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把天文系原有专业合并成“070400天文学”专业,考试科目没有变化,但在今年21考研的科目中发生了变动,科目三不在考查统考的数学二,而是改成考核726量子力学,考试范围涵盖波函数和Schrodinger方程、一维定态问题、量子基本原理等六个模块的内容。专业二取消往年的二选一,改成考核826普通物理,考试范围涵盖力学基础、电磁学、热学等三门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和理解普通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具体各科该如何复习,一下看看新祥旭学长给出的建议吧!一、北师大天文学考研招生情况(参考21年)070400天文学01不设方向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6量子力学④816普通物理复试内容:面试:英语、天文和数理基础知识招生人数:2021年本专业拟招收25人,接收推免生15人左右二、北师大天文学考研历年招录数据2020年复试线:50/50/70/90/295;复试差额比:61%。一志愿复试11人,最终拟录取18人,最高分389,最低分298.2019年复试线:2个方向划线相同:48/48/90/90/300;复试差额比:天体物理专业约94%,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0%一志愿复试11人,最终拟录取天体物理学专业17人,最高分405,最低分300.2018年复试线:2个方向划线相同:48/48/70/90/295;复试差额比:天体物理专业约125%,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约125%最终拟录取天体物理学专业21人,最高分428,最低分303.三、考研初试复习经验1.考研英语因为是一门不容易短时间出成效的课程,我们需要提前就开始背单词,单词作为英语的根基,掌握了单词的意思就相当于掌握了英语的精髓。无论是准备四六级还是准备考研英语,每天都需要拿出一到两个小时来进行英语单词的背诵与单词在不同语境中意思的掌握。考研英语得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选词填空、阅读、翻译、作文。选词填空: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事要说三遍!)阅读:阅读你无论问谁,都会告诉你真题的阅读最棒!所以只需要做真题阅读,对于解题思路与方法,个人推荐新祥旭老师的一对一指导课,所谓阅读就是读懂作者的主旨,每篇阅读都会有一个主题,如何找到这个主题呢?众所周知,当你向喜欢的人表白,他/她回答说你有多好多好(你的表情已经开始露出笑意)但是..(只要这两个字出现,你就直接扭头就可以了)。开个玩笑,对于阅读也是这样,主题往往出现在转折处!前面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转折后作者的真正含义!同学们,我只简单地说出我的化繁为简,真正的理解,当你尝试作几篇阅读后你就会豁然开朗。翻译:所谓翻译就是将大家不懂的话转换为小孩子都可以听懂的大白话(注意是大!白!话!)就是指,咱们国人习惯说的话。大家可能注意到英文往往喜欢用倒装句,而咱们说话就喜欢语序为正,所以这就明白了一条很简单的准则就是——将倒转句转为正序语句。英文一句话也常带有什么什么从句,这些从句有的是状语从句啊,有的是宾语从句啊等等,你要明白它们是谁的修饰,就需要把它们提到前面。对于很长的句子就适合分段说,比如:我今天中午吃了面条,“这个面条是”西红柿打卤面。上面这句话就是把主语再写一遍,便于自己理解,当然有的同学可能说我直接写成“我今天中午吃了西红柿打卤面”不行吗?当然行!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哦。作文: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研评卷的老师就那么几个,所以,千万不要背范文!建议平时积累阅读里面的好词好句,然后独立按历年真题作文来写,再让新祥旭一对一作文老师批改,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作文模板!提前准备好,必定稳的一批!时间安排:单词(一直坚持),阅读(每天一篇真题,然后总结做题思路纠正自己,时间最好不要晚于10月),翻译(11月吧,看了我的化繁为简,然后几个视频就明白了),作文同翻译!2.考研政治建议暑期开始,先是看一下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然后看一章做一章一千题,11月份以后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模拟试卷,然后把能买到的都买到但只做选择题,大题的背诵就等到肖四肖八出来,把上面出现的大题答案全背诵下来即可,政治的复习大概就是这样,基本上不需要特别花费精力。自学效果不理想的同学,也可以找新祥旭的一对一老师指导。3.专业课复习第一轮。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一定水平。第二轮。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第三轮。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新改革的科目可以做其他学校相近的真题,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四、考研备考总结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为了你的不甘,为了你的提高,为了你不再迷茫,从现在开始,就做好日夜兼程的准备。无论你是否有考研的研友,无论你身边是否有嘲讽与偏见,你都要咬紧牙关,向着你的梦想与欲望前行。每个在路上的考研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坚持到最后,倘若回过头看,这绝对是一段刻苦铭心的记忆,对以后的自己也是意义非凡,愿每个不甘心学业钟于本科的学子都可以成功完成自己的梦想,顺利上岸!
相信我们大部分青少年甚至是像笔者这样的成年人从小就会对宇宙产生浓厚的兴趣,身边也不乏天文学爱好者与相关专业同学,比如很多青少年想知道宇宙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是否有平行宇宙、多维的空间等等,要想深入了解这方面的领域,那么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知识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武向平院士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仰望星空时都有很多幻想,就想宇宙有什么,我们是不是很孤单、宇宙里面的东西是不是很神秘等等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在青少年时代,一般都是出于好奇心,但是要真正与研究宇宙,作为科学去研究的话,那是要到研究生以后的事情了,从大学开始才能接触到相关的书籍,这毕竟要靠专业的知识去做,比如说要研究整个宇宙的演化规律,大概会需要除了牛顿力学,还要有相对论的基本知识,但是对于很多人而言,即使暂时接触不到,我们的好奇心也不要就此打住,因为宇宙这么大,里面还包含了很多我们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不知道的规律,只要我们把好奇心准备得足够充足的时候,在未来一定能够加入到探索宇宙的行列中。那么有些爱好者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天文学家整体拿着天文望远镜去观察宇宙的变化及规律,感觉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很想了解真正的天文学家每天都在干什么,武向平院士也作出了相关回答。其实望远镜也分很多种类,不光是光学的,还分高能射线、X射线波段、空间飞行的卫星以及地面的天眼等等,它的波段非常的宽广,所以天文学家的观测,并不只是拿望远镜去看天空,也不是“单纯浪漫”的观察星星。在过去的时候波段比较窄,基本都是用眼睛观测,当发明伽利略望远镜去观察天空时,确实是用肉眼观察,还有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发现了宇宙的膨胀等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现在的观测手段几乎已经覆盖了所有的波段,从最长波焦-“天眼”到最短的短波焦-“X射线”在我们国家也都有布局及设备。现在的天文学家不管是哪个波段,都不是用肉眼观察,都是靠设备、靠仪器去看宇宙,再把相关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现在的数字化的发达已经可以使我们能够坐在办公室就可以实现观察宇宙,天上的卫星会将数据自动传输到地面供天文学家分析,所以我们现在观测宇宙的方法已经没有那么“浪漫”了。贵州天眼
“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无数天文学家为了追寻无垠宇宙中的一抹真相,选择了这一行业。恰如张双南所言,宇宙的最美之处,在于它能告诉我们地球上看不到的东西。我们也藉由这些远望者的努力,得以一窥宇宙的壮美与神奇。2017年1月14日,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就天体物理领域及国内科研体制相关议题,未来论坛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双南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内容:您对天体物理的兴趣源自何处?其实对“天”的兴趣,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把它作为职业来研究,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在大学毕业之后做了天体物理的研究生。其实,这中间我做过一段高能物理,就是做加速器、对撞机的一些实验。这也是我在求学阶段的另外一个梦想,就是体验一下做大科学研究的神奇之处在哪里。但是感受完之后,我还是觉得喜欢天体物理。粒子物理的实验,几千个人一起做,实验目标好多年前就设计好了。而天体物理研究范围非常广,整个宇宙,这么多的天体,基本上你想做什么都可以,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而且我也很喜欢同时有多个研究方向,除了天体物理,其他领域恐怕都很难让你做到这一点。您认为现阶段中国天体物理研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我们上升很快,但是基础很差。我们和国际上最大的差距在于没有好的观测设备。天体物理学是个观测驱动的学科。观测发现之后,我们再用理论来理解它,这点和一般的物理研究不一样。发现,才能带动这一学科的发展,而发现就需要好的设备,但我们中国没有。贵州刚建立的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在今后几十年之内,在某一方面,在国际上是领先的。但并不是说这个就能把我们整体带入到一个先进的水平了,不是的。我们的很多天文学家,包括我,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所用的数据都是来自于国外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我们的人才也非常匮乏。我们的人口比美国多得多,但天文人才跟美国相比要少得多。报考天文专业的学生非常的少。一方面是因为不太理解天文是干什么的,很多父母还是觉得天文学专业大概就是披着个军大衣晚上在山上值班(笑),其实不是的。父母的观点就代表咱们社会对于天文学的认识还是比较浅。事实上,从就业角度来说,前一段我刚刚看到的数据,中国所有专业就业前景排第一的,就是天文学。每一个天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对应的就业市场上的空缺是七个,前景非常好,我还没见过我们专业的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天文学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可以从各个层面上来理解这件事。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对自然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对宇宙的认识,是构成我们世界观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对社会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另外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天文学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孩子们都很容易喜欢上天文。这点可以帮助引导孩子走进科学教育,启发孩子的好奇心。但我们国家这方面做得非常之差,我们中小学都没有天文课程,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高考不考天文。我们对我们世界观的来源一点都不知道,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我们一直在推动和呼吁天文学的教育一定要进入中小学里面去。我们整天抬头看天,却不知道“天”是怎么回事。难道天文就只能是做科普的时候才能让大家知道吗?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做到。假设人类在地球上是自然产生的,那么在宇宙其他地方也会自然产生生命。当然,生命的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在宇宙中一定有、而且有很多生命存在。现在的天文观测和人类对于太阳系外行星的了解,让我们知道很多这些系外行星上应该是有生命现象的,但是否有高级文明我们不知道。所以在这点上,随时都有可能给我们惊喜。到了真正发现外星生命和外星高级文明的那天,我们的世界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类在宇宙中作为生命和文明将不再是孤独存在。宇宙最美的地方在于?宇宙最美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断为我们揭示出以前不知道的现象,告诉我们地球上所看不到的东西。国内科研体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可能最大的方面还是要把“人”的问题高度重视起来。我们现在对于“物”重视得比较多了,经费也增加得很快,设备也买了很多,但是对于“人”,重视得不够。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科学家的尊重还不够,比如我们的科技政策等在制定时,是不是反映了科学家们真正想做的事情?第二个方面,科学家需要有时间做科学研究,这很重要。很多我知道的非常优秀的科学家,把很多的时间都花在了获取资源以及获取资源后给出一个交代,最主要的时间没有用来做科学研究。每年年终,我们都要写很多报告,做很多汇报,尤其是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学家,会变得非常的忙。年初是申请,年终是总结,这是对科学家的一个非常大的浪费。我们已经缺乏优秀的科学家了,有了之后又让他们的时间没有花在科学研究上。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应该想办法把这些问题解决得更好一些。我们不想当官,不想去折腾钱,就想坐下来好好做研究。对于未来科学大奖,您如何评价?我们的起步非常之好,我们首次获奖的两位获奖人确实是实至名归的,未来非常期待更多这样的成果能够获得未来论坛的鼓励。虽然鼓励的人是少的,但是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信息就是我们新一代的企业家和投资家非常关注科学的发展,这代表了中国的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我们以前的企业家和社会并不是这样子的。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让整个社会里的企业和科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中国的前途只能在这个地方。文/张双南 未来论坛喜欢这类内容?也愿意再阅读其内容…?那么敬请关注【博科园】今后我们会努力为你呈现更多科学知识。
文|刘鹏飞高考志愿填报,最难的不是上哪所学校,而是学什么专业,因为不了解专业,所以胡乱填报,导致最终出现一些不好的结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栏目将以连载的方式,对大学专业大类逐一解读,帮您做好升学规划,欢迎关注!天文学类——天文学天文学类下就只有天文学一个专业。你可能是一个天文爱好者,喜欢仰望星空,笑看满天苍穹,你可能希望用天文望远镜去观测各种行星之类的,你可能对各个星座如数家珍,但你不一定喜欢天文学。天文学的课程内确实有很多的观测的课程,但观测不只是为了有趣和好看,是要记录数据,然后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去计算分析的。课本上定义: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各种天体以及宇宙本身的起源和演化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就是研究宇宙中小到尘埃粒子,大到整个宇宙的位置、运动情况、物理状况、演化过程等等。天文方面的课程有宇宙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天体力学、天文观测研究等,另外对数学、物理都有较高的要求,像我们熟知的伽利略,既是天文学家,也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有这么一句话,“数学中对数的发明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这足以看出数学在天文学的中地位,虽然现在大型计算机的出现,可以帮助进行运算,但算理和模型的构建数学仍然是基础。物理中的普通物理(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和四大力学也是必学的课程。天文学的好多课程都要靠观测,但不是看星座,我查了一下各大学的课表,天文学的课程里没有看星座这门课。观测也不是我们随随便便买个普通的天文望远镜,然后二半夜守在荒野里,那只是天文爱好者干的事。天文学的观测一般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在宇宙中也没有白天黑夜这一概念。天文学的观测是要利用天文台的,比如我国刚刚修建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天眼。由于大学都在城市里,而天文台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天文学的观测一般也只是和天文台联网,在视频上观看,偶尔会到天文台去实习。能开设天文学这个专业的大学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校的数理基础要好,另一个学校附近有天文台,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学校层次都不低。全国开设天文学的学校不多,每年毕业的学生也很少,绝大部分会考研的,所以专业虽然小众,但一般凭借学校的金字招牌,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对口的工作就是去天文台、科技馆什么的,在航空航天方面也要用到天文知识,如果是研发类岗位,至少要研究生起步。学天文学个人觉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很好能锻炼人的思维和改造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一个人甚至不过一粒尘埃,未来人类的命运在哪,也许天文学未来会告诉我们答案。参考文献: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出版社;2.《大学专业详细解读 师兄师姐教你选专业》,广东高考考生专业选报项目研究组,广东教育出版社;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中国大学专业详解(2019年)》,雒运强,中国统计出版;4.《 2019年就业蓝皮书 2019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更多专业专业解读,关注“志愿369”即可查看声明:本文为刘鹏飞老师原创,谢绝转载。对于专业的解读,定位为通俗解读,管中窥豹,如果大家对专业有什么见解,或者我写的有不到位、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希望这些文章能对广大的高中学生在认识专业、志愿填报的时候提供一点帮助
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转载自募格学术(ID:mugexueshu),如需转载请在募格学术原文下留言作者:晨星这个学期有一次上完课,我在课下与学生们闲聊了几句。一位很多次地咨询过我考研的本科生问我:“你当年读博感觉怎么样?除了科研,平时业余时间还做些什么?”我听了,回忆了良久,只记得读博时的时候点灯熬油写论文了,很少记得平时业余时候在干嘛,只好回答:“啊,读博没有业余时间,基本就是寝室与实验室二点一线。”这个孩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后来,我又仔细地想了一下,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我记得我在读博时好像很多事情都经历过了,应该在空闲时间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我想起了那些读博日子,突然有些汗颜,我想如果我告诉那个问我的孩子真实的读博的状态,他是不是反问我:“如果你喜欢科研之余还保持一点以前的业余爱好,那么你会感到内疚吗?”我将仔细地思考后,在回答他。比如说,你是一个新的博士生,在实验室待了一个月以后,突然意识到你讨厌在空闲时间做研究,你更愿意在早上或者下午或者晚上集中精力花几个小时做研究。你是否决定成为博士生?我这么问是因为会有人建议博士生:“你必须一直对研究工作充满激情和好奇。”(当然不限于研究工作,也包括毕业后上级也会你对你这么说。)如果你既想在工作中保持好奇,在手头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又想放松一下,做一些与科研不相关的事情,享受一下生活快乐,那该怎么办?其实,在当年就有同学说我对科研不是很有激情,但是“对博士充满激情”的门槛是什么?这些诘问真的让我对我当初申请博士学位的决定有些困惑,因为考博时,我确实对读博,对本专业领域内的问题充满了激情。不可否认的是,到现在我对本专业同样仍然有热情,但这还是改变不了我喜欢在其他的时候搞些非科研的事情,例如写写公众号的小文章,听听音乐会,去家附近爬爬山以及陪外出旅游等等。在我当年博一参加某个科研项目已经几个星期后,就开始在网上阅读了很多关于博士学位是否适合你的问题的文章,只是为了证明我已经开始的质疑,质疑我的决定了。当然,本性难移,后来读博时我还是喜欢空出点非科研的时间,去干些非科研的事情,虽然据他们说既然是一个博士生,爱好就应该是“学习”、“思考”、“实践”。搞科研是否就应该不能有自己的业余时间,非把自己逼得发际线不断退化才行?虽然我不是科学家,但是我知道很多干得很不错的科学家业余时间还是干得不错的。三巨头爱因斯坦、普朗克、哈恩有机会凑在一起时,完全可以搞场卖门票的音乐会:爱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弹钢琴,哈恩进行伴唱。而其他有些名气的科学家也多少有些业余的小爱好:伽利略是天文学家,也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与文学批评家。开普勒是在天文学上很有名,但他同时也是音乐家和诗人。冒死研制出狂犬疫苗的巴斯德是生物学家和画家。每年给地球上的顶尖科学家发奖初始的设立者诺贝尔是化学家、诗人、小说家。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画家,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是个横跨物理、化学和语言学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个诗人。发明莫尔斯电报码的莫尔斯原是一个职业风景画家。生理学家、19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里谢在发现了机体对某种抗原物质的特异反应之余,写过诗歌、剧本、小说,他写的情诗艳丽动人,创作的剧本经常在欧洲各地上演,写的小说由于借用了自己对心理学的研究也无不扣人心弦。美国科学家罗斯虽然因揭示了疟疾的奥秘而荣获1902年诺贝尔医学奖,但他并不是被科研埋没的文学青年,他的爱情小说《奥莎雷的狂欢》是当时美国十大畅销小说之一。美国科学家、口服避孕药发明人杰拉西共发表过1200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七部,研究领域涉及天然物质(如类固醇、生物碱、抗生素、萜类化合物等)化学、物理测量(旋光色散、质谱分析等)的化学应用以及从电脑人工智能技术到有机化学的各种问题,但他也写过诗歌、小说和戏剧,他的小说曾在BBC向世界广播,最后因为他的文学成就,作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的他又被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后改名多特蒙德工业大学)聘任为文学教授。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霍夫曼因通过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而奖,但他出版过3本诗集等非科研的事情而获得了业余诗人的称号,后来他与同样不安分的大牛杰拉西合作写了文学剧本。我想如何这些科学家们如果在一心只扑在科研上,也不会有这么多也干得这么好的业余爱好。《礼记·杂记下》是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继续或者培养业余时间的兴趣爱好不仅能丰富科研工作之外的生活,还是缓解科研压力、追求精神寄托(读博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的途径。当然我们作为普通博士生而言,不会像那些大牛们有那么高上大的爱好,但像散闲步、读闲书、写小作、听音乐、看电影和陪逛街等都是典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在实验室科研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在读博时,所谓在努力科研终于解决萦绕在你脑海日久的难题后的兴奋能带给你最真实难忘的满足与欣慰。但读博做科研是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应对读博生活中普通而枯燥的每一天?又如何在需要日积月累艰苦地工作才能取得进展的各种无形压力之下坚持前行,顺利毕业?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仅可以使自己科研工作时事半功倍,还能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提高读博时的生活品质(虽然受现实的限制,但自己主观上也应该努力改善自己博士生涯的生活品质。)心理学早就证明,工作时间过长,人的注意力肯定就会涣散,过长的时间并不能保证科研质量。劳逸结合的本质就是在大脑活动的区域进行切换,让不同大脑区域得到轮换工作,让大脑得到休息,以免因其过度疲劳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影响身心健康(比如过劳死和因抑郁症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劳逸结合的方式是博士生们保持科研激情的利器,比如将科研工作分解,在不同工作非强关联的任务之间切换。例如上午阅读文献、下午调试程序、晚上撰写论文的安排有助于缓解审美疲劳,维持良好的科研工作状态。当然除了在工作中注意轮换,抛开工作让自己空闲一点,干点科研之外的事情也是很有必要。所谓“搞科研很忙,很忙!”似乎成为博士生们的口头禅,也似乎成为一个博士生是否努力的标志。所以特别感叹我们祖先的智慧,“忙”=“心”+“亡”,如果心都死了,忙又有什么意义呢?科研是本来是一项富有创造力的令人快乐的活动,被反讽成这样又是为什么?使人痛苦的事情,是不会让人保持多久热情的。真如绿茵场上那些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一样,他们并不是整个90分钟里都在球场上狂奔,而是激烈的对抗过程中不断的暂停休息,以补充体力,从而保证持续的爆发力一样,即使在加时赛时仍然保持进球的能力。因此,保持科研热情,提高专注力和工作效率,有效减轻时间焦虑感,增强决策意识和能力等,重视业余时间放松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记得当年我们实验室大环境就很好:虽然大家都会努力去阅读文献、编写程序、做实验以及攒论文等,但是大家多少会借鉴一下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 Cirillo)番茄工作法的思路。例如每工作一段时间就允许自己看看网页消息或者闲聊几句,更有甚者,我们曾经在实验室不约而同地一起以破音合唱小曲,这让我们在心情上也很受用。当然,回寝室听听歌或者周末跟同学出去游玩也是很好的劳逸结合方式。我记得我们实验室最好的一个规矩是大师兄(副导师)制订的,或者说带出来的潜移默化的习惯:固定在每周五下午4点开始,除了处理紧急事情,无论硕博生都停止手头的事情,男生们去学校的操场上踢足球,痛快淋漓地出一身汗,女生们去户外散步、打羽毛球或者打排球(我是那时候学会的如何打排球)。当然追剧、灌水聊天或刷微信公众号到凌晨两三点肯定是放松过度了,只会适得其反。重视科研的业余时间,在博士生生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这是当年我读博时保持考博前热情的原因之一吧。毕竟只有让心情愉悦地做事情,才能真正对科研产生热情,而兴趣是热情的源泉,张弛有度同样是保持长久热情的源泉。总之,在科研时间之外的放松的过程中,博士生们应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毕竟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便是尝试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放松休闲也是在搞科研。是的,读博时,博士生需要保持业余爱好来提高科研效率
外界的误解、就业市场的冷落……顶着这两大压力选择冷门专业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呢?*本文内容整理自“冷门专业互助交流会 ”豆瓣小组讨论《那些学冷门专业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阿拉斯加大鲸鱼周易与预测学,转行当文学史教授了。偶尔算卦,看看风水,讲座从南到北、遍地开花,参加各山门学院的道学易经研究之类的论坛。朋友圈日常晒猫和书法,顺便播报节气变化、讲座信息,以及学院动态。(不是我。)@占星Dorothy宗教学。现在成为职业占星师、算命卜卦,后期还想学习风水,正式踏入神秘玄学领域。@蘑菇酱书法专业。怎么说看起来以后也得往艺术家发展,要不就是大学老师。还是算了吧,读了研出来,大家最好的归宿就是去中小学当老师、落个户。实际上都找不到中小学老师的活,很多都是开培训班谋生...我是准备转行了。@不读书的还在唉认识的本科学油画毕业的就业方向大致分为三大类:1、一部分去画室当考前集训教师.....2、一部分转行当起了设计师.....3、接下来敲重点!!!一大部分干起了餐饮!还在大二的我该何去何从,当职业画家的寥寥无几,且大部分是自己吃饱全家饿死的状态。什么狗屁理想去踏的美术!疫情在家的我放下以前令我骄傲的画笔,捡起锅中的铲子为将来夯打基础 哭哭哭(;︵;`)@披萨心肠采矿工程。本科读的地质学,毕业后进入某国企做了半年地质师,遗憾觉得福利待遇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申请了澳洲的Mining Engineering。我进入的是一家刚起步的小公司,基本上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多面手。像我不光要负责爆破,也要负责通风,短期规划,还有一些地质力学的问题。@呼啦啦飞我老公,985的水产养殖专业,保研读了一年发现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他们这个专业的大部分都去卖饲料了,就退学回家卖饲料了。经历了一堆苦难,硬转行,现在在从事财务工作。@啊嗯唉哎小能手本科植物保护研究生昆虫学。本科有同学工作了的对口专业是卖农药,还有考公务员的当老师的,大部分同学读研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很多毕业当了公务员,去了房地产公司,银行或者生物公司?读研期间逐渐发现昆虫世界其实蛮美妙的,但是我一点都不适合做研究,今年直博转硕了。可能毕业以后会从事自然教育相关工作吧,目前和孩子们玩得挺开心的,但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分类知识。@ 钱得啦理论天体物理 & 天文学。本科天文学,硕士理论天体物理。真没有那么神秘,也就是数学+物理+计算机。99%的天文学家不纠结哲学问题,一份工作而已,外行写的科幻小说吹的太玄乎其玄了…后来怎么样了?没转行的都成了天文学家了。转行的去路就多了,有进杂志社做科普编辑的,有做地产销售的,有进银行的,有做码农的,还有回家继承祖业的。听说一位天文博士杀去华尔街年薪五百万美金,一时间传为佳话。@笑浅说到心病了,我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的内容是花卉学,化学,蔬菜学,果树学,昆虫学。大三学校安排实习都是一些农药化肥的销售,就是去农村推销。我去了一家金融公司做客服,后来做文员之类的了。@进击的曲奇饼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当初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仅仅是看着这个专业名字觉得“woc”然后就不假思索的填了,录取之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具体就不科普了,专业倾向于特警方向,学专业课的同时又得学习治安学,交管学,法医学,痕迹检验学,刑事摄影技术等等等等一系列其他公安专业的内容。痕迹检验足迹提取交通驾驶酒精检测实训冷门是真的冷门,每个年级就一个班,出去人家一问,十个里边有十个以为咱学的是110指挥中心里的接处警与警力调度,害……本专业考研难度极大,上了这条路就只能一往无前地走了,毕竟学得一身战术倘若脱了制服也没其他用武之地了。@Wang Er藏药学。12年第一批招生,五年制。只有六个学生,据学校说是宝贝专业。然鹅,毕业之后变成了混蛋专业。藏药学?蛤?汉族学藏药学,你看得懂四部医典吗?(古藏文、梵文的集合体)现在外企医药代表一名,在裁员的寒潮中瑟瑟发抖。我们班有更惨的,面馆服务员@茉莉卫生事业管理,连名字都被改了,统称公共事业管理。现在在医院里数病历。病人以为我是医生,亲戚以为我是护士。通常我都说我保管病历的,有需要复印病历可以来找我,就这样。@柯涔印第安文学,网上搜印第安文学的论文,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我的同门师兄妹写的哈哈哈。我也贡献了不少废话哈哈哈… 现在在企业做HR…@海上牧云人类学专业,我那一届只有四个人,毕业后两个做老师,一个做文案,一个做运营。师兄师姐们也是做什么的都有。@沾沾蜜糖民俗学研究生,大概当时选专业的时候脑子进水了,至今没找到工作。别人问民俗是什么?我说,民俗就是生活(对不起C导我给您丢脸了……@饼饼咂家政学。。神坑。。可以说家政行业是个朝阳行业。。但丫的根本算不上是门学科。。好在大三我就立志转行。。现在在金融行业,不后悔。@似蜉蝣殡仪专业。看了一圈,没有一个回答是关于我们专业的。现在看来仍然是够冷门的吧。记得老师跟我们说这个专业刚开设的时候,没有人选。后来没有办法改成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就业单位也就是民政局,殡仪馆,殡仪服务公司,公墓陵园等等。哦对了我本来学的是殡仪服务,后来兜兜转转到了公墓做了殡葬师。@鸿涛大学专业欧美流行音乐演唱。为了找更好的老师学流行音乐,我选择了私立大学。毕业以后呢?没文凭没工作。靠做武术教练(自幼习武)和街舞教练在北京漂了十年。现在做电商兼职武术教练。@剑云本科历史,研究生考古学。从一个冷门迈入另一个冷门。当年可是满怀热情,以为自己性格恬淡,可以在田野考古中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历史和星辰为伴,上下探方之间便跨越千年。最终却依旧为现实打败,毕业就一头扎进了企业搬砖,现在在一家主要业务方向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公司做小职员。不过,当年研究生时期的20多位同学,除我与另外一个女生外,全都在各个考古所从事考古工作,未来大多想必会是考古行业的翘楚吧。@走走停停茶学专业,读了没后悔。这个专业我觉得从有趣方面来说还是可以的,育种、病虫害防治、气象学、土壤学、微生物学、制茶学、各种茶叶化学、分析化学等等,跑茶园采茶,找茶虫,茶厂炒茶、审评室品茶,茶艺室泡茶,实验室分析成分等等…实习是春茶季一个月驻扎在茶山,挺有趣的,符合我爱折腾的性格。虽然没从事这个行业了,但毕业时赶上市场大热的前期,工作一段时间后趁着热潮赚了一笔……就酱,现在出去都不会说自己学茶的,因为怕给泡茶的人压力,也怕别人给我压力。@灰豆大仙食品科学与工程。报考时以为新东方学厨炒菜做糕点。然后学了四年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化学。。。最丧心病狂的还有物理化学!!然后仗着英语功底还Ok,入门了门槛并不高的跨境电商。工作第九个年头,换了几家公司,现同事都是95,96,97年的了。有点好奇,当年那些85后的同龄人都去了哪里?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事情~
星空下的北师大慕士塔格五十厘米光学望远镜。杨雳鹏摄/光明图片光明图片光明图片2020年末,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林琳和北京大学天文系在读博士张春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王培等联合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开展的一项“追光”研究,同时入选《自然》《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发现。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也许会被浩瀚无垠的宇宙和满天的星斗所吸引。但是,真正从事天文学研究,绝不是浪漫主义的看星星。如何爱上科学?如何从天文爱好者到天文研究者?如何从兴趣到志向,则是一个跨越。■ 天文学是人类最具野心的科学,其数据点的不足与理论的不确定,或许只是反映了人类技术能力的孱弱、人类文明历史的局限、人类基础物理知识的浅薄,但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以渺小之躯挑战宇宙奥秘的倔强。能为这丝倔强添上些许绵薄之力,每一个天文学研究者都应为自己从事的伟大事业而感到自豪。■ 在做天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每一次小小的突破,哪怕只是几行代码成功运行都会使我有说不出的兴奋。物质上清苦一点,可换来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值得!或许这就是心底那些关于星空的问题在指引着我吧,也许这就是习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吧。■ 科学应该是一群心中充满热情而不落世俗的人的游戏。不能说搞研究就是一生清贫,只是说没有“赚大钱”的机会。但是,做研究可以获得其他任何一件事都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试问:有什么事情能比发现一个宇宙中的奇特天体或现象、解释宇宙的起源与发展、预测宇宙的未来更有成就感呢?当一个天文研究人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身边的一切可能都暂时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精神财富”。对星辰大海的向往,是需要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整个神秘宇宙的热情,需要以人类渺小之躯挑战宇宙奥秘的倔强。“追光”团队,高光背后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我们邀请“追光”研究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林琳、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高鹤、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本科生蔺是杰,谈谈他们在天文学研究的道路上,兴趣是如何被激发?遇到怎样的波澜?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是什么?对青少年而言,又有怎样的启示?1.“每次仰望星空的时候,它们都会冒出来在我的心头抓两下” 记者:兴趣的缘起,是意外是被动接受还是自然而然?林琳(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我兴趣比较广泛,小时候最喜欢读凡尔纳的科幻作品,崇拜里面的博物学家,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后来慢慢认识到在某一方向的深入研究比面面俱到更符合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但是具体要投身哪一学科的研究并不确定,天文在众多选项中并不突出。到高中读了一本介绍恒星一生的科普书《千亿个太阳》,深深被宇宙的奇妙所震撼,对天文学的向往有所增强。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综合其他因素,包括考场发挥、离家距离等便报了南京大学天文系。最终也很幸运地开启了天文学研究之路。高鹤(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在上大学之前,根本不知道还有天文学这样一门学科,更不知道天文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不过,出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好处是,城市化建设缓慢,灯光污染少,空气污染更少。尤其是东北的冬天,很冷,但是夜晚的天很干净,没有云,我常常被满天星斗所吸引,总感觉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在说着些什么,也总会自然的思考这些星星都是怎么来的,宇宙是怎么来的,这些算是人最原初的好奇心吧。这些问题一直埋在那儿,每次仰望星空的时候,它们都会冒出来在我的心头抓两下。高考的时候,并不知道该学什么专业,只知道要尽量考上名牌大学。就这样,我阴差阳错地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开启了自己11年天文学的学习。蔺是杰(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2018级本科生):我正式了解到天文这一学科还是在高二的时候。但更早之前,我就燃起了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上小学时,父母给我订阅很多专门写给孩子的科普杂志,初中到高一,我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科普书,比如有关量子力学的科普书《上帝掷骰子吗?》,陆埮院士写的讲述中子星、伽马射线暴和宇宙学的科普书《奇异的星星》,还有天文入门神书《天文学新概论》《天文爱好者》等杂志。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他推荐我们读《费曼物理学讲义》。在和老师单独交流的时候,老师对我说他认为我是班里最可爱的学生之一。因为他观察到我对数学、物理和天文这些基础学科的喜爱,在他心里,这种对自然科学的向往是“可爱”的。对于一名刚刚开始认识到自然科学美丽的孩子,我也大受鼓舞,更坚定了自己对数学、物理和天文的追求。一次班会,老师讲到了赤子之心,现行的翻译是人心地纯洁善良。但老师说,赤子之心也可以理解为当你热爱某件事物到极致的时候,你就像孩子一样,对这个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甚至可以忽略周围的一切。我当时听到后便很有感触,近几年的本科学习更是不断加深了我对它的理解,我深刻感受到当热爱天文到了一种地步时,真的就像孩子似的,深入其中,无法自拔。2.“没有成功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不同的磨难和考验。不管是一次次的失败,还是长久的平淡,都是量的积累,期待质的飞跃” 记者:走向成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不断向理想推进的过程中,中间经历过什么?会后悔自己曾经的选择吗?林琳:在2020年以前的十多年里,磁星们一直比较低调,没有可以震动到天文学其他领域的事件。我坚持着观测,做些人类认知宇宙过程中不痛不痒的工作。这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的磁星是2014年发现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它,记录分析它的每一次爆发活跃期,没有太大的波澜。平淡久了,很自然地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疑问,我做别的会不会更好?但是这些想法都是一时脑热,过两天冷静下来就恢复之前的平静了。没有成功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不同的磨难和考验。不管是一次次的失败,还是长久的平淡,都是量的积累,期待质的飞跃。如果新的方向遇到困难怎么办?再换一个吗?如果“慧眼”“天眼”项目团队在困难面前畏惧了,我们就放弃自己的“眼睛”了吗?继续跟着欧美跑?别人嚼过一遍的食物,主要营养都没有了。高鹤:对天文学科的认识,我有一个很大的转变过程。天文学本身是一门观测现象驱动的科学,最初的学习基本都是以概念介绍为主,使得我产生了一个错觉,天文学更像文科,而不是传统的数理科学。我对文科一向又是比较抵触的,这一情绪曾一度影响,甚至差点使我彻底放弃了对天文专业知识的学习。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朦朦胧胧地意识到,天文学研究还是有物理基础的,不过总感觉其中的很多理论非常玄幻,经常建立在对几个数据点的分析之上。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博士阶段才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或许是因为一线科研经验的积累,我突然明白了天文是地地道道的理科。天文学研究的初心,是利用人类已知的基本物理理论,通过严谨的数学推理,去理解浩瀚无垠的宇宙,以及宇宙中所有的组成部分。天文学是人类最具野心的科学,其数据点的不足与理论的不确定,或许只是反映了人类技术能力的孱弱、人类文明历史的局限、人类基础物理知识的浅薄,但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以渺小之躯挑战宇宙奥秘的倔强。能为这丝倔强添上些许绵薄之力,每一个天文学研究者都应为自己从事的伟大事业而感到自豪。蔺是杰:在我眼里,像量子力学、微分几何与广义相对论或者宇宙学,都是“不容易”的学科。这里的“不容易”是指需要下功夫才能学得懂、学得深入,而能否在天文这一学科下很多功夫去理解这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的确需要真心喜欢这个学科,并且相信自己中途必然不会放弃。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还有一部分困难来源于升学压力,若要未来成为一名科研人员,需要我们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比如去不同的研究院校感受不同的学习氛围,必要时甚至需要去国外深造。这一切不是仅仅靠对天文的一腔热血就能完成的,还需要一定的成绩或成果的证明。但目前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些压力对我来说都是正向的,没有让我有任何退缩或终止的念头。记者:将专业学科化为自己一辈子的追求的触点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对这个学科有怎样更深的理解?林琳:能够支持我一直从事天文研究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宇宙的好奇之心。尤其是每当有新的观测结果向我们对天体的已有认识发出挑战的时候,那种感觉很容易让人上瘾。二是一路上有很多老师从科学知识、方法和精神上给我指引、树立榜样。比如以李惕碚院士和张双南研究员为首的慧眼团队十几年的努力奋斗终于让我们国家有了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天文学作为一个观测学科,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眼睛”(望远镜)才能做出最出色的科学成果,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科研之路上的艰辛、执着、奋不顾身。天文学当然有高难的部分但也有相对通俗的内容。读大学时常听到的评价是天文学研究需要高数和高中物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如果决定要走上天文学研究之路,我们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踏踏实实打好数理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对自然有一些疑问,大部分人满足于知晓问题的答案,而科学工作者更享受寻找答案和进一步提问的过程。这些过程既包含苦苦求索也包含灵光一现,有水到渠成也有意外之喜。天文观测是被动的实验,宇宙是一个装满礼物的大口袋,我们伸手进去抓一把,礼物抓到什么是什么,当然也可能什么都抓不到。我们能做的是想办法改进我们的手,提高抓到礼物的概率。高鹤:在对天文学认识转变的过程中,我曾经多次想过放弃。最接近离开天文是在硕士阶段。那个时候人生又来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即将步入社会,从事怎样的工作成了首要问题。我当时已经意识到,如果继续学习天文,将来的出路可能无非是天文台研究员或高校教师,而这两个职业都不是高薪职业,选择了就只能甘受清贫。面对北京的高房价,我动摇了,想要通过考取保险精算资格证,成为一名精算师。由于成为精算师需要通过9门不同课程的考试(包括概率论、宏观经济学等),门槛很高。经过四年天文学专业课的培训,我很快通过自学就完成了其中7门课的考试,只差最后2门经济学基础课就可以获得从业资格了。考试很顺利,但在自学和备考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在做那些财务报表和保险分析的时候,我感觉不到一丝快乐和成就感,这与做天文学研究的过程截然不同。在做天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每一次小小的突破,哪怕只是几行代码成功运行都会使我有说不出的兴奋。在临近硕士毕业时,我最终下定决心继续学习天文,物质上清苦一点,可换来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是值得的。现在想来,或许就是心底一直埋着的那些关于星空的问题在指引着我吧,也许这就是习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吧。经历过这些波折,再开始学习,目的变得更单纯了,做事情也更纯粹了。纯粹地从科学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推翻自己。3.“科学应该是一群心中充满热情而不落世俗的人的游戏” 记者:面对学生,老师该怎么点燃学生的热情?如果作为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过程中,会怎样引导?林琳:我坚持下来了,同时我也是幸运的。在这次具有突破意义的科学发现中,来自中国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无可替代的。这得益于国家对大科学装置的投入和对基础科学的重视,我们目前去口袋里抓礼物的手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我能坚持下来还有另一方面的幸运。北师大天文系有一个包容宽松的氛围,尊重每个人不同的工作节奏和成长方式。让我能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专注于感兴趣的课题。对于学生和孩子都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身教,努力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当年我们在老师身上感受到的,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他们的热情。同时还要给他们空间,不要让知识固化。我认为我跟学生或者孩子是宇宙探索之旅的同行人,我们一起观察一起思考一起提问一起寻找答案。高鹤:我目前开设的课程是面向天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本科新生的《天文学导论》。这是他们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因此,本课程的目标,第一是让同学们了解天文学,爱上天文学,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动力;第二是要让学生明白天文学不是浪漫主义的看星星,天文学的研究需要掌握大量的数学、物理以及编程的能力。只有这样,将来学生在学习数理知识时才会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对于研究生,我会将我当年的困惑和他们分享,让他们能尽早去解读自己,看看科学研究是否真的是他们心中向往的职业方向。我会让他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人到30岁,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还经常熬夜加班(没有加班费),每天都思考着一些很难解答的问题。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工资却是周围同样工作强度的同龄人的十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否还心平气和地去面对,能否继续保持一个科学的态度去工作。很多学生被这样一番场景吓退了,当然也有很多学生继续坚持下来,而且做得很出色。我的观点是:科学应该是一群心中充满热情而不落世俗的人的游戏。在教育自己小孩的过程中,我会很刻意地去保护他内心的热情,帮助他去发掘自身的兴趣点。对他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我很少去给他确定的答案,而是告诉他自己想象其中的原因,再让他想办法去检验自己的想法。我不知道他们将来能否成为科学家,不过我希望他们也能在心底埋下些什么,当他们将来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可以保持初心。蔺是杰:经常有人问我,学天文赚钱吗?找工作好找吗?的确,现在本科生很早就开始讨论这样的问题了。说实话,这件事在我决定学天文那一时刻,我就有一个心理预期,也不能说搞研究就是一生清贫,只是说没有“赚大钱”的机会。但是,做研究可以获得其他任何一件事都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试问:有什么事情能比发现一个宇宙中的奇特天体或现象、解释宇宙的起源与发展、预测宇宙的未来更能获得成就感呢?当一个天文研究人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身边的一切可能都暂时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精神财富”。如何执着内心的热情,这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当我心中有那一份热情,我就从未担心它会消逝。(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黄小雨)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105名学生参与了行星科学本科班的招生报名,却只有40名学生参加了面试,最终录取的,仅21人。想要走上研究行星这条路,需要以浓厚的兴趣为支撑。 “行星科学本科人才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不干不行了。”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学行星科学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校设立的全国首个行星科学领域的本科班(以下简称英才班)已完成组班,21位学生将于2021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始上课。行星科学学科建设是推动我国成为深空探测强国和行星科学强国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完善的行星科学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成都理工大学先试先行,从零起步进行行星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探索、完善行星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和前沿科学需求的专业化人才,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的科研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能留下的学生都有一个“行星梦” 行星科学,有的学生认为是去月球“捡石头”、有些学生以为只是物理或地理的一个分支……事实上,行星科学是研究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和行星系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科学。行星科学以深空探测为主要研究手段,由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天文学等学科构成。 对于这门“高大上”的学科,许多学生都想要尝试一下。 但事实上,行星科学研究生招生与本科有着很大的不同。行星科学研究生建立在多年学习的基础上,对这门学科有着较深的了解,能够明确自身报考意愿,入门后也能一直坚持下去。但本科学生则有所不同,没有经历过本科4年的“历练”,想要在一开始就走上这条路,则需要以浓厚的兴趣为支撑。 2020年9月份,英才班面向全校大一新生遴选约20名有志青年,一共105名学生参与了报名。但是对这门学科真正感兴趣的学生,连一半都不到。 “自我们开始进行行星科学英才班的校内宣传以来,有105人登记报名,近40人参加面试,最终录取21人。”李春辉告诉记者,105人报名,却只有43名学生根据要求提交了自我陈述,表明了实际意愿。 最后,40名学生参与了学校安排的面试环节。而此次面试不只是“打个照面”,学校为每位学生安排了15分钟的面试时间以及特殊的面试“50问”。 面试“50问”是经过多位老师的精挑细选,问题涉及学习情况、个人能力、性格、生活以及未来规划等各个方面。“真正能留下来的,是有‘行星梦’的学生。”李春辉说。 “小时候能望见繁星点点的夜空、《小王子》中描绘的孤独又浪漫的星球以及电影里令人震撼的浩瀚宇宙,都令我忍不住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首届行星科学英才班学员崔馨月说,既然机会已经到来,她愿尽己所能在这一领域求索,给理想一个交代。 此次英才班最终组班的21名学生中,从日语专业加入行星科学的邢珪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说:“我跨了一个毫不相干的专业是因为我对行星科学很感兴趣,并且国家相关专业人才较为缺乏,我希望将来能为国家在该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天然的优势让他们“先走在路上” 目前,我国深空探测事业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然成为崛起中的深空探测大国。但是,我国行星科学学科刚刚起步,若没有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与国家深空探测战略规划的深度实施需求相匹配。 其实,我国对行星科学教育的探索早已开始萌芽。 2018年2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正式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提出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 2018年12月4日,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当时参加会议的25位评委来自国内20家单位,其中包括3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3位院士,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基于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深空探测战略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需要抓紧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培养中国自己的深空探测人才。会议一致建议中国科学院大学牵头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 2019年1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11次会议评审通过了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培育工作的申请,此后,行星科学的学科建设,正式开始。 虽然此前在国家学科设置中没有行星科学学科,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以交叉学科的方式,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空间物理学等学科下已开展行星科学的研究生教育。 为何成都理工大学要先行先试设立行星科学本科班?“行星科学的研究生教育,相当于让一棵已成材的树开花结果。而本科教育更像是种下一颗种子,悉心培养它成材。”李春辉说,基础学科的教育十分重要,所以行星科学本科教育必须要有人“先走在路上”,成都理工大学很适合作为这条道路的“出发点”。 作为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成都理工大学在地质、能源、资源科学等方面有着传统优势。 “地球本身就是一颗行星,因此地球科学的人才更容易成长为行星科学家。”李春辉说,地球科学是建设行星科学的基础,成都理工大学具有资源优势。 据了解,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了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聘请学术领军人才开展行星科学研究和教学。该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是以知名行星科学家刘耘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以知名行星化学和地球化学家张兆峰教授和行星深部物理学家孙新蕾教授为主要学术带头人设立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 “英才班的组建不仅是完善我国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突破,也是我校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负责人刘耘教授说。 课程设置接轨国际且有自身特色 1972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成立了第一个行星科学系,标志着行星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开端。该系致力于教授与行星科学相关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培养从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的行星科学专业人才。从那之后,国际上许多院校都开始陆续开设行星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 李春辉告诉记者,学校系统地调研了英国和美国5所高校的行星科学相关课程开设情况。这5所国外高校均开设了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基础课程;强调计算机模拟的重要性,并开设相关课程;设有行星表面与大气等与天文相关的专业课程。 此次开设的英才班,在课程设计理念内核上与国外一流高校行星科学专业高度一致。“我们的培养方案中对地球科学类课程给予了充足的学时,同时也突出了数理化、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李春辉说。 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行星科学的本科培养方案较完备地涵盖了当下行星科学所有的前沿研究方向,包括行星科学导论、陨石学与宇宙化学、行星动力学、天体力学、空间物理学等,这些课程是目前行星科学研究的主要前沿分支,是推动学生在这一领域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 “此外,行星科学的本科培养方案还涵盖了部分选修课,弥补了学科基础课在物理、化学方面的不足,以及专业核心课在系统性方面的缺憾。”李春辉表示,不仅如此,培养方案还设有部分个性化教育课程,将为学生的后续深造开设前置课程、为交叉学科学习提前储备知识、为学生就业创业培养专业技能。 同时,培养方案还设有为期27周的集中实践课程,包括地质实习、行星实习、毕业实习与论文等,在控制学分的同时,为学生保证课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了理论与实验行星科学导论和近地天体系统研究课程,这是该校组织专家共同讨论出的课程,也是国外暂未设立的课程。
考研君说:今天,考研君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的一篇演讲。毕业季到了,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同学在就业与考研之间摇摆不定。就业更好,还是读研重要?彭慧胜老师认为,研究生阶段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做得很出色、博士生做得很好,然后你就会越来越好了……他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呢?下面这篇文章推荐给你,静夜思。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文 |彭慧胜 来源 |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 01 -研究生阶段有多重要?《Science》有一次专访,我特意借此来谈谈研究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几个人都非常公认的一条是:研究生是决定人以后成就高低的一个分水岭。研究生做得好了,很可能会决定你以后做得非常好。西方有一句谚语我一直是向学生推崇的,那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你研究生做得很出色,博士生做得也很好了,然后你就会一直做得好。怎么样开始从研究生就做得非常好呢?为什么研究生很重要呢?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流的研究成果都是二十几岁那个年龄完成的。大家都认为,二十几岁的创造性最强,然后三十几岁就差一点。我特意去考证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二十几岁的创造力就最强。最后,我找到神经学家浦慕明先生讲过一句,他认为创造力随着年龄而衰退的原因是:年龄越大,接受的信息量越多,大量的信息会束缚你的创造力。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仔细想想似乎又不是怎么回事,因为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信息量少的话,恐怕也不利于你做出创造性成果,看来年龄和创造力的关系并不明确。那伟大的成功都是在二十几岁完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自己认为是:当你毕业后开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一般到了教授这个阶段),你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被项目、论文、填各种表格所占用,这样一来你就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你研究的问题。所以,我想说的是:在研究生这个阶段,你是可以集中注意力来做一件事情的,仔细思考你的研究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杂事来干扰你,因此你是可能做出重要的研究成果的。所以,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这是我报告的第一个point。- 02 -第二个point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就是读研究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独立思考能力。这个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爱因斯坦是怎么讲的,“不是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独立思考和学会工作是更重要的。”华罗庚也有同样的论述,“科学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我想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想想,如果是跟在别人后面,你不可能做得最好。第三个point我想就自己读研究生的经历和大家谈谈我哪些是做得还算可以的,哪些是做得不好的,给大家一些启发。一是要努力。我读研究生是非常努力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现在跃进楼的锁门的小董还在,你们可以向他考证。他每天晚上11点关门,最后一个人总是我。早上我不一定是去得最早的,但也是几个最早的之一,基本上星期六、星期天也是在的。我在国外读博士也基本上是这样,我三个Christmas,两个没有休息,还有一个走在路上被老板叫了回来。基本上Christmas都在干活。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二是要大量的阅读文献,通过大量阅读了解研究背景,才能做得好。三是要脸皮厚,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方面平台是需要加强的,我们老师在一起讨论,觉得苦恼的一件事情是好不容易请了专家来做报告,但去听的同学并不多。实际上请专家来做报告是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经费,而且我们请的人都是经过考虑认为值得请的人才会把他们请过来。我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一旦系里有报告的话,教授没有课的统统都去。一看到前面两排,教授全部坐满,然后后面是学生,每个人都会把这段时间腾出来听报告,听完报告后继续做实验。我觉得我们这方面的气氛不够浓,当然这有学科的问题,觉得有的报告跟我的方向差得远。对于与自己方向差得远的一般的报告,我觉得大家可以不去听,但是大师级的报告还是需要去听的,听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你想人家能做到这个程度,肯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不同的学科或许可以给你带来启发,这方面有很多例子。四是,做研究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不要斤斤计较,吃小亏,占大便宜。因为任何事情总是难有绝对的公平,合作中总会有稍微吃亏的一方,我们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还有,要脸皮厚,这样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我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总是积极去问问题的。第一年,老师觉得很好,夸奖了你一番;第二年,老师还是有热情;第三年,老师就开始害怕了,说:“不要来问我现在正忙。”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话,我的工作效率很高,因为我的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解决。这些是我认为我做的还可以的,做得不好的呢?第一,发展目标不明确,一会儿想去工业界,一会儿想去学术界。这样不行,因为你去不同的地方,发展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这样下来就会浪费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我的研究方向也换来换去,一会这个,一会那个,最后工作虽然做了很多,但是深度不够。第二,发展不全面。我一直是非常重视做实验的,因为我们是实验科学,但是其他方面发展不够,比如写论文。现在回过头来看,写论文的重要性占一篇文章至少50%,比做实验还重要。一个东西你要把它卖出去,写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生阶段你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有做报告,这个太重要了。大家知道,今年石墨烯获诺贝尔奖了,获奖者(Geim)年轻的时候做报告能力很一般,后来可能经常出去做报告,做报告的能力非常了不得,在获奖前夕被请到了瑞典做了一个报告,后来评奖委员会的评价很多就来自于他的报告。这些能力和习惯需要大家在研究生阶段去培养,培养好了,你将受益无穷。第三,独立思考。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块是非常糟糕的,我的研究方向不明确是为什么呢?导师让做啥就做啥,工作做了很多,但是不深。主要是自己缺乏独立思考,自己没有往深处挖。最后我想从你读研究生起到研究生毕业的四个方面来讲,可能是蜻蜓点水地谈一谈,供大家参考。我刚才说了,我基本上不重复自己的报告,08年我在费城开会的时候,就有一个化学领域非常有名的学者做报告,他刚讲了两句话,我旁边就有人讲:这个故事我已经第四次听他。这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当然主讲人也有自己的难处,研究工作更新没那么快,又要拿到各个地方去讲。- 03 -我讲的四块,第一块是目标。做任何事情目标明确了,你才能做得好,就好像打靶子一样,你方向弄错了,就会越打越远,根本打不中目标。读研究生的目标是什么?图:学习的四个阶段我引用了国外教授的说法,这里画了一个圆,人类就是这么一个圆,内部代表已知,外部代表未知。小学的时候你学了一点点,到了中学又多了一点点,大学的时候,你又学了一点,然后你有了一个专业的方向,到了研究生,你要大量的阅读文献,你要在这个方向上更加往一处去钻,你要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东西,这个是目前人类知道的极限。那么,你研究生到底要干什么呢?你必须在这里选一个点,这个点需要跟导师商量,这就是你的研究方向,你需要在这个方向有所作为?有什么作为呢?在三年或五年里,你需要对这个点苦苦的思考,因为这个点导师也不知道。终于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点,突破这个点的大小和个人修养有关。这个时候,你把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时候你就毕业了。所以,研究生就是要突破这个点,突破这个点你就毕业了,这个点越大,那么你的研究就是越成功的。大家毕业的时候想想,自己能否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是读研究生的目标。当然,读研究生有很多的目标,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核心的点。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做研究,导师只是在后面起一个保障作用,真正冲锋陷阵的应该是你,在你的毕业答辩的时候,你应该比在做的所有人更清楚你的研究,因为这是你开拓的点。最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正确的定位自己。不要因为这个点而把整个图给忘了,实际上在人类知识的推进中,每个人做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总结一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本科生是学习知识,研究生是学习创造知识。那么如何创造知识呢?一个是独立思考,一个要有开阔的视野,开阔视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听学术报告,因为学术报告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给你传递那么大的信息量,你要去看文章得看多少文章啊!特别是大师级的报告是非常开阔视野的,这种报告,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听听。我觉得现在我们能请到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来做报告,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上来了,这种人物一般是很难请到的。最后一点是要有扎实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的来,不能投机取巧,做研究是最不可以投机取巧的。以上是我的理解。- 04-第二块我宏观上想讲一下研究思想和态度,毕竟我们大家属于不同的专业,不能谈太多专业的东西。研究就像一次长征,导师给你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导师也不一定吃的准,吃的准的让你去做那肯定是很一般的。越是吃不准的可能越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没有人做过。这就可能导致这个方向不一定是行得通的,所以你要灵活执行。这个时候你不能死板地按导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去做,你非常需要独立思考,思考了你才找到你的方向能不能做,需不需要调整,有时甚至是大的调整,这是和长征第一个相似的地方。第二个相似的地方是,目标你需要调整,但一定要明确。你需要明确你要调整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调整。然后你要有必胜的信念,特别是做大的未知的方向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你相信你这个东西是好的,那就要坚持下去。我这里想讲一下四渡赤水,关于这个长征故事,刘老师肯定比我懂得更多。四渡赤水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它实现了从被敌人牵着走到牵着敌人走这样一个转变,做研究也可能是这样,因为一个事情要反反复复好几次。重要的是,你不要让导师牵着鼻子走,因为是你在做研究,导师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些方面,他不可能比你更清楚。也就是说你需要自己主动地去做研究。这方面我想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第一个是爱因斯坦的成绩单,大家或许听过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传说,根据我的考证,这完全是杜撰的。爱因斯坦从小到大成绩一直非常出色,不是大家想象的三个小板凳那样。这是他的高中成绩单,瑞典1898年,满分是6分,你们可以看到他的成绩是非常出色的。第二个小故事是石墨烯,Geim是俄罗斯人,不论是他去英国还是美国都会碰到国籍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处境也是非常的艰难,没有研究经费。他想大家都在做碳纳米管,这个东西很热,我为什么一定也要跟大家一样去做它呢?我能不能把碳纳米管打开看看会怎么样?然后他就开的脑筋来做这个事。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肯定或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你觉得他值得去做,就不要轻易放弃。Novoselov只比我大两岁。他们两个人,Geim顶住了来自经费、考核等方面所有的压力,而Novoselov则非常认真地去做研究,这一点和研究生阶段是非常相似的,什么经费呀都是导师在做,你需要做的是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石墨烯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个学物理的都应该知道,学化学、材料的也应该知道,这里我就不做点评了。第三个故事 ,它是关于诺贝尔化学奖。关于它的发现,你去考证,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专门有篇文章,你去看看挺有趣的,有时候对大家做研究会有一些借鉴。 最先发现是埃克森公司的三个人,他们做完、发了一篇很一般的文章,然后Smalley看到了,他觉得这个东西很有趣,他就买了跟埃克森公司一样的仪器,按照一样的方法得到了,这是他们在nature上发表的文章,画了一个足球和实验示意图,copy埃克森公司的,然后一张质谱图。就这样一篇文章,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呢?回过头来看看,你需要知道什么东西是金子、什么是沙子。埃克森公司的人把它当沙子一样扔掉了,而Smalley则做了一系列研究来了解的性质。所以你要做研究的有心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第四个讲讲白矮星的发现者钱得拉塞卡,我为什么知道这个人呢?在40、50年代,他每天开车3个小时去给一个班上课,风雨无阻,那个班只有2个人,那2个人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是杨振宁和李政道。所以我知道这个人名字,他是一位印度裔科学家,他还有个叔叔非常厉害,也获得过诺贝尔将,那就是拉曼。最后一个故事讲讲朗道,他说过一句话:“漂亮的姑娘是谁?”我在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问过他们这句话中漂亮的姑娘是谁,他们说是居里夫人。朗道的漂亮的姑娘是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说漂亮的姑娘都已经被别人带走了,那我就做点别的吧!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按部就班的,A推出B,B推出C,C推出D,最后得到一个伟大的发现;另一类就是像朗道和玻尔那样的,他们拿到一个东西不做分析不做推测而是凭直觉,一眼就看出结果,他们是怪才,这类科学家是极其罕见的。他最后做的东西的重要性虽然比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他非常专心的去做,最后得到了诺贝尔奖。- 05 -有一个“朗道十件”,这个学物理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他生日的时候,别人送给他的一块刻写了他做出的十件大贡献的板。他做了很多成果,基本上是做一行就做到最好,做一行爱一行,全力以赴。这是朗道的一个优点,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做一行扔掉一行。朗道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敢于挑战权威。有一次爱因斯坦做报告,我刚才讲过,朗道凭直觉就能看到很多东西的结论,他直接就说爱因斯坦的方程是不对的,后来爱因斯坦想了半天,觉得朗道是对的。你想那个时候爱因斯坦是绝对的权威,而朗道才不过是个小伙子,站起来就敢指出权威的错误,我觉得做研究就需要这种勇气。他做得不对的一点,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1956年,苏联物理学家沙皮罗已经发现了宇称不守恒,他当时也写了论文,然后给朗道看,因为那个时候发表论文是需要人推荐的,朗道觉得这个东西不可能,匀称应该是守恒的,把论文丢在一边。几个月后,杨振宁和李政道就发表了宇称不守恒的论文,这让人觉得非常可惜。回过头来看,除了朗道的学霸作风外,沙皮罗也应该反思,认为自己的东西是对的为什么不敢坚持呢?朗道说错了,他也是可以发表论文的。这里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印度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在30年代做出来的,当时他在剑桥大学,但他的成果不被当时的一个天文学的权威认可,那个权威每次开会都批判他,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他去了美国,那个反对他的权威也去世了,80年代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说法:新的理论战胜旧的理论不是因为新的理论的人说服了旧的理论的人,而是因为旧的理论的人死了,新的理论的人教育了下一代。所以,我一直跟学生强调一点:要锻炼身体,不锻炼身体不行,我给大家举过很多例子,包括双螺旋的发现,最先做出来的是一位女科学家,她追求完美,一直没有发表,后来英年早逝,发诺贝尔奖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没有机会得诺贝尔奖。- 06 -刚才讲的是仰望星空的话,接下来讲讲怎样开展实验工作,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要有做它你就把他做到最好的心态,得出的实验结果也要有正面的态度,你希望它是A,可能结果是一个“-A”,很多时候,相反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甚至更重要。有一次,我听一个报告,也是一个大科学家,他说:“你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很可能就要做出一个重大的发现。”要把你的精力放在一些大的科学问题上,不要纠缠于一些细节。还有,要做大量的实验,如果你的实验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即使发表了文章,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工作质量,当你以后发展得很好的时候,这对你的声誉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实验要做得多一些,这样你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工作是怎么回事。当然,有很多实验失败是找不出原因的,我做阴离子聚合的时候,一直找不出为什么做不出来,后来有一天突然做出来了,后来就一直做得出来。所以,有时候失败的原因太多,找不出来,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重复它。我觉得实验科学就是这样,你需要勤奋地去做,做出来是有一定的概率的。茅以升先生说过:“勤奋是成功之母。”大家到了读研究生阶段,都很聪明,你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在于你付出的更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方面我自己非常糟糕,也吃了很多亏。我在复旦读硕士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还有一些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写论文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实验记录本很糟糕,出国后再来看这些实验数据,想不起来是这些数据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条件不好写导致不能发表文章,因为条件是不能乱写的,否则别人重复不出来,那就是造假。当时我觉得这些实验条件我肯定是记得住的,当时也确实记得住,重复实验的时候也不需要看实验记录本,但是人的记忆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过了一年后就有些搞不清楚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发表文章了,损失就大了。所以要养成一个好的实验习惯。我特意去找了一下做得好的实验记录。我认为,做实验科学,必须要有两个实验记录本,一个是计划本,一个是记录本。计划本就是实验之前的一个计划,我明天要做什么,我一个星期之后要做什么等等,然后还要思考一下做这些实验需要多少时间,有哪些步骤,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这样的话你做实验的思路会很清晰,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增加实验安全,做实验没有计划,手忙脚乱很容易出安全事故。做实验的时候,更要仔细,每一步都要写得很清楚,应该包括时间、温度、天气,中国的实验室和美国的不一样,不是恒温的,这些都是有影响的。这样记录好了,你写论文也会非常方便,因为都写好了呀!你写毕业论文或发表论文的时候都会非常快,别人重复你的实验也会很有效率,这点我极力向大家推荐。图:实验计划本与实验记录本“信息量跟创造力成反比”我不赞成,我认为还是要大量阅读文献,你都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怎么能比别人做的更好呢?你都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你怎么知道自己的东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所以要了解最新的信息,也就是本领域最顶尖的那些期刊。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好的成果都往最顶级的期刊上聚集。《nature》确定其在科学领域权威的位置就是50年代,在此之前都没有人知道《nature》是个啥东西。现在就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好的成果都往《nature》、《Science》上仍,拒下来后再投其它的期刊。而且现在文献太多,所以你可以就看这些权威的期刊。不能说100%,绝大多数好的成果都在这些期刊上,这样可以节省你的时间。还有一点,我要讲的是要积极参加学术报告,不要闭门造车。这个我觉得我们老师也要反思,老师事情很多,但来听听报告应该是还有时间的,学术报告是很好的一个交流机会,这方面我们需要慢慢改善。同学的话就更需要参加了,因为老师的交流渠道很多,而学生很好。特别是一些大师,你跟别人提提问,聊一聊,对你以后也很有帮助的。比如你想去他那里读博士后,或者对以后你独立做研究的非常重要的network,network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不是一下子建立起来的。所以,你需要抓住机会去跟别人聊,总有一些人,你会发现别人对你的印象很好,这样,当你碰到了困难的时候,别人是很乐于帮助你的。科研论文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作图,图的作用很大,特别是好的期刊,国外有些人是花钱去作图的。我们现在审论文的时候,这个论文拿到手,先看图,有时候这个图一瞄很难看,给你的印象就非常不好。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而好的期刊基本都是英文的,我们强调用逻辑的严谨去征服编辑和审稿人,应该做到没有语法错误,当然语言优美是更好的。- 07 -关于语言的训练,这里推荐清华大学施一公推荐的一个方法。他回忆说他读研究生时,英语非常糟糕,为了提高英语,他每天都看英文的新闻报道或者是文章,至少半个小时。后来他研究生阶段就把英语训练出来了,他觉得这个方法非常有用。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去模仿别人,但不要抄袭,按照英文的定义,连续6个词相同就视为抄袭,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写文章一定要有热情,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它是和做实验一样重要的,当然,文章是要修改的,鲁迅讲得好,“好文章要修改20遍。”我认为20遍是完全有必要的,文章你自己一定要满意,自己都不满意要让审稿人满意是不太可能的。还有大家要学会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要有逻辑,要注意听众的反应,幻灯片要尽量的用图片来说明问题,用少量的关键词来强调;做报告还一定要有热情,如果你都没有热情,那么观众肯定更加无精打采,当然还有肢体语言等等。这方面我非常推崇周恩来总理,这幅和尼克松的照片更能看出来。我自己这方面不是太好,但也改不了,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最后讲讲写毕业论文。引用毛泽东的话来讲:“文章要准确、鲜明、生动。”他对怎样让文章准确、鲜明、生动有一个介绍,大家可以去看看。其中还有一点,不要说空话,任何一个观点必须要有材料来支持。我们写推荐信也一样,说空话肯定是一篇不好的推荐信。这个是陶行知的一句话,我们写学术论文,不说是要让老妈子看得懂,至少同行应该一看就懂。我注意到了,毕业论文的前言和致谢都是这里抄一抄,那里抄一抄,我觉得这是个不好的习惯,不要去追求长度,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关于致谢,网上有很多模板,一般第一段话感谢XX老师高风亮节,自己一辈子受益无穷,放到ABCD的老师都能适用,接下来感谢同学ABCDE,谁都可以拿过来,把名字改一改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没很有意义了。致谢就是说说自己想说的话,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有多少就说多少。这里我给大家一个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致谢的例子:To my mother, who gave me a love of lifeTo Hillary, who gave me a life of loveTo Chelsea, who gave joy and meaning to it allAnd to the memory of my grandfather, who taught me to look up to people others looked down on,because we are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Bill Clinton这个致谢非常有针对性。他感谢他的母亲,让他对生活充满了爱;他感谢他的妻子,给了他一生的爱;感谢他女儿,给了他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他要特别感谢他的外祖父,因为他的外祖父教给他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尊重那些被轻视的人,因为本质上没有谁比谁要高出多少,人都是平等的。内容非常清晰,语言也很优美。下面是我的翻译,我试图保留他的原意,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所以,无论你写什么东西,要用自己的话讲,不要去抄袭别人的,中国人都有这个毛病,我自己也是。- 08 -最后我希望我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这是从《Nature》上找到的,他有PhD,做了3年的博士后,我算了一下至少11年,11年才发表了6篇文章,所以他只能是work for food,这个是比较可怜的,希望我们的研究生以后是work for fun,是你在享受它你才去做它,这样你才能做得最好。所以我希望,很多年以后能够看到真正的证书,这是什么证书呢?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Robert H. Grubbs,我希望在这里能看到真正的证书。那么多年后是多少年呢?我希望不是一万年。谢谢大家!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近日宣布,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2020 GH2将在美国时间本周三凌晨悄悄“靠近”地球。近期,太空资源尤其是小行星资源的开采也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那么,小行星开采的发展现状如何?小行星开采对人类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出品:"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ID:SELFtalks)以下内容为香港大学空间研究实验室、未来论坛青创联盟苏萌演讲实录:大家下午好。2007年8月,我从北大物理系毕业,到哈佛大学天文系攻读博士学位,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全球最好的高等学府之一,心情非常激动。每天从早到晚有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学术报告,安排的满满当当。只要你愿意,可以从早到晚感受天文学带来的非常激动的心情。有一天,一位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来到我们办公室找他的一个学生,看见我之后问我是新来的研究生吗?我说是。他说:“我给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你有没有兴趣?”我说:“好。我正在寻找有意思的课题,已经跟好几个教授谈过了。”他问我对什么感兴趣,我说想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研究行星如何形成等等。他给了我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小行星采矿。当时我一听,感觉非常不靠谱,有点像科幻电影。我当时一愣,他就给我解释为什么做小行星采矿。为什么进行小行星采矿人类历史上发射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到太空中探寻宇宙的奥秘。哈勃望远镜是最厉害的望远镜之一。下图为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与哈勃望远镜。左:詹姆斯·韦伯望远镜 右:哈勃望远图片最下方有一个人,大家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从二战时期提出想法,到1990年才把哈勃望远镜送到太空,花了几十亿美元。2007年,哈勃望远镜已经运行了将近20年的时间。宇宙是加速膨胀的,但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场景,宇宙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知道宇宙是加速膨胀的,之后很长时间,几代天文学家都在梦想着下一代设备在什么地方。到现在,哈勃望远镜升空已经近30年了,下一代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诞生。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耗资近100亿美元,与一艘新型航母的造价差不多。人类已经到达这样的阶段,靠政府投资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已经走到了边界。为什么要进行小行星采矿?每一个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想继续实现快速发展,要靠这个学科本身给社会创造的价值,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发现这个学科实实在在给人类的发展和进化带来实际好处。比如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其发展不是靠政府拨款迭代前进的,而是真正看到了它们对社会的反哺。天文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科,人类的好奇心主导着天文学的前进,一代又一代天文学家试图回答一些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但今天,依靠好奇心本身驱使的科学研究即将到达一个边界。我们要通过天文学研究为社会带来实际的对社会的反哺,才能让这个领域得到更多的市场资源、社会资源。这是下个阶段继续了解宇宙起源规律、实现突破、回答终极问题的本质渠道。当时教授给我讲了很长时间,我差不多能回想起这么多。我听完以后觉得很酷,打开了我的脑洞,我对宇宙各种各样的知识很感兴趣,但这颠覆了我的观念,我还真没有考虑过几十年之后天文学如何发展。但当时依然觉得小行星采矿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像科幻电影一样,太不靠谱了。所以我的预言实现了,就在几年前,小行星采矿真的成为科幻影视作品的题材,比如美剧《The Expanse》。美剧《The Expanse》海报这部剧的主要剧情是,2200年,人类实现了大规模的小行星采矿,整个太阳系变成了人类的后花园。人类出现了地球种族、火星种族,还有小行星种族,小行星种族其实就是旷工。有这么多人给整个太阳系的人类提供资源,这三波人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当时跟我谈话的教授——Martin Elvis,他的预言也实现了。2017年7月,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越地球附近。近距离指地球与月球距离的6倍左右(240万公里),在天文的尺度下该距离已经非常近了。小行星2011 UW-158通过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对小行星进行多波段的观测后,发现这颗小行星上主要的成分是铁、镍、钴、铂、水。如果把小行星上的铂金开采到地表,比人类历史上发现的地球表面处储藏的铂金还要多。小行星主要储存资源举个例子,铂金是一种贵金属,地表的铂金是怎么来的?就是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中,小行星砸到地表时留下来的残骸。地球最开始形成时的铂金已经沉到了地心。这颗小行星铂金的市面价值大约为1.7万亿美元。所以,这颗小行星掠过地面时,大家可以想象,眼看着1万亿美元飘过去了。这颗小行星不是很大,只有1000m×500m大小,这种小行星在太阳系里有数百万颗。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太阳系有多少资源,而人类只看着地球,反复开采自己家园的资源,反复污染自己的环境。所以我们人类发展的未来,一定要走到太空中去。小行星开采发展现状2010年,日本“隼鸟1号”首次将小行星物质带回地表,虽然只有一克。现在,“隼鸟2号”到达小行星“龙宫”上进行物质开采。隼鸟2号“龙宫”小行星美国NASA已经发射行星探测器到“贝努”小行星进行探测。而这颗“贝努”小行星,经过轨道计算,有可能在未来100年与地球相撞。日本和美国的小行星探测项目将带回几公斤的物质供科学研究,还不能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天文学要做什么事情?地球附近有一类小行星——近地小行星,离地球最近,开采成本最低。所以天文学家可以通过地面和空间的设备望远镜,探寻近地小行星的数量、位置、运行轨道、资源等。这就是现在我们试图在做的一些事情。2015年,美国通过太空法律,鼓励美国公民进行民间商业化的太空资源开采;2016年,卢森堡出台法律,保障私人运营商对开采的太空资源的权利,即谁开采,物质就归谁,所以现在全世界大约20多家小型采矿公司在卢森堡进行注册,商业市场已经发展得非常迅速了。目前,美国最领先的太空资源开采公司为“行星资源开发公司”。下图显示的并非真实场景,但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虽然今天还没有实现对太空资源的大规模工业化开采、工业化利用,但在未来的10年、20年,这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设想图高盛最近有一篇关于小行星采矿的报告,指出人们对小行星采矿的心理障碍远远高于技术障碍和资金需求。人们觉得小行星采矿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其实已经没有本质的技术障碍了。500年前西班牙的航海家来东方寻找香料、黄金、更多的资源。为什么会有大航海时代?由于欧洲资源受限,大家开始打开眼界,到更大的范围,到地球的另一端寻找资源。大航海时代这些行为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改变了社会架构与世界版图。我们今天经历着同样的事情,建立大航天时代。太空资源存量远远超越地球资源,如何利用太空资源、怎样改变人类社会的运行架构,是非常大的命题,也不是我们可以简单回答的命题。举个例子,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被授予一个铝制奖杯,当时铝远远贵于黄金或者其他金属,因为铝最稀少。但后来电解铝的发明使制铝成为最便宜的工艺之一,使世界工业发生了变化。因此,整个工业架构是基于我们所有能利用的资源比例设定的。再举个例子,西班牙从美洲带回的黄金和白银使整个欧洲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社会不再受到资源的限制,突破了当时欧洲局限。我们带回来的太空资源也将突破地球的局限,使人类社会不再受资源的限制,走到更远的未来。重新定义文明与生命有了太空资源,我们可以定义人类文明进化的不同阶段。1964年,前苏联的天体物理学家也曾提出这个概念。一个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充分利用它所在行星上的资源,定义为“文明1.0”;能够充分利用它所在恒星系统的资源,定义为“文明2.0”;能够充分利用整个星系的资源,如银河系,定义为“文明3.0”。文明发展路径今天人类的文明在哪里?大概在0.7,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地球资源,也没有真正打开太空资源的宝库。但如果对太空资源充分利用,尤其是近地小行星的资源,人类的文明将跨越1.0,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学术界有样的观点,高智慧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很难跨越到新阶段——成为多星球种族。永远生活在一个星球会面临很多危机,不管是自我毁灭还是环境造成的毁灭,比如恐龙灭绝。所以回到这样的问题:天文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宇宙?首先,我认为理解宇宙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必由之路。人是有好奇心的智慧物种。A不研究,B不研究,最后总会有C会研究,好奇心是挡不住的,驱使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一拨人想仰望星空、研究宇宙,想解答问题,再告诉公众,这拨人就是天文学家。第二,现在人类对天文、对宇宙的理解到了一个转变点,shifting point。我们对地球周围的环境,对太阳系的研究到达这样的阶段,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不断融合,使我们有能力在未来的10年、20年开始打开太空资源的大门。这是以前的文明不曾做到的,而我们今天正处在这样的转变点。第三,这是生命演化的必由之路,是自然规律。不只是人类,只要有高等智慧生命的存在,它们也会充分利用能够接触到的物质能量发展自身,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大家可以想象,从138亿年前宇宙诞生到46亿年前地球形成,再到生命慢慢开始在地球演化,花了多长时间才产生人类,人类又花了多长时间才产生文明,文明花了多长时间来到了今天的节点。宇宙发展轨迹走出地球、仰望太空是一个指数快速增长和积累的过程。今天是文明0.7,什么时候能到文明1.0,什么时候到2.0,什么时候到3.0?这可能是一个远远超过大家想象的发展过程。从天文学家的角度,我们觉得可能未来20年、50年,天文学和太空科技的结合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但今天天文学试图要回答一个很基本的问题:是否存在地外文明?或者说人类该如何成为一个多星球的种族,降低文明被毁灭的危机,再或者说,我们现在能够仰望星空的这样一个高智慧文明在宇宙中是不是孤独的。这是一个长久以来科学家和公众试图去思考、寻找证据的课题。宇宙中再形成一个地球,地球上还有人,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20年前问我这个问题:除了地球,其它星系还有地球吗?我会回答:可能很难。如今,随着天文学的进展与技术的进步,太空中的越来越大、越来越贵的望远镜告诉我们一些真相,比如银河系里大约有1000亿颗恒星,估计行星的数量大过恒星的数量,这是20年前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下图展示了部分已被人类发现的星球。已探测到的星球现在,人类已经发现了四、五千颗行星,即使这些行星长得像地球,也很难有生命的演化。但也可能是我们的想象力太狭窄了,可能有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其他的智慧生命。但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可能因为丛林法则,我们没有看到地外生命的存在,也可能地外生命看到了我们,但我们还不知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距离离地球4光年左右。比邻星旁发现了一个跟地球差不多的行星,可能是今天的技术最远能够到达的行星。2016年,霍金及其他科学家启动“突破摄星”计划,把一个1g重的芯片运到比邻星附近,看一看这个行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突破摄星计划4光年,即使把速度加速至20%的光速,也需要20年时间,再用4年的时间把信号传回地球。所以,从发射那天开始,25年后就可以知道比邻星旁边的行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依靠太阳的能量,即“光帆技术”,帮助飞行器提升速度、解决燃料问题。这是今天的科技水平能想出来的最棒的办法了。2017年,人类发现了一个天体,下图是它想象的样子。小行星“Oumuamua”该天体以奇怪的轨道快速进入到太阳系,之后又迅速离开。分析后发现,这是人类迄今为止观测到的第一个从太阳系以外飞进太阳系的天体。这个天体与我们发现的太阳系里数百万颗小行星一点都不一样。比如,它长得像雪茄,长短比至少是10:1,我们无法对它进行更详细的测量。人类从未在太阳系中观测到这样一个长得像飞盘一样的东西。不仅如此,对它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科学家发现它不是按照传统的行星运动轨迹运动,或者说不符合传统牛顿定律。越接近太阳系中心,它运动得越快,这完全超出人的想象。哈佛天文系的系主任在预印本arXiv上发表一篇文章,指出Oumuamua可能是一个光帆。如果它是一个光帆,它的形态、运动轨迹,我们认为很奇怪的事情都可以解释通了。有三种可能:第一,他错了;第二,它可能真的是一个光帆,其他文明造了这个光帆,专门来到太阳系逛一趟;第三,这个文明已经不存在了,但这个光帆是文明的遗迹,是原来它们制作的星际旅行设备的一部分,跑到了太阳系。可能有超越我们想象之外的文明的存在,也可能它真的不存在了,地面望远镜、空间望远镜非常灵敏,如果有地外文明,望远镜一定可以看到。但望远镜并没有探测到,有可能高智慧文明与我们不是同时存在于宇宙的角落里,但它有可能真的存在过。除了文明,也可以定义“生命1.0”、“生命2.0”、生命“3.0”。细菌是“生命1.0”的代表,它的硬件是固定的,繁殖是它唯一的进化机会,进化模式非常缓慢。人类是“生命2.0”的代表,我们的硬件不变,但整个生命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变聪明,不断地用知识改变自己。硬件不变,但软件不断升级。什么是“生命3.0”?生命本身不一定依赖于硬件、依赖于身体存在,生命可以完全以软件的形式存在,如果软件可以随时随地升级,生命就可以反复、迅速的成长。生命进化历程大家可能看过这部著名科幻电影,生命的演化速度可以远远超过人的想象。它可能真的是一个高智慧生命,打一个响指,整个宇宙就发生了变化,这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灭霸,电影《复仇者联盟》角色还有一部科幻电影——《Contact》,主要剧情是一个女天文学家利用世界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甚大阵射电望远镜(Very Large Array),一直盯着天上看。电影《Contact》海报然后她接收到了来自外星生命的指令,人类按照这个指令的指南造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使人类实现了穿越,让女科学家到达仙女座星系,正是发出信号的文明的旁边。这个文明进行了一次传播,告诉大家这儿有一个文明,希望人类做这样一件事情。其实人类看着它是黑盒子,不知道它要干什么。这很像病毒的传播方式,比如,有的人电脑里面收到一封带有附件的邮件,出于好奇会打开,一旦打开电脑就会中毒。此时,你这个文明本身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因为你能做的事情就是听这个病毒的指令,把周围的物质、能源全部转换成它需要的东西。进而,以你的文明为基础,以病毒的方式反复传播,最后把整个宇宙的物质和能源全部消耗殆尽。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高智慧文明的发展,这就是可能面临的后果。宇宙形成距今已经138亿年了,宇宙从一个很卑微的起点开始演化到今天,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物理的规律、按部就班地发展到现在。但是我们其实是最幸运的那一部分,我们能享受宇宙的美丽,也或许会真的见证这样的shifting point。我们真的在打开一个边界,通过“生命2.0”再孵化出更高级的生命,有可能改变宇宙未来的发展规律。通过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向宇宙传播生命存在的信息。大脑与宇宙我们的大脑里有1000亿个神经元,宇宙里有1000亿个星系,它们的分布形式都是网络式的,每一个点都多姿多彩,我一直都为这件事情感到非常惊奇。左:宇宙星系分布 右:人类大脑神经元我们认为宇宙是最复杂的,其实,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大脑跟宇宙的复杂程度是类似的,人类的大脑可能是宇宙能够孵化出来的最复杂的结构,这就是宇宙所有的寄望所在。宇宙花这么长时间孵化出来智慧的生命,孵化出高等文明,希望这个文明能做点什么改变宇宙未来的命运。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宇宙竟然是可以被理解的。我们的大脑只有两斤重,但可以装下整个宇宙,这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我觉得宇宙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宇宙竟然可以孕育出欣赏它的智慧生命。下图显示的是MIT的一门课程——《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图片致敬一部非常有名的科幻电影,可能在大家的有生之年真的可以看到这样一幕的发生。能够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亲历走出地球、突破极限、走向太空的时代,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谢谢大家。“格致论道”讲坛,原称“SELF格致论道”讲坛,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本文出品自“SELF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SELFtalks),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