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苏州大学2020考研调剂公告!荀悦

苏州大学2020考研调剂公告!

苏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公告根据教育部、江苏省以及学校有关文件规定,现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事项通知如下:一、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与初试成绩要求。2.全日制专业考生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原则上只招生在职定向生。3.原则上不接收跨学科门类调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4.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5.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和单独考试考生调剂。6.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7.所有调剂考生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调剂系统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二、接收调剂专业、调剂人数,开通调剂时间1.5月20日5:00——20日17:00开通调剂的专业:2.5月20日5:00——21日5:00开通调剂的专业:3.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的专业:1.所有拟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限内登录国家调剂系统填写调剂志愿,我校不接受纸质材料、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调剂申请。2.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限内通过调剂系统回复确认,逾期视自动放弃复试资格。3.考生应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我校接收调剂专业的要求,对不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复试资格及录取资格。4.未尽事宜以教育部相关政策为准。来源: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排版 | 小苏 文字 |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况爵禄乎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们不水!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近日,澎湃新闻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看到相关报道时,201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别有感触。王璇回忆,由于学制是两年,2018年下半年,北师大心理学院一些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已开始找工作。“当时有不少学生反映,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面十分窄。”王璇说,为此,北师大心理学院还发了一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性质的说明》,解释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相同。但据王璇了解,2018年之后毕业的北师大心理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仍会遇到因“非全”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已不再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但情况仍待进一步改观。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李韵目前正在关注招聘信息,她说,“比较委屈的点在于,我们经过系统化严格培养出来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硕,最终却因为‘非全日制’被挡在招聘的第1道关卡外,在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招聘中不被认可。”近期,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仍有很多招聘单位明确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中,诸如落户优惠、人才补贴、就业岗位等也只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世今生”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相应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上述通知明确,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关于“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2017年教育部还曾作出过解释。关于单证研究生,其中提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此后,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明确,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前后两届研究生迥异的求职境遇但实际求职中,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境况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鲜明反差。“2016年我们专业招的还是全日制硕士,2017年起招的都是非全日制,我能明显感觉到2016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2017级的好。”李韵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2016级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现在在高校工作,部分还是教学岗;而2017级毕业生里,绝大多数人都遇到在招聘第一关就因“非全日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明显不如2016级的好。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然而,李韵没有感觉到求职境遇有明显改善。“很多次,初看网上某条招聘信息感觉自己很符合条件,点进去才发现要求学历为全日制。”李韵向澎湃新闻发来多条这类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些是招聘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的,也有些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的一些职位,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学历须为全日制。“有人一听‘非全’就觉得很水,怀疑是不是边工作边去买了个文凭,但我们学校真的对我们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严格地进行培养的。”李韵有些委屈地说道,求职时,明明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却因学历为“非全日制”被卡,而同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更容易得到认可,这让人很难受。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确实跟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差距。“我觉得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的时间和心思可能比全日制研究生要少些,而导师给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指导可能也相较少于全日制研究生。”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苏铭对澎湃新闻说道。但苏铭认为,即便如此,招聘单位也不应该在招聘的前置环节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设置障碍,至少应该给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收缩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曾报道称:政策(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的各方面规定)推出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对于此项旨在整体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规范化、高质量的改革,70%的考生表示“支持”。换句话说,《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可能一度带动了部分地方的研究生招生。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已呈缩减趋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称: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其中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数为3400人,2020年较2017年缩招1600人,仅计划招生1800人。报告还称,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如何破解“同等法律地位”难获同等机会问题?同属“统招双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些招聘单位并不了解存在非全日制却是统招统分、且双证齐全研究生,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一提到非全日制就会被质疑含金量。另外,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用人单位会更多参考人社部的政策,但据有些招聘单位称,‘人社部没有发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同等法律地位这类文件’。”李韵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款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属于发文的五部门之一。但从近日有关鄂尔多斯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的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误解。“虽然不应该歧视,可是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话,我读全日制干嘛?”“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的成人专科和本科太水。”“非全有多水自己不知道?”这类评论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的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报道还称,从生源上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总体上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再加上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占大多数,使得一部分人考不上全日制,从而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她的了解,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前就有工作、有工作经验,一般不存在就业被歧视或找工作难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如果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且实行培养之后定向就业,那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对此,熊丙奇分析指出,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杨颖秀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发展趋势。她以教育领域举例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还较低。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有利于在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眼下讨论正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问题,杨颖秀和熊丙奇都认为,用人单位应按政策规定,给予均等机会。熊丙奇还指出,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

天网恢恢

多名名校研究生被清退,来之不易的机会不珍惜,四个原因值得深思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67064人,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577088人,硕士研究生正常情况下学制三年,也就是说89976名硕士研究生没有正常毕业(这其中应该包含了少量直接转博的硕士研究生)。大约占招生人数的13.5%左右。没有正常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按时达到毕业要求,需要继续学习研究,延期毕业;另一种情况是因为种种原因被学校退学,也可能有极少部分主动退学的情况。多所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近日,四川大学公布了对200多名研究生做出退学处理的决定,主要原因是超出了最长修读年限,还有学生已经联系不上。而在5月份的时候,上海交通大学也一次性清退了21名研究生,再往前一点,2019年底,延边大学同样是一次性清退了136名研究生。正常情况下,高校的研究生学制都是三年,最长修读年限一般是5-6年,每个学校的规定可能不完全一致。可以说学校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但仍然有这么多研究生不能正常毕业,确实令人痛心。再来看另一个数据,2019年,69名考生放弃湖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资格,2020年5月,25人放弃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资格。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难度加大随着就业难度加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目光锁定在考研,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从2016年的177万,增长到2020年的341万,五年时间将近翻了一番。在扩招18.9万的背景下,2020年招生人数也就100万左右,录取率约为3.4:1,有240左右的考生不得不面临考研失利的情况。考研难度加大,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考研人数多,二是多次考研的人较多,据相关数据统计,二战考研的学生超过了40%。三是不但要总分过线,单科也不能受限,而英语受限是是不少考生考研失利的原因。越是困难,越要准备充分,建议大家多研究真题,掌握题目套路,熟悉考试难度和体型,上面这套试卷汇总了2015-2020年考研的英语真题,非常适合复习备考阶段使用。来自不易的机会不好好珍惜,原因何在一面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一面是不好好珍惜,将机会轻易放弃。问题究竟在哪?第一,对部分同学来说,研究生学历不是那么重要。我的一位同学,毕业时毕业时研究生和公务员同时进入了复(面)试,因为公务员面试在研究生复试之前,她很自然地选择了公务员,放弃了读研。不过之后在考取了在职研究生,一点没耽误个人发展。第二,对学校或者专业不满意。这种情况多见于被调剂的同学,复习备考的过程很艰苦,考试的竞争又过于激烈,所以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不得不选择接受调剂。调剂就意味着没有太多选择,很难完全满意,一旦自己有了更好的出路,就可能选择放弃学业。第三,部分同学确实只适合考试,不适合科研。以2020年考研为例,苏州大学有5个专业复试分数线超过400分,中山大学数学院应用统计硕士,86人进入复试,其中74人的初试分在400分以上。这充分说明,要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有多不容易,但是不少考生考研目的并不清晰,“逃避式考研”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考研只是为了能够在学校里待得更久而已。第四,部分考生考生研究生之后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有机会,有平台,有老师指导,但还是有不少人不能正常毕业。能够考上研的人,应该少有人会因为智力问题而被退学,只能说是自己没有管好自己,没有认真对待学业。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以退学。所以多所学校对未达到要求的研究生进行清退也不难理解了。机会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不管何种原因,如此多的研究生不能正常毕业,非常让人惋惜。机会来之不易,获得了机会去不珍惜,一方面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部分同学对这样的机会求而不得;再就是,耗费了最宝贵的几年时间,却没有获得应有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对于这样的情况,最重要还是考生个人要对自己的未来又一个清晰的计划,不要人云亦云,盲目选择考研;学校的人才选拔方式还需要更科学合理,增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考察;在研究生的发展过程中,导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情况下,导师带的研究生还是不宜过多,缺少导师的引导和监督,部分研究生就容易放松自我,失去方向。

今我将出

江苏激光联盟秘书长单位苏州大学:2月底之前不开学

同舟共济,一起战“疫”——苏州大学致全体同学的一封信亲爱的同学们:见字如面。在这个不平静的寒假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你们和家人的健康平安也时刻牵动着学校的心。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学校积极防控,严阵以待,努力维护校园的安定与祥和;同学们也积极响应号召、支持配合有关工作,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和家庭的关爱者,不少同学还自发、主动联系学校捐赠物资、奉献爱心,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为大家的表现点赞!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确保同学们安全,学校决定2月底前不开学,请大家务必不要提前返校。学校将根据疫情发展和上级部署确定开学及返校时间,一旦确定将第一时间告知同学们并留出充足时间以方便大家出行,请大家耐心等待。这是抗击疫情的需要,也是国家对莘莘学子的关心与厚爱。对于同学们普遍关心的新学期课程安排、毕业实习、论文答辩、升学就业、海外交流等工作,学校正在研究制定相应预案,打造线上学习平台,优化线下管理流程,努力实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当然,同学们在享受“云拜年”“宅生活”等春节“新年俗”时,也别忘了在家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和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与老师、同学切磋琢磨,为顺利完成开学后的学习任务做足充分准备。此时此刻,身处天南地北的你们,是学校最牵挂最关心的所在。同学们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就是力所能及地为这场“战疫”做贡献。面对疫情,希望同学们做负责任的好公民,积极支持并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和所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做好居家观察或就诊;希望同学们做有担当的新青年,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带头做好自我防范和保护的同时,积极向家人和周边人宣讲防护措施,做科学防护的普及者和践行者;希望同学们做有温度的苏大人,秉承自助助人的优良传统,力所能及、尽己所长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同学们,你们和家人的健康平安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基石,如遇任何困难,请及时与学校联系,学校永远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在这场“战疫”中,苏大人一个都不能少。亲爱的同学,2020年的寒假定让我们终身难忘。请大家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社会的守望相助,有广大医务科研工作者的倾情付出,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我们静待花开,疫情退散,苏大再相聚!最后,祝全体同学和你们的家人身体健康、幸福平安!苏州大学 (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2020年2月5日01 特殊假期日,正是成长时先讲个故事。1665年,英国发生了大瘟疫。正在剑桥求学的牛顿,因为买不到口罩,被迫回老家自我隔离了2年。不能串门走亲戚,不能聚会喝酒吃大餐,离群索居的岁月是极其枯燥难耐的。但牛顿不是。他利用这段时间冥思苦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是什么力量让星星围着太阳转?”于是,他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两年,也成了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所以,利用这段时间,思考吧,冥想吧,成长吧,跟孩子一起。02 做好自己,树立榜样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妯娌的儿子,去年考上了北大。亲朋好友都很惊讶,没想到在我们这个小城,还能出这样一个学霸。我们家里人却很平静,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事。大妯娌为了带动儿子,确实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就跟老公一起报了在职研究生。三年时间里,每每吃完晚饭,他俩就跟儿子一起,趴在书桌上写作业。她的儿子大宇,刚进校门,看到的就是爸爸妈妈努力学习、认真写作业的样子,感受到的最大的习惯就是努力、专注。大宇假期曾在我家住过半个月。跟他相处的那半个月里,除了出来吃饭,他几乎都是待在书房里看书,学习。即便在饭桌上,跟他聊天的时候,他也是一副受到惊扰的表情,不知在思考什么。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这样专注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才奇怪呢。无独有偶。我的小妯娌一家,还真是另一个极端。小叔子喜欢锻炼,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外面打球、玩儿;小妯娌热衷美食,做出来的点心,我们常常以为是买来的,好看又好吃。他俩的共同特点是,不爱看书。我去他们家,见到的最多的场景就是:小叔子打球去了,小妯娌在厨房忙活,他们的儿子,要么是在客厅看电视、玩玩具,要么是在书房玩电脑。结果,去年他们的儿子中考,以超出分数线1.5分的成绩,堪堪升入高中。去年在庆祝大妯娌的儿子考上北大的家宴上,小妯娌和她儿子,都哭了。现在呢,各种辅导班恶补,成绩也没多大起色。无他,养成好习惯、打好基础的时机,都错过了。亡羊补牢,姑且为之,而已。03 高质量地陪伴,共同成长一个晴好的下午,我去公园溜达。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蹲在沙坑里挖沙。一铲子一铲子,将沙坑里的沙铲到红色的小桶里。“爸爸,满了,爸爸,满了。”他的爸爸,坐在沙坑边,在聚精会神地玩手机,没空搭理他,只道:“倒出来,再挖。”小男孩意兴阑珊,四处逡巡。终于发现了不远处有两只小泰迪,爬起来找小狗玩去了。我在边上看了足有10分钟。那个爸爸,始终没有发现他的儿子,被小狗拐跑了。直到孩子快要走得看不见了,我喊他,他才恍然起身,追儿子去了。这种“漠视式”地陪伴,根本就“看不见”孩子,更妄论高质量地陪伴了。有一句西方谚语,说“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个丑孩子。”咱们中国人,则爱说家里有一个“熊孩子”。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熊家长”;“熊孩子”的养成,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如果家庭教育有问题,孩子在学校里也就会成为“问题儿童”,打架斗殴,不负管教;学习不认真,成绩一团糟,闹得学校家里鸡飞狗跳。《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言传身教,上行下效。生命文化的传承,就是家长要与学校一道,教给孩子各种能力和知识,让他们心中充满善和爱。生活就是教育。作为父母,最大的成功,是教育出能与世界友好相处的孩子。利用这难得的长假,用心陪伴孩子,引导他认清生活,认清世界,认清自己,用你的灵魂,去唤醒、去推动孩子的灵魂,那么这个最枯燥难耐的假期,会是他一辈子温暖的记忆,也会给他铸就一生的铠甲。04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养不教,父之过。怎么教呢?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当然不仅仅是狭隘地引导孩子写作业,背书,默单词。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提升社会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情感管理能力。

结婚吧

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困:常在求职第一关就因“非全”被卡掉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看到相关报道时,201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别有感触。王璇回忆,由于学制是两年,2018年下半年,北师大心理学院一些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已开始找工作。“当时有不少学生反映,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面十分窄。”王璇说,为此,北师大心理学院还发了一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性质的说明》,解释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相同。但据王璇了解,2018年之后毕业的北师大心理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仍会遇到因“非全”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已不再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但情况仍待进一步改观。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李韵目前正在关注招聘信息,她说,“比较委屈的点在于,我们经过系统化严格培养出来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硕,最终却因为‘非全日制’被挡在招聘的第1道关卡外,在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招聘中不被认可。”近期,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仍有很多招聘单位明确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中,诸如落户优惠、人才补贴、就业岗位等也只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世今生”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相应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上述通知明确,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关于“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2017年教育部还曾作出过解释。关于单证研究生,其中提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此后,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明确,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前后两届研究生迥异的求职境遇但实际求职中,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境况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鲜明反差。“2016年我们专业招的还是全日制硕士,2017年起招的都是非全日制,我能明显感觉到2016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2017级的好。”李韵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2016级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现在在高校工作,部分还是教学岗;而2017级毕业生里,绝大多数人都遇到在招聘第一关就因“非全日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明显不如2016级的好。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然而,李韵没有感觉到求职境遇有明显改善。“很多次,初看网上某条招聘信息感觉自己很符合条件,点进去才发现要求学历为全日制。”李韵向澎湃新闻发来多条这类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些是招聘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的,也有些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的一些职位,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学历须为全日制。“有人一听‘非全’就觉得很水,怀疑是不是边工作边去买了个文凭,但我们学校真的对我们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严格地进行培养的。”李韵有些委屈地说道,求职时,明明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却因学历为“非全日制”被卡,而同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更容易得到认可,这让人很难受。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确实跟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差距。“我觉得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的时间和心思可能比全日制研究生要少些,而导师给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指导可能也相较少于全日制研究生。”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苏铭对澎湃新闻说道。但苏铭认为,即便如此,招聘单位也不应该在招聘的前置环节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设置障碍,至少应该给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收缩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曾报道称:政策(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的各方面规定)推出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对于此项旨在整体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规范化、高质量的改革,70%的考生表示“支持”。换句话说,《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可能一度带动了部分地方的研究生招生。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已呈缩减趋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称: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其中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数为3400人,2020年较2017年缩招1600人,仅计划招生1800人。报告还称,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如何破解“同等法律地位”难获同等机会问题?同属“统招双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些招聘单位并不了解存在非全日制却是统招统分、且双证齐全研究生,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一提到非全日制就会被质疑含金量。另外,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用人单位会更多参考人社部的政策,但据有些招聘单位称,‘人社部没有发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同等法律地位这类文件’。”李韵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款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属于发文的五部门之一。但从近日有关鄂尔多斯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的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误解。“虽然不应该歧视,可是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话,我读全日制干嘛?”“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的成人专科和本科太水。”“非全有多水自己不知道?”这类评论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的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报道还称,从生源上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总体上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再加上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占大多数,使得一部分人考不上全日制,从而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她的了解,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前就有工作、有工作经验,一般不存在就业被歧视或找工作难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如果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且实行培养之后定向就业,那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对此,熊丙奇分析指出,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杨颖秀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发展趋势。她以教育领域举例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还较低。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有利于在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眼下讨论正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问题,杨颖秀和熊丙奇都认为,用人单位应按政策规定,给予均等机会。熊丙奇还指出,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文中王璇、李韵、苏铭为化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这4所211大学被称为“考研终结者”,学生竞争压力大,很难上岸

最近知名考研导师张雪峰发文感慨,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422万,这个数字让他觉得相当无语。张雪峰老师无语,学生们看到这个数字更是十分头大。没想到今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如此之多,完全超出了预期。为什么今年考研人数激增?从历年考研数据来看,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目前考研已经成为学生毕业时必选的出路,出现这样的状态也在大家意料之中,但是没想到这个趋势来得这么猛烈,这里我们就来看看考研人数激增的原因。原因一: 本科生逐年扩招,导致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多这几年本科生不断扩招,直接导致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多。从数据上看,2017年应届生人数是700万,其中有201万人报名研究生考试。到了2020年,应届生人数增长到了874万,那么相应考研的学生当然也会更多。原因二:本科生就业压力大,通过读研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竞争力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本科生在求职时的优势变弱了。非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很多“双非”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倾向于考研,通过读研究生来提升学历,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原因三:在职员工也有考研需求,提升自身在工作中的竞争力考研大军中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不少社会在职人员。他们选择考研究生,是为了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让自己的职业晋升之路更畅通。他们有的选择考全日制研究生,有的选择考在职研究生,但目的是一样的:提升竞争力。原因四:通过考研圆名校梦,选择更好的高校不少学生对自己本科院校并不是很满意,他们希望通过读研来圆名校梦。这些学生可能在高考中发挥失误,可能志愿填报失利,才考到了现在的院校。他们对此感到非常不甘心,想要实现名校梦就只能参加研究生考试。实际上在考研的学生中,大家都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考研目标都是名校。不过学生们心里也清楚,985高校没有那么好考,所以会选择稍微差一些的211高校。不过211高校的报考难度也不低,部分高校上岸难度相当大。这4所211高校,被称为“考研终结者”:暨南大学:这所高校由教育局、统战部和广东省共同建设,名气大实力也很强。这所高校最厉害的专业是经管,考上该专业的研究生难度非常大,很多学霸级的学生都不敢轻易尝试。选择报考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学生“陪跑”的几率很高。郑州大学:别看郑州大学不算是特别有名气的211高校,其实报考难度并不低。郑州大学最厉害的是工科类专业,学生如果想报考该校工科类的研究生,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大家面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上岸的可能性不是很高。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每年都有3万多人报考,今年的报名人数预计要更多一些。原本学生是冲着学校的名气和地理位置优势报考的,但是最后却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如果你不是成绩特别拔尖的学霸,就不要报考这么难考的高校了。上海大学:这所大学在全国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实际上它也是一所实力很不错的211高校。而且学校有着非常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学生毕业后能留在大城市工作。目前这所高校的考研热度也很高,工科专业的热度尤其高,大家要慎重报考。对学生来说,备战研究生考试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成功率?制定好考研计划,按照计划逐一进行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就应该为考研做准备。此时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出路已经做好打算,是考研还是工作,必须要拿出决策方案。如果下决心考研,就要制定好具体的考研计划,这样备战的时候才更有执行力。大家的考研备战计划要做得比较具体,不然很容易拖延甚至放弃。可以在每个学习阶段给自己制定小目标,按照这个计划来学习,对小目标逐个击破,提升学习效率,推进学习进度。都说“预则立”,考研也是如此。选择适合的专业,做到不盲目跟风在考研的学生中,不乏跨专业报考的情况。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跨专业报考,是因为对自己的本科专业不满意。这种情况当然可以理解,但是跨专业报考难度很大,学生要有自己的优势,才能竞争过那些本科就是该专业的学生。因此大家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能盲目跟风报考。如果大家没有报考理工类专业的需求,建议大家选择不用考数学专业。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增加上岸的成功率。和同学组队学习,互相监督考研是个持久战,学生需要准备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是不能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学习节奏的。而一个人复习,通常容易感到迷茫无力,很快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同学组队学习情况就明显不同。建议大家可以和同学一起组队学习,三五个同学每天一起去图书馆打卡,学习氛围得到明显提升,学习效率也会比较高。而且大家还能互相监督,不太容易出现懒散懈怠的问题。坚持到最后就是成功,过程中大家无需考虑太多。结语:考研考的是学生的实力,同时学生们在报考时也要讲究策略,别扎堆报考太热门的院校和专业。有的学生备考并不充分,但是报考的院校和专业适合,最终也能成功上岸。今日话题:大家觉得,还可以怎样提升考研成功的几率呢?#教育分享官#

故往见之

最新考纲!考研院校那些事儿之苏州大学(上篇)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因其所处地域与学科实力,成为历年考研er们报考的“重灾区”,苏州大学2020届报考人数3w+,热门专业报录比接近或超过20:1。那么,苏州大学都有哪些专业,报考性价比如何?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分析分析。一、学院简介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精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苏州大学分为三个校区:天赐庄校区(本部),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二、招考概况今年,受疫情影响,苏大研究生扩招,由2020届拟招生4500人升至2021届拟招生5320人,扩招幅度比较大,但显而易见在今年就业压力大的现实下,会有更多应届、往届生转战考研。从拟公开招生人数来看,各专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扩招,苏大响应国家政策,在专硕方面的扩招幅度最大。苏大近几年的考研参考书目基本都没变,这就方便考生根据历年的参考书目、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三、专业分析1、政治与公共管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硕招生基本上都是个位数,专硕只招收非全日制。苏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录取时需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录取后不转户口、不调档案、不安排住宿等。今年苏大政治学院扩招的方向主要在专硕,增加了40个名额,学硕少了4个名额。该学院分数线学硕看专业给分,一般370左右,有个别专业分数线400+;非全正常190+。2、东吴商学院苏大商院是报考的热门学院,招录比常年接近或者超过20:1,其中会计、工商管理、税务、金融均为专硕。商院学院招生人数专硕比学硕要多,其中工商管理和会计专硕只考199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商学院经济类学硕复试线362,金融专硕363,管理类学硕381,专硕232。3、王健法学院法学院也是苏大研究生报考的热门学院,报录比接近或者超过10:1,所以想要报考法学院的同学们建议报考专硕。2021年的法硕扩招主要在专硕,学硕反而减招了。法硕考的都是英语一,学硕和法律(非法学)专硕除了英语一外还可以报考日语。法硕国家线常规是325,苏大自主划线是法律(法学)325,法律(非法学)333。4、文学院文学院同样作为同样作为报考“重灾区”,报录比接近或者超过10:1,同时它的推免人数较其他学院来说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同样推荐报考专硕。文学类国家线是355,苏州大学看专业不同,学校自主划线从360-400不等,具体看报考专业。5、传媒学院神仙打架的地方,文学类中最热门的专业非传媒类莫属,历年的分数线令人叹为观止,这类专业因为不考文科以及自身的特性,是跨考热门。传媒学院2021年扩招名额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复试线355,新闻与传播370。四、复试苏大的复试还是很公平公正的,复试时老师甚至连本校学生也照刷不误,所以宝宝们完全不用担心复试公平性问题,自信点,言之有物就好。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面试由考生个人陈述、外语(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测试、专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部分组成,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五、总结苏州大学是历年考研的“网红学校”,文学类的报录比基本都为10:1甚至20:1,想要报考文学类特别是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的建议选择专硕,这样考上的希望大一些。理工科类相对于文学类的报录比没那么恐怖,但差不多也要3:1,也有6:1,下篇小编就给大家来具体分析一下理工科类。

大盗乃止

无笔试!招511人!2020苏州面向“双一流”人才招聘啦!

苏州市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正式启动,发布招聘公告。根据该计划,苏州将引进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到苏州市、县两级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2020年苏州计划选聘511人,相较于2019年增加了66人!此次计划选聘的511人中,市级岗位169人,其中国企114人,事业单位55人;县级市(区)级岗位342人,其中国企40人,事业单位302人,具体招聘详情看下图。这次的苏州定岗计划都是纳入编制内的,且优秀者还被纳入当地的优秀年轻干部库,进行培养管理。在苏州工作期间,根据单位性质和所在地相关人才政策,可申请享受相应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等待遇。叶子查看了苏州各个区的招考公告发现了以下三个注意点!一、选聘对象面向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应届优秀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和在职研究生),2020年应届毕业生须于2020年8月31日前取得相应的学历和学位证书“双一流”指的是什么?211、985吗?“双一流”指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其中江苏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其中“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江苏的高校学科是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可见这次招聘的招聘对象都是属于顶尖的一拨人才。公众号后台回复“双一流”获取高校名单。二、报名与资格初审本次选聘采用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结合的方式,每人限报一个岗位。现场报名:市选聘办、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牵头分别在部分高校组织专场选聘活动,接受现场报名,进行资格初审。网上报名方式:应聘人员填写《报名登记表》电子版,连同应聘材料的扫描件电子版一并打包发送至选聘单位的电子邮箱,标题统一为:“姓名+毕业院校++手机号码”。工作人员收到应聘材料后,及时进行初审并与应聘人员回复确认。部分地区在地方官方网站上进行报名。三、招考环节此次苏州的招考岗位全部没有笔试,都是对资格审查者进行综合能力素质评价。评价依据考生报名时上传的资料(未上传佐证资料的项目不计分),从在校期间表现、获得的各类荣誉、实践实习经历等方面综合打分。按照一定的比例从高到低确定面试进入面试人员的名单,不足比例的,直接按实际报名人数进入面试环节。面试的内容以考察拟任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为主。面试可采用结构化小组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专业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所以考生需要灵活面对面试类型。苏州市的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实质是抢人才,想让本地的优秀人才可以回流,也是让更多的人才来苏州。苏州市专业人才定岗特选计划,在事业单位统考迷雾重重和各个事业单位紧缩编制的背景下进行的,此次的大量编制难能可贵。人才一直是被争抢的对象,各个城市相继推出人才引进计划,如武汉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天津人才引进政策;甚至直接进入高校进行人才抢夺。相较于2019年招聘445人,2020年选聘增至511人!我们不妨可以大胆的猜测,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今后选聘人数会不会逐年增多,成为江苏其他各个地市人才引进的计划模板?

困也为祥

2020年考研人数将超300万,考研你准备好了吗?

交汇点讯 2020年考研网上报名火热进行中。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场准备已久的战役。一个水杯、一个书包、一个手机。这一年来,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张雪杉(化名)每天早上都带着这三大件出门,到附近大学的自习教室,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月租1000元的隔板小单间。晚上回家,偌大的校园只有秋风的声音,还有自己默念的单词声。张雪杉去年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最后铩羽而归。“去年每天学习10多个小时,从9月份到12月份,我总共只出过校门两次,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雪杉说,自己的分数并不算低,但竞争激烈,所以这两年法硕的复试线水涨船高,考研路越来越难走。(一)人数爆棚!考研是全家人的战斗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已日渐明显。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了201万人,为当年应届本科毕业大学生人数的52%,2018年考研人数238万,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增幅21.8%。通过报考人数增长趋势和目前高校报考的情况分析,2020年报考人数或可达330—340万。从2015年到2019年,江苏考研报名人数从10.4万、11.6万、14.4万、17万到21.2万,实现了翻番。各高校的研究生报名数据也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去年不少高校就出现了研究生考场安排的新难题。比如南京大学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400人左右,网报27000人,比2018年增加37%。江苏大学2019年的硕士报考人数是10232人,比2018年增长34.2%。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加入考研大军。一方面是对自我提升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想要追求更高的就业起点和薪资。“不考上研究生,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 张雪杉很坚定地告诉记者,即使今年再战失败,她仍然会选择再来一次。像张雪杉一样执着考研的不在少数,也带热了不少考研公寓和寄宿式考研培训辅导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生肖笑(化名),‘三战’才在去年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头年考东南大学没考上,我就在大行宫附近租了房,结果再战失败。第三年我找了个寄宿考研的地方,那里有不少跟我一样的考生,不像一个人那么压抑。”肖笑的“三战”成功有点戏剧性,她并没有考上当年报考的苏州大学社会学,却意外接到了南航社会学专业(非全日制)的调剂面试通知。尽管只有周末上课,毕业证书上还有个“非全”,肖笑觉得,也算圆了一个名校梦。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觉得,读研就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和就业。在很多家庭,考研已经和高考一样,不是考生一个人在战斗。“第一年我没考上,我爸说没事,你上进我们绝对支持!”雪杉说,自从自己决定考研,家里报培训、买资料,一样没差,所以爸爸鼓励的话一说,“我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感觉儿子比高考还拼!每天不出门,晚上复习到一点多。”家在扬州的考生家长嵇女士说,她的儿子想得很清楚,直接去行业公司竞争力不强,国考通过率也很低,后路岌岌可危。除了做好后勤服务,自己做的,只能是默默地给儿子加油。(二)考研难在哪?研究生扩招“去粗取精”与考研热相应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正在有计划的增长。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我国2020年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90万人。按此推算,每年招生人数的增幅近5%。那为何考研还如此之难?有研究生院老师介绍,有推免资格的名校,早早地通过校内保研、校际互推、夏令营等方式提前锁定了候选人,保研率不断提高。比如在南大2019年公布的推免名单中,推免录取就有2000人,占总录取的计划的50%。想要获得名校推免,本科“985”“211”基本是标配。本科是一所独立学院的小华自嘲,“高考的时候身边保送的全校也就那么一两个,现面临很多‘躺赢’的对手,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其次,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名额主要用于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急需的专业硕士。根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显示,南京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701人,2018年招收5201人,增幅达到了10.64%。但在其中,学术性硕士的增幅仅为1.35%,专业硕士增幅达到18.49%。增加专业硕士比重,主要是适应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结构需要。但由于门槛低,培养模式不成熟等问题,专硕一直遭遇应届生的冷遇。但自非全日制在职硕士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后,很多应届生因成绩不够,被调剂到了非全,成了校园里奇怪的群体,尽管是脱产学习,但学校不安排住宿,且只有周末上课。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这些“退而求其次”的应届生,实际上也拉高了他们进入复试的平均分。金融业已工作了近十年的林萍,今年报考了南大的MBA。“我平时工作很忙,还要带两个娃,如何和应届生竞争是个大问题。”“截至本月15日,2020年考研报名持续了6天,我校网报人数与去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增幅更为明显。”扬州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统一划线,对忙于工作少有闲暇学习的考生而言是增加了难度。但这也是教育部门“去粗取精”的过程。(三)提高含金量,研究生教育严把“出口”关不可否认,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模式。根据《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江苏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6:4。近几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量基本上全部用于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江苏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达8.63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2.91%。“人们对职业发展的更高需求催生了考研热,推免生挤占名额使得考研路更窄,加上招生结构(学术,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与报考结构性矛盾,使得考研形势日益严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孙俊华表示。“应届生不愿意读专业硕士,非应届生又考不上。” 有专家表示,从往年很多学校招生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仍有空缺,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却爆满。随着专硕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日渐强烈,这种结构性矛盾将会逐步缓解。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在研究生教育中深入贯彻“适合的教育”科学理念。近年来,省教育厅积极构建完善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包括支持和鼓励高校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目前,不少高校也都建立了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只要进门,就能毕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江苏高校因超出最长学习年限淘汰清退研究生人410人,中期考核未通过淘汰清退研究生23人,其他原因淘汰清退研究生323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攻读研究生。攻读研究生,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基础,要对科研有兴趣,且能执着刻苦,读研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事。”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拓

多而无已

2018报考在职研究生,可选的学校和专业有哪些?

报读在职研究生,你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有哪些学校可以报,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依旧是老规矩,根据两种不同的报考方式来看。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主要为学硕,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还有3个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招生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学位网(www.cdgdc.e.cn)查询。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主要为专硕,学硕还很少。我国目前有40个专业硕士:金融、应用心理、口腔医学、应用统计、翻译、公共卫生、税务、新闻与传播、护理、国际商务、出版、药学、保险、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资产评估、建筑学、军事、审计、工程、工商管理、法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农业推广、会计、警务、兽医、旅游管理、教育、风景园林、图书情报、体育、林业、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艺术、中医,但并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非全日制的招生,也不是每所学校都有招生。招生学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江苏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研招网(http://yz.chsi.com.cn/)查询。了解清楚在职研能报的学校和专业之后,那大家就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学费、地域和兴趣爱好等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