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特殊的身份,今年29岁的胡剑突然收获大量关注。在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他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成为该校首位90后教授。正常程序下,获聘教授要45岁以上,29岁就能获得这一资格属于特例。看似偶然的现象背后,都有着必然的因素。胡剑因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文章,科研业绩突出,而被作为优秀人才给予引进,作为华东交通大学首位90后教授,打破了学校的许多传统与惯例,于现实和长远都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其一,释放出唯成果而不唯资格的成长意义。作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会常务委员,以及其在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上所取得成果,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传统伦理上有“学有优者仕”,这是对人才的一种尊重,也是人才晋升和成长的正常途径。在学界自然也就应当有“研而优则授”的人才晋升通道,让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或研究型人才,能够有更高的学术待遇或学界职称,是对人才的尊重和善待,对激发人才干事创业会产生极强的驱动效应。其二,传递出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励志意义。人靠什么向上向前,获得超越于别人的荣誉、地位与名利,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与价值,靠的就是持之以恒和坚苦卓绝的奋斗。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投机取巧只能占一时之利。一个人只有埋首苦干,才能不断地升华自我并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但奋斗的过程是艰辛的,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忍的意志、顽强的精神。胡剑好几个月都是6点左右去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宿舍,正是这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才会有科研成果上达到的高度。其三,注解了成功是汗水浇注而成的价值意义。有人认为,别人能够成功要么是天才,要么家庭背景雄厚,要么利用了某种潜规则,恰恰忽略了别人所作的不懈努力。偏见化的成功观会导致畸形化的价值观,带来个人思想认知的偏差与行为的变异。于是怨天尤人者有之,投机取巧者有之,埋首苦干、实干和巧干的动力越来越弱。爱迪生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正如胡剑所说,这个世界不存在神童,天才,就是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其四,表达出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的示范意义。一个人要成功,平台很重要。越是优秀的人才,越应当给他搭建更高更大的平台,他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高校通过拔尖人才引进计划,通过薪酬激励、项目倾斜、晋升特惠、经费扶持等方式,在爱才和惜才的基础上,搭建用才的平台让优秀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学术和科研上取得更大成就,是高校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也是建一流学校、一流学科的有效举措,值得同行的借鉴与推广。从南京农业大学29岁的女教授李姗,到北京大学29岁的女博导刘颖,再到华东交大29岁的男教授胡剑,一批年轻优秀的研究人才,通过人才成长途径而达到了人生的高度,释放出了重才爱才的导向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性。(来源:北京青年报)
什么叫做不拘一格降人才?说破了就是打破常规,这样的事情,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涉及到各行各业,提拔了大批年轻的优秀技能人才和干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普通人眼中较为神秘的211高校,在遇到了十分对口的人才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这位人才招纳过来。而且,所给出的待遇,几乎相当于一般的高校老师、奋斗了大半生的成果!南京农业大学,作为211大学,在农业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2018年12月,在招收一位中科院某研究所的博士入职博士后的工作,不久之后便为这位博士后确定了新的职位——教授(正)、博士生导师。这位年轻的教授、博导,正是今天要介绍的主角,90后年轻姑娘李姗。而且翻阅李姗的简历,可以发现她从2008年的高考至今,一直都在努力地拼搏奋进,在学习上丝毫没有松懈。2008年考入到了教育部与山东省共建的山东师范大学,这所省重点自然是比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之外的省内绝大部分大学要好,不过和985、211高校相比,自然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李姗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了自己对学术上的追求,甚至于,本科阶段她十分的努力,并且选择了极难的考研;最终,因为大学期间表现优异、加上其个人的努力,李姗最终进入到了中科院某研究所内,开始了硕博连读。英雄不问出处,读博期间的李姗,虽然只是在学术研究方面力量相对薄弱的山东师范大学接受了本科教育,不过却是异常的努力,通过了她的勤奋以及对所研究领域高度的敏感度,最终在博士期间有了重大的发现。富贵当问缘由,李姗之所以能够博士毕业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被211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授予了教授、并且拥有了博士生导师,就是因为她非但在读博期间有了重大的发现,而且还通过专业的手段,将自己的发现转变成了学术成果。读博期间,李姗在许多学术期刊都发表了含金量极高的论文,其中就有顶级期刊《自然》。众所周知,对于我国的高层次学生也好,还是在高校或者科研机构中的研究员性质的工作者,发表论文是衡量相关人员工作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而李姗所博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可以说从层次上超越包括清华、北大在内,国内任何一所高校八成乃至是九成的教授和研究员。也正是因此,李姗拥有了被211大学直接聘为教授的资格!
29岁博士获聘华东交大教授 学校回应称其科研业绩突出90后教授每天16小时泡在实验室因为一个特殊的身份,今年29岁的胡剑突然收获大量关注。在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他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成为该校首位90后教授。年纪轻轻就当上教授,这位90后有何过人之处?对此,华东交大官方网站曾发文提到:胡剑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高水平文章,由于科研业绩突出,2017年7月来校后直接享受教授的绩效工资待遇,2018年顺利成为省聘教授。而在胡剑自己看来,成为教授或者当选硕导,最重要的还是勤奋与毅力,“如果能够投入大多数时间潜心科研,肯定会有成果,别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90后博士获聘教授引发关注胡剑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源于9月26日一段名为《90后博士获聘教授:我其实不是学霸》的视频。视频中,胡剑作为华东交通大学首位90后教授接受采访。他表示,自己并非学霸,“能够有一点小成果,可能更多还是因为我们比较用功一点或者说勤奋一点,有好几个月都是6点左右去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宿舍。”视频一经发布,很快引发热议。校方因其科研业绩突出聘用事实上,胡剑个人简历非常出众。根据华东交大材料学院官方网站消息,胡剑,1990年生于江西南昌,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从卢柯院士,曾获中科院“优秀毕业生”、中科院“师昌绪奖”、中科院“院长奖”特别奖等。现为华东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揭示了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本征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科学》)。9月21日,华东交大官方网站发布文章介绍该校举办2019(首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具体情况,其中明确介绍了学校引进胡剑的具体理由。文章称,论坛召开期间,胡剑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发言。 “我校首位‘90后’教授胡剑博士,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高水平文章,由于科研业绩突出,2017年7月来校后直接享受教授的绩效工资待遇,2018年又顺利成为省聘教授。”以第一作者在重要学术期刊发文显然,能够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周刊发文,成为胡剑获聘教授的关键因素之一。据了解,《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系各国学术界公认的最权威学术期刊之一。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曾发布奖励措施,鼓励学者在《Science》发文。而在9月21日发布的相关文章中,华东交大也曾提到,校内教职工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正刊发表学术论文,将被奖励40万元。文章称,近年来华东交大惜才重才、爱才用才,不仅从行动上爱护,更从政策上保障:实行“年薪制”,在注重引育平衡的同时,保障人才薪酬与聘期同步;实施“塔青人才计划”,打造“人才蓄水池”,聘期内不设定课题、文章、项目等具体考核要求,在全国高校尚属首次;大幅度提高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国家科技奖一、二等奖分别奖励200万元、120万元;在保持总体待遇全省高校领先的基础上,再次提高标准,对优秀博士,提供60万—80万元的住房补贴、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引进3年内,直接享受副教授绩效工资待遇等;对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提供不低于160万元的年薪;针对顶尖人才,设立 “人才特区”,一人一策;同时学校在平台、团队、家属、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加以侧重。对话胡剑不存在神童 就是花的时间比别人多9月27日,胡剑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他介绍,去年自己刚刚完成身份“升级”,与爱人结婚,今年又成为新晋奶爸。但因为主要精力都被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对妻女的关心、照顾就很不够,也因此常常心怀愧疚。对于近日引发的网络关注,他表示,关注度也是一种动力,推着自己不得不往前赶。谈成果我觉得不存在神童北青报:什么时候被聘为硕导的?胡剑:去年6月份的时候评的。北青报:评硕导需要参加面试吗?胡剑:不需要。主要看业绩的,学术成果达标了,学校学术委员会通过就可以。北青报:那这次被评为硕导,主要是依据你的哪些学术成果?胡剑:主要是项目和论文两项。项目方面我是获批了两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是在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另外还发表了SCI一区论文3篇。北青报: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多学术成果,有人评价你是“神童”,你怎么看?胡剑:我觉得不存在“神童”。有些人走得快,就是花的时间比别人多。 勤奋肯定是最基本的,还有就是坚持下去的毅力。搞科研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有需要有毅力和决心走下去。再就是运气,比如说遇到一个好导师。谈工作与学生相差四五岁没代沟北青报:今年开始带第一批硕士生了吗?胡剑:是的,今年带了两个硕士生。北青报:和学生相处如何?胡剑:蛮好的,学生差不多是1995年的,相差四五岁左右,没有代沟。北青报:学校和你年纪差不多的硕导、教授人数多吗?胡剑:硕导的总体趋势是在往年轻化发展,硕导年纪跟我差不多的还蛮多的。教授相对来说难度大一些,我是由于在《Science》上发表了论文,被江西省破格提拔的。正常通过职称评定的话,要看资历,学校45岁以下的都没有。谈关注不得不往前赶北青报:如何看待网友对你的关注?胡剑:不管是网上还是学校内,都有一些好奇甚至怀疑的声音。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还把本职工作做好。北青报:这种关注度影响做科研吗?胡剑:这种关注度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推着你不得不往前赶,我自己还是挺平常心的。一直以来,我在科研方面对自己还是蛮严格的。因为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最精华的年纪就是在20多岁到40岁之间,我现在就必须要把握每一秒时间,以后回过头来至少我不会后悔。北青报:对未来有什么规划?胡剑: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把科研工作坚持下来。其实如果能够投入大多数时间潜心科研,肯定会有成果。文/本报记者 孔令晗 见习记者 韩谦
来源:北京青年报因为一个特殊的身份,今年29岁的胡剑突然收获大量关注。在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他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成为该校首位90后教授。年纪轻轻就当上教授,这位90后有何过人之处?对此,华东交大官方网站曾发文提到:胡剑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高水平文章,由于科研业绩突出,2017年7月来校后直接享受教授的绩效工资待遇,2018年顺利成为省聘教授。而在胡剑自己看来,成为教授或者当选硕导,最重要的还是勤奋与毅力,“如果能够投入大多数时间潜心科研,肯定会有成果,别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90后博士获聘教授引发关注胡剑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源于9月26日一段名为《90后博士获聘教授:我其实不是学霸》的视频。视频中,胡剑作为华东交通大学首位90后教授接受采访。他表示,自己并非学霸,“能够有一点小成果,可能更多还是因为我们比较用功一点或者说勤奋一点,有好几个月都是6点左右去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宿舍。”视频一经发布,很快引发热议。校方因其科研业绩突出聘用事实上,胡剑个人简历非常出众。根据华东交大材料学院官方网站消息,胡剑,1990年生于江西南昌,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从卢柯院士,曾获中科院“优秀毕业生”、中科院“师昌绪奖”、中科院“院长奖”特别奖等。现为华东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揭示了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本征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科学》)。9月21日,华东交大官方网站发布文章介绍该校举办2019(首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具体情况,其中明确介绍了学校引进胡剑的具体理由。文章称,论坛召开期间,胡剑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发言。 “我校首位‘90后’教授胡剑博士,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高水平文章,由于科研业绩突出,2017年7月来校后直接享受教授的绩效工资待遇,2018年又顺利成为省聘教授。”以第一作者在重要学术期刊发文显然,能够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周刊发文,成为胡剑获聘教授的关键因素之一。据了解,《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系各国学术界公认的最权威学术期刊之一。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曾发布奖励措施,鼓励学者在《Science》发文。而在9月21日发布的相关文章中,华东交大也曾提到,校内教职工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正刊发表学术论文,将被奖励40万元。文章称,近年来华东交大惜才重才、爱才用才,不仅从行动上爱护,更从政策上保障:实行“年薪制”,在注重引育平衡的同时,保障人才薪酬与聘期同步;实施“塔青人才计划”,打造“人才蓄水池”,聘期内不设定课题、文章、项目等具体考核要求,在全国高校尚属首次;大幅度提高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国家科技奖一、二等奖分别奖励200万元、120万元;在保持总体待遇全省高校领先的基础上,再次提高标准,对优秀博士,提供60万—80万元的住房补贴、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引进3年内,直接享受副教授绩效工资待遇等;对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提供不低于160万元的年薪;针对顶尖人才,设立 “人才特区”,一人一策;同时学校在平台、团队、家属、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加以侧重。对话胡剑不存在神童 就是花的时间比别人多9月27日,胡剑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他介绍,去年自己刚刚完成身份“升级”,与爱人结婚,今年又成为新晋奶爸。但因为主要精力都被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对妻女的关心、照顾就很不够,也因此常常心怀愧疚。对于近日引发的网络关注,他表示,关注度也是一种动力,推着自己不得不往前赶。谈成果我觉得不存在神童北青报:什么时候被聘为硕导的?胡剑:去年6月份的时候评的。北青报:评硕导需要参加面试吗?胡剑:不需要。主要看业绩的,学术成果达标了,学校学术委员会通过就可以。北青报:那这次被评为硕导,主要是依据你的哪些学术成果?胡剑:主要是项目和论文两项。项目方面我是获批了两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是在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另外还发表了SCI一区论文3篇。北青报: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多学术成果,有人评价你是“神童”,你怎么看?胡剑:我觉得不存在“神童”。有些人走得快,就是花的时间比别人多。 勤奋肯定是最基本的,还有就是坚持下去的毅力。搞科研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有需要有毅力和决心走下去。再就是运气,比如说遇到一个好导师。谈工作与学生相差四五岁没代沟北青报:今年开始带第一批硕士生了吗?胡剑:是的,今年带了两个硕士生。北青报:和学生相处如何?胡剑:蛮好的,学生差不多是1995年的,相差四五岁左右,没有代沟。北青报:学校和你年纪差不多的硕导、教授人数多吗?胡剑:硕导的总体趋势是在往年轻化发展,硕导年纪跟我差不多的还蛮多的。教授相对来说难度大一些,我是由于在《Science》上发表了论文,被江西省破格提拔的。正常通过职称评定的话,要看资历,学校45岁以下的都没有。谈关注不得不往前赶北青报:如何看待网友对你的关注?胡剑:不管是网上还是学校内,都有一些好奇甚至怀疑的声音。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还把本职工作做好。北青报:这种关注度影响做科研吗?胡剑:这种关注度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推着你不得不往前赶,我自己还是挺平常心的。一直以来,我在科研方面对自己还是蛮严格的。因为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最精华的年纪就是在20多岁到40岁之间,我现在就必须要把握每一秒时间,以后回过头来至少我不会后悔。北青报:对未来有什么规划?胡剑: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把科研工作坚持下来。其实如果能够投入大多数时间潜心科研,肯定会有成果。
今天,小西收到一份百家网友的信息:小西,您好!我今年29岁,男生,硕士毕业,去高职院校当老师和同济大学读博士我应该怎么选,比较纠结?由于小时候上学迟加之大学修了一年学,导致我现在年龄相对身边的人有点偏大,29岁今年才硕士毕业(全制),没有女朋友,去高职院校当老师(有编制)还是去同济大学读博士(联系好的),比较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希望您能够给点建议,万分感谢。小西简单的汇总下,其实是一个问题:29岁硕士毕业,去高职做教师或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小西的观点比较直接,同济大学读博更有利于你个人的发展。若是你说的某个省级示范中学或某个偏远区域的二本、三本院校,也许我还建议你考虑下家庭因素、学科类型、职业规划等因素,但是高职院校真的不太推荐。以小西接触的几个高职院校的老师来说,收入和福利还可以,但是不太稳定,和每年招生的生源紧密相关。同济大学近几年,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不错,不过彼此间差异极大,真的"饱的饱死、饿的饿死"。不知道你说的编制是"校聘"还是事业单位编制,就小西知道的情况,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缺编非常严重,基本都在排队(还不算关系户的"插队"),基本都是"校聘"。不晓得你和该高职院校如何谈的,或者是高职院校所在地方较为偏僻空缺。高职院校做老师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科研压力,受限于平台和硕士学历,想做点课题也比较难。因此,基本上就没有课题方面的硬性要求,论文要求比较低,普通中文期刊即可,自己出点版面费。平时最大的工作就是教学,小西熟悉的几个老师一周约有18-20节,或者还是某个班级的班导师。有时候最大的压力是招生,会给每个老师分配指标,国家示范高职招生压力会小不少。高职院校真不是小西故意贬低高职院校,但里面不少老师都在通过考研、考博跳出来,如去年就有2个高职院校的老师脱产来我们这里读博。常听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能去本科尽量去本科,或者不错的中学也可以"。从之前部分高职院校合并、倒闭等过程来看,有正式编制的会有Z府进行安置,没有编制的"校聘"教职就比较倒霉。就小西看到的情况,已有不少发展较好的高职招聘教师要求是博士,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5月30日新发布的招聘公告中就明确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类似的高职院校甚至高薪聘请部分60-65岁的退休高校副教授、教授,提升整体教职的博士和高级职称占比。若是今年,你以硕士学历进入高职院校,之后想读在职博士非常难,而攻读全日制博士就得面临高龄、论文发表超过5年、是否脱产等艰难选择,也就是说这个时间点进高职可能会有点"小尴尬"。博士研究生为何说去同济大学读博更合适29岁的你?作为博士"前辈"和大学老师,小西建议你去攻读同济大学的博士学位。目前,国内985高校博士指标缩减,部分导师每年仅0.5个招生指标,导致导师在选择学生上非常谨慎。结合你提供的信息来看,已和同济大学某位导师联系好,说明你硕士阶段科研成果十分不错,具有较高的科研潜力和能力。除非是你已对学术厌烦,不想一生做这件事,否则为何不选择继续在某个研究方向证明自己。你的疑惑可能还有点是29岁读博会不会太晚?之前小西一个篇文章就重点解答了29岁是否可以值得攻读博士学位,答案是肯定值得。博士学制是4年,2/3博士生延期毕业可能是你心理压力较大的因素,毕竟大部分院校引进人才时有个35周岁的限制,但是你肯定没关注到"针对部分优秀博士,可适当放开年龄至38周岁"。在同济大学跟着一个不错的导师做课题,相信你有4年顺利毕业的自信和能力,33岁的同济大学博士求职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当然,若是你的本科院校层次更高些,竞争力就更大。留学深造其实,读博阶段和导师沟通好,在博士一年级阶段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海外名校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同济2018年的博士研究生公派留学推荐指标是160名,可在国外学校注册,同时获得中外双方学位。这样就更加具有竞争力。最后,单身没有成家,没有家庭和爱情的压力。家庭条件还行,不用等着你毕业工作养家的话,读博期间的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导师补贴养足够自己支出,导师要是大方些,还能有不小的结余。为何不为自己的未来搏一搏呢?在小西看来,起码不用像进入高职一样,直接看到20年的自己,没有盼头的生活很难有滋味。而且,之前和你情况类似的不少博士已经见证了"选择读博"的正确性,加油!▼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将是我最大的收获!再次感谢您的阅读,有问题欢迎评论交流。
作为一名1990年出生的90后,我深感写这样的文章有点心虚,毕竟此时的自己连博士都没有考上,还在这里写博士生导师。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深知在当下这个社会,越早取得博士学位,拿到高校的offer,我们才有足够的耐心去开展我们想进行的学术研究。不然你就会像我一样,每天担忧着明天怎么过?我还有逆袭的希望吗?如何学习英语?还要考六级吗?如何面对三十而立?等等思考了也不会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不可否认,在现有的传统求学之路上,我们一个普通人想取得博士学位,往往先要度过三十周岁,而在25-30岁之间的这段时间,外界(包括父母亲人)总是不时地给我们施加一些压力,特别是谈婚论嫁的问题,在当下高房价的客观现实下,我们每个在读学生不再一心搞学术研究,而是思考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挣点钱。当然这种挣钱的尝试除了浪费我们的时间,大多时候对于我们并无多大益处,反而可能令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例如,如果你高三的时候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有效地备考,那么你可能落选或者进入一所不好的院校。不少人此时选择了复读,也许从短时来看,你有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短短的一年时光有时候会令你后悔不已,因此你本科、研究生毕业时至少比别人大一岁。再如,如果你大学期间没有合理地规划好时间,很大程度上会无缘国奖,丧失保研资格,当你发现失去时才知道国奖、保研资格的重要意义。怎么办?只能走传统的发展之路。即便是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如果你考取的不是名校,再不注意发表论文,那么你的考博之路可能也是充满荆棘,最后可能落得如我一样,都快30岁了还没有考上博士。说了这么多有点负能量的话,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传统的博士毕业时间以及可能变动周期。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6周岁是入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从6岁说起。我们不少人的求学轨迹是这样的:6岁入小学,13岁入初中,16岁入高中,19岁入大学,23岁本科毕业,23岁开始读研,26岁开始读博,29岁博士毕业。总的来说,好像很多人都可以在30岁之前顺利博士毕业,可是我想提示你的是如下基本事实。#考博#1.你的出生日期可能如我一样,在9月1日之后,因此你可能错过6岁入读小学的机会,7岁才能入读小学,我就是如此。2.你的父母可能担心你跟不上,因此让你小学留了一级,你当时非常开心,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当然这种情况在当下越来越少。3.在当下不少地方,省级示范性中学招生名额有限,你又不想去上一般的高中,因此你可能初中毕业后复读一年。这种情况在1980-1990年出生的农村孩子身上很常见,现在好像部分地方规定,不让复读。4.高考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人生起点的重要考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正常发挥,报考志愿也并非那么理想。怎么办?为了我的本科梦,为了我的名校梦,咱复读一年吧,或者复读了2年。不少学生确实通过复读考取了名校,但是更多的复读生只能考入非双一流院校。5.当你意气风发地的想通过考研考取名校时,你惊奇地的发现,自己学校竟然没有保研资格,或者报名名额只有可怜的2%,而你由于种种原因不符合。因此你只能开启考研之路。如果你顺利一年走,祝贺你。可是就怕你考取名校的学硕,你很大程度上会落选,最后的结果只有2种,要么调剂到一所普通的高校,要么再战一年。6.当你读研时,你惊奇地诸如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硕竟然只有2年,而你在普通院校需要熬上3年。而且越来越多的院校通过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甚至直博方式选拔博士。于是你的考博之路开始啦。如果你幸运,一年就考上,就怕你遇到强劲的对手,第一年落选了。此时的你大概为26-28岁。7.也许在你的观念认知中,博士为3年制,但是在当下博士正常毕业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你会惊奇地发现,大部分院校已经改为4年制,而且想正常毕业有点难。因此如果你走的是传统的求学之路,你博士毕业的年龄在29-35岁之间。想在30岁之前毕业还是有点难度的。当然,这并非不可能,而且还可能在30岁之前顺利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过去的一年,我们已经看到不少90后顺利的获聘为教授,甚至博士生导师。他们中间既有本土博士,也有留洋博士。其中一位中南大学的特聘教授生于1992年,即才28岁。他的发展之路还是值得大家借鉴的。他201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19年博士毕业于西澳大学,本科到博士只用了3年。很显然他的发展之路在读博之前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其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留学读博,并且在博士期间大量发表论文,因此满足了国内教授的获聘要求。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特别是很多人到现在还认为只有先读个硕士才能读博,其实这是不准确地。大家在2019年9月份的时候一定看过“清华大学2019级最小的博士生才17岁”的新闻,他采用的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本土读博方式——直博。而我们很多高校在当前每年都会招收不少14-17岁的大学本科生,他们如果认真努力,那么本科毕业时就是“17-21岁”,参见:我终于知道为啥清华大学最小的博士才17岁了!这样如果他们选择直博的方式取得博士学位,那么博士毕业时才25岁左右。即便是24岁本科毕业,直博取得博士学位才29岁。再用几年的时间拿到高校的教授席位,还是非常有希望的。除了上面的直博,其实在当下还是有不少可以缩短求学时间的安排。以法学专业为例,你本科毕业时可以选择出国读个LLM,一年制就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或者选择读专硕,2年就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这样你再选择读博,相比其他人也是可以节省1-2年的时间。还有就是硕博连读,5年即可拿到博士学位,这相比于3年学硕加4年博士少了2年时间。因此在当前,我们是有不少途径缩短自己取得博士学位时间的方法。当然,其中的大前提是你研究生考个博士点院校,最好本科读的也是名校。看完上面的分析,你知道如何在30岁之前获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至少博士毕业了吗?如果你现在如我一样,那么请你现实一点,先考虑一下如何考博吧。
段路明在量子信息领域被人们成为世界顶尖级天才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量子领域的国际领军者之一,从事着有关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冷原子物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在量子网络、量子计算机、量子信息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段路明是中国科技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有着怎样的经历。1990年,段路明毕业于桐城中学。那时的他还没有天才科学家的光环,虽然家境窘迫,但是他思维非常敏捷,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而且在全国化学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被保送至中国科技大学学习,师从郭光灿教授。而郭教授当时担任着大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的主任。段路明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共发表论文40 篇,他的博士论文入选2000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他还获得了“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以出色的表现提前一年毕业。毕业之后,段路明继续和郭光灿院士的合作,提出了被国际同行称为“段-郭”界限的全新研究方向,原理被称为“段-郭概率克隆机”,推导出的公式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有很高的评价。在2001年1月的时候,《自然》杂志发表了段路明与同事合作的论文,里面所讲到的研究成果再一次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有欧洲媒体对段路明冠以“原子的上帝”的称号。也就是这一年,段路明被中科大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时年29岁。他与潘建伟教授并称中科大量子信息领域的“绝代双骄”,他成为中科大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在这之后,荣誉接踵而至。2004年,段路明教授获得美国斯隆研究奖。这个奖项是在学术界非常著名的一个奖项,他也是第一位在中国本土培养的获得该奖项的博士。2007年,段路明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2009年,段路明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2年,段路明任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截止到2018年,段路明教授共发表论文160余篇,这些论文都是发表在物理学的著名学术期刊,他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在美国,段路明的发展之路可谓顺风顺水。但是,当他接到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姚期智教授的一个越洋电话之后,他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段路明接受了姚期智教授的邀请,加盟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的建设,他负责组建的团队肩负着量子信息的物理实现的重任。据说,段路明教授日前已经辞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的职务,成为清华大学首位“基础科学讲席教授”,而且全职加入了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在新的岗位上,段路明教授将以建设世界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国在国际前沿科学研究上树立标杆为己任,继续发挥他实验设计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我国关于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处在一个较为领先的位置。而段路明教授回国全职加入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不但对于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的实力和水平有很大提升,对于我国量子研究的整体水平也有着很大的推进,必将成为国家科研攻关的强劲的力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黑洞栗 郭一璞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洞照片之后,一名小姐姐的照片也跟着刷了屏。她激动得十指交叉,身边的电脑屏幕上,黑洞的样子模糊显现出来,一行行代码在旁边滚动。在Facebook上发出这张照片时,小姐姐说:看着我做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一点点“洗”出来,真是不可思议。“我做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对,全人类看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就是她“做”的。这位小姐姐名叫Katie Bouman (凯蒂 · 布曼) ,今年29岁。她带领算法团队“洗”出了这张照片,也成了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类之一。人类“拍”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并不是像我们拿手机拍照那样,点下屏幕就好,而是需要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许多天文望远镜在同一时间“按下快门”,记录无线电数据。然后,再依靠机器学习算法,把数据拼到一起,重建出图像。而这个“洗照片”的任务,就是凯蒂在MIT读博时做的项目。搞定半吨硬盘六年前,凯蒂开始了她在MIT CSAIL的博士生涯,想要研究“如何看见或者测量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黑洞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研究对象了。因此,她加入了EHT(事件视界望远镜)团队。凯蒂的本科读的密歇根大学的电气工程,硕士读的是MIT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可以说,对于天文方面,她当时一窍不通。就这样,她开始研究“把多台天文望远镜获得的数据合成一张黑洞照片”的算法。一搞就是三年的秘密工作。在2016年之前,这个项目一直是保密的,小姐姐研究这么激动人心的项目,却憋着不能说,连自己的家人都没告诉。而且直到2017年6月,凯蒂的算法才终于可以开始实战。她收到了一堆装着黑洞观测数据的硬盘:这些硬盘足有半吨,从世界各地用飞机运来。数量之大,甚至让人联想到1969年玛格丽特·汉密尔顿为阿波罗11号登月而准备的一人高的代码。这些硬盘中的数据,来自智利、夏威夷、南极洲、亚利桑那、西班牙、墨西哥六个地方的一共八台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获取的数据量非常大,一晚上就能收集到2PB(约2000TB)。如此庞大的数据难以用网络传输,必须装到硬盘里,空运到MIT。而且,这半吨硬盘里的数据不仅仅是黑洞,还包含天空中的各种复杂、凌乱的数据,凯蒂要靠这些数据,拼出一张完整的黑洞写真。本来,根据射电望远镜数据还原天体图像需要人类天文学家参与。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成像算法指引到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向。然而面对PB级稀疏、嘈杂的数据,想靠人力从中找出图像太难了。于是,他们使用了机器学习方法。虽然这支团队已经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构建算法,在合成数据上实验,但直到有了这些硬盘,他们才能真正知道他们的算法,是不是真的能捕捉到不可见的黑洞。这项任务究竟什么样?就好比,你把一颗鹅卵石扔进池塘,却还想看到它的样子。一石激起的涟漪入水的瞬间,石子会激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只要这些涟漪,就算石子沉到水下,也依然可以通过算法重现它的模样。黑洞,就像是这颗已经看不见的鹅卵石。不同的望远镜收到的两股无线电波相遇,就起了涟漪,学名叫做“干涉”。而凯蒂提出的CHIRP算法,便是依靠干涉来重建黑洞的。具体来说,从银河中心传来的无线电信号,到达两台望远镜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干涉也是这样发生的。所以说,重建黑洞照片,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差。可是,地球有厚重的大气层保护着,无线电波穿过大气层的时候,速度会变慢,时间的测定也就不够准确了。所以,小姐姐想出了一种机智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每一个测量值,都是三台望远镜 (不是两台) 相乘的结果,大气带来的误差就能相互抵消了。这样一来,算法有了,团队便开始“冲洗”黑洞的照片了。一洗就是两年半吨硬盘的数据量处理起来,工程量还是太大了。洗照片的过程中,一度有四个团队同时工作,每个团队负责分析一部分数据。原本预计一年洗好的照片,花了两年时间才让世界看到。除了耗时之外,小姐姐也说过,团队就是一口大锅,里面有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如果不是这样,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从前看来不可能的任务。而她的工作,是在照片终于合成成功并公布之后,凯蒂终于可以告诉全世界,合成第一张黑洞照片的意义:这是我们了解黑洞的一个窗口,从这里开始,我们验证了我们的物理规律。虽然我们已经靠理论推断出黑洞的样子,但只有亲眼所见才能验证,因此,看到黑洞图像也是巨大的科学进步。现在,凯蒂早已博士毕业,继续在MIT的EHT项目做了一段时间的博士后之后,即将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庞大的团队除了凯蒂之外,整个团队还有很多人,他们来自各种各样的领域。凯蒂在2017年的TED演讲中分享了团队的核心成员名单,包括:Sheperd Doeleman哈佛大学黑洞计划观测助理主任Andrew Chael哈佛大学黑洞计划研究生Lindy Blackburn哈佛大学黑洞计划射电天文学家Michael Johnson哈佛 - 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研究员Katherine Rosenfeld哈佛 - 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研究员Hotaka Shiokawa哈佛 - 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William T. Freeman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Vincent FishMIT Haystack天文台研究科学家Kazumori AkiyamaMIT Haystack天文台博士后Daniel ZoranDeepMind研究科学家
我们国家的博士平均毕业年龄是33.17岁,30岁博士毕业,这个年纪很正常的。我们可以简单的做一下计算,18岁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大学四年毕业之后是22岁,读研究生需要三年,研究生毕业是25岁,博士又读五年,毕业刚好是30岁。能够30岁毕业已经算是比较优秀的了,说明你在上学的过程中没有留过级,高考没有复读,考研没有二战,博士没有延期。之所以有人26、27岁就博士毕业,推测可能是硕博连读或者直博,也有可能是硕士期间只读了两年,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硕士就2年。正常博士毕业本来就应该在30岁左右,那么为什么平均博士毕业年龄是33.17岁呢?推测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博士延期现在我们国家的博士培养采取的是“导师制”,博士要读几年因人而异,北大要求是四年,一般是在三到五年,最长可以七到八年。我们国家的博士延期率已经达到了65%,这也就意味着能正常毕业的是少数,大部分博士都要延期。博士延期有自身的原因,比如博士毕业要求必须发表多少篇论文,发不出来那么就没办法毕业。其次还有导师的原因,许多博士延期是因为课题没有结题,导师不放人。二.工作后读博士往前推20年,大学生都非常吃香,研究生可以直接到高校教学。但是在今天大学生已经遍地走了,想要进入一本的高校当老师没有博士学位是不可能,早期有一批人硕士毕业就出来工作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评价指标的改变,发现硕士学位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上的要求,受到学历限制,有不少硕士生在工作几年后又重新回来读博士,30岁40岁的都很常见。其实大龄博士往往也有自己的苦衷,除了要承担家庭的压力外,还会有找工作的压力,到了30岁的年纪,许多博士都已经成家立业。而博士期间没有工作,只靠国家的一点补助,远远没办法负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不仅如此,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处处受限制,比如高校招聘青年教师就要求博士毕业,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如今不少博士毕业想要留高校,还会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否则想要留在高校基本上没有可能。总之,30岁博士毕业是一个很正常的年龄,不管是你以后想去企业工作,还是想留高校,年龄都不会成为限制你的因素。
他是中国科大培养的天才科学家,读博士时就发表40篇论文,并获选全国百篇博士优秀论文,同时提前一年毕业。28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29岁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之一。2004年获得著名的美国斯隆研究奖,成为中国本土培养的博士中第一个获得该奖的科学家。在国内科研方面顺风顺水的时刻,他选择了前往美国任教,而且成就斐然:先后担任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 ,2007年获得终身教席,2009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2年任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非常值得高兴的是,2018年,他正式辞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职位,全职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工作。2019年4月24日,他正式获聘首位“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他就是段路明,一位天才级的科学家。他的全职回国或将大大助力中国量子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科大培养的杰出科学家段路明1972年8月出生于安徽桐城。1990年毕业于桐城中学,因化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被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获得学士(1994年)和博士(1998年)学位,师从于中国科大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主任郭光灿教授。在校学习期间,他就以良好的理论功底、敏捷的科学思维斩露头角,读博士时就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2篇论文、总计有40篇论文发表、并获选全国百篇博士优秀论文。他以出色的表现,提前一年毕业。留校后,段路明在良好的科研环境里如鱼得水,不断取得科研的进展。其中,他与郭光灿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量子概率克隆原理,这个原理被国际同行称为“段-郭概率克隆机”,其推导的最大概率克隆效率公式,被称为“段-郭界限”。段路明也被破格晋升职称,2001年,年仅29岁成为中国科大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之一,并担任了实验室副主任等重要学术职务。他还以在量子物理研究中的优异成绩,于1999年担任了美国《物理评论快报》的特邀审稿人,2000年又成为英国《自然》杂志的特约审稿人。1999年,段路明来到国际量子科学研究的著名学府——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被誉为“音乐的圣殿”的奥地利,段路明夜以继日的谱写着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美妙乐章。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多篇论文以全新的观点、独特的思路和对整个领域的杰出贡献,奏响了量子研究领域的一个又一个“高音”。2001年,段路明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在2004年公布的美国斯隆研究奖(Sloan Resarch Fellowship Award)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段路明教授荣获该奖。据悉,116名获奖者中有16位华裔科学家,段路明是其中唯一在中国取得博士学位的获奖者。海外任教,助力清华量子科学研究不过,在国内科研方面顺风顺水的段路明并未选择继续留在国内,而是前往美国任教,并很快成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2007年)。2012年,担任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在美国,顶尖高校的讲席教授,一般都是最杰出的科学家才能担任,可见段路明的成就之高了。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教的同时,段路明同时也兼任了清华大学姚期智讲座教授,帮助建设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2010年,全职回国的姚期智正计划在清华组建一支能在量子计算领域做出创新工作的团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姚期智亲眼见证了中国在世界微电子领域竞争中的“错过”,他意识到未来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将成为新的发展点,中国必须得跟上。而量子计算除了需要理论计算机专家外,同样也需要懂量子计算的物理学家。于是,姚期智想到了段路明。2010年10月的一天上午,当时正是北京时间的深夜,段路明在密歇根大学正准备给学生上课,突然间身边的电话响了,显示号码是北京,他万万没想到,电话那头居然是姚期智本人。姚期智在电话里表示希望段路明发挥在实验设计方面的优势,为清华成立量子网络研究平台作出开创性的工作。接到电话后,段路明感到既兴奋又忐忑,研究直觉告诉他这将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但长时间的国外生活和研究经历也让他心存顾虑。但后来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星期后,姚期智专程飞到密歇根大学与他会面。经过这次为期几天的停留,姚期智与段路明初步勾勒出清华量子信息中心的蓝图。两个月后,也就是2010年岁末,段路明加盟清华量子信息中心的建设。凭借姚期智在学术界的威望,以及段路明在物理学界的影响,积极延揽人才,量子信息领域一批年轻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清华。2011年1月,经过不到两个月的筹划,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揭牌成立。成立四年来,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在段路明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14年10月,段路明研究组首次在常温固态系统中实现了抗噪的几何量子计算,该成果是量子计算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上。更为可喜的是,论文第一作者祖充是交叉信息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共同完成文章的还有两名本科生。科研与教学园地里多年来的辛勤培育,逐渐开花结果。全职加盟清华,担任长聘教授根据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官网的报道,2018年辞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职位,全职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工作。2019年4月24日,段路明获聘首位“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段教授完成了量子信息领域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提出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网络的量子中继方案,被国际同行誉为“DLCZ”(Duan-Lukin-Cirac-Zoller)方案,为该领域的奠基性方案,引发了世界上关于DLCZ方案的研究热潮。段教授提出通过量子网络互联进行规模化量子计算的方案,为一些量子计算大型合作项目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受邀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上撰写此方向的综述。段教授在物理学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物理评论快报》48篇,《自然》8篇,《科学》3篇,《自然》、《科学》子刊10篇),共被引用24,600多次。期待取得更大成就目前,中国虽然在诸多科技领域都与世界有或多或少的差距,但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却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中国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国际突破。2016年8月16日,世界第一个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2017年8月,“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而这也被《自然》杂志誉为“量子通信领域的里程碑”。在量子计算研究领域,中科大潘建伟团队一直在量子计算的核心资源“多粒子纠缠”的制备与操纵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15年,该团队和阿里巴巴合作成立了“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联合实验室”,在保持光量子计算世界领先地位的同时,将大力推动我国量子计算整体研究水平。不过,一切都不能太过乐观。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投入巨资发展本国的量子信息技术,抢先开启本国的“量子时代”。段教授此时全职加盟清华,正当其时。他的加盟,势必将为大大助力清华大学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同时更进一步地我国量子计算整体研究水平。来源:青塔、清华大学新闻网、中国科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