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准备出国读博的同学,这5点小建议你一定要看看恐不爱人

准备出国读博的同学,这5点小建议你一定要看看

没有哪个成年人的世界是容易的,为了让自己以后的路可以走得更好一点,选择更多一点,越来越多人开始进修提升自己。大部分人会选择读研,读博或者出国留学,不管选择哪一种方式,只要能提升自己的能力都是值得支持的,这次为准备留学读博的同学准备了几点小建议。1、 明确自己定位制定好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定位。谨记出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一个去获取知识的学生,而不是一个可以走马观花的游客。所以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不要想太多不着边际的事情,为了自己的未来学一些真正的本领,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人。2 、有辨别的交友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开始会不太熟悉当地的文化习俗以及思想观念,所以可以积极一点和班上的同学主动交朋友,但是不管交多少朋友一定要记住古人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交友也要慎重,因为国外的思想相对比较开放,和我们国内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所以要小心不要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学会交益友,远离犬马声色之人。3 、多去图书馆学习可以多与学霸交流学习,他们之所以成绩优异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可以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方法来提升自己,就像在优秀的人身边你也会慢慢变得优秀是一个道理。平时多去图书馆,现在高楼大厦的林立,生活节奏加快,使我们再难寻一方静土,而图书馆的宁静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学习氛围浓厚,书籍琳琅满目,可以说是知识的海洋。另外,除了阅览所读专业相关书籍外,还可以再多阅读一些其他类型的书籍,拓宽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提升了思想高度,也会收获更多自己意想不到的知识。4、 学会和导师讨教遇到课题上的问题可以多向自己的导师请教,谨记自己的目的就是来学习提升的,所以不必难为情或者有“大家都没问,我问是不是显得自己不够聪明”的想法,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其实导师也是很欢迎学生请教问题的,不过,在请教之前最好可以先自己查阅大量资料文献,有自己的一个想法观点后,再去与导师探讨。5 、安全问题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注意自身安全。虽然现在治安都不错,但毕竟是在陌生的环境下,在不了解当地的处事方式时,安全问题是不能忽略的。而且出国后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国家,为人处事上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小心谨慎一点准是没错的。欢迎关注公号:在职研微厅,咨询国内在职博士、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

恐怖塔

读研和读博的区别在哪里?你的学历影响你的高度!

随着教育的发展,上大学已经成为普遍的事情。现在很多人不仅仅追求自己有一个本科学历,更多的人选择了考硕士、博士。因为有很多的工作要求学历要在本科以上,所以为了谋求一个好的工作,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究生,选择考研究生的人有很多,但是考博的人并没有那么多。那么,读研和读博的区别在哪里?你的学历影响你的高度!在大学的校园里,你会看到一些小小的角落里有人在那里背书、做题,自习室里堆满了书,图书馆里坐满了人,即使在夜晚,你也会看到自习室里那静谧的灯光。而这些人就是准备考研的人,他们要为了下一个目标付出很多。考研可以说是第二次高考了,甚至比高考更难,因为高考只需要笔试,但考研不仅需要笔试还需要面试,笔试大部分人都能过,但是面试就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了。而且考研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每个高校的研究生试题重点都不同,所以要定好方向,了解自己考的高校的出题重点。事实上,考博与考研相比要比考研容易得多,但不同的是考上研究生之后比较好毕业,但是读博并不好毕业。更多的人不选择考博是因为读研读完自己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如果再要读博的话,则又需要几年的时间学习。有的人不想把自己的那么多时间花费在读书上,所以很多人选择读完研究生就去就业。但如果你有耐心的话,继续读下去并不是一个差的选择。因为你如果继续读下去,你的就业前景会更好,你的选择会更多、未来的可能性会更大。就拿师范类的学生来说,他们如果不是在很著名的高校毕业的话,他们连高中都教不了,因为现在许多高中招聘的要求就是研究生毕业,所以很多本科毕业的人只能选择教初中或小学。但如果你是研究生毕业的话,你可以去一所不错的高中工作,得到的工资会更多。但如果你是博士毕业,你完全不用担心就业的问题,因为会有一些高校主动招聘,不仅如此,学校还会帮你解决住房问题、户口问题、交通问题等。即使在一所不太好的二本院校教书,你的待遇与教高中和教初中相比,那也是非常优厚的。所以你多花费几年的时间读书,也许你会收获更多。如果你有时间、有精力、有耐心,就继续读下去吧,让自己变得优秀,才会遇到更优秀的人。在大学里充实自己,努力考研,读研之后想一下自己要走的路。如果读博,就大胆地走下去吧,因为你的学历影响你的高度。不管是本科毕业、硕士毕业还是博士毕业,只要你有心,你会走得更远。读研和读博不是一件难事,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者差距不大但也不小。读研和读博的区别在哪里?你的学历影响你的高度!

不际之际

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

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持续发酵,激起千层浪,也引发网友对博士、博士后的关注。翟天临毕业照。微博截图读博有多难?做博士后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博士和博士后究竟有什么区别?博士、博士后们攒了一堆话想一吐为快——从“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说读博好,唯有脱发忘不了”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小李,读博两年,发量渐少。“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头发就开始一根一根掉了。”小李苦笑,“很希望知道如何在读博后仍能保持乌黑浓密的头发?”某日凌晨,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熬夜,咖啡已经不够用,补大蒜”。要靠生吞大蒜来提神醒脑,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在读博士生,最日常的画像。说起博士、博士后,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个个无敌“学霸”的形象。但事实上,这群博士和博士后们从来都不是“无敌”的,从入学到毕业,要想啃下这个学位,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多位在读博士及已毕业的博士都达成了共识:考上博士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资料图:图书馆里学习的学生。来源:东方IC朱永茂 摄一旦进入专业学习环节,大家往往需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每天除了正常吃喝拉撒睡之外,要么就在文献里埋头苦读,要么就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修不够学分也不能毕业;发表SCI论文是博士毕业的关键,常常面临各种被拒;到了学位论文环节,“论文必须要写出厚若一本书的篇幅”这件事更是熬得不少博士生失眠又脱发。在昆明某科研院所博士后刘乐的回忆中,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成功发表SCI论文还要算是件幸运的事情。“有的同学论文或因没有创新性,或研究不够,各种被拒,焦虑到一晚上一晚上地失眠。”他说。云南大学一博士生导师介绍称,要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入学考试”、“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需要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至若干篇。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多则八年也有。而数据显示,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资料图:高校学生正在参加毕业典礼读书苦,科研累,毕业难上加难,难怪有博士调侃:“读博的真相其实是——又苦、又穷、又枯燥。”从博士到博后:“满心为科研,一把辛酸泪”读完博士去干什么?有人毕业即获得正式工作,直接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去了企业及其他,但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科研院所,成为一名博士后。博士后,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对于在昆明一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后小周而言,他之所以选择当博士后,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未能出国,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剩的最好出路,只能是当博士后。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小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专业毕业后,先是争取了出国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取得资格后却意外被顶替。后来他得到山东某高校的工作机会,却因待遇问题得不到兑现而离职。辗转多地后,他选择来昆明一科研院所当博士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历高,就业面反而不大。”谈及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小周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小周介绍,相比读博期间的又苦又穷,博士后享有约15万元/年的政府津贴,但因工作需要跨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所获得的这些津贴背后,往往也注定意味着更多付出。  博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科研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研。”小周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八点到实验室,中午不休,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休息,再加上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极少有时间娱乐,甚至是谈恋爱、照顾家人。小周说:“这是博士后生活的真实写照。”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在小周看来,读博搞科研好似一场赌博:赢家少、输家多。读博读了六、七年迟迟不能毕业,或是因为就业面窄无奈将博士后当成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如果对科研不是真爱,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内心,真的不合适读博或者做博士后。”小周说。对此,刘乐也深表认同。他称,如今回过头来看,选择成为博士甚至博士后,可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天也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要想成为博士后,总共分几步?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博士后,首先得取得博士学位。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有三种情况: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本硕博连读;以及先本科再硕博连读。以常见的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为例,需要这几步:1、本科毕业后报考所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和复试后入学。2、攻读硕士学位,修完特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硕士学位。3、考博,参加入学考试,通过笔试和复试后入学。4、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理论课学习,取得要求学分;海量积累,寻找研究方向;申请开题报告;发学校指定要求的小论文;发大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5、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博士后。事实上,博士后堪称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累计已经超过16万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科研创新队伍中重要的骨干力量。然而这一支骨干力量以及更多普通博士生、博士后,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看到呢?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是万人羡慕的对象,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也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诚如刘乐所说,“如果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或是自律的快乐,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致敬爱科研的你们你们辛苦了(文内采访对象均采用化名)

栖于山林

我为什么要读博士?适合吗?如果毕不了业呢?我这样回答自己的!

每个人在考博前或许会这样问自己:我适合读博么?为什么要读?如果最后毕不了业怎么办?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正常,应不应该考博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解,或许是基于社会现实考虑,或许是基于自身考虑,也可能是喜欢读、愿意读。总之,每个人选择考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我个人而言,我选择考博的原因是基于自己对于学术的喜爱与追求的考虑。从接触第一本书开始,就对做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上大学的我并不喜欢读书,甚至一看到书就烦,图书馆更是最不喜欢去的地方,那个时候觉得有读书的时间还不如去听音乐与打球。但是因为所学的社会学专业为文科专业,学院要求必须定期上交读书笔记,不得抄袭,而且成绩作为毕业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这对我来说很头疼,但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去看书。开始是一点也看不下去,甚至看一会就睡着了,读书笔记也是写的一塌糊涂。后来偶然间翻到一本书名为《稀缺》的心理学专业图书,里面图文并茂,文字表述浅显易懂但内涵丰富、发人深思。我尝试着从正文的第一页开始读,但没想到越读越有味道,现在我还记得那本书看了整整一天,通过这本书我明晰了失败更深层次的心理机制及稀缺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心态,它会改变个体的认知行为方式,我对于读书的兴趣也是如此,缺少兴趣自然觉得读书索然无味。从那天起,我就在图书馆搜寻心理学专业的图书,恰好社会学专业与心理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读心理学专业的书时,也会去读专业书。就这样通过读书慢慢的对社会学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也学到了不少心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知识。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抽空去图书馆翻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读书笔记,更是给自己找一种只有在读书时才能体会到的心静与超脱的感觉。通过读书与写作读书笔记,不仅学到不少知识,而且写作水平也有了提高。有一次我尝试着写了一篇与专业相关的文章并投给了报纸,过了几天报纸编辑告知我同意收稿但要做修改,听到这个消息很兴奋,因为这是自己人生第一次写文章得到认可并发表。于是我按照编辑的要求认真修改了两次,后来就收到了样报和稿费,看到自己的文章登在报纸上,内心十分的激动与自豪,我知道是《稀缺》那本书改变了我,而且也引导着我继续向前,因而到了大三,我做出了考研的决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顺利被一志愿高校录取,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启发与鼓励为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读研后,通过上课与平时的交流,我发现这个平台要比本科院校大得多,而且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和与他人的巨大差距。为了缩小差距,也是为了在研究生阶段能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我选择继续读书,同时也会做读书笔记和写学术论文。我清楚地记得导师在第一次见面时对我说过的话:“读研究生以后要记得多学点东西,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东西,自己也要课下多读点书,如果能写一篇文章更好。我说这些不是要求你们走学术的道路,而是在研究生期间给自己一些事做,不要混日子,如果这样还不如不读。多学点东西对你们将来发展都有好处,毕竟你们的时间有限,今后的路还很长,学点东西对你们今后从事科研或者走向社会都有益处。”这些话让我很受启发,而且也坚信导师的指导一定对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有帮助。因此,在研一期间,每当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都会请教导师,导师也会耐心给我讲解,而且通过与导师的相互交流也增进了彼此的情感。记得有一次导师和我说:“你和其他同学不同,他们无论做什么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是你不一样,能看得出来,你喜欢读书与写作,喜欢做学术,这一点我很欣赏,也很认同。我觉得你今后可以继续读博,因为读博会接受更高层次水平的教育,而且你需要,也有能力去读,当然,在研究生阶段还要再发一些文章,这样对提升你的学术素养与考博都有利。”说实话,其实我从研一入学那会就已经决定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读博,因为我知道仅靠研究生期间的教育还不足够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还需要读博的历练与升华。加上导师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更让我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了方向与目标。科研成就的取得坚定了我做学术与读博的信心在读研期间,我通过读书写了一些读书报告,但这些读书报告仅仅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并没有结合书的内容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而且也达不到发表的要求。因此,我请教导师有关发表的事宜,获得了一些论文写作技巧与文字表达方面的知识,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读书报告进行了整理与修改,通过反反复复的磋商与修改最终成型,接着投给了一个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期刊,幸运的是,文章得到认可,但还需要修改。于是我便按照期刊编辑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修改,最终得到许可,并在三个月后拿到了样刊。但我清楚想要考博只发一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努力。在发表了第一篇学术文章后,对于论文写作与注意事项有了了解,于是便按照论文写作的标准与要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并写成了一篇文章,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得到发表。后来又陆续发表了两篇文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导师和同门合作了两个科研项目,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最终顺利结项。在取得这些科研成就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做学术的生活,不仅具备一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快乐与充实。这些成就的取得,也更加坚定了我做学术与考博的信心。以上就是我为何考博的原因,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训练让我对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且在做学术时能够感受到快乐与充实。我相信通过考博深造能够进一步提升我的学术能力,并推动着我在学术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来源:募格学术 浪迹天涯

玉面侠

四年大学 三年读研 两年读博=九年可以让一个女孩子变成什么样?

四年大学 读研三年 读博两年=9年!九年人生有多少个九年呀,这几年对一个女孩来说她有什么变化?1女博士很会做家务,博士都读了,做饭这点事有什么难度?只是愿意不愿意,有没有时间罢了。女博士很会带孩子,她们有着高于一般女子的眼光和格局,利于孩子的幸福和发展。2美丽的女博士很多,且又美又有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吗!3将来会成为女强人那种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凡事业4培植了自我成长型思维的良好途径。成长型思维,是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问题、困难和挑战。她们张扬而内敛,谈吐温雅,独立勤奋,没有市井女性的粗俗,在这样的朋友圈中你不会感受到25岁你会成为大龄剩女,不会感受到没有对象有人催促,不会感受到社会舆论对于高知女性带来的压力。有的只是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鼓励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5视野的高度:读书、旅游是女生提高视野的重要途径。学识的丰富,待人接物的视角和态度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良书给你带来的不仅是精神的享受更是与伟人灵魂的沟通。旅行是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历练,行走在路上,要不肉体在前行,要不灵魂在激荡,肉体和灵魂的前行总能碰撞出神秘的火花。内在的升华使得你不会因为小事而无理取闹,不会因为一点成绩而忘乎所以,云淡风轻,淡若黄菊。谈吐之间你的素养无形中会彰显,所谓“内腹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优雅的变老与视野的高度是分不开的。3、对自己的历练:都说当学生幸福。读一次研试试看,读研辛苦吗?看你选择,没有任何追求,每天可以过得像过年,但是!周围朋友都是22岁朝上的成年人,有多少人愿意在这三年求学生涯中荒废自己的年华,空手而出校门。早晨八点到晚上十点,相较于上班族学习的时间更长,导师办公室、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工科生做实验更是经常熬夜到凌晨一点多。在这期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外人根本不清楚,而最大的压力就是孤独!由于每个人的活动时间不同,饭点不同,工作进度不同,因此你常常能看到硕士、博士一个人进进出出。相较于硕士,博士几乎全程就是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住宿一个人学习,她们所承受的你们一般人承受不起。6不要去取笑读硕读博的女生她们无趣、单板、相貌平平。其实恰恰相反,这些年,颜值高、身材好、家境优的女硕士女博士比比皆是。如果你不在学术圈或者科研圈混迹过,我不建议你对任何读硕、读博的人士进行主观小众的评价。仅仅道听途说,以冰山一角的新闻和文章便进行片面的评价,会显得肤浅而没有力道。要知道选择将自己的青春继续在学习中度过是需要勇气的,追求不同,视角不同,不应该用自己的三观去随意评价别人。7保研,我没经历过,但是这是更漫长的战斗,你需要在大学前三年,年年成绩保持优秀,这是三年来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还要在一所所学校中不断穿行求得老师能够收自己为学生,小心翼翼,生怕话有偏颇,只是为了能够给自己换来一次机会。所以,每一次机会都是得来不易的,和幸运无关,和努力有关,努力到了,运气自然会来!要知道,每一个读硕读博的女生都是认真而优秀的!

项燕

读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这些方面需认真考虑过吗?

来源:募格课堂 作者:飞蛾扑火2020博士录取工作已经结束,成功上岸的小伙伴也陆陆续续接到录取通知书,想必此时正沉浸在“考上博士”、“人生赢家”的喜悦之中。欣喜之后你是否想过,一个月之后你就要进入博士校园,实现从硕士到博士身份的转变,并开始博士之旅,你是否真的做好了读博的准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言:考上博士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我看来,读博,最重要的一点是,它(通常)发生于你人生的重大转变阶段,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思想的转变(幼稚or成熟),身份的转变(学生 or 打工者),责任的转变(被支持者 or 支持者),个人生活的转变(自由的单身/恋爱狗 or 结婚生子)等。所以在读博之前,还需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做好了心理上、科研上、导师上、经济上、生活上、身体上、婚姻上等各方面的准备。01、心理上的准备读博之人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抗压心理,读博是场持久战,读博是枯燥的,要有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读博士精神层面你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那种孤独感,那种无奈,那种焦虑,以及随时随地的自我否定,被他人否定的挫败感,还有对未来的迷茫感是必须经历的。我没有见过一个博士是开开心心,简简单单的就毕业的。未来四年你是否能够完全的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产生怀疑,研究迟迟没有进展,与教授做谈话也不尽满意。你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逃避的状态之中,你的信心、骄傲、尊严等等都会受到打击。但一定要有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的觉悟,不然会陷入死循环,永远都出不来。02、科研上的准备我们经常戏说,一入科研深似海,从此没有齐刘海,读博的初衷、过程、结果都是为了科研,做科研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工作,要有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才成功,所以这离不开你的知识储备,做好静下心来做科研的准备。做科研要有恒心、耐心和初心。读博其实也很简单,不发表就出局,所以在读博期间要尽早发表论文,提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科研也要选好方向,最好带着工作后的需求去研究,实在不济,博士时的训练也能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比如读中外文文献、关注最近进展、做综述、怎样选择实验方法等。03、导师上的准备老师不会告诉你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写或者怎么做,他给你一个课题或一些资料,是需要自己去思考要怎么应用这些资料,研究出来东西。读博士锻炼的是一种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就是“自立”,不依靠别人的去完成一项研究。一定不要有依赖老师的想法,希望老师会帮助自己。希望大家能记住一句话,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为什么很多学生会叫导师叫“老板”,因为这个时候的老师已经不单纯的是老师了,你们之间掺杂了很多利益关系。我不否认会存在好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你,那你一定要烧高香了,因为这种几率真的可怜。04、经济上的准备现在国家每年给博士生一万五的生活补助。学校一般按月发放,每月1500,一年十个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奖学金。总体来说够花,如果你不求吃好喝好。但是,也不富裕,至少和同龄人比,和那些已经工作的人比,你很穷。如果你想一边挣钱一边读博,那就做好延期的准备,如果能稍微有点奖学金等补贴同时耐得住清贫的还可。所以读博的过程并不是很富裕,读博之后的就业并不意味着高工资。05、生活上的准备关于生活与科研的平衡,规划好时间,不要为了熬时间而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时长固然重要,高效也同样的重视。哪些是科研时间,哪些是娱乐和生活时间,要合理规划,要有明确界限。那些说因为读博、因为科研没时间处对象甚至不敢找对象了,我是不赞同的,这锅甩得太明显。人生中的很多事是并行的,穷尽四五年之力,只为个博士学位,纵使得到了又如何?因为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错了太多更美、更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爱情、亲情、家庭等。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分清主次,并并行处理好诸多事情,才是能力之体现。06、身体上的准备早睡觉不要熬夜,不要焦虑。读博士是长跑,身体很重要,不要贪黑不睡觉打游戏。不要天天焦虑掉发,都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积极阳光的态度去一个个去面对并解决掉问题。读博期间也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07、家庭上的准备家人的支持对于你读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家长而言,挣钱才是硬道理,读博时间很长,他们可能等不起。对于男生而言,快奔三的年龄,父母希望早点传宗接代,早点抱孙子,对于女生而言,快奔三的年龄,父母希望早点嫁人生子。没有父母的劳动和催促你会很省心,父母的支持将是你读博路上最大的动力,你会少了很多后顾之忧。08、婚姻上的准备快奔三的年龄读博,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你晚婚晚育,当别人买车买房时,你只有自行车和宿舍。当别人老婆孩子热炕头时,你只有孤零零一个人寒窗苦读。当别人朋友圈晒娃旅游时,你只有图书馆和实验室。所以在婚姻上你可能要忍受孤独,当然也有读博期间结婚生子的,所以读博的单身狗要尽早脱单哦。读博,可能会有一些阶段很艰难,艰难到你以为自己挺不下去,以为自己真的得了抑郁症,以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但是真的挺过去就好了,不是你一个人这样,不是你太脆弱,不是你不如别人。只要挺过去,就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读博后悔四年,不读博后悔一辈子,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读博,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你只便风雨兼程。还有就是,读博是一个短期内收益一般,长远看还不错的经历,希望你享受这个过程

辟谷

宿舍6人全都考上博士,论学霸是如何养成的?

在高校,学霸几乎是随处可见,而且也会有几个学霸宿舍也是不出奇的。在我们印象中,学霸都是戴着厚厚的镜片,在图书馆学习,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学习,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我们在刷新闻刷热搜的时候,也总能看到某某高校关于学霸的消息,最近就有一则消息是在青岛农业大学出现的一个学霸宿舍,宿舍6个男生全都考上了博士被名校录取。他们是2015级化学与药学院农药学以及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生,看到学霸宿舍的同学们,一看装扮,妥妥的理工男,算是整洁干净,没有花里胡哨,都是典型的学生模样,这样平凡不起眼的外表下,内心却是无比强大,承受了平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在攻读研究生的这三年,熬夜写论文,通宵做实验都有经历过。其中一位同学说,他们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待13个小时左右,除了睡觉,基本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白天很少见面,都在忙着做实验,这三年是不平凡的三年,是难忘的三年。这几位同学表示他们其实跟其他研究生是一样的,都是在读研的这条路上,不断探索、钻研、实验。研究生在外人眼里看来就觉得好厉害,天天做实验写论文都是超级累,可是这样的一种累不是累了,反而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他们都是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应该是有兴趣作为动力吧,他们觉得做实验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是寻求快乐和寻求兴趣的过程。考博的这条路注定是不好走的,他们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花更多的心血,才能有这般了不起的成绩。天赋只会出现在极少部分人身上,更多的还是靠着后天的努力,比别人更加勤奋,天天都是待在实验室,常常会因为忙碌而忘了时间,虽然这样的生活枯燥乏味,却很充实。这么长时间的坚持也终于换来了回报。在采访的时候被问到了谈恋爱了怎么办?有位同学说到:“就是在实验室里,带女朋友到实验室来,边聊天边实验,让女朋友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这样还可以共同提高。”还有就是他们想要读博,是因为老师和实验的影响,更多的也是想提升自身的价值。这么看来,环境和同伴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啊,智者,择优同行。

李双双

为何考研的人很多而去读博的却极少?导师们为何更想让学生考博?

为何考研的人很多而读博的却极少?导师们为何更想让学生考博?在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能够从普通本科逆袭到985大学读研自然是大部分的考研党特别想要达到的事情。而每年考研的人都很多,但是读博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没有读博的打算。但是不少人在读研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硕士生导师却非常想让自己读博。为何明明很多研究生读研时不想考博,而他们的导师却特别想让他们读博呢?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吗?分配任务,逼写论文,为何很多研究生导师想让学生继续读博深造?很多人觉得读博是一件遥远的事情,读研还没开始,读博又从哪里谈起呢?也有人觉得考研很难,考博更难,而且考研的时候吃的苦很多人不愿再吃一次,更何况考博的难度丝毫不比考研低。最重要的是,考生若想考博必须在研究生期间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以,这就迫使考生不懈地努力学习,发表核心期刊,撰写高质量的论文,这样才能有机会考博成功。这一切都是需要辛苦的汗水换来的,但是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没有这个定力和实力。小水的同学在读研期间就曾对小水说过考博的问题。最初他在考研的时候,导师在复试中问他有无读博的打算,当时他是希望读博,更一步深造的。但是读研之后发现,自己基础差,研究生毕业都比较困难,所以也对考博这件事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所以研一的时候选好了导师之后,他对科研和学术研究已经不再关心了。但是到了研二开始,他的研究生导师开始分配给他各种科研任务,逼迫他撰写论文,意思是要着重培养他,争取申请读博。这就使得他每天几乎都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中度过,还经常晚上到导师家中开会,商讨论文和实验的问题,每天折腾到深夜才能回宿舍睡觉,这使得他苦不堪言。他当时的想法只是早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最好读研期间找个对象,这样终身大事也有了着落。但是因为导师想让他考博的缘故,一切的打算都落空。为何导师们明明知道学生自己心理上不愿考博,但他们还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学生读博深造呢?其中的原因也并不难猜!原因一:导师们不愿中断自己的研究,希望考博留住学生不少研究生导师带硕士生,同时也带博士生,这样的导师一般都是大牛,手上的课题和项目很多,但是有些课题和项目的跨度时间很长,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导师们和自己学生合作的课题很容易因为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而搁浅,在学生无法被替代的情况下,导师们自然希望考生读博之后继续研究。毕竟研究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很难再有人能有精力和毅力再从事学术研究了。原因二:导师们希望学生继承自己的衣钵,发挥所长每个人在读研的时候,因为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展现出的实力自然也不同。有的人读研期间被导师发掘到其专业才能,具备研究专业的天赋,这样的学生导师们自然不愿意放过,当然希望这样的学生继承自己的衣钵。也有的导师等了很多年都没有等到这样的学生,一旦等到,肯定会将其作为关门弟子来培养,让其考博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原因三:导师们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读博后待遇更高和考研类似,博士生就业面更宽,甚至可以去大学里任教,但是研究生却没有这个好处。导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更有出息,甚至超过自己的老师,这样是最好的。特别是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只是其次,不少大医院的主任或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博士生毕业的。因为在该领域研究的时间长,专业技能更强,因此获得的成绩也最好。最为现实的一点就是,博士生就业自然碾压本科时和硕士生,不少城市和单位在引进人才方面对博士生大开方便之门,一般都会有高额的安家费,动辄几十万。这也是因为博士比较少,也是专业的人才,比较稀缺的缘故。所以博士生就业时的待遇会更好,自己各方面都会有个质的提升。所以,小水同学的导师也是为了他考虑而逼他考博的。然而,在小水看来,读研和读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多数的人读研的目标很明确,在就业如此严峻的当下,他们读研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研究生学历的文凭,而考博却完全没有必要,等到了博士毕业再就业虽然待遇好,但是不少人等不到那个时候,会为世俗所累。更何况,读博的时间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年龄问题也使得他们向家长低头,不得不屈服,早早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不过,对于那些致力于某领域研究的人来说,确实比较适合读博。但是读博也是要讲究实力和机遇的,要是你的导师刚好带博士生,而你没有被家庭所累,这个时候就完全可以考虑读博了,毕竟博士的好处是读研和本科时都没有的。如果你考上了研究生,你会选择读博吗?有人说,女生不适合读博,因为年龄太大了,找对象都困难;但也有人说读研期间就能结婚,读博也不成问题。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放課後

这些在读研读博后才明白的道理,答案有些扎心,但也很现实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听过前辈很多道理,但是我们仍然有我们自己的固执。坚持着自己的主见和看法。听不进他人的建议和意见。结果等自己也到了前辈那个年龄的时候,却发现他们说得很对,但是你却没有听。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毕业后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很难。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不少人都选择了考研读博。从学历上提高自己的能力。今天就跟大家说说不少网友,在读了本科和研究生乃至博士之后,才明白了一些道理。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他们在读完研究生和博士才知道的道理吧。网友A:读博士可能不一定是对的,也许读了之后完全是浪费青春。你好不容易考了个博士,成为朋友圈里面学历最高的那些人,你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觉得沾沾自喜。但是,过了很久,直到博士毕业了之后你才发现,本该是青春的时候,别人趁着大学,没有就业压力,出去旅行,感受这个世界,你却在这个时候每天跑实验室,出数据,写论文。到了毕业,你发现,旁边的人早就薪资过万了,而你还在找工作。别人小孩都会说话了,而你连对象都没有。别人当了个小公务员每天小富即安很开心,而你肩周炎颈椎病什么都有了。网友B:那个时候真的应该早点明白,时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大学的时候家里不是特别富裕,所以每天花很多时间去兼职,不是发传单就是带家教、做服务员。每个月拿到工资就去买买买,那个时候我是宿舍里最不缺化妆品和衣服的人,结果到了毕业才发现,别人把时间用来学习,我却一直在赚钱,导致现在什么都不懂,一直找不到工作。网友C:我就应该早点转专业。当时,刚入学的时候,我家人叫我学计算机,说计算机就业好,以后工资高。我当时本来不想的,因为本来对编程就不感兴趣,而且也很讨厌数学。但是拗不过爸妈,还是读了计算机,结果在大学的时候一直挂科,差点拿不到学位证书。现在毕业了出来,也因为专业能力太差,转行做了别的工作,回想起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干,感觉和白读书了一样。当初就应该早点转专业。网友D:真的应该趁大学的时候多读书,什么书都去读。我大一的时候就明白自己读书少,和别人聊天总是没有共同话题,别人谈历史名著和名人,我什么也不知道,就显得自己很无知。所以劝大一新生,一定要培养好读书的习惯,每天一定要有一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一定要逃离宿舍,宿舍就是堕落的温床。在宿舍你看到同学打游戏睡觉你也会想和他们一起打游戏睡觉的,不知不觉会浪费特别多的时间。等你除了宿舍,到了图书馆,田径场你才会发现,这才是大学期间最有意义的生活,所以千万不要窝在宿舍里。看了这么多网友的回忆,你会不会突然觉得自己似乎现在也在重蹈覆辙,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最好改变自己目前的习惯,从现在做好自己,不要等到毕业后发现生活不如意时才觉得后悔。无论是选择读研读博,还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工作。最重要的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不能盲目跟风。

小旻

女博士为读博辞20万工作,后悔如今找不到!这就是教育的白眼狼?

这几日,手机被一名自称为“法学女博士”所写热帖刷屏,文章题目是“为读博我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怎么也找不到了”。文章中充满了顾影自怜的叙述。文章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几年读博教育的经历,下面我们选取文中比较精彩的内容:第一部分,文章讲述作者的现状: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法学女博士。本科毕业时我就在一个一线城市的垄断国企工作,第一年的年薪10万左右,到我辞职时已经快20万了。那时正好遇到现在的老公,他在北京读博,就追随他来到北京,考上了一流的法学院读研读博。 现在即将毕业了, 我发现我如今的最佳选择竟然还是当初放弃的那类工作,但现在我投了几百份简历才发现,我再也进不去那种单位了。很多用人单位明目张胆地写着:30岁以下,甚至27岁以下,男生优先。忽然感觉自己像站在一片荒野上,四处张望都看不到方向。第二部分,文章讲述作者的职业规划:如果说读书是一种投资,为什么我投资了负资产;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了斗志,对工作也失去了憧憬,对所谓的学术更是。规划一下我未来的职业,我并不想当老师,因为读书这些年对学术界挺失望的,从前天真,老觉得学校和社会不同,后来才发现坏风气学校尤甚。我分析自己的个性,很想去做律师,但是很少博士毕业出来做律师,而且好像只有走投无路了才会去做律师 。我也不想去国企了,而外企显然是不会要一个博士作为初进人员。考国家公务员,分数很高,心气更高,报了热门国家发改委,差两分没有进入面试。 我一直在消极地找工作,很少申请单位,因此也没有什么面试经历。记得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简历放在某个求职网站上,很多单位打电话,居然还有一个猎头找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又放了,3个月没有一点反馈, 后来才醒悟过来原来在这个人肉市场我已经大幅度贬值了,哭都来不及。我很讨厌说老公养我的话,我绝不愿意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第三部分,讲述作者曾经的兼职经历:我最大的缺点是懒,不过但凡我做起事情来效率还是挺高的。北京这个城市我呆了快5年,还觉得有点格格不入,有时候我怀疑这辈子我是不是都会对它有这种隔离感。在找工作这个问题上,有时候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屈就”,只是人家还不愿意“高攀”呢,简直就是女博士在婚恋市场的写照。对于国家公务员里的好单位,我还是会尽全力去考吧, 国家公务员在面试阶段还是有不少猫腻的,除非正好你的竞争对手和你一样都没有背景。 这个社会从本科以上,赚钱能力和学历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我们是进步的牺牲者,我听我的老师说过他们当年读完博士,单位来请,给住房,解决配偶进京指标,于现在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其次,现在的高校已经不像从前了,课时、课题、发表论文、还有各种事情,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啊,一点不见轻松,也就近5年的事情。如果想好好干就更不容易了,水平要有,关系要好,里头外头都要吃得开,一点不比社会少好混。而且北京高校很难进,博士太多,教席太少。老公是北京人,我们没有房子的压力。我虽然现在很少去面试,但是博士期间找兼职曾经去过几家律所面试。过程差点没把我气死,我在简历上注明了我是在读博士,去了以后一个女律师面试的我,两个男律师陪着;那个女律师全程板着脸,先从家庭情况开始问,当她问到我是不是买了房子我已经很不高兴了,我说,我想这和工作无关吧。她又说,啊,你们这些读书的博士,开始都说的好好的,到时候又干不下去了,以前我们这里也来了一个清华的男生,干得真不错,后来说是有课题,结果撂了担子就走了。还有一次是我去另外一家律所面试,那个所谓的主任和我说,除非你们家里死人了或者你自己病得起不了床(绝对原话)否则不要和我请假,什么妹妹结婚,妈妈来北京了不是借口。我们这里要求加班就是加班,我说了加班必须加班,你的时间我付钱了,就我说了算。一个月3000。第四部分:文章谈到了自己家庭的情况,婆媳问题无法绕开?当初我结婚,感觉公公婆婆对我太好,他们很虚荣,自己儿子是博士,所以希望儿媳妇也是,跟我说得很好,说是读书怎么都是好事,我也就脑子一热考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公公婆婆说得再什么好也是面子上,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完全没法和父母比。 他们是北京人,平时嘘寒问暖的,到了怀孕以后,他们就想让我回娘家,而且说是:怕我妈妈担心之类的,我是在娘家生产和坐完月子的。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公公婆婆很高兴,到处吹嘘,后来发现我们生活压力大,因为很多年我没有工作了,我婆婆脸色就没那么好了,就说什么当初让你考没想到你能考上之类的;还有同事小孩清华博士做兼职赚很多,虽然语气不很坏,不过听了也很伤心。真的伤透了心,所以现在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我。如果不是为了我老公,我不会辞职来北京;如果不是为了他们家,我不会考博士;当初我其实说的很清楚,我不喜欢搞学术,考博士一点意义都没有,可是由于他们一直算半文盲,总觉得家里多个博士那简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第五部分,谈到自己对于工作的期望,总有太多的忧伤:我现在学会将期望值降低,才越不容易失望,无论对人对事,可是我发现人连期望都没有了就更可怜。我现在就处于这个可怜郁闷的阶段。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宿舍的一个傻乎乎的女孩去律所面试,到晚上9点那个面试的律师打电话要她去酒吧之类的地方陪他。傻女孩因为比较信任我,还打电话问我说应不应该过去,给我臭骂了一顿。我说你还算名牌大学的硕士呢,做助理一个月3000多还想你卖艺又卖身啊。其实我很喜欢有创意的工作,以前读本科喜欢在图书馆看广告和摄影方面的杂志,觉得有些创意真的好棒啊。我坐不住而且很讨厌寂寞,所以读博士真的很为难我了。当年本科毕业真是钱赚的容易,工作环境超舒服,每年旅游2次,出差都是5星级,所以现在落差尤其大。而且觉得这些年受的苦都白受了,考试很痛苦,写论文也很痛苦。当年我本科毕业出来,单位有一个大约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直接当了部门经理,配几十万的车,一年收入40多万,位高权重。也正是因为那样,我一直想读硕士读博士,但是当我读了之后已经开始打破了学历的神话了。第一因为人太多太多,第二因为理性了。所以我说我不赶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排序是男硕最容易,接着女硕、男博,最后才是女博士。以前觉得学术至少清高。等自己给逼到花钱发文章的时候就觉得啥也不是,很是堕落。考博都是很痛苦的。 因为付出了那么多,所以有期望。我以前很多朋友都在自己的圈子有所建树了,国有单位混个中层,做律师的时薪2000元、轻松年收入百万,他们笑我傻,辞掉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去读博士,再回头看到现在的博士同学那种清贫、孤欢寡欲的生活,到30多岁了还在为一份工作而战战兢兢。(9月8日 澎湃新闻)上面是我们从文章中选取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能全面的反映作者的心态和情绪。”女博士现象“在社会上发生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这篇文章依然在网上引发热议。有评论说:“读博士与挣钱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期待读博士能换来财富迅速增长,失望的可能性会很高。时移境异,当初的工作找不到,当初的人寻不见,是世间常事,干博士何事?这位女博士所说的事情,跟博士无关,只跟她自己有关。怨老公、怨公婆,不惜笔墨;怨自己一时糊涂,一笔带过。看待别人时,全是艳羡;看待自己时,都是顾影自怜。文章除了满屏自怨自艾,始终缺少一种即使法学学士也应该具有的基本逻辑。浅显的道理在于,读博士与挣钱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财富分配的角度讲,博士毕业虽不至暴富,但可以在社会中获得一份正常而基本体面的工作,生活大概率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在社会工作机会的意义上,博士意味着可选择的路越来越窄。第一,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成本很高,即使按照原来博士三年毕业的时间来算,拿个博士比本科毕业要多读六年,目前部分高校博士学制已经改成四年了。第二,机会成本太高了,别人在职场打拼的时候,念博士的人都还跟书本较劲。第三点,由于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高昂,意味着专业成本极高。博士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相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讲,高出了不知多少倍。“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20万年薪的工作不等于生活一片灰暗,更何况,一是自己的选择没必要后悔,二是现在没有20万年薪的工作,也不表示永远再没有。(任孟山)读完这篇文章,又浏览了有关此篇文章的诸多评论,笔者有一点想法,分享讨论:首先,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多么大的问题。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各级各类学校,无论是培养劳动后备力量,还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都需要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曾经,全社会对学历进行盲目的崇拜,不管是经商的,还是做官的,都要弄个博士帽戴戴。好像读了博士,就能多挣钱,就能当大官。而近年来,教育依然是只注重分数,分数决定命运,考试圈定人生。家长对孩子也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考入好大学,一路下来,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赚大钱,有实权,才是成功的人生,才是成功的教育。社会应该是多元的,生活要多姿多彩。当所有人都挤上拿高分这一条路上,这个教育的方向有了问题,这种教育的结果一定要失败。其次,教书育人,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只在教书,不再育人。因为分数的比拼,高考的选拔,教育,只剩下教授知识,而忘了对人的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并不是高学历者多,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是高素质的。学历文凭可以滥发,而人口素质是一个工程,没有高素质的社会成员,再高的学历,也带不来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再次,不同层次的教育,有着总的和分类的目标。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现在教育,急功近利的造就了大批量的”人才“,这些”人才“,说其为”才“没有问题,说其成“人”,却有待”商榷“。最终,他们学有所成,知识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成为高学历者,成为大学生,他们返过来,却认为教育耽误了他,社会对不起他。这有教育的原因,也有受教育者的原因。从而,一大批的受教育者认为,受了教育就要出人头地,就要赚大钱,掌实权。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赚钱的学问,也不管人术学。有评论说,读书只为赚钱,出发点就有问题。博士大家知道是干嘛的么?博士头衔是证明一个人的有相当学术能力并且在某学术领域有自己独特见和发现,国家教育部门给颁发的证明而已。谁说博士一定要赚钱。相反,敢读博士就是证明这人坚定走搞学术这条路,向钱看肯定是不对的。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对教育不满的人,出现教育的白眼狼,让我们好好反思教育在哪些地方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