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若晔)“研究成果要落地。”“与经济发展找到结合点,帮助地方政府解决难点。”这是12月27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工作领导小组暨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现场,与会代表正进行讨论。会上,6位院士以及科技厅、经信厅等相关单位代表,回顾四川研究院2019年度工作情况。2020年度四川研究院工程科技战咨询项目和工作要点也在会上进行说明。去年12月29日,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框架协议,正式组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明确提出要把四川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顶尖区域高端智库”。一年过去,四川研究院做出了什么?关键词是做课题、编方案、搭平台,建机制。去年会议,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难题,确定了14个战略咨询项目。目前,这些重大咨询课题,由14位院士领衔,已立项并进入正式研究。编方案,从顶层设计。按照战略定位,四川研究院编制了《四川研究院建设运行总体方案》,明确四川研究院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布局“一院一园一校”,激活院士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助推高质量发展。搭平台,建高端智库。今年先后举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评估专家座谈会、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工程科技论坛等会议和学术活动,构建出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为确保各项工作紧密衔接有序推进,四川研究院建立省市区工作层面会商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专题会议,汇聚各方资源,落实责任。“这一年发展态势很好,为四川发展做出了努力。接下来,要用好研究成果,发挥多学科优势,真正解决实际需求,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院士表示。
我省与中国工程院签署彭清华尹力邓小刚会见李晓红并共同见证协议签署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守帅)12月29日上午,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框架协议。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省委副书记邓小刚会见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一行,并共同见证协议签署。会见中,彭清华、尹力和李晓红围绕共同落实好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作用、加强战略决策咨询合作、助力我省全面创新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等交换了意见。签署仪式上,尹力、李晓红分别致辞。尹力介绍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事业发展情况,希望中国工程院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密集、创新人才荟萃、科研技术领先的优势,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和科技专项在川落地,帮助我省解决重大工程科技战略问题,共同将四川研究院打造成为具有“西部特色、四川优势”的高端智库。李晓红介绍了中国工程院建设发展情况,表示将全力支持四川研究院建设,进一步深化院地科技创新合作。副省长彭宇行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工作领导小组,由尹力、李晓红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面领导研究院开展工作;研究院将设立院长、学术委员会和办公室,以发挥院士作用为核心,组织开展战略咨询研究、学术交流、院士行、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各种活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罗平亚、于俊崇、王玉忠、贺克斌、康振生、王琪,省委常委、秘书长王铭晖,成都市市长罗强等出席上述活动。
3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杨毅英带队开展以“学党史,感悟思想伟力;看发展,汲取奋斗力量”为主题的走访调研。调研组一行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先后来到天府新区规划馆、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就社会保障、人才培育以及科技创新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与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相关职能处室对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关于人社工作的政策咨询一一进行了解答,并收集了有关工作意见和建议。杨毅英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厅党组的部署安排,将参观调研中了解的情况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推动工作有机融合,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作质效、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对有关工作建议进行科学研究和评估,立足人社部门职能职责,打通各项政策堵点,全力支持各单位更好扎根四川、创新发展。厅政策研究处、失业保险处、工伤保险处有关同志参加调研活动。【来源:政策研究处、失业保险处、工伤保险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17日,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在成都举行揭牌仪式,省政府杨洪波副省长、住房城乡建设厅张正红厅长共同为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揭牌。新组建的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为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前身为全国最早组建的省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三线”建设、三峡库区建设、汶川灾后重建等多项国家、省级重点项目,荣获住建部、四川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先进单位”“先进科研单位”。组建近1年来,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围绕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中心镇建设等方面广泛开展政策研究与技术服务,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科研支撑。“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的成立是我省城乡建设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杨洪波副省长指出,这意味着我省将打造集科研创新、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城乡建设研究平台,引进培育各类专业人才,全面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将为全省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张正红指出,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是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智库力量,要认清发展之势、抢抓时代之机,守正创新、干事创业;要聚焦人民群众美好城市生活需要,传承匠心,勇于追梦;要瞄准行业前沿发展方向,在城市更新、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等新领域培养新能力、引进新人才;要坚持大合作大发展,推动城市建设全过程咨询和陪伴式服务,共建城乡研究大智库。下一步,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将以建成住建系统新型智库为目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和“十四五”大局,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美好城市生活需要,聚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宜居城市、韧性城市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奋力开拓创新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促进城乡建设学科行业创新发展。【来源:四川观察】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天府中央法务区内,将入驻诸多高能级法律服务研究机构。据了解,四川公证研究院就是其中一家。该院将充分发挥天府中央法务区公证研究院的教育优势和宣传优势。推进公证法律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双结合”。四川公证研究院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高能级法律研究服务机构,目标是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公证研究院的国际影响力,建设高标准国际化学术机构。同时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公证理论研究,推动公证理论创新,加强我省公证人才队伍建设、深度研究公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四川公证研究院具体功能包括:为四川省培养高层次公证员队伍;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公证培训基地;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公证理论研究,推动公证理论创新;聘请国内外法学和实务专家,建设高标准国际化学术机构,加强国际交流;与知名法学高校建立“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引导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从事公证法律事业;充分发挥天府中央法务区公证研究院的教育优势和宣传优势。推进公证法律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双结合”。
人民网成都9月14日电 据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网站消息,2020年9月9日,省林业和草原局在省草科院召开了干部大会,省林草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白史且同志出席大会,院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共30余人参加会议,局人事处副处长刘峰同志主持会议。刘峰副处长宣读了局党组关于调整省草科院主要领导工作的决定: 免去白史且同志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院长职务和法定代表人;任命刘汉中同志主持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行政工作,并担任法定代表人。(责编:袁菡苓、高红霞)【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1月19日,我省首个省级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四川蜀兴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在蓉正式成立。该研究院由省国资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四川发展(控股)、中信证券等单位发起成立,以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国资国企发展改革为宗旨,构建高端资讯服务体系为主攻方向,对接政府、企业需求,着力打造新型高端智库、企业服务平台、交流培训基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十大重点课题。来源: 四川日报
近日,市科技局局长李志强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进行交流座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达成了共识。座谈在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进行,生物站是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的重要研究基地,是首批四川省科普基地,生物站收集保存珍稀濒危、特有及有重要经济和科学价值的活体植物超3000种,是我省保存活体野生植物资源最多的科研单位,其培育的200株单性木兰回归野外被中央电视台及中外各媒体报道,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勇介绍了资科院和生物站近年来在科研和科普等方面的工作,李志强提出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把省资科院的科研成果结合乐山马边、沐川等地猕猴桃种植产业,派请专家实地加强对品种的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指导,为乐山农业产业作贡献。二是进一步发挥科普基地的科普功能,培养优秀生物资源讲师团队,使生物站保存、收集的生物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三是助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利用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强化地方特色,为乐山争创生态文明城市贡献智慧力量。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实验设备,智力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及地方企业对接合作,把创新成果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全程参与交流座谈。【来源:市科技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7月30日,2019全球人工智能峰会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办。会上,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并落户成都高新区,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高新区分别在会上发布人工智能对接成果清单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3月2日,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孔燕到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孔燕一行先后来到院行政办公区、业务办公区、文化活动室、职工餐厅等地,详细察看党建内容,并对阵地建设、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孔燕强调,当前要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在谋划推动工作中,强化政治引领,狠抓党建业务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指导和推动中心工作的实际举措,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细落实。要坚持以“三新”引领指导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工作研究,聚焦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提升研究院综合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大数据、区块链为依托,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现代化发展。要加强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年龄梯度、专业储备、学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要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落实好上级各项部署要求,重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整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厅二级巡视员余萍、机关党委有关同志参加调研。【来源:厅机关党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