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都市现场综合学术大观察转载请注明来源近日,网帖“针对《关于医学院陆某某事件的情况说明》的回复及对社会的呼吁”受到众多关注。网帖大致内容为:2018年12月13日,同济大学研究生陆同学在与导师陆琰君的微信聊天中,最后一句是“我去跳楼了,学院老师会找你谈的。”随后,陆同学坠楼身亡。其家属表示陆经纬从2015年7月左右,就一直被其导师压榨。全年无休止为其导师陆琰君工作,且大部分工作与其专业无关,仅仅是为了老师的名利。在此期间陆经纬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且存在休克现象,也因导师的延误无法参加2019年4月的考博。但其导师一直对其施压,家属表示陆经纬研究生期间曾遭导师威胁,必须完成和专业毫不相关的论文内容,否则就不让其毕业。家属表示,陆经纬去世已经20多天了,但其导师仍然百般推诿不肯出面担责以各种借口拒绝回国,也没有道歉。同济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调查结果,学校会向外公布。对于大学导师压榨研究生一事,无论是何等形式都绝不仅仅是个例。一瞬间就会想起武汉理工大学“让学生叫自己爸爸”的导师王攀。2018 年 3 月 26 日,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三学生陶崇园在宿舍楼坠亡,其亲属同样也称陶崇园系因导师王攀“长期精神压迫致死”。现实大学里,面对导师提出的要求,为了顺利毕业,学生大多数时候只能选择忍耐。学生们苦苦求学,却一边还要承受着导师们强加的高难度课题,那些在学业上不能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只顾个人利益而肆意打乱学生自己的节奏的无良导师,究竟凭什么拥有导师这一头衔?曾经的象牙塔如今却变了味道,功利、官僚作风横行,学子们艰难度日却又无可奈何,而造成一切又是谁之过呢?
资料图近日,一则“针对《关于医学院陆某某事件的情况说明》的回复及对社会的呼吁”网贴热传。这则网帖中,有自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陆同学的家属表示,陆同学于2018年12月13日坠楼,疑因受到来自其导师的“压迫”,而且事发后,陆同学导师仍在国外,没有回国。北青报记者今日从同济大学了解到,目前学校正在对陆同学坠楼一事开展调查,并敦促陆同学导师尽快回国。热传的网帖中,发帖人自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陆同学的家属,家属表示,2018年12月13日,陆同学在与导师陆琰君的微信聊天中,最后一句是“我去跳楼了,学院老师会找你谈的。”随后,陆同学坠楼。家属称,从2015年7月初至事发时,陆同学几乎无休无止、无偿的为导师陆琰君工作,导师要求他时时以她的课题实验和研究为主。其导师陆琰君则常年客居芬兰,平时以网络方式联系陆同学,陆同学还因长时间伏案看文献查资料还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家属表示,陆同学去世后,导师至今仍没有回国,也没有道歉。今日(1月6日),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了同济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网上发布的关于陆同学疑因受到导师“压迫”而坠楼一事的帖子,但家属尚未将这一份说明直接交给学校。对于陆同学坠楼一事,学校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从陆同学坠楼至今,学校一直在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因涉及到学校的学生,从注意保护学生隐私角度,学校此前没有对外公开发布声明。对于是否因受到导师“压迫”导致陆同学坠楼,学校称针对此事目前还在调查中,陆同学的导师陆琰君确实还在国外,学校已经劝其立即回国,同时在考虑派人前往国外开展调查。工作人员称,此事对陆琰君的打击也很大,陆琰君对学校称她已生病,还在国外接受治疗。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调查结果,学校也会向外公布。此外,北青报记者也联系了陆同学导师陆琰君,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陆同学的一位同班同学小秋(化名)对北青报记者介绍,平时陆同学学习很刻苦,性格上稍微有些内向,得知事情发生后同学们感到非常痛心。但对于陆同学坠楼原因,小秋说因为和他不在同一个实验室,所以并不是特别了解,受到导师的压力或许是家属根据陆同学的微信聊天记录推测来的,具体原因还得等调查结果。另一名学生小亚(化名)对北青报记者介绍,他在研一时跟陆同学上过一节课而且在同一个小组,印象里小组讨论时陆同学到的最早,平时他讲话不多,但是做事情很认真,很老实。在得知他突然坠楼后,小欧觉得非常惋惜,“不能让年轻的生命白白逝去,但过多的揣测也会让这件事变味。”(北青报记者 郭琳琳)
1月4日,微博名为“烫烫大卷”的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称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常年被其导师压榨,365日无休最终,于2018年12月13日跳楼身亡该消息发出后立即引起网友关注一度登上了热搜图片来源:微博热搜如今,微博爆料已经过去三天了同济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尚未就此事进行通报微博发文:硕士从五楼一跃而下据微博所发文章描述,2018年12月13日中午,陆经纬在其导师陆琰君的实验室内,通过微信客户端与客居芬兰的导师陆琰君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陆经纬表示,希望可以于2019年6月份硕士能顺利毕业,并提出放弃手头上陆琰君交给他正在撰写的2篇论文。然而,该要求遭到了陆琰君的拒绝,同时,陆琰君表示,如果陆经纬不能完成这两篇论文或是这两篇论文不能被发表的话,她不会让陆经纬顺利毕业。随后,陆经纬从位于5楼研究室中一跃而下,并留言导师“我去跳楼了”。该文章称,在陆经纬此前的研究生生涯中,陆经纬一直处于被导师压榨的状态,“几乎每年365天,没有节假日,并无休止、无偿地为导师陆琰君工作。”同时,该文章称,在对待陆经纬跳楼一事上,同济大学医学院方面态度冷漠,“领导、老师不在现场”,“110没人打”,“一直让学生躺了很久直到家长来到现场”。知情人士:微博文与事实有出入1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同济大学一名知情此事的人士。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医学院学生跳楼一事,他也有耳闻,但学校尚未就此事正式通报,“网上的那篇文章我也看了,但与我所知道的,有些出入。我听到的,是当时医学院方面反应很快,学生在12点58分左右跳楼,10分钟左右就已经有老师来到了现场,并且是医学院的领导,那时候110与120都已经在了,所以文章里面,110没人打,领导、老师不在现场,等说法应该是有问题的。”同时,这名老师表示,就他所知,同济大学医学院已经与远在芬兰的陆琰君取得了联系,并要求对方回国,“陆琰君说自己生病了无法回国,这边也准备派老师前往协助她。”同济大学:导师“压榨”说仍在调查对于该教师的说法,封面新闻记者曾试图向同济大学官方进行核实,但目前尚未联系到同济校方,而截至记者发稿,同济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也尚未就此事进行通报。而在稍早些时候,同济校方曾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关于学生跳楼是否与导师“压榨”有关,目前仍在调查,“陆同学的导师陆琰君确实还在国外,学校已经劝其立即回国,同时在考虑派人前往国外开展调查。”来源:封面新闻责任编辑:邢宇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记录显示,二人谈到陆经纬的考博报名费、两篇论文未发表、陆琰君拖欠陆经纬工资等问题时发生争执,陆琰君提到“你这是污蔑老师”“你还想不想毕业了”。全文2034字,阅读约5分钟“我去跳楼了,学院章某某教授会找你谈的。”2018年12月13日中午12时58分,在电脑上敲下最后这句话,同济大学医学院2016级肿瘤学专业硕士生陆经纬从医学院辅楼5楼跳了下去。电脑另一端,是陆经纬的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陆琰君。事件发生时,她人在芬兰。1月7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陆琰君长期不在国内,校方已派工作人员前往芬兰进一步调查。01:37▲同济大学研究生疑因导师威胁坠亡 其父:孩子被要求住实验室1年多。新京报动新闻出品━━━━━坐在窗台上跳了下去记者获得的一份落款为“同济大学应急处置工作组”(下称“工作组”)的《关于医学院陆经纬事件的情况说明》显示,12月13日13时许,学校获悉有人从医学院辅楼坠楼,保卫处、校医院、120急救车及学校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确认坠楼学生为医学院2016级肿瘤学硕士生陆经纬。陆经纬的父亲陆详说,约一小时后,他和陆经纬的母亲孙梅(化名)接到同济大学老师电话,得知孩子在学校出事了,他们紧急赶到学校后才被告知,陆经纬跳楼了。“他们不让我们去看现场,说警方封锁了。”陆详说,下午四点多,得知儿子已经去世时,他的血压急剧攀升、心跳加速,被送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抢救。当天下午,陆经纬的遗体被送往殡仪馆。事发次日,陆经纬的舅舅孙斌(化名)在沪东高校派出所看到了陆经纬跳楼过程的监控视频。“我就看见他从实验室的电脑房走出来,拐过一个直角,开了窗户,爬上去,坐上窗台跳了下去。” 1月6日,孙斌告诉新京报记者,“看不出他有丝毫犹豫。”孙斌还在派出所见到了陆经纬与陆琰君的微信聊天记录。记录显示,二人谈到陆经纬的考博报名费、两篇论文未发表、陆琰君拖欠陆经纬工资等问题时发生争执,陆琰君提到“你这是污蔑老师”“你还想不想毕业了”。“最后一条消息发出是(2018年12月13日)12时58分,在这前面是他老师在说话。我儿子说我们说的这些电脑上都有记录的吧,老师回答说是的,他说我就去跳楼了。”陆经纬的母亲孙梅说。据家属了解,陆经纬当天中午还在实验室订了外卖。他们因此推测,陆经纬之前本没想跳楼。▲2019年1月7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医学院辅楼5层的陆琰君实验室。2018年12月13日,陆经纬从这间实验室的窗台上坠楼。新京报记者 向凯 摄━━━━━曾在实验室住了近一年1994年出生的陆经纬从小在浦东新区周浦镇长大,事发时已是身高超过190厘米、体重200多斤的大小伙子。他自小生活的老房子里,现在还住着年近80岁的爷爷、奶奶。走进房间,他的本科毕业学士服遗像摆在桌上,从孩童到少年的照片一张张铺开。▲2019年1月6日,上海浦东周浦镇陆家,陆经纬遗像。据陆经纬家人介绍,2015年5月,还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读大三的陆经纬,给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陆琰君发了邮件,提出想参观后者的实验室,并在那里做毕业设计。家属提供的邮件显示,陆经纬曾表示,“如果可以,我愿意在您那边直接升博。”陆琰君回复,“在我实验室,我会带着你,每一步都指导你,尤其是开始,会告诉你实验做什么,文献看什么,还会帮你分析每一次实验的结果,以及后面要做什么。你进入了状态之后,我们两个人是平等关系,一起分析结果,一起讨论下面应该怎么做……”邮件还提到,“我不想要(太)多学生,一年一个,一共2-3个,但是每个学生我都会倾注全部精力和他一起努力!”在陆经纬的家人看来,自从2015年7月开始在陆琰君的实验室做毕业设计,陆经纬就变得异常忙碌,“经常在实验室待到很晚,回家来也很匆忙,吃完饭就走,到房间也是在翻译资料、看文献,很少跟我们交流。”陆详说,陆琰君长期在芬兰,通过微信、QQ等与陆经纬联系。孙梅说,2015年,陆经纬甚至在实验室住了将近一年。在家属提供的一份陆经纬、陆琰君聊天截图中,陆琰君写道:“你是否可以周一来晚上睡在实验室,周二回去,周三休息一天,周四来,晚上睡在实验室,周五回去……有床,被子可以买好一点的……我很心疼你每天花4小时在路上,当然这个事情最终由你决定,我会尊重你的决定的。”“有时连国庆、春节假期都要去实验室。”孙梅说。陆详称,陆经纬先是睡在实验室的沙发上,后来在陆琰君的建议下,在淘宝上买了一张行军床,就这样住了一年多,只是偶尔回家(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拿一些换洗的衣服。新京报记者在同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官网发现,同济大学曾于2016年12月14日修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定。规定显示,学校实验室应与设备管理处、保卫处等部门组成学校实验室安全专家督导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各类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和督导。对于实验室是否可以居住,同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实验室不能住人。“我们定期检查的,实验室不可能住人的,怎么可能有人住在那儿?”对此,新京报记者通过邮件向陆琰君求证,截至发稿仍未获得任何回应。记者获得的陆经纬与其本科同学的聊天截图显示,2017年春节前的一周,他仍在实验室做实验。陆经纬称,“可能还要四五天”。陆详告诉记者,陆经纬平时都在做实验,耽误了正常上课。陆经纬与同实验室同学的聊天记录显示,陆经纬多次提及自己在实验室做实验,如果课堂点名,希望同学通知他。1月7日下午,校方工作组对陆经纬家属表示,目前掌握的证据和资料有限,希望能找到更多事实证据,与家属共同做好善后工作。据了解,工作组目前已与家属会面数次商讨善后工作,并派人前往芬兰陆琰君处调查。新京报记者 向凯 见习记者 陈丽媛 编辑 滑璇 郭圆宇 校对 杨许丽值班编辑 吾彦祖 花木南 调查组进驻权健之后 | 两千人联欢会叫停,产品在多电商平台下架记者卧底揭医院洗涤厂乱象:带血床单、手术服混洗,用工业洗涤剂清洗医用布草给你半年工资,让你离开北上广深,你愿意吗?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
目前学校正在对陆同学坠楼一事开展调查,并敦促陆同学导师尽快回国。近日,一则“针对《关于医学院陆某某事件的情况说明》的回复及对社会的呼吁”网贴热传。这则网帖中,有自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陆同学的家属表示,陆同学于2018年12月13日坠楼,疑因受到来自其导师的“压迫”,而且事发后,陆同学导师仍在国外,没有回国。北青报记者今日从同济大学了解到,目前学校正在对陆同学坠楼一事开展调查,并敦促陆同学导师尽快回国。资料图:同济大学热传的网帖中,发帖人自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陆同学的家属,家属表示,2018年12月13日,陆同学在与导师陆琰君的微信聊天中,最后一句是“我去跳楼了,学院老师会找你谈的。”随后,陆同学坠楼。家属称,从2015年7月初至事发时,陆同学几乎无休无止、无偿的为导师陆琰君工作,导师要求他时时以她的课题实验和研究为主。其导师陆琰君则常年客居芬兰,平时以网络方式联系陆同学,陆同学还因长时间伏案看文献查资料还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家属表示,陆同学去世后,导师至今仍没有回国,也没有道歉。今日(1月6日),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了同济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网上发布的关于陆同学疑因受到导师“压迫”而坠楼一事的帖子,但家属尚未将这一份说明直接交给学校。对于陆同学坠楼一事,学校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从陆同学坠楼至今,学校一直在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因涉及到学校的学生,从注意保护学生隐私角度,学校此前没有对外公开发布声明。对于是否因受到导师“压迫”导致陆同学坠楼,学校称针对此事目前还在调查中,陆同学的导师陆琰君确实还在国外,学校已经劝其立即回国,同时在考虑派人前往国外开展调查。工作人员称,此事对陆琰君的打击也很大,陆琰君对学校称她已生病,还在国外接受治疗。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调查结果,学校也会向外公布。此外,北青报记者也联系了陆同学导师陆琰君,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陆同学的一位同班同学小秋(化名)对北青报记者介绍,平时陆同学学习很刻苦,性格上稍微有些内向,得知事情发生后同学们感到非常痛心。但对于陆同学坠楼原因,小秋说因为和他不在同一个实验室,所以并不是特别了解,受到导师的压力或许是家属根据陆同学的微信聊天记录推测来的,具体原因还得等调查结果。另一名学生小亚(化名)对北青报记者介绍,他在研一时跟陆同学上过一节课而且在同一个小组,印象里小组讨论时陆同学到的最早,平时他讲话不多,但是做事情很认真,很老实。在得知他突然坠楼后,小欧觉得非常惋惜,“不能让年轻的生命白白逝去,但过多的揣测也会让这件事变味。”来源:北京青年报
据媒体报道同济大学研究生陆经纬于2018年12月13日坠楼,经抢救无效逝世。其家属已经通过正规渠道与学校进行交涉,据其家属反映陆经纬疑遭其导师陆琰君压榨,其导师已课题研究及论文发表为由不让其毕业,还让陆经纬写一些与专业无关的论文,据了解陆经纬在研究生期间几乎是无休无止、免费地为其导师服务,为此还影响了陆经纬在研究生期间的其他课程,影响了其今年直接读博的机会,最终陆经纬选择了坠楼,让其家属痛不欲生。同济大学回顾2018年及过去,我们发现研究生和博士生选择轻生的新闻不绝于耳,但是需要我们反思的是为何我们研究生在导师面前,为何容易成为弱势群体?为此小编联系了若干位研究生和博士就原因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如下:NO.1研究生一旦选定导师,几乎没有替换的可能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在三年间需要跟随导师一起学习,进行学术研究,因此导师的人品和学术能力,就深深的影响了研究生在三年内的学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若学生的学术研究方向与导师有差异,或者完全方向不同,导师几乎都会以不是我的研究方向予以回绝,不给其提供帮助,同时也与学生之间产生误会和矛盾,但是如果此时学生想向学校申请替换导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学生只能无奈和痛苦的等着自己的毕业论文写完毕业走人,因此在导师面前,研究生容易成为弱势躯体。NO.2毕业论文需要按照导师意思写,导师决定学生是否正常毕业目前研究生毕业论文一般先是开题答辩,然后再是写论文,最后送审。但是由于各个导师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的需要常常与学生的研究兴趣不符,也有一些导师与其专业方向不符,如某交大博士因为博士研究方向与导师不同,导师干脆不管不顾,结果该博士已经读博5年还尚未毕业。在同济大学陆经纬事件中,陆经纬的导师就让其写够两篇论文才能毕业,但是这些论文的研究方向根本就与其研究方向无关,但是还必须写才能毕业,因为学生毕业需要导师签字,导师若不签字,学生就无法正常毕业,影响读博和将来工作。因此在导师面前,研究生容易成为弱势躯体。导师指挥研究生NO.3研究生经常替导师干一些与学术无关的事情在去年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事件中,就是因为该博士生导师经常让学生去外面应酬,替导师打扫家务等,相信很多研究生都有替导师去财务处报账的经历吧,我记得当年自己舍友还有替导师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总之在研究生期间很多研究生要跟自己的导师做一些与学术无关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又耽搁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与一些研究生因此就产生了矛盾。因此在导师面前,研究生容易成为弱势躯体。NO.4一些导师存在人品问题,道德素养令人担忧在实践中,由于学生学术研究的需要,需要导师提供一些课题和经费的帮助,但是如果学生因为学术研究与导师产生分歧,一些导师并不是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而是刻意的打压学生,当学生提交毕业论文选题时,导师会以各种名义否定学生的论文研究价值,当学生论文写完快要提交时候,以各种无根据的理由指责学生,让学生按照其意思修改论文,完全没有导师应该有的道德素养和素质,学生为了能够毕业只能忍屈求全,因此在导师面前,研究生容易成为弱势躯体。研究生毕业NO.5各个高校缺乏保障研究生群体利益的机制和途径从目前各个高校对研究生坠楼等相关事件来看,学校的处理都是事后处理,都没有事前的预防措施,也没有提前介入的机制,往往学生和导师因为一些事情产生矛盾或者纠纷,学生的切实利益得不到保障,但是又申诉无门,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而从此类事件的事后处理来看,高校的处理措施并不严厉,也仅仅是取消导师的导师资格,但是其还是正常上班,处理措施无关痛痒没有警示作用,客观上也造成一些导师的人品和素养滑坡,导致研究生利益没有保障。因此一些导师更肆无忌惮,研究生容易成为弱势躯体。NO.6研究生导师水平参差不齐,未规范管理目前各个高校研究生扩招,一些学校的专业导师不够,只好找一些相近的专业老师做导师,还有一些导师几乎10年了还没发表一篇论文,也不去申请一些课题,不能够帮助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成长。而且还没有把研究生纳入到规范的管理当中,没有把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师风纳入到教学评估中,没有把研究生导师的学术研究能力纳入管理当中,导致一些研究生导师徒有其名,名不副实,客观上也造成了研究生在导师面前,成为了弱势群体。大家还有有什么关于研究生和导师的意见,欢迎讨论。
导师陆琰君常年客居芬兰,平时以网络方式联系陆同学,陆同学还因长时间伏案看文献查资料还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家属表示,陆同学去世后,导师至今仍没有回国,也没有道歉。近日,一则"针对《关于医学院陆某某事件的情况说明》的回复及对社会的呼吁"网贴热传。这则网帖中,有自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陆同学的家属表示,陆同学于 2018 年 12 月 13 日坠楼,疑因受到来自其导师的"压迫",而且事发后,陆同学导师仍在国外,没有回国。北青报记者今日从同济大学了解到,目前学校正在对陆同学坠楼一事开展调查,并敦促陆同学导师尽快回国。热传的网帖中,发帖人自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陆同学的家属,家属表示,2018 年 12 月 13 日,陆同学在与导师陆琰君的微信聊天中,最后一句是"我去跳楼了,学院老师会找你谈的。"随后,陆同学坠楼。家属称,从 2015 年 7 月初至事发时,陆同学几乎无休无止、无偿的为导师陆琰君工作,导师要求他时时以她的课题实验和研究为主。其导师陆琰君则常年客居芬兰,平时以网络方式联系陆同学,陆同学还因长时间伏案看文献查资料还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家属表示,陆同学去世后,导师至今仍没有回国,也没有道歉。1 月 6 日,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了同济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网上发布的关于陆同学疑因受到导师"压迫"而坠楼一事的帖子,但家属尚未将这一份说明直接交给学校。对于陆同学坠楼一事,学校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从陆同学坠楼至今,学校一直在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因涉及到学校的学生,从注意保护学生隐私角度,学校此前没有对外公开发布声明。对于是否因受到导师"压迫"导致陆同学坠楼,学校称针对此事目前还在调查中,陆同学的导师陆琰君确实还在国外,学校已经劝其立即回国,同时在考虑派人前往国外开展调查。工作人员称,此事对陆琰君的打击也很大,陆琰君对学校称她已生病,还在国外接受治疗。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调查结果,学校也会向外公布。此外,北青报记者也联系了陆同学导师陆琰君,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陆同学的一位同班同学小秋(化名)对北青报记者介绍,平时陆同学学习很刻苦,性格上稍微有些内向,得知事情发生后同学们感到非常痛心。但对于陆同学坠楼原因,小秋说因为和他不在同一个实验室,所以并不是特别了解,受到导师的压力或许是家属根据陆同学的微信聊天记录推测来的,具体原因还得等调查结果。另一名学生小亚(化名)对北青报记者介绍,他在研一时跟陆同学上过一节课而且在同一个小组,印象里小组讨论时陆同学到的最早,平时他讲话不多,但是做事情很认真,很老实。在得知他突然坠楼后,小欧觉得非常惋惜,"不能让年轻的生命白白逝去,但过多的揣测也会让这件事变味。"
2018年12月13日同济大学研究生陆经纬坠楼身亡,疑似因与导师陆琰君不合跳楼自尽。陆经纬父母发布的材料显示,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陆经纬几乎每年 365 天、没有节假日、无偿为导师陆琰君工作,其中绝大部分工作与学业无关,仅仅是为即将退休的陆琰君博取名利;因导师影响,陆经纬无法考博,提出放弃读博后,遭到导师中伤,并威胁无法硕士毕业。陆经纬生前通过微信留给导师陆琰君的最后一句话:我去跳楼了,学院章小清教授会找你谈的研究生教育的问题研究生、博士生自杀频发前年西交大博士跳楼,去年武汉理工,然后同济。当导师的权力过大而又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时,这种事情就屡禁不止。为何研究生有那么大的压力?谁给了那么多push?为何有压力却无力反抗?导师制度有问题,这种制度造就了一己之力决定学生命运的导师。何必为当前这位同济校友而哭泣?君不见漫漫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机制不变,就还会有下一个不堪压力一跃而下的研究生。那岂不是旧泪未消,新泪又现?导师or老板?现在研究生对导师的称呼是什么?不是老师,是“老板”,而且是不给发工资的“老板”。现实中在企业里,无论国企还是私企,没有那个老板敢这么对待员工,我家老板如果敢逼我,我能当面骂他祖宗十八代。大不了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换个老板不就得了?两条腿的青蛙不好找,两条腿的老板到处都是。但是研究生们不敢啊,他们没有资格换导师,得罪了他们的“老板”,轻则延迟毕业,重则书都白念了,活都白干了,钱都白花了,又没脸回家见爹娘,只能去死了。导师的“生杀大权”个人了解,国内大学里老师们可以很过分,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很无聊。有朋友留在了本校读研究生,她还需要给老师接送孩子,当临时保姆,兼职辅导功课, 还要没名没分地给老师写无穷无尽的课题申报, 在学术上,她连跟导师之外的教授合作写论文都不敢,说导师知道了会生气,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被导师用死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她是真的不敢对导师说“不”。学生又能有什么办法学生没背景没权力,家长无拳无勇,待风头过去,便买通媒体,写几篇公知体的心灵鸡汤,先慨叹中国青年心理不健康,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果然狭隘柔弱、费拉不堪;再慨叹中国高等教育亟待改革,高校导师权力还不够大,赚钱不够多,饱受体制掣肘,所以出不来民国大师。在如今的高校,大量的导师把研究生当做自己实验室的雇佣工人,学术研究都是为了给自己牟取名利,把年轻人当牛当马使唤,表面上还要建立封建时代的师徒关系,把研究生当自己的儿子女儿一样呵斥辱骂,却可不曾给过他们父母师长的半点关爱,比官老爷还凶,比老板还恶,比旧社会的地主还虚伪刁毒,真把自己当做可以操控他人命运的人上人了。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陈丽媛)“我去跳楼了,学院章小清教授会找你谈的。”2018年12月13日12点58分,同济大学医学院2016级硕士生陆经纬在给身在芬兰的导师陆琰君发出这条信息后,转身从学院实验楼5层窗口跳下。校方称,导致陆经纬坠亡的原因可能有四点,其中包括陆经纬的硕士需要陆琰君同意才能毕业,(2018年)12月13日陆琰君在与陆经纬沟通中曾表示,如果陆经纬不完成两篇论文就不能毕业。但这两篇论文是否与陆经纬学业有关,校方并不知情,需要找陆琰君核实。此前,陆琰君称身体不适,正在国外治疗。目前,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实验室的一位教授已经赴芬兰劝陆琰君回国。校方:四点原因可能导致学生轻生1月7日下午2点左右,陆经纬家属和同济大学应急处置工作组(下称工作组)进行了第五次会谈。工作组组长徐纪平表示,他们认为导致陆经纬自杀的原因可能有四点。一是陆经纬的学位课平均分为79.8分,陆经纬差0.2分未能直博;二是2018年12月12日,也就是事发的前一天,其论文被拒;三是陆经纬的硕士需要陆琰君同意才能毕业,2018年12月13日陆琰君曾表示如果陆经纬不完成两篇论文就不能毕业;四是陆经纬身体不好,压力疏导不足,造成心理方面的压力。对于第一点,陆经纬以0.2分之差未能直博的问题,陆经纬家人认为,这与陆琰君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不是陆琰君要求陆经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她的实验上,陆经纬的其他科目可能就不会缺课,从而导致分数不够直博标准。陆经纬家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没有陆经纬的微信,都是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由于陆经纬常年帮陆琰君做科研,特别忙,经常忘记给自己回信息。“即使偶尔回家一两天,他也是换个地方工作,很少有时间跟我们交流。”“反正事情也做不完,不休息了。”“放假老板(陆琰君)也不会放我的。” 在陆经纬家人提供的一份聊天记录中,陆经纬曾多次对同学表示自己很忙,让同学把老师上课的ppt拍下来给他。解释:无法直博,考博不会有太大问题除了直博,关于考博的问题,陆经纬家属也有不少疑惑。陆经纬家人回忆,2015年四五月份,陆琰君曾以同济大学医学院和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身份,以PPT的形式在陆经纬的本科学校——华东理工大学发布了招生函。招生函上写道:“如果愿意直接升博更好,5年硕博连读。”陆经纬当时选择陆琰君也有该原因,但在2018年陆经纬申请硕博连读时,陆琰君则表示,自己已经没有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对此,1月7日,陆经纬最后提到的章小清教授(现为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为家属进行了解答。章小清说,自己此前从没有和陆经纬有过任何接触,甚至不知道陆经纬长什么样子。陆经纬之所以提到他,可能与其曾担任过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又是研究生院副院长,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有关。他介绍,陆琰君并非失去博士生导师资格,而是其没有拿到2019年的科研经费,导致其2019年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陆琰君曾找他说,因为其没有2019年的招生资格,希望能让陆经纬挂靠在其他导师名下继续读博,并询问有没有合适的导师人选。“我就推荐了丁教授。”2018年12月5日,陆琰君曾推荐陆经纬报考丁教授的生物医学方向博士。在陆经纬家人提供的《同济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上,陆琰君写道:“陆经纬从2015年7月初就来到我们实验室——大四本科的毕设就开始师从于我,迄今已经3年半了……希望学院可以批准他报考博士生,那么陆经纬同学以及继续在我们的实验室把正在进行的课题再深入的做下去。”章小清表示,这样的话,如果陆经纬通过研究生的考试,就相当于挂靠在丁玉强的名下,但是还是可以做陆琰君的研究,属于陆琰君和丁玉强联合培养的学生,而自己属于他们的公证人。此外,他介绍,同济大学医学院自2018年开始对考博方式做出改变。改变包括,博士入学考试基本不考专业课,而是在每年的3月10日考一门英语,如果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则会在之后的专家评定中更具优势。“我曾对陆琰君说,既然你觉得这个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文章发表,那么在后续考博士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英语考试,在后面评估时,专家看到文章可以给他加很多分的。”章小清回忆,当时自己觉得陆经纬虽然不能转(直)博,但是考博不会有很大门槛。新京报见习记者 陈丽媛 编辑 潘灿 校对 吴兴发
2019年1月6日,上海浦东周浦镇陆家,陆经纬遗像。新京报讯(记者 向凯)“我去跳楼了,学院章某某教授会找你谈的。”2018年12月13日中午12时58分,在电脑上敲下最后这句话,同济大学医学院2016级肿瘤学专业硕士生陆经纬从医学院辅楼5楼跳了下去。电脑另一端,是陆经纬的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陆琰君。事件发生时,她人在芬兰。1月7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陆琰君长期不在国内,校方已派工作人员前往芬兰进一步调查。坐在窗台上跳了下去记者获得的一份落款为“同济大学应急处置工作组”(下称“工作组”)的《关于医学院陆经纬事件的情况说明》显示,12月13日13时许,学校获悉有人从医学院辅楼坠楼,保卫处、校医院、120急救车及学校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确认坠楼学生为医学院2016级肿瘤学硕士生陆经纬。陆详说,约一小时后,他和陆经纬的母亲孙梅(化名)接到同济大学老师电话,得知孩子在学校出事了,他们紧急赶到学校后才被告知,陆经纬跳楼了。“他们不让我们去看现场,说警方封锁了。”陆详说,下午四点多,得知儿子已经去世时,他的血压急剧攀升、心跳加速,被送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抢救。当天下午,陆经纬的遗体被送往殡仪馆。事发次日,陆经纬的舅舅孙斌(化名)在沪东高校派出所看到了陆经纬跳楼过程的监控视频。“我就看见他从实验室的电脑房走出来,拐过一个直角,开了窗户,爬上去,坐上窗台跳了下去。” 1月6日,孙斌告诉新京报记者,“看不出他有丝毫犹豫。”孙斌还在派出所见到了陆经纬与陆琰君的微信聊天记录。记录显示,二人谈到陆经纬的考博报名费、两篇论文未发表、陆琰君拖欠陆经纬工资等问题时发生争执,陆琰君提到“你这是污蔑老师”“你还想不想毕业了”。“最后一条消息发出是(2018年12月13日)12时58分,在这前面是他老师在说话。我儿子说我们说的这些电脑上都有记录的吧,老师回答说是的,他说我就去跳楼了。”陆经纬的母亲孙梅说。据家属了解,陆经纬当天中午还在实验室订了外卖。他们因此推测,陆经纬之前本没想跳楼。2019年1月7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医学院辅楼5层的陆琰君实验室。2018年12月13日,陆经纬从这间实验室的窗台上坠楼。新京报记者 向凯 摄曾在实验室住了近一年1994年出生的陆经纬从小在浦东新区周浦镇长大,事发时已是身高超过190厘米、体重200多斤的大小伙子。他自小生活的老房子里,现在还住着年近80岁的爷爷、奶奶。走进房间,他的本科毕业学士服遗像摆在桌上,从孩童到少年的照片一张张铺开。据陆经纬家人介绍,2015年5月,还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读大三的陆经纬,给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陆琰君发了邮件,提出想参观后者的实验室,并在那里做毕业设计。家属提供的邮件显示,陆经纬曾表示,“如果可以,我愿意在您那边直接升博。”陆琰君回复,“在我实验室,我会带着你,每一步都指导你,尤其是开始,会告诉你实验做什么,文献看什么,还会帮你分析每一次实验的结果,以及后面要做什么。你进入了状态之后,我们两个人是平等关系,一起分析结果,一起讨论下面应该怎么做……”邮件还提到,“我不想要(太)多学生,一年一个,一共2-3个,但是每个学生我都会倾注全部精力和他一起努力!”在陆经纬的家人看来,自从2015年7月开始在陆琰君的实验室做毕业设计,陆经纬就变得异常忙碌,“经常在实验室待到很晚,回家来也很匆忙,吃完饭就走,到房间也是在翻译资料、看文献,很少跟我们交流。”陆详说,陆琰君长期在芬兰,通过微信、QQ等与陆经纬联系。孙梅说,2015年,陆经纬甚至在实验室住了将近一年。在家属提供的一份陆经纬、陆琰君聊天截图中,陆琰君写道:“你是否可以周一来晚上睡在实验室,周二回去,周三休息一天,周四来,晚上睡在实验室,周五回去……有床,被子可以买好一点的……我很心疼你每天花4小时在路上,当然这个事情最终由你决定,我会尊重你的决定的。”“有时连国庆、春节假期都要去实验室。”孙梅说。记者获得的陆经纬与其本科同学的聊天截图显示,2017年春节前的一周,他仍在实验室做实验。陆经纬称,“可能还要四五天”。陆详告诉记者,陆经纬平时都在做实验,耽误了正常上课。陆经纬与同实验室同学的聊天记录显示,陆经纬多次提及自己在实验室做实验,如果课堂点名,希望同学通知他。1月7日下午,校方工作组对陆经纬家属表示,目前掌握的证据和资料有限,希望能找到更多事实证据,与家属共同做好善后工作。据了解,工作组目前已与家属会面数次商讨善后工作,并派人前往芬兰陆琰君处调查。新京报记者 向凯编辑 滑璇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