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特产行业应该以什么样的新姿态出现卢沟桥

特产行业应该以什么样的新姿态出现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并没有我们可以耳熟能详的特产平台营运名牌企业,甚至根本就不存在规模化的特产平台营运行业。今天想结合自身所想和大家探讨一下特产行业的发展路线,提出几个小小的观点。1. 特产超市特产超市的概念很早就出现了,但更多的是在某一地销售各地的特产,虽然成效显著,但更多靠的是店铺营运周边客户,在石家庄有一家老牌的特产超市,通过多年积累服务了很大范围内的需求人群,在业内也小有名气。但从特产行业本身来看,特产超市更多的是满足客户新奇心理、帮助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礼业等需要。市场是一定存在的甚至整体的创收也相当的可观。但是针对于特产超市下一阶段的扩张和升级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在这里也想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想了解更多的观点。2. 特产电商从近几年开始,生鲜、水果电商的发展带动了相当大一批特产从业者。越来越多的家乡特产在电商频道中呈现。受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影响,特产电商发展也是呈爆炸生长。从其深度的战略意义上来看也好,或是从整体市场对特产需求来看也好,特产电商的出现和衍化实属必然。特产电商在整体的特产行业来说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经销的角色。但是让我疑虑的是国家扶贫助力攻坚的土特产行业又会发生一个怎样的升级?3. 生产型企业的品牌地域扩张如果说特产类目下平台营运产业没有出现领军企业还好。但是呢?特产类目下生产型企业名牌企业就太多了。北京作为宫廷糕点的发祥地和传承地,自古传承的宫廷糕点文化也就造就了像xx村这样的大企业,北京烤鸭也造就了类似的企业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就太多了,保定的某河驴肉、德州的某牌扒鸡、郑州的某人烩面等等。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品牌扩张无疑是最好的发展方式,我们也认同,在整个特产行业来说,这些大牌企业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我的下一个问题是特产行业在一定区域内涌现了这样的名牌企业,对于当地其他类目特产的协同工作应该怎样去融合?我认为特产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于旅游生态之中的,特产行业之所以没有涌现出平台型的品牌企业,可能会是因为很多的特产从业者没有依附于旅游生态去做。旅游业下的特产消费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完美的消费场景。概念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因为存在于旅游生态下的特产从业者几乎都是个体,受地域条件保护,跨地域融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点与点的联系总归会有线性东西的出现。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我觉着旅游生态下的特产行业升级也是必然的,一定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占任何官方立场。....................花絮希望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结识对特产行业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柏拉图

特产市场没有做起来,原因离不开这六点,最后的解决办法更为重要

特产,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很多地方的特产都没有被很好的商业化,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本文和大家一起试着探讨下关于特产商业化的问题。一、特产品牌杂乱无章,没有脱颖而出的品牌拿西北特产来说,种类繁多,在各个电商品台上搜索特产,会出现成千上万个品牌,这一点也不夸张,导致用户根本无法分辨哪个品牌的特产好,几乎每个商家都会打造出一个品牌,而真正的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可是每个地方的特产几乎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品牌能够走出来。二、特产质量层次不齐,没有真正的行业标准纵观特产市场,每个商户所售卖的特产质量层次不齐,去每一个商户那,几乎都会提前问顾客:你是要好的还是一般的,或者问你是要贵的还是便宜的,但是每个商户对于产品好坏的标准又是不一样的,拿一个大枣来说,有很大的,也有一般大的,还有小的,行业内没有建立一个相对的标准,导致顾客无法对商户产生一定的信赖,几乎都是一锤子的买卖。三、特产价格高低不平,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现如今,各类市场,价格信息相对透明,但是特产市场,价格还存在着价格不统一的现象,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商家那里差距有时候蛮大的,但是对于商家来说,都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会考虑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这也是合理的,但是就整个特产市场来说,不同的市场渠道,不同的商户,价格存在很大悬殊,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监管制度。四、特产缺乏专业包装,不能满足个性化需要现在几乎所有的特产商家,都是使用市面上常见的简单包装,或者定制统一的包装,整个包装简单落后,更别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凡节假日礼盒包装,都设计的很普通,面对这个个性日益凸显的社会,这样的包装显得格格不入,纵有部分商家开始注重档次,但是价格却提高的太多,反而适得其反。五、不注重电商渠道发展,没有形成销售闭环对于特产来说,本地人不应该是主要消费群体,外地人才是主要消费群体,让当地特产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这才是引以为傲的事情,可是现在来说,大多数的地方特产的消费群体仍然是本地人,而本地人日常购买很少,一般都是外出访客才带,这导致特产丧失了日常销售这个很大的市场。让消费者轻易能够买到各地的特产,电商渠道是最为主要的,但是很多特产商家都是拿电商渠道作为补充,得过且过,根本不会注重线上渠道的发展。六、特产缺乏专业管理,更缺乏专业化运营现在对于三四线城市及周边县乡镇来说,政府很鼓励电商的发展,但是农村恰巧缺乏专业化的人才,这里要说今日头条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大力扶持三农作者,让农村土特产上头条,扶持本地三农作者,将家乡的特产带出大山,可是长远来说,这远远不够,每个地方的电子商务由于缺乏专业化的运营指导,大多没有做出很好的成绩。以上是关于特产市场的一点认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电商越来越成熟,希望每个地方的特产都能够得以更好的推广和发展,而这需要有更多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商家或者人才站出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创新,去坚持:1、加强资金投入,规模化发展,能够整合一些小众品牌,本地有大的品牌站出来;2、梳理产品结构,用心打造高品质,原生态的特产产品,让当地特产走出去;3、建立价格体系,打造爆款产品,带动周边产品,规范价格日常及促销体系;4、注重产品包装,反对过度铺张浪费的包装,但是要注重产品个性化包装;5、重视电商渠道,电商渠道是让当地特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6、进行专业运营,积极引进专业化人才,或加强与专业化第三方的合作,互利双赢;

屋下架屋

研究推进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和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李薛霏)8月28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全省十大工业产业中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和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工作。谌贻琴强调,发展好生态特色食品和健康医药产业,要坚持打好“贵州绿色食品”和“贵州出良药”两张牌,在品种、品质、品相、品牌上做足文章,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贵州具有独特优势的丰富物产发挥最大效益、造福更多群众。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领衔省领导卢雍政、健康医药产业领衔省领导王世杰,副省长陶长海参加会议并讲话,两个产业专班汇报了产业发展情况,与会同志进行了充分讨论。谌贻琴指出,生态特色食品和健康医药产业,是贵州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农村产业革命、促进乡村振兴关键所在,是壮大工业经济潜力所在,是基本民生需求所在。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领衔省领导推动和各方面努力下,两个产业发展思路比较清晰、成效比较明显、贡献比较突出。特别是疫情期间,健康医药行业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谌贻琴强调,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要着力把“贵州绿色食品”形象进一步树起来,将绿色健康贯穿到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各环节;把按需生产的导向进一步立起来,精准细分领域,紧跟消费潮流,满足目标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竞争力;把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强起来,一手抓培育、一手抓引进,带动产业链中下游中小企业全面发展;把产业协作配套短板进一步补起来,对重点食品产业链条进行梳理,不断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健康医药产业要着力建设大基地种好“贵州良药”,全面推广建设“定制药园”基地,在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扶持大企业做好“贵州良药”,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加快打造具有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龙头企业;聚焦大市场卖好“贵州良药”,拓宽销售渠道、完善销售网络,解决交易平台和政策支持等问题。要加快壮大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体育等融合产业,全力推动健康医药产业提质增效。谌贻琴强调,领衔推进省领导要再接再厉抓具体抓深入,指导开展全产业链图谱作战,狠抓骨干企业、重点项目、产业链条和园区发展,争取重点难点问题有新突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入园区和企业搞好服务,抓好惠企政策落地落实,解决好融资、市场开拓等具体问题,继续拿出实招、硬招、管用的招,把两个产业抓得更紧、更有力度、更有成效,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更大贡献。贵州省政府秘书长张平,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索之以辩

舌尖上的美味:调味品行业研究及龙头公司选择方法

作者 | 常山流程编辑 | 白鹤芋如今,调味品已与美食密不可分。调味品是一个完全竞争且看得见天花板的“小行业”,但是,正是这个“小”市场中,却崛起了多家年销售额超30亿,甚至是超百亿的规模企业,相关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吸引不少投资者的持续关注。2017年以来调味品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更是为其增色不少。一、美食记忆2014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一炮走红,片子里,刚出锅的黄馍馍热气腾腾,巨大的乳扇像风铃一样被悬挂风干,稻米酿出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用诺邓井盐腌制三年方可做成的诺邓火腿肌红脂白,白吉馍切一刀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拼图:舌尖上的中国的多张美食图片)此片激发无数国人对美食的热爱,随即迅速占据了新浪微博实时热词排行榜第一名,并在豆瓣上获得了9.6的高分。各大电商平台零食特产频道搜索量大增,购买高峰转移到每晚22-24点——《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时间段。衣食住行,食虽排在第二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国人对于食物的要求已不仅是基本的温饱裹腹,而愈发讲究五味调和、色香味全,丰富的美食体验通过味觉记忆饱满留存,或为收藏、历久弥新,或为谈资、口口相传。调味品作为美味菜肴中刺激味蕾最重要的因素,在日常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日益受到消费者和商家的重视。二、行业配置规律调味品行业与医药等行业的配置逻辑相似,行业整体表现在时间上也高度重合。调味品行业属于食品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刚性的市场需求,因此,该行业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周期、抗通胀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2009、2012、2015年以及2017年,调味品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较好,股价均出现了明显的抗跌或上涨。行业市盈率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业盈利情况发生变化(明显改善或明显下滑),二是行业个股的股价发生变化(上涨或下跌)。经过对比包括中炬高新、梅花生物、莲花健康以及海天味业等上市公司业绩和股价变化,发现上图中红色虚线框中四个时期的市盈率上升均是股价上涨引起的,其中,2014年6月到2015年9月、2017年1月至今两个时间段伴随企业盈利的改善。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推动,而其背后的逻辑则是面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机构投资者扎堆配置抗经济周期、抗通胀的行业或板块。上述的调味品行业市盈率上升的时期4个时期刚好与当时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叠加重合。调味品行业的股价上涨时间段刚好又与医药行业龙头药企的股价上涨时期重叠。三、调味品行业品牌细分及市场空间由于气候条件、生活习性、烹煮习惯及菜系特色的差异,各地区偏好的调味品有所差异:我国八大菜系中粤菜注重原味鲜美,多用生抽、蚝油提鲜,而本帮菜以红烧生煸见长,擅浓油赤酱、醇厚甜美,更偏用老抽、料酒吊味。因此调味品行业作为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行业,是一个种类多元且空间开阔的市场。广义上调味品包含了盐、糖、油、味精等食品加工原料,为了便于分析,将关注点聚焦在酱油、食醋、鸡精、复合酱类及榨菜等酿造类、包装类调味品。调味品行业目前主要品类的核心品牌如下:(来源:市场公开信息收集整理)(一)行业空间我国调味品行业从90年代后期随着价格放开管制及行业洗牌调整后走向规模化生产的商品市场阶段,行业回暖、企业经济效益逐渐改善,进入量价齐升时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调味品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242家,调味品行业收入规模达到3073亿元,较2004年449亿元增长近7倍,12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19.10%,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利润总额从2004年24亿元增长到2016年263亿元,12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31%,高于收入复合增速。2011-2016年调味品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如下图:(来源:前瞻产业研究网)在该阶段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也较快,见下图:(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从上图可看出,经历了2011、2012年的两年调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2013年以后保持较快的增速,2015年以来,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显示,我国70%的调味品销往餐饮行业,餐饮行业的巨大市场空间,为调味品行业增长提供支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餐饮收入35779亿元,较2015年增长10.8%;其中,连锁餐饮企业的营业额达到1527亿元,较2015年增长9.7%。(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2011-2016年国内餐饮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4%。随着最近两年互联网对餐饮行业快速渗透,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断改造,使得餐饮这一传统行业正经历巨大改变,餐饮外卖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包括调理品在内的上游有材料的巨大需求。据预测,2018-2020年餐饮行业增速有望保持在14%以上。(二)行业格局1、集中度不高调味品具有快速消费品的属性,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我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很低,前十企业市场份额不到30%,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发展趋势,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在环保严监管、原材料涨价以及新的生产工艺应用等综合因素叠加下,使得行业门槛逐步提高,行业内的整合加快,调味品行业集中正在提升。目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见下图:(来源: Euromonitor欧瑞国际,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2、打酱油占半壁江山从产销量来看,2015年我国调味品年产量超过2200万吨,其中酱油和食醋占比最大,酱油产量接近1000万吨,占比45%;食醋接近400万吨,占比15%左右,味精、复合调味料、料酒产量均在200万吨,品类发展日趋多元化。(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作为调味品中最大的细分品类,是众多中国调味品公司的核心业务。从酱油的发展历史来看,90年代一度良莠不齐,消费者对产地认知度强于品牌。这一局面随着2003年左右,海天、美味鲜等通过广告等形式树立品牌认知而逐渐改变。( 来源:Euromonitor欧瑞国际,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酱油品牌包括海天和李锦记,这两家也是以收入计算中国最大的两家调味品企业;在各区域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包括华南地区的中炬高新、湖南的加加食品和山东的欣和等。目前国内酱油这一细分领域的集中度仍然不高,与国外相比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来源:Euromonitor欧瑞国际,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3、十亿级营收企业与酱油相比,其他调味品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更低,因此龙头企业的市占率领先优势不够明显。食醋行业的龙头是镇江恒顺醋业,调味酱龙头是贵州南明老干妈,火锅底料的龙头是重庆红九九,料酒龙头是湖州老恒和,蚝油龙头是佛山海天味业,香辛料龙头是驻马店王守义,酱腌菜龙头是涪陵榨菜,腐乳龙头是北京二商王致和。鸡精行业与其他子行业不同,行业集中度比较高,目前主要由外资主导,包括雀巢旗下的好太太和联合利华旗下的家乐。调味品行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见下表:(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上市公司公告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公开市场信息,可能存在漏缺情况 )4、调味品的上市公司按照中信行业分类,调味品行业在A股上市的有16家,其中,海天味业是绝对的龙头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规模达到145.84亿元,其次是营业收入为111.32亿元的梅花生物。2017年主要调味品企业收入占同期调味品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见下图:(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从上图可看出,海天味业、梅花生物、中炬高新三家公司占同期调味品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值超过1/2;而这三家公司的净利润却占到同期调味品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的2/3,见下图:(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结合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分布情况来看,非常明显的特征是海天味业以1/4的营业收入贡献了近1/2的净利润,行业龙头独占更大利润的趋势在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三)穿越行业周期衡量一家公司经营情况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当行业亏损时该企业能否依然保持盈利,即能否穿越行业周期。(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在2007年到2008年行业出现了亏损,莲花健康、恒顺醋业等没能穿越行业周期,期间出现2次以上亏损,见下图:(来源:Choice 注,因海天味业上市以来均保持盈利且营业收入规模比其他上市公司高出很多,故上表未将其列入比较)从上图可清晰看出,莲花健康和恒顺醋业不能穿越行业周期,自此,调理品行业中的“强者恒强”的趋势已日益清晰。(四)发展趋势我国调味品行业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整个行业显现出一些发展趋势:1、行业提价趋势加速。过去3年,调味品行业平均每年提价幅度5%,2017年以来,调味品涨价幅度也逐渐加大,中高端调味品价格涨幅更大。2、产品多元化。在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性,调味品的产品呈细分化、多元化、结构性升级趋势,整体上表现为分品类复合调味品市场扩容和中高端产品增速加。3、餐饮业持续增长。互联网对餐饮行业快速渗透,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断改造,使得餐饮,尤其是快餐外卖市场增长迅速。2015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为2391.40亿元,占整体餐饮消费的比例为7.40%,2018年有望达到14.80%,外卖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6600亿元。调味品70%的量都来自餐饮,餐饮量增长带动调味品量的增长。此外,快餐餐饮企业对标准化、快速化程度要求高,对复合调味料需求量大,复合调味料市场也受益于外卖市场的快速增长。4、行业集中度提高。据国信证券测算,2017年海天、厨邦、老干妈、李锦记、太太乐等行业前10占到整个行业市场份额的29%左右,在中高端市场该比例更高。较2012年的10%左右提升了19%。在日本该行业的集中度已达到了60%,未来调味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产品提价。结合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调味品行业提价将成长期趋势,进而也能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毛利率水平。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日益增强,使得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提高。6、酱醋增长关键。从子行业看,酱醋产品收入、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3%、37%,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关键,而味精行业由于受营养及健康问题的诟病,业绩持续下滑,而其他类别的调味产品发展渐增,市场份额不断增加。7、产品呈功能化趋势。传统的、普适型的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烹煮特定菜肴的调味需求,细分功能的复合性调味品由于同时囊括了对应菜品所需的所有调味需求并且有效简化了烹煮过程,愈发得到消费者的青睐。通用而单一的调味品正转变为复合型、多品类的调味品,细分功能的复合调味品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四、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数据比较分析部分,本文就只讨论2017年调味品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级别的上市公司。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不能简单地看单一财务数据,必须综合各项财务指标来考察。注,爱普股份主要从事食品配料贸易,湖南盐业主要从事食盐生产销售,西王食品主要从事食用油生产销售,安记食品2017年营业收入仅2.5亿元,本部分讨论不纳入该4家公司。(一)成长性分析本部分主要从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分析上市公司的成长性。1、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比较(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注,起始时间为上市当年,截止时间为2017年)2、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比较(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注,起始时间为上市当年,截止时间为2017年)从上两图看,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最高的是梅花生物,其次是晨光生物,行业龙头海天味业排名第三。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梅花生物也排第一,海天味业排第三。(二)经营效率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来分析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1、存货周转率(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存货周转率,莲花健康、梅花生物、海天味业恒顺醋业呈现加快趋势,加加食品下滑趋势非常明显,说明加加食品的库存在增加,或暗示其经营出现一定问题。2、应收账款周转率(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该指标中,必须得提的是,海天味业保持了多年应收账款为0的记录,即便是2017年,其应收账款也仅仅是246.66万元,海天味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此外,中炬高新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持续加快的趋势,加加食品呈现下降趋势。3、固定资产周转率(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固定资产周转率,华宝股份、晨光生物、莲花健康、中炬高新、海天味业均出现加快趋势,加加食品呈现下降趋势。4、总资产周转率(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总资产周转率,2017年海天味业、晨光生物、莲花健康相当,加加食品呈现下降趋势,中炬高新、梅花生物等呈现变动趋缓。综上分析发现,加加食品的经营效率在下降,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等经营效率表现较好。(三)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即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一般来说,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正常的营业状况,主要通过毛利率、销售净利率、ROE来衡量。1、毛利率(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以2017年为例,毛利率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华宝股份、海天味业、恒顺醋业、中炬高新、加加食品、梅花生物、晨光生物、莲花健康。其中,华宝股份、海天味业、恒顺醋业的毛利率均在40%以上。2013-2017年期间,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的毛利率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2、销售净利率(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以2017年为例,销售净利率在20%以上的只有华宝股份和海天味业,需要注意的是莲花健康的销售净利率连续多年呈现隔年为负的情况。3、ROE净资产收益率ROE,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莲花健康的ROE波动范围较大,且连续多年出现隔年亏损的情况,剔除莲花健康后比较另外7家上市公司的ROE情况。如下图:(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从上图可以看出,海天味业的ROE最高,长期保持在30%以上,其次是华宝股份,保持在20%以上。以2017年为例,恒顺醋业、中炬高新、梅花生物的ROE维持在15%左右,加加食品和晨光生物低于10%,处于8%-9%左右。(四)盈利质量盈利质量考察的是企业的经营成果能否转化成现金流回上市公司以及企业的净利润是否有主营业务带来。本部分主要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的比值两个指标来考察。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该指标反映的是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净值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理论数值应该是100,即营业收入全部转为现金流回上市公司,该数据越大越好,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金流。而在实际操作中,该指标基本都是小于100。(来源:Choice 各上市公司财报)恒顺醋业的波动性较大,剔除它后后比较另外7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如下:(来源:Choice 各上市公司财报)从上图可以清晰看出,海天味业和华宝股份的数值长期处于20上方,表现好于另外5家上市公司。加加食品在2017年的由营业收入带来的现金流急速减少。该指标中波动性较大的是晨光生物和梅花生物,晨光生物的波动性非常大,时正时负,表现最差。2、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的比值在该比值中,越靠近100越好,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没有大的差别,即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均是由主营业务创造的,说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强且稳定——侧面反映出上市公司有较强的护城河。(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从上图可以非常清晰看出,莲花健康、恒顺醋业的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的比值波动非常大,也就是说,当期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并不是有主营业务创造的,而是其他收入贡献的;此外,扣非净利润的大幅波动也反映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不稳定。 为了便于观察,剔除恒顺醋业和莲花健康后比较另外6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如下:(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从上图中看出,代表海天味业的比值曲线较平缓且靠近100,表现最好。而晨光生物、加加食品、中炬高新、梅花生物等波动性较大,说明其主营业务波动性较大。(五)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它是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负债率过高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成本较高,进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同时还可能引发债务违约风险,尤其是短期借款占比较高的情况下。(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从上图看出:(1)莲花健康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100%,面临资不抵债的情况;(2)2014年以后,除了莲花健康和晨光生物,其他6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出现一定的下降,且集中在30%-40%区间;目前华宝股份、恒顺醋业、海天味业、加加食品等4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30%。此外,在整个债务结构中,短期负债比重低,说明短期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就低,也间接说明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在2018年半年报中,加加食品、晨光生物的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较高,尤其是晨光生物,占到78.76%,见下表:(来源:Choice 调味品上市公司财报)海天味业和中炬高新的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非常低,仅分别是0.40%、0.68%。五、风险提示1、估值偏高。目前调味品行业中相关个股的股价和估值都比较高,或已透支未来一定时期的业绩增长;股价短期继续大幅上涨的概率不大。2、原料价格上涨压缩盈利空间。调味品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受贸易争端、天气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大豆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使得以大豆为原材料的调味品行业利润空间受到逐步压缩。

动荡湾

以特色优势产业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扶贫看长远、长远看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结束,12月16日,省委用一整天时间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专题研究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的是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持抓具体抓深入,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定县云雾镇茶农在春意盎然的云雾茶园采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慧 摄“越深入研究,越觉得农业大有搞头!”这是一位省委常委在汇报领衔推进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时发出的感慨。今年以来,我省把12位省领导领衔推进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辣椒等12个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加以推进,扶贫效果突出、产业后劲十足,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开了新的空间。   以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贵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贵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而省领导领衔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逐个研究产业、逐个击破问题,在各方力量加持下,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已经成为我省助农增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盘州发展刺梨种植助农增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慧 摄产业革命关键要抓住“精准”二字。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是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确定的,回答了主要发展什么产业的问题,是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从牛的选育到石斛的生长习性,从扩大种植规模到提升科技水平,从对接市场到优化利益分配……发言有干货、实践出成果,领衔产业的省领导带头抓具体抓深入,把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甚至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细节都研究得特别细致入微,精准推动了产业扶贫落地生根,令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进一步坚定了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信心决心。   产业革命深刻体现着发展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对科技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发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需要破解的难题不少。对贵州而言,一方面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垂直海拔落差大、生物多样性丰富、立体气候明显、生态良好等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直视土地、科技、人才、流通等领域存在的短板,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工作作风,开动脑筋、研究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把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树上石斛种植产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徐其飞 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层不变的。在具体深入发展产业的实践中,有的产业会越做越大,有的产业也会随着市场变化、品种更迭等变成“非特色”甚至淡出市场,这些都需要我们适时而变、常学常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农村产业革命的内涵。  回顾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历程,从“一石激起千层浪”到全省干部群众越来越会干、越来越想干。不到两年时间,这场革命已经深刻改变了贵州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深刻改变了贵州农村经济结构。决胜2020,我们要勠力同心,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把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到底,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评论员 许邵庭编辑 胡莹  编审 王璐瑶

旧货店

2018年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地域特色凸显差异化创新

方便食品以米、小麦粉、杂粮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只需简单烹制即可作为主食,具有食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储藏等特点,随着我国居民出行需求和工作餐饮需求的增加,方便食品在我国发展迅速,行业规模整体扩大,但是近年来受到在线外卖行业的冲击,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但自热食品凭借较为明显的特点得到了良好发展,未来行业将向着特色化和跨界融合的方向发展。方便食品行业规模下滑,方便面行业触底回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方便食品制造属于食品制造业,行业代码143,具体包括米、面制品制造、速冻食品制造、方便面制造、其他方便食品制造。方便食品作为中国食品工业中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历经多轮淘汰和洗牌,已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板块之一。方便食品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居民在旅游、出行过程中的饮食需要,同时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增多,工作用餐的需求增加也对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但是2015年以来,我国外卖行业迅速发展,对方便食品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行业规模出现了铭心啊的波动下滑。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已达3110.07亿元,2016年我国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063.69亿元,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到了2017年我国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至3791.17亿元,2018年外卖行业发展迅速,同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进一步下滑,为2959.70亿元。方便面作为传统的方便食品,在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方便面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70年,中国第一袋方便面“诞生”在上海益民食品四厂,现已经形成了一个全国的主食产业及庞大的产业集群。2011年前,全国方便面销量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的稳定增长,2013年时达到了462.2亿包。但顶峰之后,却开始连年下跌,2016年跌至385.2亿包,相比2013年下降了近80亿包。不过,随着高端化、健康化产品的推出,带动方便面产品结构转型,2017年以来,方便面市场开始回升。但传统型低价袋面、干脆面等产品市场一度萧条。2018年上半年,我国方面便销量为206.4亿包(盒),同比增长4.5%,2018年全年销量约为402亿包,同比增长3.2%。自热食品发展迅速,行业标准有待统一自热食品并非新鲜事物,早期主要是满足军事行动和野外作业需要,近几年拓展到民用领域。自热型饭菜产品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企业在开发,2013-2014年,市场进入导入阶段。但真正让自热食品爆火的是“自热火锅”,2016年下半年,自热火锅开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发酵,进入大众视野,2017年双十一自热火锅销量惊人,彻底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自热食品本身具有携带方便、食用便捷的特点,一杯冷水、几分钟就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热腾腾的食物,且品类丰富,面食、米饭、菜、粥、火锅等一应俱全,既可以作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加餐,也可以作为旅游出行的配餐选择,自热食品在我国市场规模明显扩大,但是受限于发展时间较晚,规模占比较低,约占全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的1%。2017年自热小火锅在网上爆火,随后方便食品商家开始在其他自热方便食品方面进行试水。2018年10月,方便面巨头统一集团推出了自热便当新品牌“开小灶”;三全的自热米饭和统一较为相似,有鱼香肉丝、梅菜扣肉、咖喱鸡丁、红烧牛肉等口味,主打快餐、户外旅游等消费场景;海底捞旗下颐海国际推出了三款不同口味的自热米饭。从主要自热米饭厂商的产品来看,目前我国自热米饭口味较为类似,红烧牛肉、咖喱鸡肉、梅菜扣肉等家常口味占比较大,同时相对于传统的方便时食品价格较高。目前,自热米饭的市场规模不大,渗透率还很低,前瞻测算目前自热米饭在自热食品中占比仅为10%,市场规模约为3亿元。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成本决定了其较高的售价,在价格上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与传统烹饪方式比较,自热米饭的食用体验还不能做到最好。在整个食品行业都在向健康、营养转型的大背景下,自热食品食材搭配单一、过度加工以及高油高盐等特征也受到一些营养界人士的质疑。同时,目前在自热包领域,国家标准尚未建立,尽管主流厂家有自己的企业标准,但是各个企业标准也-并不一致。2012年商务部发布SB/T10652-2012《米饭、米粥、米粉制品》标准;2015年质检总局发布GB/T31323-2014《方便米饭》标准;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自热方便菜肴制品》(T/CGCC8-2017)团体标准。虽然对我国自热米饭行业的标准化有着一定的促进指导作用,但是仍处于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跨界融合,地域特色凸显差异化创新目前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受到外卖行业发展的冲击,近年来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已经出现了较大的下滑,行业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实现新的突破。未来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可以通过差异化创新,利用地域特色,推出具有地方经典风味的产品,避开同质化竞争;对接现代餐饮,跨界融合拓展市场,提升加工技术水平,用工业化生产替代繁琐的餐饮生产;在推进“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行业需要不断推出兼具营养和美味的产品,是产品回归传统与天然;消费升级下,方便食品个性化需求加大,素食逐渐成为风向,企业产品定位要紧跟潮流。同时,通过创意和科技设备的创新,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制造的智能化,为行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来源: 前瞻网

索香

2020年浙江特色小镇产业分布情况分析(附特色小镇名单)

中商情报网讯:从2015年至今的5年间,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迅速推进,目前已形成“22个省级命名特色小镇、110个省级创建特色小镇和62个省级培育小镇”的建设发展格局。浙江特色小镇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时尚、环保、健康、金融、旅游、历史经典领域,其中,高端制造装备、数字经济、时尚、旅游领域特色小镇较多。资料来源:浙江特色小镇官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浙江特色小镇官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小镇产生了大效益,2018年省级特色小镇亩均产出高达781.3万元,是全省规上工业亩均产出的1.55倍;小镇贡献了大产出,2018年,省级特色小镇总产出8741.9亿元,有20个小镇总产出超100亿元,省级特色小镇税收收入582.1亿元,有11个小镇税收收入超过10亿元;小镇撬动了大产业,2018年全省数字经济产业总产出中,数字经济小镇占21.2%,高端装备制造总产出中,高端装备制造小镇占9.0%;小镇带动了大创新,2018年,省级特色小镇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884家,众创空间数达229个。特色小镇自开展以来,成为各地热门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商产业研究院在特色小镇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拥有多个成功案例。中商产业研究院拥有十多年的产业规划咨询实践经验,重点突出可落地可执行,形成“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落地理念。中商产业研究院致力成为全国领先的特色小镇综合服务专家,搭建三产平台:产业基金、产业小镇、产业龙头;最终实现:挖掘核心竞争力,成就产业领军者。来源: 中商情报网

红眼病

云栖小镇产业分析|特色小镇研究

云栖小镇产业分析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现状分析、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本次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院提供,报告由word和ppt两个版本组成。欢迎各位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与分享。产业分析 · 发展模式:综合以上分析,云计算产业园应以政府为主导,以阿里云为引领构建发展云计算平台,作为产业核心,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互为支撑,完善服务服务外包和配套服务产业。形成一个核心,三大体系的产业发展框架。产业分析 · 发展目标 :本产业园发展的目标定位:以云计算为产业核心,以 “创新、科技、人文、生态”四元互动机制为特色,结服务配套,打造完整的云计算创业创新生态体系。实现“云企业集聚、云产业完善、云研究领先、云技术高端、云服务一流、云人才高地”的发展目标。产业分析 · 空间布局:功能布局以”云企业孵化——加速——集聚——总部”的发展路径为主要功能轴线,以美院、云栖学院科研教育功能、人才公寓居住配套功能、云会议中心会议展示功能、云栖Block商业配套功能为多点依附主要发展轴,形成群星捧月之势的功能空间布局。此外,转塘配套组团和双浦配套组团分别在南北为云栖小镇主体产业区提供居住服务配套功能。产业分析 · 空间布局:云计算产业园将成为集云计算研发办公、商业配套、科研院校、云服务办公、企业孵化、会议展览、配套社区等多种功能业态于一体花园式的产业园区。规划将对各类业态作出个性化、多元化的项目策划,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各类业态的建设比例:1)云计算研发办公(35%)为云核心企业提供优质的研发办公环境;为加速完的中小型企业搭建完整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为完整的企业成长路径资源,同时吸引更多涉云企业入驻;2)商业配套(18%)以小镇样式为主题元素,打造环境优美、服务感受丰富的特色商业街区;3)科研院校(12%)结合现有企业,做好云计算研发,技术创新,为园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汇聚人才资源;4)云服务办公(10%)为中小型企业、个人办公提供灵活、便捷的办公形式,既降低运营成本,又可分享强大的外部优势;5)企业孵化(10%)对创业创新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进行孵化,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6)会议展览(8%)为云计算成果提供展示功能及对外交流的功能;7)配套社区(7%)为云计算人才提供环境优美,便于交流的活力社区。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中国特色小镇成功案例简述-杭州云栖小镇产业分析部分,需要往期的研究报告可以直接关注公众号“中哲咨询”即可获取

所知

青山投研:中国整体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超万亿,线上渠道增速

【猎云网北京】4月13日报道休闲零食是在人们闲暇、休息时所吃的食品,最贴切的解释是吃着玩的食品,区别于正餐主食涉及的生鲜、米面粮油。主要的分类有:坚果炒货、饼干糕点、枣类制品、豆干菜干、蜜饯干果、膨化食品、海鲜零食、肉干肉脯、甜品糖果等等,是个细分行业纷繁复杂的大概念。正如《青山资本2020中国快消品早期投资机会报告》中提到,整体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很大,超过万亿。以2018年商务部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所涉及的更长时间的数据来看,2006年-2016年,零食行业总产值从4240.36亿元增长到2215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89%。休闲零食由于细分定义不同,没有准确的行业规模,一般认为核心品类的市场超过4000亿。细分行业中以坚果炒货为代表,约1700亿,增速11%。整体行业规模大、增速快,同时增长空间大,未来还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间,自然使得零食赛道备受关注。同时品牌集中度很低,市场龙头不过100多亿,市占率不到1%,行业虽然有整合的趋势,但依然极其分散,且有一定地域性。目前已有几家头部综合零食企业将主要品类都囊括进来,以品牌、渠道的运营的整体优势来经营上述各类细分品类。同时也存在一些品类由于产品差异分野明显,有各自行业的头部,比如烘焙、糖果巧克力、卤味、冰淇淋、膨化等。整体市场格局,综合类的三巨头头部明显。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于2019年、2020年上市后一路走高,百草味7.05亿美元出售给百事,市场在已经很关注零食行业的情况下又产生了更大的热情。达利、旺旺这样的不以核心休闲零食品类为主但依然有大规模销量的隐形零食巨头也在大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速览形式,主要对整体行业的大方向和一些有趣的趋势做一定程度的探讨,由于细分众多,在未来的品类速览系列中会再对更细分的赛道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以下是休闲零食赛道里的不同类型企业图谱,包括有公开信息的初创企业。公司图谱注1:数据来自上市公司近期公开披露,未标注币种则默认为RMB注2:按照公司中文名称首字母排序,下文表格同主食休闲化、零食主食化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是,同质化、低价竞争、行业壁垒低等问题严重。三只松鼠、百草味和良品铺子线上三强全产品矩阵布局,新进入者从深、窄的产品切入可能更有机会。国际消费品巨头在中国零食领域的收购布局很值得关注。投资控股+运营管理增值是大型消费品巨头的增长方式,通过资本基础购买优质资产,再通过旗下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和资源实现资产的增值。从细分行业增速看,休闲卤制品、烘焙糕点、坚果炒货增速最快,2013-18年CAGR分别为20.0%、11.5%、11.0%,行业仍在快速成长。从行业集中度来看,集中度较低的休闲卤制品、坚果炒货、烘焙糕点CR5分别为21.4%、16.3%、11.0%,未来集中度提升空间大。粗略的数量级来说,蛋糕800亿,糕点800亿,饼干800亿,面包400亿。包装食品的保质期问题是烘焙行业的关键。短保(15天以内)新鲜度、口感和健康程度显著好于长保(180天以上)产品,但对物流、渠道要求更高,初创企业更难起步。之前做o2o烘焙的品牌,问题基本上都是出在物流仓储上。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饼干CR5分别为 69.4%、55.5%、31.0%,集中度较高,外企龙头已提前占领市场及渠道,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小,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糖果市场近年整体疲软,传统糖果份额连年下滑,头部企业纷纷卖身。但外国品牌却加快发展,市场体量本身并不会一直萎缩。对巧克力、更健康的糖果零食的消费习惯的培养是外国品牌的长期目标。在没有足够的品牌和品类培育下,未来更大的蛋糕不是不存在,只是不够优秀的企业吃不到。在这个领域,中国企业的有识有能之士,是可以畅想未来对标玛氏的。代餐化、健康化、社交属性、趣味性、特产化等是近年产品趋势。整体行业轻资产,自建工厂少,生产环节轻,更多精力和资本投入在销售、品牌环节。上市企业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品类相对越单一的增长越慢,品类丰富的增长更快。单品类产品的企业市场被多品类的蚕食,在消费者有一定品牌信任和忠诚度后,扩大新的品类有足够的说服力。总体说来,零食是个大而分散的市场,大部分头部的公司都是做矩阵,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头部公司都已经做得不错了,初创的机会可能在于找更深挖的新品类,类似当年的周黑鸭。鸭货从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类到现在有三家知名上市公司。零食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对产业有很深的理解,初创公司不从一个点切入不行,但不扩品类也不行,关键在于单点突破的能力和新品节奏的把握。肉制品之类的偏休闲零食化的方向,可能有机会,需要再深入细看发现创新点。混合类的零食,如坚果、果干等,是相应品类中增速显著领先的一种产品形式,虽没有本质的硬创新,但在零售端非常受欢迎。小包装、低糖轻盐也是一些新的趋势。业内观点“如今中国零食的新市场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也有可能诞生出像雀巢这类享誉全球的食品巨头。”——徐新/今日资本创始合伙人“中国会创造出非常多的零食,而美国零食非常枯燥,基本只有薯片。为什么从薯片吃到肉类零食这是进化?因为终于从淀粉吃到了动物蛋白。像国外可能饼干就可以占零食市场30%的份额,但中国不是。中国跟外国在零食行业上最大的不一样就在于,我们能做全世界都做不了的东西,我们还能消费全世界不太有的东西,并且什么都可以放进来。”——李丰/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熟卤制品领域本质上是对之前的一次‘零食升级’。相比传统的瓜子之类零食,肉食的价格更高,更有营养,也更让人有吃的愉悦感。”——冯卫东/天图资本创始合伙人“我们看有很多新的消费场景在逐步的形成。比如说以前休闲零食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在过去一段时间增长的非常快。在大家越来越有钱的情况下,会有很多新的消费领域逐步的形成,整个行业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钱坤/五岳资本合伙人“三只松鼠最开始做坚果,后来做到零食,现在还可以把自己变成渠道,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今天从一个零卡路里的果冻开始有没有可能做成品类品牌?我觉得完全有机会。因为所有的零食都值得用健康化重新改造一遍。”——李论/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注:观点来自于青山资本定向邀请和媒体公开报道疫情的影响疫情下由于宅在家中,短期内休闲零食和方便速食类似,整体都有大幅的销售增长,但销售渠道更偏线下、短保的比如烘焙类,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下降的在疫情恢复后会回弹,而增长的则会对相应的产品形成习惯,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复购而非停止购买。由于疫情期间消费者被迫更多的转向线上渠道,也给本身就在力推渠道往线上转的整体零食行业带来了机会,头部品牌的促销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在线上消费休闲零食的习惯,而这一习惯从浏览商品、下单购买到物流时间、囤货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给与了消费者不错的体验,将会在疫情结束后穿越周期长期保持下来,成为零食行业渠道变化的趋势。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疫情都刺激了休闲零食行业的进一步市场扩大。

持戒

行业研究丨茶香小镇前世今生

资源禀赋,孕育现代化产业园区丰富多样的茶叶资源为产业聚集发展创造了前提。松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机质含量丰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松阳茶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茶产业成为松阳的支柱产业,10万人从事茶产业,占据了全县40%的人口。松阳是有着1800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松阳茶叶三国时期即已形成规模,至明清时期,产茶名声愈盛。当前松阳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发挥地域特色,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是立足绿茶产业优势,实现经济增收提效的有效途径。循序渐进,茶香小镇如期而至政府引导,地方跟进,特色小镇风生水起。特色小镇是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综合开发项目,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色小镇的灵感起源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温泉小镇、法国的格拉斯香水小镇等。中国特色小镇概念最早出现于2014年,由时任浙江省长李强首次提出,之后迅速风靡全国。茶香小镇建设提上日程。2015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很快,松阳县就依托自身茶产业的优势,开始规划建设集茶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茶产业精深加工平台、茶商贸综合服务平台、茶文化休闲旅游综合平台为一体的茶香小镇。2017年8月,浙江省发改委、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省级特色小镇2016年度考核结果,松阳县茶香小镇考核结果良好。政府高度重视,严选合作方。茶香小镇招商团队先后与16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接洽。松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茶产业驱动经济发展,高品质发展理念,对茶产业综合体进行深度谋划,抱着对历史负责,对全县百姓负责的态度,通过长期洽谈,精益求精地选择了更具产业运营管理优势的企业集团参与茶香小镇的创建工作。2017年11月,松阳县与云谷签订了松阳茶香小镇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1月,松阳茶香小镇投资签约仪式完成。政、企、商、农精诚合作,茶香小镇进展顺利。项目已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2020年4月,浙南早茶产业集群进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公布的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而松阳为该产业集群中重要的载体之一。2020年6月,茶香小镇集团领导与松阳政府进行深入沟通。目前,茶香小镇工程进展顺利。助力发展,未来可期。计划2021年3月将交付使用长三角茶叶市场、长三角国际茶叶交易中心等项目。届时,松阳国际茶商大会将把长三角茶叶交易市场作为新的主会场之一。预计茶香小镇将成为每年举办的国际茶商大会的永久会址,定期举办绿茶高峰论坛、绿茶产业交流大会等。未来,茶香小镇将成为松阳茶产业发展升级的引擎,茶香小镇发展可期。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必由之路茶香小镇是松阳茶产业全面升级的必由之路。松阳茶产业需要新的平台展现,也具备了打造出产业集群的潜力。松阳茶香小镇本质就是建设高端产业平台,是聚合资源、提升特色产业的新载体,是打造品牌、展示产业形象的新途径。茶香小镇建设,有利于将茶叶产业功能从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融合转变,全面提升茶叶品质、品牌、品位。茶香小镇将推行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推动产地、产品、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茶叶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