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附全文)别管我

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附全文)

中商情报网讯:我国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9万亿元,增加值为6474.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体育产业总产出比2015年增长了11.1%,增加值增长了17.8%。数据显示,2012-2016年我国体育行业产值和增加值都在不断增长,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94%和19.87%,增长十分迅速。

穆斯林

2018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培训业、体育传媒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彩票作为发展的重点行业。全民健身热度的不断升温为中国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容量,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分支的体育用品业也藉此实现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基地,体育用品行业也逐步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期。数据显示,2013-2017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收入和利润都在不断增长,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4%和9.37%,增长十分迅速。

撒隆

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我国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9万亿元,增加值为6474.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体育产业总产出比2015年增长了11.1%,增加值增长了17.8%。数据显示,2012-2016年我国体育行业产值和增加值都在不断增长,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94%和19.87%,增长十分迅速。

两天半

2020年体育行业调查报告

受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预计未来3至5年体育市场年增长率将放缓至3.3%,较去年8%的增长预测有所下降。《2020年普华永道体育行业调查报告》中,普华永道综合来自全球及中国780位体育行业领导者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对业内重大变革机遇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包括:新冠疫情对体育行业多方位的影响,体育媒体转型模式,数字资产的发展潜力等热点话题。同时,在报告中我们同步推出体育行业调研的中国专栏,对比国际趋势,着重解读中国体育市场的特点和动态,包括:体育营销发展趋势,体育与娱乐产业融合发展特点,互联网健身发展特点,银发经济/她经济/青少年体育细分市场的特点等多项内容。本年度调查由体育业务咨询团队主导,在2020年6-8月间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开展。受访对象主要为世界范围内体育行业的从业人士。最终,我们收到了来自50多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780份回复。受访对象均在各自公司担任首席/高级管理职位。本报告中的数据与分析主要基于受访者的反馈,此外,我们还获得了IRIS(Intelligent Research in Sponsorship)和HORIZM提供的数据支持,并使用了普华永道团队的专业知识与行业研究成果。PDF版本将会分享到199IT高端交流群,感谢您的支持!199IT热门报告重点推荐,可直接点击查阅2020年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使用洞察报告报告:封锁期间的视频游戏2020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168页)中国泛娱乐出海机遇洞察2020年英国最有价值的75强品牌(103页)COVID-19流行期间品牌亲密度调查报告2020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电动汽车成本报告2020年全球财富报告2020年印度媒体和娱乐报告(272页)报告:东南亚社交电子商务的崛起2021年B2B内容营销报告2020年播客广告转化基准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美国风险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移动网络体验报告2020-2024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中国摘要2020年第三季度电子商务报告2020年大中华区人工智能成熟度调研报告2020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2020年假日购物季消费者调查报告循环时尚:中国新纺织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移动行业影响报告(120页)2021预测之亚太地区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163页)印度OTT报告2020智慧数码城市报告-全城 AI(136页)2020年第14个年度假日购物调查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客户参与报告2020年Q2太空投资报告2020世界超级财富报告复苏和超越:疫情后旅游业的未来2020年全球支付报告2020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中文版)2020年移动金融报告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270页)2020年第二季度受众报告2020年9月中国乳品报告2020年全球支付报告网络视频报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报告2020亚太社会展望报告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报告:营销决策者与营销公司的关系2020全球消费者洞察报告2020年香港商户调查2020年Q2视频广告指标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移动应用市场报告2020年人工智能报告2020年度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COVID-19如何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的习惯B2B买家行为调查报告TikTok的力量2020年化妆及美容报告2020年南亚经济聚焦报告(112页)2020中国服务设计报告零售业2020:在两极分化的世界中取胜2020年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年9月网络新闻报告2020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332页)2020年亿万富豪洞察报告游戏行业:无法独享安全报告2020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敏捷与弹性:迎接新现实的另类投资报告影响世界:了解富国儿童幸福的构成报告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2020年农产品市场状况报告(164页)资产管理报告:支持增长并确保关照首份数字欧元报告:2021年启动数字货币项目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人工智能在五大行业的成就与挑战报告:文化连通性转变2020年Q1-Q2中国TMT行业私募及创业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网络消费者指数报告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联网汽车新趋势报告联合国经济学家网络:塑造我们时代的趋势报告中国线下零售小店数字化转型报告2020年最有价值的75个印度品牌榜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报告2020移动游戏报告2020年保险科技报告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20年汽车营销报告2020中国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亚太地区移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报告复苏之路:2020年亚太地区电子商务报告2020年贸易和发展报告(165页)2020年品牌激情报告报告:重新思考COVID-19时代的零售策略之日本报告:为潜在客户转化建立关系2020上半年金融科技脉搏报告2020年年度忠诚度报告| NOTICE |

李颙

2020年普华永道体育行业调查报告

导语:本年度调查由体育业务咨询团队主导,在2020年6-8月间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开展。受访对象为主要世界范围内体育行业的从业人士。通过问卷,我们致力于解析行业现状,并针对重点问题树立分析标杆。探讨问题主要包括: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数字资产的发展潜力体育媒体的转型电子竞技的发展潜力一、领导者视角如何回到正轨?二、体育行业现状分析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见解1:新冠疫情干扰增长预期 受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预计未来3至5年体育市场年增长率将放缓至3.3%,较去年8%的增长预测有所下降。30%的受访人士预计体育行业或将经历零增长或负增长。 中东和亚洲地区的体育市场预测最为乐观,这主要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即将举办的大型活动及其商业成熟度的整体提升。随着更多投资和合作项目涌入非洲,其体育行业也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在欧洲、美洲和澳洲地区,人们对体育市场的信心惨遭疫情重创。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长期增长预期仍保持在每年3%以上,表明该行业拥有扎实的基本面。见解2:博彩类活动的增长潜力巨大 据推测,博彩类活动将成为体育行业未来3至5年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预计其年收入增长率为7.2%。此预测结果主要是基于自2018年联邦禁令解除以来美国博彩市场的迅速发展所作出的。 对于版权所有者来说,这些前景预测表明核心博彩产品(如博彩合作、游戏数据权许可)及周边产品(如博彩类活动直播)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根据过往经验判断,预计未来几年授权、衍生产品,媒体版权和赞助等方面的收入仍将略有增长(平均为3%),而票务与商务接待则可能保持不变。见解3:电子竞技加速崛起,势不可挡 得益于主流媒体前所未有的宣传和曝光,电子竞技毫无疑问成为了疫情期间最大的赢家。体育模拟运动暂时成为了传统体育运动的替代品,甚至被受访者评为爱好项目的第一名。 足球和篮球是最为传统也最受关注的体育项目,其增长动力依然强劲,这一点从两项重启的主要赛事观众转播量就可以得到证实。 需要关注的是,赛车运动攀升至第9位,比去年上升了5个名次。这可能与一级方程式赛车(F1)和全国运动汽车竞赛(NASCAR)等旗舰赛事在疫情期间所试验的创新活动有关,他们通过举办创新性的粉丝体验活动获得了巨大关注。见解4:数字化创造更多机遇,地位日益增强 调查结果显示,行业专家们一直把提升观众的数字体验视为首要任务,尽管迄今为止鲜有成功案例:很少有体育组织能够在持续获取新观众的同时留住大量已有粉丝。 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严重削弱了体育的娱乐性,这也凸显了沉浸式技术与互动技术的重要价值:可以弥补体育运动在视觉效果和社交体验上的不足。 深受受访者青睐的数字资产能释放无限增长想象空间(深度剖析I),这点从人们对于短视频和点播内容不断增长的需求便可窥见。体育行业的最佳增收机会依据反馈数量百分比统计见解5:多元化为版权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体育赛事的中断让内容买家代替版权所有者掌握了谈判话语权,这种典型的范式转变很可能会影响版权招标的过程。 鉴于媒体公司也受到了疫情的重创,未来其收入模式将更加多元化,能实现风险分担,从而导致总体交易价值降低。 我们认为最具颠覆性的部分可能在于媒体版权:我们预计目前的排他性条款将逐渐放宽,合作发行模式将逐渐兴起。见解6: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资源和投资收紧 在行业所面临的众多威胁中,新冠疫情无疑是当下体育业内人士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主要症结在于投资/创新的资金投入减少。 但从好的方面来看,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体育吸引观众的魅力未曾削减,因为人们对体育直播内容的兴趣预计不会下降。 面对当今严峻的挑战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体育行业迫切需要思考,在资源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应优先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加速变革。见解7: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让体育行业猝不及防 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空前健康危机让所有依赖于赛事和大型集会的行业都遭受重创,体育行业也不例外。 体育行业历来都不擅长应对外部危机,因为该行业的重大不利因素通常都存在于行业内部(如腐败和兴奋剂)。然而,这场危机却撼动了体育行业近年来的安全感与优越感。 很多情况下,体育行业的风险管理和应急计划都是缺位的,其在资金、现金流和成本管理等方面为问题也被彻底暴露出来。见解8:危机动摇了行业根基 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暴露了体育行业的众多系统性缺陷,整个行业立即复苏的可能性很低。体育行业将长时间处于恢复与调整阶段。 除了重大赛事被直接取消或推迟之外,重启的赛事活动还面临着活动日收入急剧下降的问题,体育组织(尤其是小型组织)受到重创。对他们而言,让观众现场参与体育运动将变成一项长期挑战。 这场危机迫使相关各方重新设计体育日程,好处是可以尝试新的形式,但同时也可能打乱已经敲定的日程安排。见解9:健康危机加速转型 疫情从根本上加速了影响体育行业的所有潜在趋势,催生出大量新兴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经过大量试验后,体育组织成功完成了第一批虚拟观赛台的搭建,开展了多项混合比赛、虚拟球员选秀、数字新闻发布会和夏季巡回比赛。除媒体外,下一阶段的试验重点为体育馆和活动场所,相关技术已准备就绪,在为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我们认为,体育组织应该采取整合的方式来实现转型,使可视化的粉丝体验创新(如沉浸式功能)与后端基础设施(例如,数据和云计算能力)的深层次结构变革相平衡 。见解10:风险当前,全新的多元化收入模式势在必行 体育组织高度依赖少数几个高价值的收入来源。而这场危机重新定义了版权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赋予买方一定权力,从而对传统模式施加了切实的压力。 陷入特定危机的版权所有者往往有以下特征:收入来源不够多元化,商业伙伴不够多元化,没有受到实力雄厚的利益相关方的资助。 我们一致认为,体育行业不得不走向多元化,开辟新的收入来源,通过多元合作让整个市场更加流通与务实。见解11:体育运动改革的时代到来了吗? 总体而言,新冠疫情在不断拉大大型运动与小型运动之间的特征差距。由于体育产品的吸引力根本上取决于竞争的平衡性,因此各联盟和联合会现在面临着考验团结机制的“关键时刻”。 至于治理机构是否会利用此次危机,通过建立新的、更严格的监管和财务管理标准来解决系统性问题,目前尚无定论。 纵使体育改革压力倍增,但体育行业已解放自己,发挥更坚定的社会作用,走出了微观世界,而联盟和运动员则成为了反对种族主义和不平等的领导力量。见解12:深陷困境的体育行业向投资者发出呼救 以短期性和不确定性为特征的体育金融模式已经受到健康危机的严峻考验,其已被迫动用(微薄的)准备金储备 。 因体育行业存在潜在的脆弱性,加上金融估值下降,激发了私募股权基金的兴趣,这些基金跃跃欲试,想要寻找投资机会(深度剖析IV)。 如果交易得以实现,我们将见证体育行业自上而下向北美模式趋同,在这种模式驱动下,体育运动将得到私营企业的助力,以获取投资回报为动力蓬勃发展。见解13:现状日益复杂,协同需求迫切 受访者普遍认为,经济低迷将促使体育生态系统中的利益相关方加深合作。此类型合作可能产生多元化收入,为战略计划提供更多资金,以及实现可以降低成本的协同效应。 商业领域的复杂性整体呈指数级增长也会波及到体育行业。因此行业需要优化合作模式、整合专业资源,实现风险共担、资产共享。 虽然许多合作模式早已深深融入体育生态系统(特别是多方共享版权),但我们也一致认为,当前的挑战将大幅增加合作机会并加快价值共创,从而实现收入增长和成本降低。小结:巨大的资金流入令体育行业无所适从,长期以来所依赖的虚假安全感自此被打破。整个行业深受影响,自上而下无一幸免,高度依赖现场赛事的资产因而深受重创。除了该行业与人群、赛事相关的固有结构风险,此次危机亦凸显了行业的系统性弱点,亟待改变。事实上,以往一些微弱的信号,如消费习惯和收入模型的转变以及外部投资者的加入,如今已然成为切实的趋势。能否成功解决这些问题,将挑战变成机遇,对体育组织至关重要。三、体育媒体为错综复杂的时代领航多样的内容形式、激烈的媒体竞争、丰富的技术支持以及多变的消费行为将继续分化体育媒体行业的市场份额。我们的调研显示,在愈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体育媒体平台在寻求整合。这预示着行业生态整合及内容获取渠道拓宽将成为体育媒体发展领域必然的趋势 。1、视频锦集:“免费内容”的下一风口? 众多媒体公司希望通过购买优质体育内容提高收视率,但能够负担直播权费用的公司却很少。 而视频锦集无需付费,随点随看,逐渐受到千禧一代的欢迎(深度剖析VI)。越来越多的媒体公司被视频锦集这一形式所吸引,并肯定其商业价值。 版权所有者在品牌和合作伙伴(大多数直播内容都有付费门槛)的双重曝光压力下已不堪重负。因此,我们预期视频锦集将会加速发展,可能成为“免费内容”的下一风口。2、原创内容促进市场繁荣 流媒体巨头对市场的渗透正在改变用户的观看习惯,推动内容点播占领市场。 尽管体育直播行业深受新冠疫情重创,但体育运动本身具有较强的叙事能力,其对激励人心故事的强大传播力(以短视频或长视频的形式)不会消失。媒体合作伙伴可以借助点播不断丰富内容储备,在提高使用率、降低客户流失率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版权所有者的IP曝光度。 由于供(体育运动的强大内容产出能力)需(OTT产品需求的增长)关系清晰,我们预期体育点播产业将加速发展,而优质IP版权所有者将从中获利。3、传统广播公司并未离场,亟需业务转型 传统广播公司正挣扎求生,避免被市场淘汰。不过我们认为,这些公司在服务体育消费者方面依然保持着优势。 它们在传播体育赛事、观众管理、内容整合方面经验丰富,有能力推广全渠道价值主张(有线、数字、OTT),因此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传统广播公司和传统电视模式的联系依然紧密,媒体公司如果勇于转型,放弃捆绑付费产品,在控制固定成本的基础上转向灵活的产品,就能在时代的浪涛中立于不败之地。4、D2C向B2B2C转变 调查结果显示,作为媒体合作伙伴的替代品,版权所有者的OTT产品在快速发展后风头渐弱。 不过,版权所有者从运营有方的D2C战略中获利:依托数据更好地了解粉丝群体,获得更多的收入,新增可重复利用或可试验新内容的用户触点,以及加强在版权销售谈判中的影响力。 此外,我们期望OTT解决方案能够为混合型B2B2C模式(即版权所有者为媒体合作伙伴提供直接可用的解决方案)的登场保驾护航。双方各展所长:版权所有者提供内容和赛事,媒体合作伙伴管理观众和流失率。5、媒体市场:从非流动和独家走向流动和协作 版权所有者主要通过周期性的大型独家版权交易获得收入,这种模式具有稳定的市场,但缺乏流动性,且风险较大。 虽然调查结果表明这一传统模式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我们认为,为了长期发展,版权所有者和广播公司需要减少对独家版权的依赖。 我们期望,版权招标能够向更多的潜在买家(包括小型媒体公司)开放,内容发行模式逐步趋向协作,提供更易获取的内容。6、脱颖而出:数据驱动,丰富粉丝体验 新冠疫情带走了现场观众和大型赛事,迫使版权所有者加大创新力度,重塑并提升数字媒体粉丝体验。 内容持有人加速布局数字化计划,催生了多种多样(兼顾质量与实用性) 的增值服务。 面对艰难又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版权所有者应更加重视控制技术投资,放弃噱头,克服同行压力,精准定位粉丝期望。7、超级聚合商:“彻底整合”的时代 纵观体育和娱乐行业,所谓的“流媒体之争”实际上是平台和用户的灾难,广播公司付出了巨大的市场成本,消费者也付出了高昂的订阅费。 相比独家版权,内容持有人越来越认可整合的价值,他们纷纷开展代运营交易。联系更加紧密的数字空间也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整合。 虽然版权市场已高度细分,我们可以预见,屈指可数的几家内容和科技公司将作为超级聚合商,引领媒体消费的“彻底整合”时代四、电子竞技释放无限潜力虽然电竞领域目前的商业成果参差不齐,但毫无疑问,该领域值得长期投入。电子竞技所创造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包括吸引新的粉丝与合作伙伴,以及创造新的收入来源。然而亟待解决的难题是如何产出优质的内容以及制定有效的变现策略。1、体育组织广泛参与电子竞技 过去2到3年间,体育组织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参与度大幅提高。外界对于电子竞技的态度从充满怀疑变为主动接受和了解。 虽然以往也有很多体育实体通过虚拟赛事来娱乐受众,但是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潜在趋势(深度剖析X)。体育与视频游戏在这一特殊时期碰撞出火花,催生出了许多前景广阔的应用场景。 分歧已经弥合 :体育组织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更好地抓住电子竞技的机遇,制定长期计划,实现可持续增长。2、电竞领域的各方面成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善 鉴于电竞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想要快速取得投资收益尚不现实, 这就要求体育组织对此具备充分的信心与耐心。 我们认为“游戏优先”的策略可以为电子竞技的发展夯实基础,也可为休闲与竞技类游戏的发展铺平道路。 要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电子竞技作为现场赛事的虚拟变体,应视为各体育生态系统内的一个全新项目3、模拟运动电竞开始踏上成为主流收视产品之路 虽然意见不一,但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模拟运动电竞终将成为一大主流收视产品。 的确,我们也认为,随着游戏业的发展、产品的改进、媒体报道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模拟运动电竞终将成为一大主流收视产品。我们希望未来游戏模式的开发过程中能够更多地考虑电子竞技,从而为非游戏玩家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最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游戏在年轻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将构成虚拟运动与传统运动之间的天然桥梁。因此,我们认为模拟运动电竞将是吸引游戏玩家和非游戏玩家的重大机遇,并由此实现游戏直播收视的大众化。4、电子竞技可帮助吸粉和留粉 受访者一致认为,建设新的电子竞技垂直领域无疑将创造众多机遇,吸引更多的受众和商业伙伴,并最终形成新的收入来源。 我们认为,潜在机遇的到来还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考虑到有效变现策略的制定问题。 最重要的是,电子竞技展现了其在吸粉和留粉方面的价值。疫情之下体育赛事停摆,电子竞技通过其跨平台的内容产出与传播能力,填补了粉丝对于体育内容的消费需求。5、版权所有者在电竞方面的主要挑战在于内容产出与商业模式现 创造电竞游戏本身并不等同于建立起了其与体育赛事的关联性。强大的内容产出能力是电竞成功的基础,可以使运动员、团队和赛事各得其所。 我们认为,要恰当选择比赛形式并建立强大的电竞平台(被列为第三大挑战),版权所有者必须与现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游戏合作伙伴)深入合作、共同创造。 显而易见,上述模式的实现要建立在财务可行性的基础上。由于目前尚不清楚体育行业的传统收入来源在电竞领域是否仍能发挥作用,因此体育组织应尝试设计专门针对电子竞技的变现模型。小结:总的来说,突发的新冠疫情推动了数字娱乐的加速发展,也为模拟运动电竞的发展创造了机遇。虽然调研显示这一潜在趋势可能会长期持续,但我们仍应时刻关注其最新动向。体育组织需要自行开发电竞策略,在其他类别游戏获取消费者之前先发制人。考虑到影响传统体育媒体市场的相关趋势,版权所有者须勇于尝试,主动创新,开发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以建立营收生态系统。若模拟运动电竞不能快速体现其财务模式上的优越性,那么在多样化和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将难以生存。因此,体育行业必须鼓足勇气打破传统,解放在内容产出与商业模式两方面的创造力,这是电子竞技取得市场的有效途径。五、中国的体育发展1、疫情下中国体育行业“危中存机”(1)疫情导致国内外体育赛事供给格局改变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爆发,多项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先后宣布取消或延期,全球体育赛事基本停摆。(2)体育营销市场需求向国内转移由于疫情影响,全球体育营销需求受到严重压制。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赛事相继重启,再加上未来三年诸多重大国际赛事如冬奥会、亚运会、亚洲杯、世俱杯都将来到中国举办,全球体育营销需求开始呈现出往中国转移的趋势。(3)线上健身成趋势,电子竞技发展加快脚步体育健身行业潜力巨大,线上健身成为当下健身新常态,线上健身有效带动了周边产品消费需求,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得益于线上健身的流行而进一步得到普及,据IDC2020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762万台,好于市场预期。虽然疫情对电竞产业链各环节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整体上给产业带来的机遇远多于挑战,主流竞赛今年纷纷在线上开赛,电竞用户逆势增长。中国电竞产业及时抓住了机遇,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了疫情期间国内体育产业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2、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新趋势(1)体娱融合:激进的热血与本能的娱乐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建设体育产业的重要性推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另一方面,无论是欧洲足球五大联赛、NBA等国际商业赛事还是中超、CBA这样的国内职业赛事,其在国内的受众虽广但核心观赛人群比较固定,作为扩大体育人群的有效途径,体娱跨界融合成为破局之道。(2)银发经济:健身消费领域新血液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基数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其运动健身需求不容忽视:城事智库2019年12月发布的《2019全国35城“运动友好”排行榜》显示有63.4%的老年人群(61-70周岁)每周健身5次以上;中国社科院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在《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中阐述基于八个城市的调研数据统计,有 70.1%的中老年人参与过运动健身相关的集体活动。银发族稳定的消费能力与频率较高的运动健身需求使得该族群近年来成为运动消费领域的新势力。(3)青少年体育:下一片蓝海政策支持,青少年体育发展势在必行,2020年10月16日,教育部发布重要信号:“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这意味着青少年体育开始在体育市场。为贯彻落实《意见》中关于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全国各省市纷纷加快推进青少年竞技体育培养战略实施,整合多方力量积极推进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据预测目前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市场规模达近3000亿元,但随着中考体育地位的跃升,预计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数量级的扩张。青少年体育将为体育培训与消费行业带来发展新契机。总的来说,校园体育消费将成为一大刚需,青少年群体将是未来运动健身市场的主流消费者,并为体育培训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4)卡位高端时尚,运动休闲风盛行近年来运动休闲风潮愈刮愈烈,运动元素已然站在了时尚最前沿。国内各大运动服饰品牌相继开拓时尚服饰市场,并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另一方面,时尚界对运动元素的青睐有加使得运动休闲风格开始摆脱传统“underground”标签,当红明星和网红纷纷将leg -gings、tracksuit穿上街头,在社交网络的助力下,运动休闲的高端印象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持久不衰的流行趋势。(5)赛事版权价格回归理性此次疫情的发生使燥热的赛事版权市场暂时降温,赛事版权过低的投资回报率以及跨国赛事版权的政治风险因素则让国内投资者更清晰地意识到其在体育版权上的投资风险,因此重新客观地评估赛事版权的价值体系成为当下主流诉求,我们相信最终体育赛事版权市场价格将回归理性。六、重点关注问题中国区与全球数据对比1、未来3-5年十大最具收入增长潜力的体育项目数据对比2、新冠疫情影响中国防疫抗疫的严密举措深刻影响着体育行业专家人士对行业的信心程度。从数据上看,中国地区行业人士对此次抗疫的信心程度与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国际其他地区行业人士,具体表现在有26%的国际行业专业人士认为体育行业的抗疫能力“非常差”,而中国地区这一数字只有7%;有36%的中国本土业内人士认为行业针对此次疫情危机的准备处于平均水平,其乐观程度要明显高于国际行业人士(仅有28%的受访专业人士认为体育行业的抗疫准备达到了平均水平)3、重点行业问题虽然国内外行业专家对于电子竞技在全球范围内强劲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并无异议,但在当下对于不同地区电子竞技项目发展状态的看法却不尽相同:由于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的一枝独秀,国内体育界人士对于现有电竞项目的发展状态普遍表示满意,有63%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电竞项目版权持有者所获得的商业成果符合或者超过预期,认为低于预期的受访者只占7%。而在国际其他地区这一比例要高得多(33%),并且在国际范围内只有不到50%的受访人士认可当前电竞项目版权持有者所获得的商业回报成果。4、未来3-5年体育行业面临的主要威胁在未来3-5年行业面临的主要威胁方面,中外体育行业人士也表达了些许不同的观点:受疫情反复的影响,国际行业专家普遍将健康与安全视为行业在未来3-5年内的最大威胁,而本土行业内人士则更加担心资本流入的减少对行业的冲击。……(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普华永道)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不顺天子

报告:未来3—5年全球体育市场预计增长率为6.4%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邢翀)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19日在北京发布《2019体育行业调查报告》,其中显示,未来3—5年全球体育市场预计增长率为6.4%,中国在全球体育市场增长中作用凸显,数字化成为2019年中国体育市场的关键词。这份报告是普华永道基于对来自49个国家的590位体育行业资深参与者的调查得来,其中包括体育协会负责人、俱乐部管理者及体育院校研究者等。从地区上看,报告显示,亚洲地区从业者对未来体育行业发展最为乐观,其预测的未来行业增长率为7.9%,美洲地区预测增长率降至6%,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体育行业从业者对产业饱和度的较高担忧。从项目划分上来看,电子竞技是全球最具收入增长潜力的体育项目,约87%的受访者对此表示看好;足球、篮球领域的收入增长潜力遥遥领先于其他项目,分别有80.2%和66.7%的受访者看好未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有53.3%的受访者看好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都市轻运动(如健身)的发展,该项目位列全部项目的第四位。聚焦中国市场,报告认为,从2014年开始,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跑赢中国GDP的增长率,2019年中国继续在全球体育市场增长中扮演领军者的角色,核心特征是体育数字化的转型以及在线体育的高速发展。普华永道中国体育行业合伙人金旸解释称,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市场的主要特征,在体育内容数字化方面,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和电子竞技市场,赛事组织者、体育联合会、体育媒体都在全力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为体育人群拓宽了参与渠道,提升了参与体验,也延展了体育行业的产业链条。”中国体育市场另一个增长点是“她经济”的崛起。金旸说,“她经济”除了在服饰、美妆、母婴等主战场热火朝天,如今已辐射到包括体育在内的精神文化消费市场,中国女性在体育参与、体育产品消费等方面都增长迅速。“女性体育消费在未来十年仍然具有巨大潜力,有望成为市场的主流风口。”(完)

回忆录

普华永道《2020年体育行业调查报告》:未来3-5年6大增收机会

体育大生意第2351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近日,《2020年普华永道体育行业调查报告》出炉,报告综合全球及中国780位体育行业领导者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呈现了产业发展宏观动向。总体而言,全球疫情使体育行业走向多元化,开辟新的收入来源,通过多元合作让整个市场更加流通与务实。随着国内外疫情发展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全球体育营销需求向中国转移。报告预测,倚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即将举办的大型赛事及商业成熟度的整体提升,未来3-5年亚洲体育市场年增7.3%。报告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几年,美国等地体育博彩类活动带来的收入将年增7.2%。授权、衍生产品,媒体版权和赞助等方面的收入也将略有增长(平均为3%)。票务与商务接待则可能保持不变。在全球范围内,89.3%的行业人士认为,提升数字媒体粉丝体验是体育行业的最佳增收机会。同时受疫情影响,78%的从业者认为体育组织将增加资金并加大投入推进数字转型。具体到中国体育市场,在针对疫情后行业复苏情况的调研中,中国本土行业内人士相较全球行业专家表现出明显的乐观情绪。近70%的本土业内人士认为,防疫措施一旦解除,体育赛事的现场上座率将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随着中国人均GDP迈入1万美元大关,体育市场还显现出以下变化趋势: 互联网加持下线上健身成为新趋势,并进一步带动可穿戴设备的消费热潮; 体娱跨界成为当下娱乐时尚新的流行元素; 各年龄层人群均表现出在体育健身方面的诉求增加,而其中银发经济开始在体育消费领域展现影响力; 国务院、教育部与体育总局的相关政策持续出台,青少年体育成为国民话题等。 随着国内外疫情发展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国内外体育赛事供给格局改变,全球体育营销需求向中国转移。未来三年诸多重大国际赛事如冬奥会、亚运会、亚洲杯、世俱杯、S11、大运会都将来到中国举办,预计全球体育营销资源将有望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倾斜。同时,以互联网健身为代表的新兴体育产业迎来重大发展利好。线上健身成为新常态,体育运动和健身行业借助互联网撬动亿万级别资本力量。线上健身有效带动周边产品消费需求,并带火健身相关游戏市场,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疫情下电子竞技凭借线上优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和关注,展现出抗疫韧性。中国电竞产业则及时抓住了历史机遇,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电子竞技取代了冰雪项目,成为中国体育行业专业人士一致认可的未来3-5年最具增长潜力的项目。此外,移动互联网与足球和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深度融合拓展了营收边界:头部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用户交互体验,提升用户观赛满意度,为传统项目注入新的活力。疫情的爆发则促进了更多流量的线上转化,提升了传统项目的关注度与用户粘性。中国防疫抗疫的严密举措与“互联网+体育”的商业模式创新使得中国体育界人士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信心倍增。随着电竞大赛相继落户,全球电竞的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动作、奇幻和射击类电竞遥遥领先于FIFA主导的模拟运动,但从中长期来看,模拟运动电竞终将成为一大主流收视产品。除电子竞技外,手机游戏也将成为未来游戏和电子竞技策略的关键部分,手机游戏开发商与体育组织之间的深入合作或可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在5G、VR等新技术的催化下,体育赛事电竞化也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由于职业联赛核心观赛人群相对固定,体娱跨界融合成为扩大体育人群的有效途径。各大赛事、品牌与转播方在积极探索流量明星与赛事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借由明星的示范效应与娱乐化的传播方式,打通体育赛事影响力与明星正能量传播力。体育综艺也为体育行业吸引了大波流量和关注度。以运动健身为代表的乐享型消费正逐渐取代生存性消费成为银发经济中的增长亮点。银发族稳定的消费能力与频率较高的运动健身需求使得该族群近年来成为运动消费领域的新势力。游泳、舞蹈、羽毛球、高尔夫、健身等运动受到银发族欢迎。随着老年人口对提升身体素质诉求的不断提高,银发族运动健身消费市场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青少年体育为体育培训与消费行业带来发展新契机。《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推动青少年体育地位提升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在政策红利和庞大流量的双重加持下,预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瞄准青少年竞技体育板块,助力其发展。校园体育消费将成为一大刚需,青少年群体将是未来运动健身市场的主流消费者,并为体育培训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市场规模达近3000亿元,随着中考体育地位的跃升,预计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数量级扩张。游泳为大中城市中青少年最热衷体育项目,篮球其次。运动休闲风卡位高端时尚,运动元素已然站在了时尚最前沿。国内各大运动服饰品牌相继开拓时尚服饰市场,并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在社交网络的助力下,运动休闲的高端印象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持久不衰的流行趋势。疫情发生使赛事版权市场暂时降温,赛事版权过低的投资回报率以及跨国赛事版权的政治风险因素则让国内投资者更清晰地意识到其在体育版权上的投资风险,因此重新客观地评估赛事版权的价值体系成为当下主流诉求。今年的调研结果也显示了数字媒体时代提升用户体验和交互的重要性。疫情下沉浸式技术与互动技术可以弥补体育运动在视觉效果和社交体验上的不足,人们对于短视频和点播内容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于未来3-5年体育行业的最佳增收机会,中外体育行业专业人士判断基本一致,数字化成为当下全球领域范围内的共同主题,包括提升数字媒体用户体验、电子竞技商业化、创建数字资产、改进粉丝现场体验、赞助商版权包装创新、媒体版权包装和发行创新等。在行业未来3-5年面临的主要威胁方面,59%本土行业内人士担心资本流入的减少对行业的冲击。资本对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体育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媒体平台的创新运营与交互能力,传统广播公司的数字化转型等。综上所述,疫情从根本上加速了影响体育行业的所有潜在趋势,催生出大量新兴产品和解决方案。疫情期间涌现的大量机遇有可能推动体育行业孕育已久却仍未成型的变革的发生: 例如混合型运动、多元化的收入来源、颠覆式的治理改革或是更为有效的协作模式。数字化转型、收入多源化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投资将是未来体育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获取《2020年普华永道体育行业调查报告》完整版PDF,请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普华永道

伶海

重新聚焦,时机正好?普华永道体育行业调查报告完整版|收藏

《2019普华永道体育行业调查报告》重磅来袭,这是继去年之后,普华永道中国发布的第二份体育行业报告。此前,普华永道全球在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发布了体育产业调查报告。这一次,在普华永道眼中,行业又有怎样的变化呢?跟圈哥一起来看看吧。报告来自普华永道中国(ID:PWCCHINA),ECO氪体授权发布2019年之于中国体育,是继往开来的一年。成功落地中国多地的第二届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第一次落户深圳的WTA年终总决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发车的第1000场国际汽联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于广西圆满落幕的苏曼迪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2019之于中国体育,是全民参与的一年。依据中国田径协会2018年的数据显示,国内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共计1,581场,累计参与人次583万;根据国际篮联的统计,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对阵波兰与韩国的比赛分别吸引了6800万与6000万观众;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占比达34%……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迈开腿」,体育,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新名片。在展望2020之际,近日,普华永道在北京发布了《2019年普华永道体育行业调查报告》,回顾过往体育行业现状的同时,也给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今年的报告在6-8月期间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与世界范围内的体育从业人员,就行业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调研与探讨。最终,获得了来自49个国家及地区的590份受访者反馈,这个数字较之去年上涨了约25%。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未来3-5年全球体育市场的预计增长率为6.4%。亚洲地区的受访者最为乐观,其预测的增长率为7.9%。报告指出,数字媒体版权预计将成为总体增长的关键动力,未来3-5年间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9.7%。在所有项目之间,电子竞技如期成为了最热门项目,连续两年在收入增加潜力方面排名第一,所有地区无一例外。紧随其后的是足球和篮球。在全球体育市场中,中国继续领跑增长。据这份报告显示,从2014年开始,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持续跑赢本国GDP增长。随着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传统体育行业压力倍增。体育行业领导者们已充分意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尽管近94%的人认为体育组织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目前仅有46% 正在实施具体的创新战略。体育行业领导者认为,让客户和粉丝参与产品开发是实施创新和转型的首要举措,75.8%的受访者对此重要性表示认同。此外,报告还指出,在体育消费领域,「她经济」依然有待挖潜。女性的购买力和影响力在消费市场占比达到七至八成,因此,女性体育运动的女性观众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商业化方面,部分体育项目的女性赛事取得了更好成果,与此同时,女性体育以及体育行业女性从业者们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但体育领域,女性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以北京马拉松为例,2013年-2018年女性参与者占比从12%上涨到18%,但2018年5200名的人数,依然弱势。整个「她经济」的市场规模在 2019年预计将达到4.5万亿,并且在未来十年内仍旧潜力巨大,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风口。除了这些内容之外,在这份报告中,你还能看到:B端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探索;女性在体育参与和体育消费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转变;娱乐总量停滞及更多选项分流、多种消费形态争夺消费者;有关这些问题,都将在报告中看到更详细的分析。所以,话不多说,上报告!

阿松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正式发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蓝朝晖)1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由体育总局经济司牵头,上海体育学院等科研院所和协会组织参与编撰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发展报告》)近日在北京发布,并作为体育蓝皮书系列之一正式出版发行。据悉,这是体育总局首次正式出版体育产业发展报告,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成绩的系统梳理和集中展示,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参考。《发展报告》系统梳理了2014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详细分析了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培训业和体育用品业五大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重点盘点了冰雪运动产业、智能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投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体育产业园区五大热点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总结归纳了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和创新实践,对新时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发展报告》分为三部分,十四章。其中,总报告指出,促进体育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是破解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的根本途径。并给出了促进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6条主要意见:以体育消费培育产业发展基础,以创新创业引领产业升级发展,以现代化体育人才构筑产业发展基石,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发展新阶段,以集聚模式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以国际水平提升产业发展新能级。据介绍,12月19日,在北京大学第十届体育产业高峰论坛上,体育产业蓝皮书《2019体育产业发展报告》项目正式启动。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何文义表示,“体育产业今天已经是最具成长空间的战略产业之一,未来对促进关联产业增长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和研究,发现体育产业的价值和商业模式的规律,对体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日不谈

《2017中国体育消费发展报告》,一封干货满满的表彰信

体育大生意第1445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本文作者:钟岚体育大生意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在这其中,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被誉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与此同时,体育消费近年来的增长势头颇为强劲,也让其成为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近日,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旅游局、统计局等部门参与撰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一经出版发行,就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和关注,尤其是在体育领域更是引得体育产业从业者竞相研读。▼《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的第五章重要介绍了我国体育消费的发展情况这部《报告》之所以在体育界引起轰动,不仅因为这是首部反映我国居民消费情况的年度报告,对体育消费的数据统计非常权威扎实,充分揭示了2017体育消费的八大热点,全面梳理了我国体育消费的发展现状和成绩,而且还逐一分析了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六大的工作重点和政策导向,极具前瞻性。一言以蔽之,《报告》干货满满,百读不倦,对我国体育拉动消费的潜力充满好评和期待,简直就是一封对中国体育产业点赞无数的表彰信。体育大生意将部分核心要点摘录分析如下,以供业内交流探讨:《报告》披露,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万亿元,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6%,这意味着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纪人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升级步伐明显加快。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区间,而且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30%以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意味着我国居民在体育消费方面的消费支出将开始大爆发。▼2017年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相比2012年发生巨大变化众所周知,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即食物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简而言之,根据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研究消费规律得出的结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逐渐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当一个国家的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区间,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居民将迎来在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能力大爆发。当恩格尔系数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区间,该国居民在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养老这等领域的消费能力就会迎来大爆发。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养老这五大领域在我国被誉为“幸福产业”。2016年6月27日,国家领导在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首次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并称为“五大幸福产业”。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围绕这五大“幸福产业”,要求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体育属于五大“幸福产业”之一如今在本次的《报告》中,五大“幸福产业”的消费能力也均被详细点评,其中体育消费获得的评语是势头强劲,相比于旅游休闲消费的加速升级的评语、文化消费的创新发展、健康消费的不断壮大、养老消费的全面提升,体育消费能够获赞“势头强劲”,也说明国家对于体育消费的增速和未来增长前景非常看好,体育在“幸福产业”中处于非常特殊的地位。谈到体育消费,体育不仅在“幸福产业”占据特殊地位,而且还是国家发改委倡导的“十大扩消费行动”的关键组成部分。2016年4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称,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主要围绕十个主攻方向来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具体包括:城镇商品销售畅通行动,农村消费升级行动,居民住房改善行动,汽车消费促进行动,旅游休闲升级行动,康养家政服务扩容提质行动,教育文化信息消费创新行动,体育健身消费扩容行动,绿色消费壮大行动,消费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行动。 体育既被列入“幸福产业”,又被列入“十大扩消费行动”,可见其拉动消费的潜力确实备受看好。具体到体育消费的详细数据,虽然2017年的具体消费数字尚未统计完毕,但《报告》披露,2016年我国的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19011.3亿元,增加值为6474.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从名义增长看,总产出比2015年增长了11.1%,增加值增长了17.8%。根据体育消费的内部结构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的9大类)、体育健身休闲活动。2017年,在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已投入中央资金30多亿元,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县级公共体育场、社区健身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2017年体育总局公布了首批96个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为体育消费市场供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动力。从地区层面来看,获得《报告》点赞的有:完成河西走廊航空运动产业圈建设的甘肃省,打造贯通京津冀的六条特色旅游休闲产业带的京津冀三省市,力推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甘肃打造的河西走廊航空运动产业圈从赛事层面,获得《报告》表彰的有: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甘肃段)、张掖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绍兴环城河国际皮划艇马拉松经典系列赛、CBSA 海宁斯诺克国际公开赛等一系列精品赛事。此外还有山东泰山国际登山节、酒泉“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体育活动。《报告》逐一详解解读了2017年八大体育消费热点,它们分别是:足、篮、排三大球,马拉松运动,山地户外运动,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和航空运动,体育旅游,体育彩票。在这其中, 《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实施冰雪运动、山地户外、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专项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增强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潜力。针对未来体育产业发展方向,《报告》对体育产业拉动国民消费的潜力寄予厚望,认为通过扎实推进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可以打造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下一步拉动体育消费有六大工作重点和政策导向。在这其中,体育大生意认为对于当今体育产业创业者们最具启发的三个政策导向就是:1、延伸六大体育产业链条,即健身休闲产业链、智能体育产业链、竞赛表演产业链、体育培训产业链、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链、体育彩票产业链;2、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品牌,打造世界级体育赛事品牌和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品牌,发展体育会展品牌;▼中国何时能培育出耐克这类超级体育品牌企业?3、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技能,完善健身消费政策,支持鼓励群众健身消费。以下为《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之体育消费发展情况(完整版)在“六大消费工程”、“十大扩消费行动”等政策措施的协调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升级,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为向社会大众呈现我国在扩大居民消费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步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的工作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组织编写了《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现节选《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之体育消费发展情况,供交流借鉴。一、体育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根据《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体育产业包含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11大门类。经核算,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19011.3亿元,增加值为6474.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从名义增长看,总产出比2015年增长了11.1%,增加值增长了17.8%。从国家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的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1962.1亿元和2863.9亿元,占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2.9%和44.2%。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的9大类)发展势头良好,总产出为6827.0亿元,占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33.4%提高到35.9%;增加值为3560.7亿元,占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49.2%提高到55.0%。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长较快,总产出和增加值名义增速均超过30%,反映了健康中国理念的普及,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总体而言,体育产业总量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为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二、体育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各部门多措并举,使得我国体育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显著提升。2017年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赛事、健身指导、健身文化等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稳步实施,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氛围。2017年投入中央资金30多亿元,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县级公共体育场、社区健身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2017年体育总局公布了首批96个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为体育消费市场供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动力。从地区层面看,一批具有特色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兴建以及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也提升了我国地方体育消费市场的供给能力。2017年甘肃建设了一批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垂钓基地、沙漠特色体育活动营地和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基地,并基本完成了河西走廊航空运动产业圈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西部地区体育消费市场的供给能力。2017年北京、天津、河北联合发布了《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贯通京津冀的六条特色旅游休闲产业带,将有力推动京津冀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2017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体育产业协作会议的召开,为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甘肃段)、张掖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绍兴环城河国际皮划艇马拉松经典系列赛、CBSA 海宁斯诺克国际公开赛等一系列精品赛事以及山东泰山国际登山节、酒泉“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体育活动的举办,有力提升了地方体育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体育消费需求。三、重点行业发展迅猛,体育消费市场活力凸显(一)足、篮、排三大球类项目稳步发展足球方面,2017年各足球协会全年开展赛事约30万场(不含校园足球),中国足球协会主办的各类赛事近15000场,各地方足球协会举办的赛事超过28万场。职业赛事、杯事和中国之队相关赛事现场观众人数超过950万人次,电视观众6.83亿人次。2017赛季,足球产业上游赛事市场收入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中游传媒、场馆收入规模超过60亿元人民币,下游培训、用品市场收入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篮球方面,中国篮球协会广泛开展全社会、全民参与的三人篮球比赛和各种活动。中国篮球协会主办的中国“三对三”联赛、“我要上奥运”全国三人篮球擂台赛和肯德基三人篮球赛,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参赛球队92000支,参赛人数超过50万人。排球方面,2017年由中国排球协会开发的社会赞助总额近1亿元,全年举办的比赛超过2100场,观众人数超过150万人次,其中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超过300场,共有男女28个俱乐部参赛,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国际A类排球赛事近100场,大众排球超过66万场,沙滩排球500场。(二)马拉松运动产业消费能力日益凸显中国田径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举办规模赛事(路跑赛事人数在800人以上,越野跑赛事人数300人以上)1102场,涉及234个城市(覆盖全国70.06%的地级市),参赛规模498万人次,赛事规模7年增长50倍;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赛事223场,B类赛事33场;预计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将超过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将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以北京马拉松和千岛湖马拉松为例,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马拉松外地参赛选手人均支出为3690元,略高于2016年的3665元,据推测2017年在北京等这类国内大型城市马拉松旅行参赛者的人均马拉松旅游消费在3000至4000元之间;2017年千岛湖马拉松外地参赛选手人均支出为2469元,据推测2017年在千岛湖等旅游目的地马拉松旅行参赛者的人均马拉松旅游消费在2500元左右。(三)山地户外运动消费市场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我国泛户外人口(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以上户外运动)已达1.3亿—1.7亿,经常参加山地户外运动的人口达到6000万—7000万人。从我国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及消费深度的持续提升来看,预计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当前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元左右。据统计,2016年户外用品整体市场规模达484.8亿元,其中核心户外用品市场规模达到184.4亿元,较2015年增长1.84%。2016年市场品牌数量也有小幅增长,户外品牌总数达到872个,其中,国内品牌430个,国外品牌442个。(四)冰雪产业消费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了3976亿元。截至2017年底,我国滑雪场总数达到703家,滑雪人次达到1750万人次,滑雪消费规模达到720亿元,占冰雪产业总规模的18.1%。同比2016年分别增长8.82%,15.89%和78.43%。从消费结构来看,年参加10次以上滑雪运动的占5%,人均消费2万元左右/年;年参加5-10次滑雪的占10%左右,人均消费1万元左右/年;年参加5次以下滑雪运动的初级冰雪运动者约占85%,人均消费3000元左右/年。截至2017年6月,我国共有室内滑冰场259块,室内滑冰场馆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比较集中。2013年到2016年,室内滑冰场从101块增加到259块,年均增长36.8%。滑冰人次从670万人次增长到2000万人次左右。滑冰场馆主要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商业综合体中。90%以上消费人群为4-16岁的青少年。2017年滑冰运动消费总规模达到610亿元,占冰雪产业总规模的15.3%。(五)水上运动项目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度赛艇项目总产出达到42.136亿元,较2016年的6.806亿元上涨了519.1%;皮划艇项目2017年度总产出145亿元,较2016年的70亿上涨了107%,年度增加值54亿元,较2016年的33亿元上涨了63.6%,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达到40亿元;滑水项目2017年度社会投资总额1700万元以上;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摩托艇项目本年度社会投资总额近1.4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30亿元以上。(六)汽摩和航空运动消费市场发展力度空前2017年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举办的全国性锦标赛共计119场,国家级休闲旅游集结赛和各类文化活动共计8场次,目前审核授牌256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评审认证14家星级营地,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参与20万人,带动综合经济收入2.5亿元。根据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所有自主产权赛事的统计,截至 2017年12月,场地赛车项目全年社会投资约17.3亿元;越野拉力项目全年社会投资约26.5 亿元;全地形车与摩托车项目全年社会投资约为 9100 万元;集结赛及其他活动全年投入约 2000万元。国内汽摩运动项目全年社会投资逾 47.4亿元(不含场地建设费用)。2017年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中国车辆模型运动协会和中国航海模型运动协会举办赛事95场。并举办了首届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在该大会上重大项目签约额为1450亿元。经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命名的航空飞行营地超过150家,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人数为30190人,注册会员18045人,2017年新增会员1587人,增长率为5.5%。汽摩运动和航空运动供给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参与人数的稳步增长反映出我国汽摩运动和航空运动消费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七)体育旅游业消费市场突飞猛进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公众对体育、旅游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与旅游进一步融合,满足人民群众节假日期间多样化的体育旅游需求。2017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旅游局共同推出了内蒙古阿拉善越野e族沙漠汽车精品线路等15条“十一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及三亚中国体育庙会体育旅游线路等18条“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涉及徒步、骑行、漂流、自驾、水上运动等运动项目,为百姓长假出行提供了很好的指南与参考。根据各线路上报信息统计,两部门共同推出的15条十一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7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9%和21.10%,增速高于一般旅游线路,体育旅游的迅猛发展态势可见一斑。(八)体育彩票销售额再创新高2017年,中国体育彩票年销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09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5%,筹集体彩公益金52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0%。其中,乐透型体育彩票销售1048.61亿元,竞猜型体育彩票销售928.52亿元,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119.79亿元。按省市来看,江苏省年销量首次突破200亿元,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福建省和河北省年销量突破100亿元。体育彩票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了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四、下一步工作重点(一)建立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为导向,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消除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建立现代化的体育产业体系。以体育产业规划为引领,以运动项目产业为核心,以体育综合体为抓手,以市场为主体,以“体育+”和“+体育”为路径,以产业园区、基地和大数据为平台,以创新为动力,以体育产业政策为保障。紧紧围绕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二)延伸体育产业链条通过延伸体育产业链,推动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产业集聚发展,拓展体育消费市场空间,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效应。发展与健全健身休闲产业链,带动休闲、养生、养心、健康等方面的消费;发展与健全智能体育产业链,培育智能体育产业消费市场;发展与健全竞赛表演产业链,形成以体育赛事为龙头,赛事观赏为核心,涵盖赛事策划、赛事中介、赛事组织、赛事运营、竞赛媒体等形态的赛事表演产业体系;发展与健全体育培训产业链,推动体育培训业发展;发展与健全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链,打造中国体育用品品牌,提升体育消费市场国际竞争力;发展与健全体育彩票产业链,积极宣传体彩公益形象,扎实推进体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国有体育企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支持创业者发展体育产业,支持转型及双创企业发展体育产业。进一步提升体育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壮大企业实力。提高产业运营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体育企业资本化运作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推动体育产业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品牌,打造世界级体育赛事品牌和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品牌,发展体育会展品牌。(四)扩大体育消费市场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主办和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积极创建地方、民间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发展体育职业联赛,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活动需求。发挥体育场馆、体育综合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对体育消费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通过建立与完善各类运动项目产业体系,提升项目产业市场供给能力和水平,满足各类运动项目爱好者的消费需求。(五)夯实体育消费基础持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学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和结构,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有效对接居民休闲健身实际需求,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重视学校体育在激发青少年体育兴趣、培育青少年运动技能以及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体育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培养民众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技能,养成体育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健身消费政策,支持鼓励群众健身消费。积极落实“六个身边”工程,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不断夯实体育消费基础。(六)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激发新的体育消费热点,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推介各类体育健身场所和消费信息,增强公众体育健身意识,引领体育消费趋势。合理利用带薪休假制度,增加居民闲暇时间,为居民体育消费创造有利条件。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消费理念。创新体育消费方式,提高体育消费便利化程度。加大体育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优化体育消费市场环境。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