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苏州大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他是第一个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列出的高校之一,是由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双一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历史苏州大学的前身是SoochowUniversity(苏州大学,始建于)。中国内地高校院系调整,苏州大学文理学院、苏州大学文教学院、苏州大学数学与物理系联合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后来,苏州蚕桑学院(1995)、苏州丝绸技术学院(1997)和苏州医学院(2000)相继并入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简介学院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技术系。同时拥有苏州大学高等教育学院等7个研究所(中心、办公室)。目前,学院设有博士后移动台、高等教育博士点、教育经济学博士点(自行设计)、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硕士、硕士。招生专业专业课程初审参考书教育硕士硕士专业课程考试内容为: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国家统考大纲和备考书目,具体书目如下:教育硕士(专硕)333教育综合,参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大纲书目,具体书目如下:温馨提示:中国教育史建议以孙培青教师用书为主备考;外国教育史建议阅读吴式颖教师用书《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心理学以张大教师用书为主备考。2020级复试分数线这次,我们将共享苏州大学教育研究生招生考试机构的信息,如果您想了解其他院校的教育研究生入学考试信息,请留言或留言!~君君一言不发
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罗威尔有句名言:“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做我们决定的事情,也不在于做我们希望的事情,甚至不在于做我们努力争取的事情,而在于做一些真正值得的事情。”那么,哪些是真正值得的事情?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以及科研院所和高校未来的主力军,当下的研究生们有多少人曾和自己的导师探讨过类似触及灵魂的问题?有多少人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否在助推这些未来的领导者、各行各业的骨干们思考有创意、有价值、深层次的问题?答案并不乐观。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并不爱提问题。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颉看来,“这种现象最突出的反映便是在大学的研讨课上。这里是我们最希望学生给我们带来互动反馈的地方,但往往会遭遇冷场。”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荀振芳曾访谈过一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10多位面临学位论文开题的硕士研究生,其中竟有85%以上学生的选题是导师为其拟定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立伟说,善于提出问题和抓住问题是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他援引爱因斯坦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科学探索的起点,也是学术讨论的开始。没有提问,就没有研究,也不会有知识的进展。对研究生来说,提问也同样重要,提问就意味着思考,就意味着入门。学术训练的目标,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国学生是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学习者,还是成功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对于这一“中国学习者悖论”,学术界还在持续争论中。其中,一个争论点就是中国学生要不要提问题?他们会不会提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学生提问不仅意味着他需要信息,还意味着他有正确的知识结构,用来表述问题和解释回答。因此,学生在某个学术话题上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他在该学术话题上拥有的知识复杂度。当他试图将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融合在一起,使这些想法有意义时,提问可以帮助其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不仅仅是所有学问深入研究的起点,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逻辑链:只有怀疑之精神,才有独到之见解,方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才有可能在继承和发扬前人总结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从已知到解未知,推陈出新,甚至完全颠覆已有认知,提出新的理论或者定律推动科学的进步,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些与我们当前一直呼吁的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息息相关。而在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看来,“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应改为“我国目前有多少研究生导师能够经常提出科学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在科学上能够提出‘好’问题,就已经是能做出大贡献的科学家了。”与好奇心一起消失的问题意识虽然我们早已提出要创新的国策,但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个创新的必要条件却一直缺失。为什么?部分原因在于,它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和根深蒂固的。研究生们提不出问题,究其原因,要归于两大方面——做好任何事的两大条件:意愿和能力。一是他们想不想提出问题,二是他们能不能提出问题。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也是导致研究生提不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研究生”都是想做研究的吗?数据已经否定这一点。很多人理解的“研究”,不过是再记住一些知识、考得学位,以此去做官、致富或者至少过上安逸的生活。可见,既然教育目标和价值观起点都不是探究,如何能够形成提研究性问题的必要和习惯?加上山一般的知识记忆的重负,自主提问、质疑的意愿也就随着人的好奇心、主动性和兴趣,一起消失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常赛超的自我反思也为此提供了佐证。在导师带领下,常赛超来到苏州吴江开弦弓村调研学习。80多年前,身为研究生的费孝通在开弦弓村调查访谈基础上完成了著名的《江村经济》,此后费孝通一生26次考察开弦弓村。这个村被学术界命名为“江村”,成为国际上著名的社会学研究圣地。江村之行让她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做学术研究?如何做出好的学术研究?在她看来,费孝通的成功之道可以用四种“心”来概括:一是担当之心,二是好学之心,三是求实之心,四是勇敢之心。而缺乏“四心”,正是导致“研究生提不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认为,研究生提不出问题,不能纯粹地把问题归咎于学生。在社会科学领域,学生们如果局限在狭隘的课堂和文献中,就提不出问题。深入一步思考,“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为什么没有相应的制度化安排和系统性的努力,来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与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或个性化的工作经历、体验结合起来?为什么我们研究生的课堂没有更多情景化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认真尝试过调动学习者学习中的积极情感?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浚也认为,少数高校教师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精力不够,也是导致研究生难以形成问题意识的间接原因。随着国家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部分研究生导师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相对繁重等原因,对研究生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另外,杨颉指出,研究生不善于提出科学问题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当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导致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普遍比较弱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便包括了东方文化中的所谓“尊师”传统。“在西方高校课堂,对老师的尊重与出于尊重真理而对老师讲述内容的质疑并不矛盾,然而我们却很容易将‘尊重老师’与‘不反对老师’画上等号。”在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张红伟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绝不是教育的某个方面出了问题。从大方面来分,教育体系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四个部分。现实的严峻性是,我们的“四育”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才会导致现在很多研究生都不会提问,真正会提问者凤毛麟角。研究生教育如何改变有学者认为,提问不仅是知识和能力问题,也是一个学术文化问题。其中,提问的勇气就是一种学术文化的表现。在研究生的学术训练中,除了知识与能力,更应当培养研究生探索科学志向、积极提问的勇气。学术训练不仅仅是读书、做课题研究,更包括刨根问底的态度和“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生活是理论永不衰竭的源头。不关心现实,思想终会在故纸堆中慢慢枯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永谋建议,文科研究生应该时刻关注现实,从中寻找灵感,尤其关注学术的本土化和中国国情的问题。苏州科技大学教授陈建新认为,研究生越来越提不出问题,实质上是研究生哲学思维能力越来越欠缺的反映。他建议,要恢复和加强自然辩证法教学,增强研究生的哲学思维能力。还有学者认为,研究生提不出问题,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想象力,而想象力往往来源于仰望星空的历练和脚踩大地的实践。就目前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师生为什么不具备无界的想象力?是什么控制了师生的想象力?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师生破解这道难题?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孙新波举例说,西方博士生的培养,学业开始阶段通常要学习较多的哲学类课程,而毕业的学位往往是PhD(哲学博士),由此可见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教育的“节制”是现代教育学创始人赫尔巴特提出的重要教学原则。不节制的教育就是“过度的教育”,不节制的施教就是“强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认为,如果期待研究生能够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问题,那么在研究生成长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的自我性格成长起来。为此,教师特别需要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度的教育。在周立伟看来,研究生之所以提不出问题,在于科研环境功利化的影响,书读得少、知识面窄、思想不开阔、思考上受到局限、跳不出书本或前人的框框,总觉得书本上写的传统的见解、权威的结论,都是天经地义、不可置疑的。因此,束缚了研究生的思想,虽有疑问,却不敢提出问题。另外,我国的学术环境不鼓励研究生“高谈阔论,海阔天空”,舆论环境也常常压制研究生“胡思乱想,百家争鸣”,使研究生不敢把自己的idea说出来,怕大家笑话,说自己狂妄。因此,周立伟认为,重要的是,要创造敢于提出问题、不怕提错问题的学术环境和氛围。“自由思想的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中国学术界最缺乏的是自由、平等交流的风气。”周立伟说。来源:中国科学报审读:喻方华
欢迎进来观看本条文章,我是小七聊教育由于这次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所有的学生都度过了一个大长假,但是,疫情延期开学期间很多学校也都实行了线上教学。虽然说现在大部分的高三年级的学生都已经开学了,但是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高考完之后还要进行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填报志愿,俗话说得好,七分靠成绩三分靠填报志愿,所以说填报志愿还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高校众多,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都会先提前了解理想院校的排名情况。在校友会2020江苏省大学排名中,扬大超越江苏大学,直逼江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无缘前二十。扬州大学扬州大学简称“扬大”,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扬大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大学合作联盟、江苏·英国20+20高水平大学合作联盟成员,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扬州大学办校规模较大,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63.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9亿元。扬州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江苏大学是江苏省实力很强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其学科建设实力很强,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江苏省与苏州市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科技大学拥有着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3人等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苏州科技大学承办了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环保技术培训班和物流优化技术培训班共计28期,曾为亚太地区、非洲等100余个国家培训学员近600人。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强省,也是教育大省,江苏省高校众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211双一流高校都闻名全国。但是,211双一流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很高,不是学霸很难考上。而以上小编介绍的三所都是普通本科院校,实力也都很强,特别是扬州大学,扬州大学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如今的扬州大学已经超越江苏大学,直逼江南大学,而苏州科技大学仍然还是无缘前二十。
江苏,是全国当之无愧的高教强省,你就拿双一流大学的数量来说,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北京,多达15所,比上海还要多两所,再说质量方面,2019年全省在校研究生达到21.5万人,而去年全国的在学研究生总数是286.4万人,江苏省所占比例是相当的高了,另外一方面,去年全省拥有的两院院士共102人,而其中大部分都在高校工作。配图那么,江苏省目前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哪些呢?15所双一流大学自然不用说,他们都是有博士点的,更何况是硕士点呢,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15所双一流大学的名单也给列出来,具体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除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之外,其余13所都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其中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四所大学都不是211或985院校,但也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足见其实力有多么的强大。那么除了上述的15所双一流大学,江苏省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还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分城市来看,南京的高教资源在省内最为丰富,全省15所双一流院校,南京有12所,此外拥有硕士点的高校还有: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这六所大学不仅仅均拥有10个以上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更是拥有博士点的高校。配图另外南京这些高校也具有独立(不含联合培养,以下城市也一样)的硕士点,具体名单是: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服务特需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南京体育学院。也就是说,本部在南京的拥有硕士点的高校共有21所,那其他城市的情况呢?苏州市,除了上面的苏州大学之外,还有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共有三所。徐州市,除了上面的中国矿业大学之外,还有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与苏州一样,也是三所。其余的拥有硕士点的高校分别(括号内为所在城市)是:扬州大学(扬州市)、江苏大学(镇江市)、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南通大学(南通市)、常州大学(常州市)、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市)、淮阴工学院(淮安市)、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市)、盐城工学院(盐城市),再加上校本部在无锡的江南大学,总共有10所。以上就是截止到2019年的江苏省拥有硕士点的高校名单,总共有37所(只统计校本部在江苏境内的,不包括各大学城市分校和校区)是庞大的,当然了,这里也不含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点,要不然会有更多的。配图文中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理解,不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山野老王高教聚焦系列原创作品,百家号首发,欢迎订阅百家号:山野老王
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罗威尔有句名言:“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做我们决定的事情,也不在于做我们希望的事情,甚至不在于做我们努力争取的事情,而在于做一些真正值得的事情。”那么,哪些是真正值得的事情?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以及科研院所和高校未来的主力军,当下的研究生们有多少人曾和自己的导师探讨过类似触及灵魂的问题?有多少人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否在助推这些未来的领导者、各行各业的骨干们思考有创意、有价值、深层次的问题?答案并不乐观。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并不爱提问题。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颉看来,“这种现象最突出的反映便是在大学的研讨课上。这里是我们最希望学生给我们带来互动反馈的地方,但往往会遭遇冷场。”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荀振芳曾访谈过一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10多位面临学位论文开题的硕士研究生,其中竟有85%以上学生的选题是导师为其拟定的。为何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2020年8月18日,《中国科学报》以此为题刊发报道,在高教界引起强烈反响。随后,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本报又开设“‘研究生不会提问’之思”专栏,邀请院士专家,一线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教育专家,以及研究生代表等发表看法。专栏刊发的16篇文章,围绕研究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提不出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等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们再次回顾、梳理专栏文章的相关观点,集结其中的智慧,以寻求破解研究生思维桎梏之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立伟说,善于提出问题和抓住问题是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他援引爱因斯坦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温才妃《提不出问题要在方法上找原因》)提问是科学探索的起点,也是学术讨论的开始。没有提问,就没有研究,也不会有知识的进展。对研究生来说,提问也同样重要,提问就意味着思考,就意味着入门。学术训练的目标,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陈洪捷《学术训练的三个核心》)中国学生是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学习者,还是成功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对于这一“中国学习者悖论”,学术界还在持续争论中。其中,一个争论点就是中国学生要不要提问题?他们会不会提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学生提问不仅意味着他需要信息,还意味着他有正确的知识结构,用来表述问题和解释回答。因此,学生在某个学术话题上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他在该学术话题上拥有的知识复杂度。当他试图将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融合在一起,使这些想法有意义时,提问可以帮助其学习。(陆根书《由“中国学习者悖论”引发的思考和建议》)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不仅仅是所有学问深入研究的起点,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逻辑链:只有怀疑之精神,才有独到之见解,方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才有可能在继承和发扬前人总结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从已知到解未知,推陈出新,甚至完全颠覆已有认知,提出新的理论或者定律推动科学的进步,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些与我们当前一直呼吁的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息息相关。(李志民《提升科学素养是培养提问能力关键》)而在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看来,“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应改为“我国目前有多少研究生导师能够经常提出科学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在科学上能够提出‘好’问题,就已经是能做出大贡献的科学家了。”(王义遒《研究生应做自己课题的“主人”》)与好奇心一起消失的问题意识虽然我们早已提出要创新的国策,但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个创新的必要条件却一直缺失。为什么?部分原因在于,它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和根深蒂固的。研究生们提不出问题,究其原因,要归于两大方面——做好任何事的两大条件:意愿和能力。一是他们想不想提出问题,二是他们能不能提出问题。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也是导致研究生提不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研究生”都是想做研究的吗?数据已经否定这一点。很多人理解的“研究”,不过是再记住一些知识、考得学位,以此去做官、致富或者至少过上安逸的生活。可见,既然教育目标和价值观起点都不是探究,如何能够形成提研究性问题的必要和习惯?加上山一般的知识记忆的重负,自主提问、质疑的意愿也就随着人的好奇心、主动性和兴趣,一起消失了。(董毓《批判性思维素质:因何缺乏,如何补足》)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常赛超的自我反思也为此提供了佐证。在导师带领下,常赛超来到苏州吴江开弦弓村调研学习。80多年前,身为研究生的费孝通在开弦弓村调查访谈基础上完成了著名的《江村经济》,此后费孝通一生26次考察开弦弓村。这个村被学术界命名为“江村”,成为国际上著名的社会学研究圣地。江村之行让她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做学术研究?如何做出好的学术研究?在她看来,费孝通的成功之道可以用四种“心”来概括:一是担当之心,二是好学之心,三是求实之心,四是勇敢之心。而缺乏“四心”,正是导致“研究生提不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常赛超《从费孝通“四心”反思当代研究生之所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认为,研究生提不出问题,不能纯粹地把问题归咎于学生。在社会科学领域,学生们如果局限在狭隘的课堂和文献中,就提不出问题。深入一步思考,“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为什么没有相应的制度化安排和系统性的努力,来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与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或个性化的工作经历、体验结合起来?为什么我们研究生的课堂没有更多情景化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认真尝试过调动学习者学习中的积极情感? ”(王蓉《研究生提不出问题,责任在大学和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浚也认为,少数高校教师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精力不够,也是导致研究生难以形成问题意识的间接原因。随着国家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部分研究生导师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相对繁重等原因,对研究生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赵浚《问题意识:使研究生真正“研”起来的关键》)另外,杨颉指出,研究生不善于提出科学问题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当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导致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普遍比较弱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便包括了东方文化中的所谓“尊师”传统。“在西方高校课堂,对老师的尊重与出于尊重真理而对老师讲述内容的质疑并不矛盾,然而我们却很容易将‘尊重老师’与‘不反对老师’画上等号。” (杨颉《导师应将决策自主权还于学生》)在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张红伟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绝不是教育的某个方面出了问题。从大方面来分,教育体系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四个部分。现实的严峻性是,我们的“四育”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才会导致现在很多研究生都不会提问,真正会提问者凤毛麟角。(张红伟《研究生提问的“系统改革”与“当前任务”》)研究生教育如何改变有学者认为,提问不仅是知识和能力问题,也是一个学术文化问题。其中,提问的勇气就是一种学术文化的表现。在研究生的学术训练中,除了知识与能力,更应当培养研究生探索科学志向、积极提问的勇气。学术训练不仅仅是读书、做课题研究,更包括刨根问底的态度和“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陈洪捷《学术训练的三个核心》)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生活是理论永不衰竭的源头。不关心现实,思想终会在故纸堆中慢慢枯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永谋建议,文科研究生应该时刻关注现实,从中寻找灵感,尤其关注学术的本土化和中国国情的问题。(刘永谋《文科研究生要砥砺选题能力》苏州科技大学教授陈建新认为,研究生越来越提不出问题,实质上是研究生哲学思维能力越来越欠缺的反映。他建议,要恢复和加强自然辩证法教学,增强研究生的哲学思维能力。(陈建新《研究生培养要恢复加强自然辩证法教学》)还有学者认为,研究生提不出问题,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想象力,而想象力往往来源于仰望星空的历练和脚踩大地的实践。就目前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师生为什么不具备无界的想象力?是什么控制了师生的想象力?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师生破解这道难题?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孙新波举例说,西方博士生的培养,学业开始阶段通常要学习较多的哲学类课程,而毕业的学位往往是PhD(哲学博士),由此可见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孙新波《破除想象力的禁锢:从方法论说起》)教育的“节制”是现代教育学创始人赫尔巴特提出的重要教学原则。不节制的教育就是“过度的教育”,不节制的施教就是“强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认为,如果期待研究生能够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问题,那么在研究生成长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的自我性格成长起来。为此,教师特别需要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度的教育。(卢晓东《摆脱“范式陷阱”,把学生“置于困境”》)在周立伟看来,研究生之所以提不出问题,在于科研环境功利化的影响,书读得少、知识面窄、思想不开阔、思考上受到局限、跳不出书本或前人的框框,总觉得书本上写的传统的见解、权威的结论,都是天经地义、不可置疑的。因此,束缚了研究生的思想,虽有疑问,却不敢提出问题。另外,我国的学术环境不鼓励研究生“高谈阔论,海阔天空”,舆论环境也常常压制研究生“胡思乱想,百家争鸣”,使研究生不敢把自己的idea说出来,怕大家笑话,说自己狂妄。因此,周立伟认为,重要的是,要创造敢于提出问题、不怕提错问题的学术环境和氛围。“自由思想的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中国学术界最缺乏的是自由、平等交流的风气。”周立伟说。(来源:中国科学报)
考研大幕已经落下,但社会各界对考研大军的关注却仍在持续。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虽然每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量逐年增加,但报名人数的增幅要远远大于招生计划的增长速度。来自苏州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字显示,2019年苏州考研报名人数为25375人,比2018年增加了3699人,增幅约17%。而在2015年,苏州的考研人数为10234人,五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谁在考研?为啥考研?在考研的漫漫长路上,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提升就业竞争力叩响梦想大门的敲门砖《报告》显示,超过60%的调查对象均选择“提升就业和从业核心竞争力”为考研的动机之一,其次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的需要。“如今,学历在普遍提高,感觉身边本科毕业生找到的工作不尽如人意,而且我梦想中的单位前两年的岗位招硕士生居多,我需要硕士生这块‘敲门砖’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刚刚经历了2019年12月份考研的苏州科技大学的顾同学告诉记者。而来自苏科大的另一名同学则告诉记者,他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希望能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研究方面有更深的造诣。据了解,他从大三下学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备考中,虽然要边学专业知识边考研,但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他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因为热爱,所以不怕“劳累,无所畏惧。”他说。来自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的刘同学也笑称:“我的家人很早就跟我说,现在社会上的好工作都需要研究生学历,所以我也是下定了考研的决心的。”记者问她今年的考研经历如何,她摆摆手说:“哎,这次就是打酱油的,都没好好复习,估计没戏。”不过,她依旧坚持再接再厉。“家人全力支持我,一次不行就二次,明年一定要好好加油。”她说。考研中也不乏像田同学那样,是因为喜欢苏州而打算留下来的。“我本科在苏州学习,大学毕业后还想继续留在苏州。研究生的身份对于落户苏州更有帮助,我的考研目标就是苏州大学。”田同学说。针对学生们五花八门的考研动机,苏城某所大学招生就业处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不少本科毕业生都会有“毕业即失业”的观念,觉得本科学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里有学生自身或家长对工作岗位要求高的原因,也有学生把考研当作躲避就业的‘避风港’,想着学历‘镀金’也许就会找到理想工作,其实某些工作岗位经历也很重要。”考研路之漫漫“以梦为马”苦中作乐考研苦吗?刚刚经历考研的王同学来自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她告诉记者,回望2019这一年,不禁感慨万千:“大学的前两年我过得很丰富很充实,加入各种社团,参加了很多的活动,身边有很多朋友。到考研备战的那段日子,一切美好的生活都黯然退场,今天穿什么吃什么不在乎,连走路都要低着头,一切琐事只希望删繁就简,想着为自己考研复习多留点时间。”回忆起考研的心路历程,田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那段时间,和妈妈打电话时的语气都会变得不耐烦,看着摆不齐的书本很想全部推倒,手机上各种考研App推送的‘经验复习帖’,更是让焦虑和不安束缚了全身……无数次在自我怀疑和自我鼓励两种边缘中彷徨。”田同学坦言,看着室友们陆续找到了工作,经常聚会,只留下考研的自己,会有种被世界抛弃了的感觉。“不过,现在的我特别想抱抱那个努力的自己。我曾经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了。”田同学微笑着说。刘同学也告诉记者,她们宿舍几乎每个人都立志考研,刚开始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后洗漱吃饭,就开始去图书馆占座复习,午饭后走一圈,继续回图书馆复习,晚饭后再走一圈,还是回图书馆看书,每天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宿舍,第二天同样的事情再来一遍。“这样的生活对我们来说,要持久好几个月,才可能在考研大军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不过,你会发现,复习复习着,和你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少,越临近考试,图书馆里的空座位越多。”刘同学告诉记者,刚开始决意考研,每个人都会信心满满,可是考研的道路特别辛苦,而且真正考上的并不多,所以在备考途中放弃的也很多,不少宿舍到最后只有一人甚至无人备战考研。记者了解到,近些年,在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弃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这还不包括没有好好复习,只是混个经验打酱油的一大部分学生。考研机构号称可“量身裁衣”有用与否因人而异2020年1月2日,苏城某所高校的阶梯教室里,某家考研机构的考研专业院校选择及复习指导讲座即将开讲。尽管距离讲座还有半个小时,赶来听讲座的同学已经排起了长龙,或三两结伴或一人前往,手上拿着讲座附赠的考研资料,带着满满期待,静候开场。前来听讲座的朱同学告诉记者,这次感觉考得不太好,打算来年再战,所以打算挑一个考研机构,然后报个班,为的是心里安稳些,“有专业机构带着复习总比自己一个人更有效率些,大家一起集中备战的氛围也更好,如果可以在校内上课,那就更方便了”。当她看到前来听讲座的同学越来越多时,不由地感叹道:“如今考研是越来越热了!压力又大了些!”一名大二的陈同学打算跨专业考研,他告诉记者:“跨专业考研本身难度就很大,而且考研初期单纯靠自己搜罗报考院校的信息,往往有不少阻力,选择一些靠谱的考研机构,甚至可能获得报考院校内部的招录比或考研参考书目等信息,的确可以准确高效地解决考生的疑惑。”不过,记者也了解到,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苏城各种考研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并非所有机构都靠谱,其中也有鱼目混珠的机构。“有些机构的老师上课看上去很有趣,却没有真材实料。还有些机构会请冒牌研究生来上课,也许一开始很殷勤,等学生交完钱后就爱理不理了,学生如果轻信,就很容易上当。”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有不少学长都考上研究生了,但据我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培训机构报名。一些不去考研机构的,通过自己努力,照样也能成功考上。身边也有同学花了好几千报名机构的,后来竟然弃考了。”刘同学说,需不需要报机构,还是因人而异,而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自身的坚持与努力。(姑苏晚报记者 崔阳阳 实习生 田吟月)
考研大家都是奔着985、211名校去的,但是部分同学由于自身的不自信或实力不足对名校只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是,2020年有一些名校新增了硕士点和硕士专业,而这第一年招生的专业,考上难度要远远低于同校的其他热门专业,这或许对许多同学是一个机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部分院校新增的一些硕士学位点,一起来看看其中有没有你报考的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2020年申请增列的4个学位授权点全部获批。其中,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2020年新增086000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招生专业。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预编制工作的通知》,表示2020年恢复增加音乐学院专业学位艺术硕士音乐领域招生。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7月17日,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布《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新增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拟调整方案》,其中西南交通大学新增化学、体育两个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从2021招生年度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将在原有的MSW社会工作专业方向之外,新增“社会政策”研究方向,招收社会政策专业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MSP项目)。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在预发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中,新增了建筑学专业招生。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年有两个新招生专业翻译硕士(笔译)和教育硕士(学科英语)。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年新增一个专业078401教育技术学,全日制学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0年获批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发布2020年获批增列“船舶与海洋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法学”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但其实报考第一年招生的专业,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优势:学院的这些专业首次招生,有很大的概率不会有专门的院线,如果招生人数还可以,初试和复试都会比较容易通过。劣势:院校第一年招生,也就意味着你没有可以咨询的学长学姐,没有以前的专业课资料。所以报考这些学院的小伙伴们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好考也是相对而言的,上岸还是要有一定实力的。不论初试成绩如何优秀,复试都需要你认真仔细准备,只有努力到一定程度,才会收获成功!
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前身是东吴大学,创办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学校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江苏省与苏州市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7年4月10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共建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前身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为苏州科技学院,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下达关于2016年教育部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苏州科技学院拟正式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4月10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共建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江苏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组织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首所试点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高校、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试点高校。该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1984年建校的常熟职业大学,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5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常熟理工学院。学校建有东湖、东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800亩,与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近7000人。西交利物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 、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200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利物浦大学签订协议合作成立西交利物浦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成立。2010年获准授予利物浦大学研究生学位,2012年教育部同意学校实施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共610亩,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2015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成立。7月,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016年7月26日,学校在苏州庆祝建校十周年。
近日,小编因网友的评论,去了解了苏州大学的历史及情况。在途中我发现一位学生在15年的一个贴,据了解当时苏州大学欠外债共20亿人民币,教师的工资,只有苏州平均工资的50-70%。在贴中那位学生还表示苏州大学没有人照顾。另外小编又看到了另外一位同学的贴,这贴是17年发的,在贴中这位同学表示兰大挖走了苏州大学很多老师。如果上一位学生说的没有假,教师工资只有平均水平的50-70%,教师被挖走是迟早的事。无论这些学生说的是否属实,苏州大学这几年飞快的发展是一个事实。真实的苏州大学其实苏州大学,是最近几年发展最快的非985的211大学。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是东吴大学,创办于1900年,为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1952年,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截至2018年2月,苏州大学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751亩,建筑面积162余万平方米;学校有十二大学科门类,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22位;学校下设24个学院(部),有全日制本科生27011人,全日制硕士生9903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3713人,全日制博士生1804人,临床博士1899人,各类留学生2598人。截至2018年1月,苏州大学共设有134个本科专业;5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5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5个“十三五”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学科: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化学、临床医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到目前为止苏州大学所拥有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共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共182个。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共有41个专业入围,有2项专业进入A级,分别是软件工程 A-、设计学 A-。
学校简介:苏州科技大学位于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文化名城苏州。苏州是一个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江苏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苏州科技大学是由原来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和原来的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共同合并组建而成的。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科文科管理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在2017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天平校区,江枫校区,石湖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在上方山附近,环境非常优美,风景美丽。校园的占地面积大约2300亩,其中校舍的建筑面积大约60多万平方米。现在的全日制本科生大约17,000多人,学历留学研究生大约100人,研究生大约2000多人。学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有两个学科在全国的第4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有6个学科。入选十三五省重点学科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三个。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有61个本科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三个。有5个专业通过高等教育专业评估,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个。学校现有包括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20多个。最近5年教师共承担的科研项目达2000多项,其中包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达30多项。学术论文被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超过3200多篇,专利有1200多项。学校先后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概8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积极服务国家的一些外交战略,从1993年以后每年就承办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班,一共达到76期。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大约2000多名能源,环保,物流等方面的技术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了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成为全国首批承担外援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的高校之一。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校园等荣誉,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等等。苏州科技大学当前一直坚持服务行业,面向世界,立足江苏,辐射全国,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注重内涵建设,立德树人,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苏州科技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专业线)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19年此高校的全国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如果和官方数据有不一致的地方,以官方为准,感谢大家的关注,后续小编会更新更多的高校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