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宋史的魅力穿越古今——专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棋魂

宋史的魅力穿越古今——专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

作者/冯寅杰北京大学人文学苑5号楼,这片中国古风浓郁的建筑位于北大校园的东北部,背靠镜春园和朗润园,再往南不远就是著名的未名湖和矗立的博雅塔。赵冬梅的办公室就位于人文学苑里,一楼,窗南,被包裹在群落之中,闹中取静。这是一个十几平米的单间,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巨大书架上满是宋史典籍,清晰地告诉每一个来访者,这间办公室的主人所从事的工作,中国古代史之——宋史研究。1992年,准备继续留在北大读研究生的赵冬梅去见宋史大家邓广铭先生,“他说的别的话我都没记住,但是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就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这句话我记住了。”求学、留校、任教,赵冬梅的北大生涯始于1988年,一直延续到今日。在新浪微博上,她的名字叫“八八级的赵冬梅”,有10836个粉丝。她自谑是个唐山话说得不好的唐山人,一个大帅男孩的妈妈,做的饭越来越难吃,却仍然简单,仍然快乐。整整20年后的2012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了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主讲的系列讲座《千秋是非话寇准》。她迅速成名,光环围绕,引发关注,连微博都增粉,“出去别人都认识你,尊敬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八十年代1988年,赵冬梅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那年我们两个班60多个同学,只有两个人第一志愿填历史系,另一个是史学世家子弟。”她坦承自己一直对历史感兴趣,“男生一般对历史的兴趣来自军事,而我对历史的兴趣其实正好是我现在做的事。”当下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八十年代以及那时校园的模样,“让我回过头去看八十年代,我始终都会说一句话,八十年代好像都没存在过。”赵冬梅口中的八十年代仿佛梦境,清晰却不可触摸。当时的北大校园,到处都有演讲,家国天下。每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的命运牵动着北大学子,彼此捆绑在一起。“跟1986级不太一样的是,1988级进来的时候哲学热过去了。比如1986级的同学会聊黑格尔,但我们已经过了坐火车捧着小逻辑的时代。”一边是家国天下,另一边则是自己的小世界。赵冬梅的大学生涯沉浸文学的怀抱之中,大一的时候她就早早混入了“五四文学社”,聊起那段历史,她的眼中泛光,“我还得过五四文学奖呢!”她笑谈自己属于开窍特别晚的人,上大学的第一个半年都是泡在北大图书馆201文学阅览室在看小说。虽然只赶上了八十年代的尾巴,但是凑巧看到了转折。1994年,23岁的赵冬梅随着北大校团委参加了去湖北利川罗田县考察希望工程的调查小组。“这是我第一次见识真正的贫困,意识到中国真的是多种多样,很多事情其实是复杂的。”他们的任务是调查希望工程在当地捐助情况。现实是,有一所捐赠的“天上坪希望小学”应该建在海拔1600米的齐云山上,但实际上却在山脚下的镇子上。山上也艰苦,但是人太少,只有建在山下才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惠。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触动着年轻的赵冬梅,从湖北回来后,她就写了一个长报道,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有一点是明确的,当地政府无可指责,因为他们那么艰苦,没有离开,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帮助。”报道颇受好评,受到了包括主管老师和系主任在内的多方称赞,那是她第一次跟中国底层社会有了如此直接的接触。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有情感从上学到留校任教,赵冬梅的北大生涯走得连贯且顺遂。从教近二十年,除了北大,她也曾去欧洲、美国等地教书。在德国,赵冬梅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间办公室,那是一间拥有巨大落地窗的办公室,“开窗就对着一片草坪。”即便是在异国,她还是不自觉地遵循着北大人“不关注小环境,关注大环境”的特点。“国人对国外的教育有一个误区。现在很多家长说我们的孩子被压榨得很厉害,外国的孩子不被压榨不等于不被教育,不被规范。其实人家的是规范,而我们是压榨。”谈起中西方的教育,她滔滔不绝。“跟北大的老师座谈,五分钟之后我们就都在说教学和学生,这个是好事。”“我在德国教书时,当时上课的那个文理学院,我跟学生们有一个约定,期中要交个作业给我。按在北大的习惯我会提前好几周说,各位同学要交作业了,到哪一天。然后到了那天,还是会有人说,老师我还没有写出来,我就会说那再给你两周吧。但那个课上,我完全忘了强调一下,然后到了那天我突然想起来,想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交不交我也没办法。但那一天九个同学,七个人先到,作业已经摆在桌子上了,还有两个人是因为在打印社,我对这件事的印象特别深。他们学会的是自己管理自己,他们知道上大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跟父母没关系,而且你选了这个课,跟老师之间就学习达成了一个协议,要履行承诺。教育应该是让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以便独立地面对社会,可是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的时候仍然是父母、老师的娃。”即便对学生有着高要求高标准,赵冬梅仍然有女性老师所特有温情的一面。她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历年毕业的学生送来的小礼物。“我(桌子)底下有个小冰箱,是有一年毕业的两个男生送的,还好都不贵,而且是他们毕业之后送的我可以接受。”谈起这些她的眼中充满温情,“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有情感在里面的,而且人跟人应该都会有情感关系。”上百家讲坛分享知识2012年2月,赵冬梅首登《百家讲坛》开讲《千秋是非话寇准》。2013年12月,她开讲《司马光》。无论是寇准还是司马光,对于散落在史料中,相隔千年的历史人物,赵冬梅都始终抱有热枕。“我敬佩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个大写的人。”2011年,《百家讲坛》的编辑李锋跑到湖北武汉宋史年会的现场,把赵冬梅从会场上叫了出来。这是一个偶然的契机,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李锋的耐心和一句“知识是要分享的”,打动了她。在此之前,她已经默默地在北大的教席上坚守了十几年,邓广铭的那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已经成为她人生最好的注脚。赵冬梅是李锋千挑万选出来的。正式去《百家讲坛》试镜之前,“李锋到我家里拿一个小DV试拍了大概三次。”当时的心有戚戚,如今犹新。上电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老师,通常会觉得站在课堂上讲课与面对屏幕并无所不同,“但事实上不是,挺困难的,比如说语速、语言的组织、表情什么的,都有讲究,并不容易。”但真正让赵冬梅感到需要严肃对待的是“讲什么”。“我是一个特懒的人,必须要有人逼着,说你写出来这个要发表或者要干嘛我才会写,要不然我就跟玩一样地看书。”《百家讲坛》似乎为她开启了新的一扇门,“它督促我写作,也帮助我思考怎么样讲故事。”因为易中天、于丹,《百家讲坛》曾火爆一时也曾千夫所指。作为第一个登上《百家讲坛》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收获荣光的同时也受到过质疑。“我觉得知识要分享。我的老师说得对,就是人家给你这么大一个讲坛,为什么不去讲?所有自认为高大上的学者都在鄙视这个讲台,但是却放任这讲台上不靠谱的人站着,你总是批评老百姓无知,却不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与那些早已在《百家讲坛》成名的教授相比,赵冬梅的“麻辣教师”味一点也不少。“我自己做的就是宋史里相对比较复杂、高深的研究,真心觉得要想浅出很难。”她并没有因为受到质疑而放弃,“我坚持做的时候,有一些同事也认真看了,像我们系里面有一个搞欧洲中世纪的教授,寇准他全看了。”2012年登陆《百家讲坛》时,她还是北大历史系的副教授,如今已经成为正教授,她的学术成就也受到认同。“北大历史系的传统就是扎扎实实,没有半点虚的。”司马光的故事并没有完,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内,她还要继续完成对宋代历史和人物的梳理,她说,“到目前为止,《百家讲坛》对于我来说没有坏处。”以下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对话访谈:记者:1988年你考入北大历史系,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直到留校任教,有着怎么样的求学经历,最终是如何确定治学方向的?赵冬梅: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是历史系,不但如此,我在可以报考的三个学校里全部填报的都是历史系。那年我们两个班60多个同学,只有两个人第一志愿填历史系。我一直对历史感兴趣,男生一般对历史的兴趣来自军事,而我对历史的兴趣其实正好是我现在做的事。选古代史跟我们系优秀的古代史研究传统有关,当时有研究魏晋的周一良先生,还有专治宋史的邓广铭先生,这些老师的课和他们的著作吸引了我,也就慢慢地喜欢上了中国史。我之前对先秦比较感兴趣,考研的时候其实想过报考先秦,但我们班有一个男生,他说他也报先秦,我自认不如他爱学习,就转到了宋史。转到宋史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很爱苏东坡,然后我又爱宋代的社会文化。朱瑞熙先生有一本书叫做《宋代社会》,我在图书馆里偶然翻到,特别感兴趣。宋代能产生像苏东坡那么有趣的人物,那个时代有趣、热闹、丰富的程度足以吸引我。我觉得在任何时代,有权势,有才华,有学问的人都不缺,唯独缺的是有趣的人。苏轼就是极有趣的人,他的趣味是跨越时代的,能够相隔一千年依旧吸引你。记者:北大素来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传统,你又是师从田余庆、祝总斌、邓广铭这样的著名学者,他们治学理念和精神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赵冬梅:北大历史系的传统第一个是自由。自由就意味着每个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上什么样的课。老师对学生也是相对很尊重的,学生选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自己选择。比如《社会生活史》这堂课,就是我第一个在北大上的,我们系的传统是搞制度、搞政治,就学术的难度来讲,是远超社会史的。但当时我要上这个课,系里就批了,就可以上了,当时我很年轻,我觉得我们真的是自由。有自由才有独立的思考,不自由哪有思想啊,所有的判断如果都是被别人做出来的,你只是去解释,那这个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你都没有判别的能力,你怎么可能思考?另外笃实也是我们的传统,都是扎扎实实,没有半点虚的。我当年决定要读硕士的时候,我的老师陪我去见了邓广铭先生。我们去他家里见他,他都已经80多岁了,老人家特别健谈,我们的谈话主要是听他说,两小时。我后来脑子都已经发热了,过度运转,有点跟不上了,他说的别的话我都没记住,但是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就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这句话我记住了,但是更深刻的理解我是比较晚才知道。历史学是笨人可以做,聪明人也可以做的。但太聪明的人做不了,太聪明就意味着浮躁,历史学是绝不能浮躁的,历史学是有门槛的。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又可以创新。从1988年到现在,都快30年了,这里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地方,你可以身心舒展地在这儿活着,不会蹑手蹑脚,不会担心有权威压下。这是我们系最宝贝的财富,如果有一天把这个丢了,那就完了。记者:是什么样的契机与《百家讲坛》结缘,并作为第一位登上《百家讲坛》的北大历史系的教授?赵冬梅:有一年我们在武汉开宋史年会的时候,《百家讲坛》的编辑李锋跑来找讲宋史的人。当时李锋把我从一个会上叫了出来,他跟我说知识要分享,就是这句话打动了我。李锋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也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式去《百家讲坛》试镜之前,他到我家里拿一个小DV试拍了大概三次。通常好多老师会觉我们会讲课,所以面对镜头是件很轻松的事,但事实上不是,挺困难的,比如说语速、语言的组织、表情什么的,都有讲究,并不容易。李锋很尊重我,包括《百家讲坛》的制片人、编辑都相当尊重我,以至于尊重我的任性,我弄得跟一般的老师都不太一样。比如说寇准,虽然有一、两本的传记,但是真正学术界像样的研究只有一个英文的在亚利桑那的博士论文。没有人做过深入的研究,寇准这个人的脉络要靠史料来复原。大家总是想象着好像这故事就在那,我像一个说书人把它说出来就完了,但实际上我做的工作,第一步是要找到史料。寇准没有文集,只留下一部诗集,《资治通鉴》长编里跟寇准有关的内容散落各处,跟寇准同时代的那些政治家的材料,只要跟他有关人和事都要读;第二步是阅读史料,过程中还要把相关的研究调动起来。我的优势是制度史,要把这些基础一边研究一边写作一边讲出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费力气的工作。另外我讲的不只是一个寇准的故事,是那个时代的故事。这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把寇准的生平脉络疏理清楚之后,再以通俗的方式呈现。寇准是这样的,司马光也是这样的。记者:《百家讲坛》让你更为公众所知,这份名气是否有利也有弊?赵冬梅:到目前为止《百家讲坛》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不好的东西。首先它督促我写作,我是一个特懒的人,必须要有人逼着,说你写出来这个要发表或者要干嘛我才会写,要不然我就跟玩一样地看书。事实上就教学而言,《百家讲坛》也帮助我思考怎么样讲故事,这个东西会有趣,有趣和有价值并不相悖。可以做到既有趣又有价值,但是这很难。深入浅出是最难的,我觉得我基本上做到了。另外它确实给我带来了名气,名气这个东西我觉得不是坏东西。之所以坏呢,是因为人没有善用它或者太依赖它。我曾经开玩笑说我是一个拿着隐身草上电视的人。我特别庆幸上《百家讲坛》的时候,它已经不是很热了,所以不会太出名,也不至于飘飘然。人不被名利所腐蚀我觉得挺难的,我不保证我自己不会,所以我觉得不太出名正好,有一点小名气够用。记者:象牙塔里的学术往往距离普通老百姓甚远,而老百姓获得真实历史的渠道及判断力又非常有限,你如何看待关于历史普及的问题?赵冬梅:上《百家讲坛》是为什么?我觉得知识要分享。我的老师说得对,就是人家给你这么大一个讲坛,为什么不去讲?所有自认为高大上的学者都在鄙视这个讲台,但是却放任这讲台上不靠谱的人站着,你总是批评老百姓无知,却不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百家讲坛》毫无疑问现在还是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文史知识的平台,不能因为有不靠谱的人上了,我们就抛弃这个平台。我自己做的就是宋史里相对比较复杂、高深的研究,真心觉得要想浅出很难。学者不该抛弃这个平台,应该合作。我坚持做的时候,有一些同事也认真看了,像我们系里面有一个搞欧洲中世纪的教授,寇准他全看了,所以我觉得到目前为止,《百家讲坛》对于我来说没有坏处。记者:作为一个在北京的唐山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家乡?赵冬梅:我的家乡意识很晚,因为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当兵,唐山地震的时候我5岁。我们家在乡下,北方农村的房子上面为了防水,用烧过的煤炭再加上一点什么东西和水泥合起来糊在上面,每年要加固,所以顶子特别重。我们家就是顶掉下来了,但是有一面墙我现在想应该是跟邻居家那一堵在一块儿,顶住了那块房顶。当时灾害很严重,村里面人死一半,解放军没有到,靠的是自救。地震之后,我母亲就带着我离开老家到南方生活。我上小学的那段期间在南方,在广东的部队大院里长大,讲普通话。那是一个典型的军队的文化,没有地域性。等我小学毕业回到老家,就不会说唐山话,那时候我很自豪,觉得唐山话很土。30多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去牛津,在那么遥远的地方,我忽然意识到我不会说唐山话,我不会任何一种方言,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我对唐山也不了解,因为上学的时候活动范围很小,到30多岁的时候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我对于家乡的情感焕发出来,就是这些年,人到一定年龄真的会寻根,然后会觉得跟老家是有联系的。唐山是个伟大的地方,它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如果不地震的话,从发轫一直到成长壮大到今天,会有一段伟大的历史。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很感动,唐山人对灾难的关注,捐款和救援一定早于任何地方。在这些大灾大难来的时候,唐山人记得,唐山人没有忘,受到过帮助没有忘,我觉得唐山人知道感激,而且也知道分享。经历过地震的唐山人,变得豁达,反正早晚也要死的嘛,所以要吃好喝好,挺好的。

女猎人

平田茂树谈日本宋史研究的最新动态

平田茂树(澎湃新闻 蒋立冬 绘)平田茂树(Hirata Shigeki)教授长期从事宋史研究,他在大阪市立大学举办的每月一期的“宋代史谈话会”,目前已经举办到了两百多期,每期都会邀请日本的宋史学者进行研究报告,俨然已经成为日本宋史研究的重镇。本次访谈邀请平田教授谈了他最近的研究和日本宋史研究的最新动态。日本宋史研究会每年都会有夏合宿活动,学者们在叙旧的同时也报告自己一年来的研究。今年在伊东的夏合宿报告会,您觉得有哪些亮点呢?平田茂树:日本的宋史研究会是从1976年开始,每年夏天举行三天的“合宿”,这已经有四十年以上的历史了。近年来筹备“合宿”时关注以下三点。第一,以设立共同课题的论坛形式进行讨论。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宋代的书信,邀请了研究中国文学的来自大阪大学的浅见洋二和来自九州大学的东英寿两位先生,我们三人一起就宋代书信有什么特征、书信的用途、文集中的书信如何被收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二,邀请海外研究者一起进行讨论。去年邀请了三位台湾学者,今年从香港邀请了三名研究者参与。第三,邀请博士生以及博士后这些青年研究者进行报告,提高研究水平。这三项措施已经开展了几年,我切实地感觉到日本宋史研究的水平有所上升。您过去的一年多带领着学生精读洪咨夔的文集,这样的用意在哪里呢?平田茂树:台湾的黄宽重先生主张阅读文集。南宋史料当中,与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相类的史料非常少,因此需要解读文集。但是,读文集时不能只读文集的一部分,需要通读文集的整体内容。通过这些工作,南宋社会的全貌变得清晰起来。实际上,文集当中收录了诗词、公文书(劄子、奏、状、表、啟等)、记、序、题跋、书信、日记、墓志铭、行状、神道碑等不同的史料。一般来说,文学研究者关注诗词、记、序、题跋和书信这些史料,政治史研究者倾向于利用公文书、墓志铭、行状等材料。但是,这样的利用方法存在问题。接下来我从网络研究与史料之间的联系来说明一下。目前关于宋代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有:(一)政治的网络;(二)家族、宗族的网络;(三)思想、文学的网络;(四)交游圈。这些研究成果的四种取向,与它所使用史料的性质关系密切。例如第(一)种是有关北宋的新旧党、南宋的和战派等所谓“朋党”的研究,一般以《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正史、实录类史料为主,再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第(二)种,尽管明清以后的研究可以利用“家谱”、“族谱”的材料,但对宋史来说,仍是通过分析“墓志铭”、“神道碑”、“行状”等核心史料,推进婚姻圈、地方社会等问题的研究。第(三)种是思想史研究者、文学研究者进行研究的方向。前者的目的是探明学派或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往主要利用的是《宋元学案》《宋元学案补遗》等材料,但在近年越发重视对书信的分析,特别是朱熹和他的弟子或其他思想家之间往来的书信等等。而后者同样也在推进以诗和书信为中心的分析。第(四)种则是视角更加新颖的研究。除了一系列围绕交游的各种情况展开的研究以外,2015年台湾长庚大学召开的“游于艺:十一至十四世纪士人的文化活动与人际网络”学术研讨会也颇具代表性。几位与会的研究者展示了较新的研究方向,即利用“文集”所载的序、题跋、记、日记、书信等材料,考证宋元之际士大夫多种多样的交游圈以及文化活动。原本从(一)到(四)均非相互割裂的议题,但实际上,其研究结论总不免受到使用史料的性质的影响。例如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韩明士(Robert Hymes)提出,与“中央志向型”的北宋精英不同,南宋的精英更倾向于在以自己乡里为中心的地域社会内缔结婚姻关系,并通过参与地域社会内部的各种事务获取自身的社会地位。这个“精英地方化”的学说在学界影响甚大。韩明士当时主要使用的材料是墓志铭,近似于上述第(二)种的研究方向。然而他的这一成果,撇开史料误读的问题,若进一步运用网络的研究方法,把(一)、(三)、(四)纳入视野,则必将看到不同于(二)的情形。也就是说,婚姻圈可以重叠于政治的网络、思想与文学网络或者交游圈等不同领域,那么反过来需要意识到的是,将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整合、联结起来并试图进行解释,即是多种网络空间模型的构筑。因此,在研究生的课程中,以彻底解读洪咨夔文集为目的,让研究生们各自负责一部分内容的翻译和注释,再对内容进行讨论。借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洪咨夔生平的活动、社交网络以及思想等方面信息。记得您之前是在精读魏了翁的文集。在这些人的文集背后,您是否有一个更大的学术计划呢?平田茂树:都市社会研究认为都市内存在官府、学校、商业街、宗教设施等中心的“都市核”,对以“都市核”为中心的都市空间构造、秩序、网络等方面进行研究。宋代社会网络的研究当中也同样借鉴此观点。因此,我目前的研究计划是这样的:挑选出魏了翁、吴泳、洪咨夔、崔与之等几个人物,假定他们是南宋地方社会的“人物核”,在对他们的相关文集进行彻底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这些“人物核”是如何联系在一起,如何推动当时的社会,他们之间的交流方法、集合意识等问题。例如,考察理宗朝政治时,学界经常会从道学派和反道学派的对立角度来分析,对以道学派的代表之一的福建真德秀为中心的势力关注得较多。但实际上,以四川魏了翁为中心的势力与以真德秀为中心的福建势力有深刻的关联,并通过他们的人脉关系,浙江、江苏、江西等各地区的网络也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希望通过结合这几个“人物核”来分析,理清当时的社会实态。您之前的论文认为士人的交游研究(即之前您提到的第四种视角)可以从三个方向取得突破,分别是交游的形态、交游的空间以及新史料的利用,您能说明一下最近学界在这三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吗?平田茂树:宋代交游研究当中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第一是交游的形态。梁建国的《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一书关注拜谒、走访、宴饮、雅集、送别等五种交游形态。之前还有学者注意到“赠”的行为。合山究的《贈答品に関する詩にあらわれた宋代文人の趣味的交遊生活》(《由赠物诗所反映之宋代文人趣味的交游生活》,《中国文学论集》二,1971年)一文中提到:“伴随着文人趣味的勃兴,士大夫之间的交游形态也一改旧貌,铺开了一幅独特崭新的画卷。这种变化有不少具体的实例可资佐证,而人们相互馈赠风雅的趣味物品作为饯别和生日礼物的习惯逐渐普及,就是其中一例。”该文探讨了宋代变得尤为兴盛的赠答品应酬网络,又举出与“赠”的行为相关的主要物品,是诗和书信。其二是交游的空间。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观察视角。在前述梁建国的书中,士大夫的交游,在朝堂以外,还有衙署、寺观、酒肆、茶坊等公共空间,以及住宅、庭院等私人空间。例如北宋首都开封的宅园,作为士大夫鉴赏文学作品、古董、美术品的场所,是其中一种交游空间。城门、园林、寺观、朝廷甚至衙门等处,则经常出现“送别”的情景。而在这种情景之中,士大夫通常都会馈赠对方送别诗,或者是称为“赠序”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关于交游空间,我们不但需要注意其具体场所,还要留意在这些场所中演绎交游这一行为所需的种种物件。其三是史料的特征与功能呈现的新面相。拙稿《南宋周辺社会における士大夫の交流と“知”の構築―魏了翁、呉泳、洪咨夔の事例を手がかりとして―》(《南宋边缘社会士大夫的交流与知识的形成——以魏了翁、吴泳、洪咨夔的事例为线索》,《大阪市立大学东洋史论丛》十八,2017年)探讨了书信的三种系统。即将士人间交流的书信大体区分作三种:第一种是与公文书功能相似的书信。例如魏了翁的一批书信,是在向官府递送上奏或下达命令的文书时,为了保证公文书的实效化,另外写给官员个人以表示请求或下达指示的。第二种是命名为“启”的书信。“启”是官员就赴任或晋升等事知会并表达问候的书信,从内容上看是私人层面的交往,但实际对公层面的官僚世界的交际发挥了润滑油的作用。第三种是真正属于“私的圈域”的书信。在这类书信中,士大夫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甚至更加私人的问题进行交流。这种类型,在魏了翁、吴泳、洪咨夔的文集中,大致相当于被称为“书”的书信。由书信所见南宋中后期的士人交游网络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平田茂树:从南宋中期的交游情况来看,需要注意以下一点。即南宋首都杭州为代表的所谓“政治中心”的交游与周边、边缘社会的交游之间是不同类型的。这是我之前对吴泳书信进行整理分析时意识到的。以吴泳为例,体现了他在首都时交游情况的书信较多地被留存下来。吴泳当时身边有非常多的友人,他生活在能够通过直接拜访的形式进行交游的环境当中。这个时期,吴泳与友人一起阅读书信、以及书信所附的上奏文的副本、文学作品、哲学作品,并交换意见。这与一对一的书信阅读方式不一样,反而与现在流行的SNS(社交网络服务)的氛围有类似的地方。书信是秘密性、个人性比较高的东西,但是在友人、熟人集团内是公开性、公共性较高的东西。另一个例子,可以看魏了翁、洪咨夔的书信。他们留下来的大多数书信是受处罚、免官之后闲居生活中所写的。这时候,他们远离“中心”,处于周边、边缘社会,因此直接交游的形式较少,通过书信进行交流的形式变得频繁。这些书信也经常附带文学作品、哲学作品,也会交换意见。宋代思想史研究中,朱熹和弟子之间的书信是非常有名的例子。更有学者认为书信具有书院等讲学的场所同样的功能。此外,作为信息收集的重要手段,书信被当做周边、边缘社会的信息传递的道具,同时构成了以书信为媒介的广域网络。书信交游研究还需要注意“速度”和“距离”。魏了翁、吴泳的书信当中有利用“递铺”的语句。官员的话,利用“递铺”能使书信的往来比较快地进行。另一方面,把书信托付给友人、熟人传递的例子也经常看到。特别是在周边、边缘地区居住时,“速度”“距离”以及书信传递的中介“媒介人”值得注意。书信与士人的知识构建有深刻关联。需要对书信中出现的“藏书楼”、“书院”这类空间进行探讨。特别是居住在周边、边缘社会的士人来说,书信是知识构建的重要手段,结合书信以外的“藏书楼”、“书院”等加以考虑来探讨他们知识构建的问题。士人交游网络这样的研究取向,在您这里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否和您早年的宋代政治空间研究有关?平田茂树:以前研究宋代朋党问题时意识到学界对朋党内的网络、政策、政治意识等的分析比较多,但对朋党是如何形成这一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讨论。于是,就此问题从两点进行了考察分析,第一点是朋党内的人员的日常网络是怎样的,第二点是这一网络是如何转换成政治网络的。对前者的研究时发现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各种网络不容忽视,另外史料中存在同姓、同乡、同学、同舍、同年、同官等所谓以“同”为纽带的多样性关系,他们是在这些多样关系当中取舍和选择来形成政治性网络的。后者的研究当中,宋代“荐举”体制非常重要。宋代官员的升迁时“资格”和“荐举”两项要素并行,官僚在升迁时必须拥有一定的官职经历(资格)以及上司、高官的推荐(荐举)。因此,日常网络会在荐举时被利用。也就是说,在朋党研究当中,朋党的政治意识和政策当然是重要的议题,而关注他们背后存在的“体系”、“空间”、“网络”等要素也是必要的。以这些思考为前提,士人如何进行交游这一问题变得非常重要。因此,目前所进行的交游研究可以说是朋党研究的后续课题。从斯波义信、梅原郁这样的老先生,到您这一辈的学者,日本宋史研究的学术关注点,经历了哪些转移?有哪些关键性的转折?平田茂树:日本宋史学界有几个世代的研究者。内藤湖南、宫崎市定、加藤繁、周藤吉之、仁井田陞、曾我部静雄等的世代提出了“唐宋变革”、“君主独裁制”、“都市革命”、“商业革命”、“地主佃户制”等新概念并进行了研究。毫不过分地说,现在日本宋史研究的基础是由他们奠定的。他们的弟子斯波义信、梅原郁、柳田节子、佐竹靖彦、草野靖、荒木敏一、衣川强等研究者组成了下一世代,如斯波义信在“宋代商业史”、“江南经济史”、“中国都市史”等领域,梅原郁在“宋代官僚制”、“宋代司法制度”,荒木敏一在“宋代科举制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他们在各自特定的研究领域当中取得高水平的研究业绩。接下来的世代是伊原弘、近藤一成、木田知生、大泽正昭、宫泽知之、岛居一康、熊本崇等,他们在政治史、财政史、都市史、科举社会史、农业史等领域上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我们所处的是他们之后的世代。小岛毅、川村康、远藤隆俊、青木敦、久保田和男、冈元司、须江隆、高桥弘臣等所组成的世代,深受1980年代以来欧美研究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在网络、交流、空间等问题上进行共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这些研究的成果有《宋代社会のネットワーク》(《宋代社会的网络》,汲古书院,1998年)、《知識人の諸相—中国宋代を基点として》(《知识分子诸面相—以中国宋代为基点》,勉诚出版,2001年)、《宋代社会の空間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汲古书院,2006年)、《中国宋代の地域像―比較史からみた専制国家と地域―》(《中国宋代的地域之像—从比较史的观点来看专制国家与地域》,岩田书店,2013年)、《中国伝統社会への視角》(《看向中国传统社会的视角》,汲古书院,2015年)等论文集。您在您所主编的《日本宋史研究的现状与课题》,回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日本宋史研究。如今这本书也出版将近十年了,这十年来您觉得日本宋史研究的最新动向是什么?平田茂树:这本书出版的前后,以小岛毅为代表的多数宋代史研究者参与了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特定领域研究「東アジアの海域交流と日本伝統文化の形成-寧波を焦点とする-」(2005-2010)(《东亚海域交流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宁波为焦点》)这一课题。这项重点课题的成果包括出版了全六册《東アジア海域に漕ぎ出す》(《驶向东亚海域》,东京大学出版会)以及二十多册《東アジア海域叢書》(《东亚海域丛书》,汲古书院),并确立了从东南亚海域世界的广域视点以及日中交流史的视角来把握宋代历史的研究取向。另外,日本的宋史学界的传统做法是开拓研究视角和发掘新史料。前者跟中国、欧美的学术潮流也有重合的部分,开拓了有关政治文化、仪礼祭祀空间、信息与文书传递、网络与交流等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史料方面,对书信、序、题跋、记、墓志铭、神道碑,还有小说、笔记、石刻史料、贸易陶瓷等考古学资料等新史料的开拓和摸索都在持续进行。《東アジア海域に漕ぎ出す》(《驶向东亚海域》,东京大学出版会)中日青年学者辽宋西夏金元史研讨会,今年已经由复旦大学和大阪市立大学轮流举办到了第三届。作为这个研讨会的发起人之一,您对未来的宋史青年学者有着怎样的期待?平田茂树:除了中国,出现了宋史青年研究者减少的世界性潮流。在这潮流之下,要求我们从世界性视野来培养青年研究者。复旦大学的余蔚教授也是基于此危机意识来同意开办中日青年学者辽宋西夏金元史研讨会。这一研讨会现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其成果是可喜的。今年的研讨会聚集了中国、日本的青年学者。参会报告的水准比较高,也对“空间”这一共同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也是连续性努力所带来的成果。我期待今后通过继续学术交流活动来培育出更具有世界性视角的青年学者。今年的研讨会由于日本方面的青年学者的人数不足,于是增加了台湾学者。日本的年轻人目前对于东洋史抱有怎样的情感?宋史乃至整个东洋史学科,目前在日本遇到了哪些困难?平田茂树:日本学界因为研究经费和研究职位的削减引发青年研究者就职困难和研究环境的恶化的问题不断出现。这不仅限于宋代史,其他时代的中国史全体都面临相同的困境。这种学术环境之下如何培养学术人才是个不得不考虑的课题。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关注台湾和香港的宋代学界状况。这是因为台湾和香港的宋史研究者人数比日本还要少,但是却着实地培养出一代在全世界学界活跃的青年学者。那么,我认为在日本,也不应该仅是单纯地增加研究者人数,而是应该着力于培养每一位研究者,让他们能够与海外的研究者一起竞争和对话。出于这一目的,正如前面提到过的那样,立足于世界性的视角,与外国研究者协力来培养青年学者的做法是不容忽视的。这或许可以通过举办国际交流、国际共同研究项目等来实现。(王燕萍、王华震译)

内美

史上最详细的的河北大学简介,名人众多,宋史研究全国第一

首先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大学吗?大学(University),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河北大学简介河北大学是国家“小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中国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学校占地2500亩,有本部、新校区和医学部等校区,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亿元;共设有二级学院30所,9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员工3300多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5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约22000人。历史沉淀1921年,法国政府商请罗马教廷批准,由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的法国耶稣会士在天津马场道清鸣台,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1948年10月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立案,将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1960年夏,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教五字第258号通知决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郭沫若先生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12年11月,正式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这是河北大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获得荣誉截至2014年9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0余项,省部级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奖励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二、三等奖44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1项,授权发明专利114项。SCI等三大检索共收录论文425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23篇。那么河北大学出过多少名人呢?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刘济舟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滦县人,交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交通部技术顾问,土木和水运工程专家。河北大学还拥有着宋史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编辑出版有《宋史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每年一辑)、《宋史研究丛书》和《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已成为海内外宋史研究人才最集中、宋辽金史资料最丰富、宋史研究信息最灵通的科研机构,被誉为“宋史研究第一重镇”总结:以上就是为各位读者们详细了解河北大学,欢迎大家多多评论。

孔子推琴

历史学考研这所院校只因为自主改统考嘛

去年河北大学的历史学考研,由自主命题改为了313统考,当时很多同学纷纷哀嚎给复习增加了难度,由只考中国史改为了中国史+世界史都要复习。有部分同学,甚至换了学校,导致了今年河北大学历史学一志愿录取情况有些惨烈。一、2020年河北大学原定招生计划2020年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拟招生人数:中国史拟招生27人,5人推免中国古代史招收16人专门史招收6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招收4人世界史拟接收4人,1人推免2020年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拟招生人数:拟招生32人,5人推免中国古代史招收27人历史文献学招收5人2020年河北大学实际一志愿与调剂河北大学复试比例150%(一志愿和调剂)二、一志愿复试情况历史学院上线情况:中国近现代史复试2人,分数分别为367分,324分;世界史一志愿没有人上线。宋史研究中心上线情况:中国古代史方向复试只有1人。调剂复试情况:中国史调剂进入复试44人,其中最高分400,最低分367。世界史调剂进复试人数6人,调剂最高分418,最低分371三、河北大学招生单位介绍河北大学历史学招生单位有历史学院和宋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历史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 1945 年天津工商学院的史地系,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出任首届系主任。1946-1952 年,先后由方豪、王华隆、钱君晔、王仁忱任系主任。1953 年,史地系分为历史系和地理系。20 世纪 50-60 年代,涌现出漆侠、李光壁、傅尚文、周庆基、乔明顺、李鼎芳、葛定华等史学专家。1984 年获得全国第二批、河北省第一个博士点。1993 年中国古代史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学科。1996 年,历史学科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1 年建成河北省唯一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 年,历史学被评定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2006年获批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2007 年,获准设立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历史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中国史获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世界史、考古学获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学院参与建设教育部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宋史与中外文明”项目。2016 年,中国史学科被河北省政府确立为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序列。宋史研究中心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由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1923—2001)创建于1982年,原称宋史研究室,1990年扩建为历史研究所,2000年组建为宋史研究中心,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是一个独立建制的以史学研究为主的研究教学单位。宋史研究中心自创建以来,主要从事宋辽夏金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政法史、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和学生培养工作,近年来又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史、文献文书整理等学术方向,为中心学科学术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经过两代学者三十多年的辛苦耕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图书资料、国际交流等方面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最新的历史学招生目录,在每年的9-10月份公布,大家复习备考的时候应该及时关注院校通知,如有变动,适时地调整自己的院校目标,平稳好自己的心态。更多院校信息,欢迎同学们多多关注,详情留言咨询哦~

天演

宋史学界的又一泰斗,他读书勤奋,且志存高远

【素材展示】漆侠,字剑萍,生于1923年,山东巨野人。少年时代的漆侠很喜欢读历史故事、名人传记,在他上小学四年级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全国掀起了爱国热潮。历史中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对漆侠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小就在他的心中埋下了报效祖国的宏愿。少年时代的理想,督促着漆侠一步一步走上学习历史的道路。高中毕业前夕,老师让学生们写自传,谈毕业后的志向。在孔子“各言尔志”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中,漆侠选择“立言”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由于漆侠读书勤奋,且志存高远,几位很有国学素养的老师十分看好他,并且预言“汝文十年之内必见诸国内之大报,亦能做事”。1944年,经过艰苦努力,漆侠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从此踏上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术道路。1948年,漆侠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学部,攻读研究生,师从邓广铭先生。1953年,为他人的住房问题打抱不平的漆侠被错误地打成“反党小集团”成员,并因此受到调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处分。从此,他背上了“历史问题”的沉重包袱,后来被调到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前身)。因感念河北大学在他遭遇危难之时“收留”了他,此后漆侠一直没有离开过河北大学。1966年,漆侠就被《光明日报》《天津日报》点名批判,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劳动改造。漆侠曾说过,若天假以十年,要完成三部著作的撰写:《宋学的发展与演变》《宋辽夏金史》和《历史研究法》。前两部著作是为完成邓广铭先生的嘱托和遗愿,后一部则是为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历史的心得作最后的总结。可惜的是,2001年11月2日,河北保定的庸医夺走了漆侠的生命。【素材解读】漆侠是继邓广铭先生后宋史研究的又一座高峰。宋史专家王曾瑜认为漆先生“学识渊博,是同时代学者中的佼佼者”。不可否认,漆侠是我国20世纪宋辽夏金史研究领域中卓有成就的史学名家,是“宋史学界的又一位泰斗”,是一位勤奋而又创作丰盛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可以说,在漆侠的同龄人和他的晚辈学者中,很少有像他那样的既受过严格的实证史学的训练,又以极大的热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付诸实践的学者。【适用话题】爱国 人生航向 为理想而奋斗 感恩 坚持原创稿件,敬请关注

寒武纪

2019年十大最火爆历史学高校出炉,最多报考1000人以上

2019年历史学考研报考情况调查报告文/版主版主前言11月18日,青史考研帮发出了2019年历史学考研大调查的调查表,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00人填写。另外,在11月19日的时候,版主又发布了一个调查,即“选择的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的调查。通过以上调查,基本上获取了今年历史学考研报考的一些统计信息。今天,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2019年十大历史学考研热门高校青史考研评选标准该排名制作所依据数据为“2019年历史学考研大调查”调查表,参与人数为2000人,基本上反映了今年历史学考研的大致情况,有一定代表性。具体标准为高校投票数量,一般情况下,投票数越多越火爆。依据投票,我们将投票数最多的十所高校排名如下。12北京大学票数:61票北京大学排在第十三位,是一件理所当然,也是很尴尬的事情。首先,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学高校,也是最著名的学府,所以对之心驰神往的考生肯定有很多很多,这也是为何北京大学能够位居十大热门高校之一的原因。但是其招生人数(考试)非常至少,今年除去推免,留给考试的人数就只有十几个人,显示出极为恐怖的竞争力。这肯定让对北京大学历史系有想法的学生对之可望而不可及。所以排在了这么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11南开大学票数:62票南开大学的热度与北京大学几乎一样,只有1票之差。这个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南开大学是985历史学名校中,推免比例比较低的高校,但是其中国史、世界史竞争压力很大。2018年,南开大学历史学报名人数在360人左右,除去考古学和历史学专硕,中国史、世界史在240人左右,可以说是十分热门了。10华东师范大学票数:63票华东师范大学是现在还坚持统考的为数不多的985历史学高校,在投票初期,票数蹭蹭上涨。应该来说,是985统考高校里最为热门的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在第二次学科评估的时候,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档次,中国近现代史大牛云集,实力强劲。极有可能在第二次双一流专业遴选的时候,世界史入选。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报名人数393人,接近400人大关,也是极为热门的。9华南师范大学票数:73票华南师范大学是现在还坚持统考的位数不多的211历史学高校,很难得。虽然曾经遇到过由于统考难度过大、阅卷过严,导致很多考生没有上线的情况,却没有像暨南大学那样选择退出统考,而是坚守统考这一个阵地。由于华南师范大学的考研难度在正常情况下,并没有那么高,且位于地理位置优越的广州,所以在211高校中是比较知名,也比较受欢迎的。但其热度排在了北大、南开等之前,我觉得与真实情况还是有些出入的。8中国社科院票数:75票中国社科院,是一所知名度与实力并不匹配的高校,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但是实力强劲。这是原本我对中国社科院的印象。但是,这次投票中,中国社科院居然得票数在北大、南开之前,可以说是这次投票结果的第一匹黑马。中国社科院应该算是历史学考研高校中,试题最难、考试科目分类最多的院校。其招收历史学研究生的有历史系、近代史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中国边疆史系、世界历史系,每一个招生单位都有自己的命题,所以说非常复杂了。不过,要说中国社科院的热度在北大、南开之上,版主还是持保留意见的。8暨南大学得票:75票暨南大学是一所这两年来报名人数变化最大的历史学高校之一,之二是中央民族大学。由于在去年退出统考,选择自主命题,且分科考试,第一年就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名。2018年,暨南大学报名人数为280多人,相较于2017年增加了80多人,这是一个巨幅的增加,可以看到退出统考对于暨南大学带来的改变。作为自主命题高校的二年级生,其热度似乎并未减少多少。6河北大学票数:78票河北大学应该是这次投票的第二个黑马,也是上榜高校中唯二双非高校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大学在2018年考研中,存在着几十人的调剂规模。这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热度似乎非常不相符合。2019年,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招收31名中国史研究生,宋史研究中心招收25名中国史研究生,合计56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河北大学不再招收世界史研究生,故常理来说,其报名人数应该有所下降。但是,这次河北大学却是双非高校中,除去首都师范大学之外,得票数最多的。6东北师范大学得票:78东北师范大学是一所近两年迅速崛起的211历史学高校,热度在2017年双一流历史学科发布以后迅速提升。2017年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出炉,东北师范大学的世界史榜上有名。其实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实力非常强劲,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总体知名度还是有所欠缺,热度并没有那么大。现在由于国家层面的权威认定,东北师范大学的知名度迅速扩大,其报名人数也肯定会随之攀升。由于去年双一流高校的评定在报名前不久,对于2018年考研的报名影响没有那么大,但今年就不一样了。今年是东北师范大学选入双一流历史学高校的第二年,其影响力的扩展肯定会在今年报名人数上有所体现。4上海大学得票:90票上海大学是一所地理位置优越、考研难度中等,但知名度与历史学实力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的211历史学高校。这是这次投票的第三匹黑马。不过根据上海大学发布的2018年历史学报录比来看,去年上海大学历史学总体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359人,录取59人,报录比6:1。接近100票的投票数,接近这次投票的二十分之一。已经说明今年上海大学的历史学考研应该来说竞争会非常激烈。2019年上海大学历史学招收60人,报名人数估计会接近400的关口。作为一所211高校,这已经是非常高的热度了。3陕西师范大学得票:106票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所极为热门的211历史学高校,这一点是大家所共知的。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报名人数突破了1000人,也是所有招收历史学高校中唯一一个突破1000人关口的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在900人左右)从得票数来看,大概有十分之一报考陕师大的同学参与了这次投票。陕西师范大学虽然地理位置不在沿海,但是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考生的吸引力非常之大。2华中师范大学得票:122票华中师范大学也是一所人所共知的极为热门的211历史学高校,招生人数在140人以上,招生规模大,推免率低,考研难度略低于那些985名校,但是历史学实力又非常强劲。之前有学生向版主反映,华中师范大学的报考人数已经突破1000人,也有人说内部消息在800人以上。综合两者的消息,版主觉得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学报考人数在900左右。今年极有可能成为突破1000报考人数的高校,与陕西师范大学笑傲江湖。1首都师范大学得票:139票首都师范大学以139票的得票数在这次投票中冠绝群雄,也是这次投票中最大的黑马。要知道,最为热门的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都在130票以下,首师大直接近140位居榜首。首师大的热门,应该来说是今年手首都师范大学第一年实行中国史、世界史分科考试有关。在今年之前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学考研是自主命题,中国史、世界史在一张试卷上考。而,今年选择了分科考试。这让那些备战历史学考研,但是又不想负担太重的考生看到了目标。我们不清楚首都师范大学去年的报名情况,但是依据久远的年代,大概在2008年的时候,首都师范大学的世界史报名人数在90多人,这是10年前的情况。这么多年过去了,历史学考研的热度总体提升,且分科考试的吸引,相信会使得首都师范大学今年的竞争压力变得非常大。版主的话以上就是根据这次投票所得出的“十大热门历史学高校”,虽然说的是“十大”,但是统计的结果是投票60以上的高校进行的排名。因为前面的票数差距很小,如果简单以一两票来决定排名的话其实并不是很合理,所以索性就把前12名高校作为“前十名”高校。总体来看,这次投票所反映的结果应该是符合今年的考研形势的,前三名中,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牢牢占据前列。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可能存在着误差,比如河北大学、中国社科院,其报考人数实际上并不比排在其后的高校多。总之,这是根据2000人投票的结果,2000人的投票规模大概占据每年总体历史学考研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应该来说,是一个比较大且全面的规模了。

且然无间

初中生写了本史书,专家称有博士生水平,他却在高考前夕坠楼自杀

张爱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可见在大家看来,成名越早,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就会越好。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对于年少成名的林嘉文来说,就因为承担了太多本不该有的负担,最终在高考之前于楼顶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林嘉文是一位天才,连学校的老师都要叫他老师。他是陕西西安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外祖父和外婆都是中学理科老师,母亲也是一位老师,父亲则在一所法律院校工作。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本就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林嘉文后天确实很努力,也很喜欢学习,所以从小到大,林嘉文在学业上从来不需要父母亲操心。在林嘉文还很小的时候,就迷上了百家讲坛节目。那时候同龄的孩子都在看动画片,但是林嘉文则不同,老师们讲说的历史经典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激发了他学史的兴趣。之后他翻阅了很多历史书籍,看似枯燥的历史书,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他从书中获得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并且在初中时期,他就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西夏历史与宋史。那时候他才上初中啊,就已经有了一颗成熟稳重的心灵。初中时,林嘉文就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名字很长,叫做《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这本书足足有三十万字,林嘉文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讲述了自己眼中的文景之治与道家的关系。这本书一出就得到了专家们极高的评价,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说,即便是博士也写不出这样的水平,就算是带博士,也带不出这样的人才。林嘉文年少成名,这本来应该是他作品的一个卖点,但是他与出版社有约在先,不允许公开他的年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林嘉文的早熟。之后他又出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林嘉文的文化底蕴倾注于纸上,在这本书中显露无遗。那时候林嘉文还是中学生,在课堂上,历史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要看林嘉文的表情,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现失误。甚至他的老师还会笑称他为老师,可见林嘉文获得的认可之高。就在这个时候,林嘉文也应该步入大学了,高考之前,北京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加入北大,继续学习。到这里,林嘉文是我们眼中的人生赢家。他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获得了高度认可,并且被北大提前录取,可是林嘉文又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在高考之前,他走上楼顶,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仅18岁的生命。大家都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逐渐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原来,林嘉文早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精神上的折磨一直让他痛不欲生。对于这个世界,对于周围的人,他有着太多深刻的理解,或者说是误解。医生为他开了药,但是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从他的微信朋友圈,我们还是可以偶尔看到他正在经受的精神折磨。林嘉文看透了历史,却看不透人生。他愤怒于教室透明干净的玻璃让学生们毫无隐私,也愤怒与老师们享受特权却安之若素。他思考的社会问题太多,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似乎有些问题是他这个年纪看得还不够透彻的。这样一位史学天才,如果能够进入北大,继续对历史的研究,未来或许会创造出更多让人惊喜的可能性。可惜他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对这个年轻的已经逝去的生命提出什么批评,我们只能叹一口气,说一声可惜。

2021年全国研究生考试历史学专业真题大全,22年考研必备复习资料

考研问鼎必备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结束了,大家都可以轻松一下了。问鼎心中理想的雅典娜,只差一步!还是一年!今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从网络上进行汇总的。很多地方都是图片版的,小编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到WORD里,然后导入到公众号里。大家需要的可以复制-粘帖,回头打印出来使用。由于时间仓促,很多学校还不是很全,还有很多学校的试题没有输入文档,后期会继续添加。历史学考研》》试题特点总结今年真题的特点,重视基础素养,突出史学知识。很多学校考查的主干知识点较多,也就是大路边的题。名词解释以常见内容为主,简答题和论述对某个时期,较长跨度的内容有所涉及,这需要大家的整合知识点,加加以梳理和分析。一些学校出题比较难,考察了史学史的内容,如史学观念(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这对跨考历史学的同学而言,颇具难度。2022年准备考研的同学需要注意,有意识的加强一下这方面复习。再就是》》真题集合》》山东大学真题名词解释六筦、废两改元、五马分肥、临时约法、柏拉图、马穆鲁克王朝、英布战争、麦卡锡主义、青年土耳其党、汤子遗书(汤子关于六七本史书评述,隋唐五代辽宋金元)、人权宣言2问答题秦汉政治制度演变结合现代研究分析义和团运动平民和贵族斗争以及平民对罗马发展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背景内容影响》》北京大学中国史试题名词解释涂山之会、上计、朱熹、斡脱钱、《望厦条约》、《资政新篇》、西山会议派、古田会议材料题严复《论世变之亟》1.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话语指出“命脉”的内在要义。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严复的政治主张以及其对中学和西学的态度。简答题简述汉光武帝“度田”政策简述明清中央决策机构的变迁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列举五位近现代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他们的著作,并谈谈其主要观点。论述题1列举了解唐高宗的文献资料,并评述唐高宗。2论述中共七研究生是一次蜕变》》北京大学世界史试题简答题罗马共和国向帝制过渡的情况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和思想青年土耳其革命马歇尔计划考迪罗主义论述题1中世纪伊斯兰世界与欧洲之间的代表性交汇点及其文化交往活动2二战以后西方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和特征3英俄大博弈41918年大流感的基本情况及影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史试题名词解释稷下学宫、法显、蜀洛朔党争、摊丁入亩、道光洋艘征抚记、癸丑报灾、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三线建设材料分析《党锢传序》唐朝胡化问题《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与《钦定宪法大纲》对比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论述题明成祖迁都的背景和影响梁启超的先学西方器物,再学制度,然后思想和陈旭麓的“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学习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这两种学术观点的评价》》首都师大世界史试题贝西斯顿铭文、绥克斯图法案、阿维农之囚、启蒙运动、科学运动、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新经济政策史料分析亚历山大东征影响全球史观四阶段什么是历史视角的全球史、什么是历史进程的全球史论述题800年查理曼加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与瓦解二战对殖民体系瓦解意义以及殖民体系瓦解的世界性意义国联在欧洲历史和美国历史的渊源国联在国际组织和国际职能上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吉林大学古籍所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太康失国、孟津之会、初税亩、党锢之祸、侯景之乱、唐律疏议简答题1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2司马迁《史记》的体例3曹操的施政方针论述题1论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历史意义2论王莽改制的措施及历史教训》》东北师范大学试题名词解释毛诗、长庆会盟、尼布楚条约、邓稼先、三大改造、八旗制度、南北面官、重农抑商、格拉古兄弟改革、往年纪事、四国条约、美国边疆学派简答题南京临时政府法令与措施明清时期官员考核制度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希腊古风时代文化特征但罗斯之战背景和影响巴黎和会的影响论述题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和影响。世界历史分期的两种方法。北京大学的古雅》》东南大学2021中国通史真题一、名词解释(6*10)1.前四史2.九品官人法3.身判书言4.忽必烈5.《大明律》6.太平天国二、简答题(4*20)1.简述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及意义2.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简述王守仁心学主张4.简述护国运动三、论述题(4*40)1.试论述先秦墨家主张并给予评价2.三省六部制度变迁与评价3.明末传教士的活动及影响4.清代三大史学家对清代史学的贡献》》暨南大学中国史真题名词解释涂山之会昭宣中兴;五代十国海国图志镇南关大捷李大钊七千人大会简答题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4.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史料分析《宋史·列女转》解释划线词语宋史作者是谁,啥时候写的材料说了什么问题,为啥论述1.唐后期经济地理的变化2.清前期中央政治机构3.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至二次革命期间的中国政局》》暨南大学世界史真题名词解释圣轮法王、国际联盟、盾牌钱、重商主义、阇提、三十年战争、高墨达暴动、波兹南事件简答题简述希腊化世界衰落的原因公元7世界阿拉伯教产生的主要背景或条件简述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论述题根据你所学知识,论述拜占庭帝国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意义论述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并谈谈你的评价》》上海大学真题名解:默证法、《上海租地章程》、《东方杂志》、马可波罗、侯景之乱简答题:简论南宋史学主要成就简论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简论汉武帝发布的《轮台诏》简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背景、机构设置、职能及演变。论述题:以“当代中国史学之我见”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小论文。》》南昌大学真题名词解释稷下学宫,察举制,八股取士,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答题 魏晋门阀特点朱熹哲学思想南京条约湘淮军崛起论述题宰相制度演变及特点两次中日战争未名湖畔》》山东师范大学 2021真题名词解释甘露之变、行省制、金瓶掣签、宋教仁、辛酉政变、台儿庄战役简答题1、简述安史之乱。2、简评《马关条约》。3、简述元代民族分化政策。4、简述中共抗日根据地。论述题一、论述历代赋税制度变革。二、论述近现代中日关系。》》吉林师范大学2021考研真题》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胡服骑射、推恩令、帅漕宪仓、猛安谋克制、鱼鳞图册简答题唐代对西北和东北的管辖和作用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突出特点和历史作用元代民族压迫政策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论述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规律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赋税制度的名称及其实质作用》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题资政新篇邓世昌淞沪抗战五四指示简答题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清末新政的内容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形成的过程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论述题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内容意义论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真题古代史名词解释 5*8兄终弟及春秋繁录合纵连横世兵制仁宣之治简答题 三选二 2*301. 商王朝内服外服2. 出土竹简对研究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意义,选一朝代3. 阳明心学的后续发展论述题 三选二 2*601. 中国农商政策的变化和影响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3.分别叙述唐宋变革论和宋承唐制的,并比较论述古文是国语的内史兴论晋侯必霸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真题名词解释马关条约、传教士、国民参政会、开罗宣言、中共七大简答题日俄战争的经过与影响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论述(四选二)两次西学东渐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与影响李顿调查团的历史作用抗美援朝的经过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67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名词解释1.五四宪法 2.三线建设 3.邓小平南方谈话4.一带一路二、简答题1.简述抗美援朝决策与意义。2.三大改造内容与意义。3.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三、论述题1.试述“四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试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论断。》》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史名词解释皋陶、虎符、大唐开元礼、清明上河图、紫禁城简答题(三选二)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食货志《四库全书》编纂活动及其意义论述题科举制清末新政近现代史专业真题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应对和得失革命史范式、近代化范式、冲击回应论北京联合大学真题名词解释氏族公社、推恩令、府兵制、理藩院、辛酉政变、东南互保、北京政变、洛川会议简答题根据蜀汉史实,简评诸葛亮庆历新政的内容评述洋务运动评述中法战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过程、内容及意义评述李大钊论述题当前对早期华夏文明的争论有哪些,谈谈你的看法论述康乾时代的大一统观念》》西北大学701真题名词解释五铢钱括户桓温大礼议斡脱钱裴松之捺钵西山会议组长随简答魏晋南北朝隋唐的选官制度论述清世宗论述清末新政论述材料 四库全书纲目—史部问题 正史和别史的区别名词解释缺一个河南师范大学真题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60)四时捺钵弭兵之会理藩院东南互保黄埔军校中国民主政治同盟简答题(每个25分,共150)理学的发展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明代科举北宋的城市发展和市镇的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演变辛亥革命的成败论述题(每个45,共90)论清考据学的贡献评述国民党正面战场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真题名词解释手实投下典签复社华北自治运动门户开放九国公约人民公社论述题1.评述中国古代分封制2.何为南朝化,对此评价3.列举至少3种古史分期,对其中一种进行论述4.秦至清统一王朝中央统治下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的演变和历史影响5.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6.租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7.1910-192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原因8.中国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古代汉语《汉书·武五子传》《史记·儒林列传》南开大学世界史试题名词解释列赫米留墓铭文、维达诺瓦文化、摄关政治、拿破仑法典、阿兹特克文明、军机处简答题德意志统一的进程及其影响统考题考研是一份读书的工作》》2021年全国研究生统考真题史料分析题21.材料一宋神宗论本朝兵制曰 古之作乱者 ....未有及者 ---《续资治通鉴长篇》 李焘材料二(熙宁二年闰十一月十九日,朝堂论“义勇上番”...)旸?(参知政事陈升之....).....奸猾之人故也 ---王安石《熙宁奏对日录》论述宋初募兵制形成的背景及实施办法概述王安石对募兵制的意见和应对策略22.材料一 拿破仑进入勃兰登堡门(油画)材料二 康边森林停战协定节选 第1.2.15.34条材料三 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解决战后问题及与战败国签订合约的会议。法英美三国控制了会议。协约国不允许轴心国参会法国提出的要求最为苛刻,要求永久消灭或几大削弱德国的势力《新全球史》节选材料四 欧洲煤钢共同体签订现场(照片)分别论述上述材料对研究法德关系史的价值论述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法德关系(有点模糊了)三、论述题23.论述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制度形成的影响24.论述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世纪西方古典史学研究的成就及特点25.从工业区域布局角度分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26.论述19世纪中期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条件及背景地瓜文史,土味知识!补充:参考资料来源于青史考研帮等公众号,大家若着急寻找更全的资料,可以去搜索看看。也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

太极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的主干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史、清史。主要研究内容有政治史与政治制度史、社会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国古代史学科的教学科研人才及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硕士生课程主要有:史学研究方法、人类学方法论、中国古代史文献与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名著研读、中国古代断代史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国古代农业问题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国外中国古代史研究论著选讲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重视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为国内外著名大学输送了众多优秀博士生,毕业生去向为高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出版部门及政府部门等。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学制三年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各项复试成绩均及格的,按加权综合分数,各一级学科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专项计划按照学校要求单列。录取名单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请考生及时查询。2020年复试录取情况2020年分数线:55 55 180 3352020年进入复试17人(最高387 最低336)2020年推免录取了11人2020年统考录取了9人(最高387 最低350)全部由中国古代史调剂过来的参考书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下册)》,河南大学出版社朱绍候、张海鹏、齐涛 主编《中国古代史 (新版 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李侃、李时岳 著:《中国近代史 (第四版) 》,中华书局出版章开沅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河南大学出版社王桧林、郭大钧 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桧林、郭大钧 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及历史文选相关书籍。2020年633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80分)。1.《徙戎论》2.律令格式3.上三旗4.改土归流5.《海国四说》6.《戊戌政变记》7.护法运动8.三民主义二、材料分析(50分)(一)广阳王深上言:“先朝都平城,以北边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非唯不废仕宦,乃更独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太和中,仆射李冲用事,凉州土人悉免厮役;帝乡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本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同族留京师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即为清途所隔,或多逃逸。乃峻边兵之格,镇人不听浮游在外,于是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之流涕!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或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踪,政以贿立,边人无不切齿。及阿那瑰背恩纵掠,发奔命追之,十五万众度沙漠,不日而还。边人见此援师,遂自意轻中国。尚书令臣崇求改镇为州,抑亦先觉,朝廷未许。而高阙戍主御下失和,拔陵杀之,遂相帅为乱,攻城掠地,所过夷灭,王师屡北,贼党日盛。此段之举,指望销平;而崔暹只轮不返,臣崇与臣逡巡复路,相与还次云中,将士之情莫不解体。今日所虑,非止西北,将恐诸镇寻亦如此,天下之事,何易可量!”书奏,不省。(《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一梁纪梁武帝普通五年)1. 解释材料中“复除”一词的含义(10分)。2. 北魏北镇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5分)。(二)《清高宗实录》中有关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人口数量的记载。1. 材料中两个人口数字的性质(7分)。2. 写出材料中“朕”的名字(3分)。3. 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15分)。三、论述题(四选三,每题40分,共120分)。1.西汉和北宋建国初年形势有何异同?各自是如何解决的?2.试述清朝选秀女的制度。3.晚清时期铁路建设的得与失。4.试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四、古代汉语(50分)。(一)夫春秋者繫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中國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備載其事形于目前理盡一言語無重出此其所以為長也至於賢士貞女高才雋德事當衝要者必盱衡而備言跡在沈冥者不枉道而詳說如絳縣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晉卿而獲記或以對齊君而見録其有賢如柳惠仁若顔回終不得彰其名氏顯其言行故論其細也則纎芥無遺語其粗也則丘山是棄此其所以為短也史記者紀以包舉大端傳以委曲細事表以譜列年爵志以總括遺漏逮於天文地理國典朝章顯隱必該洪纎靡失此其所以為長也刘知几《史通》(二)1. 古之人君於其臣也,尊之信之,禮貌以待之,故臣不挾術以干君,君亦不徇利而棄臣。春秋以降,主益替,臣益驕,於是始有倡爲刑名之學,以救時之弊,以尊君而抑臣者。商鞅以之強秦而卒以自终,秦人用鞅之法幷天下,愈益任法,蒙恬、李斯皆將相,久任事秦,以法誅之若刳羊豕然。古之能尊其君未有如秦者也,秦以胥史僕隸待其臣,而臣於秦者,亦盡頑頓無恥,無有與上同休戚者,商鞅之法不獨自而終以秦矣。漢文寛仁待下,而鼂錯以刑名進,錯知帝不能盡用,因請以術數敎太子,葢知太子之猜忌而投其所好也。天子在而自結太子,錯自此見輕於太子矣。吾聞以仁義治天下,未聞以術數治天下,以術數者好殺而不信其臣者也。钱大昕:《潛研堂文集》2.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林臣纂修实録,六科取故奏,部院咨陈牍而已。其于左右史记言动,阙如也。是故,无所考而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而不敢书。而其甚者,当笔之士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无所避而不欲书,即书,故无当也。史失求诸野乎,然而野史之弊三:一曰挟郄而多诬,其着人非能称公平贤者,寄雌黄于睚眦,若《双溪杂记》、《琐缀録》之类是也;二曰轻听而多舛,其人生长闾阎间,不复知县官事,谬闻而遂述之,若《枝山野记》、《剪胜野闻》之类是也;三曰好怪而多诞,或创为幽异可愕,以媚其人之好,不核而遂书之,若《客坐新闻》、《庚已编》之类是也。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

七圣皆迷

百岁史学家倪士毅驾鹤西去,留下百年地方史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通讯员 张静 首席记者 王湛1月27日中午12时30分,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倪士毅先生因病抢救无效,在浙江省中山医院去世,享年100岁。昨天,他的儿子、学生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说,倪士毅教授从事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达40多年,在宋史、浙江地方史和中国目录学史等方面有重要研究。1978年,在杭州大学历史系,倪士毅先生参与创办宋史研究室,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宋史研究机构。杭大的目录学史和浙江地方史课都是他首先开出来的。倪先生著有《浙江古代史》、《中国目录学史》、《古代杭州》等书。倪士毅,字弘远,浙江乐清人,1919年10月出生在乐清一个书香门弟,温州中学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后在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及史地研究所学习。1947年8月开始任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助教,后在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1987年4月退休。曾任中国古都学会首届理事、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地名学会副会长、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等。他结合地方史对杭州旅游提出不少建议倪士毅对浙江地方史颇有研究,他对地方历史的关注,是出于“古为今用”的治史思想,是重视运用历史知识为现实社会建设发展服务,寻找两者的结合,也是传承古代学者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倪士毅之子倪集华向记者回忆道,“对于杭州的发展,父亲结合历史上的情况,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不少建议。”“一个风景旅游城市的形成,首先要有优异的地理条件。”倪士毅在省文史研究馆文史丛书《西溪集》中写道,杭州地处钱塘江下游,又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但他觉得,要发展杭州旅游业,还要重视历史文化。他援引美国波士顿的案例。波士顿繁华的市区内,拥有美国最古老的公园。甚至路旁的一块小墓碑,也是历史的遗迹。“要把杭州建成世界上第一流的风景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事业,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要好好保护。他还为西湖风景点的建设提出建议。凤凰山位于杭州市的东南面,北近西湖,南接江滨。而南宋皇城遗址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倪士毅觉得,这里既是南宋故宫所在,历史遗迹多,凤凰山环境也优美,“南望则钱江带绕,北眺则西湖鉴开,江海湖山的奇观,一览无余”。他提出应该开辟凤凰山南宋故宫遗址公园,既为杭州西湖南线增添一处重要的旅游风景点,也能缓和北线游人众多的现象。他率先提出论述对目录学史有开创性研究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忠礼是倪士毅的学生。何忠礼说,在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中,“倪先生即便不是第一个人,至少也是先辈,他在目录学史方面开创的系统研究,对后人的学术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倪士毅曾提出有关目录学的论点,他认为,“目录学是史学研究的一把钥匙,不能等闲视之。凡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史学家,必须很好地掌握目录学知识。”1978年10月,何忠礼考上杭州大学历史系,成为攻读宋代史方向的研究生。“当时倪先生已从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调到宋史研究室,于是他也成了我研读宋代史的老师。”何忠礼在读研究生时,倪士毅为学生们讲授《中国古代目录学史》这门课。“从西汉刘歆的《七略》,讲到清代官修的《四库全书》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讲得十分系统,很多地方使用了归纳法和对比法,深入浅出”。这种教学方法让何忠礼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历程和每个时代目录学的特点都有了深刻把握。“在西汉以前,史籍还不多,所以在刘歆所编纂的《七略》中,它尚附在其他各略中,并没有单独成为一略。可是到曹魏时,郑黙编纂的《新簿》,接着到西晋时,荀勖编纂的《中经新簿》,都将书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丙部即是史籍,它已从过去的附庸发展成为大国矣。这就充分反映了两汉史学的发展。”这些精辟论述,都是倪士毅率先提出。1979年,杭州大学4位首批宋史研究生合影,倪老先生是照片中后排中间。学生眼中的他为了方便学生记笔记老先生一句一句反复讲“知识渊博,脾气好,人随和,学生有问题问他,他都笑嘻嘻,有问必答。”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徐吉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带哽咽。他时1979年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先生温州口音很重,乡土气息很浓。”徐吉军说,那时候的学生没有像现在这样活跃地提问题,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也大多是灌输式的。“先生把他肚子里所有的知识都教给我们。”“倪先生是个老实人,很忠厚,上课风趣他做不到,开个玩笑也是没有的。”何忠礼谈起倪士毅的教学风格,虽然是传统的灌输式,但倪士毅讲课很慢,为了让学生方便记笔记,他一句一句反复讲。“我们当时上课没有教科书,上课全靠记笔记,记了以后才能去记忆上课的内容。在先生的课上,我们记得笔记都能当成一本书了。”每次一堂课结束,倪士毅还会特意在教室逗留一段时间,看看学生们对上课内容是否还存在疑问。如果有同学上去问问题,他都给解答,方便学生们消化当堂课的知识。课后,倪士毅也和学生的关系处得不错。当时,倪士毅的家在现在浙大西溪校区附近。徐吉军会和几个同学带上问题去倪士毅家中请教。“我们经常探讨学术上的问题。当时我们好奇南宋浙江的科举为什么会这样发达,温州的进士人数为什么会远远高于浙江其他地区?,我们会一起探讨原因,先生和师母还会留我们下来吃饭,边吃边谈。”谈研究、谈写作,倪士毅为他们指出到哪里找到相关资料,怎样严谨治学,还把自己在大学里的故事告诉学生,告诉学生浙大的老师是如何教他做学问的。徐吉军回忆,“我们刚开始做学问时,先生就教我们治学的方法和学风。”研究资料中有错误时,倪士毅总要反复核对和检查,文章写作时也要反复推敲,“而不是简单地一篇文章抛出去,或者夸大文章观点。先生也用亲身体会教我们要耐得住清贫,淡泊名利。”凡此种种,都让徐吉军觉得,自己在“治学方面和成长,和先生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