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出国?为何现在更多人选择出国读研?

考研?出国?为何现在更多人选择出国读研?

考研是现在国内许多学子的不二选择,因为这是通向更高学府的重要一环。但是问到他们为什么要考研,大部分人事不知道的,不过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做这件事情,自己也就跟着做,或者说是父母要求的,所以他们自己根本对于考研就没有那么多想法。因此,近几年虽然考研趋势还是上升的,但上升的速度还是慢了许多,不少人都选择直接工作,还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同学选择出国读研,而且这几年出国读研也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那出国读研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一、 出国留学的时间比较短我们知道在国内读研一般需要三年,这三年的时间还是比较难熬的。因为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比起本科学习的更加抽象,所以好多人读研读到一半就放弃了,这不仅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还浪费了自己之前的努力。相比于国内读研,国外读研相对来讲比较轻松,像在英国读研只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在国外更注重实践能力,比起死磕理论知识更加务实。虽然出国这个过程和考研的过程一样的困难,不仅平时成绩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最重要的是雅思成绩要合格。基本出国读研的同学雅思成绩最低也要是6.5分,但是更多高校要求是雅思成绩要达到7分以上,这是很难的,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但是这个坎一旦过去了,后面就比较顺遂了。二、 出国读研会迅速提高语言能力学习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在国内,同学们恐怕很难有机会大量使用外文交流,哪怕是要考雅思和托福的同学,口语也是最难攻克的一关。但是出了国就不同了,面对各样的外国人,你只能用外文交流,慢慢地不少同学就会发现自己能主动开口和外国人交流。所谓环境造就人才可能就是说的这个吧。所以,很多同学回国后都有一门过硬的语言,这也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获得一项优势。三、 出国读研不只是为了读研,更是为了拓展视野出国读研的时间毕竟很短,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呢?很多同学表示要体验一下不同的教育模式。中国式教育很注重理论,外国正好相反。很多同学刚到国外的时候会很不适应,不仅是因为语言不通,还因为教育模式不同。这就需要同学们深刻了解到国外的学习的重点是拓宽视野,积累经验,而不是坐在教室奋笔疾书。国外读研的同学应该多出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公司,积极和一些专业人士沟通,扩展人脉。总而言之,对于家境还不错的同学还是推荐去国外读研,毕竟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出去走走,增加一下阅历,丰富自己。许多从国外回来的同学都会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只能自己前去探索。

田子无让

你可能还感觉不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中国留学了!

中国学生的出国留学的热潮不减,而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你可能还感觉不到?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中国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越来高!那么这些外国留学生是哪些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呢?来中国学习又选择哪些专业呢?今天留学之家APP带领大家来探究与分析一番。随着中国持续近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之间的教育合作关系不断巩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据统计,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在全国935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约7.58万人,我国已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其中学历生24.15万人,占总数的49.38%,同比增幅15.04%。此外,2017年来华留学生中,自费生达43.06万人,占总数的88.03%。与2016年相比,前10位生源国稳中有变,依次为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和老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1.72万人,占总人数的64.85%,增幅达11.58%,高于各国平均增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11省市来华留学生共计34.19万人,占总数的69.88%。进入2018年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其中,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来华留学生增幅的平均值超过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也显示,截至到2018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人数, 增长的十分的迅速,已经有由2003年的2000人左右,迅速增长到了2018年的近10万人。不仅仅是亚非拉国家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也呈现增长趋势。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2017年门户开放报告,在美国学生出国学习最受欢迎目的地排行榜上,中国排在第6位。中国是美国学生去亚洲留学的首选国家。而且来华留学生正打破以汉语学习为主的格局,学科分布更加合理,西医、工科、经济和管理等学科深受欢迎,成为就读人数最多的学科;2016年,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近21万人,比2015年增长2.5万人。其中最受欢迎的五大学科专业分别为:中医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动化专业、兽医学专业。为什么这五个专业呢?中医学专业中的针灸、推拿等中医技能,现在在外国挺风靡,可以提供了不少的就业空间;土木工程专业不管是桥梁,还是隧道,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领先世界;汉语言文学专业,不用多说了,最差也可以做个与中国人做生意的翻译,现在中文翻译在国外很吃香哦;自动化专业,中国是世界工厂,工业自动化已经非常先进,相关高等教育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那兽医学呢?这在国内真冷门哈。你看看国内的内蒙古就知道了,非洲、东欧等国家的留学生,他们的国家,畜牧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产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发布以来,中国在支持来华留学政策和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发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比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签订双边协议与学位互认、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等。越来越多的外国年轻人更愿意到中国来留学,实地的了解感受中国。中国不仅仅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越来越进步。在学术知识、高等教育上也是如此。在来华留学招生教学管理、奖学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突发应急管理制度等方面中国正逐渐建立起全链条的配备体系。这也是咱们留学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值得自信的一点!

第七码

为什么花钱让外国人来中国留学?看清华大学免试入学的规定就知道

随着中国越来越现代化,中国大学的教育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在很多大学校园我们都能看到外国留学生的身影,最近看到一份外国留学生的数据表后颠覆了我的想象,原来来中国的留学生并非全是落后国家,也有一大部分留学生来自发达国家!为此有些网友好奇为什么中国要花钱让外国人来中国留学,把这些钱花到中国人身上不是更好吗?其实看过清华大学对外国留学生的免试入学规定就发现端倪了。这张表统计了各国留学生的人数情况,看报表可以得知在华留学生里韩国留学生数量最高,达到7万人,其次是美国与泰国的留学生,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弱。按教育水平而言,韩国与美国的教育水平更强一些,为什么这两国的留学生人数会这么多,难道他们来中国留学不用钱?同志看这份报表你们就不会这样认为了。上图的报表显示来华留学生获得奖学金的人数只有49022万人,自费来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为393751人,自费来中国留学的外国人占绝大多数。一边是自费来中国留学,一边是中国给奖学生让他们来留学,这两类学生有什么区别呢?看清华大学海外免试招生的条件就明白了。2017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共招了301年外国人,这些大学生里有一部分人是免试入学的,但是想要免试放学的条件一点也不轻松!这些留学生必需是总统的孩子、中东的酋长、或者大型银行行长的孩子等,需要有显赫的背景才可以免试入学。招这些学生是培养他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未来让他们回去以后能成为中国外界更好的交流。中国给奖学金让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目的也是让他们成为中国与外办交流的桥梁,未来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如果他们对中国的价值观产生认同,还可以成为中国需要的人才留为已用,这各培养人才的方式成本会更低一些!

雅远

曾经来华留学的外国人都怎么样了

北京大学为黑非洲国家培养出了最高政治领袖。生于1956年的穆拉图·特肖梅,在2013年10月当选为埃塞俄比亚第四任总统。20岁那年,他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进北京语言学院来华部一系(今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花一年时间打好汉语基础后升入北大哲学系,于1982年毕业。非洲留学生当年放弃建设国家需求迫切的理工科而选择人文学科,是极其罕见的。求学缘分继续,特肖梅又于1985-1991年在北大念完国际政治系的硕士和博士,可谓超标准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上学期间人缘很好,常与中国同学逛街、聊天和喝啤酒,熟悉北京的大小胡同,一口京腔。两国折冲樽俎时刻,这段留学经历无疑成为拉近双方距离的最佳话题。据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共有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留学生在大陆的829所高等院校里,自费生占88.93%。前三位是韩国70540人、美国23838人、泰国23044人。官方的口号是:“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比起发达国家来,大陆的留学教育事业依然有漫长路途要追赶,但相比本国最初阶段可谓发展势头汹涌。大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起点,是1950年远道而来的一批东欧学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苏分裂导致作为苏联卫星国的东欧诸国们不再派遣留学生,但中国收获了非洲各国的大量留学生。文革前数量最多的留学生来自越南,但两国在1979年兵戎相见,随后和好并共求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留学生教育事业是纯外交任务,只为国家利益服务。1950-1978年,大陆共接收留学生12800名,基本不需要人家负担费用。第一批外国留学生,33位东欧年轻客人33名平均年龄在20岁上下的东欧学生,在1950年末、1951年初陆续来到中国,成为中国自1949年后接收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波兰10人、捷克斯洛伐克8人、罗马尼亚5人、匈牙利5人、保加利亚5人。这是北京在外交上“一边倒”扑向苏联阵营的必然结果,苏联及东欧各国是最早与北京建交的国家。远道而来的年轻客人们对中文一窍不通,清华大学负担起了他们的汉语培训任务,建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正是大陆自1949年后首次尝试对外汉语教学。外交无小事,大陆官方极其重视这场教育文化交流,任命清华大学教务长、物理学家周培源为洋学生的班主任,语言学家吕叔湘任外籍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最终,教学重任直接落在邓懿教授身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受美国政府所托在哈佛大学建立陆军特别训练班,教授那些前往中国战区的陆军军官掌握中文。邓懿和丈夫周一良正好在美国留学,他们被赵元任选中担任助教,故积累了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邓懿编写的《汉语教科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留学生教学经验的空白,很快展现出来。大陆当局踌躇满志准备了以英语和汉语为语言教学基础的最优秀人才,当客人到来后,才发现对方只有小部分人懂英语,更多人是学俄语出身的。一切制度如平地起楼阁建立起来。《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两年教学计划(草案)》,是中国最初建立的教学制度。它预设东欧学生在第一年内掌握1500个常用汉字,能流利表达。这是重大政治任务,故教学任务很紧张,学生一周学习6天,老师不时得在晚上去学生宿舍和学生聊天,师生间很快就可以抛开俄语翻译而进行简单汉语交流。邓懿从美国带回的两台录音机,对教学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帮助。标准的汉语发音被录入录音机里,每天给学生播放1小时。区区两台录音机哪够使用,老师和助教不厌其烦为学生反复示范发音。东欧学生皆是政府交换性质的贵宾,他们必然享受到了优渥的物质待遇。学费、书费、住宿费、餐费、医药费等全由大陆官方包揽,还有补贴。刚来到北京时,他们住进最好楼房里的两人间,伙食每人每月250斤小米定额,后增加到500斤,中西餐搭配。每人有2500斤小米的置装费,等同大陆的出国留学生待遇,且他们一抵达北京就分到一套棉衣、一双棉皮鞋。住、食、穿分配外,每人每月有200斤小米的零用钱,待遇跟大陆教师差不多。1951年10月1日,东欧学生参加新政权成立2周年的盛典,他们作为贵宾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阅兵和游行。暑期,中方组织他们下江南游玩,去了南京、扬州、上海、杭州,其余时间在风景如画的北戴河疗养。国门敞开前的大陆少有外事活动,东欧学生的莅临对地方上算是重大外事活动,每地的省市领导干部都会亲自接待。他们的老师熊毅,回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之行时的安保工作:“沿山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都是解放军,这倒像是检阅了。”彼此都是政治体制相似的国家,东欧留学生本身就是经过组织层层选拔而来,家庭背景和政治忠诚度没问题,需要与中国人一样过组织生活,进行政治学习。他们也需要阅读毛泽东著作,每周有5小时的时事政治学习。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在1952年暑假剧烈展开。这个专修班的师生一起被调整进入北京大学,扩建改名“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此时,东欧留学生增加到44人,另有朝鲜29人、蒙古4人。首批来大陆学习的33位东欧学子,则在经历一年半到两年的语言学习后,纷纷进入北大、人民大学等名校进行专业学习。1953年4月,北大颁布《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暂行规程(草案)》,象征留学生教育的条条框框初步成形。“本班教学目的在于教授外国来华留学生基本掌握中国语文,以便进入中国高等学校学习或研究。为达此目的必须结合教授语文使其对新中国获得初步认识。”规程提到。33人中的大多数,成为东欧的第一代驻华外交官,如罗马尼亚前任驻华大使罗明、罗马尼亚中国历史研究专家萨安娜、波兰前驻华大使董博若、匈中友协前会长戴伯纳、匈牙利罗兰大学教授尤山度、波兰科学院教授施乐文、华沙大学教授石端……“这两位杰出的教授和助手,用一年半的时间使我们掌握了汉语的基础知识。”罗明在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上感念邓懿和杜荣两位恩师。1990-1995年,罗明是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他深深记得毕业典礼那天,北大校长马寅初签发毕业证书,衬底还印着一行透露浓厚时代气息的字“为人民服务”。还没毕业,罗明已经为中国大陆和罗马尼亚领导人担任翻译工作,他的身影出现在1956年的新闻纪录片《兄弟般的友谊》里,他是朱德访问罗马尼亚时的随行翻译。2017年11月24日,和平方舟医院船会议室,67岁的坦赞铁路建设和管理的坦方员工秋马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他年轻时先后2次赴中国留学,就读北方交通大学土木系5年。罗明与同胞萨安娜结为伉俪,他先后在罗马尼亚外交部、对外贸易部、历史和科学研究所、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会工作,喜欢标榜自己是“头五个会说中文的罗马尼亚人之一”。越南和朝鲜学生一度占主体随着北京在外交版图上的开疆拓土,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没几年就形成了几百人的规模。以外国留学生重镇北大为例,为方便管理,北大实行分组管理,设置有“社会主义组”和“资本主义组”,将不同政治体制国家的学生分开管理。“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是我国应尽的一项国际主义义务,也是促进我国同各国间文化交流,增进我国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一项重要工作。”1962年颁布的《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草案)》这样描述留学教育宗旨。1950-1965年,共有70个国家的7259位留学生来到中国大陆,他们分布在128个学校、154个专业里。整个1950、1960年代里,最多的留学生当属越南5252人,其次是朝鲜546人,再其次是苏联208人。来自发达国家的,只有135人。进入1965年,大陆瞬间接受越南留学生3092人,占当年来华留学生的93.4%。他们费用全免,原则上两个越南人跟一个中国学生住一间房。这是那段时期里接受留学生最多的一年。越南留学生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有深厚的政治历史原因。1964年8月爆发“东京湾事件”,越战迅速升级,美军在翌年3月2日开始战略空袭“滚雷行动”,两军的大规模陆战则在随后的8月爆发。社会主义阵营不遗余力给北越输血,但联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北京和莫斯科关系在1965年恶化至破裂。到了1965年,两国间唯一的合作就是允许苏联物资经过中国大陆境内输送至北越。事已至此,两红色大国为了争取越共,自然是不惜血本给予帮助。来华越南学子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院校里,如上海的12所高校就接受643人,浙江大学前身——杭州大学接纳150人。北京对越共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实用性,这批人理工科占89.3%,其中工科占61.4%。那是一个高度宣扬中越友谊的时代,校园里飘逸着时代旋律《越南中国》:“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向朝阳,共饮一江水朝相见晚相望……胜利的路上红旗飘扬,我们高呼万岁,胡志明、毛泽东。”日后担任越南驻华大使的陈文律,曾于1965年来到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当他回到阔别40年的陕西寻找青葱岁月痕迹时,激动不已。他随后来到延安宝塔山时忘情高歌《南泥湾》,一旁游客以为遇到了广东老干部。莫斯科和北京慷慨给予援助的同时,对北越进行人心抢夺战。大陆官方迫切希望,越南留学生在坚定反帝国主义信念的同时,也能反对修正主义的苏联,故校方想方设法教诲“防修反修”理念。“越生大部分热情友好、诚恳坦率,但因其内部组织严密,在思想上、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往往不直接向学校反映;有些问题又常常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复旦大学在1965年11月向上级反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1966年9月,文革初停课闹革命的狂潮袭来,高等教育部发来命令:“从现在起,对外国留学生一律停课,休学一年。”所有越南学生在1966年被祖国统一召回,他们中的不少人转去苏联和东欧留学。双方约定一年后复课,但陷入文革的大陆一年后根本无力复课。直到1970年,国务院决定,所有于1966年9月回国休假一年的外国留学生不再复学。越南之外,派来最多留学生的是另一个红色政权邻居——朝鲜。2003-2007年担任外交部长的李肇星,曾于1959-1964年间在北大西语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62年,组织上交给李肇星一个特殊任务,跟朝鲜留学生姜锡柱合住一间二人寝室,直至李肇星毕业。就在1960年,西语系一个中国女生跟一个匈牙利男生陷入爱河。异国恋在高度政治化、私人空间逼仄的时代里可不是私人小事,官方最终破格批准两人同住一屋,但同时安排同性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同住,避免此类事件再发生。李肇星的最主要陪伴任务,是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姜锡柱的英语口语能力。姜锡柱问李肇星如何学好英语,李肇星回答:“要想把英语学到家,有一项本事是必须要掌握的。做梦肯定是用自己熟练掌握的语言,如果你能达到用英语做梦的地步,不就说明你的英语水平很高了吗?”李肇星还经常带着朝鲜室友参加篮球赛等集体活动,姜锡柱能借此认识诸多中国同学。两人合住的那一年,大陆刚走出三年饥荒时期,食品供应纵有改善,依然匮乏。李肇星清楚记得室友的伙食比中国学生好多了,朝鲜学生有专门的小餐厅,伙食标准“超出当时中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水平。姜锡柱回国后一直从事外交工作,官至第一副外相,他一直感念大陆能在困难时期优先照顾留学生。2004年3月,李肇星访问朝鲜,与金正日问候后,他便紧紧拥抱老同学兼老室友姜锡柱,亲昵样让金正日乐不可支。李肇星参加过中国和古巴学生的联合反美游行,一众人高呼口号:“Cuba Si,Yankees No!(要古巴,不要美国佬!)”每逢周末,北大学生会在燕南园旁的小饭厅里组织舞会,有时会邀请古巴学生。身上流淌着西班牙人血统的古巴人,异常热情奔放,成为调动现场气氛的最棒角色。苏式政权国家来华留学生本就是经过层层筛选的精英,学成后回国必赋予重任,日后都成为与大陆发展关系的中坚力量。迎接第三世界学生文革中断了留学生教育,大陆再次恢复招收留学生已是1973年,但规模不如以往。1973-1977年,共接收留学生2063人。中苏破裂后,东欧各国不再向中国大陆派遣留学生,只有独立于华约组织外的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送来128人。旧日友谊冻结,新的转机到来。早在1963年以后,北京的对外经济援助主体由亚洲国家变成了非洲国家。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北京代替台北获得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身份。非洲各国为此立下汗马功劳,北京更是加大援助非洲力度。作为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配套项目,200名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学生于1972年6月来到中国大陆,进入北京的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他们学成后即成为铁路管理骨干。他们的学期有3年,第一年学习汉语,后两年学专业知识。这是1970年代初到来的最大留学生群体。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标志着北京在冷战中的站队出现根本性转变。随着北京与西方关系的缓和,19个发达国家派出了623名留学生。“对阿尔巴尼亚、越南、朝鲜和罗马尼亚等国的要求尽量满足;对亚、非、拉已建交的友好国家有重点地、少量地赠给奖学金名额;对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等国,根据对等的原则,按有关协议适量接受。”官方在1973年制定了适应新时代的招生原则,此方针大体沿用到1989年。柯高在1956年由劳动部调到北大从事留学生管理,他在半个多世纪后向媒体回忆:“越南等兄弟国家有其党团组织,一般都挂靠在北大,学生动态比较好掌握。苏联的教育制度和中国很接近,一般也有自己的党团组织,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团结好这些组织。朝鲜学生大部分学习努力刻苦,自我管理意识强,能够很好地沟通和管理。另外,当时东德的30多名留学生思想比较一致,纪律性也很好。”共产主义国家的学生容易管理,他们自带组织生活,临时挂靠在大陆高校。年轻人自己也知道,出国留学机会来之不易,若违纪被处罚甚至遣送回国,人生轨迹从此不一样,将会追悔一辈子。如越南学生,祖国对他们就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北大在1975年招收20个越南学生,再加上一个越南退伍军人扮演学监角色以实行内部监督,期间有两人违纪谈恋爱而被遣送回国。期间,大陆的留学生教育政策依然是政治压倒一切,它栖身于外交大棋局上,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人才。1979年,大陆第一次对非洲国家设置留学生入学考试,要求数学、物理、化学总成绩达到180分,最终无人达标,只好降低要求。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留学生主体即东欧、朝鲜、越南学生,此时大量涌入的黑非洲学生闹出一些不愉快的插曲。留学生工作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利益的时代,招收留学生是完全执行中央制定的招生计划,高校本身没有可变通的自主权。直到1990年,高校首次获得留学生招生权,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动力的新时代开始了。发展至今,自费留学生的比例已稳定在90%上下。此后,政府只负责接收一定数量的国家间计划留学生、制定政策、财政拨款,具有接收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可以放开手脚。

禅机

美国姑娘在中国留学5年,回国后直言:太不方便了,还是中国好!

美国姑娘在中国留学5年,回国后直言:太不方便了,还是中国好!随着这几年中国的不断发展,不仅在经济上,在其他各领域的发展也不错。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数学、科学、工商业等方面走在世界最前列,因此,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留学。最近,有一位在中国留学5年的美国姑娘,在完成学业之后,犹豫着是留在中国继续发展还是回美国,所以在决定之前决定回美国做点什么。她从美国回来,她发现实在是适应不了美国的生活,每次出门购物时总是习惯性地拿起手机付款,使得她和收银员弄得很尴尬,而且她回国后,网件购买的东西也要等10天半个月的,她很不习惯,再加上美国的汉堡,比萨和快餐食品,只是她的特别的怀念中国的美食。我去了附近的中餐馆,味道非常美国,一点也不好吃。太不方便了,感觉好像适应不了美国。特别是到了晚上,没有熟悉的夜市,没有小龙虾,没有火鸡,没有烧烤,仿佛生活失去了乐趣。没有这个就不能说恐怖,最可怕的是,美国的夜晚真的不安全,偶尔能听到警车和枪声,和中国比起来真的不安全,还是中国好。因为安全方便,果然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好几年了吧。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聂许

老外到中国留学比较好的学校和专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留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优秀学生的优先选择。从校友会2019年中国大学国际留学生排名情况和外国留学生在各大城市的比重来看:北京是最受外国留学生喜欢的城市,而北京语言大学成为最受外国留学生欢迎的中国大学,它的留学生人数高达9886人,雄居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国际留学生排名榜首。当你漫步在北京语言大学校园里面的时候,绝对会有一种身处国外的既视感。随校可见的外国小哥哥和小姐姐,会让你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奇妙碰撞。1.“北语”位列第一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语言类大学,外国留学生在这里留学深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交流方面是占有先天优势的。因为留学生们和本校同学之间可以有共同的语言基础,大家可以一起相互学习和进步。2.中文专业的影响力现在,随着中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外国人开始学习和使用中文,中文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现在的主要移民国家和地区,基本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华人聚居地,华人开设的商店、超市、小吃店、酒吧等几乎随处可见,所以即使不会当地语言基本的生活问题也是可以保障的。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在欧洲国家的深入开展,中文不仅是在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也同样越来越大。3.中文成为一个好用的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就开始学习中文,这不仅能够使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增加自己的见识,也可以让他们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企里找到一份工作。之前看新闻时知道,有些非洲的小孩甚至只会中文而不会自己的母语,当然这是不推崇的,但是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知道中文作为一门生存工具的重要性了。作为一门难学的语言,我觉得如果中文能够学好,那对于你掌握中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至少打下了一个基础。而且,现在在国外生活并不会因为语言不通就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而如果连语言这样最大的难关都跨过的话还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总之,来中国学习中文,并因此学习更多的技能,相信在将来不但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可能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和爱情。

狂接舆曰

乌克兰女孩自述:在中国留学之后,我为什么没有选择留在中国?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对于外国人的认可度一直都是全世界最高的,无论你是来自非洲还是欧洲的,只要是你想来中国留学的,我们全都要!很多人都可能会猜想,是不是这些留学生以后会留在中国生活或者工作呢?因为最起码他们都能够在中国教外语,其实答案跟我们想的正好相反!下面一起来看我们采访的乌克兰姑娘~玛莎,在中国留学之后,我为什么没有选择留在中国?从采访中我们知道,若是玛莎留在中国的话,可能对她来说将来的前途可能会更好,但是对于像她这种层次的女生来说,有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玛莎的情绪有些心酸和无奈,采访的过程,她甚至差点流下来了眼泪。问题一、签证办理难度极大,而且手续繁琐,而且只能办理最低等级视频中的玛莎坦言,自己家里并不是很富裕,也不属于政界子女,所有大多数去中国留学的贵族不一样的是,他去办理的签证只能是C类签证。并能享受上流社会人们所有的A类或者B类。而且每次办理起来的难度相当大,如果是他在中国办理的话,可能自己一个人更是难以招架。问题二:并不能找到很如意的工作很多人可能会想,玛莎可以留下来做外语老师,但是对于中国来,能进中国的学校教书难度可以说是在全世界中最为严格的一项入职,因为要经过各种考试。而且自己的能力又有限,比她厉害的人也有很多,她顶多能够找到一些国内的外贸公司,针对俄语这块儿做点事情。所以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问题三:外国人也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玛莎说,虽然自己在中国学习,但是心里每天心心念念的却是父母,另外加上父母只有她一个孩子,所以回家在父母身边等到他们老了之后也方便照顾父母,现在看来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选择学成毕业之后回国,在自己的国家可能更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以上便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玛莎为什么毕业后选择回国的真实记录。屏幕前的朋友们,你身边,黑人、白人多吗?你觉得外国人毕业后李祖爱中国好,还是回去好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小可智造,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关注我!】

野芦苇

外国人考清华很容易,但是作为国人,却很难考上

在中国,最好的大学莫过于清华大学了,每年600多万的考生,最终只有不到3000人能够进入清华大学就读,而且在每一个省他都有招生名额,这些名额就从全省的成绩来排名,有的省的考生需要排名前5才能够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且为了进入清华大学,学子们是准备了12年,最终才得以进入中国的最高学府,可想而知,国人要想考上清华大学是多么地不容易,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考取清华并不是件困难的事,为什么?从清华大学的招生简章里,可以得知,国外的学生想要考取清华大学,只要汉语水平达到HSK五级以上就可以了,那么到底HSK五级的是怎样的,难吗?来看一些几道试题就知道了。一看,这不是我们小学的语文题目吗?这里不得不感叹中文的博大精深,外国人学中文是如此地痛苦,但是这对于考取清华大学的外国人来说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可对于国人来说,考试的内容确实非常困难,需要中国的家庭十多年的努力才能够考取,你怎么看?在网上有一句这样的调侃,“中国的十年寒窗还不如一纸国籍”,我们再来看看哈弗大学招收国外学生(留学生)的标准,按照最低的标准,要想进入哈弗大学,你需要过3关,标准化考试+学术成绩+推荐信,标准化考试考的是雅思托福,虽然英语相对比较容易,但是你要达到雅思和托福的水平,那难度跟学中文达到HSK五级有什么区别,而中国清华大学招收留学生的标准仅仅是HSK五级。于是很多国内的家长就去帮孩子弄了一个外国国籍,然后再回来考清华大学,当别人都在拼命努力通过高考来进入清华大学的时候,他们则是以“留学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了,我们国人的地位在哪里!清华大学每年招收的留学生的比例不超过6%,而国外的名牌大学,招收比例达到了20%,这其实与清华大学本身的办学水平是有关的,清华大学的实力跟外国的名校比较起来还是有差距,所以在吸引不了更多的人才过来。为什么清华大学招收留学生的标准那么低?除了自身的实力不够吸引留学生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因素吗?而这个是不是唯一的一个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只是感觉,在考取清华大学的时候,国人和外国人的地位完全不同,看到了不公平,你们怎么看?

石竹

复旦大学对1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有10名是外国人,你怎么看?

复旦大学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高校,是万千学子的心仪大学,更是国内211/985高校、九校联盟C9成员,更有“清北复交”国内四大高校之美誉,每年报考人数较多,招生分数更是国内院校前10名,可以说能考上复旦大学,前途不可限量;如果能考上复旦大学的研究生,那前途更是大好,然而就有些研究生不懂得珍惜上硕士的机会而被退学,令人惋惜;最近复旦大学公布对一批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令人意想不到,更让人吃惊的是处理12名研究生有10名是外国人。近年来教育部对研究生严进严出作了明确要求,一旦发现研究生没有按规定完成学业或毕业论文有造假、抄袭、作弊等行为,大学必须对研究生严惩不贷,这让很多“想混”的研究生心惊胆战;近日复旦大学发布了《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退学决定公示》,对该校1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决定,这12名研究生主要存在学习年限届满未毕业或结业的情况,真是令人感到遗憾啊。从复旦大学公布的研究生退学名单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这12名研究生有10名是外国人,仅有2名学生是国人,这非常让人费解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国际友人不重视学历么?还是国际友人根本就看不起复旦大学?或者是复旦大学对国际人才研究生招生要求存在问题?这非常值得思考及反省。随着教育的发展,中西高校的合作,越来越多高校趋向于国际化,国内高校也是不断扩招国际人才进行中西交流,以提升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尤其对硕士生的招生,更是来者不拒,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为了吸引国际学生的报考而提供“绿色通道”和“保姆式服务”,不仅浪费了科研经费,更是浪费了时间、精力及资源;据有关媒体统计国内部分高校对国际生投入的费用比国内学生高出5倍之多,令人寒心,可结果国际学生还不领情,甚至违反中国交通规则对交警大骂出口,真是令人感到“可恶”,这也说明了国内高校对国际招生的不严谨,希望国内高校认清现实,对国内国外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区别对待啊。复旦大学对1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其中有10名研究生是外国人,真是大快人心,这一做法也是符合教育部对研究生毕业的要求,对研究生的招生必须严进严出,严格把控研究生的毕业标准及流程,对不合格的研究生就要清除研究生的队伍,不能任其发展而不管不问浪费国家资源,而这一举措也促进了研究生毕业的高质量,对整个社会及大学都是非常好的!随着教育部对大学生的新改革新要求,未来大学里将清除“混”、“不学习”、“沉溺游戏”的大学生,高校将取消清考制度,严格把控论文质量,让大学生忙起来,让大学生更难毕业,只有大学严进严出,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精英人才,你认为呢?欢迎留言交流。

故事会

外国教授的一席话:我眼里的中国留学生,比你们想象的还糟糕

很多人在国内大学毕业之后,很想到国外深造一番,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在大众的眼中,只要留学回来,就是海归。不仅薪酬待遇会提高,而且简历上也好看。然而,到国外留学真的就是“成功”的标志吗?从前看过一个访谈,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在这档节目中,一位外国教授直接说,“我眼中的中国留学生,比你们想的更加糟糕。”听完这句话之后,我沉思良久,中国留学生真的如此不好吗?我眼里的中国留学生,比你们想象的还糟糕!1、重视书本知识在这位外国教授的眼中,中国留学生非常难以理解的。他们重视书本知识和老师讲的知识,但是他们却把书本和老师传授的东西当作唯一,奉为金科玉律。在美国学生的眼中,不管是书本知识,还是老师所讲的内容,全部都是他们知识的辅助,这些东西都是为他们的实践所服务的。2、缺乏自我观点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留学生大多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能力的培养。他们大多数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缺乏创新能力,总是对书本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内容十分相信。事实上,对于我上面提到的东西,大多数人应该深有体会。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学生从小就要听从老师的话,就要听从父母的话。在中国应试教育下,中国的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讲的内容当作标准答案。如果不按照这些所谓标准,那就得不了高分,那就成不了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中国和外国的文化差异非常大,长期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到了国外,当然是难以适应了。中国的学生大多比较内容,喜欢依赖教材和老师。但是外国的学生却和我们恰恰相反,他们喜欢以自身为中心,仅仅只是把老师讲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当做自己实践的一个依据,并不是把他们当做学习的全部。比起中国留学生,他们更加喜欢创新。正是由于教育方式的不同,最终中国和外国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不相同的。3、缺乏表达能力在外国人的眼中,中国的留学生非常内向,不喜欢在人前表现自我。但是外国的留学生却非常喜欢在人前表现自我。而且外国学生从小的专业课中,就专门有口语技巧课程。正是因为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得外国学生善于在人前表达。在外国教授的眼中,中国留学生大多具有不错的学习能力。可以说,他们都非常擅长读书,擅长书面表达,但是口语表达能力十分欠缺。在人多的场合,他们不会十分积极地表达自我。正因为如此,中国留学生失去了很多发展和提升的机会。4、缺少批判思维这位外国教授还表明,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如果有那一道题讲错了,外国学生会直接明确地指出来。但是,中国学生却不是这样,他们大多数只会交头接耳地讨论,而不会指出老师的错误。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会怀疑老师讲的是错的,只会怀疑自己这方面的知识点没有搞懂。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把老师讲的话和书本上的知识奉为真理。5、小组讨论参与度不高比起中国的留学生,国外学生不管是上课的时候,还是下课之后,都特别喜欢彼此之间讨论东西。但是,中国的留学生的他们这方面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他们好像对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兴趣。总结:在外国教授的眼中,中国留学生具有五方面特征:一是重视书本知识;二是缺乏自我观点;三是缺乏表达能力;四是缺少批判思维;五是小组讨论参与度不高。外国教授指出的这些,也是中国学生所缺少的。所有,作为父母,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为了孩子能够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使得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