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科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具体的研究内容亦十分丰高。依据体育科学研究资料分类的方法,参照体育文献资料目录编排的要求,按照排球运动课题的研究方向,根据排球运动课题内容的研究性质等实际情况,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体如下:一、排球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追溯排球运动的发展进程,揭示研究对象的特征、发展规律及其成因,阐述其今后发展的走势,如“论竞技排球发展的动力机制”“试论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机制”“排球技术、战术的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等。二、排球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揭示其动作特征及机理,如“对我国优秀女排队员跳发球助跑起跳的动力学研究”“世界男排优秀队员扣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我国部分优秀女排运动员1号位后排进攻技术的运动学研究”“优秀男排运动员沙难排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对中国女排运动员屈臂扣球与抢臂扣球的机理解析”等。三、排球战术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世界排球强队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战术运用的实践效果的统计分析,揭示其运用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据此设计新的战术形式及其打法,如“排球后排进攻战术有效性研究”“单脚起跳背飞扣球战术打法的研究”“论摆动进攻”“快夹塞”与“假夹塞”的运用与研究”等 。四、排球训练理论与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排球运动训练的状态和规律的探索,对排球训练的主题、训练方法和组织、影响训练的因素、训练效果的评定及竞赛等进行的研究,如“排球场上核心队员培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对我国女排队员成才过程年龄特征及队伍衔接的研究”“排球技术特点与绝招形成机制的研究”“排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的方法学研究”“排球技、战术创新的研究”“排球运动员机能、心理、技术、素质评定规范化研究”“高水平排球运动员速度力量及耐力训练方法研究”“高水平排球队大赛前实战模拟训练的研究”“中国女子排球甲级联赛主客场制下多周期的小周期安排及竞技状态调控的研究”等。五、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教学理论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探索排球教学的特殊规律,借以对排球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材进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练习手段、课的组织及考核等进行研究,如“排球教学原则重构原理与方法的研究”“排球分段教学进度的研究”“排球普修课教材内容优化的研究”“排球普修课技术、技能考核规范化的研究”“排球专修课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排球传球技术多种教法实验研究”“排球普修最佳教学程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排球正面传球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排球正面垫球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等。六、排球运动员选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遗传学的理论,借助人体测量与评价,结合排球运动的专项特征,选取在排球运动方面有杰出才能和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的研究,如“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研究”“儿少排球运动员选材标准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等。七、排球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应用运动心理实验和测试方法以及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对排球运动员训练与竞赛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如“我国甲级女排主力队员与替补队员角色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操作反应时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我国成年女排二传手性格特征与其二传行为的关系研究”“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的焦虑特点及影响因素”“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比赛失常的心理因素及自我调节的研究”“中国甲级男排团队内聚力的研究”等。八、排球运动竞赛组织和规则裁判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运动竞赛学与裁判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排球竞赛规则发展和完善、规则的修改对排球技、战术的影响,竞赛制度与编排以及裁判员及其工作等进行的研究,如“排球规则的研究与修改”“竞赛规则的沿革及亚洲排球技、战术走向”“世界女排锦标赛混合制编排法探析”“排球裁判系统程序设计与控制研究”“排球裁判员执法视野与视线的研究”等。除了上述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职业的群体,从事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等运动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小学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少年儿童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等方面的仪器设备的研究;排球运动员运动创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排球运动员疲劳诊断和恢复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国职业排球市场运作机制的研究等。
作者:徐拥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新媒体智库2020年2月19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力图消除当前科研评价中的“SCI至上”现象,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其实,与自然科学领域存在的“SCI至上”现象类似,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存在严重的“SSCI至上”“CSSCI至上”现象,也应予以大力消除。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建立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引文索引系统。SSCI收录了经济、法律、管理、心理学、区域研究等58个学科的3400多种学术期刊,其中英语类期刊占95%以上。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2000年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目前,CSSCI收录了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在内25大类的568种学术期刊。如同SCI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至上”地位一样,SSCI、CSSCI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被“顶礼膜拜”,成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指挥棒”,继而摇身变成人才评价、课题立项、学位评定、经费分配、高校排名、学科评估、期刊评价等的重要指标。许多高校对于一篇SSCI论文奖励5万元,一篇CSSCI论文奖励1万元,以至于师生为此趋之若鹜。SSCI、CSSCI崇拜已造成诸多恶果:一、违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初心。在巨额奖励的诱导和科研考核的压力下,一些学者一味追求SSCI、CSSCI论文的数量,以至于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为发表而发表,而忘了学者和学术的初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些论文成为学者自娱自乐的玩物,而实际上于理论无贡献、于实践无促进。二、导致“自我殖民化倾向”。SSCI由西方发达国家、英语期刊占据绝对主导,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与文化歧视。认为英文SSCI论文即是高质量论文,对SSCI盲目崇拜,导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自我殖民化”,主动拥抱西方话语体系。为了发表英文SSCI论文,一些学者唯西方马首是瞻:或者西方研究什么,我们也研究什么;或者虽是研究本土问题,但是只研究西方关心的本土问题;或者直接援引西方理论来解读(甚至是曲解)本土问题;或者为了印证西方理论,而对中国的传统和现实全盘否定和批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必须从破除SSCI迷信开始。三、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与规律。首先,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普遍适用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方法在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以及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文化背景下有较明显的差异,所以不宜采取SSCI、CSSCI式的简单、统一量化评价。其次,人文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积累性和学术传统。例如,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可能在数十年之后才显现。古代史、古文字学等学科的知识新陈代谢较慢,论文写作周期较长,因此10年乃至20年前发表的论文至今仍有价值。这就远超SSCI一年一次与CSSCI两年一次的评价周期。其三,某些学科、学者的论文写作风格,或者期刊、编辑的排版风格有其个性和偏好,不愿意采用适应SSCI、CSSCI统计引用率要求的论文格式。一些期刊、论文为了适应SSCI、CSSCI削足适履,反而失去可读性和特色,甚至借形式的“规范”“漂亮”掩盖内容的空洞、苍白。四、阻碍“绝学”、冷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许多“绝学”、冷门学科因为CSSCI刊物极少,学者发CSSCI论文太难,以至于评职称无望,被迫转行,造成这些学科后继无人。此外,SSCI、CSSCI目前仍囿于传统的学科分类方式,导致一些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的刊物、论文找不到归属。五、造成国内学术期刊诸多乱象。首先,过于重视SSCI、CSSCI造成“以刊评文”的“错位”,引导优质稿源集中于少数SSCI、CSSCI期刊,加剧马太效应。其次,国内学术期刊将CSSCI视为唯一标准,导致刊物建设以提高影响因子为己任,摒弃办刊初衷,偏离科学精神和社会需要。再次,CSSCI所附载的巨大利益,加剧世俗化、功利化倾向,滋生了关系稿、买卖版面、强制作者引用本刊论文、期刊之间拉帮结派增加互引等乱象。例如,某CSSCI期刊原总编伙同情妇私自收取“版面费”近千万元;某知名大学学报为了提升CSSCI地位改变稿件的学科结构,增加了部分影响因子高的政治学、社会学类稿件,导致一本在文史哲领域内口碑卓著的杂志被迫自我“社会科学化”。对于SSCI、CSSCI崇拜的上述种种弊端,此前已有许多有识之士予以痛批,可惜有关部门仍听之任之。此次,应借破除SCI崇拜之机,一并予以破除。本文章只用于公益传播,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在南京举行。近20年来,体育史研究在体育学术界一直处于相对边缘化的状态,而中国的史学界也一度忽略了体育历史的书写和关注。然而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到今天,体育史的重要性已日渐凸显。为了引起学界的关注,倡导更多人投入体育史的讨论与研究中,1月15日,《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在南京举行,邀请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教授崔乐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筱才以及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教授路云亭作为主旨发言专家,围绕“中国体育史研究方法与方向”的主题,与来自国内数十个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展开了精彩的讨论。《体育与科学》杂志是一本由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江苏省体育局主管的双月刊,也是唯一一份进入国家核心期刊的杂志,且同时入选CSSCI,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三个遴选数据库。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内倡导体育文化建设,为体育学独立于教育学,成为人文社会学的一级学科,起到拓荒性的作用。而《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开办五年来鼓励不同领域的学者参与到对体育问题的讨论中,开放知识体系,走在学术前沿。此次有关体育史研究的工作坊筹备长达两年,是史学界和体育学界学者的首次双向学术对话,得到了学界的热烈响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从体育中的历史,走向史学中的体育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对当下体育史研究的状况作出了整体评述。他表示,在中国,体育史研究仍局限于体育学界,并未扩展到史学界;因而体育史研究尚未达到历史学整体的学术规范,包括对史料的爬梳、对注释的引证和表述、对深度资料的挖掘,都与历史学整体有很大差距。“问题是历史学界对体育这一人类投入了大量激情、创造了诸多辉煌的生存方式,历史学界是没有感觉的。所以体育史这一学术领域一向很寂寞。”金大陆说。因此,他与其他几位专家学者希望借由这次机会,倡导体育学界与史学界的联合。让体育史研究不仅仅总结体育的发展成就和经验教训,更是要把体育史纳入到当代中国整体史中,与政治、经济、文化史相沟通。通过体育史的视角,来看国史整体态势。让体育史研究“从体育中的历史,走向史学中的体育”。在这样的倡议下,金大陆又分别按照纵向与横向,对中国体育史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他认为在纵向上,体育史研究可以分为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近现代体育史和新中国以来的中国当代体育史;而在横向上,体育史要从古代希腊和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史的比较视野,研究诸如各类型国别和各类体育项目的训练史、技术发展史、竞技制度史及人物,研究体育哲学史、体育经济史、体育教育史、体育建筑史等等。但无论纵向还是横向研究,都不能让体育史孤独表达和呈现,一定要与政治史、社会史等高度融合,从世界史的视野考察中国体育史。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教授崔乐泉则针对体育史的学科建设问题展开了探讨。他表示,研究和融入体育史学科,需要明确掌握体育史、体育史学和体育史学史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而体育史主要的研究方法则包括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系统与层次的分析方法。除此之外,崔乐泉还厘清了体育史的研究对象,例如体育发展的客观进程、体育史观、体育史编纂学、体育史家的体育史学活动、体育史学评论、体育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等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的冯筱才口述史以细节取胜,对体育史研究至关重要身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的冯筱才,则从历史学研究者的角度,对体育史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冯筱才认为,不存在“体育史被史学超越”的说法,体育史研究中体育学者有自身的优势,如运动技术、项目专业性、制度人脉的了解等等。同时,他提出,体育对于20世纪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义和拳”到奥运会,体育往往与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体现了中国人的焦虑与追求,是历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此外,冯筱才还指出了当下体育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与缺陷。他提出,历史研究需要以史料为本,而体育史领域有海量史料尚未整理,这是体育史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体育史研究需要克服狭隘的专业主义,不支持孤立研究,而是要具备多元的研究方法与广阔的研究视野,可从整体史学、新文化史、历史人类学、社会科学、日常生活、比较分析、概念史等不同方面丰富研究视角;另外,体育史在主题开放性与研究深度、问题意识与论点创新也亟需进一步加强;并加强学术交流,让体育史研究更国际化,更规范。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路云亭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路云亭目前正在梳理这30年来《体育与科学》杂志的当代学术影响史。在回顾与整理中他总结了体育史研究中的种种关键与问题,并与在座的专家学者分享。他强调,在古代体育史研究中要慎用“体育”的概念。体育应有成熟的法系和规则,而中国古代的祭祀、游戏等活动并没有类似现代奥运会的完整法系和规则,因此路云亭认为不可将其与现代体育混为一谈。另外,他又指出,体育史研究要打破封闭格局,实现开放交流,与国际史学接轨,这样可以开拓体育史研究的整体空间,实现双赢或多赢。路云亭格外强调了口述史对于体育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口述史看似没有理论,但其理论是内含在细节中的,即便受访者说话不够真实也有其研究价值,只要研究者注意甄别;因为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看,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真实的东西,任何人都无以抵达历史的真实性;而口述史以细节取胜,细节中蕴含的震撼性无可比拟,某些细节甚至足以颠覆历史。比如他在采访老体育者的过程中,无意中听说的某个细节,就足以颠覆现有的一切见解。除了各项主旨发言,在座的专家学者还围绕体育史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体育与法学、农村问题之间的联系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谈到了乒乓球、广场舞等具体体育项目的研究。
未来网高校频道1月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马杰华)2019年12月,由四川省社科学术期刊协会组织的第四届期刊评选活动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蝉联“名刊”称号,是全省获评的10家名刊之一。此前,在四川省高等学报研究会组织的第4届四川省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遴选活动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再次荣获“精品”期刊称号,是全省获评的22家精品期刊之一。
新年伊始,喜气洋洋。但一个名字的告别,却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冬日辞旧的萧瑟——拥有25年历史的《足球俱乐部》杂志1月7日宣布休刊,即将进行转型升级。一个满载着回忆的名字,成为了过眼云烟。《足球俱乐部》宣布休刊【25年,她是多少人的足球启蒙】《足球俱乐部》杂志正式发布休刊公告之后,不少门户网站上都出现了相关的话题。在足俱官微的评论区,还出现了腾讯体育资深编辑落原、“中国足球研究院”负责人三过等“大V”的身影。无数人都在惋惜一份优秀体育期刊的离去。在移动资讯与新闻APP俯拾皆是的今天,《足球俱乐部》乃至纸质体育媒体似乎都离我们相当遥远。但很多人对于足球的初体验,都是从一本《足球俱乐部》开始。省下一顿饭钱、攒下几天车钱,就为了一本《足球俱乐部》,是无数人的共同回忆。如今看来略显“土味”的封面,曾是无数球迷通往足球世界的窗口1993年5月诞生的《足球俱乐部》,是中国第一份非官方专业足球杂志,也始终是中国顶级的足球期刊。1995年至今,《足球俱乐部》连续七年稳居全国足球杂志发行量排行榜之首,也是全国唯一一份连续两届获得“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号的足球杂志。在足球杂志领域,《足球俱乐部》不仅是领军者,更是定义者。在2003年的创刊10周年,《足球俱乐部》率先推出了“中插”——加赠精美的俱乐部与球星海报。并紧跟用户需求,率先增加印张与彩页,领导整个行业的进步。《足球俱乐部》一直是足球杂志的领导者在信息尚不丰富的时代,《足球俱乐部》是连接很多中国球迷与欧洲足球之间的桥梁,每一期中精彩的专题内容,也从未辜负过球迷的期望。在巴雷西、亨利等巨星尚未成名时,《足球俱乐部》就慧眼识人,推出了相关的报道。【又长又冷的冬天】在2018年的年末,与我们告别的纸媒不止《足球俱乐部》一家:有着38年历史的科普杂志《飞碟探索》、北京第一张都市早报《北京晨报》、“上海女孩人手一份”的《申江服务导报》、以及宁夏《新知讯报》、《京郊日报》、《黑龙江晨报》等一系列地方性报刊。《北京晨报》的最后时光近些年的媒体行业内,纸媒岁末年初的集体告别似乎已经不是新闻。2017年末,《赣西晚报》、《楚天金报》、《西部开发报》等知名媒体“取消番号”;2016年末《京华时报》、《东方早报》等宣布休刊。2009年,著名媒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停刊印刷版,此事被视作“纸媒寒冬”的开端。如今10年过去,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依旧看不到尽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甚至煞有介事地“宣判”:"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国外纸媒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在这场寒冬中,体育、时尚等非综合性纸质报刊由于受众面积小、内容专门化,更容易陷入危机。男性时尚月刊《GQ》、美食杂志《Gourmet》等先后停刊或收缩业务。尤其是体育类杂志以年轻球迷为主要受众,成为了互联网全面冲击传统纸质媒体的的“滩头阵地”。在《足球俱乐部》之前,《全体育》、《体育画报》等体育类纸质媒体已经先后宣布休刊。号称“中国体育报纸四大金刚”的天津《球迷》报也在2017年末卷起了自己的旗帜。当年“八千足记上海埂”的盛况对球迷们来说,早已是遥不可及的昨日黄花。《球迷》报的退场引起唏嘘无数【外有“追兵”,内无“粮草”】互联网无疑是近年来纸媒衰落的“罪魁祸首”。武磊亚洲杯上的精彩进球可以在几分钟内出现在智能手机的信息栏中,在传播信息的速度上,时时更新的门户网站与APP相对纸媒的优势堪称“降维打击”。信息渠道众多的时代,球迷不再必须假于纸媒获得资讯与此同时,众多的新兴传媒渠道也为球迷们提供了更多甚至更好的选择。不少俱乐部都早已拥有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很多拥有专业足球知识的自媒体也不断涌现,他们的出现让球迷与足球世界之间有了新的桥梁,传统纸媒们的“蛋糕”被不断的分割。竞争也暴露了纸媒们自身的问题。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纸媒在占领资讯高地、垄断话语权的同时难免泥沙俱下。“国际米兰送金表行贿”等假新闻流传至今,沈祥福、朱广沪等也都曾经怒斥一些足记无中生有、虚构“专访”。不少国脚乃至外国球星都有“被专访”的经历中国足球近年来的低迷,进一步加剧了足球纸媒的困境。2008年国足连败于卡塔尔和伊拉克,提前727天告别世界杯。国家队成绩的低迷导致足球的关注度不断下降,很多足记被迫更改项目甚至离开岗位。那些年中国足坛还先后闹出了“光谷退赛”、“京津群殴”等乱象,南勇、杨一民等足坛高层更是在反赌打黑风暴中被一扫而空,央视一度停止转播中超,国内足球媒体也被迫将重点转向青少年与国外足球。中国足球的乱象影响了足球的社会形象,进而降低了足球的曝光度“八千足记”的时代,不少记者都和中超俱乐部的球员职员有着良好关系,依靠信息源的优势脱颖而出。但随着大方向的改变,足记们的“自留地”无人问津;但是对国外足球资讯的获取能力又难以匹敌网络新媒体,“八千足记上海埂”最终成为了“八千足记大下岗”。【有结束,就会有开始】纸媒寒冬在未来很可能长期存在,但并非说所有传统纸媒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在媒体领域,已经有了不少化危为机的例子,作为传统纸媒中的一支主力军,足球纸媒同样有希望通过转型来度过难关。DAZN是传统纸媒拥抱互联网的典范拥抱网络技术、开发线上业务,是近年来知名纸媒的大趋势。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体育出版物《Sporting News》甚至不惜将公司的房产抵押换贷款,砸锅卖铁也要发展流媒体视频付费业务DAZN。法国《队报》同样推出了“队报21”公共频道节目,让集团的营业额逐渐反弹。在转型的同时,很多体育媒体也不忘对自己进行“瘦身”,整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另外一家老牌传统体育媒体《Sports Illustrated》在减少纸质刊期数、发力短视频的同时,将自己最赚钱的泳装特刊干脆成立独立品牌,“切走蛋糕上的水果与奶油”单独叫卖。泳装特刊是《Sports Illustrated》的拳头产品相对于门槛较低、鱼龙混杂的新兴媒体,纸媒们还可以依靠高水平的内容团队一搏。《纽约时报》以深度的新闻分析与调查闻名,依靠着独特的内容,其甚至有底气在纸媒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提升零售价。“深度内容为王”依旧是媒体领域的不二法门。“我们也坚信足球并不会让大家失去热情,我们依旧会通过新的传媒方式和大家相会。”虽然短暂与球迷们告别,但是《足球俱乐部》依旧留下了新的希望。极好的口碑、高水平的创作团队、成熟的运营模式……这些都为《足球俱乐部》东山再起提供了无限可能。一段故事结束了,但是又一段故事即将开始。别离,并不意味着终结PS:作为《足球俱乐部》的读者与作者之一,谨在此向罗勇、邱翼曦两位老师,以及陪伴多年的《足球俱乐部》表示诚挚的感谢!文:WiYi更多阅读:柏林街头的博阿滕兄弟,迥然不同的足球人生德容来了,让一个巴萨球迷有些焦虑“切尔西罗那”攻坚不利,小烟枪能否拯救老烟民?嘿,妈妈,我想踢足球!这么有趣的二维码,你不扫一扫加个关注吗?
对于科研学生而言,在世界顶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刊登,意义重大,几乎人人都想进入到SCI刊物的论文,即是SCI论文。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也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01世界顶尖科研学术杂志世界顶尖科研学术杂志,公认的有如《PNAS》《Cell》《Nature》《Science》《CA》等等。这些期刊录用严苛,比如《Nature》的稿件录用率仅为7.8%,但一经录用,其意义不亚于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夺冠。期刊根据收录的不同文章内容,可以分为专业性期刊和综合性期刊。专业性期刊是指系统刊发某一学科领域内系列论文的连续出版物;综合性期刊则是对收录的文章专业领域没有限制的一类期刊。《PNAS》编辑搜图《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科学院院报》)是创立于1914年的综合性期刊,也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跨学科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收录的文献涵盖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大气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等,主要内容包括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Cell》编辑搜图《Cell》(《细胞》)是美国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的关于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发现的专业性杂志。能在《Cell》上发表学术论文,是生命科学研究者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Nature》编辑搜图《Nature》(《自然》)是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行的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其报道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同时也提供快速权威的、有见地的新闻专题。《Science》编辑搜图《Science》(《科学》)是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官方刊物,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其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CA》编辑搜图《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CA Cancer J Clin, 《临床肿瘤杂志》)是由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主办的一份综述性、履行同行评议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世界上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期刊。发表的论文内容涉及癌症诊断、治疗和预防。且该期刊只约稿,不接受投稿,具有权威性。在科研学术界中,《Cell》《Nature》《Science》三大期刊合称为CNS,《CA》更是大神中的大神,永居影响因子排行榜榜首。02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与SCI论文紧密相关,你的论文在什么水平的期刊上发表,便具有什么水平的价值。而评价期刊的指标,就是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那么,影响因子是怎么来的?1997年,Thomson公司创建了一个科研平台Web of Knowledge,此平台具有搜索期刊和评价期刊的功能。搜索期刊使用的Web of Science(WOS),涵盖了三大引文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ion Index);而评价期刊就是影响因子,每年六月,Web of Science(WOS)都会公布SCI期刊上年度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有它的计算公式,通常是期刊在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简而言之就是被别人引用了多少。比如《Nature》,一年发了800篇,每篇被40+人引用,那么它的影响因子就是40+。当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则越高,这不仅说明了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之大,也反映出该刊物的学术水平之高。今天科研儿的目标就是发个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比如最顶级CNS,影响因子都在40上下。据 iNature对2020年SCI影响因子预测的结果,其发现:1. 相比于2019年,2020年各杂志IF略微上涨;2. 影响因子变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综述性的杂志;3. 《CA》的IF预估最高,没有杂志可以超越,达到了309;《Cell》为40.1(首次突破40,较去年波动稍大);《Nature》为44.4;《Science》为43.4;4. 综合性期刊《PNAS》的IF为9.73。当然,以上仅供参考,最终还是要根据六月份Web of Science公布的IF为准。03杂志版面费除了影响因子,在投稿时,选杂志社也需要关心版面费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杂志社都收取版面费,需要看杂志社的性质,根据是否开源决定。通常,OA的杂志社收版面费,非OA的杂志社不收。OA的期刊被称为开源期刊,又叫开放存取,简称OA(Open Access)。这种杂志的特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它提供的学术资源,无须考虑版权或注册的限制,通常对文章作者收费。而非OA的期刊一般对作者不收费,但是对阅读者收费。下表节选出上文提到的四大经典杂志社版面费,因《CA》不接收投稿,因此不在显示范围内。数据来源《The Scientist:Understanding and Coping With Rising Publication Costs》。编辑搜图04SCI论文注意事项在了解了经典的几家国际顶尖科研学术杂志,以及影响因子和版面费对SCI论文投稿的重要性之后,还需要清楚几点注意事项。首先,你所投的SCI论文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Clear: 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楚、表达清楚· Complete:内容完整、结构完整匀称,切忌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Correct:科学内容正确(不出错)、资料数据正确(数据可靠、可信)、语言正确(无语法错)· Concise:论述深刻、充分揭示其科学内涵、使用定量方法再者,在投稿前准备英文投稿信(Cover Letter),说明你的论文研究的意义,以及与所投杂志的相关性。各个杂志的投稿具体要求不同,一般会在杂志的投稿须知中表明,投稿者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Nature》的母公司——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的资深编辑Nicky Dean曾表示,“有的学者知道如何构思一篇论文,论文语言水平也很好。这些论文经过了深思熟虑和仔细打磨,观点成熟,结构清晰,让人一看就知道重点在哪里,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读者的兴趣和论文的影响力,所以有想法还不够,论文写作水平也很关键。”
小罗是一名高三理科学生,成绩一般,刚过一本线。小罗的父亲在一家医院做医生,他想让孩子考医学专业,毕业后回来进医院像他一样做医生。因为临床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很难找到适合的学校,志愿填报咨询老师给他们推荐了运动康复专业。这是一个新兴专业,是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许多规模医院都开设有运动康复科室,这类高校毕业生,可以进入医院工作。小罗和家长对于这个专业非常的满意,决定认真研究一下运动康复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属于教育学大类中一级学科体育教育学目录下的二级学科。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康复在国内还是朝阳产业,专业人才极其缺少,国外的运动康复发展要比国内快得多,而且设施和技术也很先进。这个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发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这个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系统解剖学、中医基础、人体解剖、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心理学、医学统计学、组织学、药理学、病理学(含病理物理学)、免疫学、外科学、内科学、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含针灸、按摩)、运动疗法原理与技术、运动损伤学、运动医务监督、临床运动疗法学、理疗学等。运动康复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适合在医疗机构工作,也可以自行开设运动康复所,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运动训练基地、医药卫生系统、 体育科研机构、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运动训练基地工作。目前我国开设运动康复的高校有五十多所,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大多是一些体育学院、医科院校及中医药院校,其中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发展较好。还有一些师范类的高校也开设了这一专业,如河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一些综合性的大学也有开设这一专业,如苏州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现有27个本科专业,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万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余名,研究生近3000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是2012年以来唯一每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中文体育类期刊。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向教育部成功申报并设立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于2005年正式开始招生,成为国内首个招收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的高校。2008年4月,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运动康复系。2012年专业名称更改为运动康复。在研究生培养中,在原有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学)硕士点及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点基础上,在2006年又增加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临床医学硕士点,2015年增设运动康复硕士和博士点。2016年5月成为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现有本科生540人,研究生171人。运动康复中心、理疗中心,拥有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运动康复、运动损伤防治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仪器设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提供了保障。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还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康复科、北京301医院康复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等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丰富的机会。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专业2019年在北京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609分、在江苏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355分、在上海招生的分数线是534分、在广东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552分、在河南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590分、在山东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604分,还有多地的招生分数,都是非常高,如果需要,可以和我们交流。小桔灯,专注志愿填报,我们有高考志愿填报家长圈,欢迎您来多多交流。
《体育世界》杂志简介主管单位:陕西省体育局主办单位:体育世界杂志社ISSN:1002-2430CN:61-1019/G8周期:旬刊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主要栏目:体育教学、运动与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理论研究、运动心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史研究等栏目。《体育世界》投稿须知1、投稿标题格式:《体育世界》+作者姓名+投稿2、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请勿一稿多投。3、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4、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9000字符(一个版面2200字符左右)。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5来稿文章为word排版,宋体五号字书写,正文内尽量不添加其他格式。6、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7、为便于稿件的修改及联络,请作者提供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8、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一册,以供用途。8、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示例:[参考文献][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3).[3]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4]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6]潘懋元.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N].光明日报,1978-12-07 .[7]Barber,M. The Making of the 1944 Ecation Act[M]. Guildford and King’s Lynn:Biddles Ltd.1994投稿指导微信QQ: 1309279885
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的好坏除受客观外部因素影响外,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占到了主导地位。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经验技术型教师,这类型教师对传统的常规性业务比较熟练,在操作中能得心应手,但对理论知识学习不够重视,不善于在实践总结中发现和研究问题,多凭经验、直觉处理问题;理论型教师,这种教师多指毕业不久的年轻体育教师,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好,有时能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实际操作控制能力较差,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科研型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外,而且还能及时与实践相联系,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能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当前这三种类型教师中技术型占据了大多数,理论型和科研型次之。在二十一世纪中,我国的体育事业必将会随着我国的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而发展,体育教育将更趋向科学、系统、全面。终身教育将贯彻到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体育教育目标将做新的调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呼唤和需要更多的科研型体育教师充实到中小学体育工作中来。为此,重视和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势在必行。一系统、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根据职业特点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的理论知识,二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自己的专业方面,体育教师首先应掌握教育的科学性,懂得教育规律,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根据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系统的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各种技术教材的基本教法、裁判法和测量统计法等。还必须掌握与人体有关的科学知识、保健学和营养学知识,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随着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体育教师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就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除了要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哲学、数学、语言文学、理化、管理、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阔视野,拓展自己的科研领域,更好的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教育服务。二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并养成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的习惯。 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干了许多年,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年,在实践工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是研究工作的基础,这样研究问题,撰写论文才有实际意义。然而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有相当多的人不善于总结,多数总结也只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不具有太大的价值。实际上教学、训练日记和总结,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训练工作不可缺少的,也是科学研究的资料宝库。教学训练日记中记载着学生和运动员实际完成的作业内容(教学训练内容)、数量、质量、心得体会和发现的问题等,都对科研工作有参考价值。因此重视写训练日记和体育工作总结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另外养成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习惯是进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阅读和收集的资料多,能使自己对所选题目相关的知识广博,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增加思维的深度,对题目研究也能提供多方面的理论依据。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呢?俗语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这表明在日常的学习、训练、阅读、听报告、上网和看电视,甚至在消遣性的浏览报刊杂志中,时常会碰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要随手记下来,以便用时查找。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资料要靠一点一滴的搜集、积累。最常用的搜集方法有:上网、订购、交换、索取、参观访问,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会议等。而最重要的方法是阅读,要把搜集文献资料同看书学习、更新知识结合起来。此外,经常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证明,新的思想和想法来自工作实际外,也在日常工作的其他时间、地点一时得到启发,产生意念。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养成随身携带笔、纸的习惯,记下闪现的有独到之见的念头,这是积累直接资料的很好的方法 。三要了解和懂得学校体育科研选题的依据和途径。 学校体育科研实践证明,课题选择的好与坏,对科研成果的大小,成功与失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准备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而目前,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此还不够重视或者了解不深,因此在准备进行体育科研工作时不知如何下手。因此,要想提高体育科研能力就必须了解和懂得选题的依据和途径。 科研选题的依据可主要分为两方面,即"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必要性主要看选择课题的重要价值和前人研究的情况怎样,亦即"该不该研究,需不需研究";可行性体现在研究者的主观条件(设备仪器、经费、时间、人力、情报资料等)是否具备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另外还要依据所选题目应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是关键性的、是具有共性的问题,并且要占有一定资料。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题目的选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从理论学习中找;从实践过程中找;从文献资料中找;通过各级学术研讨会或报告会去找;从上级公布的课题或会议征文中找;从教师间的意见交换和信息交流中找;从学科交叉的空白区域中找;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上网查找。总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不懈的学习和长期不断的资料积累,需要持之以恒、不畏艰辛的精神。许多事实说明,只要我们有所用心,肯钻研,方法对,是能够写出好论文的。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1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孙君志)12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成都体育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仪式上同时进行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和成都体育学院共同主办《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的合作协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冯连世,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张漓,人事处处长张丰皓,学会秘书处副处长林帅天参加签约仪式。成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刘青,党委副书记、校长舒为平,党委常委、副校长胥万兵,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欧雪松,发展规划处、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期刊部、科研处等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胥万兵主持。 刘青首先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领导一行莅临该校表示欢迎,对研究所和学会长期以来对该校的指导和关心表示感谢。他指出,新形势下双方通过战略合作积极搭建科研、教学、产业以及人才培养等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进深度融合,期待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以及奥运争光做出更大贡献。 冯连世回顾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与成都体育学院长期合作的历史,并对该校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奥运会科技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就表示祝贺。他相信双方对标健康中国战略、体育强国建设和奥运争光计划,积极回应和主动服务国家体育总局战略任务和全民健康中面临的重大需求,按照产学研融合新要求,共同促进医疗、科研、教学以及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签约仪式上,冯连世与舒为平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成都体育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与成都体育学院共同主办《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的合作协议”,并对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两个协议的签署,是该校积极回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任务和全民健康中面临的重大需求,和国内顶级科研机构和学术组织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体育事业高端发展平台和科学研究国际化平台的重要举措,将极大促进中国运动医学提升行业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