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金融硕士,你了解吗?浑论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金融硕士,你了解吗?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于1867年始建,经过一百五十年的发展,成为一所享有世界声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被誉为“公立常春藤”,该校的金融硕士项目一直是留学生申请热门。金融硕士实力强劲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最热门的两个研究生学院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而商学院最热门的项目是会计硕士和金融学硕士,我们将金融学硕士项目展开来~UIUC金融硕士设立于1958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是最古老的金融硕士之一,在金融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学校为金融项目新建了一栋大楼,叫做Business Instructional Facility,集结设备一流的教室、学术研究中心、学生项目中心、礼堂、职业发展中心等于一体。我认为最赞的是Markets Information Lab,这个实验室是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赞助的,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供一些最新的研究方法和计算机软件,让学生去解决一些实践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UIUC金融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是一个为期1年,包含夏季、秋季和春季三个学期的硕士项目,同时也是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一个完全认证的合作项目。而且MSF的课程设置涵盖超过70%的CFA内容,并教授学生相应的CFA成功备考工具,所以“持证”不是问题。MSF项目共三个学期,从8月份开始,大多数核心课程在秋季学期完成,但由于学生的背景和职业目标的不同,一些核心课程可能会被替换,或改在春季修读。而且学生须修满40学分,才能获得MSF学位——核心课程16学分,金融选修课程12学分,其他选修课程12学分。既然是商科专业,UIUC金融硕士的就业前景自然是大家最看重的。毕业生们通常可以选择的发展道路非常多,如投资银行、会计、保险咨询等。他们能够担任的职位也五花八门,如金融分析师、投资分析师、数据分析师、并购研究员、交易服务顾问、商业估值员等。不仅如此,毕业生们的就业机会非常多,质量也高,许多名企都会到UIUC招聘,MSF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工作,包括网络、校园招聘、猎头公司等。同时,UIUC也提供完备的就业服务,例如学校为了确保学生在九月份的校内招聘中准备好找工作,他们会在Orientation上指导学生求职技巧。因此,希望参加职业培训服务的学生最好在8月份到校前,准备好一份详尽的简历,这样就可以在新生入学前一个月收到一份简历指南,其中提供详细的说明。校内商学院business career service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每学期在开学不久后,会召开business career fair;学院内部也有market information lab机房,里面有很多厉害的软件,可以供同学们使用,也会有一些可以在网上注册的课程,可以学习并使用金融相关软件。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作为我们都熟知的一所美国公立院校,是很多商科同学的首要申请目标,尤其是金融学硕士项目在学术和就业方面的地位,名声颇高。想要申请UIUC的同学要赶紧着手准备起来了!

大西洋

英国G5帝国理工学院IC投资与财富管理硕士,看看师姐就读经验

为何放弃哥大LSE选择帝国理工IC的投资与财富管理硕士项目怎么样L师姐分享实录汇总学生背景L师姐本科 | 中山大学,金融在毕达帮助下,成功入读2018年秋帝国理工学院投资与财富管理硕士(MSc Investment & Wealth Management)。就读体验1、为何选择ICL师姐:我选择IC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 在伦敦,我还是希望在一个world financial center这样的地方体验一下,从cultural experience和networking角度来考虑都是比较好2. G5院校知名度和认可度都是比较高的,无论是回国还是留英都比较有说服力3.课程设置,核心课程都是数量化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其他科目,比较自由灵活2、班级情况L师姐:80人左右,中国人大概有30个,纯陆本大概有5个左右,其余都是2+2或者海本。本科背景一般是经济/金融/会计,少数理工科比如化学/计算机/天体物理等;录取偏好来讲大部分人的实习经历都很丰富,数量基础比较好~3、学习节奏与课程难度L师姐:我觉得我大学四年好像都没有这么认真学习过hhh,曾经有一段时间学数学,真的学到崩溃。可能跟我本身对数量化课程不是特别游刃有余有关,IWM的quant的程度真的是有点出乎我意料的。9月份的时候,4门pre-course都要考试,虽然是pass/fail,但是初来乍到你也不敢掉以轻心,而这个时候就是申请工作最忙的时候,所以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12月考试的4门课程难度也比较大,对编程会有要求,不过胜在是考完试再放圣诞假期。之后的选修课程难度会相对下降,就会比较chill一些,但是这时候也要配合国内的暑期实习申请。还是有听闻一些同学要resit的,数量也比我想象中高一些,所以大家还是不能太自以为是。我觉得其实最大的难度还是在于合理分配时间,work hard play hard,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玩的时候好好玩。4、就业去向L师姐:具体的数字还没有公布,但是外国同学蛮多去了各家bank里做sales & trading,也是我们专业对口,中国人里面有四五个留下来英国,有几个寒假实习的时候确认了留用,其他的大部分也回国实习和秋招了。我自己是刚入职一家美资公司,做资产管理中台工作。申请经验5、如何找实习L师姐:其实现在大家获取实习信息的方法途径都很多,关键是敢不敢投以及有没有认真投,我的几份实习来源途径都不一样,有网申的,有内推的。我觉得对于大一大二的同学来说还是早尝试比较好,这时候用人单位比较注重的是你本身的性格品质,对专业能力不会有太多的要求,这个时候去实习有利于你积累实际专业经验,对课程学习和以后的工作都会有帮助。大三大四的同学实习的时候最好有专攻,更深入地去了解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行业,敢于去进行networking,但是真的要注意问问题的专业性,虽然是学生,但是也不代表你能名正言顺地用无效问题浪费别人的时间。6、关于交换经历L师姐:我觉得交换还是很有必要的,先不论对申请是否加分,我觉得先去一个国家体验一下当地的学习和生活,对你选择院校和地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饮食气候/风土人情这些其实都很重要,非常影响幸福指数哈哈哈。再者就交换是否能对申请有一定程度的帮助,我觉得是有的,国外教授的推荐信,课程考试的成绩,都是学校通过第三方来评估你的一种手段。7、对师弟师妹的建议L师姐:等offer的日子有多难过,我也经历过,希望大家都有一颗强壮的心脏,因为关关难过关关过,等待的日子里抓紧时机多充实自己,对之后求职的方向多了解一下,对之后需要用到的技能提前学习一下,其实都是对自己的不辜负。Good things take time,一切都在来的路上,希望大家都有满意的结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吗?如需进一步了解请锁定“毕达留学”哦

毛嫱丽姬

男生20岁拿硕士学位,两年创办投资管理公司,赚了100万美元

Tucker Hughes在19岁时毕业于圣地亚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据称他是该校最年轻的毕业生,毕业后花了一年时间,学习不动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在20岁时拿到了硕士学位。同时据称也是加利福利亚州获得职业经理人认证的人群中年龄最小的。Tucker的父母就是不动产行业的从业者,从小家族上的耳濡目染对他的成功也应该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与他个人的努力同样分不开。据Tucker自己所说,他刚大学毕业时就在父母的扶持下在自己的故乡加州奥兰治县经营不动产管理公司,可惜连续半年都颗粒无收,惨淡经营。Tucker仔细分析原因,不断尝试,最终获得成功。Tucker强调,要真诚拥抱自己的年龄。他认为如果换个角度看,年龄也可是优势,让我们和其他的竞争对手差异化。不要把年轻当做失败的接口,如果有这个念头,注定失败。Tucker是一个善于自我投资的人。他觉得对自身未来的投资才是最有保障的投资。比如每天拿出30分钟看书,开车时候听podcasts上面的课程,向周围的人学习。Tucker建议人们不要犹豫,不要磨蹭,尽快做出判断,尽快规划好未来的步骤,然后才好按部就班实施我们的计划。Tucker说,他可以清晰记得上周穿的什么衣服,可以记得上周每天早上吃的是什么,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这一点。Tucker透露了自己市场份额优于竞争对手的秘诀。那就是系统性行动,他自创一套市场推广系统,相比于原有的营销效果,转化率是原来的五倍。Tucker建议所有市场推广人员都要有自己的行动计划,一步一步设计好怎么做,比如通过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还是通过少数渠道但是反复推广。他建议无论哪种方式,时间上至少都要持续一个月。他还说其中的关键在于不要让客户觉得厌烦。就算不是销售角色,其他的如分析、创意,或者是管理,Tucker都建议按照这个思路,设计好行动计划,然后按部就班看效果。22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也许还在不知名小公司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也许还在大学校园慌忙备考,但是本文的主人公Tucker Hughes已经大学毕业两年,在20岁就拿到了硕士学位,两年来,他创办了两家商业不动产投资管理公司,收获颇丰,已经赚到了100万美元。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大混乱

从生物学硕士到基金经理的投资札记:始于兴趣,成在专注

来源:雪球雪球上有一个讲医药的女生@青侨阳光,她投资医药股11年,聚焦专注投医药5年,她温柔不失坚定,内敛不失沉稳,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今天的主角不是她,是她背后的男人@青侨阳光-林伟,一个同样专注医药研究和投资,热爱家庭的男生。我是怎么走上投资这条路的我叫林伟,武大生科院本科,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专业硕士。2012年去恒瑞做了2年单抗研发,2014年加入某二级市场私募做医药行业研究,2019年加入某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看生物医药相关的项目。2020年6月份全职加入青侨阳光,和家人一起合伙把深度聚焦医药的青侨阳光产品做好。我的性格好宅,比较好奇,有时候有些随机散漫,做事情比较慢。不过各种性格都是有其一体两面性的,看上去表面上是随机散漫、不拘小节,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思维比较开放,看问题的角度会比较多;然后做事比较慢,换个角度来说其实是比较“慎”,做的选择很少,但选择某个方向之后不会左右摇摆、犹犹豫豫或者患得患失,做出的选择都非常坚定。读研究生的时候,在家人的鼓励下,觉得应该了解一些财富相关的东西,印象中启蒙的一本小书是《巴比伦富翁的理财圣经》。当时就开始慢慢接触了股票和基金,后来还开了个户,08-09年,就开始尝试性的做一些投资了。08年的时候,资金量还极其少。刚开始也不太靠谱,玩的不亦乐乎,但是最终算账还是亏钱的。后来就比较不服气,觉得为什么别人能赚钱,自己不能赚钱。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可总结可习得可内化的一些东西?然后11年开始就开始比较多的琢磨投资相关的东西,可能很多人跟我类似,就是简单的从阅读和理解一些巴菲特、格雷厄姆、彼得林奇他们的那一批的书籍开始。然后慢慢体味、内化、尝试,后来觉得这应该是可以可持续的在市场中存活下来的正道。12-13年后就基本建立了一个以低估逆向为基础的一个投资体系。因为性格比较钝,耐心、毅力和坚持上天然跟我比较契合,所以低估逆向的理念就非常容易的接受和内化。第一个阶段就是单纯的靠找低估、拼心态,稍微算是有点入门。然后那时候就开始喜欢去看投资相关的东西,特别是有深度的文章。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对投资的深度文章感兴趣,感觉迟早还是会碰到雪球的,因为当时雪球上有非常多的干货的文章,很多一些真正的热爱投资的人也很乐意分享。2013年开始雪球就开始逐渐成为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了。我也有时会在雪球上分享一些我对投资的看法,后来慢慢聚焦到医药上,到2014年的时候积累了1.9万的粉丝,再到2015年因为工作原因就没再在雪球发新的内容了,只是每天潜水看其他人的文章、想法和思路。现在算是通过青侨再次回归到雪球,感觉跟雪球的缘分还是非常深的,慢慢看着雪球从一个小的晶核开始,逐渐长大、延展,变成一个自称体系的投资生态,在这其中也还是有很多感慨的。医药行业的积累是我股市里的第一桶金接着上面的经历,到了12-13年之后,一方面是体系稍微有点成型了,另一个也是正好碰到熊了几年,市场从09年见底一直到12年已经下行了3年多了。当时觉得市场不可能永远下跌的,而且对中国经济还是有信心的,但是市场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很悲观,短期前景看不清楚,但我对转型成功挺有信心的,这背后并没有什么重大的理论支撑,只是心底抱有的一种对中国前景的乐观。觉得市场跌了几年了,估值很便宜,应该会有一波大的恢复。当时有一批的大蓝筹,特别便宜,那个时候不是开玩笑嘛,把大蓝筹叫大烂臭,把价值投资叫夹头。从那一轮开始,买了比较多的很低估的金融股,当时买的第一重仓是中国平安,复权看,主要仓位就是13年挖坑前的那一段买入的。偏左侧,但后来抗下来了,也买过一些分级b,主要都是金融相关的,因为那时候的金融股特别便宜。之后的当然,14-15年修复之后卖出,获利绝对额不算太多,但也算是我们自己意义上金钱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在那之后就开始转向医药投资,从最初的找低估拼心态转向更踏实的拼专业,理解医药行业里面的不同细分的业务本质,开始专注的积淀在医药行业的专业性,试图做到know how,不仅仅是最终赚到所谓价值回归的钱。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转向医药行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医药行业从2015年开始推动深度医改,整个医药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策在15年之后持续搅动并影响着整个医药行业,在这个过程中,搅动和变化是有利于新人的。尤其是从以前的中药、辅助用药,首仿药为王的老的医药环境(那个环境下也造就大量成功医药投资人),切换到临床价值导向,创新和效率崛起的新环境。这对于生物专业出身的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10年前看医药没有人看创新,看单抗,看靶向药……但是15年之后的医药行业发生了很大不同,这个新的环境在当时对我这个新人来说是如鱼得水的,我又是非常好奇的性格,对医药这一块非常感兴趣,在这期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医药行业里面一个点一个点的慢慢踩量,逐渐在医药行业里面积累了一个库。这个库是我在医药行业里积淀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这桶金并不是以金钱的方式来展现,但它的意义和价值远比当时金额上的第一桶金更大的多。这个库到现在还没有填满封仓,它是一个逐渐的正向累计的过程,慢慢的它就形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东西。大家很容易复制一套某个标的的长中短逻辑,但很难真正的短时间内复制一个有关科技和政策的库。A股、港股、美股,那个市场容易赚钱?市场是一个大生态,在这个生态里面要持续的活下去,得给这个严密的生态有一个理由。所以我觉得三个市场都不容易赚钱,觉得赚钱容易是一个假象。我个人觉得,金融长期来看一定是一种偏重的东西,需要相对完善的体系和持续的积淀。而不是一种轻飘飘的搏一下,抓一个牛股,吸引一个眼球,冒个尖儿就好了。在承认这个市场并不容易赚钱的基础上,横向对比A股、港股和美股,我觉得是三个市场中A股相对好赚钱一些。可能跟A股的资金比较充裕,还有散户投资者比较多有关,在这个市场里存活,有时候有一些基础常识、基本的耐心就可以在这个市场里面获得比较优势。相比之下,港股和美股有时候会更残酷一点,没有那么多保护。在这个两个市场中,专业投资者更多,没有阻尼效应,个股基本面碰到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下跌无底的。我们是先A后港后美的。最先是A股投,后来15-16年A股这边有点泡沫化了,然后港股因为有港股通,开始对接了,然后港股的估值就显得特别低估,然后其实里面有一批还算不错的公司,15年之后去了港股,然后19-20年开始随着海外的收益互换的开通,我们对创新药的研究越来越多,我们开始投美股。我们在港股和美股都交过学费。当然港股跟美股的凶险性大,它的另一面就是会跌得特别透,在估值最底部的时候如果能看到它技术瓶颈的突破,挖掘到这样的机会的话回报也会大很多。因为它跌得透,一旦涨起来很容易就3倍5倍10倍涨上来的,这种例子也很多。我觉得不是看到那个市场相对容易就待在哪个市场,而是对不同的市场特性,参与的方式和策略有所不同。三个市场因其节奏的不同,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结构调整的机会。一个投资中最亏钱的案例,怎么亏的我的性格偏钝,就是那种敏感性不是很强、喜欢挖深度,但认了之后会比较坚定的那种,所以就有个特点:看的票不多,但总体选出来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回头看大部分最终还都是赚钱的。从12年到现在,在港股上被坑过两把,在港股交了“价值陷阱”的学费。就像有人常说的,得不到金钱就得到了经验。这次交学费直接促成了我们对低估逆向1.0版本转向低估逆向2.0版本。简单说就是,低估逆向1.0版本是去寻找绝对的价值低估,分散投资,之后通过耐心等待最终等到价值回归,当然或者是价值陷阱,也就是接下来要分享的。而迭代之后的低估逆向2.0版本,就是去寻找那种“憋不住”的逆向低估,更强调质地,强调业务本质上的壁垒属性或业绩节奏上的憋不住的属性。当下看上去是低估,但是这种低估在未来3-5年的尺度上来看一定是憋不住的,这种憋不住的低估我们真正要寻找的低估标的,也是我们后来定义的大双击的雏形概念。具体亏钱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我们是15年下半年开始转向港股,然后港股有一波系统性价值回归,在这之后,我们分了一部分估值较高的标的到去了港股的小票。这个思路后来反思检验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质地”和“估值”两个层面上,天平更偏向了估值更低的一边,之后就吃了教训。在港股的医药小票里面,挑了几只非常便宜的,当时市值只有5-6亿,一年现金流净流入1亿多,只有3-4倍的pe而且市值已经明显低于净现金了,不是老千,用格雷厄姆的标准去算,各个维度上去衡量都没有问题,但是后来市场就是不认,直到2-3年之后基本面都要开始恶化了,市场就更不认了。第一次体味了什么叫价值陷阱。 随后修正迭代了当时的投资体系,将质地的权重逐渐提高的比估值更为重要的位置。这对我们体系的进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虽然是亏了钱,但得到了更有意义的经验,痛点也是进化点,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交学费弄明白了交在哪里,也挺好的。投资过程中那些令人难忘的事情投资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比如说,最先第一个阶段,10-11年的时候有一次拉了自己的历史交割单,感觉自己还行啊,但回头发现跑输市场这么多,还亏了很多钱。那时候还是很震撼的,觉得真的是要好好的学一学投资这门学问,然后第二个阶段是到了14-15年,那一波也是印象很深刻的。比如说觉得平安低估了,看好保险的前景然后相信民营的优势,觉得应该有所恢复。但当平安真的开始爆拉的时候,其实内心非常心虚,那种感受很深刻,就是表面看上去是赚钱了,但是往里再把两层就没有了,不知道为啥而赚的钱。因为对这个公司的业务本质和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大约会到哪儿,业务前景到底怎样都不清晰。投它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粗糙的逻辑:保险会起来,民营会起来一样。我猜估计就跟很多医药行业的投资者觉得老龄化会来,高端医疗需求会被唤醒这样的粗逻辑类似。这个逻辑代表着一定的常识,但是太粗了。 还是需要有一个更专业性的理解,要投那种自己真正能看得懂的、搞得明白的公司。 后来就聚焦到医药行业上来了。然后到了下一阶段16-17年之后,特别是17年前后那一波收益主要都是来自医药行业了,都是一些专业的研究判断,也非常清晰的知道收益背后的支撑。但是,那时候也碰到了另一个问题。到了18-19年的那时候,有些股票是基于长逻辑去投的,但是中间因为市场的风格偏好挖了很深的两个坑,这个印象也极其深刻。有些公司你觉得这些公司你觉得值10块钱,但是就是跌成5块,虽然它最后确实反应了长逻辑,但这中间的过程有没有可能对市场有一个相对的理解。这个就是我们在专业前瞻的阶段背后提出了一个“辨时用势”的概念。在专业和前瞻之外,对时和势有所理解。因为那段时间里,那些我们相信低估的继续往下砸,感觉还是有些难受的,印象也比较深刻。投资中路上有过很多很多moment ,有些是开心的时刻,有些是孤独的时刻,最孤独的时刻在偏早阶段,因为早阶段的时候情绪容易被牵引一点,后面慢慢的就宠辱不惊了。11-12年是相对比较孤独的,拉了自己的交易之后发现几年下来是跑输的。而且很多时候发现很多公司根本就看不懂,还在那里买进卖出不亦乐乎,然后刚开始试图去看的时候,一片茫然。当时感觉是很孤独的,后来就基本没再有过这种感觉开心的时刻也是在偏早期阶段。就是11-12年,虽然只知道一点粗糙的逻辑,中间也各种迷茫和孤独,但后来也是坚持下来了,基于一些心态和常识,加上一些不服的那种心气儿和一些基础信念。那个底熬出来之后,特别是14年那一波爆拉,算是全仓全程参与的第一波,那种感觉是挺开心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意义,对我来讲都是投资和生活中,所经历所见证所获得的部分,我很感恩每一个阶段。关于投资能力圈的一些看法投资能力圈,可以一体两面的看。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能力圈。每一个重仓的公司某种程度上相对高确定的能看到它三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长什么样,这种专业性带来的踏实感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能力圈还是需要的。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能力圈。其次是也不要被这个圈所束缚了。之所以可以在投资领域不断的进化就是不断地往圈外探索。以青侨为例:我们说新、特、强。首先攻克的是特跟强,对这种壁垒业务有了一种比较好的理解之后,我会开始更多的开始考虑新,对创新和技术周期的把握。当我们可以对长逻辑把握比较好的时候,还是会试图把我们的能力圈往中逻辑去拓展,去理解这里面的时与势。一个是说专业性上从“往特与强的方向把握”,拓展到“往新的技术周期的把握”;另一个是说,从长逻辑的追求三年翻倍,到希望能够更好的理解市场的时与势,更好的把握中逻辑。这些拓展都是逐渐的在走出我们的圈子的。所以它对应是一个坚守与进化的关系。首先要有一个圈,能力圈保证立足,其次得不断的去打破这个圈,因为这个市场是在变化的,医药行业尤其这样。所以就是一个坚守与进化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吃到一些苦头,犯一些可逆的错误,但最终总体来说,我觉得坚守和进化两者都是有意义的。现在跟初入市的时候变化还是比较大。原来害怕错过很多机会,害怕会踩很多坑,患得患失的。现在就比较坦然,知道自己在赚什么样的钱。另外一个对投的公司,原来只知道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前景怎么样,现在有个专业性基础,好多公司我们是能够相对明确的看到它三年五年甚至10年后的行业前景,所以变化还比较大。另一个就是我们也见过一些周期的起落之后,确实在周期面前也会更淡定从容一些。在投资的路上,和家人之间更多像是互相滋养、信任和成长的过程。最初其实是家人督促我多去想想投资相关的事情的,我是那种比较随遇而安的,做科研的时候也做得挺开心的,后来拐弯做投研也觉得做的挺开心的。之后慢慢想明白了要走什么样的路,然后逐渐的路就越来越清晰。刚开始我并没有找到投资相关的工作,但是家人也很支持,让我慢慢来,支持我去做一些学习和尝试。那时候工作之外的大量时间和经历都是在学习、看东西啥的,如果没有家里人的支持,很多事情是不敢放手去做的。尤其是在前面提到的股市最低谷的时候,12年市场反转前,一段时间自己压力还是有一些的,但家人也还是坚定的支持的。这个很重要。后来包括15-16年去港股,17年初成立青侨阳光,再后来17-18年去布局新三板,家人都是非常支持。这个很难能可贵。在投资的路上,和家人之间更多像是互相滋养、信任和成长的过程。这样即便外界环境遇冷,短期遭受一些困境,但至少心里还是暖和的。对投资上,我远没到长者可以给新人建议的阶段,自己目前还处在一个持续进化常思常新的状态,从某些角度上来说,也算是新人。市场一直在变,尤其是医药行业,没办法以资深老人或者投资履历上的长者自居,大家都在这个大环境里不断的学习和进化,都是新人作者:雪球达人秀链接:https://xueqiu.com/1876906471/151583468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去国数日

投资买房子和投资读书、考研,哪个更重要?还是两者都不重要

很多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读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这样才欣慰,如果有机会,可以继续深造是最好了,如果没有,最起码要找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至少也比我这辈子做到好才可以。现在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参加各种培训班,一直到大学毕业,科学统计,这个花费成本要超过100万。消费这个成本,不怕零花,就怕整算。把所有的账目加起来,你就发现,自己原来这么有钱。为什么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培养孩子读书,而不是用钱直接买房子投资呢?网友一:我现在的工作,如果不是读大学,那是不可能找到的,记得当时去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看到我简历上的学校名称时,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然后又看看我,或许他以为:救你长这样,还能考上这样的学校,真是不可思议。我觉得,只要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没有必要再去读研究生了,除非是特殊的一些行业,必须去加深自己的学历。考研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既然有了不错的工作,就没有必要再去浪费几年时间了。网友二: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读书。因为找工作,只要付出点努力,都可以找到,但是考研究生就不一样了,真的错过了黄金时期,恐怕以后都没有机会去考了。尤其是孩子本身就学习很好,而且比较适合走学习的这条路,那么继续考研,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话说回来了,如果学习不怎么样。年年挂科,我觉得考研究生也是意义不大。还不如直接找个工作去社会历练。至于以后能做什么,很多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很多家庭就是比较重视小孩子的教育,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孩子培养好,小孩子也比较懂事,知道父母的辛苦,最后还真的在学术上有了一定的成绩。找工作是必然的目的,不管早晚,都要去做,而考研就不一样了,参加工作之后,因为工作压力或者其他原因,很多人就不再想考了。网友三:知识改变命运,佛家有言,房子再大,也只是睡一张床,而人的一辈子就是一场修行,读书是一条捷径,不仅修行了自己,也影响了身边的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读书,尽量读书,读书的成本虽然很高,但是总比买房子放在那里好很多,毕竟书读了是自己的,房子就不一定了。生命宝贵,有时间就尽量多读书吧!网友四:在以前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家里都忙活着单位分房子,农村人也都家家忙着盖房子,和我们同村的几个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也不好,就直接被家长叫回去干活了,帮助自己家里搬砖,和泥。最后成立了一个工程队,到处盖房子。这是时代导致的,在那个时代,吃不饱,住不好,所以大家如果有钱了首先就是考虑稳定,谁也不会考虑多读书,因为毕竟弄到吃的饿不死,别什么都是重要的。时代变了,对于温饱问题,现在所有的家庭都不是问题,很少再有谁说吃不上饭,现在的政策都会有各种补助,不存在吃不上、穿不上的这种情况,所以现在的人更注重精神的培养,那就是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网友五:现在有一个词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想必做父母的最知道这其中的痛苦了,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不仅仅是自己学习努力,父母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当然了,教育的根本就是父母读书多,懂的道理多,所以才会教育出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现在也会后悔,如果当时多读书,也不会出现辅导不了孩子家庭作业的情况,更有父母吵架的时候会说,如果我多读点书,我才不会嫁给你等情况。孩子多读书,长大了自己会有很多买房子的机会,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将知识化成生产力,买房子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网友六:两样都是投资回报问题,投资一套房子,如果市场好的话,可能会翻倍,如果市场行情跌的时候,恐怕就很难出手了。培养一个大学生也是投资,不过这个投资周期比较长,可能需要20年或者更长。不可控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孩子不好好学习,你的投资可能一分钱拿不回来,甚至还会亏的更多。考大学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不管孩子学习好坏,这项投资都是要做的。因为培养孩子,不仅仅是为了上大学,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可以过得更好,就像小时候家里人对我们说:“以后只要不干农民,干啥都行”,其中的辛苦,只有经历过才能知道。最后:买房子和读书,这种情况也是要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来定,很多贫困的地区,家里没有劳动力,只能辍学,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办法继续投资读书,更没有钱投资买房,一切逗不能太武断,如果很有钱,还探讨啥,买房子和读书同步进行......

夺国宝

海归硕士辞职“拾荒”月入达5万!你看不上的职业原来这么暴利!

对于那些梦想创业伊始就拿下大笔投资,甚至上市,做成行业独角兽的人而言,开小店这种事肯定不是他们的选项。在厦门中山路有一家很不起眼的烤鱿鱼店,这家店长时间保持20人排队,1分钟可以卖出2份烤鱿鱼。就算店里一天工作8小时,收入怎么得也有2万,这样一算,这家店年销售小几百万不在话下。小店如此,那些野心勃勃的创业者自然也看不上“拾荒”这门生意了。90后海归硕士辞职“拾荒”,月入最高达5万!但是,你看不起的职业,正在让另外一些人享受到暴利砸过来的喜悦!成都锦江某小区外,附近居民们每天都会排着队到点位前卖废品,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此刻正蹲在回收车里,一边麻利的接过各类废品,一边不厌其烦的和大爷大妈们为了一毛两毛讨价还价的年轻人,是一位英国高校毕业的海归硕士。据媒体报道,原籍新疆的张某今年31岁。2010年,他到英国留学,本科念的是英国排名前30的名校莱斯特大学;随后,他还在培养了前国际田联总裁Sebastian Coe等人的拉夫堡大学顺利拿下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他回到新疆工作,2019年通过人才落户定居“分手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的成都。到成都后,张某从事过一段时间的金融分析员,每天穿着笔挺的西服,坐在办公室里为客户制定金融理财方案。然后有一次,他看到一篇谈及回收废品行业前途可期的视频内容,就向成都当地的一家“互联网废品回收企业”递交了求职申请,成了一名基层废品回收人员。入职后,经过张某本人的努力以及公司的扶持,他现在每月的收入稳定在2~5万元之间——就算放在北上深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这样的收入水平也还过得去吧?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也没什么好羞耻的!这件事曝光后,很快在网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么高的学历却在收废品到底值不值得?这个人是不是通过这种反差效果拼命炒作自己?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等几个维度上展开。当然,还有很多人都在问:他为什么能靠收废品月入数万?仔细分析一下,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找对一个平台,这一点非常重要。看上去,海归硕士做“收废猿”好像有些大材有用,也是对其海外多年留学经历的反讽。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拨开包裹各种信息的那一层层迷雾就不难发现,张某在入职这家回收废品的公司后,就跟公司签订了合作模式的协议,即公司从一开始就相信拥有高学历的张某入职后能给这个职位带来某种变化,所以归根结蒂,正是自己的高学历为自己获得了公司提供独家资源的机会,他才能每天固定在小区门口的点位和超市、水果店的点位前,等着大爷大妈过来送废品,说到底,他的高学历让平台为他提供了垄断式服务,他能每个月都创造出这么大的收益,也就不奇怪了。其次,只有好的过程,才可能有好的结果,任何时候,个人在事业上的成绩和个人付出绝对是成正比的。张某说,他每装满一车纸板,就有数百元的收入,每天只要装上四五车,月收入高的时候能达数万元。话说得很轻松,但是背后付出的代价却并不小: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凌晨到家,一天工作超16个小时。在社会越来越阴柔化,很多男士肩不能背,背不能扛的背景下,没有一定的体力和耐心,真的很难将这么艰苦的工作坚持下来。还有,过硬的心态是创造不可能的前提。马克.吐温说:“让你陷入困境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熟知的其实却错误的事。”其实这些年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人通过 “低端产业”创业致富,其中包括扎根农村8年多, 坚持在基层推行回收废品的女硕士陈立雯,她几乎以一已之力推动了农村垃圾分类入桶,在她的坚持下,很多没有上过学的大妈都学会了垃圾分类,证明了环保理念跟素质无关;还有,北大才子陆步轩毕业后卖猪肉,当年曾经被很多人嘲笑,如今他的“屠夫事业”年产值高达20亿,而那些当年笑话他的人又在哪里呢?就像废品回收,很多人或是碍于脸面,或是真的从心里瞧不起这个行业,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而张某踏入这个行业更多的是从市场潜力来做衡量,正如他后来所说的:“我觉得宏观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变化。像之前人们总提到什么本科或者硕士之类的去送外卖这些,像刚开始大家都接受不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在每个行业里,好好地去做,不在乎于你去做什么。”所以,“做自己想干的事情,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也没什么好羞耻的。”看到了吗,这个世界的财富分化是怎么来的?正如杜子建所说的:越穷、越没有能力的人,越要面子;到头来,所谓的“面子”有了,袋子空了。垃圾堆里出富豪,你看不上的行业原来这么暴利!说回废品回收行业,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毫无疑问,废品回收是个朝阳行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二。其一,中国经济特别是电商互联网深入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导致生活中产生的废品变得越来越多,这是废品市场不断澎湃高涨的大环境。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回收业的营业额高达5000亿美元!其中,我国从事再生资源行业的人员已达1800万人,相当于每57个人中就有1个从业人员,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其二,国家这些年不断针对环保回收出台倾斜政策,直接推动了这个行业快速发展。一直到去年疫情之前,因为电商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旺盛需求,我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进口大量的国外废纸资源;但是,随着国内环保回收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去年年初疫情到来后,还大量进口国外的再生资源的风险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国外的这条线掐断后,只能依靠国内资源来补齐原先的市场。所以我们看到,国家接连出台了垃圾分类、废品回收补贴等政策刺激废品回收市场。而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行业只要有了国家政策倾斜,那就是已经坐到了金矿上了,这时候身入其中的人,就只能恨自己没有多带几个箩筐运金子了。事实上,在废品回收行业,近些年不仅涌现了很多像张某一样的创业先锋,更产生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行业富豪。格林美,大家都听说了吧?格林美的创始人许开华原本是中南大学的教授,后来,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到日本东京大学知名教授山本良一,在听取了山本倡导的"地球的环境承载极限"思想后,许开华敏锐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矿产资源消耗大国,中国的矿产资源也有消耗殆尽的那一天,所以,回收电子垃圾,循环利用资源必定大有可为,于是,他成立了格林美。如今,经过20年的发展,格林美不仅循环再造出铜、钨等三十几种稀缺资源,还成功生产出了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多种高技术产品,公司一年的营收高达100多亿,许开华也成为国内外闻名的 “破烂王”。格林美创始人许开华此外,中国首位女首富张茵,也是靠回收废纸起家的。如今,张茵创办的玖龙纸业,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还有,专门做手机回收的爱回收,就靠着回收二手手机这个单一的业务,就把公司的估值做到了25亿美元以上。是的,当你盯着阿里、腾讯这些明星企业时,那些你看不起的小行业却照样有人把产品做到了极致。日本一家叫ABF(味之素)的味精企业,却凭着味精附属产品——堆积膜,卡住了全球芯片产业的脖子,年产值达100多亿美元,他们的堆积膜生产不出来,台积电、三星、苹果都得歇菜!在中国,有一家叫集友股份的工厂,靠着生产烟屁股包装纸,年赚近亿元!另外一家叫蓝帆医疗的公司,凭着8分钱一双的手套,居然年赚1.8亿!涪陵榨菜知道吧,人家靠着1元一包的榨菜,做出了180亿市值的企业!这些公司都有同一个特点:在自己的细分行业沉下心后,这个行业永远也吃不完!是的,这个世上,靠聪明获胜的事越来越少了,尽管这个世界每天都发生变化,但成功的本质并不复杂:那些在飞速变幻的万千世界中抓住底层的运转规则的人,才能找到事业的新起点!作者:电商君

轮不辗地

我们翻了投资人们的简历,发现这行入门门槛确实不低

每天了解一点创投圈作者:吴梅梅来源:IT桔子(itjuzi521)随着投资行业的专门化和的职业化,除少数天使投资人外,大多数投资人本身并非是财富的拥有者,而更多是财务的管理者,在进入投资行业之前,他们也有着与创业者类似的教育背景,却有着不尽相似的职业经历。清北复交依然是「盛产」投资人的高地,朱啸虎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工程理学专业,获得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文学硕士学位,于 2007 年加入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任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在互联网、无线和新媒体行业的早期投资。另外,随着投资越来越专业化,投资人不仅是要求是名校背景,更需要相关的专业基础,尤其是电信、医药等行业,如华医资本董事总经理陈川,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 SAIF,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微生物制药工程,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俗话说「师出名门」,真正优秀的投资人通常由投资机构内部才能培养出来,但在入行之前,他们可能在互联网名企呆过,如创世伙伴资本合伙人梁宇,曾担任 KPCB 中国投资副总裁、戈壁投资经理,在 2011 年加入戈壁之前,梁宇在中国移动、腾讯、微软工作。还有的投资人创过业,或者在咨询公司干过,例如朱啸虎在加入金沙江创投之前,就与他人共同创办了一家以保险为核心业务的后端系统供应商易保网络,朱啸虎还曾在麦肯锡大中国区任职,积累了丰富的咨询和实施经验。从上图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一线互联网、科技公司出身外,投资人多数还具有金融行业背景,典型的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又以普华永道 PWC 为首,四大要求具有扎实的财务理论知识,这些对于财务投资恰好是必须的,不少投资人还会选择考取 CPA(注册会计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等金融行业相关证书。在企业 IPO 案中,投行与四大是重要的参与者,而顶级投资银行经历也成为投资人的光环,尤其一线美元基金乐于接受像高盛、摩根大通这类顶级外资投行出身的投资人,据不完全统计,就有 73 位投资人曾就职于高盛,包括曾任 IDG 资本创投合伙人、现任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林中华。除了外资,国内券商代表中信证券,中外合资投行中金公司,脱胎于高科技企业的本土投资集团复星集团这三家也上榜了,他们生于中国,更懂中国国情,也更容易获得本土创投机构的认可,如海尔资本 CEO,海尔金控总裁蔡政元曾就职于中信证券,高瓴资本集团合伙人易清清曾任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分析师,和君集团副总裁合伙人, 和君资本总裁何劲松曾供职于复星集团。另外,上图数据统计中,昆吾九鼎投资排名靠前系近期从昆吾九鼎投资出来成立独立新投资基金的人数较多,如千山资本合伙人王成,星空资本合伙人袁帅。2019 创投圈重要的人物动态有人来有人走,有人晋升有人降职,这是一家私营企业的常态;职场沉浮,跳槽离职、晋升与退休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三个关键转折点。一、一个职业的终点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2019 年教师节当天,55 岁的马云宣布退休,将接力棒交给了张勇,而他暂别商业世界,投入到他热爱的其他事业中。此后,马老师混迹字画圈、娱乐圈的照片流传于世,看似实在洒脱;不过,虽然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职位,但依旧是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由于阿里特殊的合伙人制度,马云虽然没有任何虚名,但仍然是对阿里影响至为重要的人。柳传志、朱立南卸任联想集团2019 年 12 月 18 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396.HK)宣布,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1984 年,正值不惑之年的柳传志响应中科院号召,回归实业,创办了联想,奋斗 35 年后退休。同时,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之职,将任联想控股董事,并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二、职业赛道的转换从互联网圈内来看,虽说「35 岁」中年危机来临,部分人的职业脱离了互联网,但这只是底层人员的生存状态;放眼整个行业,大人物的职场流动几乎都逃不开互联网和创投圈,只不过换了东家,迈入新的台阶;还有的创业者选择切换赛道,重新开始。罗永浩任鲨纹科技全球合伙人距离小野电子烟广告被禁事件过去近半年,老罗再次出发的创业项目浮出水面。2019 年 12 月 3 日,在「老人与海」黑科技发布会上,罗永浩宣布了他的新身份 Sharklet Technologies(中文名:鲨纹科技)全球合伙人和首席忽悠官,这家公司成立于 2007 年,2017 年被杭州的一家基金公司收购。据了解,Sharklet 是一种仿生学物理抗菌方式,模拟鲨鱼皮肤排布,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纹路/纹理以达到抗菌目的,目前主要是军用、医用方面,在家用产品方面还有很大的商场空白点。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离职加入小米2019 年 12 月 31 日,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移动业务负责人的常程正式宣布从联想集团离职,从 2000 年加入联想担任笔记本事业部研发总监,到 2011 年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兼移动端到端软件平台总经理,负责移动互联业务,打造联想乐商店和茄子快传,孵化并研发联想 Yoga 平板电脑和联想 K900 智能手机。与此同时,雷军宣布常程加入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负责手机产品规划。旷视科技研究专家俞刚加盟腾讯旷视科技研究科学家,Detection 团队负责人俞刚于 2019 年底离职,加盟腾讯 PCG 光影研究室,任职岗位不详。简历信息显示:俞刚 2007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 年毕业于上交大,获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2014 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信息工程博士学位。2013 年夏在美国微软研究院实习,2014 年 12 月加入旷视主要负责检测,分割,跟踪,骨架,动作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算法落地工作;曾带队参加 2017 COCO+Places 挑战赛获得检测第一名,人体姿态估计第一名;带队参加 2018 COCO+Mapillary 挑战赛,获四项第一。三、创与投的转换创业和投资看起来大道不同,一个埋头实干,一个预判未来;一个掌舵操盘,一个布局加码;最后竟殊途同归,创业的人去投资了,做投资的人去创业了——他们本不割裂。很难说第一个去创业的投资人是谁,但业内知名的第一个案例怕是从高盛跳槽去滴滴出行的柳青了——2002 年哈佛大学硕士毕业后,柳青入职高盛亚洲,2008 年晋升为执行董事,2014 年 7 月加入滴滴打车任 COO 一职,2015 年 2 月升任滴滴公司总裁,负责公司日常业务运营,在职期间经历了滴滴与快的、以及优步中国的合并。2019 年选择切换创业投资在赛道的还有他们:前 GGV 纪源资本投资副总裁余俊,2018 年创业任药便利 CEO余俊拥有 VC 行业 8 年经验,在 IDG 和在 GGV 主要负责互联网 TMT 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投资,2018 年,从 GGV 离职创立了药便利并担任 CEO,他认为药店 IT 化程度低、极度分散,适合创业。紫辉创投创始合伙人郑刚,2018 年同时创业做 Neuro郑刚作为天使投资人,曾因投资陌陌一战成名,而后又投资了锤子科技、映客等诸多项目。2018 年,郑刚不再只做投资,还以创业者身份亲自投身新能源汽车领域创业,创办英文名为 Neuron 的一家汽车公司,出任公司董事长兼 CEO。郑刚表示,Neuron 美国分公司有部分人员来自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创办的 FF91 电动汽车公司。本文节选自《2019-2020 年中国新经济创业投资分析盘点》

非攻

大学毕业:你该投资自己(考研)还是挣钱(工作)?

伴随着2019年考研结束,越来越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将面临着很多选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是继续考研还是直接就业呢?答案当然是各有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等等都不同。大家所考虑事情的切入点也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应该考研,毕竟当今社会,对学历还是很看重的,学历的高低可以成为自己步入社会的敲门砖,甚至有的企业增长工资,会根据学历高低,来分档次。总的来说,高的学历背景还是很占优势的;有的人则不这么认为,因为读研的成本过高,早早进入社会磨练自己积累经验,不见得以后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而且还可以替父母减轻经济压力,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其实小编认为这并不矛盾,大家可以在大三的时候就为考研准备,一年的时候备考足够了,如果没考上的话也没关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二战,因为可能很多人,毕了业之后忙于工作,想去考研而根本无暇顾及复习,从而给自己留下了遗憾,如果觉得自己能力特别的话,就可以继续考研,如果不太行的话,就可以尽早工作,这样也不会让自己有过多的遗憾。相信大家对考研都有所了解,考研本身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如果你没有绝对的意志力和执行力的话,结果可想而知。据教育部数据统计,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41万人,达到近20年来最高,考研的竞争也了也越来越大了。小编身边有一朋友当初考研压力太大,生病住院,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所以无论如何在保持高效学习的前提下,尽量让自己保持心情愉悦,下面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下考研备考解压方法:1. 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过早忧虑结果。2. 利用语言的暗示作用,相信自己是最棒的3. 了解生物节律,尊重情绪规律,提高效率,不做无用工。4. 建立良好的学习计划,并依照计划有毅力的执行。无论最后是决定考研还是工作,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阅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来了,做好自己的规划,并坚持不懈的走才去,才是硬道理。最后希望这些解压方法,对下一届备战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黑咖啡

拿下行业半壁江山,这38位女神令投资圈惊叹!

“岁月如梭,又是一年女神节。”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作者 | Steven岁月如梭,又是一年女神节。在男性叱咤风云的VC/PE行业,女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细腻谦和、柔中有刚、出类拔萃。相比男性,女性天生直觉更为敏锐,这注定她们在投资圈同样可以覆雨翻云。为庆祝女神节,投资家网找到38位美貌、才华、能力并存的投资人,VC/PE真正的女神。(以下投资人,按姓氏音序排列)1.陈文江(执一资本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奇虎360、百世物流、途家陈文江,执一资本创始合伙人。20余年的投资经历使她对TMT、产业互联网化、消费升级、金融等行业领域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及敏锐的判断力。在创立执一资本前,她曾是鼎晖创投高级合伙人,她还曾就职于华登国际投资集团、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轻工业基金。2.方爱之(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代表项目:小红书、完美日记、依图科技、蜜芽、VIPKID方爱之,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负责真格基金投资组合的管理及基金的整体运营。她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加入真格基金前,她曾任通用电气中国业务发展部经理,负责通用电气中国区的业务发展及兼并收购。3.富欣(红杉中国合伙人)代表项目:中曼石油、蔚来汽车、Pony.AI富欣,红杉中国合伙人。负责红杉中国工业科技领域投资。在2010 年加入红杉之前,曾在制造业及能源相关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她拥有INSEAD 和清华大学EMBA 学位,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工业硕士学位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学士学位。4.高莹莹(钛信资本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海天味业、步长制药高莹莹,钛信资本创始合伙人。资深投资人,曾在中信证券金石投资、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委员会工作10年时间,对股权投资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长江商学院EMBA。5.顾文婷(松禾资本合伙人)代表项目:商汤科技、比亚迪半导体、摩方科技、赛恩贝生物顾文婷,松禾资本合伙人。曾任职于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美国EJF Capital LLC担任分析师。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6.黄晓黎(曦域资本创始人)代表项目:虎扑体育、滴滴、大众点评、老虎证券黄晓黎,曦域资本创始人。拥有20年证券及投资从业经历,曾为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景林PE创始及管理合伙人。拥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士学位、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长江商学院CEO班6期。7.洪婧(高成资本创始合伙人及CEO)代表项目:阿里、美团、滴滴、中通快递、德邦物流、智联招聘、呷哺呷哺洪婧,高成资本创始合伙人及CEO。创立高成资本之前,她曾任高瓴资本集团合伙人、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主管与投委会成员。在此之前,曾任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全球新兴市场消费与零售行业负责人及北京办公室负责人。8.黄青(高特佳弘瑞投资董事长)代表项目:复宏汉霖、迈瑞医疗、维亚生物、安必平、康方生物黄青,高特佳弘瑞投资董事长。她曾在西门子等多家知名企业任重要管理职位。深耕投资行业近20年,深入聚焦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丰富的私募股权投融资经验。9.季薇(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代表项目:51信用卡、微盟、界面·财联社、罐头视频季薇,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曾任新邦资本执行董事,联合创立对冲基金汇点投资有限公司。季薇在风险投资领域拥有10年经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MBA。10.龙宇(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创始及管理合伙人)代表项目:乐信集团、蘑菇街、寺库、易车、凤凰网、网易云音乐龙宇,贝塔斯曼集团全球管理委员会委员,贝塔斯曼中国总部CEO与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创始及管理合伙人。她于2008年创建了BAI。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MBA)学位,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顾问委员会的第一位华人成员。11.李宏玮(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代表项目:世纪互联、欢聚时代、小牛电动、小米、51信用卡、金山办公李宏玮,GGV纪源资本的管理合伙人。她于2005年开办了GGV中国办公室,并于2019年重开了GGV新加坡办公室。她是GGV美元募资的主导者。自2012年开始,李宏玮连续上榜《福布斯》全球最佳100位投资人榜单。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拥有电气工程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且拥有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2.廖梓君(君盛投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代表项目:宁德时代、同程旅游廖梓君,君盛投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从事投资20多年,对资本市场和私募基金业务有深厚理解和丰富经验,拥有敏锐深刻的市场判断力和洞察力。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13.梁颕宇(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代表项目:再鼎医药、启明医疗、康希诺生物、诺辉健康、甘李药业梁颕宇,启明创投领导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的主管合伙人。加入启明创投前,她是生原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伙创始人。曾在美国加州PacRim风险投资公司担任投资合伙人。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康奈尔大学分别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管理学学士学位。14.李颖(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代表项目:蚂蚁、圆通快递、华谊兄弟、搜狗、华大基因、韩都衣舍李颖,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云锋基金三名团队创始人之一。负责基金在高科技、新能源、文化产业、消费服务等领域的投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硕士。在圈子里曾被称为马云的幕后操盘手、“女版巴菲特”。15.梁颖(联想创投集团董事总经理、联想加速器总经理)代表项目:视见科技、迈步机器人、深慧视梁颖,联想创投集团董事总经理、联想加速器总经理。她创立联想创投加速器,开创一套领先的投资和加速服务的方法论,构建联想创投集团在早期科技投资领域独特的竞争力。16.李红霞(伟高达创投合伙人)代表项目:酷云科技、摩比源集团、山石网科李红霞,伟高达投资委员会成员之一、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曾在新加坡政府教育部门做统计分析和数据建模工作,作为一名数据建模研究人员,她还参与了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为组织进行的多个调查项目,这些组织包括GallupOrganization和密歇根大学。17.郎春晖(创新工场合伙人)代表项目:墨迹天气、小影、松果出行、亲宝宝、平行线教育郎春晖,创新工场合伙人。负责创新工场消费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她拥有北京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学士、北京大学MBA。20多年 TMT产业投资与研究经验,覆盖领域包括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服务过的客户包括摩根斯坦利、华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Google、Microsoft、Intel、IBM、腾讯等众多投资及TMT领域顶级公司。18.刘子迪(盈港资本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链家地产、李氏大药厂、药明康德、三立国际教育、众安保险刘子迪,盈港资本创始合伙人。她2015年初创立盈港资本,并领导完成了该基金在互联网、医疗、消费品领域所有私募股权项目的投资。2013年曾任职PPStream Inc的执行CFO,领导完成该公司出售给百度的项目。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专业。19.宋萍萍(东方富海合伙人)代表项目:科龙电器重组、深圳国际资产重组、深圳赛格三星股权重组宋萍萍,东方富海合伙人、风控委主任。曾任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东鹏城阳光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20.邵红霞(达晨财智合伙人)代表项目:主导完成超20期基金募集,总额近350亿邵红霞,达晨财智合伙人。她2000年加入达晨,是公司创始成员之一,主管公司融资、品牌、外联、投资人关系等工作。英国文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21.田江川(初心资本管理合伙人)代表项目:PingCAP、滴普科技、极视角、水滴互助、Fingo、云雀网络田江川,初心资本管理合伙人。她2015 年创办初心资本,至今已完成70 余个移动互联网早期项目的投资。任职于中信资本并购基金,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经济统计系。22.田敏(元璟资本合伙人)代表项目:美年大健康、药研社、优仕美地、云呼科技、壹零医田敏,元璟资本合伙人。关注数字医疗、教育、新消费等领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MBA。23.王梦秋(清流资本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PP租车、爱鲜蜂、Blued、豆果网、51信用卡王梦秋,清流资本创始合伙人。创立清流资本前曾担任百度技术副总裁,全面负责百度最核心的用户端业务线和基础技术部门,有非常丰富的业务实操经验。拥有北京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硕士学位。24.吴海燕(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代表项目:同盾科技、老虎证券、二维火、什么值得买、下厨房、每日优鲜吴海燕,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负责投资业务和基金管理工作,并牵头负责企业软件和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她2006年加入华创资本,并曾于2008-2009年间加入华创资本投资的敦煌网,担任CEO助理。2010年回归华创资本。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5.王雨荍(新龙脉控股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亚布力旅游、神州智联、江苏中卡王雨荍,新龙脉控股创始合伙人。具多年投资银行及企业管理经验。2009年起,就职于中诚信集团,主要负责投资与参投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及后续资本运作。曾参与投资管理的企业包含了TMT、医疗、旅游文化、新材料等多个领域。26.许萍(盘古创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代表项目:帮助中粮集团设立中粮农业产业基金许萍,盘古创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她在中日二级资本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方面拥有超过十几年的经验。在成立盘古之前,就职于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公司Ant Capital Partners。庆义塾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毕业。27.徐新(今日资本总裁及管理合伙人)代表项目:网易、娃哈哈、长城汽车、真功夫、永和大王、德青源鸡蛋徐新,今日资本总裁及管理合伙人。她还兼任中国风险投资协会理事,负责与政府的沟通及政策协调方面的事务。徐新曾加入霸菱公司并成为霸菱投资(香港)有限公司行政董事及股东。1991年,她还曾加入法国巴黎银行负责指导投资业务。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8.徐诗(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瓜子二手车、车和家、土著游、宝宝玩英语、石墨文档徐诗,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她曾在网易创建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是网易新闻APP创始人。2015年徐诗与赶集网及瓜子二手车创始人杨浩涌共同创办山行资本,主要涵盖技术创新、交易型平台、新消费等领域。29.叶庆(熠美投资管理合伙人)代表项目:诺辉健康(直投)、鼎晖投资、软银中国、君联资本叶庆,熠美投资管理合伙人。超10年横跨中国大陆、亚洲其他国家以及美国的国际投资和企业经营方面经验。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颁发的MBA学位,塔夫茨大学的国际经济学硕士学位,以及北京大学的国际经济学学士学位。30.叶春燕(正心谷创新资本合伙人)代表项目:B站、皮皮鲁、小糖人、开心麻花、罗辑思维叶春燕,正心谷创新资本合伙人。她曾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任高级副总裁,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宏观高级分析师、英国嘉伦控股媒体项目经理、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分析师。31.章泽天(东辰投资董事长)代表项目:Bubs、因味茶InWE、Uber、作业盒子章泽天,东辰投资董事长。从清华毕业后,嫁给刘强东的她,以投资为主业。32.郑玉芬(约印医疗基金总裁、创始人)代表项目:傲锐东源、美华妇儿、泛生子基因、健康界郑玉芬,约印医疗基金总裁、创始人。曾任启明创投医疗健康投资总监、清科资本合伙人。拥有生物工程学学士学位及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医疗大健康中国十大创投人物、清华大学大学生创业导师、“诺奖中国”联席主席。33.张筱燕(梅花创投合伙人)代表项目:火球网、农分期、无界空间、腰果公考张筱燕,梅花创投合伙人。曾在中植集团参与信托、直投等金融业务。北大学士、清华硕士。34.周伟丽(安芙兰资本创始人/董事长)代表项目:特锐德、东软载波、雄帝科技、三棱股份、中斗科技、沃格光电周伟丽,安芙兰资本创始人/董事长。于1995-2004年间先后创办多家实业公司,拥有丰富的实体经营管理经验。2004-2015年间成功设立管理咨询公司和多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中国资本市场具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35.周春芳(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江苏有线、好享购物、蓝海彤翔、映霸文化、睿悦科技周春芳,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她对文化产业、消费服务业的行业生态和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研究,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具有独到见解。36.周凌霏(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马蜂窝、途虎养车、洛天依、妙手医生、叮咚买菜周凌霏,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在投资及金融领域拥有15年行业经验。她曾是启明创投最年轻合伙人,还曾在通用电气资本上海及香港的风险管理团队、通用电气全球财务管理培训项目工作4年。拥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学士学位、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MBA学位。37.张琼(亚商资本创始合伙人)代表项目:中航三鑫、福建圣农、升达林业、丽家宝贝张琼,亚商资本创始合伙人、亚商集团联席总裁。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MSX管理学硕士,7天连锁酒店(现更名为铂涛集团并被锦江集团收购)创始人之一。38.邹云丽(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代表项目:51信用卡、快看漫画、小红书、同盾科技邹云丽,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加入天图投资前,邹云丽曾担任中科智担保集团财务总监,深圳劲嘉彩印集团总会计师,上海罗顿集团财务总监。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拥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格。

谜中秘

从投资角度看读研的可行性

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毕业后要不要读研究生,是一个被讨论的很多的话题。培训机构的人,肯定巴不得都去读研,这样他们就有源源不断的生源,甚至有的培训机构宣传:读研是考大学考的不好的人,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似乎读完研究生,就能屌丝逆袭,走向人生巅峰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然,也有人坚决反对读研,说读书无用……那么,到底谁说的是对的呢?其实,他们都说对了,也可以说,他们都说错了。啥意思?读研与否,和做其他决策一样,是因人而异的,不能笼统的给一个标准答案。要不要读研,首先得看你的动机是什么。很多人嚷着要去读研,并不是热爱学术研究,而是逃避就业,特别是现在的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更多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大学的生活确实非常舒适,一天没有几节课,非常悠闲,又没有赚钱的压力,玩玩游戏,和室友吹吹牛,一天就混过去了。但是你要知道,这样的生活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如果是觉得工作太辛苦太累,希望通过考研继续留在学校里,那么这样的考研什么样意义的。因为你总有走出校园的一天,迟早会面对残酷的社会。而进入社会越晚,实际上就越难适应社会。如果你的动机是真的喜欢读书,喜欢做学术,这当然是好事,不过要不要继续读研,也要分情况。如果家里比较有钱,有足够的财力供你继续读书,就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如果很不幸,你家里不怎么富裕,甚至父母都是东挪西借才勉强把你养到大学毕业,那么没办法,只能先工作养活自己,回报父母。有些单位,对学历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说当老师。现在由于年轻人的学历普遍水涨船高,所以当老师的学历要求都比较高,教大学至少需要研究生学历,而大学老师工作比较轻松,又有社会地位,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如果你打算当老师尤其是留在大学当老师,那么去读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希望通过考研,将来换取更高收入和更高职业生涯起点的工作。或者说,用现在考研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博取未来的高收益。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非常有必要计算投入的成本和未来获取得超额收益(超出没有读研的收益)分别是多少了,最后看读研到底是不是赚了。不过除了一些因为高考考的太差导致本科的学校很差或者选专业选的很坑的少数情况,实际上在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读研基本上是亏本投资。因为这个社会变化太快,知识更新换代也很快,研究生阶段学到知识并不能用一辈子。而单纯要想学知识,其实现在可以通过看书、网上的课程甚至知识付费里学到,而不像信息闭塞的古代,没有在正规学校读书,就学不到知识了。所以说的再直白一点,读研的目的主要就是提高学历,作为职场敲门砖。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更注重求职者的实践能力,所以学历有时候并不管用,甚至有可能成了副作用。一个本科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找研究生成本可能更高。因为研究生学历更高,又多花了几年时间和金钱去念书,他自然期望更高的工资。当然我并不是说读研就一定不好,但是读研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这是一项投入比较大的项目,只有满足特定的条件,读研才有其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