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齐物

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

学校简介苏州大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他是第一个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列出的高校之一,是由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双一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历史苏州大学的前身是SoochowUniversity(苏州大学,始建于)。中国内地高校院系调整,苏州大学文理学院、苏州大学文教学院、苏州大学数学与物理系联合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后来,苏州蚕桑学院(1995)、苏州丝绸技术学院(1997)和苏州医学院(2000)相继并入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简介学院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技术系。同时拥有苏州大学高等教育学院等7个研究所(中心、办公室)。目前,学院设有博士后移动台、高等教育博士点、教育经济学博士点(自行设计)、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硕士、硕士。招生专业专业课程初审参考书教育硕士硕士专业课程考试内容为: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国家统考大纲和备考书目,具体书目如下:教育硕士(专硕)333教育综合,参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大纲书目,具体书目如下:温馨提示:中国教育史建议以孙培青教师用书为主备考;外国教育史建议阅读吴式颖教师用书《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心理学以张大教师用书为主备考。2020级复试分数线这次,我们将共享苏州大学教育研究生招生考试机构的信息,如果您想了解其他院校的教育研究生入学考试信息,请留言或留言!~君君一言不发

义利

202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苏州大学表现抢眼,为何多次超越老牌985

8月15日,软科发布“202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从论文发表情况、师生获奖情况等6个方面,对全球上千所研究型大学进行了量化排名。在内地高校的排名中,苏州大学表现格外抢眼,在这次排名中,苏州大学位居内地高校第“14-22名”区间内,和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老牌高校“平起平坐”。甚至比其它老牌“985”高校,比如湖南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排名还要高一级,比兰州大学还要高两个等级。苏大夹在了一众“985”高校之间,显得有些“鹤立鸡群”。其实,在软科“201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苏大的排名就已经超过了南开、湖大、厦大、兰大等之上。而在国内外的各种高校排行榜上,苏大也是经常性地凌驾于一些老牌的985高校。比如在QS2021世界大学排名中,苏州大学排名超越重大、兰大、电子科大等985大学;在“软科2020中国大学排名”中,苏州大学位列第38位,排名仍超过兰大等985大学;在“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苏州大学则位居第22位,排名超过南开、厦大、湖大、重大等985大学。那么,苏大这所“211”高校为何能多次凌驾于南开、兰大这些老牌“985”高校之上呢?根本原因就是科研成果丰硕,通俗点说就是论文多。因为不论是什么样的高校排名,科研成果都占据着半壁江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基本上就是得论文者得天下。苏州大学现在的科研能力非常强,具体说是苏州大学的论文水平非常高,苏州大学有一大群能写论文的教授,论文水平的确高。虽然很多“985”高校表示不服气,但是苏大在发论文方面不得不说有一套。2020年5月,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本次榜单,中国大陆共有2163位学者入选。这个榜单里,最著名的还是苏州大学,名列全国29名,超过不少985高校。根据一流期刊论文数据统计高校排名的《Nature Index》报告,将苏州大学评为近年来“全球上升最快的高校”而苏州大学科研成果之所以丰硕,与其师资力量雄厚不无关系。据苏大官网介绍,苏州大学全校教职工5353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2646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发达国家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而苏大却在引入师资而背负着“到处挖墙脚”的骂名。而苏州大学本身也是一所历史相当悠久的高校。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大有知名校友谈家桢、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李政道、查良镛、倪征燠、赵朴初、蒋纬国等。对于苏州大学的快速发展,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卡蜜儿

苏州大学:为何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

教育观察日前,苏州大学在校内积极开展2019年“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的遴选工作。选拔出的一批学术型优秀硕士研究生新生,将以“博士研究生候选人”身份直接进入“绿色通道”,修读硕博一体化研究生课程,考核合格后,还能直接转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开展科学研究。2017年底,苏州大学作为全国范围内遴选的14所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去年,学校出台系列文件,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等方面全面改革。“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正是该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后新推出的。研究生:“333”选拔录取 培养精英人才今年报考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多达31795人,近3年报考人数也一直稳居江苏省高校榜首。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苏州大学,为何要破冰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是改革深入的内生动力。”苏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曹健介绍,学校现有1.7万余名在校研究生、3000多名校内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学位点覆盖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这为改革培植了土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大学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在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上先行先试。去年,学校在保留原有公开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的招生方式上,又启动实施了“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333”招生选拔模式。首批2018级录取的学术型硕士生中,经本人申请、学校考核、双向选拔,共有15个学院(部)的70名学生入选。物理学专业研一学生田宇,在入选“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后深刻体会到科研学习的充实,他除了要参加2年硕博一体化课程学习,还有3年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阶段的学习,学习内容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交叉学科。“因为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我会主动用心地去开展一些科研探索,定期与导师交流研究方案。”田宇说,目前自己已有一项自主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未来通过交叉学科研究,希望开展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工作。“‘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并非简单的‘硕士+博士’培养,而是贯通硕博培养过程,实行连续、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卢玮解释,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活力,引导学生在“真学”问题上实现重点突破。导师:逢招生必申请 还要具备“3+1”能力优秀人才的选拔方式拓宽,是否意味着导师省心省力?早在2010年,苏州大学就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导师学院,至今,在苏州大学导师学院参加培训的教师已超过2000人次。“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导师承担起‘无限责任’,既当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事业伙伴和人生朋友。”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看来,师生就像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既有共同维护的学术共同体,也有共同成长、共克难题的联系。“导师”不是固定头衔,而是指导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工作岗位。为更加明确导师岗位责任,去年4月,苏州大学出台文件打破导师终身制这一坚冰,向所有符合上岗招生条件的、具有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教师全面开放博士研究生招生岗位,实现导师竞争上岗。不惟资历、不惟头衔和年龄,但“逢招必申请”。在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申请制中,苏州大学明确规定申请导师需具备“3+1”能力,“3”是指在“科研活跃度、学术贡献度、师生关系和谐度”三方面具有突出成绩,通过教书育人、学术水平、科研条件、科研平台等方面综合考核竞争上岗;而“1”要求首次招生的导师需在上岗前参加导师学院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以充分了解掌握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各项政策、规章和制度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顺应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主线,苏大蹄疾步稳地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以此带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整体提升,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学校对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落到实处。”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张艾情 姚 臻

牛!苏州大学一硕士以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论文!

日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Nature》发表了以苏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研究论文《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报道了面内各向异性和超低损耗声子极化激元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研究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纳米尺度定向控制光传输和光-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崭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排名第一的第一作者是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硕士研究生马玮良。在硕士就读期间便能做出有如此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消息一出,便备受关注。充分开发自主性学习2011年,马玮良进入苏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又选择考入苏大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马玮良同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基础课程为主,马玮良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努力补足理论上的“短板”,这为他后续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对科研感兴趣,他选择考研并最终如愿,而之所以选择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则是看中了学院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际应用研究方面的成绩。“我想在材料、生物化学、物理等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正是我的兴趣点,所以我选择了跨学院考研。”初进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实验室,导师鲍桥梁教授便鼓励马玮良独立开展课题研究。马玮良坦言,当时作为“科研新人”感到压力很大,最初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实验室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地感染着马玮良,他大量阅读文献,学习别人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只要有疑问都会主动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就这样一步步逐渐走出迷茫找到了科研的方向。“他勤奋刻苦,不骄不躁,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物理概念有强烈的求知欲,日常学习中养成了追根溯源的好习惯。”在导师鲍桥梁教授眼中,马玮良一直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并能持之以恒地努力钻研,十分难得。作为教育部首批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汇聚了材料、物理、化学、光电、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青年科学家,且大都是从国外顶级大学学成归来,他们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对科研有着极强的敏锐性与执着追求,常常鼓励学生进行未知的探索。鲍桥梁教授便是其中一员,其“非填鸭式”的指导也让马玮良颇为认可。“鲍老师会在科研方向上帮我们把脉,很多时候他‘放手’让我们自己去探索,鼓励大家多做尝试,多关注自己与别人课题的‘不一样’,遇到困难再一起攻关,他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马玮良说,纳米科技学院公共实验平台上的大型仪器是需要预约才可使用的,因为做研究都要用仪器,所以“抢机时”的现象在学院比比皆是。遇到“瓶颈问题”亦或是机遇在鲍桥梁教授的指导下,马玮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将科研方向定位于新型二维光电材料光学性质的研究。自然界中许多晶体材料都表现出双折射行为,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操纵。由于晶体尺寸和入射光波长与双折射强度成比例关系,3-300 μm区域的中远红外光往往需要几个厘米厚的晶体才能实现,进而限制了光学器件的微型化发展趋势。锚定难点,课题组进行反复尝试,利用双曲性材料折射光的两个垂直轴在同一面内这一特性,实现了在纳米尺寸内对光的传播特性进行动态调控,为新型材料体系的研发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高灵敏的生物化学传感等开辟了新的通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光关进笼子里’。”说起这次《Nature》论文的发表,马玮良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作为硕士,能够发这样级别的文章,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有了师兄师姐的铺垫,实验过程就相对容易了一些,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研究工作不可能是单枪匹马的,团队协作十分重要。”事实上,马玮良所在的课题组已持续关注这项课题三年之久,并与国外课题组也展开了深度合作,不断地深入挖掘才取得了突破。马玮良说,每当科研遇到困难,鲍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多思考,脚踏实地坚持走下去。“他一直对我说,科研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到结果,但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让你发现惊喜。” 导师的言传身教让马玮良更专注于科研,学会了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开始不要设想会做出怎样的结果,对某个科学问题感兴趣就努力探索,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不解,但不要忽视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或许就是突破口。”在他看来,科研过程中要重视失败和挫折,遭遇的瓶颈和痛点或许就是科研中更为重要的财富。鲍桥梁教授团队合影优质科研平台助力梦想近年来,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以优质的资源配置为依托,组建起一支多学科融合的高水平青年师资队伍,构建起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探索出一条创新之道。为了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了全英文教学专业课和国际化课程体系,还专门成立了由外籍教师提供咨询辅导的英语语言中心,并经常聘请国外著名科学家前来作讲座和学术报告。“学院为同学们在科研上遇到的英语问题专门开设了针对性课程,包括英文报告思路的整理、英文文章的撰写以及如何科学阐述实验结果等内容,非常实用,对我帮助特别大。”马玮良表示,要紧跟国际科研前沿,就需要阅读大量高水平文章,而学院提供的资源为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文文献的大量阅读让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为了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通过与国外学术大师共建著名科学家国际实验室、院际协议合作、学生联合培养等方式,不仅把优质的科研资源“引进来”,也鼓励更多的同学“走出去”开拓视野。研二时,马玮良在鲍桥梁教授的引荐下前往西班牙nanoGUNE纳米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术交流。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对所做课题的物理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该从怎样的方向和角度开展科研大有启发,更是促成了双方在研究项目上的合作。马玮良及所在团队和该中心的教授就理想模型的建立以及机制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剖析,共同挖掘出此项科研工作的潜力。“他们对这篇论文也做出了许多贡献,这种合作交流也是非常关键的。”“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开展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科研工作,放飞自己的科研梦想。”谈到未来的规划,马玮良说,自己已经获得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即将前往澳洲继续深造,在科研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来源:苏州大学

壁观

这所大学,不但校园最美,而且是最强地方院校!

提起苏州,不少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风景如画,人才辈出的地方。苏州人杰地灵,人文气息浓厚。说到苏州的教育方面,不得不提起的就是苏州一所很强的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它不仅被誉为中国最强地方院校,而且各种排名和统计指出,苏州大学的科研实力凌驾在许多985大学之上!01院校简介苏州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900年的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历经120年,学校沐江南地域之灵气,循求是传统之文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效益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苏州大学有众多响亮的头衔:√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011计划”入列高校√ 教育部与省政府共建国家“双一流”建设入列高校√ 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项目承接高校√ 全国14所重点高校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历经120年,学校沐江南地域之灵气,循求是传统之文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不断发展。苏州大学坐落于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名城苏州,区位优越、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是苏州大学的家园。百年名校苏州大学作为苏州的城市名片,是公认的“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与这座千年名城交相辉映。02苏州大学,科研真的非常强!近日,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之一的“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正式公布,榜单列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132所大学上榜,苏州大学位列内地高校前17名,全球高校前200名!再看看下面这些排名,就知道苏州大学实力有多么可怕。经过119年的发展,苏州大学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强!■位列英国《THE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第16位《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亚太区大学排名榜单,主要从5个维度进行考量,分别是:教学(学习环境)占比25%,研究(数量、收入和声誉)占比30%,国际展望(员工、学生、研究)占比7.5%,引用(研究影响)占比30%,行业收入(知识转移)占比7.5%。■位列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21位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是继US News本科排名、US News研究生院排名之后,于2014年推出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并列为四大最具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位列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内地高校第9、全球第46!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目前已成为评价科研机构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自然指数主要对前一年各科研机构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种自然科学类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型论文数量进行计算和统计。82种来源期刊分为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学四类。■位列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2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使用的都是最能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例如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论文数量与质量、成果转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的竞争性地位。■位列2019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第30!榜单采用了各种权威机构的原始数据,从科研能力、创新潜能、学术水平、平台建设四方面的指标来体现高校的创新力。此榜被视为中国的“新工科大学排行榜”,旨在遴选出那些促进新技术进步、创新发展,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学。03苏州大学的校园环境,真的很美!这里是"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一年四季,各具韵味苏州大学虽然是书香之地,但是它有一个雅号“不是景点胜似景点”。她被称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这里有太多的美景,春天能赏樱花雨、秋天能看银杏舞,民国风味的建筑极具特色。苏州大学的前身便是东吴大学,校内有不少欧式风格的宿舍,同时也兼有中式园林的建筑。校内每一处,都美的让人移不开眼。苏大的百年历史尽然体现在校园建筑中,别具一新的中西混搭风,却显得魅力十足!不仅保留了民清年代风格的红砖小洋房,甚至还包括哥特式建筑群。苏州大学校园内古老的教学楼,给人一种沧桑的华丽。走在草坪上,看着历经岁月的西洋建筑,仿佛置身欧美的校园。到苏州读书去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无论是从地域还是从学校实力来看。苏州大学,值得你选择!

无我

苏州大学第一!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出炉!

图一从上图可见,苏州大学一共有28个A类重点项目入选立项,可见“苏大强”并非浪得虚名,近年来,苏州大学在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各类排行榜上,尤其是科学研究等排行榜上,苏州大学经常跟一些“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足以见其实力,作为苏州最高学府,苏州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图二南京师范大学相较于苏州大学来看就逊色很多了,南京师范大学共上榜5个项目,其中,2个A类,3个B类,从数据上看,不尽如人意。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新晋“双一流”高校,同样有5个项目上榜,类似的还有南京工业大学,同样是5个。相比于上述三所高校,扬州大学却有10个项目入选成功。图三图四图五上榜学校中不乏有一些二本“学院”,比如徐州工程学院、南通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等,总的来说,江苏省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对高校的投入多,高校的产出也多,值得其他省份学习!

为了谁

《Nature》刊登苏州大学研究成果,一作为95后研究生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刊登了以题为“Bulk-disclination correspondence in topological crystalline insulators”的研究成果,其第一署名单位为苏州大学,由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蒋建华教授和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蒲殷副教授合作。截图Nature官网该研究首次成功观测到拓扑材料中旋错结构导致的稳健光子局域态和分数电荷,为拓扑物理和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向,并特别显示出光子晶体和超材料在基础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第一作者是95后硕士暂且不去讨论这些高深的研究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论文的第一作者,虽然是4位共同一作,但是排在最前的为刘洋,其为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实实在在的95后,且只是硕士。由此能发表顶刊实属不易。苏州大学历史上第一篇Nature然而据了解,这不是苏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第一次发表顶刊,如在2018年,就有硕士研究生马玮良以第一作者发表了《Nature》,题为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DOI: 10.1038/s41586-018-0618-9),这也是苏州大学历史上第一篇Nature。截图Nature官网结语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科研实力也逐渐提高,中国在专利和论文数量上均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高水平论文数量更是出现大幅度提升的现象,在2020年,共发表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数高达166篇(2020年中国高校Nature和Science论文盘点),再次突破历史。从现象上看,发表顶级期刊已不是“新鲜”事儿,并且随着科研工作者的年轻化,以及科学思维培养的提前化,导致很多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就已早早参与科研,更有甚者,在本科期间就有众多优秀的论文发表,这也许也是中国论文数量增长如此快的原因。由上来看,硕士生发表顶级论文如N&S,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优秀的人会越来越多。

沙我

2020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苏大逆袭985跻身前十!

近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球60多个国家的6167位来自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中国内地上榜人数继续激增,入选科学家从2019年的636人次(占比10.2%)上升到今年的770人次(占比12.1%);中国科学院入选科学家数量排名全球机构第2位,清华大学从去年排名第19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位,一举跻身前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在2020年排名也进入榜单前列。表现十分亮眼的非苏州大学莫属了,在一众“985”、“双一流”A类大学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国内地前十,位列中国高校第五名,与2019年的排名相同,都排在了第五,可见,苏大的科研水平始终处在领先的位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大学此次上榜有14人,较去年的8位,有将近一倍的提升,与中山大学并列第12名,作为“双一流”B类的高校,成绩是相当突出的。广东省的两所“双非”大学此次也表现出了傲娇的成绩,广东工业大学此次上榜8人,与山东大学并列第20名;深圳大学有7人上榜,与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并列中国内地高校第23名,这两所大学在下一轮的评选中,是很有希望加入“双一流”队伍的。稍有遗憾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东三省中唯一一所进入前二十的高校,在高被引、高影响力论文方面还需要加强。总体来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研究人员的学术影响力,也能够代表其所在大学在拓展前沿和创新方面的研究水平。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交流!(此文原创首发,若需转载,请联系!)

折杨

苏大教授研发新成果:纺织面料抗病毒抗菌率99%以上

纺织面料抗病毒和抗菌率均达到99%以上,且多次洗涤效果依旧显著。近日,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陈宇岳教授科研团队经多年科研攻关,成功开发了长效抗病毒抗菌纺织品,并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天然纤维纺织面料的高效且长效抗菌抗病毒一直是业界难题。陈宇岳教授团队近二十年来持续从事抗菌纺织品的研发,尤其对纳米银用于纺织品抗菌有着深入研究。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后,陈宇岳教授根据纳米银具有高效抗菌功能的启发,迅速着手将抗菌纺织面料技术应用于民用抗病毒产品的开发。今年3月疫情期间,陈宇岳教授和张德锁副教授征得学校同意,进入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抗病毒抗菌纺织品的试验工作,经两个多月攻关完成小样生产。5月,产品在江苏五龙针织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试生产,目前已实现了高效抗病毒抗菌纺织品的产业化生产。据陈宇岳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抗菌整理技术,虽可有效实现天然纤维的抗菌,但其主体技术主要局限于对纤维材料表面加工来实现,很难达到功能的长效性,耐洗牢度上存在不足。此次最新的科研成果采用了先进的纳米银组装技术,通过银离子向纤维内部的定向渗透,再进行原位还原,实现了在纤维内部的纳米银组装,从而有效解决了耐洗牢度这一难题,并实现了高效抗病毒抗菌功能。这项技术适用于棉质、毛质、真丝、化纤等多种材质纺织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口罩、围巾、内衣及家纺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次研发的抗病毒抗菌纺织品经国家权威机构测试,产品对H1N1、H3N2等各类病毒的灭活率在99.7%以上,对白色念珠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以上,且这种新开发生产的全棉针织抗病毒抗菌纺织品具有持久耐洗性,在自然条件下放置4个月再次经第三方权威测试机构专业标准洗涤50次后,其抗菌效果依旧在99%以上,充分证明了抗病毒抗菌的显著效果,有效解决了面料抗病毒抗菌的长效性难题。据了解,陈宇岳教授科研团队有多年从事抗菌纺织品的研究历史,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已取得了20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并分别获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成果在医用材料领域已获多年应用,相关成果分别在2013年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年上半年,其相关技术又获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的项目支持。来源:扬子晚报

亡身不真

全球上升最快的大学——苏州大学,科研排名世界前50强

苏州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建立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作为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体制创办的大学,创造了中国大学历史上诸多个第一: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专业教育,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苏州大学拥有天赐庄(校本部、东区、北区)、独墅湖和阳澄湖三大校区,以及中国第一所海外办学大学——老挝苏州大学,此外新校区——吴江未来校区已经纳入规划之中。苏州大学校本部位于苏州古城之中,是中国最美十大校园之一。其中的“东吴大学”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现今的台湾东吴大学同根同源。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为邻。得益于园区纳米材料技术的领先地位,苏州大学与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共同成立了“剑桥——苏大基因组中心”。苏州大学是全国地方高校的霸主,也是综合排名最高的211大学(不含985大学,但实际超过了不少985大学)。在最新发布的世界四大权威排名之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苏州大学位居全国第13名。在全世界最权威的十大排名均值中,苏州大学位居全国第18名,超过了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21所顶尖985大学。在全国最权威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苏州大学仍然表现不俗,拥有2个A类学科、25个B类学科(其中B+学科为12个)和14个C类学科,仍然是最强的地方高校。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苏州大学的特种医学(一级学科),将稳居全国第一(A+学科)。在全球公认衡量科研实力最权威的——世界自然指数排名中,苏州大学常年位居全国前十名。苏州大学共有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仍然超过一半以上的985大学。苏州大学拥有1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特种医学位居全国第一,附属医院也是全国最强的地级市医院。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排名中,苏州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并列全国第四名,超过了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顶尖学府。早在2016年,苏州大学就被《NATURE》誉为全球上升最快大学。在当年的世界权威《NATURE》期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高校中,苏州大学超过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知名学府,位居中国大陆第一名。由于背靠全国最发达的地级市、第一大工业城市——苏州,苏州大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容小觑。得益于此,苏州大学成为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最多的大学。而如此激烈的竞争程度,也保证了苏州大学的生源质量。而且苏州大学的发展势头良好,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与积淀,在未来的双一流学科评估中,极有可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类,成为全国地方大学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