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通过评审!预计年内开工三患莫至

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通过评审!预计年内开工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日前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审查↓↓↓9月3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铁设集团组织专家组赴成达万高铁沿线进行了现场踏勘。9月4日至6日,专家组在成都召开可研报告评估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国铁集团发展改革部负责同志到会指导,省发展改革委(省铁路机场办)及省内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原则同意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要求设计单位重点围绕客流量预测、局部工程方案进行深化研究,补充完善相关资料。成达万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的重点项目。实施该项目建设,对我省打通直达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高速铁路大通道,构建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3月18日,交通运输部网站(重庆交通子站)发布了《新建铁路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铁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根据《公示》,新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铁路线路主要位于四川省、重庆市境内。线路西起成都市,向东经四川省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达州市,终至重庆市万州区。本项目正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新建正线线路长度435.76公里(四川省393.54公里,重庆市42.22公里),配套建设引入成都枢纽、遂宁地区、南充地区、达州地区、万州地区和接入资阳北站等工程。全线新建车站6座,包括乐至、蓬溪南、营山西、渠县北、达州南、开江南;利用既有站4座,包括资阳北、遂宁、南充北、万州北。3月25日,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了《新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乐至站等8站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信息公告》,各车站建筑规模初步确定。根据《公告》,8个车站的建筑规模分别为:乐至站5台12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遂宁站2台4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蓬溪站设2台4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南充北站4台8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营山西站2台4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渠县北站2台4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达州南站6台15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开江南站2台4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目前,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国铁集团党组会和董事会审议,可研审批前置要件已基本齐备。下一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获得可研报告批复,确保项目年内实现开工建设。来源 | 四川发展改革、四川观察

吐纳

四川省商务厅关于“十四五”开放环境评定2020年度研究报告项目公开比选结果的公示

根据《四川省商务厅购买服务比选暂行办法》,我厅于2020年11月17日下午“十四五”开放环境评定2020年度研究报告项目报名参选单位进行了公开比选。按照评审小组综合评分,拟定总分第一的西南财经大学承担该项目。现将比选结果予以公示,期限5天。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厅实名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联系电话:四川省商务厅综合处:028-83234910四川省商务厅机关纪委:028-83232232。地址:成都市成华街7号 邮编:610081。四川省商务厅2020年11月18日【来源:综合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夜行客

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获批!

1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20〕1671 号文批复了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该项目是国家发布《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以来,即将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是川渝两省市聚焦双城经济圈建设,精准发力率先突破的标杆性工程;是我省突破高铁瓶颈,构建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战略通道的重大成果。该项目加快推进建设,标志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川落地实施取得实质性成效。成达万高铁起自成都枢纽在建成自铁路天府站,利用成自铁路至资阳西站后,新建铁路经四川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达州市至重庆开州区、万州区,接入既有万州北站,线路全长486.4公里,其中新建铁路432.4公里、利用在建铁路54公里;配套扩建天府动车运用所,改建既有达成铁路15.4公里,新建成遂铁路联络线4公里等相关工程。全线共设天府、天府机场、资阳西、乐至、遂宁、蓬溪南、南充北、营山西、渠县北、达州南、开江南、岳溪、万州北13座车站。项目总投资851亿元,建设工期5年。成达万高铁建成后,将形成两大高铁通道,极大优化提升我省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格局。一是成达万高铁在万州枢纽连接郑万高铁,与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武汉至宜昌、荆门至宜昌、武汉至荆门、武汉至合肥、上海至合肥等高铁衔接,共同形成北沿江高速铁路大通道。二是成达万高铁在达州枢纽连接渝西高铁,与渝西、郑西、京广等高铁衔接,共同形成成都至北京高速铁路大通道。届时,成都至上海、北京的旅行时间将缩短至7小时以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与长江中游、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经济区实现高效便捷联通,形成轨道上的城市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达万高铁规划建设,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了“突破高铁瓶颈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成达万高铁摆在加快推进的突出位置。同年7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衔接,成功推动成达万高铁纳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此后,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推动下,在分管省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省发展改革委(省铁路机场办)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常态化对接国铁集团,推动路地高层今年9月就项目线路走向、设站方案、出资比例、建设时序等关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省级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坚持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开辟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及时完成可研前置要件办理和征地拆迁等各项属地工作,为顺利完成可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达万高铁的建设推进历程,是蜀道通变蜀道畅的美丽蝶变,凝结着国家部委单位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指导;彰显着省委省政府构建进出川高速铁路大通道,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坚定决心;汇聚着巴蜀人民对便捷高效出行、畅享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省铁路机场办)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积极压茬推进成达万高铁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尽快完成先期开工点建设手续,确保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同时,着眼于“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等一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铁路项目建设,为完善我省基础设施新布局、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局、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提供有力支撑。

地道

202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9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尹力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今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1月16日首例疑似病例报告后,省委省政府立即作出部署,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24日全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26日省委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设立应急指挥部并下设13个工作组(专班),全面加强统一指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有力有效开展防控工作。我们坚决停止春节期间大型活动和聚会聚餐,关停景区景点和公共文化场馆。运用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迅速查找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全省城乡做到了“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坚持“四早”和“四集中”原则,坚持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全省确定1049家发热门诊和226家定点医院、准备8745张床位,并运用5G技术开展远程指导和会诊。坚持依法防控,及时公开发布疫情信息,认真回应群众关切。多渠道筹集医疗防护物资,及时保证免费救治患者和群众防护需要,坚决遏制了疫情扩散势头。春节后,我们率先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分区分级防控,出台精准防控100条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抓好春耕生产,灵活安排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群众生活生产物资调度储备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涉疫违法行为。出台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系列政策措施,口罩日生产能力由疫情初期的42万只提升到后来的2000万只,防护服、红外测温仪等医疗防护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有力地保障了疫情防控需求。始终保持道路交通畅通,积极实施“春风行动”,主动对接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互认健康证明,组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实现2374万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2月下旬以来,针对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我们加强专业化防控,细化社会化防控措施,强化首站首诊首问责任,做到信息收集、卫生检疫、隔离观察、医疗救治等工作无缝衔接,对境外入川人员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闭环管理。3月18日以来,183个县(市、区)保持低风险状态,省内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全面复工,各类学校正有序开学复课,医疗机构恢复正常秩序,全省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全面恢复。截至5月6日,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61例,治愈出院558例、死亡3例;目前尚有未解除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8例,在接受医学观察的各类人员204例。面对新发传染病很大不确定性,我们要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回顾近4个月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根本保证。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省委直接领导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有力保障。各级领导干部担当担责、身先士卒,城乡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筑强堡垒,形成了共克时艰的中流砥柱。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奉献,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强大力量。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舍小我为大家,齐心协力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守护着一方平安,传送着人间温暖;广大企业家踊跃捐款捐物,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更令我们难以忘怀的是,全省70多万医疗卫生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上千名医疗卫生人员驰援湖北、黑龙江战斗在第一线,医疗专家远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开展援助,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四川人民的优秀儿女。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基层党员干部,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四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二、关于2019年工作去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圆满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6616亿元、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7%。全省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重大进展。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全省政府系统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做到思想认识、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组织领导“四个到位”,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激发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爱国热情,汇聚起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力量。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担负党建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抓好“以案促改”,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归并减少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抓好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全省性会议和省级发文压减三分之一,一般性支出压减55亿元。法治建设更加深入。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4件,制定、废止省政府规章6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974件、省政协委员提案1083件,建立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省政府网站绩效第三方评估排全国第2位。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如期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权力减少51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证明事项进一步精简,“天府通办”注册用户达1107万,全省依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达98%,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对经济运行的统筹调度得到加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及时召开全省重点项目、减税降费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等现场会,细化完善工作措施,派出工作组对困难地区和企业进行帮扶。新增减税降费约800亿元,多渠道开源节流挖潜增效,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实现了“三保一优”。投资消费持续扩大。实施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加快建设,成贵高铁全线通车,巴中恩阳、甘孜格萨尔和宜宾五粮液3个机场通航,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完工,广元港建成投运,阆中机场、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新三直”特高压工程和龙塘、江家口水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促进消费升级,持续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康养经济等新兴消费蓬勃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占比达5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4%,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长13.8%,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我们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精准脱贫取得关键进展。投入1500多亿元,实施19个扶贫专项。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扎实抓好问题整改。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持续深化。50万人实现脱贫,31个县摘帽验收,藏区贫困县全部摘帽,四川藏区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进一步增加,沱江水质显著改善、8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达85个、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重大风险有效防控。政府债务规模严格控制在限额内,完成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取得成效。我们大力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区域协同开放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干支联动更加紧密。组建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推进46个重大项目(事项),成都“主干”引领辐射作用增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特点显现,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加快,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特色鲜明。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更加深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浙粤桂渝黔滇等省份合作,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超过1万亿元。马尔康至青海久治等高速公路开工,进出川大通道达34条。自贸试验区建设更加扎实。出台自贸试验区条例和45条支持措施,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97%,6项改革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对外开放合作更加务实。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友城论坛、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等活动成果丰硕,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全省开行国际班列3186列,成都国际铁路港、宜宾、泸州综合保税区和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新获批在川设立外国领事机构2家、达19家,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5家、达352家,新增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29对、达311对。双流国际机场新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条、达126条,旅客吞吐量达5585万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突破700万人次,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展到11个市,四川与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全面深入。我们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加有力。工业“5+1”产业体系基本构建。聚力培育16个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京东方绵阳6代线、吉利乘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五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增长9.6%,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率先突破1万亿元。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筑业总产值达1.47万亿元。农业“10+3”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粮食总产量近700亿斤,建成高标准农田395万亩。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川茶川菜川果川药等经济作物总产值增长6.5%。出台生猪保供和恢复生产系列措施。服务业“4+6”产业体系初步形成。4大支柱型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6大成长型服务业不断壮大。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4%。西部金融中心加快建设,社会融资规模新增9653亿元,存贷比提升3.6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增长16.2%,境内外上市公司新增13家。文旅融合发展开创新局。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出台“1+1+ 2”政策,命名10个“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十大文旅品牌,旅游总收入增长14.7%。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等产业快速发展。九寨沟景区恢复开放,新创5A景区1家、4A景区32家。我们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创新,全社会活力持续迸发。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效显著。国务院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总体完成,20条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和通航飞行网络建设取得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结构性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分类处置“僵尸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组建四川国际博览集团、省港航投资集团,省属国企利润总额增长19.5%。持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开展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一般工商业电价下降11.7%,减轻全社会用电负担216亿元。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第三次国土调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任务完成,供销社双线运行专项改革通过验收。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极深地下实验室、子午工程二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159项重大成果转化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建成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950余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万个,科技型中小企业9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3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达1.8万亿元。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措施,开通维权服务平台,建立民营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工作机制,新增市场主体98.9万户。我们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呈现良好势头。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特色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出台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政策,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市、区)77个、超500亿元的18个、超1000亿元的9个。乡镇区划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把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作为全省重大基础性改革,优化乡镇区划设置,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已减少乡镇1170个,减幅约30%。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建成1.6万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改造农村土坯房58万户、农村危房16万户、农村厕所118万户,41.4万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清产核资,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15家,新认定省级传统村落177个。扎实开展“大棚房”和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城镇建设得到加强。制定全省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棚户区改造19.9万户,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项目959个、地下综合管廊166公里。在18个地级以上城市启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新增省级特色小城镇37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成效。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推进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岸线保护,加强沱江、岷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新建成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省市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治理石漠化和旱区土地64.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5044平方公里。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力度加大。抓好沙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治理草原生态1646万亩,修复退化湿地4.5万亩。开展川西北民生项目木材替代行动,林木采伐减少30%。河长制湖长制常态化推进。开展“清四乱”行动,与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建立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绿化全川行动深入开展。退耕还林还草24.6万亩,营造林93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建设竹林风景线17条370公里。我们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筹集资金近1000亿元扎实办好30件民生实事。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所有建制村通达邮政快递。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举措,城镇新增就业107万人。重视农民工服务保障,122个劳务大县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蜀乡亲”手机客户端上线运行,开展专列专车、走访慰问、根治欠薪、证照办理、专场招聘五大专项行动。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惠及500多万名困难群众,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新建幼儿园1906所,165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高,新增普通高校7所、达126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上涨势头得到控制,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加快完善。四川大剧院、成都城市音乐厅等建成投用,新增3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四川电视节、世警会等活动,扎实抓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筹备,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体育活动和赛事明显增加。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落地四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7%、20%。有效应对长宁地震、甘洛山体垮塌、乐山和雅安特大洪灾、汶川山洪泥石流等多起自然灾害,有力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七五”普法深入推进,完成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不断强化。完成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国家试点,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80家。完成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得到健全,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下降11.3%,平安四川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妥善化解信访突出问题。24个集体、30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参事文史、哲学社会科学、档案保密、地方志和地质测绘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主要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稳定经济增长压力增大,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实体经济尤其民营经济困难较多;有的地方财政运转困难,金融风险不可忽视;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入托、上学、看病、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还没有妥善解决,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能力建设仍有待加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也存在不少短板;营商环境亟待改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时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努力做好今后各方面工作。三、关于2020年目标任务及考虑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特别需要指出,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前所未有。当前,世界疫情还在扩散蔓延。受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全面下行,不确定因素陡增;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有效需求不足,外需萎缩,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稳住经济基本盘压力增大;我省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下降3%,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困难、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同时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面临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有着较大空间。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根据多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的情况,我们提出: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5%左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持续抓好常态化防控,坚决堵住境外疫情输入,扎实做好城乡社区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力量防治作用,强化无症状感染者发现与管理,落实复工复产复学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责任,提升公众自我防护的科学意识和能力,严防疫情反弹。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积极进取,及时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工作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牢牢把握主动权,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各位代表,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化危为机、真抓实干,聚焦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用好国家宏观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全省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四、关于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建议第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尽锐出战、全力冲刺,努力破解疫情带来的新困难,确保剩余的7个县摘帽、300个村退出、20万人脱贫。坚决攻克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6月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住房建设任务,对“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逐项清零。综合施策解决特殊困难,优先支持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好控辍保学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继续铁腕禁毒、有效防艾。凉山彝区脱贫关系全省大局,我们要紧盯目标,决不松劲懈怠,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摸排疫情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影响,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回头帮”。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加大后续扶持力度,深化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成果。做好脱贫攻坚普查。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第二,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充分用好国家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机遇,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稳定外贸外资,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补短板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加大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抓好700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重大项目争取和储备。基本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同步推进“两场一体”运营筹备。建成成宜、攀枝花至云南大理等高速公路,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加快成自宜、成兰、川南城际内自泸段、成昆扩能等铁路项目,达州机场迁建,“新三直”特高压、白鹤滩水电站和岷江犍为、龙溪口航电枢纽等项目建设。争取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都至西宁铁路、乐山机场等项目尽快开工。加强电源电网建设,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用电。强化省市县联动和要素保障,用好国家扩大专项债券规模、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政策。着力疏解投资堵点,健全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机制,规范有序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转型发展。落实民营经济20条、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3条等政策措施,视情适当延长部分政策措施执行期限、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加大减负、金融、财税等支持力度,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帮扶。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领导干部联系商(协)会制度,开展民营企业评议政府和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探索实施“金融顾问”制度。继续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政府依法签订的协议和作出的承诺必须履行到位,坚决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鼓励领导干部为民营企业点对点帮助解决困难,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健康成长。促升级激活消费需求。实施消费提升行动,稳定传统大宗消费,支持开展“汽车下乡”、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培育汽车影院、线上旅游等消费热点。帮扶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稳回升。支持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夜间经济示范区等新场景,改造提升步行街,鼓励传统百货店、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成新型消费载体。建设城乡市场流通网络,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抓好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提升“四川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更大规模“川货出川”。优结构稳外贸稳外资。落实稳定外贸发展9条措施,支持重点外贸企业全面复产达产,推动医疗防护用品出口。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加大重点国别市场拓展力度,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抓好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编制外商投资指引,创新线上招商,有序恢复线下招商,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第三,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持续加深,坚决把稳就业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打好“组合拳”,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国务院应对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22条等各项稳就业政策。动态摸排受疫情影响的失业人员底数,及时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支持企业间短期用工余缺调剂,帮助个体工商户正常营业。引导大型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挖掘就业岗位潜力,大力开发乡村保洁、生态护林、道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有效利用各级农民工服务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网络招聘活动,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推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招聘、面试、录用方式,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设立见习岗位。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支持劳动者灵活多样实现就业。统筹做好下岗工人、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强化就业保障。成立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督促落实,压实促进就业工作责任。加大就业补助资金和稳岗补贴投入力度,统筹用好就业创业、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资金。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抓好就业形势监测研判,做好化解失业风险的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第四,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川渝一盘棋”思维,抓住机遇、勇担使命,唱好“双城记”,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与重庆协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两中心两地”,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科学做好规划编制。积极参与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谋划好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路径。推动编制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规划。支持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区(县)加强合作,新建一批新区、合作区和示范区,推动川东北渝东北、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和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共同实施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加快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成南达万、西渝高铁四川段和南充至重庆潼南、内江至重庆大足高速公路等项目开工,做好渝昆铁路四川段等项目建设,打造成渝1小时通勤圈。推进成渝地区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西部金融中心、西部科学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加快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推进通关一体化。联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安居乐业的高品质宜居地。深入推进干支联动。建立财税分享激励、用地指标协同供给等机制,促进设施互通、产业协作、开放共享、环境共治。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加快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强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分工协同。推进川南经济区开放平台共建共享,加快内自同城化,建设宜宾三江新区。促进川东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动攀西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安宁河谷综合开发,突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主体功能。第五,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是我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务必紧盯既定方向,打造一批特色支柱产业。聚焦工业“5+1”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制造强省建设,重点抓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一芯一屏”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发展软件产业,抢占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网络应用和超高清视频等产业高地,加快建设数字四川和智慧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惠科8.6代线、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恒力新材料产业园、中兴能源、天府国际生物城、资阳口腔产业园、万华化学西南基地、药明康德产业基地、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好精准电价政策,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壮大绿色载能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进一步提升川酒品牌形象,让川酒香飘天下、享誉海外。突出农业“10+3”擦亮金字招牌。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创建国家级2个,新增省级30个以上,带动市县建设300个以上。实施“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建高标准农田380万亩,完善“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加快现代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推进天府农博园、省种质资源基因库等重点项目。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压实“菜篮子”市长责任,确保全省粮食产量稳定,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务必满足全省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为全国农产品供应作出贡献。提升服务业“4+6”优化产业结构。召开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制定服务业发展系列政策。实施“互联网+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等“八大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4大类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信息、商务会展、人力资源、川派餐饮、医疗康养、家庭社区6大类服务业。推动成都、绵阳、泸州等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开展服务业百强项目、企业、品牌创建。促进咨询、会计、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组建四川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险资入川规模。加快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眉山乐高乐园、攀枝花红格运动康养等项目建设,培育音乐动漫、旅游演艺、特色民宿、研学旅游等新业态。第六,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提升全域开放水平,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充分释放发展潜力,着力培育新动能。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果。完成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革,推进增量配电和输配电价改革。完善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促进能源资源就地转化。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探索建立财政产业发展资金分配与项目产出效益挂钩机制。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地方国有金融资本实行集中统一监管。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入市。做好事业单位等方面改革。推动开放发展取得新突破。召开全省开放发展大会,出台深化对外开放系列政策。积极推动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抓好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发展和中国—欧洲中心建设。做好成都国际铁路港、宜宾、泸州综合保税区和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筹建工作。用好各类开放平台,推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加快隆黄铁路改造,与渝桂黔等省份携手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南向开放主通道通畅能力和物流效率。统筹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效能。争取更多的领事机构或签证中心落户成都,促进更多跨国企业区域总部落户四川。大力提升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制定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争取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在川布局。健全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开展区块链等重点技术行业示范,加快成都超算中心建设。建好中国(绵阳)科技城、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深化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带动通航产业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出台扩大高校院所科研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各类孵化载体,促进“双创”升级发展,激励各类人才在四川创成业、创好业。第七,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为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向融合发展转型的新路子。推动“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村庄清洁“五大行动”和路、水、电、气、通讯“五网”建设。探索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农村动力电全覆盖,让越来越多的乡村亮起来、美起来、富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分类区制定方案,培育一批经济强县。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加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联动,提升县域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开展“小县优城”试点。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设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双百工程”,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改造棚户区10万户、老旧小区4000个46万户。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推进城市地下或立体停车场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发挥城镇化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作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越来越多的老乡真正过上城里人的日子。第八,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省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增强上游意识、建设生态屏障是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全力加强污染防治。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实现省级生态环保专项督察全覆盖,加强生态环境派驻监察。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河(湖)管理保护示范县建设,扎实做好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工作。强化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建设。深入推进长江廊道造林和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完成无序开发小水电清理整顿,开展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提升入河排污口。加强黄河流域及川西北高原湿地草原生态保护。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创建。做好九寨沟地震、长宁地震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深化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创建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大规模绿化全川,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沙化、石漠化等综合防治。推进铁路、公路沿线环境治理。强化绿色发展保障。完成省级和“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规划编制。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农村乱占耕地清理整治。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防止环境污染问题反弹回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第九,确保兜住民生底线和持续加强公共服务。高度重视疫情对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注重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保障好基本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继续做好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抓好30件民生实事。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服务水平。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制度,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启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七大工程”,补齐婴幼儿照护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低保人员、优抚对象、困境儿童、受灾群众等群体生活保障,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集中开展走访救助,对基本生活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解决群众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筑牢全省生物安全防线。深入实施健康四川行动和疾病预防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远程诊疗设施建设,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实现三医改革联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形成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方法,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安身工程”“安心工程”,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深化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产教融合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建设长征干部学院、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整体提升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周边环境。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打造智慧广电媒体。打造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丰富群众身边的文化体育活动,实现村级农民健身设施全覆盖。加快成都东安湖体育中心建设和院校运动场馆改造,为办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做好准备。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升科普工作水平,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事业,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做好档案保密、参事文史、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等工作。第十,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把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作为重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完善乡镇运行机制和经济发达镇相关改革政策,做大做强中心镇。稳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创新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推动街道职能转变,让社区把更多精力用在服务群众上。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安全、高效的城市运行体系,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包容、更温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实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责任,稳妥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开展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刻汲取“3·30”西昌森林火灾教训,认真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治理火灾、洪灾、地质灾害、安全生产等各类隐患,严格落实责任,坚决遏制灾害事故多发势头。实施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运用现代科技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让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深化平安四川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惩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深化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争,深入开展禁毒斗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源头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和处置能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切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大政方针,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增强斗争精神,强化使命担当。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和“袍哥”文化,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着力推进依法履职。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评估。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规范化建设。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坚持依法统计,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制定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实现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县级全覆盖。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各界舆论监督,让政府在阳光下高效运行,做到人民政府为人民。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对标国家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补短板、强弱项。自贸试验区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互联网+监管”平台。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投资项目“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看”。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完成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改革,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统筹省直部门信息化建设,整合数据资源,聚力打通“信息孤岛”。着力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政府工作日益复杂繁重、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克服本领恐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各级行政学院的作用,有计划分步骤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着力强化廉政和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文简会,减轻基层负担。以推动工作落实为导向,提升督查检查考核实效,引导和监督干部积极履职尽责。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全省各级政府继续压减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和“三公”经费,减少政府开支,建设节约型机关,管好用好钱袋子,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各位代表,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增强必胜信心。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而不懈奋斗!名词解释和说明(1)“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3)“春风行动”:原指每年春季进行的招聘等就业促进行动,这里指为统筹做好道路运输疫情防控和农民工返岗出行保障,按照“省级统筹、属地负责”和“政府牵头、部门协同,统一组织、供需对接,全程管控、安全温馨”的原则,成立由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和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组织实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4)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718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5461元、5140元。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661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154元、14670元,由此,全省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从2019年5月底开始,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6)“以案促改”:在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后,深入剖析发案原因,研究案发规律,罗列问题清单,找准制度漏洞,制定整改方案,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7)“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8)“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执法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9)“天府通办”:四川政务服务的品牌,包括四川政务服务网、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支撑体系、移动客户端及各类小程序,目标是实现全省政务服务全域可办、一网通办、一次办成。(10)“最多跑一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一件事,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从提出申请到收到办理结果全程只需一次上门或者零上门。(1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12)“三保一优”: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优结构。(13)“新三直”特高压工程:四川水电外送通道,指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4)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和“万企出国门”。(15)“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16)新获批在川设立外国领事机构2家:尼泊尔、希腊。(17)“5+1”现代工业体系:“5”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万亿级支柱产业,“1”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18)“10+3”现代农业体系:“10”指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3”指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等产业支撑。(19)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广汉市、邛崃市、安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20)“4+6”现代服务业体系:“4”指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4大支柱型服务业,“6”指科技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川派餐饮服务、医疗康养服务、家庭社区服务6大成长型服务业。(21)“1+1+2”政策:即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以及《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2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指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改革。(2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西南交通大学1项,电子科技大学1项。(24)“大棚房”: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25)新建成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都市金牛区、大邑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宝兴县。(26)“清四乱”行动: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27)“蜀乡亲”手机客户端: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移动端(可在四川农民工服务网下载),具备信息服务、在线办事、互动交流三大功能。(28)新增普通高校7所: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攀枝花攀西职业学院、资阳口腔职业学院、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29)“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30)“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旨在帮助民族地区学前适龄儿童学会普通话,消除语言障碍,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打下基础。该行动于2018年5月开始在凉山州试点,目前已实现全覆盖。(31)“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32)“两场一体”运营:推进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空地一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工作,提高两场互联互通水平,打造高品质的联程联运示范枢纽。(33)“一芯一屏”:“一芯”指集成电路,“一屏”指新型显示。(34)“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五横”指都江堰供水区、玉溪河供水区、向家坝供水区、长征渠引水、引大济岷(含引青济岷)5个西水东引供水工程,“六纵”指武都引水、升钟水库供水区、亭子口水库供水区、罐子坝水库供水区、大桥水库供水区、通口河引水6个北水南补供水工程。(35)天府农博园:即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四川农博会举办地,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36)省种质资源基因库:位于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建成后可保存农、林、牧、渔、草种质资源40万份。(37)服务业“八大行动计划”:即“互联网+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业集聚区功能提升、中心城区转型发展、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服务消费升级、服务业标准领航和服务业“三百工程”行动计划。(38)“小县优城”:是指对人口数量少、居住分散且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县(市、区),按照形态优美、功能完善、产业强劲、环境宜居、治理有效的要求,统筹实施城市化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富有独特魅力、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化县城。(39)城市生态修复“双百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计划到2020年底,在全省城镇规划区内建设100个城市山体森林公园、100个城市水体湿地公园。(40)污染防治“八大战役”: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41)“两山”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2)“三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43)30件民生实事: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重点事项,确定30件当年实施、当年完成的民生实事,包括减免非民族自治地区幼儿保教费、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等。(44)“金通工程”:乡镇及建制村通客车的提质升级版,以统一乡村客运标识、统一招呼站(牌)、统一车辆外观、统一从业人员标识为抓手,以建设美丽清新、安全绿色、便捷优质、精细管理乡村客运为主要任务,建人民满意乡村客运服务体系。(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七大工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扩面增效工程、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工程、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工程、养老服务功能拓展工程、养老消费促进工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综合监管能力提升工程。(46)三医改革联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47)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在免费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免除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公办幼儿园3年保教费和公办普通高中3年学费,并为所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和民办普通高中,按公办幼儿园和公办普通高中的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48)“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49)“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省残联开展的精准服务残疾人工作模式,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一人一策”服务。(50)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2019年11月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十大任务14个重点项目,目标是:通过3年建设整体提升全省应急救援能力水平。(51)新时代“枫桥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等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做法。(52)“证照分离”: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相对脱钩”,形成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证明体系。(53)“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看”:通过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上办理、效能全程网上监管,对重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视频查看。(54)“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55)节约型机关:今年3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引导干部职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年4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印发了四川省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2年,全省75%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达到创建要求。

大婶

四川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可研报告获得批复

央广网成都10月13日消息(记者刘涛)四川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全省“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研报告于2020年10月12日获得批复,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该工程是一项具有农业灌溉、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供水范围涉及广元、南充、广安、达州4市11县(市、区),由17条总长度384千米输水渠道及2座提水泵站组成,多年平均供水量3.96亿立方米。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35.94万亩,供水人口245万人,施工总工期59个月,总投资162.7亿元。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发挥亭子口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改善城乡生活生产供水条件,提高灌区范围内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向升钟水库灌区补水,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供水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大稻埕

西香高速(四川境)再获重大进展!可研报告获专家组通过

记者从凉山州交通运输局获悉,5月15日,受交通运输部委托,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经过4天的现场踏勘和调研后,在成都召开G7611线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评估会,交通运输部采用视频连线方式参加评估会。经专家组严格审查后,原则通过了《G7611线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要求工可编制单位严格按照专家组审查意见加快工可修编工作,尽快上报审批。这是该项目继5月7日获得省政府建设授权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标志着G7611线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项目推进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也为下一阶段开展项目社会资本方招标奠定了坚实基础。5月11至14日,由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率队,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现场调研专家组一行,深入西昌、盐源、木里三县(市),对项目工可方案开展实地踏勘和调研。G7611线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7611贵州都匀—六盘水—云南昭通—四川西昌—云南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路段;是云、贵、川、藏交界区域的省际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规划“16、8、8”网中第8条横线香格里拉至西昌至昭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由主线、木里支线和泸沽湖支线三部分组成,总里程246.139km,桥隧比68.6%。拟推荐采用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5.5m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共设16处互通立交,同步建设7条31.56km互通式立交连接线和大兴、中坝、盐源、棉桠4处服务区。推荐方案主线线路起点位于喜德县东河乡附近(与西昌至昭通高速公路交叉),经邛海水源保护区、大兴乡、西溪乡、成昆铁路、黄联关枢纽互通、成昆复线、磨盘山、雅砻江、平川镇、小高山、盐源、棉桠乡、牦牛山、卧罗河、泸沽湖、终点(长柏乡白杨村附近大华山隧道),全长198.789公里。木里支线起于卧罗河格洼村瓦厂附近,沿卧罗河向北布设,经博柯2号隧道、下麦地隧道、红岩子隧道、故吐隧道后,设置理塘河特大桥跨越理塘河,后沿东北方向经后所隧道、锦屏隧道、碾水隧道等工程形式止于木里县城以南,支线全长34.63公里。泸沽湖支线起于盐源县官田坝,沿G348线走向布设,止于盖祖乡,与G348线相连,支线全长12.72公里,全部位于盐源县境内。(四川在线记者 何勤华)

内籀

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及案例分析报告(研究背景、支撑条件)

2018年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及案例分析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员周彬提供。周彬从事研究经验:农业模式研究农业地区和企业标杆研究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及案例分析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演技项目经验:大冲山大嘉汇国家养生城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健康管理学院项目建议书(进行中)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及案例分析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及案例分析包括五个部分:壹、总揽全局,把控方向贰、定位区域,逐步深入叁、明确问题,有所针对肆、详解思路,明确方向伍、立足案例,例论相证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每一期为大家分享一个部分的内容哦。本期内容包括ppt版本和word版本,如果对ppt完整版本感兴趣的可以在文章最下端留言区进行留言。word版本壹、总揽全局,把控方向一、研究背景外在机遇: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内生动力:从行业看,一二三产业融合大趋势从全国农村现状看,缩小城乡差距、农村振兴迎来关键时期(一)立足国家十三五战略,把握农村发展大趋势发展目标:到 2020 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新农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1.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有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棉油糖、肉蛋奶、蔬菜和水产品自给率保持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更有效保障。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掌控能力稳步增强2.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繁荣协调农村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快速发展,农业多种功能充分拓展,基本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农村创业就业空间更加广阔,新型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3.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农村更加美丽宜居。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4.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继续提高,草原保护建设进一步强化,自然湿地萎缩和海洋生态功能下降趋势初步遏制。重点治理区域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石漠化得到有效防控。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制度基本建立,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5.农村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更加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支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效能更加优化,现代农村金融保险服务规模扩大、水平全面提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二)立足中央,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摘自“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第三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摘自“总体要求之指导思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摘自“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摘自“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三)从行业看,一二三产业融合大趋势一二产业联动农业与工业相互融合,农业提供优相应工业原料以及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二三产业联动将深加工和现代工业制作后的农产品应用到服务业中,诸如特色绿色旅游纪念品、 医药保健产品等。一三产业联动利用特色农业字图案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农业旅游,将农业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完善,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农村发展的的滞后。有一部分是农村长久以来的历史原因,如农村制度等,暂时不做过多叙述。当前农村发展滞后主要是由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减少,产业结构跟不上社会发展,造成经济相对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资源有限,城乡差距拉大,而不断恶性循环。三产融合意义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经营者的收入和效益优秀的农业人才、加工业人才、市场营销与服务型人才和资本资源有效地集中到农业产业上来改善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产业多元化良性发展,增加农村就业,促进农村多元发展。三产融合要求重点突出6个点位:1.规划编制、2.产业基础、3.新型业态、4.产城融合、5.利益联结 、6.运行机制。侧重1个示例:田园综合体。解决3大痛点:1.土地问题、2.产业驱动匮乏与农民就业增收的问题、3.城乡协同发展的城乡人口的文化生活差距。(四)从全国农村现状看,缩小城乡差距、农村振兴迎来关键时期由于社会发展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差距逐步扩大的问题。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呈现出较大的两极化发展,农村相对与城市的落后是诸多方面的,除了有可视物质层面的差距外,制度上也相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体现: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总体上是不断扩大的。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维持在3.21:1。教育差距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农村学生辍学率在偏远地区更为明显,义务教育推行困难。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 、68.1倍医疗差距农村地区医疗水平落后,医疗意识不强,保障脆弱容易出现因病返贫现象。农村地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属于高发地区。消费差距从总体上看目前城乡消费差距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而不断扩大,研究表明目前城乡消费差距大致在十年左右,将随着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而改变公共投入差距不同地区政府在财政收入上也有不小差距,公共投入主要来源有国家层面的财政投入还包括地方层面的投入,这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息息相关。社会福利差距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二、支撑条件一、从业人口概况人口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农业人口而言,评判一个地区农业人口标准在诸多方面,基数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同时还应该注重从业人口的年龄划分,受教育水平、从业结构等客观标准。按照统计资料表明,农村人口外出在本县内不足25%,就以为其可为当地产业发展所提供的人口支持较少。而从业人口中大部分是第一产业方向,说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农业集约化程度一般,所以需求从业人口依旧较多。二、市场支持市场供需形势(一)生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种植面 积和总产量分别约占全球的 45%和 48%。2015 年我国苹果种 植面积 3492 万亩,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 18.2%;总产量 4261 万吨,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 24.4%,2000 年以来产量年均增 长 2.7%。我国苹果种植以富士品种为主(产量占比约 72.4%), 主要有 4 大产区:渤海湾、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 高地,其中黄土高原和渤海湾是世界苹果最大产区,也是我 国着力发展的优势区。(二)消费。2010~2016 年,我国苹果消费总量由 3320 万吨上升至 4255 万吨,年均增长 4.7%,其中鲜食消费量由 2120 万吨上升至 2785 万吨,年均增长 5.2%,占我国苹果消 费总量的 63.6%;加工消费量由 420 万吨上升至 635 万吨左 右,年均增长 8.5%。(三)进出口。2001~2009 年,我国鲜苹果出口量由 4 万吨增至 122 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重由 6.5%上升至 15.4%;2009~2015 年缩减至 100 万吨以下;2016 年出口量 回升至135万吨,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0%,仅次于意大利、 美国和波兰。浓缩苹果汁出口量由 2007 年的 103 万吨降至 2014 年的 46 万吨,2016 年回升至 51 万吨。2016 年我国苹 果进口量 7 万吨,近 5 年年均增长 9.1%,主要来自新西兰、美国和智利(占进口总量 90%以上)。发展趋势:周边游大热,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周边游,也可称为短途旅游,一定意义上可概括为是以大城市或省会城市为中心,出发当日能够到达访问地,覆盖其周边及邻近省份城市的旅游市场,行程主要以1-3天为主,周六日为主要时间点。目前周边游多是以乡村旅游为主,游客来源多是城市游客。近年来,国内经济水平得到发展,导致国内旅游市场发热,主要旅游市场细分以60至200公里以内的城市辐射区为主要的周边地区。三、政策支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从业人口巨大,三农问题历年来是我国的重点关注问题。近年来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转型,推动农业同其他产业同步发展,国家出台多向政策。其中以一号文件为主导,多个部门联合或单独出台诸多相关促进政策。三、差距问题1.收入结构单一且收入差距大2.农村产权制度的缺陷3.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较差,发展受阻4.受环境限制大,资源分布不均匀ppt版本此报告供客户内部使用,未经中哲咨询书面许可,其他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不亦过乎

G7611线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联合评估

近日,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联合评估会在成都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在听取了省交通设计院公司项目组的设计汇报后,认为本项目工可报告内容全面,方案研究透彻,基础资料齐全,内容深度符合编制办法要求,予以通过评估。(省交通设计院公司)【来源:省交通设计院公司】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重磅!宜宾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可研报告获批

四川铁路建设又有新进展宜宾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可研报告双双获批↓↓↓↓↓【宜宾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记者从宜宾市委宣传部了解到,2019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宜宾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图据宜宾晚报宜宾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正式获批,标志着宜宾在国家层面和西南地区的铁路枢纽地位(全国只有14个地级市,宜宾为川滇黔渝唯一地级市)正式确定,宜宾在全国铁路联网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式明晰,宜宾承载国家重要规划和重大战略转换节点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根据宜宾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到2030年宜宾将建成由高铁新宜宾站、宜宾西站和普铁宜宾站(现宜宾火车站)组成的客运系统;由宜宾港(临港北)二级物流基地、既有内六铁路城区内货场和高铁新宜宾动车段组成的货运系统。形成衔接成都、贵阳、重庆、昆明、自贡(内江)、六盘水、西昌等方向,成贵、渝昆高铁、自宜城际、内六铁路等引入的铁路枢纽。*图据宜宾日报为什么选择宜宾?获批的宜宾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符合国家、省、市交通强国、南向开发开放、构建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等重大战略部署,能够适应并引导宜宾城市规划建设和业态规划布局、满足并助推宜宾发展多式联运立体交通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有利于宜宾加快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全省南向开放枢纽门户。意义特别是本次批复明确宜宾作为川滇黔渝所有地级市中唯一配套建设动车所和快运基地的城市,让宜宾具备了发展成为区域级高铁物流枢纽和引入布局高铁物流产业的条件和潜力,将为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可研报告获批】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线路全长176公路成都至自贡高铁起自成都东站,经天府站、天府机场站至自贡东站,线路全长176公里。其中成都东至天府站段按双线、时速250公里/小时建设,天府站至自贡东站段按双线、时速350公里/小时建设。建设工期4年全线新设天府站、天府机场站、资阳西站、资中西站、威远站等5个车站。项目总投资359.7亿元,由路地双方合资建设,建设工期4年。意义成都至自贡高铁衔接自贡至宜宾高铁,建成后将形成成都至昆明南向高铁大通道、成都至重庆高铁新通道,为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接力棒

省厅召开《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草案)》和规划专题研究报告评审会议

12月11日,省厅召开《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草案)》(简称《规划草案》)和规划专题研究报告(简称专题报告)评审会议,组织专家对《规划草案》和5个专题报告进行了评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机制召集人谢安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厅二级巡视员王然勇主持。会议认为,《规划草案》总体符合规划编制要求,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5个专题报告基础扎实、研究深入,可以为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支撑。谢安军指出,召开评审会是为了对《规划草案》和专题报告进行审核把关,要“鸡蛋里面挑骨头”,找出问题、发现短板。参与评审的专家要“当斗士不当绅士”,畅所欲言、敢说敢提,大胆指出问题所在,促进《规划草案》和专题报告质量提升,为下一步我省编制一个能用、管用、好用的矿产资源规划打下坚实基础。谢安军强调,矿产资源规划是调控矿业发展方向和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矿产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规划管控与管理改革相衔接。谢安军要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吃准吃透部相关文件精神,精准把握编制工作重点,对标对表新形势、新理念、新要求,同时要积极回应和融入省委、省政府重要战略部署,聚焦新发展格局。一要进一步摸清我省矿产资源现状和供需形势,立足国内市场,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二要坚持生态优先,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管控要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三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探索改革创新举措,提出重大工程,积极推进矿产资源领域管理改革,在矿山用地政策,净矿出让、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四要提高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数字赋能。五要坚持节约优先,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矿产资源集约规模开发,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六要加快矿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要研究完善激励政策,明确矿业绿色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促进矿地和谐,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七要增强砂石供应保障能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基础性矿产资源保障。八要加强《规划草案》与专题报告的融合衔接,充分转化吸收专题研究成果,做好相关成果的共享共用。最后,谢安军对下步工作作出安排。一是编制单位要抓紧梳理专家意见,进行整合转化,吸收运用到《规划草案》和专题报告中去。二是相关处室根据职能职责,及时向编制单位反馈意见,为编制高质量规划共同努力。三是加强向部沟通汇报,做好规划论证衔接。及时了解全国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吸收各地好的经验做法,编制一个高质量有特色的规划。四是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及时召开专家座谈会,并广泛征求省级相关部门、市县政府、地勘单位、重要矿山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五是做好和发改、经信等部门的对接,确保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领下,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六是加强与省政府办公厅沟通对接,做好省政府发文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矿产资源规划报部审批和发布实施纳入明年省政府发文计划。七是及时启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确保规划编制与规划环评同步推进。八是加强对市县规划编制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召开工作调度会,并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分级分类培训。九是强化过程管控,倒排工期表,实行台账管理,每半月报送工作推进情况。综合处、规划局、修复处、耕保处、地勘处、矿权处、矿保处和省国土科研院(省卫星中心)、省自然资源资料馆、省储量评审中心相关负责人员参加会议。【来源: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