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同事家的孩子,在今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打算继续攻读“博士”,询问笔者读“博士”是不是还要家里出钱?而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到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一个孩子,从“本科”读到“博士”,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普通家庭能否承担得起?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由“本科”到“博士”的三个阶段,一步步来看。首先,“本科阶段”现在一般大学的“本科阶段”学习,除了一些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以及一些“特长生”以外,普通的学生都是需要自费!而这个自费,包括学费,“本科阶段”的各项生活费用,以及一些额外费用。学费方面:以现在一线城市的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数据来看,一般的专业一年的学费都在5000元左右!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贵的专业,我们今天就以总体平均情况来看!那么单“本科阶段”的学费,4年下来就需要4X5000=20000元生活费,以及其他开销方面:我们还是以一线城市为例,一般大学生在一线城市的生活费,普遍在2000元左右的水平!出去寒暑假,有9个月的时间在学校。但是,大学生存在的各项考证、交通、购物、旅游等其他花费,我们就将一年按12月给生活费算!那么,“本科阶段”的生活费及其其他开销,4X12X2000=96000元所以,一个普通本科生,在“本科阶段”的花费应该在11.6万元左右!其次,“硕士研究生阶段”虽然每年考研分专硕和学硕,但是绝大部分考生,在想继续读博的前提之下,会选择读学硕!所以我们就按硕士研究生3年来计算。“硕士研究生阶段”,存在一些奖学金就读的情况,但是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同样学费全免的情况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们按大多数人的情况,交学费,自己出生活费!学费方面:还是以一线城市的公办高校为例,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学费普遍在6000元每年。那么研究生阶段的学费3年一共:6000X3=18000元生活费及其他费用:还是按照一个月2000元,一年按12月来计算,那么研究生阶段的生活费及其他费用就是:2000X12X3=72000元那么,一个全部都自费的研究生,读完3年学硕,需要花费家里90000元。最后“博士阶段”博士阶段,一般都是公费就读,学费都能做到全免,而且一般的学校都会给博士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并且一些博士生能参与一些项目工作。所以基本在“博士阶段”就读,不需要学生家里再掏钱,甚至有一些博士生都能做到赚钱结余!综上所述,以一个普通大学生为例,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在国内公办院校攻读,并且中间学业晋升不存在停滞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需要家里的花费就是:11.6万+9万=20.6万在这种相对理想的状况下,一个普通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就需要花费家里20万左右!而涉及的时长就是10年,而10年付出20万,对于现在的一般家庭,应该都是能接受的!同样,这20万的经济付出,得到的“博士”学历,可能成就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历,甚至是孩子的终身起点!“博士”的起点,不管是孩子在以后的就业,还是个人思想境界方面,都会超出正常人不少!不管对于孩子本身,还是整个家庭,这10年花费的20万,还是非常值得的!我是乡村教师看世界,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收藏!
我们常说一个家里供养大学生比较困难,这只能证明你还没有读到一定的水平。其实大学你越往上走,你的花费越少。公立本科生一年学费6000,除了奖学金等奖项外基本无任何补助。研究生学费虽然高,但国家会给补助每年6000元,并且奖项覆盖面积为百分之百。那么博士生是什么样的呢?甚至很多人问读博士大约需要花多少钱,我们都知道读到博士年龄一般都在26左右了。博士生基本上是不花什么钱的,有的一年下来甚至还落了不少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中国的顶尖高校之一,为了吸引优秀的博士生源,放出了一个诱人的公告。来读基础数学的博士生每人每年保底收入10万元。加上一些导师每月补助的2000元,一些论文获得的奖励,一些高校博士生的年薪竟然达到了25万元。虽然看着博士生有这么高的工资,其实这也是他们辛苦得来的,博士生代表着中国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他们有很多人甚至已经成家了。他们的钱来自于国家的补助,导师的工资,个人的兼职。我们希望这些国家的人才能够为国家的科研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国家也应该加大对高端人才的补助力度!
19届的校园招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近日一位985高校硕士生的吐槽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由于本科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去面试被拒。很疑惑:名企难道只注重第一学历?这是否只是个个案呢?事实上,很多的500强企业、大型央企或事业单位,有明确规定:本科阶段必须为985或211院校。*图片来源:网络 | 券商招聘要求难道真的是高考定终身?那双非本科考研还有什么用?就连出国也不能实现阶级逆袭,还有海外一年制硕士就真的那么不受待见吗?1. 什么是第一学历?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什么是第一学历?第一学历是指通过普通全日制学习教育的学历,通常是说通过高考升学的大专,本科,也可以是本硕连读(此种情况第一学历为硕士研究生)。有注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毕业证书。2. 名企是否都只看第一学历?三大顶级咨询公司MBB是以第一学历为主要筛选条件。国内券商,国外投行更是明确标注“本科阶段必须为985/211学校”。3. 海归鄙视链存在吗?不仅国内学校遭歧视,海外学校也遭着白眼。国内HR很自然地形成了一条海归留学鄙视链:北美研究生 > 北美本科 > 英国本科 > 英国研究生 > 澳洲研究生 > 澳洲本科。对于英国和澳洲学校来说,硕士只要一年到二年的时间即可毕业,申请的门槛低,并且澳洲相对美国知名学校少,很多HR没听过的学校,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就归类成了“野鸡大学”。而美国好学校的硕士和本科生相对比较难申请。申请到了,顺利毕业也需要下点功夫。以此来看,海归鄙视链的确存在着。不过其实在国内HR心目中,留学生主要分成两类: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和别的学校。4. 海外硕士含水量太足?之前网络就盛传一张海外硕士的含水量图片,受到各方面关注*图片来源:网络所谓的含水量,是指美国一些名校商科硕士项目,只要肯掏钱,录取率就会很高。不过事实上,再水的项目,也不能轻易就水过,只是含金量相对较低而已。还有一些一年制硕士,因其花费相对较少、学制短、性价比高等特点,出现了中国学生“扎堆”的现象,被视为“缩水项目”。需要承认的是,部分一年制硕士项目的确属于“投机”迎合中国留学群体的需求,但这一制度和国内硕士只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思维的不同,课程内容以及教授水平并没有“偷工减料”。那些成功获取学位的留学生们,没有人是没为论文和考试熬过几个夜的。5. 为何硕士学校不如本科学校重要?既然国外的硕士读起来不容易,国内的硕士也不好考,为何HR眼里国内高考之后的本科学校比海外的硕士学历更重要呢高考水分少高考参加人数远多于硕博招生,考试结果具备甄别人才的作用。同时大学扩招使得本科生这一标签失去本该承载自高考的甄别人才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如今被985/211体系继承了。方便比较差异不是看重第一学历,而是比较差异。好公司往往人才扎堆,HR要在人才扎堆的资料库筛选精英,选第一学历是一种比较有效率的方式。换句话说,大家都是名校研究生,同等情况,只能顺着往本科看,这也是一种择优录取的基本思维。6. 只看第一学历,硕士博士白读了?读研读博,去好的学校好的项目,不仅仅是为了更多的知识积累,更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打开眼界见识和格局,看到自身与其他人的差异,明白不足,才能更加努力的往上冲,变成更好的自己。如果认为读书单单只是为了那一纸毕业证,就太狭隘了。而关于第一学历在某些领域更重要这件事,如果没有好的第一学历,硕博就不用念了吗?当然不是,第一学历不好,就更要好好读研究生了。硕士学历让你比别人多了一个筹码,如果连硕士学位都没有,在如今这个211,985都快失业的求职市场,你靠什么和别人拼?仔细斟酌,不论你的第一学历是普通二本,还是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211,985,读完研难道不比拿着本科学历好找工作吗?找的工作,难道不比曾经依靠本科学历找的工作好太多了吗?
“只有靠当兵和读书才能走出去”。安徽潜山逆水村位于大山深处,全村3326人,相继走出334名大学生,其中26名博士,是当地有名的“博士村”。老支书介绍,学费由村集体企业承担,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抓了乌东峰和他的情妇们,也改变不了他们不能及时评上职称的现实和他们被论文生意所偷走的学术青春。2018年,《中国裁判文书网》陆续发布了八份判决书,披露了《求索》杂志“论文生意”的更多细节,这些细节虽然不如《求索》前主编乌东峰“巨款+情妇”的新闻劲爆,但却揭开了学术界更加让人触目惊心的一面。那些花几万元发论文的大学老师,果然是为了评职称。2018年8月27日,湖南省桃江县人民法院发布的《XX行贿案一审判决书》的证人证言部分第一次披露了12位花3-5万元在《求索》上发论文的大学老师们:编号(10)证人曹某1的证言,证实她是西安美术学院的老师,2013年3月,她当时想评副教授,需在C刊上发表一篇文某,通过赵常明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周公“制礼作乐”与西周青铜文化的转型》的文某,付给赵常明版面费现金37000元。编号(11)证人吴某2的证言,证实他是西安美术学院老师,2013年3月,为评副教授职称,需在C刊上发文,之后,通过赵长明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比德,畅神,见性》的文某,他给了赵长明4万元版面费。编号(12)证人史某的证言,证实她是西安美术学院老师,2013年3月,她当时要评副教授的职称,需在C刊上发表文某,通过赵长明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贪酷贾雨村与廉循贾政殊途同归之思》的文某,她给了赵长明版面费现金35000元。编号(13)证人步某的证言,证实她是广东白云学院会计系讲师,为评副教授职称,2012年,她通过一个QQ名为北京投稿的中介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能源危机与资源效率提升能力建设研究》的文某,给了中介发文费4.2万元。编号(14)证人杨某的证言,证实她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为评教授职称,需在C刊上发表文某。2016年,她通过一个姓彭的发文中介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清代四川民间义渡的社会功能整合》的文某,并给了中介发文费39000元。编号(15)证人孙某的证言,证实她是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为评副教授职称,需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文某。2014年,她通过QQ号认识了一个发文中介,之后通过该发文中介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片题目为《罗尔斯“重叠共识”理念的逻辑起点内涵与践行》的文某,给了发文中介发文费30000元。编号(16)证人李某的证言,证实他是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2012年,他通过姓唐的发文中介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美国高等教育资金投资方案的调整与启示》的文某,给了中介发文费3万多元。编号(17)证人封某的证言,证实他是西华大学的教师,为评教授职称,于2015年通过姓蔡的中介,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意识形态的层次性结构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文某,给了中介5万多元版面费。编号(18)证人魏某的证言,证实她是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为评副教授职称,需发文某在C刊。2013年年初,她通过发文中介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与干预路径选择》的文某,并给了中介发文费38000元。编号(19)证人黄某的证言,证实她是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因她每年有科研任务,2012年,她通过发文中介朱晓伟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汽车产业发展与城市环境质量因果关系的实证》的文某,并给了朱晓伟版面费现金25000元。编号(20)证人肖某的证言,证实他是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2013年,他通过发文中介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礼义廉耻哲学思想及其当代论域》的文某,给了中介版面费28000元。编号(21)证人甘某的证言,证实她是长沙理工大学教师,为评副教授职称,2013年,她通过周小毛跟《求索》杂志主编乌某打招呼,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瓦西里耶夫对人类战争文学的引领与留存》的文某。在“花钱发核心期刊”的12人证言中,有9人明确表示为了“评副教授或教授”职称,有1人表示迫于“每年都有科研任务的压力”,其余两人未做表示,12人所花费用为2.8万至5万元不等。在学术界,核心期刊是硬通货,与学者的学术生命,学期考核、职称评定、奖金发放、课题申报等息息相关。因此,一些收入微薄的大学教师不惜花重金发表论文。这些油腻的大学老师已经不再关注学术前沿的最新进展,TA们熟练地讲着亘古不变的课件和偶尔应景的段子,并让自己的朋友圈看起来比谁都“爱家爱生活”。以上内容引自学术志发文《没错!那些花几万发C刊的人,果然是为了评职称!》。这篇推文引起了一些讨论,很多人把板子打到“非升即走”的学术制度上。诚然,“非升即走”造成了学术生产的“快餐化”,让青年学者无法“十年磨一剑”并“慢工出细活”。但是在一位博导看来,“非升即走”的这批青年学者并不是花钱发论文的主力军,那些因论文不能毕业的博士生,特别是非高校教师的在职博士生和久久不能评职称的普通院校的中年老师才是花钱发论文的核心群体。“非升即走”的青年学者大多都是名校毕业,他们读博士时就先人一步读懂了快速生产论文的规则,知道如何生产“短平快”的论文并深谙审稿老师的“G”点。他们是“论文发表竞赛”中的胜利者,以文科博士为例,不少博士就读期间发表了十几篇C刊,一些博士年入7篇甚至更多C刊的情况也有时有耳闻,这些博士所进高校都是名校,且都具有一股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某些高校“3年10篇C,非升即走”的要求对一些每年发4-7篇C的博士来说并不算“不能完成的任务”(只是一些人,欢迎抬杠)。况且,即便完不成,有了在名校工作的经历和退而求其次的科研成果,跳槽的一般高校也会拿到一份不菲的安家费。只是, 一些不善于短平快的博士可能会感到彷徨,他们必须得从对研究对象的沉迷中清醒过来,及时写作阶段成果并发表出去。“非升即走”的青年教师们快速发表的成果仍有商榷,他们却真不是花钱发论文的主力军。花钱发论文有很多原因,只是很多人不愿承认的是:花钱发论文的背后,或是一些油腻大学老师不思进取的现实。这些油腻的大学老师已经不再关注学术前沿的最新进展,TA们熟练地讲着亘古不变的课件和偶尔应景的段子,并让自己的朋友圈看起来比谁都“爱家爱生活”。TA们深谙哪门课程的课时费最高,带哪个实习项目最划算,教哪个班级的课程评教最好,并牢牢地占据着一门叫做“XX赏析”的公选课。TA们满脸笑容,却能坚决推掉任何不能产生课时费和职称点工作,而TA们口才极佳,虽然年终并不能总是评优,却也能把一年的工作讲的天花乱坠。TA们的学术也是精心计算的。虽然疏于对学术前沿的关注,也不肯走出象牙塔去研究调查,但却一直打听哪位教授能够帮助推荐论文,哪些中介是“靠谱的中介”,请谁修改论文通过的概率最高。能够联系到收版面费的核心期刊和“中介”对TA们来说是一种福音,因为“能用钱解决的事似乎都不是事”,这些论文只关乎职称,而不关乎社会意义。而在另一面,TA们又是无奈的,远离学术中心的科研环境,并不能打动编辑和期刊的工作单位,学术资源的贫乏让这些老师最终油腻起来。而这些油腻的大学老师们,在评上职称之后,除非学校考核,TA们便再也不肯发表一篇论文,又重新回到了“爱家爱生活”的状态。也是这些油腻的大学老师们,终于把大学老师活成了社会上想象的模样。花钱发论文,究竟是“中年油腻”还是生计所迫呢?欢迎大家讨论。评论一:大学老师发论文更多的是迫于生存的焦虑和无奈吧,如果评价体系里不是非得规定按篇数评职称,谁会花几万块钱发论文呢?评论二:不思进取的人就不会发论文了吧。评论三:作者站在强者的位置指责弱者,却没有反思究竟是谁“逼良为娼”。
来源:每天学点经济学来源:十点人物志作者:成琨近年来,虽然女性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但关于“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依然争论不休。比如女科学家、女博士,在世俗眼光中,她们往往是严肃的高知形象,没什么烟火气。更直白一点,她们与部分男性喜欢的“好嫁风”沾不上边。不禁想问,女性到底要奋斗到何种程度,才能不被性别、婚姻、生育等议题绑架呢?42岁的李一诺和颜宁,各自拥有不少很精彩的标签——全球青年领袖、职场精英、科学家、院士……但她们依然在为一些事情努力着。也许,从这对20多年好友的经历中,能感受到女性的边界正在一点点被拓宽。01李一诺:颜宁有一种傻傻的天真女科学家很少见到撒贝宁在主持时,被“回击”得哑口无言,直到他遇到了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您比较颠覆我们对女科学家的想象。”“这是歧视,为什么女科学家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呢?”“您不应该叫颜宁,应该叫颜值。”“‘宁’送给你了。”▲ 颜宁和撒贝宁这位科学家,好像挺特别。5年前,颜宁在清华大学带领的实验室解开了人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未解的难题,被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几个月就攻克了。这是颜宁第一次因主流媒体的关注走近大众视野。似乎已是意料之中,大家对这位年轻漂亮女教授的讨论除了赞赏,还有一种声音:“颜宁为什么不结婚?”更有甚者,看到她在微博上夸熊猫宝宝可爱,便评论调侃“还不赶紧自己生一个”。颜宁觉得这些话实在无趣,于是只留了一句:“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颜宁起初,颜宁介意“女科学家”的称谓,做了几年招生工作后,她发现到了博士后、独立科研阶段,很多优秀的女孩子都“消失”了。“女科学家去哪儿了?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她意识到了自己有责任借“女科学家”的身份去发声,鼓励更多在科研岗位上的女性坚持下去。“大家想一想,中国科学类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谁获得的?屠奶奶。”有一回,颜宁在学院里面试博士生,一位男老师问面前的女学生:“你将来怎样平衡家庭和科研?”“你可以不用回答,这是有性别歧视的问题。”颜宁打断了男同事,“为何面试一整天,你们都没问过男生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后来,她继续在博客上讨论这件事:女性凭什么既要做贤妻良母,又要做先进工作者?社会不能既鼓励女孩子们自尊自强自立,又要求她们两手都要抓,给她们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负担,这对女性不公平!逆流而行在科研圈,很普遍的现象是,无论男女在读博之后,立业和成家的计划都会撞到一起,女性还要承担生育的压力。而颜宁是“幸运”的,当她告诉父母不结婚的打算时,母亲只是担心她会孤独,但看到她带着一群学生做科研也很开心,便开明地接受了。父母的理解与保护,让颜宁始终有一种少女的天真。平日在实验室,她常常和学生比赛,做出了学生没完成好的实验,她也毫不掩饰地炫耀:“你看,姐姐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做出了你们3天的工作,我觉得你们真的还没有出师啊。”▲ 颜宁在实验室回头看学生时代的颜宁,这份骨子里的自信其实一直都在。唯独刚读博的那段时间,被她形容为“暗无天日”。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颜宁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在普林斯顿上的第一门课,就让她陷入了自卑。课堂提问,颜宁因为没有提前看教授发的论文集,满脸通红也没回答上来。倒是班上的另一个中国学生说出了准确的答案。于是她每天只睡6小时,所有的时间空隙都用来读论文,最终这门课的成绩也算差强人意。第二年,颜宁加入了施一公的实验室。当初正是他选中了颜宁,因为这个女孩在自荐信里的“嚣张”让他印象颇深,她写道:我觉得自己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出色,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在成为施一公的得意门生之前,颜宁的日子并不好过。眼睁睁看着同门已经在顶级期刊发了论文,她却连实验都做不出来。施一公还经常在她面前表扬其他学生,“你看他多么细心啊,你看他做事多认真哪,你看他学得多踏实啊。”直到2003年1月11日——颜宁至今清楚记得这个日期——她成功做出了第一次实验。她终于受到了导师的认可:“你终于会做实验了。”也是从那天起,颜宁再也没有做过失败的实验。▲ 颜宁在实验室颜宁身上有一股执着却不锋利的傲气,而且总是喜欢逆流而行。2006年,她受邀回到了清华,成为了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在美国读博,一般会选择继续做博士后,然后争取留在那里谋个独立教职。客观看来,当时清华的科研条件远没有普林斯顿先进,但颜宁还是回来了。10年后,40岁的颜宁又离开清华,选择重新开始。她回到母校普林斯顿,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人们都说颜宁是“负气出走”,是清华亏待了她。迫于无奈,她还是得一遍遍地解释:“如果现在是在普林斯顿,清华给我offer,我也会回来,一样的。但是,我已经在清华从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华做教授是什么体验,现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顿会是什么感觉。”▲ 颜宁出席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生命如此短暂,要努力去扩展生命的宽度,多去经历和体验。”如果一直在国内,颜宁会越来越成功,所以在圈内人看来,她的决定是勇敢的。“从结构生物学来说的话,清华现在的这个条件和水平比普林斯顿要好很多。”颜宁的本科辅导员、清华生科院现任院长王宏伟欣赏她的与众不同。青葱岁月正因为不循规蹈矩,颜宁才能不断创造惊喜。她最近一次被热议,是今年4月30日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大家去翻热搜女主角的微博,最新几条内容全是关于演员朱一龙的,科学家与“追星女孩”的次元壁突然被打破了。那天美国时间上午11点多,李一诺看到了新闻,立马给老朋友发微信表祝贺,许久也没收到回复。果然和她猜测的一样,备课到凌晨五点的颜宁还未起床。颜宁醒来之后收到了一堆消息,迷迷糊糊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发生什么了?没有人比李一诺更懂颜宁——颜宁还是和23年前一样,有一种傻傻的天真,她这样想。两个女孩是清华大学生科院1996级同班同学,能成为好朋友,很神奇也很简单。大一暑假,李一诺因为微积分只考了70多分,决定留校自习,遇上了同病相怜的颜宁。两个人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2018年春天,颜宁和李一诺在清华园后来每当提到李一诺,颜宁总会记起校园的一个夏夜,两个人坐在六号楼楼长室外面。“熄灯之后,只有这里灯光明亮。”她向李一诺倾诉着心事,为了安慰她,李一诺唱起“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在青春正浓的日子里,没什么“追求”的颜宁,就这样跟着心思细腻又有主见的李一诺,一路小跑。李一诺考GRE和托福,她也考;李一诺竞选学生干部,她也参与;李一诺用功,她也变成了每天上自习到最晚回寝室的人。“因为一诺,我的清华岁月五彩斑斓,喜怒忧欢,还让外人看来似乎成绩斐然。天晓得,我只是一路跟着她的方向跑。可我又是那种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的做事习惯,于是便也成就了一个光彩照人的本科CV(个人履历)。”后来,李一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高调地夸了夸成为院士的颜宁:他们说,美国科学院里都是your admirers(仰慕者)!我亲爱的颜宁,真为你骄傲!Congratulations(恭喜)!!!02颜宁:我和李一诺都怕泯然众人放弃科研颜宁在普林斯顿读博时,李一诺在美国另一边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她们的生日只相差10天,那些年的11月,总不会忘了给对方寄“一个不值钱但用心的礼物”。2005年博士毕业后,李一诺加入了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起薪11万美金。李一诺不再继续做科研,这让颜宁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以前我就跟着你走就行了,结果你不在我身边了,我怎么办?我都糊涂了。”科研的纯粹能给颜宁带来安全感,而科研之外的世界才是李一诺真正好奇的。入职麦肯锡那年,李一诺是唯一一个“外国人”,在学校里她是顺风顺水的学霸,工作之后却变成了毫无商科背景的“透明人”。为了更像一个职场精英,她尝试研究名表、名包、名牌衣服。“每天戴上面具,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圈内人。”▲ 李一诺这一切到底还是让李一诺感到不真实。自卑、自我否定的状态持续了大概一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边干、边学、边装,“努力总没有错”。直到有一次,李一诺跟领导开会,由她负责展示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一结束她就想赶紧逃走,却突然被德国领导给叫住了。领导是出了名的“高标准、严挑剔”,正忐忑着,便听到他说:“一诺,我就是想告诉你,你的工作非常出色。”那一刻,李一诺仿佛找到了力量。在麦肯锡有一个传闻,办公室秘书们基本都是做了20多年的美国大妈,每年有新人加入时,她们就会下一个赌注,赌谁能做到合伙人,而且据说命中率很高。李一诺曾想:肯定没有人选我。而事实是,如果大妈们没有为李一诺下注,一定损失了一大笔。从一个优秀的员工到一个领导者,再到麦肯锡合伙人,她只用了6年。当时北美大概有600个合伙人,其中中国大陆本科背景的人只有两个,李一诺是其中之一。降薪离职对于好友的成就,颜宁道出了辛苦背后的真正动力:“我们很怕的都是泯然众人。”然而,麦肯锡第10年,有一个人改变了李一诺人生轨迹。在西雅图的一间办公室里,她见到了比尔·盖茨。这次会面让李一诺觉得不真实,但她还被盖茨的一番话深深打动。这位在生意场上已经做到金字塔顶端的世界首富,向李一诺解释他为何要做慈善——“我,作为微软的CEO,把我的公司管好,全球的健康问题,有世界卫生组织不是吗?粮食的问题,有世界粮农组织不是吗?那世界的安全的问题,不是有联合国安理会吗?但是后来我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这个世界上影响数亿人的重大问题上,存在巨大的真空。”盖茨所说的“重大问题”,是贫困、疾病和环境恶化。▲ 李一诺和比尔·盖茨阳光打在李一诺的脸上,她听着盖茨的描述,想象着一个不曾亲眼看过的世界,也暗下决心离开现在这个光鲜、安稳的“中产阶级”世界。她辞去麦肯锡的工作,降薪三分之二,成为了盖茨基金会北京首席代表,拖家带口回到了中国。“能把自己在商业领域的经验和训练,在解决中国和全球健康和贫困的问题上,出一份力,这何尝不是人生之大幸。 ”一个38岁的职场女性,三个孩子的妈妈,做出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李一诺的人生态度却是:“总不能说,我下一步再换一个工作,换一个车子,换一个房子,这多无聊。”更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从2000年到2018年,盖茨基金会让全球6.4亿孩子打上了乙肝疫苗,让900万孩子避免了死亡,这才是李一诺关心的。过去几年,她也兑现了自己的期望——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的核心预算涨了四倍,开展了支持中国扶贫、中国药监局改革、中国农业经验支持非洲发展等项目。如果认为李一诺在这条路上做下去就可以了,那么还是低估了她。在盖茨基金会,她学到的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所有生命价值平等”,于是她又开始关注教育创新和教育公平。李一诺自己开了一所学校,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身为妈妈,她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她担心国际学校把孩子培养成外国人,很多好学校又因为位置、资格等问题,只能放弃。最让她不舒服的是,所有关于教育的讨论,弥漫着“为了孩子前途”的焦虑情绪,早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就把自己欣赏的模式做出来,“很典型的一诺,”颜宁说道,“她如果去做一个合伙人,去做麦肯锡的,拜托,世界上四大咨询公司,合伙人合起来好几千呢,you are one of them。那她做这件事情,you are the one,对吧,我觉得其实大家可能骨子里都是有点追求。”李一诺希望能培养出一些“内心充盈的孩子”,他们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而后才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了解世界,从而改变世界。对抗荒谬正是最近几年,李一诺看到了这个世界上许多可笑的事情。在北京五环外,有一所流动儿童学校。学费是一年3000元,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不收学费。除去学校的租金等费用,老师们每个月的工资不到3000元。但在香港,有不少贵族学校,得靠家长为孩子“买”一个面试机会——高达650万元,这可以支持21700个流动儿童上学。▲ 李一诺在流动儿童学校做分享如果说,颜宁是用她在科学界的影响力,为女性科研者发声。那么李一诺也毫不保留地用自己的影响力,与这些“可笑的事情”做对抗。这种影响力可能只是一些标签——清华学霸、职场精英、慈善和教育创新的推动者、马甲线女神……哪怕变成网红,她也觉得挺好的,只要这对她想做的事情有用。因而,李一诺从来不掩饰自己女强人的一面,也不怕展露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知乎上有人评价她,“坦白吧,你家几个阿姨司机围着你转,给你管孩子?别来这里误导大家了。”其实每天忙完了回家,李一诺更真实的状态是被三个孩子绕的团团转。职场上,她可以无所顾忌地往前冲,但在孩子面前,她需要慢下来,等着孩子往前冲。外人眼里的光鲜,还是掩盖不了生活的狼狈。李一诺之所以不慌,离不开妈妈的潜移默化。“我妈38岁那年,和我爸离了婚,带着个12岁的女儿,成了单亲妈妈。”李一诺眼里的妈妈也是一个女强人,不到40岁,在三千多人的化工厂成为第一个女总工程师。▲ 李一诺博士毕业时和妈妈合影“工作狂”妈妈把她培养的还不错,李一诺觉得她也可以。而孩子也总能给她带来惊喜——两年前,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家里的东北阿姨给几个孩子说起把手按在积雪里的感觉,笑容藏也藏不住。李一诺问孩子:“你们谁跟我说说阿姨在说啥?”这么一问,两个哥哥一时没有接上话,最小的妹妹却头也不抬地说,“阿姨喜欢雪。”李一诺被女儿的灵性打动了,“你看,这就是女孩儿,多了不起!”从女孩到女人,李一诺曾感到时间转瞬即逝,刚入职麦肯锡时,“觉得28岁老得不得了。”而现在,她的生活里有三个孩子,还有学校里一群寓意着希望的孩子。她突然发觉,日子还很长,最好的时光还在前面。
“我们2018年流失的一个博士,上海复旦大学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毕业,现在已经到深圳去了。作为40岁的副主任医师,2017年全年的收入只有8.2万元。”年收入共8.2万元,好像还不少,但在上海就真的少了,不吃不喝,一年的工资恐怕也就买一平米房子,而且40岁,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可想而知。再加上名校博士、副主任医师,这点工资的心理负担也很重。突然就想起了我曾经(十多年前)也在科研单位待了四五年的经历。坐标,广州。省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基础研究,难以转化为市场收益。具体来说,就是做生物和生态环境方面研究,冷门,不受重视。所以普通科研人员工资很低。十多年前,我进所的时候,工资3000多点,扣除五险还不到3000,广州这个工资真的很低。工作内容,外出调研,实验室做实验,然后就是观察实验,统计数据,写论文。我当时只是硕士文凭,硕士期间和之后共发表第一作者中文核心5、6篇,申请专利4个,两年后评了中级职称,助理研究员,但工资没涨。而且,很难入编,当时所里有编制的招聘条件是,优秀博士、或海归博士,发表SCI数篇,或者影响影子大于3以上等。对我来说,入编遥遥无期,要想晋升副研究员,若是不读博,按照所里的评审条件,至少熬个五六年不说,还有各种硬性条件,比如(国家)项目、SCI、专利等。想过考博,都去找了导师,可后来还是放弃了,因为所里的好些博士也留不下,没法入编,除非达到优秀条件。再看看入编的博士,在十年前的广州,工资也才五六千,每天通宵达旦的在实验室做实验,野外做调研,办公室写论文。其实我还是有些科研情怀的,只是我的情怀还难以支撑起那样的挑战。所以,我退缩了。选择退缩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真的就是收入问题。一个月3000不到的工资,只是吃所里的优惠餐,租住所里的简陋宿舍。我记得当时高中同桌从深圳来找我玩,他就职华为。我接待,吃饭住宿还有到处游玩,他怎么都不让我买单。争着买单的时候,他就说,他现在(十二年前)一个月工资20000多,不差钱。我听后就不再掏钱,任由他请客。但我真的很受打击。后来,我选择了辞职。我当时就想着,不再做基础研究了,与市场脱钩,社会轻视,除非出国或者做到这个行业的顶端,但那都不容易。而我自认为资质一般,科研情怀有,但能力一般,所以还是趁着还算年轻(告别科研的时候30岁刚过),还是转行吧。辞职的那些天,心里真的很纠结,还记得当时写了一份空间日记,关于离开广州。后来,我转行在公司做了几年,做营销管理,一步步做到产品经理,又来到高职院校、培训机构做老师、教育管理等。虽然谈不上收入多好,但比起做科研,我觉得相对还是轻松些。回想起做科研的日子,还是很怀念。当初是抱着理想和热情,要从事一生科研,可惜渐行渐远。当然,也有一些同学,硕士毕业甚至博士毕业后也离开了科研,去了高校,从教、教学管理,也有去了中学,或者其他待遇好些的事业单位。对于做基础研究的普通科研人员,尤其是在不受重视、与市场关系不大的领域,收入真的很低。但希望还是要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基础科研人才培养和待遇。最后,作为一个早已不从事科研的人,还是要呼吁一下:虽然是市场经济,有些专业、行业貌似和市场脱钩,但是若是真的取消了,会有很大的隐患。对于这些行业、专业,真的应该给予扶持。比如流行病学基础医学研究以及各种基础科学研究,这些研究都无法立刻变现,但需要投入。我们都说科研重要,但要明白,往往越是重大的科研,需要的周期越长,其中会有失败,没有市场产出,都是很正常的。美国和日本为何在科技方面的诺贝尔奖那么多,这和他们重视科研投入,重视对科研人才是分不开的。
在大学以及科研单位,每个老师几乎都面临着评职称难题,而评职称就需要发表论文,在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论文评判标准,有CSCD论文发表、有CSSCI论文、有SCI论文等,而对于国内众多人文社科专业老师而言,目前主要是发表CSSCI论文,评副高职称一般需要两篇CSSCI一作论文才有希望,评正高职称就需要6篇CSSCI左右,当然不同学校会有不同标准,但是大概都会要求发表一些CSSCI论文。而对于学校老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发表,因此就产生一些了一些CSSCI论文发表灰色产业链。近日半月谈、人民日报等相继发表文章称,有些CSSCI论文花钱就能发表,比如有宣称6万元就可以发表CSSCI论文,花钱就能发表CSSCI论文影响了大学老师工作科研的积极性,使得一些大学老师每天不是认真从事学术科研科研活动,反而是去参加各个科研论坛活动,去认识各个期刊杂志的编辑等,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发表论文的时候能够容易一些。发表论文开始变味了,过去发表论文更是说明学术水平不错,但是现在可能就是人脉资源广泛等,也影响了期刊的学术声誉。那么论文发表乱象能否消除?很多博士直言太难。目前无论是大学博士毕业,还是大学老师评职称都需要发表论文,而目前学术期刊数量比较少,但是每年都有很多需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博士,需要发表论文才能评职称的大学老师,因此顺利发表论文的难度比较大,可能就会产生花钱就能发表CSSCI论文乱象发生。另外目前很多学术期刊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于是就存在一些人情关系论文,一些人想发表论文就通过认识的人找到期刊编辑打招呼,于是论文就很容易发表,这也客观上造成了期刊发表乱象发生。因此很多博士对此直言:“消除论文发表乱象太难”。作为大学老师,也亲身感受到目前发表学术论文的压力与日俱增,目前发表CSSCI难度比较大,想顺利发表论文比较困难,而且现在论文发表周期比较长,更让不少老师感觉到有些疲惫。但是科研绩效待遇等都和论文发表挂钩,不发表论文绩效工资就会降低,这也是很多老师花钱发表论文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虽然女性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但关于“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依然争论不休。比如女科学家、女博士,在世俗眼光中,她们往往是严肃的高知形象,没什么烟火气。更直白一点,她们与部分男性喜欢的“好嫁风”沾不上边。不禁想问,女性到底要奋斗到何种程度,才能不被性别、婚姻、生育等议题绑架呢?42岁的李一诺和颜宁,各自拥有不少很精彩的标签——全球青年领袖、职场精英、科学家、院士……但她们依然在为一些事情努力着。也许,从这对20多年好友的经历中,能感受到女性的边界正在一点点被拓宽。李一诺:颜宁有一种傻傻的天真女科学家很少见到撒贝宁在主持时,被“回击”得哑口无言,直到他遇到了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您比较颠覆我们对女科学家的想象。”“这是歧视,为什么女科学家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呢?”“您不应该叫颜宁,应该叫颜值。”“‘宁’送给你了。”▲ 颜宁和撒贝宁这位科学家,好像挺特别。5年前,颜宁在清华大学带领的实验室解开了人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未解的难题,被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几个月就攻克了。这是颜宁第一次因主流媒体的关注走近大众视野。似乎已是意料之中,大家对这位年轻漂亮女教授的讨论除了赞赏,还有一种声音:“颜宁为什么不结婚?”更有甚者,看到她在微博上夸熊猫宝宝可爱,便评论调侃“还不赶紧自己生一个”。颜宁觉得这些话实在无趣,于是只留了一句:“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颜宁起初,颜宁介意“女科学家”的称谓,做了几年招生工作后,她发现到了博士后、独立科研阶段,很多优秀的女孩子都“消失”了。“女科学家去哪儿了?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她意识到了自己有责任借“女科学家”的身份去发声,鼓励更多在科研岗位上的女性坚持下去。“大家想一想,中国科学类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谁获得的?屠奶奶。”有一回,颜宁在学院里面试博士生,一位男老师问面前的女学生:“你将来怎样平衡家庭和科研?”“你可以不用回答,这是有性别歧视的问题。”颜宁打断了男同事,“为何面试一整天,你们都没问过男生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后来,她继续在博客上讨论这件事:女性凭什么既要做贤妻良母,又要做先进工作者?社会不能既鼓励女孩子们自尊自强自立,又要求她们两手都要抓,给她们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负担,这对女性不公平!逆流而行在科研圈,很普遍的现象是,无论男女在读博之后,立业和成家的计划都会撞到一起,女性还要承担生育的压力。而颜宁是“幸运”的,当她告诉父母不结婚的打算时,母亲只是担心她会孤独,但看到她带着一群学生做科研也很开心,便开明地接受了。父母的理解与保护,让颜宁始终有一种少女的天真。平日在实验室,她常常和学生比赛,做出了学生没完成好的实验,她也毫不掩饰地炫耀:“你看,姐姐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做出了你们3天的工作,我觉得你们真的还没有出师啊。”▲ 颜宁在实验室回头看学生时代的颜宁,这份骨子里的自信其实一直都在。唯独刚读博的那段时间,被她形容为“暗无天日”。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颜宁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在普林斯顿上的第一门课,就让她陷入了自卑。课堂提问,颜宁因为没有提前看教授发的论文集,满脸通红也没回答上来。倒是班上的另一个中国学生说出了准确的答案。于是她每天只睡6小时,所有的时间空隙都用来读论文,最终这门课的成绩也算差强人意。第二年,颜宁加入了施一公的实验室。当初正是他选中了颜宁,因为这个女孩在自荐信里的“嚣张”让他印象颇深,她写道:我觉得自己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出色,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在成为施一公的得意门生之前,颜宁的日子并不好过。眼睁睁看着同门已经在顶级期刊发了论文,她却连实验都做不出来。施一公还经常在她面前表扬其他学生,“你看他多么细心啊,你看他做事多认真哪,你看他学得多踏实啊。”直到2003年1月11日——颜宁至今清楚记得这个日期——她成功做出了第一次实验。她终于受到了导师的认可:“你终于会做实验了。”也是从那天起,颜宁再也没有做过失败的实验。▲ 颜宁在实验室颜宁身上有一股执着却不锋利的傲气,而且总是喜欢逆流而行。2006年,她受邀回到了清华,成为了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在美国读博,一般会选择继续做博士后,然后争取留在那里谋个独立教职。客观看来,当时清华的科研条件远没有普林斯顿先进,但颜宁还是回来了。10年后,40岁的颜宁又离开清华,选择重新开始。她回到母校普林斯顿,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人们都说颜宁是“负气出走”,是清华亏待了她。迫于无奈,她还是得一遍遍地解释:“如果现在是在普林斯顿,清华给我offer,我也会回来,一样的。但是,我已经在清华从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华做教授是什么体验,现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顿会是什么感觉。”▲ 颜宁出席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生命如此短暂,要努力去扩展生命的宽度,多去经历和体验。”如果一直在国内,颜宁会越来越成功,所以在圈内人看来,她的决定是勇敢的。“从结构生物学来说的话,清华现在的这个条件和水平比普林斯顿要好很多。”颜宁的本科辅导员、清华生科院现任院长王宏伟欣赏她的与众不同。青葱岁月正因为不循规蹈矩,颜宁才能不断创造惊喜。她最近一次被热议,是今年4月30日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大家去翻热搜女主角的微博,最新几条内容全是关于演员朱一龙的,科学家与“追星女孩”的次元壁突然被打破了。那天美国时间上午11点多,李一诺看到了新闻,立马给老朋友发微信表祝贺,许久也没收到回复。果然和她猜测的一样,备课到凌晨五点的颜宁还未起床。颜宁醒来之后收到了一堆消息,迷迷糊糊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发生什么了?没有人比李一诺更懂颜宁——颜宁还是和23年前一样,有一种傻傻的天真,她这样想。两个女孩是清华大学生科院1996级同班同学,能成为好朋友,很神奇也很简单。大一暑假,李一诺因为微积分只考了70多分,决定留校自习,遇上了同病相怜的颜宁。两个人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2018年春天,颜宁和李一诺在清华园后来每当提到李一诺,颜宁总会记起校园的一个夏夜,两个人坐在六号楼楼长室外面。“熄灯之后,只有这里灯光明亮。”她向李一诺倾诉着心事,为了安慰她,李一诺唱起“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在青春正浓的日子里,没什么“追求”的颜宁,就这样跟着心思细腻又有主见的李一诺,一路小跑。李一诺考GRE和托福,她也考;李一诺竞选学生干部,她也参与;李一诺用功,她也变成了每天上自习到最晚回寝室的人。“因为一诺,我的清华岁月五彩斑斓,喜怒忧欢,还让外人看来似乎成绩斐然。天晓得,我只是一路跟着她的方向跑。可我又是那种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的做事习惯,于是便也成就了一个光彩照人的本科CV(个人履历)。”后来,李一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高调地夸了夸成为院士的颜宁:他们说,美国科学院里都是your admirers(仰慕者)!我亲爱的颜宁,真为你骄傲!Congratulations(恭喜)!!!颜宁:我和李一诺都怕泯然众人放弃科研颜宁在普林斯顿读博时,李一诺在美国另一边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她们的生日只相差10天,那些年的11月,总不会忘了给对方寄“一个不值钱但用心的礼物”。2005年博士毕业后,李一诺加入了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起薪11万美金。李一诺不再继续做科研,这让颜宁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以前我就跟着你走就行了,结果你不在我身边了,我怎么办?我都糊涂了。”科研的纯粹能给颜宁带来安全感,而科研之外的世界才是李一诺真正好奇的。入职麦肯锡那年,李一诺是唯一一个“外国人”,在学校里她是顺风顺水的学霸,工作之后却变成了毫无商科背景的“透明人”。为了更像一个职场精英,她尝试研究名表、名包、名牌衣服。“每天戴上面具,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圈内人。”▲ 李一诺这一切到底还是让李一诺感到不真实。自卑、自我否定的状态持续了大概一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边干、边学、边装,“努力总没有错”。直到有一次,李一诺跟领导开会,由她负责展示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一结束她就想赶紧逃走,却突然被德国领导给叫住了。领导是出了名的“高标准、严挑剔”,正忐忑着,便听到他说:“一诺,我就是想告诉你,你的工作非常出色。”那一刻,李一诺仿佛找到了力量。在麦肯锡有一个传闻,办公室秘书们基本都是做了20多年的美国大妈,每年有新人加入时,她们就会下一个赌注,赌谁能做到合伙人,而且据说命中率很高。李一诺曾想:肯定没有人选我。而事实是,如果大妈们没有为李一诺下注,一定损失了一大笔。从一个优秀的员工到一个领导者,再到麦肯锡合伙人,她只用了6年。当时北美大概有600个合伙人,其中中国大陆本科背景的人只有两个,李一诺是其中之一。降薪离职对于好友的成就,颜宁道出了辛苦背后的真正动力:“我们很怕的都是泯然众人。”然而,麦肯锡第10年,有一个人改变了李一诺人生轨迹。在西雅图的一间办公室里,她见到了比尔·盖茨。这次会面让李一诺觉得不真实,但她还被盖茨的一番话深深打动。这位在生意场上已经做到金字塔顶端的世界首富,向李一诺解释他为何要做慈善——“我,作为微软的CEO,把我的公司管好,全球的健康问题,有世界卫生组织不是吗?粮食的问题,有世界粮农组织不是吗?那世界的安全的问题,不是有联合国安理会吗?但是后来我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这个世界上影响数亿人的重大问题上,存在巨大的真空。”盖茨所说的“重大问题”,是贫困、疾病和环境恶化。▲ 李一诺和比尔·盖茨阳光打在李一诺的脸上,她听着盖茨的描述,想象着一个不曾亲眼看过的世界,也暗下决心离开现在这个光鲜、安稳的“中产阶级”世界。她辞去麦肯锡的工作,降薪三分之二,成为了盖茨基金会北京首席代表,拖家带口回到了中国。“能把自己在商业领域的经验和训练,在解决中国和全球健康和贫困的问题上,出一份力,这何尝不是人生之大幸。 ”一个38岁的职场女性,三个孩子的妈妈,做出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李一诺的人生态度却是:“总不能说,我下一步再换一个工作,换一个车子,换一个房子,这多无聊。”更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从2000年到2018年,盖茨基金会让全球6.4亿孩子打上了乙肝疫苗,让900万孩子避免了死亡,这才是李一诺关心的。过去几年,她也兑现了自己的期望——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的核心预算涨了四倍,开展了支持中国扶贫、中国药监局改革、中国农业经验支持非洲发展等项目。如果认为李一诺在这条路上做下去就可以了,那么还是低估了她。在盖茨基金会,她学到的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所有生命价值平等”,于是她又开始关注教育创新和教育公平。李一诺自己开了一所学校,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身为妈妈,她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她担心国际学校把孩子培养成外国人,很多好学校又因为位置、资格等问题,只能放弃。最让她不舒服的是,所有关于教育的讨论,弥漫着“为了孩子前途”的焦虑情绪,早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就把自己欣赏的模式做出来,“很典型的一诺,”颜宁说道,“她如果去做一个合伙人,去做麦肯锡的,拜托,世界上四大咨询公司,合伙人合起来好几千呢,you are one of them。那她做这件事情,you are the one,对吧,我觉得其实大家可能骨子里都是有点追求。”李一诺希望能培养出一些“内心充盈的孩子”,他们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而后才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了解世界,从而改变世界。对抗荒谬正是最近几年,李一诺看到了这个世界上许多可笑的事情。在北京五环外,有一所流动儿童学校。学费是一年3000元,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不收学费。除去学校的租金等费用,老师们每个月的工资不到3000元。但在香港,有不少贵族学校,得靠家长为孩子“买”一个面试机会——高达650万元,这可以支持21700个流动儿童上学。▲ 李一诺在流动儿童学校做分享如果说,颜宁是用她在科学界的影响力,为女性科研者发声。那么李一诺也毫不保留地用自己的影响力,与这些“可笑的事情”做对抗。这种影响力可能只是一些标签——清华学霸、职场精英、慈善和教育创新的推动者、马甲线女神……哪怕变成网红,她也觉得挺好的,只要这对她想做的事情有用。因而,李一诺从来不掩饰自己女强人的一面,也不怕展露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知乎上有人评价她,“坦白吧,你家几个阿姨司机围着你转,给你管孩子?别来这里误导大家了。”其实每天忙完了回家,李一诺更真实的状态是被三个孩子绕的团团转。职场上,她可以无所顾忌地往前冲,但在孩子面前,她需要慢下来,等着孩子往前冲。外人眼里的光鲜,还是掩盖不了生活的狼狈。李一诺之所以不慌,离不开妈妈的潜移默化。“我妈38岁那年,和我爸离了婚,带着个12岁的女儿,成了单亲妈妈。”李一诺眼里的妈妈也是一个女强人,不到40岁,在三千多人的化工厂成为第一个女总工程师。▲ 李一诺博士毕业时和妈妈合影“工作狂”妈妈把她培养的还不错,李一诺觉得她也可以。而孩子也总能给她带来惊喜——两年前,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家里的东北阿姨给几个孩子说起把手按在积雪里的感觉,笑容藏也藏不住。李一诺问孩子:“你们谁跟我说说阿姨在说啥?”这么一问,两个哥哥一时没有接上话,最小的妹妹却头也不抬地说,“阿姨喜欢雪。”李一诺被女儿的灵性打动了,“你看,这就是女孩儿,多了不起!”从女孩到女人,李一诺曾感到时间转瞬即逝,刚入职麦肯锡时,“觉得28岁老得不得了。”而现在,她的生活里有三个孩子,还有学校里一群寓意着希望的孩子。她突然发觉,日子还很长,最好的时光还在前面。大四那年,颜宁跟着李一诺去诺和诺德研发中心做毕业论文。那是她们真正接触科研的开始。“颜宁还是每天嘴里跑火车,说话不着调,做实验毁掉整个细胞间。”中心负责人陈克勤科学家知道了以后,无奈预言:李一诺将来能成为靠谱的科学家,颜宁一定是每天“胡说八道”的商界人士。如今看来,她们就像交换了人生,用着对方的名字做着自己真正喜欢又擅长的事情。作为好友,她们从始至终守望着彼此,而作为女性,她们守护着女性的坚韧、温柔和自信。她们延伸了彼此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在创造着女性更多的可能性。2016年,颜宁和李一诺毕业20年,她们回到清华毕业典礼上,告诉全世界:很多时候,不过机缘巧合做了一个选择,选择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选择之后怎么走。——颜宁如果有勇气去做对的事,我们可以留下更加有意义的东西。所以要更有理想、更有勇气、追求更大的梦想、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且更多地去爱。——李一诺
“浙大”又护短!在读博士拍女患者私密照!婚内出轨还倒打一耙!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浙江大学努某某事件才告一段落,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左右,浙大又再次因为自己的“护短”登上了热搜。据了解,这次的主角是浙江大学的一位医学博士——刘某瑞,他因为“拍摄女患者隐私、婚内出轨多人”被举报了半年有余,但浙大对此一直采取“护短措施”,至今仍未解决。一、“刘某瑞事件”起因据了解,刘某瑞是浙江大学一名在读医学博士,1983年生人,已婚,目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班。因为常利用“医生”身份来勾搭未婚女性患者,并多次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所以被“前女友团”举报。3名被害人在接受采访时称:“他一直说自己是单身,恋爱期间的全部费用都是我付的,问他什么原因也不说,就只是吃我的用我的”。在被发现可能不是单身后,刘某瑞又解释说自己已经“离婚”多年,与前妻早就断了联系,因为要攒钱买房,所以继续骗吃骗喝。1、第一位女友是谎言总有被揭穿的那一天,在发现事实并不像刘某瑞所说的那样之后,其中一名女性小文果断选择了与其分手。据小文口述,他们之所以分手主要是因为她发现了刘某瑞藏在电子设备里的“全家福”。然而在二人分开后,刘某瑞死缠烂打,再三找她复合,并向她解释了离婚的真正原因:为躲避买房的“限购政策”与前妻假意分开,但至今没有复婚,所以法律上仍是单身。2、第二位女友与小文分手期间,刘某瑞又谎称自己单身,并且通过婚姻介绍所与小蕊相亲见面。据小蕊口述,他们二人在相亲后就确认了恋爱关系,但由于刘某瑞一直遮遮掩掩、行为举止很奇怪,小蕊怀疑他外面有其他女人,所以选择与他分手。3、第三位女友在小文向“浙江大学医学院”举报刘某瑞的同时,刘某瑞正与新认识的患者小丽同居。据小丽介绍,她是刘某瑞的患者,因为二人聊得来所以很快确定了关系。在怀疑刘某瑞可能不是单身后,小丽曾与他闹过分手,但在刘某瑞的花言巧语下,二人随后又和好,吃住都由女方掏钱。二、被举报后仍肆无忌惮今年年初,小文向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举报了刘某瑞“私生活不检点”、“收入来源不明”等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很快回复称:刘某瑞已从该院辞职,建议联系浙江大学医学院。在被调查期间,刘某瑞仍在正常上班,并且再次利用职务之便结识未婚女性。据了解,小丽就是在这期间与刘某瑞相恋并同居的。除此之外,在得知被小文举报后,刘某瑞曾多次发偷拍的不雅照片威胁她,并告诫小文:“如果不撤回,就发这些照片给你父母”。三、“浙大”再次护短今年上半年“浙大”就收到了小文的举报,然而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浙江大学的回应依旧没变:正在跟进相关调查。事实上,从努某某的事件中就能看出,这所国内高等院校在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不仅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反而多次辜负大众信任,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象牙塔”般的存在,依旧不能被当成是难得的“净土”,在对“师德”等要求更高的今天,这并不算是个好消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