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理解考研热?3个原因合力促成,越来越多的4类考生共同推动三玄

如何理解考研热?3个原因合力促成,越来越多的4类考生共同推动

如何理解考研热?3个原因合力促成,越来越多的4类考生共同推动。考研热真正兴起于2017年,热度达到历史巅峰则在2021年。先来看一组考研数据:2010年,考研报名人数140.6万人;2011年,考研报名人数151.1万人;2012年,考研报名人数165.6万人;2013年,考研报名人数176万人;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172万人;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164.9万人。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177万人;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201万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238万人;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290万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1万人;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377万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2010年以来的12年间,考研的态势明显划分两个阶段;一是2010至2016年,该阶段考研报名人数总体平稳,有增有减,并且增减幅度不大;二是2017至2021年,该阶段考研报名人数单边大幅上扬,形成所谓的“考研热”。助推考研热的3大成因1、国民整体教育水平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多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九十年代后期的高校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接受大学专科、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群体越来越大。2020年,全国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874万人,创出历史新高。2021年,国内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将再次刷新纪录,达到史无前例的909万人。取得大学学历的毕业生总人数越来越多,为考研热起来奠定了报名的人数基础。2、大学毕业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意识愈发强烈。与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相适应,求生存、为就业不再是大学毕业生最为迫切的选择。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生活的压力。不需要立即就业的他们,对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向往。不少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有的甚至毕业十来年了,想要考研“回炉”深造,加入考研大军,进一步推动了“考研热”,这符合社会不断向前的发展规律。3、促使考研的原因更加复杂多样。正常情况下,考研的人往往是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或者是立志于学术上的更高追求,这才最佳的考研态势。但是,最近5年的考研人数迅猛增加,形成了“考研热”,其背后就是促使考研的原因变得更加复杂多样。(1)选择追求学术而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对学术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有的甚至当最唯一的爱好在追求。按照“大数法则”,大学毕业生基数越大,也就意味着追求学术的大学生会越多。要继续追求学术,就必须报名考研,进而才有继续深造、从此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更多可能。当然,也必将推高报名考研人数。(2)基于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去年那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相对于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受教育层次更高的硕士研究生,市场就业竞争的优势就愈发明显,就业薪酬也更优厚一些。出于“好就业、就好业”的考虑,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报名考研,以期谋得更多的市场就业竞争筹码。相反,不少大学生市场就业能力弱,不愿意到市场上去找工作,就报名考研,考上了就读,考不上也无所谓,本质上就是在逃避就业。这就是基于逃避就业的考研,是消极的考研,与为促进就业的考研形成巨大的反差,在事实上也推动了“考研热”。(3)盲目跟风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想去就业,不想去追求学术,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学识能力等缺乏清醒的认识,看到自己的同学、朋友在报名考研,他们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像这样盲目跟风而考研的考生,每年都还不在少数。好几个同学的孩子,民办本科毕业的那种,大学英语四级都考不过,居然找来让给参谋考研的事宜,后来也报名考研了,结果没有奇迹出现,败得一塌糊涂,只是“到此一游”的考研。(4)遵家长之要求而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自己不想考研,家长却要求孩子去考研,这样的考生也不少。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相对好的大学生,父母不在意孩子的就业问题,也不担心孩子未来发展的问题,却在意孩子有没有更高的学历。说简单一点,就是需要孩子读个更高的学历,拿到更高的学位来“装点门面”,给家里人、给整个家族“长长脸”。青春别折腾,考研需理性。愿每一位考研的朋友,都是更高教育层次的真诚追求者,都是立场学术的坚定追求者,挤出“考研热”的水分。(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请联系速删)

冉求

光明时评|考研热折射出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

2020考研“大战”结束,报考人数达377万,较去年增加36万,再一次刷新了考研人数记录。面对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有部分舆论认为,考研已成为“第二次高考”。客观地说,“考研热”自有其合理的一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今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报考研究生人数的增加,正是对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政策的一种回应。而对考研学生的调查也显示,有超过80%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实现学历层次的提高,以实现几年后更好的就业。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也是部分学生面对就业情势作出的现实选择。据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900万。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考研自然被当作一个重要出口。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是考研的“生力军”,而这个群体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为何绝大多数选择考研?这又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导向有关。教育部等部门在2015年曾印发指导意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然而,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并不安于应用型的定位,不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而是追求“高大上”。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生入校时向学生灌输“准备考研”“把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的观念。如此办学,势必会将学生导向考研“大战”。而且,为提高考研成功率,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围绕考研科目开展教学,非考研科目的教育教学被边缘化,与部分高中学校为提高高考升学率而备战高考的做法如出一辙。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生源素质,也影响本科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单位一直在推进研究生推免改革,就是为了遏制应试考研,引导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囿于现实因素,推免政策主要集中在排名靠前的高校实施,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升学读研,主要还是通过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以提升学历作为考研的主要目的,还与用人单位招聘中不断抬升的学历门槛要求密切相关。从现实经验中得到的“学历通胀”等判断,推动不少学生一心实现从本科到硕士,从一般院校到名校的学历跃升。这在研究生招生中直接表现为名校与非名校的冷热不均:名校报考火爆,非名校的普通院校报考者较少。因此,“考研热”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要治理这一问题,应刻不容缓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进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很显然,如果本科院校坚持学历导向办学,用人单位坚持以学历论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学历情结”“名校情结”就难以消除。这将导致在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后,依旧存在严重的教育竞争焦虑,很难形成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则意味着将被裹挟进这场围绕学历的激烈竞赛中。对于当前的考研热,尤其需要我们冷思考。盲目追求学历提升的考研热,会加剧学历泡沫,制造教育浪费和学历高消费。引导考生理性考研,有赖于有关各方对暴露出的学校办学与用人导向问题,进行深入的改革。(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名者

“考研热”从何而来

12月26日,考生走进新疆医科大学新医路校区考点。 新华社发12月27日17点,完成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后,考生刘铮铮走出考场,长舒了一口气。复习了一整年,直到后期才进入复习状态,“被疫情打乱复习计划,经历崩溃和心理重建,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当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落下帷幕;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创历史新高;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顺利参加了考试。发生在考研日的这些新闻牵动人心,但面对“考研热”,我们还应该关注些什么?考研就像“第二次高考”又是一年考研时,张璐璐回忆起参加考试时的心情。去年,她从山东某高校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年来,张璐璐在不同场合多次听到大家对母校的议论:考研备考被描述为“近乎疯狂”:大一就着手准备,天天泡在自习室,走廊里、校园内随处可见背书的学生,即便天寒地冻也不偷懒。而张璐璐的经历与此完全不相符:临近暑假才开始复习,进考场前一个月还在犹豫,甚至不想复习,可最后仍以专业第二的成绩“成功上岸”。张璐璐笑称,“很遗憾”自己没有具备“考研神校”学生应有的特点。一个拍摄考研学生吃苦用功的视频,曾一度占据热搜榜。网友留言分成两派,一部分网友以“考研基地”“考研神校”揶揄讽刺。另一边,“心无旁骛复习考研”“拒绝贴标签”的回应,针锋相对。“我们和其他普通学校没什么两样。平时正常上课,课余活动丰富。同样也会在考研和找工作选择中犹豫彷徨。在该努力的年纪努力,有什么不对?”这些天,张璐璐又看到了几篇“考研神校”的新闻报道,“一看就知道是捏造的”,她指着报道里的图片告诉记者,“这一看就不是我们学校的教室”。人们习惯把“考研神校”看成应试教育的典型,里面有或隐或显的偏见,比如高分低能、简单粗暴、急功近利等。与某些高校在考研界“一枝独秀”相比,事情正在起变化。记者调查发现,“考研神校”不再是对某所学校的评价,居于普通院校行列、考研升学率高、学生勤奋备考,具备类似特征的高校越来越常见。软科《2019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排名》,排名对象为中国12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榜单展示了本科毕业生总深造率前两百强的学校。山东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滨州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在其列。换句话说,与一直在增加的考研大军相关联,“考研神校”也将越来越常见。提升学校层次是考研重要因素之一考研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竞争逐渐激烈。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中国教育在线通过对2021年考研学子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应对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内因是考研的主导因素,决定着个体的选择。面对“双一流”高校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了大量“双一流”高校学生的现实,普通院校学生想深造,通过考研改变命运成为必选项之一。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醒东说,对于他们来说,考研就像“第二次高考”,但比起高考,考研的失败率更高。考研不容易,想要考名校的研究生更是难上加难。“高考作为教育体系最广泛的一次筛选淘汰,其对学生的分流效应被很多高校认为最具参考价值。”清华大学副教授罗燕说,居于体系顶层的院校不愿向下层院校开放研究生名额,居于下层的院校则很乐见自己的学生能到顶层高校攻读研究生,提升自己院校的学术声誉和地位。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考研客观上可以延缓部分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高等教育要关注学生职业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陆珍是考研的“受益者”,她从一个普通院校考入“双一流”高校,进入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三年后又成功考取博士生。“考研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对我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塑造也有帮助。”一般来说,高校对学生考研持支持和鼓励态度。久而久之,高校自身其实也受到了影响。“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当前本科教育存在就业导向、升学导向以及混合导向三种情形。”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顶明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本科高校发展为升学导向,其本科教学则更加趋于通识教育,毕业生将会更大比例地选择继续升学深造。在罗燕看来,相比于关注与外部社会的衔接,高校更在意的是其在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竞争和地位提升。罗燕表示,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最终出口,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帮助学生完成向社会身份的转变。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一段时间内,“考研热”将继续持续下去。对于近400万人的群体选择,个人意愿和就业市场将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受教育者的升学诉求增加,慢就业、暂不就业的本科毕业生相应增多,针对本科生的生涯规划指导需要优化调整。”王顶明建议。(本文部分采访对象使用化名)(本报记者 陈 鹏)

其平也绳

考研热不是坏事 但需重视培养质量

日前,伴随着考研报名进行,“考研热”的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从数据来看,考研大军的规模近年来不断壮大,名校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教育部这组数据统计即是最好证明:2017年,国内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了201万人,为当年应届本科毕业大学生人数的52%,2018年考研人数238万,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增幅21.8%。2017年应届本科大学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选择了报考研究生,而今年考研人数又增长了21.8%。而考研机构通过报考人数增长趋势和目前高校报考的情况分析,预测2020年报考人数或可达330万-340万。面对考研热,舆论颇有些“不淡定”,有些人认为这是本科毕业生逃避就业、推迟面对社会竞争的手段,也有人认为扎堆考研会稀释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造成“学历通胀”,还有人觉得不少毕业生考研就是为了“镀金”,在学历、履历上“更好看”。舆论种种担忧当然不可避免存在,但相比于这些许的“副作用”,考研热整体而言是好事。考研热说明广大毕业生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完成本科学习的基础上,想向更高的学历与更深层次的知识发起冲击,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活到老学到老,趁尚未走进社会,还有足够的时间与热情,此时不学更待何时?无论考研、提升学历,是出于对学术研究造诣的追求,抑或为社会招聘、招考门槛提升所倒逼,只要还有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付诸实践,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就该被称赞。而担心研究生“扩招”导致“学历通胀”的看法,则更是杞人忧天。别看研究生报考人数年年攀升,但我们的研究生并不是太多了,相反,在整个人群中的比例仍然是偏低的。国家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竞争,目前我国本科以上学历占就业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国家长远发展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而提升研究生人数与比例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学历通胀论”之下,读个研究生甚至是名校研究生,也并不必然能保证“人生逆袭”,但这样的一段经历所积累知识的价值,绝不会白费,总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不经意呈现。而每一名报考研究生的人,可以说都是在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当然,在研究生报考、录取、毕业人数均大幅增加的当下,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有必要未雨绸缪,需要高度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研究生数量急速增长,其培养质量能否跟得上,值得深思。如今的研究生教育大有本科化趋势,一个导师带数十名研究生已不是稀奇事,研究生不做研究也早成常态。如何确保培养出的研究生符合“出厂”要求,恐怕除了导师要调整外,在大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层面也需要及时的应对举措。考研热为全民学习、全民提升了提供了肥沃土壤与人数基础,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到“双达标”,使得考研热能进一步向科研热、学术热、成果热转化,则是需要我们冷思考的。(夏熊飞)

鲁尔区

“考研热”从何而来?提升学校层次是重要因素之一

12月27日17点,完成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后,考生刘铮铮走出考场,长舒了一口气。复习了一整年,直到后期才进入复习状态,“被疫情打乱复习计划,经历崩溃和心理重建,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当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落下帷幕;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创历史新高;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顺利参加了考试。发生在考研日的这些新闻牵动人心,但面对“考研热”,我们还应该关注些什么?考研就像“第二次高考”又是一年考研时,张璐璐回忆起参加考试时的心情。去年,她从山东某高校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年来,张璐璐在不同场合多次听到大家对母校的议论:考研备考被描述为“近乎疯狂”:大一就着手准备,天天泡在自习室,走廊里、校园内随处可见背书的学生,即便天寒地冻也不偷懒。而张璐璐的经历与此完全不相符:临近暑假才开始复习,进考场前一个月还在犹豫,甚至不想复习,可最后仍以专业第二的成绩“成功上岸”。张璐璐笑称,“很遗憾”自己没有具备“考研神校”学生应有的特点。一个拍摄考研学生吃苦用功的视频,曾一度占据热搜榜。网友留言分成两派,一部分网友以“考研基地”“考研神校”揶揄讽刺。另一边,“心无旁骛复习考研”“拒绝贴标签”的回应,针锋相对。“我们和其他普通学校没什么两样。平时正常上课,课余活动丰富。同样也会在考研和找工作选择中犹豫彷徨。在该努力的年纪努力,有什么不对?”这些天,张璐璐又看到了几篇“考研神校”的新闻报道,“一看就知道是捏造的”,她指着报道里的图片告诉记者,“这一看就不是我们学校的教室”。人们习惯把“考研神校”看成应试教育的典型,里面有或隐或显的偏见,比如高分低能、简单粗暴、急功近利等。与某些高校在考研界“一枝独秀”相比,事情正在起变化。记者调查发现,“考研神校”不再是对某所学校的评价,居于普通院校行列、考研升学率高、学生勤奋备考,具备类似特征的高校越来越常见。软科《2019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排名》,排名对象为中国12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榜单展示了本科毕业生总深造率前两百强的学校。山东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滨州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在其列。换句话说,与一直在增加的考研大军相关联,“考研神校”也将越来越常见。提升学校层次是考研重要因素之一考研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竞争逐渐激烈。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中国教育在线通过对2021年考研学子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应对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内因是考研的主导因素,决定着个体的选择。面对“双一流”高校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了大量“双一流”高校学生的现实,普通院校学生想深造,通过考研改变命运成为必选项之一。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醒东说,对于他们来说,考研就像“第二次高考”,但比起高考,考研的失败率更高。考研不容易,想要考名校的研究生更是难上加难。“高考作为教育体系最广泛的一次筛选淘汰,其对学生的分流效应被很多高校认为最具参考价值。”清华大学副教授罗燕说,居于体系顶层的院校不愿向下层院校开放研究生名额,居于下层的院校则很乐见自己的学生能到顶层高校攻读研究生,提升自己院校的学术声誉和地位。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考研客观上可以延缓部分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高等教育要关注学生职业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陆珍是考研的“受益者”,她从一个普通院校考入“双一流”高校,进入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三年后又成功考取博士生。“考研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对我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塑造也有帮助。”一般来说,高校对学生考研持支持和鼓励态度。久而久之,高校自身其实也受到了影响。“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当前本科教育存在就业导向、升学导向以及混合导向三种情形。”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顶明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本科高校发展为升学导向,其本科教学则更加趋于通识教育,毕业生将会更大比例地选择继续升学深造。在罗燕看来,相比于关注与外部社会的衔接,高校更在意的是其在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竞争和地位提升。罗燕表示,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最终出口,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帮助学生完成向社会身份的转变。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一段时间内,“考研热”将继续持续下去。对于近400万人的群体选择,个人意愿和就业市场将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受教育者的升学诉求增加,慢就业、暂不就业的本科毕业生相应增多,针对本科生的生涯规划指导需要优化调整。”王顶明建议。(本文部分采访对象使用化名)文/陈鹏内容来自光明日报

比安卡

“考研热”的背后,我们到底在迷茫些什么?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10月30日22时,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通道将正式关闭,考生将在今年12月21日至23日迎来笔试。伴随着考研报名进行,“考研热”的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从数据来看,考研大军的规模近年来不断壮大,名校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10月31日 中国新闻网)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呈现持续攀升态势。根据教育局数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有201万,是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52%,2018年这一数字攀升到了238万,今年再创新高。“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290万,刺激的不只是考生们的焦虑神经,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舆论焦点。“考研热”的兴起,不禁让人想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保障”,一个是“追求”。现代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国家通过学费贷款、助学金等方式对教育的支持,物质的保障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越来越多的个人有底气选择继续深造。而生活水平提高的另一面就是大众更加注重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自我培养的意愿增强。这是第一层原因。众所周知,考研所带来的,首先是知识,即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进而带来的是高学历;而高学历象征着很多东西,一份社会地位更高、薪酬更优渥的工作,更高的社会阶层和与之形成的人际关系网。这虽然谈起来好像既现实又势利,但在当下就业难度增加和普遍学历较高形成的竞争压力大环境下,是每个人都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这是社会因素,而社会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许多人来说,个人自身对未来期许值很高,加上就业前景不明朗,让长期待在象牙塔的学子们下意识选择回避“成年人”弱肉强食的职场,“惯性”走向相对熟悉的、心理上适应度更高的考试,从而逃避“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这是第二层原因。再往深处思索,其实这种“逃避”的选择,背后是深深的迷茫。有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没有具体的把握,对社会发展的动向前景也没有明确认识,导致对未来规划不清晰,则更容易随着周围同学的考研大潮,走上读研——这片缓冲地带。当下很多高校开设一些创业课、人生规划讲座、职业选择咨询中心,说明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这样的一个困境。但是这些措施成效并不明显,因为个人迷茫的背后是时代的迷茫。随着扩招改革,考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但这一方面带来学历价值的缩水,使得更多的人追求更高的学历;另一方面也让人思考社会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的高学历人才缺口。这种反思的背后引发了对高等教育的:什么是高等教育?什么人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别是学术型研究生,主要是对学生在科研领域的培养,但事实上最终走上科研,或者说“初心”是为了科研的人是很小部分的。明知如此,大家仍然大规模涌入,是因为社会弥漫着崇尚高学历的风气。反之,说明了社会缺乏对人才考量的其他机制,大学生也缺乏对于自身深造的其他手段与途径。由此,要化解这种迷茫,我们也许还要借鉴国外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认证体系。虽然说,“考研热”作为一种中性社会现象,谈不上好坏;考研也不过是一种个体的选择,我们无可置喙。但是我想,如果社会上的迷茫雾色淡一些,通向“罗马之路”再多一些,倘若能帮助到一个迷茫的人做出更优的选择,那一切讨论和变革都是有意义的。文/钟禾(山东大学)

鳄鱼河

光明日报:考研热折射出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

2020考研“大战”结束,报考人数达377万,较去年增加36万,再一次刷新了考研人数记录。面对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有部分舆论认为,考研已成为“第二次高考”。客观地说,“考研热”自有其合理的一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今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报考研究生人数的增加,正是对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政策的一种回应。而对考研学生的调查也显示,有超过80%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实现学历层次的提高,以实现几年后更好的就业。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也是部分学生面对就业情势作出的现实选择。据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900万。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考研自然被当作一个重要出口。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是考研的“生力军”,而这个群体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为何绝大多数选择考研?这又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导向有关。教育部等部门在2015年曾印发指导意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然而,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并不安于应用型的定位,不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而是追求“高大上”。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生入校时向学生灌输“准备考研”“把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的观念。如此办学,势必会将学生导向考研“大战”。而且,为提高考研成功率,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围绕考研科目开展教学,非考研科目的教育教学被边缘化,与部分高中学校为提高高考升学率而备战高考的做法如出一辙。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生源素质,也影响本科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单位一直在推进研究生推免改革,就是为了遏制应试考研,引导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囿于现实因素,推免政策主要集中在排名靠前的高校实施,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升学读研,主要还是通过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以提升学历作为考研的主要目的,还与用人单位招聘中不断抬升的学历门槛要求密切相关。从现实经验中得到的“学历通胀”等判断,推动不少学生一心实现从本科到硕士,从一般院校到名校的学历跃升。这在研究生招生中直接表现为名校与非名校的冷热不均:名校报考火爆,非名校的普通院校报考者较少。因此,“考研热”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要治理这一问题,应刻不容缓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进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很显然,如果本科院校坚持学历导向办学,用人单位坚持以学历论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学历情结”“名校情结”就难以消除。这将导致在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后,依旧存在严重的教育竞争焦虑,很难形成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则意味着将被裹挟进这场围绕学历的激烈竞赛中。对于当前的考研热,尤其需要我们冷思考。盲目追求学历提升的考研热,会加剧学历泡沫,制造教育浪费和学历高消费。引导考生理性考研,有赖于有关各方对暴露出的学校办学与用人导向问题,进行深入的改革。(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来源:光明日报)

寒夜

考研热不是坏事,但需重视培养质量

摘要中青评论在研究生报考、录取、毕业人数均大幅增加的当下,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有必要未雨绸缪,需要高度的重视。日前,伴随着考研报名进行,“考研热”的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从数据来看,考研大军的规模近年来不断壮大,名校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教育部这组数据统计即是最好证明:2017年,国内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了201万人,为当年应届本科毕业大学生人数的52%,2018年考研人数238万,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增幅21.8%。2017年应届本科大学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选择了报考研究生,而今年考研人数又增长了21.8%。而考研机构通过报考人数增长趋势和目前高校报考的情况分析,预测2020年报考人数或可达330—340万。面对考研热,舆论颇有些“不淡定”,有些人认为这是毕业生逃避就业、推迟面对社会竞争的手段,也有人认为扎堆考研会稀释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造成“学历通胀”,还有人觉得不少毕业生考研就是为了“镀金”,在学历、履历上“更好看”。舆论种种担忧当然不可避免存在,但相比于这些许的“副作用”,考研热整体而言是好事。考研热说明广大毕业生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完成本科学习的基础上,想向更高的学历与更深层次的知识发起冲击,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活到老学到老,趁尚未走进社会,还有足够的时间与热情,此时不学更待何时?无论考研、提升学历,是出于对学术研究造诣的追求,抑或为社会招聘、招考门槛提升所倒逼,只要还有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付诸实践,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就该被称赞。而担心研究生“扩招”导致“学历通胀”的看法,则更是杞人忧天。别看研究生报考人数年年攀升,但我们的研究生并不是太多了,相反,在整个人群中的比例仍然是偏低的。国家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竞争,目前我国本科以上学历占就业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国家长远发展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而提升研究生人数与比例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学历通胀论”之下,读个研究生甚至是名校研究生,也并不必然能保证“人生逆袭”,但这样的一段经历,期间所积累知识的价值,绝不会白费,总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不经意呈现。而每一名报考研究生的人,可以说都是在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当然,在研究生报考、录取、毕业人数均大幅增加的当下,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有必要未雨绸缪,需要高度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研究生数量急速增长,其培养质量能否跟得上,值得深思。如今的研究生教育大有本科化趋势,一个导师带数十名研究生已不是稀奇事,研究生不做研究也早成常态,。如何确保培养出的研究生符合“出厂”要求,恐怕除了导师要调整外,在大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层面也需要及时的应对举措。考研热为全民学习、全民提升了提供了肥沃土壤与人数基础,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到“双达标”,使得考研热能进一步向科研热、学术热、成果热转化,则是需要我们冷思考的。撰文/夏熊飞微信编辑/王钟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莫若黄帝

考研一定就好吗?谁又知道考研热的负面影响?

冷丝自媒体原创,严禁私自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大学校园现在的本科生遍地走,为了能从中脱颖而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读研这条路。考研越来越热,尤其是那些热门专业,比如金融学、软件工程等等,但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考研带来的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不管是准大学生,还是大学里的师兄师姐,都应该了解一下考研热带来的不利面。求职与学历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对在校读书的本科生来说,考研影响了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我们都知道考研需要提早准备,因此为了更好的成绩,很多本科生自大三起便进入备考状态。他们有的在外租房,成日埋头苦干;有的放弃娱乐时间和各种活动,包括必要的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每天泡图书馆。此外,打听和联系招研的学校、专业和导师也占用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样一来,大三、大四的正常学习必然会受到冲击。而考研影响的范围还有扩张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队。其次,考研热对就业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考研不仅限于本科生,很多已毕业的本科生也在准备考研。现在就业越来越难,导致一些毕业大学生如同高考复读一般,在家认真复习,以备来年的考试,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用在考研上。在上海,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发展到几百人,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考研和出国留学是“不就业”族的两大出路。自习室的座位都被抢占了还有一些已参加工作的学生到了单位后,认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也有部分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还有本来就是以此为考研的跳板或栖息地,于是他们工作不专心,不好好工作反而用心学习。这样奇特的现象已成为一些单位的新景观。第三,考研热与大学的素质教育相冲突。很多人说,大学也讲究素质教育?那是当然的!由于研究生录取时,一般是按照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与素质教育相悖。事实上,考研生中普遍存在着与考研有关的课程就多投入一点,与此无关的课程则敷衍了事的现象。为挤上这辆高峰车,考场作弊现象也频报媒体。桌上的凳子都是考研复习者占了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只有本硕博连读完了才能走上社会吗?不考研真的没有出路了吗?考研热的原因不外乎三点:1.就业的需要,本科生们如今要想谋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十分困难,而研究生具有更大的竞争力;2.研究生的社会地位比本科生高,现在的本科生的“含金量”远不如研究生;3.人们普遍将“本硕博”连读做为最理想的成才模式。这几点原因似乎足够打动人去读研了,但不要忘了凡事有利也有弊,读研肯定有不理想的一面。我本人有以下几点意见供各位准大学生和在校生参考。正在用工复习的考研一族一是读研不一定能增加你的个人能力。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并没有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尽管学位有了,但动手能力仍不强,社会适应能力仍旧较差。二是并非每一个本科生都适合读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人是富有个性化的高级动物,且各有所长。有的人善于抽象思维,有的人则形象思维能力强,有的人生性适合从事理论研究,有的人则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具有创造力的本科生不适合读研,因为很多研究生教育有约束性,研究生的创造力往往会受到抑制。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说你不擅长学习,那么考研还是算了吧,与其做这种既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事情,还不如将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别白白浪费时间。一些商家也来赶热闹三是思想上认识,成才之路,更主要的是在自己脚下,不一定要与读研挂钩。青年学生们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未来呆死在一棵树上,当然,也有一些专业是必须要读研的,否则学生还达不到能实操的水平,如医学。没有读研的学生往往在时间上站优势,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不愿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书山题海里,而是在开拓自己的事业上。敬告|本文如有错漏,作者将在跟帖中及时更正,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大失踪

考研热冷思考:有延缓就业的逃避心态 有追逐热门的盲目跟风

日前,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近四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往届生读研比例都逐步增加,同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出现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超过学术型硕士的现象。与数据相互印证的是,近年来,本科一个宿舍多名同学考上研究生等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考研热”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当前,教育与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国家已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来说,研究生报名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和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竞争优势的需要。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的增长,也符合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调整的方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改变以往单纯以学术型硕士为主,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向。专硕趋热,是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致力于成长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具体体现。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在看到“考研热”积极成因的同时,也要对“热”现象进行必要的“冷”思考。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考研的原因各不相同,大多还是为了自我增值,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很多学子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相对清晰的规划,既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自身的特点。不过,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延缓就业时间的逃避心态,有追逐热门专业的盲目跟风,等等。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也提醒我们,需要在考研问题上对学生加强指导,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更合理地认识自身、更科学地规划未来。要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应当是一个增强学识、提升能力的过程,而不能仅将其视为提升学历的“镀金”或找工作的“敲门砖”。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于考生个体来说,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硕士研究生学制仅两到三年的时间,没有明确专业目标的学习不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成果,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缺乏竞争优势导致的“就业难”;另一方面,一味追逐学历和文凭,而不是立足于能力和技能的提升,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尽快从“学历社会”真正迈向“能力社会”。由此而言,在本科毕业的重要人生关口,审慎抉择,致力于成为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或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理性而科学的考研动机。当然,对于广大高校来说,“考研热”也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研究生培养仍存在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到位的问题,以及培养模式不能充分满足高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正视这样的问题,下大力气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满足科技创新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研究生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是当下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原题为《考研热也需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