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研究生,就离不开考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甚至是二战三战的考生加入到考研队伍,使得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按照现在的报考趋势,2020年报考人数预计会超过三百万,这是什么概念,2019年高校毕业生834万,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报考研究生,这里面就业问题是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清楚研究生应该做什么,到最后不过是延续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三年研究生生活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大改观。那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本科生有什么区别,到底应该做哪些事。结合工作经验,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一、明白研究生和本科的区别1. 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几乎都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和安排,因为导师的研究方向各异,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因此,研究生的生活各有不同;在本科阶段,一般由辅导员负责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上的日常事务,虽然课余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但每个专业学习的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2.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集中在某一方向上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解决未知的问题,锻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是通识教育以及某一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但是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不代表研究生就一定比本科生强,只能说国家的培养目标是这样的,至于每个人,读研之后是否有所提高那就要看每个人的能力了。二、研究生阶段该做什么研究生阶段如果说大家都需要做的就是要顺利毕业,这是一个大前提,有人说研究生混混就毕业了,如果放在以前,可能混混也能毕业,而现在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越来越重视,想要混毕业已经不容易了,观察号所在的学院,每年几十名研究生有十分之一不能按期毕业很正常。观察号一直的观点是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耽误一年可能你的人生节奏就被打乱了。在顺利毕业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三年研究生生活该做哪些?研一的时候,基本上以上课为主,在选课的时候导师一般都会告诉学生应该选择哪些课程,一般都是和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高阶基础课,虽然研究生的课程考核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通过,但我们的目的不是通过考试,而是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大家后续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因为学习压力不大,尽量提前进课题组,熟悉环境,熟悉科研工作。进入研二,这一年是研究生学习的核心阶段,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基本都要在这一年完成,同时,在开学初,还要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这直接关系着今后的科研工作方向,因此,这项工作一定要提前到研一,多和导师讨论,多看专业文献,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太简单做得人多,容易重复,太难发论文困难,所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科研方向。而在这一年里,毕业论文的主要数据都应该完成了。另外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应该开始撰写期刊论文了,这是现在各高校的硬性标准,比如观察号所在学院对于学硕的要求是至少一篇核心期刊,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还要反复修改,然后再投稿,花费半年到一年是很正常的,所以,务必要抓紧时间。到了研三,在前面两年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下,研三两件重要的事就是撰写毕业论文和确定毕业去向。首先,一定要重视毕业论文,“翟博士”的一句“不知知网”不仅让自己丢了博士,也让全国的硕士博士苦不堪言,各个学校都提高了论文查重的标准,毕业论文如果不过关,延期是免不了的。其次,要确定毕业去向,如果就业,就要多关注身边的招聘信息,积极准备简历等材料,争取一些实习机会;如果要考博,现在已经变成申请-考核制了,就要看一看自己现有的成绩,和哪些高校匹配,而且尽可能找到本领域的知名专家给你写推荐信,成功的概率更大。写在最后:有些同学和家长留言,全国14亿人口,本科生又占多少,干嘛非得考研,我从没说过一定要考研,但你既然决定考研,就要努力向上争取进入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读研的时候就要加倍努力,才能成为那读研中20%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那80%喊着读研无用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人。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百家等你。如果我的文章帮到了你,欢迎点击关注,点赞和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
为了有效促进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与实施,搭建交流平台,分享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近日,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在涟水县安东学校顺利召开,来自淮安市共计20余个课题的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开幕式上,中教科郑书东科长作了重要讲话;随后,红窑中学的刘吉勇校长为大家作了《红色德育课程基地的创建》专题讲座;涟水县五港中心小学的荀升亮校长执教了示范课《统计表》以及涟水县安东学校刘志敏老师执教的综合探索类美术课《耕牛·战马》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郑书东科长的专题讲座《群文教学流程探究》,让大家豁然开朗,必须关注群文教学,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下午,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主持人的研究报告,并就课题的研究重点、价值取向、课题界定、理论依据等进行有效指导,同时希望课题组老师们积极投入到研究中来,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把课题研究做到实处,做出成效,以形成具操作性和示范性的科研成果。本次报告会的顺利召开,旨在专家的引领下,播撒课题研究的种子,相信参会人员今后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以科研提升学术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促进学校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做出努力!(张文献孙利)【来源:中国江苏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生活非常轻松,课程安排不多,学习任务不重,可以有时间享受大学时光。为了追求更高的学历,不少学生考研,那你知道研究生三年的具体安排吗?其实研究生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辛苦。第一年很多学生非常用功努力,终于成为研究生。来到研究生所在的学校多少有点激动,但也担心研究生的课程会不会太难,是不是一开始就需要写学术论文。其实第一年还是偏向于基础,一般学校会把研究生期间的课程都安排在第一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上课、参加考试,课程的难度肯定比本科大,但只要认真听讲,及时总结做练习,一般很容易通过考试。很多学校规定,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还要通过英语六级,所以大学期间没过四六级的学生就需要接着考英语。如果时间比较富足,学生还可以报名本专业的证书,为自己就业做准备。不过,学生还是会接触一些学术文献资料,可能需要配合导师做一些项目,这些机会还是很珍贵的,为以后做科研奠定基础。总之第一年的课程还是挺多的,平时也会有作业,还可能和导师做项目,研究生要尽快适应这样繁忙的状态。第二年到了第二年,研究生理论课程基本没有了,但会变得更忙。研究生需要开始做科研项目,理工科需要做实验,文科类需要经常分析案例,实地调研。为了方便撰写学术报告 还需要广泛阅读中外资料,写实验或者实践报告。研究生期间需要发表一定水平的论文,所以第二年导师也会指导学生写论文,从开题报告到撰写过程都非常严格缜密。第二年的时候研究生最好发表一篇核心期刊小论文,这个论文的级别比本科论文要高很多。研究生还需要和导师做科研项目,有时候可能需要跑到外地,总之研二是比较忙的时候。第三年第三年也不轻松,除了要做课题和实验、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答辩等任务,还要面临实习、找工作或者考博的压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非常高,这个时候就考验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可能需要反复修改论文。第三年就要面临毕业,很多研究生想要继续深造,就需要准备考博,学习压力也比较大。也有一些研究生选择直接就业,就需要尽快联系实习或者工作单位。看完研究生三年的安排,相信很多人都感觉研究生真的好忙,确实如此。不过辛苦三年,研究生的进步是飞跃的,他们不仅需要完成学业任务和科研任务,还需要为自己的发展着想。努力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他们拿到了心仪的硕士学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变得更强,发展出路也变得更多。
网络配图“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2019年年底,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江苏、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光明日报》记者:柴如瑾、陈 鹏,图片来源:千库网“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选题:卢雨荷编辑:卢雨荷
这边国家线才出来没几天,很多人在忐忑是否能顺利被录取;而有人在焦虑:研究生不开学,对科研有没有的影响?肯定是有,但影响大小,要分年级分专业来看。1.对于研二研三的学生来说,影响较大很多院校,要求研究生阶段,需要发表1-3篇论文,有的院校要求发表高质量论文,作为毕业的门槛之一。由于有了前面一年的积累,很多学生选择在研二发表论文。而这段时期的特殊情况,他们不能再实验室,或者也无法做一些调研报告,这些会影响到他们发表论文的进度。对于研三的同学来说,一般情况下是上个学期结束时开题报告完成后,这个学期着手写毕业论文。论文中涉及的一些数据,可能需要在实验室完成,也有可能需要做调研才能完成。研三的学生要找工作,如果是在学校里,信息会更加灵通。对于这两个年级的影响较大。2.对于研一下半学期的学生来说,影响有限一般情况下,研一的课程较多,主要是上课。以研究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制力来说,现在的网课,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所以对研一的同学来说,不开学,但在家里学习网课,影响就不是那么大。现在网络发达,和同学们导师的联系,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3.文科专业的影响小于工科的专业我记得我上研时,在研一的下个学期中,发表了一篇论文。因为我学的语言专业,这个论文完全是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的。而我一个冶金专业的室友,每天要去实验室待着,一些数据都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如果是在家,很多条件不具备,对科研有一些影响。不管学校有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我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学术能力一定需要自己慢慢去提高,发表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过程。这个过程,要选题,搜集资料,佐证,修改,投稿,发表等等,都是以前本科中很少接触到的东西,在研究生阶段一定要去经历。5月份时,很多高校会陆续地开学。即使是回到学校,依据今年的形势,也无法像往年一样,来去自由。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研究生们一定要做好规划,利用好每一个时间节点。这样,才能让研究生阶段有所收获。您觉得呢?欢迎留言探讨。
“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报记者 柴如瑾 陈 鹏)内容:光明微教育、《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6日 10版)
2019年10月25日上午,海南师范大学李翠白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南海区域特色的STEAM教育与教师跨学科素养培育”(课题批准号:BHA190133)开题报告会在海南师范大学行政楼会议室举行。报告会专家组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博士生导师李芒教授、以及海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森教授、易连云教授等专家组成,李芒教授任组长。专家组在认真听取课题主持人李翠白教授的开题汇报后,与课题负责人及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经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选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课题以南海区域自然旅游与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南海文化、地方旅游与科技教育等资源,探索“南海资源+跨学科教育+STEAM”相互融合的STEAM教育与项目设计新模式,为STEAM教育与教师培训、区域经济、社区资源的联结提供创新理论与设计方案,对我国区域特色学校的跨学科教育与教师培训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本课题立足本土、放眼国际,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Steam跨学科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并关注教师跨学科培养与培训的关键性问题,运用相关理论探寻具有代表性的南海科技、旅游文化、国防教育等领域的Steam跨学科开发与实施,其Steam课程开发、实施与实施路径的思路新颖、技术支持多元化,具有较强的教育改革特色。研究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课题负责人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关注地方高校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在该领域开展前期研究,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课题组主要成员来自高校相关学科与中小学优秀教师,专业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专家组建议:1. 项目的设计对象要进一步凸显特色,深入分析南海教育的重要问题,借助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深入开展国防科技、海洋教育等主题的Steam项目的研究与实践。2.进一步扩充研究队伍。该课题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研究任务艰巨,有必要补充研究团队成员,建立跨学校合作的基地学校,以更好发挥团队的作用。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同意通过该课题的开题论证。via: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11月17日上午,辽宁师范大学杜岩岩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欧亚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及治理机制研究”( BDA190073 )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8室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参加此次开题报告会的评议专家有: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德祥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李枭鹰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文副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及部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开题报告会。评审组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杜岩岩代表课题组所做的开题报告,并围绕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组织分工、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形成如下评议意见:1.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欧亚跨境高等教育合作问题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决策布局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对于深化和拓展欧亚跨境高等教育的合作空间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2.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切实可行。研究设计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可以保证研究实现预期目标。3.研究组织分工、经费和进度安排合理。课题的组织采取分工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研究团队成员构成具有多样性,搭配合理,组织分工有序;经费和进度安排切合实际,可以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更好地推进研究,评审专家提出如下建议:1. 对于“跨境高等教育融合测度量表”的开发要确保其科学性。 2. 综合考虑地缘发展战略与欧亚区域跨境高等教育布局与治理之间的关系及关系的影响因素。经讨论,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方案总体可行,一致同意通过开题。
2019年7月2日下午,深圳实验学校两项2018年省级STEM教育实践研究课题《STEAM架构下“金木水火土”系列课程开发》、《STEM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高中部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基地顺利开题。会议由高中部教学科研处鲍方遒主任主持,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黄志红副主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吴江、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吴良辉、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分会STEAM研究院刘海峰院长四位课题组评议专家,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李震宇校长、初中部邓旭校长、集团教育教学部田国生副主任、李健副主任,以及各部教务处主任、课题组成员、青年教师参加了开题报告会。会议开始之前,首先举行了高中部“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高中部将培养科技创新拔尖人才作为办学使命,开发出开源硬件、3D设计、机械模型、无人机、桥梁结构、APP设计、机器人等科技课程,聘请来自香港、珠海、深圳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教育团队作为客座教授来校开展科技校本课程,先后建立“3D打印创新设计实验室”、“IFactory 创新工场”、“实验·蓝芒科技俱乐部”、“柴火创客空间”、“深圳市中小学创客实践室”等多个科技创新实践场地。高中部将继续扎实推进基地建设,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开题报告会上,李震宇执行校长对莅临指导的专家们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高中部课题研究情况,鼓励课题组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随后,初中部张新叶老师、高中部陈宏老师代表课题组,分别从课题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STEAM架构下“金木水火土”系列课程开发》课题由初中部邓旭执行校长负责,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与STEAM教育进行融合,以屋顶种植园为课程载体,设计开发STEAM课程。《STEM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由高中部陈宏老师负责,分两个阶段打造STEM的课程体系、探索STEM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接着,四位评议专家分别对两项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专业的指导。应邀前来指导工作的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黄志红副主任强调STEM课程的设计要来源于真实的问题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吴良辉老师指出,课题要深挖五行文化的相生相克的内涵,并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出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要注重提炼,形成理论创新;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吴江希望,STEM教育的研究要把课程落到实处,在实践中研究;STEAM研究院刘海峰院长建议实验学校要创建课程品牌,打造自身特色。邓旭执行校长、李健副主任、田国生副主任代表学校对专家们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表示学校将为课题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保障条件,希望课题组成员认真吸收消化专家们的指导意见。会后,校领导、评议专家与课题组成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