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这些高校有可能大幅度扩招硕士研究生,需要高度重视!化醇

考研:这些高校有可能大幅度扩招硕士研究生,需要高度重视!

在疫情的特殊形势下,有关部门作出今年研究生招生扩招18.9万人的重大举措,无疑,这是参加今年考研的广大考生的最强福音。那么,哪些高校可能进行大幅度扩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1、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扩招思路来看,扩招名额主要是向西部、东北地区倾斜,扩招领域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从这个角度看,西部、东北的高校,特别是这些地区拥有医学类专业及人工智能等工科类专业的院校,将会获得扩招名额的政策性倾斜,尤其是专业型硕士。符合这些条件的有哪些高校呢?虽然目前很多学官方还没有公布具体情况,我们不妨来看看。临床医学:拥有专业医学院的大学,往往都有临床医学专业,居于西部及东北地区的主要有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这些大学,预计会有较大规模的扩招。公共卫生: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前不太受人待见的公共卫生类专业,受到重视,预计这次疫情会大幅度提升我国在公共卫生建设方面的投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是其中非常对口的专业,今后将会改变被冷遇的状态,这是学习这类专业的学生的重大利好消息。拥有着这类专业的院校,全国有几十所,主要是集中在拥有专业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及医学专业院校中,其中,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西部及东北高校预计会获得较多扩招。人工智能领域:由于人工智能领域属于高科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在这个专业拥有较强实力的高校,都有机会获得较大幅度的扩招,尤其是拥有专业的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目前,拥有专业的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有15所,其中,吉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东北及西部高校预计将获得较大的扩招规模;当然,天津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名校作为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院校,也会获得一定的扩招名额。当然,上述院校的扩招,仅仅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扩招思路进行的预估,并不代表实际情况。具体这些大学是否扩招及扩招多少,以官方公布为准。2、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有些地区已经公布了扩招相关情况。比如,早在2月22日,湖南省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其中就表示,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再比如,上海日前发布了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的计划;还有部分高校明确表示会在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中进行较大幅度的扩招,比如广西大学,另外,南京邮电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表示会进行一定幅度的扩招。这表明,西部及东北固然是扩招的重点,但并不仅限于此,今年的研究生扩招是全国性的。总之,今年的扩招,对于考生们是很好的机会,希望大家尽量把握良机。

聿归

考研与不考研,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最近几年,考研与读研,不但对于在校大学生是热点话题,是毕业之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且,即便对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上班族而言,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前者而言,本科毕业,是否顺势接下来读研,自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对于后者,则是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要不要辞职考研,回炉再造的问题。因为以本科毕业后开始工作,很多人发现,在工作中并不很顺溜,学历和知识、能力似乎都不够,还有进一步读研深造的必要。实际上,这几年,不但在校大学生参与考研的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回炉再造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正是考研大军迅速膨胀,人数不断创新高的主要原因。参加2019年考研的人数已经创纪录地达到了290万人,不出意外的话,2020年考研大军人数会超过300万。那么,考研与不考研,到底有哪些差异呢?在当前的形势下,从总体来看,它们之间确实会有不少差异。考研,备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很难得的磨砺经历。考研不像高考,往往需要自己独立完成,无论是信息搜集,资料使用,以及最重要的备考,都往往是个人比较独立地完成。考研备考的过程,就能看出个体之间的很大差异,这不但涉及对考研及读研本身的认知,也包含学习习惯的检验,学习能力的检验,特别是对于自律的检验。有些考研学子能比较迅速地搞清楚,考研需要做些什么,如何才能一步步做好,并真正地一步步去执行自己的计划,比较高效地完成自己的计划,一点点地积累实力,直到最后。这样的考生,无疑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良多。有些考研学子,刚开始备考,可能动力不太足,认知不太清晰,备考做得不太好,但能逐步地调整自己,逐渐走上正轨,逐渐提高效率。这样的考生,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多方面的进步,使得自己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获得有效提升。这样的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对于真正的考研学子而言,考研是一个很好的磨砺过程,难得的一次磨砺自己的机会。但如果不考研,就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考研的经历,其实是一份宝贵的经历,当然,也可以获得成功的希望,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努力,愿意坚持。“梅花香自苦寒来”,能经历考研的磨砺,并且获得成功,是人生一次有价值的体验,一次克服心魔、战胜自我的经历,而读研,则是可以获得质变的很有价值的提升。愿所有考研学子,都能坚定自己的考研梦,能坚持自己的考研路,你的努力和坚持,终将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大人之教

我们是否值得用两年甚至三年去考研?

有个认识的学弟,今年参加了考研,是二战,但感觉自己考得不太好。今天突然问我:你说,我们值得用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去考研吗?我明白他的意思。他去年第一次考研,本来信心满满,报考的也是国内TOP5的学校,然而考试失利,与复试线相差三四十分。今年似乎考得也不理想,他现在不由得对考研这个选择的本身产生了怀疑。他的问话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考研本身只是一个通往接受更高一层教育的台阶,只是一个入场券,真正的价值在于研究生阶段接受的教育和得到的训练,以及因此拥有的平台。用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去拿这个入场券,无异于是想进大观园,却把一半的时间耗在了找到入门的钥匙上了。他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平常,很多考研人或多或少都想过,特别是初战失利而卷土重来的二战考研人;但他在这个今年考研成绩即将公布的前夕提出来,则别有意味。学弟是211学校的本科,金融专业。金融这个行业,讲究所谓的高大上,待遇在行业的横向比较上,算是靠前的,进的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也是光鲜亮丽,自然对招聘也就要求很高,越是大的金融机构,越是要求光鲜的学历。通常大金融机构的招聘,硕士是门槛,硕士是主力,往往也不乏博士。不但看学历,还看出身,往往名校的研究生才吃香,甚至还会“倒查学历”,看本科的学历,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学历。学弟喜欢金融这个专业,也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因此,他在大四时选择考研而不是就业,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按他的计划,名校毕业,就留在国内金融业最发达机会最多的魔都,然后在金融行业里面大显身手,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只是很意外地,考研的进展并不顺利,初考时本来感觉准备不错的,但考试结果很不理想。既然没能考上,那就只能义无反顾地二战。再考前,感觉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但考下来依然感觉不太好,还有十天左右今年的考研成绩就要下来了,他有一种站上被告席上接受审判的彷徨和无助感。今天,他看似冷不丁地问我这么一句,其实这句简单的话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信息。我作为考研过来人,甚至可以说,曾经有过和他的现在具有某种相似之处的经历,能理解其中含有的丰富信息,也能体会如果二战失利,他将处于怎样的进退维谷的窘境。这样的窘境,每年都有很多人上演,考研的历史也总是不断地轮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同的只是人,而埋头书山、沉迷题海中准备考研,并在或期盼、或彷徨、或希冀、或忐忑中等待考试结果的场景则是年年相似,岁岁相同。最终的结果也往往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心想事成者,通常会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心愿达成的兴奋中;而失意者,则会回头看,反思这一切到底是否值得。考研是否值得,特别是花两年甚至三年是否值得,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标准,也有自己的答案,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更多地,或许是决定于考研的结果。学弟的问题,我虽然一时之间难以给出好的答案,但我知道,如果他考得很好,他应该不会这么设问。事实上,他这么问,也并不全是一个感觉自己失意的人的自我拷问,更多地在意于,如果他还打算三战,那么,那是否值得?今年考研的报考人数是238万,其中有107万是往届生,这107万里面绝大部分是二战考研人。毫无疑问,二战仍然会失利的考研人将是一个不小的规模,这些人也都面临这个学弟类似的心境和可能的窘境。进还是退?咬牙坚持还是断然放弃?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我也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并不认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会是永恒的人类行为法则。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情况,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考虑,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和选择。那么,关于花两年或者三年去考研是否值得的问题,或者说这样一个命题,你怎么看呢?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怎么选择?

煎蛋饼

这些省市已经公布了考研初试成绩,有人考了407分还觉得考差了!

从2月20日开始,是今年考研初试成绩大规模公布的时间段。由于疫情的影响,除了辽宁在2月10日公布了,2月15日甘肃公布了,全国其他大部分省市都延后到了2月20日才开始公布考研初试成绩。截止到当前,已经有四川、江苏、山西、重庆、青海等省份公布了考研成绩;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宁夏、新疆等省市预计在20日当天就会公布;预计21日会公布成绩的是湖北和河南;北京市大部分院校在20日开始公布成绩,只是北京师范大学预计21日公布,北京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大学预计22日公布;全国只有西藏的公布时间尚待定。考研分数到底如何?自从考完之后,考生们都在心心念念,在忐忑中等待,而今,成绩终于公布了,拿到自己的成绩,往往会与之前的估分进行对比,有高于估分的,也有明显低于估分的。总之,年年上演的场景再次上演: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得好分数高的,大有人在。这位考生考了很高的分数,427分!据考生自己说,考下来就觉得考得不错,但估分410分左右,结果实际成绩居然比估分高了17分。拿到成绩,该考生就兴奋地说,去年复试线只有375分,今年预计380分,这个成绩预计高于复试线47分,考研稳了!这位考生也考得很好,高达407分。不过其本人说,分数比估分要低,发挥得不是很理想。看来该考生之前的复习备考,做得非常扎实,考了这样的高分依然觉得不是很理想。平心而论,看成绩单里面有数学二这个科目,应该是是考农林牧渔类专业,能考这个成绩,只要在复试中正常发挥,估计最牛的中国农业大学也不会有问题。以上两位考生都是考得很好的,不出大的意外的话,今年考研成功是没什么问题的。也有考生考得很不理想,就会显得很失落了。这位考生报考的专业是学科英语,成绩362分其实还算不错,不过,据了解,这位考生是二战考研,今年的初试分数比去年低了20多分。该考生去年本来就可以考研成功的,当时以超过复试线接近20分进入复试环节,但遗憾的是,由于在复试中表现不佳,结果被淘汰了。今年这个成绩考得很出乎她本人的意料,显然是考差了。不过,据说她报考的院校今年的专业课难度较大,且今年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预计今年复试线会有明显降低,362分虽然不太高,但依然有机会进入复试环节,甚至有机会被最终录取。这里,我们祝她好运!类似上面这几位考生的情况,在全国到处都有。有人考得很好,超过预期;有人考得不错,但不及预期;也有人考得不太好,但依然有机会考研成功。不管如何,能坚持到考研初试结束并取得属于自己的成绩的考生,都是好样的!对于那些有机会进入复试环节的考生而言,当务之急是好好准备复试,即便分数不错,也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为考得不太好就放弃希望,而是应该再接再厉;对于那些考得不太好的考生而言,只要有机会过国家线,就有调剂的机会,考研就不算失利,就不能放弃。祝愿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美则美矣

考研人亲身体验:果然有不少人弃考,恐怕真有30%的人是假考研!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12月22日,也就是今天,是2019年考研初试的第一天。很多辛苦准备了将近一年的考研学子进入考场,迎来实打实的检验。让那些拼命备考的考研党没有想到的是,初试第一天,竟然真的有人直接弃考。晚上和一个考研学子聊天,问考试情况,她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第一门考政治,果然有人弃考,而且不是一个,而是有三个,直到考试到结束,那三个座位一直空着,人影儿都没见到。而且,到了下午考英语,又多了两个弃考的。意味着有两个人仅仅是考了政治,就放弃了后面的考试。考研人吐槽果然有人弃考小编以前就发表过文章谈到,每年考研都有不少人其实是假考研,因为并没有认真准备,只是随大流,虽然也报考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当回事。最终,他们有些人会直接弃考,都不出现在考场,有些人虽然勉强参加考试,也仅仅是做个样子,也许考了一门两门就不再出现了。这次,这位考研人亲身体会到,确实有人弃考,而且弃考的人不少。她就感慨说,以前虽然听说很多人是假考研,但并不怎么相信,现在亲身体验,果然如此。而且,按照这样的趋势,她预测说,恐怕真有30%的人是假考研的了。最后,她还笑言:拭目以待明天会有多少人弃考。考研人预计有30%的人是假考研从这位考研人的考场情况来看,明天再有几个人弃考,也是意料中事,就他们那个考场,可能总共会超过10个弃考。按照每个考场30个人计算,确实是超过30%了。虽然上面只是就这位考研人的一个考场来看的,但管中窥豹,相信很多考场皆是如此。事实上,根据以前的考研规律来看,年年都有不少人是假考研。结合今年290万报考人数来看,如果达到30%左右,这个数据就接近百万了。今年,真的有近百万人是假考研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优木

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真相其实是这样!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从总体看,普通二三本的考生,是完全可以成功考研进985/211学校的,只要看看985/211高校研究生新生的本科背景结构,就不难明白。39所985高校,最强势的北大清华,每年通过考研,而被录取的研究生新生,绝大部分本科背景很好,但也有极少数是普通本科的。比如,北大工学院、历史系等院系,似乎每年都有普通本科的考生考研进入,而北大研究生录取量很大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每年通常会录取好几十个非985/211本科背景的考生,普通一本居多,普通二本也有少数,三本偶尔也有极个别。其他名校,比如华东五校,大致情况和北大相近,也就是,相对比较冷门及不那么强势的院系,会有少量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至于普通985,则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成功的就相对较多了。比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这类实力不错,学科众多、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庞大的学校,每年都会有数量不小的普通本科学生考研进入,人数可达总体数量的15~30%,部分院校甚至达到或者接近一半。至于末流985,自然相对比例会更高一些,比如西北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的,比例可超过总数的30%,甚至达到50%。非985的211大学,除了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中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这类强势211,考研难度总体较大,普通本科考研进入的比例较小(大约10~20%)之外,其他的211,往往普通本科生源占了很大的比重,某些院校可以达到或超过50%!虽然上述院校中考研成功的普通本科学子,一本考生占比最大,但二三本其实也占有不小的比例。所以,普通二三本学生考研985/211,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足够努力,并合理选择学校及专业,是完全有机会的。同时,值得指出的是,普通本科学生考研数量庞大,但成功考入985/211的比例并不高,特别是二三本考生,成功率其实是比较低的,而且,即便是成功的,往往也是相对较冷的专业,这说明,往往二三本考生的考研竞争力还是往往不如本科背景更好的考生,这一点,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打算考研的二三本考生而言,还是要具体分析自身情况。考研需要冲劲,但也需要清醒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一般来说,在自己本科学校的层次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最多提升两个层次,是成功率相对较高,把握相对较大的靠谱目标。比如,二本考生建议以普通一本学校作为目标,相对比较靠谱,或者竞争不算很大的211大学为目标。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旨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985/211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但考研难度往往还是不小的,除了努力,选择合适的目标,也是考研可能成功的一个关键性要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红手印

考研:英语试卷几乎全方位被吐槽,今年真的那么难吗?

12月21日下午,考研初试考的是英语,这是一个公共科目,还没考完,考研英语就上了热搜。很意外吗?其实一点也不意外。我们知道,考研英语都是统考试卷,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两套试卷,通常学术型硕士考英语一,专业型硕士考英语二(当然也不绝对,有少数专业型硕士也考英语一,比如中医学类的专硕,就考英语一),由于面对全体考生,今年考研人数又高达341万,关注度高,是自然的。不过,瞬间上热搜,最主要的还因为难度较大。一般来说,英语一难度较大,而英语二则相对简单,这从历年来看,规律如此。所以,说英语难,通常是指英语一难。那么,今年英语一难度如何?从考场走下来的考生,有多人表示,难度较大,比去年似乎更难一些。除了完形填空相对比较简单,其他题目,几乎全方位被考生吐槽。有考生反映,阅读太难了,好几篇没看懂,做题更是难以下手,靠猜。有考生反映,英语一的翻译全是神句,只能连蒙带猜,几乎编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连大小作文都被吐槽,有考生说,自己背的作文模板一点也不管用,只能临场另起炉灶,但也靠不住,写得一塌糊涂。类似吐槽从网上到网下,不绝于耳。其实,今年英语一的两个作文,小作文是通知留学生唱歌比赛,大作文题目是习惯,配图两幅,要求说明习惯的的重要性。其实这两个作文都比较常规,自由发挥得空间也不小,按道理难度是不大的。但考生在考场中,会高度紧张,容易影响发挥,导致思维很难展开,甚至犯些基地错误。比如,有考生竟然把custom(习惯)写成了customer(顾客),自己下考场后都感觉哭笑不得。至于今年英语一的阅读理解,确实是比较难,这其实是英语一的传统了,这也是考查英语能力最重要的方面。考研英语考查的主要就是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因为读研后做研究,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论文等,英语阅读能力属于很基础很重要的能力。如果只是从试卷来看,今年的考研英语一,总体难度大致和去年相当,维持了较难的一贯传统。之所以考生吐槽较多,主要是因为临场发挥问题,因为紧张、基础不牢等原因,不少考生发挥得不好,就感觉难度很大,甚至感觉明显超过去年。当然,今年考研英语难度到底如何,需要将试卷难度本身与考生的实际作答情况加以结合,才能得出明确可信的结果。目前刚刚考完,只能根据试卷情况和部分考生反馈加以分析。你觉得今年考研英语的难度如何

李籲

考研人不要慌,最新关于考研的资讯来了!

今天2月2日,从明天开始,全国各省和直辖市就逐渐开始可以查询2018年的考研成绩了。我们来看看最新更新的时间表。一、全国各地统一划线的考研成绩公布时间确定在2月3日将公布考研成绩的省市为:河北 内蒙古 上海 河南 湖北 云南 新疆 其他地区都在2月4日以后,时间待定。二、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成绩公布时间34所自划线的院校大部分公布时间还没确定,时间确定的是:2月3日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大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2月4日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即将公布,预计在2月3日或者4日的是:中国农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其他院校都在2月4日之后,时间待定。三、有四所自划线院校复试时间公布:武汉大学 3月5日 兰州大学 3月5日左右重庆大学 3月5日左右四川大学 3月10日左右四、今年考题难度较大,预计国际线有下降今年的考研数学一二三是公认的难度较大,明显高于2017年。有考研人甚至说是最近十几年的一个高峰。另外考研英语一二的难度也都明显有提升,因此,今年的考研国家线可能有小幅度的降低,数学单科国家线预计不会高于40分!不管怎么说,很快就要揭晓成绩了,努力一年的成果就要出来了,我们平心静气,静待时间来临。最后小编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创客汇

有人说,自己周围很多人都考研成功了,考研并不难,你觉得呢?

有人说,自己周围很多人都考研成功了,考研并不难,你觉得呢?考研难吗?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分别加以阐述。从全国考研的整体角度看,考研的录取率并不高,远远低于高考的录取率。2016年之前的几年里,整体报录比大约是3:1,全国报考人数大约是150万左右,实际被录取的人数大约50万左右。最近几年,因为考研暴热,报考人数一路攀升,2017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达到201万人,2018年达到238万人,2019年则猛然蹿升到285万人,到2020年,这个数据是341万人,而全国实际录取人数,2017-2019年每年虽然有大约2-3万人的规模的增加,但实际录取人数依然不超过60万,全国平均报录比在迅速上升,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大约5:1的比例,平均录取率只有20%左右。2020年因为疫情,教育主管部门作出了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增加招收18.9万硕士研究生的决定,使得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总人数达到了空前的约80万的水平,但是,即便如此,相对于341万报考人数而言,实际的整体录取率依然只有大约24%,平均报录比超过4:1。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从整体角度看,考研成功的几率并不大。从考研的个体的角度看,则情况差异很大。有些人第一次考研,就因为决心足够、备考扎实、报考目标合理而最终成功上岸,更多的人则因为各种原因,屡战屡败,考了两三次依然没能成功。现实中,很多人第一次考研都失利了,加入了二战的行列。从数据看,2019年报考的285万考生中,有大约110万人是考研失利而卷土重来的考生(主要是二战的,也有少量三战甚至三战以上的),而2020年报考的341万考生中,则有大约150万人是经历过考研失利而依然坚持的人。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要考研成功,尤其是要一次就上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有人会感觉考研的人大部分都上岸了呢?这很可能是因为观察的恰好是一个考研成功率较高的圈子。如果你观察的考研圈子,恰恰是一个考研动力很强劲、备考都很努力的群体,比如那些被称为“考研基地”的大学,如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这样蜚声考研界的学校,很多考研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准备,有些人读本科的全部目的就是考研成功,所以这些学校考研成功率很高,而且其中不乏考研名校成功的。如果只是从表面观察这些学校,你自然会觉得,考研并不难,甚至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很多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不但能考研成功,其中部分人还能考上985名校,甚至有人考上北大清华。如果你的观察范围是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你就会发现,考研其实并不容易,往往一个班几十个人报考,最后能成功的,可能只有几个人。再说极端一点。如果你在北大清华旁边走一圈,你会发现,北清周围都有一大群“考研钉子户”,这些人往往都经历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考研失利,但依然在坚持,因为他们的目标往往是北清这样的顶尖大学。最终这群人也只有少数人能如愿以偿,而大多数人,即便坚持考了三四次,最终也没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你当然会发现,考研很难。所以,从全国整体角度看,考研并不简单,但对于个体而言,能否考研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取决于个人在备考中逐步获得的实力与报考的目标学校的匹配情况。如果你实力不够但目标很高,两者根本不匹配,自然很容易失利;反之,则比较容易成功。对考生而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报考目标,是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飞蝇钓

你为什么要考研,想清楚了吗?

考研作为一个热门现象,引起广泛讨论。普遍的看法是,主要因为就业压力大,就业单位对学历要求高,特别是好的单位,起步的门槛就是要求研究生,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大学生考研就成了某种必需。不可否认,现在的就业压力确实较大。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多,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民众学历的大面积提升,使得就业市场对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但针对具体的个体,为什么要考研,则往往因人而异。从考研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每年高达两百多万的考研学子中,其实很多人对于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是想得不够清晰的,懵懵懂懂的人并不少见,说是“为考研而考研”也不为过。很多人考研是为了一份好工作,这是现实需要,也是合理需求,只是,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通过考研就一定能实现吗?要考什么样的研究生才能实现?自身又能在多大程度考研成功?如何才能在考研的过程中做得更好?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想得太清楚。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盲目地复习,盲目地选择目标,盲目地跨专业考研,一旦考研失利,就陷入了茫然的状态中。有些人考研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想长大,在本科即将毕业时,根本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考研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可是,考研适合自身吗?考研的目的仅仅是逃避就可行吗?如果不能想清楚为什么而考研,考研并不会有太多动力的。而考研之路,本身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和艰辛付出之路,需要源源不绝的动力去支撑的。从过往的经验看,那些在考研的过程中做得很好的,最终考研获得成功的学子,往往都是对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得很清楚的人,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规划,才能在考研过程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直到胜利的终点。你,究竟为什么要考研?你想清楚了吗?如果没有,你得重新理一下思路,尽快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