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入学术圈的科研小白你是否对浩如烟海的数据库而摸不着头脑是否因为没有权威的数据而唉声叹气第1稿 ······ 第2稿 ······ 第3稿······第N稿费劲心思好不容易写完论文还找不到投稿网站?不过别慌!这次小编用尽浑身解数,为大家整理了最全的体育科研数据网站!网站在手,C刊我有!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经过前期的梳理,现将有关查阅数据、论文投稿、课题申报、教学培训等相关网址信息提供如下,仅供大家学习参考。01大家在写论文时,准确真实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经常难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做此数据推荐如下:数据来源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www.ncpssd.org)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www.nssd.org)2中国知网:国内最大学术数据库,包括期刊、学位论文、统计年鉴等http://epub.cnki.net/kns/default.htm3万方数据:仅次于中国知网,包括期刊、学位论文等www.wanfangdata.com.cn/4人大复印资料:期刊、论文等http://ipub.exuezhe.com/index.html5维普:期刊、论文等http://cqvip.com/6国家统计局:www.stats.gov.cn/7中国人民银行:www.pbc.gov.cn/8财政部:www.mof.gov.cn9国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www.drcnet.com.cn/10中经网(国家信息中心):www.cei.gov.cn/11《中经网统计数据库》:http://db.cei.gov.cn12《中经网产业数据库》:http://cyk.cei.gov.cn13《世界经济数据库》:http://wdb.cei.cn14《一带一路统计数据库》:http://ydyl.cei.cn微观数据1中国国家调查数据库网站地址:http://cnsda.ruc.e.cn/http://charls.pku.e.c/zh-CNhttps://www.cpc.unc.e/projects/china/2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IS)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网站地址:https://chfs.swufe.e.cn/该网站可申请下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调查(CGGS)数据等。该网站可申请下载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库、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社会网与求职调查数据库、青少年科学学习调查数据库等。4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China Data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CDC)http://www.tsinghua.e.cn/publish/wkjsc5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数据网址http://css.sysu.e.cn/Data6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http://www.cnsda.org/index.php?r=site/datarecommendation7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是一个为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公共学术机构,同时也是一个为上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的公共服务平台。http://cms.shu.e.cn/Default.aspx?tabid=169168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http://www.moa.gov.cn/sydw/ncjjzx/gcdgzdt/gzdtg/201302/t20130225_3225848.htm9中国城乡流动数据库(RUMIC)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https://www.iza.org/organization/idscpage=27&id=5810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UHS)Urban Household Survey1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http://www.cssod.org/index.php9.12CDC(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http://www.chinadatacenter.tsinghua.e.cn/13数据服务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http://www.sachina.e.cn/Index/datacenter/index.html14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http://www.sass.org.cn/sdy/singleArtshow.jsp?dinji=32915中国统计数据(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company/index.htm02大家在投稿时可以选择的学报有体育学学报和教育学学报,投稿方式及投稿网址如下:03除此之外,小编还整理了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网站,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协会网站以供大家参考查阅。04以下是纵向常规科研项目的机构信息,请大家查阅。纵向常规科研项目申报时间节点及部分委托科研项目的机构注:以上项目申报时间是以该项目申报上一年度的时间来确定,具体申报时间,敬请参阅具体发布时间,另,各委托科研项目机构,是依据个人经验和有关信息确定的,若有不正确,敬请各位老师参阅所委托项目机构的实际情况。最后小编祝大家论文一稿过投什么中什么科研顺利事事顺心最最最重要的是~~保住发际线来源:陕师大体院研苑
中国奥运征程中的每一块奖牌、每一份成绩,不止是由运动员和教练的汗水铸就而成,背后,更离不开一群兢兢业业的体育科研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科研所”)竞技体育科研团队,长期深入国家队运动训练一线,为田径、游泳、乒乓、举重、跳水等近20个运动项目的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综合科技支持,在训练监控、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调控、伤病防治、运动康复、营养补充、信息分析等方面,为我国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和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保障,他们不懈努力,运用科技的力量作出科研人的贡献,用科技助力奥运。竞技体育科研团队硕果累累,主持完成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理论与方法》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建成运动心理和运动训练监控2个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国家基础性工作项目及国家体育总局重点攻关课题等重大科研工作。竞技体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秋表示,国家队奥运备战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在政策上非常重视科技的作用,组织大量的奥运课题攻关,以教练团队为核心,以科医人员辅助配合,组织科研人员加入实现更加科学的训练。科学训练提高整体水平,打下了整体的基础,我们再以冠军模型为参考,个性化塑造打造冠军。四年奥运周期拼的不仅是刻苦训练和技战术的提高,更是一种体育科技的比拼;这其中,我们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和运动团队一样,视国家荣誉高于一切,默默奉献,在成绩的取得上功不可没。生于1983年的姜自立于2017年博士毕业后来到科研所工作,在国家田径队随队进行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保障工作,别看才工作一年,但已经在冠军模型等方面做出很多工作,快速成长为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姜自立说:“作为科研人员,应该提供很多参数给教练员参考,比如运动员的力量、各种身体形态的指标、专业技术的指标等等,有了这个指标,运动员进行对比之后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我们的强项在哪儿。‘强项更强,恶补短板’,这不仅是体育总局给运动队的要求,更是对我们科研人员的期望。”参考国内外各项大赛数据,结合大量优秀运动员个人信息总结提炼出来的“冠军模型”不仅是姜自立所在的田径队的研究任务,国家游泳队科研团队负责人程燕也正在进行这项工作,“冠军模型的总结和制订是总局向我们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各个项目的科研团队现在都在总结,这也是科技助力奥运的重要方面,游泳队出了很多明星球员,每个人的特点都非常鲜明,我们更需要去采集这些个人技战术特点和个人情况,结合国内外大赛经验,在个性中总结出共性的东西。”国家摔跤队科研团队负责人何子红和国家举重队科研团队负责人赵鹏都认为,像鲨鱼皮泳衣、自行车头盔等科研攻关效果能立竿见影,但在日常训练中,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科技服务。每天关注运动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包括对运动员体重控制、营养品补给等各方面,进行适时的检测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反馈给教练,教练可以准确掌握变化,从而科学调配每天的训练量和提供适当的干预,达到更加合理和个体化的效果。国家乒乓球队科研团队负责人肖丹丹动情地说:“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是体育界的一面旗帜,是国人的骄傲。正因如此,乒乓球科研工作充满了挑战。给予世界一流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切实有效的科技支撑,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一个个问题,对我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因为有梦想、有不服输的精神、有愿意接受挑战的性格,以及对乒乓球科研的热爱,在所领导和同事,以及乒乓球科研前辈对我的极大支持和帮助下,我和我的科研团队一直以来并将长此以往,全情付出,加倍努力。”
2019年12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GoMore北京攻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科研所会议厅举行技术合作关系签约仪式。总局科研所副所长冯连世、副所长杨杰、科研所科技成果转化处曲伟铭及GoMore董事长兼总经理郭信甫等出席签约仪式,以今年发布体育强国的建设策略为考量,强化发展体育科学研发的推动,共同制定运动科学相关产品开发标准以及全民运动促进方案。签约仪式上,杨杰副所长代表科研所与郭信甫董事长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书,技术支持合作牌匾和授权证书则由冯连世副所长向北京攻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颁发。图一:到场领导手拿技术合作签约仪式手牌留影冯连世副所长表示总局科研所将与GoMore北京攻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两个方面的合作。一是在技术研发方面,双方将以GoMore专业运动心率算法及运动专业相关知识为基础,进行深度的科学技术验证、测试与开发;二是在科研成果应用推广方面,双方将以AI运动数据技术中的运动生理指标及人工智能教练功能进行研发推广,并努力实现科研成果和产品走向大众化、产业化。科研所将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携手攻摩公司强化技术研发能力,依托双方在科学技术、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实践等领域的基础和经验,共同为体育强国建设做出贡献。图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冯连世副所长致辞GoMore郭信甫董事长讲到:“在国内体育行业中,体能训练和训练监控设备装置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而人们对于掌握运动装置效果和科学训练方法的需求日益增长。”双方的合作将为广大群众提供卓有成效的运动科技保障,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训练监控科学化水平取得突破。通过建立体能训练模型,精准和优化训练过程,GoMore AI运动数据技术为每位使用者提供个性化训练指导及课程规划目标。图三:GoMore北京攻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郭信甫董事长致辞关于GoMore:GoMore的AI运动数据,专注于运动生理学指标及AI智能教练解决方案。其以精密的体能演算法,打造即时且个人化的体能模型,为使用者提供即时专业的运动生理指标监测及AI人工智能教练指导方针。鉴于复杂的生理讯号对于运动的重要性,GoMore AI运动数据能够协助使用者能有效率的运动,同时可避免运动伤害,让科学化的运动训练不再遥不可及。在精确度上,不仅通过由国际级训练中心ETSU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历时三年的实验验证,还发表了两篇精准体能模型验证论文于全球权威机构ACSM美国医学学会。GoMore的愿景是在于为人们提供真实、精准且有意义的运动解决方案,真正符合运动训练目的,与整个社会一起迈向更智能、健康、美好的未来。
1月11日,市体科所召开2021年首次全体职工大会,传达市局各类会议精神,回顾并总结2020年工作等。市体科所副所长汪春园主持会议,全体职工参加会议。会议首先由党支部书记、副所长陈飚传达《中共宁波市纪委关于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的主要内容,通过一起起鲜明的现实案例,强调严格落实各项纪律规定,切实要求全体职工将纪律挺在前面,强化单位内干部间的相互监督,坚决将腐败思想扼杀在摇篮里,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除了严格要求纪律外,会议还针对近期疫情返潮现象再次进行强调。先传达了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中共市委办公厅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再根据单位实际,提出防控要求,要求全体职工紧绷疫情防控弦,严格落实外出报备制度,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随后,全体职工通过朗读个人年度总结的形式,回顾了2020年度的工作内容,表述了个人在思想政治、业务提升等方面的成绩及不足,全体职工畅所欲言、交流思想、总结经验。党支部书记、副所长陈飚对下步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对外服务的良好形象;三是开拓创新新领域,做好当下运动队保障、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的通知,创新发展,拓展规模及业务。四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开展多样化的党课,抓好党性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来源:宁波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报讯(记者林海 通讯员王炯)近日,宁波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新成立的体科所有四大功能:科学健身研究和指导服务、国民体质监测和运动处方的推广应用、运动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运动员提供科研和医务等相关保障。宁波籍奥运冠军石智勇保障医生、宁波籍游泳世界冠军汪顺保障医生、长期从事国民体质监测的专家、骨龄预测专家等运动医学专家,将成为全宁波运动爱好者的“健身医生”。“体科所的成立对于宁波体育界来说是一件大事。我们将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科学健身、伤病治疗等热点需求,通过线上教学、线下指导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专业性强、操作简单、效果体验好的科学健身指导。”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宁波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排球科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具体的研究内容亦十分丰高。依据体育科学研究资料分类的方法,参照体育文献资料目录编排的要求,按照排球运动课题的研究方向,根据排球运动课题内容的研究性质等实际情况,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体如下:一、排球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追溯排球运动的发展进程,揭示研究对象的特征、发展规律及其成因,阐述其今后发展的走势,如“论竞技排球发展的动力机制”“试论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机制”“排球技术、战术的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等。二、排球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揭示其动作特征及机理,如“对我国优秀女排队员跳发球助跑起跳的动力学研究”“世界男排优秀队员扣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我国部分优秀女排运动员1号位后排进攻技术的运动学研究”“优秀男排运动员沙难排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对中国女排运动员屈臂扣球与抢臂扣球的机理解析”等。三、排球战术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世界排球强队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战术运用的实践效果的统计分析,揭示其运用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据此设计新的战术形式及其打法,如“排球后排进攻战术有效性研究”“单脚起跳背飞扣球战术打法的研究”“论摆动进攻”“快夹塞”与“假夹塞”的运用与研究”等 。四、排球训练理论与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排球运动训练的状态和规律的探索,对排球训练的主题、训练方法和组织、影响训练的因素、训练效果的评定及竞赛等进行的研究,如“排球场上核心队员培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对我国女排队员成才过程年龄特征及队伍衔接的研究”“排球技术特点与绝招形成机制的研究”“排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的方法学研究”“排球技、战术创新的研究”“排球运动员机能、心理、技术、素质评定规范化研究”“高水平排球运动员速度力量及耐力训练方法研究”“高水平排球队大赛前实战模拟训练的研究”“中国女子排球甲级联赛主客场制下多周期的小周期安排及竞技状态调控的研究”等。五、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教学理论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探索排球教学的特殊规律,借以对排球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材进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练习手段、课的组织及考核等进行研究,如“排球教学原则重构原理与方法的研究”“排球分段教学进度的研究”“排球普修课教材内容优化的研究”“排球普修课技术、技能考核规范化的研究”“排球专修课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排球传球技术多种教法实验研究”“排球普修最佳教学程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排球正面传球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排球正面垫球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等。六、排球运动员选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遗传学的理论,借助人体测量与评价,结合排球运动的专项特征,选取在排球运动方面有杰出才能和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的研究,如“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研究”“儿少排球运动员选材标准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等。七、排球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应用运动心理实验和测试方法以及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对排球运动员训练与竞赛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如“我国甲级女排主力队员与替补队员角色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操作反应时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我国成年女排二传手性格特征与其二传行为的关系研究”“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的焦虑特点及影响因素”“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比赛失常的心理因素及自我调节的研究”“中国甲级男排团队内聚力的研究”等。八、排球运动竞赛组织和规则裁判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运动竞赛学与裁判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排球竞赛规则发展和完善、规则的修改对排球技、战术的影响,竞赛制度与编排以及裁判员及其工作等进行的研究,如“排球规则的研究与修改”“竞赛规则的沿革及亚洲排球技、战术走向”“世界女排锦标赛混合制编排法探析”“排球裁判系统程序设计与控制研究”“排球裁判员执法视野与视线的研究”等。除了上述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职业的群体,从事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等运动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小学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少年儿童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等方面的仪器设备的研究;排球运动员运动创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排球运动员疲劳诊断和恢复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国职业排球市场运作机制的研究等。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在英国,有2.4%的从业人口在体育产业工作;在美国,这个数字为近400万,余额占从业人口的2.5%,而在亟待发展体育产业的中国,这个数字还不到0.4%。在众所周知的46号文发布后,体育产业领域的十三五规划发布,明确指出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从业者数量将达到600万。第十期体育职人圈,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老师,详细分析中国体育产业人才现状与未来,以及为什么现今体育产业发展的痛点仍然是人才。以下为本次讲座的音频与文字实录,欢迎收藏与学习!体育职人圈讲师简介何文义: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伦理学、宗教哲学在这次活跃的线上分享会之后,有不少人都在期待和敦促这一期的内容沉淀了。今天,生态圈以音频+文字的形式,为您整理了本期课堂的精华部分。您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及喜好,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温习。音频版实录请您点击下方的绿色播放按钮,收听本期课堂音频实录体育职人圈010 - 何文义来自体育产业生态圈00:0017:47文字版精华实录何文义:各位群友大家好!受体育职人圈的邀请,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主题,叫中国体育人才教育的思考。中国体育产业现在最大的瓶颈,可能就是人才培养了。现在大部分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在于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里培养的体育人才还是相对的缺少一些,我想这可能跟体育产业受到重视程度不够也有关联。但所谓,体育人才不在体育,而在于关联产业。培养体育人才也不是一种模式,人才不一定在体育系统里边去培养,我们可以去把旅游,这个大健康,甚至是文化产业里的人才进行融合,连同他们的产业一起融合到体育行业里。所以,体育要匹配的人才,竞技体育匹配的人才,首先要从天才入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选材的一个机制,竞技体育的规律是效率优先、选才优先。我们传统的体育普及的规律,就是要把体育理念和体育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到各个中小学去。我们在竞技体育跟传统体育普及当中,要平衡这两个原则,一个是效率优先,一个是公平优先。现在讲效率优先、公平优先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有很多的案例可以来说明这个问题。什么是效率优先?高科技的东西,精英的东西,出成果的东西,比如“奥运冠军”,都是要求效率优先的。像美国,作为现在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是最多的。但如果我们反思下,为什么美国会有这么多先进的科技研发成果?难道真的是美国人比我们聪明?其实恰恰相反,这当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美国有一套严整并且完善的挖掘人才的体系。在诺贝尔奖上有这么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美国的诺贝尔获得奖者来自于移民,不是美国本土培养的。”实际上,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像从北大、清华毕业的这批最优秀的学子,本科毕业之后到美国留学,留在美国创造的。这就告诉我们,美国在做的是一种全球选才式的精英教育。他们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全部拿到了美国,替美国去创造财富,创造知识。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做法。当然,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强调,用各种政策吸引各个领域的专家、科学家回国就业。科技发展纵然如此,我们如今讲体育圈子也是一样。你想要得到优秀的体育成绩,就必须用这种效率优先的思维去做事情,而不能用公平优先的思维去做。这就是一种教育的规律。但体育产业里,还有一个是本质的问题要研究清楚,那就是体育产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就像我们现在讲,互联网企业的本质是什么?BAT所代表的百度、腾讯、阿里这三大公司,本质究竟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实体公司?其实都不是,他们实际上是广告公司,百度跟阿里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60%甚至是70%以上了。我们再来看体育产业的本质是什么。体育赛事的本质是什么?本质还是要吸引眼球,最后用广告和赞助来支撑它的发展。所以,体育天然是个广告媒体,它实际上就是个媒体属性的产业。我们讲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为什么加拿大办奥运会赔了钱?一直到2006年才还清债务,还了30年。为什么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又能挣钱呢?很多人都认为是尤伯罗斯很伟大,创造了一套成熟的商业赞助体系,拯救了奥运会。当然,尤伯罗斯是个天才,但是去深入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是媒体在帮助奥运会发展。尤伯罗斯对比下两届奥运会,1976年的时候彩色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甚至很多国家地区还没有配备电视。所以,奥运会期间只有现场观众跟收音机观众,电视观众是很少的。那个时候是没多少人能关注到奥运会的,通过报纸获得的信息已经很晚了。但是,1984年的时候彩色电视机普及了,全世界可能有二三十亿人同时能看到奥运会,实际上二三十亿个眼球决定了奥运会的价值。到目前为止,奥运会的价值还是取决于这个电视版权,其实就是眼球经济的买卖。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体育核心是媒体。如果说一个体育赛事没有人关注,就没有价值。办一个体育赛事就像拍一部电影一样,前期的拍摄与剪辑只是一个基础,你如果不进行后续的营销传播,它是不会产生太多商业价值的。拍电影一个亿,宣传一个亿,十个亿票房。你拍电影一个亿,不去宣传,可能两千万票房都没有。做个赛事也一样,你做个赛事前期可能花了五百万了,但你如果不去找平台给你宣传打出影响力,可能就不值钱了,这是同一个规律。我个人以前研究过文化产业,我认为体育产业就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所有的核心规律都是一致的。我在2004年就提出来一个规律:在做文化产业的时候,主体产业应该用于锁定客户,用关联产业来挣钱。就好像在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句话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样,用文化活动来吸引人流,让小商小贩们去挣钱,是一个道理。做体育产业也一样。我们可能用赛事作为锁定客户的工具,办赛可能是赔钱的,但它周边的产业在挣钱。当然我们在做的时候,我们必须把周边产业锁定在我们自己手里边。否则我们花了钱培育出一个赛事,培养出影响力,吸引了一堆人过来,结果让周边人挣钱,你自己不挣钱。那实际上不是你这个赛事不挣钱,而是因为你的商业模式没设计好,没有把这些都关联到你的商业模式当中来,商业模式设计是体育产业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现在跟一些地方体育局在做一些规划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听到一个词:体育事业。人们往往会把体育事业跟体育产业分开来讨论,其实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体育、文化、教育、卫生、健康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事业属性的,我们在做产业的时候,不要被名词概念所困住,因为我们在做产业,其实本质上也在做事业。我个人认为体育事业只要有商业模式,它就是体育产业。同样,体育产业如果你没有商业模式,你就是只是在做体育事业。体育事业加商业模式,就等于体育产业。讲完商业模式,我们再来讲讲“体育+”的概念。所谓的“体育+”,我们不是说体育就随便乱加,我们加的话也有个规律,是一个横向的,跨界整合和纵向产业链打通的一种加法。体育里有它自身的产业链,围绕着体育上下游去布局,这个产业链其实是很长的。同时呢,我们在做体育的时候,还能够让关联产业做增值,就是跨界去让关联产业做增值。我们在培养体育人才这一块时要明白,培养人才不能够局限于从体育院校去培养人才,体育也可以去跨界整合。所以说,体育产业的链条里边,我更希望有商业头脑或者是有商业经验的人来做这个体育产业,而不是说你只会某一项体育运动的人来做这体育产业。很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忽然发现遇到了瓶颈,自身脱困不了,那就需要靠外在的一种产业来进行融合,来提升。而体育正好具备这种功能,因为体育是它是以人为本的,是人的生活方式的表现,它是跟人的任何一种行为、形式都有关联的。除去我们常说的体育旅游之外,体育如何跟农业去融合呢?其实也是一个新命题。体育人才首先要有一种创新的人才,传统观念要抛去,不要固有的概念把你束缚了,你首先要学会如何去创新,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体育跟体育产业是两回事情,体育是一种文化,体育产业是个商业。体育文化可以传承,但是商业要用资源,把它进行交易,设计出商业模式,变成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进行交易,这其实是两回事。最后总结一点,我们讲体育产业,其实要跳出体育来做体育产业,我们最终应使得体育产业从旅游上挣到钱,从地产商挣到钱,从媒体上挣到钱,从农业上面挣到钱。我们必须首先有这个跨界思维,你如果只盯在体育赛事门票上去挣钱,从运动员经济上挣钱,那可能你什么钱都挣不到。问答环节:问:何老师你好,您认为进入体育产业是最理想的途径是什么?何文义:我们中国文化哲学里边有个概念叫匹配的概念,我把它总结为穿衣哲学。大家都知道,你去买衣服的时候你肯定要穿一件合适的衣服,不是衣服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就匹配你的,合适你的是最好。所以我们讲从哪个途径进入体育产业最理想,因人而异,因你从事的行业而异。如果说你是一个什么行业经验都没有,或者是从体育院校刚刚毕业的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那我建议你最好从体育教育培训入手。譬如你本身就是搞传媒的,那我就建议你做的传媒工作,跟体育传媒进行融合,发展。成功是有一定规律,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问:何老师,您是否建议大家出国学习体育产业?何文义:我们的体育产业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可能二十年左右吧。国外生活有助于你理解体育生活方式对他们的重要性。但国外的体育经验要跟中国结合,实际结合,它才是有效的。你如果是照搬、照套,那可能是你学完了归来你还是一头雾水。对于中国的实质情况还是要了解清楚。问:何老师,对于没有运动背景,专业类是商科的学生来说,在体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何文义:体育产业可以归纳为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取决于你的大脑,而并不是取决于你学到的固定的知识,取决于创意,取决于你的知识。你学的知识能跟体育撞击出火花,才是关键。另外,体育是个生活方式。你只是远离于体育的话,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帮助,没有用。你只有能够亲自去参与一项体育运动,你了解体育运动爱好者的实际需求,对你商业的模式会有帮助。问:冬季运动产业如今发展怎么样了?如果想做这个产业,有没有什么进入的途径?何文义:冰雪产业的话,其实我们讲两种,一种是奥运冰雪,一种大众冰雪。奥运冰雪你必须要专业化,要把它打造成眼球经济。而大众的冰雪运动是体验型的,体验型的东西你要满足它的某种体验,某种生活方式。精英的体育运动它主要靠媒体注意力来挣钱的,大众运动是靠装备、衍生产品挣钱的。所以你要想清楚怎么去挣钱。任何一项运动的普及,包括我们现在强调的这个冬季运动,面临着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练。从教育培训这个角度入手,这是最好的。所以想做冰雪产业,就从教育培训开始,或者跟别人合作做冰场,冰场做完之后就可以延伸到冰球俱乐部,在俱乐部我们就可以培养冰球的人才,然后可以打冰球联赛。此外,冰球联赛模式是体育娱乐的模式,靠电视转播与版权等角度入手。而冰球运动员的经纪生意也可以入手去做的。去发现一些冰球的好苗子、天才,然后做他的球员经纪,帮助他培养,让他成才,之后获取体育经纪的价值。体育圈招聘【体育圈招聘】传送门小程序分享人:何文义文字整理:殷豪男音频整理:殷豪男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9月18日,智慧体育大会主题论坛活动在万盛举行。论坛共分为“智慧体育+”融合发展论坛、成渝双城和区域智慧体育联动发展圆桌对话,体育专家和代表们重点围绕体育与旅游、医疗、养老等产业和智慧体育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祥晨,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黄海燕,华为科技中国区ICT规划与咨询部智慧体育咨询总监齐磊,盛力世家(上海)公司总经理、中国体育直播CEO钮钢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与了本次论坛。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祥晨在演讲时指出,智慧体育可以连接运动服装、健身器材、旅游、地产、公共设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更涌现了智能穿戴、VR/AR互动等形态,都将为体育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并且促进城市生态的升级。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黄海燕表示,科技助力体育产业是多形式、深层次、全方位的,以5G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体感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将迎来革命性的应用爆发期,成为变革体育消费方式、优化体育产业供需结构、延长体育产业价值链、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强劲动力。在成渝双城和区域智慧体育联动发展圆桌对话上,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晓灵围绕“如何加快成渝两地高校间合作”发表了讲话。黄晓灵建议首先应成立成渝体育高校联盟,资源共享、师资互换、学分互认、赛事共建;其次,对体育人才进行定点培养,对科学研究进行定向投入,推动社会服务智慧升级。9月17日到20日,万盛经开区文体中心体育场馆、社区设置了智慧体育应用场景,区内外各类人群可前往免费体验科学健身、智慧体育竞训、康体服务,突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体育用品、运动健康的创新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大会期间还举行了重庆市智慧体育大数据平台建设筹备组签约仪式,重庆市体育局、万盛经开区管委会、重庆日报、重庆有线、华龙网集团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体坛华奥精英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盛力世家(上海)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智体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将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重庆市智慧体育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慧体育大会,肩负着体育智慧化的重要使命,大会把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作为战略选择,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动重庆智慧体育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智慧体育生态建设,从而实现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唐小堞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0日电 题:你所认为的2020“体育荒年”,正在深刻改变中国体育记者 王禹时光呼啸,转眼岁末将至。回望2020年的中国体育,记忆中定格的鲜活画面,或有疫情来袭时的茫然,或有空荡赛场中的寂静,或有赛事重启后吸引的巨大关注,或有病毒“围堵”下健儿们的奋力拼搏……放眼全球,东京国立竞技场的奥运圣火没能如期点燃,欧罗巴大陆的足球盛宴偃武休兵,顶尖赛事大面积停摆甚至取消,让2020年体坛凭空多了些许“荒凉”。然而就在这个人们眼中的“体育荒年”,中国体育正在进行着深刻变革。特别是当你将目光从竞技场收回,举目向身边四望,所能看到、感受到的,正是中国体育潜移默化却又紧锣密鼓的“换挡升级”。资料图:新疆太极拳协会展示的东岳太极刀。 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逆势而上,全民健身展现旺盛活力疫情初期,全国人民响应号召“宅家战疫”,居家健身成为互联网高频词,一场关于健身方式的变革由此铺陈开来。逆势而上的群众体育事业,以更丰富、更多元的形式,展现出蓬勃活力。针对居家健身运动空间窄、活动氛围弱、动作幅度小等典型特征,今年1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此后短短二十余日,全国各省区市、体育总局系统累计发布了1453条居家健身方法,并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朋友圈体育”一时成为焦点。有调研表明,此次疫情暴发后,参加居家健身的人数上升了11%以上。与此同时,民众参与体育的比例也明显上升。《2020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有接近6成民众表示将投入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8月8日,北京广宁街道冬奥社区举办全民健身日活动,花样轮滑和特别设置的“夏季滑雪场”让辖区居民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突如其来的疫情唤起了群众对保持身心健康的进一步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功效得到进一步认同。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健身逐渐从室内走向户外,需求持续增加并且多元。“互联网+健身”、社区健身……全民健身出现诸多变化,全民健身顺势迈入新阶段。今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通过,其中提到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国。而2019年颁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曾明确指出,要对标世界体育强国,着眼于建成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全民健身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健康中国无从谈起。因此,无论是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还是布局未来15年全民健身发展,今年10月《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颁布,可以说恰逢其时。《意见》提出“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加强场馆资源高效利用”、“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直击全民健身硬件痛点。此外,从官方始终致力破题的“练什么”、“怎样练”、“跟谁练”,到5G加持下的“互联网+社区体育”,再到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太极拳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注入的强劲动能,全民健身正在以更亲民、更潮流的姿态走近普通百姓。8月8日,北京市天坛体育活动中心举行了全民健身跑步活动,市民以慢跑的方式迎接“全民健身日”的到来。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百年树人,体教加速融合影响深远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在通往体育强国的路上,青少年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然而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20多年下滑,33%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增强青少年体质,已逐渐成为中国体育绕不开的话题。不久前,官方接连发布了3份重磅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义深远。其中,《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8个方面37项政策措施,直击多年来体育+教育发展痛点、难点。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河南省栾川县狮子庙镇中心小学,学生们在新的塑胶运动场上上体育课。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如果说“体育课留作业”已经成为未来体教融合的风向标,那么,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列为中考计分科目并逐步提升分值,无疑是用硬性指标给校园体育“兜底”。过去,校园体育长期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位置,随着越来越多刚性措施的落地实施,倒逼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将对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体教融合步入快车道,同样是对中国体育这颗“大树”的固本培元。推进国家队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相衔接,将其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并选拔优秀运动员进入国家队……种种措施保障打通专业人才上升渠道,让养分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主干。资料图:陈梦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直面挑战,竞技体育强根固本塑“军魂”建设体育强国,竞技体育水平是备受关注的环节。这一年,东京奥运会推迟举行,给各支队伍备战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延续和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和竞技状态成为过去一年最为严峻的课题。艰难时刻,中国运动队积极调整备战策略,将重点瞄准精雕细琢技战术、恶补短板、狠抓体能。“考验如火,淬炼成金”。在隔离防护的背景下,步履不停的运动健儿基本实现“该拿的资格都拿到”的目标,勇于直面挑战也是铸就一支勇猛之师的应有之义。足篮排“三大球”影响力大、关注度高,《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与基础大项实现均衡发展。这一年,“三大球”再次迎来全面提升的契机。资料图:国足主教练李铁。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以足球为例,“为球员营造健康积极正能量的成长环境”、“确立以球员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不以竞赛成绩为单一考核标准”,在2020年底公布的《中国足协青训大纲》指导下,明确青训发展目标理念的中国足球将步入有序、良性的正轨。迈向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中国足球改革步伐愈发紧凑。近日,中国足协相继推出职业联赛最严限薪令和《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职业联赛良性发展、青少年人才储备和国家队发展目标等多个角度为中国足球发展谋划方向。疫情之下,CBA、中超和排超的复赛,让中国体育再次被世界聚焦。中国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稳步前进同时,表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2020年或许将成为中国体育未来“军魂”的塑造之年。资料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时代全民健身动起来”“全民健身日”活动。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图文整理 徐曦弋)方兴未艾,体育产业潜力即将迸发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及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而在政策、资本、消费升级等诸多因素推动下,中国体育产业迎来黄金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促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给出时间期限——同样是2035年。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国内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长15.9%,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4%,并在2018年实现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这两个关键指标。经官方测算,预计到203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届时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种种迹象表明,处在快速上升期的体育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滑雪爱好者从高山雪道滑下。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因此,从这一维度来看,将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面对未来15年加速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浪潮,中国体育行业也顺势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推迟了近四个月的中国体博会,将今年的主题定为“科技融合、流动赋能”。而在适应性创新与前沿创新的过程中,完成科技融合,实现转型升级,也被普遍认为是体育产业突破疫情困境,实现强劲增长的关键。不过需要认清的是,从世界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中国如今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即将开启的“十四五”征程中,面向2025年体育产业5万亿的战略目标,体育产业可谓发展潜力与挑战并存。(完)
体育,不仅是人们对更快、更高、更强的人类极限的探索和挑战,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如今,科技对促进体育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为基础、网络化为条件、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体育正在成为热点,通过对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帮助运动员科学训练并提高运动水平,协助教练员与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管理,不仅满足竞技体育的需要,也在全民健身、运动社交等方面改变并推动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 智能化训练与比赛现代体育比赛不仅是各国运动员速度与力量的竞技场,也是世界各国展示形象,尖端科技与体育融合的大舞台。随着人类对挑战自身的执着追求,各竞技项目的成绩不断逼近人体能力的极限,要想进一步提高比赛成绩,哪怕是提高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教练与运动员都要竭尽全力采用各种方式和技术去实现,科技的赋能作用也就愈发重要。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数字化表现和跟踪系统(EPTS)被首次全面采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运动的时空信息自动化采集并数据化呈现,从而实现对训练与比赛的数字化阅读。借助摄像机与可穿戴式传感器,EPTS系统能够追踪球员以及足球的运动信息,并通过平板电脑向教练员提供球员的统计数据、位置信息以及相应的视频剪辑,帮助教练员进行赛场上的决策。作为EPTS的一部分,Catapult可穿戴传感器也首次在世界杯中获准使用。这款运动员智能追踪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穿戴在运动员肩胛骨中间、火柴盒大小的卫星定位装置,可以监测运动员的跑动距离、速度、跑动节奏、受冲击负荷、心率等多项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当前,在全世界职业足球、曲棍球、橄榄球运动队中,这样的设备已成为了球队训练的标配。运动员经常会穿着配备这个装置的“黑背心”进行训练,教练员不仅能够在场边实时查看整个球队的表现并进行指导,也可以了解每个运动员的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训练运动量调控,减少伤病的发生概率。在数字化方面,美国国家男子篮球联赛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每个俱乐部都拥有一支由数据科学、运动科学、医学等不同领域专家构成的运动表现分析团队。数据科学的用途也远不限于简单的事件统计(如:投篮、篮板球、助攻等),而是根据教练员战术需求,将比赛中由智能追踪系统捕捉到的篮球和球员的时空数据进行基于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的分析,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理解数据背后的比赛模式、受伤风险、对手风格,预测各类战术的成功机会。掌握这些信息之后,教练就能评估不同位置球员对球队的贡献程度、设计训练计划、制定相应战术。在这样的复杂体系中,以SportVU为代表的智能化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ortVU技术起源于军事用途的多摄像头动态追踪技术,通过在球馆天花板上悬挂的6个摄像头,系统每秒抓取25图像,对球员的运动进行追踪分析。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只对主要结果进行统计,而SportVU系统则可以还原整个过程,提供更加细化、量化的数据,这也代表了体育数据科学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除了团队运动中的多人时空信息分析外,对运动员个人技术动作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评估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背后的最主要动力是动作捕捉技术的进步。动作捕捉技术是数字化采集三维人体运动的手段,过往由于需要复杂的设备与环境,使用非常不便,动作捕捉技术的主要应用局限于电影大片制作,在体育中一般仅在科研中使用。随着动作捕捉技术向轻量化、易用性的不断发展,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运动分析系统也进入了实用阶段。例如,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高尔夫运动动作分析与辅助训练系统MySwing,借助穿戴在球员身上的多个微型运动传感器,可以精准捕捉球员的身体以及球杆的空间运动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利用多种不同数据可视化方式,帮助球员以及教练更好的洞察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技术细节。借助这样的设备,教练对球员的指导就不再“凭感觉、凭经验”,主观的经验得以量化形成数据模型,不仅对技术动作的分析更加客观,而且训练的针对性更强,训练效率更高。运动员比赛成果的提高不仅来自于训练水平提升,运动装备的科技含金量提高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甚至某些时候会对运动带来重大的改变。纵观奥林匹克历史,装备的科技进步对竞技成绩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连续在最近三届奥运会上称霸自行车赛场的英国队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项以千分之一秒来决定成绩的比赛里,每一丝细微的偏差和改进都能够改变比赛的结果,英国队应用高科技手段将人与车的完美结合做到了极致。基于流体动力学与人机工程分析,每名英国选手的比赛用车都经过了精密调节,使人与车之间的契合程度达到最高。此外,高科技的比赛用服、特制的赛车轮胎等,也都成为英国队的“国家秘密”。为了防止高科技秘密外泄,英国自行车队甚至规定,比赛结束后装备和器械立即上缴,统一收回销毁。我国的体育科技也正在迈入智能化时代。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冬奥会备战工作不断深入,许多高科技手段被应用于运动员训练的各个环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帮助下,竞技体育的“训练—科技助力—保障”的新模式已经形成,并成为冬季项目补齐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在我国自主开发的风洞实验辅助训练系统中,借助风洞模拟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实验研究,也能够开展冰雪项目辅助训练;通过全景VR滑雪模拟器,构建数字化虚拟训练场地环境,为我国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运动员提供不同地形和雪地条件的模拟,运动员在室内就能够以真实的滑雪速度和重力体验完成训练,提高比赛适应能力;多种不同动作捕捉技术被广泛应用与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采集与分析,为运动员精细打磨技术动作提供有效助力。在未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以数据方式对运动员在技术、战术、体能、心智、个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构建可量化的“冠军模型”将成为不仅切实可行,甚至不可或缺的训练与比赛方法,智能科技也将在训练与比赛中对教练与运动员产生愈发深远的影响。观看比赛 数字化赛场与智能观赛一些国外职业体育赛事中,观众已经可以坐在家中,通过头戴式VR显示设备,“零延时”“零距离”地观看比赛。在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暴发后,昔日一票难求的比赛场馆已很难听到观众的呐喊声,观看赛事转播成为眼下几乎唯一的观赛方式。丰富体育转播手段,让广大球迷与体育爱好者能够以互动性更好、更具沉浸感的方式欣赏感兴趣的赛事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培养观众对体育热情的一个要点是帮助他们了解项目,能够看懂比赛,阅读比赛。为了让不熟悉项目的观众迅速、全面地了解比赛信息,对项目感兴趣的观众看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视频AI技术的应用将成为主流。该技术通过人工智能方法对视频画面进行学习、分析、理解和认知,涉及视频分类、人物识别、语音识别、文字识别等。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在于突破传统转播下单一的观赛形式,形成个性化观赛模式。当观众通过特定APP观看比赛时,系统不断学习并获取其兴趣点,通过识别其喜爱的球员以及比赛中的关键动作,实时生成比赛集锦,在比赛过程中自动选择最佳观赛机位,在比赛间隙播放其最感兴趣的比赛精彩瞬间。观众也可以随时查看获取比赛不同维度的信息,例如,查看运动员详细个人信息、了解项目规则介绍等。随着视频AI技术的不断进步,该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型可视化技术、无线通信和新兴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不断突破距离限制,为观众在家中实现无接触、近距离观赛与互动体验创造了条件。其中,5G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智能观赛的发展,在一些国外职业体育赛事中,观众已经可以坐在家中,通过头戴式VR显示设备,“零延时”“零距离”地观看比赛。利用5G“高速率、低延迟”的网络特点,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采用5G+8K的直播技术,届时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高清转播,并可通过移动终端的社交软件将精彩画面实时地与亲友分享。同时,北京冬奥会也将实现5G+VR转播,通过VR技术带来的360度观赛视角,观众可以自由旋转视角观看比赛,实现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VR中不仅可以看到完全真实的比赛场景,甚至可以达到超越现实的体验。在观赛过程中,通过对场馆环境以及运动目标的识别,针对用户的喜好,还可以叠加多种数字化信息,实现个性化观赛体验,达到更好的观赛效果。在过去,比赛中时常会由于一次不当判罚而破坏整场比赛,对比赛本身的公平性以及观赛体验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智能科技正在被引入赛场打造“智慧赛场”。早在2006年,“鹰眼”系统就被用于网球比赛中,通过不同角度的高速摄像机捕捉的网球飞行轨迹并进行三维重建和落点计算,在出现争议比分时“鹰眼”系统辅助裁判确定网球的精确落点。类似技术也被引入到足球比赛中成为门线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判断足球是否越过球门线,从而确定该进球是否有效。该技术2013年由国际足联决定正式引入世界杯,成为足球史上高科技被采纳的一个历史性决定。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国际足联更首次在比赛中采用了视频助理裁判系统(VAR),当比赛中出现球进门、红牌、红黄牌罚错对象和点球这四种情况时,VAR系统就会提醒场上裁判,通过视频回放与自动识别技术纠正误判、漏判。此外,在以体操为代表的针对技巧与难度打分的项目中,人工智能裁判也正在酝酿之中。由于竞争的激烈,体操运动员之间的动作差异变得越来越细小、微妙,对裁判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裁判在长时间工作后保持评分的准确性也更加困难。人工智能体操评分系统通过3D激光传感器测量并建立运动员的三维人体运动模型,就其旋转速度、肢体摆动幅度及跳跃高度做出极为精确的记录,并与数据库资料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运动员技术动作是否成功、是否需要加分、减分。据预测,如果人工智能评分技术在体操中测试顺利,还将被扩大到花样滑冰、跳水等其他比赛项目之中。大众健身 实现专业化和增强娱乐性智能化技术正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逐渐得以应用,运动技术的评估与训练辅助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全民健身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人们希望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运动,但专业化健身指导信息资源与途径匮乏,大众健身活动中难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以及风险。在一些运动科学发达,普及程度高的国家,按照“运动处方”科学地进行锻炼,是普遍被所接受的事情,但在我国运动处方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新概念,运动处方师更是稀缺。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采用最适合的锻炼项目,以最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活动时间,根据锻炼者的基本情况与评测结果,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定对锻炼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的、有计划的健身目的。针对人民群众对于科学健身的迫切需求与科学指导信息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可以预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动处方管理系统在我国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智能化的运动处方系统建立在大量的专家知识基础上,以用户的体质测试数据为基础,对用户的运动能力进行充分评估,预测可能的运动风险,结合其锻炼目的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并对锻炼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对运动处方有效性进行不断校验,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进而对运动处方进行持续优化。智能可穿戴式设备的迅速发展为运动处方的制定与有效执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当跑动距离、速度、心率、心电、血氧等越来越多的指标得以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式设备中实现的时候,大型专业设备变成了每个人都可以随身携带的健康助手,过去复杂的测试现在不知不觉就得以完成,智能运动处方已经不再遥远。在达到合适运动量的同时,锻炼者保持良好的运动技术同样重要,这也需要专业知识的指导。以最常见的跑步为例,跑者的技术动作如果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跑步的运动表现,更是导致发生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对于专业的研究人员来说,跑步过程中的技术动作可以用脚落地模式、地面接触时间、竖向摆动以及膝关节屈伸角度等专业数据指标来描述,过往这些都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才能进行精确的分析,而现在已经出现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智能产品,通过自动化手段帮助跑者诊断跑步中的技术问题并基于数据来指导其改进,从而使普通人也能接受到专业的运动技术辅导。类似的智能化技术正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逐渐得以应用,运动技术的评估与训练辅助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全民健身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为了帮助锻炼者按照计划坚持进行运动,提升锻炼过程中的娱乐性也成为重点。不同形式的互动与社交方式通过智能设备被引进到锻炼中: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锻炼记录、打卡排名已经非常普及;通过智能互动屏幕,锻炼者与虚拟数字教练进行互动,或者通过摄像头与麦克风在锻炼过程中与其他人进行社交的产品受到追捧;更加具有突破性的新技术也将很快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在户外锻炼时通过增强现实(AR)眼镜进行娱乐与社交的“黑科技”已经不再遥远。在智能科技的助力下,大众健身将变得更加科学、有效,也更加富有趣味性。(作者:刘昊扬、崔一雄、陶宽,均来自北京体育大学,刘昊扬系教授、崔一雄系博士后、陶宽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