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每年考研上岸的人数,总结出一个现象,就是现在每10位二战考研同学,平均有7位会选择寄宿考研,由于每年随着考研报名人数的增多,考研竞争压力的增大,寄宿考研受到越来越多考研同学们的信赖和认可。温馨舒适的考研公寓,浓厚学习氛围的考研自习室,专业的考研培训与辅导,寄宿考研,学习住宿一体,从备考到录取为考研同学的备考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新硕寄宿考研为考研同学的备考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现已帮助数万考研同学成功上岸,深受考研同学的追捧和认可。学校选址大学校园,宿舍也都是标准的大学空调宿舍,4-8人间寝室,宽敞明亮的大玻璃窗,通风条件好,冬天懒懒的阳光照入,催人上劲给人温暖。宿舍内洗衣机直饮水等生活设施齐全,全自动洗衣机让你不再大冬天冒着寒气手洗衣服,刷卡的直饮水24小时直供,而且舍友同为考研的研友,有着同样的目标,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这会让你们很轻易地打成一片,平时互换考研资料,交流考研心得和经验,一块努力学习,排解备考中地压力与苦闷。规律的作息可以保证大家精力充沛,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为此新硕寄宿考研学校统一作息时间,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晚自习课,班主任老师会先于同学们到教室,点名答到,认真如实地做好出勤记录,将考勤结果公布在公示墙上,提醒大家摆正态度,及时到班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同学们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约束。严格的管理帮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大家走向成功的考研之路!
南极光寄宿考研名师商志:考研,你要坚持下去!2021考研的小伙伴,考研预备得怎样了?决定考研很简单,坚持下去不简单。考研的感觉像极了爱情,你需要坚持下去。没有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输了,最遗憾的不是后悔,而是我本可以。1、坚持是考研的必要条件有时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考研这条路更需要坚持。商老师讲:考研需要的便是这两个字“坚持”。学习之路千万条,坚持到底第一条;中途放弃很简单,待到出分泪两行。考研便是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即便是坚持后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也要比中途放弃要好。考研,你要坚持下去!2、完成优于完美人人都想要完美,可是做到完美并不太简单。共享一个观念:完结优先于完美。完美在许多同学眼中或许是6月之前搞定词汇的计划,但细心想一想,有意义吗?你需要的是在1个月之内看完一本词汇书,不管你看哪本词汇书,一个月之内有必要看完。一个月之内一定看完一本词汇书,记住多少不重要。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便是急于想把论文写得完美,却导致论文写不出来,而商老师给他们的建议便是从速写出论文初稿,交给你的导师,这样你的焦虑就转移了。先完结再寻求完美,而不是一开端就寻求完美。因此关于单词的回忆便是从速背完一本词汇书,然后再一遍一遍地重复以寻求完美。商老师深知备战考研的过程有多辛苦,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理解其中的痛苦。不管终究的成绩怎么,相信这段经历会是你人生路上的闪光点,也会激励着你继续前进,尽力奋斗。2021考研备考现已开端,唯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时机摘取胜利的果实。小编认为考研需要智力、体力、坚持与办法,少了哪一个都有或许失败。2021考研人加油吧!ヾ(°°)!
在众多考研的同学中成功上岸的很少,没有上岸的主要原因是,考研备战做得不好。而考研的备战,对于学习环境和状态的要求又很高,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状态很容易导致在考研中学习效率太低,最终导致考研失败。很多考研人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想尽了各种办法考研自习室,租房考研,图书馆复习等。最终发现寄宿考研最适合考研复习,寄宿考研从出生到发展,一直都被誉为考研人的得利助手,寄宿考研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来为考研的同学提供更佳优质,更加完善的服务。举个例子来说一下为什么寄宿考研适合备战考研,其中的新硕寄宿考研在同学们的考研备考中为同学们提供了好的住宿环境和好的学习环境,完备的教学硬件设施,严格的教学管理,保证同学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状态,可以心无旁骛专心备考。新硕寄宿考研学校设有空调教室、自习室、背书教室,保证学生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全天统一作息,班主任全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早读考勤。标准大学空调宿舍,四人间,六人间跟八人间,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浴室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宿舍楼有专人管理,安全舒适有保障。很多二战租房考研的同学会面临一个困扰,就是孤军奋战,自己一个人学习没有劲头,容易放松,在考研后期很容易动力不足而放弃。但是在新硕寄宿考研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在新硕寄宿考研你会有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平时互相帮助,学习起来有劲头,互换考研信息,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在这样浓厚的学习环境里,更容易实现自己的考研梦。你无需告诉每个人,考研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大多数人都看你有没有成功,很少人在意你累不累。所以,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不退缩,不动摇。无论多难,也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别让你配不上自己的梦想,也辜负了曾经经历的苦难与磨练。
楚天都市报5月13日讯(记者王进良 通讯员余艺 实习生曾敬)在学校操场边,85后的大学女老师王明明老师借助一处水泥台,给一个学生辅导功课。天越来越晚,路灯都亮了,辅导还在继续。看到此,一位路过的老师拍下了这温馨一幕,经朋友圈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王老师的故事。7年前,王明明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后,到武汉轻工大学任教至今。尽管丈夫在外地工作,儿子才两三岁,母亲又因长期患病需要照顾,她从未缺过学生一节课。时常面带笑容的她,是不少学生的知心大姐。王明明老师(右)借着路灯辅导学生温馨一幕,路灯下辅导学生功课昨天,武汉轻工大学酿酒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刘志生,向楚天都市报记者回忆起了当天的一幕。由于五一小长假调休,王明明老师所任教的《化工原理》课被冲掉了一节,这让想当面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刘志生犯难了。如果等到节后再问,作业肯定完不成了。4月29日傍晚,思来想去的刘志生还是给王老师发了QQ信息:“老师,‘湿空气的I-H图’我还没掌握好,您有时间能讲一下吗?”很快,王老师给他回了信息,并约定在篮球场边见面。“我不懂的问题比较多,老师耐心地给我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刘志生说当他完全听懂后发现,操场边的路灯早已亮了起来。板书多是王明明老师的一大特点提及王老师教学方面的与众不同,刘志生还说她板书比较多——现在大都用PPT教学了,真正板书的老师并不太多。“有时PPT太快了,没有直观感受,印象不是很深刻。老师板书一遍,我们跟着看,印象更牢了。”用陪伴尽孝,母亲久病床前有孝女学校师生们很少有人知道,整天笑呵呵的王明明老师,有一颗多么坚强的心脏。2012年,王明明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就在同一年,母亲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癌,经手术治疗大有好转。在随后的几年里,照顾好母亲成了王明明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谁知,去年春节过后,母亲经常感到腿疼,疼到安静地睡3分钟都是奢望。去年9月,在同济医院被确诊为癌细胞转移。“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就哭了。”丈夫长期在外工作,那段日子,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王明明肩上。从学校到医院,一趟要40分钟左右,每天她都卡准时间往返。同事王敏和游军杰老师看她忙不过来,也多次经常主动去医院代她照顾母亲,这让王明明感动不已。经过治疗,母亲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如今,每个月都要从随州老家来汉住院一周,王明明只要没课便抽空前去陪护。当母亲在家保守治疗时,她则趁着周末,带着儿子坐火车回去看望。“有妈的孩子是块宝,妈妈为这个家付出很多,作为子女照顾她是应该的。”良师亦益友,做学生的知心姐姐王明明老师在上实验课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带4门课、125名学生,每周18—22个学时的王明明老师,从来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有少批改过一次作业,她的备课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有她的手机号和QQ,不会做的作业、课上没有听懂的,随时可以在线或者预约找她私下辅导答疑。“别人为了送孩子上学,不愿上上午一二节课;她倒好,为了上一二节课,不送孩子上学。”一位同事说,王明明的孩子才三岁,平时上幼儿园只能靠她接送。今年开学初,怕早晨送孩子自己上班会迟到,王明明就狠心把儿子送去托儿所寄宿了一周。对于孩子,她心怀愧疚,不过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儿子树立一个负责任的榜样。现在贵州大学读研的何思琪,一直难忘在王老师家住的那晚。前年暑假备战考研期间,由于宿舍空调坏了,酷热难耐,王老师知道后让她和室友去自己家住,还很热情地款待了她们。“王老师课堂上很严谨,甚至还有点严厉,但走出课堂就像是我们的大姐姐一样,经常笑呵呵的,那笑容我永远难忘。”学生有难题可随时向她请教和她同住一栋楼的同事也说,从未听她说过家中的困难,反而总是一脸的笑,一副活泼开朗的样子。“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必去抱怨什么。学校和老师给我很多关心和鼓励,我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王明明说。早在2014年,王明明就获得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也是首批本科生导师之一。她目前最大的期望,就是母亲身体能好起来,儿子也越来越懂事,这样,自己就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充电、做科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作为。
楚天都市报5月13日讯(记者王进良 通讯员余艺 实习生曾敬)在学校操场边,85后的大学女老师王明明老师借助一处水泥台,给一个学生辅导功课。天越来越晚,路灯都亮了,辅导还在继续。看到此,一位路过的老师拍下了这温馨一幕,经朋友圈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王老师的故事。7年前,王明明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后,到武汉轻工大学任教至今。尽管丈夫在外地工作,儿子才两三岁,母亲又因长期患病需要照顾,她从未缺过学生一节课。时常面带笑容的她,是不少学生的知心大姐。王明明老师(右)借着路灯辅导学生温馨一幕,路灯下辅导学生功课昨天,武汉轻工大学酿酒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刘志生,向楚天都市报记者回忆起了当天的一幕。由于五一小长假调休,王明明老师所任教的《化工原理》课被冲掉了一节,这让想当面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刘志生犯难了。如果等到节后再问,作业肯定完不成了。4月29日傍晚,思来想去的刘志生还是给王老师发了QQ信息:“老师,‘湿空气的I-H图’我还没掌握好,您有时间能讲一下吗?”很快,王老师给他回了信息,并约定在篮球场边见面。“我不懂的问题比较多,老师耐心地给我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刘志生说当他完全听懂后发现,操场边的路灯早已亮了起来。板书多是王明明老师的一大特点提及王老师教学方面的与众不同,刘志生还说她板书比较多——现在大都用PPT教学了,真正板书的老师并不太多。“有时PPT太快了,没有直观感受,印象不是很深刻。老师板书一遍,我们跟着看,印象更牢了。”用陪伴尽孝,母亲久病床前有孝女学校师生们很少有人知道,整天笑呵呵的王明明老师,有一颗多么坚强的心脏。2012年,王明明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就在同一年,母亲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癌,经手术治疗大有好转。在随后的几年里,照顾好母亲成了王明明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谁知,去年春节过后,母亲经常感到腿疼,疼到安静地睡3分钟都是奢望。去年9月,在同济医院被确诊为癌细胞转移。“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就哭了。”丈夫长期在外工作,那段日子,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王明明肩上。从学校到医院,一趟要40分钟左右,每天她都卡准时间往返。同事王敏和游军杰老师看她忙不过来,也多次经常主动去医院代她照顾母亲,这让王明明感动不已。经过治疗,母亲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如今,每个月都要从随州老家来汉住院一周,王明明只要没课便抽空前去陪护。当母亲在家保守治疗时,她则趁着周末,带着儿子坐火车回去看望。“有妈的孩子是块宝,妈妈为这个家付出很多,作为子女照顾她是应该的。”良师亦益友,做学生的知心姐姐王明明老师在上实验课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带4门课、125名学生,每周18—22个学时的王明明老师,从来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有少批改过一次作业,她的备课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有她的手机号和QQ,不会做的作业、课上没有听懂的,随时可以在线或者预约找她私下辅导答疑。“别人为了送孩子上学,不愿上上午一二节课;她倒好,为了上一二节课,不送孩子上学。”一位同事说,王明明的孩子才三岁,平时上幼儿园只能靠她接送。今年开学初,怕早晨送孩子自己上班会迟到,王明明就狠心把儿子送去托儿所寄宿了一周。对于孩子,她心怀愧疚,不过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儿子树立一个负责任的榜样。现在贵州大学读研的何思琪,一直难忘在王老师家住的那晚。前年暑假备战考研期间,由于宿舍空调坏了,酷热难耐,王老师知道后让她和室友去自己家住,还很热情地款待了她们。“王老师课堂上很严谨,甚至还有点严厉,但走出课堂就像是我们的大姐姐一样,经常笑呵呵的,那笑容我永远难忘。”学生有难题可随时向她请教和她同住一栋楼的同事也说,从未听她说过家中的困难,反而总是一脸的笑,一副活泼开朗的样子。“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必去抱怨什么。学校和老师给我很多关心和鼓励,我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王明明说。早在2014年,王明明就获得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也是首批本科生导师之一。她目前最大的期望,就是母亲身体能好起来,儿子也越来越懂事,这样,自己就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充电、做科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作为。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者按6月18日,人社部召开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三支一扶”计划示范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本报特摘登会议发言材料,供各地借鉴。提高政治站位 规范项目管理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安徽省始终将“三支一扶”计划放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统筹推进。2006年至今,已累计招募13413名“三支一扶”人员,期满人员80%选择留在基层,期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9%以上,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达1亿元,“三支一扶”计划已经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就业工程、人才工程。提高政治站位,服务中心大局。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加大扶贫岗位开发力度,2020年扶贫岗位招募数是2006年的3.7倍,累计招募3177名扶贫岗位人员,极大地充实了基层脱贫攻坚的力量;每年组织举办“三支一扶”人员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实现扶贫岗位人员培训全覆盖。二是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发动“三支一扶”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省共有1944名“三支一扶”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青春力量。三是全力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加大“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开发力度,2020年新开发岗位399个,总计1386个,较去年增长21.6%。规范招募管理,把好“源头关”。一是强化申报管理。要求基层用人单位提前谋划、前置考虑,将工作需要与未来两年后空编空岗情况综合考虑,据实申报招募岗位、专业要求等信息,确保期满就业安置政策落实。二是强化岗位管理。突出基层急需紧缺导向,陆续开发农业技术推广、乡镇水利体系建设、建筑规划、基层法律实务等岗位,单列招募计划、设置专业要求、不限开考比例。三是强化考试管理。全省统一公告、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招募流程,考务工作由省统一部署,严格按照成绩公开选择岗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规范日常管理,把好“过程关”。加强制度约束,建立健全持续有效的管理体系。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和省财政厅,完善出台了《安徽省“三支一扶”人员管理办法》,明确“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分工职责,形成统筹推进“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合力;规范“三支一扶”人员的权利、义务和日常管理,帮助“三支一扶”人员在服务岗位上有的放矢。加强绩效激励,充分发挥考核引领作用。印发《安徽省“三支一扶”人员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健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期满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明确考核内容、等次和程序;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2016年起,会同省财政厅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激励标准。规范培训管理,把好“能力关”。一是压实工作责任。联合六家省直单位印发《关于实施全省“三支一扶”人员专项培训计划的通知》,根据人员身份、服务岗位、服务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三支一扶”人员专项培训办法,将培训任务分解到教育、农业、水利、卫健、扶贫和人社等部门。二是打造展示平台。举办“三支一扶”人员先进事迹宣讲、征文比赛、扶贫慰问演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教育实践活动和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三是注重岗位培养。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岗位成长培养方式,大力推广“学徒制”“导师制”和结对帮扶等培养模式;创新成立“三支一扶”人员自我管理服务机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强化主体功能和角色,极大地促进了“三支一扶”人员扎根基层、在基层成长。以宣传助推工作持续提升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年来,河南省“三支一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员素质逐年提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知晓度逐步提升、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形成程序正规、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编制落实的良好局面。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宣传工作的助推。抓好多方联动,营造宣传“大格局”。一是整合部门宣传资源。充分发挥“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作用,协调“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10个成员单位,依托各部门官网、公众号、杂志报纸等宣传渠道,在全省广泛宣传“三支一扶”各项政策措施、先进经验、优秀典型。二是通过主流媒体宣传。通过新华社、河南日报、河南卫视、大河报、省政府网站等各类媒体发布招募公告,进行宣传报道,向社会广泛宣传解读国家及河南省的有关方针、政策,传播“三支一扶”精神,扩大“三支一扶”项目的影响力和知晓度。三是借助就业活动宣传。利用各类人才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和毕业生双选会等契机,现场设置政策咨询台,印制宣传册,制作展板,宣传“三支一扶”政策,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建功立业。四是发动“三支一扶”人员宣传。鼓励号召“三支一扶”人员现身说法,宣传“三支一扶”相关政策,展示帮扶工作成效,分享个人心得经验。抓好示范引领,树立宣传“好榜样”。一是注重典型示范引导。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培训和实训体系,始终把岗前培训、岗中能力提升培训、扶贫专项培训贯穿于“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始终,利用培训时机组织各种层级、各类岗位优秀典型事迹报告,发挥典型激励作用。二是建立健全表彰奖励体系。完善分层次、分类别的基层优秀青年人才评选奖励机制,在基层一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先进评比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适时评选表彰一批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敬业奉献、表现突出或作出重大贡献的基层优秀青年人才,全方位展现河南省“三支一扶”人员的精神风貌。三是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评选。按照人社部统一部署,河南省推选出苏博、谷丹丹两名同志获“最美高校毕业生提名奖”称号,组织在岗“三支一扶”人员全员按时收听收看“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颁奖典礼。抓好人文关怀,激发宣传“新动力”。一是充分展示“三支一扶”人员奉献精神。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三支一扶在行动”主题活动,号召全省“三支一扶”人员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在人社厅官网、省“三支一扶”公众号进行发布,并报送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媒体进行宣传。从中遴选部分先进事迹制作成画册,发至每一名参与抗击疫情的“三支一扶”人员及用人单位。二是积极开展“三支一扶”新春慰问活动。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在全省开展新春慰问暨调研活动,各级“三支一扶”办领导亲自带队,实现慰问全覆盖。三是深度分析“三支一扶”人员成长之路。通过慰问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现场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追踪历年“三支一扶”人员的成长成才路径,对学历、岗位分布、在岗状态、报名情况、助力脱贫攻坚等13个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调研,形成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15年综合情况分析报告。发挥项目优势 抗疫冲锋在前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充分发挥“三支一扶”项目优势,积极组织“三支一扶”人员投身抗疫斗争。湖北省“三支一扶”人员这个“95后”的年轻群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彰显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向世人展现出勇敢、坚强、担当的青春力量,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快速响应,充分发挥“三支一扶”计划组织领导有力的制度优势。疫情发生后,省“三支一扶”办迅速行动,及时发出倡议书,号召全省“三支一扶”人员积极投入抗疫斗争。各地快速落实,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加强人员服务管理,及时跟踪掌握人员健康状况,落实日报告制度。全省2600余名在岗“三支一扶”人员积极响应号召,迅速投入疫情阻击战。武汉市江夏区水利岗服务人员杨超,选择逆行出征,克服交通受阻的困难,骑行近200公里,耗时12个小时,从荆州监利返回工作岗位,投身疫情防控。孝感市孝南区基层人社岗服务人员胡恒,接到组建孝南区疫情防控突击队的消息后,从20多公里外的肖港镇跑步到单位参加突击队。武汉市江夏区基层人社岗服务人员邢明轩,毅然放弃与父母春节团聚,在乘务人员帮助下从河南鹤壁独自乘高铁返汉,投身到抗疫决战中。立足岗位,充分发挥“三支一扶”计划服务项目广的专业优势。“三支一扶”服务人员遍及全省,农业、医疗、扶贫、水利、人社等多个领域都有“三支一扶”工作人员。在抗疫战斗中,他们立足当地、冲在一线,成为一支助力基层抗疫的重要生力军。恩施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尹文俊,为发热病人抽血化验,直接接触病人;钟祥市柴湖镇卫生院张红升一直奋战在120急救转运一线,为节省防护服,连续10小时不吃不喝;老河口市供销社吴赠宝承担17个包保点物资供应,长期24小时连轴转;十堰市房县张茜在高速路口执勤,吃住在路边,任劳任怨;武汉市江夏区杨敏感染被收治住院后,主动把病床让给危重病人,住进方舱医院后发挥医学专业特长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武汉市蔡甸区陈锐,积极参与方舱医院的筹建,帮助搬运单人床、活动板房等设施,甘当临时“搬运工”。关爱培养,充分发挥“三支一扶”计划培养锻炼人才的平台优势。我们及时为参与医疗救治、隔离转运等抗疫一线的近200名“三支一扶”人员落实每天300元的临时工作补贴。各地积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开展走访慰问、心理辅导等关怀行动,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武汉市“三支一扶”办定期与感染人员杨敏联系,鼓励她勇敢与病毒斗争,治愈出院后又专程上门慰问。2019年才参加“三支一扶”的裴胜强,服务于随州市广水市余店镇中心卫生院,抗疫期间担任发热预检分诊小组组长,直接接触发热病人,筑起一面安全墙,迅速成长为单位骨干,代理副院长工作。十堰市郧阳区李春阳从1月31日起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在身边老党员和党员服务岗的示范带动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实现了火线入党。宜昌市西陵区张烁,在得知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专班人手紧张时,便主动请缨到专班工作,和400多名隔离观察人员“密切接触”。襄阳市襄城区张一梅因抗疫表现突出被评为2020年度襄阳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推动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年来,为确保“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能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广东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通过“五抓五健全”深入推进“三支一扶”计划工作,成效明显。抓组织建设,健全服务保障领导机制。一是健全组织。省、市、县均成立组织、人社、教育、财政等组成的“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服务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形成了四级联动、九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分工明确。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从岗位征集、招募派遣、能力提升到经费保障、期满考核、就业服务等每个环节,都权责明晰、责任到位。三是成效显著。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15年来,广东省共招募派遣了21485名高校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服务。抓规范管理,健全服务保障常态机制。一是加强政治教育。广东省始终把“三支一扶”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市(县、区)“三支一扶”办公室不定期给“三支一扶”人员上政治教育课,定期集中组织党员上党课。二是加强日常管理。省、市、县均建立“三支一扶”人员通讯录、QQ群、微信群,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沟通交流平台。三是加强服务保障。认真做好“三支一扶”人员的户口、人事档案保管、党团组织关系转移等工作,落实好他们学习深造、休假、创新创业等优惠政策。每年利用春节、教师节等开展实地走访慰问活动。抓能力提升,健全服务保障育人机制。一是实施能力提升计划。逐步构建起以岗前、在岗、离岗培训为基础,贯穿整个服务周期的教育培训机制,省财政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2019年,省、市、县三级共举办在岗位培训86班次,培训人员6045人次。二是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各地各主管部门主动将“三支一扶”人员纳入行业培训范围,定期组织支教人员到教师进修班、示讲课堂等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是健全基层培育体系。各服务单位普遍实行“导师制”“新型学徒制”,建立“一对一”传帮带制度,促进“三支一扶”人员成长成才。抓经费保障,健全服务保障激励机制。广东省各级财政大力支持“三支一扶”计划,省市两级财政每年投入“三支一扶”专项资金近2亿元。“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由2006年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目前不低于3600元。抓政策落地,健全服务保障就业机制。一是不断强化政策执行力度。连续5年,将广东省“三支一扶”人员期满优惠政策写入省委省政府文件,除原服务岗位有空编能直接入事业编外,2019年还在省委文件中明确县(市、区)可统筹县以下事业单位编制直接吸纳期满“三支一扶”人员。二是不断强化督导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督查指导、跟踪检查、反馈通报等工作机制,分组分片赴各地督导期满考核合格事业单位加分及直接聘用等政策,对服务期间服务保障到位、期满就业好的地区适当增加招募规模,并在全省会上作经验介绍。对落实服务期满就业政策不到位的地区缩减招募规模,直至为零。三是不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力度。将服务期满人员纳入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支持范围,支持自主创业;对未能及时就业的人员,重点提供岗位信息、职业培训等针对性强的就业服务,优先安排到中小微企业或乡镇、村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整合政策资源 优化管理服务重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自2006年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以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待遇保障、加大队伍培育、促进期满就业,推动计划实施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选拔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0272名,服务期满就业率达100%。整合政策资源,完善顶层设计。一是优化完善政策。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牵头作用,积极争取组织、财政、编办等部门政策支持,联合出台《实施第三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通知》《在岗“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等文件,从人员招募、岗位实践、待遇保障、期满就业等方面构建了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服务与工作相配套的培养体系,推动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市财政每年安排350万元经费,专项用于“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二是畅通就业渠道。采取提前预留编制的方式,对两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实行乡镇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和公务员定向招录,定向招聘率达98%以上;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后,即可考核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面落实考研加分政策,积极扶持“三支一扶”人员创新创业,促进服务期满人员多渠道发展。创新方式方法,实施能力提升培训。一是全员开展岗前培训。每年在新招募人员报到上岗前,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采用“课堂面授+案例教学”“互动提问+座谈答疑”等教学形式,通过开展文艺晚会、励志签名等课外活动,帮助新招募人员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积极融入基层一线。二是开展特色专业培训。每年上半年,针对所有在岗人员开展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立足基层实际需求,按农技、医疗、扶贫、社保、文化等岗位分设课程,采取“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现场教学 实操演练”等形式,提升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三是创新开展示范培训。每年下半年,遴选200名左右在岗优秀人员,到北京、深圳等市外高校或者培训机构开展为期一周的示范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强化跟踪培养。一是优化到岗分配。新招募人员到岗分配时,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基础上,充分考虑“三支一扶”人员的专业特长、个人爱好、家庭住址、岗位需要等实际,尽可能地分配到离家近、环境熟、交通便利、专业对口的乡镇工作,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二是加强帮扶帮带。根据“三支一扶”人员的专业发展和岗位特点,建立“师带徒”等结对帮扶制度,由用人单位确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进行“一对一”帮带,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提升专业能力。三是注重一线磨练。有计划地安排“三支一扶”人员在乡镇机关锻炼,有重点地选派他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工作,推选优秀人员担任乡镇团委副书记、站所长助理等职务,将涌现出的优秀先进典型纳入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和重庆市基层优秀青年人才后备库。四是搭建展示平台。近年来,举办了“‘三支一扶’助力脱贫攻坚”征文竞赛、“青年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全国首届“‘三支一扶’人员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岗位比武能力大赛等活动,“三支一扶”人员在社会各界中得到了广泛关注,项目吸引力不断提升。扎实推进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年来,贵州省扎实推进“三支一扶”工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2017年至2019年共招募1489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服务,壮大了脱贫攻坚队伍、提升了脱贫攻坚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招募工作紧贴脱贫攻坚实际,以精准匹配促进精准扶贫。招募计划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与市县人社部门及基层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全面了解基层岗位需求,将基层急需、急缺的岗位列入招募计划。岗位设定上,充分考虑基层用人实际,引导公共就业、扶贫等一般性岗位不设专业限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招募对象倾向贫困家庭。加大力度定向招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毕业生。2018年,毕节、铜仁两市各拿出50%的岗位面向生源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招募;到2019年,上升到全省7个市州专门拿出岗位定向招募,招募比例提高了10%。今年在部里的关怀和支持下,贵州省招募计划从700人增加至1000人,现已征集岗位1068个,其中招募岗位重点向脱贫攻坚任务较重地区倾斜。创新招募方式破解流失困境。贵州省按照“公开招募、省级统筹、市州组织、县区管理”的原则,采用比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方式进行。为减少招募流失率,2019年我们采取“三个放宽”举措,改革优化招募流程,招募计划完成率由87%提升至94%。一是对象放宽,从毕业两年内高校毕业生放宽至毕业三年内高校毕业生,特殊岗位可视实际需求放宽至专科学历;二是比例放宽,不设开考比例,单个岗位报名人数与本岗位计划招募人数未达到3∶1比例的,按实际报名人数开考,参加考试人数不足3∶1的按上线实际人数进入面试;三是递补放宽,增加体检递补,对自愿放弃或未按规定参加体检的取消招募资格,可由同一岗位面试合格人员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递补一次。合力保障稳定脱贫攻坚队伍,以关心培养促进安心尽心。建机制,健全财政保障制度。研究确立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担保障机制,解除了“三支一扶”工作的后顾之忧。“三支一扶”人员生活补贴所需经费,除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外,不足部分由省、市、县按照5∶3∶2配套资金标准补充。强服务,认真落实生活待遇。建立五级工作联系制度,省、市、县、乡、服务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指导、联系、管理、服务工作。服务期间“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参照当地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标准,并跟进调整。抓培训,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建立健全“三支一扶”人员教育培训制度,逐级开展脱贫攻坚主题能力提升培训,按照坚定理想信念、掌握基本知识、提升服务能力三个板块,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脱贫攻坚战略、基层工作方式方法等课程。党建引领投身脱贫攻坚战场,以担当作为促进有为有位。基层党建树旗帜。全省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中党员244名,注重发挥其在基层党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所有党员都加入所在基层党组织,增补改选为驻村党支部委员或基层院(站、所)支部委员。扶贫一线当先锋。“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一线的摔打锻炼中,逐步成长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斗员”“生力军”。防疫战线作表率。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广大“三支一扶”人员冲锋在前,在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履职尽责。
后加树向记者展示在校获奖证书。见习记者 刘涛摄湖北日报网消息(见习记者 刘涛 通讯员 陈富民)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311班传来好消息,该校学生贫困生后加树被厦门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录取。4月18日晚,记者来到湖北文理学院校内25栋宿舍见到了后加树,他正在看校报刊登的校园新闻。据了解,2016年12月,正处于考研初试前夕,突然感觉腿不舒服,后加树仍然忍着疼痛坚持复习和考试,考试完后,才去医院检查,在医生初步诊断可能是股骨头坏死,他没有被严重的病情所吓倒,而是选择了坚强面对。在学院和老师的关心和建议下,到武汉大医院进行了确诊和手术。手术完,他一出院,就又投入了考研复试的学习中。那段时间拄着拐杖行动不便,学院照顾他专门在25栋一楼单独安排了一间寝室,并安排了一名同学照顾。在复试期间,他拄着拐杖和同学一起坐火车,到厦门大学参加了复试,并顺利通过了面试,被厦门门大学录取。后加树出生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小林镇农村,家里有四口人,父亲因患病导致左腿残疾,母亲和姐姐严重智障,没有劳动能力。作为家庭里唯一的健康人,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在进入大学学习时就申请了助学贷款,以保证按时缴纳学费。自己的生活费则靠平时课外时间打工挣取。后加树对记者说:“记忆中除了跟班里同学到隆过中景区,本科这四年基本上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到襄阳周边景区游玩过。”因为家庭的原因,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因此他比一般同学更加刻苦努力学习。“早晨六点,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悄悄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没有课大家都在休闲时,他则奔波在打工、做家教的路上。当农田要播种或收割时他必须抽时间回家帮忙,虽然父亲总是说没事,他可以慢慢做。在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时,他第一时间把钱寄回家,因为家里更需要用钱。”湖北文理学院辅导员胡敏介绍说。由于学习勤奋,不放过任何疑问,他大学三年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大三学年智育成绩平均成绩为90.58分,最低成绩87分,班级排名第一,综合素质排名第一。大二学年智育成绩班级排名第一,综合素质排名第一;大一学年智育成绩班级排名第三,综合素质排名第一。阳光帅气的“坚强大学生”后加树。见习记者 刘涛摄在过去的三年里,曾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于2015年5月通过了普通话二乙的考试,2015年的6月份、12月份相继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2015年9月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他不仅在课业学习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在科研创新创造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在2016年5月份举办的“石油四机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2013年10月获得湖北文理学院举办的“飞思卡尔杯智能小车大赛”三等奖。在2016年后加树获得了湖北文理学院“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荣誉称号。作为班级学习委员,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积极与老师、同学们沟通、交流,做好老师与同学间的桥梁纽带,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时自己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问,他所在的班级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风气。他的努力得到了全班同学和老师们的肯定,曾两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卧龙英才”等荣誉称号。他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在湖北文理学院党支部带领下在万山社区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在校园开垦荒地种植蔬菜;节假日在公交车上打扫卫生,为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受到社会好评。曾两次获得校级社会工作奖学金以及“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参与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活动如“学霸争夺赛”、“学校交际舞比赛”、“规范应用汉字大赛”、“党政党史知识问答竞赛”、“两人三足比赛”等等,并获得“规范应用汉字一等奖”、“飞思卡尔杯智能小车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后家树对记者说:“如今考上了985、211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自己当然要去继续努力深造,但是做手术住院刚花掉家里姐姐借来的两万多元钱,身体状况还不好没办法出去打工挣钱,学费现在是问题,希望等身体养好了有人可以给他介绍暑期兼职工作,挣些钱好还账交学费,减少家里的经济负担。”目前后加树刚放下拐杖独立行走,每天在校内静养待恢复身体健康,等医院通知还要去复查,这段时间还忙着找资料写论文、做毕业设计为毕业答辩做准备。
孙玉晴和养母合影90后女孩孙玉晴,出生不久就被生身父母遗弃,是善良的养父母捡到并收养了她,还靠捡废品挣钱供她读书,她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研究生。由于长年的辛苦劳作,养父积劳成疾病重去世,养母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已经接到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她做出一个决定:带着患老年痴呆症的养母去读研。她流着泪说:妈妈把我养大,我定要陪她到老!视如己出养父母捡废品供她读书孙玉晴是个不幸的弃婴。1991年5月,刚出生不久孙玉晴被生身父母遗弃在火车站,是善良的养父母去火车站送亲属时捡到并收养了她。当时,养父孙祥军65岁,养母吴世菊51岁,而且家境困难、体弱多病。左邻右舍都劝孙祥军和吴世菊,把孙玉晴送到福利院算了。可看着襁褓里可爱的孙玉晴,无儿无女的孙祥军和吴世菊一口拒绝了,他们决心要收养孙玉晴,并把她抚养成人。虽然孙玉晴并不是孙祥军和吴世菊的亲生女儿,但他们待孙玉晴却视若己出。养父孙祥军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民办老师,他深知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于是,在孙玉晴六岁时,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十分困难,他还是将孙玉晴送到学校里去读书,并说要供她上大学。为了供孙玉晴读书,患有高血压和严重风湿病的孙祥军每天跟着老伴吴世菊一起去捡废品,然后卖到废品收购站换几个钱给孙玉晴交学费买本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孙玉晴也特别懂事,从小学到初中,她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着养父母去捡废品。晚上,看到养父母躺在床上累得腰酸背痛直哼哼,孙玉晴就主动给养父母敲腿捶背。每每这时,养父母就对望一眼会心地笑了。他们很欣慰,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就这样,在养父母的辛苦培育下,孙玉晴从小学一年级一直上到了高中三年级。然而,就在高三下学期开学之初,原本就患有高血压和风湿病的养父,因为每日辛劳身体每况愈下,最后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两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养父去世后,18岁的孙玉晴悲痛欲绝,但她牢牢记住了养父的临终嘱托:一定要照顾好妈妈,一定要考上大学。2010年6月,也就是在养父去世一个多月后,孙玉晴走进了高考考场。然而,由于养父去世的沉重打击,孙玉晴考场发挥严重失常,最终只考取了一所高职院校——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来到湖北文理学院后,孙玉晴重拾心情、发奋学习。为了养父的临终遗愿,她发誓,专科毕业后一定要考上本科。她每天最早一个出寝室门,最后一个回寝室休息。每天早起,在晨读教室里、在操场上、在楼梯道、在图书馆……校园里到处都留下了她发奋学习的痕迹。有心人,天不负。2013年9月,孙玉晴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专科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专业(全日制本科)。为了减轻妈妈吴世菊的负担,从上大专开始,她就没向妈妈要过一分钱。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打工兼职来赚。孙玉晴刚入校,就在学校食堂打工,卖饭、洗碗、擦餐桌、打扫卫生……虽然每个月只有80元工资,但她很满足,因为可以免费一日三餐。之后,她做过服务员、销售、翻译、小孩家教……每一项工作都很辛苦,但她乐此不疲。她把挣到的钱留一部分做生活费,其余的全都寄给了妈妈,并写信告诉妈妈不要再出去捡废品了,她现在有能力养她了。仁孝为先带妈妈北京了心愿孙玉晴就读的大学在湖北襄阳,而妈妈吴世菊生活在湖北随州。孙玉晴来到襄阳上学后,心里就一直牵挂着生活在随州的妈妈。她每天都要给妈妈打几个电话,叮嘱妈妈要按时吃饭,好好在家里待着,不要再出去捡废品了。而吴世菊嘴上答应着,私下里却还在偷偷捡废品。吴世菊对邻居们说,女儿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很辛苦,她现在还能干得动,不想过早地拖累女儿。2013年秋季的一天,吴世菊在捡废品时突然晕倒在大街上。接到邻居的电话后,孙玉晴立刻向学校请了假,急匆匆赶回随州,带着妈妈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吴的脑子里有一小块淤血,但淤血情况并不太严重,需要做个脑部微创手术。术后一周,妈妈便痊愈出院了。孙玉晴一直为没能对养父尽孝而耿耿于怀,养父的去世让她深深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懊悔和遗憾。而今,吴世菊突然生病晕倒街头,让孙玉晴心里感到恐慌。妈妈已经76岁高龄,并患有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她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机会去报答她,她害怕像养父一样来不及——来不及报答养母,来不及感恩母爱。妈妈活到76岁,还没走出过随州半步,连省城都没去过。于是,孙玉晴就想要带妈妈出去走走看看。通过与妈妈交谈,孙玉晴得知,原来她心里一直有个心愿——去北京玩两天,看看毛主席。于是,孙玉晴决定趁着本科毕业之际,用自己打工积攒的钱带着妈妈去北京旅游。妈妈没坐过飞机,也没坐过火车。孙玉晴决定都让她亲身体验一下——去时坐飞机,回来坐火车。到达北京后,孙玉晴先带着养妈妈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躺在水晶棺里的毛主席。接着,她又带着妈妈游了故宫、颐和园、吃了王府井的小吃。最后,她带着妈妈登上了天安门和八达岭长城。在北京游玩的一周里,平时节衣缩食、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孙玉晴,生平第一次如此的“挥金如土”。她说,一定要让妈妈在北京玩得开心、玩个痛快。带着妈妈游北京,孙玉晴觉得这是她这辈子做得最正确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在妈妈头脑还清醒、身体还健康的时候,她完成了妈妈一直以来未能达成的心愿。妈妈说在北京游玩的那几天,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以致于在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后,她以前的很多事情都忘记了,甚至有时忘记了她这个女儿,却时不时无意提起“我去过北京”“坐过飞机”等等。这也多少给了孙玉晴一丝安慰。知责感恩带着痴呆养母去读研从北京回来后,孙玉晴完成了本科论文答辩,顺利地拿到了本科文凭和学位证书。当别的同学都忙着找工作时,孙玉晴想到了养父对她的期望,于是她却毅然选择了考研。2015年12月27日,孙玉晴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全日制学术研究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孙玉晴既欣喜又忧愁。让孙玉晴忧愁的是,76岁的妈妈不仅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脑子的记忆力也越来越差,时常忘记吃饭和回家的路。看过医生才知道,原来妈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让患有老年痴呆的妈妈一个人生活在随州,孙玉晴实在放心不下。考虑再三,孙玉晴决定带着妈妈去西安读研。在出发去学校之前,孙玉晴拨通了自己素未谋面的辅导员的电话,请求辅导员在学校附近给她找个租金便宜点的房子。辅导员在了解了情况之后,被孙玉晴的拳拳孝心所感动,不仅帮孙玉晴找到了便宜的房子,还帮她向学校申请了各种补助。2016年9月,孙玉晴带着吴世菊从湖北随州来到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报到。辅导员为她租的房子就在学校家属区,离教学楼非常近。孙玉晴白天去学校上课,担心养妈妈一个人在家寂寞,便给她买了一台二手彩电。每堂下课,孙玉晴都会一路小跑着回来看看,看看妈妈在不在家,在干什么。看到养妈妈在家里看电视,她就心里安稳很多。如果看到养妈妈不在家,她就风风火火出去寻找,直到把妈妈找到为止。妈妈不止白天会“走失”,晚上也会经常“失踪”。有一天睡到半夜,孙玉晴迷糊中伸手往身旁一摸,她吓得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妈妈不见了。她赶紧穿衣起床,骑着自行车出门去找,直到天光大亮才把妈妈找到。她把妈妈送回家,妈妈吃了早点倒头大睡,而她顾不上吃早点,草草梳洗了一把,便急慌慌往教室跑。后来,她在夜里把自己手腕和妈妈手腕拴上一根细绳子,这样妈妈一起来就把她也连带拉醒了。虽然不分昼夜地照顾妈妈,但孙玉晴并未放松自己的学业,她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她不仅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参加过外语类顶级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汇报,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核心期刊等发表了多篇论文,更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青春自强.励志华章”主题活动中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如今,孙玉晴在西北工业大学已经学习近两年了,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孙玉晴说,研究生毕业后她想继续读博,博士毕业后就进入大学教书。谈到为什么要去当教师而不是从事别的职业,孙玉晴说:“因为我的养父是一名教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得到过很多老师的帮助,所以她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教师。”最后,孙玉晴说:“今后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会克服苦难照顾好妈妈,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前行,力争学有所成。”文/佟才录(受访者供图)编辑/杨炯
通过每年考研上岸的人数,总结出一个现象,就是现在每10位二战考研同学,平均有7位会选择寄宿考研,由于每年随着考研报名人数的增多,考研竞争压力的增大,寄宿考研受到越来越多考研同学们的信赖和认可。温馨舒适的考研公寓,浓厚学习氛围的考研自习室,专业的考研培训与辅导,寄宿考研,学习住宿一体,从备考到录取为考研同学的备考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新硕寄宿考研为考研同学的备考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现已帮助数万考研同学成功上岸,深受考研同学的追捧和认可。学校选址大学校园,宿舍也都是标准的大学空调宿舍,4-8人间寝室,宽敞明亮的大玻璃窗,通风条件好,冬天懒懒的阳光照入,催人上劲给人温暖。宿舍内洗衣机直饮水等生活设施齐全,全自动洗衣机让你不再大冬天冒着寒气手洗衣服,刷卡的直饮水24小时直供,而且舍友同为考研的研友,有着同样的目标,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这会让你们很轻易地打成一片,平时互换考研资料,交流考研心得和经验,一块努力学习,排解备考中地压力与苦闷。规律的作息可以保证大家精力充沛,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为此新硕寄宿考研学校统一作息时间,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晚自习课,班主任老师会先于同学们到教室,点名答到,认真如实地做好出勤记录,将考勤结果公布在公示墙上,提醒大家摆正态度,及时到班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同学们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约束。严格的管理帮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大家走向成功的考研之路!
南极光寄宿考研名师商志:考研,你要坚持下去!2021考研的小伙伴,考研预备得怎样了?决定考研很简单,坚持下去不简单。考研的感觉像极了爱情,你需要坚持下去。没有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输了,最遗憾的不是后悔,而是我本可以。1、坚持是考研的必要条件有时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考研这条路更需要坚持。商老师讲:考研需要的便是这两个字“坚持”。学习之路千万条,坚持到底第一条;中途放弃很简单,待到出分泪两行。考研便是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即便是坚持后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也要比中途放弃要好。考研,你要坚持下去!2、完成优于完美人人都想要完美,可是做到完美并不太简单。共享一个观念:完结优先于完美。完美在许多同学眼中或许是6月之前搞定词汇的计划,但细心想一想,有意义吗?你需要的是在1个月之内看完一本词汇书,不管你看哪本词汇书,一个月之内有必要看完。一个月之内一定看完一本词汇书,记住多少不重要。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便是急于想把论文写得完美,却导致论文写不出来,而商老师给他们的建议便是从速写出论文初稿,交给你的导师,这样你的焦虑就转移了。先完结再寻求完美,而不是一开端就寻求完美。因此关于单词的回忆便是从速背完一本词汇书,然后再一遍一遍地重复以寻求完美。商老师深知备战考研的过程有多辛苦,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理解其中的痛苦。不管终究的成绩怎么,相信这段经历会是你人生路上的闪光点,也会激励着你继续前进,尽力奋斗。2021考研备考现已开端,唯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时机摘取胜利的果实。小编认为考研需要智力、体力、坚持与办法,少了哪一个都有或许失败。2021考研人加油吧!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