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博士让人羡慕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新生报到,其中一名20岁的女博士刘可薇同学引发网络的关注,作为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博士新生,刘可薇的家世也被曝光,作为4岁就开始上小学的天才学霸,为何会选择华中科技大学?这和刘可薇同学的家世有很大的关联,首先她的外公就毕业于当年的同济医科大学(现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而且自己的舅舅不仅仅也是少年天才,15岁就开始上大学,并且在研究生阶段也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因此刘可薇同学对华中大有别样的情怀,9月1日刘可薇同学迎来自己20岁的生日,作为华科大2020最年轻的博士,将和出生于1970年已经50岁的研究生同学一起在校园学习。请片描述医学家庭多学霸的原因看到刘可薇同学的家世,很多网友感慨一家全是学霸,外公当年就读的同济医科大学作为中国外科医学殿堂,外公一定是非常强的学霸。而且有一项有趣的数据调查,在高考高分考生中,来自医生和教师家庭的孩子最多,反而父母是清华北大的家庭孩子学习成绩并不像父母一样优秀。主要是医学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相比清华北大毕业生们的瞬间光辉,医学和教师们长期保持学习的状态,特别是临床医学毕业生,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住院规培3年,专科医生3年,一名大城市三甲医院合格的医师需要经历长达17的学习经历,也正是因为医学非常的耗时,因此刘可薇和自己舅舅提前上学可能是受到外公的影响,毕竟外公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们也要学医的话,毕业出来结婚生子太晚,直接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延续。生日迎来考试周刘可薇同学家庭三代人就读同一所高校,说明了家族对这所高校的信任,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让严抓学习风气的华中科大把考试周全放在开学的第一周,作为9月1日过20岁生日的刘可薇同学,用一整天的考试为自己20岁的生日庆祝,并且考试将持续一周。2020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大一新生们也会在开学后感受到“交一人学费,上两人课程,做三人作业”的浓厚学习风气,毕竟大一刚开学的新生将会迎来第一次专业的机会,只要通过开学的考试,那么就可以申请到学校实验班的就读机会,而且华中科技大学在本科阶段还有多次的转专业机会,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只要一直保持努力学习,进入华科大热门专业的机会在大学还有机会!
4所重点医学院,合并后3所强悍,1所退步,网友:你能保证考上?医学专业是一个社会需求一直都很旺盛的优质专业,尤其是现在人们更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大前提条件下,医学又迎扩招,在研究生阶段主要扩招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两个专业,在专升本上扩招预防医学,因为大家比较喜欢报考临床医学,但的确分数太高,本次的公卫和预防医学也成了扩招专业,说明未来这2专业前景会更好,也是值得报考的。按照目前扩招主要集中到中西部来看,这三大医学专业对于其他地区扩招并不会形成影响,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实力强的都是与985合并后的医学院,独立的医学院基本都是双非,但实力也并不弱,所以大家在分数足够的情况下,当然是优先选择985的医学院了。2000年左右的高校合并潮中,很多985高校合并了优质的医学院后,对高校的实力增强作用重大。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四所重点医科大学,在2000年合并后3所强悍,1所退步,网友却说,你保证能考上?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在和川大合并之前,就是非常有名的医科大,1905创办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医牙学院,这也是华西的口腔医学实力一直媲美北大的原因。华西在没有合并前就是211大学了,和川大合并后,成为川大收分最高的院系,尤其是临床、口腔更是大家报考的热点专业,其他的公卫及其基础医学实力都是非常强的。华西附属医院实力排名全国第二,川大只有一个A+学科就是原来华西的口腔。所以很多说川大因华西而出名,真的是一点都不为过。湖南医科大学湖医大的前身就是著名的湘雅医学院,1914创建,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该校在没有和中南大学合并前,也是一所211,不过知名度与华西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湖南医科大学曾经合并过雅礼护病学校,所以护理学是目前中南大学的A+学科,毕竟历史太悠久了,湖南没有合并湘雅导致其实力在随后一直在中南之下,实属惋惜,目前中南大学的临床和基础医学实力也很不错。同济医科大学目前是华科的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在上世纪50年代是从上海搬到武汉的,1950年和武汉医学院进行合并,直到2000年和华科合并,而武大只合并了湖北医学院成为自己的医学院,这也是武大的医学实力不如华科的原因所在。很多小伙伴经常把目前的同济大学的医学院和华科的医学院弄混淆,甚至觉得华科的医学院实力不如同济大学的医学院。实则并非如此,同济大学现在的医学院属于在2000年合并的上海铁道大学的医学院,无论是实力还是知名度与华科合并的同济医科大差距相当大。华科医学院实力强的专业有公卫与预防医学,属于A+学科。山东医科大学目前是山大的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办学时间早,可以追溯至1864年的文会馆,1911年,共和医道学堂大讲堂成立,齐鲁大学医学院也是最早的医学院校之一,与山大合并后,实力与前面讲的这三所医科大相比要弱一些,对于山东大学合并的山东医科大学,合并后实力真的与前面三所有差距,退步算是较大的,目前临床、内科、妇科等专业实力强。以上这四所医科大学,都是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强大的医学院,和985高校合并之后,前三所实力依然很好,后一所有退步。但总体录分不低,这4所重点医科大学,大家怎么看?
疫情下的真实写照一场疫情让世界各国的医疗资源和应急措施做了全方位的展示,目前意大利成为全球因新冠疫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然而根据世界医疗排名,全民免费医疗的意大利可以排入世界前三,而照成意大利疲于应对新冠疫情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及时发现诊断疫情,就像意大利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2019年11月左右在意大利北部的医生就对这类肺炎病例有印象,只是不知道因何而引起。没有发现和检测,其实新冠肺炎就是“大号流感”,毕竟新冠肺炎对很多免疫力强的年轻人来说,无需治疗就会愈合,例如武磊以及NBA多位球员,其实这也说明了武汉市的医疗水平非常高,可以在全球首次向世卫组织上报发现的新冠病毒,并短时间内公布新冠肺炎的基因序列。武汉市作为中国重要的中部城市,上世纪50年代,政府为了提升中南地区的医疗水平,把当时上海市最强的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整体搬迁至武汉,此次疫情危重症患者大多都被这所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所接收,这就是曾经同济大学的起源,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德国医学的血统此次疫情下,德国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也早已突破万人,但是对比意大利的死亡率,德国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远低于1%,充分显示出德国作为现代西方医学鼻祖的实力。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就是德国宝隆医师所创办,当时在上海全德文授课,学位是全上海最高的高等学府,而淘汰率也非常的惊人,因此首批同济大学医学毕业生仅有3人合格!在西迁武汉后,1956年,国家首次为教授进行评级,武汉市共有13位一级教授,而同济医学院就拥有其中的7位,可见当年同济医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的显赫地位,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合校大潮,在各种原因的交织下,同济医学院的发展陷入停滞,直到一封同济医科大学海外校友的“万言书”才让华中科技大学重视医学院的发展,才恢复同济医学院的建制,有了医学院自己的院长,同时全球招募人才,多名教授当选中科院医学院士。对比国内其他高校的医学院研究生名额,同济医学院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并不多,因此华科大把研究生扩招名额全部给医学,其实并不算是扩招,只是正常的医学发展需求而已!同济高就业率是扩招的保障其实很多网友每次对于扩招都持有否定的态度,认为目前的毕业生已经足够的多,尤其是全国各地都有医学院,每年的医学毕业生找工作都很难。然而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而言,相比其他独立的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每年的招生名额有限,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冬季招聘会,用人单位为这所医学院提供了13000个医学专业的工作岗位,然而从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分布图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一年招收的本科生一共才475名,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9届的本、硕、博全体毕业生数据统计,虽然拥有2259名毕业生,但是面对13000个医学工作岗位,不愁毕业生挑选。从2019届华科大官网公布的研究生就业数据来看,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是医学博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32%,就业率排名第一,因此华科大研究生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毕业生寻找工作机会根本就不是问题!而且此次经历疫情的考研,来自全国的医学精英都汇聚华中科技大学的两所附属同济和附属协和医院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多学科的实战学习,也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受益匪浅!因此华中科技大学把研究生的扩招名额全部给医学,其实对于全国想要未来从事医学工作学生们的一份大福利!
9月1日上午,同济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邓静萍、副院长胡华成带队检查了2020年研究生迎新工作,医学院综合办公室、医学研究生处、医学保卫处、医学总务处、华同总公司负责人参加检查。院领导首先检查了医学院大门门禁通行情况,询问了新生通过返校系统申请返校绿码的审批流程,了解了通行情况,并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耐心细致处理好新生到校门禁通行事宜,并肯定了医学保卫处安排巡逻车多次往返为学生搬运行李的举措,让学生到校后倍感温暖。在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迎新报道现场,院领导了解了新生报到流程,询问了新生报到情况,并嘱托副书记和辅导员做好新生到校后的各项工作,为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做好入学各项教育工作。随后,院领导来到学子苑宿舍楼栋,了解新生办理入住的工作流程,肯定了宿管科精简工作流程,以便新生快速入住的做法,并要求工作人员继续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让学生住在学子苑能体会到同济大家庭的温暖。院领导最后检查了八家共建附属医院的新生报到现场,希望附属医院研究生管理人员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给予关心与关爱,充分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及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作出贡献。9月1至3日是我校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时间,2020级研究生新生共计1936名,其中博士生600名,硕士生1336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校院领导和职能部门非常重视此次迎新工作,医学院领导组织召开了专题协调会,要求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清晰、协同联动,为迎新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来源:医学研究生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年来,时有高校研究生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学生好不容易读到了研究生,马上就可以回报父母、回馈社会了,最后却因各种原因没有勇气继续活下去,令人惋惜。近日,又有一名研究生因不堪导师压迫自杀了!据安古蘭了解,该研究生是南京邮电大学材料学院2017级一名硕士研究生,有网友称,该学生三年来,面对其导师张某(女)长期的谩骂压迫、人格侮辱、不给改论文,以及被逼迫在承诺书签字延期毕业、被要求赔偿不合理的试验费用等,该学生患重度抑郁症三年,最终不堪重负,在实验室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发后,疑似遇难者母亲坐在教学楼顶哭喊。该校今日发布情况通报,表示该学生导师张某已被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后续调查处理正在逬行中。事件曝光之后,南京邮电大学很快对该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内容如下:在通报中,该校表示已按照相关规定,取消了张某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后续调查处理正在进行中。看到这份通报处理结果后,网友们怒了!有人提出质疑:去年12月份发生的事为何现在才通报?而且仅仅是取消导师资格?不少网友认为:这件事,学校、老师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过错责任,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到重视起来,完善相关的规则机制,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高校研究生屡屡出现自杀情况,令人担忧,何时研究生也成了一份“高危职业”了呢?根据网上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将近有41%的研究生被判定为中等到重度焦虑,而39%的研究生被认为有中度到重度抑郁,同等情况下,普通人群中的焦虑和抑郁人数仅占6%,研究生患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6倍还多。2015年5月18日,28岁的中南大学研三学生姜东身从学校图书馆六楼跳楼身亡。死者哥哥发现弟弟死前在网上留下五千字遗书。遗书称:论文答辩遭导师为难无法通过,选择自杀。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女友曾在微博上发长文,声讨其博士生导师周某是酿成此悲剧的罪魁祸首,并贴出二人聊天记录作证。2018年3月26日,一位武汉理工大学的研三学生因不堪导师的压迫,在他的母亲面前跳楼自杀,而跳楼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老师。”据陶某姐姐向媒体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导师曾让陶某喊他“爸爸”。此外,王某还经常要求陶某去家中参加活动,为其带饭。2018年12月13号,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陆经纬坠楼身亡。其家属称,从2015年开始,陆经玮每年365天几乎无休止、无偿为导师工作,且大部分工作与专业没有关系,而仅仅是为了导师博取更多的名利,期间陆经纬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并休克两次。但导师继续对其施压。......在中国当今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导师因为处于买方市场,大有一副你不来还有很多人来,你不读还有很多人读的店大欺客之态!现在高校称呼导师为“老板”已经是全社会公开的秘密了。学生把导师当老师看,导师把学生当员工看。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愿不再看到下一个杨宝德、陶崇园、陆经纬!安古蘭:相信没有人能比他自己了解自己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熬过来多不容易,能选择这种方式离开世界,是有多么不堪重负。我们需要一个真相,希望能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的结果,希望高等教育下不要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老两口依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2018年9月,一笔1000万元的巨额捐款突然“空降”木兰县,这是该县史上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这笔捐款来自现居武汉黄陂的我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85岁老人的善举感动了无数国人,她以极高票数成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候选人物,2019年1月28日,她荣获“冰城楷模”称号。日前,本报记者赶赴武汉市,专程采访马旭,倾听她讲述军旅光辉岁月和巨额捐助的始末。军中木兰她是黄继光战友,也是我国首位女空降兵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脚下空降兵某部旁,有一座不起眼的院落。两间简陋的平房相邻而立,院子里树上结满柑橘。见记者前来,两位老人不停地招呼,请记者品尝他们亲手种的柑橘。这是马旭和丈夫颜学庸的住所,从部队离休后,老两口在这个小院里已居住近十年。深冬的武汉,寒气逼人,马旭和丈夫颜学庸身穿部队发的作训服,举手投足间,军人风范丝毫未减。夫妻两人的军旅生涯,更像是一部精彩电影。1933年,马旭出生在黑龙江省木兰县,父亲早年过世,“剩下一个寡妇妈,一个弟弟和我。”马旭记得,那时生活贫苦,秋收之际,妈妈就去别人家田里捡拾没有被收割彻底的土豆、玉米。1947年,14岁的马旭在乡亲的护送下参军,从那时起马旭再没见过母亲,也再没回过故乡。“我被送到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培训了半年左右,之后参加了辽沈战役,成为随军卫生员,一边跟着部队走,一边学包扎、止血。”马旭记得,当时条件艰苦,为伤员治疗没有夹板就用树枝代替,她照顾伤员,给他们喂饭、洗绷带、护理伤口……成为军人的马旭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同一个师,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其间多次立功受勋。抗美援朝胜利回国后,马旭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学习。1961年毕业分配时,马旭被分配到武汉某部队,考验随之而来,部队当时要组建空降兵,28岁的马旭也想加入。但当时马旭的身高一米五三,体重仅有35公斤,远不能达到训练大纲的要求。而且,新中国并没有女兵跳伞的先例,部队领导几经考虑,婉拒了她的请求。“开始我们的师长说‘小马啊,跳伞可不是踢毽子,也不是跳绳,好玩。你呢,回去多吃点饭,把身体养好了再说’。”马旭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看到战友们在练习跳伞,她眼馋上台去尝试。“我被拉下来,围观的官兵哈哈大笑,我觉得丢人、生气。”下了练习台后,马旭挖了个三尺多深的大坑,填满沙子,用两张桌子、两把椅子搭起跳伞练习台。“有了沙坑,没人的时候我就跳,一天跳五六百次。”训练过程中,伤痛在所难免,马旭咬紧牙关继续练。半年后,到了考核空降兵的时候,马旭又去恳求首长。经不起她的软磨硬泡,首长答应让她尝试一次,马旭毫不含糊,拿上伞包就登上热气球,从500米高空一跃而下,落地时稳稳当当,周围很多官兵为她鼓掌。于是,马旭正式开始加入训练。马旭成为新中国首位女空降兵,一跳就是二十多年,跳伞次数达到200多次,创造了三项新中国跳伞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和空降年龄最大女兵。直至上世纪80年代,她以大校军衔退役。“为了打仗,跳过长江、跳过森林。”谈到这段过往,马旭依然记忆犹新,当年英姿飒爽的空降女兵照片她依旧保留着,视为珍宝。醉心科研老两口退而不休,携手拿下4项重要专利书籍是老两口的宝贝。马旭与丈夫颜学庸相识于部队,二人都是军医。为了空降兵事业,夫妻俩决定不要孩子,当年颜学庸亲自为马旭做的绝育手术。虽然老两口至今无儿无女,但他们心里的“孩子”却不少,那就是两个人一起努力拿下的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20世纪80年代,马旭和老伴离休,他们勤劳一生,选择了退而不休——潜心搞科研。为此,马旭到武汉大学外语系进修了4年外语。马旭学习的是日语,经过学习,她可以翻看一些外文科研资料。空降兵跳伞一直有个令人困扰的问题,那就是在着陆的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骨折。为此,夫妻二人经过多方尝试,否决了一个个方案,最终获得重大突破,发明了跳伞着陆保护脚踝的充气护踝。为了验证发明成果的有效性,年过花甲的他们亲赴格尔木试验,最终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此后,他们还研制出高原跳伞“供氧背心”。在老人家里,珍藏着一份1995年的《解放军报》,其中一篇报道称赞马旭夫妻发明的“供氧背心”填补了空降兵高原跳伞供氧上的一项空白。马旭关注到部队有不少人患有胃病,“胃癌由胃病转来,病痛会一直持续到老年,我觉得胃病是一大害,好多人都深受其害。”她就开始研究,发明了治疗萎缩性胃病的药剂,并获得专利。由此还开发出治疗肿瘤的一种药剂,经过一年多的考核、审查,获得了实用性专利。“部队支持我们搞科研,提供经费、场地,给了许多支持。”马旭对此感激不已。几十年间,马旭夫妇二人申请4项发明专利,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等专业论文。科研成果换来的报酬,他们二老都积攒下来,成为如今捐献给故乡木兰县1000万元捐款中的一部分。幸福苦旅乐住陋室守清贫,攒1000万元捐家乡“捐出1000万元巨款,竟然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是记者走进马旭夫妇生活的小屋里的第一感受。难以想象,拿出千万元捐款的二老,家中简陋异常,许久没有粉刷的墙壁,部分墙皮已剥落,客厅吊灯年久失修,家具用了数十年,沙发露出破麻布和棉絮。二老共用一部用了10多年的翻盖手机,所穿衣服是军队发的各种作训服、T恤等。捐赠的1000万元,是两位老人一分一厘积攒下来的。“您脚上这双就是您最好的鞋了?”记者看到老人浑身上下,就一双鞋子看起来比较新。“嗯,是我买的。”老人回答。“这个多少钱啊?”记者。“15块钱。家里来客人我不能够破破烂烂的是不。”老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你可别笑话我啊。”质朴的话语让人不禁鼻子发酸,而马旭老人只是淡然的一笑。她说:“我85岁了,战友和首长相继离开我好多年了,我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是书籍、报纸和各种资料。”马旭老人笑着说。记者看到,各类书籍摆满两个大书柜,各类报刊分门别类整齐摆放着。二老卧室墙壁上,还贴满日语笔记。老人说,5年前,她准备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生,至今仍在补习日语准备考试。60多年来,马旭一直居住在武汉黄陂木兰山脚下,但她心中念念不忘的是2500公里之外的老家——黑龙江省木兰县。从14岁参军离开故乡起,70年间,马老没能再回去过,如今,家乡已没有亲人,留在脑海里的只剩儿时的记忆。“我当了兵,上了军医大学,生活幸福了,不能忘记家乡黑土地的兄弟姐妹。”马旭老人有着满满的生活幸福感,“现在国家正在精准扶贫,实施东北振兴。在我心里,有国才有家,国家强大富裕了,才有好日子过。”随着年龄增长,马旭心里很着急,“我80多岁了,身体也不咋样,争取早点把钱捐给家乡。”在2018年的一场战友聚会上,马旭向战友表达了想法,战友帮忙联系到木兰县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他在民政局工作,(告诉我)捐赠对象有几个,我选择了教育局,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于是,马旭与木兰县教育局取得了联系。2018年9月13日,马旭夫妇二人和另外两人来到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转账300万元,因为款项较大,引起银行职员的警觉,从而有了“八旬老人转账巨款银行报了警”的故事。也正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马旭老人的事迹广为人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许多网友看到马旭老人的善举,纷纷点赞:“千言万语表达不出敬意!只有‘致敬’二字!”如今,马旭夫妇生活依旧规律,早起锻炼健身,搞科研,不时到老年大学充电。马旭还报名学习拉丁舞,夫妇二人感觉生活很幸福。心念故土继续为家乡攒钱,愿家乡更美好家里唯一一张桌子上,贴满了马旭学习日语用的小卡片。老两口居住的两间简陋平房。今年3月底,马旭老人的理财产品将到期,届时另外700万元也将投入家乡的教育事业。“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我现在)盼望着理财产品快到期,取出钱捐赠。”马旭说,完成这笔捐赠,就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只要我活着,就继续为家乡攒钱。做了一点点小小的应该做的事,得到大家的鼓励,我们会把鼓励变成动力,继续努力。”马旭说。“你们老两口将毕生的积蓄全部捐出来,自己的生活怎么办?”记者问马旭。“我和老伴都有离休工资,看病也有保障,物质上的条件,我觉得不需要追求太多。现在党中央提出要精准扶贫,把这些钱捐给家乡,在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是用实际行动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只有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家乡的未来才会有希望。”马旭告诉记者,木兰县将用这笔捐款兴建一个集教育、文化、科普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实践基地,预计今年就能建好。“您到时候会回去看看这个场馆吗?”记者问。老人说,她确实想回去看看,但她也跟家乡政府提出来,不要让家乡破费,也不要举行捐献仪式,把钱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如果可能,我会在场馆里给家乡的孩子们讲讲历史,讲讲我们小时候的故事。”
又有一位名校研究生选择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最近,一位名为“烫烫大卷”的网友发布文章称,2018年12月13日,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某从5楼研究室一跃而下,跳楼身亡。这篇文章写道,研究生陆某一直处于被导师压榨的状态,几乎全年没有节假日,并无休止、无偿地为导师工作,其中绝大部分工作与陆某所学专业并无关系。2018年12月13日,陆某与其导师交流,希望今年6月能顺利毕业,并提出放弃撰写导师交给他的两篇论文。但是,陆某导师表示,如果不能完成这两篇论文,不会让陆某顺利毕业。于是,陆某选择了跳楼。目前,同济大学表示,关于学生跳楼是否与导师“压榨”有关,仍在调查。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都对导师压榨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谴责。但是,不少网友也批评了这位研究生,他们认为这位研究生做事太极端,完全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他这样做,辜负了父母,辜负了从小培养他的人,辜负了社会!用生命对抗导师的压榨,显得太不值得!研究生陆某本科阶段的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大学,都是我国的知名重点大学,很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这位研究生本科就读于著名的华东理工大学,这所大学虽然不是985大学,但也是顶尖211大学,由于位于上海,它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经常会超过多所985高校。陆某研究生阶段就读的同济大学是我国实力很强的985高校,由于位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同济大学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地位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顶尖高校,考上也非常难。研究生陆某的跳楼身亡,无疑对他的父母伤害最大。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大学,把一个婴儿培养成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这有多不容易!其中辛酸滋味,估计只有当父母的才知道。这件事反映出了一个教育问题,那就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只是学会了知识,却没有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正如网友所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遇到问题就只会跳楼吗?”在小编看来,很多学生由于长期在校园学习,眼界比较窄,他们把学业是否成功看得太重,其实即使不能顺利毕业,你的人生也不一定就会很惨。多出去走走,多了解一下社会,你会发现你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你的出路并不是唯一的。还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也不能给孩子过多压力。有些时候,一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并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跟父母说,这就使学生少了一个心理疏解的通道。家长在鼓励孩子上进的同时,也应该成为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另外,高校在重视人才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正确梳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真正保护好学生的权益,避免导师权利过大。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表不同观点。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更多教育信息。
考研也好,高考也好,首先要对医学类院校专业的特点有个全面的认识。医学类专业,特别是临床医学类,就业时的地域性非常强,一般的学校都是省内就近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即使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这样的名校,也都有这样的特点,虽然他们出省就业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关于两所学校的历史,这里我不再多讲了,以前在别的提问中也提到过,总之是历史都很长,发展的足迹都有很多亮点。省内诸侯,割据一方浙江大学医学院,在浙江省内是一家独大,省内其他医学院校根本无法与其争锋,可以说在浙江省内的三甲医院内,浙江大学毕业的医生最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湖北省内是一绝,不过还有武汉大学医学院,虽然专业水平不如他,但是武汉大学的医学院却一直存在,好似打不死的小强,一个985大学的医学院,一直也在成长进步,也一直在分享华中科技大学的势力。学科评估,彰显实力这两所大学的医学类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取得出很好的评级。其中浙江大学的基础医生学科评级是A-,临床医学学科评级是A+,口腔医学学科评级是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评级是B;药学评级是A。华中科技大学的基础医生学科评级是B+,临床医学学科评级是A-,口腔医学学科评级是C,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评级是A+;药学评级是B+。两所学样在医学门类中的几个一级学科中,除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是华中科技大学评级更高,其他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药学,都是浙江大学的学科评级更高。总的来看,还是浙江大学的专业水平更高。如果是追求专业水平更高,还是选择浙江大学。如果只为就业,选择校其实就是选择将来的就业地域。喜欢浙江省的,选浙江大学准没错,将来在浙江省就业没压力;喜欢湖北省的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时也是湖北省内就业无压力。
11月4日,名为“烫烫大卷”的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称,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常年被其导师压榨,365日无休,最终,于2018年12月13日跳楼身亡。文章描述道,陆经纬在过去的三年里,几乎无休无止地为导师无偿工作,甚至因长时间伏案看文献、查资料,患上严重颈椎病,并因过度劳累大脑缺氧休克2次。自杀当日,导师称其必须完成手上2篇与其硕士毕业无关的论文,否则不会让其在2019年顺利毕业。随后,陆经纬给导师留言“我去跳楼了”,便从五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如果事情真如爆料的那样,那么可以说,无良导师的压榨的确是致使陆同学走向自杀的直接原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陆某太听话这个本质因素。因为他面对导师的要求,全部一一完成,不管是与学业相关的,还是无关的。当要求超出能力范围之外时,他也没有采用任何应激措施,而是以死结束一切。2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通常会教导孩子要听话,听爸爸妈妈的话,爷爷奶奶的话,老师的话,生活中也鲜少有人问,孩子太听话要怎么办。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七月就是一个典型的听话的乖乖女形象。她性格温柔,脾气好,成绩好。老老实实上学、工作、恋爱,哪儿也不去,在自己从小长到大的城镇,一眼望到生命的尽头。而安生则是典型的坏小孩形象,喝酒、吸烟、打架、辍学。书里写道,“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时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别人眼中的自己往往不是真实的自己。七月表面是乖乖女,实则内心也不是一个安分的女孩。军训受罚时,和安生偷偷逃跑;安生要砸消防警报犹豫时,七月在后面抓起握着石头的安生的手,砸了过去。这一幕,七月比安生更决绝。她在表面听话与内心听从自己间有过徘徊。最终,给不爱自己的结婚对象家明策划了一场逃婚计划,而她终于亲手了解了三人间的情感纠葛。幸好这时候她不是听话的,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得到内心压抑已久的释放。如果不是,在未来几十年的日子里,跟爱自己闺蜜的老公四目相对,这将是多痛苦的事。3上面事故中的陆某,和七月一样听话,但两人的走向完成不同。七月是徘徊中走向自我,陆某在别人的眼光中走向极端。因为他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自救救济措施,来反抗导师,起码从目前爆料的情况看是没有的。正如一句老话,“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我想事件中的这位导师也是有挑人欺负的成分,毕竟,听话的学生更好对付。所以说,把学生的学习本分做好,即使他想故意难为你,多是一些无所谓的批评罢了。再不然,他的行为太过分,还可以向学校纪委、党委,甚至是教育部投诉,申请换导师。如果这些部门对德高望重的导师有所偏袒,还可以向媒体、社会舆论向其施压。这些都是可以倚靠的手段,虽然过程会比较艰难,但好过一直活在失去自我的世界里。有专家提出,太过听话的孩子往往会失去自我,活在别人的目光中,缺乏对社会、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很可能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容易走上极端。家庭中,你会是一昧只会让孩子听话的父母吗?欢迎进入广州胜任力教育研究院测评系统,参与父母胜任力测评!
义诊医生的“候鸟”十年执笔: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 通讯员 熊康 王敏视频编导:周逸雄 巩瑜 雷宇文稿编辑:蒋韡薇杜荣辉经常像候鸟一样,前往更南边的地方。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班后,这个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医生总是赶着离开办公室,驱车一路向南,进入通界高速,近3个小时之后,抵达湖北省通城县城郊的老家。第二天上午8点前,杜荣辉会准时出现在通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口。在此之前,从十里八乡早早赶来的患者已经站满20平方米左右的结核病防治专科诊室,一边闲叙家常,一边等待她的到来。这里是湖北省的东南角,湘鄂赣的交界地,沿着高速南行,20分钟就能进入湖南省。武深高速通界段通车之后,通城县县城与省会武汉的距离从200多公里缩短为170公里。病人们确信杜医生一定会来,这是他们之间10年不曾改变的约定:每个月,杜荣辉都会提前和乡民们约好时间,给来自全县11个乡镇的肺科病人义务坐诊。通城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专科负责人刘葵手上有一个数据:仅2016年到2019年,就有上百名病人在这个“通城女儿”的帮助下痊愈。日常工作和各种学术活动几乎占满了这位呼吸科主任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兼职教授的时间表,杜荣辉却没有想过要中止这并非强制要求的“契约”。她经常说“医生下乡比病人奔波好”,也曾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一个医生下乡一次,至少可以让30多个家庭免于奔波。奔波的概念不仅包括交通费、挂号费、门诊费,还有心神——大多数患病的留守老人无力自行到大城市里看病;乡里人不熟悉大医院里的挂号流程,看一次病可能让人苦苦等上十天半月。“乡亲们能把身体养好,重新撑起家庭,没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是我最高兴的事。”回忆10年义诊时光,杜荣辉感觉快乐简单而纯粹。专科诊室是义诊开始一年后才有的。早在2009年,通城城郊的老家,就是杜荣辉和病人相聚的“老地方”。那年春节回乡,一个和杜荣辉差不多年纪的女病人找上门来。她在一家医疗机构被诊断为结核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但一年多里多次咳血,每次家里花费上万元。这一次,在年关前齐家团聚的喜庆时刻结核病急性发作。“拿着痰盂咳两三百毫升血,要人命的。”杜荣辉一查验,病人咳血的原因根本不是肺结核,她甚至从来没有得过结核病。在一摞CT片里,她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极其关键的细节,沿着肺门、支气管,显现许多细碎的钙化点——这意味着,病人可能患有尘肺。出来的信息印证了一个优秀医生的职业敏感:病人曾在当地一家瓷砖厂的流水线上工作过10年,厂房密闭、砖灰满屋,不戴口罩。顾不上和亲人团聚,杜荣辉马上拨通了武汉同事的电话,紧急开辟绿色通道,将病人接到武汉做介入治疗,很快取出嵌在支气管里的钙化物。杜医生手到病除能救人命的故事也在小县城里快速传开。有时,住得近的病人会找到杜荣辉老家,向她母亲询问杜医生何时回来;另一些沾亲带故的老乡则会打电话给她的家人;摸不清门道的老人则会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尽管疾控中心此时还没有和杜医生展开合作,但在老人们眼里,“医生”是一家人。从此,她每次回家都要给至少10个病人做诊疗,有时家门口会排起20多人的长队。一个常见的画面是,病人们围着她,七嘴八舌约好下一次见面的时间。2009年,到杜荣辉老家求诊的病人数以百计,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77岁,其中老人占六七成,有不少是留守老人。此前,杜荣辉从没想到,乡下会有这么多需要送诊的肺科病人,而这就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县域的现实。武汉市肺科医院的青年医生曹探赜,曾主动陪同杜荣辉一起下乡义诊,他印象最深的是老乡们的健康意识不足,很多人常常拖到身体扛不住再去看病。危险显而易见。因为拖延,身患肺结核的卢义病情迅速恶化,这个25岁的年轻人的左半边肺已有2/3的部分停止运转,体重骤降至90斤,形如皮包骨。尽管在杜荣辉的帮助下病情好转,但仍旧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这样的意识不足还表现在不能规范用药。结核病的治疗至少得坚持6个月,有的老乡吃了一个月的药,感觉咳嗽好了,就自己停药,结果病情反复发作,愈演愈烈。“其实只要及时确诊,规范治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杜荣辉决定和当地卫生部门联系,扩大义诊范围,帮助更多的乡亲们。通城县疾控中心则积极响应,在与患者协商讨论之后,义诊时间固定为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如果实在走不开,杜荣辉会提前一两个星期给刘葵打电话,调整义诊时间,以免老乡们白跑一趟。不过这样的情况极少发生,她总是有意识地把时间腾出来,因此,在各类学术会议上露面的机会少了很多。最远的病人从20公里外的塘湖、麦市赶来。在接受诊疗之前,他们需要先赶到通往县城的公路上,然后乘坐早班客车,最后步行到达疾控中心一楼的专科诊室。基层缺乏医疗优质资源,是必须直面的现实。在CT影像上,肺结核、尘肺、炎症等一系列肺科疾病的表现非常相似,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误诊。地方医院救治条件有限,很多时候病人只能去大城市的医院就诊。“小病大治”有时会直接导致病人放弃治疗。如果杜荣辉没有帮助李明减免1000多元的纤支镜费用,这位来自通城县塘湖镇的77岁老人也许会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拒绝住院治疗。病人被确诊肺结核后,国家会为普通结核病患者免费提供链霉素、乙胺丁醇等一线抗结核药品。然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往往多病缠身,抗结核药有时会与其他药物药性发生冲突,诱发老人们的旧病。在杜荣辉接触到的案例里,就曾有病人因为免费药里的丙酰胺复发痛风。另一方面,一些疑难杂症患者需要的药物,在小县城里并不常见。遇到这种情况,杜荣辉就会从武汉购置,再邮寄给通城县防疫站的工作人员,最后转交到病人手里,“一方面是病人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些病人不要断药”。遇到一些病情严重、不方便行动的病人,杜荣辉还会充当上门医生的角色。10年过去,通城县的所有乡镇几乎都留下了她背着药箱和听诊器下乡送诊的足迹。因为痛风,方金坐了半年轮椅,家人害怕肺结核的传染性,让他独自住麦市镇冷段村的偏屋里,孙子则被接到外婆家。省城来的专家杜荣辉出现在这里,仔细询问用药感受、病情变化之后,对处方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仅仅一个月后,方金可以拄着拐杖前往疾控中心。等到老人完全恢复,杜荣辉还给他的家人挨个做教育工作,打消了全家人的顾虑,山村小家庭里恢复了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的场景。2014年,外出打工的章恒感染结核病,回到通城县沙堆镇老家。有3年时间,正值壮年的他一直待在家里,极少外出,因为不想传染其他人,也害怕其他人的歧视。缓慢的疗效影响了他的信心,用药也断断续续。在防疫站医生的建议下,章恒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杜医生问诊。杜荣辉一边安慰、鼓励,一边批评,“随意停药,结核病永远治不好。”从此,章恒按时复诊。2019年9月,在与肺结核相伴5年之后,章恒完全康复,开始外出打工的新生活。很难想象,与大量结核病人的频繁接触,杜荣辉似乎完全不担心被感染。她说专业知识是她对抗肺结核偏见的武器。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极低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不是所有肺结核病人都有传染性,人体内有巨噬细胞能够吞噬结核菌……继续下去,她才会说,“当然还是有风险,但只要经常锻炼身体,免疫力就没问题。”10年的坚持,有太多付出。2016年,通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武汉市肺科医院正式合作,组成医疗联合体,义诊走向规范化。通城县疾控中心曾多次提出派专车接送,尽管回乡一次的油费与过路费超过500元,杜荣辉还是委婉地拒绝了。丈夫陈彪继续担任杜荣辉义诊路上的专用司机,因为下班的车流而堵在武汉二环、三环是夫妻俩共同的记忆。有记录的120多次义诊中,陈彪绝大多数时候都以开车接送默默地表示对妻子的支持。她至今记得2017年7月义诊路上的一场暴雨。晚上8点半,刚下班的杜荣辉正准备前往通城,突然下起大暴雨。武汉成了“江城”,通城县也淹了大半,县里来电话商量是否换个时间。杜荣辉还是决定要去,“时间都约好了,有的留守老人就盼着这一天”。她担心,如果自己因为下雨就把义诊停了,病人们也会有样学样,病情稍微好一点就放弃继续用药。“更何况一个一个地通知肯定来不及,不能让老乡们白跑一趟”。出于安全考虑,陈彪只能低速行驶,到达通城时,时针已经转到第二天了。义诊10年中,杜荣辉的女儿先后经历了中考、高考等紧要关口。对于母亲一直以来满满当当的时间表,女儿的反应是“习惯并感动着”;杜荣辉也会尽量挤出时间来陪伴女儿。如今,女儿就读于某医学院影像学研究生二年级。逢年过节,她会和母亲一起前往通城,帮忙整理病例资料。那个10年前被误诊为肺结核的尘肺病人早已康复,直到现在,还经常到疾控中心看望杜荣辉。她现在身体很好,已经找到一份财务会计的工作,家里盖了新房,小孩正在上学读书……10年来,义诊治疗超过3000人次,结核病患者人数降到100以下,老乡们不善言辞,感激之情大多是借助土特产和自己种的蔬菜瓜果来表达。让杜荣辉同样高兴的是,一支“不走的基层队”正在逐步成长。平时,杜荣辉只要有时间,便手把手为当地医生传授经验。在杜荣辉的帮助下,刘葵就曾两次前往武汉市肺科医院进修影像学,“以前这样的机会对于基层难以想象”,而结核病防治专科也有了一支七八个人的队伍。而今,再遇到拿不准的病情,她也向杜荣辉寻求帮助。那种力不从心的情况相比从前已经少了太多。杜荣辉医生的事迹在医院里渐渐传开,2019年,武汉市肺科医院也号召组建起义诊志愿服务队,500名员工的医院里,一下子有400多人报名。也有人对10年义诊的“义”字表示过怀疑。在当地一所中学当校长的老同学,私下里问杜荣辉,“你义诊这么多年,医院肯定给你年薪吧?”杜荣辉似乎不太擅长为自己辩解。“如果你觉得我收了钱,你就这么认为吧”。这些驳杂的声音没有影响到杜荣辉的热情。对她而言,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事,力所能及、天经地义,最大的困难无非是“义诊路上的恶劣天气”。让人庆幸的是,这10年义诊的日子里,“老天爷”似乎特别眷顾,晴天总是更多一些。(文中所有患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