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奥特奇发布全球饲料调查报告的第十年,该项调查已经成为动物饲料生产状况的重要晴雨表。经过十年的文献和研究,它是业内对配合饲料产量和价格的强有力的评估,也是同类数据来源中非常完整的报告。2021年奥特奇全球饲料调查估计,全球饲料产量增加了1%,2020年全年生产达到11.877亿吨。中国实现了5%的增长,是全球最大饲料生产国,达到2.4亿吨。产量和增长率前十大饲料生产国其余九个是:美国(2.159亿吨,+1%)、巴西(7760万吨,+10%)、印度(3930万吨,-5%)、墨西哥(3790万吨,+4%)、西班牙(3480万吨,0%)、俄罗斯(3130万吨,+3%)、日本(2520万吨,0%)、德国(2490万吨,0%)和阿根廷(2250万吨,0%)。这些国家总共占全球饲料产量的63%,可以被视为农业总体趋势的指标。从140多个国家和28,000多家饲料厂收集的全球数据显示,按物种划分的饲料产量占比如下:肉鸡,28%;猪,24%;蛋鸡,14%;乳制品,11%;牛肉,10%;其他物种,7%;水产养殖,4%;宠物,2%。全球饲料产量的主要增长来自肉鸡、猪、水产和宠物饲料。以下是饲料调查报告的详细数据。全球饲料调查数据统计第10届年度调查数据来自142个国家调查分为两部分: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结合食品和农业趋势分析数据,评估饲料行业的整体前景总体趋势全球饲料产量2020年对许多行业来说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饲料、农业和食品行业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恐慌性购买让许多人对食品供应链产生忧虑,但现实是,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了解到,食品供应链是稳定的,可以在不受太多干扰的情况下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的调查显示,从地区来看,新冠肺炎的影响各不相同。一些地区,如非洲,遇到的挑战比其他地区更多,在许多情况下,这是国家的决心。电子商务的兴起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预计未来将成为人们购买食品的常用途径。饲料价格极大地影响了生产者。除了价格,其他挑战包括政府对更可持续实践的监管,例如减少氮的使用、减少或消除抗生素。单位为百万吨全球饲料总产量11.877亿吨。77.4%的国家提到电子商务出现平稳或显著的增长。58.5%的受访者表示,新冠肺炎对原料供应商的影响中等或严重。85%的受访者表示,原料价格影响了行业。饲料厂据估计,去年有近1000家饲料厂关闭。许多其他国家的饲料厂数量在增加和减少之间摆动。在参与该调查的国家中,约有一半包括一条龙企业的自配料厂。前十名国家单位为百万吨这十个国家占全球饲料总产量的63%。平均增长率为2%。平均饲料成本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约9%。畜种情况蛋鸡禽肉和禽蛋通常被认为是普遍性食品。一些挑战来自餐厅的大面积关闭。禽流感等疾病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对许多行业里的企业来说仍是挑战。然而,人们对鸡蛋作为一种低价蛋白质的兴趣增加,特别是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所以这就抵消了由挑战而导致的蛋鸡饲料产量的下降。单位为百万吨全球范围内,蛋鸡饲料产量与去年持平。禽流感等疾病影响了欧洲,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无抗生素饲料生产已成为实践行动。在一些国家,如意大利,政府已经通过了无抗生素饲料生产的规定。其他国家,如英国和巴西,也有生产商采取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做法。肉鸡在某些情况下,肉鸡饲料产量的变化是新冠肺炎对餐馆和餐饮服务业务影响的直接结果。虽然这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影响,但也有永久性变化的例子。禽流感等疾病也影响了该行业。然而,总体而言,由于增长周期短,生产方式易于适应,该行业表现良好。单位为百万吨在全球范围内,肉鸡饲料产量增加了1%。饲料产量增长由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但也有孟加拉国和越南)以及拉丁美洲(包括巴西、委内瑞拉和智利)引领。在北美、加拿大和美国,随着出栏重和后备鸡的减少,肉鸡饲料产量下降。肉鸡饲料产量的下降最初被认为是餐馆和酒店关闭的结果,但是后来更多的家庭烹饪抵消了这一点,特别是禽肉被认为是低成本和容易烹调的。在巴西等一些国家,对不含抗生素的鸡肉的投资增加。其他国家正在采用无抗生素的做法,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猪业新冠肺炎对养猪业的影响有所不同,饲料生产似乎没有受到特别不利的影响。猪瘟依然是养殖户的挑战,随着非洲猪瘟继续在整个亚太地区蔓延,大洋洲也开始对非洲猪瘟的蔓延表示担忧。尽管亚太的一些地区面临这样的挑战,但中国已经从非洲猪瘟中大幅反弹。亚太地区的增长仍然与去年持平,因为菲律宾和泰国等许多其他国家仍在与这种疾病作斗争。单位为百万吨全球生猪饲料产量增长1%。拉丁美洲的猪饲料产量在几个国家出现增长,主要是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尽管中国的猪用饲料生产量大幅反弹,但包括菲律宾、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几个国家继续受到非洲猪瘟的挑战,因此该地区整体与去年持平。随着中国恢复猪肉的自给自足,未来几年,许多其他国家的猪肉出口将会下降。欧洲生猪饲料产量以西班牙和俄罗斯为首,分别为1660万吨和1090万吨。由于餐馆和酒店关闭导致需求下降,几个国家的猪饲料减少,但与那些受到疾病影响的国家相比,这是一个较短期的问题。虽然大多数猪饲料仍然是常规生产的,但有关生猪企业生产无抗生素和有机饲料的评论确实增加了。奶牛新冠肺炎最初对乳制品行业供应链的影响很大,学校和餐馆都关闭了。有几个国家奶制品价格下降,因此农民的盈利受到影响。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方式及其对环境影响的担忧是行业面对的额外挑战。一些国家还加强了支持无抗生素生产的法规。单位为百万吨在全球范围内,奶牛饲料产量与去年相对持平。欧洲乳制品产量的减少可以追溯到土耳其、法国、西班牙和乌克兰等国。爱沙尼亚等国引用了无抗生素乳制品生产相关的法规。拉丁美洲乳业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哥伦比亚、阿根廷、智利和秘鲁乳制品饲料产量的增加。几个地区在奶牛场建立可持续实践的努力有所增加,斯洛文尼亚对有机牛奶生产的需求正在增加。消费者要求生产的透明,在英国等国,这是由政府法规强制执行的,这些国家的新政策将在2023年之前消除小公牛的安乐死。肉牛在全球范围内,肉牛饲料产量下降了1%。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的原因,高端餐厅的关闭,再加上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对牛肉消费的减少,这些都影响了该行业。此外,该行业继续受到来自消费者端的挑战,以及他们对肉类健康的看法,以及在经济状况不佳时的高昂成本。单位为百万吨世界上最大的肉牛饲料生产国——美国的肉牛饲料产量增长了1%,目前生产的肉牛饲料占世界总量的54%。亚太地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肉牛饲料产量的增加,估计约为70万吨。巴西和南非等一些国家的牛肉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牛肉生产商寻求出口渠道。消费者关注肉牛健康福利以及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这个对肉牛行业也带来了挑战。牛支原体等疾病带来的挑战极大地影响了大洋洲地区。面临糟糕经济状况的消费者在2020年转向更便宜的蛋白质,这一趋势预计将继续下去。水产在全球范围内,水产养殖业是所有主要食品生产畜种中增长最强劲的。这一点在亚洲尤其明显,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拉丁美洲和大洋洲。预计这一领域将继续增长,因为它被认为是健康的,对环境影响相对较低,这些都鼓励消费者更广泛地食用水产食品。单位为百万吨水产饲料全球总体增长3%,在所有主要蛋白质畜种中是最强劲的。尽管中国是亚太地区水产饲料产量最多的,但该地区增长最快的是越南、孟加拉国和菲律宾,水产饲料产量增加了近100万吨。拉丁美洲的增长主要由巴西和厄瓜多尔引领。65%的受访者提到本国正在开发的一种循环水养殖生产系统(RAS)。该行业正在见证生产的持续整合。宠物宠物行业是为数不多的从新冠肺炎和疫情带来的封锁中获益的行业之一,宠物领养率飙升。因此,宠物食品行业经历了过去三年来最大的增长。优质宠物食品继续增长,尽管经济状况也增加了低成本饲料的购买。单位为百万吨欧洲宠物饲料的增长最快,主要来自于这几个国家,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和比利时。非洲宠物饲料的增长要归功于南非,有8%的增长。北美的增长主要出现在美国,受疫情期间收养宠物的影响很大。在许多国家,包括昆虫蛋白在内的替代产品的概念正在加强。然而,一些国家,如美国,还没有批准使用以昆虫为基础的日粮。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报告格式】电子版、纸介版【出品单位】华经产业研究院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必然使用的原料,对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中国饲料产量一直以来维持增长趋势,受到需求的驱动,中国饲料添加剂产量也维持着增长趋势。2019年中国饲料添加剂产量受到猪瘟的影响较小,产量继续上升,达到1199万吨。2020年饲料添加剂产量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产量达到1391,同比增长16%,产量速加快。2014-2020年中国饲料添加剂产量变化情况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第一章 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概述第一节 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和种类一、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和基本作用二、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三、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一、饲料添加剂基本作用原理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第三节 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和了解一、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流程二、饲料加工工艺中引起霉变的七种因素三、饲料添加剂的认知四、饲料添加剂的认识误区五、饲料添加剂中的益生菌添加剂应用第二章 全球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地位和预测第一节 全球饲料添加剂发展地位一、全球饲料添加剂市场焦点回顾二、饲料添加剂在全球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第二节 全球饲料添加剂市场价值预测一、中国饲料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中国和亚洲成为全球饲料添加剂发展的聚焦点第三章 全球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竞争格局第一节 国际化的竞争格局及分析一、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原因二、面临规模化的国际竞争新格局三、发展与出路探讨第二节 全球饲料添加剂市场竞争与生产战略一、饲料添加剂的世界市场二、世界三大动物营养公司各具特色发展战略三、DEGUSSA等几家公司实施发展氨基酸系列产品战略四、饲料添加剂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第三节 全球饲料添加剂的前瞻一、氨基酸、维生素生产的垄断化将继续二、有机化微量矿物元素将得到较大发展三、酶制剂及生态制剂将继续发展四、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五、生物工程产品将实用化六、磷酸钙产品结构将有所调整七、饲料保存剂的复配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八、世界范围内预混料生产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第四章 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及趋势第一节 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现状一、中国饲料工业概况二、中国饲料工业的生产情况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在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和节省饲料成本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饲料添加剂总产值自2016年来增长迅速,2019年受到猪瘟的影响,总产值有所下降,到2020年中国饲料添加剂总产值恢复到933亿元。2014-2020年中国饲料添加剂总产值变化情况三、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四、全球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饲料业五、饲料价格走高趋势不会改变六、2020年中国配合饲料部分省市产量第二节 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趋势一、产业政策调整导致企业大量退市二、生产成本高企造成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三、资本运作加速,社会资源更加集中四、养殖专业化水平彰显企业竞争力五、饲料资源短缺造就开发非常规饲料空间较大六、倡导节能减排给生产低碳环保饲料带来广阔前景七、生产形式变化实现快速发展八、重视食品安全被赋予新的内涵九、经营方式转变分散市场风险十、提供增值服务取胜行业终端第三节 饲料添加剂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氨基酸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二、维生素生产的垄断化三、微量元素有机化四、酶制剂应用普及化五、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六、添加剂生产预混化七、饲料保存添加剂的复配化第五章 我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大环境第一节 饲料资源前景展望一、积极开发利用我国能量饲料资源二、大力提高我国现行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三、建立饲料原料生产体系,挖掘耕地潜力四、充分利用非耕地增加饲料生产五、充分利用国际饲料市场调节国内盈缺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发展之路一、饲料添加剂的品种二、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展望三、发展饲料添加剂杜绝滥用抗生素第三节 饲料工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一、饲料工业发展状况二、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三、饲料工业发展规划的指引四、饲料工业发展目标五、饲料工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六、饲料工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七、饲料工业发展规划建设工程八、饲料工业发展规划保障措施第四节 饲料行业的未来一、2021-2026年饲料行业发展趋势二、2021-2026年饲料行业面临的挑战第六章 中国与国外饲料添加剂发展水平比较第一节 中国与国外饲料添加剂科技水平比较一、饲料添加剂产业发展的国民经济意义二、五大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国内外技术研发情况三、中国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技术发展的目标与对策第二节 国外特殊饲料添加剂的开发第七章 饲料添加剂对动物食品安全的影响和对策第一节 饲料添加剂对动物食品安全的影响一、铜和锌等微量元素过量使用二、有机砷制剂的超标三、激素类药物的超量使用四、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五、动物源蛋白的随意添加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对策一、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二、饲料添加剂安全问题的对策三、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应用第八章 饲料添加剂的开发热点第一节 饲料添加剂热点透析一、抗生素的替代型产品二、饲料添加剂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三、微生态制剂-养殖零污染四、饲料添加剂的多元化五、复合维生素第二节 饲料植酸酶发展分析一、植酸酶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二、植酸酶产业发展的历程三、植酸酶产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第三节 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进程一、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概念二、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必要性三、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应用现状四、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前景第九章 中国饲料添加剂市场的角逐第一节 打造一流的饲料添加剂企业一、饲料添加剂的经济前景二、企业必须认清当前形势三、打造一流企业必须树立五个新观念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行业的风起云涌一、饲料工业起步二、中国饲料添加剂成效三、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的未来成长第三节 我国饲料行业的外资投资状况一、外资在我国饲料行业投资概况二、外资在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阶段三、外资投资对我国饲料行业的影响第十章 中国饲料添加剂企业发展状况第一节 深圳市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第二节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第三节 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第四节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第五节 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第六节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第十一章 影响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原料经济数据分析第一节 饲料原料经济数据一、2020年大豆数据走势二、2020年国内鱼粉数据走势三、2020年乳清粉数据走势四、2020年棉粕数据走势五、2020年中国菜粕数据走势第二节 2021-2026年饲料原料发展分析一、六个理由制约中国大豆定价权二、鱼粉市场的趋势分析三、聚焦乳清粉前景分析四、棉粕未来市场分析五、菜粕未来市场分析第三节 我国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分析一、2016-2020年蛋氨酸经济指标二、2016-2020年赖氨酸经济指标三、2020年国内主要添加剂价格涨跌排行第十二章 2021-2026年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前景分析第一节 饲料添加剂原料市场透析一、维生素市场二、磷酸氢钙市场三、微量元素市场四、氨基酸市场第二节 2021-2026年饲料添加剂市场一、绿色的饲料添加剂市场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市场三、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市场第三节 饲料添加剂企业的政策环境一、行业新规聚焦质量安全二、微生态制剂成首选第十三章 2021-2026年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策略第一节 在农村市场的策略一、产品策略二、渠道策略三、定价策略四、促销策略第二节 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一、饲料添加剂产品的整体概念二、饲料添加剂产品整体概念的组成三、掌握产品寿命周期特点四、正确的产品策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第十四章 2021-2026年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企业发展研究与探讨第一节 企业发展的难点与要求一、饲料添加剂企业的困境二、效率:竞争之本三、技术:竞争之源四、文化:企业之魂第二节 企业要突围行业产业链一、延伸产业链二、深耕本产业第三节 企业市场营销与发展一、市场分析二、品牌营销三、行业展望第四节 中国中小饲料企业经营抉择与突破策略探讨一、中小饲料企业的困惑二、全球贸易战对饲料行业的影响三、养殖结构变化趋势分析四、饲料行业趋势简析五、中小饲料企业经营抉择与突破策略探讨第十五章 2021-2026年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方向阐述第一节 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前景(AK HZH)一、饲料添加剂禁用抗生素的依据二、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三、饲料添加剂发展动向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未来发展的态势一、有效的管理是发展之道二、国家政策扶持与监督三、未来标准化第三节 饲料添加剂未来发展思考一、饲料添加剂现状和困惑二、综合提高核心竞争力三、专业化的新型添加剂公司四、专业化的新型添加剂公司的发展规划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金证券,陈振志)反刍的概念和释义反刍是指进食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把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重新咀嚼。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消化方式的动物,一般是草食动物,例如牛、羊、鹿等。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的胃属于多室胃, 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胃没有胃腺,总体作用是对食物进行发酵、 过滤、磨碎以及营养成分的粗吸收,只有皱胃是分泌胃液的部分,相当于单胃动物的胃,又称真 胃。全球反刍和其他肉禽蛋奶等主要农牧产品的生产格局全球猪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8 年,全球猪肉产量 12000 多万吨,其中中国大 陆地区 5000 多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45%,位列全球第一。其他产量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 包括美国(10%)、德国(4.4%)、西班牙(3.7%)、巴西(3.1%)、越南(3.1%)、俄罗斯(3%)、 加拿大(1.8%)、法国(1.8%)、丹麦(1.3%)、荷兰(1.2%)、日本(1%)、英国(0.7%)。全球禽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禽肉产量 13165 万吨。全球禽肉产量 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美国(17.36%)、中国(16.10%)、巴西(10.74%)、 俄罗斯(3.5%)、印度(3.21%)、印尼(2.69%)、墨西哥(2.67%)、波兰(1.94%)、日本(1.75%)、 伊朗(1.74%)、阿根廷(1.71%)、土耳其(1.67%)。中国禽肉产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 国。全球鸡蛋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8 年,全球鸡蛋产量 8217 万吨。全球鸡蛋产量排 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中国(38.07%)、美国(8.16%)、印度(6.37%)、印 尼(5.78%)、巴西(3.69%)、墨西哥(3.59%)、日本(3.21%)、俄罗斯(3.03%)、土耳其(1.51%)、 乌克兰(1.12%)、巴基斯坦(1.09%)、哥伦比亚(1.05%)。我国鸡蛋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遥遥 领先于位居第二的美国。全球水产养殖生产格局。亚洲占全球水产品养殖总量的 92%,中国占全球水产品养殖总量的接 近 60%,欧美地区水产养殖的全球占比较小。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我国水产品养殖总量只占了 全球的 13%,亚洲占全球的 59%。此后,随着国内水产养殖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 截止 2017 年的产量已经占据全球 60%的份额,亚洲也占据全球的 92%。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 展规模大幅领先全球其他地区。全球牛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牛肉产量 7260 万吨。全球牛肉产量排 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美国(17.01%)、巴西(14.05%)、中国(9.09%)、阿 根廷(4.32%)、印度(3.47%)、澳大利亚(3.24%)、巴基斯坦(3.06%)、墨西哥(2.79%)、 俄罗斯(2.24%)、法国(1.97%)、加拿大(1.91%)。我国位居全球第三,美国和巴西分别位居 第一和第二。全球羊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羊肉产量 1617 万吨。全球羊肉产量排 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中国(29.84%)、印度(5.13%)、澳大利亚(4.65%)、 巴基斯坦(4.53%)、土耳其(2.85%)、新西兰(2.79%)、尼日利亚(2.60%)、苏丹(2.38%)、 阿尔及利亚(2.17%)、英国(1.9%)、乍得(1.87%)、蒙古(1.6%)。我国羊肉产量位居全球 第一。全球牛奶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牛奶产量 71592 万吨。全球牛奶产量 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美国(13.84%)、印度(12.57%)、巴西(5.01%)、 德国(4.62%)、中国(4.47%)、俄罗斯(4.34%)、法国(3.48%)、新西兰(3.06%)、哥伦比 亚(3.05%)、土耳其(2.90%)、巴基斯坦(2.88%)、英国(2.17%)。我国反刍和其他肉禽蛋奶等主要农牧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在我国肉禽蛋奶等农牧产品中,养殖水产品、猪肉、鸡蛋和羊肉产量在全球的占比相对较高,分 别约为 58%、45%、38%和 30%;禽肉占比约为 16%;牛肉和乳制品占比相对较低,分别约为 9%和 4.5%。从“净进口量/产量”的角度去衡量我国肉禽蛋奶分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我国的乳 制品和牛肉的这一指标水平较高,分别为 54%和 32%;水产、鸡蛋、禽肉和猪肉较低,分别为 0.39%、0.32%、2.72%和 4.68%;羊肉居中,约为 8%。截止 2019 年,我国牛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依次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 羊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依次是新西兰、澳大利亚、乌拉圭、智利、哈沙克斯坦,乳制品进口的主 要来源国依次是新西兰、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反刍和生猪、家禽、水产比较分析之:育种环节根据 USDA 对畜牧生产中各环节技术作用的研究,育种的作用居首,约占 40%,营养饲料约占 20%,疾病防治约 15%。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的育种环节分析在生猪养殖行业,据统计,我国规模养殖场的生猪以外三元为主,以“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 为主的外三元商品猪占据了我国生猪出栏量的约 80%以上,而且种猪群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种 猪引种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美国、丹麦、英国、法国和荷兰。在家禽养殖行业,目前我国四大家禽品种中,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鸭品种均为 100%国内自主育种, 蛋鸡的国内育种也占据一半,而白羽肉鸡目前仍然依靠进口祖代肉种鸡以生产父母代肉种鸡,进 而满足下游环节对肉鸡产品的需求。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祖代白羽肉种鸡主要有 AA+、罗斯 308、 科宝艾维茵、哈伯德 4 个品种,分别由安伟捷、科宝、哈伯德三家公司提供。在水产养殖行业,截止 2018 年,我国自主培育的水产新品种已达 215 个,其中自主选育 186, 包括淡水鱼类 79 个,海水鱼类 11 个,虾类 21 个,蟹类 8 个,贝类 35 个,藻类 21 个,鳖类 3 个,棘皮 8 个,选择育种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水产养殖所需的苗种除了南美白对虾和个别冷水性鱼类外,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其中,我国自主培育的罗非鱼市场占有率达 100% , 罗氏沼虾种虾市场占有率达 60%,斑点叉尾鮰市场占有率 40%。我国水产养殖基本形成“研究 开发一个品种、集成一套技术、发展一个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反刍家畜养殖的育种环节分析在奶牛养殖行业,我国第一个奶牛品种“中国黑白花奶牛”于 1985 年通过国家审定,1992 年 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该品种是由国外引进的荷斯坦牛,经纯种繁育以及与地方黄牛进行杂 交并长期选育而成。截止目前,我国奶牛主要包括中国荷斯坦牛、乳用西门塔尔牛、奶水牛、褐 牛和三河牛等品种,其中荷斯坦牛是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也是高度国际化的品种,占我国奶牛 总存栏量的 80%以上。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种公牛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贡献率超过 75%。 我国奶牛核心种源自给率较低,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国内存栏乳用种公牛主要来源于活体引进 和进口胚胎,优质冻精也以进口为主。以辽宁省为例,奶牛繁育所使用的冷冻精液和胚胎主要由 外部调入,其中 70%来源于进口。在肉牛养殖行业,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牛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有 54 个地方黄牛品种、26 个水 牛品种和 12 个牦牛品种,包括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等地方牛品种。与此 同时,我国还利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品种与地方牛品种进行杂交,培育了一批 新品种,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蜀宣花牛等兼用品种,以及夏南牛、延黄牛、 辽育白牛、云岭牛等专门化肉牛品种。地方黄牛品种是我国肉牛产业的主导品种,但该品种的肉 用性能有所不足。虽然我国一直在努力进行肉牛品种的改良和优化,但是良种覆盖率仍不到 30%, 与肉牛养殖发达国家 90%的改良率差距较大。截止 2019 年末,我国共有 44 个国家肉牛核心育 种场,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 26 个。总体而言,我国肉牛种业呈现品种多,单品种 核心群规模小,育种工作持续性较弱的特征。在肉羊养殖行业,我国绵羊、山羊品种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共 100 个,且大多都具有耐粗饲、 抗病性强等优点。然而,这其中大多数品种产肉性能较低,肉品质较差,缺乏专用的肉羊品种。 与此同时,我国还引进多个肉羊品种,例如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杜泊、澳洲白、德 国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和波尔山羊等。这些引进品种除了作为新品种培育外,还经过与 地方品种杂交,形成多种类型的杂交群体。由于引种上缺乏宏观调控,使得我国引进的肉用种羊 品质参差不齐。虽然我国是养羊大国,羊存栏量、出栏量及羊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大 部分种羊场育种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育种技术力量不强,核心群体规模小,种羊质量参差不齐, 生产性能不高。总体而言,我国肉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仍然较低,羊肉生产仍以地方品种或细毛羊 杂种羊为主,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反刍和生猪、家禽、水产比较分析之:养殖环节生猪、家禽、水产的养殖环节分析在生猪养殖行业,全球生猪产业在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等方面日趋成熟,且标准化程度较高。以 美国为例,美国生猪产业的每窝产仔数指标已经 20 世纪 70 年代的 6-7 头,大幅攀升至近些年 的 10-11 头,MSY 指标也从 10 左右提高至 20 多。在家禽养殖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全球白羽肉鸡产业在肉鸡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等方面已经 较为成熟,且标准化程度较高。其中,肉鸡养殖周期从 1925 年的 112 天压缩至 40 天左右,料 肉比从 1925 年的 4.7 下降至 1.91,平均养殖死亡率从 1925 年的 18%下降至 3.8%,出栏肉鸡 的单只体重从 1925 年的 1.14 公斤/只提升至 2.63 公斤/只。在过去 20 年,国内肉鸡和生猪行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伴随着规模化 和标准化程度提升,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和养殖效率逐渐提升。2018 年下半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后,进一加速了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进程。在水产养殖行业,我国水产养殖受制于养殖水域资源分布和养殖户特性的影响,规模化趋势并不 明显。以淡水养殖为例,目前仍然个体养殖户占主导的池塘养殖为主,工厂化养殖方式占比较小。 相较于肉鸡和生猪产业,我国水产养殖大致呈现出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因地制宜、模式灵活 多样、养殖品种多样(全国水产养殖品种 260 多个),自然条件(水域分布、光照、降雨、水质、 气温等)对养殖影响程度较高等特征。此外,我国水产养殖主要是“研究开发一个品种、集成一 套技术、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模式,养殖品类不断丰富,养殖模式灵活多样,新品类养殖具有 强烈的技术指导需求。上述综合因素使得水产养殖户之间养殖过程管理和效益差别比肉鸡、生猪 大。反刍家畜的养殖环节分析在奶牛养殖行业,我国奶牛养殖主要有草地放牧方式、家庭农牧混合方式、集约化规模养殖等三 种方式。采取草地放牧或家庭农牧混合方式的一般是小农户,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则采取集约化规 模养殖方式,且大多由企业经营。2008 年之前,我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化进程比较平缓,奶牛存 栏 100 头以上的场户占比从 2002 年的 11.9%提升至 2008 年 19.5%。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以 后,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出现明显提速,奶牛存栏 100 头以上的场户占比从 2008 年的 19.5% 大幅提升至 2018 年的 61.4%。在奶牛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过程中,奶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 秸秆青贮、生产性能测定(DHI)、计算机智能牧场管理、疫病防控现代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 术等逐渐得到普及和应用,全部规模牧场实施机械挤奶,90%以上规模牧场采用全混合日粮 (TMR)饲喂,从而推动了我国奶牛行业单产从 2008 年的 4.8 吨大幅提升至 2019 年的 7.8 吨。虽然我国奶牛平均单产在最近 10 年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美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国 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与此同时,单产优势并不等同于全成本优势,奶牛使用年限和饲料成本等均 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受资源环境制约,我国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比奶业发达国家高 50%左右。以我国乳制品进口来源占比较大的新西兰为例,新西兰以放牧为主的养牛方式和高效 的家庭牧场经营模式降低了奶业生产成本,大幅低于我国规模牧场生产成本,在国际上处于较低 水平。此外,新西兰具备完善的修蹄、去角、配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动物福利立法,以及执 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控,奶牛平均使用年限可达 5-6 胎次,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奶牛生产成本。根 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我国 2019 年奶牛实际寿命为 4.4 岁,相当于 2.5 胎,与新西 兰等国家仍有差距。在肉羊养殖行业,我国传统肉羊养殖以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除了部分 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外,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肉羊产业从育种、繁殖、 饲养、生产管理到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较为缺乏,疫病防控难度大,饲料配方不 科学,尚未形成科学饲养和标准化管理,饲养标准和常规饲料的营养参数有待制定和推广。从养 殖模式上,我国肉羊养殖主要分为原生放牧、半舍饲、舍饲等三种养殖模式。随着畜牧业的现代 化发展和天然草场资源的日益紧张,我国肉羊生产方式开始逐渐从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养殖向规 模化、标准化舍饲方式过渡,科学的饲料配方和舍饲多羔绵羊新品种的选育等日益受到产业重视。在肉牛养殖行业,我国肉牛养殖的产业特征与肉羊养殖有诸多相似之处。我国肉牛饲养方式有放 牧、放牧+舍饲、舍饲等三种方式,主要以分散养殖、小规模养殖、个体养殖为主,集约化、规 模化养殖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养殖规模较小,行业整体规模化程度还不高。与此同时, 在肉牛胴体重和单位生产成本方面,我国肉牛养殖行业与澳大利亚等肉牛养殖先进国家相比,仍 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肉牛养殖业,无论是技术推广环节,还是养殖环节,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 才相对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得不到良好的推广应用,大部分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相对不高,技 术指导和改良提升空间较大。海外经验:反刍动物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要明显低于生猪、家禽美国和日本等海外国家的畜牧养殖业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规模化进程。以美国生猪产业为例,从 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进程出现加速现象,进入其发展史上最为快速的规模 化阶段,并在 2000 年代初期达到较高的规模化水平。然而,从畜牧养殖业内部来看,美国生猪 和家禽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要远高于反刍动物(奶牛、肉牛和肉羊等),而反刍内部则呈现出奶牛 规模化程度高于肉牛的特征。除了出栏规模占比数据外,美国农牧产品的合同养殖比例也可以提 供侧面的印证。我们曾经在此前的《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系列深度报告中 指出,合同养殖模式的全面推广在美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同 养殖销售的比例与规模化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从美国各个畜牧养殖品种的合同养殖销售比例来 看,生猪和禽类要远高于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内部的奶牛要高于肉牛。日本的畜牧养殖业也体现 出与美国类似的上述特征。我国畜牧养殖的发展趋势与美日同行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目前阶段,我国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规 模化程度和趋势要明显强于反刍动物(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行业,且反刍动物内部的奶牛 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和趋势要明显强于肉牛养殖。我们认为潜在的原因可能在于生猪和家禽的规模 化效益要比反刍高(我们在此前的《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系列深度报告中 也有所阐述)。以我国的生猪养殖和奶牛养殖为例,从经验数据的角度,国内生猪养殖的规模化 优势要高于奶牛养殖。因此,结合国内和海外畜牧养殖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我国反刍动物未来的养殖规模化程度将呈 现明显低于生猪、家禽的产业特征,商业性反刍饲料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反刍和生猪、家禽、水产比较分析之:消费环节与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在绝对量方面,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 差距,具有提升空间;在品类结构方面,我国肉类品种结构的均衡度明显偏低,猪肉在整个肉类 的占比相对较高,牛肉和羊肉的相对占比明显偏低。欧美发达国家牛羊肉在整个肉类中占比平均 达到 20%以上,日本和韩国也分别达到约 20%和 24%,我国约为 14%。在乳制品方面,我国乳 制品的人均占有量不到日本的 1/2,不到全球平均的 1/3。通过分析全球 173 个国家和地区的营养结构演进规律,我们发现,随着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动物蛋白消费趋于上升(直至达到饱和状态)。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以水产蛋白 消费为主还是以奶制品蛋白消费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其第一大动物蛋白的消费占比大多呈现下降 的趋势,而原先占比较小的其他种类动物蛋白的消费占比逐渐有所提升。总体上,动物蛋白消费 结构呈现出均衡化的趋势。例如,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动物蛋白消费结构中, 伴随着水产蛋白消费占比下降的是,牛羊肉、奶制品、禽肉、猪肉等这些原先占比较低的蛋白消 费的提升。美国、西欧、俄罗斯、巴西和南非过去几十年里动物蛋白消费结构中,伴随着奶制品 蛋白消费占比下降的是,禽肉或者水产等这些原先占比较低的蛋白消费的提升。结合全球营养结 构的演进规律,我们预计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我国人均肉禽蛋奶消费量仍有提升空间。与 此同时,随着营养均衡度需求的提升,我国牛羊肉、水产、禽肉和奶制品等相对占比将趋于上升。反刍和生猪、家禽、水产比较分析之:饲料环节反刍料和猪料、禽料、水产料的区域分布我国猪饲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广东、广西、山东、湖南、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和 辽宁,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猪饲料产量的 49%,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猪饲料的 75%。我国肉 禽饲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河北、安徽、江苏、福建、河南、四川, 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肉禽饲料产量的 65%,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猪饲料的 83%。我国蛋禽饲 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河北、山东、湖北、辽宁、广东、江苏、河南、湖南、安徽、山西,其 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蛋禽饲料产量的 48%,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蛋禽饲料的 70%。我国水产饲 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浙江、四川、江西、广西、山东,其 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水产饲料产量的 70%,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水产饲料的 85%。牛羊等反刍动物主要是草食性动物,养殖分布受牧草和秸秆等资源影响较大。我国牛羊等反刍动 物养殖产能和存栏主要分布在北方区域。我国羊肉产量前 10 大区域分别为内蒙古、新疆、山东、 河北、河南、四川、甘肃、云南、安徽、湖南,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羊肉产量的 55%,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羊肉产量的 76%。我国牛肉产量前 10 大区域分别为山东、内蒙古、河北、黑龙江、 新疆、吉林、云南、河南、四川、辽宁,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牛肉产量的 43%,前 10 大区域 占全国牛肉产量的 70%。我国牛奶产量前 10 大区域分别为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 新疆、宁夏、辽宁、陕西、山西,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牛奶产量的 60%,前 10 大省份占全国 牛奶产量的 82%。与反刍养殖产量分布格局相匹配,我国反刍饲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内蒙古、河北、辽宁、黑 龙江、山东、新疆、天津、宁夏、江苏、北京,绝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地区,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 国反刍饲料产量的 59%,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反刍饲料的 80%。反刍料和猪料、禽料、水产料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猪肉、禽肉、禽蛋、水产、牛奶 牛肉和羊肉等农产品的消费量和产量总体处于上升大趋势。我国猪肉产量从 1980 年的 1134 万 吨增长至 2018 年 5404 万吨,年均增速 4.19%;禽肉产量从 1980 年的 160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2239 万吨,年均增速 7%;禽蛋产量从 1980 年的 281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3309 万吨, 年均增速 6.52%;牛肉产量从 1980 年的 27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667 万吨,年均增速 8.59%; 羊肉产量从 1980 年的 44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488 万吨,年均增速 6.33%;牛奶产量从 1980 年的 114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3201 万吨,年均增速 8.93%;水产品产量从 1980 年的 450 万 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6840 万吨,年均增速 7.08%。截止 2020 年,我国工业饲料年产量达到 25276 万吨,其中猪饲料 8923 万吨、蛋禽饲料 3352 万吨、肉禽饲料 9176 万吨、水产饲料 2124 万吨、反刍饲料 1319 万吨。从结构占比来看,猪 饲料占总产量的 35.3%、蛋禽饲料占 13.26%、肉禽饲料占 36.3%、水产饲料占 8.4%、反刍饲 料占 5.22%。从 2010-2020 年过去 10 年的平均增速来看,猪饲料年均增长 4.14%、蛋禽饲料 1.09%、肉禽饲料 6.84%、水产饲料 3.52%、反刍饲料 6.12%。从工业饲料普及率来看,生猪约 为 75%、肉鸡和蛋鸡为 90%、水产为 30%多,反刍料不到 20%。反刍饲料总体呈现出占比小、 普及率低、增速高的特点。在反刍动物养殖中,对工业饲料的需求和依赖度由低到高的养殖模式 依次是放牧、半舍饲、舍饲。随着国内牛羊肉和乳制品人均消费量的增长、反刍动物舍饲和规模 养殖比例的提升,预计我国反刍饲料的行业容量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反刍饲料的竞争格局和海大集团的发展机会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信息,2020 年我国反刍饲料(商品饲料)十强企业分别为:禾丰牧业、 新疆泰昆、长春博瑞、天康生物、北京九州大地、大北农、北京永和荣达、江苏波杜农牧、内蒙 古正大、包头市北辰饲料。禾丰牧业 2019 年反刍饲料销量 44.8 万吨,反刍料市场份额 4.04%, 其中肉牛、肉羊饲料销量 20.35 万吨;大北农 2019 年反刍饲料销量 33.71 万吨,反刍料市场份 额 3.04%;天康生物 2019 年反刍饲料销量 19.72 万吨,反刍料市场份额 1.78%。另据饲料工业 信息网统计,长春博瑞 2019 年奶牛饲料销量 30 多万吨;九州大地 2019 年奶牛饲料销量接近 20 万吨;正大集团 2019 年奶牛饲料 20 多万吨。与猪料和禽料等大单品相比,由于反刍饲料在 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相对靠后,国内传统的大型饲料企业主要布局在猪料和禽料板块,在反刍饲 料板块涉足较少,反刍饲料的市场份额更多是被大量的中小型饲料企业瓜分,行业集中度低。 由于传统大型饲料企业把主要战略资源布局在猪料和禽料上,从而使得其在反刍饲料品类上的研 发和技术服务投入不足。与此同时,众多中小型反刍饲料企业又由于自身规模实力的不足,也难 以在研发上做较大投入,从而使得反刍饲料市场参差不齐,产品的显性化、数据化程度较低,行 业未来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AndMarkets发布了2020-2025年饲料酵母市场的增长、趋势和预测报告,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4.2%。亚太地区复合饲料产量和使用量的增加以及工业化牲畜产量的增加将成为推动预测期内全球饲料酵母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动物饲料中最常用的酵母种类是各种啤酒酵母菌株。酵母用于家禽饲料的市场份额最高,其次为猪饲料。非洲猪瘟在中国的发病率和迅速蔓延对该地区的饲料生产产生了影响,继而影响了饲料酵母市场。由于中国是全球猪肉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减少近2000万吨影响了全球饲料酵母市场的增长。主要市场趋势酵母在家禽饲料中使用增加在肉鸡和蛋鸡的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成分非常高。这种高蛋白质、高能量日粮会导致家禽肠道健康问题。向家禽饲料中添加酵母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并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禽肉产量。已观察到酵母和益生菌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帮助肉鸡增重并提高产量,从幼禽阶段采用这种日粮效果更明显。尽管活酵母主要用于由玉米和大豆制成的家用饲料中,但其他形式的酵母广泛应用于复合饲料中。按动物类型划分,家禽饲料在全球饲料酵母市场中占最大市场份额。据估计,家禽饲料占全球饲料酵母消费量的近40%。随着家禽产量逐年增长,且日益注重禽类生产率和增重,预计家禽饲料酵母市场将在预测期内迎来强劲增长。亚太地区保持持续增长由于对肉类和肉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亚太地区越来越重视畜牧生产的工业化。农民也越来越意识到为牲畜提供最佳营养的必要性,拉动酵母等饲料添加剂使用量增加,以改善动物的生产率和健康。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饲料酵母生产国,过去三年的年平均产量为8万公吨。随着公司和政府加大研发支出,亚太地区饲料酵母市场有望在预测期内实现强劲增长。竞争格局全球饲料酵母市场分散,全球和地区领先企业与本地企业竞争激烈。全球饲料酵母市场的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ADM、泰高(Nutreco N.V.)、奥特奇(Alltech, Inc.)、拉曼(Lallemand,Inc.)和莱博(Leiber GmbH)等。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报告,2019年用于动物饲料的蛋白水解产物市场估计为6.1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8900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5%。(美通社)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1、美国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2、日本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4、以色列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FS:Page]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1、粮食种植面积分析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11303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了约31万公顷(合约472万亩)。2011-2017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2、粮食产量情况分析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61625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19万吨(104亿斤)。2016年的粮食生产虽然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连续4年站上了1.2万亿斤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2011-2017年中国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3、农业总产值2016年,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1.21万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3万亿元,林业总产值4631.6亿元,牧业总产值3.17万亿元,渔业总产值1.16万亿元。2011-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更加突出。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较为有限,依靠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任务艰巨。五、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1、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2、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3、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4、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5、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十二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斐然,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亮点。六、中国现代农业领先企业分析1、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并于1998年3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公司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放心企业、2016全国十大领军饲料企业、主体信用等级AAA、中国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项目企业、2017福布斯全球2000强等荣誉称号。2016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3亿元。2013-2017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水产预混料、水产配合饲料和畜禽配合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逐步向动物保健产品、规模养殖和优质苗种领域拓展业务的高科技型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和畜禽饲料、优质水产动物种苗、动物保健品和生物制品、生猪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并向客户提供苗种、动保、技术、服务等养殖过程的整体解决方案,以保证客户全程健康养殖。具体产品主要包括鸡、鸭、猪、鱼、虾等饲料,虾苗、鱼苗,及养殖过程中所需的保健品、疫苗等。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85亿元,同比增长6.33%;利润总额10.44亿元,同比增长5.57%。2013-2017年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3、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21日,于1998年11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公司位于具有“绿色国际港”之称的京郊顺义区。下设六家分公司、十八家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果树种植、加工及销售;白酒生产与销售;肉食品加工与销售;良种繁育;肥料开发与销售;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相关多元化大型企业。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9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为5.45亿元。2013-2017年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七、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分析1、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作出部署,并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网络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农业农村渗透融合,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快,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2、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看,加快破解发展难题,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对接产销、提升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核心生产力的作用。农业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规模效益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化路子,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集聚放大单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效益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充分发挥“互联网+”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的作用。同时,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基础相当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亟待提升。客观上,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各级农业部门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待深化,关心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基础条件建设亟待加强。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农业物联网产品和设备还未实现规模量产,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接入能力还较低。科技创新亟待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物联网生命体感知、智能控制、动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尚未攻克,技术和系统集成度低、整体效能差。农业信息化学科群和科研团队规模偏小,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低。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管理职能和机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尚未破题,市场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需探索完善。市场服务和监管制度、软硬件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73%的受访者报告称,他们的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测试或使用饲料添加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或替代解决方案。WATT国际传媒的年度《家禽饲料和营养调查》对影响全球家禽业的宏观趋势进行审视,通过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以期从家禽生产者、营养学家和饲料制造商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的方式中管中窥豹。2021版《家禽饲料和营养调查》涵盖了来自全球各地560名受访者的看法。超过一半的调查参与者是营养学家、顾问和兽医;16%的受访者从事活禽生产管理或拥有家禽养殖场。这次调查主要集中讨论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和粮食价格波动的持续影响。然而,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无抗(ABF)家禽生产和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AGPs)添加剂替代品带来的挑战仍然是热门话题。新冠肺炎和非洲猪瘟的影响当被问及公司在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而面临的主要困难时,调查受访者(66%)指出,供应链中断对他们的业务构成了最大的挑战。除了新冠肺炎大流行带来的员工安全挑战(57%)外,供应链中断(66%)、商品价格波动(55%)和订单取消/失业带来的业务损失(40%)加剧了2020年家禽和饲料公司的负担。此外,通过确保受访者防护设施(PPE)和设定社交距离来确保员工安全被认为是业务发展的第二大障碍(57%)。与此同时,商品价格波动(55%)、由于市场不确定性而失业或订单取消(40%)和预算削减(34%),依次分别排列在受访者所认为的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前5大压力来源的后三位。在2021年,38%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其饲料产量将增加,40%的受访者认为其饲料产量将和2020年一样,保持不变。26%的受访者认为,自2018年年中以来,一直困扰中国和东南亚猪群的非洲猪瘟(ASF)疫情是他们提高2021年的家禽产量的助力;13%的受访者认为这将有助于2021年饲料添加剂销量增加。大多数调查对象称没有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但26%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他们在2021年扩大家禽生产的原因。同时,12%的受访者认为非洲猪瘟病毒将是他们2021年饲料产量下降的罪魁祸首。2021年盈利前景从2020年开始,调查对象认为未来一年的前景没有前几年那样乐观,不到40%的受访者认为盈利会有所改善,28%的受访者认为盈利会减少,33%的受访者认为利润将保持持平。例如,与2019年相比,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盈利能力会提高。不到40%的受访者对公司2021年的盈利能力持乐观态度,但比2019年下降10%,而这一数字恰恰反映了公司营收前景欠佳。52%的受访者认为,2021年原材料成本将增加5%至10%,18%的受访者预计将增加10%或更多,几乎没有受访者认为谷物价格会下降。努力减少和禁用抗生素的生产趋势仍然是饲喂方案面临的最大挑战。当被问及2021年他们的业务所面临的主要 挑战时,85%的受访者认为谷物成本及其质量 (68%)是他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事实上,52% 的受访者预计2021年的谷物成本会增加1%到 5%;18%的受访者担心今年谷物成本会增加10% 以上。只有5%的受访者持乐观态度,认为谷物成 本将保持与2020年相同的水平。63%的受访者认为,不断上涨的饲料添加剂和微量元素价格将成为他们面临的第三大挑战, 与供应链风险(60%)紧密相关,这也是他们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排在第四位的问题是,家禽和饲料生产商(60%)预计2021年的利润率将会收紧或减少。抗生素减量及禁用带来的挑战当被问及哪些家禽生产趋势对其饲料成本和配方方案的影响最大时,38%的受访者称抗生素限令对2021年生产的影响最大。16%的受访者指向慢生型肉鸡生产。在2021年的调查中,65%的参与者报告称他们的家禽养殖中有一定的无抗生产比例,25%的受访者说他们已达到100%无抗生产。根据调查,32%的受访者称无抗家禽的饲料配方成本比传统配方高出1%到5%;1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无抗饲料成本增加了5%到10%。相比之下,15%的受访者指出,如果没有无抗生产,他们公司的配方实际成本更低;11%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情况将保持不变。在他们看来,在向无抗家禽生产的过渡中所面临的挑战可以归因于他们在饲料添加剂替代品选择中获得的不同效果(40%)。此外,饲料添加剂的成本(35%)、与禁用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相关的损失以及改变农场生产水平的困难(25%)使工作进一步复杂化。受访者注意到,一旦减少使用抗生素或停止使用,鸡群中坏死性肠炎(55%)和球虫病(49%)的发生率会增加。由于禁止或减少家禽饲料中的抗生素使用,受访者指出,坏死性肠炎(55%)、球虫病(49%)和坏疽性皮炎(39%)发病率增加。探索生长促进剂替代品73%的受访者报告称,他们的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测试或使用饲料添加剂作为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替代品或替代解决方案。为了重新获得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所提供的生产收益,受访者将不同的饲料添加剂添加入家禽日粮以弥补差距。益生菌(65%)和有机酸(62%)被列为最受欢迎的生长促进剂替代品,其次是酶(58%)和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51%)。益生菌和有机酸—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菌株联合使用时—在无抗日粮中是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15%的受访者认为酶作为生长促进剂替换解决方案是无效的。受访者称,有机酸(81%)、益生菌(81%)和益生元(69%)是最有效的饲料添加剂替代品。65%的受访者认为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和精油是有效的;然而,2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无法评判这一类添加剂的功效。与2020年相比,受访者表示2021年将增加益生菌(59%)、益生元(50%)和精油(49%)的使用量。28%的受访者将减少亚治疗性和治疗性抗生素(26%)的使用。2021年家禽饲料和营养调查了全球各地560位家禽和饲料行业利益相关者的意见。WATT国际传媒特别报告旨在确定过去12个月里影响行业的这些外部趋势。这次调查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进行。参与者包括:营养学家:26%顾问:13%兽医:18%一般管理者:5%家禽农场的所有者/养殖者:9%现场生产管理者:7%市场营销和销售者:10%饲料厂/工厂操作员:3%公司的质量控制员和采购代理及其他人员:9%调查来自于:拉丁美洲:38.5%美国/加拿大:17%亚太地区:18%欧洲:12%非洲:10%中东地区:4.5%所属部门:顾问/兽医/营养师:32%肉鸡生产公司:13%饲料制造厂:15%蛋鸡生产公司:10%饲料添加剂制造/分销公司:10%育种场/孵化场:6%预混料厂:5%火鸡/鸭生产公司:1%家禽加工厂:1%其他:7%节选自《国际家禽》3/4月 第九十八期
一、会议背景2020年,非瘟疫情影响余波未平,新冠疫情突至,饲料禁抗落地,原料涨跌跌宕起伏。但同时,养猪业逐渐走出低谷,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逐渐受控的形势,行业交流与市场活动在第三季度逐渐复苏,饲料禁抗政策在生产实践落地,取得的进展和影响都逐渐显现出来。展望前路,养猪业战胜非瘟疫情还在路上,饲料禁抗实践仅仅迈出了第一步,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多边单边博弈持续,寒冬数九,春暖有望,需要盘点分析、展望来年、碰撞交流、有效行动。年末岁尾,我们将举行2020饲料行业信息网年会,梳理2020,放眼来年,并向全行业分享《2020饲料替抗方案汇编》、推出《2020中国饲料与养殖市场年度报告》及现场主题报告,邀请“绿养先踪”、“颐和青年奖”、“中国好饲料2020”等活动中的优秀代表和典型案例,为你破局带来思路、工具、伙伴。二、会议主题盘点 展望 行动 突破三、会议组织主办单位: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联合主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德国农业协会(DLG)协办单位:青岛润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协办单位:征集中......支持媒体: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中畜传媒、猪易传媒、中国养猪网、猪场动力网、搜猪网、莱伽传媒、博亚和讯、赛尔传媒、爱猪网、畜牧人、豆粒app、猪兜融媒体、猪OK传媒、畜牧大集网、艾格农业、农牧前沿、《饲料工业》、《规模猪场》、《饲料研究》、《国外畜牧学—猪与禽》四、会议安排会议时间:2021年1月27~28日(26日全天报到)会议地点:广州华钜君悦酒店会议规模:500人参会对象:1、中国好饲料活动参与企业代表;2、饲料企业领导、采购领导、技术/研发总监、配方师,养殖企业老板、原料供应商等;3、业内外其他相关精英。五、会议内容及拟定报告主题(拟邀报告嘉宾确定中)(一)行业形势回顾与展望1、2020年畜牧生产形势回顾及发展方向2、2020生猪产销数据与后续形势3、生猪期货上市与对行业格局带来的影响4、饲料与养殖市场报告纲要:趋势与数据分析5、非瘟防探阶段性总结:防控思维与模式6、2020中国玉米市场回顾及2021年分析和预测7、全国大豆市场供需及2021年趋势分析和预测8、饲料与养殖市场回顾总结及2021年展望报告9、更多报告主题:征集中.........(二)禁抗、非瘟背景下饲料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1、挑战与机遇叠加的一年辞旧迎新,所思、所感、所想2、商品饲料发展还有多少机遇和空间?3、养殖与饲料一体化企业发展与规划4、大原料成本高涨情况下,地缘性原料的开发及应用探讨5、降低造生猪造肉成本的实践与思考6、饲料禁抗中,典型替抗方案应用与探讨7、更多报告主题征集中.........(三)好饲料讲坛2020报告主题确定中.........(四)互动主题1、当前饲料国际业务的困局与破局2、得失成败:饲料禁抗落地进行时(五)中国好饲料2020颁奖典礼及答谢晚宴六、收费标准及付款方式1、2021年1月10日前报名参会费为1800元/人,现场报名一律2200元/人。3、参会费用包含会务费、资料费、餐费,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仅有提前汇款者,现场才能拿到发票七、汇款账户(会务费专用)公司名称:北京利丰恒远科技有限公司开 户 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农大南路支行帐 号:11052701040003618(注:汇款后请务必及时联系我们,核对单位名称,姓名及电话)八、联系方式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种植:粮价存在上涨可能 关注涨价周期机会1.1. 新冠引发粮食担忧 涨价预期驱动板块 粮食安全担忧驱动种植板块上行。近日种植板块表现较好,相关标的, 北大荒、苏垦农发以及种业板块均有较好的涨幅。我们认为,种植板块 主要驱动力为:新冠疫情全球进一步发酵,3 月下旬开始全球多个国家 表示禁止相关农产品出口,引发市场粮食安全担忧,涨价预期驱动种植 链上行。全球主要粮食库存充足,不存在大幅涨价的基础。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新 种植技术的推广,全球粮食总产量维持上行趋势,目前全球主要农产品 的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高位。单纯从基本面分析,全球不存在粮价的大 幅上涨的基本面。新冠疫情可能造成阶段性的粮价上涨。如果疫情在上半年见到拐点,预 计农产品价格会迎来温和上涨,原因在于流通端限制导致供给结构性不 足,以及疫情下囤货需求阶段性提升,但考虑到较为充足的库存,预计 基本面支撑的上涨幅度有限。如若疫情拐点持续未见,农产品价格可能 有进一步上涨可能,原因在于疫情对于供给端影响将从流通转向生产, 同时货币宽松的背景下,避险需求可能提升导致资金涌入农产品,推升 农产品价格。 1.2. 涨价利好整个产业链 精选种植与种子板块 粮食涨价更利好种子和种植板块。粮食是典型的大宗周期品,粮价上涨 一般利好上游与种植利润,下游加工企业一般会承担部分涨价空间,利 润短期承压。涨价带动的涨价,我们重点看好上游的种子和中游的种植 板块。其中,种子公司受下游粮食价格影响很大,粮食价格上涨有助于 提高单亩种植受益,提升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考虑到种子在农资投入中 占比小,因此粮价上涨农户更倾向买好种子,头部种子企业迎量价齐升。2. 口粮:国内供给充足 国际关注出口国疫情 口粮国内供给充足,不存在大幅涨价的基础。口粮主要涉及大米和小麦, 国内口粮基本实现自主化,不存在进口依赖:1)稻谷 2019/2020 年期初 库存 1.72 亿吨,预计产量 1.99 亿吨,消费量 1.97 亿吨,期初库存消费 比高达 86%;此外稻谷贸易比不到 2%,无进口依赖。2)小麦 2019/2020 年期初库存 0.69 亿吨,预计产量 1.18 亿吨,消费量 1.12 亿吨,期初库 存消费比高达 63%;此外小麦的贸易比不到 3%,无进口依赖。考虑到 稻谷主要出口国越南已经禁止大米出口,口粮流通存在进一步中断可能, 需关注主要出口国疫情防控情况。 2.1. 国内:大米与小麦供给充足 春耕受疫情影响不大 2.1.1. 口粮供给较为充足 国内无需担忧供给问题 大米供给较为充足,国内无需担忧供给问题。国内一直对水稻的种植有 最低收购价补贴保护,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2017 年最低收购价虽有下 调,种植面积有所降低,但由于国内种植技术的提升,总产量依然维持 较高水平。根据天下粮仓预估,2019/2020 年度,国内稻谷年度产量约 为 1.99 亿吨,年度总消耗量约为 1.97 亿吨,期初库存约为 1.72 亿吨, 库存消费比高达 86%;进出口方面,2019/2020 年度国内进口预计为 250 万吨,贸易比 1.3%,没有进口依赖。小麦库存维持高位,国内粮食安全。根据天下粮仓预估,2019/2020 年 度,国内小麦年度产量约为 1.18 亿吨,年度总消耗量约为 1.12 亿吨, 期初库存约为 0.69 亿吨,库存消费比高达 62%;进出口方面,2019/2020 年度国内进口预计为 350 万吨,贸易比 3%,没有进口依赖。2.1.2. 春耕不受疫情影响 国内供给有保障 国内春耕受新冠疫情影响有限,国际种植需要暂时影响有限。根据农业 部披露,截至 3 月 26 日,全国春播粮食 7480 多万亩,完成意向种植的 8%,进度同比快了 0.6 个百分点。早稻育秧已近七成,栽插 1600 多万 亩,育秧进度快了 1.6 个百分点,栽插进度快 2.9 个百分点。国际种植, 尚有不确定性,目前影响有限。2.2. 提防口粮贸易流通 关注南亚与东南亚疫情 全球大米库存消费比达到近十年高点,前五大出口地区占全球总出口量 的 71%。根据 USDA 数据,2019 年全球大米总产量 499 百万吨,年度 消费量 492 百万吨,年度出口量为 44 百万吨,其中,期末库存消费比 为 37%,处于近十年最高水平,库存储备较为充足;大米主要出口国为 印度、泰国、越南、美国、中国,其出口占全球比例分别为 24%、17%、 16%、7%和 7%,合计占全球出口比例的 71%。全球小麦库存储备较为充足,前四大出口地区占全球总出口量的 64%。根据 USDA 数据,2019 年全球小麦总产量 765 百万吨,年度消费量 755 百万吨,年度出口量为 184 百万吨,其中,期初库存消费比为 37%,处 于历史较高水平,库存储备较为充足;小麦主要出口国为俄罗斯、欧盟、 美国和加拿大,其出口占全球比例分别为 19%、17%、15%和 13%,合 计占全球出口比例的 64%。重点关注粮食主要出口国的疫情防控情况。考虑到大米与小麦均为口粮, 价格走势相似,因此我们以大米出口流通为研究对象。全球水稻接近90% 的种植面积在亚洲,其中东南亚与南亚是全球大米的主要出口地区。预 判口粮是否会受新冠疫情影响,重点关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疫情。目前, 印度疫情确认数量均未见到拐点,越南(东南亚代表国家)有所企稳, 但仍需进一步观察,考虑到越南已经阶段性禁止农产品出口,后续价格 影响还需重点关注。3. 玉米:2020 年供给趋紧 价格易涨难跌中国是世界上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产量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为 5 亿亩,每亩产量约为 400 公斤,总产量约为 2 亿 吨。国内玉米的优势种植区域为北方春玉米区(45-50%)、 黄海夏玉米 区(30-35%)和西南玉米区。消费方面,玉米是最重要的饲料原粮,饲 料消费一直占饲料原粮的 60%以上;除此之外,玉米的工业消费也较大, 主要用于乙醇和深加工等,直接食用消费占比不足 10%。玉米维持紧供给,2020 年价格易涨难跌。供给方面,国内玉米从 2016 年开始供给侧改革,玉米临储库存逐年下降,目前临储期初库存已经回 归低位。此外,2020 年玉米种植面积仍可能维持下滑,草地贪夜蛾虫灾 可能会造成玉米减产可能性,因此 2020 年玉米产量有可能低于预期。 需求方面,畜禽存栏环比提升,饲料带动玉米需求好转。因此,我们认 为 2020 年玉米维持紧供给,价格易涨难跌。 3.1. 供应端:库存继续下滑 产能存在下滑可能 临储库存回归正常,玉米价格不再受临储库存压制。根据国泰君安期货 团队研究,经过 2019 年拍卖之后,临储玉米结余库存只有 5600 万吨左 右,并且都是 2015 年玉米,属于超期存储玉米,预计 2020 年将完成临 储玉米去库存任务。考虑到 2016 年初,临储超 2 亿吨多的库存,国内 临储库存已经回归正常。 目前社会库存水平不高,潜在利好玉米价格。2019 年玉米价格低迷,企 业都以随用随采库存策略为主,目前社会库存水平不高、需求有逐渐好 转迹象,预计只要 2020 年拍卖底价价格调整合理,玉米价格继续跌破 临储拍卖底价概率不大,有利于未来玉米价格反弹。2020 年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形势严峻,有可能造成供给波动。国内玉米 接近 5 亿亩的种植面积,从农业部近日发布的《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 案 》来看,2020 年草地贪夜蛾疫情防控严峻,主要表现:1)虫源基数 大,虫源累计明显高于 2019 年,是 2019 年同期检测数量的 90 倍;2) 北迁时间提前,预计 2020 年同比 2019 年北迁提前 1 个月;3)发生面 积大,根据农业部测算,草地贪夜蛾涉及玉米种植面积达到 1 亿亩,潜 在威胁 2 亿亩。3.2. 需求:畜禽存栏稳步上行 饲料提振玉米需求 畜禽存栏稳步上行,饲料提振玉米需求。2019 年生猪受非洲猪瘟疫情影 响产能大幅度去化,根据农业部数据,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一度减少超 40%。随后生猪价格迎来周期反转,2019 年 10 月底生猪价格达到历史 高位,猪价超过 40 元/公斤。受替代品影响,白羽鸡迎来替代消费高峰, 白羽鸡价格也创历史高位。当前,畜禽养殖盈利高企,养殖户养殖积极 性高,整体存栏稳步提升。考虑到饲料是玉米需求的主要来源方,提振 玉米需求。2020 年国内玉米新作产需缺口会放大,价格易涨难跌。根据国泰君安期 货汇总农业农村部、USDA、天下粮仓、中国汇易的玉米平衡表,整体来 看市场认为新作 2019/20 年度国内玉米产需缺口有扩大趋势。从具体数 据来看,农业部和 USDA 认为国内玉米产量-需求缺口约 1000-2000 万吨; 而天下粮仓和中国汇易预估玉米缺口达到 5000 万吨左右。虽然上述机 构对于玉米产需缺口具体数据预估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从趋势来看 2019/20 作物年度玉米缺口均是以扩大为主。3.3. 国内玉米自给自足 进口冲击可忽略 国内玉米贸易比不到 3%,进口冲击不大。国内玉米一直有进口配额保 护。因此,每年国内玉米进口量仅为 400 万吨左右,相对比我们每年 2 亿多吨的消费量来看,贸易比(进口占消费比例)不到 3%,影响较小。玉米主要出口国未见疫情拐点。全球玉米出口国主要为美国、巴西和阿 根廷,三国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 60%以上。全球玉米价格走势主要取 决于主要出口国疫情防控情况以及疫情防控不及预期带来的封关,可能 会造成全球玉米供应链短期中断,进而引起价格上涨。从目前来看,美 国、巴西等主要出口国疫情确认数量均为见到拐点,影响如何需要进一 步观察。4. 白糖:牛市周期起步 多因素支撑未来糖价上涨4.1. 国际出现产需缺口,推升国际糖价 4.1.1. 全球:产需缺口首现,供需形势趋紧 牛市周期前夕,反转已至。全球糖产量连续 3 年大于需求,根据 USDA 预测,2019 年全球糖库存达到 5505 万吨,进入 2019/20 榨季,全球糖 产量下滑至 1.74 亿吨,总消费量约 1.76 亿吨,出现自 16/17 榨季后的首 次产需缺口,而根据 ISO 预测,19/20 榨季产需缺口将达 944 万吨,为 过去 11 年来最高水平,甚至部分机构预测产需缺口将超过 1000 万吨, 19/20 榨季出现确定性产需缺口,为糖价后续上涨奠定了基础。产量结构方面:18/19 榨季印度成为第一大产糖国,目前产量前五的国 家(地区)为印度、巴西、欧盟、泰国和中国,合计产量达全球的 60%, 19/20榨季由于印度大幅减产和巴西小幅增产,巴西重归产糖第一大国。 根据 USDA 预测,2019/20 榨季,五大主产国产糖量减少约 600 万吨(根 据北方商品最新统计数据,前五大产糖国糖产量减少量超过 1200 万吨)。 其中,印度作为 18/19 榨季的第一大产糖国,预计 19/20 榨季产量下降 至 2750 万吨,下降约 780 万吨,同比下降约 22%,成为本轮国际糖价 上涨的主要动因之一。库存方面:库销比与糖价呈显著反向关系。根据 USDA 预测,19/20 榨季库销比从 2018/19 榨季的 31.59%下滑至 19/20 榨季的 28.25% ,同比 下滑 10.57%。库销比仅次于 2016 年的低点,从而推动国际糖价升高。4.1.2. 巴西:出口供给新低,糖醇比有望回升 糖产量略降,出口新低。根据 USDA 预测,2019/20 榨季巴西糖产量降 至 2935 万吨,同比下滑 0.51%。同时巴西糖出口量降至 1862 万吨,创 13 年以来新低,较 17/18 榨季下降 33.97%。乙醇用蔗比例是影响巴西糖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巴西制糖成本约 15 美分/磅,现金成本约 13 美分/磅,我们认为巴西产糖量需关注因素分 三种情况: (1)糖价低于 13 美分/磅:糖价低于现金成本,如果此时乙 醇折糖价格也低于 13 美分/磅,会引发巴西甘蔗减产;( 2)糖价低于 15 美分/磅:糖价低于制糖生产成本时,主要关注糖醇比;( 3)糖价高于 15 美分/磅:糖价高于制糖成本,榨糖可获利,蔗农可能增加甘蔗种植 面积,关注糖醇比与甘蔗种植面积。国际油价超低位,糖醇比有望回升。截止 3 月 16 日,2019/20 榨季巴西 糖用蔗比例约 34.38%,历史最低。但受到国际油价超低位影响,乙醇价 格迅速下跌。目前,乙醇均价折合糖价约为 11.37 美分/磅,相比于 2019 年 12 月,下降了近 40%。根据北方商品数据,市场预期 20/21 榨季巴西糖醇比会回升到 46%的高位,因此国际糖价应声下跌到 11 美分/磅的低 位。受新冠疫情影响,长期缺口与短期供给增量博弈。截止 3 月 31 日,巴 西当日新增确诊病例增至 1233 例,累计确诊病例 5812 例,死亡病例 202 例。短期而言,受新冠疫情影响巴西部分地区封城封路,燃料需求量急 剧下降,多家能源巨头公司宣布减少从糖厂采购的乙醇数量,乙醇价格 下行压力极大,或导致食糖产量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3 月 30 日,原 糖价格指数跌至 10.86 美分/磅。由于疫情与油价的不确定性,糖价持续 维持 11 美分/磅的低位,如果这一低位持续,巴西将陷入糖醇皆亏的经 验状态,将引发巴西甘蔗减产,从而将导致后续糖周期超预期。此外, 如果疫情超预期,将影响巴西港口运行,导致巴西糖出口短期骤降。4.1.3. 印度:印度糖产量大幅下滑,出口预计紧缩 印度糖产量大幅下滑,是本次糖周期景气度向上的核心因素。受自然灾 害影响,印度新榨季减产。根据北方商品统计,截止 3 月 27 日,印度 19/20 榨季糖产量 2650 万吨,同比减少-19.6% 。新榨季印度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1)三大主产区中,马邦与卡邦受干旱影响,甘蔗种植面积下 降约 20%,但后续的强降水又使甘蔗单产与含糖量下降; (2)此外,临 近榨季,马邦发生洪涝灾害,致使榨季推迟约 1 个月; (3)部分入榨甘 蔗被洪水侵蚀,不仅使甘蔗糖分进一步损失,还导致开榨后半数糖厂无 法开工。新冠疫情下,港口与糖厂劳工缺乏,出口量紧缩。截止 4 月 1 日,印度 当日新增确诊病例 38 例,累计确诊病例 1657 例,死亡病例 50 例。3 月 24 日,印度宣布全国性封城 21 天以抑制新冠疫情传播,封城期间所有 商店、工厂、车间等都将关闭。同时根据印度糖业进出口公司 ISEC 公 告,,受 21 天封城令影响,糖企工人返工困难,已无法正常运转。此外, 尽管港口尚未封锁,但目前港口缺乏劳工,预计印度 2019/20 榨季糖出 口量将低于 500 万吨的预计出口量。4.1.4. 泰国:极端天气影响下,泰国糖产量减少近半 极端天气影响,泰国糖产量超预期下滑。值得注意的是,泰国目前正面 临 40 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严重影响了甘蔗收成。根据北方商品数据, 泰国 2019/20 榨季糖产量 830 万吨,同比下降 43%,而此次干旱也严重 影响了 2020/21 榨季的甘蔗种植,预计 2020/21 榨季泰国糖产量仍将位 于低位。值得注意的是,泰国糖出口占比极高,根据 USDA 数据,18/19榨季泰国糖出口量占全球糖产量的 5.17%(印度 2.61%), 本次泰国糖减 产加剧了国际糖供给的紧张态势。此外,截止 3 月 31 日,泰国当日新 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01 例,累计确诊病例 1771 例,死亡病例 12 例。 目前,泰国部分地区已对商铺实行宵禁,若疫情再度升级,不排除泰国 采取封城等方式减少人员流动,从而对糖厂生产和出口产生影响。4.2. 国内各产区小幅减产,贸易受疫情冲击或有所下降 4.2.1. 国内各产区小幅减产 供给端:国内各产区小幅减产,预计国内糖产量小幅减产至 1030 万吨。 在国内种植面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19 年天气干旱、虫害原因导致广 西、云南等主要产糖地甘蔗减产,产糖率提高部分弥补产量减少。第一 季度本是食糖生产的旺季、销售的淡季,但受开工影响,对甘蔗运输和 糖生产造成了影响,预估产糖量或有所下调。需求端:由于肺炎疫情影响,春节期间餐饮业消费直接腰斩,食品和饮 料制造行业终端库存积压,复工时间推迟,供需两弱的情况还将持续一 段时间。目前虽有部分餐饮企业复工,但是需求仍然相对疲软。目前由 于爆发时期刚好是传统的消费淡季,预计对于食糖夏季销售旺季的影响 不会太大,这或将进一步弥补消费端减弱给糖价带来的负面影响。4.2.2. 边际成本定价,糖价有超预期的可能 我们认为国内糖价是由国内糖供给的边际成本决定。国内糖需求约 1500 万吨,无法单靠国产糖或进口糖满足,因此决定糖价的核心在国内自产 糖和配额外进口糖两个边际供应量。其中供应方面,配额内进口糖:配 额内进口糖成本约 3000 元/吨,征收 15%的关税,配额内进口量 194.5 万 吨。国内生产糖:目前国内制糖现金成本 5100 元/吨,形成了国内现货 糖价底部,托底糖价;完全成本平均为 5700 元/吨,最高完全成本约 6300 元/吨,国内糖产量约 1030 万吨。配额外进口糖:目前需征收 85%的关 税,进口成本约 4700 元/吨,5 月 22 日后关税税率下调至 50%,成本约 为 3900 元/吨。由糖行业协会发放进口许可证来分配配额外进口量,配 额外进口量约 200 万吨。国储糖:由糖业协会制定供需平衡表,根据整 体供需缺口进行拍卖,保证国内供需平衡。4.2.3. 食糖进口量稳定,贸易受疫情冲击或有所下降 国产糖减产,进口短期受阻,糖周期有望超预期。根据 USDA 预测,国 内需求量约 1580 万吨,与 18/19 榨季基本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 糖的需求量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USDA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进口 糖占国内糖总消费量的 25.95%。疫情对食糖贸易产生了影响,对于我国 这样的净进口国来讲,后续进口如果受阻,国内自产糖将弥补不了国内 产需缺口,如果出现类似状态,国家有望通过抛储的方式来抑制价格上 涨,但即使国储糖抛储,预计国内价格还将超预期上涨。5. 大豆:新冠疫情有影响全球大豆种植和贸易的可能5.1. 新冠疫情可能会影响主产国大豆的生产、贸易 5.1.1. 全球:产需缺口首现,供需形势趋紧 根据 USDA 预测报告显示,19/20 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 3.42 亿吨,同比 下滑 4.7%;19/20 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需求量为 3.5 亿吨,同比增长 2.1%。 贸易方面,USDA 预测报告显示,2020 年全球大豆出口 1.52 亿吨,同 比增长 2.39%。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确诊人数持续增加, 疫情的严重性和传染性不排除对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等大豆主产 国的生产、贸易造成影响,未来可能影响全球大豆的供应结构。产量结构方面:大豆主要生产国的大豆产量分别为巴西 1.26 亿吨、美国 9684 万吨、阿根廷 5400 万吨、中国 1810 万吨,占全球产量的 86.3%; 中国为全球大豆的主要消费国,2020 年预测消费 1.04 亿吨,约占全球 消费需求的 30%。5.1.2. 美国:2020 年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低于预期 目前,美国成为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截止 2020 年 3 月 31 日, 美国已累计确诊 18.98 万人、累计死亡 4086 人、累计治愈人数 7136 人,死亡比例呈上升趋势。为应对此次新冠疫情传染扩散,美国总统特朗普 于 3 月 13 日宣布美国因疫情进入紧急状态,并相继发布对外旅行禁令、 “保持社交距离”指令等。美国多个州也采取各种控制措施:要求市民 除生活所需“基本”活动外,待在家中不要外出,违者将受到处罚;关 闭一些“非必要营运”场所;关闭一些学校并改为视频授课;鼓励员工 远程办公等。根据 3 月 USDA 月度供需报告显示,预期 2019/20 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仍 为 9684 万吨,消费需求量为 6076 万吨。但是,美国作为大豆的主要生 产国,国内严重的疫情可能会影响大豆未来的产量供应,美国农业部最 新公布 2020 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 8,351 万英亩,低于 3 月 23 日 公布的种植意向,也低于 8,486.5 万英亩的市场预期,因此后续不排除 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美国大豆生产产生影响。 5.1.3. 巴西:新冠疫情下,大豆贸易短期可能受到影响 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作为拉丁美洲受此次疫情影响较为 严重的国家,截止 2020 年 3 月 31 日,巴西已累计确诊 5717 人、累计 死亡 201 人、累计治愈人数 0 人。面对此次具有高传染性的新冠疫情, 巴西于 3 月 20 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巴西最大的州和城市为防止疫情 快速扩散也采取了封锁措施,多地停工停课。供给端,产量方面,根据 3 月 USDA 月度预测显示,2019/20 年度的巴 西大豆产量增长至 1.26 亿吨,供给相对充足。但巴西包括桑托斯港、 帕拉那瓜港和里奥格兰德港在内的主要港口船只的装货和卸货工作虽 继续正常进行,但受疫情影响主产区装运以及出口装船近期来逐渐放缓, 3 月份大豆到港量仅为 482 万吨,4 月份预计仅不足 700 万吨。因此, 短期内大豆供应或将减少,驱动价格上涨。 5.1.4. 阿根廷:装船延迟,货物运输成本高企 作为另一大豆主产国的阿根廷,同样也遭受新冠疫情波及,截止 2020 年 3 月 31 日,阿根廷已累计确诊 1054 人、累计死亡 27 人、累计治愈 人数240人。阿根廷政府于3月19日宣布实行为期12日的“全民隔离”, 此后下令,从 27 日零时起关闭除对外贸易活动以外的全部边境陆路口 岸、国际港口和国际机场,以及限制除本国公民和从事国际贸易运输人 员外的包含长期居住海外的阿根廷籍人以内的所有外国人入境和流动。 虽然阿根廷政府保留了贸易相关的人员及货物运输通道,但为了有效防 控疫情发生,确保船员身体健康,由此加大了对进港货船的检验和审查, 由此导致大豆等农产品出口装船延迟,提高了货物运输成本。 产量方面,根据 3 月 USDA 预测显示,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增长至 5400 万吨,但是考虑到此前科尔多瓦和圣达菲省炎热且干燥的天气影响以及 此次新冠疫情影响,未来阿根廷大豆产量不确定性仍比较大。贸易方面, 因装运审查程序增加导致的工作效率降低,将使阿根廷大豆出口量有所 下降。 5.2. 国内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效率降低有望推升大豆价格 从供给端而言,中国大豆需求量较大且对外依存度高。根据 USDA 预测, 2020 年国内大豆产量约 1810 万吨,与 2019 年基本持平。但值得注意的 是,自 2013 年始,国内大豆消费量中超过 85%的大豆来源于进口,具 有需求量较大、对外依存度高。USDA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进口大豆 占国内总消费量的 84.86%,国内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8 年中国国内大豆进口总量 8803 万吨,其中巴 西大豆约占进口总量的 74.68%,美国进口占比 18.8%。但供给端在全球 2019/20 年度大豆减产,同时叠加进口可能受阻的情况下,需求端,国 内大豆需求量增长的背景下,供需缺口有望推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从需求而言,大豆需求主要受饲料需求影响。根据 USDA 预测,2020 年国内大豆需求量约 1.04 亿吨,较 2019 年增加 150 万吨。2019 年受非 瘟影响猪饲料需求下降,又因禽肉替代需求上升,禽饲料需求大幅攀升, 根据 USDA 预测,国内豆粕消费年度上升 1.67%。生猪层面,农业农村 部数据显示,2020 年 2 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 1.7%,新生仔 猪量自 2019 年 9 月份以来第一次出现增长,但 由于三元种猪占比高企, 后续行业母猪可能持续高补高淘状态,总体而言产能恢复缓慢。并且值 得注意的是,根据 USDA1 月份发布的世界市场与贸易,2019 年养殖户 受高利润驱使拉长养殖时间,平均出栏重量大幅增长,我们预计 2020 年压栏现象将持续,这一现象将使猪饲料需求增长快于猪链产能恢复, 从而带动大豆需求;禽链层面,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趋稳,随着禽价恢复, 当下禽链养户补栏积极性逐步上升,有望带动鸡饲料消费增加。综上, 我们认为,2020 年国内大豆需求量增长已成定局。进口短期受阻。短期而言,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趋稳,饲料需求回升 带动饲料价格上涨,但由于国内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高,国际价格上涨 叠加进口短期装船延迟将抬升国内大豆价格。长期而言,受益于鸡猪高 景气共振,饲料需求增加带动国内大豆需求量增加,叠加主要大豆出口 国出口量持平或略降,供需缺口将有望推动价格上涨。6. 投资建议 新冠疫情挑动粮价上涨预期,建议关注产业链主题性机会,推荐种植板 块,推荐标的:苏垦农发、北大荒。推荐种植上游的种业板块,推荐: 隆平高科、大北农、荃银高科,相关受益标的:登海种业。……(报告来源:国泰君安)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未来十年,我国主粮、猪肉、大豆供求如何?来看《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今天(4月2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这是我国连续第7年向全世界公布,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供需形势的预测和展望。未来十年 主粮保供能力大幅提升报告认为,尽管我国今年一季度遭受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粮食生产能力今年依然稳定增长。未来十年,我国主粮保供能力仍将大幅提升。报告分析,2020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将继续优化,水稻、小麦不断调优品种结构,优势产区玉米产能将得到巩固提升。水稻、小麦、玉米三种主粮的播种面积近14.2亿亩。预计2020年主要粮食品种供给充裕,生产量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许世卫:像水稻、小麦、玉米这三个品种,水稻产量能达到2.09亿吨,小麦能够达到1.34亿吨,玉米能够达到2.66亿吨,这样一个量跟往年相比还是增长的。报告分析:未来10年,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由于单产持续提升,预计到2029年,稻谷总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小麦总产量将达到1.35亿吨左右。主粮供给是安全的,粮食部分进口主要是调剂市场的品种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许世卫:大米(2019年)的进口量才235万吨,小麦进口量才350多万吨。这两个加在一起它占到整个(国内)供给量的2.1%,所以它的进口量是相当少的。报告分析,未来十年,由于国内外稻米价差持续存在,进口将继续增长,2029年水稻大米进口量预计由目前237万吨增加到445万吨。由于国内专用小麦存在产需缺口,预计将从2020年的390万吨增至2029年583万吨。未来十年 猪肉供求将由偏紧趋向平衡去年,我国大面积遭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导致全国生猪产能下降,猪肉价格高涨。《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从今年开始,国内猪肉供求关系将由偏紧趋向基本平衡。报告分析,今年一季度,全国生猪生产存栏处于恢复阶段。虽然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较上个季度环比有所增长,但是生猪存栏到商品猪供给,需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进入二季度,生猪供给仍低于上年同期。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上半年猪肉消费需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朱增勇:到今年的三季度,商品猪的整个供给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整个供需的形势将会进一步好转,预计到四季度我们整个生猪和猪肉的价格有望从高位回落。报告分析:到2022年之后,我国生猪产能呈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29年猪肉产量达到5972万吨。目前我国人均猪肉消费在32公斤左右。预计到2029年,人均猪肉消费量能够达到42公斤左右。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朱增勇:未来我们整个猪肉的进口需求将会逐渐减缓。当前我们整个猪(肉)的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预计到2029年,我们猪(肉)的自给率能够由目前的95%以上提升到98%左右。报告分析,2020年,预计国内猪肉产需缺口扩大,进口量预计比2019年增长32.7%,达到280万吨左右。未来十年,将随着我国猪肉产量增长而进口需求不断回落,预计到2029年,猪肉进口将降到120万吨左右。未来十年 大豆以进口为主的格局不变大豆是食用油和饲料原料的主要来源。《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今年我国大豆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未来十年,受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大豆依靠大量进口为主的格局基本不变。报告分析,今年,在我国新一轮大豆振兴计划实施和市场需求拉动下,预计大豆播种面积有望继续扩大,产量也相应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 许世卫:我们预计大豆(2019年)在1.4亿亩的播种面积的基础上,(2020年)会增加至少200万亩。大豆的产量要比去年(1810万吨),要增长3%左右。报告分析,未来十年,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人口持续增长大豆需求会不断增加。同时大豆是食用油和饲料原料的主要来源,畜牧业发展也带动需求增加。预计大豆长期依靠进口的格局不会变化,但是增长的速度会有所减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 许世卫:2019年进口了8859万吨,贸易依存度83%。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总的消费量当中,有83%需要从国外进口。我们分析,未来10年,大豆的进口量每年以0.8%的速度在增长,增长比较缓慢。到了2029年,大豆进口的量在9952万吨这样一个水平上。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