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上半年私募行业研究报告复制人

2019年上半年私募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展恒基金网一、私募基金规模备案情况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截至2019年6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4家,较2018年12月底减少了144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7722只,较2018年12月底增加了3088只;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3.28万亿元,较2018年12月底增长了0.5万亿。图 1私募基金总体备案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截止日期:2019年6月30日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共有8875家,管理基金38538只,管理基金规模2.33万亿元;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679家,管理基金34689只,管理基金规模9.18万亿元;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747家,管理基金4495只,管理基金规模1.77万亿元;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3家。整体来看,由于协会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的有关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数十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了注销,因此,今年以来基金业协会管理人数量呈现小幅下降趋势,然而,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先后回暖,私募产品数量及管理规模都在稳步增加。表 1不同机构类型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截止日期:2019年6月30日二、私募证券基金业绩表现回顾1、2019年上半年基础市场回顾2019年上半年,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缓和、科创板紧锣密鼓的推出及国家宏观经济数据的企稳,在春节后A股市场全面反弹,一路上涨至3288.45点;然而特朗普5月初突然翻脸,中美贸易战局势急转直下,再加上国内微观数据的恶化及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的制约,A股又迎来了一波较大幅度的下跌。G20后,中美又重回谈判桌,科创板也即将开板,A股市场展开了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走势。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各大指数仍然大幅上涨,截止2019年6月28日,涨幅最大的分别为上证50、沪深300及深成指,涨幅分别为27.80%、27.07%、26.78%。中证500涨幅最小,仅为18.77%。具体到申万一级28个行业来看,均实现了正的涨幅。其中,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农林牧渔涨幅最大,分别为61.01%、43.83%、41.96%;而建筑装饰、钢铁、、传媒的表现较差,涨幅仅为4.16%、5.04%、7.79%。2019年上半年,流动性整体宽松,经济先冷后热,PMI已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利率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信用利差和等级利差收窄。商品市场方面,由于宏观需求总体疲弱,部分商品受避险、供给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出现结构性趋势,但商品总体仍维持区间震荡。2、各策略私募证券基金业绩分布根据展恒金方数据库统计的净值更新至2019年6月28日的13875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7大策略均实现了正收益。其中涨幅最大的是股票策略,9800只产品平均上涨16.18%,远高于其后的复合策略和宏观策略,涨幅分别为12.33%,12.02%;组合基金平均上涨11.54%,管理期货策略平均涨幅也不小,达到了9.06%,相对价值策略平均涨幅8.38%,固定收益策略涨幅最小,为2.95%。其中,宏观策略和管理期货策略最能体现规模收益特征。表2. 2019年上半年私募各策略业绩表现数据来源:KingFund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图2.各策略业绩分布就股票策略来看,83.66%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更有23%的产品收益超过了20%,涨幅最大的为杭州斌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某产品,上涨359.25%。具体到管理规模来看,未呈现出明显的规模收益特征。管理规模处于10亿到20亿区间的管理人旗下产品平均收益涨幅最大,统计的593只产品平均上涨19.54%,其次为20-50亿区间及50亿以上的,平均涨幅分别为19.35%、17.59%。表3. 2019年上半年股票策略规模业绩分布数据来源:KingFund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就复合策略来看,80.67%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收益超过了20%的产品占比15.60%,涨幅最大的为等观资产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旗下某产品,上涨181.68%。复合策略也未呈现出明显的规模收益特征,其中,表现最好的为处于10亿到20亿区间的管理人,统计的24只产品平均上涨17.96%,其次为0-1亿区间及20-50亿区间的,平均涨幅分别为14.81%、14.04%。表4. 2019年上半年复合策略规模业绩分布数据来源:KingFund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就宏观策略来看,75.64%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收益超过了20%的产品占比28.36%,涨幅最大的为山东融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某产品,上涨75.51%。宏观策略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规模收益特征,管理规模处于50亿以上的管理人旗下产品平均收益涨幅最大,统计的50只产品平均上涨23.17%,远大与其后的20-50亿规模的10.08%及1-10亿规模的8.13%。表5. 2019年上半年宏观策略规模业绩分布数据来源:KingFund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就组合基金来看,88.84%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收益超过了20%的产品占比15.60%,涨幅最大的为浙江来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某产品,上涨63.78%。组合基金也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规模收益特征,管理规模处于50亿以上的管理人旗下产品平均收益涨幅最大,统计的15只产品平均上涨13.77%, 20-50亿规模的产品平均收益与之不相上下,达到了13.28%,其次为10-20以规模区间的产品,平均上涨11.43%。表6. 2019年上半年组合基金规模业绩分布数据来源:KingFund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就管理期货来看74.60%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收益超过了20%的产品占比14.30%,涨幅最大的为江西岭北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某产品,上涨101.43%。同样的,管理期货策略也呈现了明显的规模收益特征,管理规模处于50亿以上的管理人旗下产品平均收益涨幅最大,统计的25只产品平均上涨17.09%,远大与其后的20-50亿规模的12.41%及1-10亿规模的11.17%。表7. 2019年上半年管理期货规模业绩分布数据来源:KingFund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就相对价值策略来看91.35%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收益超过了20%的产品占比13.85%,符合相对价值策略的特征。其中,涨幅最大的为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某产品,上涨44.23%。相对价值策略未呈现明显的规模收益特征,管理规模处于20-50亿区间的管理人旗下产品平均涨幅最大,统计的12只产品平均上涨12.61%,远大于其后的10-20亿规模的9.81%及0-1亿规模的8.91%。表8. 2019年上半年相对价值规模业绩分布数据来源:KingFund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就固定收益策略来看84.04%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收益超过了20%的产品仅占1.84%。其中,涨幅最大的为陕西景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某产品,上涨48.70%。奇怪的是,固定收益策略充分证明了规模是业绩杀手的说法,管理规模处于0-1亿区间的管理人旗下产品平均涨幅最大,统计的78只产品平均上涨8.21%,其次为10-20亿管理规模区间的7.04%及1-10亿管理规模区间的5.46%。而50亿以上的管理人旗下125只产品平均涨幅仅1.34%。这或许和管理规模较小的私募管理人策略漂移或产品加了杠杆的原因。展恒基金君还是提醒投资者,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如果购买固定收益策略的产品,最好还是选择管理规模大的知名私募比较靠谱。表9. 2019年上半年固定收益规模业绩分布数据来源:KingFund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三、私募行业动态1、首批私募资产配置管理人获批2月12日,协会公布了首批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名单,分别是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玉皇山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珠海横琴金晟硕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中银河投资和玉皇山南投资是由私募证券类基金管理人转化来的,珠海横琴金晟硕业是新申请管理人。资产配置类管理人将会丰富私募行业的产品种类,推动私募FOF的发展。2、20家异常经营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5月26日,协会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的有关规定。将满足注销条件的2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其中不乏知名私募,比如有独角兽搬运工之称的北京春晓汇商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涨停敢死队之称的福建旭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当然也包括有私募冠军支撑的创势翔。3、诺亚34亿供应链金融暴雷7月8日,诺亚财富发布盘前公告称,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贷基金为承兴国际控股相关第三方公司提供供应链融资,总金额为34亿元人民币。而承兴国际控股实际控制人近期因涉嫌欺诈活动被中国警方刑事拘留。涉事公司承兴控股单日暴跌80.39%,诺亚财富美股当日跌幅也超过20%。四、后市展望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战谈谈打打,经济数据未见好转,但是长期来看,国家及国人对中美贸易战做了最坏打算,美联储降息预期浓厚,国家减税降费效果逐步显现,金融业开放更加深入,机构长期资金持续流入,科创板开板在即,展恒基金认为超配相对策略,标配股票策略,低配管理期货策略和固定收益策略。

恶虎村

中国私募基金市场深度分析——《2020年中国私募基金研究报告》正式出版

2019年,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监管机构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这一年,国内政策由初始的宽松转为中性,中美贸易摩擦由激烈转至缓和,全球迎来降息潮,MSCI指数在A股再度扩容,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国A股市场迎来上涨行情。与此同时,科创板横空出世,股票股指期权扩容,资管新规细则出台,外资私募加速布局等等大事件层出不穷,私募基金经历了多变的一年。此外,行业内竞争愈演愈烈,百亿私募大洗牌,多家老牌机构退出百亿规模阵营,部分量化类基金机构突破百亿元规模大关。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对我国私募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轨迹。我国私募基金自2004年创立至今,逐渐走入快车道,无论从产品数量,还是管理规模上来说,都得到了快速的壮大发展。截至2019年底,私募基金的累计发行数量达40557只,仍在运营的私募基金数量为31414只,全年新发行私募基金742只,资产管理规模达2.45万亿元。作为资产管理业务内一个新兴专业化的群体,私募基金已逐渐成长为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民生财富管理研究中心通过科学全面的研究,对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和业绩表现进行系统性梳理,研究成果《2020年中国私募基金研究报告》于日前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私募基金行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2019年,股票股指期权扩容,私募基金增加了一个新的对冲工具,丰富其自身的投资策略。同时,科创板正式开市,但多数证券类私募基金无缘打新,不过私募基金仍可择机进行二级市场交易。在外资私募加速布局A股市场的大环境下,私募基金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也进一步加深,私募基金市场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报告以股票型私募基金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将万得全A指数作为市场指数,同时与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在业绩表现上,长期中(2008~2019年)私募基金的累计收益超越了市场指数和公募基金,在近五年(2015~2019年)实现了高于市场,但低于公募基金的正年化收益。从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来看,近五年私募基金的夏普比率、索丁诺比率和收益-最大回撤比率均大于大盘指数,仅有夏普比率低于公募基金。整体来看,私募基金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采用收益-最大回撤比率来评估私募基金的业绩较为恰当。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一只优秀的基金是他们投资成功的关键,而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报告以基金的数据为主线,假设一只基金由同一位基金经理(或一个团队)管理。回归结果显示,近五年(2015~2019年)分别有19%和5%的基金经理具有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且源于其自身的投资能力。报告还探讨了公募基金的业绩是否可以持续,投资者在选择一只基金时往往会关注其过往的业绩,甚至盲目参照各机构所公布的排名选取基金。检验结果显示,私募基金的收益率并不具有显著的持续性,不能帮助投资者预测其未来的业绩,而私募基金过去一年或三年的夏普比率,对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使投资者了解投资于股票、债券和期货等资产的私募基金的整体收益和风险情况,报告编制出道口私募基金系列指数,从而为投资者、私募基金管理者以及政府监管者做出决策提供借鉴。结果显示,六类指数的收益皆高于其相应的市场指数,除债券型私募基金指数的风险略高于其市场指数外,其余五类私募基金指数对风险的控制明显优于所对应的市场指数。此外,在2011~2019年,四类股票型私募基金指数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和收益皆优于沪深300指数。此外,报告还构建私募基金风险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不同策略私募基金的风险暴露程度,从而使投资者更加了解资产组合中私募基金的收益来源。结果显示,当以单只基金进行回归时,四类股票型基金的拟合程度较好,但我们构造的八个风险因子不能较好解释债券型和CTA型私募基金的收益构成;当以私募基金指数进行回归时,普通股票型、股票多空型和事件驱动型私募基金指数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由于CTA型基金策略的特殊性,回归结果的拟合程度不好。《2020年中国私募基金研究报告》通过定性的归纳总结和大量的数据分析,力求以客观、独立、深入、科学的方法,对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一些基础性、规律性的问题做出深入分析,使读者对私募基金行业整体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加深对私募基金发展现状的理解。同时也为关注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份可以深入了解私募基金的参阅材料。

黑月亮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研究报告(股票策略)2019年一季报!

找私募,就上私募精品店摘要:2019年一季度,市场突然向上变盘,各大指数迎来2015年以来最好的季度表现。从收益风险水平来看,2019年一季度,A股各主要指数涨幅均在20%以上,其中深成指以36.84%的表现排名三大指数第一。各个分类行业指数同样表现出色,中证信息表现最为耀眼。在此背景下,股票策略私募基金指数一季度收益率为18.47%,在八大策略指数中排名第1,其中正收益率接近高达94%,创最近三年来最佳季度表现。策略指数的整体收益率已经收复2018年全年的亏损。基金的风格分析来看,一季度,大盘价值因子继续维持较高比例,而小盘风格上升较为明显。行业风格方面,中证金融和中证消费行业,继续有着较为明显的偏好。而从融智风格来看,一季度进攻型产品和攻守兼备型产品占比明显有所提升。展望2019年二季度,在市场估值已经得到部分修复的情况下,市场二季度的上涨空间的预期大幅缩窄。在考虑到美股已经逼近前高,以及大部分利好预期已经得到市场提前反应的情况下,我们整体预计二季度的市场先调整后,再次上涨的概率偏大。市场赚钱效应相比于一季度应该会有所下降。市场的风格将会有所切换,整体将会以业绩+成长为驱动。一、A股市场与股票策略表现1、二级市场表现2019年,全球各主要二级市场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A股在此背景下,同样出现大幅上涨,一季度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头羊。具体指数来看,各指数在1月4日年内低点之后,指数平均涨幅均在20%以上。具体来看,深圳成指以36.84%的涨幅领跑三大指数,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以35.66%和35.43%分别列为第二和第三。图1-1:2019年一季度各主要指数收益率(%)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03/31)从中证10个一级行业的表现来看,10个一级行业指数收益率全部为正,其中中证信息行业以平均46.62%的表现排名第一,可见一季度的行情主要以科技股为主线。而表现相对而言最差的为中证公用,收益率只有9.51%,远低于所有行业的平均涨幅。下图是中证10个一级行业指数表现情况:图1-2:2019年一季度中证一级行业指数收益率(%)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03/31)2、股票策略私募基金表现在此背景下,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的表现在一季度非常不错,在八大策略里面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事件驱动策略。而这两个策略在2018年却是表现最差的两个策略。下图是融智八大策略指数一季度的表现情况:图1-3:2019年一季度融智八大策略指数收益(%)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03/31)下面是2019年一季度股票策略产品的收益率分布情况。根据下图的分布数据来看,94%的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收益率为正。其中涨幅在20%以上的占比高达43.73%,大部分产品收益率位于0至20%之间,占比为50.31%即大部分产品的收益率是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另外还有364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图1-4:2019年一季度股票策略基金收益分布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03/31)融智-股票策略指数来看,今年一季度基本呈单边上升走势。和去年全年下跌的走势基本相反。去年全年的最高点出现在1月份,而今年的最低点出现在今年的1月份。下图是去年以来至今,融智股票策略指数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走势对比图:图1-5:2018年融智·股票策略指数走势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03/31)从指数的年度收益来看,2012年至2015年,连续4年获得正收益率,而最近三年,指数出现明显的下跌。2017年,在上证50的带动下,有7.66%的正收益率,但是2018年,创下了最近7年的最大单年跌幅。而截止到今年3月底,2019年一季度,目前股票策略指数涨幅已经高达18.47%,高于过去三年全年的表现。图1-6:融智·股票策略指数收益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3/31)以下是最近三年股票策略的收益特征,从结果来看,2019年一季度股票策略收益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20.29%和17.90%,即意味着高收益率的产品数量比较多。其中最高收益率为431.67%,整体来看,股票策略在一季度的表现非常不错,和2018年全年的表现截然相反。表1-1:2016-2019年股票策略基金收益特征统计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3/31)3、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仓位变化下图是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最新推出的股票策略仓位指数,从最近10年的仓位变化图来看,2015年牛市期间,整体仓位一度达到过75%以上。而2018年以来股票策略平均仓位下降速度明显,从年初的70%以上降至最低50%附近,进入到2019年,随着市场行情的回暖,平均仓位目前已经小幅回升。图1-7:融智·近10年股票策略仓位指数年度收益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03/31)二、股票策略风格分析1、成长价值风格分析最近5年,市场风格频繁发生变换,2014年底大盘股风格明显,而2015年小盘成长股行情爆发。但是2016年至2018年,以上证50为首的大盘价值股上演趋势行情。以创业板为首的小盘股被市场给唾弃。进入到2019年,一季度整体市场而言,市场出现普涨局面,从各大指数的涨跌幅来看,创业板指数整体来看更为强劲。上证指数的走势更多的是趋势性行情。在此背景下,我们来看一下最近三年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的操作风格变化。从下图3-1可知,最近三年,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的风格和市场风格类似,也出现了一定的风格转换。大盘风格因子从2016年的10%-12%,上升到最近的22%-25%,上升较为明显。而截止3月底,相比去年底而言,小盘成长有所上升,而大盘价值相比出现小幅下降。具体变化趋势图如下:图2-1:最近三年大小盘成长价值风格飘移图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3/31)2、中证行业风格分析从上面图1-2可知,2019年一季度,中证10个一级行业出现普涨,平均上涨幅度20%以上。接下来探究最近三年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的行业风格,从下图的结果可知,中证金融行业在最近三年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行业敏感度上升明显,其次是消费行业,在2018年以来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加,在2019年一季度继续保持着小幅上升的态势,。也比较符合2019年白酒猪肉家禽板块等消费行业资金流入量较大的市场特征。图2-2:中证一级行业风格飘移图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3/31)3、融智风格分析融智风格是根据产品区间内的累积收益率,结合同期市场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的涨跌。根据评级周期中上行和下行捕获率得出融智风格,综合评价产品的进攻和防守能力的指标。通过统计分析过去四年的融智风格类型的占比,可知,在2015年牛市期间,高达49.75%的产品表现出来的是进攻型风格,而随后三年熊市期间,融智风格的分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进攻型产品占比出现明显的下降,平均占比只有25.10%。同时,防御类型的产品数量大增,由2015年的13.85%增加到2016年的47.27%,而2018年也高达38.99%。但是进入到2019年,进攻型产品和攻守兼备型产品的数量占比明显有所上升。图2-3:最近四年融智风格占比分布图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03/31)不同的融智风格,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也是存在较大的区别。下图我们统计了过去4个年度中,不同的融智风格的平均收益率。从结果来看,相同的风格在不同的年份中,表现的差异性也非常大。2016年和2018年,进攻型的私募产品表现均差于防守型,跌幅几乎是防守型产品的2倍。即在大盘大幅下跌的年份中,防守型产品的表现要好于进攻型,而在大盘上涨的年份中,进攻型产品要大幅好于防守型。而进入到2019年一季度,进攻型产品的收益率明显要高于其他类型的产品。图2-4:最近四年融智风格收益率数据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2019/03/31)三、股票策略二季度展望展望股票策略在2019年二季度的发展,我们认为二级市场有下面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宏观经济是否已经进入拐点?根据最新的汇丰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受政策刺激提振的私营部门将带领中国经济今年实现6.6%的增速。这一预期和去年中国GDP增速齐平,但远高于外界预计的6.2%左右的增长。但是根据最新10家权威机构预测值进行汇总,统计数据显示,10家机构对一季度GDP增速的平均预测值为6.3%。所以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增速下滑已成为事实,宏观经济的压力尚存,所以是否已经进入拐点,一季度增速是否会成为年内最低,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2、A股估值是否已经得到有效修复?自2015年以来,市场估值重心不断下移,上证50在2018年12月份的最低市盈率为8.5倍,创下2015年来的新低。但是截止最新的交易日,上证50的估值已经得到有效修复,目前为10.47倍,较最低点上升已经超过20%。上证指数PE是13.84倍,深证成指是22.82倍,中小板指是25.85倍,创业板现在是43.86倍,中证500是22.13倍。整体来看,创业板仍旧偏贵,而上证50估值优势明显。【公司简介】私募排排网是国内私募基金行业垂直细分领域的引领者、先行者,国内最早布局并持续领先于私募基金数据库、私募基金评级、私募基金指数、私募基金行业峰会、私募基金线上路演,业务范围包括2C和2B端的私募基金发行和代销、私募基金智能软件、私募基金综合服务等等。公司专注于服务高净值人群,拥有丰富的私募资源和扎实的金融基础,并和领先的IT技术结合,打造科技驱动的私募基金一站式综合交易和服务平台。【免责声明】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相关产品购买的依据。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报告仅向合格投资者传送,未经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卢蒙巴

顶级私募最全面的投资研究与分析框架

来源:投行圈子公众号责任编辑 | 张旖旎 ;作者 | 伦敦交易员来源 | 伦敦交易员投资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而且都在持续剧烈的变动中,我们要做的是研究那些不变的东西。建立一个分析框架,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偷师这个世界上产生的每一样新的知识和理论都有前人的影子。要想有所突破,仅仅在想突破的那个点发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得先偷师前人,构建一棵完整的知识树。这里的偷师,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复制,或者说刻意模仿,非常非常刻意的模仿。人类(或者说所有生物)非常不善于模仿,花再多的功夫,也仅仅是无限接近原作 —— 比如你无法复刻我的笔迹,甚至我自己,抄十遍咏鹅,三十只鹅,每只都形态各异,总能发现些许的差别。然而,我们要感谢造物主为我们提供的这种 incapable / imperfect,他让我们能够活成我们自己。如果从一个作者身上拷贝,那是剽窃;但从很多人那里拷贝,那是创新。当然,拷贝并非复制粘贴那么简单,就像科比,迎着凌晨四点钟的太阳,一遍又一遍苦练,并且不断思索:为什么这个动作要如此展开?姿势要如此角度?如何让这个动作更加适合我?于是他拷贝的不仅仅是 style,还是背后的思考过程 —— 这是内化(internalize)的一部分。模仿,拷贝,思考(问问题),内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之后你就拥有了你的 branch:俗语讲,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偷师的过程,不妨把它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过程。在研究自己的‘预测’前,先得理清市场现状,比如说:主要玩家的观点、方法、动机、能量。是不是有点没意思?但在象牙塔里,不管你是诺奖教授还是大四应届生,写论文的首要环节就是文献综述。在搞原创研究之前,至少得先理解同行:主流观点有哪些?接受度与影响力如何?今后的演进空间?....看似简单的文献综述做不好,'高大上'研究的意义也凸显不了。但就是这么一件无比重要但又看似不费工夫的事,我们在投资实践中却常常糊弄。刚入行时是因为方法问题,不知如何开始、或者是对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时候是因为:不予重视,于是懒得做。"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饮者醉于酒,善战者殁于杀"---《庄子 人间世》1投资人的护城河价值挖掘,确切的说是挖掘市场主流尚未意识到的价值,是投资人的能力护城河。即使是徐翔这样的大庄,对股市的操纵,也是建立在对某些类型的公司价值(程度)和市场节奏(时间)的认知要强于大市并专注于此的基础上的。这其中所需的功夫,远超外行想象。徐翔的传奇我只能从当年曾服务过他的同行口中耳闻,但当前中国市场中依然不乏有系统性优势的顶尖投资者。这两年曾与人有多次深入交流,常感慨他们对细节挖掘的执念和见微知著的能力,其’细节暗藏产业密码,研究发现价值内核’ 的高壁垒让外人很难模仿。2超额收益价格,源于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博弈。一个投资人若想长期获得高于同行的收益,其关键在于价值挖掘,即发现他人未能看到的价值。|市场的最终结果 - 主流的先前预期| ≈ 预期差而投资人与主流观点的预期差则决定了其超额收益。预期差 ≈ 超额收益如果你的观点足够准确,即:你的预期 ≈ 最终结果,此时:你的预期 - 主流预期 ≈ 超额收益在此情况下,如果你的观点与主流观点有足够大程度的背离,那么恭喜,他人避之不及的黑天鹅风险是你的朋友。3认知偏差超额收益的本质其实是你与大众的认知偏差:|你的观点 - 主流观点| = 认知偏差 -> 超额收益如果你能持续的在合适的时间点、不被市场噪音所动摇、做出大概率正确的、高程度价差判断。那么恭喜,股神这个名号你当之无愧。3术业有专攻不过,除了上帝以外,没人能洞察一切。于是,专业投资人常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专注于所擅长的细分领域。上图来自HBO著名纪录片《成为巴菲特》,巴菲特在纪录片中提到了一本对他很有启发的书《击球的科学》,用击球策略为例子来展示他专注的投资方式。在领域中,可根据细分行业、资产类别、风格主题等进行划分。而认知风格又可拆分为:程度认知、时间认知程度认知:如腾讯战投这类侧重程度偏差的投资人,押注有长期想象空间的未来明星。只要标的牛X,并不苛求当前买入的时间点是否看起来买贵了,或是投资期间出现的较大波动,成长性才是硬道理;时间认知:一些深挖产业的股票基金利用自身对产业链传导或市场逻辑的时间差判断优势,系统性地挖掘可重复的中期交易机会。追求高频率的高胜率,赚钱不嫌少,买得划算才是硬道理。5守正出奇再摆一个公式:P P: 股票今天的价格V: 公司现在的价值Vf: 公司未来的价值圈内常说‘守正出奇’,即在P端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在Vf端对主流观点保持质疑和求证的精神。重视时机抉择的价值投资和重视增长程度的成长投资本质上殊途同归,都希望以五毛的价格买到未来价值一元的企业,两者的区别无非是企业的价值支撑来源不同。前者的价值支撑主要来自企业现有资产、利润和现金流,更注重公司现有的价格P是否远小于公司现在的价值V,强调对价值理解的基本功。后者的价值支撑主要来自企业未来市场空间的高增长,强调公司的未来价值Vf是否能远大于公司现在的价值V,需有能洞悉未来的大局观。诚然,对于一个真正专业的投资者,成长性和价值性是不可割裂的。但宗旨不同的基金人,其比较优势和投资偏好也大不同。#虽然基金的成立都是为了盈利,但资金背景、客户偏好、专业领域、发展规划等因素对其投资风格影响非常大#通过聚焦于某一领域、某一理念,投资人能够更快的进入成长快车道。先通过主流观点学习,再通过逆向思考盈利。6人挤人的地方不去人弃我取,逆向投资。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投资领域的集大成者都具有超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如前文所说,超额收益是相对的,来自于市场主流的‘错误’认知,即偏见:超额收益 在做预测之前,得先了解市场主流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已在多大程度上反应到了价格中。跟随市场主流观点虽然不能让你获得超额利润,但若不了解市场主流观点的合理性与不合理之处,你的预期就没有可比较的锚定物。如果不了解市场主流观点与你的认知偏差有多大,你所追求的超额利润也就无法被衡量。在‘出奇’地预测市场前,得先练好‘守正’的基本功:即能在市场混沌中迅速理清现状(包括:主要玩家的观点、方法、动机、能量)。7大佬的玩法那么,该如何摸清市场的主流观点,以及它们对价格的影响呢?以股市为例 #一级市场本质上也是一样,只是参与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徐翔这样的大佬可单约券商投行的首席分析师,听取大卖方的市场意见。这类私下会谈并非是为了寻求投资建议,更不是为了一起品茶^_^那还为了什么呢?* 在行业体制的塑造下,卖方首席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的主流观点。即使他们个人的观点很主流,也会对主流观点非常熟悉。通过他们可了解当前市场由哪条逻辑线所支撑 或是 在玩什么‘情感’博弈?* 在了解市场当前定价逻辑之后,可评估自己深度调研的结论是否还有超额收益的空间?或者投机性一点,今后自己应如何造势,才能更好的迎合当前市场的热捧或偏见?* 卖方首席作为市场的意见领袖,主导着市场上的主流声音,是市场的造势者。买方除了摸底卖方分析师的想法,还能向卖方反向输入观点,由其代为在市场发声 (当然是买方自己建仓之后)#怕捅了马蜂窝# 需要对后者解释一下:卖方甘愿为买方观点当枪使,不一定是出于物质利益或私欲考量,而有可能是被买方所提出的逻辑所说服。毕竟,一支卖方分析师团队就那么几个人,日常工作还要以应酬为主,要求卖方原创出见微知著的深刻逻辑本身就是不讲道理。#应酬,是卖方工作的重要环节# 分析师通过在卖方同行与买方客户之间游走,不断接受及扩散新观点。嘴面上虽说要平等对待客户,但每个卖方分析师总有那么几个自己内心里更为尊敬的买方客户。给这些大佬们的高潜力仓位造势,实际上也是在借幕后大佬的东风为己方的声誉造势。有了号召力,今后才有更多的分仓佣金收入。当然,以上方法对大部分人不实用。毕竟,卖方首席们愿意私下伺候的大佬就这么几个,不单单是因为‘向钱看’,也有出于对能者的心心相惜。那不甘当韭菜的普通人有什么办法呢?与外界互动。先输入,后输出。8先输入当然是先利用好身边的现成资源,踏踏实实输入基本知识啦。1.阅读大量的阅读是必须的,不然就是把马云和刘强东请到你面前,你还要傻傻的问C2C和B2C的定义是什么;研究白酒产业的时候还要问酱香型和浓香型的区别是什么,那还了得。必须先通过阅读公开资料,把基础打牢。那阅读的东西有哪些呢?[ a. 公开报告 ]卖方分析师写的行业报告一般都中规中矩,平铺直叙。在绩效考核的压力下,许多报告还是由实习生代笔,顶多交给挂名分析师改一改。看卖方报告的好处是可以打基础,对行业有一些宏观的认识。但缺点在于,对细节依然很模糊,实操性也差。毕竟,卖方只需要看多,而买方必须得做对。由于买方最终是买这个公司,就需要对这个公司的方方面面很了解。从商业模式,竞争力,产品,管理层,甚至要把财务模型都做的很详细。因为如果只是对一个公司某些点了解,在股价波动时是不足以坚定持有的。顶尖买方的内部报告固然是极好,但一般人拿不到。当然,不是说券商投行水平低,实际上很多卖方分析师都非常值得尊敬。只是卖方报告要着眼宏观,自然会损失细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b. 行业媒体 ]在一切行业都将进化为咨询业的大趋势下,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智库、专业咨询公司。在当今的自媒体潮流下,也有非常多专业的独立评论人。他们对于基本面的了解不一定扎实,但经常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点,这就是非常大的价值。一个公司往往有很多点,而投资中最害怕的是盲点。内容的视野足够广,能给投资人带来启发。这些内容会涉及研报里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行业的底层生态、行业的潜规则等等。通常而言,对于2B媒体上的文章,负面内容的学习价值远大于正面报道。[ c. 财务数据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里面会披露很多数据,由于经过审计,往往是最真实的数据。仔细发掘的话,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虽然獐子岛那动不动就跑路的扇贝给报表啪啪打脸)对财务报告、公开报告来说,一个合格的分析师必须要做的一个苦活就是‘背数据’‘找关系’,行业历年的规模和增速,几个大公司历年的收入/利润,几个代表性产品的运营情况,要倒背如流,直至成为潜意识。为啥要背?因为这是数据敏感性的要求,当看到一个新的数据的时候,如果能反映过来和记忆中的数据的联系,可能就能发掘出某些事情的真相。华创证券TMT首席分析师谢晨回忆道:“在2014年,有一天我在公司楼梯口看到《刀塔传奇》的电梯广告,然后脑中闪回了腾讯14年Q2表现极为一般的手游增速,再加上360手游报告中的搜索占比数据,忽然就意识到一个问题‘端游公司要崛起了……’”以上的推理过程,懂的人自然懂,不能迅速反应过来的人可能就与此交易机会绝缘。再以茅台为例,尽职的分析师可以用’笨’办法跟踪到茅台最新的经销商数据,短期产品到底卖得如何,有什么新的变化。在掌握实时更新的产业细节数据的同时,而你又对茅台自身的价值以及整个产业链关系了如指掌,那么,对于这个公司未来方向在哪里,你的预测将更有前瞻性:你的预期 - 主流预期 ≈ 超额收益总之一句话,背数据、背行业关系,并且常常进行联系。[ d. 专业书籍 ]大块头的书,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好处是成体系。缺点在于有些过时。个人偏好的是巨头的成长史以及非金融行业的教科书,比如策划、运营。随着付费内容的崛起,网上有出现了许多大牛开办的音频&视频课程,但由于许多老师不善表达或者是准备工作没做足,口水话太多,一小时的视频内容可能就相当于10分钟的文字。这些音视课程对我的作用目前主要是安眠。说句题外话,这其实也反映了内容行业的大趋势:信息密度大的内容战胜信息密度低的内容。2.调研[ a.体验 ]要了解一个行业、一个公司,对产品的亲自体验也非常重要。(即使是炒外盘的投机客,去世界各国多走走看看也是必要的)不过投资娱乐行业的朋友也得节制,别打着调研的名号而像卧底缉毒警那样“因公涉毒”了%>_[ b. 调研 ]对于初入职场的投资人,尽量争多取实地调研机会,主要是和公司的董秘或者其他高管对接(国内流行的城投债也是同理,只是对接角色变了而已)。公司董秘通常都对公司、对行业有非常好的理解,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除了实地调研,投资路演也应多去,这部分我放在后面几段讲。[ c. 圈子 ]向业内大神学习,混圈子也有必要。但是,需要有广泛的阅读和产品基础,和业内大神聊天,才能有对话的基础。光是厚着脸皮加上个微信,但却不知道能说什么,还不如等有一定业务基础后再去拜访,留个深刻的第一印象。更重要的事,在深入学习一个行业时,一定会遇到很多不解的困惑,带着这些经过思考后的具体问题再去与业内大神交流后,常常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资深大牛能够把’行业到底竞争的是什么’用几句话点到位,把这个行业’得什么东西得天下’弄得很明白。比如说:高端酒是品牌,中低端是渠道。基金是人才,无差异是成本,制造业是规模。这类高度浓缩的观点,对于小白来说其实没什么用,但如果你对一个行业已经有了几百小时的深入思考和观察,业内大牛的一席话或能让正努力突破天花板的中阶从业者豁然开朗。9再输出大佬可以拉首席们出来单练,从而强者更强。而刚入行的新人在努力学习之余又该如何更进一步呢? 输出。1.在交互中进化交互是进化的法宝。投资研究应是一个认知交互的过程。既然是交互,那么不仅得接收知识,还得学会输出观点。观点输出能力是知识接收能力的成果检验。否则,即使是看了那么多书,见了那么多人和事,那也只能叫做知识体验,而非知识积累。2.知识复利一次似懂非懂的知识体验也许会让你在单笔投资中盈利丰厚,但只有那些通过深挖know-how而沉淀下来的认知能力才能让你在长期的知识复利赛跑中滚出一颗大雪球。知识点只是槽点,真知才是力量。如说,近两年遇到了几个事后看来非常有预见性的投资报告或主题演讲,主笔的分析师私下透露他们只花了不到一小时就理出了草稿,甚至写的时候连细节数据都没有去查,全靠记忆,一气呵成。这背后的功夫,常常是过去数千小时的积累。犹如在抗战烽烟四起的西南联大,条件艰苦缺乏史料,凭借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长年积累的记忆网络,钱穆凭记忆写出了《国史大纲》,陈寅格凭记忆写出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与《唐代政治史论稿》输出观点绝对不是苦差事,而是一个把自己的思维系统化的过程,痛并快乐着,见证着自己的成长。3. 内部规律:护城河我们投资的公司一定要有强大的竞争力,如何评估呢?我认为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拥有很宽的护城河。巴菲特说:“我们根据‘护城河’加宽的能力以及不可攻击性作为判断一家伟大企业的主要标准。而且我们告诉企业的管理层,我们希望企业的护城河每年都能不断加宽。”我们如何研究呢?只有那些护城河很深的公司,才能持续在没完没了的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最终成为市值很大的公司,因此,我们先找出市值最大的公司,并从中思考这些公司的护城河为什么会这么深。能成为巨头的,一定是有强大护城河的,我对其中的一些品类谈谈我的看法。(1)护城河的深度最强的是垄断,几乎都是互联网公司,两个原因,1)转移成本非常高,微信和Facebook,朋友们都在那里,一个人转移没用;2)强大网络效应,例如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买家卖家都已大量存在于这个市场里,强者恒强,相同策略的后来竞争对手基本就丧失了逆袭的机会。线下的公司要做到垄断非常困难。(2)金融公司有强大的护城河,一方面经营业务需要政府的牌照,另外,Master和Visa两大支付公司联手垄断信用卡市场,增长非常好,由此想到国内的支付宝和微信也前途无量。(3)与吃有关的公司,茅台、五粮液、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百威啤酒、星巴克,亨氏卡夫,还有烟草和售卖食品的连锁企业等,都能成为市值非常大的公司,这个行业其实进入门槛是很低的,竞争很激烈,但是,最顶尖的企业品牌一旦树立,会形成强大的护城河,原因是大家都很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对食品品牌的信誉有很高的要求,认同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另外,一些传统的食品企业如酱油、白酒类企业,它们的产品口味大家从小就已经习惯了,要改变很难,这也是一种很强的护城河。食品行业不需要太多的创新,只要持续维护自己良好的声誉,就可以财源滚滚,其中啤酒、烈性酒喝了会上瘾,这真的太好了,茅台市值一万亿是有道理的,烟草抽了也会上瘾,可惜中国没有类似标的。其实说到上瘾,腾讯的微信和游戏又何曾不是令人上瘾、欲罢不能的东西?从上瘾这个维度研究护城河也很不错,赌博也让人上瘾,高档护肤品让女人上瘾,一身名牌炫耀让人上瘾,相关的公司,出了很多的巨无霸。(4)制药公司出了很多巨头,原因也是大家如果生了病,都愿意用最好的药,对药价不敏感,另一方面,新药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高,成功机率却很低,风险巨大,而且一旦研发成功后有专利保护,这些都构成了强大的护城河。国外的医药连锁也能成为超级巨头,但国内还没出现,可能和国内开设药店的进入门槛过低,专业性要求不高有关。中国研发新药特别好的公司很少,但是中国有传统中药,而且大家都特别相信,同仁堂、东阿阿胶、片仔癀等老字号价值非凡,虽然药理说不清楚,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但没关系,它们生产的药品,其实可以当作安慰剂或者食品来看待。(5)制造业公司里,美的格力的产品是白电,技术升级是比较慢的,这对公司是巨大的好事,它们几家基本已形成了垄断,顺应消费升级,未来前景仍然不错,但是做黑电的家电公司,由于技术升级太快,经营普遍不好。汽车方面,国外的丰田、奥迪、奔驰一直很强,但国内的吉利、上汽、广汽近两年发展得很好,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本土化方面,优势巨大,而且电动车研究也走在国际前列,我感觉是有机会变道超车的。只是汽车产业对新技术、新车型依赖太深,而这种东西变化很快,说到护城河,仍然不算太强,至少不是我最喜欢的行业。(6)有深厚护城河的公司还有很多,如何发现呢?最好的一个测试办法是,如果产品提价了,顾客是否还会购买,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这个办法简单粗暴,但非常有效。茅台提价大家仍然抢购就是很好的案例,高端护肤品涨点价,女士们还是要买,因为要美丽,高端奢侈品涨点价,女士们还是要买,因为要面子,孩子在学而思学奥数,一位难求,再涨妈妈们也趋之若鹜,这样的公司护城河就很深。有两种对护城河的误解,第一,优秀的品牌,或者良好的无形资产就是护城河,其实这要因品类而异,例如给小孩子吃的高端奶粉,大家只愿意选择非常优秀的品牌,对不熟悉的品牌不太愿意尝试,因此这些高端奶粉的品牌就成了它们的强大的护城河,而有些品类,大家就没那么强的品牌忠诚度,哪个功能强大、哪个好用就用谁,例如电脑电视,当年品牌非常强大的方正、长城、长虹、康佳等已经一塌糊涂。当然无论哪个行业,优秀的品牌或者好的无形资产一定会加深企业的护城河,但是,很浅的护城河即使加深了,还是很浅。第二,优秀的管理层是护城河,其实优秀都是事后证明的,成王败寇,在一个护城河很深的企业里,平庸的管理层也能做得不错,而在护城河很浅的企业里,再优秀的管理层也无能为力。有些分析师见了公司管理层,觉得特别好,就要写推荐报告,其实先研究这家公司的护城河有多深,再写不迟。护城河与商业模式是什么关系?好的商业模式,我理解就是“长的坡,厚的雪”。一个公司不可能每个决策都正确,或者每个决策都是最领先的,一旦出现失误,或者竞争对手有创新推出,护城河深的公司有时间改正这个错误,或且通过向竞争对手学习而后发制人,这非常重要的,公司反脆弱的能力就会很强,这样它才能走得远,也就是它的坡比较长。而且护城河深,意味着它有提价的能力,盈利能力就会不错,也就是雪比较厚。可见长的坡和厚的雪,都和护城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认为理解商业模式,护城河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护城河的宽度要经常检讨,无论看起来是何等坚不可摧,柯达被数码技术彻底打跨,IBM几十年在一些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如金融业有如同上帝一般的地位,但最近十年在廉价云计算的冲击下狼狈不堪,如果腾讯2011年没有推出微信,它用qq筑成的护城河可能早已百孔千疮。如果护城河宽度变窄了,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4. 主动求拍砖另外,作为卖方分析师往往要写的非常完备,不仅形式很重要,还有很高的频率要求。虽然有点像应试教育的天天交作业,任务机械又繁重,但在刚起步时的确有效,有许多专业‘老师’为你‘批改作业’,找出不足。#虽然市场结果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有些错误非常明显,同行前辈能很快找出问题所在,能避免后生走无意义的弯路。而且,一个真正的投资观点,跨期通常较长,纯粹通过市场的价格反馈来培育新人也许机会成本太大#如果是在买方,很多时候只要求把自己的思考要点记录下即可。但这也带来了问题,由于缺乏严谨的输出规范性要求和数量要求(熟能生巧),买方新人经常有尚未打好基本功,就养成了自己老板的‘随性’习惯。自己心中有了一套想法,与把这些想法清晰有力地表达出来,是非常不同的。后者对思维框架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会在输出的过程中意识到许多至关重要但又容易忽视的细节。我个人推荐买方新人能利用现今开放的网络环境和众多的行业活动多表达多交流(当然是在合规的情况下),主动接受外界的拍砖。接受‘拍砖’最成功的的例子莫过于全球赚钱最多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我寻找最聪明的人来质疑我的观点。当我完全搞懂他们的思路后,我再选择拒绝还是接受他们的意见。年复一年的如此重复,不仅增加了我正确的几率,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真谛。"--- 雷.达里奥10小结研究,虽然做好了能让人成就满满,但它是门需长年积累的‘苦’差事。在'出奇'之前,先学好'守正'。能在市场混沌中迅速理清现状(包括:主要玩家的观点、方法、动机、能量),是投资中最简单但又显得有些无聊的基本功。急功近利的笃定自己是巴菲特二代的股民有不少,在打好基础之前就开始随性预测股市,坚信自己闭门造车出了绝世秘籍。他们把储蓄与精力投入到市场中,常常是在浑浑噩噩的大起大落中成为’有过体验但没有积累’、’想宰割别人,但却被人宰割’的巴韭特。进化力进化力是指企业的进化能力,这在《失控与投资》里提出来的,这个研究越想越重要,原因是出现了一批大型公司,特别大的如谷歌、亚马逊、腾讯、Facebook、阿里,小一点的如美团、小米、平安等,它们一直处于高速进化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拓展它的边界,而且虽然体量很大了,但是增长速度仍然很快,这是人类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传统的商业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了。这些的公司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的管理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研究清楚了,会对我们理解这些公司的基本面有重大帮助,当然也对我们的投资意义非凡,不要被市值一万亿美元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错综复杂的21世纪的世界可以用“网络”这种结构来表达,没有中心、无我、分布式。为了直观地呈现KK所设想的这个世界的模型,我设计了这样一张图。这张图里,球体代表这个世界,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个体,节点不均匀地分布在这个球体上,没有所谓中心的节点,每个节点都不是孤独地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千丝万缕的复杂的关系。这个世界其本质就是各种连接,每一个节点的属性,都可以用连接来描述,离开连接,属性也就无从谈起。关于用连接如何来描述各种属性,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谈论某个人,我们会说他是哪的人,哪个大学读书,在哪工作,和谁共事,其实都是在谈论他和这个世界的连接。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述太精辟了。投资研究一家公司,其本质也是考察这家公司和它的员工,它的上下游供应商,它的客户的关系如何,公司的本质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巴菲特说要投资护城河很深的公司,实质上也是指那些公司的产品和客户的关系非常牢固。护城河本质就是连接的强度。这样的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会引申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去中心化和涌现。去中心化是指一个系统没有统一的控制机构,而是分布式的各自为政,但之间紧密连接,没有中心,或者每一个点都是中心但都不是控制式的中心。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什么叫涌现?简单来说,当一个系统的个体数量急剧增加的时候,整个群体突然衍生出了新的特性。例如一滴水,一片汪洋大海,都是由水组成,但所呈现出来的特性是非常不一样的。你研究水的分子式H2O,在实验室做各种实验,对一滴水的特性了如指掌,但是你能预见得到一片汪洋大海的特性吗?它的潮汐,它的海啸,它所引起的狂风雷暴?不可能。为什么会这样,书里写道:“随着成员数目的增加,两个或更多成员之间可能的联系呈指数级增长。当连接度高且成员数目大时,就产生了群体行为的动态特性——量变引起质变”。用“连接”来解释“涌现”这个概念,当连接足够多足够复杂时,涌现就横空出世了!腾讯、阿里、谷歌、平安这些大公司为什么能够好像很轻松地进入新的商业领域,而且迅速壮大,原因就是它们的业务建立了非常强大的连接,当这种连接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后,各种创新业务就源源不断地涌现了出来。腾讯是如何涌现的,最早做的是qq,很快就达到了几亿用户,他们有玩游戏的这种需求,qq游戏应运而生,几亿人有情感倾述的需求,涌现出了qq空间,有看新闻的需求,涌现出了QQ.com, 2011年移动互联网崛起,微信横空出世,真正第一次实现了全民互联,有转账付款的需求,涌现了微信支付,钱存在微信里,有理财和消费的需求,涌现出了理财通,2017年小程序正式发布,我觉得是微信最重大的一次进化,它连接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它把人、资金、商家、机构、产品、服务进行了连接,连接一切,赋能一切,微信已经成了超越iOS和安卓这些物理层面的更高维的商业操作系统,前景难以限量。从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总结出这种由涌现而失控性发展所形成的多种业务经营,与传统说的“多元化”的区别,这些新的业务的客户本来就是现成的,而且是有某种强烈需求的,提供这种业务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成功概率很高,而传统的多元化,是公司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客户、需求、推广都有可能需要重新开始,成功机率当然要低很多。一个企业失控性成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有一项主营业务在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的地位,并源源不断地产生强大的现金流,这样才能支持它不断开拓新的领域,而且新的领域要与原来的业务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这样成功的机率才会大。乐视是个非常失败的例子,它的主业是视频,面临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等的激烈竞争,完全处于弱势,每年亏损巨大,这种情况下,盲目搞各种所谓“生态”建设,进入电视、手机、租车、电动车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普遍高度竞争而且非常消耗现金流,而且除了电视外,大部分与原先主业的协同效果并不太好,结果就是把自己搞垮了,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个公司连接强度越强,数量越庞大,就越能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从而高速进化,这些公司是最有投资价值的公司。这些具有强大连接能力而且连接数量巨大的公司,我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连接器”。一个公司非常强大而且数量巨大的连接,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进化为超级大公司呢?不一定,谷歌和百度都是做搜索起家,但是谷歌发展得非常好,而百度不说也罢。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我觉得主要在于管理,这么复杂的业务架构,对管理理念和能力是巨大的挑战。腾讯马化腾对此很有感悟,他写道:“在传统机械型组织里,一个“异端”的创新,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甚至会因为与组织过去的战略、优势相冲突而被排斥”、“要想改变它,唯有构建一个新的组织型态,所以我倾向于生物型组织。那些真正有活力的生态系统,外界看起来似乎是混乱和失控,其实是组织在自然生长进化,在寻找创新。那些所谓的失败和浪费,也是复杂系统进化过程中必须的生物多样性。”“如果一个企业已经成为生态型企业,开放协作度、进化度、冗余度、速度、需求度都比较高,创新就会从灰度空间源源不断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创新不是源头,而是产物。企业要做的,是创造生物型组织,拓展自己的灰度空间,让现实和未来的土壤、生态充满可能性、多样性。这就是灰度的生存空间。”不仅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广泛连接实现进化,传统企业也可以学习,我觉得国内的平安集团锐意进取就令人印象深刻。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格雷厄姆所说过一句话: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意思是说长期看好公司随着业绩的成长,股价自然就会上涨,听起来似乎关心公司基面就可以了,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但是却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就是公司的估值要保持稳定,至少不要大跌,否则,可能即使业绩持续上涨了,股价也未必能上涨。其实,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本质而言,一个公司的股价都是市场投票决定的,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也是投票机,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我们才能说它也是称重机,深刻理解这一点,我觉得会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惠子吊之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11月研究报告

目 录一、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与清算2、发行类型统计3、发行地区统计4. 清算统计二、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整体业绩1. 11月各主要市场回顾2. 八大策略区间收益3. 八大策略11月份收益4. 最近一年回撤与夏普比率统计三、私募观点附表:八大策略前十榜单 一、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与清算本研究报告所指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包括了信托、自主发行、公募专户、券商资管、期货专户、有限合伙、海外基金等类型或渠道的私募基金产品,同时我们根据投资策略情况将所有产品分为 股票策略、相对价值策略、管理期货策略、事件驱动策略、宏观策略、固定收益、组合基金和复合策略 等八大策略。如无特别说明,以下内容主要以八大策略划分情况进行阐述。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国历史上共发行过113176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突破11万只产品。其中28477只产品已经清算,目前运行中产品为84699只产品。其中,2017年11月共发行 2216只产品,清算117只只产品,存量贡献占比 2.48%。2017年11月月共发行2216只产品,随着私募基金行业史上最严监管年的结束,2017年也将开启私募监管的规范时代。从2017年开始,私募产品的发行也呈现稳步态势,3月份为私募新年新布局,产品发行数量创下开年来的新高,此后,私募发行数量保持稳健增长,2017年下半年发行量有所收缩。 1、发行策略统计 图1-1:近13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数量(单位:只)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截至2017年11月底股票策略为主流发行产品。2017年11月股票策略依旧是主流发行产品,股票策略发行占比48.54%。其次为固收收益和复合策略产品,发行占比分别为 17.57%和13.81%。八大策略的产品发行数量及比重保持稳定。 图1-2:近13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策略占比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截至2017年11月底 2、发行类型统计自主发行为主流发行方式。从产品类型来看,2017年11月份中,自主发行的数量最高,占比为62.18%,与以往通过券商、公募或信托等通道发行相比,自主发行可以省去高通道费用,不受通道机构投资约束并且简化了发行程序,该模式也将会成为未来私募的主流产品发行方式。其次是公募专户,占比20.67%,主要因为公募专户依托于其资源优势、避税功能等便利性条件,一直深受机构客户的青睐,仅次 于公募专户的是期货资管和资管资管,分别占比5.64%和5.01%,券商和期货资管拥有大类的优质客户资源,在私募产品发行中也一直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图1-3:2017年11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截至2017年11月底 3、发行地区统计北上深领衔私募发行,杭州稳居前五。从发行地区来看,北上深依旧是私募发行重镇,上海发行占比最高,占比为34.07%,其次为深圳和北京,占比分别为 18.98%、13.1%。依托于江浙政府对于私募的政策扶持与毗邻私募云集的金融中心上海的地理优势,江浙地区依旧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杭州发行数量再次进入第四,发行占比为7.37%,其次是广州,11月份的私募发行占比为 4.6%,其它地区发行的比例为19.69%,说明有更多地区的私募开始打破地域限制,正悄然地崛起。 图1-4:2017年11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截至2017年11月底 4. 清算统计股票策略产品清算比例创新高。股票策略产品清算比例创新高。2017年11月份共有117只产品清算。股票策略、复合策略的清算率最高,分别为 46.15%、19.66%。 图1-5:近13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数量(单位:只)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截至2017年11月底 图1-6: 近13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清算策略占比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截至2017年11月底 二、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整体业绩 1. 11月各主要市场回顾11月份股票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这是继6月份“慢牛”以来市场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调整,而债券市场基本保持稳定。股票方面,各大指数均在11月份出现了冲高回落的局面,其中沪指在多次冲击3450点之后,泥沙俱下。截至11月30日,上证综指收于3317.19点,下跌76.15点,跌幅2.24%;深成指收于10944.1点,下跌423.52点,跌幅3.73%; 创业板收于1770.3点,下跌99.49点,跌幅5.32%。从数据上看,创业板跌幅最大,不少个股跌幅30%以上。上证50多次扮演砸盘角色和护盘使者,券商板块没有任何表现。从板块来看,本月申万半导体行业上涨9.22%,行业指数涨幅远大于市场,成为11月行情表现极为抢眼的板块。本月上证指数上证-2.24%,创业板指数涨-5.32%,wind新能源汽车本月跌近11.40%,行业指数跌幅远大于市场,在11月行情为跌幅较大的板块。从国债市场来看,11 月国债期货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跌走势。投资者对于未来监管进一步趋严的担忧逐步加深,资管新规的推出,期债价格大幅下挫。短期来看,目前银行负债端规模和成本都双重受压,配置行情较难出现,所以期债市场仍将处于低位震荡格局。期货市场,首先股指期货从持仓量上来看,三大品种持仓量较10 月小幅变动,IF、IH、IC 日均持仓量42216 手、23876 手、29657手,较上月日均持仓量分别变化4%、-1%、1%,从成交量上看, IF 和IH 合约成交量大幅增加,IC 成交量微幅下降,IF、IH、IC 日均成交量分别为18510 手、12219 手、13092 手,较上月日均成交量分别变化25%、23%、-0.3%。11月焦炭1801整体较强,持续上攻,月末略有回调,最终收于1997元每吨,涨幅19.75%,焦煤走势类似。11 月份,由于采暖季限产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铝、镍价格领跌,有色金属价格整体回落。 2. 八大策略区间收益从下图各策略的区间收益来看,沪深300今年以来已经上涨高达21.03%,目前为止,八大策略今年以来都取得正的收益率,同时也都大幅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股票策略以10.43%位列第一,其次是事件驱动策略,凭借7.76%的平均收益率获得第二,而固定收益以3.99%位列最后一位。从11月份的数据来看,管理期货以0.50%获得单月冠军,是八大策略中除了固定收益策略之外唯一获得正收益率的策略。 表2-1:中国八大策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阶段收益情况从私募排排网私募业绩数据统计分析来看,11月份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01%,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其中表现最好的产品单月收益率高达59.30%。管理期货策略单月平均收益率为0.50%,在所有策略里面表现最好。事件驱动策略单月平均收益率为-1.20%,在所有策略里表现最差,但是相反,事件驱动策略里的一只产品却拿下了上月所有私募产品的总冠军,实属不易。 表2-2:八大策略私募基金11月份收益率表现 图2-1:八大策略私募基金近一年最大回撤分布情况乐正资本王江平近期表示,他们对明年的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更多的还是做结构性行情。王江平看好的第一大行业便是大消费,他认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幅度不会太高,中国人口规模大,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消费升级和集中度提高的大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王江平看好的另一大行业便是科技类。他认为,传统的产业改造升级,包括互联网+带来的经济运营模式改造的过程当中,科技类行业都孕育着比较好的投资机会。除了大消费与科技类之外,王江平还提到制造业或者说偏周期性行业的一些龙头也具有很好的投资机会,他认为,大部分中小企业可能会在这个周期的行业里面被淘汰,或者在供给侧这个层面上被关闭掉,那么它的集中度会提高,利润也会提高。 涌津投资:目前股市并未高估看好股市前景涌津投资谢小勇近期表示,我们是在全球最快的经济增长体里面选择最好的公司,有一个中国成语叫水涨船高,一个国家本身在快速增长,上市公司代表了最优质的资产。所以如果是要在地球上进行投资,做多中国我觉得是最好的一个选择,虽然说我们近年来增速有所下滑,但是从国家整体来看考虑它这么大体量和这么好的势头,所以它实际上还是一个非常快速非常稳定的增长。他还表示,中国股票型基金总指数从03年有统计以来年化复合回报有15.1%。如果从1990年开始,上证指数为例,1990年到现在28年,上证指数的复合收益率也有13.9%,都是非常高的回报。优质的私募基金从现有的上市公司中优中选优,再找到超越这个收益的,也是合理预期。最后,谢小勇表示非常有底气做多中国。因为无论从经济数据,还是从股票回报收益来看,中国的前景都非常乐观,并且从价值估值上来说,目前的位置并非高估。 双隆投资:结构性慢牛在途中 布局低估的股票双隆投资马俊表示,明年整个市场还是呈现慢牛的格局,是结构性的牛市,未来多头这边的收益其实还是很可观。机会方面,他认为,美国市场从2008年以后一直走的是慢牛格局,但是强者恒强,像苹果,亚马逊等龙头股走了一轮牛市。中国市场现在的情形与美国市场极其相似,国内龙头股的表现值得我们去期待。二线蓝筹,像中证500,其实今年并没有什么上涨,但是有些好的企业盈利有改善的,相对而言他们的估值偏低,明年可以提前布局一些被低估股票。 但斌:2018年大消费类标的是首选 茅台预计增幅30%近期东方港湾的董事长但斌称,预计2018年茅台将有30%左右的增幅,2025年,其复合增长率将在21%-24%之间。并预计,2018年,对于其所看好的人工智能和大消费板块,它们的投资组合预计将有30%左右的回报。但斌还提到,海天味业、涪陵榨菜等利润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对它们的投资增长是确定的,机构的长钱、大钱,也都愿意选择这样的方向,这种大消费类的标的,是投资者投资配置的首选。其当天还对自身看好的人工智能和大消费板块在2018年的投资组合回报作了预估,并提到30%的预估回报率还是相较2017年70%-80%的回报率所作出的保守估计。 重阳投资:未来市场二次分化 二线蓝筹近期,重阳投资王庆用“二次分化、二线蓝筹”来概括他对未来市场的展望。他指出,如果说今年的分化体现为以茅台为代表的一线蓝筹和以乐视为代表的伪成长股之间的分化,是第一次分化的话,后续的分化将会进一步深化、进一步下沉,将会体现为第二个茅台和下一拨伪成长股之间的分化,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从行业上来讲,包括引领中国经济转型的优质公司,受益于国企改革但未必被市场充分预期的公司,长期看好但是短期遭到利空打压的行业龙头,这是短期二线蓝筹的代表,以及加强金融监管背景下的中大型银行股重估的机会也是值得关注的。 宏流投资:未来一两年内 优质成长股将暴涨5-10倍近期宏流投资董事长王茹远在微信中表示,现在(2017年底)优质成长股的估值水平、长期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短期爆发力是A股有史以来最佳时机,已近更有一小撮股票明年PE在15-20倍,PEG在0.3-05,但感觉没人在研究价值,都在讨论风格。优质成长股轻飘飘转瞬5-10倍估计也就是一两年内的事。 前海开源:美股引领全球走牛 A股不会缺席近期前海开源杨德龙表示,坚定看好后市,布局2018慢牛行情。他认为,每轮市场恐慌,都会出现一些趁势看空的人,上周四出现大跌,很多人对市场的情绪转向悲观。市场波动在慢牛行情中是非常正常的。整体来看,市场也在逐步形成赚钱效应,当然这个赚钱效应还是局部的结构性行情。这段时间像5G、国产芯片、人工智能等代表经济新转型方向的新白龙马板块已经开始表现了,2018年股市就是要布局这些新白马股,即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细分行业龙头。今年传统行业龙头股涨幅都很大,纷纷创出历史新高。我们要继续抓住这些传统行业的龙头,并且要寻找一些新白马股,抓住新兴行业的龙头,这样才能在2018年获得良好的收益。 少薮派资产:大蓝筹的周期才刚刚开始近期少薮派资产周良表示,沪深两市还是很弱势,今年的行情,指数涨了至少,下跌的股票60%,上当股票40%,不要被迷惑。他判断,大蓝筹风格周期还远远没有结束,没有3、4年的时间走不完。“第一,市场供求决定,现在的供应增量集中在中小盘的股票,市场资金需求的,包括去年的保险资金和今年的机构资金都在进入大蓝筹,供求决定小票越走越弱,大票越走越强。第二,和筹码稀缺性有关,看似大蓝筹很多,一方面是没有供应增量,而且存量也不多。茅台只有一个,扣除大股东计算流通股,就几千亿。市面上认同的加在一起流通市值大概2万亿,而中小板那边是6万亿,大蓝筹的稀缺性很高。第三,与交易对手行为有关。在A股市场赚到钱,一部分是上市公司资产增值的钱,但很大部分是交易对手犯错方面赚到的钱,去年,大蓝筹被严重低配,但是到目前,依然被绝大多数交易对手低配,远远没有到前几年高配大蓝筹的情况。”他进一步分析道。 凯石投资:12月或延续盘整 凯石投资最近月报指出, 11月以来市场调整压力较大,一方面是监管趋严持续超预期,大资管统一监管及PPP项目规范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新规;另一方面,是市场自发的调整需求,市场时隔22个月站上3400点,部分板块上涨幅度大,存在获利回吐的压力。短期看这两方面的压力在年底之前都将持续存在。此外,海外各大央行货币政策收紧趋势日益明朗,美国减税逐步落地给国内政策更大压力,年末资金面阶段性紧张是12月新增加的负面影响因素。总体来看,我们对年前短期市场走势偏谨慎,尤其要适当警惕今年以来结构性市场中涨幅过大的板块和个股,例如食品饮料等。但中长期看则无需悲观,立足于企业盈利增长和估值合理的行业和公司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尤其是12月如果短期超跌调整到位,也是很好的布局时点。 朱雀投资:A股有望延续慢牛格局近期朱雀投资梁跃军表示,对于朱雀而言,公司将积极寻找“未来世界的世界冠军”和“明日中国的中国之最”这类核心优质资产进行投资布局。朱雀投资梁跃军认为,在中国经济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也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整体而言,未来A股市场的表现将有望呈现出慢牛格局。具体来看,A股市场延续慢牛走势,有两大方面的坚实支撑:一是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进步和完善,包括优胜劣汰退市制度的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完善等;二是基本面本身,随着中国经济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推进,A股市场在很多行业上已经开始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随着这批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及相关公司市值持续稳步上涨,也会带动指数慢慢上涨,为A股市场奠定长期慢牛的基础。附表:八大策略前十榜单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2017年年中研究报告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2017年5月研究报告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2017年4月研究报告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2017年一季度研究报告

道不可见

私募大爆发!一年涨逾万亿,百亿量级超60家,九成仍亏损……财富定制时代到来?

来源:新财富作者: 何倬 在头部机构持续洗牌、尾部机构不断清盘中,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从草莽竞争迈向头部化发展,2020年8月,全行业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其中,资管规模50亿元以上的头部私募,数量只占1.3%,却管理着57.66%的资产。头部私募阵营中,既有成立10年以上的先行者,也有5年不到的后起之秀;上海机构为数最多,占了45.61%。头部队伍洗牌频繁,近5年,有61家机构跌出这一行列,53家晋级,新晋百亿规模的私募,主要为量化交易团队或背靠机构股东。国内私募偏好股票多头策略,青睐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化工行业标的。在业绩表现、投研实力、渠道建设、品牌意识等方面,头部与非头部私募差异明显。在各细分策略业绩上,头部私募长期优于非头部,其资金聚集效应也相当显著。投研实力上,百亿私募的投研人数是1亿元以下私募的5倍有余,相差悬殊。头部私募在银行等传统销售渠道优势明显,线上渠道兴起对中小私募是一个机会。行业分化之下,九成以上私募处于亏损状态。伴随资管新规施行、监管“扶优限劣”、私募定投时代来临、外资机构快步进场且几乎完成全产品布局,中小私募处境将更为艰难,尾部机构面临加速淘汰风险。生存压力下,一些价值观相互认同的中小私募已开始合并,在投研、募资、品牌等层面扩张能力圈,实现规模扩张和投研实力相互赋能,其合并成功的关键在于之后的融合。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作者:何倬在中国,也许没有一个金融细分领域,比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更加市场化。在这个牌照堪称稀缺资源的行当,私募基金无须行政审批即可设立,无论功成名就的公募大佬,还是散户成长的民间大神,皆可跻身其中,独立创设、发行基金。运营上,私募基金完全市场化,业绩是衡量其存续的唯一准绳。无论头部机构洗牌,还是尾部机构清盘,均为常态。作为一个发轫于草根之间的行业,私募以富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和灵活的投资方式,吸引资金与人才持续涌入,以充沛的活力搅动着资本市场,成为中国财富管理的重要一极。01成长16年:资管规模突破3万亿元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始于1998年,国泰和南方两家基金管理公司各自设立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基金开元。中国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发展,则始于6年后。2004年2月,深圳市赤子之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赵丹阳,与深国投合作发起中国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自此,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正式开始以开放式信托产品的形式,走向部分公开化、规范化,其业绩可在信托公司进行查询,这也是“阳光”一词的由来。如果说,公募基金让中国投资产业进入了批量生产时代,那么,私募基金则带动了投资业步入个人定制时代。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积累了大量财富,涌现出了一批高净值群体。瑞信研究院推测,从2016年至2021年,全球财富总数将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于2021年增至334万亿美元。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增长将占到全球财富增长的1/3,这其中一半增长又来自中国。预计到2021年,中国的高净值群体人数将超过德国与法国,列世界第四,届时全球超高净值人群将有39%来自中国。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恰属于这一群体——他们需要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属于净资产不低于1000 万元的单位,以及金融资产不低于300 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的个人。对于这些财富管理市场的高端客户,在产品设计、投资理念、风险控制等方面更为多样化的私募,能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资产配置选择。支撑私募发展的动力,也来自政策的完善。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确立了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2014年1月1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开启私募基金备案制度,赋予私募合法身份。同时,私募作为管理人,可以独立自主发行产品,不再受限于外部平台。伴随着私募基金法律地位、自主发行权等问题的解决,诸多公募基金经理纷纷转投私募,尤其是2007年、2015年的两轮牛市,私募产品数量和规模也紧随大盘行情大幅增长。时至今日,国内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已历经16年成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在协会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简称“私募”)已达8868家,其管理的基金规模达3.68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50.2%,成绩喜人。02曲折扩张:与市场行情、监管环境息息相关相比公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扩张更为曲折。对比2015至2020年公募与私募基金的资管规模,可以发现,2017、2018年,私募证券基金资管规模连续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7.36%、-2%;公募基金剔除货币基金,资管规模除2017年出现-4.72%的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增长,且2020年8月较2019年增长43.76%,高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资管规模增幅(图1)。公、私募基金规模变动差异,与市场行情、监管环境息息相关。对于资管行业而言,业绩是吸引投资者的核心因素。公、私募基金投资特点、投资目标不同,使其在不同市场行情下的业绩表现存在差异。对比公、私募基金过去十年的收益率,可以发现,2010至2019年,除2010、2015年外,沪深300年度涨幅为正时,公募基金的收益率均高于私募基金;沪深300年度涨幅为负时,私募基金的收益率均高于公募基金(图2)。整体而言,牛市中,公募基金表现更佳;熊市中,私募基金表现更佳。其原因在于,私募基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牛市中,私募倾向于获利了结,留存收益;熊市中,公募基金有仓位限制,无法灵活减仓,而私募基金可以通过仓位调整、多策略工具使用,从而规避市场风险。回顾2015年至2020年10月20日的市场行情,沪深300指数年度涨跌幅分别为9.41%、-12.31%、6.56%、-24.59%、22.3%、17.01%,市场涨多跌少。这一态势下,公募基金规模扩张势头更好,而私募证券基金资管规模则于2017、2018年连续两年负增长。期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存在机会。在2016年的下跌行情中,私募证券基金的收益较公募更高,其资管规模也增长高达54.6%。2018年股市同为下跌行情,私募基金业绩优势进一步凸显,然而,其资管规模减少2%,公募基金剔除货基的资管规模增长7.77%。私募基金规模增长与业绩背离的原因在于,2018年私募市场迎来了最强监管时代。其背景是,随着私募管理人数量的增多,行业频现“空壳”、“嵌套”、“违约”等乱象,市场发展良莠不齐,亟需严监管。2016年2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旨在加强私募“登记备案管理”,注销清理无效空壳。此后,中基协陆续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自律新政、《私募投资基金命名指引》、《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等多部自律规则,同时还对基金业协会AMBERS(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系统进行了多次更新和修改,旨在逐步规范存量私募管理人、清理异常经营的私募机构。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正式颁布,限制多层嵌套行为,更推动私募基金回归主动管理本源。对于私募基金而言,资管新规意义重大。私募基金被纳入资管“大家庭”,获得与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同台竞技的机会,在大资管统一监管新时代到来的同时,私募基金行业也迎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03策略多元化:股票多头、混合类产品占七成私募的立身之本,在于业绩;而业绩表现的差异,在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是否适配市场环境,以及是否清晰正确地执行自身投资逻辑。海外对冲基金(Hedge Fund)的投资策略,可以作为国内阳光私募发展的引路标杆。对冲基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根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的分类,海外对冲基金经过多年的发展,投资策略已可以分为四大类:股票策略、事件驱动策略、宏观交易策略和相对价值策略,其又可划分为32个小类(表1)。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全球对冲基金各策略的占比也在发生变化。1990年,宏观交易和股票策略占主流地位,但宏观策略受政策和国际形势影响较大,一旦政策突变,则会遭受重挫,因此,在量子基金兵败香港、老虎基金清算等案例出现后,宏观策略热度降低,相对价值、事件驱动策略增长较快。发展至2019年,股票策略和相对价值策略居于主流(图3)。中国私募基金诞生以来,由于做空工具的匮乏,一直以股票多头策略为主,同质化严重。不过,随着资管规模的成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工具的推出,国内私募的投资策略也日益多元化,市场中性策略、宏观对冲策略、CTA策略等百花齐放。中信证券2019年3月研究显示,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头部私募,偏重股票策略,主要采取股票策略的私募约占38%,主要采取债券策略、宏观策略、量化策略的私募分别占13%、10%、10%;主要采取FOF/MOM策略的占约5%;约17%的管理人采取综合策略,即同时布局两类或以上策略。不同策略的私募产品,规模变动的趋势也不相同。按照招商证券托管部的划分,目前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涵盖的股票多头、股票ALPHA、债券、趋势型CTA、套利型CTA、FOF、混合类等策略中,2017年至2020年9月,股票多头、混合类产品的资管规模合计占比维持在七成左右,除2018年外,股票多头产品的规模一直居于首位,且近3年该类产品的私募资管规模占比逐年上升,混合类私募产品规模变动趋势相反。股票ALPHA、债券类私募产品规模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FOF类私募产品规模占比处于下行通道,趋势型CTA及套利型CTA趋势变动不明显(图4)。对比各策略私募产品的业绩,截至2020年9月,占市场主体规模的股票多头、混合类私募产品表现优异,股票多头产品的收益率21.4%,排名第一;套利CTA私募产品的收益率16.3%,紧随其后。2020年的震荡行情为CTA策略创造了较多交易机会,使得套利CTA、趋势CTA产品业绩均表现较好(图5)。为进一步了解私募投资策略应用情况,新财富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成都等地的70多家私募,其中,65%的私募使用股票多头策略,15%使用量化投资策略,12%使用固收策略,8%使用多策略。使用相同策略的私募在投资、风控特点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以占主体地位的股票多头策略为例,使用单一股票多头策略私募,他们主要通过仓位控制、行业和个股的高度分散来进行风险控制。青骊投资是其中之一,其个股持仓不超过13%,覆盖消费、医药、军工、电子、TMT、地产、汽车等多个行业。为提高风险控制的主动性,越来越多的私募在股票多头策略中融入股指期货策略来对冲,例如盈峰资本偏向估值水平较低的龙头公司,换手率较低,在一定情况下使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对冲。随着量化私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股票多头私募引入量化投资方法,其应用集中在三个方面:将投资经理的经验进行总结并转化为量化指标,例如上海旭诺资产;协助研究员进行数据分析、整理,例如煜德投资研究团队分为资深行业研究+量化金工组,量化金工组由3人组成,其职能在于数据筛选与处理,提高资深行业研究组效率;使用量化模型进行风控,例如相聚资本拥有4人量化团队,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把握底线和原则,将风险监控精确到每秒钟,注重安全边际,努力生产出“最佳舒适度”的基金产品。04私募基金经理:硕士及以上学历过半,从业背景多样化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资管规模与策略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管理者结构、投资交易行为也在改变。不同于公募基金经理往往要经历层层选拔培养,私募基金经理的入行门槛不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投资经理的要求,是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并在协会完成注册。尽管早年一些私募基金经理起于草莽,不过从如今的学历分布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私募基金经理,占比已达53.6%,其中,硕士学历者达46.98%,此外,本科学历占39.04%(图6)。可见,作为投资决策的核心人物,掌管大量资金的私募基金经理们,高学历已成主流。从业背景上,私募基金经理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既有人来自于券商、公募、银行、保险、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也有人来自于实体行业,同时,在私募行业中自主成长而来者也越来越多。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券商、私募、其他金融机构、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分别占34.23%、18.74%、15.77%、7.71%,来自海外、期货、民间、实业、银行者也大有人在(图7)。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影响其投资风格,以及所擅长的投资策略。私募基金业发展初期,2/3左右的基金经理来自于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主流金融机构,相应地,其投资策略以股票多头为主。随着基金经理从业背景的多元化,私募的投资策略进一步多样化和均衡化。新财富对比不同背景的基金经理发现,除期货背景的基金经理最擅长的策略为管理期货外,其他背景的基金经理均最擅长股票策略。其中,公募、民间派私募基金经理擅长的尤其集中于股票策略,这是因为早期公募基金以股票多头策略为主,转战私募的公募基金经理多为股票型基金经理,民间派也多以股票、期货发家,同时,宏观、固收、量化投资策略的专业性相对更高,未经过系统学习,很难用好。相比而言,券商、银行、海外派别的私募基金经理擅长的策略较为分散,投资能力相对均衡。券商与市场连接紧密,接触的投资工具丰富,券商出身的基金经理投资策略更为多样化。银行体系擅长的投资领域是固定收益产品,因此,银行派基金经理具有较强的宏观洞察能力,投资能力不局限于股票。海外派别的基金经理接触了多样化的投资策略,且具有全球研究视角,其在海外市场策略的本土化应用中展示出多种投资能力(表2)。可以说,私募灵活的机制,大大促进了基金行业在投资策略上的探索与延展。05投资标的:偏好四大行业,港股占比提升10年前,德邦证券发布过一份私募投资风格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其中,60.98%的私募管理人以“稳健型”作为主基调,21.95%选择平衡型,仅有7.32%选择“激进型”,投资风格较为单一保守。如今,随着境内外市场的联通与金融工具的丰富,私募投资的市场、行业范围不断拓宽,风格也趋于多元化,行业配置能力、交易活跃度进一步提高。国内私募以股票投资为主,从标的市场分布来看,他们的投资集中于A股市场,2017至2020年,上交所与深交所投资标的合计占比8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市场投资标的占比由2017年的12.6%上升至2020年14.5%,显示中国私募正逐步扩张能力圈,多样的市场分布也有利于其降低系统性风险(图8)。从行业配置看,2017至2020年8月,股票类私募的行业配置集中度略有降低,前3大行业的集中度由32.91%下降至29.43%,前5大行业集中度由44.96%下降至42.31%,前10大行业集中度由64.22%下降至63.47%(图9)。在行业配置进一步分散的背景下,股票类私募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行业偏好。2017至2020年,其配置排名前5的行业中,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化工一直在榜,只是排名顺序有所调整。私募的行业配置偏好,是其追逐热点的表现,还是把握行业轮动能力的展示?Wind数据显示,股票类私募配置前五的行业,股价涨幅多在申万28个行业中排名居前,2019、2020年均在申万行业涨幅前十之列,由此可见,股票类私募对行业配置有较好的把握(表3)。从投资行为看,2017至2020年,股票类私募的交易更为活跃,其换手率由8.7倍一路上涨至17.2倍,实现翻倍,相应地,平均持股时间由49天下降至33天,这与近几年市场多为震荡行情以及从事高频量化交易的私募数量增多有关(图10)。私募基金具有灵活调整仓位的优势,但2015至2020年的市场变化中,股票类私募仓位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值为75.8%,波动范围在64.3%至85.7%之间。06集中度提升:1.3%的机构管理57.66%的资产发展16年之后,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资管规模、管理人数量虽然均为数不低,但整体看,仍以中小机构为主。私募中国数据显示,国内8741家私募中,资管规模100亿元以上的有56家,50-100亿元的有58家,低于10亿元的多达8260家,占95%(图11)。如今,随着近期市场行情的上涨,百亿私募数量已超60家。值得注意的是,大型私募数量虽少,却掌握着行业大部分资金,显示这一行业已从草莽竞争向头部化演进。私募中国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资管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私募,管理的资金占比为44.74%;规模50-100亿元的,管理资金占12.92%,两者合计57.66%(图12)。而资管规模大于50亿元的私募,仅为114家,占私募总数的1.3%,即1.3%的私募管理着57.66%的资产。而且,相比2019年底,资产规模50亿元以上的私募管理的资金占比为50.49%,行业集中态势有增无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资管规模50亿元以上的私募作为第一档,我们以此定义头部私募。从地区分布看,114家头部私募集中在12个省份,上海为数52家,占45.61%,位居榜首。北京头部私募数量达19家,排名第二,广东以17家位列第三,均与上海相差较大。其中,仅深圳一地即有11家,与排名第四的浙江数量一致。排名前列的三个省市,头部私募合计占77.18%。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一直都是各大金融机构总部的汇集地。这三大金融中心可以为私募提供交易、清算、托管等方面专业的配套服务,同时也方便同业之间的交流,私募集聚,也在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西藏、天津等地方政府早已开始打出力度较大的金融优惠政策,吸引私募公司落户。因此可以看到,西藏有昌都市凯丰投资、源乐晟资产、暖流资产等3家头部私募,紧随天津的5家,高于江苏的2家;此外,福建、贵州、海南、山东、河南各有1家(表4)。从成立时间看,10年以上历史的头部私募有15家,占13.16%。其中,只有7家2015年以来规模一直维持在百亿以上,分别为淡水泉投资、重阳投资、高毅资产、星石投资、乐瑞资产、景林资产和千合资本。成立5至10年的头部私募数量多达61家,占53.51%。值得一提的是,有38家私募成立5年内便跻身头部行列(表5)。头部私募阵营内部竞争激烈,老牌机构稍有懈怠,即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而业绩突出的新晋私募,也能很快实现规模扩张,杀入头部行列。招商证券托管部数据显示,近5年,有61家私募退出头部队伍,53家私募晋级头部。跌落神坛的头部私募,主要为业绩优势不再、不合规经营两类。例如,罗伟广2007年成立的新价值投资,靠着“并购重组+一二级套利”模式一度跃升百亿私募。但随着近年监管层抑制“炒壳风”,新价值“通吃”一二级市场的模式告终,这家深圳老牌私募告别百亿私募阵营。另外,作为曾经中国最为神秘的私募基金之一,上海泽熙投资产品以高收益率和对市场的精准把控能力闻名于业界,但由于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公司于2017年3月22日注销。新晋百亿私募中,量化策略类私募非常强势,目前已有明汯投资、幻方量化投资、灵均投资、九坤投资、鸣石投资、金锝资产、衍复投资、诚奇资产等8家国内头部量化投资机构晋身资管规模超百亿的团队。此外,不乏一些成立时间在3年及以下的私募,规模也迅速扩张至50亿元以上(表6)。这些机构何以能在短短几年内发展为头部私募?究其原因,或有知名机构股东的加持,或有明星基金经理效应。例如,天津礼仁投资是高瓴系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上汽颀臻由上海汽车集团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汽投资”)100%控股,而上汽投资母公司为国内最大汽车类上市公司上汽集团;杭州期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为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宁泉资产掌舵人杨东,曾经是兴全基金的灵魂人物,执掌兴全13年,宁泉资产首只产品——宁泉致远,在兴业证券的代销规模即有16.25亿元,当时创下了兴业证券同类产品的销售新纪录。  07  能力圈:头部私募与非头部私募差异明显  相比头部的频繁洗牌,清盘或是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另一个常见的词汇。  一般而言,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收入,主要来自固定管理费和浮动管理费。前者按照资管规模的一定比例收取,通常为2%;后者按照超额业绩收入的固定比例提取,一般为超额收益的20%,业绩提成是私募管理人追求的目标。  资管规模低于5亿元的私募,在没有业绩提成的情况下,所收取的管理费往往无法覆盖公司的经营成本。因此,市场普遍认为,5亿元的资管规模是一家私募的生存线。  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末,资管规模5亿元以下的私募有8009家,占比91.7%。换言之,九成以上私募可能处于亏损状态,尾部私募尤其在生死线上挣扎,清盘堪称常态。  在私募行业头部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比较头部私募与非头部私募差异,探究其成功原因,或许能为中小私募的逆势发展提供感悟。  头部私募与中小私募的划分,固然是资管规模扩张的结果,其背后却是业绩、投研实力、募资能力、品牌建设等能力圈的整体差距。  长期优秀稳定的业绩表现,是私募生存壮大的根本。  根据招商证券托管部的数据,对比头部与非头部私募2016至2019年的年平均收益率指标,可以发现,在股票多头、债券、FOF、混合策略下,头部私募的年收益率优于非头部私募;在股票相对价值策略下,两者实力相当;在CTA策略下,非头部私募的年收益率表现更佳,需要说明的是头部CTA样本数量较少,该细分策略下业绩对比不具有广泛代表性(表7)。  如果在业绩对比中引入夏普比率,从而综合考虑投资风险和收益,那么,头部私募在各细分策略下的夏普比率优势与年收益率优势具有一致性。  私募行业注重绝对收益,投资者对最大回撤、波动率等风险指标也较为敏感。所谓最大回撤,是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它可以用来描述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情况。  招商证券托管部数据显示,2016至2019年,头部私募在股票多头、股票相对价值、债券、FOF策略下,最大回撤整体小于非头部私募;CTA策略上,两者持平;混合策略下,非头部私募最大回撤更小。整体而言,头部私募的产品风险小于非头部(表8)。  在衡量收益稳定性的波动率指标上,头部私募波动率较小的策略分布与最大回撤指标相同,即头部私募的投资收益更为稳定。  良好业绩助推下,头部私募的资金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  以2020年为例,A股大盘指数自7月初加速上涨,上证指数于7月13日上涨至最高点3458点。北上资金不断涌入,投资者交投情绪积极,证券类私募资产规模顺势扩张。2020年7月私募资管规模环比上涨16.65%,增幅远高于上半年各月份(图13)。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私募行业增量资金中,81.11%的资金流入资管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私募,3.1%资金流入资管规模50-100亿元私募,两者合计84.21%,仅1.86%增量资金流入10亿元以下私募,头部与非头部私募吸金能力差异显著(图14)。  头部私募在投资收益、风险指标上表现更优,资金的逐利性质使其向它们靠拢。在此过程中,头部私募由于规模的扩大、市场口碑的积累,会进一步吸引投资者,从而形成强者恒强的现状。  短期的业绩丰收,可能具有很强的运气成分,有持续稳定成绩单的头部私募,内部则有投研实力作为支撑。  头部化时代,投研是私募竞争的核心因素,而投研人员数量是私募投研实力最直观的指标。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资管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私募,投研人数均值为33人;资管规模50-100亿元、20-50亿元、10-20亿元、1-10亿元、1亿元以下的私募,投研人数均值分别为21人、17人、14人、9人、6人(图15)。也就是说,私募资管规模与投研人数呈正向分布,百亿私募的投研人数是1亿元以下私募的5倍有余,行业首尾部私募投研实力相差悬殊。  强大的投研实力,是头部私募壮大的重要资本。随着资管规模的不断扩张,头部私募存在很强的动力进一步提升投研实力,以期扩大公司策略容量及保持业绩的稳定。而小型私募资管规模较小,投资经理依靠自身投资能力仍可以应对,加之成本限制,提升投研实力的动力和可行性较弱。  对于私募,业绩固然重要,但由于行业自身特殊性,私募公司无法公开宣传自身业绩,且不同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差异较大,私募公司如何根据产品特征匹配不同类型投资者,对于规模扩张和资金稳定性都至关重要,因此,渠道的建立和选择对私募而言不可忽视。  目前,私募基金主要的销售渠道包括自有渠道、银行、开展主经纪商(Prime Broker,简称PB)业务的券商、第三方平台等,各渠道适用主体、投资者风格等各不相同。  自有渠道,适合市场号召力大、影响力强的私募。银行渠道的投资者资源、质量都较好,但准入门槛较高,审核流程繁复。经纪商对私募更为了解,且能获取佣金、服务等收入以及结算量、规模存量的业绩提升,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但其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对于私募准入具有规模限制,各经纪商销售能力差异较大,且国内大型券商已经全面收紧了代销私募客户的筛选标准,不仅要看其业绩表现和团队情况,还要考察其规模大小、市场曝光度、是否获得业内奖项等,中小私募较难与大型经纪商合作。第三方平台有各类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高净值客户,对私募限制相对较少,中小型私募更期待通过第三方销售平台实现突围(表9)。  在传统销售渠道方面,中小私募存在劣势,其不仅市场影响力有限,自主销售能力较弱,而且由于规模、团队小,较难进入机构白名单。不过近年,互联网巨头、第三方平台纷纷试水私募电商销售,虽然其目前销售规模较小且不稳定,但操作方便,同时对品牌有一定的提振效果,对中小私募不乏引力。  随着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加入,私募电商销售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比如,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2019年底推出“尊享”理财服务,腾讯旗下的理财通试水高端专区,产品类型以私募FOF为主,其在选取合作私募时会综合考虑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业绩等多个因素。  据新财富不完全统计,蚂蚁金服天弘严选系列合作私募包括乐瑞资产、幻方量化、银叶投资、重阳投资、国富投资、明达资产、中欧瑞博、泰旸资产、思勰投资、诚盛投资、睿郡资产、时代复兴、丰岭资本等。可以发现,互联网巨头更倾向于知度比较高、自带流量的头部私募。  雪球、好买财富、金斧子等第三方平台的私募电商销售逻辑,更多是理财经理线上展业,通过有效交流,实现其用户与私募的匹配。在机构选择上,第三方平台并不完全局限于头部私募,也会青睐有鲜明风格,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得很好的私募基金,这对于希望通过线上销售缓解市场资源劣势的中小私募而言,是一个机会。  头部券商除了注重投研团队建设以实现稳定绝对收益外,通常还具有较强的品牌意识。如景林被认为以深度价值见长,乐瑞被打上低风险投资的“标签”等等。  品牌打造,能够让私募的策略更为市场熟知和理解,对于吸引和维护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淡水泉信奉逆向投资,喜欢在被市场“忽略”和“冷落”的地方去淘金,越是不被看好的投资,公司越是加强对其基本面的研究,寻找基本面上的预期差和估值水平上的情绪差。由于淡水泉注重逆向投资的品牌宣传,市场出现了“淡水泉时刻”的说法,其大致意思是,当淡水泉旗下产品净值大幅下跌时,往往是加仓买入的好时机。当市场行情不乐观时,投资者往往会出现恐慌抛售,但对于淡水泉而言或许是一个逆势扩张的好机会。  如何打造有辨识度的品牌,凸显投资风格,是值得中小私募深思的问题。    08  竞争新局:尾部机构面临加速淘汰风险  机构自身的运营之外,外因也是影响私募发展,导致头部化趋势的重要推手。  其中之一,是监管的“扶优限劣”政策,即“服务一批、扶持一批、规范一批、打击一批”。私募行业一直存在经营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问题,相比之下,头部私募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往往优于小型私募。尤其是在经历了2016、2017年的行业强监管之后,大部分违规空壳私募得到有效的清理。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14至2017年清盘的私募基金数量分别为782只、1824只、2288只和3572只,2018年清盘产品数量则高达8013只,接近2014-2017年的总和。  “扶优限劣”下,头部私募的公司治理优势进一步显现,大量不合规的私募被淘汰,投资者进一步向头部私募靠拢。少数私募在明星基金经理的带领或者机构的助力下实现规模扩张,进入头部私募阵营,而占私募行业绝大多数的中小私募处境较为艰难。  尤其是近年,伴随新一轮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资管行业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私募行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但机构的分化也呈现加速趋势,中小私募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其细则《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对投资于非标资产的金额以及退出方式作出明确限制,确认了私募FOF、MOM业务模式的合规性,为私募资管产品投资主动管理的私募基金以及委托优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留出了政策空间。  2018年12月2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合规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担任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资顾问,同时也将银行资管、保险资管纳入资管计划的投顾范围,私募将跟这些机构同台竞技。  不过,存量委外业务的调整优化和新增委外投顾合作,将向具有长期稳健业绩的头部私募集中,而小型私募由于规模、业绩等各种限制,短期内难以进入银行理财子公司白名单,二者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此外,私募定投时代来临,让私募基金有了更稳定、优质的资金募集渠道,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投资渠道。  2019年9月,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在业内首次推出私募定投产品,定投金额为5000元,按1000元的整数倍递增,但是认购起点仍为100万元。  继平安银行后,招商银行也推出了私募定投服务,并打破了私募100万元起购的惯例,将认购起点大幅降至40万元,定投金额为1万元,认/申购费率均为0.5%。  而首批提供定投服务的,均为资管规模大且业绩较为稳定的知名私募,比如平安银行客户的选择包括淡水泉、重阳、拾贝、泓澄等机构,招商银行则选择了淡水泉、重阳、拾贝、朱雀、中欧博瑞等机构。  未来,无疑将有更多银行介入这一领域,知名私募、明星基金经理也将更受投资者青睐。  在中国金融业加速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私募加速进场,也让这一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据华宝证券2020年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统计,自2017年1月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富达国际在中国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外资私募以来,贝莱德、桥水、TwoSigma、路博迈、瑞银等国际知名资管机构陆续入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已有24家外商独资私募管理人备案,发行产品总数超过50多只,资管规模接近60亿元,产品包括主动管理股票、债券、量化、CTA、FOF、多元资产等多种类型,外资私募几乎完成全产品布局。  随着A股被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纳入的比例不断提升,且A股自身相比于美股拥有低估值的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大,外资私募逐渐本土化后,将全面发挥投资、管理优势,国内私募公司将面临新的挑战,尾部私募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面临加速淘汰风险。    07  私募合并:寻求1+1>;;2的效果  行业马太效应的加剧下,头部私募的吸金能力愈加强大,小型私募创业维艰,发展困难重重,想要脱颖而出,需要出色、稳健的业绩,扎实的投研团队,有力的渠道拓展,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在迫切寻求出路的压力下,一些私募开始合并,以期进入头部私募行列。  2020年7月17日,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睿郡资产”)与上海兴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兴聚投资”)联合宣布,双方已进行实质性合并,兴聚投资原股东将持有的100%股权转让给睿郡资产,并已完成工商变更。  两家私募机构合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新公司的资管规模超过80亿元。如果其合并后能够在业绩和团队建设上逐步优化,将大概率成为一家新的百亿私募。  私募的合并,并不是规模的简单加总,还涉及企业文化、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团队成员的融合。睿郡资产创始合伙人、董事长杜昌勇系兴全基金前副总经理、专户投资总监。兴聚投资总经理、投资总监王晓明则曾在兴全基金担任公募投资总监和副总经理。两人在兴全基金具有十多年的共事经历,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加上创业初期同地办公的惺惺相惜,为两家私募的合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合并后,公司投研团队人数增加至20人,已经达到头部私募水平。其核心投研团队均出自兴全基金,实现了对大消费、医药生物、TMT、新能源、化工等行业覆盖。  两家私募投资策略与风格各不相同,通过融合各自擅长的领域,公司策略丰富性与资金容量将进一步提升。兴聚投资专注权益投资,注重自下而上挑选资产,基本面研究实力较强,而睿郡资产在权益及相关多资产配置领域布局,股债结合是其投资特色。合并后的新私募结合两者长处,定位为打造以权益为核心、股债结合、灵活配置的“权益+”新平台,其中“+”包括采用可转债、可交换债、定增、大宗商品等多种策略。  睿郡资产与兴聚投资的合并,或许为中小私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价值观相互认同的机构,通过合并实现规模的扩张,投研实力相互赋能,不失为中小私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途径,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合并后能否顺利实现融合。  作为中国直接融资体系与财富管理领域的新生力量,私募基金为资本市场的深化拓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推进,加之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预期消失,推动居民财富配置由不动产逐渐转向金融资产,私募的需求方兴未艾。  在监管的规范引导下,私募可望不断实现策略与产品的创新,增强价值发现能力,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成为高净值人群专业的资产管理人,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助推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尹齐

全球资本市场巨震 公私募投研精英把脉未来趋势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剧烈,A股市场鼠年春节后的向上态势能否延续?科技股涨势能否持续?美股的10年大牛市是否到头?后市还有哪些投资机会?记者就此采访了四位来自公募、私募界的投研精英,他们是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权益)史博,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助理、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刘彦春,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和世诚投资董事总经理陈家琳。史博表示,预计二季度A股市场将会降温甚至适当调整,但全年依然对市场持看好态度,在消化了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之后,市场有望找到明确方向。科技股前期涨幅比较大,部分股票估值过高,但确实长期有更好的产业前景;传统行业的优势是龙头地位稳定、估值低。当前时点,会偏向适度均衡的配置。刘彦春表示,长期看,A股持续稳健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现阶段,传统行业中的优秀公司更值得投资。如果作为一项资产投资现在所谓的科技股,感觉通过企业的经营收回投资会是长期且无效率的。无法理解现在大量热门股票的定价依据,对这个领域会保持谨慎。徐小庆表示,目前疫情对经济影响尚难有效评估,市场影响更难预测,总体偏谨慎。从相对收益角度更看好两类领域:一是与经济相关性低的医药类行业;二是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具有安全边际,同时有望受益于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基建相关行业。陈家琳表示,对于A股市场的短期立场更加趋于谨慎,过去几周市场的强势表现并没有计入一些潜在的风险点。不过,结构性机会尚存,以数个季度作为考察周期,除了拥有足够深护城河的部分消费品公司之外,同时倾向于“新基建”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服务行业。A股长期向上趋势不变短期将会降温记者:你对近期国内外市场剧烈波动如何看,A股市场还将延续强势么?史博:近期国内外市场波动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新冠疫情在海外多个国家爆发,二是各国政府出台相应的刺激政策和宽松举措,三是A股自2月下旬以来交易活跃度处于较高水平。考虑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和短期市场较高的活跃度,预计二季度A股市场将会降温甚至适当调整。但全年依然对市场持看好态度,在消化了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之后,市场有望找到明确方向。刘彦春:疫情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疫情在我国已经初步得到控制,但在海外继续扩散风险仍然存在。A股市场近期波动较大,但总体强势。资本市场上宽松的资金面阶段性成为市场主导力量。现阶段,疫情仍然是股市主要扰动因素,但阶段性的事件冲击终归只是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朵小浪花,长期来看,A股市场持续稳健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徐小庆:2月下旬以来,海外受疫情的影响远超市场此前预期,金融市场被突如其来的悲观预期主导,发生了足以载入史册的剧烈变化。相对而言,A股表现更加“淡定”,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短期内,中国无疑是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国家,疫情本身对A股的影响将会弱于对海外的影响。但需要警惕的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尚未充分显现,同时,如果海外疫情加剧导致全球衰退,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不能对A股盲目乐观。陈家琳:现时我们对于A股市场的短期立场更加趋于谨慎,过去一周A股各主流指数反弹5%左右(已经修复到了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但这缺乏足够的基础,尤其考虑到疫情仍在部分国家爆发且还看不到有力的防控措施。从海外疫情的潜在失控,到上市公司业绩的冲击,再到下半年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胀,都被市场完全忽略了。记者: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这将对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徐小庆:疫情的扩散容易在短时间内明显抑制常规经济活动,并很快通过旅游、出口商贸活动对周边国家产生溢出效应。除了经济本身外,市场还担心疫情带来的政治影响,尤其是对美国大选的影响。疫情可能导致激进左派桑德斯获胜的概率在上升,市场普遍把桑德斯的上台解读为对美股的利空。经济数据恶化无疑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但由于各国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进行对冲,在一定程度上又对股票市场的估值有一定支撑,短期在疫情不确定性没有消除之前,股票市场仍将呈现宽幅震荡的特征。史博: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或是一次性、休克式冲击。如果持续时间不长,则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冲击都不大。但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过长(例如导致主要国家经济休克2个季度以上),则可能演化为一轮经济衰退的风险,进而对资本市场带来显著的负面冲击。目前来看,国内在疫情的应对、修复经济的政策空间,都比海外国家有优势。因此,往后看,不排除国内经济和市场受海外疫情持续扩散的外溢影响,但我们自身的质地是没有问题的。刘彦春:疫情必然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对市场估值水平有所压制。但经济趋缓甚至停滞会让资本市场阶段性流动性过剩,市场对短期热点或边际变化极为敏感。受益于疫情发展的领域,以及可能受益于保增长的行业板块近期表现抢眼。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运行将逐步回归常态,资本市场过于宽松的资金面也会有所改变。企业能力和发展前景会重新成为公司定价的主要依据。现阶段市场已经出现大量的错误定价,投资人需要加倍小心。传统行业优秀公司现阶段更值得投资记者:从目前点位去看2020年,你更看好哪些领域或板块?陈家琳:我们认为,市场在过去几周的强势表现并没有计入一些潜在的风险点,接下来,市场需要先消化这些风险点,才能为之后可持续的系统性机会留出合理的空间。尽管如此,结构性机会尚存。在具体方向选择上,以数个季度作为考察周期,除了拥有足够深护城河的部分消费品公司之外,我们同时倾向于“新基建”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服务行业。前者既能产生足够大的投资需求,又能与趋势性的线上经济蓬勃发展相契合,也是与主要对手战略竞合的需要。至于医疗服务行业的机会,则来自于政府在未来数年对于公共卫生医疗资源这一在本次疫情中凸现的短板的持续投入。史博:我们去年底对今年市场有两个基础判断:一是市场的波动率会加大,因为去年5月份之后市场横盘了太久时间;二是指数中枢会上移,因为供给侧改革已经化解了传统经济部门的风险,不考虑成长性,龙头公司的ROE也可以驱动低估值传统行业有正收益。到现在,疫情是个预期之外的事情,但是波动放大并不意外,中枢的判断没有变。我们判断随着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分红能力的提升,长期看,上证指数的中枢会持续上移。板块上,科技股前期涨幅较大,部分股票估值过高,但确实长期有更好的产业前景。传统行业的优势是龙头地位稳定、估值低。这个时点,我会偏向适度均衡的配置。如果新型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调整,可以增加相应龙头公司的配置。刘彦春:现阶段我们认为传统行业中的优秀公司更值得投资。徐小庆:目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尚难以有效评估,对指数点位的影响更难以预测,总体偏谨慎。从相对收益的角度更看好两类领域:一是与经济相关性低的医药类行业;二是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具有安全边际,同时有望受益于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基建相关行业。多指标显示创业板过热对热门股保持谨慎记者:科技股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表现强势,近期有所调整,你认为科技股是否见顶?刘彦春:我们无法判断科技股是否见顶。如果作为一项资产投资现在所谓的科技股,我感觉通过企业的经营收回投资会是长期且无效率的。我们尊重并且学习各种投资风格,但现阶段,我无法理解现在大量热门股票定价依据,在我们领悟这些公司的投资逻辑之前,我们对这个领域会保持谨慎。史博:从产业基本面的角度,不管是长期的转型升级和工程师红利,还是中期的5G产业周期,科技都是相对很有吸引力的投资方向。但短期大量个人投资者涌入追捧导致股价超涨,监管层也有一些适度降温的措施出来。因此,未来一个季度科技股适度降温和调整,是非常合理和有必要的。徐小庆:从盈利看,如果对比2013年~2015年,可以看到本轮成长类行业的盈利分化比当时更加明显。这使得创业板从目前的结构性行情演化成2015年普涨行情的难度更大。从流动性看,尽管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但这并非增量资金进入股市的充分条件,还需要观察风险偏好的变化,可以通过信用利差来反映。今年以来尽管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创出2018年以来的新低,但信用利差却有重新扩大的迹象,这一组合更像2018年而不是2014年~2015年,信用利差的扩大将阻碍资金流向股市。如果流动性和盈利都无法支持创业板出现2015年那样的上涨,那么,当前依靠投机情绪和羊群效应推动的上涨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事实上,多个指标均显示,创业板的热度已达到了相对极端的水平,而除了2015年,过去这些指标达到同样水平时往往都是见顶信号。记者:你怎么看待近期市场热议的新基建和旧基建板块的投资?会是新机遇么?史博:从产业的角度,旧基建肯定不是新事情,新基建涉及的领域(5G基站、特高压、城际铁路、新能源充电设施、数据中心等)也都是资本市场广泛关注过的。考虑到财政上的压力,这次政策很难是大水漫灌的全面刺激。因此,泛泛地说看好新基建或者旧基建意义不大。旧基建的板块优势是估值低,新基建的优势是产业趋势强。这两个视角在去年底我们就有关注。我们会关注政策上是否有实质性的边际变化,以及对具体基建板块的影响,不会参与泛泛的炒作。刘彦春:无论是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包括所谓的新基建和旧基建,关键是要考虑清楚公司的定价和对未来的预期回报。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传统经济领域仍然占比较高,脱离传统行业发展,一味追求新兴行业发展是不现实的,传统行业稳健发展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传统基建领域仍然有较大的建设空间,在经济面临失速风险时,加大投资力度,适当提前建设是理性选择。新基建和旧基建景气度都可能阶段性提升,其中很可能孕育投资机会。徐小庆:政府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对冲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前面也提到,单独依靠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需要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配合。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考虑到财政赤字的限额以及地方债务风险等因素,当前基建刺激的空间将远小于2009年的“四万亿”,此前媒体报道的所谓部分省市“25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是长期计划,并非年内完成。从长期看,以科技为导向的新基建以及“补短板”的旧基建都会是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向,但短期影响不宜高估。中国经济质地决定了对外资长期具有吸引力记者:中国疫情已大大缓解,外资涌入是否会持续?史博:国内的经济质地、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决定了外资的流入会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但短期,不管国内还是海外经济出现风险,都会影响外资流入的节奏。我们判断,海外出现风险的概率比国内更大一些。刘彦春:外资进入中国应该是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潜力,以及优秀企业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应该与疫情关系不大。不过,这次我们看到了我国政府高效率的危机处理能力,预期很快就可以实现国内经济运行正常化,这对国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确是加分项。陈家琳: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A股(尤其是其中的优质公司)已成为目前不确定市况下的“避险资产”,我们并不认同这种“超前”的观点。我们对A股市场的中长期前景向来抱有十足的信心,这来自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的深层次改革、投资者结构变化包括外资的持续流入,但对于外资的“雪中送炭”,眼下还不能过多地指望。徐小庆: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确实在增强。一方面,如上所述,中国有望最先从疫情中恢复,在当前情况下可能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另一方面,从中 美利差看,美联储意外降息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中 美长端利差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短端利差也回到了2018年之前的水平,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增强。港股低估值标的非常适合长期投资记者:估值低、流动性偏弱的港股是否有向上机会?你是否会考虑配置港股?史博:正是因为流动性弱,所以导致港股的估值长期处于低位,价值发现的功能长时间缺失。随着南下资金不断进入港股市场,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改善。估值是长期投资的重要参考变量,因此,港股非常适合长期投资者去发掘有吸引力的低估值标的。刘彦春:港股市场是A股市场很好的补充,能够投资港股可以极大提升基金经理的幸福感。很多行业优秀公司更多在港股上市,能够投资两地市场,可以让组合更加均衡,有效降低集中度风险。我对配置港股有浓厚兴趣。我们在港股市场上看到了一些经营高效、估值合理或者偏低的公司,我们会持续跟踪,并积极配置。徐小庆:港股的低估值确实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如果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对港股基本面也将形成利好。此外,海外货币政策宽松也有望推动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这些因素都意味着港股有向上的机会。但短期内疫情对全球市场的冲击并未消退,港股也会受到海外市场的拖累,投资港股需要对波动率有较高的承受能力。海外疫情变化是影响目前市场重要因素记者:目前这个阶段,你认为影响市场的最核心因素是什么?史博:目前阶段,影响市场的三个因素重要性依次是:全球疫情的扩散情况,进而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幅度;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央行的对冲政策;A股增量资金的规模和持续性。刘彦春:疫情控制仍然是近期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对公司运营和市场流动性环境都有深刻影响。现阶段也是我们观察企业应对疫情调整能力的时间窗口。长远看,疫情仅是短期扰动,相信疫情终会过去,经济和资本市场会重新回到正轨。徐小庆:核心因素仍然是疫情以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海外疫情仍然在加速扩散,对市场将形成持续的扰动。此外,中国近期将逐步公布1~2月经济数据,这是最早一批反映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数据,会对市场评估疫情的冲击以及全年的经济走势有较大影响。由于海外爆发的时间滞后一个月,因此,相关的数据将从4月左右开始陆续公布。陈家琳:看看美国(包括一些疫情严重的发达经济体)到目前为止对疫情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相信把海外疫情的潜在失控列为眼下首要风险点并无任何不妥。来源:证券时报

载芟

市场清淡仍须防“套路”,千亿级私募被冒名揽客,券商研报也被造假“抬轿”!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吴永久图片来源:摄图网近期,A股市场成交清淡,但是在一些投资群却热闹不已,首先是一个冒名知名私募鼎晖投资的“鼎晖基金财富交流43群”里,该群的经理在群里指导公司旗下40多个水军去攻克公司投资群里的10个客户,拉这些客户开户。该消息一出,马上在各大投资群传播,不过就在11月28日,鼎晖投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澄清公告,未授权任何实体或个人以鼎晖投资名义销售理财产品。而值得注意的是,骗子不止一个,近日天风证券发布澄清公告,那就是有人居然冒名天风证券发布假研报,给出近3倍目标价,首席分析师被署名,使得券商紧急澄清。骗子冒名知名私募鼎晖揽客11月28日,A股行情的低迷使得各大投资群都没有了声音,不过冷清的投资群却成为了骗子的天下。在上午10点左右,一则消息引爆了各大投资群,为什么呢?因为该消息涉及到了知名私募公司“鼎晖投资”。一个名叫“鼎晖基金财富交流43群”的投资群里发布的一则截屏消息在各大投资群疯传。据该投资群信息显示,“各部门经理注意,信发出去了,每个群要炒起来,炒赚钱效应,先让客户开户,开户后卡资金。尽量20万起,不能让客户入个几万,亏了就跑了,没意思,一个月不到50个人,只有10个客户,40多个水军去攻10个客户都攻不下。天天在公司加班加点就没有意思了。兄弟们,马上过年了,争取每个人保底开10张单,10张单,客户亏损100万,你们也有10万工资过年,加油兄弟们,群一定不能冷,搞。”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知名私募鼎晖投资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截至2017年12月,管理的资金规模达1200亿元人民币。鼎晖投资发端于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鼎晖投资另类资产管理平台的建立。鼎晖投资拥有私募股权投资、创新与成长、证券投资、地产投资、夹层投资、财富管理六大业务板块。鼎晖投资紧急发布澄清公告这个所谓的“鼎晖基金财富交流43群”是不是知名私募“鼎晖投资”旗下的投资群呢?显然不是的。11月28日晚间,鼎晖投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澄清公告,声明称,近日有人冒用鼎晖投资的名义,通过网站、理财APP、微信等渠道冒充官方发布虚假消息,向公众进行资本募集、销售理财产品等商业活动。鼎晖投资郑重声明:鼎晖投资从未授权任何实体或个人,也从未通过网站、理财APP、微信等任何渠道,以鼎晖投资名义进行资本募集、销售理财产品等活动,包括所谓的“鼎晖基金财富交流43群”,上述行为及其运营方与鼎晖投资无任何直接或间接关系,鼎晖投资对此类行为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实际上对于这些骗子的套路,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其套路无非就是几种,套路一就是冒充私募投资高手,声称可以带着你炒跟着他挣钱,骗子利用一些人盲目迷信权威,崇拜成功人物来设下陷阱。套路二就是以所谓的专业分析师给你洗脑,一边是投资群里的托,发一些虚假的盈利的截图给你,声称跟着挣多少多少钱,其结果就是导致不少投资者疏于防范而掉入陷阱。套路三就是投资群里除了受害者其他的都是骗子,骗子团伙通过网站和手机APP作为实施诈骗的网络平台,通过电话、网络推销招揽客户并诱导投资者开户或者交易。还有冒名知名券商发假研报近日,有人冒名天风证券发布假研报,给出近3倍目标价,首席分析师被署名,而随着假研报在各大投资群发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券商紧急澄清。11月27日,天风证券发布澄清声明称,日前在微博和部分微信炒股群内,两张涉及左江科技和米奥兰特的研报截图广泛流传。两份研报显示发布时间为11月21日和25日,格式排版均与天风证券研报高度相似,上述研报给出的目标价均是股票当前价格的近3倍。近期有不法人员通过伪造天风证券研报向投资者推荐股票,此类非法证券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司的声誉。截至目前,公司从未发布关于上市公司米奥兰特与左江科技相关研报,针对上述公司的天风证券研报均为伪造。对此有私募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际上一些投资群里所谓的专家指导、短线消息,如今充斥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这些荐股信息鱼龙混杂,投资者上当受骗的不少,而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今年以来没少提醒荐股群等骗局。实际上不少荐股群都是假荐股真诈骗,声称提供专业指导,实则骗取会员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假的获利交割单来诱骗投资者开户交易,跟着所谓的“专家”买卖股票,实则是叫投资者去接盘,充当庄家的炮灰。不少诈骗分子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与投资者主动联系,假意询问股票盈亏情况,有些声称掌握内幕消息,有些声称有大资金坐庄,可以在拉升前买入,可以在股市上快速赚钱,引诱投资者加入会员并开户交易。而据记者了解,一些庄家、荐股公司勾结,先买进一些筹码,收盘后再把次日即将暴涨的消息传给股民,第二天股价果然被拉升后,被骗的股民真的会向荐股公司缴纳会员费,或者直接建仓。结果再过几天,股民亏得很惨,因为庄家已经悄悄地在高位出货了,而荐股公司总是可以从中赚取一笔“推介费”。每日经济新闻

克隆人

私募一周热评:龙头券商打响A股研报看空第一枪

来源:私募排排网受科创板与重要会议双重利好刺激,上周市场人气显著回升。A股市场先扬后抑,前四个交易日一路上扬,盘中最高达到3129.94点,受周四晚间券商龙头中信证券发布中国人保的看空报告,华泰证券相继发布中信建投的看空报告,以及部分地区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被媒体披露,市场快速降温。周五A股放量暴跌,跌停个股达到200只,沪指重挫4.4%,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收报2969.76点。全周来看,上证指数微跌-0.81%,中小板指与创业板指分别周涨2.38%、5.52%。行业板块方面,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计算机、综合、农林牧渔、通信板块上周涨幅居前,上涨幅度分别15.53%、11.93%、11.72%、11.02%。上周仅有两个板块下跌,食品饮料和银行板块分别下跌-2.42%,-1.22%。私募看市展望后市,于翼资产认为仍需要重点关注科技方向。6-7月份开板的科创板点燃了从机构到散户对于科技股的热情,资金持续往科技板块流入。最近比较热的方向就是5G带来的技术变革和应用创新,包括芯片、车联网、边缘计算等等。但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在挑选品种的时候,仍需重视公司的基本面。同时也关注接下来行业景气度很高的方向,因为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很多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都是往下走的,景气向上的行业比较稀缺,经过这一轮普涨之后,资金可能会重新选择光伏、生猪养殖、新能源车这些景气度高的方向。证大资产认为上周最大的亮点是重大会议的召开,会上确定了宽松、维稳的政策总基调,尤其是新一轮的减税规模高于预期,提振了市场整体信心,乐观情绪持续发酵。需要注意的是,支撑本轮上涨行情的是资金面和政策面改善带来的估值及偏好的修复,但目前为止宏观基本面的拐点尚未到来,未来反弹驱动力能否持续,还要看政策落地的力度、资金面的演变以及中美贸易磋商的走向等。短期内应关注3月中旬即将披露的宏观经济数据、企业年度财报以及3月底的习特会。朴石投资认为领导层支持和呵护股市的态度仍然不变。但是鉴于市场前期的连续上涨,短期有震荡盘整的需求,下行的空间也有限。当前进入年报季报披露期,在业绩的“去伪存真”下,后市可能会出现分化行情,而优质股票的投资机会应重点关注。石锋资产表示,短期来看,沪指由于上方套牢盘压力,资金层面存在分歧,短期上行空间有限;长期来看,无风险利率下行,宽信用局面改善,贸易因素进展良好,以及科创板推出都抬升了市场风险偏好。展望后市,大盘仍处于上升通道,随着科创板开门迎客,涌现的结构性机会依旧值得参与。明河投资表示,之前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得各类垃圾股利用一个月时间鸡犬升天,效果上既带动了股市活跃,倒逼场外资金跑步进场,又利用市场化方式解决了股权质押问题。不过,只要资金不退场,牛市中的大跌并不用恐慌,经过一两周时间调整,新的热点又将形成。中期看低估值的品种在牛市中的每一轮表现都不是最抢眼的,但胜在每一轮都有稳健的发挥,到最后的收益往往是最佳的。君茂资本认为,本轮行情起因是因为外资的流入。因为横向对比全球,中国股市估值较低,纵向对比国内估值也处于低点。估值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美贸易战,一方面是国内经济不景气。但是外资对于贸易战谈判的判断领先于国内市场,打了一个预期差,且中国这么大经济体经济是具有韧性的,于是外资开始坚决买入中国股票。催化剂则是随着市场景气度回升,带来了资金重新进入市场,直接表现就是带动了板块的轮动,行情就越来越火热了。在快速上涨后,目前A股的估值虽然有一定回升,但仍处于低位,长期来看仍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在近期市场大幅上涨之后,市场也面临一定的获利回吐压力,3月中旬即将公布的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将会给市场带来指引。天和投资认为,短期看“A股是宏观政策的晴雨表”,长期看“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宏观政策需要A股市场热度,需要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积极参与以大幅恢复市场的融资功能,从而为科创板顺利落地提供土壤,因此科创板未开,行情不可能结束,相反及早震慑一下配资入市、违规信贷入市、妖股恶炒,且不评论市场涨跌,预示着市场行情会换个节奏和特点继续持续;不考虑后续政策因素,仅从技术面上讲,天和投资认为此次反弹至少会维持到五月份。

假有

两份看空研报显神威 A股蒸发2.5万亿!北上资金撤退 私募坚称千金难买牛回头

两份看空研报,导致沪深两市一天蒸发了约2.5万亿元市值。3月8日,上证综指大跌4.4%,失守3000点,创下2018年10月1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未能实现周线9连阳。前期涨幅最大的非银金融板块大跌8.2%,板块内44只个股跌停。中信证券7日发布研报称,对9日7涨停中国人保给予“卖出”评级;华泰证券8日发布研报称,对10日8涨停的中信建投给予“卖出”评级。今日收盘,中信证券、中国人保、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跌停。此外,北上资金今日净流出12.28亿元,近3日净流出约60亿元。但业内人士认为,北上资金一时卖出不会改变中长期配置A股的趋势。虽然今日市场回调明显,但短期调整后有望继续上行。有私募甚至今日加仓,认为“千金难买牛回头”。强势股回调,北向资金流出大盘回调之下,前期涨幅巨大的个股表现分化,大部分出现回调。数据显示,剔除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春节以来至3月7日,共有12只个股涨幅超过150%。3月8日,这12只个股中有5只跌停,3只跌幅超过5%,但仍有4只个股涨幅超过9%。板块方面,春节以来至3月7日,以52.11%的涨幅位居第一的非银金融板块(申银万国行业)今日跌幅最大,72只板块个股中有44只跌停。电子、农林牧渔、计算机板块相对抗跌,板块跌幅在3%以内。市场大幅回调,北上资金也呈净流出状态。数据显示,3月8日北上资金净流出12.2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22.78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0.50亿元。北上资金近30日资金流向事实上,北上资金已经连续3个交易日净流出,这是2019年以来的首次,3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60.33亿元。其中,3月7日北向资金净流出近40亿元,是近30日来净流出规模最大的一次。剔除2015、2016年的市场极端情况,北向资金3月7日的净流出量已位列历史第四。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排在前三位的2018年2月6日、2018年10月8日、2018年12月6日,当日沪指均出现了较大的跌幅,分别为-3.35%、-3.72%和-1.68%。有观点据此认为,作为一项重要的观测指标,市场可能要面临一轮较大的调整。外资流入大趋势不变北上资金连续净流出,是否意味着外资准备兑现收益离场?星石投资认为:短期看,A股经历快速上涨后,部分外资可能存在盈利兑现的需求,但不一定意味着增量资金配置A股的趋势将会反转。目前A股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经济基本面处于筑底的关键时期,加之外部风险降低、国内政策和流动性环境也对市场形成了支持,A股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比较明显。从增量资金看,今年富时罗素指数、标普道琼斯指数以及MSCI等三大指数都将对A股进行纳入或扩大纳入因子,将会给A股带来约6500亿元的增量资金。未来可能会呈现配置上的分化:优质标的将会受到外资追捧,没有良好基本面作为支撑的标的,外资配置的兴趣可能不会很高。上海一家私募的副总经理认为:北上资金在某个时点在个股上的净卖出,可以反映出他们前期投资已经达到预期,但一时总量上的净卖出不改变中长期配置A股的趋势和格局。随着未来A股进一步地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北上投资者的资金进出可能更频繁,进而成为一种常态,也说明A股的流动性没有大问题。常春藤资产合伙人黄勇认为:全球资金配置A股的比例依然很低。但全球投资者相对来说还是偏价值的,所以估值低的时候他们买入就非常踊跃,一旦市场出现反弹他们也会离场,这是北向资金净流出的主要原因。但是从中长期角度来说,北向资金的流入还是一个长期趋势,一定程度上推升A股的中长期估值,所以不用太关心短期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千金难买牛回头针对今日的市场下跌,上海某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师表示,市场短期涨幅较大,存在回补前期缺口的需求。本轮调整完成后,未来指数仍有上行空间,沪指存在冲击3500点的可能性。除非流动性收紧,比如通胀抬头或者美联储恢复加息,否则沪指上行的趋势动力仍然比较强。某绩优私募总经理表示,今天已经加仓,目前到了“千金难买牛回头”的时刻。星石投资:本轮上涨由外资引领、内资接棒,确实已经积累了较高的涨幅,不排除短期内资金或有兑现收益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市场短期震荡盘整,但当前市场情绪仍相对较为积极。牛市形成肯定不会一蹴而就,强势反弹之后的市场或阶段性盘整。短期休整之后,市场仍会回到中长期回暖的趋势中,科技领先的复兴牛市正在酝酿。前述私募副总经理:市场短期技术性回调不改变A股中期慢牛、长牛格局,反而带来战略性建仓和补仓机遇期。如果市场继续震荡分化,将对优质蓝筹股表现非常有利,不过机构重仓优质蓝筹股,因此回调深度和空间估计比较有限。深圳聚沣资本:市场大的趋势已经明确转向,从当前核心股票资产的估值水平和未来流动性宽松力度来看,后续市场仍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从短期来看,由于1、2月多重利好兑现,市场快速放量上涨,当前市场看多情绪一致预期也比较高。历史规律也显示,底部反转行情大多会出现回调反复,后续信贷数据、经济数据等也可能出现低于预期的风险,因此在对长期乐观的同时,仍要防范短期市场大幅回调的风险。(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