布里斯托大学。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的大学中,日本的东京大学表现最佳,位列第26名,清华大学(第29名)首次超过京都大学(第34名),赢得亚太地区亚军席位。中国香港地区没有院校进入TOP100,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是中国港澳台地区排名最高的大学,排在全球101-150名,香港大学位居全球第151-200名。法国法国大学的表现也非常亮眼,共有5所高校进入TOP100。排名最高的是新近合并成立的巴黎萨克雷大学,首次上榜便高居全球第14名,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法国老牌名校索邦大学和巴黎大学分别位居第36名、第39名和第65名。德国德国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继续保持在全球前100名,其中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分别位列全球第51名和第54名。全球TOP100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144所大学上榜。清华大学排名全球第29,北京大学名列第49。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位居全球第58和第6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首次跻身全球百强,分别位列全球第73和第100。全球TOP500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11所大学首次跻身全球500强。入围全球1000强福建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工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这13所大学首次入围全球1000强。整体而言在全球1000强大学榜单中,今年中国内地共有144所高校上榜,较去年增加12所;其中71所高校入围全球500强,较去年增加13所。值得一提的是,入围全球500强的中国内地高校中,“双一流”高校占据绝对优势,71所全球500强中60所为“双一流”高校。点击左下“阅读原文”,全球名校,多个专业任选,免考在职提升学历~

无明

研究员开展科研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全职引进国内外一流博士人才及团队,推进生物制药标准化,提高科技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图为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肖占刚教授(左)带领研究员开展科研。 王元富 摄

没问题

科研榜样:他发表学术论文13篇,SCI8篇,说,科研一定要脚踏实地

彭知南,男,中共党员,自动化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胡江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控制、增强学习与自适应优化、机器人应用研究。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奖励和荣誉。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8篇,领域Top期刊论文2篇,中科院JCR一区期刊1篇,二区期刊5篇,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作为学生中主要参与人员参与横向课题1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次困难都不轻言放弃,成了彭知南探索位置领域成功的基石。图难于易,为大于细2016年9月,彭知南选择跨方向硕博连读进入自动化工程学院继续学习,走上栉风沐雨的科研路。对于刚踏入系统控制研究领域的他来说,如何找准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十分重要,导师胡江平教授一直鼓励他着眼前沿科学热点,勇敢挑战“硬骨头”,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自己的研究“佳境”。AlphaGo的“爆红”让深度学习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计算机围棋系统利用深度增强学习技术使计算机的围棋水平达到顶尖职业棋手的水平。于是,彭知南借他山之石萌生了利用增强学习方法来解决系统控制问题的想法,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确定开展基于增强学习的系统控制问题研究。他注意到传统的系统控制方法依赖于精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很难进行精确建模,从而会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增强学习技术在未知环境下的优化决策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学习能力,这启发他对基于无模型控制器设计方法的研究。带着这个问题,一点点积累,一次次实验,一个个突破,他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策略迭代增强学习算法用以解决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在该算法的基础上,他还引入了基于actor-critic神经网络在线学习机制,实现了控制器的在线学习,提高了控制器的自适应性。通过与传统的控制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控制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胡江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完成了博士阶段第一篇论文的撰写,该成果发表在信息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彭知南感叹道:“科研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把困难划分为多个小问题,逐个击破,最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科研落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彭知南以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物”为鉴,十分重视积累和实践,认为科研中容不得半点大而化之。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学以促用、学用相长,在兼顾学术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胡江平教授团队的国家面上项目和其它横向科研项目。为了实现科研成果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他在机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的启发和鼓励下,参与了截瘫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下肢偏瘫患者外骨骼行走辅助的关键控制问题,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增强学习自适应优化控制算法。该算法解决了针对不同的穿戴者在线自适应控制问题。最终,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机器人领域两大国际顶级会议2018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ROS)和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上。受到研究中心项目的启发,彭知南又结合工程实际连续发表两篇会议:在学校研究生院、导师胡江平教授、程洪教授的资助下,2018年7月赴武汉参加了中国控制会议;2018年10月,赴西班牙马德里参加了IROS会议,并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他始终坚信,做科研一定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最终再回到实际问题中去,就像系统中的反馈控制一样,形成一种良性闭环的模式,提高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导师的鼓励下,彭知南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的资助,于2019年8月赴新西兰“国宝级”学府奥克兰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和学习。合作导师是国际系统控制领域的著名专家Sing Kiong Nguang教授。“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到奥克兰大学之后,彭知南积极参与团队的研究组会,坚持多听多看,虚心学习关于网络控制系统的前沿研究,最终他成功把基于无模型的增强学习控制算法用以解决复杂网络系统的控制问题,得到了合作导师的认可。目前共撰写学术论文4篇,其中两篇论文已投稿到该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ial Informatic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海外的留学经历让他更加体会到,不管做什么事,不管道路多么曲折,只要有足够的志向和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最终都能到达终点。成功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幸福来自平凡的坚持和奋斗。他经受历练,不断成长,把成电“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坚信:既然选择了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定不负青春韶华。学长寄语我们处在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只有珍惜青春,心怀梦想,把握机遇,敢于挑战,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代表性论文[1]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Data-driven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of discrete-tim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two-stage policy iteration algorithm. Information Sciences, 481: 189-202, 2019. (二区Top期刊)[2]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Kaibo Shi, Rui Luo, et al., A novel optimal bipartite consensus control scheme for unknown multi-agent systems via model-fre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369: 124812, 2020. (一区Top期刊)[3]Zhinan Peng, Jiefu Zha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Optimal containment control of continuous-tim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unknown disturbances using data-driven approach.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2020, 63(10): 209205, 2020. (二区期刊)[4]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Data-driven containment control of discrete-time multi-agent systems via value iteration.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63(8): 189205, 2020 (二区期刊)[5]Zhinan Peng, Rui Luo, Rui Huang, Jiangping Hu, et al., Data-drive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walking assistance control of a lower limb exoskeleton with hemiplegic patient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0. Accept. (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6]Rui Huang, Zhinan Peng, Hong Cheng, Jiangping Hu, et al., Learning-based walking assistance control strategy for a lower limb exoskeleton with hemiplegia patients.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2280-2285, 2018. (共同一作,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2、主要项目[1]截瘫助行外骨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基于符号图理论的合作-竞争多个体系统的群体行为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基于增强学习的下肢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研究,四川省科技厅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撰稿:刘子璇 排版:小王 校审:阿凉

青宁生程

骄傲!我国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农村出身,科研填补国际空白

在9月18日举行的成都理工大学主校区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成理86级地质学系校友韩喜球应邀出席并致辞,她分享了自己在成理的7年时光和参与祖国建设的故事,并向学弟学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志向理想不能少,务实奋斗尤重要;二是天下学问是一家,冷门专业也不怕;三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韩喜球祝愿同学们在成理学习愉快、一切顺利,也衷心祝福母校蒸蒸日上、欣欣向荣!韩喜球,女,浙江台州人,博士,我国大洋科学考察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1990年大学本科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系,并保送至该校攻读沉积学硕士学位。现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副主任,中国科协第九届常委。先后在德国、美国等高校做访问学者、博士后。2008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年获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人民日报》于2017年9月11日刊登了对韩喜球的专访文章。《人民日报》专访结缘深海,从农村走向环球科考"我是农民的孩子,有大学读就很知足,没考虑那么多。"1986年韩喜球考入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学习地质学专业,1990年作为校优秀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研究生毕业后,她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深海沉积与大洋多金属结核研究,从此与深海结缘。2001年德国基尔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休斯教授到二所访问,韩喜球关于多金属结核的研究给休斯留下深刻印象。2001年年底,她突然接到休斯的邀请奔赴德国作特邀学术报告,这次访问直接促成了她于2002年到2005年在德国基尔大学访问学习。这期间,她开始海底冷泉系统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研究。2005年我国启动了在国际海底区域调查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计划。"为了寻找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得先调查海底热液系统。热液系统和冷泉系统的调查方法一脉相承,真是太巧了。"韩喜球顺理成章地成为首次大洋环球科考航段的主力。2006年参加大洋精神巡回演讲成就辉煌,助力中国实现"零"的突破2017年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韩喜球团队新发现的印度洋活动热液区开展试验性应用科考航次。作为首席科学家,韩喜球执行了该航次的首次科学下潜,下潜的水深为3120米,该潜次由实习潜航员首次担任主驾驶。"我们早上六点钟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七点钟开始下潜。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海底,顺利找到了2处已经"熄灭"的硫化物烟囱体,然后就开始忙碌地观察、记录、拍照和取样,一刻不停地一直工作了六个小时才抛载上浮。在上浮时间才有点儿空闲吃点干粮喝点水。"2017年,刚从蛟龙号出舱的韩喜球有付出就有收获。2007年,中国大洋19航次第二航段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了龙旂热液区,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并填补了国际上在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发现海底"黑烟囱"的空白。当时韩喜球作为首席科学家助理,她领航第三航段战狂风、斗恶浪,横渡印度洋,沿洋中脊发现了4个新的热液异常区;2010年,她领航大洋第21航次第七航段,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了一个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区,她把此处命名为"玉皇山",从此这座以杭州名山命名的海底硫化物矿床载入了国际洋中脊调查发现的史册。最近几年,她带领的团队接连在西北印度洋先后发现了"大糦""卧蚕""天休"等热液区,结束了国际上数十年在该海域探矿无果的局面。这些成就,足以令韩喜球跻身当代优秀科学家之列。她也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等光荣称号……提起这些,韩喜球说:"我并没有期待过这些荣誉,我只是一直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严于律己,科研面前不分性别每次出海,考察队员们不但要克服恶劣海况对身体带来的不适,还要日夜进行科学调查,对于一名女性来说,在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并有所斩获着实令人钦佩。然而韩喜球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这是我的工作,做科学研究没有男女的差别,大家都是拿成果说话。"2017年中国大洋38航次,韩喜球与项目组年轻人在向阳红9船上(从左至右:刘吉强、邱中炎、王叶剑、余星)在她眼里,只要工作需要,随时准备起航。而在同事、朋友的眼里,韩喜球比汉子还"汉子"。"她曾经带我做试验,20个小时没休息,我都快扛不住了,她的精力依旧旺盛。""她不是女汉子,她比汉子都'强悍'。"韩喜球的同事王叶剑副研究员如是评价。2008年韩喜球代表历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宣读"女性投身科研"十项倡议不仅如此,韩喜球的"强悍"还体现在百折不挠的性格上,这令船上的人都刮目相看。王叶剑说,载人深潜调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单位不同专业不同职责的专家出发点有所不同,技术保障人员着重考虑潜器安全,科学家重点关注每次下潜能否实现科学目标。"在一次下潜准备会议中,现场指挥部就如何在某个关键但复杂的作业区进行安全下潜作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这是我参加过的气氛最特别的一次会议。"会上,韩喜球轻声细语、不慌不忙地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安全地完成下潜任务,实现下潜目标。为了能够说服各方专家,她在航渡期间日夜研究论证了两个星期。最终,通过精心设计下潜路径,在深潜器技术团队的强力保障之下,这个潜次顺利下潜到活动热液区,成功完成了观测和采样,获得了圆满成功,韩喜球长舒一口气,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也因此,韩喜球在工作上给自己下了这样的定位:首先是科学家,其次才是女性。2018年4月韩喜球在南海大洋一号担任潜龙三号海试航次领队韩喜球不仅是"大洋一号"首位女首席科学家,更是中国整个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专家,在从事海洋地质研究的20 多年里,她保持着科学家的严谨和女性的坚韧,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科研难题。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异日

他发表SCI论文4篇,从武大保研北大:学习科研很重要,娱乐也重要

个人简介黄逸轩,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6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保研北大。曾获国家奖学金、甲等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参加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校三等奖;科研工作上,曾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SCI期刊上参与发表四篇论文。高瞻远瞩,积极参与科研在SCI期刊发表论文、保研北京大学,黄逸轩同学取得的成绩可谓不俗。他曾多次被邀请分享学习经验:作息规律、认真听讲、劳逸结合……但在这些“老生常谈”之外,有一点颇为特别——尽早接触科研。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科研”一词,是属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但黄逸轩同学认为,参与科研工作,不仅得早,越快越好,还需要个人的积极和主动:“我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大一升大二的那个暑假决定进实验室的,在院官网找到了心仪老师的邮箱,给老师发了邮件表明了我的想法。老师约我开学后找她面谈。等开学了我就去找了老师和她面对面地交流了一下。老师很热情,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并把我分配给一位博士生师兄。”这样难能可贵的眼界和行动力,让他成功迈出了积累宝贵经验的第一步。实践是提升综合能力最有效的方式,黄逸轩同学在空余时间上的小小牺牲,换来了满满的收获:“我跟着这位师兄在实验室呆了两年时间,主要从事单宁酸衍生碳材料的研究。平时没事的时候、周末、寒暑假就会往实验室跑。这两年的实验室时光还是收获颇丰的。不仅提升了实验技能,还因为实验的需要去广泛地阅读文献,对本专业的前沿发展和最新动态能有比较及时地了解。”当然,很多时候,真正宝贵的也不一定是多么现实的“好处”,而是这段特别的经历本身。对于黄逸轩同学而言,和师兄合作评价研发的新型催化剂的那段日子就是他十分珍视的回忆之一。他介绍说:“这个催化剂效果极好,对我们的取样速度有很高的要求。我和师兄做了很久的准备后来评价这个催化剂,在整个取样过程中做到了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一次性成功了。这个评价实验,一个人是做不成的,一定要有两个人打配合。”两人也结成了真挚的朋友,这位师兄已经毕业了,目前在广东做博士后,彼此依旧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平时没事也会聊聊科研、聊聊课题组的一些趣闻。黄逸轩同学补充到:“其实很多事情也是一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一个人做不成的事情很多,只有跟其他人紧密合作,才能让工作效率最大化。”除了学术上的实践、精进,他还看到了更多新鲜的事物,遇到了意气相投的伙伴。积极主动地去做这些看起来有“门槛”的事情,既是对自我的挑战,也是在拓展自我的边界。热爱生活,遍览珞珈风物聊完了略显严肃的科研话题,黄逸轩同学回忆起了在珞珈山的快乐日常。其实除了擅长学习,他也擅长“生活”:“学习科研很重要,娱乐放松亦然。在武汉大学的这四年,我的关键词是‘吃喝玩乐’。”无论是各个食堂的饭菜,还是工菜的糯米包油条,或是创意城的海底捞,都是他的“老熟人”,大学四年,嘴已经被养刁了。他感叹:“吃真是收获快乐的捷径,吃吃喝喝也是和朋友们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而玩乐这一块的话,武大本身作为“珞珈山人民公园”,可圈可点的景观就很多。对于珞珈山的风物,黄逸轩同学如数家珍:“除了三四月的樱花节(虽然我只去了一次,人太多了),教五草坪、万林露天平台、珞珈山小山路都是很不错的地方。我有饭后散步的习惯,晚上没事的时候,喜欢叫上几个同学去山上走走,边走边聊还是蛮快乐的。”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日常,此刻想来,当是一段段幸福而温暖的时光。他聊起“散步”这件小事,也有一些称得上特别的瞬间:“我看过好几次《三体》,第一次严格来讲不叫看,应该说成‘听完了三体’,就是散步的时候看了的同学讲给我听的。聊小说,聊电影,聊音乐,聊一些热点时事,收获很大,知识得到了扩展,思维得到了锻炼。”另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和几个同学去教五草坪放风筝:“那天上午没课,不知道谁就突然提议去放风筝,一下子兴趣就来了,毕竟上一次放风筝得追溯到自己读小学的时候了。那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上午,大家纷纷放下‘年龄包袱’,尽情奔跑,收获欢乐。”言语之间,看得见黄逸轩同学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快乐的珍视。这四年,不乏自我磨砺中的锐意进取,更有享受生活时的欢声笑语。南山送君去,不改旧时青。在珞珈山的路程已尽,黄逸轩同学即将去追寻别处的美好风景。作为学长,他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一句简短而铿锵的寄语——“负重前行,不负韶华,但也别忘记停下看看身旁的风景。未来属于你我!”。谨祝所有的毕业生们,毕业快乐,前途似锦。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来源:武汉大学 资环学生会新闻宣传部撰稿:郭祺 排版:王睿欣 审核:华翔 王荷彬

是非之途

@中国青年科研人 请大胆向前走

一个人在 35 岁之前能做到什么?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这句话不只适用于梁启超身处的那个年代。科技创新能力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未来潜力,青年才俊则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今天,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在“名士之乡”绍兴市开幕。会上,“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2020 年中国区榜单评选结果如期揭晓。巧合的是,就在12月6日,“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在申城启动。图说: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在“名士之乡”绍兴市开幕 新民晚报记者郜阳/摄青年正当时,创新无止境。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正秉承着“十年磨一剑”的专业精神,默默钻研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尖端领域发光发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孕育着下一个可能重塑世界的契机。那么,我们为这些青年力量的成长做了什么?政策向你们倾斜无论是不断挑战技术极限的科研工作者,还是致力于让技术商业价值最大化的科技创业者,中国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自 2017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正式落地中国,至今天已成功举办四届。他们中有在人类科学边界不断求索的先锋者,有洞悉技术变化方向的远见者,有灵感不断涌现的发明家,还有积极推动高端技术落地的创业家,更有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者。这一群年轻人,正在用科技的力量创造更好的世界。今年获奖者的科研领域涵盖生命科学、材料、光电、物理、化工、能源、通信、先进制造、芯片和计算机科学,其成果大多是世界级突破性成果,或者是具备巨大的产业化潜力和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韩达、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诸葛群碧、京东智联云副总裁、京东(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易津锋三位申城青年才俊入选榜单。本届榜单评委大咖云集、分量十足,包括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等。记者了解到,韩达获奖年龄为34 岁,获奖理由是通过核酸分子工程技术创建功能化和智能化的核酸分子器件及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诸葛群碧获奖年龄为33 岁,获奖理由是推动了超大容量光通信系统的实现,以及灵活智能光网络的构建。 易津锋获奖年龄为32 岁,获奖理由是研发的系统利用海量脱敏数据与 AI 技术,可较为精准地分析和预判海量用户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以及商品上市后的市场表现,给出可量化的最优取值建议,让商品的设计、研发周期缩短。无独有偶,由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团市委、中科院上海分院、市青联指导,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主办的“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上海科技35U35)12月6日在沪启动。该计划旨在探索更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和选拔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评选将分别从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战略方向,每年选拔35名获奖者和15名提名者。掌声因你们响起9月6日,2020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其中“生命科学奖”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得知获奖后,王院士说,自己心情好的、坏的都有。一方面我们国家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对人民有益就受到表扬和奖励,作为受奖者当然非常高兴。但他接着发出了“灵魂拷问”:这个奖为什么不颁给年轻人?如果王院士听到了两个多月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响起的至少50次掌声,或许能感到欣慰。掌声是送给50位获得第二届“科学探索奖”的青年科学家的。他们将在未来五年内,每人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 300 万元人民币奖金,可以自由支配奖金。今年获奖的名单比首届更为多元化,其中女性获奖人增至5位、35岁及以下获奖人6位。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最年轻的获奖者为30岁的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黄芊芊。在很多科学家看来,科学探索奖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前瞻性。这个奖项将目光集中在基础科学,只针对科学家的科研工作进行考察,不以已经获得肯定的科研成果为判断标准;只为寻找有潜力的项目,助力国家基础研究的长远发展。“奖项的设立打造了一种科研资助生态,让青年科学家们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一位获奖者表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说:“我们必须树立更高的科研志向,做出更多从零到一的原创研究成果,同时要推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有学者指出,即便人们已向最新的科研动态投入更多目光,基础科学的研究过程还是很“孤独”,人们短暂的注意力的背后,可能是年轻科学家长时间的努力。而“未来科学大奖”“科学探索奖”等民间奖项的兴起,则从新渠道为基础科学研究注入养分。氛围为你们打造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员也是第二届“科学探索奖”的获得者,获奖理由是“肯定他在植物-微生物共生营养交换和菌根共生信号受体发现方面的贡献,支持他在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和菌根共生领域进行深入探索”。2013年,王二涛学成回国,组建了自己的研究组。坐了四年“冷板凳”,他和团队发现了脂肪酸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体系中碳源的主要传递形式,推翻了百年来教科书中的“糖”理论。就在今天凌晨,王二涛研究组的另一项成果登上《自然》,他们回答了“为什么豆科植物能结瘤固氮”这一百年难题。“我很喜欢我们中心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王二涛告诉记者,“年轻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课题,只要把它做到最好。”尤其是在前五年,中心并没有对论文的硬性指标,研究组“囊中羞涩”了,可以向中心“打借条”,所里的前辈也乐意伸手援助。“在生物学领域,好的成果没有很多年的积累,是做不出来的。如果规定三年发一篇论文也不难做到,但几乎不可能将机理或是生物学意义阐述清楚,可能会错失重大发现。”王二涛向记者吐露了“大实话”。时间再往前倒流,2003年大学毕业后,王二涛被推免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读研。作为王二涛的导师,何祖华成立研究组没几年,研究方向是植物抗病信号转导。但当时王二涛对水稻驯化更感兴趣,也得到了导师的支持。十年后,王二涛回到了中科院,自己也带起了研究生,他学着当年导师的样子,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在他看来,自己所在的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所打造的科研环境能够算国际一流:经费启动、团队配备都很快,非常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周斌研究员是第二届“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的获奖者。2011年回国的他感慨遇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基础研究在蓬勃发展。”与周斌这代人国内读书、海外留学、归国当科学家的人生轨迹不同,随着我国在各科研领域持续发力,本土培养的学生也能成长为优秀的科技人才。对于“后浪”攀登科学高峰可能经历的阵痛,周斌看得很明白。“一方面科研上能否迅速出成果,另一方面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他说,“还有刚刚独立的年轻课题组长们,选择攻关重大的科学问题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但研究机构可能给的考察期并没有那么长,你甚至见不到曙光就会被淘汰,这又该怎么办?”对此,周斌建议,年轻科研人在做课题研究时,要重视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争取掌握一项核心技术,为将来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奠定基础。“科学探索奖”天文和地学领域获得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李婧说,此前做技术的在发论文上不占优势,但近年来国家推进的系列评价制度改革,弱化了论文的分量,“这对我们是挺好的事情。”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来源:新民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穿越爱

总被忽视的兰州大学,女博士又获科研成果、顶级期刊发文,厉害了

兰大博士研究成果,获得赞誉。她的一篇论文在美国《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兰州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其研究主要是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领域”中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将“共价组装有序结构”的研究水平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而这位牛人就是博士马天琼,她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教授课题组。有人说,马天琼的过去很一般,实际上她的起点就高出了很多人,她2006年就考入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历史悠久,该校创建于1909年,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也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属于全国重点大学。因此,本科的马天琼就非常优秀。在大学期间,她还在涂永强院士实验室,做过科研见习。之后还获得了学院推荐成为了研究生,并且随后还有了读博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马天琼受到了北京大学孙俊良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培养1年,次年便获得了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可以说,马天琼的科研路,看似没有什么波澜壮阔,但却是一路优秀地走来。在求学路上,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还曾经被选为共青团兰州大学委员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当然,比起所获得的荣誉,马天琼更喜欢安静地搞科研,在加入王为教授课题组,她搞起科研也是非常努力。2011年,马天琼就有了成果,合成出一例新的COF材料,还取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名字LZU-111。当然,对于这种较为专业的词汇以及知识,可能对于很多人很难理解。不过,从她所做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首次”字眼,其中更多代表了“原创”。然而,众所周知,做“原创”并不容,对于马天琼也是如此。她经历了多次的努力,反复地实验,凭借着坚持和努力的科学精神,确立了控制生长大尺寸单晶COFs的实验方法,并且首次合成多种三维亚胺型COFs的大尺寸单晶。马天琼取得了许多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荣登美国《Science》杂志,而她也因为优秀的表现,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然而,对于一个搞科研的人来说,科研从来没有尽头,唯有努力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在攻读完博士学位以后,马天琼进入北京大学开展“博雅计划”博士后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随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mar Yaghi教授课题组,继续着自己的科研之路。或许,马天琼所走的路,与许多中国搞科研的人一样,从中国高校一路努力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牛,在国际交流中增长才干。不得不说,培养一个人才的确并不容易,他们的成长中既有个人不懈的努力,也有着诸多教育资源的辅助。这位从兰大毕业的科研工作者,不仅给兰大这所大学带来了荣耀,也给中国科学界增添了一丝光辉。或许,如今许多家长对于西北之地的高校,并不是很关注。甚至觉得好的学校都在一线城市。然而,实际上无论是兰州大学,还是处在西安的西安交通大学,亦或是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些高校可能排名没有那么靠前,但是却拥有很强的学术底蕴。前不久,中国的航天事业,就让一直沉默的西北工业大学再次进入全国网友的视野之中,让这个为国铸剑的大学,赢得了不少口碑。而今的兰大也是如此。有人说,西北地区的高校没落了,其实,这些高校并非是没落,而是中国家长没有静下心,来审视这些底蕴不凡的高校。

金旋风

西南交大教授杨维清:“宝藏教授”的科研人生

日前,《四川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西南交大委员会副主委杨维清教授撰写的建议获得四川省副省长批示》的新闻,出现在西南交通大学统一战线官方微信上。杨维清的同事们开玩笑说道:杨老师的纳米材料玩得溜,这大家都知道,想不到提案也写得这么好。其实,与杨维清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位“宝藏教授”,有许多别人不知道的故事。1997年,第一次站在县高中讲台上的杨维清,手握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着万有引力公式。22岁的杨维清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他想好了,自己将一直站好中学教育的讲台。但他没想到,多年后,讲台下学生竟是一群大学生,讲授的内容也从“艾萨克·牛顿”的变成了“理查德·费曼”。蓝蓝的天空,金黄的稻田,清澈见底的小溪。这是杨维清对于家乡的美好记忆。“没有大城市学校中你追我赶的氛围,也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杨维清说道,在自己的印象中,大学以前大部分时间都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往哪方面努力。2003年,杨维清在某知名教育机构里面,成为了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金牌讲师。“当时在成都的培训机构里面还小有名气,我上一节课的收入,非常可观”,杨维清说道。“我要一辈子做培训老师吗?”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疑问在他迷茫的心里越来越强烈,一个大胆的想法也越来越清晰。2004年,杨维清毅然辞去工作,回归校园,到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博士。2013年,杨维清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院士处学习。2014年到校工作时,已经37岁的他,才开启自己的科研之路和“开挂人生”。“巧妙!很有创新性”,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曾这样夸赞杨维清的成果。中央统战部五局局长李莉也曾为杨维清的科研点赞。《科技日报》《New Scientist》 等国内外知名媒体报道杨维清的研究成果时,称赞他将纳米材料玩出“新花样”。只有杨维清最清楚,“玩”科研的赞誉身后,其实是在“抢”:把曾经迷茫的时间“抢”回来!把耗在别处的时间“抢”回来!把藏心中的科研梦“追”过来!纳米能源与功能器件课题组刚成立时,仅有一间屋子。杨维清一个人购买设备、报账、安装、调试,为了省钱,自己买零件搭设备,为国家节约设备经费60余万元。最忙时,杨维清“驻扎”在实验室,一周仅回家一次。为了省下学校和双流家来回的三小时,他把两把办公椅,拼成了自己的床。每晚陪伴他的,是漆黑寂静的校园和他那始终如一的科研梦。每每想到这里,杨维清还是觉得对孩子有些亏欠。几岁小孩每周见到爸爸的时间少得可怜。在孩子最需要父亲陪伴的年纪,杨维清只能缺席。对此,他的妻子少不了有些抱怨。谈到这些,杨维清的眼眶有些湿润。这是作为慈父的愧疚,但他别无选择。他说道:“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前景宽阔,这个研究领域日新月异,一分钟也耽误不起。”也是在这段时间,长期高负荷的运转让杨维清的转氨酶一度猛增,连医生也忍不住批评他:“到底是要工作,还是要肝!”最终,在日以继夜的奋斗下,实验室已初具规模,实验室科研队伍将近30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四川省杰出青年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目,获得授权12项。有一次,实验室里几吨重的设备到了,杨维清立刻招呼大家一起吭哧吭哧地扛上四楼。等设备搬完,杨维清才发现牛仔裤被磨出了一个大窟窿。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成为了杨维清团队前进的风向标。“科研经费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杨维清实验室里的设备都不太“美观”,有些外观有点“山寨”,不太像厂家生产的成型设备。原来,实验室里的大多数设备都是学生亲手打造的,网上购买的零件一个个拼接。要知道用各种网上购买的零件由学生自行搭建设备花费的价钱,有时仅是一些厂家卖的成型设备价格的1/10。这些“学生造”的设备会让到实验室参观的同行们感到吃惊。这些设备上面都刻了学生的名字,有了自己的“logo”。比如,实验室的主要仪器——电晕极化装置的外壳上就清晰地刻着博士研究生张彬彬的名字和设备的搭建日期。这既省钱,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先造火车头,再造火车尾”是杨维清一贯的教育理念,以项目为依托,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他们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心里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科研激情也被点燃。“我愿做学生伯乐,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希望能给与他们无悔的三年”。“放手尝试吧!经费的事你们不用操心,我就是砸锅卖铁也支持你们创新!”具有育人情怀的杨维清待学生以赤诚,学生回馈以真心。6年来,学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一共发表了30余篇高质量论文,博士研究生张磊获得了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竢实扬华奖章,实验室共8人次获国家奖学金、获唐立新奖1项、扬华新秀奖2项,优秀研究生标兵6项,优秀硕士论文奖1项。谈到学生成绩时,杨维清说道,学生是自己最好的名片。他指着办公室面前的墙壁开怀地说:“我想把每一个毕业生照片贴在墙上,等我退休后,看看我培养的学生,这将是一个老师的最大幸福。”2019年,党委统战部首创组织开展党外人士深入联系学生工作时,杨维清非常支持,联系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2018-01班。疫情期间,他主动关心学生,为学生提供延伸学习材料,弥补网络学习的短板。已经颇有名气的杨维清收到了不少高校抛来的橄榄枝,其中不乏高薪诱惑。但是他毫不犹豫,坚持留在西南交大,坚守他的西部情怀。这与学校党委长期重视统战工作、对党外人士“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有关:曾经在启动和项目经费用完后,杨维清团队出现瓶颈。最困难时,杨维清甚至跟爱人商量,把当年做奥数金牌辅导教师攒钱买的房子卖了。最终,学校党委书记王顺洪通过党委统战部了解了他的难处,亲自联系四川缘满集团向实验室慷慨捐资1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这让我特别感动,如此忙的顺洪书记还为我这样一个普通教授解决了实际困难,这是‘情感留人’最好诠释。”杨维清在学校统一战线表彰大会的发言中讲述了这一感人故事。会后,不少参会人员都表示,杨维清对科研教学的情怀、用感恩的心坚守西部的故事,让学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形象在大家心中立起来、活起来、亮起来。“我比较关注科技领域方面的一些管理问题,平时注重材料收集”,杨维清说道。由于积累丰厚,2019年省两会,他提了10多个提案,今年两会,他同样准备了多个提案。作为四川省政协委员,杨维清在写提案时保持了科研的“势头”:产量高、质量高。2018年初次参加四川省“两会”,杨维清提出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被《四川政协报》报道。今年省“两会”,杨维清在小组会议提建议的镜头,被《四川日报》“捕捉”。“写提案有一定的专业性,写作又是工科老师的普遍‘弱项’,成为政协委员后,我就开始认真钻研。在全程认真参加学校社会主义学院开设的‘全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培训’后,我的政治素养以及写作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杨维清说道。5月8日-5月11日,杨维清参加了四川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心系学生的他准备将两会期间的见闻,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给学生分享。“大学生,不能只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还应将眼光看向‘窗外’,多关注时事,提升综合素质和家国情怀。”杨维清说道。“学校党委统战部组织、选送的各类培训对我很有帮助,让我从一名普通教授成功转变为政协委员。成为政协委员,让我有机会为四川发展建言献策,我感到非常荣幸。”杨维清说道。(西南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