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和不考研的同学,在10年过后会有哪些差距?飞蝇钓

考研和不考研的同学,在10年过后会有哪些差距?

要明确的一条主线是,考研的学生不一定十年之后发展的要好于不考研的学生,不考研的学生不一定会发展的会好于考研的学生。拿我大学老师经常说的一件事来说说明一下,他是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然后攻读了博士现在在高校任教,他的大学一个寝室的室友没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学一毕业便找到了当地的一所比较好的中学当了一名高中政治老师。现在我的大学老师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讲师 ,没有获得过非常强势的奖项,可是他的室友现在已经是当地中学知名的中学政治老师,拿过很多种奖项有县级的、市级的等等,在当你教师圈中很有名气,每年的收入要远远的高于我的大学老师。所以,他经常说考研并一定能够给你带来多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考研,你认可考研。而十年之后,我们可以预测到的差距或许是这些:读研的学生会因为读研而站在更高的舞台看自己的生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一般来说都能够找多设哦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这样会遇到更多的机会,也就是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不至于走进死胡同,同时如果能够把握住的话,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错的发展前景。读研的学生结交的朋友会更优质。通常来讲你是硕士研究生,那么你身边的朋友也将是硕士研究生,当我们都走向社会时,每个人所从事的行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互补,这对于我们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笔人脉资源。没有考研的学生也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会有自己的人脉资源,这也是十年之间必然会有的积累,对于自己的事业以及工作的帮助都是不可或缺的。总的来说,二者很难有差距,只是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节奏,不同的价值观,还难以到达有差距的程度,因为我们的选择不同。

富有天下

研究生真的烂大街了吗?别急,真实数据告诉你!

“本科生已经烂大街了”“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都是本科生”这是前几年说的话,但是现在人们说的更多的是“研究生已经不值钱了”,真的吗?如果你信了就太单纯了,研究生学历还是很重要的,而且研究生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上大学的同学可以问问学姐学长,他们那一届到底有百分之多少的人考上了研究生,恐怕比例也不多吧!从2010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总计53万多到去年的91万,今年突破了100万,2018年,我国本科生招生422万,而研究生仅仅82万,这些研究生占我国总人口的0.25%,而且录取比例一直在20%到35%之间,研究生真的不像想象中那么多。虽然今年的扩招动静比较大,因为延缓就业而扩招了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服务国家战略,这才突破了300万,而扩招也不仅仅是因为今年的特殊形势,还因为我国确实需要理工、工、农、医、教育类的硕士,这些是扩招的主力军,这也是国家战略在背后做支撑的。至于为什么大家总说研究生不值钱了,说这种话的多是没有考上研究生的人,或者是对研究生生活不满的人说的,因为自己得不到,所以就说这个事情不好,用来安慰自己的,研究生即使不值钱,还是有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是硕士起步的,学历高找工作真的好找,被录取的概率更大,而且以后的升职机会也更多,起步工资也更高。研究生生活也比大家想想的要好很多,在大学里生活的不满意的同学可以考研试试,让你对校园生活有更新的认识,这是我的真实体会,研究生可以接触很多厉害的人,还能参加交流会议,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没有那么多琐事,还有大量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同学互敬互爱,导师很关心自己,还能尽情的弥补本科的遗憾,多好的事情啊!何况研究生多了,应该压力更大才对,因为未来可能本科生都不好找工作了!

矩阵化

读研究生很轻松?这五种压力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不少在本科毕业后就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也往往会以此为基点嘲讽身边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同学:读研究生多轻松啊!一边花着父母的钱,一边享受着大学时光,能无忧无虑的吃好吃的、谈个恋爱、在宿舍猫着睡懒觉、打游戏、累了旷个课,只要没把导师惹毛就一定能顺利毕业……难道这就是事实吗?“混吃”三年就能拿到一纸文凭吗?显然,但凡经历过读研的人都会恨不得把说这话的人打一顿。事实上,对于一个文科生硕士而言,平时的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基本不会在宿舍,要么在图书馆看文献、要么在自习室写论文、要么在教室上课、要么在教室蹭课,打游戏的机会非常少。而且在宿舍中也少会吹牛派对,室友们都各自做着各自的工作,并不像本科生宿舍晚上那样热闹。其实,每个硕士都有无形的压力在迫使他们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而且这五种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1、年龄的增长硕士研究生大多在23至27岁之间,有的工作后重新读研的同学甚至会有30岁左右。即将迈入而立之年,大家的心态自然不会和20岁不到的本科生那样还充满着“孩子气”。或许玩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随着生活压力和家庭责任的增大,玩乐之心也会很大程度收敛。研究生的生活其实相当“死气”,即便是同学朋友之间,聚会娱乐也是很少,甚至三五成群者往往都很罕见,大多都是独行,或者少有的两人结伴去教室、自习室。2、竞争意识的增强研究生期间的机会和奖励是要显著多(高)于本科阶段的。有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还是一些学校自己设立的各种基金和特殊奖励等,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在读研期间不仅不用花一分钱,甚至还能攒下一辆轿车的钱!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优质的实习机会、学术大会的参会机会或是出国游学的机会,这都是能开阔眼界、提高见识的事情,但是名额总归有限,想让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履历能够焕然一新,就必须增强竞争意识,去积极争取一切可能有的机会。3、同辈压力越是好的大学,越能见识到身边的同学有多厉害。“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的同学真的是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学术型硕士中,许多家庭富裕的富二代依旧保持一颗纯粹的心而醉心学术,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你拥有随心所欲的选择权,但如此往往只会让自己成为“另类”,久而久之群体效应也会产生莫大的压力,让“轻松”变得难以实现。4、经济压力读研期间最直白的感受就是“穷”。看着自己曾经的朋友们,有的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有的自己创业小有成果,在经济上虽然称不上自由,但也相对富足,甚至早早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而反观自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没有社会地位,越比较心理压力越大。并且硕士在求职中的位置还是比较尴尬的:如果去企业工作,工作能力可能还不如本科时期;但继续读博可能又会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公务员考试考查的是横向的基础知识,重点在广度,但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培养的是纵向的深入挖掘。5、导师的压力高校中不乏爱生如子的好导师,但是品行平庸的教授也同样比比皆是,常常剥削其硕博学生做私人工作,充当免费或廉价劳动力,而且在彼此相处中研究生处于绝对劣势,没有任何地位。关键是学生还基本不敢与导师顶嘴,因为一旦和导师有了矛盾,可以说几乎就难以毕业了。毕业开题到答辩,导师往往具有一票否决权,这就导致研究生在已经有的莫大压力之上,还要以及其卑微的身份熬过三年。如果你已经上岸或是正在准备考研,那么你准备好接受研究生三年的洗礼了吗?

平拳

为何考上研究生的同学,80%不再选择读博?原因很现实

最近几年里,社会上逐渐流行起来了一波“考研热潮”。不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毕业好多年的职场人士,都纷纷加入了考研大军。与此相对比,那些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却很少有人愿意再去继续读博士。前不久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所高校,对于研究生读博意愿的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0%的同学都不愿意继续读博。看到这里以后,不少读者朋友都会有一个疑问:明明学历越高的人越吃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研究生,不愿意继续读博深造了呢?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读博的时间成本太高,在此期间很容易错过一些好机会按照正常的学龄来看,硕士毕业时大多数同学都已经25周岁了。如果再继续选择读博的话,最快也要3年才能毕业。不过现在读博的形势并不乐观,很多博士生延期毕业一两年都是常态。换句话说,如果你打算继续读博的话,等到博士毕业时很有可能就30岁了。古人云三十而立,作为一名博士生的我们,甚至才刚刚毕业,还没有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确实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在读博的期间,我们很容易错过一些好的机会。一方面,这些工作的吸引力非常大,而且硕士学历就可以报名。另一方面,大家费尽千辛万苦才考上了博士,如果要选择工作,就必须退学。正因如此,很多同学都不再把读博,作为自己的首要选择。第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随便便的读博,“混学历”很有可能会面临比不了业的风险在硕士阶段,如果同学们仅仅想要混到一张硕士文凭,基本上努努力都可以毕业。但是到了博士期间,如果你没有科研兴趣,并且不是一个特别自律的人,真的会存在毕不了业的风险。很多同学之所以会在硕士毕业后,不再继续读博深造,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当前对于学术和科研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会更加严格。读博这件事,看上去非常光鲜亮丽,但背后的苦衷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读博。第三,博士毕业的回报率变得越来越低,硕士毕业选择直接工作的性价比最高一般来说,像博士这类高学历人才,最终的就业路径还会选择去高校任教,或者从事科研工作。放在十年前的时候,博士还处于相当稀缺的地位,去个好一点的高校做讲师,基本上很轻松。不过在最近的十年里,我国博士毕业量迅速增加,甚至有的学科已经出现了博士饱和的状况,博士去高校就业也没有当年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很多文科专业的博士生,更是面临着这一困境。相反,如果是硕士毕业就去选择就业的话,不仅相比于本科生更有竞争优势,而且还会获得更高的待遇。很多同学出于现实的考虑,便把就业放在了优先考虑地位,不再想继续读博了。其实不管读博也好,就业也好,都只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大家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除了以上的三点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大家普遍不愿意读博呢?欢迎发表您的看法。

禅武心

29岁才考上硕士研究生,父母和同学不理解她,她却高兴得乐开了花

可能对于很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来说,在学校期间总是能够在课堂上遇到很多的年龄很大的同学,一开始以为读的是非全日制,但当慢慢了解之后才发现居然是读的全日制,这可能会令很多的硕士研究生感到惊讶,毕竟年龄真的有点大了。没错,考研的时候年龄大却是也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毕竟适当的年龄就应该做适当的事情。这不我就认识了这样一位大龄硕士研究生,攻读的是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现在是一所985高校的研一新生,在和她接触中得知她已经29岁了,比我整整大了4岁,可是我已经研三了,据她自己所说当初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父母和她的大学同学都不理解她,可是她自己却高兴得乐开了花。因为她觉得能够考上硕士研究生,是自己在长达一年的复习过程中辛苦和努力所换来的,并且是在周围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实现的,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尤其是想到复习过程中,父母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没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完全是靠自己的信念一步一步坚持下来的,因为她知道读研对她来说是最佳的选择。同时,她之所以如此坚定考研,是因为从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决定要考研,因为她的本科院校是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学,所以她想去95高校就读,感受一下这样档次高效的学习氛围,甚至她认为如果自己读书几十年都没有进入985高校或者是211高校这样的大学学习的话,那将是自己一生的遗憾,而她是不允许这样的遗憾出现的,因此坚持,一直坚持。此外,作为女生她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女强人,一个很自立的女生,她不希望自己大学毕业面临的就是嫁人生孩子,安稳地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不愿意成为父母所想的那样,所以选择考研,希望能够给自己更多的机会,能够给自己享受更精彩人生的机遇,不想甘于现状,因此年龄对她来说真的没有一点点的影响。当然,作为即将毕业的我,虽然我觉得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年龄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是不能一棍子打死了,毕竟每一个考研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初衷,不能因为人家年龄大,就给予怀疑和不认同等,这都是错误的,因为追求梦想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更为重要的是年龄或许更多的是大多数人心理所不能接受的一种传统观念,在事实中依然是很有价值的。总之,考研的学生如果你真的需要借助考研来完成自己某种理想,如果你深信考研能够为自己带来不一样的人生,那么年龄真的不是一个问题,同时也要做到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压力,但是当你坚持到最后时,相信那一刻你是最幸福的,并且最终你也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人理解。

进出口

同学,为什么我劝你一定要考研?真的很重要!

“关注迷途e,随时获取教育资讯,每日更新”2019年的研究生初试,报名考生总共有290万人,再创新高,为什么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了呢?1、一部分职位的起点就是招研究生有些考生选择考研,原因很简单,他们理想中的职业起点太高了,不考研究生就没有资格去面试,比如:大学教师,一般都是博士,连辅导员也是最低研究生学历;一部分科研机构,比如社科院、科学院、党校等,本科生基本上进不了这些机构,还有很多国企也是要研究生的,想要这些好工作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历。2、提升学历的需要很多人考研就是因为自己的学历太低了,就想提高自己的学历。高考扩招之后,大学本科生越来越多了,但是好大学里的大学生还是很少,大多数同学还是上的一般的大学,这些同学在毕业之后的找工作的时候的竞争力很小,就想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的同学是已经毕业,在工作单位工作几年之后感觉到已经学历限制了自己的升职空间,又回过头来考研的。很多人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就是为了学历考了研究生。3、考研后能提高职场议价能力多数企业都是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出不同的薪资待遇的,在一般情况下,面试的两个人能力差不多,单位更喜欢要研究生,在学历上,研究生的起薪和未来的发展都要比本科生好一些。4、有的专业不考研很难找到好工作一部分人之所以要考研,是因为受到了专业的限制,如果不考研的话,很难找到好工作,比如一个人在本科学的医,一般情况下,只要读到研究生毕业,甚至要读到博士毕业们,才能在打出呢个是的公立医院找到工作,否则的话只能回基层,大家都知道,这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别,不仅仅是薪资待遇,还有业务能力的提升。5、为了另一半迷途身边有这样的人,自己男朋友是研究生,女孩自己是专科,为了能配得上男朋友,果断辞职考研;还有的人是工作地点不顺心,为了去男朋友的城市,去考到男朋友城市的大学读研。

画中人

为了梦想和前程,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后来都怎么样了?

作为在读大学生的你们,身边总会有各种声音告诉你要考研、要考研,这个声音有可能来自亲朋好友,也有可能来自新闻资讯。周围围绕着“必须考研”的声音,但似乎从没有人告诉同学们,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考研上岸的那些人有没有通过读研改变自己的人生?当初考研时树立的梦想实现了吗?心心念念的更光明、更广阔的前程实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心态、生活、际遇都有什么改变吧!考研人逆袭,未来更加精彩前日,看到一则消息说“要取消二本及以下大学生的考研资格”,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感到特别惊讶,不过看到最后的时候也发现这则消息已经被辟谣。这条消息虽然假,但是二三本考研生的名校读研之路确实越来越难了。不过在那条消息下面的评论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不都是反对的声音,支持者和反对者基本上参半、势均力敌。这件事情且不论是对是错,反正小编仅代表个人观点表示反对,因为小编知道这些二、三本同学的故事一样精彩。考研备考众所周知,985名校的保研生接收比例是非常高的,目前大部分985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名额中有40%以上的是推免保研生。即使是剩余的统招名额中,绝大部分也是来自其他985、211、双一流,但这并不影响每年都会有很多普本“逆袭”的同学。这些同学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考上了985,有的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有的考上了武汉大学、有的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可以看看这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改变是非常大的,考上研究生之后,不仅在心态和见识上有了转变和提升,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更加精彩的人生,获得了更广阔的前程。逆袭的故事醒悟,转变为时未晚有多少同学在本科期间是没有认真学习过的,有句话说“考上哪个大学只是决定在哪里打游戏”,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本科期间确实有很多同学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要多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然后等到快要毕业的时候幡然醒悟。每年的考研大军中有一部分名同学是本科业务水平不精、就业压力比较大,最后无奈踏上考研战场的,这个时候考研就给了这些同学一个醒悟转变的机会,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通过一年的努力最终用读研重新提升自身的资本、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建议的,因为未来研究生招生考核会越来越全面和严格,从今年中传媒、深圳大学以及安徽省的考研改革中就可见端倪。未来,谁也保证不了本科成绩不会全面作为考研初试的考量标准。出国留学二战,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以前的文章里讲过,二战考生的成功率是70%,是总体考生上岸率的2倍还多,这其中的缘由除了二战考生底子更好、更有经验之外,还有就是他们更加有压力,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吃得了苦。下面这位同学,就是在本科期间没有好好学习,成绩倒数、挂科不少,考研一战才考了200分。但是他二战的时候就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考上了985名校,虽然是以最后一名进入的,但也是成功者,可以想象得到他拼命的程度。硕士期间拿了国奖,现在又准备出国读研,毫无疑问的是这位同学未来会拥有非常精彩的人生。这些事情,恐怕这位同学在本科期间都没敢这么想过,就像他说的,如果没有考研,人生就是回家结婚混日子。有了考研,并且拼命地考上了研究生,换来的是更加优秀的自己和丰富多彩的人生。反转的人生总结未来无限可能,这些通过自身努力、拼了命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不仅仅实现了自己考研的梦想,而且通过研究生这个台阶获得了越来越精彩的人生、成为了越来越优秀的自己、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前程。今天,不仅要告诉大家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研也是一条很不错的选择,而且要告诉大家考研是能够获得很多的回报的,那些曾经有用的梦想、幻想的前程都可以通过考研这条路一一实现。那些拼了命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就是榜样,而未来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成为优秀的人你觉考上研究生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吗?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如果你是在读大学生,你想成为这样的一员吗?欢迎在下方评论或者留言!

则敬

我那些从不买单的研究生同学

  我本科的时候是国防生,毕业直接去了部队工作。大学时候,我和同班同学强子关系特别好。因为要去部队的原因,我没能读研,而强子因为学习成绩优异,直接直博。  每次路过北京的时候,我都会去看看他,和他聚一聚。因为自己当年没有读研究生,其实心里挺遗憾的,每次他都会带我去他的实验室转转,给我讲讲他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也打心眼里替他高兴。  因为我已经工作并且有工资,所以基本上每次都是我请客,有几次他想付钱,都被我一把拦下。因为我知道,他挺不容易的。  强子虽然是博士,但补助很少,任务很多。我不太懂科研方面的事,但我从强子日益稀少的头发能看出,这几年,他真的很累。和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同学基本上都已经结婚生娃,强子依旧靠着那微薄的补助在北京这个偌大的城市生活,人情往来是必不可少的,有时随份子的钱就花掉了他半个月的生活费,他也不好意思伸手向家里要钱,总是紧着自己。  其实,人总是在这个时候最可悲。想挣钱,又不能挣,要花钱的地方又特别多。研究生阶段已经是要和这个世界较量的年纪,而他却只能总守着微薄的补助来生活,确实很可怜。  我对强子说,“需要用钱就找我,我在部队花不到什么钱,以后你再还我,以后混好了别忘了兄弟就好。”  强子摸着他那没剩几撮毛的头发,不好意思的笑着。    02  如果说理科硕博生活拮据,那文科硕博生基本上就没法生存了。我高中同学梅子,现在也是汉语言文学的博士了。每次高中同学聚会,这位女博士都是我们班的焦点。我们也很好奇,这个专业的博士会研究些什么,以后又会有什么发展。  梅子旁征博引,讲了一堆语法语句之类的学术用语,说得大家云里雾里,但还是觉得她挺牛的。  在闲聊中,我们也知道她目前的处境。她毕业想去大学当老师,但是现在毕业就是个问题,文科论文不比理解容易多少,加上自己还没有男朋友,这一系列的烦心事让梅子失去了往日的笑容。问到她是否有研究生补助时,梅子笑着说,“那是你们理科生的特权,我们文科老师项目少,就算有,资金也有限,根本分不到我们这里。我现在是一边当家教,一边读书。”  有很多人纳闷,那就向家里要些钱嘛,我身边的研究生同学都活得挺舒服的啊。是啊,我也想说,那是你们家里条件好,像我们这样农村出来的学生,父母每年就靠着几亩地生活,这么多年供我们上学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好不容易我们毕业要挣钱了,却又选择读研,我们真的是不好意思张开那张嘴。  我们班的高中同学,几乎都是从农村的乡镇考上来的,大家家里条件也差不多。所以我们班定了个规矩,同学聚会,读研的同学不用出钱。毕竟我们已经工作了,我们挣得钱能养活自己。而他们,却活得那么辛苦。    03  规矩定了是定了,但有一个人不肯接受。他是大林。大林学的是地质专业,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生。  这个专业的学生每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野外中度过。大林也是如此。前年在小兴安岭,去年又去了新疆盆地,而今年就去了青藏高原。他是同学里和我们联系最少的,因为他经常出没的地方没有信号,但他和我们关系特别亲,每年聚会的时候,大林是话最多的,也是最开心的。可能他们这个专业的人都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吧。  他们专业苦是苦,但是补助也高,每年大林在野外工作,都能拿到一笔不小的劳务费用,加上导师项目组的补助,大林活的还比较滋润。所以,每年聚会付钱的时候,即便还在读书的他也硬是要抢着付钱。可这钱,我们是真的舍不得他花。  常年的风吹日晒,让大林拥有了一身黝黑的皮肤。野外环境艰苦,有时还会有野兽出没,大林曾经在兴安岭遭遇黑熊,也在西藏受到毒蛇的攻击。他身上有好几处伤疤都是在野外留下的。不过,最令人痛心的,是他的腰。去年在新疆工作的时候,在测量剖面的时候,上面滚下来一块石头,大林为了保护学弟,推开他之后,自己却被石头砸中了腰,在医院休养了好长时间。  他挣得是钱,但豁出去的是命啊。我们心疼他,所以我们舍不得他花一分钱,因为我们知道,这笔钱他挣得有多么不容易。  04  读研读博,是我的一个梦想,但因为种种限制我未能如愿。而我的同学们也是因为种种原因,能够走上读研读博的道路,我非常羡慕也替他们高兴。  但他们心中的苦和那些所谓的纠结又有谁知道呢?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不要在最好的时光里去想着挣钱。我对此不敢苟同,你不能了解我们的心酸,凭什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教育我们呢。  如果有条件,我们也想踏踏实实的搞学问,但现实生活却让我的这些同学们捉襟见肘,活的委屈。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班毕业八周年聚会。作为曾经的班长,班主任老师让我说两句。    我端起酒杯,“咱们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们现在有的人能够养家糊口,有的人事业蒸蒸日上,还有这些一直在学校里读书的同学,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心把日子过好,也在用力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着贡献,但我真的佩服咱们班读书深造的同学,有可能因为你们的研究成果就让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么一点点的进步,而这个进步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你们是厚积薄发的社会改造者,我们是享受你们科研成果的实践者,你们值得我们尊敬,我先干为敬!”  刚去部队的时候,我觉得很苦很累,经常发一些牢骚,但现在我的心态逐渐趋于平和,有人说,你变了,你成熟了。  我确实变了,我打开了一名军人的固有思维,但并不是因为我年纪大了,而是我经过一些事,见过一些人,认识了一个更复杂更具体的中国。

流光其声

“一年制海归研究生”的尴尬与无奈,谁能懂?

用人单位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学位含金量与制度无关,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培养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和你一起面试的国内研究生都读了两三年,而你这个硕士实际只读了大概九个月,你能学到什么呢?”这是王可找工作面试时最令她尴尬的问题。香港某高校新闻学硕士王可于去年夏天结束课程,返回内地找工作。“当时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尴尬,毕竟是被质疑的感觉。也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时王可这样向记者解释。其实,不仅是香港地区的留学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也有大量的“一年制硕士”,美国也有少量时长为一年的硕士课程,如法律硕士(LLM)。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常常遭到用人单位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从未停止的争论“读MSc忠告:香港MSc(注: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甚至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王可如往常一样随意地浏览网页,QQ系统忽然弹出了这么一条群消息。该消息来自一个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交流群,王可正准备打开链接看一下。群里紧接着有人发言:“老帖了。没意思。”“说得好恐怖,虽然估计部分真的被夸张了,但的确值得反思反思再反思。”出于好奇,王可搜到了原帖。帖子的出处是寄托家园论坛,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9日,参与讨论的跟帖多达19页。“事实上,关于读授课式这种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已经是‘月经贴(讨论话题出现频次很高的帖子)’了。”王可有些无奈地笑着说。此“忠告帖”的作者叫做“hatehkust”,2009年赴港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读经济学硕士课程。在帖子中,他历数了自己在香港以及内地找工作所遭遇的种种不愉快乃至“噩梦”,内地用人单位在学习时间上对他的质疑,某银行简历筛选系统排斥港校等等。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读了这个硕士造成的。而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告知后人:“这种一年制的培训班绝对对你日后的工作之路害远大于利, 来香港读MSc不仅不能给你镀上哪怕一层再假的金,甚至绝对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对于授课式硕士含金量的讨论几乎是每一个新人都会问的问题。”王可说。在hatehkust的帖子下面留言的同学很多,有的对他MSc比国内硕士清闲的说法不以为然,也有人对于他这种“泼冷水”的行为表示肯定。香港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生课程分两大类,一类叫做研究式课程(注:Research Postgraate Programmes,RPG),一类叫做授课式课程(注:Taught Postgraate Programmes,TPG),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王可向记者介绍道:“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各种声音都有,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关键看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王可说,当时她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决定到香港读授课式硕士的。“我希望在香港可以开阔眼界,同时学习偏实用的课程,方便就业。”时间与质量的关系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那么,姑且被统称为就读“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hatehkust称,他所认识的一些内地“985工程”学校的研究生,“起早贪黑地像头牛一样,上课、作业、考证、论文、项目、实习”,而读MSc的同学“每天打游戏到凌晨4点,中午才起床”。“其实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王可介绍道,因为香港与英美等地的高校时间安排相同,所以都没有内地的学期时间长。每学期只有13周左右的课程,而内地高校普遍都有18周或者以上。“如此一来,课程就很紧凑,节奏很快。每门课的老师都会在第一堂课就把整学期的课程安排发下来,具体包括每节课的预备阅读书目,每一次作业、什么时候作课堂报告,有个人的,也有小组为单位的。一学期上三四门课觉得比在内地时上七八门课还累。”也正因为如此,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虽然是语气夸张的调侃,但是王可觉得这条状态还是很形象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其实也是对质疑授课式课程的一种回应”。对于用人单位对学习时间的质疑,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表示,用人单位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比较偏向海归,有的也会因一些质量问题有所渲染的报道而对某种类型的硕士“并不买账”。“他们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蛮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郭英剑也向记者表示,他坚决反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用学习时间长短去质疑或者评价一个学生,“这对学生很不公平”。如何衡量含金量关于大家通常所说的含金量,侯定凯分析道:“首先是从学习时间上衡量,其次就是从写不写论文来衡量,认为写论文的情况比不写论文的情况好像要求要高一些。”而就这两方面来说,侯定凯认为,这与一个国家本身的学术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不存在哪一个制度比哪一个制度更好的问题。“如果仅从时间与论文两方面来衡量,那么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应该是很好的,硕士普遍的都是三年,而且全都需要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得并不好,批评声音很多。”侯定凯说。在招聘的时候对人才进行考量,是招聘方必然要进行的活动。但是,招聘负责人或者公司领导真的具有评价一个学位含金量的能力和资格吗?对此,侯定凯认为,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如何,实际上最终应该是由教授、学者、专家这群人来把握的,外行实际上无法判断和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因此,有关学位含金量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培养过程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王可说,自己所读的课程没有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只是作为选修。如果写论文,相当于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但是事实上,一些课程也会要求我们写论文、写报告。”而修读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的一位同学更是向记者“诉苦”,因为学习的课程偏理论一些,除了课堂报告外,每门课都要写论文,“尤其期末快结课那一两周,写论文的压力特别大。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所谓的毕业论文,就觉得我们很悠闲啊”。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安全专业的张晨则表示,他们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自己当时写了一个月。“国内的想法偏传统,认为论文是控制质量的手段,喜欢从结果出发,用一次性的方式来控制整个过程,是本末倒置。”侯定凯对此分析道,据他了解的情况,国外的课程一般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考核,平时的作业、报告等形式也较为多样,“当然学校与学校的差异性也存在,也有很糟糕不负责任的教学情况存在”。“总之,学生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一篇四五万字的论文。有想法和写文章不是一回事。”侯定凯说。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何青去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型硕士,以一分之差被调剂为传播学的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的招生名额多于学硕。而她现在表示,“读专业硕士也不错,本来就没想要走学术路”,只是担心用人单位可能会歧视专业硕士。“国内目前的学术型硕士已经开始锐减,而是大力发展专业型即职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转型的指导思想是极其明确的。这一点,由于有教育部的行政命令在,大方向已定且已见成效。”郭英剑对专硕学硕之分表示肯定。侯定凯说,这种改变是教育部门针对现实作出的反思,包括考虑研究生缩短学制。“拖三年也不见得有积极作用。有的课程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而现在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才要变革,“改革的方式不是从学术本身来考虑问题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作一些调整。包括以前的扩招,到现在对扩招人数的控制,以及学制的改变,都是如此”。王可觉得,授课式硕士对应为国内的专业硕士,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说,它们更需要学生掌握与岗位要求有更多对接的知识或者技能。侯定凯说:“现在的专业硕士,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在走的。”虽然关于这种国外的“专业型硕士”的一些不理解和争论存在,但是,身为一位高校教师,郭英剑还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去留学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国内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以及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出去看看并接受一下比我们更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拓展个人高等教育多元经历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是以叹也

我院举行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班式

本网讯(周静然 王丽)9月7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班仪式举行。湖北医药学院校长助理、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廉凯教授,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细平,我院副院长、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院长张敏副教授,我院副院长王健、邢利民出席。全体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级65名硕士研究生参加开班式。廉凯院长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国家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今年的新冠疫情,为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也必将面临更大挑战。全院师生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推动内涵发展。廉院长对学生们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珍惜机遇,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二要明确任务,掌握要点,确保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三要遵章守纪,爱岗爱院,做到齐头并进,品学兼优。第四临床学院院长张敏代表全体师生致欢迎辞,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并简要介绍四院研究生教学情况。我院自2014年开始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在院研究生135人。近年来,在院研究生人数逐年递增、导师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不断推陈出新、研究生培养基本覆盖全院各专业。张敏院长还就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向学生们作出了具体要求。第四临床学院副院长苏仁意带领全体师生举行学术诚信宣誓,以引导全院师生遵守科研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风气。学院焦蓉副院长向师生详细解读研究生培养流程,导师代表段鹏副教授及学生代表徐桃做表态发言。【来源:襄阳市】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