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6日上午,“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教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顺利召开。今年秋季,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将在6个省市进行试用。统编教材秉承《高中课程标准》的教育新理念,在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学实际出发帮助老师们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在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业支持以及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大力协助下,北京博雅教育创新研究院召开了本次会议,旨在为第一批使用教材的一线教师提供最权威的教材编写解读,提供前瞻性的教学实施与课堂指导,用好新教材搞好语文教学。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教研室主任王本华正编审、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雅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彬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蔡可副教授、北京四中高级教师杜萍、北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何杰、人大附中高级教师陈连春,人大附中高级教师王艳。本次会议得到了全国20多个省高中语文老师们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北京博雅行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为了让更多的老师能够观看到今天会议的现场,会议通过手机“备课网平台”同时向全国进行现场直播,全国各地的老师在线观看人数达到20万人。会议上午由首都师范大学蔡可教授主持,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从教材的编写理念,到教材的设计思想,从语文教育教学的思考、担忧,到具体的教学实施与建议,做了深入浅出的报告,给予老师们许多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启发。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温教授对中学语文一线教学广泛深入接触和研究,不仅寄予语文教育更多的情怀与期望,更似为老师们注入了点点滴 滴的阳光和雨露,大有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之感。温教授针对新教材诸多热点问题讲了自己的看法:学习任务群不是新的教法,还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还是要教听说读写。在利用任务驱动提升学科素养的时候,不能被任务“捆绑”,语文教材也不能完全沦为支持任务活动的“支架”,活动必须是语文的,不要搞与语文无关的活动,情境的创设不是狭义的,高中阶段的纯“理论情境”也很重要,语文最根本的任务还是读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主任王本华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解读,更有助于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教研室主任王本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彬福从考试与新教材教学的视角,为我们诠释了教学与考试相生相克的关系。教学万变不离其本,从基础入手,解决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多阅读、会阅读、会应用阅读学来的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出两个“走出来”即:从过分重视文本解读走出来,多去启发学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积累;从过分模式化走出来,多去组织学生展开的良性互动学习活动。张教授强调,统编教材注重语文阅读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鼓励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综合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学科素养,同时,考试的方向也要更加注重学科素养的考核。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雅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彬福教授下午由人大附中王艳老师主持,来自北京地区先行试教新教材的三位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试教新教材的心得体会。北京四中高级教师杜萍将焦点放在了新教材“论说文”单元,北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何杰则从新教材中的“活动型单元”入手,人大附中高级教师陈连春着眼于新教材的单元设计,三位名师分享经验,给出新教材教学建议和解决方案,得到了在场老师的热烈掌声。教材编写核心成员蔡可教授作了《将新教材理念落实在课堂》的专题报告,蔡教授的报告将重点放在教学如何有效实施上,不仅详细地阐释了新课程“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念与内涵,还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案例与建议,令参会老师受益匪浅。首都师范大学蔡可副教授至此,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研讨会正式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满载而归,我们也相信,统编教材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愿景,就在不远的明天。来源:东方网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新华小学 杨坤摘要: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而“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血液。伴随着新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根本依据。本文将以二年级小学语文新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心得为重点,从教材内容的时新性、编排思想的针对性与教材排版的观赏性三个方面围绕语文教学展开系统论述。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统编”教材的使用,使得“统编”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影响颇为深远。对于教学内容来讲具有时代意义,语文教学由此紧紧围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展开,有效提升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思想与“人文素养”紧密相关,目的则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力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这一版的语文课本的排版而言,相比于以往更具有观赏性,将中国特有的文化气息与现代审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与时俱进”,教材内容具有时新性面对社会的迅速发展,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有时新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教材来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规范,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而“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应时而生,有效满足了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需求。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时新性,有力地体现了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进步性,对教师顺利开展时代特色的语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内容对于学生的智力启发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如《妈妈睡了》这一篇课文致力于让学生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字里行间提倡每位学生要懂得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在教材内容中体现情感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情感智力大有裨益;对学生主动敬爱父母有积极意义,而敬爱父母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曹冲称象》,通过曹冲这样一个孩子的视野来解决称象的问题,给学生带来一种新的理念:只要自己能够进行认真思考,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帮助人们做事,这篇课文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和激发自身的智力发育。总的来说,教材内容的时新性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十分有帮助。二、“以生为本”,编排思想具有针对性教育不论在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学生的发展需求,基础教育更是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依据教材展开,而教材的编排思想则会对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整个新时代的语文教学生态中来看,“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思想富有针对性,有利于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排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更深的意义。如诗歌、童话、故事、识字教学、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编排,遵从了高效教学的编排理念,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故事两首》中的“村居”和“咏柳”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诗情画意,《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神州谣》和《传统节日》则是针对学生的识字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内容,《沙滩上的童话》则是将学生带入了瑰丽的童话世界,《寓言两则》则可以启发学生领悟生活道理,《后裔射日》则是彰显了中国神话的无限魅力。由此可见,“统编教材”的编排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极具有针对性。三、“布局合理”,教材排版具有观赏性对基础教育的教材而言,排版的美感是一个重要的“门面”。这不仅是美观问题,更在于从小学语文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统编”教材的排版从整体上来看,比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改观:首先封面内容的搭配更具有中国特色,对颜色的运用颇为讲究,而内容的图文排版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以“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封面排版为例,颜色搭配颇为丰富且和谐,给学生一种谐美的总体感受。不论是上册,还是下册,教材都充满了浓郁的童年气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封面排版的谐美对于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对于课文内容的排版同样十分讲究,如二年级上册识字部分的《场景歌》,文字排版对称整洁,重点突出,绘画风格鲜丽,层次分明,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观赏和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教材排版是否具有观赏性,对于语文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总而言之,“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体验真不错,为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排思想十分具有远瞻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教材独具特色的观赏性特点,为教师利用教材开展语文审美教育提供了教学资源。教材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优势,可以深入到教师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帮助。参考文献:[1].新版部编三科教材的特色[J].辽宁教育,2017(20):92-96.[2] 本刊编辑.新学期,三科教科书大变样——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新生统一使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部编本”教材[J].中国民族教育,2017(09):7-8.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承办、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协办的“首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为首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代表颁发证书(主办方供图)海南省教育培训研究院院长陈力表示,近年来,海南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服务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正在努力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新标杆。教育部教材局中小学教材编写处处长李斌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课程教材建设,强调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是“铸魂工程”,要切实把教材建设抓紧抓实抓好。广大教师要用好统编教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就如何用好统编教材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二是认真钻研统编教材,读懂吃透教材编排意图;三是重视从学情出发,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四是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思维。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统编教材的使用,促进广大教师研究课堂教学,人教社分阶段举办了“首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优秀论文推荐及教学观摩交流系列活动”。在本次交流活动中,多位专家与展示课老师以沙龙形式进行研课与交流,深入探讨“怎么教”“教什么”“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并对获奖代表进行了现场表彰。据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使用,人教社希望在此关键节点,加快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各地的落地应用,有效指导教师开展一线教学,帮助广大语文教师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统编教材已经使用四年,“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指导广大语文教师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统编教材特点,各地各校积极进行了各种课型的探讨和实施,极大地丰富了语文的课堂形式。2020年秋季开学以来,什邡市教科所举行了两次群文阅读教研会,推动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行进中的思考与探究。9月23日,什邡市初三语文教研活动在北师大什邡附中举行,全市初三语文任课教师及近三年新入职的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伊始,与会教师认真观摩了一堂课例展示。北师大什邡附中教师廖小莉就九年级上、下册两册的四篇小说:《变色龙》《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展开了主题为《小说中的“变”与“不变”》的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对教材的再分类、巧设四个活动环节,并采用“1+X”的模式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教学课堂的效率——学生轻松完成了老师设定的一组文本的学习。整个课堂既有教师设定,又有学生学习中的自然生成,课堂容量大,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得。在群文阅读教学主题研讨环节中,廖小莉为大家谈了自己对本堂课的设想和课后的反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的历程。北师大什邡附中语文组长贾国友、方亭慈济初中教师尹丽均就当下群文阅读的形式、策略、发展等作了独到的见解。中学语文教研员李显华在随后的微型讲座中鼓励大家要突破传统的“教”,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打造群文阅读这种新型课堂。他强调,群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传统阅读教学课堂容纳的内容少,学生视野窄,更缺乏对同类文章思考的空间,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这就需要老师用心用智地选文上课、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从高效的课堂中切实获益。10月28日,什邡市初二语文教研活动在方亭慈济初中举行,来自全市基层学校的语文教师7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要探讨语文核心素养关照下的群文阅读。全体参会教师听了方亭初中陈彦灯、尹丽两位教师执教的群文阅读课。刚入职两年的陈彦灯执教的主议题是“言为心声--对话凸显人物形象”,所用文本:《藤野先生》《初见贺龙》《红小鬼》。尹丽执教的主议题是“抒情类作品中的爱恨情仇—学习多元化的抒情方式”,所用文本:《秋天的怀念》《黄叶》《半日的游程》两位老师凭借着稳健优雅的教姿、清晰的上课思路以及他们对文本研究的透彻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与分享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两位教师执教的群文阅读课赢得了听课老师的肯定和赞赏。研讨会第二个环节是评课。首先两位主讲教师向与会同志介绍了他们的课堂设计理念。新入职的教师代表,兄弟学校教师代表,中学语文中心组成员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听课、评课活动结束后,什邡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李显华以“关注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为主题,从“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倒逼效应”,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初中语文提质的行动方向等方面对这次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活动进行了讲评。【来源: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小时候,长辈常常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头有尾,万不可虎头蛇尾。一篇文章也是如此,不仅要有一个绝妙的开头,还要有一个最牛的结尾。如果你说文章结尾还不简单,那你就错了。好的结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常见的结尾,比如抒情性结尾、升华性结尾,首尾呼应性结尾,在笔者看来这都是司空见惯的结尾,其实没啥意思。那么什么才是比较牛的结尾呢?笔者在教统编教材时遇到一篇文章,结尾还是比较牛的。请看: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奥莱尔微型小说《在柏林》这是一篇关于战争的小说。文章没有描写战争是如何残酷、血腥。它主要通过车厢里一对老夫妻和乘客的对话展开。开始时,大家还有点感觉这对老夫妻有点问题,没想到他们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最后真相揭开了,作者没有把众人的表现具体写出来,而是只留下了一句话:车厢里一篇寂静,静得可怕。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作者什么都没交代,却什么都交代了,而且交代的更加丰富。根据作者刚才的叙述,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去畅想。这样的结尾看似很简单,却非常有力量。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来聊聊文章的结尾那些事。一.中国名著结尾1.古典小说与古典散文的首尾:大圆满,常常落入窠臼古典小说有名的有很多,下面就以四大名著为例。(1)《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结尾诗词: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三国演义》在艺术上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全书通篇讲述的就是一个“义”字,有谋略、也智慧在其中。书中多次讲到“天意是人所不能违抗的,人只能顺天而行。比如诸葛亮设七星灯续命之事。全文所发生的事情其实已经在掌握之中了。所以,结尾只是对开头的回答。(2)《红楼梦》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结尾诗云: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梦”者,一切皆虚幻也;“红楼梦”者,红尘梦幻也。首尾也是如此。(3)《水浒传》开篇: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七雄绕绕乱春秋。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结尾有诗云: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水浒传》讲述了朝代更替中兴衰与变乱,洪太尉误走妖邪,放出了镇压于伏魔殿的待罪天罡与地煞星君,纷纷转生成人出世,这也是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来历。它反映了人无论身处何境,都要遵循做人的道德规范,替天行道,惩奸肃贪,如此才会首尾如一。四大名著虽然伟大,但在笔者看来单从结构来讲还是简单了点,落入了古典小说大圆满的窠臼。2. 古典散文同样跳不出首尾呼应的窠臼。在中国古代灿若群星的文章中,除了诗词意外,还有很多经典的散文。虽是经典,却也脱离不了模式老套的形式。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宋】苏轼.《前赤壁赋》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宋】苏轼.《后赤壁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宋代】欧阳修《秋声赋》苏轼、欧阳修皆是古代散文大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们的文章也避免不了对前文总结性窠臼。3. 现当代小说与散文到了近现代中国小说结尾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沈从文就是一位,请看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选段。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边城》沈从文的这个结尾被汪曾祺称为“七万字一齐收在这一句话上”。不过在我看来,这段话最牛的是在结尾的两个“也许”上。它充满了不确定性,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散文结尾的发展经过多次形式的变化。比如杨朔散文模式: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和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歌颂这一主题。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杨朔《白杨礼赞》杨朔散文喜欢在最后一定要把文章的主题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这样的模式到最后显得生硬、无趣。后来又出现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结尾模式等等。这也不是最好的结尾。二.西方名著结尾西方名著结尾形式较中国小说和散文来讲要多变一些。1.欧.亨利式结尾什么是“欧·亨利式结尾”呢,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在文章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人物命运突然转变,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故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欧.亨利《警擦与赞美诗》主人公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不走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变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了起来。在大家都认为苏比将要平安度过一生之时,警察将他带上了法庭。欧·亨利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善恶不分的现实。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欧.亨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在这篇小说中中,老画家要画一副传世之作,面对邻居请求时冷漠无比。然后当病人数着落叶等死时,一夜风雨过后仍然挺立的枯叶,让她重燃了生活的希望,逐渐开始康复。就在大家以为这是奇迹时,女主角几句话告知那片救了人的枯叶就是令人讨厌的老画家半夜冒风雨画上去的。可是老画家却感染了肺结核。老画家在感染了肺结核后没有挺过来。突然整个充满寒意的社会关系变得暖暖的让人感动。这幅画更是一开始提到的绝世之画。2.留白式结尾有些名著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然后我转过身,我追。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阿富汗】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结尾“我追”我追的到吗?即使追到又可以恢复到从前吗?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法】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他安息了。尽管命运多舛。——【法】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西方小说的结尾,有很大一部分是留白。小说结束了,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这就是伟大小说的魅力所在。三. 我们需要怎样的结尾经典、有魅力的结尾有很多多,不一而定。笔者以为,除了留白式结尾、欧亨利式结尾以外,以下结尾也很不错。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看似无意所写的秋天之景也是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妹妹相依为命的温暖。“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看似不经意之间的一句环境描写,却表达出归有轩对妻子的撕心裂肺地思念。——归有轩《项脊轩志》“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梅花魂:梅花那不屈的灵魂 和他的寒梅傲雪坚定的意志”——《梅花魂》作者行文某篇都是在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结尾还不过瘾,还不足以表达内心之情,看似无意其实有意再来一笔。表达思念情谊,意犹未尽。说到底,选择哪种结尾,就看哪一种结尾适合你。正所谓:世界上本没有垃圾,而是好东西放错了地方罢了。我的作品:请你写一篇以《毕业那年》为题的校园小说,要求欧亨利式结尾。名师推荐:1.【阿富汗】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2.【法】大仲马《基督山伯爵》3.【法】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所有年级将统一使用语文统编新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创新和改变?对于语文教学,又有哪些新的要求?6月30日-7月2日,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教师相聚成都,共赴为期3天的“小学低段统编教材与儿童读写课程教学”研讨会,深入探究如何开展统编教材的“1+X”教学模式,全面了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基本架构、教学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在研讨会上,著名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专家朱自强分析了低年级教学的任务,他认为,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是人人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识字是手段但不是目的,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才是目标。”朱自强指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可以改变个人也可以改变社会。阅读是从课文中提取意义的活动,课文意义是需要读者建构的,建构是将个人经验与课文内容互动后的结果。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读什么?朱自强认为这是个阅读分级的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学生的不同阶段教授适合其阅读的题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按照口语、韵文、故事、形象再到叙事的顺序,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到底怎么教?朱自强认为,首先,要在建构意义的阅读教学中教整体。“我的文章观是自上而下的,写文章前先要有高高在上的灵魂,提笔写文章才能做到遣词造句不偏不倚。”其次,不能只重视“字、词、句、段”,而忽视了整体性阅读。他指出,不仅要教内容更要教形式,要给孩子讲授文章的写法,只有对文学作品进行形式分析,才会深层地进入它那独有的语言世界,发现这种独有的语言形式与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关系,把语文课上的更有“语文味”。小学低段学生需要阅读,老师同样需要深度阅读。“不管是什么学科的老师,都需要大量阅读,深度阅读,拓展视野。教师只有将阅读内化为‘功夫’才能更好向学生传授‘招式’,才会让经典阅读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成都市督学,四川大学哲学教授,儿童阅读专家刘莘说。另外,他还谈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也越来越深,“人工智能最怕的便是自然语言,语文老师不是单纯地教语文,而是要训练学生在未来不被人工智能吞噬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而语文课堂之外,阅读是这些能力形成的关键。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周丽梅
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一、编写思路教材编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注重发挥语文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强化综合性、实践性,着力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是统筹安排教材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按照“整体设计,自然渗透”的思路,精心选择课文,设计学习任务。在选文标准上,选取导向正面、文质兼美、深浅适宜,具有经典性和时代性的文章,积极弘扬正能量。在选文结构上,统筹安排各类选文比例,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防止文化虚无主义。二是创新教材体例设计,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为核心,细化出“伟大的复兴”“使命与抱负”“青春激扬”等若干人文主题,作为单元组合和内容选择的一条重要线索,发挥语文教材的铸魂培元作用。以课程标准规定的12个学习任务群作为另一条线索,将其分解为若干学习专题,构成28个学习单元,落实语文素养的各项培养要求。特别要说明的是,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劳动美丽的观念。三是强化语文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围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深度阅读、读写结合为指向,灵活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改变过去常见的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思路,注意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二、编写体例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覆盖6个学习任务群。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版块。28个单元中,22个单元以课文为核心构建,基本栏目包括单元导语、选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选择性必修教材称为“单元研习任务”)。单元导语提纲挈领地说明单元人文主题、选文情况、核心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学习提示设置于课文后,重在激发阅读兴趣,提示学习重难点,提供阅读方法和策略。单元学习(研习)任务实行结构化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体验性和探究性实践活动,综合提升语文素养。教材将写作任务融入单元学习任务中,读写结合,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读什么写什么,解决读写分离的问题。教材还有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这些单元以一体化设计的学习任务为核心,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或实践活动的开展。三、重点学习内容(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精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和体裁的覆盖面,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二)革命文化教材选取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作品,讴歌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赞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凸显革命理论文章的指导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其中,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等5篇(首)文章,鲁迅《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等5篇文章,还有《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多篇作品。(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材注重选取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这些课文,有的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展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如《哦,香雪》;有的讴歌时代楷模,赞颂自力更生、执着探索、忘我奉献的宝贵精神,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有的反映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国外优秀文化教材也选入了十多篇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有《复活》《百年孤独》《哈姆雷特》《致云雀》等。对于这类作品的选取,重视文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进行分析,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理解能力,提升文化鉴别力。 (来源: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
教师写论文,要在生活中做一些积极有益的教育资源的积累,要求教育者有一种心灵的积淀,能沉下心来教学,静下心来做教育,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教育教学中,要留心生活,观察课堂,思索课外。一节课的感悟,一个问题的触发,一个学生的表现,都会呈现给教育者触动和思考。做研究有心者,在备课中揣摩,在教学中生发,在课后拓展,留心自己行走的痕迹,或者反思,或者随笔,或者教案,或者研究,都会与学生进行交流,碰撞,产生。一、留心积累文章呈显,要洞察教育现实,关注教育教学热点,要体悟自己或他人教学风格,要反思教育成果,进行写作,形成文稿,谋篇布局,做到精致有形。写作,教师要形成自身的“文化建构”。要着眼于现实,关注发展,用实例,用教学,用事件,借助教育理论,观点,形成相互支撑,丰腴论文内容。二、用心构思教师论文写作,要多修改,题目取舍,文章结构,标题的设置,内容筛选,实例的罗列,图表的建构,议论的生发,都要三思而定。好的文章,依据学科特点,娴熟运用自身的学科语言,建设高质新颖的学科论文,用心去写,有赏心的文题,有走心内容,还要有舒心的版面。教师论文写作,最后要精心修改。要借助互联网,关注已有的研究现状,已有的研究成果,千万不要剽窃和抄袭。修改,乃要认真和仔细。案例的使用,教学案的设计,理念的探究,要深刻而具有发展意义。教师在当下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变化,跟上教育发展规划的步伐,用热心谱写桃李芬芳之曲,用真心书写务实求真的教育教学论文,提升教学,成长自己,在教育的路上,走着,虽然累着,但快乐着,因为有诗与远方。
10月30日上午,在县教研室的组织下,实验小学开展了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就“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进行了展示研讨。首先,由张颜颜等三位教师针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进行课例展示,给全县语文教师如何上好“阅读策略”单元做出示范,让在座的教师受益匪浅,有拨开“阅读策略”迷雾,豁然开朗之感。随后,三年级学科组长邱士霞老师介绍“阅读策略”教学研讨的过程。教研员张丽老师提出指导性建议,对统一教学思想,明确今后语文教学方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研室陈主任对实验小学浓厚的教研氛围、敢为人先的教研精神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站位高、身段低、步伐稳”,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要求大家增强六个意识,深入领会编写意图,积极做统编教材的实践者。此次观摩活动,展示了实验小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使全县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新旧教材的变化,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今后的教学目标以及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有了全新认知与把握。(通讯员:王倩毛磊)
教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撰写教育论文,既是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种具体的展示,又是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然而,不可忽视的现实状况是部分中青年教师对撰写教育论文认识不够、信心不足。因此,笔者想与大家谈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粗浅认识,期望本人的拙见能对朋友有一点点启发。一、对教育论文界定的认识论文是指系统地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的文章。讨论或研究就是论,论者,分析问题、说明道理也。通俗一点讲,你写的文章是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并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这就是论文。如果研究的问题在教育教学的范畴内就称为教育论文。部分教师之所以不敢写论文,无非是把论文看得太神秘,太玄乎,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其实,现在教育界对论文的要求并不很高,论文的内涵被缩小了,外延被扩大了,报刊上常见的教材分析、教法研究、学法研究、解题研究、课例评点、教学一得、育人一得等等,均看成是教育教学论文。二、撰写教育论文的意义1.教育论文是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论文一旦公开发表,便立即产生它的社会价值。任何读者都可以看,都可以用,都可以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与伦比的价值作用。尤其是教育报刊的发行量很大,读者往往有几万,几十万之多,因而教育论文的宣传效果和教育效果更难以估量。高质量的教育论文不仅可以永载史册,而且也是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对人类进步的贡献。2.教育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改革日趋深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对许多学校而言,“科研学校”、“科研兴教”已不再停留在空喊口号的层面上,明智的学校领导人重视教科研工作,奖励教师写教育论文,其目的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了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无怪乎,时下媒体报道一所先进学校时,总少不了介绍教科研情况及论文发表了多少篇。3.教育论文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是教科研能力。面对未来的教育,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向科研型、学者型、特长型的方向发展。撰写教育论文能加速这一发展的进程。写教育论文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学习和研究,所以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就是教学业务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的过程;就是从经验型“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转化的过程。4.学生是教育论文的直接受益者目前,广大教师所写的教育论文,大多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或者是对教材教法研究的成果,从实践中来,又运用到实践中去,直接得益的首先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如果论文发表在以学生为读者的报刊上,无异于对几万、几十万学生做了一次辅导。概而言之,撰写教育论文的意义在于社会受益、学校受益、教师受益、学生受益。三、教育论文的结构和要求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1.论文题目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拟定 论文题目的具体要求是:(1)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 题目,就立即知道 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2)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3)书写要规范。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2.论文作者作者单位、姓名写在论文题目下方,最好在单位后面写上邮政编码。3.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但绝大多数报刊不作要求。4.论文正文正文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1)引论就是论文的开头话,或叫起始段。引论的内容是交代背景、提出论点或论题。开头话不太好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亦如此。引论要写得简洁明了、独具风格、引人入胜,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引论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两百字。(2)本论是论文的主干部分。写好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即以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论证引论中所提出的论点。理论论据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科学性永远占主导地位。事实论据要可靠,要有说服力。论证中要特别详细阐明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求新、求异、求实是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以理论论据为主,论文的理论性就较强,可称为理论型论文,如果以事实论据为主,论文的经验性就较强,可称为经验性论文。篇幅较短的论文,其本论部分可以一气呵成,若篇幅较长,则可设大小标题。(3)结论部分必须概括论点,突出主旨,或者提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文字不宜过长,要特别精炼,要画龙点睛,而不可画蛇添足。5.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如果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论点或有关资料,就要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注明被引用的书刊名称、期号、题名及作者姓名。这有三个作用:其一,说明有可靠的依据,增强自己所写论文的说服力;其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第三,避免有剽窃之嫌。上述五个部分中,通常可省去内容提要和参考文献,正文中的结论亦可略去不写。一般情况下,作为论文至少要有题目,引论和本论。四、撰写教育论文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定题选材———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教育论文的题材从哪里来?主要来自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作者本人的实际感受。我们身在教学第一线,天天上课,天天与学生交往,只要做写作的有心人,题材多得很。讨论或争论一个问题、听其他教师的课得到的一点启发、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教材教法的一种见解等等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第二步:立意定题———注重明确性和新颖性立意就是确定论文的中心思想,即主题。主题是作者对材料意义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通过材料要表达的认识和对论文中所提出问题的总评价。它是论文的灵魂。主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就要紧扣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主题。主题确定以后定题名。第三步:谋篇布局———注重严谨性和技巧性这一步的任务是设计论文的结构,确定层次顺序。通俗一点讲,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构思一个总体规划或叫框架。具体操作就是列 论文提纲。教育论文的结构等同语文中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四种。最常见、最常用的是并列式。第四步:撰写初稿———注重层次性和独特性在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拟定好论文提纲的基础上,便可按论文格式和写作要求撰写初稿。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前面已作了说明,这里再谈几点具体要求:(1)即事论理。教育论文毕竟属于议论文文体,议论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切忌停留在干巴巴的条文式列举中,也不可满足于教学现象的描述,要着力提升议论的层次,从理论高度阐明自己的论点。最忌论证不足而妄下结论。(2)突出主题。写论文最重要的技巧就在于使材料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初写论文者要防止文不对题或离题太远。(3)分清层次。论文不能繁琐冗长,东扯西拉。层次分明、前后呼应、首尾一贯、逻辑严谨是论文的基本要求。(4)见解独特。高质量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矮子看戏曾何见,都是听人说短长”,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第五步:修改定稿———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教育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要反复检查、修改,不要急于打印成文。主要检查有无科学性错误、题目是否贴切、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结构是否严谨、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词语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规范等等。恕我直言,大多数老师都不太注意行文的规范。那么,行文应符合哪些规范呢?主要有:(1)结构格式规范;(2)文字表达规范;(3)标号标题规范;(4)留空转行规范;(5)符号图表规范;(6)标点使用规范。这些规范的具体要求请参阅课本。要注意,平时写教案、写计划和总结、试卷编制等均要重视行文规范。论文完稿以后,最好请别人看看。“自古学者必有师”,多倾听他人的意见,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五、写教育论文的几点做法和体会1.调整心态,树立自信。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心怀厌倦,浮躁不安,何来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广大中青年教师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各种论文评比活动也很频繁,因此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就多了。当然,重在实践,贵在参与,教育论文发表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2.持之以恒,必见成效。初写论文者,很难一下子就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也很难一投就中,这就需要恒心。要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理论水平,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写稿和投稿的规律,不懈努力,才会有所收获。3.加强学习,重视积累。文笔优美、句式整齐、结构严谨、见解独特的妙文佳作是靠不断地学习学出来的,是靠不停地练笔练出来的。“高山不弃杯土,故能就其大;江河不涓细流,故能成其长”。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同样要靠平时悄声无息、天长日久的学习和积累。4.忙里偷闲,苦中寻乐。自古以来,做文章就是苦差事。曹雪芹写完《石头记》后叹曰:“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然而,苦中苦,乐中乐,没有苦就没有乐。要知道,苦和乐是推动人前进的两只轮子。当一篇论文完稿后,享受到的是创造之乐、成功之乐。在这种神圣的精神追求中,我们更能体味到人生的价值,又何乐而不为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学前智库,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