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什么很多导师对“推免生”比较青睐?“推免生”真的很优秀吗?灵感秀

为什么很多导师对“推免生”比较青睐?“推免生”真的很优秀吗?

为什么很多导师对“推免生”比较青睐,甚至“情有独钟”呢?那是因为在很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看来,通过保送“上位”的推免生,相当于研究生中的“免检产品”。“推免生”真的很优秀吗?如果我是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让我在985、211大学的“推免生”和本科母校是二本的“考研党”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当然更倾向于前者,原因如下:(一)“推免生”是一本院校中的“种子选手”。“考研党”和“推免生”相比,谁更优秀?从整体上来看,“推免生”的综合实力更强劲一些。被保送的“推免生”,大部分都是一本院校中的“种子选手”,其学业成绩在大学的前三年当中一直是佼佼者。虽然在“考研党”当中也有相当牛的存在,但和大部分“推免生”相比,“考研党”的优势并不明显。当然,本科母校是985的“考研党”和普通双非一本院校的“推免生”相比,二者的优势是差不了多少的,甚至前者更受目标院校导师的青睐。(二)“推免生”进入目标院校,很容易成为导师的“左膀右臂”。拥有被保送推免资格的大学生,一般是重点大学的尖子生居多。而因为“推免生”中的中流砥柱本身就是名校的尖子生,所以会成为传说中的“免检产品”。和普通的“考研党”相比,“推免生”的底子比较厚、悟性比较高、专业成绩优异,当“推免生”被目标院校成功保送之后,就会比考研党更早一年左右接触导师,多了一年的学习实践,哪怕“推免生”和“考研党”的资质旗鼓相当,也更容易成为导师在搞科研时候的“左膀右臂”。(三)很多“推免生”比“考研党”更珍惜读研的机会。“推免生”在大学的前三年耗尽“洪荒之力”让自己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并以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成绩优势拥有保送资格。在正常情况下,进取心如此之强的大学生在被保送推免后,会比普通的“考研党”更为珍惜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这也是很多导师对推免生另眼相看的一大原因。不管是“推免生”还是“考研党”,只要被同一个目标院校录取,那么原则上就不存在谁更有优越感的问题了,毕竟在被目标院校录取后,他们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

大盗不止

名校导师为何青睐推免研究生?本科阶段就走进实验室的天然优势!

名校的推免研究生比例高随着就业市场的水涨船高,毕业后选择继续升学深造成为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们的选择,这也是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何会连续多年屡创历史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国内各大名校有限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却被推免研究生大量占据,越好的高校,推免研究生占比越高,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推免生比例达到了50%左右,甚至某些特定专业的推免生比例达到了100%,因此想要未来想要进入名校攻读研究生,那么最简便的方式,那就是高考直接报考名校,或者努力考入一所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在各大高校似乎都存在被默许的潜规则,那就是保研生比考研生更受导师欢迎,本校保研学生比外校保研学生更受导师欢迎,基本上有名气,实力雄厚的导师,很早就把招生名额锁定,最后留给参加全国统考学生可选择的优秀导师非常少!研究生阶段,好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阶段属于导师制的教学管理,因此研究生阶段,好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例如2020年苏州大学一名硕士生跟随导师在硕士阶段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发表重磅论文,因此他很容易申请到海外读博的机会,虽然由于疫情的原因,最后放弃了海外读博的机会,但是由于硕士阶段在导师的带领下,有机会参加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学术合作,认识了自己在国内申请博士学位的导师李培宁教授,作为2019年刚回国发展的李培宁教授,直接被华中科技大学聘为教授,有国家光电中心的科研平台,有选择到具有高水平的科研教授,该名研究生未来的学术道路非常的宽广,甚至已经有人预测,甚至博士毕业后就可以被华中科技大学评为副教授!高校间的差距悬殊几乎每年全国研究生统考复试过后,总会有各种的冷门频现,一些初试高分的研究生惨遭淘汰,如果去统计被淘汰的研究生,大部分都是普通高校的学子,同样的考分,各大名校教授对985或211高校的考生更加的青睐,主要原因是,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名校教授们发现很多普通高校的高分考生,由于本科阶段各大高校间的差距,普通高校的科研平台不足,让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非常的差,而且专业知识范围非常饿狭窄,无论是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都不足,加上目前高校对于导师的考核评价也比较严格,因此导师们为了避免“遇雷”,会从本校的学生中挑选科研能力出众者,高校分为教学型高校和科教型高校,科教型高校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被鼓励走进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中通过动手操作完美消化书本上的专业知识,通过科研实验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会为何名校导师们都喜欢名校本科生的重要原因!毕竟科研工作,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需要综合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天赋!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已经到了2020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排名,院系硕博士点的分布,院系相关专业导师团的实力,这些都是具有很强参考价值的选择!

吵闹鬼

为何推免研究生还有不被录取的,该怎么办?听他导师怎么说

9月的周末比较忙碌,比如不少高校将推免复试安排在7-8日、14-15日。一般来说,推免生选拔包括英语听说能力、综合面试(思想政治、专业综合)两个环节。想要获得推免有2个必备条件:1.拿到在读本科院校的推免资格。2.获得意向推免大学(可是本校)的预录取意向。之前,不少同学问过我,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等政策性加分是否计算入专业排名。在这里面同样有2个细节:一是在读本科学校的认可,是否能有加分保障获得推免资格;二是拟推荐院校是否接受加分后的专业排名。其实,双非院校的一些推免过程可能有些不规范,主要是推免指标非常少。比如,一个专业60人,可能仅有2人有推免资格。同时,由于平台限制,无法推免到自己意向的名校,经常出现舍弃推免资格,自己复习备考的情况。比如,上图就是某985大学2020年推免生选拔的条件(1-4点的条件需满足至少一项),明确提到是“加权平均裸分(不含各类政策性加分)”,且达到专业排名前25%。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拟推荐院校是否接受的问题,会限制部分具有推免资格学生的院校选择。这里面还提及不少同学关注的挂科问题,部分院校是认可挂科后补考、重修合格成绩,但是仅认定为60分计算加权平均裸分。相对来说,激烈的保研资格竞争挂科一次,尤其是4个学分这样的课程,希望基本不大。有心走推免之路的学生,前三年切记不可"松一口气",得持续努力。前文我说了推免的前提:一是有资格,二是有学校接收。推免生未录取的问题肯定出现在"学校接收"环节。常见几类推免生未录取的情况:1.未通过拟推免院校的复试。在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参加几所院校的推免复试,甚至是提前参加暑期夏令营选拔拿到拟推免意向。在不少985高校,暑期夏令营推免录取的比例已超过50%。之前,我们专业就有个学生,2个暑期夏令营综合选拔均不合格,推免复试的另外一所上海的高校也被淘汰,经过多次失败后,“被迫”参加本校推免的复试选拔后留下。2.少量大学依然违规存在限制推免校外。之前,有学生给我留言。他们专业具有推免资格的有10人,前6名可保校外,后4名只能留校内。他比较遗憾,因为绩点计算、综合面试等,成绩排名第3的他被算成第7名。可是他之前仅报了校外的推免复试,未参加校内推免选拔。这个时候,学院可能会邀请他留本校读研。若是他选择放弃本校,或者学院未邀请的话,同样会具有推免资格而无法被录取。其实,推免复试之后,不少学校会要求和公示的学生们签订协议,明确要求在推免系统开放后,只能接受该校的拟录取。提这个事情是想说,不少优秀的学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参加2-3所高校的推免复试后同样会进行筛选。如今考研不易,有机会走捷径(推免),还是值得珍惜的。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后,在系统开放之前,还可以争取其他院校的推免拟录取意向。这个"其他院校"一般来说,本校的几率更大,也更具有优势。不过,大部分学校的补录都会按照参加复试人员的成绩递补,比如录取了前10名,第4名放弃后,会递补第11名。因为学院组织一次正规、符合流程的推免复试,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几个大牛导师(面试考官)也比较忙。因此,在系统正式开放后,可以争取和关注一些学校的推免补录信息。但是,更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是否要考研。也许,今年备考的时间不足,可能考不上(真的认识几个复习3个月就考上985大学研究生的学生),同样可以规划2021年的考研,加油!今天是2019年9月17日,你的名字是否已出现在拟推免院校的公示名单上呢?

待公阅休

为什么考研“推免生”越来越多?导师给出了这三点理由!

“关注迷途e,随时获取教育资讯。”考研初试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成绩也已经下来了,而过线的考生们正在积极的准备复试。考研这一场战役,很多考生用了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准备。这和高考一样,优秀的考生自然会脱颖而出,是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考研可以走一些捷径,这就是和高考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推免生”。很多985名校的学生,在还没有进行考研笔试的时候,就已经被保研了。在最近的几年时间,985高校的保研率越来越高,这让很多其他的考生感到不公平,被“保研”的学生,真的那么优秀,这是否是不公平的呢?对于这一现象,但是给出了三个理由,让考研生很服气,也能够对“推免生”有正确的认识。1、本校“推免生”,导师知根知底每一年在收到新的研究生后,很多导师在抱怨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而这些学生大多是二本三本考上来的。这些导师还抱怨他们的学习能力差劲,没有作为研究型人才所具备的素养,但是又不得不收,即抱怨又矛盾。但是如果招收自己学校的本科生,导师们一般都会有所了解,算是知根知底。如果是本校的推免生,导师们很喜欢。而推免名额,不是给了本校,而是给了相同层次的985高校,普通大学很少有机会。2、考研成绩高不代表科研能力强为什么要招收研究生?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科研型人才,尤其是985高校,对于招生目的实施的一丝不苟。为何高校每年招收很多的推免生,因为他们知道考研成绩好不代表科研能力强。如果只是单纯的考研成绩好,进入科研之后动手能力差,是很难培养的。所以名牌大学将研究生名额给了“推免生”,就是为了留住好的人才。而在“推免生”的考核当中,不仅成绩要好,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要强,这才是考核“推免生”的主要因素。3、考研动机不同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很多的985高校学生,他们想要留下读研,是发自内心的想搞科研,因为这群人就算是直接毕业,也能找一个很不错的工作。而那些普通高校的学生,考研究生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目的是有更高的起点,带着较强的“功利心”。而这个目的,和研究生培养的初衷不同,多疑高校更愿意将名额六个那些愿意搞科研的同学。推免生之所以是推免生,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能力就强,在本科的时候表现优异,成绩遥遥领先。这不关乎公平,大家只有更加的努力,让自己变的更好才是真理!

对夺

关于研究生推免,我有话想说,感兴趣的进来

一年一度的2021研究生推免终于告一段落,有很多孩子也晒出了录取通知,可喜可获。因为经历了全部推免过程,想分享出来,给后来者多参考。想获得推免资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1、成绩好永远是王道。推免的第一条就是看学分绩点排名。某某同学已经排名第10了,还想着推免,赶紧收起这个美好的想法,考研吧。某某同学科研好,成绩基本倒数了,也收收这个想法吧。某某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多,一定要优势吧,我很认真的告诉你,还是去考研吧。2、大创项目最美妙。本科期间能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一定要参加。这也是搞科研和课题的起步,论文也会由此而产生,何乐而不为呢。最关键的是还会对推免成为加分的重点项。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完全不一样。他是需要有成果的。成果的体现是什么,论文、专利呀。同时,大创项目的参加或者主持会让你找到以后的研究方向。真的是一件超级美妙的事情哦。3、各种获奖会锦上添花。既然是推免嘛,肯定是自己的过人地方。那体现在哪里,肯定是获奖上。能多些奖状肯定会多些筹码。所以在搞好学习和科研的同时,能参加一些大赛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在推免记分的时候会有加分项的。再说了,万一有个和你排名一样的话,你肯定会有优先考虑。4、学会提前和心仪学校联系大二大三就要琢磨着看能不能参加心仪学校的夏令营或者冬训营,以获得其录取资格。虽然现在并不会直接给录取的纸质东西,但至少能拿到优秀吧。有了优秀还怕不收吗?最关键推免环节中会了解到,给你推免资格了,会有学校收你吗?你这个环节完成了,就坐等录取通知书了。说了这么多,主要是给大家提供参考,特别是大学的学霸们!加油

天下服矣

推免研究生可不是人人都可以的 你得符合这些条件

自己每天早起晚睡累成狗,而自己的同学已经保研了,成为了推免研究生,学习生活相对轻松惬意。说自己心态不受影响,那好像也不太可能。但是也并不是谁都能有资格被推送保研的。必须得符合相关的条件才能成为推免研究生。推免生1.学校是否有推免资格本校推免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外校推免的话,难度一定是比较大的。一般自己学校官网上会有相关的一些政策介绍,高年级的学哥学姐也会比较了解情况。有做推免研究生的打算的话,可以提前了解这些政策。2.成绩优秀这里的成绩不仅仅是指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还有综合素质的分数。有些学校推免名额比较少,所以竞争非常激烈。至少大一到大三的成绩都要排在专业前三名才有机会竞争一下。另外科研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3.外语要好对外语的要求,相对还是比较高的。一般都是要通过六级考试,有的甚至要求雅思、托福成绩。其他语种的水平,也是差多这个标准的。所以,不要轻视外语。推免生网络面试4.学术专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比较高,还要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在校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等都会是申请推免资格的砝码。本科毕业要知道这些,还都只是申请推免生面试资格的条件。所以如果想要参加推免,大学这四年一丁点都不能虚度。不要觉得及格万岁,考试成绩争取拿到专业前三;活动也不能落下;各种学术活动和竞赛比赛,有机会和能力就要想办法参加,并争取有所斩获。这样充实的大学生活下来,想成为推免研究生还是有很大几率的。即使没有成功,那自己参加研究生考试,也会轻松很多。争取推免资格付出的辛劳,总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叫你看见收获的。

拆房工

研究生的推免生,俗称“保送生”,真的公平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即将开始了,对于一些名牌大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不用忙于每天的挑灯夜读,不用去啃晦涩难懂的政治课,大学成绩够好,只要准备好一场面试就足够啦!关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事,大家感觉公平吗?我们先溯源一下研究生保送的起源。第一阶段:建国以后的50年代,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效仿苏联阶段,仿照苏联采用学校保送优秀毕业生,审查批准的方式招收研究生,这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保送生。第二阶段:1985年10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关于做好198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考试的通知》,提出“应切实贯彻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重点高校进行推荐免试生的试点工作,推荐比例不超过应届生的5%”。从1985年开始,推免制度作为定制被确立下来。第三阶段:2003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考试的通知》中对当年的硕士生招生政策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尤其是针对免试推荐方面,明确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至少有20-30%必须流向外校,且第一次鼓励跨专业推荐免试生。第四阶段:2007年-2010年,教育部又对相关推免工作进行了更加细化的指导,比如各学校的推免生比例:设有研究生院(59所)的为应届毕业生的15%,未设研究生院的211高校为5%,其他高校为2%,初次进行推免工作的高校的前3年为1%。2009年,教育部又把直博生的工作纳入到推荐免试中去;2010年又推行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度(含推免)。推免工作彻底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关于推免学校的范围,除了1985年推免设定的169所学校外,教育部先后在2001年,2006年,2009年,2011年,2017年多次增加推免生学校的范围,截止到2018年,有366所高校具有推荐免试保送研究生的资格。2006年,新增20所推免生的学校:武汉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北大学、昆明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20所高校。2009年,新增32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现天津外国语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已并入河北联合大学,后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宁波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医学院(现宁夏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新增50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现大连外国语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现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现徐州医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遵义医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新增54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渤海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蚌埠医学院、集美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五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延安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尽管有366所本科院校具备推免资格啦!而截至到2017年,我国总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除去独立学院,而国家批准有权推免的高校占15.4%。对比,如果你就读于没有推免权的高校,就算你在本科期间发表再多的论文,就问出身这一条,就彻底否定了你;不仅是进具有推免生的学校,还必须是普通本科生,比如专升本,独立学院学生,第二学位等都不可以。当然了,设定这些具体条条框框,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者们的权益,尤其是有些学校在保送,甚至是招生时,都还要看你本科的出身,如果你出自某不知名的学校,无声无息间你就被牺牲掉啦!当然了,也有人跳出来说,设定条条框框是为了防止某些招生腐败现象的诞生,这是典型的懒政行为吧!好了,如何设定更符合实际,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的推免生制度,您怎么看?是不是现有制度该调整了?

失之也生

中山大学2020年拟录取推免研究生情况,985高校生源近七成!

中山大学最近公布了2020年接收的推免研究生名单,包括硕士和直博生在内的推免生一共2038人。从202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中山大学2020年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计划招生7000人。在公布的推免名单中,推免生源来自全国149所高校,其中本校生源占比接近一半。外校生源最多的学校是南昌大学,其次是华南理工大学,另外还有同省的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成为生源排名前列的学校,也说明广东高校的毕业生还是非常认可中大的实力和牌子的。具体如下:在生源来源中,来自985高校的生源共有1419人,其中本校生源981人,校外生源438人。在985高校生源中,除开本校生源之外,位于同城的华南理工大学人数最多,有51人;中南大学有46人,吉林大学有31人,山东大学有28人,华中科技大学有27人,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各有25人,厦门大学有23人,湖南大学有21人,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各有15人。从表中可以看出,985中处于中下游水平的高校或者地理位置不是没有优势亦或是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南方高校输往中山大学的生源比较多,另外,同处南方的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学生对于中山大学的认可度也不错,毕竟都是作为“中坚九校”中的“武中厦”。总体来看,在接收推免的2038人中,有1418人来自985高校,占比69.6%,其中本校生源占比48.1%,校外985高校生源占比21.5%,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红云岗

推免与统考:研究生考试中的土著与外来户的pk

每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期间,推免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毕竟关系到百万人的机会。推免比例的变化教育部早期规定: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保研比例一般为应届毕业生数的15%;在未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中,“211工程”高校保研比例为5%左右,非“211工程”高校为1%左右。特别规定了本校推免的限额,本校推免人数不得超过推免生总数的65%。2013年,推免生的人数不得超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人数的50%。2014年,推免名额时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从2013年开始,推免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从原来的最高15%到了50%,比例提高的结果就是统考的学生更难进入。推免高校数量很多人可能认为,只有985,211那些名校才具有推免的资格,其实并不是这样,2017年开始,我国共有366所高校获得面试推荐研究生资格。推免比例分布学校越好,保研率越高。从下图可以看到,北京大学推免比例超过50%,清华大学保研率接近60%。意味着这两所高校一半以上都是保研的。据统计,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保研率也 超过50%。传统的985高校保研率普遍较高。985高校中保研率最低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在12%左右。其他的985高校一半以上保研率在20%以上。几个非重点大学的保研率较高。南方科技大学的保研率超过12%,作为一所试验性高校有这样的保研率还是可以理解。浙江工业大学、山西大学作为双非高校保研率在10%左右,说明学科实力是得到认可的。不同专业的推免比例不一。以南开大学为例,有的专业招生人数本来就少,拿出来统考招生的人数只有1个2个。有的高校专业全部是推免,没有统考的机会。争论大pk本校的土著更优秀?不管是本校的学生还是老师,普遍认为本校的本科学生更优秀,不仅是清北有这样的说法,即使是普通高校都如此,毕竟大多数考研是从低到高的一个过程。但从政策来看,导向肯定推免的,所以推免比例在提高,推免高校在增加。失去公平竞争机会?推免,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推免比例越来越高,这对于外校考生来讲就觉得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其实这是普通高校当前的困境,重点大学录取研究生的60%,而推免占了大部分,结果就是考研的人大多数都成为炮灰。往届生的机会更少?毫无疑问,往届生失去了保研的机会,只能硬着头皮去统考,看起来是多了半年的复习时间,实际上脱离校园环境,考研的优势并不明显。

不坐

2020考研难度上升?“推免生”处境尴尬,保研还是考研,值得三思

在我们国家类似于“免试入学”的政策一直存在,无论是高中阶段一些考生不参加高考就能够进入到大学进行学习,还是在大学本科阶段一部分考生同样不用参加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就能够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这部分考生通常我们被称为推免生,在大部分人眼中看来推免生是有着非常多的优势的,面临的机遇也是非常多,但是在面临机遇的同时同样推免生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下面我们也就来盘点一下推免生所面临的几个挑战。2020考研难度上升?“推免生”处境尴尬,保研还是考研,值得三思。第一、大部分院校未获得推免资格虽然现在拥有推免资格的学校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当前我们国家大部分的本科院校来说还是没有获得推免资格的,只有相当一部分的名校才有推免资格,而对于我们这些非名校的同学来说即使自己在大学期间再努力、学习成绩再好,拿到再多的奖项也只有通过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第二、推免生名额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以前无论是名校或者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还是以参加统一考试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居多,但是随着推免政策的不断普及,人们越来越越倾向于通过推免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是人数一多就出现这种情况,由于每年学校推免生的比例都是固定的,所以就越来越多的人去竞争这些推免资格,所以相对来说竞争也更加的激烈,并且推免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也不单单是注重于学习,更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全面发展。第三、推免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公平由于推荐考试是由各个学校举行的,其正规性也受到了很多考生和社会各界的质疑,也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有很多学校的推免政策对外都是保密的,考生不了解很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入学,并且有很多学校的推免考试并不是那么的透明,使得一部分考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推免的准备上,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也错过了参加研究生统考的机会。第四、不同的高校推免率差异巨大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及政策的不同,对于不同有推免资格的高校来说推免率差异是非常大的,甚至能够相差几倍,所以对于很多参加推免的考生来说,不了解自己学校推免的情况而盲目的去准备推免,有的时候甚至会错失研究生入学的机会。以上这些就是推免生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挑战,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准备参加推免考试还是统招考试都要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也不用太在意自己参加的是推免还是统招入学,因为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不怕没学上,最后希望大家无论是参加推免考试还是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都能够获得一个好的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关于:2020考研趋势:力争“保送”还是参加“统考”?学姐:压力都很大,这个话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