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考研:心理统计复习方法藏娇记

心理学考研:心理统计复习方法

统计基本是所有心理考研er们的噩梦,但总体来说,很多同学们是还没学就把自己吓死了,通常都是“听说很难”“堪比高数”,导致自己在选择学校时候备受限制,心理统计真的是这样的么?如果我最喜欢的学校就是要考统计我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关于统计到底该咋复习,让大家把建在心里的“统计墙”拆了~基础阶段:复习时候边看书边听课,结合老师的讲解,提高看书效率,知道哪哪儿是必须掌握的,会跟后面结合或者跟测量结合,哪哪儿是略看就行的,学完每一章适当找点习题做做,找找感觉,确定前面都明白了再往后学。推断统计的内容难一些,听课时候要注意不要花一整天都学完,这样反而效果不好,慢慢来,每天学一部分,学完一部分,跟前一部分对比一下,每种统计方法适用的数据类型有什么区别、计算方法有没有区别、适用条件等等,多对比、多总结,当然老师在上课时候也会带着大家总结,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部分都学会,而且不会混淆各种方法,碰到大题时候也知道选用哪种方法更合适。当然基础阶段要求比较低,就是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搞懂就可以了,还不需要会做大题,知道哪类数据对应哪种统计方法,一些需要背诵的公式此阶段不需要背诵,原理一定弄懂!这样一看,是不是第一阶段还怪简单的?其实统计大部分内容如卡方、线性回归这些(平均数、标准差、方差自不必说)高中数学都学过,完全陌生的知识并不多,去认真学了,就会发现不过如此~时间的话,六月底前完成第一轮即可。强化阶段:强化阶段的复习是重中之重了,这一阶段是要看第二到三遍的书,或是结合强化的课程,直接看讲义,描述统计务必再巩固一下,不要觉得简单就不看,各种变形的考察方式都要了解到;对于重难点部分如方差分析等进行巩固强化。可以做到拿出一组实验数据直接给出统计方法,同时,课程中老师强调的需要背诵的公式也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背诵。确定自己基本没有问题的时候着手做真题,如果还是有短板,尽量不要碰真题,一方面打击自己信心,另一方面又浪费了时间,当然做错了也不要沮丧(复习阶段出再多错都不可怕,考场上咱能做对就行,就怕平时很厉害,一上考场就怂),赶紧去翻课本去听课,把这部分知识点再踏实学一遍咱还是好汉一枚!另外开始做真题时一定要进行详细解析,尽量自己做,尽量不要参照其他人做好的笔记,先自己做,做不出来翻书,实在不会做了再去看答案解析,不要一上来就看答案,这样很容易造成你以为你学会了,实际碰到题目还是不会做的情况。同时讲义上都有高频考点标注,摸清统计考查重点到底在哪个位置,多进行相关练习,到时候考场上就会发挥自如,就像摸清了出题人的套路一样。完成此阶段的目标在9月左右为好。冲刺阶段:最后冲刺阶段已经不能再有短板遗漏,如方差分析不好一定要多进行练习,理解方差分析的根本,统计的知识点没有学好其根本都是概念定义没有搞清楚。不要逃避自己不会的地方,很多同学存在侥幸心理,在这个阶段破罐子破摔不懂的就不学了,不会的肯定不考,如线性回归没有弄懂看到历年考查的频率不高就放弃,这是非常忌讳的一点,只要是大纲有的内容,一定都不可遗漏!耐心下,你一定可以!此阶段继续刷真题,背诵基础的概念及公式,对高频考点着重复习,跟着冲刺阶段课程再次梳理一下重要知识点。做好以上这些,最后上考场就能游刃有余啦!

小明

心理学考研备考秘籍|心理统计学高效学习方法指南,速来了解!

黄金暑假这个时间节点对于考研复习来说,它的价值真的堪比黄金。好好利用暑假进行高效的复习也是2020心理学考研人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验统计和测量是心理学考研人最头疼的三个科目,因为这三个科目光靠背诵是不够的,必须要理解运用。下面就跟着优加陈泉老师一起来看看心理统计学到底应该怎样复习会更好。一、科目概况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也是心理学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心理统计学最常用的参考书是张厚粲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个别学校用的不同的版本,但主体内容与该书是一致的。由于心理统计学的数理性质,使得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经常听到一些跨考的同学哀嚎着说:没想到避开了高数,却跳进了统计的坑。实际上心理统计学并不难,希望大家不要先入为主,产生定势心理。二、学习方法1.心理统计学是工具,重点在于应用。经常会有同学在学习心理统计学的时候问我,“老师,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个公式是这样的”之类的问题,每每这时,我都要耐心的去跟同学解释,统计学对于心理学来说只是一种研究工具,我们只需要知道怎么用,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心理统计学的重点不在于公式的推导由来,而在于面对不同的数据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各种统计方法使用的条件以及对统计计算结果的解释。2.深入理解,循序渐进。心理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其中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内容也相对比较简单,甚至有些知识点是我们曾经高中或者大学时学过的内容,于是很多同学便走马观花的看,结果看到推断统计的时候发现自己看不懂了,然后开始哭唧唧的说“统计怎么这么难呀”。其实根本不难,是你自己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当然觉得难了。大家对于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一定要深入理解,吃透一个知识点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如果遇到不懂之处,必须立即返回、熟悉之前的知识点或查阅相关资料;如此反复,直至完全理解。对于少数在后续内容才会正式学习的知识点(如在学习第三讲标准分数的时候会提及正态分布,但正态分布在第五讲才会正式提出),可先粗浅了解,等到完全理解之后再返回深化之前的知识点。例如,“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可把数据区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四种类型。”在此不能机械记忆这四种数据类型的名称,而要根据各自的定义做出区分,并能够准确判断某些数据(如:性别、名次、温度、身高)属于哪一种数据类型。这一知识点贯穿整个学科,极其重要,必须完全掌握。3.多加练习,熟能生巧。心理统计学每个版本的书后面都配有大量的课后习题,大家一定要认真的把所有的习题做一遍。做得多了,对于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公式,每个公式是怎样写的自然就记住了。4.联系测量和实验,熟练运用本学科与《心理与教育测量》和《实验心理学》联系非常密切,可说是后两者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测量和实验,细化统计学的知识,例如结合实验设计来细化方差分析的内容。心理学考研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路上会有无数的困难等着你,这条路,已经有无数人走过,有人走到了终点,有人选择了中途退出。但是走到终点的人都有共同的特质,那就努力和坚持。无论前面会碰到什么困难,2020心理学考研人应该勇于面对,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让自己的考研之路走得更加顺畅,加油!

小杰

2019心理学考研7本教材的阅读顺序

有一些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不知道心理学考研教材的阅读顺序,面对7本书,如何开始着手复习完全没有头绪,有些同学干脆随便看了。老师提醒大家心理学考研书目的阅读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不同人存在一些差异,但大体上都是按照心理学各部分知识点的内部逻辑来复习的,这样效率和质量都会更高。心理学考研学硕统考需要看七本教材,分别是:1. 《普通心理学》2. 《社会心理学》3. 《发展心理学》4. 《现代教育心理学》5. 《实验心理学》6. 《心理与教育测量》7.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推荐阅读顺序:《普心》+《实验》→《教心》+《统计》→《发心》+《测量》→《社心》《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这是纲领性的书,其他几本教材的内容在《普心》中都有概述。先看《普心》是为了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基本框架,以后看到别的书你会发现它们大部分都在《普心》中出现过。然后看《普心》的同时可以开始看《实心》,因为《实心》比较难,而且实验部分也是心理学的精髓,不要因为它很难就放到最后看,也不要担心没有统计基础会看不懂,第一遍看《实心》的时候重点要放在实验设计的逻辑而不是计算,计算部分不看也不影响理解。而且一般实验的理论基础都在普心中有,所以两本一起看可以互相促进。《普心》的理论性太强,单看这一本也会比较枯燥,相比起来《实心》的趣味性就大多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统计的教材一般是用张厚粲的,最贴近大纲,但难度比较大,对零基础数学差的同学来说可以在前期先用甘怡群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代替,后期再回归张厚粲。《教心》中的很多理论和现象都会被用来当成统计的例子,所以这两本一起看也可以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教心》是7本书中最厚理论最多最枯燥的一本,而统计又太过抽象,需要大量例子来帮忙理解(数学差的同学应该都理解这一点),光看《教心》非常可能坚持不下去,光看统计也可能完全看不懂,一起看也许可以有奇效也说不准。《发展心理学》+《心理与教育测量》《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也很多,但是你们看书的目录应该可以发现,它是按照人的发展阶段来组织逻辑的,所以我们复习时也可以按照这个顺序。与《发心》搭配的是《测量》,依然是文理结合的方式,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社会心理学》《社心》一般是最后看的,有的同学干脆不看教材只看大纲,这个方法并不推荐,近年来心理学考研反押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心考大题的可能完全有,大纲里涉及到的又太少,所以还是要看书。而且《社会心理学》也算是心理学里比较有意思的部分以上阅读顺序仅供参考,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每轮复习也可以自由组合,不要拘泥于一种搭配哦。

浮生门

实验统计测量复习方法指导—心理学考研人的福音,干货满满!

一、心理学考研中实验统计和测量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大部分学校对实验、统计和测量的考察都十分重视,尤其是学硕,分值几乎都在一半以上;甚至有些学校的专硕也会考察三科中的某几科或全部。因此,这三科是考学硕的同学绕不开的坑;考专硕的同学想要不考实验统计测量的话可能也只能去一些自己不那么心仪的学校。并且作为一名未来的心理学科研工作者,实验、统计和测量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这三科的学习不论是对于考研还是未来的研究生涯,都是十分重要的。二、如何复习心理学考研实验统计和测量实验统计和测量是心理学考研人最头疼的三个科目,因为这三个科目光靠背诵是不够的,必须要理解运用。再加上很多跨专业甚至是本专业的同学本科阶段都没有真正接触过心理学实验以及统计分析等,因此,对于这三个科目会有一种心理上的畏惧。下面,优小加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应该怎么复习这三个科目。1.实验篇实验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 :(1)实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实验的含义、原则、实验变量、实验设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设计。(2)心理学实验的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反应时法等。这一部分是现代心理实验的基础方法,一定要理解透彻。(3)各个具体心理领域的实验,包括注意、知觉、记忆、学习等内容,是对心理实验方法的具体应用。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实验心理学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心理学考研中考的最多的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对这部分的学习掌握心理学实验的逻辑、各变量的操纵以及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很多同学最怕的也就是实验设计了,看别人的实验设计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不是很难,但是一旦让自己来设计实验,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大家可以按照《心理学考研一本通:实验统计测量篇》上面所讲的方法一步一步的进行(如下图):(《心理学考研一本通》)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真题来告诉大家应该如何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所有的实验设计都可以参照这样的模板和流程进行。而掌握了实验设计之后,其余的问题(比如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额外变量等)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虽然大家知道了实验设计的流程,但是心理学很多变量都是没有办法直接操纵的,那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操纵呢?这就需要同学们继续对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了。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物理学和反应时;心理物理学中比较难理解的就是信号检测论,对于信号检测论大家如果实在不能理解信号分布和噪音分布,掌握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就行了;而反应时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因变量指标,很多心理学实验都是通过测量反应时来推断各种心理加工的过程的。这一部分的内容不难,大家重点掌握几种反应时技术(如减数法、加因素法、开窗技术、序列反应时和内隐联想测验)。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各个领域的心理学实验,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多学校是不涉及的,大家在基础阶段可以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来加深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如果后期没有时间可以直接忽略。这一部分大家主要掌握的是各个领域的实验范式,通过前人已经提出来的实验范式,我们可以快速简单的设计相应的实验。除了通过相应的参考书来学习实验,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心理学文献来加深我们对实验的理解,给大家推荐《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这两个中文期刊。在阅读文献的时候主要看摘要以及方法部分,主要理解实验目的、实验假设、自变量、因变量、实验设计、实验流程以及实验结果和结论。2.统计篇我们通过实验或者是量表搜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因此统计也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由于统计涉及到复杂的公式、繁多的数据处理条件,很多同学都会望而生畏,但实际上,统计比数学简单许多,大家不要事先给自己设限,觉得自己学不懂统计,掌握对了学习方法,统计也能够很好的攻克。统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者的关系总结起来如下: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而推断统计是心理统计的目的。考试基本上很少单独考描述统计的计算,都是考察推断统计。对于推断统计,大家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使用条件以及计算公式。建议大家可以将这些使用条件和公式都罗列成表,对比理解记忆。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整理,也可以直接使用《心理学考研一本通:实验统计测量篇》上面帮助大家整理的表格来理解记忆。比如: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家不需要纠结这些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统计对于我们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只需要掌握这种工具来解决心理学问题,而不需要知道这个工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3.测量篇心理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测量的基础,经典测量理论,现代测量理论,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测验常模,标准参照测验和常用的心理测验。(1)心理测量的基础:这部分着重描述了心理测量的一些相关概念,以及中国和西方的重要的心理测量发展史,考题内容以记忆为主,比较简单。(2)经典测量理论:这部分是考察的重点章,涵盖了有关经典测量理论,信度,效度以及项目分析四大块内容,考生需理解相关知识点,对于一些相似的名词做好区分,对于涉及到的一些计算考生应熟记并熟练运用公式,除此之外,考生还应学会联系实际的测验编制过程,有目的地筛选需要用到的信效度指标以及项目分析方法进行答题。 (3)现代测量理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项目反应理论与概化理论,其中的知识点较难理解,但纵观多年试题,其涉及的考点均为容易理解的内容,考法也比较类似,考生在复习时只要抓住其中重点便容易得分。(4)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这部分包含编制程序和测验等值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考生需要对编制程序进行熟记,着重理解测验标准化和测验等值的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学会与其他知识点相联系。(5)测验常模:这部分主要考察重要名词的含义以及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考生需要理解不同类型常模的原理,同时回顾统计中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的相关知识点。(6)标准参照测验:这部分所涉及的考点较少,考生需要将其与常模参照测验相区分。 (7)常用的心理测验:这部分涵盖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多种类型测验的知识点,考生需要着重了解并记忆几个重要心理测验的知识点,并阅读多本心理测量学的教材,扩大自身对于各种心理测验的知识面,以免考试中因为出现多个陌生的心理测验而无法选择正确的答案。最后,实验统计和测量是十分相关的,关于这三科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段话有更深刻的理解:心理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就在于心理学采用实证方法。实验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和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是通过设计并操纵实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和验证;心理与教育测量解决的是内在心理数量化的难题;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对通过问卷和实验等手段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依据数据资料对现象规律进行揭示的学科。因此,大家在学习某一科时,一定要结合另外两科一起理解学习。总之,这三个科目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运用,大家一定要多思考,多动手,而不是单纯的啃书。大家可以通过《心理学考研一本通:实验统计测量篇》来学习这三个科目。这本书通过分析了统考以及各大自主命题院校的真题,归纳整理出了重点内容,并且结合真题提炼出了每个知识点的考法,最后还附有大量真题供大家练习,将“看、学、用”融合为一体,帮助考生顺利攻克实验、统计和测量三座大山。

放浪者

志愿填报专业篇26:理学门之心理学类、统计学类

大家好!我是南门,一名中学生生涯规划师。本期我们把理学门之中最后的两个学科类放到一起来给大家介绍。0711 心理学类071101 心理学(理/教)071102 应用心理学(理/教)“071101心理学”专业,培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中高等学校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人才。“071102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研方向:(仅供参考)0402 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在研究生阶段是属于教育学门的。0712 统计学类071201 统计学071202 应用统计学“071201统计学”专业,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学分为三个大的方向:数理统计方向、经济统计方向和应用统计方向。“071202应用统计学”专业,是调查、收集观察对象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描述统计等技术,分析观察对象的特征,发现事物的规律,进行预测、监督,以实现社会经济良性运行。考研方向:(仅供参考)0714 统计学(理/经)

北使齐鲁

从心理学和统计学分析「招聘中已婚未育女性被歧视」问题

引言网上看帖,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经常有人吐槽“歧视已婚未育女性”,例如:我想说,这算不上歧视,对企业来说这只是一种风险规避,以下分别从心理学和统计学做个解释分析。心理学最近正在看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卡尼曼虽是心理学家,但其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时授予给他的理由是:“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卡尼曼有一个观点指出当人们面对收益时,会表现出风险规避,例如以下两个选项:A:肯定能得到800元。B:有90%的概率能得到1000元,10%的概率什么都得不到。多数人都会选择A,虽然B按照概率计算1000*90%=900元,比800元多,但面对10%什么都得不到的风险,大家倾向于规避。回到已婚未育女性的招聘问题,例如以下两人:A:男性,工作能力9分。B:已婚未育女性,工作能力10分,但有80%概率怀孕生子。当企业面对此情况时,虽然B工作能力强于A,但B有风险,出于风险规避,多数企业会选择A。统计学企业招聘员工是希望其能保持长期贡献,常见劳动合同签三年,即以三年时长为例,分别统计上述例子中A和B的贡献。A:男性,工作能力9分。为方便计算,我们假设其每个月贡献也为9分,三年36个月共324分。B:已婚未育女性,工作能力10分。同样,我们假设其每个月贡献也为10分,如无怀孕之事,三年36个月共360分。注:对于A和B,我们只讨论其在怀孕生育上的区别,其它诸类如生病、工作能力上升或下降、提前离职等不考虑,毕竟这些因素对A和B是同等的。因为B有80%的可能怀孕,以下讲述怀孕对工作的影响:怀孕十个月,至少需要去医院进行十来次的检查。怀孕十个月,去掉第一个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无影响,其余9个月,不管是当事人自己,还是公司从工作安排上(黑心公司排除),都会适当考虑孕妇因素,降低工作量。原定的每月10分贡献,这9个月我们定为每月8.5分。产假,法定产假98天,这3个月无法工作,每月0分。哺乳期,按哺乳一年计算,去掉产假3月,还有9个月,每月定为8.5分。按上述标准,3年36个月,合计9*8.5+3*0+9*8.5+15*10=303分再结合80%的怀孕概率,B最终的得分为:360*20%+303*80%=314.4分,相比A的324分要少一点,所以从统计学上,选A也是正常的。小结上述不管是从心理学还是从统计学,各项数值的定义全是个人凭感觉制定的,不一定正确,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替换各数值,看看最终结果是否会有变化。总体来讲:如果A和B能力值相等,那肯定优先选A。如果A比B稍差,也会优先选A。如果A比B差很多,会优先选B。如果把3年期限延长至5年6年,仍然A比B稍差的话,可以优先选B。但当前环境,能一份工作满3年就已非常不错,5年以上的概率太小。我个人预估,当前每份工作的平均时长不足两年,如果以此时长计算,已婚未育女性的劣势更大。对于女性,如果怀孕生子,感觉最好是一份工作已满两年,已经为公司做出一定贡献,此时怀孕,多数公司肯定无怨言,千万不要出现下图中情况,自己爽了,但影响了其它广大女性。对于这个话题,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嘛,欢迎评论里交流。我是@闹不懂 ,主要侃侃互联网和纯电动汽车,分享原创内容,欢迎关注。

物质

管理心理学之统计(1)背景知识

统计学一直是相关专业学生的噩梦。值得庆幸的是心理学专业并不需要接触非常艰深的统计学知识。Excel表格等辅助工具的广泛应用也大大降低了对数学计算的要求。我们所要掌握的是自上而下的理解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将统计知识清晰的整合到实际的行为科学研究中去。了解不同的数据结构和研究方法,为将来实验室研究和数据分析打下基础。1. 什么是统计统计是一个数学过程,是一个整理和总结信息,或根据结果来确定结论的过程。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其他领域的研究,都需要收集信息。当研究者完成了收集信息的任务之后,如何理解这些信息,从数字中解读出内在的模式和秩序,这就是统计需要达到的目的。2. 总体与样本科学研究通常始于研究对象的寻找。例如研究者想知道离婚会对十三岁以下的儿童造成哪些影响,那么所有未满十三岁的儿童都属于研究对象。我们将所有未满十三岁的儿童称为总体,即研究的整个组别。虽然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所有十三岁以下儿童的,但是研究者不可能考察地球上所有未满十三岁的儿童。通常的做法是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儿童进行观测,希望他们能够代表总体的情况。这些被选择出来的个体,我们称之为样本。总体和样本直接的关系如下图:我们通常会用数字来代表总体或样本的某一特性。其中代表总体的某一特性的数字值我们称之为参数,而代表样本某一特性的数字值我们称之为统计量。参数和统计量之间呈对应关系。3. 数据结构在确定好样本并进行试验之后,我们会收集到一系列的信息,具体表现为一组组数字。这些数字被称为数据。数据分为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具有以下的特点:A.数字形式(量化)B.随机性和变异性C.规律性D.通过部分数据可以推测总体特征。按照不同的类别,数据又可以分为:A.类别数据(命名数据)例如上面提到的研究,离婚会对十三岁以下的儿童造成哪些影响。可以通过数字将样本分类,具体操作为所有男性用1表示,女性用0表示。类别数据用于进行分类,无法进行运算。B.顺序数据顺序数据用于排序,可以比较大小,但无法进行运算。比如一个班期末考试的名次就是一组顺序数据,用以表示该班级学生成绩的排序。C.等距数据等距数据具有相等的单位,拥有相对零度。只能进行加减运算。最典型的等距数据是温度。比如2 ℃和4 ℃。我们可以说2 ℃比4 ℃高两个摄氏度单位,但是由于0 ℃并不代表没有温度(绝对零度是零下273.15℃),它只是指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所以我们不能说2 ℃是4 ℃的两倍。因此等距数据不能进行乘除运算。D.等比数据等比数据具有相等的单位,拥有绝对零度,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例如身高,体重,这些都属于等比数据。4. 研究方法在讨论具体的研究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来明确两个概念:变量和常量。变量是针对不同个体具有不同值的特性或条件,通常用X,Y表示。而常量是对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而言都不会改变的特性或条件。例如实验者在同一个房间对10岁的儿童进行统一考试。那么被试的年龄,房间的温度等都是常量,而考试成绩则是变量。根据变量间的关系,得到的测量结果可以归入两种数据结构中,用来区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4.1 相关法一些研究只是简单描述了个体变量间的自然状态。这种观察每个个体两个变量间自然存在状态的研究,我们称之为相关法。例如研究大学生睡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4.2 实验法或非实验法另一种数据结构是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其中一个变量被用来定义组别。例如研究者研究学习成绩与是否吃早餐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变量(吃早餐/不吃早餐)被用来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别,早餐组与非早餐组。第二个变量学习成绩则是用来得到每个组的数据。A.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操纵一个变量和观测另一个变量来建立起两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试验需要控制其他无关变量,防止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掌握的术语包括:a.自变量 操纵的变量b.因变量 观测的变量c.无关变量 被控制的无用变量d.控制条件 个体不接受实验处理,或接受中立的,安慰剂性质的处理,用以得到试验数据的基准。e.试验条件 个体接受实验处理B.非实验法与准实验法很多研究设计并不是真正的试验,但也通过比较不同组的数据来检验变量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非实验法。它与实验法的不同点在与被试变量是之前已经存在的特性。例如性别,研究者没有办法通过操纵和控制来将研究对象分成等价的两组,只能按照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在弄明白什么是变量以及变量间可能存在的数据结构之后,我们还需要了解怎样测量变量。很多被心理学家研究的变量实际上只是帮助描述或解释行为的假设的概念,比如智力,自尊等等。我们将这些假设的概念称之为构念。构念是一种内部的特性,不能被直接观察到。要研究构念,我们需要通过外部可见的行为来观察和测量构念。这种测量外部行为,并用测量结果来定义构念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操作定义。给一个实验下操作定义的目的在于明确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例如冬季增加室内照明强度是否导致沮丧程度的显著降低,在这里沮丧就是一个需要测量的构念。而我们可以通过SDS抑郁量表来测量沮丧的程度,这个量表就称为操作性定义。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区分标准在于是否能在两个数间无限取值。例如一组家庭中孩子的数量,A家庭有2个孩子,B家庭有3个孩子,不可能出现2.5个孩子这种数据。2和3之间不能再取值,因此这是一组离散变量。而如果测量的是一组桌子的长度,A桌长2米,B桌长2.3米,只要测量工具的精密度足够高,理论上我们可以在2米到2.3米间取无数个更精确的数据,因此这是一组连续变量。5. 统计符号变量或者说数据是一些数字值。这些数字组成了统计分析计算的基础。在统计的过程中,有一套标准的符号系统用以表示公式和数学运算中的概念。5.1 分数在研究中,最初得到的,没有经过任何改变的数据,我们称之为原始分数。特定变量的数值一般用X表示。比如你的测验成绩是80分,我们说X=80。如果观察的是两个变量,则每个被试将会有两列变量,我们用X和Y表示。例如身高(变量X)和体重(变量Y),每组X和Y就代表了对一个个体的测量。5.2 数据个数确定一组里有多少个数据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我们用N表示总体的数据个数,n表示样本的数据个数。5.3 求和符号很多统计计算需要将数据相加。我们使用希腊字母Σ代表一组数据的总和。ΣX就表示变量X的所有数据总和。介绍完学习统计学必备的背景知识之后,接下来我们将会逐一讨论如何针对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平均数与平均数差异的谈论,相关与非参数检验等。参考书目:行为科学统计,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藤田

反思统计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对于心理学实证研究而言,统计方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工具。但在这种工具被频繁使用的背后,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对这种工具的“源头和底层”缺乏深入探究。这导致统计方法未能在心理学中回归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统计方法是心理学的重要支撑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支撑就是统计方法。百余年来,统计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心理学科的进步。在众多的心理统计技术中,基于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的统计推断,在心理统计的应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为基于对有限样本的观测结论上升到一般的科学原理提供了可能。在心理学研究中,统计推断的有效性往往通过p值来衡量。长久以来,统计推断的哲学预设、基于p值的统计推断与科学推断的关系,以及滥用p值的可能危害,并没有得到心理学家的足够重视。这导致的结果是,由费希尔(R. Fisher)所倡导的“将p=0.05作为一个主观但实用的水平来判断结果的显著性”成了判断一项研究最终价值的铁律。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预测、统计回归及统计建模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奈曼(Jerzy Neyman)、皮尔逊(Egon S. Pearson)等人提出的以客观概率为基础的假设检验,这通常又是其他统计推断理论的基础。假设检验在心理学研究的应用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p值,即统计显著性。许多心理学实证研究工作者试图通过比较理论预测和观测数据来评估和检验假设,这项工作所依赖的统计依据就是基于p值的零假设显著性检验,主要包括Z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非参数检验等。米尔(P. Meehl)指出,“由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很复杂,使得建构精确的理论变得非常困难”。他对比了“软”的心理学和其他“硬”科学是如何检验各自理论的,认为硬科学的研究者往往预测某个特定的值,他们希望可以接受零假设。而心理学研究者通常设立的零假设是,不同条件下无差异或变量不相关,他们希望零假设可以被拒绝。当这个单点假设被证实时,心理学家就认为自己的理论得到了证实,或至少经受住了考验。而零假设的“拒绝”需要一个工具,p值正是这样一个工具。 p值遇到挑战近年来,p值不断受到批评与质疑,这些批评与质疑主要针对假设检验固有的局限及研究者的误解误用。而这两个问题同样存在于p值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中。一方面,假设检验作为一种统计方法,本身存在问题。穆德(J. Mulder)等人在反思心理学统计方法时总结了对假设检验主要的三个方面的批判,分别是:不能用于量化支持零假设的证据;p值往往高估了与零假设相反的证据——鉴于目前关于心理学可重复危机的讨论;p值是依据极端结果在样本空间上的分布计算的,其大小取决于所抽到的样本。此外,假设检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样本推断总体,而这很可能会犯两类错误,即在零假设为真时拒绝接受零假设,以及在零假设为假时接受零假设。另一方面,假设检验在心理学研究中存在误解误用的问题。比如,“p=0.0002”和“p=0.02”之间的差异与“p=0.049”和“p=0.051”之间的差异相比,前者明显大于后者。但在心理学研究中,前者都被视为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后者却因“p=0.05”的界限被划分到不同的显著类型中,而与此对应的研究结果也被划分为两类。其次,受“p<0.05”即“统计上显著”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会更加倾向于报告“统计上显著”的结果,而对报告“不显著”的结果有所顾虑。另外,在心理学研究中,p值的统计学意义和对研究的实际意义常常被模糊了,人们常常将“统计显著性”同“结论有价值”相等同。p值的本质是概率,只能作为研究假设是否可靠的一个推论依据,而不是研究结果本身。统计的显著性不能衡量研究结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如哈伯德(R. Hubbard)等人所言,科学推断是一个比统计推断宽泛得多的概念。但在心理学的实际研究中,统计的显著性(即p<0.05)就等同于研究结果本身的显著性。也就是说,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结果纯粹取决于统计本身,而较少关注研究本身的性质及其与统计工具的契合性。反思p值使用近年来,美国统计学会(ASA)对p值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在《迈向超越“p<0.05”的时代》一文中,美国统计学会对p值的使用提出了四条建议:接受不确定性、深思熟虑、开放和谦虚。这四条建议对于统计方法在心理学中的使用和发展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第一,接受不确定性。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到,统计推断从来不等同于科学推断。心理学研究报告中应拒绝使用“p<0.05”作为判断研究结果是否有意义的绝对标准,谨慎使用“p<0.05”“统计上是显著的”“*”或其他类似的不严谨表达。使用“p<0.05”很容易使统计意义和实际语言意义相混淆,造成“统计上显著”即“实验假设为真”的假象。当研究者不再迷信“p<0.05”时,统计更能在心理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意义并非由某个统计度量是否小于一个特定的阈值来判断,而是由研究者及研究的整个设计来判断。第二,深思熟虑。在做研究之前,心理学研究者应清晰把握该研究领域的现状,明确研究的目的,严格、谨慎地设计研究计划,并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专家意见、同行评阅等方式对研究的可行性及结果进行分析,以增强研究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麦克沙恩(B. McShane)等人认为,深思熟虑的研究应该考虑“相关的先验证据、机制的合理性、研究设计和数据质量、现实世界的成本和收益、发现的新颖性,以及其他因研究领域而异的因素……而不优先考虑p值或其他统计度量”。第三,开放。心理学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并尽可能地控制各类变量去复制同一项研究,其结果也很难相同。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应主张“一种现象,多项研究方法”,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当下的研究。在报告研究结果时,研究者不仅需要报告p值,也要报告统计检验力、效果量及置信区间等;不仅需要报告对研究结果有利的数据,也要报告不利但重要的数据;不仅需要报告所有数据的分析,还要求提供所有获得的结果。为了科学出版和研究传播的完整性,在决定呈现或突出哪个结果时,不应该考虑p值是否超过某个具体的阈值。对研究结果的全面报告将有利于增强随后引用该研究成果的研究、报道和新闻等内容的客观性。第四,谦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性的学科,其研究结果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研究者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读者会从不同的利益立场理解研究结果。因此,在撰写论文时更应作为一个中立者谨慎地报告研究及研究结果的局限性,以免误导公众。另外,统计工具自身具有局限性,p值、置信区间和其他统计度量都是不确定的。心理学研究者不能通过单一的研究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而应该保持谦虚,鼓励他人用不同的方法重复自己的研究。总体而言,我们主张的是,在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并不需要停止使用p值指标或任一统计方法,而是需要在使用之前明确所使用统计方法本身的局限以及在心理学应用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从而让心理学研究的“源头和底层”更为清晰。只有这样,心理学研究才更加能够经受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一条直线。做出改变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心理学会、心理学期刊及出版社编辑、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教师群体等协同合作。心理学会及各分支学会应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心理学期刊及出版社编辑应严格把关论文的质量;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接纳“接受不确定性、深思熟虑、开放、谦虚”的建议;教师群体应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从而走出“我们使用‘p<0.05’是因为老师这样教,老师这样教是因为我们这样做”的循环。只有各机构共同发力,才能让统计方法在心理学领域回归本位。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心理学学科分裂危机的理论根源及整合的哲学基础研究”(18BZX048)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舒跃育 靳佳丽精彩推荐:把学问写在中国大地上加强大变局之际的世界史研究2020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走向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杰克说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371分考研经验

本文主人公赵同学以371分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基础心理学方向,以下是他的心理学考研经验:大家快上车,学长带你飞。开始,然后执行,就会有成功考研就像编程,一旦开始,只要不断的执行下去,就会有结果。——赵同学个人介绍首先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毕业之后直接选择去工作的,工作一年后觉得上研究生还是很有必要,所以辞职考研。我于6月份开始准备,由于不需要像应届毕业生搞毕设,所以每天的时间都是大把大把的。大四的时候考过一回华东师大,但不是心理学。一战的时候时间短,任务重,还是跨考,三跨的那种,加上毕设的压力,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二战虽然还是三跨党,但是有了充足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加上毅力和恒心,终于蟾宫折桂。初试前很重要的是选院校和注意要报考院校的招生信息。我一直心仪华东师范心理系,所以就一直在关注官网信息。心理系的学硕分为4个方向:基础,发展与教育,应用,认知神经,前三个方向初试是312统考。专硕的话只有应用心理,是统考347。当时一看312只考7门,而347要看很多书,有11门。加上我本科是计算机专业,在复试的时候有优势的只有基础心理学了。而且看华东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心理学的录取分数相对来说低一点,竞争没有应用、发展与教育那么激烈,所以选了学硕基础心理学。但是后来证明我太天真了,复习内容远不是参考书少内容就不多了。初试部分312参考书目1.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3.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5.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6.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我也是先买了这么多,然后再自己慢慢补充的。后来准备复试的时候看一些书,发现里边有很多312的原题(包括今年的312),所以虽然我初试没有使用,但还是一并列入参考书中。我的建议1.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彭聃龄 主编《心理学导论》 梁宁建 主编 这一本一定要看,普心有很多小考点都在里边,是上一本里没有的。2.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主编《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九版)David R.Shaffer 这本书就是后来发现的每年发展的超纲题目在这本书里都出现过,比如真题里的婴儿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范式,父母的教养风格,还有今年30分的道奇的对攻击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解释,都在书里边讲过。3. 统计心理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 著《行为科学统计精要》(第8版)《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舒华 著这本书专门针对方差分析,什么混合设计,多因素重复,都不在话下,讲解非常有耐心,体系清楚。4. 测量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等 著这本书测量给的具体量表多一点,比如能力测试,人格量表具体是怎样的。《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张锋,陈雪枫 主编内容上更全面,而且深度要大于上一本,理论讲的很扎实。5.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朱滢 主编 这本书是我后来看的,就是复试等待的时候无聊起来看FMRI,眼动的设计,没想到复试的问答题目中真的就遇到了。如果你是基础方向的话,初试可能不会考,但是复试这一块一定要看。《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著 根据很多同学的经验,这本书比较基础,可以作为入门。《心理学研究方法》 约翰肖西内 著 今年的画图题就出自这本书,原原本本的课后习题。所以课后习题一定不要偷懒不做,要知道这是锻炼你思维的好方法。《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舒华 张学民 韩在柱著 这一本的推荐理由是方法学太重要了,可以弥补郭本第二章不全的实验设计。6.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陈琦,刘儒德 主编 7. 其它 《心理学考研高而基 知识精讲》 迷死他赵 主编 《心理学考研大表哥 核心表格》 迷死他赵 主编 《心理学考研背多分 背诵手册》 迷死他赵 主编 《心理学考研阿范题 刷题宝典》 迷死他赵 主编 专业课复习方法和时间规划我在复习方法上一贯主张:是文科的就老老实实背,是理科的就老老实实刷题目。因为我是三跨党,之前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只把312给的官方参考书买了就开始看。6月-7月首先粗粗的过了一遍,知道是讲什么内容的,可能就是3天-5天一本书,这一次只求有个印象,知道每个子领域主要是讲什么内容的,大概一个月或者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这项工作。此时看完了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很正常,就只求留个印象:原来心理学是学这个的呀,就可以了。因为自己不能连轴转,所以一般一周学习6天,总要留下一天来玩。7月-8月中旬第一轮,这一次就要下功夫老老实实看了,先是看了考研大纲解析,绿皮本的,和书对照着一起看。每周规定一本书(其实就是一科),分章节任务到每天。先看一遍大纲解析,然后看一遍对应章节的书,然后回过头来做笔记,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把大纲解析肢解到点,自己认为重要的就抄一遍。然后晚上是固定不变的蓝皮书对应章节的习题。不能看书做,这个在第一轮打基础的时候还是很重要的。8月中旬-9月底第二轮,这个时候基本上有印象了,但是还不够深入,就还得再做一遍笔记。这一次我做笔记的方式是转移到电脑软件Anki里,就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给出回答,高亮关键词。练习题是大纲解析1000题,还是每周一本,每天有对应的章节计划。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你自己出了题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真题,而且转移到手机上,每次吃饭排队还能刷手机的时候背,碎片记忆比整块时间记忆效果更好。10月-11月中旬第三轮,做真题,一天一套卷。做之前先把Anki里的内容过一遍。做完一套卷,自己拿出2天来分析,超纲的找到课本出处,录入Anki中。此时接触到了比邻,所以配套参考还有高而基和阿范题。高而基写的很好,录的时候可以参考。阿范题就找对应你背的哪几章来做,作为巩固练习。11月中旬-12月23号这一阶段就是冲刺,找了一些模拟题来做,然后每天固定背Anki。然后默写每科每章的框架,我记得完整的版本我默写了至少2遍。而且这个时候背书跟着老赵的背书群真的太有用了,不仅有口诀,还有大家的陪伴。最后考试之前我是在老赵加完油之后背了全部的Anki,因为之前的熟练,所以3个小时就完成了。在整个期间,我都加了老赵的群,大家一般会在群里问问题。我每一天晚上做完题会看一看大家的问题,我能解决的就回复,不能解决的就自己去寻找答案,或者看看其他人怎么解答的。不可否认,今年的画图题的变式就是之前群里有人问到的一道题,我自己当时看了做了,然后考场上才一点不慌的。英语复习方法和时间规划英语说起来太惭愧了,只考了63分,一战还考了73分……我觉得英语初试还是要以传统刷题为主,自己就是因为比较注重把英语用起来,所以阅读滑铁卢。每天也不背单词,也很少做题,到邻近一个月了才开始每天2篇阅读,作文依旧是背范文,到了考场上看主题随机组合。我当时练习英语主要花在了口语上,用的是一款叫英语流利说的APP,办了半年的会员,每天至少30分钟,虽然做到的不是很多,但是只要坚持,就能改善了发音、节奏和流利程度。ps:这对初试没什么用,但是复试听力和对话的时候很有用。复试我基本就没怎么准备英语口语了。政治复习方法和时间规划我是10月份才开始复习的,但是建议也分几轮来,最重要的是刷肖秀荣1000题的选择题,认真刷过去,把错的记录在Anki上。最后一周肖4绝对妥妥的大题背起来。不要嫌4套太多了,要知道考场上看到原题你就后悔了。复试部分参考书1.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2.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3. 《认知心理学》 斯滕伯格著 邵志芳译4. 初试所有的书再看一遍,特别是你初试前没有好好看过的书,特别是实验方法论的书复试经验1.笔试笔试题目(基础方向): 1.1 第一题:有男90人,女120人,要根据“100米短跑成绩”分为3个匹配组,每个被试要在实验处理后完成6个任务,分别是A,B,C,D,E,F (1)问被试如何分配,请写出具体过程 (2)被试完成任务的顺序如何确定 1.2 roc 曲线,β,d‘ 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3 如何用数据统计方法检验“A通过B影响C”? 1.4 实验设计 1.5 实验挑错基础的就是实验设计,基本上完全围绕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来出的,所以一定要多看几本心理学实验方法论以及几篇论文里的实验设计例子。这里推荐一本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保罗C.科兹比 等著。之前不知道去哪里找论文来看的时候,这本书上都给了相关论文的DOI,而且给了相应的实验题来做。同样,心仪导师的论文也可以看几篇,一定要包含FMRI,眼动的论文。2.面试只有中文自我介绍 英文对话,听老师的问题然后回答。最喜欢的食物,电影,最难忘的事,因为我比较特殊,所以老师问了给一位先生写邮件询问他的有关信息。专业文献:先读几句,然后老师让翻译。对我来说没有生词。 专业问题:设计实验狗狗是否能听懂主人的对话。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要紧张,否则太紧张了会卡住,自然点放松就好。只要你前期准备过了,一般不会有大问题。老师问什么尽量还是多往心理学方向答,不要扯远了。考研心得一路走来,有很多艰难,但是也得到了很多帮助。要感谢比邻这个平台,不然一个人走会很孤单的,也不太容易坚持下去。关于自己的复习进度和规划,一定要心里有数,而且规定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做题的时候不要直接把答案写在卷子上,而是用写在白纸上。对答案的时候标注错题即可。定期给自己测验,比如每天学完了做题来检验今天的效果,周测验可以把之前的错题再做一遍,空闲的时候就拿手机刷Anki。反正就是让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复习就行了。但是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效率。我是一周休息一天什么也不做的,有的时候学累了也会刷剧和研友聊天,如果学的困了就直接趴在桌子上睡一会。一定要告诉自己效率产出为上,不要一天坐在那里很久但是没效果瞎感动自己。最后,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可能都不一样,如果我的考研经历对你自己的考研规划有启发,那我就很开心了。愿每一个人的努力不被辜负!

净化

312心理学考研统招参考书目(2021年)

随着心理学越来越得到认可和应用,心理学研究生报考人数也在与日俱增。心理学考研跨专业的同学比较多,所不太清楚参考书有哪些。心理学学硕统考312只有“全国统考大纲”,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此参考书目是根据综合全国统考大纲、历年真题以及历届考研学子成功经验、心理学教师推荐整理而成。最基础的七本:01、普通心理学(第5版)_彭聃龄.pdf02、发展心理学(第三版)_林崇德.pdf03、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_陈琦 刘儒德.pdf04、实验心理学_郭秀艳.pdf05、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_张厚粲、徐建平.pdf06、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_戴海琦、张锋.pdf07、社会心理学(第四版)_侯玉波.pdf其次可参考以下5本08、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第二版)_甘怡群_北京师范大学.jpg09、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三版)_郑日昌.pdf10、管理心理学(第二版)_刘永芳.pdf11、管理心理学_车丽萍.pdf12、变态心理学_钱铭怡_北京大学出版社_200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