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大副校长汪小帆为2020届研究生上了最后一课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昨晚,上海大学为2020届研究生上了最后一课——毕业思政大课,主讲人是全国政协委员、上大副校长汪小帆教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的重大挑战。肩负文明灯塔使命的大学如何更好面对挑战?同学们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获得的博士或硕士学位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把更不确定的未来变为更加光明的未来?汪小帆与毕业研究生们分享了多位上大人的故事。汪小帆副校长分享的第一位人物,是在上大任教时间最长的革命英烈恽代英。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曾经有过一所上海大学,它建立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大学,不少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著名学者在该校任职任教。作为我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恽代英执教于上海大学期间,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国民革命的史迹,在上大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称他为“中国青年的楷模”。第二个人物是上大计算机学院2019级博士生成晨。他是“上海大学健康之路”平台的核心研发者。只要扫描二维码或打开网址,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登录后,就可以完善更新“基本信息”、填写“每日一报”,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就可生成师生在全国分布的热力图、实时在沪师生的趋势图、在校师生的趋势图,为校园疫情防控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可贵的是,在接到任务后,成晨与15名师生夜以继日持续奋战,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上线工作,而且还免费供武汉大学等全国多个高校共享。成晨说:“人生第一次参加如此繁重的工作,没想到我们能够打破常规,48个小时就完成了战斗。”汪小帆分享的第三个人物,是上大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刘彦杉。这位校园红歌手用歌声助力抗疫,用歌手表达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众志成城。今年2月15日,由刘彦杉作词作曲的《家 城 国》唱片在全球发行。“我们守好这个家,我们护好这座城,我们为了这个国……相信天使一直在身边,相信明天这里会更美好。”歌声打动了城市,打动了国家,打动了世界。在讲课的尾声,汪小帆为毕业研究生们送上了上大的“四件宝”。一件是上大的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校风“求实创新”;第二件是上大的红色基因;第三件是上大钱伟长校长的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第四件是冠名上海,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寓意开放、包容与创新。“今后的三十年,是你们的场上时间。”汪小帆动情地说。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扎根广东15载,更懂广东考研!#作为广东考研培训领域的深耕者。我们专注于帮助广东高校学子打破信息差,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带来广东地区考研专业的分析。首先,对于考研这件事大家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考研不像教师资格证、会计证等通过性考试,它是和高考一样的选拔性考试。当你决定开始考研后,如果埋头苦干,不借助外力,没有一到一年半的时间来准备,是很难上岸的!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华师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正题!01学校概况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虽然不是六大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但是不错的学校实力加之所处北上广深热门地区,报考情况也是相当火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术评估中排名A-,同级别的还有华中师大、北师大、首师大......实力可见一斑!02招生人数计划录取:2018考研:11人(含推免5人);2019考研:12人(含推免6人);2020考研:12人(含推免6人)实际录取:2017考研:12人(含推免1人)2018考研:13人(含推免2人);2019考研:15人(含调剂4人);可以看到,招生人数不算特别多(学硕都这样),每年基本稳定在13人左右。注意:华南师大思想政治教育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3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④80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复试科目:① 03305 思想政治教04复试分数线2017考研315分;2018考研315分;2019考研320分;05录取分数2017考研334分;2018考研363分;2019考研323分;06录取平均分2017考研366分2018考研372分;2019考研338分;通过以上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初试至少要去到340-350才是比较稳的一个分数07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01.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002.田克勤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3. 田克勤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复试参考书:01.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关于考研辅导培训报考研辅导班的目的,并不是说一定让你考上,而是我们给你提供最适合的复习备考方案、最优质的师资、最完善的服务,这些是可以大大提高你成功的概率的。专业课占比高,难度大,特别是对于跨考的同学,深耕考研多年的我们能系统帮你制定学习方案,打破信息差。掌握初复试备考技巧,拿到全面的复习资料,全程陪伴带着你把一个一个重难点突破,避开障碍。(文章均有广东文都考研备考总结、整理,仅供考生学习,禁止抄袭。否则,必定举报)
蝉联几届考研报名人数第一位的学校郑州大学公布了最近2021年的考研初试分数线,郑州大学和苏州大学每年都是考研报名人数前几位的学校,基本上报名人数都超过了三万人左右,这也说明这几个学校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大的苏州大学和郑州大学都是一所211大学,对于很多报考的学生来说,985大学他们不敢报考,想报一个211大学,而且还想选一个非常好的211大学,当然也就瞄准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大学,对于郑州大学的报数来说,基本上都是省内的河南学子报考导致了报名人数激增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郑州大学2021年伴随着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这么多人数,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变化没有?从经济学的相关专业,来看,保险和金融相关专业,达到了三百九十分的复试分数线,金融学的相关专业达到了三百九十九分的复试分数线,可想而知这两个专业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大的,对于能考到四百分以上的同学来说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没想到也只能进入复试而已,并不能稳稳地被录取当然,郑州大学的金融学的相关专业还是非常不错的,对于想考金融学的同学来说,如果考不上顶尖名校的话,选择郑州大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以后在河南省就业金融学的专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业是有保障的一些比较冷门的理工科专业,例如材料工程,机械制冷等低温工程等相关专业分数线还是比较低的,刚刚260多分左右,这是个国家线有很相似的程度,这也说明一些冷门专业,大家已经认清了的就业前途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少,导致了分数线的急剧下降当然,一些热门的文科专业分数线还是非常高的,例如政治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专业复试线竟然达到了406分,这个在河南省是排名第一的,在全国也是可以排的上前几名的总体来说,对于郑州大学这个学校来说,还是建议河南省省内的学生考,河南省省外的学子不建议考,因为河南省的学子总体上比较优秀,郑州大学的分数线也是比较高的,未来的大学办学的国家双一流b类高校的加持和省的不断财政投入,未来的郑州大学将会加快发展的速度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最近和一个学弟聊起写论文的事,总觉得论文写得不够有深度。查找参考文献,看完还是觉得思路不够清晰,总感觉要写的东西太多。交流下来,我们觉得是在读论文上出了问题。所以根据之前读论文走的弯路,我把经验整理一下和大家共勉。平日我们读论文切记不可乱读,不然就会陷入读完跟没读一样、当时读懂了却记不住的境地。首先,读论文之前必须要给自己设立一个清楚的目的。即是说,你自己心里要明白你究竟有什么问题不懂、想要搞懂什么问题,需要通过看论文的方式找出答案,以及这个答案的大概结构如何。以上讲得可能比较抽象,这里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某天你需要写一个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这时你反射性地从知网上下载了若干文献。在看这几篇文献之前,你要问自己:我要搞清楚什么具体问题呢?如果你想弄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问题,那么在明确了这个目的之后你只需要检索一篇文章当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梳理就可以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中共的全球化理念、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当中的和合理念、大同思想等各种部分组成。当你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这些内容一条一条写下来。当然,你也可以对其他问题感兴趣,比如 xx 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问题。总之,在读论文之前,要先想好几个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高效阅读文献。其次,确立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改善论文内容看不懂的状况。论文看不懂一般有两个原因。一种是英文论文看不懂,这个问题只能靠苦练英语来解决。另一种是缺乏背景基础知识,对很多名词、逻辑进路和分析范式掌握得还不够。这种囧况下读论文,是不是就会被卡住,一会查名词,一会查背景,到最后文献的阅读过程支离破碎,而这种支离破碎往往带来“读完之后时间花了却脑袋空空”的沮丧感,批判性思考更是无从谈起。在读之前带着问题,至少可以让你省去一些旁枝末节,得到一个答案。最后祝大家都能写出满意的论文。整理:晓雨老师
作者:广东考研给丽姐授权转载#扎根广东15载,更懂广东考研!#作为广东考研培训领域的深耕者。我们专注于帮助广东高校学子打破信息差,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带来广东地区考研专业的分析。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了解的却不多,不同于高考。考研是一个信息战,持久战,不仅需要会学习,更需要在正确的方向信息下努力学习。01专业概况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思政)是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中属于A,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士后流动站,所以,在思政方面实力上是非常强的。为什么今天给大家解答这个专业呢?(1)尽管属于热门的教育硕士,但是学科(思政)允许跨专业,给很多跨专业想从事教育的或者拿学历的同学提供很好的机会。(2)目前在美丽的滨海城市——珠海,有专门的研究生培养点,比较少人关注,相对会更好考一些。(3)这个专业不同于学科教学(英语,语文,数学)专业课二的难度大,因为我们每年都有都有不少跨专业考试成功的学员。02招生人数2019考研,一志愿招生,60人(不含推免),实际录取60人。2018考研,一志愿招生,30人(不含推免),实际录取60人。2017考研,一志愿招生,20人(不含推免),实际录取26人。在招生人数方面,招生人数是比较多的,现在稳定在60人左右。只要努力坚持住,机会还是挺大,在3-5年内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珠海校区不接受推免生,给大家减少了很多竞争对手。03考试内容(1)初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3教育综合 ④ 901教育实践与方法这个专业跨考生尽管比较多,但是碰到不会的不要慌,要稳住。另外现在北师大专业课出题方面也是越来越灵活。如果不知道从何下手,寻求辅导班帮助是非常有必要的。(2)复试科目:专业基础知识(笔试10%+面试30%)、学术研究能力(面试40%)、综合能力测试(面试20%)备注录取办法:1,复试成绩满分300分,低于180分为不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取,2,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3,所有复试合格的考生按照总成绩高低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所以初试的结束,不代表考研的结束。送大家2019考研复试具体内容1笔试,一道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2面试,先自我介绍3从几个纸条里抽2道题,去年的材料内容是思政课座谈会4老师询问几个和思政课有关的问题或者是考生的自身经历,本科学习情况复试情况每年都会有一些小的变化,就像去年的自我介绍,没有用到英文的,但是不代表今年明年不用,而且英文自我介绍比较普遍,所以大家还是要准备的,另外专业课笔试也是不定的,但是主要考察反应能力和综合素质,考前训练很有必要的。04参考书目333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4、《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901不提供专业课教材,并且是去年新出大纲和专业课代码,当然也是有迹可查的。我们每年也会做系统的整理。虽然333内容虽然是相对统一大纲,但是内容还是很多,侧重点也不同,并且自主命题,但复习不能掌握侧重点,无疑会浪费我们很多宝贵的时间。05录取情况这里重点给大家梳理2019年考研,因为2020考研的情况还没有出。去年北师大自划线复试线总分为300分,英语政治45分,专业课333为80分,865为90分(2020考研之前,专业课2的代码是865),这个分数相比去年专业课1的最低分减少了80分,因为难度在提升。最低录取分数为318,比18考研304分高出14分,平均分也由原来的346.7分增加到19考研的361分。针对21考研的同学,想要考试这个学校专业的,要抓紧时间时间下手了,抓住机会。随着今年考研形式的严峻,加之疫情问题,考研人数保守估计400万,所以早点准备。06最后谈一下专业课复习问题学科教学(思政),专业课2门占据总分的300分,也是大家主要拉开差距的地方。对于绝大多数跨专业考生来说,教育综合这第一门专业课是最崩溃的一门,因为作为跨考,本身对这些内容都不太熟悉,而且这门课的内容真的是太多了,所以这门课一般付出时间最多的一门。333的备考在前期看书,做框架,后期完全是背真题加上背诵笔记。有两点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呢,如果是跨考前期看书,千万不要做特别详细的笔记。如果前面笔记做的非常详细,但是其实后期没有太多时间去看这些笔记,前期也挺浪费时间的,333理解后还是要以背书为主。(可以做一下框架图,帮助记忆)跟着老师或者学长学姐建议进行复习就行。在背书的时候,以高频考点和重点为主,有主次的背书。例如报考学校的考题和比较重要的考题后面都做上标注,有重点地进行背书,然后在后期阶段结合笔记,老师讲课重点,全面背书。(上考场的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早起背书,这样你在考场上的时候脑子里全部都是333的知识,真的非常有用。)第二门专业课901,2020考研新出大纲,很简单的几话,但是藏着很多复习的点,但是大家也可以不必太担心,因为今年学长学姐考出的成绩都不错。
2019-06-04 07:2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马悦 严粒粒 通讯员 石丛珊 林晓莹杭师大举办思政论文获奖学生“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照片)。“对!我是跨专业考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没等记者开口,杭州师范大学研一学生施烨就自我介绍起来:“大学四年的思政课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以专业的态度继续感受它的魅力,所以从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入思政专业研究生。”今年,不仅报考马院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了,而且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思政专业研究生首次实现了全员都是非调剂生。而在以往,至少有一半的学生是调剂过来的。这些学生为什么选择读思政,在马院学到了些什么,今后又要做些什么?我们走进这几所大学,来到思政专业的师生身边,细细聆听他们的心声。它是润物无声的力量“如果能成为点亮他人的灯,那该多好”杭师大马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照片)。为什么选择思政专业?年轻人各有各的原因,却都有一致的初心。杭师大马院研二学生宋俊仙本硕专业一致。之所以不改初心,是因为“强烈的获得感,让我没有理由不学下去”。她告诉记者,如果说其他课程是教会我们做一件确定的事情,那么,思政课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前进的方向又在哪里。“比如遇到困难时,我们知道抓主要矛盾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精准的方法论,让我们知道路在何方、怎样到达。”在她看来,思政学习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而且在生活中也很实用。“亲其师,信其道。我是被老师的魅力所征服的。”浙理工马院研二学生王静说,她报考思政专业,是因为本科时遇上了自己的人生导师“根儿叔”——马院院长渠长根,“他有种魔力,无论是激情澎湃,还是娓娓道来,他的课都让人一听倾心,听了还想听。课上课下、网里网外,‘根儿叔’的金句总是风靡校园。”王静至今仍记得课堂上“根儿叔”抛出的问题:今天的年轻人,究竟是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利他主义者?这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提问,令她瞬间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触,“如果我能成为点亮他人的明灯,那该多好?”言传身教,可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悄无声息中浸润着年轻一代,把思想的力量从上一辈传递到新一辈。杭师大马院研一学生槐艳鑫,放弃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考研的第一志愿填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本科也有思政课,但是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尽管理论功底有些欠缺,但在她看来,自己有经济学的优势,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养分,“学科和学科是相通的,不应该有界线。”在这群年轻人中,像施烨、槐艳鑫一样跨专业改学思政的不少,还有同学举起了鲁迅的例子:鲁迅认识到医学能在短时间内救人性命,却无法长期铸魂育人。所以他弃医从文,要在大众心里播种一颗信念的种子。85后方啸天已经是浙理工马院的一名教师了。2004年,他从中国计量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决定去复旦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深造。“我想做的,是要让‘我’变成‘我们’,一起发现思想的魅力,一起感受思想的力量。”大学期间,方啸天悟出了一番道理:思政课讲的是世界观、方法论,对现实问题是有解释力的。杭师大马院院长余龙进1986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时,全国高校还没有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甚至“思政”也是个新鲜词。学校的思政教师也都是其他专业七拼八凑来的。“什么是思政?连当时的教师也下不了定义。但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学校请来了李燕杰、张海迪、曲啸等一批青年楷模,和我们谈理想、谈人生。”余龙进从榜样身上感受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本科毕业后又继续读了研究生,立志成为能影响他人的人。一段时间以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人觉得,理工类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用,思政却仿佛没有用武之地。而在余龙进看来,思政课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是无时无刻润物于无声的内生力量。它有意义也有意思“不止阅读不止思考,更要去实践”浙商大举行“卡尔·马克思杯”思政理论知识竞赛(资料照片)。“能看看你们的课本吗?”“嘿嘿!不好意思,我们的课本就是原著。”这个学期,施烨枕边放着的《共产党宣言》从中文版换成了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我已经看了三四遍了,现在试着开始读英文原著。另外,《求是》杂志《文化哲学》《解读中国梦》等一系列书都是必读的。”“教材只是参考书,我们需要的是博览群书。”余龙进说,思政专业所学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无论是思政专业的老师还是学生,都得一直学、往精处细处学。记者在各个高校发现,思政课上,老教授并不是滔滔不绝的“掉书袋”。前不久,浙江理工大学对毕业3至5年的本科学生做了一项教学评估调查,马院的老师被学生评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师”。“这证明我们的思政课是成功的,是能给学生带去力量的。”方啸天感叹说。事实上,这些年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在创新思政课的授课方式,努力让这门“有意义”的课更“有意思”,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课堂上感悟触动灵魂的力量。浙商大马院举行舆情热点、时政评论分析会(资料照片)。每个月,浙商大马院的研究生们都会轮流制作一份“舆情热点排行榜”,还会召开舆情分析会,回顾近期的热点话题,收集媒体及网民们的主要观点,深度剖析形成热点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一一剖析,发表个人的看法等。这些话题包含了“原生家庭影响个人成长吗”“自媒体传播热点要有底线意识”“为官不应只为己”……最终这些观点思想还会在分析会中进行一番“唇枪舌剑”的讨论。这样的学习既把时代、社会与大学生的责任联系到一起,也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学习。“对网络上偏激、消极甚至错误的言论保持沉默,可能会让这些言论误导后来的参与者。”浙商大马院学生金天说,大学生其实并不缺少理智判断,但缺少对错误舆论进行反驳的勇气,“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乐为,敢为,有为,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在课堂外,马院的学生也不是死记硬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研究生,入校不到一年,施烨就已在重点期刊上发表了文章《有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蕴》,成长的速度令人欣慰。施烨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多阅读,求知明理;多思考,用科学理论支撑;多实践,求真求实。不久前,施烨、槐艳鑫等学生填写了一份岗位申请表,他们将走进杭师大所在的五常街道,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助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别以为我们只会‘死读书’。”去年,王静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红色文化创新创业实践,还创立了杭州青马红创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我们调研当前市场上的红色文创产品后发现,很多县市都存在‘千城一面’的问题,产品形式单一,表现方式陈旧,缺少内涵支撑。”她说,结合青少年红色研学旅行的课程,她和同学们绘制了红色手绘地图,融入青少年喜爱的卡通元素,增强地图的生动性;开发与浙江红色资源密切结合的手工课,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重要的是,一颗爱国爱党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面对这份学生独立完成的计划书,渠长根颇感欣慰。在他看来,引领学生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要通过各种类型的互动,让学生们掌握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在未来更有可为“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做思想的传播者”今年清明节,浙理工马院院长渠长根(左一)把课堂搬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浙江陆军监狱死难烈士纪念碑等地。(资料照片)。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高校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对思政课相关课题的支持不断增大,课题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到学校思政课研究和教学工作中来。采访中,许多马院“掌门人”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现象——“今年考研的录取情况特别好,没有学生是因调剂而入校的。”“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问我思政专业怎么才能考上,而以前更多人问我的是‘思政究竟值不值得读’。”同学理念上发生的变化令王静很是感慨。至于学成之后的就业,思政专业的学生也很有想法。“目前,从国家机关到国企民企都在大力加强党建,前来学院招人的企业越来越多,有些企业还需要专职的党建工作者。”浙理工马院学工办主任王宁宁介绍,尽管如此,这群年轻人大多还是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做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都希望自己能有‘老师’的这一面,能够成为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用专业素养丰满更多人的思想。”王静说。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这群学习思政的年轻人,无疑将成为最坚实的后备力量。不久前,省教育厅公布了招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00余名的消息,招聘单位为省属高校、部属高校,包括公办高校、公民合办高校和民办高校。“2005年底,我国才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每年培养出的专业博士生数量有限,一时无法填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缺口。”浙商大马院党委书记崔杰说,现在,浙江高校中仅浙大有思政专业的博士点,省属高校还在努力中。“有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思政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仅700多人,缺教师已经成为当前全国高校马院面临的共同难题。我认为,除了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和招生数量,加大其人才培养力度外,不妨探索创新思政教师队伍的构建模式,包括充分利用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高校辅导员、党政干部的资源,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他们在思政理论教育上也大有可为。”崔杰说。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思政人,以激情致梦想、以奋斗致青春,继续发挥他们敏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将所学所悟运用于实践,亮出心灵世界最鲜明的底色。【浙江新闻+】记者手记将思政之“盐” 溶入每一道“菜”马悦 严粒粒如果课程是一道菜,那么思政教育就是盐,学生学习就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的过程。浙江理工大学就有这么一道全校学生必抢的“菜”——《西湖文化漫谈》,掌勺的大厨就是“根儿叔”渠长根。这个学期“有幸”品尝到这盘“菜”的学生徐澳说:“没上课的时候,以为来上课的是自带‘仙风道骨’气质的老学者,没想到进来的是个笑呵呵的微胖大叔,亲和力十足,可是他一开口你又会被他深厚‘功力’折服。”今年是“根儿叔”烹饪这道菜的第11个年头。为了色香味俱全,“根儿叔”没少花心思:他根据自己的考据研究与亲身游历,从政治、经济、军事、山水、诗词、饮食等多角度讲述自然风光背后的人文历史与文化魅力。今年清明节,“大厨”带着“吃客们”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到浙江陆军监狱旧址,从古新河到圣塘闸,从断桥残雪到平湖秋月,从文渊阁、楼外楼再到秋瑾墓、西泠桥、慕才亭,走到哪儿讲到哪儿,年轻人置身其中,一边游赏风景一边聆听“根儿叔”的海阔天空,对西湖文化、祖国历史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体悟。在拱宸桥畔,“根儿叔”毫不意外地又撒了一把“盐”。《马关条约》签订后,杭州是中国被迫开放的新的通商口岸之一。“口岸开放了,日本人说我怎么进来呢?你要给我一块土地,这就是租借地的由来。” 渠长根娓娓道来,“杭州的地方官员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不想让外来侵略者进入杭州主城区,所以就选在了当时远在杭州城区之外的拱宸桥。”“再精美的PPT课件都无法还原文化之魅,所以还是要把课开到现场,直接感受文化熏陶。”作为“大厨”,“根儿叔”对菜的品质一丝不苟,即便这些技艺早已熟稔于心,他仍有办法唤醒年轻的味蕾。这是“根儿叔”的本事,也是思政魅力——融在春风化雨中,在看似不经意间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在国内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一般有2个阶段:1)课程学习阶段;2)论文工作阶段。前者是学科为单位进行统一教学,后者是分配给不同的导师、导师组进行指导完成。课程学习阶段时间上,硕士生大部分是一年、博士生是一学期/半年。和本科生课程不同,硕士生教学除英语、思政理论课等公共课(大班),更多的是一些专业概论课、基础课(小班)。课程选择自由度很大,不过会有总学分要求。不少硕士新生会发现,有1-2门概论课是每节课都换一个授课老师,各自讲述他们主要开展的研究方向、内容和展望。记得我读研时,最喜欢听的就是这门课,每个老师的一次课基本就是他研究小领域近三十年研究的综述,非常生动具体。其实,越是概论类的课程,越发宝贵和难得(硕士新生别错过),远不是部分授课老师照着PPT课件读一读可比的。以我个人为例(博士毕业后在高校任教),这样的两节课得花费1-2周时间准备,和去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做一场报告类似。各位硕士新生: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非常重要,得认真对待,尽量别错过各个老师分享的专业知识、科研经历和心得。越是名校,越是有机会听到大牛导师的分享,这也是不同层次学校培养质量差异的体现。但是,课程学习是一段持续过程,成绩(比如平均学分绩点)仅仅是学习后的表现形式之一。换句话说,某个课程得分高并不代表这门课学得好、到位。这点一定要理解透。基于此,引用一个大牛导师说的一句话:研一期间的成绩有时重要、有时不重要,一般重要吧!也许,不少朋友不是太理解这句拗口的话,我来简单的说一说。1.研一期间成绩有时重要。研二评定学业奖学金、校级奖学金时,在大部分硕士生没有论文产出的时候,关键就得看绩点排名。比如,我们专业有明确要求:学生挂科一门后学业奖学金直接掉一个等级,反过来想要升一等就得一篇中科院三区以上的Sci论文(每个学校政策有差异)。之前,不少课题组将毕业生的数据给新生撰写小论文,便于他们研一阶段能发表论文,有利于争夺奖学金。这导致部分学校直接禁止研一阶段小论文量化加分。不过,成绩好坏是一回事,起码的要求是不挂科。记得我们学校是挂科2门公共课或3门专业课,就会被劝退的。英语不太好的我,每次去参加英语考试都是心惊胆战的,也就是60-65分的水平。当然,也有部分学校、研究院所的硕士毕业要求高,如专业课平均分不得低于75分才能毕业。而且,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读博也会对研一阶段成绩的绩点有要求,不过关键因素依然是发表的小论文。2.研一期间成绩有时不重要。谁也不敢说"学习成绩好是错的",有能力提升考分、绩点肯定得尽力,但是不值得强求,或将全部精力放到课程学习中。和本科闭卷考试不同,硕士阶段的专业课采用"考察"方式的不少,比如上交一份"某个方向"的小论文。只要认真听课,自己用心准备,不要抄袭和复制别人发表的论文,分数都不会太低。另外,就是进入硕士、博士阶段,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非常关键(学生自己通俗的说法是"发文章才是王道")。每门课程95分,远不如一个每门课程75分、发表一篇中科院I区论文的硕士生"优秀",起码奖学金评定上,有论文的学生更占优势。就我所在的工科专业来说,求职时并非过于关注课程学习成绩。同理,企业也不会太看重论文发表情况,反而是主持或参与的课题/项目、个人能力等比较关注。部分岗位会看重成绩,比如硕士毕业进入高校做辅导员。3.研一期间成绩一般重要吧。之前,小西提到过硕士阶段的不少课程是以考察为主,很多学生信心满满地准备,一看老师给分才是70分。在选修、必修课中,基本都会建议选择自己导师的那门课,起码给分不会低。甚至,部分新生还会问师兄、师姐,哪些课程给分比较高,老师性格好的。但是,遇到自己某门课程成绩不高时,有没有必要失落。既成事实,没有必要纠结。在硕士阶段,成绩不高是可以通过发表小论文找补回来的,努力就好。另外,还有个小细节就是本科阶段没有通过英语六级的,硕士期间尽量努力考过。有些考核是比较看重这个的。--结语--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学霸越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除了成绩好,发表的小论文数量和质量也高。这类学生比其他人更努力,"朝六晚十一的生活节奏"、"教室-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是常有的事情,通宵做实验室也是常有的。只有在自己感觉能力不足,或者成绩已是既定事实时,我才建议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说白点就是"不要太差就好,起码要达标"。当遇到导师一些安排(如出去参加学术会议),课程偶尔请假一次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要有心理负担。最后,小西想说读研期间尽力最重要,每样事情付出101%的努力,累积在一起你就会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反之,每样事情99%的付出,时间越久后发现失去的也越多。你认为硕士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31日讯(通讯员 陈琛)12月28日,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湘大获评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谷秀娟、吴双、郑帅3位老师获评先进个人,吴双、刘韬2位老师获得研究会优秀论文。会上,湖南省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刘书华充分肯定了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工作成绩,并对如何做好研究生思政工作提出了要求:加强学术文化建设,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加强志愿服务活动;抓好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管理力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研究生心理素质水平。近年来,湘大研究生思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研究生工作部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和研究生辅导员骨干作用,努力实现全员育人的工作态势;全面构建研究生资助保障体系,规范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指导研究生团委、研究生会开展全校性学术研究、文体娱乐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 )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师范榜共有120余所高校进入排名。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由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杰出校友、高层次人才、优势学科专业、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社会服务、办学层次、社会声誉、国际影响力等12个一级指标构成,以服务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和提升高校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导向,涵盖中国高校五大核心职能的60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评测指标,涵盖了国内外其他大学排名的高端质量指标。师范类榜单中,top3高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校友会2021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附前三名学校简介:No.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占地面积1191亩(海淀校园、西城校园、昌平校园G区),另建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105人、研究生12756人、长期留学生1600余人;下设3个学部、23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所);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46个;开设本科专业76个。No.2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和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闵行、中山北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设有4个学部,30个全日制学院,4个书院,8个实体研究院,2个管理型学院,1个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454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272人,硕士研究生15940人;在校学历留学生1341人。No.3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大“”或”“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
四川理工一妹子问2020考研湖北大学思政专业好考吗?跟湖南师大,湖北师大,四川师大比起来怎么样?湖北大学思政考研科目是333 教育综合,这个专业是专硕,考得比较基础,内容比较少,所以考试的难度不是很大。目前所有333专业的学院中,湖南师大属于211,双一流院校,学校名气大,当然考起来就不容易了,今年只有20个名额。竞争比较大。湖北大学校址在武汉市,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国家“111计划”,湖北省双一流,湖北省唯一的雅思(IELTS)考试考点单位。在湖北来说算是比较好的大学了。在湖北众多高校中排名第九,全国排名133,名气比起湖南师大要排名靠后一点,但是比起湖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排名又要高出很多,录取的竞争压力没有湖南师大的大,比起一般的学校名气又要好。所以难度不是很大,基本上按我们的计划进行复习,考过应该是没有问题。关于湖北大学考研的问题,其他的朋友有没有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