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论文代写背后的科研隐忧:专家呼吁“速成”“虚胖”难以持续鬼怒川

论文代写背后的科研隐忧:专家呼吁“速成”“虚胖”难以持续

前段时间,电子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两篇硕士论文高度雷同的新闻,再一次将论文代写推到了风口浪尖。“论文代写”这项看似秘而不宣却尽人皆知的学术圈潜规则,其实从未远离。甚至研究生们经常收到类似广告的“侵袭”:你需要发论文吗,需要找人代写吗?如果不需要,那么你想成为写手吗?在大学教授林阳(化名)眼中,被“默认”的潜规则背后是一群被功利蒙蔽的科研人。“现在社会节奏快,什么都讲究短平快,没有人有耐心静下心来做研究。”林阳告诉《中国科学报》。暗藏隐忧“其实,最早开始寻找‘枪手’的是在职研究生,他们的工作岗位需要学位做支撑,却没有时间自己写论文。”林阳读博时就遇到过一位在职读博士的同学,“他几乎从未上过课,平时工作又很忙,自己哪里有空写论文呢?”实际上,在论文代写背后,藏着研究生生源及论文质量下降的隐忧。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认为,由于研究生扩招,招生质量难以保证,一些没有学术追求的、基础弱的学生,读了研究生。“原则上,没有经历严格学术训练的学生是不能获得学位的。”王德华告诉《中国科学报》。所以,王德华表示,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研究生自身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导师没有尽职尽责,至少没有认真核查学生的论文情况。此外,王德华认为,我国对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太轻、代价小,所以一些规定也就没有震慑力,“尤其是学术界已经明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如果一直没有受到处罚或处罚太轻,也会助长这种现象”。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代,他们的文字功底大都靠知识碎片堆积,不如以前。”林阳说。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学习,“当时没有互联网,我们需要拿着借书证去图书馆自己查找翻阅文献资料”。王德华也在近几年的研究生论文中发现几类问题:首先,中文语言表达缺乏简练和严谨,标点符号应用混乱,且整篇文章缺乏逻辑性;其次,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引用随意,常常没有引用本领域最重要的、与论文有直接关系的论文;第三,有些研究生对国内本领域发展了解不足,引用国内文献数量较少。“估计是转引的文献较多,并没有真正去查阅和阅读原文。”王德华说,“这些(问题)在学术上是不对的。”思想太功利除了质量堪忧,“速成”的功利思想让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很多科研人员为了让论文看起来高大上,往往会使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研究。”林阳打了个比方,有位科研人员要测量一棵大树树冠面积,他先用无人机后用激光测距等,积攒了一大堆数据并使用图形工作站运算后得出数据。“这就像用大炮打蚊子,用牛刀杀鸡。其实完全不需要。”林阳说。令他更为忧心的是,运用高端技术手段的研究虽然往往能够发表在核心期刊,但是却无法真正应用到实际。“判断一定面积树木种类,如果该种类较为常见,且地形不复杂,那么使用激光雷达等手段可以探测,但如果在云南等地形复杂地区,树木种类繁多,即便是人眼都很难分辨极其相似的树木种类,激光雷达就更难应用。”林阳说。“现在高校不仅实行学科差异化发展,而且将教师人才也分为三六九等,甚至有些人招进来只负责发论文,毫无教学经验。”林阳坦言。而且,他们的研究既无创新也无法应用到实践,用林阳的话说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王德华也认为,如今部分科研人员科学精神丧失,没有理想和追求,所以难免会出现这种现象。正如科学网博主、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明阳曾在博客中写到的:究其根源,学位论文中出现的伪高大上、假接地气自然与最近若干年“四唯”有关……当大多数人对科研退避三舍、但科学研究却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出了大问题:虚胖、难以持续!针对当下的诸多问题,今年4月,科技部曾再次发文,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打造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从“三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到弘扬科学家精神,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专家认为,从“虚胖”到“有所为”,我国正在探索中不断优化,但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原题为《论文代写背后的科研隐忧 专家呼吁“速成”和“虚胖”难以持续》)【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龙斗士

你最关心的西安教育5月23日晨报

1、媒体:叫停针对孩子的朋友圈投票,让荣誉评选更纯粹“亲,帮我家孩子投个票吧。”“麻烦给我们家×××投个票,一人可投3票哦~”。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被孩子父母的各种 “求投票” 刷屏。2、长安大学在职MPA复试作弊已查处 省长刘国中答复3条网民留言一、长安大学(在职研究生)MPA复试考场作弊留言原文:尊敬的省长您好,2018年长安大学(在职研究生)MPA(公共管理专业)复试,于3月22日上午8:30-11:30举行西方管理思想史笔试,考场为本部B202教室,教室前方有两个监控,后方有一个监控,考试期间,有学生用手机作弊。一是监考老师开考前没有核对身份证、准考证、座位号、以及与本人是否相符等信息。3、2018西安国际创业大会开幕式上,王永康讲了五个故事王永康在2018西安国际创业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尊敬的段俊虎主任,尊敬的安娜·安妮苏女士、史蒂夫·霍夫曼先生,尊敬的毛大庆先生、南立新女士,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创业英雄们,朋友们:大西安欢迎你们。激情成就梦想,创业点亮人生。今天,2018西安国际创业大会正式开幕了。4、陕西省每月第一、三周重点查酒驾醉驾毒驾百姓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于出行安全的关注度更高。根据部署,今年3月至12月,全省将集中开展“道路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安全”三项攻坚行动。5、自主研发编程工具,诺丁科技通过底层软件布局B端市场在少儿编程领域,目前市场上多数公司运用图形化编程进行教学时,一般是通过Scratch 或对Scratch 进行二次开发,还有就是基于 Web 的可视化编程工具 Blockly。诺丁科技也是少儿编程赛道的一员,成立于2016年,主要是基于blockly进行二次开发,研发了其图形化编程工具。不同的是,诺丁科技并不提供编程培训服务,而是向B端输出其编程工具。

舜曰

2018 美国大学CS专业名校大盘点

现在去美国留学最热门的专业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计算机!据可靠数据显示,2015-2016年去美国攻读CS专业的人数已经突破14万,同比增长 25%。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起薪都比较高,那么在美国众多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大学里面,如何去明智地挑选合适自己的学校呢?下面,申友留学规划师带大家了解一下。CS 专业介绍美国的计算机专业一般分为两大类: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CS) 和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CE),还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等 “杂交” 等混合专业。CS 和 CE 虽然都归属于计算机专业,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CS主要是聚焦于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应用,因此理论性强,归属理科。CS 研究领域广阔,下分很多分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uter Programming,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curity, Game Design等。CE 是研究计算机如何运行并做到更迅速更精确,涵盖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两大部分。CE一般设在工学院,与电气工程 (EE) 专业牢不可分,有的大学把 CE 和 EE 放在一起进行授课。CS 十大名校1.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卡内基梅隆大学 (CMU) 拥有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学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研究方向很全面,且研究水平世界顶级。这样说,你能想到的所有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学术研究方向,CMU 都能提供,而且提供许多前沿领域的研究方向。以 CMU 计算机硕士项目为例,它下面有7大分支,分别是:Computer Science (CS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 (HCII)Institute for Software Research (ISR)Computational Biology Deppartment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LTI)Machine Learning (ML)Robotics Institute (RI)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工程专业) 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这个也是CMU最难申请的方向!CMU 现在有两大校区,一个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 Pittsburgh, 还有一个校区位于硅谷,简称CMU-SV.相比于平淡的主校区,硅谷的地理位置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里顶级公司应有尽有,像Apple, Google, Facebook ... 都在附近几英里的距离,找工作、找实习实在是方便至极!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MIT 的 CS 专业是以跨学科研究而闻名于世。因此要来这个大学深造的学生不仅需要在计算机学科上有所特长,而且能快速地结合并运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且结合 CS 本专业进行创新研究。MIT 的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EECS) 是很多人梦想到达的终点。EECS院系是 MIT 的工程学院里面最大的院系,有大约700多名博士生在那儿就读。它下面设有4个学位:Master of ScienceMaster of EngineeringElectrical Engineer / Engineer in Computer Science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 Doctor of Science (ScD)申请特点MIT的EE, CS在录取学生的时候,是直接录入PhD的,因此申请的难度就是PhD的申请难度。该学校在 CS 领域的深厚造诣让申请难如登天,没有非常深厚的研究潜力最好不要去轻易尝试。3.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的 CS 专业属于美国 Top 3, 在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居世界前列。该校地处 Silicon Valley,因此被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每年CS院系的申请相当激烈。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UCB 的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EECS) 拥有一大堆荣誉奖项,在EECS 学术界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个院系有500多名研究生,她的研究方向有19个分支,举例:人工智能生物系统和计算机生物学通信与网络计算机结构和工程人际交互物理电子学编程系统科学计算信号处理 等等。靠近 Silicon Valley 的优越地理位置,无论实习还是就业都很有优势。申请者最好是理工科背景,要求修过以下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机械结构数字化系统的构成设计技术 等等。5.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IUC)UIUC 的 CS 既培养 Research 型的人才,也培养进入 Instry 的人才,她的CS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系统和网络网络语言计算机图形 等等。从录取要求看,如果本科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要有充足的背景基础,例如:计算机编程算法和数据库结构计算机组织和计算理论2015年,UIUC CS的毕业生有283人进入 Google, 226人进入 Microsoft 工作,还有人进入 IBM, Amazon, Yahoo, Oracle, Facebook, Apple 等科技巨头公司。6. Cornell UniversityComputer Science 是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IS) 里的一个系。Cornell 大学的计算机系历史悠久,专业实力打入美国 Top 5. 主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据库系统系统与网络计算机图形程序设计语言 等等。Cornell University 提供硕士学位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和 博士学位 Ph.D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以就业为目标,课程实践性很强。7.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W)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美国口碑不错,院系规模大,每年200名博士在读,在职60名Faculty成员,专业排名不错,计算机各个分支发展均衡。华盛顿大学的软件工程、系统很不错,申请难度大,其他专业难度一般。就业方面,因为 UW 位于国际著名大都市西雅图,不仅气候条件优异,而且就业优势凸显,拥有像 Microsoft, Intel, Starbucks, AT&T, Boeing, Amazon 等公司。UW 毕业生很多都进入这个公司了,而且在这些公司中,UW 毕业生比例绝对最大。8.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大学,这里曾是科学的世界中心。她的 CS 不大,18个Faculty成员,学生数量不多。Princeton University 培养出了大量 CS 领域优秀的任务,比如 Jeffrey D. Ullman, John McCarthy 等均出自 Princeton University.Princeton University 开设的 CS 是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M.S.E),跨度两年,理论实践并重,偏向计算机工程,学生读完一个学期后,可以转向 Master of Engineering (M.Eng),更偏实践。Princeton University CS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Computational BiologyComputational Markets/Game Theory/EconomicsComputer Architecture 等。9.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T)Gatech的 Computer Science 设在College of Computing 下,其中有三个 school: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School of Interactive Computing,Schoo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 & Engineering。涉及的领域很宽广,目前有近200位教研人员,8 个 research center。Gatech 录取后,换老师、换组比较容易,特别第一学期结束,不过鼓励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Gatech 校园并不是很大,位于 Atlanta 的中城(Midtown)地段。Atlanta 就业机会本身就很多。南部第一大航空港、Coca-Cola 总部、CNN 总部等等都在,本地机会很多。学院在提供 就业机会信息方面做得不错。10.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科学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研究生招收MS和PhD学生,MS按是否需要毕业论文划分为带毕业论文和不带毕业论文两种,共需修读30个学分。通常来说PhD学生可获得全额奖学金,但MS学生通常没有。

谓武

“研究生读不下去,我主动退学了”

科技日报讯 2020年年末,退学后的张楚,第二次走入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场。此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化学研究的“逃兵”。张楚爱化学,高中时就在学校创办了化学实验社。大家都以为他会是未来的化学家,张楚自己也这么坚信。顺理成章地,张楚进入某985高校,念了化学。路径也很清晰——本科,硕士,博士,出国做博后,回国,进高校,做科研。同样顺理成章地,大四那年,张楚起早贪黑准备了5个月,以高分考上了另一所985高校化学专业的研究生。但设定好的路线拐了个弯。开学后不久,张楚就休了学。几个月后,他退学了。读研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一些人想出去。教育部已经明确,要加强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对主动退出的人来说,这像是“及时止损”。张楚说,既然意识到自己选错了方向,那就勇敢一点,重新找到方向再出发。“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能跑得愉快,跑得长久。”被裹挟的“热爱”,不是人人都适合科研在问答网站知乎上,“为什么现在有些研究生想退学”这一提问,截至1月12日记者发稿时,已经有两万余个关注者,浏览量达到2191万次。知乎提问截图而在豆瓣,“博士,退学了吗?”小组里有一万余名成员,他们在组内倾诉、吐槽和求救。他们遇到了坎,在挣扎,不知是放弃还是继续。张楚的坎来得非常早。2019年7月,他进入导师的实验室。仅仅两周之后,他就感到无法喘息。张楚找不到归属感,总觉得自己是工具人;他怕做不好实验,怕失败,怕满足不了老师的期待。成天浑浑噩噩,压抑、疲惫。“有时在厕所里偷偷哭,每天跟蹲监狱一样。”导师没有压榨他,实验室也没有排挤他。但是心理医生告诉张楚,他已经有了焦虑和抑郁情绪。“本科时,我连科研的皮毛都没摸到就毕业了。”当张楚真正接触到化学科研,他才发现,这是一种他无法忍受的寂寞。日复一日,做着可能100次会失败99次的实验。把青春耗在这样一件事上,他受不了。张楚重新思考他究竟怎么走上了这条路。“为什么之前拼命想读博?因为这似乎才是彰显自己喜欢化学的唯一方式。”周围所有的人都告诉他,热爱化学的孩子就该以科研为业。但张楚后来才明白,不是所有热爱者,都适合做科研。和张楚相似,2016年,李湛进入某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著名高等院校读研,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年选择保研,其实是一种“路径依赖”。对自己本科所学的材料专业,李湛一直兴味索然。他想当程序员,但又觉得还没准备好转行,那就先把研究生念了吧。“但谁知道做科研这么难呢?以前只听说过难,但你没亲身体会过啊。”和张楚一样,李湛也经历了实验的反复失败,强烈的挫折感包裹住了他。那时是研究生二年级。李湛复盘自己当时的状态,是进退两难,举棋不定。做实验吧,做不下去;去工作吧,编程水平又是半桶水。前途未卜,时间又一直流逝。他后悔,觉得天天搞这些干吗,还不如早点出去赚钱。他又忐忑,早点出去,真就能赚到钱吗?李湛因为对未来的绝望而陷入情绪低谷。最严重的时候,他有时嗜睡,有时又失眠,连刷牙这件事,都觉得好难。“我实在是扛不住了。”后来,在确定自己的编程水平能谋得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后,李湛在2019年1月正式退学,逃离科研。在国内某名校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导师余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他接触的研究生来看,有三分之一是自己想读,有三分之一是当年本科没考上理想学校或专业,靠读研“圆梦”;还有三分之一,则纯粹是父母或者其他人帮忙做的决定。“很多人做科研的动力并不足,尤其是做了基础研究之后。此前的教育中没人对他们进行指导,他们经常不知道研究的意义何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昕红等人曾对长学制直博生的退出情况做过一次实证研究。研究指出,一些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优异,但并不适合做科研。比如,他们缺乏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和探究精神,缺乏投身科研的勇气和毅力。有些人也抱着很强的职业目的,当外在工作动机的诱惑大时,也容易使得研究生终止学业。交恶的师生关系,成为压死科研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读到博士三年级时,王阳觉得,他上当了。本科毕业后,他被保送到某名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博连读。王阳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以为上了国内顶尖高校,就可以顺着流水的方向驶向更广阔的大海。然而他发现,自己这艘船搁浅了。王阳喜欢游戏,他的愿望是推动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但学院里并没有游戏开发和设计相关专业,他就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了自己的方向。选导师时,王阳并不草率。他看过导师与人合写的一篇论文,研究如何把三维模型渲染成水墨画的画风——这正是王阳感兴趣的。拜入导师门下后他才意识到,导师对此方向知之甚少。“那篇论文他可能只是挂了个名。”入校后,王阳先被导师派去了公司,做了两年横向项目。第三年,他正式开始做科研,只是个跌跌撞撞还没摸到门道的新手。导师似乎并没体谅他只是个科研经验还非常欠缺的学生。没有游戏中常有的新手村训练和指引,导师直接把王阳扔到了“外面的世界”——自己升级打怪去吧。没有武器,没有装备,没有地图。但是有人身攻击。这都已是旧事,但回忆起来,王阳依然能感到鲜明的刺痛。工作没做完,导师就认为他在故意偷懒;事情做不好,导师就质问他是不是不想读了。导师也曾直接羞辱他:“现在我去大街上随便拉来一个程序员,都能做得比你快。”在王阳看来,导师的研究方向已经过时,他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对学生的研究,也提不出太有价值的建议。“用现在流行词的来说,他就是在精神控制我。”偶尔,王阳也和研究所里其他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吃饭。他听到,有的导师一个月给学生发三四千补助,有的导师温柔、耐心、尽职尽责,再看看自己的处境,“这是最可气的”。博士三年级,王阳委顿了下来。他每天要睡到很晚才起床。就算早上八九点就醒了,他也要赖到吃过午饭再去实验室。他在逃避。“我非常厌恶科研,觉得这是我永远也做不好的事情。”王阳一直是个好学生,但那时他心里的声音是——“我什么都不是了。”王阳想退学。行政老师和辅导员建议他,先休学,调节一下。脱离了实验室的环境,王阳一下就重拾了自信。他去了一家和游戏相关的创业公司,在工作半年之后,就独立挑头开发游戏。在休学满一年要复学的时候,王阳开发的那款游戏“出圈”了,“火”了。在社会摸爬滚打了这一遭,王阳重新回到学校,试图继续学业。他换了种方式和导师沟通,但依然磨合得磕磕碰碰。“除了会侮辱我,导师给不了我任何有用的指导。”王阳一向很讨厌利用沉没成本诱导玩家投身其中的游戏设计。如果玩家持续向游戏投入了好几千块钱,即使后来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已经不足,玩家也会因为不想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而放弃。“我感觉导师也是用这种方式,逼迫你一直‘玩’下去。”特别是硕博连读的学生,连硕士学位都没有,在王阳看来,这是最容易被拿捏的群体。王阳挣扎过,寻找其他途径自救过。他想做感兴趣的游戏相关方向,被导师拒绝了。他跟导师商量能不能转为硕士,被导师批判为“你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向研究所写信,说自己想换导师或者换研究方向。“结果,信第二天就转到我导师手里。”导师给的解决方案是,让王阳再去企业做一年横向项目,就当是调整心态。王阳接受不了。换导师也无果。王阳的导师在所里颇有资历,王阳猜测,其他年轻老师不敢收他。几种途径全部无效,王阳决定抽身。“我在这里继续‘混’个三年,也许也能混个博士文凭。”但再耗下去,就只是浪费时间。虽然这只是极端个例,但身处高校,同为导师的余姚能深刻感到,做导师是个良心活。他看到,确实有些导师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有些导师在指导方法和精力投入上都有欠缺。多位博士生导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导师对一名研究生的成长影响重大。“如果两人性格不合,相处不来,这个学生会生活在很大的阴影下。”离开或留下?选一条对自己更负责的路“所有人都会说,遇到困难,你要克服。我克服困难的方式,就是选择一条更高效、对自己更负责的路,而不是躺下来,为了学位,任人宰割。”王阳说。父母自然是反对的。王阳至今也不认为他真正说服了他们。他只是用了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你们要是不同意我退学,我就去跳楼。“如果你们一定想要一个有博士学位的孩子,那你们去认一个博士毕业的干儿子吧。”2019年9月开学后不久,王阳向导师正式递交了退学申请。那已经是他读博的第五年。和导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体面的一句“谢谢老师”。花了两天的时间,盖了不同的章,王阳办完了一系列退学相关手续。“其实,不管去哪里盖章,他们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确定吗,你想清楚了吗?但是,当你已经非常坚决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这些问题是拷问了。”就连陌生人,都为王阳感到可惜。去派出所迁户口,人家感慨:都读了第五年了,为什么不坚持啊?回家里上户口,他也听到人念叨:哎呀,你是不是吃不了苦啊。“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确实是一个遗憾,但我已经获得的知识依然还是我的。站在名牌大学肄业生的起点上,我就让自己再活一次。放下所有物质焦虑、年龄焦虑,我就当自己只有17岁。”王阳的微信名,就叫“今年17岁的王阳”。当你觉得自己只有17岁,那就不必给人生设限。退学后,王阳凭着自己的本科学位以及休学期的成果,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就职。做的,就是他最爱的游戏。他说,也许在多年之后,他还会去哪个地方读个博士,了却自己二十多岁时的这场遗憾。“如果我继续留在当时的学校,甘于虚度光阴,才是失败者。”“现在回头看,我最后悔的,是没有早做决定。”之前,李湛在知乎上记录下了自己纠结要不要退学的心情,后来,他的回答“火”了。很多身陷类似困境的学生给他发私信,把他当成“树洞”,倾诉自己的困惑。“其实,这些苦恼的人中,绝大部分最后都顺利完成了学业。”李湛无意用自己的经历“劝退”任何人,他也清楚,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柳暗花明。“我当年那么纠结,把自己搞得那么痛苦,其实没有必要。要么果断退学转行,要么老老实实潜心学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才是问题。”张楚就是李湛认可的那种迅速做出决定的人。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之后,张楚给导师写了一封长信。“我想选择一种我更适合的生活。”他引用别人的话,“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在休学的日子里,张楚认清了自己。他仍然爱化学,但他不想做科研。他想去中学当老师,把当年化学实验给他的那份兴奋、新奇,带给更多孩子。张楚以为导师会指责他的逃避和放弃,但导师近乎温柔地回复了他:人总得找到真的自我,才能感觉生命和生活的幸福快乐。我尊重并全力支持你的选择和决定,祝你一切顺利。于是,张楚又考了研究生。这次的目标,是教育硕士。前路依然未卜,但他想试一试。(应受访者要求,张楚、王阳、李湛和余姚为化名)延伸阅读为什么要读研,听听博导怎么说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不要纯为镀金读研,靠糊弄试图“低空掠过”行不通陈建东(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读研,确实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比如能吃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研究;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本科阶段经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如果还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好了。在选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时,我还是会优先考虑有明确学术志向的学生。读研,特别是读在职研究生之前,还是要想清楚,你的研究和你设定好的职业路径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念下去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你无法保证在学习上的投入,不建议为了镀金来读研读博。现在,教育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重视,靠着糊弄试图“低空掠过”不仅行不通,也会让你的导师很为难。其实,学生入校时,常遇到的困难,就是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明确目标,或者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与自身水平不匹配,产生挫折感。从我培养学生的经验来看,研究生刚入学时,一定要“狠抓”,要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科研训练。你抓得越早,学生越容易出成果;出了成果,就容易形成正向反馈,他就更有信心。我会让学生大量看文献,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要看英文文献,大概用半年左右时间,接触到研究领域的真正的最前沿;还会给他们强化科研方法,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训练。如果学生写作能力欠佳,我会把学生拉到身边,当着他的面逐字逐句给他改论文写法。我花了大量时间培养学生。我知道,一个好导师,对学生真的太重要了。我也是因为碰到了我的恩师,才走上了学术道路。在我看来,导师也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首先,他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在发生什么。如果故步自封,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就无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洞察和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的建议。如果导师给学生找的方向不是很有前途,那就算学生做到世界最好,也很难在顶尖杂志发一流水平论文。要是导师为学生选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果学生能做到前沿,就会是真正的顶级科学家。从某种程度来说,方向能够决定学生成就的上限。此外,导师也要自己动手做科研。只有自己做,才能体会学生的苦辣酸甜,更容易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心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导师也要经常和学生接触,比如时不时一起吃个饭,了解他们的心理、生活和学业状况。读研后要想清楚:是学手艺,还是要以科研为业?丁巍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很多研究生,包括我自己,当初选择读研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是因为大家都考研,所以我也考;有的是觉得读研更容易找到工作;有的是正好遇到了保研的机会,于是就读了研。这其实没关系,但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就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学到一门手艺,还是以此为阶梯,真正以科研为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其实很需要导师扶着走,给学生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好比给你一把枪,告诉你那边有只兔子,你把它打了。最完美的情况,就是这个方向是学生擅长的。学生能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他不仅能打到兔子,还能看到广袤的森林。差一点的情况,是学生拿到了枪,打到了兔子,拿着兔子交差。比较痛苦的就是,学生不喜欢这把枪,也不会打,还连兔子的影子都看不见。负责任的导师,或许会转而给学生一把弓,或者干脆把兔子拎到学生面前,让他能有成就感。但如果导师的学生很多,他可能根本没时间来做这些事。如果导师没那么负责,认为你打不着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那学生可能整个就颓下去了。老师培养学生,靠的是“耳濡目染”。学生没有和导师几百小时的交流和训练,是出不来的。我的几个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发SCI的文章,我们都是坐在一起,一句一句改出来的。其实,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导师,都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责任。

北帝王

“速成”和“虚胖”:论文代写背后的科研隐忧

暗藏隐忧“其实,最早开始寻找‘枪手’的是在职研究生,他们的工作岗位需要学位做支撑,却没有时间自己写论文。”林阳读博时就遇到过一位在职读博士的同学,“他几乎从未上过课,平时工作又很忙,自己哪里有空写论文呢?”实际上,在论文代写背后,藏着研究生生源及论文质量下降的隐忧。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认为,由于研究生扩招,招生质量难以保证,一些没有学术追求的、基础弱的学生,读了研究生。“原则上,没有经历严格学术训练的学生是不能获得学位的。”王德华告诉《中国科学报》。所以,王德华表示,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研究生自身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导师没有尽职尽责,至少没有认真核查学生的论文情况。此外,王德华认为,我国对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太轻、代价小,所以一些规定也就没有震慑力,“尤其是学术界已经明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如果一直没有受到处罚或处罚太轻,也会助长这种现象”。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代,他们的文字功底大都靠知识碎片堆积,不如以前。”林阳说。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学习,“当时没有互联网,我们需要拿着借书证去图书馆自己查找翻阅文献资料”。王德华也在近几年的研究生论文中发现几类问题:首先,中文语言表达缺乏简练和严谨,标点符号应用混乱,且整篇文章缺乏逻辑性;其次,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引用随意,常常没有引用本领域最重要的、与论文有直接关系的论文;第三,有些研究生对国内本领域发展了解不足,引用国内文献数量较少。“估计是转引的文献较多,并没有真正去查阅和阅读原文。”王德华说,“这些(问题)在学术上是不对的。”思想太功利除了质量堪忧,“速成”的功利思想让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很多科研人员为了让论文看起来高大上,往往会使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研究。”林阳打了个比方,有位科研人员要测量一棵大树树冠面积,他先用无人机后用激光测距等,积攒了一大堆数据并使用图形工作站运算后得出数据。“这就像用大炮打蚊子,用牛刀杀鸡。其实完全不需要。”林阳说。令他更为忧心的是,运用高端技术手段的研究虽然往往能够发表在核心期刊,但是却无法真正应用到实际。“判断一定面积树木种类,如果该种类较为常见,且地形不复杂,那么使用激光雷达等手段可以探测,但如果在云南等地形复杂地区,树木种类繁多,即便是人眼都很难分辨极其相似的树木种类,激光雷达就更难应用。”林阳说。“现在高校不仅实行学科差异化发展,而且将教师人才也分为三六九等,甚至有些人招进来只负责发论文,毫无教学经验。”林阳坦言。而且,他们的研究既无创新也无法应用到实践,用林阳的话说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王德华也认为,如今部分科研人员科学精神丧失,没有理想和追求,所以难免会出现这种现象。正如科学网博主、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明阳曾在博客中写到的:究其根源,学位论文中出现的伪高大上、假接地气自然与最近若干年“四唯”有关……当大多数人对科研退避三舍、但科学研究却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出了大问题:虚胖、难以持续!针对当下的诸多问题,今年4月,科技部曾再次发文,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打造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从“三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到弘扬科学家精神,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专家认为,从“虚胖”到“有所为”,我国正在探索中不断优化,但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来源:中国科学报

工技不巧

论文代写背后的科研隐忧:专家呼吁“速成”“虚胖”难以持续

前段时间,电子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两篇硕士论文高度雷同的新闻,再一次将论文代写推到了风口浪尖。“论文代写”这项看似秘而不宣却尽人皆知的学术圈潜规则,其实从未远离。甚至研究生们经常收到类似广告的“侵袭”:你需要发论文吗,需要找人代写吗?如果不需要,那么你想成为写手吗?在大学教授林阳(化名)眼中,被“默认”的潜规则背后是一群被功利蒙蔽的科研人。“现在社会节奏快,什么都讲究短平快,没有人有耐心静下心来做研究。”林阳告诉《中国科学报》。暗藏隐忧“其实,最早开始寻找‘枪手’的是在职研究生,他们的工作岗位需要学位做支撑,却没有时间自己写论文。”林阳读博时就遇到过一位在职读博士的同学,“他几乎从未上过课,平时工作又很忙,自己哪里有空写论文呢?”实际上,在论文代写背后,藏着研究生生源及论文质量下降的隐忧。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认为,由于研究生扩招,招生质量难以保证,一些没有学术追求的、基础弱的学生,读了研究生。“原则上,没有经历严格学术训练的学生是不能获得学位的。”王德华告诉《中国科学报》。所以,王德华表示,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研究生自身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导师没有尽职尽责,至少没有认真核查学生的论文情况。此外,王德华认为,我国对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太轻、代价小,所以一些规定也就没有震慑力,“尤其是学术界已经明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如果一直没有受到处罚或处罚太轻,也会助长这种现象”。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代,他们的文字功底大都靠知识碎片堆积,不如以前。”林阳说。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学习,“当时没有互联网,我们需要拿着借书证去图书馆自己查找翻阅文献资料”。王德华也在近几年的研究生论文中发现几类问题:首先,中文语言表达缺乏简练和严谨,标点符号应用混乱,且整篇文章缺乏逻辑性;其次,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引用随意,常常没有引用本领域最重要的、与论文有直接关系的论文;第三,有些研究生对国内本领域发展了解不足,引用国内文献数量较少。“估计是转引的文献较多,并没有真正去查阅和阅读原文。”王德华说,“这些(问题)在学术上是不对的。”思想太功利除了质量堪忧,“速成”的功利思想让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很多科研人员为了让论文看起来高大上,往往会使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研究。”林阳打了个比方,有位科研人员要测量一棵大树树冠面积,他先用无人机后用激光测距等,积攒了一大堆数据并使用图形工作站运算后得出数据。“这就像用大炮打蚊子,用牛刀杀鸡。其实完全不需要。”林阳说。令他更为忧心的是,运用高端技术手段的研究虽然往往能够发表在核心期刊,但是却无法真正应用到实际。“判断一定面积树木种类,如果该种类较为常见,且地形不复杂,那么使用激光雷达等手段可以探测,但如果在云南等地形复杂地区,树木种类繁多,即便是人眼都很难分辨极其相似的树木种类,激光雷达就更难应用。”林阳说。“现在高校不仅实行学科差异化发展,而且将教师人才也分为三六九等,甚至有些人招进来只负责发论文,毫无教学经验。”林阳坦言。而且,他们的研究既无创新也无法应用到实践,用林阳的话说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王德华也认为,如今部分科研人员科学精神丧失,没有理想和追求,所以难免会出现这种现象。正如科学网博主、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明阳曾在博客中写到的:究其根源,学位论文中出现的伪高大上、假接地气自然与最近若干年“四唯”有关……当大多数人对科研退避三舍、但科学研究却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出了大问题:虚胖、难以持续!针对当下的诸多问题,今年4月,科技部曾再次发文,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打造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从“三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到弘扬科学家精神,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专家认为,从“虚胖”到“有所为”,我国正在探索中不断优化,但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原题为《论文代写背后的科研隐忧 专家呼吁“速成”和“虚胖”难以持续》)【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童史

“研究生读不下去,我主动退学了”

科技日报讯 2020年年末,退学后的张楚,第二次走入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场。此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化学研究的“逃兵”。张楚爱化学,高中时就在学校创办了化学实验社。大家都以为他会是未来的化学家,张楚自己也这么坚信。顺理成章地,张楚进入某985高校,念了化学。路径也很清晰——本科,硕士,博士,出国做博后,回国,进高校,做科研。同样顺理成章地,大四那年,张楚起早贪黑准备了5个月,以高分考上了另一所985高校化学专业的研究生。但设定好的路线拐了个弯。开学后不久,张楚就休了学。几个月后,他退学了。读研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一些人想出去。教育部已经明确,要加强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对主动退出的人来说,这像是“及时止损”。张楚说,既然意识到自己选错了方向,那就勇敢一点,重新找到方向再出发。“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能跑得愉快,跑得长久。”被裹挟的“热爱”,不是人人都适合科研在问答网站知乎上,“为什么现在有些研究生想退学”这一提问,截至1月12日记者发稿时,已经有两万余个关注者,浏览量达到2191万次。知乎提问截图而在豆瓣,“博士,退学了吗?”小组里有一万余名成员,他们在组内倾诉、吐槽和求救。他们遇到了坎,在挣扎,不知是放弃还是继续。张楚的坎来得非常早。2019年7月,他进入导师的实验室。仅仅两周之后,他就感到无法喘息。张楚找不到归属感,总觉得自己是工具人;他怕做不好实验,怕失败,怕满足不了老师的期待。成天浑浑噩噩,压抑、疲惫。“有时在厕所里偷偷哭,每天跟蹲监狱一样。”导师没有压榨他,实验室也没有排挤他。但是心理医生告诉张楚,他已经有了焦虑和抑郁情绪。“本科时,我连科研的皮毛都没摸到就毕业了。”当张楚真正接触到化学科研,他才发现,这是一种他无法忍受的寂寞。日复一日,做着可能100次会失败99次的实验。把青春耗在这样一件事上,他受不了。张楚重新思考他究竟怎么走上了这条路。“为什么之前拼命想读博?因为这似乎才是彰显自己喜欢化学的唯一方式。”周围所有的人都告诉他,热爱化学的孩子就该以科研为业。但张楚后来才明白,不是所有热爱者,都适合做科研。和张楚相似,2016年,李湛进入某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著名高等院校读研,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年选择保研,其实是一种“路径依赖”。对自己本科所学的材料专业,李湛一直兴味索然。他想当程序员,但又觉得还没准备好转行,那就先把研究生念了吧。“但谁知道做科研这么难呢?以前只听说过难,但你没亲身体会过啊。”和张楚一样,李湛也经历了实验的反复失败,强烈的挫折感包裹住了他。那时是研究生二年级。李湛复盘自己当时的状态,是进退两难,举棋不定。做实验吧,做不下去;去工作吧,编程水平又是半桶水。前途未卜,时间又一直流逝。他后悔,觉得天天搞这些干吗,还不如早点出去赚钱。他又忐忑,早点出去,真就能赚到钱吗?李湛因为对未来的绝望而陷入情绪低谷。最严重的时候,他有时嗜睡,有时又失眠,连刷牙这件事,都觉得好难。“我实在是扛不住了。”后来,在确定自己的编程水平能谋得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后,李湛在2019年1月正式退学,逃离科研。在国内某名校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导师余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他接触的研究生来看,有三分之一是自己想读,有三分之一是当年本科没考上理想学校或专业,靠读研“圆梦”;还有三分之一,则纯粹是父母或者其他人帮忙做的决定。“很多人做科研的动力并不足,尤其是做了基础研究之后。此前的教育中没人对他们进行指导,他们经常不知道研究的意义何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昕红等人曾对长学制直博生的退出情况做过一次实证研究。研究指出,一些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优异,但并不适合做科研。比如,他们缺乏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和探究精神,缺乏投身科研的勇气和毅力。有些人也抱着很强的职业目的,当外在工作动机的诱惑大时,也容易使得研究生终止学业。交恶的师生关系,成为压死科研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读到博士三年级时,王阳觉得,他上当了。本科毕业后,他被保送到某名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博连读。王阳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以为上了国内顶尖高校,就可以顺着流水的方向驶向更广阔的大海。然而他发现,自己这艘船搁浅了。王阳喜欢游戏,他的愿望是推动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但学院里并没有游戏开发和设计相关专业,他就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了自己的方向。选导师时,王阳并不草率。他看过导师与人合写的一篇论文,研究如何把三维模型渲染成水墨画的画风——这正是王阳感兴趣的。拜入导师门下后他才意识到,导师对此方向知之甚少。“那篇论文他可能只是挂了个名。”入校后,王阳先被导师派去了公司,做了两年横向项目。第三年,他正式开始做科研,只是个跌跌撞撞还没摸到门道的新手。导师似乎并没体谅他只是个科研经验还非常欠缺的学生。没有游戏中常有的新手村训练和指引,导师直接把王阳扔到了“外面的世界”——自己升级打怪去吧。没有武器,没有装备,没有地图。但是有人身攻击。这都已是旧事,但回忆起来,王阳依然能感到鲜明的刺痛。工作没做完,导师就认为他在故意偷懒;事情做不好,导师就质问他是不是不想读了。导师也曾直接羞辱他:“现在我去大街上随便拉来一个程序员,都能做得比你快。”在王阳看来,导师的研究方向已经过时,他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对学生的研究,也提不出太有价值的建议。“用现在流行词的来说,他就是在精神控制我。”偶尔,王阳也和研究所里其他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吃饭。他听到,有的导师一个月给学生发三四千补助,有的导师温柔、耐心、尽职尽责,再看看自己的处境,“这是最可气的”。博士三年级,王阳委顿了下来。他每天要睡到很晚才起床。就算早上八九点就醒了,他也要赖到吃过午饭再去实验室。他在逃避。“我非常厌恶科研,觉得这是我永远也做不好的事情。”王阳一直是个好学生,但那时他心里的声音是——“我什么都不是了。”王阳想退学。行政老师和辅导员建议他,先休学,调节一下。脱离了实验室的环境,王阳一下就重拾了自信。他去了一家和游戏相关的创业公司,在工作半年之后,就独立挑头开发游戏。在休学满一年要复学的时候,王阳开发的那款游戏“出圈”了,“火”了。在社会摸爬滚打了这一遭,王阳重新回到学校,试图继续学业。他换了种方式和导师沟通,但依然磨合得磕磕碰碰。“除了会侮辱我,导师给不了我任何有用的指导。”王阳一向很讨厌利用沉没成本诱导玩家投身其中的游戏设计。如果玩家持续向游戏投入了好几千块钱,即使后来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已经不足,玩家也会因为不想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而放弃。“我感觉导师也是用这种方式,逼迫你一直‘玩’下去。”特别是硕博连读的学生,连硕士学位都没有,在王阳看来,这是最容易被拿捏的群体。王阳挣扎过,寻找其他途径自救过。他想做感兴趣的游戏相关方向,被导师拒绝了。他跟导师商量能不能转为硕士,被导师批判为“你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向研究所写信,说自己想换导师或者换研究方向。“结果,信第二天就转到我导师手里。”导师给的解决方案是,让王阳再去企业做一年横向项目,就当是调整心态。王阳接受不了。换导师也无果。王阳的导师在所里颇有资历,王阳猜测,其他年轻老师不敢收他。几种途径全部无效,王阳决定抽身。“我在这里继续‘混’个三年,也许也能混个博士文凭。”但再耗下去,就只是浪费时间。虽然这只是极端个例,但身处高校,同为导师的余姚能深刻感到,做导师是个良心活。他看到,确实有些导师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有些导师在指导方法和精力投入上都有欠缺。多位博士生导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导师对一名研究生的成长影响重大。“如果两人性格不合,相处不来,这个学生会生活在很大的阴影下。”离开或留下?选一条对自己更负责的路“所有人都会说,遇到困难,你要克服。我克服困难的方式,就是选择一条更高效、对自己更负责的路,而不是躺下来,为了学位,任人宰割。”王阳说。父母自然是反对的。王阳至今也不认为他真正说服了他们。他只是用了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你们要是不同意我退学,我就去跳楼。“如果你们一定想要一个有博士学位的孩子,那你们去认一个博士毕业的干儿子吧。”2019年9月开学后不久,王阳向导师正式递交了退学申请。那已经是他读博的第五年。和导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体面的一句“谢谢老师”。花了两天的时间,盖了不同的章,王阳办完了一系列退学相关手续。“其实,不管去哪里盖章,他们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确定吗,你想清楚了吗?但是,当你已经非常坚决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这些问题是拷问了。”就连陌生人,都为王阳感到可惜。去派出所迁户口,人家感慨:都读了第五年了,为什么不坚持啊?回家里上户口,他也听到人念叨:哎呀,你是不是吃不了苦啊。“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确实是一个遗憾,但我已经获得的知识依然还是我的。站在名牌大学肄业生的起点上,我就让自己再活一次。放下所有物质焦虑、年龄焦虑,我就当自己只有17岁。”王阳的微信名,就叫“今年17岁的王阳”。当你觉得自己只有17岁,那就不必给人生设限。退学后,王阳凭着自己的本科学位以及休学期的成果,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就职。做的,就是他最爱的游戏。他说,也许在多年之后,他还会去哪个地方读个博士,了却自己二十多岁时的这场遗憾。“如果我继续留在当时的学校,甘于虚度光阴,才是失败者。”“现在回头看,我最后悔的,是没有早做决定。”之前,李湛在知乎上记录下了自己纠结要不要退学的心情,后来,他的回答“火”了。很多身陷类似困境的学生给他发私信,把他当成“树洞”,倾诉自己的困惑。“其实,这些苦恼的人中,绝大部分最后都顺利完成了学业。”李湛无意用自己的经历“劝退”任何人,他也清楚,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柳暗花明。“我当年那么纠结,把自己搞得那么痛苦,其实没有必要。要么果断退学转行,要么老老实实潜心学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才是问题。”张楚就是李湛认可的那种迅速做出决定的人。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之后,张楚给导师写了一封长信。“我想选择一种我更适合的生活。”他引用别人的话,“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在休学的日子里,张楚认清了自己。他仍然爱化学,但他不想做科研。他想去中学当老师,把当年化学实验给他的那份兴奋、新奇,带给更多孩子。张楚以为导师会指责他的逃避和放弃,但导师近乎温柔地回复了他:人总得找到真的自我,才能感觉生命和生活的幸福快乐。我尊重并全力支持你的选择和决定,祝你一切顺利。于是,张楚又考了研究生。这次的目标,是教育硕士。前路依然未卜,但他想试一试。(应受访者要求,张楚、王阳、李湛和余姚为化名)延伸阅读为什么要读研,听听博导怎么说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不要纯为镀金读研,靠糊弄试图“低空掠过”行不通陈建东(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读研,确实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比如能吃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研究;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本科阶段经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如果还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好了。在选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时,我还是会优先考虑有明确学术志向的学生。读研,特别是读在职研究生之前,还是要想清楚,你的研究和你设定好的职业路径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念下去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你无法保证在学习上的投入,不建议为了镀金来读研读博。现在,教育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重视,靠着糊弄试图“低空掠过”不仅行不通,也会让你的导师很为难。其实,学生入校时,常遇到的困难,就是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明确目标,或者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与自身水平不匹配,产生挫折感。从我培养学生的经验来看,研究生刚入学时,一定要“狠抓”,要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科研训练。你抓得越早,学生越容易出成果;出了成果,就容易形成正向反馈,他就更有信心。我会让学生大量看文献,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要看英文文献,大概用半年左右时间,接触到研究领域的真正的最前沿;还会给他们强化科研方法,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训练。如果学生写作能力欠佳,我会把学生拉到身边,当着他的面逐字逐句给他改论文写法。我花了大量时间培养学生。我知道,一个好导师,对学生真的太重要了。我也是因为碰到了我的恩师,才走上了学术道路。在我看来,导师也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首先,他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在发生什么。如果故步自封,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就无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洞察和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的建议。如果导师给学生找的方向不是很有前途,那就算学生做到世界最好,也很难在顶尖杂志发一流水平论文。要是导师为学生选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果学生能做到前沿,就会是真正的顶级科学家。从某种程度来说,方向能够决定学生成就的上限。此外,导师也要自己动手做科研。只有自己做,才能体会学生的苦辣酸甜,更容易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心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导师也要经常和学生接触,比如时不时一起吃个饭,了解他们的心理、生活和学业状况。读研后要想清楚:是学手艺,还是要以科研为业?丁巍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很多研究生,包括我自己,当初选择读研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是因为大家都考研,所以我也考;有的是觉得读研更容易找到工作;有的是正好遇到了保研的机会,于是就读了研。这其实没关系,但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就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学到一门手艺,还是以此为阶梯,真正以科研为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其实很需要导师扶着走,给学生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好比给你一把枪,告诉你那边有只兔子,你把它打了。最完美的情况,就是这个方向是学生擅长的。学生能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他不仅能打到兔子,还能看到广袤的森林。差一点的情况,是学生拿到了枪,打到了兔子,拿着兔子交差。比较痛苦的就是,学生不喜欢这把枪,也不会打,还连兔子的影子都看不见。负责任的导师,或许会转而给学生一把弓,或者干脆把兔子拎到学生面前,让他能有成就感。但如果导师的学生很多,他可能根本没时间来做这些事。如果导师没那么负责,认为你打不着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那学生可能整个就颓下去了。老师培养学生,靠的是“耳濡目染”。学生没有和导师几百小时的交流和训练,是出不来的。我的几个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发SCI的文章,我们都是坐在一起,一句一句改出来的。其实,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导师,都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责任。

大波浪

论文代写背后的科研隐忧:专家呼吁“速成”“虚胖”难以持续

前段时间,电子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两篇硕士论文高度雷同的新闻,再一次将论文代写推到了风口浪尖。“论文代写”这项看似秘而不宣却尽人皆知的学术圈潜规则,其实从未远离。甚至研究生们经常收到类似广告的“侵袭”:你需要发论文吗,需要找人代写吗?如果不需要,那么你想成为写手吗?在大学教授林阳(化名)眼中,被“默认”的潜规则背后是一群被功利蒙蔽的科研人。“现在社会节奏快,什么都讲究短平快,没有人有耐心静下心来做研究。”林阳告诉《中国科学报》。暗藏隐忧“其实,最早开始寻找‘枪手’的是在职研究生,他们的工作岗位需要学位做支撑,却没有时间自己写论文。”林阳读博时就遇到过一位在职读博士的同学,“他几乎从未上过课,平时工作又很忙,自己哪里有空写论文呢?”实际上,在论文代写背后,藏着研究生生源及论文质量下降的隐忧。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认为,由于研究生扩招,招生质量难以保证,一些没有学术追求的、基础弱的学生,读了研究生。“原则上,没有经历严格学术训练的学生是不能获得学位的。”王德华告诉《中国科学报》。所以,王德华表示,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研究生自身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导师没有尽职尽责,至少没有认真核查学生的论文情况。此外,王德华认为,我国对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太轻、代价小,所以一些规定也就没有震慑力,“尤其是学术界已经明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如果一直没有受到处罚或处罚太轻,也会助长这种现象”。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代,他们的文字功底大都靠知识碎片堆积,不如以前。”林阳说。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学习,“当时没有互联网,我们需要拿着借书证去图书馆自己查找翻阅文献资料”。王德华也在近几年的研究生论文中发现几类问题:首先,中文语言表达缺乏简练和严谨,标点符号应用混乱,且整篇文章缺乏逻辑性;其次,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引用随意,常常没有引用本领域最重要的、与论文有直接关系的论文;第三,有些研究生对国内本领域发展了解不足,引用国内文献数量较少。“估计是转引的文献较多,并没有真正去查阅和阅读原文。”王德华说,“这些(问题)在学术上是不对的。”思想太功利除了质量堪忧,“速成”的功利思想让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很多科研人员为了让论文看起来高大上,往往会使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研究。”林阳打了个比方,有位科研人员要测量一棵大树树冠面积,他先用无人机后用激光测距等,积攒了一大堆数据并使用图形工作站运算后得出数据。“这就像用大炮打蚊子,用牛刀杀鸡。其实完全不需要。”林阳说。令他更为忧心的是,运用高端技术手段的研究虽然往往能够发表在核心期刊,但是却无法真正应用到实际。“判断一定面积树木种类,如果该种类较为常见,且地形不复杂,那么使用激光雷达等手段可以探测,但如果在云南等地形复杂地区,树木种类繁多,即便是人眼都很难分辨极其相似的树木种类,激光雷达就更难应用。”林阳说。“现在高校不仅实行学科差异化发展,而且将教师人才也分为三六九等,甚至有些人招进来只负责发论文,毫无教学经验。”林阳坦言。而且,他们的研究既无创新也无法应用到实践,用林阳的话说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王德华也认为,如今部分科研人员科学精神丧失,没有理想和追求,所以难免会出现这种现象。正如科学网博主、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明阳曾在博客中写到的:究其根源,学位论文中出现的伪高大上、假接地气自然与最近若干年“四唯”有关……当大多数人对科研退避三舍、但科学研究却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出了大问题:虚胖、难以持续!针对当下的诸多问题,今年4月,科技部曾再次发文,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打造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从“三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到弘扬科学家精神,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专家认为,从“虚胖”到“有所为”,我国正在探索中不断优化,但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原题为《论文代写背后的科研隐忧 专家呼吁“速成”和“虚胖”难以持续》)【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劫后缘

你最关心的西安教育5月23日晨报

1、媒体:叫停针对孩子的朋友圈投票,让荣誉评选更纯粹“亲,帮我家孩子投个票吧。”“麻烦给我们家×××投个票,一人可投3票哦~”。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被孩子父母的各种 “求投票” 刷屏。2、长安大学在职MPA复试作弊已查处 省长刘国中答复3条网民留言一、长安大学(在职研究生)MPA复试考场作弊留言原文:尊敬的省长您好,2018年长安大学(在职研究生)MPA(公共管理专业)复试,于3月22日上午8:30-11:30举行西方管理思想史笔试,考场为本部B202教室,教室前方有两个监控,后方有一个监控,考试期间,有学生用手机作弊。一是监考老师开考前没有核对身份证、准考证、座位号、以及与本人是否相符等信息。3、2018西安国际创业大会开幕式上,王永康讲了五个故事王永康在2018西安国际创业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尊敬的段俊虎主任,尊敬的安娜·安妮苏女士、史蒂夫·霍夫曼先生,尊敬的毛大庆先生、南立新女士,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创业英雄们,朋友们:大西安欢迎你们。激情成就梦想,创业点亮人生。今天,2018西安国际创业大会正式开幕了。4、陕西省每月第一、三周重点查酒驾醉驾毒驾百姓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于出行安全的关注度更高。根据部署,今年3月至12月,全省将集中开展“道路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安全”三项攻坚行动。5、自主研发编程工具,诺丁科技通过底层软件布局B端市场在少儿编程领域,目前市场上多数公司运用图形化编程进行教学时,一般是通过Scratch 或对Scratch 进行二次开发,还有就是基于 Web 的可视化编程工具 Blockly。诺丁科技也是少儿编程赛道的一员,成立于2016年,主要是基于blockly进行二次开发,研发了其图形化编程工具。不同的是,诺丁科技并不提供编程培训服务,而是向B端输出其编程工具。

环卫梦

2018 美国大学CS专业名校大盘点

现在去美国留学最热门的专业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计算机!据可靠数据显示,2015-2016年去美国攻读CS专业的人数已经突破14万,同比增长 25%。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起薪都比较高,那么在美国众多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大学里面,如何去明智地挑选合适自己的学校呢?下面,申友留学规划师带大家了解一下。CS 专业介绍美国的计算机专业一般分为两大类: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CS) 和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CE),还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等 “杂交” 等混合专业。CS 和 CE 虽然都归属于计算机专业,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CS主要是聚焦于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应用,因此理论性强,归属理科。CS 研究领域广阔,下分很多分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uter Programming,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curity, Game Design等。CE 是研究计算机如何运行并做到更迅速更精确,涵盖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两大部分。CE一般设在工学院,与电气工程 (EE) 专业牢不可分,有的大学把 CE 和 EE 放在一起进行授课。CS 十大名校1.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卡内基梅隆大学 (CMU) 拥有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学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研究方向很全面,且研究水平世界顶级。这样说,你能想到的所有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学术研究方向,CMU 都能提供,而且提供许多前沿领域的研究方向。以 CMU 计算机硕士项目为例,它下面有7大分支,分别是:Computer Science (CS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 (HCII)Institute for Software Research (ISR)Computational Biology Deppartment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LTI)Machine Learning (ML)Robotics Institute (RI)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工程专业) 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这个也是CMU最难申请的方向!CMU 现在有两大校区,一个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 Pittsburgh, 还有一个校区位于硅谷,简称CMU-SV.相比于平淡的主校区,硅谷的地理位置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里顶级公司应有尽有,像Apple, Google, Facebook ... 都在附近几英里的距离,找工作、找实习实在是方便至极!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MIT 的 CS 专业是以跨学科研究而闻名于世。因此要来这个大学深造的学生不仅需要在计算机学科上有所特长,而且能快速地结合并运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且结合 CS 本专业进行创新研究。MIT 的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EECS) 是很多人梦想到达的终点。EECS院系是 MIT 的工程学院里面最大的院系,有大约700多名博士生在那儿就读。它下面设有4个学位:Master of ScienceMaster of EngineeringElectrical Engineer / Engineer in Computer Science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 Doctor of Science (ScD)申请特点MIT的EE, CS在录取学生的时候,是直接录入PhD的,因此申请的难度就是PhD的申请难度。该学校在 CS 领域的深厚造诣让申请难如登天,没有非常深厚的研究潜力最好不要去轻易尝试。3.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的 CS 专业属于美国 Top 3, 在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居世界前列。该校地处 Silicon Valley,因此被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每年CS院系的申请相当激烈。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UCB 的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EECS) 拥有一大堆荣誉奖项,在EECS 学术界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个院系有500多名研究生,她的研究方向有19个分支,举例:人工智能生物系统和计算机生物学通信与网络计算机结构和工程人际交互物理电子学编程系统科学计算信号处理 等等。靠近 Silicon Valley 的优越地理位置,无论实习还是就业都很有优势。申请者最好是理工科背景,要求修过以下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机械结构数字化系统的构成设计技术 等等。5.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IUC)UIUC 的 CS 既培养 Research 型的人才,也培养进入 Instry 的人才,她的CS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系统和网络网络语言计算机图形 等等。从录取要求看,如果本科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要有充足的背景基础,例如:计算机编程算法和数据库结构计算机组织和计算理论2015年,UIUC CS的毕业生有283人进入 Google, 226人进入 Microsoft 工作,还有人进入 IBM, Amazon, Yahoo, Oracle, Facebook, Apple 等科技巨头公司。6. Cornell UniversityComputer Science 是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IS) 里的一个系。Cornell 大学的计算机系历史悠久,专业实力打入美国 Top 5. 主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据库系统系统与网络计算机图形程序设计语言 等等。Cornell University 提供硕士学位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和 博士学位 Ph.D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以就业为目标,课程实践性很强。7.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W)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美国口碑不错,院系规模大,每年200名博士在读,在职60名Faculty成员,专业排名不错,计算机各个分支发展均衡。华盛顿大学的软件工程、系统很不错,申请难度大,其他专业难度一般。就业方面,因为 UW 位于国际著名大都市西雅图,不仅气候条件优异,而且就业优势凸显,拥有像 Microsoft, Intel, Starbucks, AT&T, Boeing, Amazon 等公司。UW 毕业生很多都进入这个公司了,而且在这些公司中,UW 毕业生比例绝对最大。8.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大学,这里曾是科学的世界中心。她的 CS 不大,18个Faculty成员,学生数量不多。Princeton University 培养出了大量 CS 领域优秀的任务,比如 Jeffrey D. Ullman, John McCarthy 等均出自 Princeton University.Princeton University 开设的 CS 是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M.S.E),跨度两年,理论实践并重,偏向计算机工程,学生读完一个学期后,可以转向 Master of Engineering (M.Eng),更偏实践。Princeton University CS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Computational BiologyComputational Markets/Game Theory/EconomicsComputer Architecture 等。9.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T)Gatech的 Computer Science 设在College of Computing 下,其中有三个 school: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School of Interactive Computing,Schoo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 & Engineering。涉及的领域很宽广,目前有近200位教研人员,8 个 research center。Gatech 录取后,换老师、换组比较容易,特别第一学期结束,不过鼓励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Gatech 校园并不是很大,位于 Atlanta 的中城(Midtown)地段。Atlanta 就业机会本身就很多。南部第一大航空港、Coca-Cola 总部、CNN 总部等等都在,本地机会很多。学院在提供 就业机会信息方面做得不错。10.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科学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研究生招收MS和PhD学生,MS按是否需要毕业论文划分为带毕业论文和不带毕业论文两种,共需修读30个学分。通常来说PhD学生可获得全额奖学金,但MS学生通常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