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先后向11家高新技术企业发放“科贷通”优惠贷款3100万元,2020年全县科技研发投入达4.8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2.2%。二是深化产学融合。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与浙江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泰和乌鸡、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对接。三是强化产业培育。围绕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招引培育高科技企业,2020年全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组织申报瞪羚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1.53%、位列全市第一。【来源:市政府办】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笔者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教科所强化教育科研理论学习,加强内部制度管理,提升教研员教科研能力,进一步为保障“停课不停学”工作有效实施,为全市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证和智力支撑。重新拟定市教研人员岗位职责、考勤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测命题工作规程、发文管理办法等六项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有序。抓住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契机,对全体教研员进行网络技术在线培训16次,提升全体教研员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利用腾讯会议和学乐云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审核录播教学视频1000多节,对全市700多所学校分期分批进行网络视导1200多节次。开展第六期“广元教研讲坛”,5位教研员利用网路,分别作《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等专题讲座。加强教研员岗位职责,开展“联系一所学校、指导培养一名青年教师、命一份高质量试卷、开展一次高质量专题教研活动”的“四个一”活动,不断激发教育科研“新思路”,不断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文章来源:广元日报)
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以省市县农业示范区、县经济开发区等为依托,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搭建各类研发平台。2020年依托立碑电商众创空间平台,引进贵州百材旺达建材、贵州贵豆食品2家企业入驻。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业务培训,指导10余家企业完成技术合同登记。二是注重人才引进培育。完善人才支持政策体系,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组织企业参与贵州省第六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和第十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及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对象人才推荐工作。2020年组织60家企业120名管理人才参加金融服务、“两化整合”、大数据产业发展等培训,为企业培养、引进人才(团队)铺路搭桥。2020年共引进博士2名(西洋实业公司、磷镁公司),硕士2名(贵阳开磷化肥公司),培养正高、副高、高级技工等196名。三是推动企业创新升级。推动政策落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投入达8000万元。目前,该县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2020年,引导贵州尚德贵生中药饮片、贵州鸿丰科技、贵州牧林农业科技3家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组织西洋实业等申报市级科技项目8个。四是促进产学研合作。以省科技厅派驻息烽县的科技特派员为基础,建立由贵阳学院1名教授和县农业农村局7名中级职称以上技术骨干的科技服务专家团,主要对吊瓜、蔬菜、葡萄、猕猴桃种管和贮藏开展技术服务,2020年深入现场服务764人次、开展培训1243人次、解决技术问题105个、技术咨询服务722次、组织新技术示范推广16项、新品种示范推广20个、帮扶企业(合作社)28家、培养致富带头人15户,成功申报市级科技项目3个。引导贵州大学与磷系建材企业深度合作。2020年引进贵州省食品加工研究所与贵州省息烽县叶老大阳朗辣子鸡食品开展新产品技术开发,引进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与息烽娘子军农业科技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从事柑橘改良、发展百香果等特色产业。五是高水平释放创新动能。通过财政投入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全县财政科技投入254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的1.03%。兑现2家企业省、市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257.7万元;建立R&D服务工作台帐,对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对企业项目资料问题、财务归集问题以及统计指标常识一对一指导,服务企业20余家。抓好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科技“三下乡”等活动为契机,2020年组织28个单位47名科技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举办各类科技培训30期1.5万人次。【来源:息烽县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我省多举措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记者7月3日从省科技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提升甘肃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若干措施》。这是提升我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新的“任务书”和“路线图”。该《措施》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2年,甘肃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国排位提升至前22位,力争到2025年提升至前20位。有些是“软指标”,但更多的是“硬杠杠”。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板块中,主要有:启动“扩规计划”,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实施“领军人才”“西部之光”“陇原之光”“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培养一批面向产业的创新团队;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壮大全省科技特派员队伍。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方面,该《措施》提出要加快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形成更加高效的科研体制和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优化整合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体现知识价值分配导向,建立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企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此外,在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方面,提出要科学规划统筹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大环境;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水平和区域竞争优势。每一项举措,都有具体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战书”已下达,只待各自领命出征,合力扛起提升甘肃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大旗。
e公司讯,27日,重庆市长唐良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该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透露:2019年,重庆将大力培育科技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0%,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35%;同时,新增1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增加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2%以上。本文源自证券时报·e公司
湖北22条举措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来源: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日前,湖北省研究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简称《措施》),以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乘法效应”,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6月12日下午,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08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措施》的相关情况并进行解读。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吴麟章表示,当前,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又已开始。湖北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党中央对湖北和武汉厚爱如山,对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亲切关怀,制定了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吴麟章介绍,日前召开的湖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加快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措施》从6个方面给出22条政策措施,着眼当前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以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为着力点,着力推动企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重心是解决当前科技型企业面临的困难,提出短期能见效、带动作用明显的措施。《措施》提出,要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并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产业,支持生物与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全面推动高新区提档升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吴麟章说,为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支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湖北省将加大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持创新创业,简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流程,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科技人才。央地布局培育壮大新增长极今年以来,一系列旨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提振经济发展信心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3月,科技部启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推动实施一批新兴产业技术项目,引导消费和投资方向,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6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面总结我国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提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报告提出,2020年从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实体经济数字化融合、持续壮大数字产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国际合作、统筹推进试点示范、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等八个方面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在“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方面作出相应部署,勾画出出我国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新蓝图。除中央层面外,各地也在抢抓时机、加快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前,北京市公布《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勾勒出北京积极培育新动能;上海日前发布的《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以“最宽松的创新环境、最普惠公平的扶持政策、最有力的保障措施”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全面创新。
在6月初举行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成都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6月30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政策措施》全文现已正式印发,从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人才激励、环境营造、投入保障5个方面,共推出18条创新举措,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激励鼓励人才,此次《政策措施》赋予了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其中,科研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所在单位同意,可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专职、兼职开展创新活动,并取得合法报酬;也可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在职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创业活动。同时,支持高校院所、国资管理部门探索以知识产权等技术类无形资产作价投资的国有资产差别化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符合成果转化规律的综合绩效考核机制。【来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励科研人员敬业报国、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通知》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加快完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合并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更大科研自主权,科研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申报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技术路线,将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项目承担单位。二是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优化整合科技领域人才计划,切实精简人才“帽子”,开展科技人才计划申报查重工作,不得将人才“帽子”同物质利益直接挂钩。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团队负责人及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三是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实行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加强项目关键环节考核,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调整、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四是完善分级责任担当机制。建立单位主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分担责任机制,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审计和财务检查频次。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主体责任,完善鼓励法人担当负责的考核激励机制。《通知》提出,要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所属科研院所中选择部分创新能力和潜力突出、创新绩效显著、科研诚信状况良好的单位开展“绿色通道”改革试点,包括开展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科研机构分类支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试点工作,并加快形成经验在全国推广。责任编辑: 王頔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10月26日,记者从贵州省科技厅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贵州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今年以来,省科技厅多措并举不断加强贵州的基础研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再获佳绩。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预算比2019年减少22.07亿元,减少7.1%。省科技厅采用倒逼机制,调动各高校院所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贵州24家单位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9项,获得资助经费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12%。立项数和获经费支持数均为“十三五”以来最高的一年,贵州大学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获批151项。省级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力度再创新高。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精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2020年,省基金立项资助项目509项,总立项率28.5%(一般项目立项率29.4%,重点项目立项率24.2%),资助经费6630万元,资助经费较2019年的5580万元增长了18.8%;其中,重点项目77项(限项项目立项23项、绿卡项目立项54项),一般项目432项(限项项目立项255项、绿卡项目177项)。激发青年基础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力。积极开展调研并邀请有关高校座谈,就贵州2021年度省基金指南编写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2021年省基础研究计划在2020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全面取消限额申报,同时强调申请人的研究经历和代表性研究成果,推行省基金毕业制,注重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的有效衔接、梯次递进,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省基金向青年基础研究人员倾斜,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持续进取,不断进步。加快区域布局,省级重点实验室布局逐步完备。2020年围绕省委省政府大扶贫、大数据和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在生态环境保护、煤化工与资源利用、土木工程等领域布局建设了贵州省煤炭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典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尤其针对六盘水、铜仁、毕节等科研基地建设相对薄弱的市,首次设立了省级重点实验室,鼓励地方高校围绕区域特色和优势,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带动相关区域源头创新能力提升。目前,贵州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6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取得进展。推荐申报贵州省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贵州科学院梵净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省喀斯特山区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贵州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等5个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局建议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编辑 刘诗雅编审 田旻佳 杨韬
国科办基〔2020〕38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中科院办公厅工程院办公厅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2020年4月29日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断重构,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突出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优化总体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持方式,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特提出以下重点举措。一、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1.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为国家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强化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制定基础研究2021—2035年的总体规划。2.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面向国家需求的项目部署力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强化对目标导向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统筹实施。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3.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对科研骨干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加快推进经费使用“包干制”的落实落地。认真落实《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排好纯理论基础研究、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4.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在科研模式、评价体系、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内控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三、深化项目管理改革5.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简化指南内容,不限定具体技术路线,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合理把握项目规模,避免拼凑和打包,保证竞争性和参与度。推行评审专家责任机制,强化“小同行”评审,应用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评审须增加应用和产业专家。推进评审活动国际化。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全时段征集重大需求方向建议。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应单独设置渠道,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对原创性项目开通绿色评审通道。6.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实施“减表行动”,简化预算测算说明和编报表格。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减少评估频率,可依项目自主申请开展中期评估,三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对实施好的项目加强滚动支持,对差的项目要及时调整。项目完成情况要客观评价,不得夸大成果水平。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稳步提升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基地的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基础研究人才、项目等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交流和国际合作。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7.改进基础研究评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基础研究评价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反映基础研究特点,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高校、科研院所要严格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8.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强化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推进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科技资源库(馆)。加强实验动物资源和科研用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完善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五、完善支持机制9.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坚持本土培养和从外引进并举。认真落实《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要方向,自主组织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10.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地方财政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积极推动与各行业设立联合基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来源:科技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