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考分数能进外交学院,也能进985、211,选择哪个更划算!暴雨屋

高考分数能进外交学院,也能进985、211,选择哪个更划算!

这几年中国的外交活动越来越精彩,外交官的语言越来越犀利,让人们关注到了外交这类职业,而提到外交,那不得不讲一个学校,就是外交学院,也被喻为:中国外交官摇篮。甚至很多同行在帮别人推荐大学的时候,面对想学外交这类专业的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想进外交部呢,你就上外交学院。外交学院整个学校并不大,每年招生人数也很少。但是这个提前批招生的学校,录取分数真的不低。我们先以河北省20年的录取数据为例,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32分。最高分的是644,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呢是658分,最高分的是660次。那么在河北省的文科华东师大最低录取分数线636,山东大学629,上海财经634,中国传媒呢629,中央财经的636。理科的话,河北省北京交通大学的655。北外的651,中南大学650,中国农业大学645,厦门大学662,四川大学的657分。再以吉林省为例,2020年外交学院理科投档分632,而中央财经大学630,中国人大苏州校区630,厦门大学631、天津大学631,西北工业大学628,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634;文科最低投档分608,吉林大学603,对外经贸大学605,上海外国语大学610,华东师范大学610。通过两个省的数据可以对比出,能上外交学院的分数基本上也能上很多好的985和211大学。那为什么很多考生对外交学院还趋之若鹜呢?那还和它名字里的“外交”两个字关系很大。其实咱们国家有两个我们比较熟知的外交官摇篮称号的大学:一个是有着中国外交官摇篮称号的外交学院,还有一个呢就是有着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当然还有一个叫国际关系学院,也可以称为外交官摇篮。军队系统高校里面有个隶属于总参的正军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是军事外交官的摇篮。那么从进入外交部的人数跟比例上来看吧。外交学校,这个学院呢是咱们国内的进入外交部学生比例最高的大学。2019届考进去的人数,算上研究生总共是51个人,本科毕业生是329个人,进入外交部的本科生是22个人。整个本科进入外交部的比例在6%-7%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外交部保持我们现在的这种招生计划不缩招,外交学院的本科生,每年能进入外交部的毕业生的,100个人里面才能有6到7个人。而北京外国语大学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在1300人左右,毕业生人数比外交学院多很多。北外没有细分本科和研究生,19届毕业生进入外交部是53人。所以从总数上来看,北京外国语大学应该是我们进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大学。外交学院由于人才培养规模属于相对比较小的,所以说进入外交部,它的优势是比例相对比较高一点。但是为什么很少有说法说:想进外交部你就去北京外国语大学呢?可能外交学院这个名字上外交这两个字太耀眼了。此外的话,由于外交工作属于我们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序列,现在也只能够通过考试的方式呢才能够去外交部工作。外交学院作为我们行业性的院校,确实在外交外事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有优势的。尤其是在2002年以前体制内的岗位,很多都是采用大学毕业生直接分配的方式。而外交学院,作为我们外交部直属的高校,进外交部工作的资源跟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但是现在,公务员大家都知道了,是逢进必考。那如果是国考的话呢,它的竞争就非常激烈,像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等这些小语种,可能还好一点,高校人才的培养基数也没有那么多。要是碰到了招录英语等相关专业的岗位,百里挑一或者几百里面去挑一个也很正常。而且涉及到考试,你总得是过了笔试这一关吧,然后才能够到面试的这个环节。那么这个时候呢,院校背景的优势呢才能够体现出来。否则的话呢你即使再优秀。到不了笔试这一关呢也不行。而且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他不是说我每年固定招录多少人,有可能今年是50个人,明年就是20个人,后年有可能就不招了。但是咱们的毕业生的数量基本上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再加上这几年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大家都知道的体制内旱涝保收。所以说国考的竞争压力也很大。而且你不光是面临你这一届的毕业生,有可能前几届的毕业生也会跟你抢一个岗位。所以说国考的笔试环节,外交学院的优势就体现不太出来。那除了我们熟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之外,还有一个经外交部的渠道,就是外交部的遴选。遴选在国考缩招的大趋势下,应该说是毕业生进入外交部最好的机会。那这个外交部的遴选也叫外交部的定向培养,遴选的一个目的,就是提前选拔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来进行培养。外交部的遴选每年都会送部分重点院校的大学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或者是研究生的一年级、二年级在校生的选拔优秀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定向培养。那么这些定向培养的考生呢,一般都会根据有关项目的落实情况,或者根据这个专业的情况,由外交部派往国外去学习。结业之后呢,如果我们通过外交部的入部考试,或者是考察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之后就可以被录用为外交部的公务员了。但是这个遴选呢,很多高校,它是都是能参加的,并非是只有外交学院才有资格。一般985院校和一些重点的院校,也有很大机会参与遴选,包括开设一些政法类的国际法方向的大学。比如说像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中国政法、华东政法等等,这些高校都有遴选资格。再就是语言类的大学,每年都有很多学校通过外交部的遴选考试,像北外、北二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等等这些学校也都是有这种遴选资格的。所以说,外交部的遴选竞争呢也是很激烈的。所以给大家一个结论,就是如果你是冲着外交部去,还选择外交学院,那你就得考虑一下进入比例的概率的问题。不是说你进入到外交学院,就一定能够进入外交部。而是说你进入外交部的可能性,只是比其他的高校稍微大一点,但是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而一旦我们不能够凭借外交学院的这个牌子和优势,进入外交外事领域。双非院校的劣势就会体现得非常明显。那么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上个外交学院好一些,还是选择1个985、211院校更好一点。码字不易,辛苦点个赞再走呗。

秋本

外交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

【考朋调剂】#外交学院#发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部分专业拟接收调剂:1、政治经济学专业缺额3名,仅接收报考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43分,政治、英语一不低于48分,数学三、专业课不低于72分。2、西方经济学专业缺额1名,仅接收报考西方经济学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西方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43分,政治、英语一不低于48分,数学三、专业课不低于72分。3、金融(专业学位)缺额18名,仅接收报考金融(专业学位)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与我院金融(专业学位)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二、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43分,政治、英语二不低于60分,数学三、专业课不低于90分。4、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缺额5名。仅接收报考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要求初试总分355分以上,单科符合我院该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5、日语口译(专业学位)缺额6名。仅接收报考日语口译(专业学位)的考生,要求初试总分355分以上,单科符合我院该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6、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国际法专业缺额1名。除具备学院的要求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a.原报考法学(国际法)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位,且本科专业为法学者;b.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25分,外语不低于46分,专业课不低于69分;(2)国际政治专业缺额1名。要求报考国际政治相关专业,初试总分不低于300分,全国统考科目与我院国际政治专业招生目录相同;(3)政治学专业缺额1名。要求报考政治学理论相关专业,初试总分不低于300分,全国统考科目与我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招生目录相同;(4)政治经济学缺额1名。仅接收报考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248分;(5)世界经济缺额1名。仅接收报考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世界经济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248分。同一考生仅可报考我院一个调剂志愿,重复报考者将被取消复试资格。初试报考我院且达到报考专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必须参加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复试,不能申请校内调剂其他专业或方向。申请调剂的基本条件申请我院各专业调剂的考生须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者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救生艇

这所大学,国外知名度比国内还高,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外交学院有多牛?列举一下几个例子你就清楚了:1、温总理为外交学院题写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牌匾;2、校名为周总理题写外交学院四个字,英文名为“中国外交大学”(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3、小班精英制教学,每个班20至22人;4、每年开学典礼都是由外交部一把手参加致辞;5、国内所有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都回来这里接受培训;6、每个学生都有遴选直接进入外交部工作的机会,而且比例较高;7、毕业生平均薪酬很高,全国前列。学生四六级通过率常年全国第一,出国率极高。外交学院隶属于外交部。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院校,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院系设置方面,有外交与外事管理系、英语系、外语系、国际法系、国际经济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生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教育学院等9大教学单位和9个本科专业,分别为外交学、英语、翻译、法语、日语、西班牙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英语和外交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政治学(自定);国家重点学科:外交学、国际关系;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学、政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经济、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法。重点研究机构有: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国家级研究中心:周恩来外交研究中心、法国与法语国家研究中心;“NACT中国”国家协调单位:亚洲研究所。

骑兵队

哪些高等院校毕业后可直接进公务员行列

学而优则仕,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以来广大学子们都想通过一次又一次考试实现人生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迎合新时代的需求,实行双向选择。一段时间以来,大多数国企、研究所、党政机关等到学校来要人,当然不少人和单位已谈好,基本上保证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供需情况各专业不等,只要好好干都能端上金饭碗。可是自从1993年开始,随着大学扩招,国家已不能满足这么多学生, 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慢慢地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经过两三年的调整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毕业分配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2007年全部停止。就业形势多样化然而,仍有一些大学比其他学校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首先是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1月19日,学院还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学术性研究生学科在单一的密码学基础上增加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学术放心针对性很强,学校通过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审核,因此,与一本同类院校同专业相比,这里课时压缩,一切为国考所准备而提前学期上。比如正常64课时的,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一些专业48课时就结了。当然,这里仍是双向选择,好好学想考研的人还是有的,不过人数不足十分之一,大部分人学个两年主要课程然后大三开心开心,到毕业参加完国考就毕业工作了很多学习好能力强或者关系硬的学生进入外交部,中办等,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回各省的机要部门工作了这里说的是大多数人,如果不努力,那就不会有好多结果。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其次是国防科技大学,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也一直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是中国所有军校里面最牛的大学,特色专业是军事学和管理学。学校理工专业强,进去就是军人。因此上学不用交学费,每月发津贴,正常毕业就是中尉军官,真正是毕业有工作,景点全免费。国防科技大学另一个是外交学院,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1955年9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系分离出来,成立外交学院。中国大学里可以称为“最小的鲲鹏,最强的麻雀”,这里有“中国外交培训学院”,每个专业都有提前遴选入部的机会,当然基本都是文科专业,因为对外工作极其要求个人社交能力,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建校以来,为祖国培养了两万多名外交官,其中有500多人担任了驻外大使。妥妥的“大官”。周恩来和陈毅雕像当然,现在公务员选拔制度越来越完善,只要是本科毕业,基本都能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只不过以上这些大学人才针对性很强,成材率很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颜如玉,唯有努力多壮志。

阿尼纳

外交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报告:73%留北京,14%去外交部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学院创建于1955年9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成立的。周总理为学院亲笔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担任外交学院首任院长。外交学院属于提前批次,录取分数线超高,2017年录取分数线北京本一(理科)643分,和两财一贸差不多。一、本科生就业情况2017 届本科毕业生共有 332 人(不含留学生和港澳台学 生),其中本科生 310 人,外交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生 122 人。男女比例 1:1.8。北京生源 63人,占比 18.98%。本科共有 5 个院系,分别为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英语系、 外语系、国际法系、国际经济学院。开设 10 个专业,分别为外交 学、英语、翻译、法语、日语、西班牙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外交学(二学位)。——落实就业 320 人,就业率: 96.39%。——待业:12 人。其中,9 人准备 考研,2 人准备出国。——深造率:54.22%。——国内升学率:20.48%。共 68 人:外交学院(64.71%)、北京大学 (5.88%)、清华大学(4.41%)、中国人民大学(5.8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29%)、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专业以语言、 传媒、经济政治学为主,其中,跨专业读研人数比例 21%。——留学率:33.74%。共 112 人。其中,32.14%的学生选择美国的大学, 包括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其次,24.11%的学生 选择英国,如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16.07%的学生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 技大学等;还有日本、法国、西班牙、新加坡、澳大利、荷兰、加 拿大和瑞士国家的大学。——签约就业:32.83%。共152 人。——就业单位:机关21.6%,事业10.8%,教育2.2%;国企5%,三资12.2%,民营47.5%。——就业行业:外交系统14.4%,其他机关10.1%,教育13%,外企12.2%。——就业地点:北京72.66%,上海江苏8.6%,福建广东海南6.5%。——平均年薪:10.15 万元/ 年,平均月收入约为 8458 元,较 2016 年上涨。根据中国薪酬网《2017 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的统 计,学院毕业生的薪酬排名高居全国第七。2017届本科毕业生人数仅 330 人左右,但 进入外交部的绝对总人数始终排名靠前,这充分说明学院学生报考外 交部的决心、特色和优势。从 2016 年开始,外交部增加了外交人才选拔考试,2017 年 7 月份,通过外交人才选拔考试总共录取 2017 届毕业生 19 人(本科 11 人、研究生 8 人),录取人数继续保持全国 高校中的前列。二、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2017 届研究生毕业生共 283 人。其中,硕士生 261 人(92.2%),博士生 22 人(7.8%),男生 109 人,女生 174 人, 男女生比例为 1:1.6。——落实就业去向 281 人,未就业 2 人,总体就业率为 99.29%。——签三方协议154人(54.80%),签劳动合同79人(28.11%), 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 17 人(6.05%),使用用人单位证明 20 人 (7.12%),自主创业 1 人(0.36%),自由职业 10 人(3.56%)——灵活就业率:10.95%。三方协议 154 人,情况如下:——就业单位:机关44%,事业单位16%,国有企业16%。教育单位14%,科研院所 1%,签约其他企业的为 8%。.——就业地点:北京为主,比例为 71%。广东、上海、江苏、浙江(14%);河北、 山东、天津(8%)。——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外交外事、金融、法律、外 贸和媒体等重点行业,主要是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以及北京市外 办等政府机关。

斫轮

最新|20余所重点高校透露今年在京招生新动向

近日,在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栏目“2020北京高招本科院校直播咨询”中,人民大学、北师大、北航、北理工等二十余所重点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介绍了今年在京招生的新动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熊俐嘉介绍,今年,人民大学整体招生批次和去年基本一致,本科提前批、普通批以及其他特殊类型招生之外,会增加“强基计划”批次。今年,人民大学在京招生规模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该校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今年会面向全国招生,这个专业建设在高瓴人工智能研究院之下。高瓴人工智能研究院于去年年初组建,已经和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深化合作关系,将探索中外高校联合支持的专业建设模式,并与高瓴资本、京东、滴滴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在专业培养方面会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并致力于将人工智能领域先进技术技能转化为教学内容。今年,北京启动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之后,如何填报志愿?熊俐嘉建议,考生和家长可参考近三年学校文、理科分数线大致排名情况,因为今年是“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模式,与专业相关度高,可能还要参考往年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关情况。另外,高考出分之后,人民大学会为北京考生提供一对一招生咨询,经验丰富的专家会指导学生科学填报志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招办副主任刘日升透露,今年,北师大在京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预计与2019年差别不大。该校今年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准备投放招生计划。北师大从2018年开始取消专业级差,今年仍不设专业级差,会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该校已连续几年在京无专业调剂情况。待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之后,北师大会在官网公布“强基计划”招生详情。北师大珠海校区以独立招生代码招生,该校区于2019年开始在京投放招生计划;招生专业主要是以基础学科为主,包括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历史学、英语等,今年还会投放与经济学相关的专业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北航在京整体投放招生计划273人,预计今年整体在京招生规模保持稳定,再加上“强基计划”,在京招生人数将稳中有升。今年,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实验班、法学涉外班、金融工程等优势和新增专业也将在京投放招生计划。2020年,北京新高考实行“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模式。北航招生就业处处长邓怡说,今年,北航的志愿专业组将以大类为基础,即在4个大类和4个试验班基础之上建立专业组,其中4个大类即航空航天类、信息类、理科类和人文社科类,另外4个试验班是工科试验班类(医工交叉班)、工科试验班类(国际通用工程学院)、理科试验班类(高等理工学院)和理科试验班类(中法工程师学院)。北航根据办学优势和特色专业,向教育部申报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数学、物理、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和工程力学等。邓怡说,最终具体哪些专业被批准招生,每个专业多少个计划,要以教育部批复为准。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马超介绍,今年,协和医学院招生分省计划尚未公布,总体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为90个计划,去年在北京投放15个计划;护理本科150个计划,在京大约投放50个计划。近年来,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与清华大学开展联合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要选择清华大学临床医学(协和)。马超说,协和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还有一项“隐形福利”,如果在清华就读期间不想学医,可以转到清华其他专业。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副主任于瑞辰表示,今年该校在京招生计划尚未最终确定,去年文理科在京共投放95个计划,实际录取110多人。2020年,该校法学实验班、法学涉外班以及新增的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都会在京投放招生计划。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本科招生业务主管尹伊介绍,今年,国科大预计在京招生人数与往年一样,仍为25人左右,其中15人通过综合评价选拔录取,还有10人通过本科普通批次录取。目前,该校综合评价报名尚未启动,预计相应往后推迟,具体报名时间还没确定,预测可能与“强基计划”时间同步,测试计划放到北京高考之后出分之前这段时间。综合评价将在提前批次录取。今年,国科大在京招生专业一共13个,分为四个专业组,其中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专业要求物理化学生物选考一门即可,化学专业要求物理和化学选考一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要求物理和地理都必须选,另外,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要求必须选考物理。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北京招生组成员杨文国介绍,国科大最大的优势是科教融合,有非常丰富的高质量的导师队伍,在学生培养方面:第一个特点是学业导师制,为每一名新录取的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另外也为本科生配备生活导师。第二实行双学位制。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第二学位选择,实行学分制,只要主修专业学分符合要求,辅修专业达到一定学分要求,就可以授予双学位。如果学生在本科期间只能完成辅修专业学分,若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内继续就读研究生,后续所修学分也承认。第三课程设置上实行三段式培养。其中第一段为公共基础课学习阶段,大约一年半三个学期,重点学习数学、物理、语言文化类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类课程等;第二个阶段是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重点学习本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具体专业方向,并确定专业导师。第三个阶段是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阶段,一共一年时间。在确定专业方向和专业导师后,学校将安排学生首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所学习研修一学期,每一名本科生都能够享受到的机会。之后,学生回到专业导师所在研究团队及实验室,一边参与“研讨班”式的学习,一边做本科毕业论文,也可以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自然过渡到研究生学习阶段。杨文国透露,国科大2014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首批本科生读研率85.1%;第一届本科生保研率为28%,第二届为40%,预计后续保研率会越来越高。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招办副主任尹力介绍,最近几年,北京理工大学在京招生计划总数保持在 249人左右,实际录取人数是远多于招生计划数。2020年的招生计划数以北京教育考试院最终公布的为准。今年是北京新高考第一年,北理工在京的招生专业将分为两个组,主要包括要求选考物理的一组和不限科目的一组。今年,北理工将面向北京考生推出专属优惠政策。被提档的北京本科普通批次考生,选考科目是物理的,如体检符合国家要求,北理工将承诺不退档、不调剂;全市前1300名的考生满足包含徐特立英才班在内的第一专业志愿,其他被提档考生满足不含徐特立英才班的第一专业志愿。如果选考科目为不限专业组的,体检如果符合国家要求,学校依然承诺不退档不调剂,直接满足专业组内的第一专业志愿。尹力说,我们把这个招生优惠政策也称作“你的高考志愿你做主”。今年,北理工新增三个工科招生专业,即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分别是纳入信息科学大类、智能制造工程与车辆实验班进行招生。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招生组组长张子法介绍,今年浙大在京招生计划与往年基本保持平衡,仍按照大类招生,预计计划数为30人左右。因为北京的生源质量非常好,浙大承诺,在北京投放的招生专业将是学校的优势学科群。浙大的图灵班、工科实验班的信息类、社会科学实验班等都是往年北京的考生家长非常关注的专业,也将是学校今年在京投放专业的重点方向。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招办主任王悦透露,今年,北语在京招生计划大致没有变化,与往年基本持平,在京招生人数预计105人,全国招生约1155人左右;今年,该校土耳其语(土英复语)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恢复招生,另外,还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些年,北语比较火热的专业包括法语、德语、西语等小语种以及英语加西班牙语、日语加英语、土耳其语加英语等复合型专业,另外,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阿拉伯语等也是特色专业。今年,北语在北京招生三个批次,分别为艺术类、提前批次和本科普通批。其中,提前批次投放的都是小语种专业,本科普通批投放英语、翻译等多个专业。王悦说,除了计算机和汉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类专业之外,其他专业都需要外语口试达到合格以上,部分专业对语言功底要求比较高,可能还会要求外语口试成绩为最高等级。今天,北京语言大学关于2020年艺术类专业考试方案调整的通知对外公布。今年,北语艺术类专业一共有三个,其中美术专业没有调整;音乐学(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取消现场考试,由三试调整为两试,初试采用考生作品提交,复试采用实时网络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初试为4月24日,复试为4月26日;书法学专业取消现场考试,采用考生作品提交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试时间为4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招办主任闫磊凡透露,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普通类本科在京投放96个计划,2020年在京投放招生计划尚未完全确定,预计与往年持平,如有变化还有望增加。今年,传媒大学新增5个专业,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艺术管理和网络空间安全。今年,北京新高考实行院校专业组志愿,传媒大学预计会有三个院校专业组,一个是限选物理的专业组,主要包括理工科类专业,另外一个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组,主要包括文史类专业,还有一个不限选考科目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招办副主任吴梦秋介绍,在专业投放方面,预计人工智能、工科试验班(电类)、理科试验班(数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将会在京招生。在京招生选考科目上,该校规定,涉及到传统意义上的的理工科类专业,物理必选;涉及到语言类的专业,历史或地理任选一门;涉及到普通的文科的专业,包括法学、哲学、汉语言文学等,政治和历史任选一门即可。西安交大还新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年预计在全国招收40人左右,但是否在京投放计划,还没有敲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冯杰梅介绍,2020年该校在京招生计划与2019年基本相同,大概20人左右,在全国招生约400人。社科大设置了34个本科专业,目前投放招生计划的有15个专业(含大类),这些专业以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为主。谈及育人模式,她说,社科大从201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是对本科生采用“师徒制”指导模式,即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师都是来自中国社科院和其他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目前学校已为2017级和2018级学生一共安排293名导师,每位导师平均指导两到三名学生。冯杰梅说,在选考科目上,社科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限考政治,历史学要求地理和历史任选一门,其他专业不限选考科目。2018年,社科大启动了本科生“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该计划是以“重学术、爱科研、强能力”为原则,积极探索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形成以“课题研究”、“读书会”、“学术团体”、“学术竞赛”、“成果奖励”五位一体的本科生科学研究管理体系。据统计,2018年到2019年学年度,社科大该计划的课题研究项目共立项161项,推出读书会39项、183期,学术团体33项,学术竞赛14项,共有573名本科生、178位指导教师深度参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秦琦介绍,近几年,二外招生规模保持稳定,每年大约1600个招生计划,其中约900个计划会投放在北京市,是在京招生人数最多的外国语类高校。今年,二外预计有28个专业在京招生,其中有15个语言类专业、13个非语言类专业。今年,二外还对所有招生专业进行专业方向的优化和细分,以便考生和家长更加清晰地了解培养特色和侧重点,该校日语专业在2019年就试点分人文交流、同声传译、动漫文创三个方向招生。今年是北京新高考第一年,二外也将根据各个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科学设立招生专业组。值得关注的是,二外2020年在京招生所有专业和专业组均无选考科目的限制。2020年,二外翻译专业新增四个复语方向,分别是中英法、中英西、中英俄和中英阿复语,这也是四个复语方向首次在本科批次招生。除了通过高考报考,入校后,在全校各专业排名前列的考生,如有意愿还可在大一下学期通过选拔考试进入复语班学习。二外已在法国夏斗湖设立校区,每年从在校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生,以全额或半额奖学金的方式资助前往该校区,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截止目前,已派出176名学生前往法国夏斗湖校区学习,教学效果显著,在法国学习的学生法语专四考试通过率100%,法语专八考试通过率达到93%。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廖爱民介绍,川大今年在京投放计划和专业,与2019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以往在京招生招生专业为50多个,在本科普通批次招生名额约为130多人。往年,该校中文、历史、数学、化学、生物、高分子材料、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在北京考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招办主任刘海明介绍,2019年学校在京招生计划为82人;今年计划尚未完全确定,学校总体计划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在京计划会维持平稳,该校一共有10个专业,这些专业都会在京投放计划。他还提醒,国际关系学院主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考生报考时,要考虑职业发展、个性特点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否匹配。根据往年的招生简章,国际关系学院在部分地区组织面试,近几年,一般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在北京等多个省份组织学校与当地省级招办划定的面试资格线上考生面试。刘海明透露,今年预计高考前一周具体面试要求,最终面试预计在高考出分之后三四天进行。国际关系学院对于加分实行“一加到底”,也就是说,对于符合国家政策享受加分的考生,学校原则上认可各省级招生部门确认的全国性加分,但最大加分不得超过20分,并按照加分后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专业安排;另外,专业之间不设级差。学校还要求,报考考生政治面貌必须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外交学院外交学院学生处招生办副主任王维熙介绍,外交学院所有专业都在本科提前批录取,今年一共10个本科招生专业,包括外交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英语、翻译、法语、日语等,今年没有新增的本科招生专业。今年,北京迎来新高考,在志愿设置上,外交学院只设一个院校专业组,各专业均不提选考科目要求,也就是说,考生选择任意三门选考科目组合都可以报考该校;该校在本科提前批录取。她还提醒,所有报考外交学院的北京考生都必须参加北京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北京市高考外语口试,且成绩达到合格(含)以上,学校不再单独组织外语口试和专业面试。另外,外交学院目前设有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实验班、复语国际人才班、外交翻译专训班、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全球经济治理人才实验班等五个实验班;其中,有的是通过高考录取,也有的是入校后二次选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办副主任屈代州在电话连线中提到,学校每年在京计划比较稳定,一般控制在25人左右,在京投放计划基本涵盖学校最热门的专业,包括法学、财经学、会计学等。针对北京新高考,中南财大的提前批公安类要求考生必选思想政治,其他在京投放专业基本没有选考科目要求。目前,武汉刚迎来解封,位于武汉的中南财大暂时没有复工安排,特殊时期,学校招办为北京考生专门建立了QQ咨询群,老师会全天候在线答疑,群内答疑将持续到高考结束之后;另外考生也可通过学校本科招生网查询相关招生信息。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招办副主任李庆介绍,2020年,学校在京招生计划在2019年基础上保持稳定。去年,该校录取时文、理科均追加计划,实际在京录取165人。今年,北化工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依托于原有的北京市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学校的大化工特色,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培养学科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目前,该校人工智能以专业招生,未进行大类招生,选考科目要求必选物理。北化工共有14个招生大类,在京将设6个专业组。今年,学校仍会保持优势专业的投放比例。一方面,新专业和新工科专业在京投放比例较大,比如,计算机类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流专业在京投放计划比去年有所增加,新专业人工智能在京也会投放计划。另外,北化工的试验班计划在全国投放比例为3%左右,但在京投放比例达到6%。考虑到北京新高考的改革形势,北化工承诺,将会在京加大优势学科和重点专业的投放力度。李庆还透露,今年学校招生章程正在修订,预计录取原则不会有较大调整,有可能取消专业级差。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周俊介绍,学校目前有本科专业39个,涵盖9个学科门类,其中体育类专业只有6个,剩下33个为非体育类专业。北体大每年在京招生计划占比最高,2019年,该校在京招生计划122人,今年预计不会少于这个数字,且39个专业都会在京投放招生计划。在专业设置上,今年,北体大新增汉语言文学专业,周俊透露,开办这个专业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家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外体育人文交流。在突出体育与人文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该专业将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一定体育学科相关知识的复合型、通用型优质人才。今年,北体大还新增了霹雳舞专业方向,该校艺术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将招生。去年,北体大招收首届冰雪运动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去年年底北京冬奥组委的奥运志愿者招募活动中,该专业学生全员参与专业项目招募,且全部进入专业志愿者行列。针对新高考的选考科目上,北体大未做硬性规定,但学校会给出相关选考建议。首都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招办主任龚佳介绍,今年,在京招生计划总体保持稳定;去年在京共录取629人,其中统招专业录取576人,单招专业录取53人。今年,首体新增了体育旅游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增加冰球专项,另外还在加快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首体的奥林匹克冰雪方向专业包括6个,一类是体育类专业,包括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3个专业;另一类是普通类专业,包括新闻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和运动康复3个专业。龚佳说,今年首体的体育教育师范类预计有330个计划,为免费师范生项目。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北京招生组组长李辉透露,今年复旦在京招生计划尚未确定,但可以参考2019年的情况。去年,复旦在京招生计划为文科15个,理科17个,医学院有3个计划。他透露,往年,出现分数线高、生源质量非常好的情况时,在北京还会追加名额,他说,“复旦大学特别重视北京的优质生源,我们每年在京投放的也都是招牌的专业门类。”编辑:李祺瑶

去知与故

在双非院校中,哪些大学最有实力?

1995年11月国家提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截止2008年12月共计112所),1998年5月国家提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两批次遴选共计39所),以上高校是我国院校走上世界的“脊梁”,此后,民间把非211工程大学、非985工程大学的高校群体统称“双非”院校。而现在双一流大学的概念也推出了,在原来的985/211大学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几十所。那么,在双非院校群里有哪些高校最具实力?是大家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的,我给大家介绍如下:2017年,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面世,这是国家提出的又一重大高等教育工程,其中112所211工程大学全部入选,此外还有25所行业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高校:医学类五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特殊类高校三所: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为现名,2014年开始招生本科生,绝对科研学术实力派)。外交学院25所“双非院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详单: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南邮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是B+学科。还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也是B+。而且南邮虽然是双非,但是分数和名气可不小,许多江苏学子都会选择南邮而不是去外地的211。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南邮一样也是专业类高校,也同样以“林业工程”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南林有2个A+学科,1个A-学科。在林学领域全国数一数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是知名的南京气象学院,在大气科学领域全国第一,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是A-,全国第三;中药学A-,全国前四名;中西医结合A-,全国前五名。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学领域仅次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上四所双非大学都入选了双一流,也都是各大专业的顶尖名校。你认为还有哪些双非院校,实力强大呢?欢迎大家留言探讨!期待点赞关注!

罗盘经

今日起报名!河北今年定向招录选调生1135人

4月1日,记者获悉,河北省2020年度面向有关院校定向招录选调生,共提供1135个职位,其中省直单位职位52个、市直单位职位333个、县直单位职位750个。选调对象列入《河北省2020年度定向招录选调生有关院校(学科)名单》(附件1)范围院校(学科)的毕业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国内重点院校。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院校、“一流学科”建设院校相关学科、部分知名科研院所、部分财经类和政法类院校相关专业中,2020年度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2. 国(境)外部分知名院校。附件1所列国(境)外知名高校中,在规定时限毕业且获得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3. 河北省属骨干本科院校。河北省属13所骨干本科院校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择优推荐的,2020年度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选调职位2020年度全省定向招录选调生共提供1135个职位,其中省直单位职位52个、市直单位职位333个、县直单位职位750个。符合职位条件要求的国内重点院校毕业生可报考省直、市直和县直相应职位,国(境)外知名高校毕业生可报考省直和市直相应职位,河北省属骨干本科院校推荐生可报考县直相应职位。报考人员要清楚报考资格条件报考人员除应当符合《公务员录用规定》要求的资格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学习成绩优良,能够按期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国内院校毕业生应为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培养生、委托培养生以及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独立学院、民办分校等毕业生,与校本部同批次录取且学历学位证书颁发单位署名一致的分校毕业生可纳入范围),一般应于2020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部分知名高校毕业生一般应为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毕业,并取得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全日制本科一般须有纳入本次选调范围的国内高校就读经历,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如期毕业的,获得学历学位或取得学历学位认证时间,可放宽至2020年12月31日。本科生一般不超过25周岁(1994年8月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8周岁(1991年8月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2周岁(1987年8月及以后出生)。条件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河北省属骨干本科院校推荐生须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担任相关学生干部职务连续满1学年;国内重点院校和国(境)外院校毕业生中,中共党员、学生干部(在各级党组织和院系以上团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班委会中任职满1学年)、获得院(系)级以上荣誉或奖励、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须同时符合招录职位要求的学历、专业等其他条件。在校期间受过处分,或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情形的,不得报考。选调程序报考人员要看清报名:报名时间为2020年4月1日9:00至4月20日18:00。考生登陆河北省人事考试网报名网址(http://www. hebpta.com.cn/hebpta/),查询职位信息,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符合职位条件要求的国内重点院校毕业生,可同时报考3个职位,即1个省直职位、1个市直职位和该市的1个县直职位,其中,报考定州市职位的可兼报保定1个市直职位,报考辛集市职位的可兼报石家庄市1个市直职位;国(境)外院校毕业生,可在标注面向国(境)外院校招录的职位中,同时报考2个职位,即1个省直职位和1个市直职位;河北省属骨干本科院校推荐生,可在标注专门面向省属骨干本科院校招录的职位中,报考1个县直职位。2. 考生按要求填写报考信息后,通过系统内“报名表下载”功能,打印《河北省2020年度定向招录选调生报名表》。受疫情影响确实无法在报名期间完成学校审核盖章、学历学位证书电子文档制作的,可经征得报考单位同意后,于参加笔试时携带相关材料进行现场核验。网上报名实行严格的自律机制,考生必须遵守报名系统中《诚信承诺书》相关要求,对提交审核报名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网上报名须使用有效的二代《居民身份证》申请“用户名”。登录报名系统后可填报信息、选择报考职位,提交审核。“用户名”是登录报名系统的唯一标识,密码可以修改,请务必准确牢记。各职位最低开考比例为1:2,截至4月20日18:00,对报名人数未达到最低开考比的,核减相应职位选调计划。若该职位选调计划核减为0,则报考该职位人员,可于4月21日9:00—18:00,按以上程序重新报名,未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报名的,视为自动放弃。考生提交审核2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格审核对提交审核的考生,一般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格审核,并通过报名系统反馈审核结果。未通过审核的,可根据提示补充或修改信息并重新盖章后提交审核;审核通过后,除因职位核减需重新报名审核外,填报信息将不能修改。资格审核截止时间为4月23日18:00。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河北省人事考试网,下载打印《笔试准考证》(A4纸,下载打印时间另行通知)。资格审查贯穿考录工作全过程,提供情况不实的,一经发现,取消录用资格。笔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考场地点在准考证上注明,考试时间另行通知。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笔试成绩将划定最低录取控制线,低于控制线的不能进入面试。笔试人数与选调计划低于1:3比例的职位,笔试成绩在最低控制线以上的考生,可全部进入面试。笔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和进入面试情况,将及时在河北省人事考试网公布。面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及有关要求另行通知。对体检和考察合格人选,按程序确定拟录用人选并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拟录用人选正式毕业后,集中办理公务员录用审批相关手续。对没有按时获得相应学历、学位或不能正常毕业的,取消录用资格。选调生被录用后 享受“名校英才入冀”有关待遇对定向选调生设置6年重点培养期。重点培养期内,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将根据工作需要及干部德才条件、日常表现等,不断优化培养路径和完善培养措施,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推荐参加遴选、优先选调到上级机关。新录用选调生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任命为一级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或相当层次职务职级;考核不合格的,按程序报审后取消录用。为丰富选调生工作经历,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通过到村任职、到对口帮扶或联系单位锻炼等方式,强化选调生的基层历练,时间不少于2年。工作满一定年限后,按规定晋升相应职务职级,其中综合素质高、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在基层锻炼2—3年后,可破格提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博士试用期后工作满4年的,可安排副县(处)级职务或相应职级。选调生被录用后,享受“名校英才入冀”有关待遇,工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并根据各地各单位相关政策,在租房、购房、交通、医疗等方面享有优惠。笔试、面试、体检和录用均不收取考生任何费用,希望有志于到河北工作的同学踊跃报考。请及时关注河北省人事考试网和河北选调微信公众号通知动态,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咨询。附件1:河北省2020年度定向招录选调生有关院校(学科)名单国内重点院校一、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院校(按学校代码排序)(一) A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二) B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范围院校及学科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外交学院:政治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上海大学:机械工程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福州大学:化学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河南大学:生物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暨南大学:药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海南大学:作物学广西大学:土木工程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西南大学:生物学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贵州大学:植物保护西藏大学:生态学西北大学:地质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青海大学:生态学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宁波大学:力学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三、部分知名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四、部分财经类(限财经类专业)、政法类(限法律类专业)院校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国(境)外部分知名院校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美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英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国)、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瑞士)、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英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美国)、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美国)、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瑞士)、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英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美国)、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加拿大)、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美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英国)、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加拿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美国)、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澳大利亚)、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美国)、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本)、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国香港)、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英国)、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澳大利亚)、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美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英国)、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加拿大)、巴黎文理研究大学(Université PSL (Paris Sciences & Lettres),法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德国)、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澳大利亚)、慕尼黑大学(University of Munich,德国)、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荷兰)、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美国)、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德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英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美国)、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瑞士)、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y,法国)、荷语鲁汶天主教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比利时)、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美国)、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瑞典)、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美国)、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英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美国)、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香港)、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日本)、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韩国)、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国香港)、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美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英国)、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丹麦)、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英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美国)、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新西兰)、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中国香港)、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英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美国)、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澳大利亚)、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芬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美国)、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 of Geneva,瑞士)、普渡大学(Pure University,美国)、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加拿大)、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荷兰)、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瑞典)、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荷兰)、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挪威)、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德国)、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荷兰)、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瑞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英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美国)、柏林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德国)、成均馆大学(Sungkyunkwan University,韩国)、莫斯科国立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俄罗斯)、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韩国)、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马来西亚)、智利天主教大学(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智利)、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Wien,奥地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Scuola Superiore Sant'Anna Pisa,意大利)、阿布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King Abl Aziz University,沙特阿拉伯)、智利大学(Universidad de Chile,智利)、开普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南非)。河北省属骨干本科院校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地质大学(燕都融媒体记者 杨佳薇)【来源:燕赵都市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奔梦路

高考分数能进外交学院,也能进985、211,选择哪个更划算!

这几年中国的外交活动越来越精彩,外交官的语言越来越犀利,让人们关注到了外交这类职业,而提到外交,那不得不讲一个学校,就是外交学院,也被喻为:中国外交官摇篮。甚至很多同行在帮别人推荐大学的时候,面对想学外交这类专业的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想进外交部呢,你就上外交学院。外交学院整个学校并不大,每年招生人数也很少。但是这个提前批招生的学校,录取分数真的不低。我们先以河北省20年的录取数据为例,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32分。最高分的是644,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呢是658分,最高分的是660次。那么在河北省的文科华东师大最低录取分数线636,山东大学629,上海财经634,中国传媒呢629,中央财经的636。理科的话,河北省北京交通大学的655。北外的651,中南大学650,中国农业大学645,厦门大学662,四川大学的657分。再以吉林省为例,2020年外交学院理科投档分632,而中央财经大学630,中国人大苏州校区630,厦门大学631、天津大学631,西北工业大学628,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634;文科最低投档分608,吉林大学603,对外经贸大学605,上海外国语大学610,华东师范大学610。通过两个省的数据可以对比出,能上外交学院的分数基本上也能上很多好的985和211大学。那为什么很多考生对外交学院还趋之若鹜呢?那还和它名字里的“外交”两个字关系很大。其实咱们国家有两个我们比较熟知的外交官摇篮称号的大学:一个是有着中国外交官摇篮称号的外交学院,还有一个呢就是有着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当然还有一个叫国际关系学院,也可以称为外交官摇篮。军队系统高校里面有个隶属于总参的正军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是军事外交官的摇篮。那么从进入外交部的人数跟比例上来看吧。外交学校,这个学院呢是咱们国内的进入外交部学生比例最高的大学。2019届考进去的人数,算上研究生总共是51个人,本科毕业生是329个人,进入外交部的本科生是22个人。整个本科进入外交部的比例在6%-7%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外交部保持我们现在的这种招生计划不缩招,外交学院的本科生,每年能进入外交部的毕业生的,100个人里面才能有6到7个人。而北京外国语大学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在1300人左右,毕业生人数比外交学院多很多。北外没有细分本科和研究生,19届毕业生进入外交部是53人。所以从总数上来看,北京外国语大学应该是我们进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大学。外交学院由于人才培养规模属于相对比较小的,所以说进入外交部,它的优势是比例相对比较高一点。但是为什么很少有说法说:想进外交部你就去北京外国语大学呢?可能外交学院这个名字上外交这两个字太耀眼了。此外的话,由于外交工作属于我们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序列,现在也只能够通过考试的方式呢才能够去外交部工作。外交学院作为我们行业性的院校,确实在外交外事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有优势的。尤其是在2002年以前体制内的岗位,很多都是采用大学毕业生直接分配的方式。而外交学院,作为我们外交部直属的高校,进外交部工作的资源跟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但是现在,公务员大家都知道了,是逢进必考。那如果是国考的话呢,它的竞争就非常激烈,像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等这些小语种,可能还好一点,高校人才的培养基数也没有那么多。要是碰到了招录英语等相关专业的岗位,百里挑一或者几百里面去挑一个也很正常。而且涉及到考试,你总得是过了笔试这一关吧,然后才能够到面试的这个环节。那么这个时候呢,院校背景的优势呢才能够体现出来。否则的话呢你即使再优秀。到不了笔试这一关呢也不行。而且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他不是说我每年固定招录多少人,有可能今年是50个人,明年就是20个人,后年有可能就不招了。但是咱们的毕业生的数量基本上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再加上这几年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大家都知道的体制内旱涝保收。所以说国考的竞争压力也很大。而且你不光是面临你这一届的毕业生,有可能前几届的毕业生也会跟你抢一个岗位。所以说国考的笔试环节,外交学院的优势就体现不太出来。那除了我们熟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之外,还有一个经外交部的渠道,就是外交部的遴选。遴选在国考缩招的大趋势下,应该说是毕业生进入外交部最好的机会。那这个外交部的遴选也叫外交部的定向培养,遴选的一个目的,就是提前选拔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来进行培养。外交部的遴选每年都会送部分重点院校的大学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或者是研究生的一年级、二年级在校生的选拔优秀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定向培养。那么这些定向培养的考生呢,一般都会根据有关项目的落实情况,或者根据这个专业的情况,由外交部派往国外去学习。结业之后呢,如果我们通过外交部的入部考试,或者是考察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之后就可以被录用为外交部的公务员了。但是这个遴选呢,很多高校,它是都是能参加的,并非是只有外交学院才有资格。一般985院校和一些重点的院校,也有很大机会参与遴选,包括开设一些政法类的国际法方向的大学。比如说像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中国政法、华东政法等等,这些高校都有遴选资格。再就是语言类的大学,每年都有很多学校通过外交部的遴选考试,像北外、北二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等等这些学校也都是有这种遴选资格的。所以说,外交部的遴选竞争呢也是很激烈的。所以给大家一个结论,就是如果你是冲着外交部去,还选择外交学院,那你就得考虑一下进入比例的概率的问题。不是说你进入到外交学院,就一定能够进入外交部。而是说你进入外交部的可能性,只是比其他的高校稍微大一点,但是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而一旦我们不能够凭借外交学院的这个牌子和优势,进入外交外事领域。双非院校的劣势就会体现得非常明显。那么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上个外交学院好一些,还是选择1个985、211院校更好一点。码字不易,辛苦点个赞再走呗。

黄帝之圃

外交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

【考朋调剂】#外交学院#发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部分专业拟接收调剂:1、政治经济学专业缺额3名,仅接收报考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43分,政治、英语一不低于48分,数学三、专业课不低于72分。2、西方经济学专业缺额1名,仅接收报考西方经济学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西方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43分,政治、英语一不低于48分,数学三、专业课不低于72分。3、金融(专业学位)缺额18名,仅接收报考金融(专业学位)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与我院金融(专业学位)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二、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43分,政治、英语二不低于60分,数学三、专业课不低于90分。4、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缺额5名。仅接收报考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要求初试总分355分以上,单科符合我院该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5、日语口译(专业学位)缺额6名。仅接收报考日语口译(专业学位)的考生,要求初试总分355分以上,单科符合我院该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6、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国际法专业缺额1名。除具备学院的要求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a.原报考法学(国际法)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位,且本科专业为法学者;b.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25分,外语不低于46分,专业课不低于69分;(2)国际政治专业缺额1名。要求报考国际政治相关专业,初试总分不低于300分,全国统考科目与我院国际政治专业招生目录相同;(3)政治学专业缺额1名。要求报考政治学理论相关专业,初试总分不低于300分,全国统考科目与我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招生目录相同;(4)政治经济学缺额1名。仅接收报考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248分;(5)世界经济缺额1名。仅接收报考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世界经济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248分。同一考生仅可报考我院一个调剂志愿,重复报考者将被取消复试资格。初试报考我院且达到报考专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必须参加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复试,不能申请校内调剂其他专业或方向。申请调剂的基本条件申请我院各专业调剂的考生须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者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