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全国李叔同教育思想研究征文活动绳墨杀焉

2020全国李叔同教育思想研究征文活动

为纪念李叔同先生诞辰140周年,弘扬叔同文化,传承李叔同先生教育精神,进一步丰富李叔同研究活动,推动李叔同学术研究及交流工作持续开展,现面向全国范围集“2020李叔同教育思想研究”原创理论作品。01组织机构指导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单位浙江省平湖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平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浙江省平湖市教育学会02征文主题新时代李叔同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03参赛对象全国范围李叔同研究专家、爱好者04选题方向围绕李叔同“凡事认真、勇猛精进”的人格精神和“温而厉”的教育方法,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开展研究。可结合参考选题或自选题材方向,用创新的观点、独特的视角和个人的思考,突出研究、传承、弘扬李叔同教育思想的核心。参考选题:1.李叔同的教育创新精神2.论李叔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3.从李叔同“学堂乐歌”艺术成就看国民教育4.李叔同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研究5.李叔同艺术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6.李叔同“美育”(“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7.“温而厉”教育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启示8.李叔同话剧(美术、书法)实践对当下全民艺术普及的启迪9.从李叔同与刘质平师生关系看李叔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10.新时代弘扬李叔同“凡事认真、勇猛精进”人格精神的积极意义——以李叔同教育实践为例05作品要求李叔同教育思想论坛征文,研究选题要明确、具体,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且有实际材料(如统计数据、历史文献、自己或他人的研究发现、教育工作中的实践与实证等)的支持;论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笔精炼;字数3500字以上。题目要求题目自拟,不得直接以选题为题目。参赛作品全文字体为仿宋四号字,标题为黑体三号字。06参赛方法1.请将参赛作品以电子稿发至指定邮箱,注明“2020全国李叔同教育思想研究征文”。2.文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及手机号码。3.附作者简介一份。4.投稿邮箱:phlst@163.com。5.截稿日期:2020年11月30日地 址:浙江省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叔同路29号)联系人:李老师07奖项设置本次2020全国李叔同教育思想研究征文活动奖项设置如下:一等奖2名,奖金各5000元;二等奖5名,奖金各3000元;三等奖8名,奖金各1000元。优胜奖10名,奖金各500元。所有获奖作者将受邀参加在“叔同故里”浙江省平湖市举办的纪念李叔同先生诞辰140周年暨2020李叔同教育思想研究征文颁奖仪式(以疫情情况确定)。08其他事项1.参赛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所有参赛作品版权归活动举办方。举办方拥有使用权,可根据工作需要复制,有权将其用于宣传活动、发表出版、媒体报道等,或用于相关的公益活动,不再另付稿酬。2.获奖作品将以纪念李叔同先生诞辰140周年暨2020李叔同教育思想研究论坛作品集形式公开出版发行,书名待定。3.部分作品将在浙江省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馆刊《莲馆弘谭》刊登。公开出版物和《莲馆弘谭》均将寄送每位作者2册。4.主办方对本次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来源:平湖李叔同纪念馆

大金牙

打牢大学生思想基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来了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具体都有哪些做法?来看看下面的框架图和内容↓↓↓▲点击查看大图《基本要求》强调,要把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本要求》立足规范流程,抓住思政课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等关键环节,在操作层面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从严格落实学分、合理安排教务、规范建设教研室(组)、统一实行集体备课、创新集体备课形式、严肃课堂教学纪律、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改进完善考核方式、强化科研支撑教学、健全听课指导制度、综合评价教学质量、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强化地方统筹管理、加强全国宏观指导等十四个方面作了规定。在教务方面本科思政课总学分为16,专科总学分为8,要严格落实学时、学分,从本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思政课教务作了规定,原则上晚间和周末不安排思政课必修课,本专科思政课教学应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组)。在教学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同时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求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创新网络教学形式;要求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科研评价机制,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在管理方面要求建立校、省、部三级听课制度,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每学期对每门思政课必修课至少听1次课,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领导班子要在任期内对所有授课教师听课全覆盖;要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思政课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高校党委书记落实思政课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基本要求全文如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状况显著改善,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继续打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现就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基本要求。1明确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坚持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2)坚持全流程管理,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3)坚持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制度;(4)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3严格落实学分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5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3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3学分、“形势与政策”课2学分。专科生“概论”课4学分、“基础”课3学分、“形势与政策”课1学分。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2学分,同时须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中选择1门作为选修课程,占1学分。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2学分,同时可开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课(列入学校博士生公共选修课)。鼓励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网络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手段,不得挤占课堂教学时数。4合理安排教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应有序衔接,原则上本科生先学习“基础”课、“纲要”课,再学习 “原理”课、“概论”课;专科生先学习“基础”课,再学习“概论”课;本专科生每学期必修“形势与政策”课。原则上晚间和周末不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应避免教师周课时安排过于集中。应综合考虑学生专业背景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积极推行100人以下的中班教学,大力提倡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5规范建设教研室(组)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结合实际设置教研室(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的所有教师都要明确所属教研室(组),承担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教研室(组)具体负责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为每个教研室(组)配足师资。可以返聘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退休教师继续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本科院校按在校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加强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开展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特聘教授,要由相应的教研室(组)规范管理。6统一实行集体备课教研室(组)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教材和教学大纲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要定期组织全员集体备课,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促进各门课程有效衔接。要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融入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7创新集体备课形式要丰富集体备课载体,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增强集体备课效果。要组织新任职教师进行试讲,加强对新任职教师的教学指导。要组织骨干教师讲示范课,加强对其他教师的引领带动。要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课,加强广大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把握。要组织教师互相听课,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互学互鉴。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兼职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提高备课针对性。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集体备课,提升集体备课效果。8严肃课堂教学纪律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确保学生到课率,为高质量开展教学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把课堂教学纪律的要求落到实处。9科学运用教学方法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自觉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要加大对优秀教学方法的推广力度,注重用点上的经验带动面上的提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10改进完善考核方式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闭卷统一考试须集体命题,不断更新题库,提高命题质量。开放式个性化考核应具有严格的组织流程和明确可操作的考核评价标准。要合理区分学生考核档次,避免考核走形式,引导学生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各门课程均须先学后考,不得以考代学。应优先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优良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学习。11强化科研支撑教学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相应二级学科开展科学研究,凝练形成与所教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要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评价机制,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12健全听课指导制度建立校、省、部三级听课制度。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对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听1次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领导班子每位成员,在一个任期内要对所有授课教师做到听课全覆盖。省级教育部门每学年要组织专家对属地高校开展全覆盖听课,总体上要覆盖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形成本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状况报告。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要组织专家开展随机听课,研制发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年度报告。13综合评价教学质量要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合理运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标准中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等挂钩,引导和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可基于评价结果探索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退出机制。14落实高校主体责任高校党委书记要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督导机制,面向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牵头,宣传、教务、学工、科研、财务、人事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5强化地方统筹管理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要加强对属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统筹管理,结合实际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注重从整体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原则上各地都要分课程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教学热点难点定期搜集解答制度,组织专家深入一线精准指导,确保教学指导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覆盖全体教师。要及时总结属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经验,宣传推广教学工作先进典型,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16加强全国宏观指导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发挥好咨询、研判、督查、评估、培训、示范、指导、引领等作用,组织专家建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研制发布各门课程专题教学指南,加强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解答,开展精品课程教学展示活动,及时发布各门课程教学建议。要统筹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培训和实践研修,加大教师社会实践的力度。要适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督查,推动各方面把教学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丰山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第二届高端研讨会召开

10月19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第二届高端研讨会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党的事业可靠接班人”为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在研讨会设置的院长论坛环节,来自吉林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党的可靠接班人重要论述研究”“新中国70年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与实践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各学校的经验做法。(记者 任爽)

骜然不顾

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兴我华夏礼仪之邦

摘编自杂志文章《 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与推广——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原文刊于《现代商贸工业》(国内统一刊号:CN42-1687/T;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198)2018年15期。【本文为全文】作者简介:匡中芹(1982--),女,副研究员,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评价方向研究;韩宛倬(1997--),女,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于婷(1997--),女,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基金项目:2017年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与推广----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XJDCA137)研究成果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青年学生对于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却显得不那么热烈,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弱化的态势。因此,为了延续中华传统文化,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学校通过创立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推广基地,举办各种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来提高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兴趣程度和融汇程度,培养大学生对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通过在学校的实地调查,了解到当前青年大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词:学习;传统文化;推广;大学生一、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的内涵(一)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不同的组织机关例如汉语言文学界以及中共党中央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金韬在《中国传统文化新编》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形式相对稳定。”谈到我们本次研究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新编》,这本文学类书籍涵盖吸收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十分而又精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方面,既可以作为各类高等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读物。对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论界定如何,大部分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始终是着眼于于以下几点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来源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其独具魅力的历史使命,承载着轩辕儿女炎黄子孙汲汲的民族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并蒂相连的过程,它是在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历史中诞生,是源于无数祖祖辈辈的民族传承;它是源于多民族的文化,又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它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是华夏儿女无可替代的精神信仰。这种信仰持续至今,在当今社会,对中华各民族团结发展具有举世无双的影响力。(二)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意义要重视当代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涵,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健康发展,只有认真学习、全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为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不可小觑的青年力量。同时,青年是上一代的传承者和下一代的传播者,而据研究发现,在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条件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自我认知,独立意识等主观意识正处于逐步上升阶段,全球化范围不断扩大,面对西方思潮和先进文化的不断涌入交融,当前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却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为不让中华文化瑰宝就此不被重视,促进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让中华文化有更为深远持续的传承。高校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帮助当代青年大学生传承和学习优秀传统中华文化,对于培养其自身的道德情操,扩展多元化知识面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其人文素养和民族的文化尊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反观当今,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条路却走得不那么顺畅,其中存在许多阻碍文化发展的因素,接下来,是我研究此课题总结得出的一些具体问题。二、 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一)前瞻性不足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成就丰硕,但目前青年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程度较低。这与我们多年来的以应对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系有关,学生能接触到传统文化只会是一两个字,一些诗,几个寓言,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千年传统文化相比,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在中学阶段,面对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部分学校开设的历史与政治课程是几乎是现如今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有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唯一途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师生,单纯为应对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和数理化的学习并不同样重视,大多只是刻板机械背诵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没有系统的体会。更加现实的是,现如今全国范围内很大一部分高中都是重理偏文,学生大部分学习理科,这又成为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障碍。即使在高一高二课程开设上都有历史和政治,但大部分学生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对于主修课程如数理化的重视程度更深,而对于历史和政治等课程侧重于死记硬背而不是全面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是难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二)缺乏系统的培养机制目前,除部分有关专业外,绝大部分高校及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课程的选择和选修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有针对性的多元化历史人文课程内容。从内容上看,这些易于选择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儒家文化、中国历史、人物传记、哲学、礼仪等。在课程形式上,它通常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概述,仅有一个教师对其进行简单的讲解和简单问题的解决。再有一点,由于其他课程的负担过重,当代学生在选修课上花费的精力不多,无法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又有了新的障碍。(三)不注重学生的多元培养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有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课程几乎只局限于简单的讲解,学生不能形成立体认识。高校中设置的精品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过于少。当代大学生只能通过少数公选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无法深入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要求,大部分的青年大学生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兴趣,知识却很难通过有效的渠道进行系统的学习。仅仅是在在传统文化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培养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不可取的,大学生享有其自主权,文化的传播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应着力于对大学生开展多元化培养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因此,面对当前形势和态势,为了更加深刻全面的展现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自身出发,我们对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大学生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三、 本次针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内的202名学生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反馈,我们从中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几个部分,分为认知篇、感悟篇、具体篇。具体问题如下。(一)认知篇,主要侧重于调查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个人态度。1 您怎样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从此问题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超过百分之六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毋庸置疑,并报以积极态度。2 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是怎样的?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依旧被人们接受并传承发展;一部分大学生认为部分传统文化已被废弃;绝少部分大学生抱有消极态度。3 您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吗?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感兴趣,部分对我国传统文化兴趣一般。4 您平时接触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是?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复杂多样,其中比较多的途径有影视书刊、父母长辈、大学课堂、传统节日的熏染、网络等。(二)感悟篇,主要调查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深远意义的了解程度。1 您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的作用是?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觉得传统文化对当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 您觉得大学生是否应该学习国学?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该学习国学。3 在人们普遍接受西方文化的当下,越来越的人开始选择过起了西方国家的节日,您对此的看法是?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大学生更偏好中国传统节日,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中西方节日应该合理融合。(三)具体篇,主要调查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了解程度。1 您对中华传统节假日的习俗和由来了解吗?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对中国传统节假日的习俗和由来了解程度一般,有待加强。2 您喜欢中国古典民乐吗?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喜欢中国古典民乐,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古典民乐的喜欢程度一般。3 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您知道茶的一些社会功能,例如以茶会友,以茶示礼等吗?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我国大学生对中国茶艺了解。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茶艺了解程度不够。4 国际服装设计大师克里斯汀迪奥曾在T台上掀起一股中国风,引起世界对中式服装的广泛关注,您关注过这类新闻吗?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国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式服饰经常关注,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式服饰很少关注,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式服饰关注程度不够。5 您知道中国国画在古代称之为“丹青”吗?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了解中国国画在古代的称呼,很少一部分同学了解不够。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并支持对其进行传承与发扬,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部分大学生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却不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极少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低并抱有消极态度,这主要受到来自社会发展中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和所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充足。综合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仍然处于积极发展状态。四、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提出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发展策略(一)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显然不可能通过一门课程或一本书就面面俱到。教科书式的填鸭教育成果只能是对学生的肤浅的概念性理解,不能真正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自己的内在品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应该分为多个课题,深入探索各个课题的内容,编写教材更加深入细致,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的兴趣和需求,开设不同主题的传统文化课程。力争实现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愿意学习,主动探索学习,并逐步将接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质。同时,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客观地指出“历史局限”,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是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放在首位的标准。这将有助于大学生们理解古代和现代的使用和创新原则。例如,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学校教学善于利用现代媒体手段以更丰富和更立体的形式向受众展示传统文化内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吸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深化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例如,多种多样的精品课:中国古典经典,硬笔书法和茶艺,都是吸引学生关注的实用现代媒体手段,还赋予枯燥的传统经典句子以新颖的现代形式,丰富他们的内涵,增强传统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力,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驱动当代优秀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从自身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出发,加入校内的一些相关组织和社团。比如我校的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社团:丝竹苑、国学社、书法社等,都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中华传统工艺不仅可以培养高尚的个人操守,还可以通过这些传统技法的实践让我校大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易于提高兴趣和实用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激励我校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提高我校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目的。(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大学文化的重要支柱,是一个大学发展的最基本最根本的动力。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思辨模式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扫盲教育的作用,对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举办的多次活动,比如“中华戏曲大赛”、“民乐大赛”、“书画大赛”、“国学诵读大赛”等都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增加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比例,充分利用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作用和文化活动的教育作用,使我校大学生活跃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积极参与培育,感染,影响和动力,不断培养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综上所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世界各个国家文化不断融会贯通。面对中西文化间越来越小的差异性,要使他们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中全面、多元化健康成长,高校重视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任务已经迫在眉睫。以高校为代表,要全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就一定要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再由此寻求新的研究方向。运用多元化的普及方法,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从心底认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培养当代优秀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参考文献[1]晋步. 面向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6.[2]陈爱爱.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J]. 吕梁学院学报,2015,5(06):71-73.[3]姜茹茹.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4]董祥宾,沈壮海. 当前大学生文化观念调查分析[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16,1(02):87-96.[5]张亚男.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6]张向宁,王涛.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J]. 高校后勤研究,2017,(06):52-54.[7]王丽丽.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及教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3.[8]黄宦霖. 教育自觉与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3):193-196.[9]童刚钦. 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10]朱萌,张立成.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7-21.窗体底端编辑:肖 禹欢迎进入中国知网~《现代商贸工业》杂志阅读和参考引用原文《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官方投稿邮箱:xdsmgy@vip.163.com;官方网址:http://www.xdsmgy.cn/

爱心铺

「光明网专论」铸魂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玉春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路径。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对个体体现为塑造精神、传承知识、涵养文化等人文价值,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冲突与融合日渐加剧,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水平,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提升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水平,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保障,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等相统一。提高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和学校都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学科建设也存在意识不强、经费投入不足、评价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2018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计划,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当务之急,学校应采取措施激发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上下功夫,使思政课教师能够在课堂内外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深入了解新时代学生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因材施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新生代进入校园,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和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差异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新时代思政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实施途径的创新。但同时,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权威地位提出了挑战,也在削弱传统思政课的实施效果。对此,思政课教师应顺势而为,善于学习与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探索运用多样化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在更加开放、多元、宏观的视野中看待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人类的命运,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理性选择,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与接班人。但是同时也需要教师能够理性预估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影响,防止技术对人的异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学生培根铸魂。当前,无论是基础教育领域,还是高等教育领域,都普遍存在学习西方的社会思潮,高校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式也是以西方为准则。同时,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明显。但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独特的“基因密码”,中国社会实践中的问题难以从根植于西方社会的理论中寻求答案。因此,必须面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找与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对中国社会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与说明,将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概念体系与知识范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值得借鉴的中国方案。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探寻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实现有效融合,为新时代的学生注入民族的基因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整合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尤其是要挖掘绵延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中小学学生的铸魂育人作用,这是当今时代最大的“国防”事业,是事关中华文明基因传承的重要工程,也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理论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匡坐而弦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12期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恋人们

「学习园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应知应会知识

近日,按照中央部署,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国全面启动,各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切实抓好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以个人自学为主,原原本本通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领悟初心使命,增强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自10月12日起,《雪都尚志》微信公众平台开辟学习园地栏目,摘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关知识连续推送。下面,请大家一起学习吧!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党中央对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步骤作出了明确规定,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对准目标,积极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效果。第一,认真贯彻总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是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这次主题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抓落实,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全面把握,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第二,牢牢把握目标任务。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这一目标任务,体现了党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方面的基本要求。理论学习有收获,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思想政治受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民服务解难题,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第三,落实重点措施。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提出更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取得最好成效。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从延安整风运动以来,我们党开展历次集中性教育活动,都是以思想教育打头。开展这次主题教育,要强化理论武装,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组织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要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形式,分专题进行研讨交流。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要宣传那些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要教育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检视问题要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防止以上级指出的问题代替自身查找的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他人问题代替自身问题、以工作业务问题代替思想政治问题、以旧问题代替新问题。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对症下药,切实把问题解决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1.主题教育的基础是:认认真真学原著悟原理。2.重点学习的书目:通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3.调查研究:一定要选择“小切口”,直扑一线、直奔重点、直面难题,聚焦群众最急最盼最忧的“三最”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对策。4.整改落实工作要聚焦“三个重点”:一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抓整改,二是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抓整改,三是聚焦群众最急最盼最忧的“三最”问题抓整改。5.整改落实工作要建好“两本账”:一个是整治台账,就是中央提出的8个专项整治,前5个要上下联动,后3个要作为市县集中攻坚的重点。再一个是整改台账,就是通过上级巡视巡察、督查考核反馈和调研检视等征求上来的问题。特别对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的问题要列入整改台账,过去的问题也要认真整改,不能新官不理旧账。6.整改落实工作要明确“三个节点”:11月底前解决一批,明年6月前完成一批,明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改任务。对需要长期解决的,紧盯不放、持续整改。7.“走流程”:在走的主体上,由一把手拓展到各级班子成员,拓展到有制定政策、执法审批权限的中层干部。在走的范围上,由实体大厅、办事窗口扩大到体验公民和公共服务等各领域的工作,全方位查找差距、整改问题。在走的形式上,以暗访为主,以普通办事人员、普通公民的身份进行亲身体验。8.省委提出开展“五整治”:即集中整治党员干部不落实、不研究、不作为、不在状态、不守纪律方面突出问题。9.三个结合: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10.两个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主要领导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

若羽之旋

学理论、悟思想的好教材

来源:光明日报原标题:学理论、悟思想的好教材近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以下简称《问答》)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问答》的出版,是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不仅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而且也能够让广大高校师生更加便利、更有针对性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必将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作为干部群众和高校师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最具权威性的通俗理论读本,《问答》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问答》是适应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结合重大社会实践和现实问题推出的重要辅助读物。如果说2018年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是为了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帮助干部群众尽快学习领悟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那么2019年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则是为了帮助人们从科学体系、理论架构上系统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便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目的是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和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与前两本相比,《问答》不仅是《纲要》的普及性辅助读物,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弄通博大精深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更侧重于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便人们更加自觉地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2 《问答》以干部群众、高校师生普遍关心和希望了解的问题为切入点,聚焦理论热点和难点,回应干部群众和高校师生关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阐释。社会是在持续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重大实践都是为了解决事关重大或关系长远的问题。人类实践应该是一个让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走向统一的过程,而理论引领就让人们的社会实践成为一个越来越自觉的状态,以便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社会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理论创新也应该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以最新的科学理论引领新的社会实践,才能在前进的路上保持清醒、找准方向。正如《问答》指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许多重大原理性创新”。这些创新是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和把握,只有掌握了这些创新性理论,才能把握新时代、驾驭新实践、开辟新局面。理论的重大作用是解疑释惑,问答体的形式本身体现了全书以问题为导向的特点。《问答》对干部群众、高校师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关心的问题和迫切需要了解领悟的问题,都进行了清晰明了的解答,为人们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助力把内在理论力量转化为推动实践创造的现实力量。对于高校师生而言,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着特别的意义,可以在领悟理论原理的过程中,增进对社会实际和发展趋势的了解、认识和把握,增进与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3《问答》紧跟实践步伐,依据国内外最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的最新重要论述,聚焦时代新发展和新问题,提升理论的时代引领作用和新思想的现实穿透力,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当前,我们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社会实践。“唯有激荡的大时代、宏阔的大实践才能孕育创生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变革仍在进程中,实践仍是进行时。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并且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演进。与此同时,世界历史的变化也将我们的理论思考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问答》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问题,有效化解经济、社会、科技、网络、外交等领域风险挑战的进程。在中美经贸摩擦、钓鱼岛主权争议、中印边境冲突、南海主权和权益维护以及涉港、涉台、涉疆、涉藏、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力维护了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赢得了战略主动。书中提到的这些重大事件,都是我们当下经历的现实进程,因此也更容易产生思想的共鸣。更为重要的是,这提醒高校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历史仍然在绵延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力应该是目前还在学校学习的青年学生。身到山巅风更疾,船到深海浪更高。《问答》提醒我们,“随着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不可能轻轻松松地等来梦想成真,世界历史不能靠概念的演绎而推进,必须有一代代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4《问答》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家经常碰到的现实问题,以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结合娓娓道来的生动故事,深入浅出地阐明深邃的理论问题,让大家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映照中,把握深刻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思想要义。理论必须掌握群众才能真正发挥实践创造作用。《问答》告诉我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实践、引领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问答》也以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思想武器武装到人们的心里。特别是要看到,尽管高校是知识传承创新的地方,主要承担着理论学术化学理化的重大责任,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专业、所有的人都同样熟悉理论所特有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对于高校师生来说意义也同样重大。我们既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术化学理化,也要同步推进大众化通俗化。《问答》发挥了帮助更多人理解新思想、掌握新理论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理论大众化向纵深发展。总而言之,学校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这一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才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而唯有培养一代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志向的人,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各高校要把《问答》作为教师、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教材,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党史和悟思想贯通起来,帮助广大师生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更好地肩负起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作者:韩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表演课

期刊|《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80年,由赣南师范大学主办,以反映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并积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系RCCSE中国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入选期刊(客家研究专栏)、江西省优秀期刊“优秀栏目”入选期刊。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教育等方面有新意、有特点的理论文章。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有《客家研究》《苏区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语言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教育与研究》《教学改革研究》等;特别欢迎客家研究、苏区研究方面的优秀稿件。自然科学版主要反映数、理、化、体育、中学理科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研究快报》《基础数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实验研究》《中学理科教学研究》《教材教学研究》。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促进科学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于学科建设,着力培养学术新人。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刊发了一批思想观点正确、学术理论价值较高的理论文章,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好评。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双月刊,大16开,144页,单月10日出版,1、2、4、5期为社会科学版,3、6期为自然科学版。国内统一刊号:CN36-1346/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8332。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久矣

思想教育要在“真、正、活、实”上下功夫

来源:解放军报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对政治干部来讲,教育始终是第一任务、第一责任,必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不断增强教育时代性感召力。从实践中看,政治工作要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官兵心坎里做,思想教育就要在真、正、活、实上下功夫。一是求真,真才有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必须讲真理,坚持把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摆在首位,特别是将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释疑解惑、正本清源,把牢拧紧官兵思想“总开关”。必须用真情,聚焦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这个根本目标,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用真心润物无声,用真帮春风化雨。必须求真实,紧紧围绕官兵所见所闻,紧扣官兵所思所想,回应官兵所需所盼,真正解决官兵成长成才的现实问题。二是求正,正才有导向。教育者必须心正、言正、行正,防止言心不一、言行不一、言言不一。要解决信得过的问题,带头做绝对忠诚的模范践行者,对所讲道理真懂真信真用,用坚定信念传播真理,用人格魅力影响官兵。要解决讲得对的问题,坚持教育的高格调,增强说理性和战斗性,理直气壮地讲好大道理、正道理,旗帜鲜明地批驳小道理、歪歪理。要解决做得好的问题,强调言行一致、行胜于言,按照严实要求,做好行为示范,树立起忠诚可靠、实诚可信、真诚可敬、热诚可亲的好样子。三是求活,活才有魅力。思想教育唯创新强、唯创新活。思想要活。要走开“信息网络+”教育模式,坚持内网与外网同步建,网上与网下两手抓,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与现代技术的乘数效应。我们出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搭建一体化模块化网络教育平台,率先开通“我们的天空”微信公众号,探索建立官兵亲属微信群,在网络政工上趟出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方法要活。教育虽是政治干部的主业,但也不能靠政治干部“单打独斗”,要有“联合意识”,唱好“众人戏”,打好“组合拳”,努力形成部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大格局。语言要活。就是要紧贴官兵、紧跟时代,讲好“大白话”、“家常话”、“时尚话”,使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形象化,让官兵一听就懂、一记就牢。四是求实,实才有价值。政治工作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必须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作风要实。要像抓训练一样抓教育,把秩序搞正规,把制度落到地,让教育紧贴实际、触及灵魂、解决问题。内容要实。教育要“贴着骨头下刀”,应从调查研究入手,从内容设计用心,既灌输基本道理,又满足官兵求知需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效果要实。抓教育不仅要做好施教的“上篇文章”,还应关注实效的“下篇文章”,通过改进教育考评,重在看部队建设成效、看完成任务情况、看官兵精神状态,真正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确保教育走心入脑、取得实效。(作者:陈国强)刊载于《军队党的生活》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