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看到相关报道时,201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别有感触。王璇回忆,由于学制是两年,2018年下半年,北师大心理学院一些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已开始找工作。“当时有不少学生反映,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面十分窄。”王璇说,为此,北师大心理学院还发了一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性质的说明》,解释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相同。但据王璇了解,2018年之后毕业的北师大心理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仍会遇到因“非全”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已不再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但情况仍待进一步改观。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李韵目前正在关注招聘信息,她说,“比较委屈的点在于,我们经过系统化严格培养出来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硕,最终却因为‘非全日制’被挡在招聘的第1道关卡外,在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招聘中不被认可。”近期,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仍有很多招聘单位明确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中,诸如落户优惠、人才补贴、就业岗位等也只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世今生”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相应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上述通知明确,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关于“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2017年教育部还曾作出过解释。关于单证研究生,其中提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此后,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明确,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前后两届研究生迥异的求职境遇但实际求职中,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境况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鲜明反差。“2016年我们专业招的还是全日制硕士,2017年起招的都是非全日制,我能明显感觉到2016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2017级的好。”李韵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2016级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现在在高校工作,部分还是教学岗;而2017级毕业生里,绝大多数人都遇到在招聘第一关就因“非全日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明显不如2016级的好。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然而,李韵没有感觉到求职境遇有明显改善。“很多次,初看网上某条招聘信息感觉自己很符合条件,点进去才发现要求学历为全日制。”李韵向澎湃新闻发来多条这类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些是招聘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的,也有些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的一些职位,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学历须为全日制。“有人一听‘非全’就觉得很水,怀疑是不是边工作边去买了个文凭,但我们学校真的对我们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严格地进行培养的。”李韵有些委屈地说道,求职时,明明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却因学历为“非全日制”被卡,而同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更容易得到认可,这让人很难受。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确实跟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差距。“我觉得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的时间和心思可能比全日制研究生要少些,而导师给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指导可能也相较少于全日制研究生。”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苏铭对澎湃新闻说道。但苏铭认为,即便如此,招聘单位也不应该在招聘的前置环节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设置障碍,至少应该给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收缩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曾报道称:政策(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的各方面规定)推出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对于此项旨在整体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规范化、高质量的改革,70%的考生表示“支持”。换句话说,《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可能一度带动了部分地方的研究生招生。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已呈缩减趋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称: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其中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数为3400人,2020年较2017年缩招1600人,仅计划招生1800人。报告还称,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如何破解“同等法律地位”难获同等机会问题?同属“统招双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些招聘单位并不了解存在非全日制却是统招统分、且双证齐全研究生,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一提到非全日制就会被质疑含金量。另外,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用人单位会更多参考人社部的政策,但据有些招聘单位称,‘人社部没有发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同等法律地位这类文件’。”李韵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款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属于发文的五部门之一。但从近日有关鄂尔多斯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的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误解。“虽然不应该歧视,可是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话,我读全日制干嘛?”“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的成人专科和本科太水。”“非全有多水自己不知道?”这类评论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的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报道还称,从生源上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总体上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再加上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占大多数,使得一部分人考不上全日制,从而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她的了解,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前就有工作、有工作经验,一般不存在就业被歧视或找工作难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如果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且实行培养之后定向就业,那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对此,熊丙奇分析指出,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杨颖秀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发展趋势。她以教育领域举例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还较低。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有利于在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眼下讨论正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问题,杨颖秀和熊丙奇都认为,用人单位应按政策规定,给予均等机会。熊丙奇还指出,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文中王璇、李韵、苏铭为化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研究生初试结束,所以考生们,你离研究生还差一步——研究生复试。所以现在复试分数线是考生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复试线分为国家线、校线、院线及专业线,其中直接决定考生能否参加复试的专业线最重要。但是现在2020年考研复试线尚未出炉的情况下,近三年专业复试线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为便于考生们参考,考研逆袭哥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整理了含苏州大学在内全国百所高校的各个学院所有专业近三年的专业(方向)复试线及复试细则等信息 。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或公布后的初试成绩,结合往年复试分数线,提前做出判断,从而未雨绸缪先发制人。其余所有学院专业分数线信息,请关注“考研逆袭哥”查看,更有独家苏州大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助你成功上岸,圆梦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校训我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是在苏州大学读的,我对苏大充满了感情,学校古朴的老建筑、优美的校园环境至今让我怀念。毕业这几年,苏州大学从全国各地引进了不少优秀人才,发表了很多高引用率的论文,在高校排行榜中的排名不断上升。在著名的泰晤士排名中,2017年苏州大学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13名。在世界四大高校排名之一的软科高校排名中,苏州大学位列大陆地区第18位。苏州大学的排名在一众排行榜中,苏州大学的排名超过了不少985高校,这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的自媒体把苏州大学称为中国最会吹牛逼的大学。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为在苏州大学生活、学习了七年的人,有一定的发言权。各大排行榜对苏州大学的排名有一定的依据。国外的各类排行榜主要依据高校的优质论文发表数量和征引率来给高校排名,苏州大学的高排名表明苏州大学这些年的人才引进工程是很成功的。这些年苏州大学从中西部地区引进了不少顶尖人才,发表了一系列的优质论文。高端人才的引进,自然有助于学校水平的进步。教师师资力量方面的进步,并没有带来生源质量的飞跃。苏州大学这些年的高考分数线仍然像十年前一样,与南京师范大学、矿业大学在同一水平。苏州大学的学风依旧像我本科时那样,很多本科生沉溺于打游戏,很多研究生只想混文凭,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虽然不少,但是往往选择到更高水平的学校就读。我认为无论是苏黑,还是苏吹,都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苏州大学的未来,在于他能否用师资力量换来学风的改进。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入选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初试考试已经结束,标志着本年苏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落幕,考生们最近最关注的就是复试分数线。复试线分为国家线、校线、院线及专业线,其中最重要的专业线直接宣告考生能否参加复试。在目前2020年考研复试线没有公布,对于预测自己是否可以进入复试,近三年的复试线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为便于考生们参考,考研逆袭哥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整理了含苏州大学在内全国百所高校的各个学院所有专业2017-2019的专业(方向)复试线及复试办法等信息 。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或公布后的初试成绩,结合往年复试分数线,提前做出判断,一战成研。苏州大学其余所有学院专业分数线信息,请关注“考研逆袭哥”查看,更有独家苏州大学大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助你成功上岸,圆梦苏州大学!
因疫情影响,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拟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预计安排在5月中下旬,为便于考生提前做好复试准备,现预通知如下:一、复试资格审查材料准备请考生务必按照要求,准备好以下材料的清晰扫描件,并按序整理成一个PDF文件,文件首页须做好目录,文件命名为“报考专业名称+考号+姓名”,以备后续提交审查。其中1-5为必需提交的材料。1. 有效居民身份证件正反面、初试《准考证》、毕业证(应届生需提供完整注册的学生证)、学位证书。2. 报名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境外学历的提供教育部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3. 现场确认时未取得本科毕业证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如此时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书,需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4. 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加盖公章或档案所在单位提供并加盖公章)。5. 填写完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和《诚信网络远程复试承诺书》(见附件)。6.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应届生可以提供初稿)、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单、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等能够证明个人能力、成果等的材料。7. 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具体查看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复试细则)。二、网络远程复试相关准备1. 设备配置准备:采用双机位进行面试,需准备电脑1台和安卓系统手机1部。(1)建议考生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面试。不可以使用耳机,如果电脑本身配置的摄像头、话筒效果较好,可直接使用。如果是普通PC电脑,需要另外配备摄像头,麦克风、音箱,可正常进行视频软件视频通话功能。电脑操作系统建议为Windows 7及以上版本,提前安装chrome浏览器最新版(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intl/zh-CN/chrome/)。(2)手机需具有高质量视频通话功能,建议准备手机支架。考生须将手机屏幕锁定设置成“永不”,并开启勿扰模式。(3)考生需提前测试设备和网络,须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确保余额充足。建议考生尽可能做好三种网络准备方案: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手机4G/5G热点。建议电脑优先使用有线网络。2. 面试环境要求:考生需要在独立安静的房间独自参加面试,周围环境不得对面试产生干扰。需保证房间内网络信号质量满足视频通话需求。面试过程中,面试房间内除考生本人外不能有其他任何人员。需检查面试环境光线,保持明亮,不能过于昏暗,也不要逆光,可提前通过摄像头检查亮度是否合适。3. 诚信复试: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级考试。考生要确保所提交材料真实,诚信守规参加复试。按照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保密管理规定,任何人员(含考生)和机构(学校授权除外)不得对复试过程录音录像、拍照、截屏或者网络直播,不得传播试题等复试内容,否则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其他事项1. 一志愿报考我校且不低于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一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进入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复试分数线查询网址:http://yjs.suda.e.cn/a3/f1/c8365a369649/page.htm。2. 我校研究生复试录取等信息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和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官方网站公布的为准。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近日,澎湃新闻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看到相关报道时,201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别有感触。王璇回忆,由于学制是两年,2018年下半年,北师大心理学院一些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已开始找工作。“当时有不少学生反映,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面十分窄。”王璇说,为此,北师大心理学院还发了一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性质的说明》,解释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相同。但据王璇了解,2018年之后毕业的北师大心理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仍会遇到因“非全”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已不再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但情况仍待进一步改观。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李韵目前正在关注招聘信息,她说,“比较委屈的点在于,我们经过系统化严格培养出来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硕,最终却因为‘非全日制’被挡在招聘的第1道关卡外,在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招聘中不被认可。”近期,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仍有很多招聘单位明确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中,诸如落户优惠、人才补贴、就业岗位等也只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世今生”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相应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上述通知明确,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关于“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2017年教育部还曾作出过解释。关于单证研究生,其中提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此后,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明确,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前后两届研究生迥异的求职境遇但实际求职中,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境况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鲜明反差。“2016年我们专业招的还是全日制硕士,2017年起招的都是非全日制,我能明显感觉到2016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2017级的好。”李韵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2016级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现在在高校工作,部分还是教学岗;而2017级毕业生里,绝大多数人都遇到在招聘第一关就因“非全日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明显不如2016级的好。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然而,李韵没有感觉到求职境遇有明显改善。“很多次,初看网上某条招聘信息感觉自己很符合条件,点进去才发现要求学历为全日制。”李韵向澎湃新闻发来多条这类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些是招聘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的,也有些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的一些职位,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学历须为全日制。“有人一听‘非全’就觉得很水,怀疑是不是边工作边去买了个文凭,但我们学校真的对我们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严格地进行培养的。”李韵有些委屈地说道,求职时,明明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却因学历为“非全日制”被卡,而同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更容易得到认可,这让人很难受。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确实跟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差距。“我觉得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的时间和心思可能比全日制研究生要少些,而导师给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指导可能也相较少于全日制研究生。”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苏铭对澎湃新闻说道。但苏铭认为,即便如此,招聘单位也不应该在招聘的前置环节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设置障碍,至少应该给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收缩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曾报道称:政策(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的各方面规定)推出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对于此项旨在整体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规范化、高质量的改革,70%的考生表示“支持”。换句话说,《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可能一度带动了部分地方的研究生招生。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已呈缩减趋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称: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其中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数为3400人,2020年较2017年缩招1600人,仅计划招生1800人。报告还称,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如何破解“同等法律地位”难获同等机会问题?同属“统招双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些招聘单位并不了解存在非全日制却是统招统分、且双证齐全研究生,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一提到非全日制就会被质疑含金量。另外,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用人单位会更多参考人社部的政策,但据有些招聘单位称,‘人社部没有发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同等法律地位这类文件’。”李韵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款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属于发文的五部门之一。但从近日有关鄂尔多斯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的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误解。“虽然不应该歧视,可是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话,我读全日制干嘛?”“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的成人专科和本科太水。”“非全有多水自己不知道?”这类评论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的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报道还称,从生源上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总体上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再加上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占大多数,使得一部分人考不上全日制,从而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她的了解,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前就有工作、有工作经验,一般不存在就业被歧视或找工作难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如果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且实行培养之后定向就业,那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对此,熊丙奇分析指出,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杨颖秀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发展趋势。她以教育领域举例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还较低。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有利于在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眼下讨论正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问题,杨颖秀和熊丙奇都认为,用人单位应按政策规定,给予均等机会。熊丙奇还指出,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
教育观察日前,苏州大学在校内积极开展2019年“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的遴选工作。选拔出的一批学术型优秀硕士研究生新生,将以“博士研究生候选人”身份直接进入“绿色通道”,修读硕博一体化研究生课程,考核合格后,还能直接转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开展科学研究。2017年底,苏州大学作为全国范围内遴选的14所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去年,学校出台系列文件,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等方面全面改革。“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正是该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后新推出的。研究生:“333”选拔录取 培养精英人才今年报考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多达31795人,近3年报考人数也一直稳居江苏省高校榜首。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苏州大学,为何要破冰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是改革深入的内生动力。”苏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曹健介绍,学校现有1.7万余名在校研究生、3000多名校内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学位点覆盖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这为改革培植了土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大学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在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上先行先试。去年,学校在保留原有公开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的招生方式上,又启动实施了“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333”招生选拔模式。首批2018级录取的学术型硕士生中,经本人申请、学校考核、双向选拔,共有15个学院(部)的70名学生入选。物理学专业研一学生田宇,在入选“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后深刻体会到科研学习的充实,他除了要参加2年硕博一体化课程学习,还有3年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阶段的学习,学习内容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交叉学科。“因为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我会主动用心地去开展一些科研探索,定期与导师交流研究方案。”田宇说,目前自己已有一项自主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未来通过交叉学科研究,希望开展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工作。“‘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并非简单的‘硕士+博士’培养,而是贯通硕博培养过程,实行连续、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卢玮解释,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活力,引导学生在“真学”问题上实现重点突破。导师:逢招生必申请 还要具备“3+1”能力优秀人才的选拔方式拓宽,是否意味着导师省心省力?早在2010年,苏州大学就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导师学院,至今,在苏州大学导师学院参加培训的教师已超过2000人次。“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导师承担起‘无限责任’,既当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事业伙伴和人生朋友。”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看来,师生就像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既有共同维护的学术共同体,也有共同成长、共克难题的联系。“导师”不是固定头衔,而是指导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工作岗位。为更加明确导师岗位责任,去年4月,苏州大学出台文件打破导师终身制这一坚冰,向所有符合上岗招生条件的、具有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教师全面开放博士研究生招生岗位,实现导师竞争上岗。不惟资历、不惟头衔和年龄,但“逢招必申请”。在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申请制中,苏州大学明确规定申请导师需具备“3+1”能力,“3”是指在“科研活跃度、学术贡献度、师生关系和谐度”三方面具有突出成绩,通过教书育人、学术水平、科研条件、科研平台等方面综合考核竞争上岗;而“1”要求首次招生的导师需在上岗前参加导师学院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以充分了解掌握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各项政策、规章和制度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顺应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主线,苏大蹄疾步稳地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以此带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整体提升,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学校对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落到实处。”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张艾情 姚 臻
日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Nature》发表了以苏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研究论文《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报道了面内各向异性和超低损耗声子极化激元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研究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纳米尺度定向控制光传输和光-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崭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排名第一的第一作者是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硕士研究生马玮良。在硕士就读期间便能做出有如此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消息一出,便备受关注。充分开发自主性学习2011年,马玮良进入苏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又选择考入苏大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马玮良同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基础课程为主,马玮良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努力补足理论上的“短板”,这为他后续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对科研感兴趣,他选择考研并最终如愿,而之所以选择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则是看中了学院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际应用研究方面的成绩。“我想在材料、生物化学、物理等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正是我的兴趣点,所以我选择了跨学院考研。”初进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实验室,导师鲍桥梁教授便鼓励马玮良独立开展课题研究。马玮良坦言,当时作为“科研新人”感到压力很大,最初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实验室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地感染着马玮良,他大量阅读文献,学习别人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只要有疑问都会主动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就这样一步步逐渐走出迷茫找到了科研的方向。“他勤奋刻苦,不骄不躁,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物理概念有强烈的求知欲,日常学习中养成了追根溯源的好习惯。”在导师鲍桥梁教授眼中,马玮良一直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并能持之以恒地努力钻研,十分难得。作为教育部首批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汇聚了材料、物理、化学、光电、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青年科学家,且大都是从国外顶级大学学成归来,他们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对科研有着极强的敏锐性与执着追求,常常鼓励学生进行未知的探索。鲍桥梁教授便是其中一员,其“非填鸭式”的指导也让马玮良颇为认可。“鲍老师会在科研方向上帮我们把脉,很多时候他‘放手’让我们自己去探索,鼓励大家多做尝试,多关注自己与别人课题的‘不一样’,遇到困难再一起攻关,他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马玮良说,纳米科技学院公共实验平台上的大型仪器是需要预约才可使用的,因为做研究都要用仪器,所以“抢机时”的现象在学院比比皆是。遇到“瓶颈问题”亦或是机遇在鲍桥梁教授的指导下,马玮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将科研方向定位于新型二维光电材料光学性质的研究。自然界中许多晶体材料都表现出双折射行为,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操纵。由于晶体尺寸和入射光波长与双折射强度成比例关系,3-300 μm区域的中远红外光往往需要几个厘米厚的晶体才能实现,进而限制了光学器件的微型化发展趋势。锚定难点,课题组进行反复尝试,利用双曲性材料折射光的两个垂直轴在同一面内这一特性,实现了在纳米尺寸内对光的传播特性进行动态调控,为新型材料体系的研发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高灵敏的生物化学传感等开辟了新的通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光关进笼子里’。”说起这次《Nature》论文的发表,马玮良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作为硕士,能够发这样级别的文章,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有了师兄师姐的铺垫,实验过程就相对容易了一些,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研究工作不可能是单枪匹马的,团队协作十分重要。”事实上,马玮良所在的课题组已持续关注这项课题三年之久,并与国外课题组也展开了深度合作,不断地深入挖掘才取得了突破。马玮良说,每当科研遇到困难,鲍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多思考,脚踏实地坚持走下去。“他一直对我说,科研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到结果,但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让你发现惊喜。” 导师的言传身教让马玮良更专注于科研,学会了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开始不要设想会做出怎样的结果,对某个科学问题感兴趣就努力探索,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不解,但不要忽视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或许就是突破口。”在他看来,科研过程中要重视失败和挫折,遭遇的瓶颈和痛点或许就是科研中更为重要的财富。鲍桥梁教授团队合影优质科研平台助力梦想近年来,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以优质的资源配置为依托,组建起一支多学科融合的高水平青年师资队伍,构建起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探索出一条创新之道。为了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了全英文教学专业课和国际化课程体系,还专门成立了由外籍教师提供咨询辅导的英语语言中心,并经常聘请国外著名科学家前来作讲座和学术报告。“学院为同学们在科研上遇到的英语问题专门开设了针对性课程,包括英文报告思路的整理、英文文章的撰写以及如何科学阐述实验结果等内容,非常实用,对我帮助特别大。”马玮良表示,要紧跟国际科研前沿,就需要阅读大量高水平文章,而学院提供的资源为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文文献的大量阅读让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为了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通过与国外学术大师共建著名科学家国际实验室、院际协议合作、学生联合培养等方式,不仅把优质的科研资源“引进来”,也鼓励更多的同学“走出去”开拓视野。研二时,马玮良在鲍桥梁教授的引荐下前往西班牙nanoGUNE纳米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术交流。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对所做课题的物理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该从怎样的方向和角度开展科研大有启发,更是促成了双方在研究项目上的合作。马玮良及所在团队和该中心的教授就理想模型的建立以及机制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剖析,共同挖掘出此项科研工作的潜力。“他们对这篇论文也做出了许多贡献,这种合作交流也是非常关键的。”“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开展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科研工作,放飞自己的科研梦想。”谈到未来的规划,马玮良说,自己已经获得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即将前往澳洲继续深造,在科研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来源:苏州大学
2021教育硕士已公布招生简章院校名单汇总(江苏)近日,各大高校陆续公布了招生简介,部分院校的信息较往年发生了一些变化,想考教育硕士的朋友一定想知道自己专业的情况,还不快跟必尚考研一起来看看!1. 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特别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相关专业:教育管理,学科教学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专业:教育管理3.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相关专业: 教育管理4. 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坐落在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学校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相关专业:教育管理,学科教学,学前教育,小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5.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相关专业:心理健康教育6.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第一任校长。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相关专业: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7.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相关专业: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目前,江苏地区公布招生简章的院校大概就是这些,都是一些考研性价比较高的院校,考试范围:政治+英语2+333教育综合+专业课。最后,2021考研时间和报名时间也已经在网上公布了,如果你在浏览途中遇到任何与考研相关的问题,欢迎随时来咨询必尚考研!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考研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苏州大学中外合作教育项目创办于2004年,是经江苏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在教育部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上查询,与普通留学培训项目、直通车项目有着本质的差别。现已与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六所高等学校开展多层次、多专业的合作办学。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条稳妥、便捷、省钱的留学通道。办学14年来,项目始终坚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既懂专业又具备较强英语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截止2017年9月,项目共培养和向国外输送各类留学生1000多人,成绩斐然。目前,苏州大学中外合作教育项目的主要合作院校有: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加拿大拉萨尔学院等。本项目学生所取得国外文凭和学位证书,均可获得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项目优势1、依法规范办学 办学历史悠久项目创办于2004年,是经江苏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编号:PDE32CA3A20040710O, PDE32CA3A20040711O,更多项目批准书可查询教育部网站),有着14年的办学经验。2、师资力量雄厚 培养模式新颖项目教学由苏州大学和外国教育机构优秀教师联合授课,以外教授课为主。实施语言(雅思)-文化-专业课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提前适应国外授课方式,实现完美过渡。3、培养质量有保障 获得文凭比例高项目选用国外优质教材,国际化教育环境,全日制,小班化授课,教学质量有保证。项目学生只要语言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达标,则一定被国外合作高校录取。近年来,98%左右的学生均能获得国外高等文凭。4、所获学分互认 省时省钱省心学生进校后语言课和专业课同步授课,免修预科课程,国内2年将修完外方大学近二分之一的课程,所修课程学分可转至国外合作院校,缩短了学习时间,节省了费用,家长无须为孩子年龄过小出国担忧。5、共享名校资源 管理规范严格学生教学、生活均在苏州大学校本部,与苏大本科生、研究生共享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体育设施、图书馆等。项目设有招生、教务、学生工作、出国服务等部门,制度健全,管理严格,且每个班都配备专职班主任,实施跟班管理。6、出国留学便捷 全程跟踪服务项目拥有专业化的留学服务团队,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留学服务,包括国外大学申请、学分对接、签证办理、派专人送往、国外接机、入学、入住安排等全程服务,免除学生及家长后顾之忧。学生留学期间,项目将继续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招生专业和计划招生专业(物流管理不招生,实招90人)升学途径留学升学途径合作院校一、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简介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ctoria,UVic 建校于1963年,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全加拿大非医学类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130位。维多利亚大学的商务、企管、工学、经济学及美术等科系,在北美洲及全世界都有极高的声誉。维多利亚大学共设有10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49个硕士专业,36个博士专业。维多利亚大学有8名教授分别获得不同领域的诺贝尔奖。二、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加拿大汤姆逊大学 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TRU 是一所可颁发硕士学位、学士学位的公立大学,全加拿大排名第30位。主校区位于甘露市,是英属哥伦比亚省最新的大学。汤姆逊大学的师资力量也颇为雄厚,其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加拿大大专院校协会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的高度评价。汤姆逊大学的学科设置专业性强,实用性高。学校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强大教育实力。三、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菲莎河谷大学 University College of the Fraser Valley,UFV 于1974年建校,位于加拿大温哥华高尚区域,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0000人。菲莎河谷大学是被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公立大学。学校拥有3个现代化设施的校区,为加拿大本国学生及来自45个国家的国际留学生提供世界级的教学。学校积极致力于发展中加合作,2010年被加拿大政府列为中加学生合作计划高校之一,通过SPP计划申请加拿大签证的学生可以得到优先处理,通过率提高。四、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简介美国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建校于1857年,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 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CSUSB)坐落于南加州的国际名城洛杉矶与优美神奇的旅游胜地棕榈泉之间,建校于1965年,是加州州立大学23所分校之中最多元化的大学。该校的商学及公共管理学院便被著名的European CEO Magazine评选为全球最佳22商学院及全球最有创意商学院第18位。商学院的所有本科及硕士项目都已经获得AACSB认证,跻身全球排名前5%的商学院。五、英国斯旺西大学简介斯旺西大学 Swansea University 始建于1920年,是英国老牌公立大学。在最新的REF英国高校学术研究官方排名中,斯旺西大学居全英第26位,全英研究影响力排名第22位。在校学生共12000多人,包括2000多名研究生和近2000名海外学生。斯旺西大学以其优秀的教育水平斐声国际,连续五年被英国泰晤士(Times)与伦敦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评为全英顶尖50名的著名大学。其中14个院系被英国的高等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六、加拿大拉萨尔学院简介加拿大拉萨尔学院Lasalle College建校于1959年,总部位于蒙特利尔市中心,是加拿大著名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执行魁省教育部规定的学习评估政策,提供中国教育部承认的专科文凭。拉萨尔学院在应用技术教育领域卓越超群,声名远扬。现有学生4500人以上,分别来自50多个国家,是目前加拿大最大的双语技术教育学院。除蒙特利尔和温哥华学院之外,拉萨尔学院集团有遍及全球的23所附属学院。录取与费用一、录取条件1、参加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基础较好,原则上高考成绩达到当地普通本科省控线者免试入学;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专科省控线者择优录取。2、海外高中或国际高中毕业的学生,新托福50分或雅思4.5分以上,择优录取。3、高中同等学历,英语基础较好,择优录取。二、报名、录取流程1、现场报名:请持相关证明材料到苏州大学中外合作教育项目招生办公室办理报名手续。报名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苏州大学东校区,东教楼518室。2、网上报名:学生可登录苏州大学中外合作教育项目官方网站(www.suda-iec.com)进行报名,提交报名表后请及时与项目招生办公室电话确认(0512-62795172)。3、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填写完整的报名表、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高中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高中各年级成绩单、缴纳报名费等。4、学生办理报名手续后,经审核,符合录取条件的将于10个工作日内通知学生本人。5、苏州大学中外合作教育项目(自主招生)正式录取通知书将于7月份分批寄发。学生应持录取通知书于规定的报到时间到校报到,办理报到手续、交纳费用和领取学习用品。三、相关费用1、学费:42500元/年。2、国外学籍注册费:750元(一次性,代收)。3、住宿费:3000元/年(苏州大学学生公寓,双人间,有空调、热水)。4、医疗保险费:学生集体投保,项目按实际费用统一代收。5、书费、杂费:预收2000元/年(多退少补)。6、报名费500元(一次性,可冲抵学费)。网站地址:www.suda-iec.com联系电话:0512-62795172。特别声明:苏州大学中外合作教育项目相关费用由苏州大学统一收取并开具正规收据,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假借学校名义收取上述费用及其它费用。Ps:请广大考生注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必须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