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浅谈研究生如何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不羁夜

浅谈研究生如何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简单来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这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一是科研创新能力,即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二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三是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科学研究是继承和创新的结合,是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四是逻辑思维能力,即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思维进行判定、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结论的能力;五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必须借助语言去准确地表述,广泛的学术交流也是通过语言表达实现的;六是动手操作能力,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达晋编译认为,研究生要想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拥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对学科领域的触角要敏锐,能够及时把握住最新动向,善于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保证自己做的研究是有用的、及时的。这就要求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全面的,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前沿,而且对日常生活是热爱的。可以说,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首先要关注的;解决问题则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逻辑终点之一。发现问题主要从科学理论和科学试验之间的矛盾中;从社会需要中;从交叉学科的界面中。二、夯实专业外语基础。英语是研究生应该熟练掌握的、获取最新学术信息和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是研究生熟练查阅、阅读英语文献及英语原版书籍的前提。研究生应该具有用英语按照国际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和在网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研究生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已经成为满足社会、科技、经济以及对外交流日益增长需求的一项基本技能。研究生要学好英语,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大量的专业信息的刺激下,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了解当前学术界前沿的热点和难点。三、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的培养。首先,系统地查阅和处理文献的方法。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根据不同搜索工具服务对象及特点,通过分类号、关键词、作者姓名等各种检索途径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其次,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就研究和讨论的某方面问题,经自己的消化吸收、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整理出阅读报告或文献综述。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在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研究选题时,通过比较、分析他人的研究与自己研究的异同点,从而提出有所超越的创新性选题;在资料处理中,运用集中法,通过汇总资料,从中发现新问题、新关系或新规律;在解决问题、提出方案时,通过扩散发现法,通过发散思维去诱发新设想、新方案。其次,学习基本的理论研究方法,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方法,得出新观点、新方法,从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第三,通过对待特定案例进行学习、分析,更好地掌握案例中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或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从而使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改进和提高。

不知其父

考研初试成绩已出,如何选择导师,如何评价导师的科研学术水平?

提要:考研初试成绩已出,该如何选择导师,如何评价导师的科研学术水平?最近研究生考试成绩已经陆续地放了出来,其实在城市刚刚出来的时候,就有远方的亲戚给我打电话咨询如何联系导师,以及如何选择报考导师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对其评价自然是导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因为无论是谁既然报了研究生,还是想要干出来一点成绩的,想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出相当的研究成果,哪怕今后无意于从事科研工作。那么哪些指标是衡量导师学术水平的指标呢?年龄吗?我觉得这个标准并不太合适,许多人认为在学术圈,能够混到一定的年龄必然能够有一定的成就,哪怕再不济也能够混到一个博导的水平,其实不然,学术同年龄之间其实可不成正比,大家知道颜宁,也就是施一公院士的博士生,人家可是在28岁时候就已经干到了博导,这样的成就着实令我汗颜,因为我如今已经31岁,才即将迎来毕业,可是人家都已经博导了,而在中国这样的例子虽说是少数,但是也着实给我们一个衡量标准——不能以年龄衡量学术。从科学兴农这些年所接触到的老师中,其中不乏英才俊,而且他们在35岁左右,有着相当旺盛的精力,敢于闯、敢拼,思维活跃,有创造性,而就我知道的人当中,其中他们大多数的博导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做出了杰出的成果,为后面的人生铺平了道路。科学兴农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如果选择导师的话,其实选择年富力强,人在40岁左右的老师,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选择。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选择那些比较牛逼的导师,其实往往是由手下的小导师来带,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选择小老师。扯的可能有些远了,那么选择年轻的老师就意味着他们的学术水平高吗?他们的学术水平可能不高,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学术思维以及眼光可能还是比较前瞻的,而那些大牛导师的战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研究生所能够完成的,而这些年富力强的小老师反而能够带领各位同学走向远方,真正的做出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我对于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学术眼光!这个眼光其实说的是战略目标,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思维的好老师,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是普通老师的N倍。之前看到过一个文章,说的是博士生毕业的文章水平到底谁来决定,是博士自己的勤奋?还是导师?最终答案是导师,中国学生的水平其实差别并不是那么大的,在思维方面可能确实有差别,但是再勤奋的学生,选择一个没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也不可能发出高水平的文章,而一个前沿的导师给你指导出来的文章,再差也不至于发不出来文章。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下目的导师的文章,看看他的课题研究方向,是不是同时代脱轨,是不是在这个去圈内很另类,其实另类不见得是贬义词,反而是人家在主动寻求突破。中国的学术圈研究思路其实局限性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小白鼠的故事。实验室用的小白鼠我们一般都会把它关在笼子中,而只要有动静,他就会沿着笼子边缘转圈圈,如果强制性的不间断给他刺激,这时候他就会一直围绕笼子边缘转圈,而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训练之后,我们将它放在桌面上,惊奇的是,它的选择不是逃跑而是转圈,而且这个圈子同原来笼子半径相似。这也说明了一点,如果大家进入一个普通实验室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依旧在哪个圈子中,而那些能够跳出圈子的导师才真的是值得选择的前沿性导师,即便这样的导师目前没有获得很好的研究性paper。

时则不至

探讨如何提高自身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对于科研者而言,影响自身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学科前沿的把握度,科研的创新性,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期刊的选择把握,等等。对此,赛恩斯编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科研者如何提高自身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一、基础理论知识,广的知识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科研者除了需要掌握本领域的知识外,通常还需要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或者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协作者共同完成这一领域的前沿研究。这也就要求科研者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二、科研的创新性。科研者必须要在自己本研究领域内,了解掌握国内外同行研究者们在这一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和成果,以判定自己即将从事的研究内在的学术地位和价值。可以先写一篇好的综述性的文章,了解本领域的全面发展情况,从而选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广泛阅读相关国内外文献,特别是国外文献,要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了解某一方面的专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2.要纵横结合,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了解当前课题的研究进展,又要从本单位、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经过有层次和逻辑性地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3.搜集了解的研究动态内容应当是最新的。所选研究课题要具有新颖性,不能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否则就是一直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永远做不出有创新性的工作。任何一项新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叠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的。但重复不是目的,重复只是一种手段,通过重复,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方案。三、科研论文的撰写。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定了研究方向,确定了实验方案时,要形成自己的体系特色,以后就是要进行实验的开展工作,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文章的撰写。其中,文章的撰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二是提出自己的观点;三是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四是确保文章的连贯逻辑性,做到行文连贯,不能让句子之间独立;五是初稿完成后进行反复修改,做到语言简练,抓住重点,提纲挈领。对于英文论文的语言问题,可以请英语水平较高的同行来帮忙修改。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科研工作中,应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进行团结合作,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科研氛围。科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往往都出自于一个团结合作,积极活跃的科研群体。在一个科研氛围十分活跃,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科研群体中,通常可以发现每个人的思想都变得十分活跃,新的观点,新的想法不断出现,在这样的氛围中,原创性的工作可能就会产生。五、学术期刊的选择。科学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交流与传播,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手段和载体之一是学术期刊。对于科研者而言,学术论文撰写好了以后,合理地选择期刊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一种期刊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侧重点。首先是对自己所要发表的研究成果作出合理的定位;其次是要对刊物的历史和口碑要了解,对主编和出版内容,了解得越详细越好,做到知彼知己,有的放矢。

节用

十点建议助力广大科研工作者提高学术文章质量

对于SCI新手而言,提高自己论文的质量达到国际学术期刊的认可及录用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地提高自己论文的质量呢?小编总结了十点建议,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的学术发表过程中取得满意的成果。1. 文章设计文章的第一个版本应该根据目标期刊的要求来精心设计。所有的共同作者都必须参与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除了对文章中的所有科学内容和结论负责以外,还应考虑到写作过程中的非实质性贡献、协助、参考资料的选择和准确格式排版等等问题。从一开始就对学术作品进行适当的设计,就可以减轻后期大量的修改工作,避免共同作者与出版社期刊及编辑之间产生不愉快。2. 按照目标期刊指南整理为了满足目标期刊的要求,小编建议仔细起草文章并对文章进行适当的格式化。绝大多数生物医学期刊都遵循国家医学图书馆(NLM)格式。小编也强烈建议生物医学作者熟悉目标期刊认可的出版风格及各个期刊之间的差异。期刊列出的目标期刊投稿指南里面就有详细的投稿及排版风格指导,在投稿之前,每个作者必须仔细逐条查阅。3. 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检查文章写作的一致性、思想的逻辑流动和科学事实这些因素对文章的可读性至关重要。审查标题、摘要和正文中相关的专用名词及关键词是否一致,有助于读者轻松理解文章中的科学内容,得出结论,参考并引用未来出版物中的具体观点。在文章的准备、提交和修订过程中,协调众位作者的作品是保持写作一致性的关键。4. 科学信心所有共同作者必须对他们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充满信心。作者必须在确保科学信心的情况下提交稿件才可能在期刊的道德调查之后保持不败之姿,尤其是在同行评审和出版后出现错误、研究不当行为之时。所有作者的科学信心使他们的作品坚实可靠,也令读者容易理解,并提高文章的引用率。5. 每一篇科学文章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科学项目都应该给读者讲一个故事,以一个信息丰富的背景开始,以一个结论结束,且必须包含一个新的、可引用的科学事实。在整个科研和写作过程中,经过验证的方法和道德行为保证了文章的客观性以及这个科学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作者应该努力使他们的故事吸引更多的读者,而避免使用非专家读者难以理解的术语和段落。6. 精简句子结构学术论文不同于小说和其他非科学著作,简短的句子是科学交流成功的关键。非英语母语的作者经常试图用奇怪和迂回的复杂句子来打动读者。由于受到“母语为非英语”环境的影响,他们很难用简单简洁的方式表达出他们的意思。长句是很难理解的,也大大地影响文章的可读性,这就是为什么学术作家应该使用简短的句子表达的原因。定期阅读世界著名国际性学术期刊上的学术文章就可以从中学习到精简且精准的写作风格。7. 阅读标题的人并不总会读摘要一般来说,为了寻找相关的科研写作资料,科研人员会通过检索数据库和学术平台中的论文标题来查找满足需求的参考资料。但很明显,只有少数阅读标题的人会去仔细阅读摘要甚至引用整篇文章,问题就在于标题是否写得足够好。小编的建议是用好的论文标题来吸引更多的读者。精简并且反映文章内容的标题,就能吸引大多数读者的注意,并使他们有更高的几率引用该论文。最近,比较流行的一项写作技巧是创建一个搜索引擎友好的标题。由于文章标题会由搜索引擎排序,文章的排序就决定了文章的命运。因此,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来说,写一篇短小精悍、引人入胜、带有搜索关键词标题的文章是最为明智的。来自非英语国家和小型的科研团体作者可以通过提高标题写作的技能来提高文章的影响力。8. 阅读摘要的人并不总会阅读全文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编辑会提倡参考文献的精准引用,这主要意味着作者需要仔细阅读主要参考文献的全文。然而,阅读摘要的人往往无法获取完整的全文,要么显得引用不当,要么根本就引用不到相关文献。读完摘要后,正确的理解应该会促使读者去阅读全文。现有证据表明,大约20%的引用文章是由引用者阅读的。显然,结构良好和信息丰富的摘要可能会提高文章的引用率。9. 首尾关系良好的文章结构基于初始部分和最终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以介绍主题的段落开始,以结束段落结束。同样,一篇文章中每一段的第一句(主题)和最后一句(结论)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中间段落(句子)连接相邻段落(句子)以建立完整的逻辑链,这样的写作结构有助于写出一篇逻辑顺畅的文章。10. 连接词的使用当一篇文章的不同部分句子通过关键的单词相互连接时,整个文章的可读性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建议作者选择正确连接词,尤其是段落内句子之间的连接词,这些词会使阅读变得流畅和易懂,特别是在比较广泛的讨论部分。上述十条建议足以帮助作者准确地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并更有效地与读者交流。坚持正确的书写格式对大多数期刊来说都是必要的,但不是所有的期刊,有些机构也可以提供格式化排版服务。科研写作的质量往往是大多数期刊的头等大事。不言而喻的是,正确的格式是投稿的基本要求,小编强烈建议按照目标期刊的格式排版。在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当复杂的思想、复杂的数据和图形常常被整合到一篇文章中时,保持写作的一致性尤为重要。因此,不断提高表达方式和将单词、句子和段落逻辑联系起来的技巧变得越来越重要。构建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并正确地连接文章的零碎部分是丰富学术作品的重要步骤。容易理解和可读的句子和段落是这种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写作的黄金法则是短句和简单句,这可能需要精读和定期阅读最好的科学作品。当作者准确地选择目标期刊,正确地编辑标题,并用相关关键字标记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全文时,被引用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这十条建议最初是为了提高非英语母语者的写作技能,也有助于帮助可见度和引用率低的小型科研团队的作者提高他们科研成果的传播,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的学术发表过程中取得满意的成果。

无忧无虑

赣州师专:提升科研水平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日前,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公布,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教师徐忱博士主持的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传承读本整理与研究》获得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立项,这是全省唯一重大项目,是全国专科院校唯一重大项目,是学校科研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该校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以来,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在运行机制、科研成果、师资队伍等方面着力攻关、破解难题,整体科研实力稳步提升。2017年,该校党委从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和完善了科研工作制度,先后出台了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科研项目配套资助经费和科研奖励办法》和《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等七项制度,一揽子解决了科研体制机制不健全、科研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为全校科研工作搭建了大舞台。该校加大科研投入,大幅度增加科研奖励,科研成果工作量酬金和奖励总发放金额从2017年的29万余元增加到2019年的132万余元,增幅达354.8%。通过奖优罚劣双管齐下,科研成果逐年提升,在重大科研项目方面,徐忱博士除了2020年度课题外,由他主持的《近代法治的政治价值基础研究》课题获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赖志群教授课题《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获第十六批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省级科研项目立项、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篇数,以及主编、参编论著教材,艺术作品获国家、省级奖项等方面,科研工作得到显著提升,2019年获得省级以上课题项目数量相较2017年增幅达162%。人才是科研工作的核心。该校在2018年3月印发《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办法实施2年后,2020年4月,该校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提高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待遇,重点培养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将在职博士毕业后工作待遇基本提升至引进博士待遇,加快建设一支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学校升本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美神

人民日报评奇葩论文:科研如何更崇高?学术何以更优美?

这几日,一篇发表于2013年的生态经济学论文,引来舆论热议。论文围绕“导师崇高感师娘优美感”展开讨论,被质疑与科研内容、期刊定位不符。事后,期刊发出声明,“决定撤稿”;期刊主编,也是论文中提及的导师回应,“申请引咎辞职”;期刊主管部门表态,“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处理、整改工作”。从发酵到回应,一篇论文引致关于学术研究的讨论,让人们接受了一次规范性与严谨性的教育。不过,很多人同时想知道:这样的论文如何能被录用刊发?期刊的审稿采编规范何在?学术“把关人”在哪里?面对类似事件,能否从被动回应,变成严格审核、不再出现?带着这些疑问,人们应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学术规范、科研责任。学术研究应该是有品格的事。从人类文明到浩瀚星空,从细胞生物到自然规律,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科学技术,揭开真理的面纱,拓展人类的智识,是无数学人的崇高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失败也有无数成功,学术研究非但不是凭空产生的,更形成了一套有共识的规范、标准乃至伦理。人们之所以能不断将认知边界往前推进、不断开辟科学应用于实践的疆土,很大程度上基于对科研规范的尊重,这也是前人成果能为后人所用、当下研究能造福后人的一个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术研究都应恪守基本的学术规范,更不能偏离严肃、认真、负责的科学轨道。一篇学术论文,何尝不是科研成果、学人品格的载体与呈现?拿冰川冻土为例,中国有大面积的冰川冻土地貌,许多科学与工程人员在严寒艰苦地区做科研、做贡献。修建青藏铁路时,冻土如何“保冻”难题被成功破解,为高原天路的修建打下牢固的“地基”。时至今日,冻土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重大课题,这不仅是理论也是实践,少不了包括所谓“集成思想”在内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无数像冰川冻土这样的科学研究,等待人们接力研究、挖掘、深潜。学有责、术有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真正彰显科研的崇高感与奉献的优美感。从学术成果到学人品格,从研究者到把关人,科研也从来不是一件“私事”。对研究者而言,学术论文一经刊发就有了公共性,不再仅仅是“文责自负”;对期刊而言,无论是编者还是把关者,都应把科学性、严肃性放在第一位,以规范、标准与责任的标尺严格衡量每一篇稿件,让权威期刊成为更有公信力的“公共产品”;对科研共同体而言,最好的褒奖不是几句夸赞,而要以研究为本、拿成果说话,在反复交流与激荡中推动科研进步。一篇引来质疑的论文警示我们,科研非小事,只有研究者、平台与把关人、科研共同体一起筑牢学术责任、涵养公共意识,才能浇灌出科学研究的永不凋零之花。同样是在这几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用算盘“造出”核潜艇的黄旭华、矢志不渝“算计”天气的曾庆存,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家们也被网友誉为中国发展的“顶级流量”。如此对比,崇高就在眼前,优美不必赘言。我们相信,只要严以律己,遵守学术规范,把好质量关;板凳坐得十年冷,潜心钻研、不务虚名,越过功利关;尊重治学规律,守好治学良心,带头净化学风,让人情难过关,攀登科学研究高峰的路上,纵有再坚硬的“冰川冻土”,都一定能被征服。来源:人民日报

痴情泪

985博士师兄的逆袭:如何提升科研竞争优势?

导语跟很多211/985/留学学霸相比,在科研道路上,笔者的起点可以说很低了。三流本科,硕士双非,博士才考上985,现在准备申请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很不容易,也走了很多弯路。“科研是个无底洞”,这是笔者读博以后的切身体会。做科研,是一段孤独、漫长、四下无人的旅程。如果有前人的指引,可以少绕弯路,某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因此,笔者总结此文,希望给正在科研奋斗路上的硕博士一些实用建议。本文包含两个方面:三个“一定要”和五个“尽可能”。一. 三个“一定要”(1)一定要有SCI论文“一作”或者通讯作者论文是你的科研成果最直观和最具说服力的体现,科研界对于论文的署名也一向很敏感。无论是笔者正在准备的“上海超博”,还是博后面上基金的申请,大学教职申请等,只认可第一作者(包含“共一)”或通讯作者(包含“共通”),对第二作者是不予认可的。那么“二作”有用吗?在校外,一般是只承认“一作”和“通讯”的;在校内,一般看两点:①学校的要求;②论文的含金量。有些学校发表论文还存在着导师“一作”,学生“二作”的情况,短期看,或许可以加分拿多一点奖学金,但是长期看,非常不利于后期人才计划的申报。所以,一定要未雨绸缪,拿到“一作”或者“共一”。(2)一定要掌握必备的学术技能,提高综合实力硕博研究生期间,要丰富自己的科研技能,以下几点排名不分先后:论文写作(包含SCI/SSCI论文写作、基金申请书写作等)、文献检索、科研软件、数据处理、PPT制作与汇报等。论文写作:能写好论文是核心优势。学术资源从来不缺,要提高自己的“搜商”,多听一些论文写作的讲座,多看论文写作技巧和教程。文献检索:学会文献查阅是一项必备的科研技能。领域内入门,一定是从文献阅读开始的。第一,掌握好几个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例如EndNote、NoteExpress、Mendeley等;第二,掌握一套做好文献阅读笔记的技巧。科研软件:在个人领域内必须要掌握的科研软件,要提前学习。例如,生物学领域研究人员,要掌握一些常用生物学软件的安装与应用,可以提高科研效率。数据处理:大数据时代,必须要学会基本的数据处理手段,这也是论文撰写的刚需。强烈建议学习一门统计学课程(R或者Python),可以提升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PPT制作与汇报:做好PPT,是科研进阶之路的一大法宝。无论是组会、成果汇报、讲座、入职演讲……都离不开PPT。(3)一定要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是你科研工作的有力证据,是你科研成果的原始数据。力求实验记录清晰、详尽。日期、步骤、想法、失败的实验等都需要记录得当。二. 五个“尽可能”(1)尽可能准备国内高水平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年度开放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集群化试点等5个子项目申报。国家导向已经逐渐向国内期刊倾斜,尽早准备1-2篇国内高水平论文是明智之举。(2)尽可能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论坛、赛事在国家铁了心“破四唯”的大方向之下,全方位发展是大势所趋。多参加本领域内的论坛和赛事,获得一定的荣誉,可以提升在人才选拔评选时的优势。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不要满脑子想着玩,多感受学术圈的氛围,结识领域内的同仁。(3)尽可能发表“单一作者”论文发表“单一作者”论文需要很强的科研综合实力,因此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有力佐证。读博期间,要尽可能有意识地撰写、发表一两篇“单一作者”论文,培养自己的独立科研的水平。在未来,单一作者论文在你科研成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定强于多作者论文。(4)尽可能早申请专利目前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周期至少两年,所以,想要毕业时有一个专利在手就越早准备越好。(5)尽可能出国交流海外经历确实是个加分项,提早准备雅思托福,申请出国交流,提高综合竞争力。结语以上就是笔者对于硕博士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格局和竞争力的一点看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一定要”和五个“尽可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的同时,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共同进步!End

范畴

学术研究最强的15所高校是哪些?高水平论文在国际上地位如何?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我国第三方机构对国内一流大学的近两年的高水平论文进行了统计,按照论文总数、被引数量和排名前1%三个指标综合测算并排名,15所高校胜出。被排在最前列的高校,这也基本代表了我国内地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国际发表水平。15所高校情况,绿色线条表示发展速度快那么,我国学术研究,尤其是学术论文发表到底存在哪些问题?第一,我们先看看排行榜的论文数量包含的意思。排在第一名的是北京大学,论文发表总数是6.62万篇,被引用的数量是98.17万次。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论文发表总数量是8.31万篇,明显高于北京大学,但是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略低于北京大学,为97.94万次。第三名是清华大学,论文发表总数与北京大学略高一点,数量为6.70万,被引总数为92.64万,低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其他排名靠前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各高校,它们在国际高质量学术论文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发展速度较快。第二,我们再看看,影响论文质量排名的三大因素,这给我国内地高校带来哪些启示呢?其一,当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整体观察整体师均引用表现时,人选相应层次的大学愈多,所覆盖的大学和学科类型愈广,大学之间表现的波动性也很大。南京大学比如,中国入选QS排名1-200名以内的大学,是全球最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5个国家国最低。而且,我国入选的高校基本是理工学科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相应层次内及层次间的标准差较小,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引进教师的空间还很大。其二,师均引用表现与人选大学的论文总引用次数呈正相关、与教师规模呈负相关。因中外大学对“大学教职员工“理解不同,各个高校在上传这项数据时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这很容易极易致使某一大学师均引用整体表现的逆势扬高。我国就属于这种类型——大学教师人数多,发表论文数量多。其三,引用水平与卓越科研成果有较强关联。清华大学美、英、德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在“卓越科研维度”上的一贯优秀表现和良好学术传统是其总引用、篇均引用、引文引用居高不下的根本保证。我国虽为论文总量大国,但“卓越科研维度”上几乎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学。这与我国多年的现实情况以及注重学术产出数量的评价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引文引用”“篇均引用”和“总引用数”的表现不佳。第三,我们还看看,我国高校论文发表所呈现的利弊。其一是优点,我国国内一流大学的学术论文效率优势体现在英文发表而不是中文发表。我国高等院校的中文发表效率开始下降,但英文发表的效率正逐渐提高。与英文科技发表相比,我国高校论文发表的效率在英文社科发表中增长更快、对增长的贡献率也更大一些。这充分说明,我国学术论文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好,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浙江大学其二是弊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全球TOP100大学论文发表的平均水平,在高水平发表指标表现方面与全球TOP100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各项指标均低于世界一流水平,高质量成果比率偏低,这反映我国论文发表的“量大质劣”问题尚未完全扭转,学术质量亟待提高。总之,我国高校目前要克服的就是“急功近利”四个字,必须由对“量”的追求转到对“质”的追求上面来。这样才是正道,也是光明之道。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国粹

如何提升中国学术专著影响力?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题:如何提升中国学术专著影响力?史竞男、胡梦雪学术专著作为科研成果的系统性总结,很大程度反映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话语权。然而,近年来,我国学术专著出版数量逐年增长,同时,提升中国学术专著影响力日益迫切。日前在京举办的“中文经典学术专著”遴选标准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完善科学的中文学术专著出版评价标准,提升我国学术专著出版品牌建设,促进优质图书特别是经典学术专著的积极创作、出版与充分利用。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表示,学术著作的创作和出版,是提升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水平的重大工程。我国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出版基金等多种政策性基金,重点支持学术专著的出版、发行、推广工作。怎样遴选支持项目、怎样评价学术专著、怎样考核学术出版成果,却是一个难题。“建立客观、公正、科学、有据的学术专著出版评价标准,一直是学界希望的事情。”柳斌杰说。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图书引证报告》显示,我国学术专著出版比例逐年增长,近10年出版人文社科类学术专著37.4万种,数量比前10年增长66%;出版理工类学术专著12.9万种,数量增长22.68%。报告还指出,我国中文学术专著的被引频次自2013年开始,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学术专著虽然绝大多数不是畅销书,但对科研、教学、高端人才的培养等都很重要,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专家认为,学术专著种类的增长及其被引频次的降低,说明我国传统形式学术专著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这对提高学术专著出版质量和出版方式提出了挑战。“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学术出版机构市场之一,中国学术专著的出版发展遇到了重大机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董毅敏介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已经与中国知网共同启动了中文经典学术专著遴选研究项目,探索采用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和一套科学的遴选标准,来推动中国学术专著出版的品牌建设。据了解,遴选应用大数据等手段,将以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引证频次为依据,通过初选、专家评审、社会评议等多个环节最终发布中文经典学术专著书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朱强说,从建立遴选标准到产生中文经典学术专著书目,并通过数字化图书出版与发行平台进行传播和利用,不仅打通了学术著作从出版到图书馆再到读者的上下游环节,同时也打通了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之间的界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东认为,通过遴选中文经典学术专著,树立出版品牌,有利于扭转当前我国学术专著出版分散、品牌效益减弱的现状,带动学术专著创作出版整体繁荣,从而推动中国学术专著影响力不断提升。责任编辑: 郝多

天极

职称评审: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占25%,不再简单数论文

来源 | 学术志编辑 | 学术君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得到了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职称评审制度的公平合理无疑是广大教师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发布了文章:“安康学院四项举措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文章列举了安康学院在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方面的一些做法。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文章列举了一些职称评审制度的细节:1、师德考核不合格一票否决:在职称评审工作中,该院把思想品行、工作态度放在评审条件的首位,对师德不合格人员申报当年一票否决并延迟3年申报;2、将教学评价、学术评价、教师参与地方服务、成果转移转化等内容纳入职称评审计分范围,构建了教学工作量、教学评价、教科研成果、学术评价、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职称晋升量化评价体系,其中“学术评价”部分占比25%,“参评人员的学术评价需每人提供3篇‘代表作’由校外同行专家组评议打分,校内外专家组打分各占50%”,学术水平鉴定评审专家由5人及以上组成,如有超过50%专家作出否定意见,则评审终止。不再简单以SCI、S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代替对教师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专业判断。3、除对高水平论文、成果进行奖励外,该院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成果转移转化、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予以奖励,纳入职称评审考核指标。4、在评审中,获得省部以上奖项、人才称号的申报人,可以优先占用等额投票指标,但并非直接通过,而是需要通过评审大会评委的综合考察、投票后通过、请示无异议后,才能确认申报人资格。以下为全文内容:近两年,安康学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在教师评价工作中,对申报人进行全面、综合考察,“树”以德为先、全心育人的考评要求,“立”五位一体、多元评价的考核制度,“破”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不良倾向,“纳”科学合理、综合考试评价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树”以德为先、全心育人的考评导向,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一是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师德考评工作中,该院认真做好年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考核评估工作,首要参照教师日常行为准则,坚决杜绝学术造假,全面建设师德档案工作,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不合格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严格执行职称评审办法。在职称评审工作中,该院把思想品行、工作态度放在评审条件的首位,对师德不合格人员申报当年一票否决并延迟3年申报;对剽窃他人成果、虚构篡改实验数据、伪造鉴定结论等学术腐败行为者,取消其参评资格,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同时要求,各级评审组织成员必须遵守评审纪律,不得泄露评审情况,对不遵守评审纪律的成员,取消其资格。三是推行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在人员招聘工作中,制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并将“遵守宪法和法律,无违法犯罪记录,无违背师德和学术道德的不良记录”放在了资格审查首位,并要求应聘人员品行端正、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四是加强教师师德教育。该院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各类人才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践行“四个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要求各类人才自觉履行职责,遵守职业规范,倡导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决抵制和克服学术不端行为。——“立”五位一体、多元评价的考核制度,完善顶层设计。结合新要求,一是该院修订并实施了《安康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修 订)》(校党发〔2019〕50 号)《安康学院高校教师系列职称晋 升条件(修订)》(校党发〔2019〕51 号)和《安康学院实验技术系列职称晋升条件(试行)》(校党发〔2019〕52 号)等职称系列文件,将教学评价、学术评价、教师参与地方服务、成果转移转化等内容纳入职称评审计分范围,构建了教学工作量、教学评价、教科研成果、学术评价、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职称晋升量化评价体系,其中“学术评价”部分占比25%,“参评人员的学术评价需每人提供3篇‘代表作’由校外同行专家组评议打分,校内外专家组打分各占50%”,要求评审专家严格遵守科研诚信要求,忠于职守,提供负责任、高质量的专业评议意见,不再简单以SCI、S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代替对教师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专业判断。二是构建多向度多元综合评价体系。在申报业绩条件设置中,设置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不单纯以论文作为申报业绩条件,鼓励教师在擅长领域进行研究,取得代表性成果。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申报高一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从注重“单向度评价”向“多向度多元综合评价”转变,推动多维度、全过程、立体式、综合性评价。——“破”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不良倾向,活跃学术氛围。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除对高水平论文、成果进行奖励外,该院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成果转移转化、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予以奖励,纳入职称评审考核指标。二是突出质量导向。科研评价重在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评价,不再只把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作为各类科研评选和考核的唯一标准。学科学术带头人、科研平台负责人遴选,在品德、学术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基础上,只需要提供代表作,学校组织专家对代表作进行水平评估;科技创新团队考核时,对创新服务团队取得的标志性论文、获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不单纯计算SCI论文篇数和获奖的次数。三是实施科研分类评价。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四是放宽校级项目申报限制,探索多样化结题方式。校级项目立项时,重点考察项目负责人实际科研水平和科研项目本身的科学性、创新性等内容,注重实际。近年的校级教改、科研项目中,有80%以上的项目由35岁以下的“无帽子、无奖项”的青年教师担任项目主持人,大大提升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活跃了学术气氛。积极探索校级教科研项目结题形式多样化,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专利、专著、社会服务、调查报告、发明新技术、培育新品种等皆可以作为结题的成果。——“纳”科学合理、综合考试评价方式,突出教科研实效。一是改革职称评审办法,严格学业标准,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例如,2019年,该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教师李川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16-2018年度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二),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谭诗民同志2019年获得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二),根据省人社厅《陕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办法》(陕人社发〔2019〕40号)要求,结合实际成果,经该院研究,符合认定办法,分别推荐参加陕西省教育厅教授、副教授职称考核认定。二是建立完善教师聘任考核体系。该院制定了聘期任务事项,将学生评教名次纳入聘期任务考核,学生考核排名前十者,视为直接完成聘期任务者,进而直接教师的晋升和聘任。三是对学术成果进行匿名评价。该院在评审中首先对申报人的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及学术道德进行考评,在教学能力良好的前提下,组织校外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成果进行匿名评价,对申报人的学术水平鉴定评审专家由5人及以上组成,如有超过50%专家作出否定意见,则评审终止。校外专家评审后,学校还组织述职答辩,对申报人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和研究工作进展及计划进行评价,经评审大会会议表决通过、公示无异议后,才可确认申报人取得相应资格。在评审中,获得省部以上奖项、人才称号的申报人,虽然可以优先占用等额投票指标,但并非直接通过,而是需要通过评审大会评委的综合考察、投票后通过、请示无异议后,才能确认申报人资格。本文来源:陕西教育厅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