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沪上高校首份2021届毕业生就业协议签了!同济大学硕士生回武汉就业 决心为家乡做点事升毅

沪上高校首份2021届毕业生就业协议签了!同济大学硕士生回武汉就业 决心为家乡做点事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坚定了我在武汉发展的决心。我想为家乡做点事,而中南建筑设计院在这次抗击疫情中的出色表现,让我看到了国企的责任担当。因此,我把它作为毕业求职的首选。”10月12日,编号为0000001号的沪上首份2021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在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签约双方分别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李翀,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曾诚。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剑华,科研管理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郑瑾,机电市政工程咨询管理中心总经理蒋修英,公司副总工程师、智慧建筑与城市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汪隽,第二建筑院总建筑师张韵波,建筑综合设计院(BIM设计院)总工程师付斌,第一结构院青年骨干设计师李诚明,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方雅静,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严长征等出席签约仪式。李翀是武汉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感情。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李翀选择前往中南建筑设计院建筑综合设计院(BIM设计院)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较为全面了解了设计院的项目工作流程,学习了各种结构软件的运用,同时参与了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其间,他认真完成了带教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对BIM软件开发和运用产生了浓厚兴趣,能很快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并且勤于刻苦钻研,给设计院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设计院暑期实习“创意星”计划的优秀毕业生之一。近日,2021届毕业生秋季招聘拉开帷幕,李翀向中南建筑设计院投递了简历。鉴于李翀在暑期实习期间出色的综合表现,中南建筑设计院决定为其发放“创意星”免试offer。中南建筑设计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实习期间,李翀同学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去。他能够迅速融入工作团队,短时间内即掌握了YJK、SAP2000等软件的熟悉使用,并能较快适应陌生环境,展现出了优异的专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在实际工作中历练真才实干,力争早日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优秀结构设计师,为家乡湖北的建筑技术、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李翀说。记者了解到,中南建筑设计院与同济大学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近年来,中南建筑设计院与同济大学签订多个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引进同济大学教授作为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高端专家;强化对同济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力度,推进未来双方在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上月,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雷神山医院项目设计总指挥杨剑华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出席同济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并发言。她还在同济校园开展了面向2021届毕业生的首场宣讲会,同济大学也成为中南建筑设计院今年校园招聘活动的首站。目前在中南建筑设计院工作的一大批同济校友中,多数已成长为各层级管理骨干和技术带头人。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杨剑华表示,这次能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重要贡献,源于企业的使命担当和技术、人才的长期积淀。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非常欢迎同济大学今后能为公司持续输送优秀青年才俊。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期间,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在汉国有大型设计院,临危受命,一个月内累计完成包括雷神山医院在内的38个抗疫项目;主编、参编《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试行)》等多项相关导则、规范与指南,为打赢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公司党委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来源:文汇教育】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兒说

同济大学研究生坠亡后续:校方认为四点原因或致学生轻生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陈丽媛)“我去跳楼了,学院章小清教授会找你谈的。”2018年12月13日12点58分,同济大学医学院2016级硕士生陆经纬在给身在芬兰的导师陆琰君发出这条信息后,转身从学院实验楼5层窗口跳下。校方称,导致陆经纬坠亡的原因可能有四点,其中包括陆经纬的硕士需要陆琰君同意才能毕业,(2018年)12月13日陆琰君在与陆经纬沟通中曾表示,如果陆经纬不完成两篇论文就不能毕业。但这两篇论文是否与陆经纬学业有关,校方并不知情,需要找陆琰君核实。此前,陆琰君称身体不适,正在国外治疗。目前,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实验室的一位教授已经赴芬兰劝陆琰君回国。校方:四点原因可能导致学生轻生1月7日下午2点左右,陆经纬家属和同济大学应急处置工作组(下称工作组)进行了第五次会谈。工作组组长徐纪平表示,他们认为导致陆经纬自杀的原因可能有四点。一是陆经纬的学位课平均分为79.8分,陆经纬差0.2分未能直博;二是2018年12月12日,也就是事发的前一天,其论文被拒;三是陆经纬的硕士需要陆琰君同意才能毕业,2018年12月13日陆琰君曾表示如果陆经纬不完成两篇论文就不能毕业;四是陆经纬身体不好,压力疏导不足,造成心理方面的压力。对于第一点,陆经纬以0.2分之差未能直博的问题,陆经纬家人认为,这与陆琰君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不是陆琰君要求陆经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她的实验上,陆经纬的其他科目可能就不会缺课,从而导致分数不够直博标准。陆经纬家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没有陆经纬的微信,都是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由于陆经纬常年帮陆琰君做科研,特别忙,经常忘记给自己回信息。“即使偶尔回家一两天,他也是换个地方工作,很少有时间跟我们交流。”“反正事情也做不完,不休息了。”“放假老板(陆琰君)也不会放我的。” 在陆经纬家人提供的一份聊天记录中,陆经纬曾多次对同学表示自己很忙,让同学把老师上课的ppt拍下来给他。解释:无法直博,考博不会有太大问题除了直博,关于考博的问题,陆经纬家属也有不少疑惑。陆经纬家人回忆,2015年四五月份,陆琰君曾以同济大学医学院和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身份,以PPT的形式在陆经纬的本科学校——华东理工大学发布了招生函。招生函上写道:“如果愿意直接升博更好,5年硕博连读。”陆经纬当时选择陆琰君也有该原因,但在2018年陆经纬申请硕博连读时,陆琰君则表示,自己已经没有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对此,1月7日,陆经纬最后提到的章小清教授(现为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为家属进行了解答。章小清说,自己此前从没有和陆经纬有过任何接触,甚至不知道陆经纬长什么样子。陆经纬之所以提到他,可能与其曾担任过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又是研究生院副院长,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有关。他介绍,陆琰君并非失去博士生导师资格,而是其没有拿到2019年的科研经费,导致其2019年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陆琰君曾找他说,因为其没有2019年的招生资格,希望能让陆经纬挂靠在其他导师名下继续读博,并询问有没有合适的导师人选。“我就推荐了丁教授。”2018年12月5日,陆琰君曾推荐陆经纬报考丁教授的生物医学方向博士。在陆经纬家人提供的《同济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上,陆琰君写道:“陆经纬从2015年7月初就来到我们实验室——大四本科的毕设就开始师从于我,迄今已经3年半了……希望学院可以批准他报考博士生,那么陆经纬同学以及继续在我们的实验室把正在进行的课题再深入的做下去。”章小清表示,这样的话,如果陆经纬通过研究生的考试,就相当于挂靠在丁玉强的名下,但是还是可以做陆琰君的研究,属于陆琰君和丁玉强联合培养的学生,而自己属于他们的公证人。此外,他介绍,同济大学医学院自2018年开始对考博方式做出改变。改变包括,博士入学考试基本不考专业课,而是在每年的3月10日考一门英语,如果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则会在之后的专家评定中更具优势。“我曾对陆琰君说,既然你觉得这个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文章发表,那么在后续考博士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英语考试,在后面评估时,专家看到文章可以给他加很多分的。”章小清回忆,当时自己觉得陆经纬虽然不能转(直)博,但是考博不会有很大门槛。新京报见习记者 陈丽媛 编辑 潘灿 校对 吴兴发

火鸡

研究生毕业生采取分级评价,老师:不错,学生:“头疼”

硕士学位近日,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认定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考评方式异化,“唯论文”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宽严不齐”,培养质量难保一致;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毕业生质量“良莠不分”;认定程序不健全,极易导致“法律纠纷”。#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黄爱龙黄爱龙认为:“英国一直使用等级制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同样的硕士文凭会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不同,颁发不同等级的硕士学位。大部分分为通过、优和卓越3个等级。”他建议,参照英国分级评价的方法,尽快出台研究生毕业生等级划分细则及评价办法。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等级评定,明确是几等学位,使国内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毕业学生以及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选择参考。老规矩看看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支持者:双非的硕士天天说自己能力强,有了这个级别,大家再也不用拘泥于学校出身什么的了。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招聘时HR难道会不看学校吗?反对者:博士学姐:博士学姐这种做法实际上无异于给老师增加权柄,你总不能大家抽签决定谁是A级吧?还不是得老师说了算。现阶段已经出现部分老师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个毕业签字就已经快压死部分学生了,你再递几把刀给老师,怕是要逼死部分弱势学生。什么时候出个毕业研究生给导师分级的政策,倒是挺有意思。研一学长:压榨严重的导师某大学一长期受压迫且苦大仇深的硕士民工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人品认定:考评方式缺失,"一手遮天”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形同虚设”;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奖惩机制不健全,极易导致“法律纠纷” (纠纷也没什么人管)。建议对导师进行分级评价,明确是几等导师,使国内的导师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广大研究生提供更加有效的身心健康保障。#同济研究生遭导师压榨跳楼#某大学教授:教授“对研究生毕业进行分级评价”能否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不一定的。但是它一定会导致研究生之间内部分化出三六九等。这对于研究生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反而会导致HR们更多关注可供量化的硬性指标,也就是你是什么等级的研究生毕业生。说句难听的,北大的通过等级的研究生和普通学校卓越等级的研究生,谁更加优秀呢?因此,个人并不认可他的建议。将研究生毕业生划分等级绝对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且,划分等级对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处在哪?难道给每个人贴上标签,教育质量就会提高吗?如果要分级,现在也可以分级,按照3: 3: 4的标准划分不就行了。但是,这样做教育质量真的会提高吗?英国硕士:英国硕士乍一看去,这么分挺好的,有等级分类,区别开了优秀和不优秀的研究生。可我们还必须想到两件事情。1.无论在哪里读硕士,别人都只关心你在哪个学校毕业,圈子小的可能还会问你的导师是谁!就算从英国毕业回来的硕士其学位等级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你在哪读硕士。简单来说就是:将要模仿的英国硕士学位等级(相对成熟)尚且对硕士本身没什么作用,硬着头皮启动中国硕士学位分级是否欠妥?2.是否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到考核分级中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导师权力过大,不对,我太委婉了,是拥有绝对权力。现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考核,那将是进一步加强导师权力,学生的处境会不会更加水深火热不清楚,没以前好倒是真的!最后,大家基本是反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北大的通过等级的研究生和普通学校卓越等级的研究生,谁更加优秀呢?2、现阶段已经出现部分老师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个毕业签字就已经快压死部分学生了,这样划分只会给导师更大的权力。3、国内教师队伍的水平有待提高,现在都跳楼事件频发,要是实行分级会更加严重。4、存在利益交换,寒门再难出贵子。天天都在想着给学校分等级,现在又给学生分等级。敢问谁给为校长和各位导师分等级啊,你们里面有多少是不合格呢?大家怎么看呢?你认为你的导师合格吗?

侠客行

同济大学排名前四的“王牌”专业,行业的佼佼者,毕业薪酬剽悍!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时也是建筑“老八校”之一。同济大学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7个,有着很多的“王牌”专业。就此,小编推荐排名靠前的“王牌”专业,行业的佼佼者,毕业薪酬剽悍!土木工程同济的土木工程在国际的声誉甚至比同济建筑都要高,排名全球前20以内,土木工程学院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学院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土木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上海高校A类一流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全国具有本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有35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69所。同济大学以95分名列评估成绩的第一名。而且这么多年下来,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一直都是行业的佼佼者,有很高的知名度,毕业出去了也很抢手,从不担心就业的问题,而且建筑“老八校”,人脉和实力都不容小觑,毕业薪酬剽悍。城乡规划这个专业在同济是很好的,是比较强的专业,同济的建筑是有目共睹的,城市规划也和建筑息息相关,所以实力也是很强的。教师和学生在科研和设计实践中拓展了学科内涵,尤其在新型城镇化、城乡历史风貌保护、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生态景观规划和设计、智慧城市和数字建造等领域取得了新的成绩。先后获得国际和国内重要设计奖项200余项。毕业校友中,既有魏敦山院士、邹德慈院士、唐玉恩大师、沈迪大师、邵韦平大师、王澍教授、柳亦春建筑师等著名专家,也有一大批活跃在设计创作、创新创业、行政管理、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成为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总之,从这里可以学到真才实学,而且毕业出去了大多是有所作为的。即使在上海本地找一份简单的工作,毕业薪酬也是剽悍的。风景园林学景观学系具有48年办学积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学科优势,是中国建筑规划类院校中历史最长,唯一坚持至今的风景园林类学科专业,为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培养创新开拓人才。本专业是蛮好的,全国前三,学生毕业的质量绝对可以和全球其他国外大学相比,基本功非常扎实,毕竟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如果就业是准备在中国南方,上海、杭州等地,妥妥的同济的牌子是最响亮的,就业比较容易。建筑学同济大学是建筑老八校之一,建筑专业在全国可以排名前三,建筑学院里的建筑、成规、景观等专业分数都巨高,在有些省份里甚至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所很难考,考上的都是天之骄子,毕业出来前景可观。 院系在教学空间及其配套设施方面已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同济大学建筑学对中国现代建筑的演进,特别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本土化做出了学界公认的历史性贡献。曾经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同济大学代表了南方建筑学的实力,意思是比清华还厉害,可想它的实力了。以上是 同济大学排名前四的“王牌”专业,行业的佼佼者,毕业薪酬剽悍!

凡之亡也

同济研究生跳楼身亡 父母:导师无耻中伤且校方冷漠

(原标题:硕士研究生跳楼身亡 同济大学:导师“压榨说”仍在调查中)1月4日,名为“烫烫大卷”的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称,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常年被其导师压榨,365日无休,最终,于2018年12月13日跳楼身亡。该消息发出后,也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如今,微博爆料已经过去两天了,同济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尚未就此事进行通报。硕士从五楼一跃而下据所发文章描述,2018年12月13日中午,陆经纬在其导师陆琰君的实验室内,通过微信客户端与客居芬兰的导师陆琰君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陆经纬表示,希望可以于2019年6月份硕士能顺利毕业,并提出放弃手头上陆琰君交给他正在撰写的2篇论文。然而,该要求遭到了陆琰君的拒绝,同时,陆琰君表示,如果陆经纬不能完成这两篇论文或是这两篇论文不能被发表的话,她不会让陆经纬顺利毕业。随后,陆经纬从位于5楼研究室中一跃而下,并留言导师“我去跳楼了”。该文章称,在陆经纬此前的研究生生涯中,陆经纬一直处于被导师压榨的状态,“几乎每年365天,没有节假日,并无休止、无偿地为导师陆琰君工作。”同时,该文章称,在对待陆经纬跳楼一事上,同济大学医学院方面态度冷漠,“领导、老师不在现场”,“110没人打”,“一直让学生躺了很久直到家长来到现场”。知情人士:与事实有出入1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同济大学一名知情此事的人士。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医学院学生跳楼一事,他也有耳闻,但学校尚未就此事正式通报,“网上的那篇文章我也看了,但与我所知道的,有些出入。我听到的,是当时医学院方面反应很快,学生在12点58分左右跳楼,10分钟左右就已经有老师来到了现场,并且是医学院的领导,那时候110与120都已经在了,所以文章里面,110没人打,领导、老师不在现场,等说法应该是有问题的。”同时,这名老师表示,就他所知,同济大学医学院已经与远在芬兰的陆琰君取得了联系,并要求对方回国,“陆琰君说自己生病了无法回国,这边也准备派老师前往协助她。”同济大学导师“压榨”说仍在调查对于该教师的说法,封面新闻记者曾试图向同济大学官方进行核实,但目前尚未联系到同济校方,而截至记者发稿,同济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也尚未就此事进行通报。而在稍早些时候,同济校方曾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关于学生跳楼是否与导师“压榨”有关,目前仍在调查,“陆同的导师陆琰君确实还在国外,学校已经劝其立即回国,同时在考虑派人前往国外开展调查。”

父子情

同济研究生坠亡事件:杀死他的,究竟是什么?

1月4日,微博名为“烫烫大卷”的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称,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常年被其导师压榨,365日无休,最终,于2018年12月13日跳楼身亡。事件一经爆出,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类似的事件不止一起两起,或许每一个人都应该考虑一下,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的生存环境究竟是怎样的?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又该如何相处?因为难免,下一个饱受折磨的,就是你熟悉的人。在我国的高校中,研究生不称其导师为“老师”,而是“老板”。这个称呼本身,就体现出二者的“师生关系”,已经掺杂了“雇佣关系”的成分。老师对学生,应是培养、教育,爱护为先,而老板对员工,则是要从其身上获取经济利益的。但即使是企业里的员工,也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对老板不满意,大可当面讲出,然后辞职走人。可是硕博生不同,寒窗苦读20余年,一朝惹怒导师,就可能导致毕不了业,岂不可惜。可怕的是,在当下,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压榨并不少见。我有本科的师姐,性格温柔老师,读了研之后,导师安排给了她非常多和自己的专业并不相关的科研任务,还要帮在职研究生修改论文,说是修改,其实和代写也差不多了,而且一分钱的经济报酬都没有。但是师姐还是隐忍着,撑到了毕业,和陆经纬比起来,她或许还算是幸运的。但隐忍并不是这类问题的解决之道,大部分人在熬到了毕业之后,也并不会选择揭露导师的行为,给师弟师妹们一些警醒。相反,他们只想快点逃离这个是非之地,把这一段不好的记忆抛之脑后,他们更怕遭到导师的打击报复,毕竟,学术是个圈。把希望寄托于于遇到一个好导师更是不可靠的,要想彻底解决一个问题,一定是从制度层面上,建立起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制度,使人的行为可以规范起来,要“法治”而不是“人治”。目前硕博生面临的一大问题就在于,权力都掌握在了导师一人手中。导师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他们能否顺利毕业。如果可以改变这一点,或许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另外,社会上也应当改变对于硕博生的刻板印象,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硕博生很多是从小到大都成绩很好的尖子生,家人往往对他们寄予厚望,期待他们能够顺利毕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当他们在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候,只要想到家人的殷殷期望,就很难轻言放弃。家人也往往不能理解他们所处的困境,因为尊师重道的传统使他们很难相信,老师又怎么会害学生。所以,我很想劝大家一句,人活着,让自己开心一点,是很重要的。你不是非得负重前行,也不是非得出人头地,也不是所有为之努力过的事情,都非得有一个结果。及时止损,及时离开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和事,或许会让自己的生命拥有一个更开阔的境界。

杨雄

同济大学硕士跳楼,高校研究生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同济大学2018年12月13日,上海同济大学硕士陆经纬在给老师微信上发送一条:“我去跳楼了,学院章小清老师会找你谈的。”随后陆经纬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20多年的世界,一个经历了十几年高等教育的高材生的生命终结在了他的硕士学位未完成的这一刻。同济大学校方回应正在调查陆经纬2015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读研,其导师陆琰君是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现居住于芬兰。陆经纬家人称,自陆经纬进入陆琰君处读研时起便开始了噩梦般的生活:陆经纬与导师主要通过电话,邮件,社交媒体联系,导师回国的日子屈指可数。即使这样,陆经纬的生活也在导师的严密控制之下,他的饮食起居,交际生活,甚至日常小事,比如吃饭,理发等都要获得导师批准。这三年来陆经纬几乎没有节假日,所有时间都在工作,落下了颈椎病,曾两次因为辛苦而大脑缺氧导致休克。象牙塔内硕士生存状况堪忧陆琰君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的压榨陆经纬,陆经纬经常为别人写论文,甚至放弃自己论文的第一作者署名。因为要处理导师的课题,陆经纬的学习成绩受到严重影响,他无暇上课,只能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对于陆经纬希望顺利毕业和考博的要求,陆琰君表现的不屑一顾,还对其进行中伤,威胁,行将退休的陆琰君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无独有偶,201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武汉理工大学硕士陶崇园也是因为导师压榨,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严密控制,乃至精神压迫,最终导致学生心理崩溃。频繁发生的中国高校中的硕士自杀事件不断提醒着人们着目前象牙塔中研究生相对弱势的地位,若导师人品堪忧,极易造成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巨大伤害。愿此次同济大学能还已逝学子一个公道,愿高校中的压迫不再造成这类惨剧。

南无

“同济研究生跳楼身亡”事件持续刷屏!有这样的导师该怎样应对?

这几天,在研究生圈里都在关注着同济大学的研究生跳楼身亡的后续处理结果,因为我们都是研究生,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导师,因为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相似的事情,所以我们关注 ,所以我们痛惜。但在密切关注的同时,身为研究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导师呢?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呢?这或许是我们也应该关注的热点。回顾“同济研究生跳楼身亡”,或许令更多的人见识到了硕士导师对一名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所起的关键作用,认识到了研究生想必有人或许真的会有很多的主管原因。但这位导师对于自己所带学生这样的高强度、高密度的要求和失误,实属是难以理解,也是我们硕士研究生所不能够承担的。那么如果在你读研期间,你也碰到了同样的导师,你该怎么办呢?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和自己所在学院的院领导反映。其实,在读研期间研究生是可以向院领导申请更换导师的,这是正常的程序,也是很多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都曾做过的事情,因为毕竟当时选的导师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或者是最适合自己的。当然,如果想自己的硕士导师就必须有非常强硬的理由,如果你的硕士导师无情的压榨你的时候,你完全可以以这样的原因向学院申请更换硕士导师,同时也可以积极的向学院的书记及时的回报自己的思想状况,最后获得更换导师的机会。其次,向自己的导师说明自己的真实情况。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极为的有限并不是无限的,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极致,所以不可能导师吩咐的任务都能够第一时间去完成。因此作为研究生的的我们或许更多的也应该学会如何和自己的导师沟通。和自己的导师说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难以胜任如此之多的任务寻求导师的理解。一般来说,只要你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导师都会给予理解的,会适当的减少你的工作量,这样便是最好的结果了。最后,学会自我调节和量力而行。或许我们都希望自己在导师面前有一个非常好的表现,因为我们可能读博需要导师的大力推荐,在找工作时需要导师的帮助,这些导致我们对于导师所布置的任务都是尽力的完成。但是如果在自己完不成的情况下,或许我们更多的应该自我调节,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有时候恰当的放弃也是为了寻找另一种成功,一定要量力而行。总之,研究生在和导师相处时更多是相互的理解,导师理解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理解导师的科研项目,这样或许才能够和谐相处吧!!!

恶虎村

考研大数据:同济大学2020年推免半数以上,统招的难度你想不到?

大家都知道上海同济大学是历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在上海是仅次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实力很强劲。实力到底有多强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4个A+学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A类学科(设计学),7个A-学科(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A类学科数量尤其是A+数量在重点大学中也是很靠前的。这所高校这么强,那研究生招生每年招多少呢?翻了学校2020年,2019年等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都没有找到具体的数量。但参考2019年全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实际的话,大约是5670人,其中推免生招生1976人,全日制1721人(学硕和专硕),非全日制1973人。也就是说,推免生招生数量比统招的数量还要多。2020年同济大学推免生共录取1982人(含直博生362人)。这样看的话,下面我们看看同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推免生的分布情况:应该说,推免生占据了全日制半数以上的名额,我们看看2019年统招各专业的招录比的情况,这样好让考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2019年的数据发现,报考人数为19136人,而实际录取人数为3694人,大概的录取计划为1:5左右。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同济大学的报考难度来了,2019年同济大学实际招录的全日制考生仅为1721人,如果考同济大学的研究生,也就是1:10的录取机会。这样看来,想考个同济大学的统考硕士太难了。对于同济大学的统考的全日制硕士1:10的招录比,您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呢?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形迹

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借给朋友20万元,却被自己的舅舅说成白眼狼

25岁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28岁省会城市买房,31岁借给朋友20万元,却被自己的舅舅说成白眼狼,其中的原因,真的是有苦说不出呀!他是一个非常奋进的年轻人,为了走出家乡的大山,开拓自己的眼界,他从小刻苦努力,虽然生活在农村,从来也没补过课,但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改变命运的高考中,他全省700多名,成功考入了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四年他非常的刻苦努力,成绩与他的努力成正比,他的成绩排名专业15%左右,最终成功保研本校的研究生,3年研究生毕业以后,他选择了回家乡省会城市工作,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省建工集团,开启了他的工作之旅。农村的孩子相比城市孩子,丝毫没有优势,到了省会城市,他首先面对的就是房子问题,而城市的孩子父母都给他们准备着买房买车的钱。他工作非常的刻苦,由于工作性质,经常需要出差,一年下来加上出差费,工资能拿到25万左右。工作三年以后,他手里的现金有60万左右,而他所在省会城市的房价位1.5万左右一平,他买了一个110平的房子,加上维修基金,总价170万左右,他给自己大学时候的好朋友借了10万,贷款100万,解决了进入城市的第一件大事:买房。买房第二年他就把好朋友借给他的10万元还清了,朋友都说不急着还,但是他知道,别人借钱给你就是天大的恩情,有钱了就得赶快还给别人。后面3年装修花了20多万,手里还剩20万左右的现金。朋友由于遇到困难,需要用到钱,问他有没有,想借20万周转一下,半年之后还他。此时他的舅舅儿子想买房,舅舅也给他借10万。他想着自己买房的时候朋友一声不坑就借给自己10万,所以他也没多考虑就借给朋友20万了,而没有借给自己的舅舅。舅舅知道他借了20万给他的朋友,而自己10万都不愿意借,顿时心里非常的不爽,压根没忍住就骂了他:你这个白眼狼,舅舅给你借10万你都不借,却借给了外人20万,你还是我的外甥吗?面对自己的亲舅舅,他心里非常的难过,真的是有苦说不出!这种情况相信也有不少人遇到过,大家觉得他做的对吗?是该借自己的舅舅,还是该借给自己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