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同济大学考研有多难?我觉得这个工业设计同学能帮你一朝一夕

同济大学考研有多难?我觉得这个工业设计同学能帮你

我之前学的是环艺专业,大学期间对自己学的专业失去了兴趣,但慢慢对工业设计有了一些了解,觉得挺感兴趣,在大三下学期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因为自己有老师对同济工业比较熟悉,向他请教后,就决定了考同济。从前期准备,到看到录取名单,期间也经历过迷茫和无助。下面就来分享下我的一些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学弟学妹们!1/前期准备因为我是跨专业,等于说要在一年时间内,弥补大家大学三年学习的东西,当时也挺没自信的。相信每个跨专业的人,一开始的时候难免都有这样的感受,但经历过后,觉得也还好,最主要的是迈出去第一步。从考试而言,同济工业主要就两大板块,一个是手绘,一个是设计史论,因为考研时间是大四上学期,个人觉得这两部分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会比较充分,特别是跨专业的。因为我基础还可以,在学习手绘的过程中,还算快,加上培训班老师的引导,手绘比较快就上路了。前期的话,还是要注重基础,把线条和透视这些练好,后面再开始学习上色和方案的练习。和绘画的道理一样,可以多找一些好的手绘对照临摹,每天积累,学习别人好的经验。随着自己的不断练习和思考,慢慢的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一些绘画技巧,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前提是一定要有足够量的积累,才能获得质的提升。设计史这部分个人觉得不用太着急,早期准备的早,前面就当做课外阅读书,把书本看熟,后期再去背。因为人的记忆都是随着时间推移遗忘的几率增大,前面背了,后面可能也容易忘。设计史同济考何人可的《工业设计史》,在考前我看了五遍,做了三遍的笔记,到考前,对整本书的脉络和重要知识点已经非常熟悉。不过因为是跨专业,之前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除了看设计史的书,也要多关注行业内的新闻动态,多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多去听一些学术讲座,参观一些展览,多关注一些设计网站和杂志期刊。因为同济考试参考书以外的知识占了很大比例,差不多60%或以上,加上面试的时候导师可能也会问道这些,所以要特别注意。2/关于政治政治一般暑假开始复习也来得及,但同济毕竟是985重点名校,又是自主划线,文化课和专业课都要引起重视。现在基本上越是好的学校,对文化、专业的分数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另外越到后面,大概10月份以后,基本各科都已经在收尾,如果你想着靠一两个月把政治背一下就好了,除非你英语和专业已经准备的很充分,然后记忆力又超强,不然真够你背的。政治相对来说,要上60分不难,要上到70以上就有点难度,80分的全国就比较少,90更凤毛麟角。我复习的方式就是刷题,通过刷真题去理解和记忆常考的知识点,然后背他总结的那些重点知识点,最后就把最后押题卷背熟。押题卷还是很厉害,每年最后都压中不少题。总之,政治提前太早没必要,前面背了,后面就忘了,太迟了不行。至于最好什么时候开始,还得针对个人情况去看。3/关于英语同济对英语要求也很高,分数线基本要50以上,如果基础不好,要上到这个分数也不容易。作为一门语言,词汇的基础一定是最主要的,如果一句话两三个单词不认识,一篇阅读理解下来,基本只能靠蒙了。背单词死记硬背肯定不行,没放到阅读理解里面去理解,一个是背了容易忘,一个是背了也不理解。所以经常有些情况就是,单词好像自己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感觉不像在说人话。这里面涉及到一部分语法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就是没有结合语境去理解。我还是倾向于一边做真题一边去记,因为既锻炼了自己的做题能力,也积累了词汇量。但一定得是真题,近十年的就差不多了,真题的逻辑和各方面都经过专家研究,比较严谨。英语另外要注意的就是作文,大小作文占了30分,这个不仅比重大,也比较容易得分。很多人喜欢背模板,针对基础差的比较实用,如果基础好,也没必要背模板,主要是积累一些重要的句型和词汇就行了。总体而言,英语要比政治难很多,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有一定的效果,4/关于史论同济的史论是对知识面的综合考核,不是把工业史看熟了就可以拿高分,还需要对设计前沿的一些信息、相关人物和一些品牌机构等,都需要一定的了解,在应对考试的时候,才能有话可答。对于设计界的前沿信息,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宽泛,其实最主要的是掌握时下的一些常见热点,比如常提到的设计思维、系统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高科技设计等等。如果不懂就根据这些关键词先去网上搜索了解,也可以在知网或图书馆找相应的论文或期刊书籍去看看,积累一定的理论素养。对于业界一些比较重要的设计师,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国内的如柳冠中、童慧明等,也可以对同济的导师做一番了解;国外的如原研哉、乔纳森伊夫、艾斯·林格、马克·纽森、深泽直人等。可以先从他们的代表作品入手,去研究他们的设计理念,对比思考他们作品的风格区别及相关联系,有哪些创新等。也可以了解下他们为哪些知名公司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一些著名的品牌机构相对好了解,国内像小米旗下的一些产品受到小资情调的消费者的喜爱,这一现象背后的一些原因等;国外像Apple、宜家家具等,为什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分析他们的代表性产品,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例如Tim Brown的设计思维,Bill Moggridge的交互设计等,这些现在平台都经常有分享。参考书目中的《新兴实践》,考试中几乎不考,就算考也就几分的分值,个人觉得看下书就行了,不用太花精力去背里面的知识点。因为是理论考试,答题时对专业术语以及论述逻辑比较注重,所以不要写太粗浅的口语表达,尽量结合一些专业的词汇分条理去说明。另外也不要爱惜笔墨,只要能结合上的,都可以写上,对于问答题论述题,有时候多写一些字,多打几分是很正常的。5/关于快题掌握快题的关键除了前期的基础训练,像线条、透视、上色这些,是为了最终的表现效果而积累,还需要进行设计思维的训练,需要通过逻辑推导及创意,来提升快题的表现力,不是说画好一张效果图就能学好设计的。另外还需要多结合生活,设计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某一功能诉求,比如开水壶是为了烧水喝,电脑是为了上网,手机是为了打电话、发微信等,这些功能的诉求,才是设计本身所需要解决的。统计初试快题方面,对于纸张的要求是画至少两页B5纸,如果画产品,第一张可以进行设计分析、背景调研、故事版、persona、journey map、机会点,从而推导出方案草图,第二张纸可以画效果图、细节图、使用示意图、情境图和设计说明,因为为了版面更加饱满,建议两张纸较为合适,如果有时间,自己手绘功底又强,三张纸也可以。最后一张纸可以对效果图着重细节描绘,突出手绘功底。像我这样跨专业的,那就老老实实把两张纸画好已经很不错了。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同济对产品的交互方式较为看重,如果对交互界面或者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和说明,会相对容易打动阅卷老师。2017年的考题,都比较侧重具象化的东西,比如鞋和自行车,这就很难套模板,比方说你准备的是手表的模板,碰到这个题目可能就傻眼了。所以最主要的除了方案的练习,还是基础的积累,只有基础扎实了,考试的时候不管题目怎么换,你都能从容应对,以不变应万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的把握,这个在早期快题训练的时候,就要多注意时间的训练。对于试卷版面而言,最主要是画面完整,不要给人没画完的感觉,这个会直接影响到印象分。前面可以多花点时间来构思,把线稿全部画完,最后上色,完善细节,千万不要想一点,画一点,要有全局观。另外统计虽说注重设计思维和逻辑,但毕竟是手绘考试,视觉上的表现也很重要,上色能快速抓住人的眼球,在一堆试卷中比较容易凸显出来,这个也能为你加分。6/关于复试复试上午3小时快题,一张四开纸。题目还是产品、交互、平面、环境四种选择,根据你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去选择。中午1小时英语翻译,一般结合一篇跟设计有关的文章,不会很难,比考研英语要容易多了。下午面试,15分钟,因为要见导师,形象很重要,着装得体,精神饱满,就容易给人第一印象好感。进到考场,先是互相打个招呼,然后把自己提前准备的作品集、简历、获得的荣誉证书等拿给几位导师,然后面对导师坐好,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如果你没见过导师,导师不了解你的情况下,第一次见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对你做一个初步的了解,自我介绍就特别重要,这个在面试前一定要做好功夫,导师基本后面也会结合你的自我介绍来提问。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导师会比较注重你的专业情况,比如工业设计,可能会着重这一块来提问,你对工业设计的了解,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等。另外对作品集的制作过程,导师可能也会比较看重,因为毕竟是跨专业,作品集是怎么来的,这个导师通常都会比较关心。后面还会用英语提几个问题,让你来回答,事先也要做好准备,一般都是些简单的提问,不会很难。整个回答的过程,不管自己会不会,千万不要卡住停顿,要一直说,就算自己说的不好,也要一直说,并且表现得较为自信。总之面试最简单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句老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坦诚谦虚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了解,导师也就不会特意为难。最后想说的是,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考研路,获得了很多人帮助,有同学,也有培训班的老师,自己本科学校的老师,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不会这么顺利,非常感谢他们!另外自己的努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靠别人靠培训就想考上,基本上没戏,最最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付出,你付出了多少,最后也会回报你多少!

赤桑镇

考研想考艺术设计类的同学一定要了解的信息

出于对数学的畏惧,现在有不少同学在考研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时候避开各类需要考数学的专业,而选择的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当然,也有不少人因为对画画或者是设计类的感兴趣,而选择艺术史设计类的专业作为自己考研的目标。每年跨考、转专业的学生很多,但是你真正了解你理想中的专业和院校吗?就拿江浙沪来说,江浙沪一直是艺术设计类的考研热门地区,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中国设计产业最发达的区域,依托上海、杭州、南京形成的铁三角,江浙沪区域的设计院校的设计教育水平也属于全国前列。比较有名的艺术设计类高校有:同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同济大学★★★★★位置:上海同济大学(985,211),景观方向,可以选择报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相关学科如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一般来说都是报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是同济大学与阿尔瓦阿尔托大学合作办学机构,2016年成立。以往在设计创意学院的部分专业现在都转到国际创新学院来了。同济大学历来比较难考,首先是招生人数少,然后是推免生(保研)人数较多,每年又有大批人前赴后继报考同济。但是,同济大学优势也非常明显,近几年同济在设计领域的投入比较大,每年有大量与国际其它名校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地处上海,设计产业发达,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毕业后就业优势明显。同济大学的专硕是要考英语一(其它学校专硕都考英语二)。2017年招生数据分析艺术设计 报考人数75 招生人数5 推免生12报录比:15:12018年复试分时线:330政治55 英语 65 专业课一 90 专业课二80评述:同济大学还是出了名的难考,每年招生人数很少,但是推免人数却很多,17年就统考招5个,却有75人报考,难度堪比清华。有些同学会发现复试分数线330比国家线还低,这是因为985院校有自主划线权利,再着同济的专业课给分偏低,所以造成复试线低于国家线,然后同济大学英语线65分,这个分数非常高,而且还是考英语一,所以这个英语线会刷掉一大部分总分高的人。由于同济大学复试线低于国家线,所以一旦没有过复试线,也完全没有调剂的可能,想考同济的同学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与魄力。江南大学★★★★★位置:无锡江南大学(211)环艺专业在全国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江大设计学院作为老牌设计类院校,整体实力还是非常强劲。业界有“小清华”之名,现在很多学校的设计类任课老师都会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毕业的,在全国艺术类学科评比上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也是一直是A级学科,所以说它是设计界的明珠一点也不为过。环艺系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地位也非常重要,每年江大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在国内与国际上都会获得很多重量级奖项。江大研究生在读期间也有非常多的与国外名校的交流项目,实践机会的话,部分老师会有工作室,或者自己也可以选择外出实习,由于在设计界的知名度大,江大工设、视传等和环艺类的毕业生也比较受到设计类企业的青睐。每年报考设计学院的研究生人数也非常多的,但是相对于是清华、同济、央美这些天上的学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还是相对容易考些,这主要是设计学院每年的招生名额比较多,每年的推免生名额占整体招生比例不算高。招生数据分析(2018年,已经排除推免人数)设计艺术学(学术学位) 计划招生26 实际录取26报录比:12:1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计划招生32 实际录取35报录比:14:1设计艺术学历年分数线变化2014年368、 2015年365、 2016年372、 2017年378、 2016年371艺术设计历年分数线变化2014年371、 2015年364、 2016年357、 2017年374、 2016年376评述:设计艺术学与艺术设计不分专业招生,按照名次择优录取,也就是说你分数高你就上,全看每年的考生质量,根据萨尔瓦多·道的历年统计结果,设计学和艺术设计加起来的环艺考上人数一般在但是18~27人之间波动,这个人数放在任何学校其实都算招人很多了,设计艺术学是工业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公共艺术(人非常少)、四个专业竞争,专硕艺术设计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公共艺术(人非常少),刨去考生非常少的公共艺术,所以艺术设计主要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两个专业的考生竞争。2018年出现的新变化是考艺术设计的人多于考设计艺术学的人数,这也造成18年设计学的分数线偏低,艺术设计的分数线偏高的原因,所以也请大家合理选择报考方向。中国美术学院★★★★☆位置:杭州国美作为国内前沿的艺术类院校,所以考研的热度也是非常大,国美的设计也是八大美院中发展最好的一个。美院的研究生招生跟综合类院校是有很大的不同,国美的各类研究生名额是根据相关工作室的需求来分配的,所以工作室的导师是有很大的招生权利,对于需要考国美的学生也是建议先去联系相关专业的导师,确定了导师对你的认可后再去报考。招生数据分析(2018年)设计艺术学(学术学位) 计划招生9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计划招生72018年推免4人(不知道是学硕还是专硕)2018年分数线335评述:国美的招生人数确实非常少,较低的分数线并不代表就非常容易考。国美的情况与同济类似,不高于国家线的复试分数线 让没过线的同学完全失去调剂其它学校的机会。对于国美,想考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好的学校有时候就是有它特殊的情况,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南京艺术学院★★★★☆位置:南京南艺这几年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也是非常不错,实力也是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首,目前为止,六大艺术学院也只有南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因此南艺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南艺有景观设计系与室内设计系,都属于设计学院,报考南艺的环艺童鞋们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科系。然后南艺设计学院的设计艺术学(学术学位)没有景观与室内方向,所以相关专业的考生无法报考南艺学硕,只有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内包含有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2017年招生数据分析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招生人数65人(其中推免生占6人)历年分数线以国家线为标准特殊情况:南艺的初试复试一起考,考试时间是24~27日,在考完四门初试课程后,接下来所有考试直接参加复试的面试与理论考试,在3月公布复试分数线后,过线的同学需来学校参加体检与英语听力考试,最终确定录取名额。评述:南艺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招生人数比较多,艺术设计招生方向包含15个科系(景观、室内、平面、陶艺、首饰等等),推免生占比少,只是招生科系多加大了它的竞争压力。南艺的分数线是以国家线为标准。目前没有获得南艺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的报考人数,但是知道南艺每年的报考人数2016年为1174人,总招生计划为316(不包含推免生),总体而言不算很难考。但是不知道南艺是否也是导师制,如果是导师制的话,需要导师认可你,你才能够报考南艺的研究生(这里我不太清楚,了解后再修改,因为部分美院是导师制,非统考制)

森石

成立10年登上QS大学榜亚洲第一,同济设计创意学院做对了什么?

记者 / 郑晶敏编辑 / 张云亭2019年,在英国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一所来自中国的设计学院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所于2009年才创立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以下简称“设创学院”),在仅仅成立十年后就在该榜单“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中名列第14位,在亚洲排名最高。而这个学院的野心还不仅仅如此,它试图通过内部改革影响设计教育,并培养出同时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设计学学生——这两者恰恰也是国内设计学院长期以来所缺乏的,这意味着与当下市场的衔接,以及对于未来人类生活的预判。因此,它也可被视为一个21世纪初期以来的设计学院教育转型样本。设创学院某种意义上是同济大学从工科大学向新工科大学转型的产物。2008年,同济大学前校长裴钢决定将原隶属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艺术设计系独立出来,创建一个全新的设计学院,这个学院就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他认为设计是能解决中国快速城市化之后的创新和转型升级问题的“未来学科”,但在国内教育体系中未受到足够重视。与设创学院一同建立的,还有知识产权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2008年,原隶属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艺术设计系独立成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独立之后,设创学院设立在同济大学校门一街之隔的原“巴士一汽”园区内,而其与同济大学的分隔不仅仅在物理空间上,教学和制度也拥有更大空间。成立一年后,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共同建立“同济大学中芬中心”跨学科开放创新平台。2014年,学院开始全面在大一第一学期普及“开源硬件与编程”课程;2015年,与Elsevier合作创立英文设计学报《SHEJI(设计、经济与创新学报)》,同年创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2016年,创办同济黄埔设计创意中学;2017年,与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联合建设的实验室建成。变化背后的推动者是设创学院现任院长娄永琪。他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曾经是一名建筑师,现在,他要建的不是楼房,而是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2013年,娄永琪接任后的第一件事是为学院拟了一条院训:“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随后便主导了学院一系列的改革。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设计正在从以造物为核心的活动升级为处理复杂关系的活动。社会、经济、政治、民生等相关的大规模复杂问题,深深根植于社会技术和经济背景中,蕴含丰富的关联性。要应对这样的问题,势必对设计知识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教育是否为此做好了准备,这一点广受质疑。”娄永琪在论文《基于设计四秩序框架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中指出。2014年,娄永琪和《SHEJI》学报出版平台运营主编马谨共同开发了以理查德布坎南“设计四秩序”为理论框架的全新“设计基础2”课程,与此同时,由孙效华副院长带头开发的“开源硬件与编程课”开始投入教学。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有任何一所设计学院将之作为本科一年级的设计基础课。“开源课当时很大争议,是学院‘自上而下’强推下来的。因为作为这门课核心的‘编程知识和能力’,是在绝大多数老师的安全区之外。”娄永琪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此外,学生在大一还要学习设计思维课,以建立思维模式。与计算机专业学习编程的方式不同,设创学院的编程课更多是一种工具,让设计和创意能够实现。在接受为期一年的设计通识和开源硬件与编程教育后,学生才开始选专业,进入围绕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学习中。大一上学期学习编程时,郑雄每周都要完成一份作业,他是环境设计专业大三的学生。“整个学院都是边做边学,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有些人用很简单的程序能做出很有意思的东西。”郑雄说。为了完成课程收尾时的作业,他熬夜解决bug,虽然学习过程有一定难度,但这门课也确实为他以后的学习带来好处,“学完不会害怕技术了,对很多事情也开阔了思路。”在郑雄眼中整个学院最有能量的地方是麦汀咖啡馆,这是一家开在设创学院教学楼一楼的咖啡厅。而了解这个学院与其他学院不同的方法,就是在这里呆上一天。教学楼大厅和一侧的麦汀咖啡馆。“它提供免费饮水,任何人都可以在里面停留汇聚。”老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讨论课题、招待客人,或者仅仅是吃顿简餐、喝杯咖啡,偶尔周边的居民也会来这里坐坐。郑雄已经习惯跟来自学院内外的人处在一个空间里,并逐渐喜欢上学院开放的环境。教学楼更像是一个实验空间,一楼除了咖啡馆,还有展厅、图书馆、各个老师的实验室和一个暗房报告厅——和咖啡馆一样,这个教室的课也对所有人开放,哪怕你不是同济的学生。暗房报告厅常用于公开课、讲座以及答辩。本科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如今设创学院交互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范光瑞也明显感受到两所学校教学方式的不同。相对来说,他认为同济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平台。“学院能给不同类型的人都提供舞台。如果擅长理论但不会建模,在别的地方可能会被认为不会做设计,但在这里就能找到合适的位置。”范光瑞说。在设创学院,更加注重设计思维而非技法,很少有人仅仅因为建模工具用的好就被封为大神。多元化的另一方面体现为人员构成。范光瑞的同学中有一半来自国外,部分课程由外籍老师全英文教授。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合作办学后,设创学院有机会在体制内做新的尝试,比如在既定的大学老师评级制度下建立自己的标准。过去大学老师评级通常看论文和科研项目,但设创学院看到了这套标准的局限性。“许多设计大师都没有博士学位,也很少写文章,按中国大学的一般标准就评不成我们的教授,但他们却可以成为很多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娄永琪说,“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元的师资评价系统,然后让这些不同背景、学科、类型和思维,但同样优秀的老师在一起工作和创新。”目前,学院约有20%的老师来自海外。范光瑞最喜欢上的一门课是“商业模式”,老师来自设计公司Continuum。其中的真实商业世界案例让他觉得有趣。在设创学院,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聘请设计界知名人士担任客座教授也是设创学院的一项传统。“设计是经世致用之学,从来不是在象牙塔里论道,而要行知。所以我们和业界的沟通本身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娄永琪说,“业内人有很强的学术背景,又在做真实世界的创新,很多最新鲜的思考、案例带进学校。这有点像商学院,让大量公司进入到课堂。”小猴科技创始人刘力丹、创意营销数据智能公司特赞创始人范凌都在设创学院的教授名单上。刘力丹开设的课程名为创意江湖,这个课程邀请的都是刘力丹在业界的朋友作为嘉宾来为学生做分享,最近一次课程,她请来了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很早,听到消息的学生们就开始兴奋激动。范凌则与学院共建了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探索设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每年,特赞还会发布一份《设计人工智能报告》,探讨人工智能和设计领域的新趋势。在范凌看来,同济大学的工科背景也造就了它在设计学院中的优势。“全国能做设计,讲设计思维的设计学院有很多,但能把设计和人工智能、可持续结合的很少。同济长期关注建筑与城市,这是它的最大优势。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做设计,但在这里能做设计人工智能。”范凌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但刘力丹和范凌都不负责具体的教学事务。对此,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工业设计学科带头人刘震元认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贡献,设计江湖这门课其他人开不了,请不同的人来也能让学生看到多维视角。这是只有业界老师能带来的。”他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在QS排名的评比标准中,有两个主要指标,分别是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和全球雇主评价。而这两者也是设创学院成立之初的方向。在设创学院之前,较少有设计学院如此紧密地与企业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体现在教师聘任制度上,还包括其他概念产品阶段的合作。这意味着,从本科开始,学生就能接触到大大小小与企业合作的项目,超过50%的学生设计课题来自于企业的真题。而研究生和博士则有机会参与到与英特尔、戴尔、微软、阿里巴巴等企业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中,开展联合科学研究。“尊重商业,面向真实的世界,面向企业真实的需求,这很重要。但我们有自己的主张,与产业的合作并不只是服务于商业,更多是想能够跟商业一起带来正向发展。”刘震元说,“我们跟商业的合作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实验性和开拓性的,产出未必是马上就可以量产的产品,而更多是未来产品甚至是产业的研发方向和新的机会,这也正是很多顶尖企业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原因。”而企业角度来说,无力承担自有研发部分的学校实验室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创新能力以及缩减研发成本。三年前,特赞与学院联合设立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立设计人工智能学科,培养的第一批人工智能和数据设计研究生和博士将于明年毕业。与此同时,该实验室某种意义上也是特赞的研发部门。范凌将部分无法在短期内带来收益的技术研究放在学校实验室,比如探索设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以及建立人工智能设计的数据集DesignNet,教会机器如何理解设计。“学校有非常宽容的研究环境,设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学校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在商业社会里产生效益,因此做了大量投入。”范凌说。参与该项目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既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也是实验室的成果之一——设计人工智能学科每年培养10个左右研究生和2个左右博士。如何处理教学与商业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学院是如何定义“教育”。在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之外,设创学院希望创造更多学习方式和场景。“教学是一种实践方式。跟设计杯子一样,如果只想设计杯子,永远设计不好,还要想与杯子相关的水、人、环境。教学也是一样,把学科放到社会发展、国家战略和社区,做的事情就不一样了。但这还是在教学,甚至是一种更潜移默化的教学。”刘震元说。因此,也就有了关注乡村问题的项目“设计丰收”、试图营造社区校园的四平街道改造以及社区实验室NICE2035先后启动。设计丰收是设创学院发起的设计下乡项目。2008年,娄永琪带领团队在上海市崇明岛仙桥村建立实验基地,联合学院和社会力量改造乡村,并试图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连接城市与乡村,思考如何把中国的乡村从一个“消费终端”,转变成“创新源头”。而四平街道改造和NICE2035则是学院对社区型校园的探索实践。打破学校与所在社区的围墙,将实验室等教学功能的场所植入社区,达到社区反哺学校的目的。学院认为社区是城市创新的重要源头,而社区居民则是社会重要的创新力量。设创学院试图将社区与校园融合。从2012年开始,学院开始组织学生参与周边社区改造。郑雄在大二时就参与了四平社区的微更新项目。他的任务是改造小区内的楼道,这让他有机会与真实的“用户”接触。在他看来,社区与学院互相成就,“社区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为学院提供实验场所。”也是通过这个项目,郑雄认识到自己真的很喜欢跟人打交道,确定了做社区营造的方向。改造后的四平街道。如果说四平空间营造是一次城市微更新,那么NICE2035更像是社区实验室的集合。把学院的研发实验室、教育空间搬到社区,同时具备店铺、众创中心和孵化器功能。目前已入住的实验室包括Sound Lab声音实验室、Neuni新材料实验室、Fab-O创客教育实验室、阿斯顿马丁创意实验室、海尔共享厨房实验室等。2017年,设创学院还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合作成立“同济-麻省理工设计科学实验室(City Science Lab)”,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将从学院门口到同济大学地铁站的一段道路改造成可供居民娱乐锻炼的口袋花园,而实验室本身则是由一个垃圾房改造而来。同时,设创学院的设计教育改革不再局限于大学,而是延伸到了中学。2017年,同济黄埔设计创意中学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学校将常规应试课程压缩到60%,余下的40%则是设计思维和创意课程,由设创学院的老师任教。在国内,这样的尝试颇为大胆。“这群孩子以后不一定是设计师,但具备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更加有野心有创见地想一些更大的事情,更多成为社会的积极改变者,而不是被动的考试机器。”娄永琪说。学生就业率也是一所新学院的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而在这一点上,设创学院面临和其他大学的设计专业一样的挑战。在设创学院,将近1/3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出国读研,1/3的毕业生会选择在国内读研,剩下的1/3学生会选择直接参加工作。刚刚拿到交互设计硕士学位的范光瑞准备去美国读博,他有一些同学进入了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但他仍然觉得惋惜。“有时候在想,我们学院如果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可能他们选择会多元一些。”设创学院2018届部分毕业设计作品。事实上,由于国内设计教育的差距和国外设计学院的品牌影响力,选择出国深造的设计专业学生在近年越来越多。而显然,设创学院目前还不能弥补这样的差距和达到这样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设计产业的上游部分,而中国设计产业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学校需要面临的挑战。除此之外,如何解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毕竟除一线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并非每个高中生都能拥有像黄埔设计创意中学那样的教学条件与设计学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塑造学生全面的设计学观念,这意味着从设计出发进入更大的人文、艺术综合门类学习及社会大环境的理解与思考,而非仅仅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设计丰收”项目成立十年,尝试通过民居改造、课题研究、艺术下乡等方式建立城乡联系,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今年项目重新启动,资金则由众筹方式获得。学院与社区融合后,社区究竟能带来多大的驱动力也仍是未知数。而这背后则有着设计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在开展设计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借助商业的力量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 学校教育与商业项目之间该如何平衡?范光瑞认为学院项目多少带有一些乌托邦情怀。“可持续议题在欧洲很受欢迎,但这些问题是不是当下中国真正需要的,可能就需要进一步思考了。”范光瑞期待学院多开放一些与美国、日本设计学院的交流,以带来更多观点的碰撞。至于学院排名,范光瑞没有太在意。“排名能反映一种进步,但不用太当回事,需要做的是认清差距然后努力。”范光瑞说。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个学院允许他这样的声音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今年暑假,郑雄打算进入企业实习,去看看真实的商业项目是如何运作的。他拿到了创邑公司的实习offer,在被问到想做商业地产项目还是愚园路改造时,郑雄选择了后者。他在参与四平路社区微更新项目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但对于未来,他也有迷茫。“社区营造到现在为止也还处于萌芽状态,市场上也没有哪家公司找到商业模式。”因为就业前景不明确,社区营造方向的不少学生最后会转向建筑或者室内设计。就像郑雄和范光瑞毕业后的道路充满着不确定性,同济设计创意学院作为一个刚满十岁的年轻学院,还有许多事情等待被验证。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研究生考试:341万人参与的“大项目”,录取率再创历史新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紧张的考研复习终于迎来了最后冲刺。船船预祝各位考生连中三元,金榜题名,成功上岸。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比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增加了51万,增长17.59%。从近几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的趋势来看,2020年的考研人数可能会突破330万。近几年由于高校的扩招,本科学历已经成为了基本学历,研究生学历逐渐成为了进入国企、大型企业、获得心仪岗位的敲门砖,另外随着国家教育部取消了“211和985”,硕士点的扩招,导致考研的人数逐年递增。2019年的考研人数比2018年的考研人数多增加了52万,增长幅度达到了21.8%,创下了十年来增长幅度的新纪录。考研的人数变多直接导致录取率再创新低。以同济大学为例,2018年设计创意学院录取率为2.2%。没想到,2019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录取率低至仅1%。就业压力大,研究生学历成为标配就业压力之所以越来越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毕业生变多了。据相关数据统计,近三年毕业人数年年创新高。2018年比2017年毕业人数增加25万,2019年较2018年人数猛增了40万。无独有偶,近几年各大企事业招聘职位却接连出现缩招现象,尤为明显的是曾炙手可热的互联网行业、地产行业、金融行业,就连国家公务员都进行了缩招。按照最坏的打算来看,如果未来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我们要如何应对?如何竟争?“考研热”是否在影响和破坏教育生态?考研热度只增不减,一方面与社会教育水平提升有关,另一方面也深受就业环境的影响。如今的招聘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应届毕业生希望考取硕士学历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就连许多在职人员也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回炉镀金”。人才学历的提升固然是好事,但对于近似“疯狂”的考研热,公众看到的这股热流背后复杂的成因,更加忧虑其对教育生态的影响甚至是破坏。总而言之,在考研这场腥风血雨的战役中,无论能否成功上岸,唯有找对方向,才能找对出路。如果考研不能从严峻的就业环境中解救你,不妨换个思路,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天生万民

「大咖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定制思维要有前瞻性、开放性

前言一位良师,带你预见设计行业与创意定制的未来;一场专访,邀你感受全球设计新干货呈现;一次提问,为你揭开牵绊自己的问题与困惑!……海尔智家定制年度巨献——《大咖说》之《设计江湖 大师论道》,将通过直观的视频对话与真实的采访干货,让大咖不再高远,让设计这件事变得不再那么难。大师论道,本期论道人物——同济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场灵魂与智慧的交响乐,找到属于自己心中的“设计”。大师论道 本期人物娄永琪12:31定制思维要有前瞻性、开放性一大师简介娄永琪娄永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首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海尔定制D计划梦想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可持续设计、环境设计、社会创新设计、跨学科设计与创新、社会交互设计;设计观点:长期致力于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实践、教育、研究,积极探索设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角色、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将“设计驱动式创新”应用到城乡交互、产业转型、创新教育、社区营造、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期嘉宾:娄永琪二大师设计之路做一个有担当会设计的知识分子定制君:娄教授您好!您从本科起就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对您后来设计思维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您学生时期的设计梦想现在实现了吗?娄永琪:我曾经是一名高产的建筑师。截止2005年之前,我参与建成了大约4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之所以全部选择设计公共建筑是因为我希望有比较宽阔的创意舞台展现设计想法。但是直到2006年,我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到底这个世界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建筑师,或者建筑是不是可以彻底解决很多问题。做了这么多建筑之后,我发现有些问题建筑解决不了,比如我设计了很多的学校,每个学校建成时都是比较成功的,大家说做的真漂亮,像公园一样。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不改变这个模式,我做的只是一个更加漂亮的监狱而已。因为学生吃住学习,社会交往全在一个围墙里面,而且学校管理严格,平时不允许随便出去,如果做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去看的话,一个建筑师能够做的其实很少。2006年底,我接受学校任命做艺术设计系的副主任,开始进行设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当时的老前辈建议我,一人不能同时做好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建筑师这三个工作,世界上不缺优秀建筑师,但是缺乏能够去推动社会改变,特别是教育改变的教育家。他们建议我放弃建筑师身份。时代赋予了我这样的责任,也恰好和我想成为一个会设计的知识分子的梦想不谋而合,于是我放弃了建筑师职业生涯,转而走向成为一个有社会担当、会建筑设计的知识分子之路。三大师论道设计设计、商业、科技三者关系随时变动定制君:创意身上插上两个翅膀,一个是商业,一个是科技,两个翅膀插上之后,创意就可以走出房间,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影响。但近期柳冠中教授有不同意见,他认为现在的设计被商业和科技绑架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做好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娄永琪:现在社会有两个重要的系统,一个是经济系统,一个是行政系统。如果要去推动社会改变,就必须和这些系统做好协作,否则所有理想只能成为空谈。所以,设计师如果想要将自己的设计推广落地,势必需要学会和现在的经济系统进行合作。尽管经济是有原罪的,大家之所以认为设计被绑架了,其实我们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外一面。实际上经济有好有坏,我们要推动可持续变革,如果说只停留在口号上面,这个变革是不会实现的。同样的道理,设计要想变现是需要商业和科技来辅助的。那么,怎么做到这三者之间和谐相处呢?这就需要设计师经常切换角色,要换到不同角色人的思维和角度来去思考问题,这也是设计师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一方面,设计可以插商业的翅膀,插技术的翅膀,另一方面,也可以给科技插设计的翅膀,给商业插设计、技术的翅膀,所以这里面只是角色变换罢了。娄永琪教授接受海尔智家定制专访四大师预见定制1、长尾需求推动定制发展定制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定制需求也程爆发式增长,请您谈谈定制对设计行业会产生怎么的影响?娄永琪:设计原来存在的基础是基于批量化定制生产设备,这个就是现代设计,前提是批量化生产。以前大家做的是大众市场,长尾个性化市场的需求是被切割掉的。比如,一件衣服只分为大号、中号、小号,大多数人只能买到一件差不多的衣服,并不是所有人都合适,只是差不多而已。但是,现在我们的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让长尾需求可能被满足了。而这个长尾市场就是基于个性化需求的,也就是说大众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件穿着基本舒服的衣服,而是希望在某个场景之下,穿着最美观、最舒适的衣服。以前这些都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但是个性化定制可能会满足。2、个性化和大规模之间矛盾可以调和定制君:您觉得个性化和大规模定制之间是不是有矛盾?娄永琪:个性化和大规模定制之间当然会有矛盾,但是现在来去看,海尔定制平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一个平台上将一部分人的用户痛点集约化,经过设计师和产业协作之后,实现大规模生产。这要是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是很难实现的,现在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可以让以前分散在各个角落里面的单个的用户个体需求变成一个群体的个性需求。我想这也就可以解决定制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而且定制这个大方向是明确的,包括海尔这样的企业在内,大家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准备。3、家电定制要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定制君:您觉得海尔家电定制方面还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娄永琪:未来,海尔要从原来的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商变成美好家居一体化生活解决策略的世界领导品牌。也就是说用户需要的是一个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家电。如果海尔只做家电的话,实际上还是从生产者角度来出发的;如果从用户角度来讲,他们需要一个更好的生活,他需要更好的做饭的地方,更好的起居地方,更好的睡觉的地方,这是用户的需求。所以,这时候海尔作为领头企业要从产品角度转到用户需求角度去输出产品。而产品只是个载体,它包括产品、服务、交互、体验、商业模式,要把这些整合在一起,才是最后的输出。4、设计师要创造创新性、引领性产品定制君:您认为用户参与式设计的意义在哪里?您觉得这种用户参与式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娄永琪:用户参与式设计的意义是特别重大的,从两个角度来讲:第一,海尔定制平台上用户各种各样使用产品的反馈意见都应该被收集,这就形成了一个大数据。这个数据特别重要,这或许会是海尔很了不起的地方。其实,海尔最大的资源不是生产线,而是掌握了全中国几亿人对家用电器的生活方式的数据,这是了不起的财富。第二,数据本身不会说话,所以怎么让数据说话是需要被设计的。而有两个角度去理解需求:一个是众多人的集合的惯性需求,也可以称之为预测需求;还有一个需求是被设计引领出来的,不是被预测出来,不是根据过去推导出来的需求,也就是说它是设计出来的需求,这是两个不同的观察点。那么,作为一个企业,海尔要提前有针对的进行布局;做为设计师个人,在设计作品时要有前瞻性的、创造性的去创造和引领需求。5、定制思维要有前瞻性、开放性定制君:您觉得海尔定制也好,D计划也好,未来要怎么去实践,请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娄永琪:最好的办法是和大学进行合作,大学负责前瞻、未来的事。大学如果做的好,一定是领先于企业的,一定走在企业前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再培养人才时,考虑的不完全是满足企业现在的需求,而是怎么去引领未来。如果一个企业不考虑将资金和资源投在未来的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上,那这个企业一定不是世界一流企业。海尔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企业,目前海尔正做成大的创新创业平台,这是朝向伟大事业迈进的第一步,如果再去多提一点点要求的话,我发现现在产品思维还太重,还不够开放,还停留在一个个的小产品思维上。未来人所需要的是一个新的生活方式,那么设计怎么能够从一个对产品的批号生产转成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和引领上,这可能是D计划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像D计划应该选择和同济这样的学校合作,一起按照生态系统平台的方式去打造,一起思考未来人怎么生活。特别是在海尔擅长地方,我们按照场景来去定位未来的厨房、卫生间、客厅、起居室是什么样的,打破固有模式,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五大师设计之梦点亮灯塔,继续教育事业定制君:您接手设计创意学院这些年期间,同济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得到不小提升,目前排名靠前。作为教育者或者教育管理者而言,您目前有哪些做得比较骄傲的地方,还有哪些遗憾或者未来梦想没有实现?娄永琪:我觉得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生态系统是特别值得骄傲的地方。这个生态系统实际上是做一个道场,通过道场本身强大的吸引力,会吸引更多因着某种文化、追求走到一起的人。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我们干成了很多大家认为干不成的事。比如2007年的设计丰收项目,比如不以培养未来设计师为目的,只培养具有未来创新意识和设计思维的各行各业游戏规则重新定义者的设计思维中学等等。特别值得欣慰的是,这不仅仅是一小群人而是全世界有想法的人一起协同创造。我们敢提出新的、不一样的做法,并能感召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所以说,大学还应该要去点亮几个灯塔,我们做到了。 但是,如果说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是有的时候我们最大的挫折不是来自于社会,而是当你发现学生们比你还要世故、老练、社会化,比你还要懂得怎么能够更加精致的去做一个利己主义者,这是很大的挫折。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改变和引导他们。六大师寄语后辈设计师要始终不忘初心定制君:您曾经说过哪里有问题,哪里就需要去设计,但是设计并不能转解决所有问题。这个比如说我们新一代的设计师,您觉得说这个怎么样才算一个好的设计师,或者说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一些设计思维?娄永琪:好的设计没有唯一的评判标准。一个设计好坏要和他实际的使用情景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圈推出,它的评判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好的设计师就是要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设计出不同适用的设计产品。当然如果要求再高一点,设计的作品应该是起一些引领的作用,也就是说设计本身要有前瞻性,万一被推而广之扩,这个设计作品对社会能够起到一个引领、带动、提升的作用。第二、设计和设计思维固然特别重要,但是比他们更重要的是设计理想,也就是要不忘初心。设计的重要性开始为社会所重视是因为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而解决问题就需要跨学科,怎样把这些不同学科的人整合再一起,只有设计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少学者提到的设计思维的重要性,我认为是对的,但是设计师还需要有超越设计和设计思维的更高层次的东西在,这就是你的信念、理想、初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初心,才能跨越各种各样学科的界限,单位机构的界限,社会身份的界限。所以每个人怎么找到自己的驱动力,是每一个设计师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社会化,但不希望他们变成跟现在绝大多数的社会人一样,而是希望他们有更高的理念理想和追求,不仅个体上要成功,还要能够成功地去影响社会。编者后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娄教授对众多学子的期盼。采访娄永琪教授的一个小时里面,定制君深切感受到他作为教育者的担当。怎样让学生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并且成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娄教授们一直在努力。教育从来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设计教育亦然。在当前经济建设大潮之下,设计教育界乃至整个设计界都在改革创新,砥砺前行。海尔作为肩负使命的民族企业,也正在企业之上践行着自己的“家国情怀,”以定制为矩,助推“中国制造2025”进程,为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赋能。相信未来海尔定制会孵化出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给业界带来更多更好的借鉴,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这样一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定制时代已然不远。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个“设计”。

目欲视色

同济大学的这个专业,亚洲第一,排名超过斯坦福

说起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大家可能会想到它的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这些专业统招的分数在同济属于上层,甚至有些年份这些专业的分数线还超过了清华的录取线。但是,除了这个专业,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艺术与设计”学科的实力也属顶尖。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最新排名发布。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位列全球“艺术与设计”学科第13位,排名继续领跑亚洲。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同济大学位于第13名,而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分列第19名与第15名。艺术与设计专业前景广阔,我们的周围就充斥着艺术与设计,大到你住的房子的室内设计,手机电脑的工业设计,小到广告海报的平面设计。在未来,随着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出现,艺术与设计又将把他们进行包装,呈现到我们面前。

李籲

择校23/同济大学新传考研考情分析

院校信息相信大家也了解,就软硬件条件来说,同济大学本身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这方面不需要多说,抛开这一点的话,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同济大学的,在读研之前就去过好几次。我们在形容同济时,通常会说“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从中可以感受到的既有柴米油盐,又有星辰大海的一种情怀,是非常吸引我的。这也是我会选择同济大学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同济大学是在上海,上海市是一个具有非常多的发展机会的城市,我本科也是在上海就读,对上海这个城市比较熟悉,所以在选择考研的目标院校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上海的大学。然后说一个比较硬的内容,关于奖学金的问题,这是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谈钱不伤感情。同济大学对纳入奖助体系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全部都可以获得 8000 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还可获得不少于 600 元/月的助学金,每年发放10 个月。这个就意味着你在读研期间不太需要去考虑学费的问题。关于我们学院,我们是艺术与传媒学院,除了新闻传播的学硕与专硕以外,还有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研究生,以及新闻大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表演、音乐表演的本科专业。那么我们学院对自身的定位就是以“新闻传播学”为核心,以“全媒体”为特色,整合全院专业学科;确立主流、前沿、交叉三条主线;聚焦政治传播、城市传播、智能传播三大前沿方向;拓展业界共建、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三个平台。还有我们学院是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合作的部校共建单位,去年还和中国记协合作组建媒体融合与技术创新共建营……那么大家就能感受到,我们学院非常关注热点前沿、关注技术发展、关注全媒体和媒介融合,关注城市和社区,这些都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聊一点轻松的,学校里面有许多猫猫狗狗可以撸,我们的樱花也是非常好看的,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特别出名的是“吃在同济”,美食是不可辜负的,何况又好吃又便宜。我当时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第一反应,有饭卡啦!招考信息(050300)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615)新闻传播学理论 (847)新闻传播学实务(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在专业设置上,我们目前招收新闻传播学学硕和新闻与传播专硕,都是全日制。专硕是从2019开始招生,所以目前专硕只有一届在读。在考试的科目方面,要注意的是学硕与专硕在公共课方面,英语都是考英一,在专业课方面,科目是不同的,那么在专业科目的具体的考察内容方面,我们在等下的第三部分再聊。我们是自划线,所以根据每年的考试情况不同,总分会有些上下波动,这个是正常的,特别是专硕,目前20年的还没有出,只有第一年的,所以说不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动。需要注意的是单科线,专业科目的单科线,2017年因为总体是比较高的,总分划线也到了390,所以专业单科线划到了105分,这个是相对比较高的,18和19的专业单科划线是属于比较的正常的;公共课单科线请大家务必注意,不要偏科,往年是有同学因为公共课不过单科线而无法进入复试的,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忽视了公共课这方面。报录比的话,先说明一下,这个给出的录取人数中是包含少干计划录取的同学的,19年是有一位少干的同学,18是有两位,17我记不清是有两位还是三位了。那么抛开这部分来看,我们的报录比基本是20-30:1,这个算是比较正常的一个比例。但是就我个人其实觉得看报录比意义不大,因为不能说人多就难、人少就简单。我当时没太去考虑会有多少人考这所学校,唯一考虑的就是,反正会有十几个人被录取,那我就只要成为那十几个人就好了。你们也可以去想,只要成为第一,有多少人考又跟你有什么关系。当然这个不能只是想,是真的要为目标切实努力的。毕竟决定你能不能考上,不是看你的对手有多差,还是看你自己有多强。真题分析18年大纲6151、考试要求: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兴媒体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能以跨界思维的方式,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全面、科学而有一定创见地评析相关现象。2、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传播伦理,传媒法规,信息自由,言论自由,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媒介演化史,符号,信息,新闻,宣传,舆论,传播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思想与流派,传播范式,比较新闻传播学,国际传播,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新秩序,媒介生态学,媒介融合,新媒体,自媒体,网络新闻,融合新闻,交互新闻,大数据与新闻业,信息可视化,视觉传播,影像传播,艺术与传播,文化与创意,创新与扩散,城市与传播,广告,公共关系,危机传播与管理,科技与传播,出版与数字化,受众及受众心理,传媒经营与管理等。3、考试题型:简答题、论述题。8471、考试要求: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领域常用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及其具体应用,体现出对国内外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各类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兴媒体新闻传播实务比较熟悉且能够熟练运用。2、考试范围:A.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及其在新闻传播领域里的应用;B.新闻、广告、出版、影视传媒、跨文化传播、创新传播及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策划与实务;C.与新闻传播学专业有关的当代中国议题。3、考试题型:简答题,论述题。19年大纲6151、考试要求: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兴媒体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 ,能以跨界思维的方式,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全面、科学而有一定创见地评析相关现象。2、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传播伦理,传媒法规 ,信息自由,言论自由,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 ,媒介演化史,符号,信息,新闻,宣传,舆论,传播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思想与流派,传播范式,比较新闻传播学,国际传播,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新秩序,媒介生态学,媒介融合,新媒体,自媒体,网络新闻 ,融合新闻,交互新闻,大数据与新闻业,信息可视化,视觉传播,影像传播,艺术与传播 ,文化与创意,创新与扩散,城市与传播,广告,公共关系,危机传播与管理,科技与传播 ,出版与数字化,受众及受众心理,传媒经营与管理等。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先说明一下,18和19是有给出考试大纲的,20也就是刚刚考完的这一届,是没有给大纲,那么今年还会不会给,是不好说的。我们先来看一下18和19这两年的大纲。8471、考试要求: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领域常用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及其具体应用,体现出对国内外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各类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兴媒体新闻传播实务比较熟悉且能够熟练运用。2、考试范围:A.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及其在新闻传播领域里的应用;B.新闻、广告、出版、影视传媒、跨文化传播、创新传播及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策划与实务 ;C.与新闻传播学专业有关的当代中国议题。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3341、考试要求: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领域常用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及其具体应用,体现出对国内外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各类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兴媒体新闻传播实务比 较熟悉且能够熟练运用。2、考试范围:A.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及其在新闻传播领域里的应用;B.新闻、广告、出版、影视传媒、跨文化传播 、创新传播及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策划与实务 ;C.与新闻传播学专业有关的当代中国议题。D.各类媒介载体的不同类型新闻文本创作。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创作题,简答题,论述题。4401、考试要求: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兴媒体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 ,能以跨界思维的方式,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全面、科学而有一定创见地评析相关现象。2、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传播伦理,传媒法规 ,信息自由,言论自由,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 ,媒介演化史,符号,信息,新闻,宣传,舆论,传播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思想与流派, 传播范式,比较新闻传播学,国际传播,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新秩序,媒介生态学,媒介融合,新媒体,自媒体,网络新闻 ,融合新闻,交互新闻,大数据与新闻业,信息可视化,视觉传播,影像传播,艺术与传播 ,文化与创意,创新与扩散,城市与传播,广告,公共关系,危机传播与管理,科技与传播 ,出版与数字化,受众及受众心理,传媒经营与管理等。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8学硕真题615一、简答题(20*3)1.简析新闻报道的“用事实说话”。 2.为什么说哥伦比亚学派对媒介影响的研究是“行政型研究”。 3.杜威认为,舆论有四种假设 ……,这与李普曼对舆论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二、论述题1.给出一段材料,结合十九大提出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述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论述信息生产如何适应新传播技术的发展。(给出了互联网大会的题干:乌镇互联网大会,各种传播技术纷纷登台,引发新技术、媒介、信息生产三者之间的讨论)847一、简答题1.什么是数据新闻,特征,对传统新闻生产有何影响? 2.介绍量化研究的抽样调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3.就国内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关于公共新闻理念提几点建议。 二、论述题1.提出一个有关网络数字媒体的研究问题,具体描述理论框架、概念解析、操作化、研究方案设计和分析策略。 2.根据双十一的材料回答问题。(1) 从传播学角度如何看待双十一现象。(2) 数字营销给传统广告营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 数字营销未来发展趋势。19学硕真题615一、简答题(3×20 分)1、简述拉扎斯菲尔德符合“行政型研究"特征 。 2、原生广告的内涵和特征 。 3、简述“编码,解码”理论。 二、论述题(2 × 45 分)1、材料:与技术有关(1)用传播学理论解释技术,新技术给人及社会带来的影响。 (2)技术给全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挑战? 2、材料:一段卡斯特《网络社会》中的话。(1)网络逻辑化如何影响城市的公共传播。 (2)网络逻辑化对社会形态的影响。847一、简答题(3 × 20 分)1、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2、《偶像练习生》《创造 101》等养成类真人秀节目的火爆,可以说“粉丝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你是否赞同,请简述你的看法。 3、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给新闻生产提出建议(如何进行新闻生产)。 二、论述题(2 × 45 分)1、材料:上海进博会的城市形象片运用了航拍镜头…… 以 2018 年进博会宣传片或者其他城市形象宣传片为例,从实务角度论述航拍对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特殊意义) 2、材料:举例了《申江服务导报》报纸的纸媒停刊,认为是大势所趋。有人认为“纸媒”会“死掉”,请论述你对此说法的看法。(纸媒是否会死)19专硕真题334一、简答题1.对比量化研究在科学研究和数据新闻应用方面的特点。 2.你认为电竞一代和武侠一代是否出现文化断代?请从媒介和文化的角度分析。 3.谈谈国内媒体是如何做到人民报刊思想并提出建议。 二、论述题1.AI 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 2.设计一个短视频创意脚本,并结合设计脚本分析短视频内容生产440一、简答题1.简要阐述麦克卢汉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差异。 2.两级传播的基本理论。 3.结合事例说明消费者的哪些特征对营销传播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论述题1.结合案例谈谈数字网络媒体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2.分析数字技术对人类思维和信息接受的影响。 3.数字网络技术发展对中国人生存现状的影响。20学硕真题615一、名词解释1.社会责任理论 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3.意见领袖 4.休眠效果 5.四不主义二、简答题1.根据便士报的兴起谈商业化专业化的报刊如何成为西方主导媒体。2.电视直播对新闻事件和报道的影响。三、论述题1.传媒的四种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2.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其变化。847一、名词解释1.表现蒙太奇2.事实性核实新闻报道3.算法推荐新闻二、简答题1.《人间世》《生门》此类场所形纪录片的创作特征。2.智能媒体在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的运用方法。三、论述题给垃圾分类写宣传方案20专硕真题334一、名词解释1.新闻客观性原则 2.普利策 3.声画关系4.媒介融合 5.营销传播组合二、简答题1. 人类传播活动的模式。2. 乡村短视频的内容特征和文化动因。3. 质化研究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研究方法。三.论述题1.材料:微信群办公,企业认为微信群要有规范是公共性的,员工认为是私人性的。谈谈微信应用于企业组织的优劣势,你是否同意双方看法,为什么?四、创作题两张共享单车推在路边的图片,写一篇评论440一、名词解释1. 大众化报刊 2. 媒介化 3. 知情权 4. 既有政治倾向假说二、简答1. 简述从电视直播到数字传播如何冲击反映论的新闻真实观。2. 简述知识沟假说的主要内容。3. 简单分析自由主义媒介理论。三、论述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对当下环境下对议程设置功能的看法。真题分析先来看理论部分,这是一个找不同的游戏,我们先对比一下18和19的615大纲有没有什么变化(19的615在题型方面增加了名字解释,这个其实表示在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方面会比较细致)。那么对比19学硕和专硕的大纲(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大家不要觉得专硕就会比学硕简单)。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615考纲的具体内容,首先在考试要求方面,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兴媒体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能以跨界思维的方式,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全面、科学而有一定创见地评析相关现象。这个要求意味着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在基本理论方面打好基础,要关注热点专题,要学会把学会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要有自己的认真思考而不是死板的背诵。在考试范围方面,我们一直非常的灵活又非常的广泛,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其实直接看这个的话,可以认为是不考新闻史论的。但是在没给大纲的20年,考题中出现了新闻史相关的内容,所以这一块的内容,大家今年备考肯定是要准备的。然后来看实务部分,还是先来找不同。学硕847这方面和615一样,出现的变化就是在考试题型方面,增加了名词解释的部分。那么19的847和334,也就是学硕和专硕对比,专硕的334在考试范围和考试题型方面都有不同,这个不同就是19年334的真题有一题是视频脚本的创作题。然后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大纲的具体内容。同济实务这一块,要注意的是,我们是比较看重研究方法这一块的,理论和操作性内容都会考。除了研究方法以外,我们还会考察消息、评论、宣传方案等各种实务操作题,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都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和练习。我之前就有报爱传播的批改班,把各种类型的实务都练习了下。这个也是包含在全程班的内容里的。然后真题部分,18和19的,大家可以结合刚刚说过的大纲,看一下具体的考察内容,这边我不细讲了,我们看一下没有大纲的20年的真题。20年的话,和之前相比比较不同的是,出现了比较多的对史论和视听传播这方面的考察。所以大家在今年的复习中,也要注意一下对这些方面的学习。全程班的话,是含有这些相关课程的。另外,其实可以看出,我们的出题其实一直都是非常灵活的,我自己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考察风格的,太死板的话,我反而会担心,万一我就没背到哪个别人背到的知识点,不就很吃亏,所以这也是我选择同济的一个原因。还有跟大家说一下,你们看一下这几年的真题,会发现是会有重复的内容的。比如18和19都考到了行政型研究,还有18的数据新闻和新闻生产,19的媒体融合和新闻生产,20的智能媒体和新闻生产。所以建议大家后期把近几年的真题都认真做一做,我们的小班课程也会有对这块的要求。参考书目及拓展基础书目1、编写组: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2、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美]维曼、多米尼克著(金兼斌译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7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其他本科相关教材拓展书目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彭兰《网络传播概论》黄鹂《整合营销传播》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基础书目的话,是之前给定的,但是20年,和大纲一样,参考书也没有指定。这三本的话,前两本是非常基础的书目,是要搞透彻的,而且也有考过书中的一些细节。第三本,之前也提到过,我们是比较看重研究方法这块的。这本书很厚,而且因为是翻译过来的,可能也会比较难懂,但是总归不得不要认真看完。需要注意的是第四条,其他本科相关教材,这就意味着只靠三本书肯定不行。我之前刚开始选择同济的时候其实有个误会,就觉得只有三本书,好开心啊。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因为从刚刚的考纲和真题中就可以了解,我们要读的书,要了解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然后给大家提供一些可以作为大家拓展的相关书目,但是仅作为参考,不强制。(书目简单介绍)大家如果有其他学长学姐推荐的,或者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书目,也可以拿来做参考,就是注意下自己的复习时间分配。复习规划专业课复习时间安排4-6月:基础阶段,需要完成基础书目以及相关拓展书目的阅读和理解,并形成自己的笔记,完成第一轮背诵。我的笔记是建立在之前的学长学姐基础上的,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理解,不断地去完善,把他们的笔记变成自己的。全程班的基础课程基本都是在这个阶段,我的建议就是全程班宝贝跟着课程走,系统地进行学习。7-8月:强化阶段。暑假特别充沛的复习时间,这个阶段我有报名爱传播的批改班,锻炼自己的实务操作,练习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整理,全程班是含有专题课程的,我自己的话是分别整理了传播学和新闻学两套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是结合书本的基本知识、过往的考察、热点问题、相关论文整理的。9-10月:过渡阶段,这是一个从主要的输入转向更多的输出的过程。虽然整个的复习过程都是要不断地输入,但是缺少输出的锻炼,上考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去做一下真题,建议大家一定把近三年的真题都做了。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开卷做,后期还是要闭卷。还有就是这个阶段要完成第二轮背诵,再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都记牢了,算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11-12月:冲刺阶段,是一个非常集中的答题训练阶段,建议大家还是要参加一下模拟考,推自己一把。在时间安排方面,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比如全程班有的同学开始的比较早,目前已经把一些基本的参考书都看过一遍了,也有的同学会比较晚才开始,每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可能也不太一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调整就好。学习要点基础打牢:基础一定要打牢,这一点是非常肯定的。而且我们会考一些细节性的名字解释,比如既有政治倾向假说,休眠效果之类的。枝繁叶茂:关于笔记框架、关于知识点的理解,都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这个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吸收新的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理解的深度。这是从一个树干逐渐变成枝繁叶茂的过程。勤学多练: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输出是王道,无论学再多,写不出来都是完蛋。刚开始做练习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比较难,觉得自己怎么写都不行,但还是要强逼着自己去写,只有写了才能进步。刚开始的时候多去参考下论文、公号或者别人作业是怎么写的,一点点地去学习,学一点进步一点。碎片积累:虽然考研复习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我们复习起来肯定是不能与世隔绝的,日常的新闻还有其他的信息都是要没事要刷刷手机的。PPT上给到的这些是一些和我们专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因为我不太喜欢刷微博,所以都是看微信,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去做一些日常积累。爱传播之前也有整体很多相关的微博或微信号,大家可以找一下看看。英语复习先说一下,虽然可能有点嘚瑟,但我个人英语基础确实是比较好的,目前是有专八证书的。我的英语复习是和专业课差不多一起开始的。在选择复习材料的时候,我个人还是喜欢以真题为主,真题就是最好的模拟题,如果大家就觉得英一的题不够做,可以加上英二。我的英语学习方法是这样的,我并不喜欢单独去背单词书或者研究句子之类的,所以我是直接做阅读下手。每篇阅读都是要做三遍的,第一遍是做题以及找出不认识的单词,做错的题标上记号,不认识的单词整理到错词本,然后记忆背诵默写。第二遍找出难懂的不理解的句子,研究句子结构。第三遍再做题,看有没有学聪明,会不会还是犯之前的错误,并且对全文进行翻译。作文的话,我是从差不多从9月份开始背,每周一篇,要完全一个单词不错的默写下来才算通过。然后因为作文有不同的类型,所以像专业课的实务练习一样,我把每种都写了下,形成我自己的作文模板。政治复习我的政治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政治首先要了解考哪些内容,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这个可以直接买肖爷爷的叔,如果觉得自己理解起来有难度,也可以选择报班。1000题我总共做了三遍,就是从做题、整理错题、理解记忆再做题、整体、理解的一遍遍过筛子一样的过程。然后政治是要背的,热点也是要关注的,特别到后期11、12月份,还有各种押题卷肖8肖4要背。所以建议大家专业课的第二轮背诵早一点开始,给政治留出来背诵时间。最后,每个学长学姐在分享个人经验或提供建议的时候,都是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的。但是大家要明白,别人的成功是不能复制的,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自己个人的具体情况,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计划,有问题及时做调整。还有一点是,请大家在决定考研时务必想清楚,不要让自己在之后的考研过程中又不断地犹豫不决,反反复复,因为这时候的每一次反复,说实话都是在白白浪费复习时间。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内游

交互设计 | 在交互设计领域里,如何考研、成为大牛?一篇干货贴

对于想要学习交互设计的同学来说,并非出国学习才是最好的选择。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交互设计的知名院校以及想要做交互设计师的你,需要明白的“那些事”什么是交互设计?交互(inter-action),从字面上理解,就是 A 和 B 之间的一系列动作和行为。比如,早上你出门时碰到邻居,冲 ta 喊一声“早”,ta 对你点头、微笑,说“早” ——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互动过程。当然,互动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发生在系统和系统之间,比如人和机器,人和环境,机器和环境,等等。这张图能加深大家对这个学科年轻而混乱的印象(交互设计大概在五点钟方向):所理解的交互设计,扎根于三大领域:人——心理学机——计算机/工程美——设计国内交互设计院校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国内的大学本科专业设置里是没有交互设计这一门的!那么互联网公司中做交互设计的的本科生是哪里来的呢?据我观察,他们来自媒体类专业(以中传媒的新媒体、中大的媒体创意、广美及各大美院的新媒体为主),工业设计类专业(清华美院的工业设计、华中科技大学的工业设计-交互设计方向),计算机专业中极为关注用户体验的同学,还有少量平面设计专业中偏重做UI的同学。想要从事交互设计/产品经理相关的工作,那么以下院校将在你的选择列表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设计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数字媒体设计江南大学-工业设计同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原艺术与传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交互设计方向武汉大学-工业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广州美术学院-新媒体国内所有的交互设计专业学科都藏在硕士点里,加上近两年兴起的交叉学科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热潮,有很多令人兴奋的硕士项目出现。清华美院-交叉学科-交互设计作为美院中的新兴学科,不得不说各方面的资源的确非常好。包括大牛导师;顶尖的实习资源,比如微软亚研院和北京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大量的国外交流机会,例如斯坦福、新加坡国立。有才的话,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交互艺术装置去参加各个国际展览也是可能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毕业时拿计算机学院的学位、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位或者美术学院的学位。还有一点其他地方都不能和帝都比的,就是圣恩的光辉。国家政策近几年鼓励互联网,鼓励创业,交叉学科一位师姐创立的创客社团在学校和大力鼓励下办得如火如荼,甚至还受到了国家领导的接见。不过这个专业强烈建议推研而不是考研,考研的名额大致是每年6个,推研名额是9至11个,而且考研的形式灵活,前年让你做ppt,今年就临时通知你做一个交互原型,风险较大。至于美院的工业设计等,资源就远不能和交叉学科比了。清华大学Open FIESTA是清华在2015年开启的国际办学项目,项目中的互联网创新设计是和交互设计直接相关联的专业。这个硕士项目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去法国巴黎的CRI学习一年左右,并且相对于出国留学,学费极为便宜。Open FIESTA国内的项目在清华深圳研究院,那么必然就不能享受到本部的资源,但是这个项目刚刚起步,考生的竞争还没有白热化,也算是有好有坏吧。中山大学的交互设计专业过去几年一直是学术型硕士,每年只招一两个人。2015年起增加新闻传播大类-交互设计的专业硕士,招生名额共15人。因为2015年刚刚建立这个硕士项目,所以当年的招生都是在考研生中选拔。今年起也转变为夏令营+推研为主,考研为辅了,只在考研生中招了4个人。从去年开始,中大的交互设计工作室、VR工作室等都建立起来了,也算是在努力发展吧。其它开设交互设计硕士点的院校有: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交互设计浙江大学信息设计与交互设计实验室-交互设计江南大学-交互设计同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交互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设计学-交互设计方向北京大学软件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学科背景包括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硕士,清华计算机学院-信息可视化-硕士,武汉大学-虚拟现实-硕士。个人认为交互设计是一门理论型实践学科,学历、实际经验都非常重要。有哪些关于交互设计方面的好网站?特别是国外的~ Kenny Chen 收集的 2017 年跟 UED 相关的文章:(是不是 Best 可能要自行判断)https://medium.com/@kennycheny/the-best-user-experience-design-links-of-2017-6163ad013a1c?ref=uxdesignweekly&lipi=urn%3Ali%3Apage%3Ad_flagship3_feed%3B6EPySBMHQ3CuTptj9Si1XA%3D%3DDesign Principles( 可当参考、索引或小偷懒用... )Spectrum 上的相关话题也可以去参与看看,偶有收获。The Design Details Podcast <- 每天早上有时间必听。有趣的对话与更亲民的故事,还有许多最新的观点,关于交互设计、创业文化与工具。Facebook Design on Medium <- 关于设计过程的一些好文章,分享给注重内容品质的读者。--------推荐交互体验比较好的网站跟上网站找灵感可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回答:推荐一些站点、内容来源来帮助相对性较資的交互设计师(不细分领域)来初步了解相关业界、并可以开始自行评估交互体验(透过商业模式、独特性等角度),同时也能在各方面被启发:厉害的同事搜集的厉害Pinterest Boards:ui关于交互设计的商业模式: TechCrunch / 哈佛商业评论 / Wired的主编、相关文章等 The Startup Economy / BussinessInsider / The Designer Fund(建议快速认识一下这些导师,这样就可以找到各种延伸的资源) Kickstarter (Discover Projects )独特的观点或灵感:Daring Fireball / OpenIDEO / Qoura (透过关键字搜寻比较容易找到) TED上的演讲,与Social Impact、Culture, Ecation相关的其实启发交互设计更多。Sixth Sense、Bing Map等则让人钦佩。案例介绍:Core 77, Frog、 IDEO、Smart, Ziba Design等设计公司,会从用户、科技、文化与商界角度分析设计的价值,都很值得看。业界消息:数位周刊 / 关于互联网的那点事 / 数位之墙英文:The Next Web [ The Next Web ]Smashing MagazineUX Magazine较有质量的文章或创新交互设计的案例:SXSW相关评论、纪录等 / Apple4us (强啊) OFFF: OFFF, Let's Feed The Future | New York Times (很多文章都有互动的信息设计、甚至很多活动都会有即时互动的交互设计,很棒) 少数研讨会分享的PPT(有时参与比较有价值)科技相关...不过还蛮有意思的: Emergent Future- Emergent Futures TumblelogFuturamb - futuramb's crumbs抽象、艺术、实体交互设计Processing / RCA的研究所的作品、学生、老师的网站或出版品。几个关键词,有需要会搜寻: Art + Com / Second Story Studio / SuperNature / Obscura Digital / GPJ Maker Magazine / Arino来自学术的新想法:美国CCA交互设计课程的所有信息与项目(非常值得期待!) NYU的ITP /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的Media Design Program的某些项目 Umea College of Design近年来的学生网站* 台湾IxDA的脸书群组有一群HCI专家超爱分享国外最新的论文,有点硬,但对于想攻读博士的人可能有用的。界面视觉设计Dribbble 或 Folio Focus 我会看一些明星元老的网站里面的内容与他们的新书、新作品,还有一两个真的非常厉害的年轻设计师。*事实上,现在在Pinterest上找UI方便很多,感觉比Dribbble更好找~新增类似: Creatticahttp://siteinspire.com/HTML5 Showcasehttp://pttrns.com/http://wellplacedpixels.com/http://www.lovelyui.com/设计或团队:iAVincent Liu補充:Information Architects交互设计师的下一份工作Krop / FWA / Design Observer的招聘区 / Aquent 光看工作的招聘也可以学到业界动态、需求,但从朋友同行学到其实更多更快... | 网站推荐转自:Chaz Lu|

大灾难

如何评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14 年本科生毕业设计展海报?

答|百度派 @MUSCLE关于如何评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14 年本科生毕业设计展海报?我有下面的看法。首先,就这张照片而言,我的第一感觉也是粗糙和不理解的。但在听到“叛逆”这个词后,我明白了。在这幅图中,放弃了所谓的配色、字体、布局、还原成了最基本的文字信息(而且还在使用粗体),我对它的理解现在是一场反叛,它是由一个尖锐的设计所检验的那些迷人的公众。从这个角度看,我似乎理解了这项工作。(海报上说他可以用文字来做,但是用什么工具来完成这项工作,并不是工作质量的标准,或者安迪沃霍尔不是很糟糕?)我认为这种作品似乎有一个特点,只有你能理解它,你才能理解它。就像一个模糊的笑话,只有当你听到这个笑话时,你才能理解它。但是,我在上面的段落中使用这个术语。如果我们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呢?[工作]和[设计]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设计需要考虑观众,而设计通常有一个真正的出发点。那么,毕业设计展海报的观众是谁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人:1。毕业生自己。虽然这张海报不是由毕业生设计的(我认为应该有)。但作为毕业设计展的海报本身,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应该代表毕业生,或者至少可以反映毕业生的设计思维。(就我个人而言,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同济是国内设计界的一所知名大学,其毕业设计展是社会中相当一部分受众应该是同行。所以,我们回顾一下对这个设计的回应。首先,在毕业生中,它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价(从几个匿名的答案和问题本身可以看出),更多的是无法理解的。也许理解这一点的人可以这么说,这是研究生对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入,但这个“不深”的状态不是应该反映的真实状态吗?然后,在设计师的同事们看来,现在在微博上的社会设计师们似乎也没有注意到这张海报(毕竟只是过去的一个晚上和早上),但在老师的内心深处,却认为这是一个高水平的海报。最后,公众。毫无疑问,公众会认为这是一张非常奇怪的海报。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金翅雀

世界艺术设计专业排名:中国17所大学入选,同济超清北,世界第18

设计渗透在衣食住行当中,为生活带来创意和色彩,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向社会输送着诸多设计人才。世界权威榜单发行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日前发布了2018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戴森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母校皇家艺术学院夺得榜首,以下为该专业排名前二十的大学:10强大学全部来自欧美,同济大学跻身20强艺术与设计专业排名下,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第1名,帕森斯设计学院位列第2名,罗德岛设计学院位列第3名。欧美国家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占有绝对的头部优势,包揽了榜单的前10名,这些大学培育出了包括前LV艺术总监马克·雅可布、普利兹克奖得主伦佐·皮亚诺、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等在内的众多杰出设计师。综合类大学也有较为不错的表现,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分列榜单的第4名和第10名。中国的同济大学表现亮眼,在榜单中排名第18位,是中国表现最好的大学,也是唯一跻身世界20强的亚洲大学。中国:17所大学上榜,入选大学数量仅次于英美此次榜单中,美国共有42所大学上榜,入选数量最多。其次为英国,共有27所大学入选。中国大学入选数量排名第三,此次共有17所大学上榜,其中9所大学来自中国内陆,3所来自香港,5所来自台湾。以下为入选榜单的中国大学:除同济大学外,清华大学(第23名)、香港理工大学(第24名)、北京大学(第47名)和国立成功大学(第48名)等4所大学也迈入榜单排名前50。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国内知名的艺术类院校,本次排名中也有不错表现,跻身世界排名100强,在内陆大学中排名第4位。同济综合得分77,排名超越清华北大中国内陆大学中,同济大学以77分的综合成绩位居内陆大学榜首,超越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从分项指标上来看,同济能够超越清北,主要得益于学术声誉成绩。在该指标上,同济获得77分,位居世界排名第20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以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为基础,主编了设计杂志《大设计》,并与荷兰ELSEVIER出版社合作出版全英文设计研究学报“Design, Economics and Innovation”,在设计界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在雇主声誉上,北大和清华反超同济大学,尤其是北京大学,在该项指标上的得分高达93.9,位居世界第4名。此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在雇主声誉上也有不错表现,得分均在80分以上,迈入该分项指标下世界排名前50。单选|你如何看待中国大学在此次艺术设计专业排名中的表现?同济大学亚洲排名第一,优势明显央美跻身前100,实力不俗清北的雇主声誉前十市场更受认可不科学,只考察学术雇主两个指标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