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名校毕业,他归国成为湖北特聘教授,还是多个期刊审稿人德格希

美国名校毕业,他归国成为湖北特聘教授,还是多个期刊审稿人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在武汉工程大学,特聘教授蒋欣用丰富的学识播撒智慧,用广阔的思维开拓学子视野。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外,他还用一言一行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子的优秀品格。本期推送,一起来认识武工大这位用心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意识,也用心引导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师。蒋欣,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省级人才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回国后于2018年加入武汉工程大学,担任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本科生班主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一作在《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Structural Concrete》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担任多个中文核心期刊、国外SCI期刊以及国际会议的审稿人,获美国田纳西大学GSS奖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二等奖。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系美国加州注册土木工程师,曾任职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南省邵阳市交通局。治学严谨,于实践中获得科研真知作为湖北省级人才特聘教授,蒋欣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交通局、铁科院的丰富工作经历以及美国的博士培养,使他深深理解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之间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为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当前亟需解决的工程问题,他亲自走访现场,先后对全国16条高铁线路的桥梁开展详细的调研,多次于半夜铁路非运营时间段和技术人员一起爬上大桥了解现场桥梁状况。做学问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自由的学术氛围。蒋欣教授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与同行们探讨前沿科学问题;经常在科研遇到瓶颈时虚心请教国内外专家,寻求帮助;受邀审稿时也是客观公正,帮助作者改进完善他们的科研论文;同时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提出的针对桥梁管养的PHM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获得了学校科发院面向全省的推荐。与平日里待人处事的宽容随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蒋欣教授在科研活动中的一丝不苟与严肃认真。在指导学生时,他总强调试验环境的影响,记录中不得随意涂改,严禁篡改试验结果。对于异常数据,他不是简单草率的剔除,而是认真细致地分析。此外,蒋欣教授总是积极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引导发现工程中的科学问题,鼓励大胆的假想分析。因材施教,潜移默化传播知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将死板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而应该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蒋欣老师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他经常问同学们觉得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最喜欢做什么,然后尽量针对学生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热爱学习。蒋老师的课堂总会有很多实际工程图片或视频资料,以及讲述"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兴致盎然,寓学于乐。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下进行交流,教学不只是讲授,更是分享。不久前,蒋欣老师因风趣生动的教学风格,在学院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春风化雨,架起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作为班主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蒋欣老师用和风细雨架起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在班委的协助下,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整理成详细的档案。顺利的毕业,享受大学时光,是蒋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与期望。疫情期间,蒋老师时常电话或QQ联系同学们,了解大家的身心状况,尤其是武汉籍同学,叮嘱注重卫生,加强防范。蒋老师还经常和学生分享各自心中的榜样,从中汲取正能量。曾多次建议同学们看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学习他身患绝症却乐观积极,学习他追求梦想、不忘初心;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桥梁大师罗布林一家两代人建造布鲁克林大桥的故事,分享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故事,分享近年来兴建特大桥梁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专家们如何予以解决等。蒋欣老师只是武工大众多教师中的一员。他坚持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使命,用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栽育桃李。而今,他的教师生涯才刚刚开始,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他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武汉工程大学招办"文本素材来自:武汉工程大学

惠能

基因治疗领域的第一本同行期刊,今年影响因子将接近5分!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杂志叫:Human Gene Therapy,首刊于1990年4月发行,现由 Mary Ann Liebert 出版或管理。这是第一本专门介绍基因疗法领域的杂志,提供了该领域研究的全面报道;同时为发表科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包括伦理,法律,法规,社会和商业问题)提供了一个久负盛名的论坛,推动治疗程序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最终治愈疾病。该期刊除了主编、副主编外,专门设有欧洲编辑、亚洲编辑,其中亚洲编辑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中心主任魏于全博士,主要从事肿瘤的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及临床治疗等,有关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与靶向药物等,发现了阻断HSP70表达,可诱导癌细胞凋亡。Human Gene Therapy已被专业图书馆协会的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部评选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Human Gene Therapy在中科院分区:大类医学2区,小类生物工程与应用微生物2区,小类遗传学2区,小类医学:研究与实验3区。影响因子分析以及预测由于前些年基因治疗的衰落,该领域的期刊杂志分数都呈现出一直下跌的趋势。Human Gene Therapy受行业领域影响,近年来期刊影响因子浮动不大。但是这两年随着基因治疗逐渐被重视,该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都有些许回升的趋势。目前,这本杂志2018,2019年的文章在2020年的总引用数为1052次,文章数目是234篇。所以计算的即时影响因子是1052/234=4.4957分。预计在2021年,Human Gene Therapy影响因子将接近5分左右,可能位于4.5 -5分之间!杂志网站审稿周期Human Gene Therapy杂志的评审效率也还可以,根据部分网友提供的平均是4-8周左右。其中一位网友提供的参考信息:一审一个月,审稿人给了很中肯专业的意见,二审时遇到编辑外出,一周后恢复接收。年度发文量根据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的统计上,Human Gene Therapy从2009年至今的Article、Review、Letter类型累计1307篇。文章类型上,以Article为主,共1125篇,Review 175篇,Letter7篇。该期刊的年度发文量在100篇上下,2015年前后,由于整个基因领域受影响,年度发文量在80-90篇左右,近几年的发文量又有增加趋势,目前2020被收录的文章有110篇。根据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来看,发文量最多的为美国学者,共719篇,占比约54.93%;其次是中国学者197篇,占比15%。版面费Human Gene Therapy不收取稿费,但收取每页排版费75美元,彩图需要额外付费。总的来说,这本杂志收费价格还比较美丽。期刊范围Human Gene Therapy是一本多学科的顶级期刊,涵盖各个方面的基因治疗。该杂志发表了DNA、RNA、细胞和免疫疗法的重要进展,验证了研究和新技术的最新进展。HGT每年出版12期,包括方法(产品测试和开发)和临床开发(法规审查,毒理学和商业开发)部分。该期刊还出版了广泛的综述,评论和社论,其覆盖范围包括: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进展、输送系统、细胞疗法、免疫疗法、临床基因组编辑、小型核酸疗法,包括RNAi、临床试验(包括验证性或阴性结果)、载体开发的改进、动物模型、临床前动物/体外研究以评估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临床方案、基因和细胞疗法产品的商业开发等。版权声明:本文转自“E探索医学”,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论文润色等。

言曰

成都已有3051人申请“人才住房” 现有697人过初审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文强)11月23日,记者从成都市房管局获悉,截止10月30日,成都市人才安居信息平台,已受理3051名人才住房申请。据了解,成都市房管局牵头通过新增用地建设、统筹整合现有存量房源、在新建商品房项目中配建、鼓励企业自建人才公寓及倒班房等多种方式,紧抓落实、坚持实干,让各项措施尽快落地,切实解决“蓉漂”后顾之忧。未来5年,成都将建设人才公寓和产业新城(工业园区)配套住房约35万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建人才公寓项目进展顺利,市内已有多个项目将陆续启动建设。拎包入住成华区2200余套人才公寓年底动工成华区青龙街道海滨湾社区辖区内,规划了一处人才公寓项目。该项目为三宗地块,共占地180亩,分别位于致力五路两侧和成绵高速底层道路旁。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三宗地块已经打围,围墙内部的土地整理已经全部完成,土地外围的道路、绿化也已经修整完毕。预计近期取得深基坑施工许可证后就可动工建设,2020年7月底前完成建设。据了解,三宗地都将建全自持市级人才公寓,建筑面积约37.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0个亿,将建2200余套全精装房。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自带3.8万平方米的社区性商业,还有图书馆和小型超市,可满足一站式生活起居,真正实现拎包入住。据介绍,该项目周边配套较齐全,可为高精端人才提供舒适的安居环境。启蒙幼儿园、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海滨分院、海滨小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成都市实验中学、石室初中青龙校区等多所学校。此外,附近占地221亩的海滨公园已开放一部分。周边交通路网正在打通,项目周边有蓝光coco国际、首创花与城等项目,还有华润熙悦广场、富森美家居、宜家等商业配套。筑巢引凤青白江人才公寓需配建游泳池健身房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房管局统筹推进人才安居项目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首批项目开工计划,确定项目点位37个。截止10月底,37个项目已通过土地招拍挂供地16宗,土地面积1348.5亩。其中,10月中旬,青白江拍卖出该区一宗首个人才公寓用地,被人居竞得,其中60平方米、90平方米、120平方米以及其他套型的建设比例分别为15%、30%、30%和25%。值得一提的是,宗地的商业部分为100%自持,需配建游泳池、健身房、影视娱乐中心等设施。各区(市)县都在积极“筑巢引凤”。如锦江区3个项目由成都兴城集团负责建设,成华区4个项目由成都城投集团负责建设,建设用地面积合计308亩。天府新区4个项目、简阳市1个项目、蒲江县1个项目、都江堰市1个项目、邛崃市1个项目,共计8宗地已通过土地招拍挂,土地面积955亩。此外,高新区、青羊区等12个区(市)县的18个项目已完成拆迁,正在落实土地供应。据高新区相关部门透露,该区首批统一集中建设的5个项目,其中南区的位于天府五街大源片区和新川创新科技园,东区的位于美丽的三岔湖旁。首批项目用地规模达1646亩,建设面积达220万平方米,预计容纳人口超过5万。保障安居已受理3051名申请 697人过初审今年8月,成都市出台《细则》后,在人才公寓方面,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中A、B、C、D类标准的人才可申请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租期为5年;租住满5年后,可申请按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人才公寓,购房后5年不得出售。根据《目录》,取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获得相应学位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属于D类人才,即可申请租购人才公寓。根据规划,未来5年成都全市人才公寓和产业新城(工业园区)配套住房总建设计划为35万套、2770万平方米,其中人才公寓2230万平方米、29万套,产业新城(工业园区)配套住房540.56万平方米、5.67万套。同时,成都市统一的“人才安居信息平台”为人才安居网上申请及人才安居资格核实提供便利。截止10月30日,系统已受理3051名人才住房申请,从申请类别来看,申请人才公寓2800名、申请产业园区配套住房251名;从人才类别来看, B类人才5名,C类人才35名,D类人才2802名、产业技能人才209名;从户籍分布来看,成都户籍1613名、非成都川籍713名、非川籍725名。目前,现有697名申请对象通过初审,其中进行网络公示194名,确认资格467名。

本末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拟强化小区业主权利保障

单独设立人格权编,是我国民法典分编草案的一大亮点。20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均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其中对人体基因胚胎科研活动、“AI换脸”、人体试验、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作出了规范,对保障小区业主权利相关内容作出细化,群众普遍反映的业委会成立难、公共维修资金使用难、业主维权难等问题有望进一步解决。规范人体基因科研活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学研究,必须有严格的法律规范。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对此增加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这是对民法总则关于‘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价值判断的延展和重申。”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轶认为,在未来法律实施过程中,对于从事相关科研医学活动危害人体健康、违背伦理道德的,应根据情节轻重,让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追究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利明认为,一些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人员贸然从事的一些有关人体基因和人体胚胎方面的科研活动,不仅可能对试验个体造成损害,也可能对社会整体道德造成冲击,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规制,使这些科研活动在科学、伦理的指引下健康有序发展。规范“AI换脸”,不得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深度伪造可以制作使人难辨真假的动态人脸画面和声音,“AI换脸”可以随意替换视频的角色面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也引发了人们对相关技术可能侵犯肖像权、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更多担忧。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对此作出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其他人格权的许可使用和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目前,通过信息技术深度伪造他人的肖像、声音主要用于网络‘恶搞’,但这种技术存在很强的负面效应,容易被不当利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说,草案针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肖像、声音作出规定,清晰地表达了民事基本法保护公民的态度。关于医疗人体试验临床试验应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发展新药品、研究治疗手段,需要进行以人体为对象的医疗试验活动,如何确保这些试验活动规范有序?为严格规范相关试验活动,保护受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明确规定,为研制新药、医疗器械或者发展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应当依法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向接受试验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试验目的、用途和可能产生的风险等详细情况,并经书面同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说,相比草案一审稿,二审稿将临床试验的范围扩大至“研制新药、医疗器械或者发展新的预防治疗方法”,这样更符合医疗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够更好推动医学科学发展,也保障医疗科技能够更加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强化保护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须征得监护人同意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中,对收集使用未成年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个人信息的,增加规定应当征得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王利明表示,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隐私和个人信息非常容易受到利用和侵害,需要特别强化保护,如对网络游戏采取分级措施,限制暴力等有害信息。所以,有必要进行法律规范,要求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必须取得其监护人的同意。同时,草案还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隐私、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杨立新表示,草案强调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职过程中的保密义务,增加未成年人信息保护的内容,这些修改与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一脉相承,也给下一步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保障小区业主权利,“双过半数”同意即可用公共维修资金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20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二审稿对保障小区业主权利相关内容作出细化,群众普遍反映的业委会成立难、公共维修资金使用难、业主维权难等问题有望进一步解决。此次物权编草案二审稿的一大亮点,是完善了公共维修资金使用的表决程序。二审稿强调,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而一审稿中通过这一事项的表决要求为“双过四分之三”同意。同时,二审稿还规定紧急情况下需要维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可以依法申请使用维修资金。据新华社

根除者

李培月:开拓创新 取得累累硕果

——记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培月从树的冠层往下直到含水层底部,被科学家称为“地球关键带”,它控制着土壤的发育、水的质量和流动、化学与生物循环,其在调控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供应着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因此这一地带对维持地表生命非常重要。目前,地球关键带正面临着诸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未来的40年里,人们对食物和化石燃料的需求将会加倍,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增长50%,因此,对地球关键带地质过程以及速率的理解、预测、管理等将对人类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缓和和适应气候变化等至关重要。地下水含水层正是地球关键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这一方向的研究工作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强烈关注。多年来,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培月教授一直孜孜不倦投身于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水科学研究的深情与壮志。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领域不懈前行的多年间,他身上对于水科学研究工作的无限热情一直在延续着。从博士开始,他就一直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延续至今。目前,他是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国际矿水协会(IMWA)、中国地质学会(GSC)、国际地学伦理促进协会(IAPG)和美国国家地下水协会(NGWA)会员,并担任国际SCI期刊《曝露与健康》(Exposure and Health)和《矿井水与环境》(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副主编,《环境地球科学》(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等四个SCI期刊的客座编辑,国内《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编委,60余种国际期刊特邀审稿人。先后获得李四光地学科技博士生奖、张伯声地学科技一等奖等7项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获荣誉。“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这是李培月将科研工作做得如此出色的奥秘所在。高中毕业在填报志愿时,李培月对于学校以及专业并没有固定的选择,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长安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进行学习。长安大学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与原西安工程学院、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所部属高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而他所学习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是长安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既然选择了这一专业,就要认真学习下去。”从小成绩就十分优异的李培月,到了大学时期仍然保持着自己勤奋好学的品质,每年都会拿到学校发的奖学金,大学三年级时,他更是脱颖而出,获得了教育部于2007年开始设立的大学生国家奖学金。在平时,李培月也会参与老师的一些科研项目,不仅锻炼了学术能力,做科研所得到的补助也帮他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从那时起他就再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在桂林进行调研从大三开始,由于李培月时常会跟随自己的老师到野外做一些调查,深入其中之后,他越发能感受到此类研究工作的魅力所在,并坚定了在这一领域继续开拓的决心,通过推免在长安大学继续进行硕博连读。深入到科学研究当中,李培月一刻都没有松懈。研究生二年级时,他所在的研究团队与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石嘴山分站合作,在贺兰山东麓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野外工作,共同完成了石嘴山市第二水源地扩充勘探。项目的完成缓解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供水紧张的局面,解决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10万人的吃水问题,保障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忆起当初的那段时光,李培月感慨万千。“那个时候野外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我们在野外住的是帐篷。有一次,冬天夜里下大雪,雪太大了,加上又刮大风,帐篷被压塌了。不过,好在我们都还年轻,没有被压在帐篷底下。”他说。工程应用研究之外,李培月在学术研究中也取得了许多突破。2014年6月5日,他在英国《自然》杂志的Opinion and Comment版块上发表了题为“Accelerate research on land creation”的文章,这是长安大学建校以来该校师生以第一作者身份首次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这篇文章,是李培月在参加陕西省的科技创新统筹项目以及科技支撑项目时所得到的灵感。文章针对21世纪初我国在多个丘陵山区进行的削山造城工程,指出了削山造城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可利用土地,有效解决山区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困难,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环境、技术和经济风险。文章指出:如要实行这项工程,必须要加快、加强削山造城工程中的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形成该类工程建设的相关规范,用以指导实际工程建设,以避免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降低该类项目的环境、技术和经济风险。这一成果引起了广大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强烈关注。在石家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交流访问开拓创新,取得累累硕果2014年7月,李培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职,担任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讲师,继续在科学研究中开拓。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乐此不疲,在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作为一名科研人,李培月把大多数时间留给了自己钟爱的科研工作。从事科研至今,他主持和作为骨干成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项目研究中不断打磨,得到了极大的成长。长久以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循环演化一直吸引着李培月团队的关注。针对这一问题,他和团队成员利用同位素技术和水文地球化学理论,通过理论与模拟研究,对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循环演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不懈地探索与研究,他们确立了湖泊水与地下水、河水与地下水以及不同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的理论模式,提出了人类活动导致的含水层水力联系变化是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重要驱动力的解释。提出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地下水环境演化不仅与天然水岩作用有关,而且与农业灌溉、人类活动导致的含水层水量交换、污染地表水渗漏和地下水混合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同位素和水化学,建立了地下水端元混合模型,定量确定了不同因素对地下水环境演化的贡献。阐明了在小尺度上,人类活动在对地下水演化强度和影响速率方面均比天然的水岩作用大,充分体现了小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干扰性。研究成果在渭河平原高氟水起源、宁南山区地下水高氟水演化、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渭河平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与治理等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保障地下水供水安全和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针对传统野外弥散试验中存在试验时间长、成功率低、参数计算不一致和抽水时间难以定量确定等多个工程技术难题,李培月团队也展开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在研究中,他们将径向收敛流野外弥散试验方法引入国内,并对其进行优化和创造性应用,提出了三井径向收敛流弥散试验理论,使其不仅可以同时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弥散参数,而且大大减少了试验所需时间,提高了试验成功率,降低了含水层的人为污染。通过理论研究和公式推导,提出了适用于越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的全程曲线拟合法,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自动获取参数,而且保证了水文地质参数的唯一性。该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及参数求解理论,可为地下水污染评价和污染治理提供试验基础。研究成果已在宁夏、陕西、河南、贵州、上海等地成功应用。部分成果获得陕西省首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14)和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铜奖(2015)。有关径向收敛流弥散试验的最新成果已编入到本科生教材《水文地球化学(第二版)》中,部分成果以专著《卫宁平原地下水环境风险预测评价研究》的形式发表,在Hydrological Processes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篇,并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至此,李培月仍然没有停止前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地下水与环境变化、地下水污染评价与保护等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这一研究趋势下,李培月全面研究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盆地不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循环的水化学和水动力学特征,通过理论研究,拓展了地下水环境的内涵,将地下水环境的内涵拓展到整个与地下水相关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地下水环境研究框架。并指出,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是一个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一切与地下水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自然作用和社会作用均应归到地下水环境的研究范畴之内。基于此,构建了一套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研究方法体系,该理论研究成果,对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多尺度演变研究、地下水环境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促进地下水科学的迅速发展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宁夏拥有西北最大、集制浆造纸以及造纸林基地开发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美利纸业,其每年大约产生2800万方左右的造纸废水。因为国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管制加强,企业必须寻找新的污水排放途径。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企业采取了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种树的方法,所产生的造纸废水在与黄河水进行配比后,对树林进行浇灌,长成的树木可以作为企业的造纸原材料,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当时在做这个项目时,李培月就在想,虽然废水和黄河水进行了掺混,达到了灌溉林基地的标准,但是不是对地下水就没有影响了呢?如果有影响,这个影响是怎么来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带着这些疑问,李培月在2015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造纸废水灌溉入渗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机制”。在这一项目中,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度探索。与国外学者一起进行野外调查项目进行的两年多间里,李培月团队做了大量实验,在暑期做了多次野外调查,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通过研究,李培月团队发现:造纸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COD(化学需氧量),即使与黄河水经过配比之后用于林基地的灌溉,也依然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之前没有灌溉过的土地,经过灌溉之后,地下水位会逐渐上升,从而向下游径流量就会持续增大,而林基地的下游就是位于平原区的中卫市,大量浅层地下水蒸发后,很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除此之外,中卫市的城市供水水源地就在其城市周边,如果地下水中含有很高的污染物,那城市供水安全也会受到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李培月团队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他们提议企业在腾格里沙漠与冲积平原的交界位置打几口井,然后抽水,用抽出来的水作为企业的造纸用水,以此来形成一个局部循环。造纸产生的水流到林子的土地里面,林子里边的水流到沙漠和冲积平原区的边界位置,再以水井的形式抽出来回到造纸生产中,通过这样的循环来减少对下游的影响,可谓是一举两得。科学研究要与国际接轨。在承担大量的国内科研项目之外,李培月也十分注重与国际科研团队进行研究合作,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在研究中收获更大的成长。2017年,李培月成功申请了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农业灌溉影响下含水层渗透性及地下水质演化机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有很多灌溉区,因为地表水资源不足而要从别的地方引用地表水或者在当地打井来获取灌溉所用的水资源,但是因为灌溉的水质不同,而且农业生产时还有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其入渗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针对这一现状,李培月团队将自己的研究集中于“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在入渗过程中含水层性质和地下水质会产生哪些变化”,从水文生物地球化学方面,进一步关注地下水的水质问题。“要勇于做发现大师的大师”教学是大学教师的第一使命。正如李培月的博士生导师钱会院长所言“教书是一件良心事”。李培月正默默地践行着这一深深影响着他的格言。无论何时,他总是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哪怕放弃自己周末休息时间,也愿意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李培月常常花去周末休息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方案优化、课外实验和学术论文写作。目前,其指导的大学生已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有4篇发表在国际SCI期刊上,多人通过推免到中科学进行研究生学习。在南非进行科学考察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是大学教育不断前进的有力保障。李培月积极参与了多项学校和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合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也相继提出“生态水利”“数字水利”“水十条”“土十条”等与水资源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发展模式和行动规划的实际,针对新形势下水资源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参与构建了多元化、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确立了水资源类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该研究成果获得了长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特等奖和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参编的教材获得了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有力地促进了大学教育的向前发展。“要勇于做发现大师的大师”,教育部青年学者研修班上的这句话深深触动着李培月,因为这与他一直坚守的志向不谋而合。“一个人在科研能力高深的同时,应当培养一批为学科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才”李培月说。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型国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水利”“数字水利”“智慧水利”等与水资源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发展模式和行动规划也已经进入日程计划,李培月积极参与了多项学校和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针对新形势下水资源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他参与构建了多元化、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确立了水资源类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通过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重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并进一步向传统实习模式发起挑战。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他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基于“野外能力+内业能力+实习答辩”的野外教学管理办法,使其更适用于水资源类专业实践教学。未来,李培月还将本着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的重大需求,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和创新基于地球化学的旱区地下水循环演化研究方法和理论,提出地下水环境演化与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建立国际交流的长效机制,搭建环境水文地质学的国际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学术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希望今后有一批人能够和我一起,为了我们国家的富强和可持续发展,投身到水科学研究当中来。”他由衷地说。专家简介李培月,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文生态为着眼点,瞄准国家“一带一路”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发展战略和国家建设重大需求,长期从事环境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近5年,主持和作为骨干成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他重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多项成果已在宁夏、贵州、陕西等多个省区的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合作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2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被评为2014年度Nature杂志十大亮点文章,得到美国华盛顿邮报、英国BBC等国内外媒体采访。先后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5)和长安大学卓越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6),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劳模)荣誉称号(2017),并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7)、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奖(2017)、宁夏科技进步奖(2013)、李四光地质科技奖博士生奖(2014)、张伯声地学科技奖一等奖(2016)、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2015和2017)等1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018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并获得第17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大而无用

把思政课上到学生心里 让教研站在全省前排

2020年12月21日中午,四川省中职网络教研思政课教研活动召开,活动采用成都、攀枝花、德阳三地连线全省直播的形式,这是后防疫时期教研活动的新举措。活动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尹毅副所长主持。尹所长简要提出了活动目的、要求和流程后,播放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宣传片,播放由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思政课教师普国嵘主讲的《消费和消费者》课堂实录。课堂从防疫要求切入,开展学生消费问卷大调查,从社会消费情景剧分析消费心理,结合问卷调查和消费心理分析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通过课堂讨论答疑解惑,巩固所学知识和能力,教师总结。课堂结构紧凑、语言流畅,学生参与积极,教学效果突出。尹毅副所长高度赞扬了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的高效课堂,活动画面切换到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会场,分会场由傅梅副校长主持,教务科副科长焦民权、信息中心主任李明参加,思政课教师何丹、曾小松和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思政教师颜小燕担任互动评讲嘉宾,思政教师邹德福等列席会议。讨论积极热烈,点评中肯准确。历时50分钟。此后,画面切换到德阳,德阳市教科院汪朝金副院长围绕普国嵘老师的课堂实录,做了《基于核心素养,上好新时代中职思想政治课》的专题讲座。汪院长认为,普国嵘老师的课符合好课的七个标准,目标设计准确、内容与策略选择恰当、实施成效突出,核心素养明确,不失为一堂有示范意义的好课。汪院长的讲座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中职思想政治课改革指明了方向。最后,尹毅副所长对本次教研做了总结,感谢攀枝花市教科所和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号召大家向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学习,鼓励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深入探索,将思政课和思政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中学校立德树人的新方法、新举措。撰稿、审稿:焦民权编辑:李 明签发:傅 梅【来源: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从之丹穴

这篇万字长文,把论文写作和投稿的事讲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美国著名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 “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 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记住”, 其中之一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 (literacy-Infensive) 社会里, 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二战”以来, 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学术论文写作的研究与教学。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视文章写作的国度。早在汉代就有文章是“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的说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学术研究、学术论文写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之重要, 受重视程度之高创造了历史之最。近30多年来, 中国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为更好地反映科学研究的成果, 及时传播学术创新的思想和观点, 推动学术交流, 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水平, 对今天的大学教师和学生来说, 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也很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投稿与发表的要求。在高校, 写作、发表学术论文是每一个专业人员毕生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课。能否发表学术论文以及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几乎成了评价教师和科研人员水平的基本标准和依据。在此, 笔者对学术论文撰写、学术论文投稿与发表两个问题作一分析。如何写好学术论文是一个大题目, 涉及的问题很多, 笔者曾在《学术论文写作导论》《社科期刊撰稿与编辑规范十二讲》等著作及有关文章中进行过系统论述, 于此仅对大家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一) 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近年来, 从与作者的交流中, 从看过的不少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中, 发现不少年轻学者对学术论文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缺乏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学术论文是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重要载体, 是具有学术性的文章。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与其他议论文体的根本区别。只有科学、准确地理解、把握学术、学术性的内涵, 才能科学、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什么是学术和学术性呢?目前流行两种说法:一为“辞海”说, 一为“包容说”, 两说都存在偏颇, 都未真正揭示学术的根本特性。1991年, 笔者曾发表一篇题为《试论学术性》的论文, 认为:学术是指对某一学科问题进行的科学研究所获认识的结晶, 其涵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为研究的对象范围是某一学科领域里的问题, 二是这种研究对某一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而学术性则是指对某一学科问题研究有创造、有新见、有价值的特性, 其基本特征是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新知识。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则是指论文体现出的作者对某一学科问题的研究有创造、有新见、有价值的特性。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是学术论文学术性的具体体现, 可概括为学科性、创新性、科学性三个方面。1. 学科性学科是指按学问性质划分的知识门类。按教育部的统计, 中国高校设置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多达169个, 而韩寿根主编的《学科大全》则列出了700多个。(1) 所谓学科性, 就是指学术论文所研究的问题, 都应从大大小小的学科中选定, 或者研究的问题虽为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但能够纳入某一相关学科并运用该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如:西部大开发研究系重大现实问题, 但可从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社会、民族等学科作多角度研究, 亦具有学科性、学术性。学术论文的学科性, 突出地体现在它从研究的问题到研究的目标以及最终的结论都与某一特定的学科密切相关, 而与一般性的工作总结、工作问题研究文章, 与感想、体会一类文章, 与教材、讲义式文章, 与理论宣传文章, 与报道、介绍性学术综述等不同。如:总结、研究某一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经验, 不能算做学术论文, 而只有对若干所学校教学改革的某一问题运用教育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自己的结论, 才构成一篇学术论文。(2) 学科性还指学术论文的语言一般使用的是学科、专业术语, 说行话。如: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认识与实践、形而上学、辩证法等;文学中的题材、体裁、人物、形象、意象、性格、典型、情节、细节、叙事、抒情、描写等。讲学科性, 不仅指论文研究的问题是学科问题, 而且其观点、论述及方法亦要对某一学科的建设有积极意义。有人常向期刊编辑部提问“我的论文能否在贵刊发表”, 编辑也常为判定某篇论文是否适合发表而犯难。台湾学者谢延庚曾提出六种体裁的文章不能算作学术论文, 即: (1) 读书心得或摘要; (2) 教科书式的文章; (3) 未提出主要论点只作引述的文章; (4) 单一资料来源写成的文章; (5) 以经不起考验的论点作依据写成的文章; (6) 掠人之美或有剽窃之嫌的文章。谢氏主要强调学术论文“应有其特定的体裁”。笔者以为, 应主要从内容判定和区分学术与非学术论文。2. 创新性创新是学术论文最重要的特质, 是学术论文价值最集中的体现。没有创新点, 就不能算作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1) 发现、提出前人尚未研究过的新问题, 进行开创性研究。问题新是科学研究工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提出、研究一个有价值的新学术问题, 是学术研究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根本保证。如:20世纪初, 罗振玉、王国维等从河南安阳出土的大量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字, 从而开始了对它们的辨认、研究, 进而以之为据考察中国古代社会, 开创了甲骨学这一门重要学科。新时期以来, 学界关于经济哲学、创新哲学、生态文学、生态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一带一路, 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研究, 都是全新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具有突出的创新价值。事实上, 近30年来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产出了一大批重要的学术成果。(2) 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深化、推进已有研究。此类研究也叫发展性研究, 其创新性主要表现为:或提出新观点, 或提供新材料, 或采用新方法, 或做出新论证。这种发展性研究, 其基本要求是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供新知识。如关于唐诗繁荣的原因, 北京大学中文系袁行霈教授认为“诗坛兴衰与经济相长相消, 经济繁荣导致唐诗繁荣”。中央电大学员鲁希才对此观点表示质疑, 他著文《试论创作自由在唐诗繁荣发展中的地位———与北京大学中文系袁行霈“经济繁荣说”商榷》提出:唐诗发展繁荣, 创作自由是其中主导性原因, 提出了与专家学者不同的新观点, 受到广泛关注[7]。再如, 发掘新材料亦可以推进前人研究, 取得突破性重要性成果。关于何时出现乐府, 以往各种历史书、艺术史都认为是“汉代始立乐府”。而寇效信教授通过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代编钟上“乐府”的记载, 运用历史文献与出土文物的综合论证, 证明秦代已有乐府。他著文《秦汉乐府考略》指出了前人的错误, 改变了流行千余年的结。3. 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包括研究和写作中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以及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如果单就论文内容的科学性而言, 主要是指论述问题的实事求是, 征引资料的全面、准确、可靠, 得出的结论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提出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 经得起实践检验。(1) 分析问题实事求是, 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有理论、事实根据。所谓有理论根据即是说分析问题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理论武器;同时所谓理论武器还包括各学科、专业的具体理论, 以及宪法、法律、党和国家文件及国际法、国际公约等。所谓有事实根据, 是指分析问题要坚持以客观事实 (包括现实的、历史的事实) 说话, 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2) 征引资料全面、准确、可靠。所谓全面, 并非把搜集到的资料一一罗列, 也不是随便挑选事例、玩弄事实, 而是要从事实的全部总和及其联系中把握事实, 征引典型的资料, 做到不为我所用, 不失之片面。所谓准确, 是指引用时要准确把握资料的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忠实原文原意, 不掐头去尾, 不歪曲原意, 并避免引文文字的差错。所谓可靠, 是指引用资料时要善于辨别资料的真伪, 选用最真实的资料, 选用第一手资料。(3) 无知识性差错。凡论文涉及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科技、教育、人物、年代、统计数据等等均应准确无误。著名哲学家李泽厚《美的历程》的初版本曾被有关专家指出100多处知识方面的硬伤错误, 这对其学术价值影响极大。(二) 站在学术研究前沿选题选题必须站到学术研究的前沿。根据笔者多年学术编辑和学术研究实践的体会, 进行科学研究或写作学术论文, 实质上就是与本学科、本专业权威学者的一种对话, 是与本领域、本课题研究的最新最有影响的理论、观点的一种讨论。选题就是要选择一个前人尚未解决且有研究价值的学术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凡做学问都应有问题意识:即要明确你的研究、你的论文要解决什么学术问题, 要告诉同行一个什么样的观点、结论, 即与他人不同且高明的见解。选择课题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价值性原则, 二是可行性原则。1. 价值性原则所谓有价值,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选择的课题要具有社会价值、实践意义;二是选择的课题要具有科学价值、学术意义。首先, 选择的课题应有社会价值、实践意义。选择有社会价值、实践意义的课题, 重要的是要使选取的课题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总目标相一致。新时期以来, 国家特别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重视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根据不同的学科和研究的不同问题, 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实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的服务, 可产生即时的、明显的社会效益;一种是间接的服务, 其社会现实价值是潜在的、长远的[10]。前者需要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 探索研究并解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其观点、结论被党和政府采纳, 作为制定政策与决策的依据或参考, 直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此类以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问题为主。后者则直接面向学科建设, 主要研究基础理论、各学科史的问题, 通过对学科问题的研究解决, 起到为现实服务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史念海等人的研究坚持以古鉴今、经世致用, 具有十分典型的示范意义。他的《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 (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3期) 、《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 (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3期) 等文探讨的虽是历史地理学科的难题, 但前者对从根本上解决当今西安水源问题提供了方案, 后者为国防建设提出了重要参考建议。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 一切学术研究都是通过对学科发展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索解决, 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维水平, 最终也都必然会对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承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只是这种作用大小有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代, 要求学术研究要更具现实性、时代感。其次, 选择的课题应有科学价值、学术意义。所谓科学价值, 主要是指选择研究的问题能对学科的建设、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 有自身的传统, 带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选择研究课题和论文题目, 只能从某一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的需要出发, 认真考量其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考虑它对学科发展的作用, 尽量找到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和意义的重要问题。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之本, 研究的课题、学术论文的题目是否具有学术价值, 决定着学术论文有无学术价值。选取具有学术价值的课题, 最根本的是选择具有学术创新意义的课题。所谓创新意义, 在学术论文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现、提出新问题;完善、补充前人的观点、理论;否定纠正前人某一结论、成说;发掘、提供新的资料;采用新的角度方法, 作出新的论证;运用已有理论研究解决社会和学科发展中的迫切问题。2. 可行性原则选择课题一方面要认真考虑课题的客观价值, 另一方面又必须考量完成课题的各方面条件, 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确定大小、难易适中, 有条件完成的课题。(1) 选择的课题要难易、大小适中。确定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 应该实事求是, 既不要贪图轻便, 选择一个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好高骛远, 贪大贪深, 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毫无基础和准备、没有什么体会和兴趣的题目。四川大学教授王世德先生在讲到论文选题时曾以确定蓝球架子的高度为例说明选题的大小、难易要适中, 很准确、生动。他还举例说选题如摘桃子, 不要摘举手之劳即可得者, 而要选蹦一蹦跳一跳才可摘到者。(2) 选择有条件完成的课题。需要作者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选择的课题要与个人的能力特点相适应。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科研能力结构并不相同。选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 确定一个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的研究课题或论文题目。二是选择的课题要与个人兴趣相一致。兴趣对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直接转化为人们对某一问题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促进产生克服一切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巨大动力。兴趣也是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活跃思维和情绪状态, 产生思维飞跃的重要前提条件。三是考虑其他必要的条件。如:获取必要文献资料的条件、完成课题的时间条件、导师的指导条件等。(三) 掌握本学科学术史与最新研究进展从事人文社科研究, 首先应具有强烈的学术史意识和扎实的学术史知识, 这是进入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和门槛。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不断积累、创新、发展的过程,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要真正研究解决某一学科的问题, 必须对该学科发展演进的历史有清楚、系统的了解, 对学科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有扎实、深厚的积累。如, 研究哲学的某一问题, 必须对中外哲学史有清楚的了解, 从外国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 中国的老子、孔子、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 再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有关论述都要有清清楚楚的了解。这就需要认真阅读该学科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论著, 了解掌握学科发展历史上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理论及其演进过程。惟有如此, 学术研究才有基础, 学术创新才有前提, 才能在研究中做到“接着讲”, 而不会“从头讲”。其次,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动态趋势。只有知道某一学科当前在讨论什么问题, 哪些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 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攻克什么问题能对学科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产生突破性影响, 才能明确自己研究的方向。总之, 必须对自己研究领域里前人的成果了如指掌, 才有可能选准符合自身实际的有价值的课题, 也才可能避免选题重复, 从而形成创造性成果。其路径有五:一是坚持连续阅读本学科、本专业及相邻学科、专业, 尤其是自己研究方向所涉的最新专著和重要 (核心) 期刊, 以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研究进展;二是坚持阅读各种文摘报刊, 尤其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各有关专辑等二次文献, 了解本学科及相邻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信息;三是关注重要学术会议研讨的问题及进展, 及时阅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种学术会议的报导、综述, 以及各有关专业年鉴、手册等;四是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课题指南, 明确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关切与需求;五是主动与同行交流, 多向自己的导师、老师请教, 这是了解本专业动态信息十分重要且便捷的途径。(四) 善于发掘有价值的研究资料资料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自然科学研究主要靠实验,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则大多依靠文献资料。能否积累和掌握较丰富的文献资料, 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否成功。有学者讲到:“写论文就是资料运动, 运动资料而已。写论文写书没有什么决窍, 我是从资料堆里走出来的。”这些深刻的见解道出了资料对科研、论文写作的决定性意义。搜集、积累资料, 贵在全面、系统。与自己观点相佐的资料, 甚至论敌的材料, 往往可以启发论者提出或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证。反面资料可促使论者反驳对方论点、论据、论证, 有破有立, 增强论文的说服力。正因如此, 著名中国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认为:“在选定论题之后, 就要对于从古到今有关这个问题的资料进行广泛的考察;有时对于间接有关的材料, 也要加以调查。”他把掌握关于某一问题全部资料的方法, 比喻为“竭泽而渔”, 认为只有经过“竭泽而渔”的工夫, 写出的论文才有坚实的基础, 才不易被驳倒, 才会有学术价值。按张先生的要求, 开展某一课题的研究, 写作学术论文, 必须把涉及该课题的全部资料, 起码是有代表性的资料都一一认真翻阅, 否则, 该项课题研究的结论、论文的观点就难免不出问题。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时, 从搜集资料到成书花了20年时间, 不仅阅读了中国历代小说版本, 而且收集了两千多年来亡佚的小说, 辑成了《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古今小说钩沉》三本资料集, 做过6 000多张卡片;正是由于资料充分, 才使《中国小说史略》新见迭出, 论断科学、可靠, 长期为学者们所研读、引用。郭沫若在讲到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时, 也自称把整个先秦史材料都给“剿翻了”。正是对研究资料搜集、积累的高度重视和花费巨大功夫, 才成就了先哲们的传世之作。在搜阅、积累资料方面,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 我们现在已有了先进的技术, 具有更为良好的条件手段, 尤其是中国知网等为快速、准确、全面搜阅报刊资料、学位论文等各种文献提供了便利。当前应特别注意的是, 要重视深入调查研究、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所谓第一手资料是指研究对象的材料, 研究观察的记录, 实验或调查统计所得数据、图表, 亲自采集的样品、标本等。2016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结合出土资料深化李白研究》的报道, 讲到《李太白全集校注》的出版, 就是得力于查核典籍和地下文物, 弄清了诗中出现的有关人名、地名、官名等等[15]。另外, 还要善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整理。尤其要把在资料的阅读思考中自己的发现和看法写成长短不一的读书笔记或札记。在资料的搜阅中如能如此长期坚持, 就可能围绕某一学科某一问题积累较丰富可靠的资料, 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研究, 就容易发现问题, 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论, 写出有独到见解而又资料翔实的论作。(五) 增强质疑、批判意识, 积极参加学术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讲到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列宁曾给予高度评价:“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 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 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 他都重新探讨过, 批判过, 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检验过。”世界高等教育会议 (巴黎, 1998年10月5日至9日) 发表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一条标题就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培养批判和独立的态度”;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 使其“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课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对学科知识简单的认知性掌握, 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 独立思考、集体工作的技能。怀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 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批判是突破思维定势与思维惯性的关键, 也是引发学术新见的重要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学习、创造、否定、再创造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因此, 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学术论文, 首先应认真学习、研究和继承已有成果, 吸取其精华, 同时又不能就此满足。要发现前人、他人研究的不完善甚至疏漏错误之处, 就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以大胆怀疑、批判的眼光看待前人的成果。事实上, 学术史上许多不朽之作, 都是由怀疑前人已有的结论入手, 从而抓住了问题, 找到了症结, 深化或超越了前人研究, 推动了学术理论的发展。著名文艺理论家、古代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的《论白居易的田园诗》 (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3期) 一文, 就是在对西方传统的关于田园诗的界定的质疑中, 通过对白居易田园诗的全面深入分析, 得出了田园诗不仅包括表现农家乐的作品, 而且也包括表现农家苦的作品, 从而改变了西方关于田园诗就是表现农家恬静、闲适、优美生活的诗作的传统观点。考察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内容, 几乎绝大多数都带有商榷的因素, 或干脆就是与人讨论、争鸣某一问题。著名历史学家、版本学家黄永年教授《今本〈西游记〉袭用〈封神演义〉说辩证》一文, 针对1958年香港柳存年先生文章提出的《封神演义》成书早于《西游记》, 以及《西游记》“有若干处应为《封神》书中叙述所演化”之说, 认为是《封神演义》袭用了《西游记》, 而不是相反, 并作了充分论证[19]。其后, 青年学者方胜又在《光明日报》撰文《〈西游记〉〈封神演义〉“因袭”说证实》, 通过对两部作品中诗词的比较分析, 指出:“《西游》是诗词的原作者, 而《封神》则是抄袭。”从而支持了黄永年文章的观点, 并从一个新的角度补充了黄文的论证, 深化了该问题的研究。可以认为, 没有讨论、争鸣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及其学术进步。写作学术论文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 除以上几点外,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 如遵守学术规范、强化问题意识, 锻炼理论思维能力, 尤其是求异思维习惯、逻辑思辨能力、考证辨析能力等等也都十分重要。作者撰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精神劳动, 论文写成后如何投稿与发表也有许多学问, 无论撰稿、投稿与发表, 均需作者认真对待, 正确认识和处理撰稿、投稿与编辑的关系。(一) 正确认识审、选稿活动中的编辑心理编辑工作是一项组织精神产品生产的社会活动, 编辑人员是精神产品出版、传播的把门人。在编辑工作中, 审稿环节与作者关系最为密切, 决定文稿的取舍, 是一个核心环节。在审稿、选稿活动中, 编辑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1. 绝大多数编辑都具有正常的心理人格, 能在审、选文稿中公平公正评价文稿作为学者和学术期刊编辑, 绝大多数都会欣赏、喜欢选题新颖独特、观点鲜明清晰、论证扎实严谨、文字生动流畅的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会给此类文稿以较高评价从而选用它。而面对学术论文时, 不分学术水平高下, 放弃良心道德, 一味肯定、选用质量平庸甚至水平低下文稿的编辑少之又少。2. 编辑主观心理因素对审、选文稿可能产生影响, 但这种影响十分有限编辑活动是编辑者主体的活动, 编辑个人的思想、心理、情绪、态度及兴趣、专业、学识能力等等主观因素难免对评价、选用文稿产生影响。如在不同的思想、情绪状态下审稿, 工作态度的认真与否必然会影响稿件的评判。另外, 编辑专业、兴趣、爱好的不同, 以及学识水平的差异等等都可能导致对同一篇论文评价意见不一。所以, 当你的投稿被一家刊物退回后, 可以而且应该再投其他刊物。从编辑影响审、选文稿的因素而言,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引人关注的现象。一是名人迷信。在部分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其编辑者思想上存在一种倾向, 即过分看重作者的单位、职称、学位, 以及声誉、地位、影响等外部因素。由此, 部分编辑审稿、选稿时眼睛老盯着专家名人, 名家的论文也因此常易获得较高评价而有机会较多被选发。本来学术期刊重视专家名人并没有什么不对, 问题是只看是否专家名人, 不看是否专家名人的名作, 只要是专家名人的论文一律发表, 就有问题了。事实是, 专家名人的大多数论文是高水平的, 但不排除个别论文也属应付之作。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是名家、新人一视同仁, 既尊重专家名人, 也不薄新人新作, 同时还应特别强调爱护、扶植新人新作, 以尽编辑培养人才的责任。二是人情关系稿。照顾人情关系稿在学术期刊办刊中时有出现, 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问题的出现有些与个别编辑者的思想品质有关, 如个别编辑违反职业道德及有关规定, 降低标准, 变通手法, 想方设法帮助亲属、朋友、熟人、上级等刊发论文。再者, 也有个别编辑为个人发文而与同行刊物搞“协作”交换。更有甚者, 少量编辑以发文谋取个人私利。但是需要说明的是, 问题的出现并非都与编辑个人思想品质有关, 不少也与个别编辑部乃至主办单位相关政策规定有关, 如有的编辑部及主办单位就在审选、刊发稿件方面有不少特殊规定:如强调办刊的内向性, 规定学报在校内外作者文稿质量相当时, 优先发表本校作者文稿;在青年作者与中老年作者文稿水平相当时, 优先发表青年作者的文稿。另外, 审选文稿时充分考虑学校学科建设、申报学位点等需要。凡此, 也体现了刊物对主办单位所承担的责任。另外, 个别刊物向作者收取版面费, 或实行董事会 (理事会) 经费赞助制等, 此类情况大多由主办单位办刊经费不到位造成。这些虽对刊物学术质量造成影响, 但是对编辑者来说, 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上述种种编辑者主观因素对审、选文稿可能产生影响,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编辑来说, 这种影响的产生是极个别和十分有限的。之所以如此说, 一是中国出版物的审稿一直实行三审制, 尤其近年来借鉴国外名刊的做法普遍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办法, 严格规范的审稿程序可以从制度上基本排除编辑个人因素对审、选稿件的干扰。二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 (如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省级相应主管部门等) 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期刊审读、评优、办刊质量检查评估以及各种核心期刊的遴选、排名等, 各项质量指标和要求制约着编辑部及其编辑人员只能坚持质量第一, 排除各种干扰按标准衡文选稿。三是新时期以来, 各主办单位及编辑部均实行严格的工作考核与管理, 主办单位对编辑部工作业绩的考核亦以刊物的质量水平及学术影响力为主要依据。而编辑部内部对编辑人员每年及聘期均实行量化考核, 而责任编辑组发的论文质量是考核中的重点指标。当前, 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其编辑人员思想、心理上的压力不小, 这也制约着他们必须精心组约高水平的论文, 准确评价选用稿件, 不敢稍有懈怠。四是编辑出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 由于党中央坚持反腐败,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取得了十分显著效果, 目前正在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在学术期刊界, 各主办单位、各编辑部都认真开展廉洁自律的教育, 且都制定有廉洁自律的规定, 建立了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 从总体上看, 大家都有了维护和执行《中国出版工作者行为规范》的自觉性。目前, 学术期刊只看关系、不讲质量, 以及发人情稿、关系稿的现象已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编辑人员都能自觉廉洁自律, 在审选稿件中坚持标准, 排除干扰, 形成了以质量衡文、取文的良好氛围。3. 作者撰稿、投稿时可以分析研究编辑心理, 但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上近年来, 由于中国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迅猛上升, 而学术期刊的数量却无明显增加。发稿难尤其是发核心期刊难已成困惑学者的一大突出问题。一批年轻学者尤其是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常常为写出论文不能见刊十分着急。在此情况下, 部分作者开始了对编辑的关注, 了解、研究编辑的专业背景、性格为人, 以至个人的兴趣爱好等, 以便更好地与编辑交往、交流, 以此拉近与编辑的关系。如此做法, 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本无可厚非, 但也确有少数人把自己论文的能否发表押在处理好与编辑的关系上。大量事实表明, 论文的能否发表, 不主要决定于编辑, 而主要决定于论文的水平。当你真正拿出选题新颖、观点独特、论证深刻的论文时, 大多数编辑尤其是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学识业务水平的编辑者都会对之进行正确客观评价。即使有个别心理偏执的编辑者大多也会因事实本身改变其心理定势, 从而使其突破原有局限, 客观、公正地对待真正优秀稿件。相反, 如果稿件本身质量不高甚至无质量、无水平, 那么, 作者再研究编辑心理, 再懂得编辑心理, 再怎么处理好与编辑的关系, 也无法改变其文稿被淘汰的结果。(二) 学术论文投稿与发表应注意的问题学术论文的撰写应遵循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规律和方法, 而如何把撰写完成的论文投向合适的刊物并得以顺利发表, 却也值得认真研究。1. 选择适合的期刊投稿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学术期刊事业快速发展。目前, 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共5 000多种, 其中仅人文社科类就有3 000余种。由于学科专业、出版地域和主办单位等不同, 各种学术期刊大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内容特色。作为作者撰稿、投稿, 必须对相关期刊的内容特色与风格有清楚了解, 尤其是应对每种期刊的优势、特色、栏目、研究重点、组稿计划等了解清楚。在学术刊物中, 各家的办刊理念和方针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重视基础研究, 有的则重视应用、现实问题研究;有的侧重这几个学科或专业方向, 有的则侧重另外几个学科或专业方向:有的特别强调观点创新, 而对论证是否扎实包括资料的充实等不甚注重, 而有的则在重视观点创新的同时, 特别强调论证的扎实、严密, 资料的可靠、翔实;有的喜欢长篇大论, 注重资料的全面充分, 内容的深入系统, 而有的看重文章观点的新颖, 强调内容的简洁, 文字的朴实清新。总之, 作者投稿时应充分考虑到期刊的特点, 选择最合适的期刊。2. 做好与编辑的沟通与交流作者与编辑打交道, 既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门艺术。尤其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 作者与编辑都同为学者, 甚至连专业、学科以至研究方向、研究领域都可能相同, 可谓真正的同道、同行。由此, 与编辑打交道, 一定要平等相待, 互相尊重, 以诚相见, 绝不能以自己是某一专业方向研究的专家、学者而过于自信甚至居高临下。对编辑部及同行专家的审稿意见应虚心听取, 认真对待, 对正确意见采纳接受, 对不完全正确意见则作为继续研究和修改文章的参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投稿后一般不要着急向编辑催问审稿结果。各学术期刊大都有一个基本相同的规定, 即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由编辑部负责向作者通知是否刊用的意见。如作者急于知道稿件处理情况, 可在投稿后2个月左右时询问编辑。此外, 作者与编辑的联系主要是与专业编辑的联系, 在无特殊情况时一般不要越过专业责任编辑而直接联系主编或其他编辑部负责人讨论稿子问题。3. 关键在精心打磨论作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成果。投向期刊的文稿, 必须经过反复推敲修改, 保证论文在理论、观点上不出偏颇、错误, 资料真实、翔实、可靠, 论证上不出现前后混乱或矛盾, 以及文字、内容的重复, 文字表达上的不准确、不顺畅以至病句。一篇论文如出现上述任一问题, 都会给编辑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以至编辑对作者的学风文风产生怀疑, 从而对论文做出较低评价以至否定之。因此, 在投稿前要特别注意花功夫仔细检查论文, 如认真核对引文, 校核注释、参考文献等, 尽量避免错讹。投稿应在形式上做到项目要素齐全、完整, 按刊物的要求凡中英文篇名、作者署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以及基金项目及其批号、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等必须齐备。切忌将初稿、草稿, 讲演记录稿, 硕士、博士论文原稿或书稿的章节原封不动送交编辑部。尤其需注意克服依赖编辑帮助自己整理、删改和加工论文的思想。学术期刊论文的篇幅一般以1-2万字为好, 也有一些刊物欢迎长稿, 但尽量不要超过3万字。作为编辑, 最喜欢的是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论证深入、逻辑严密、文字流畅、具有较高创新价值、且一字不改就能发表的文稿。

见功多者

博士学位因论文不够被拒,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吗?

作者:徐超轶学校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的学术期刊发稿,一些学术声誉差的期刊深知学生、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便以“加急费”等名义不断加价,以至于论文投稿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版面费”、“审稿费”、“加急费”等等费用,使得发表学术论文从单纯的创造性成果和学术交流变质为了“竞价排名”的利益交换。硕士、博士的数量泛滥和质量低下使得毕业生即使在就业市场上也不被认可。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教学研究人员时往往要求应聘者需要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透露出的,显然是对国内现行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深刻的怀疑和不信任。近日,上海大学一名博士毕业生因两次申请学位未果,向法院起诉母校,原因在于该博士生所就读的经济学院提高了校一级对博士学位的要求。上海大学的校一级规定,获得博士学位至少要发两篇论文,经济学院则将数量提高为三篇。该博士毕业生仅有两篇论文公开发表,因此在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博士论文答辩通过之后,被校方以“未达到学位授予基本要求”为由,拒绝评定其博士学位。在两次申请学位均被拒绝后,该生选择了法律诉讼来争取权益。其主张在法律上是否站得住脚是另一个技术性问题,但大学及学院对“获得博士学位”设立论文发表的最低要求是否合理,却值得深思。▌《学位条例》并没有要求“发论文”实际上,在硕士、博士阶段,很多院校都将公开发表论文(有的还对发表期刊有额外要求)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条件,仅以学位论文答辩作为毕业要求的学校反而是少数。例如上海大学,对文科类申请博士学位的科研量化指标便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正式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而原告方所在的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更是把这一硬性指标提高为3篇,这也正是原告方声称“学院在学校规定之外私自设立更高论文发表要求”的争议来源。从我国《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1]中可以看出,获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包括:通过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独立科研能力、有创造性成果。第一项条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要求,而关于学术水平,则由各院校组织学位评定委员会加以评定。为了更加规范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和学位的授予条件,各校通常会制定学位授予细则,而在硕士和博士阶段,许多学校都设定了具体数量的论文发表要求,用以证明学位申请者达到了相应学术水平。▲ 大陆一位演员曾在今年年初因学术论文而被撤销博士学位,其发表于期刊上的论文存在大段抄袭现象。在该事件发生前,曾有记者其论文细节,他回应称“如果我告诉你我写完了,结果盲审没通过,那我多丢脸啊”。 梨视频明确、固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固然可以减少寻租空间,但从《学位条例》所规定的博士(硕士、学士同理)学位要求来看,具有广泛学科知识、独立科研能力、创造性成果似乎并不能必然推导出“在学期间必须在期刊上公开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反之,即使有学生公开发表了一定论文,也不能必然推导出其已经满足了学位所对应的学术水平。换言之,《学位条例》本身以抽象的规定将学位评定的具体条件和操作流程保留给了各院校,但目前广泛存在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所谓“公开发表论文要求”,既不能构成具有相应学术水平的充分条件,也并非必要条件。▌“发论文”的硬性要求却催生出了一条产业链然而,各高校将公开发表一定数量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条件,已经造成了一些负面现象。由于不同高校指定的发表论文的期刊数量有限(如“核心期刊”、“SCI”、“全国性期刊”等等),期刊的“版面”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稀缺资源,在学术出版界出现了怪异的现象——在期刊上发论文,不仅期刊没有稿费,作者往往还要缴纳一笔价格不菲的“版面费”。对此,有人声称,学术期刊与一般出版物不同,其读者相对有限,订阅零售的收入不足以应对编辑部日常开支,因此需要向论文作者收取一定数额“版面费”。▲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是评价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图为早期的印刷版存档。 libepsl / flickr.com虽然学术期刊有特殊之处,部分销量不佳的期刊确实容易面临入不敷出的尴尬,但向作者收取高额“版面费”的做法与知识产权中“智慧成果有价”的法理、以及一般作者向期刊投稿可获得稿酬的情理均有所不合。更何况,一些内容质量低、引用数量和参考价值不足的期刊,在收取版面费的标准和流程上并不规范。许多期刊在收稿时并不明示有“版面费”,却在接受投稿后明示或暗示作者,需要收取一笔数额不少的“版面费”,否则文章就将推迟或者不能发表。学校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的学术期刊发稿,期刊编辑部手握有限的“版面资源”,一些学术声誉差的期刊深知学生、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便以“加急费”等名义不断加价,以至于论文投稿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甚至有专门的中介商在中间协调。“版面费”、“审稿费”、“加急费”等等费用,使得发表学术论文从单纯的创造性成果和学术交流变质为了“竞价排名”的利益交换。▌“硬性要求”带来的“学术垃圾”由于高校将学术论文发表设置为学位授予的前置条件,一些学生为了完成论文发表任务,也参与到产业链中,甚至有学生选择论文代写、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的手段。即使是学生独立“创作”的论文,内容多半也了无新意,不是基于前人同样性质的“应付式”研究,就是找寻几篇研究主题类似的文章七拼八凑“洗稿改写”……在整个过程中,论文写作变成了对学校硬性要求的应付、对发文成本的算计。至于论文本身的质量,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学生本人不关心,设立标准的学校不关心,发表“学术垃圾”的期刊更不关心。随着论文低质化、学位泛滥化现象的扩展,学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既包括认真学习研究的人、也包括出于“应付”心态完成发表任务者)。许多人对于硕士、博士等学位背后应当真正对应的学术水平并没有理解,或者干脆不关心,发表论文只是应付,获得学位也只不过是为日后的就业提供一个敲门砖,或是转化为工资、职位等现实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已。但问题在于,硕士、博士的数量泛滥和质量低下使得毕业生即使在就业市场上也不被认可,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教学研究人员时往往要求应聘者需要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透露出的,显然是对国内现行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深刻的怀疑和不信任。▌“司法约束”和“学术自治”有何矛盾?其实,学术界一直在寻找改善“唯论文”现象的方法。2018年,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机构就联合发文要求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但从上海大学博士毕业生起诉学校时提供的材料来看,上海大学仍然认为,在学位授予上设置量化指标的做法与清理“唯论文”并不矛盾。见清理“四唯”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么被高校所接受。▲ 2019年,陕西一所高校召开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研讨会。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通知,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旨在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 csiic.com至于各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是否能够在行政诉讼中受到法院的审查,传统的见解和当前的司法实践其实都略显保守。传统欧洲大陆法学界有“特别权力关系”一说,即视学生、军人、公务员、囚犯为处于一种“特别权力关系”中的特殊人群,处于被管理、被惩戒的地位,因此不能请求司法机构审查这些机关的“内部行为”。而在我国行政诉讼历史上,学生起诉学校管理或学位授予行为的案件刚开始出现时,受理案件的法院也通常以“学校不是行政机关,因此不是行政诉讼的适格主体”、“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属于其内部行为,不能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等理由拒绝受理或加以驳回。但是,在基本权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的当代,各国也在逐步扬弃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概念,逐步承认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学位授予等行为具有行政行为的性质,学生的权利也可能在此过程中受到侵犯,因此承认了司法可对传统上属于学校的“内部行为”进行审查。中国的司法实践早在1999年就承认了学校的毕业证与学位证颁发属于法院可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在 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正时又明确了学校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也收录了两例学生状告学校学位授予的案件,承认了学校授予学位的行为可以由法院进行合法性层面的审查。只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性案例中所持的见解认为,对学士学位授予的司法审查不能干涉和影响高等学校的学术自治原则,学位授予类行政诉讼案件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当以合法性审查为基本原则。即对学校学位授予学位的诉讼,原则上只审查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的决定过程,及其所依据的规定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对各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内容本身是否合理,法院基于学术自治的原则不介入审查。从这个角度看来,尽管法院对高校学位授予等行为的审查基本摆脱了“特别权力关系”的束缚,承认学生如对学校不授予学位的决定有所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法院审查学校的相关决定是否合法,但学校授予学位与否的依据本身则不是法院所审查的对象。这就使得法律上对于学生权利的保障并不周延,欠缺合理性、实质性层面的司法审查,难以约束高校也许有些任意、有时也不甚合理的学位授予标准。也因此,上海大学该博士生及其代理律师也表示“希望将学位授予纳入严格的司法审查”。▌“加分项”而不是“硬指标”从另一方面来说,彻底抛弃论文作为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的作用,又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对于学校和导师而言,除去论文这一硬性而明确的评价标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客观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论文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独创成果,且高校设立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学位授予前置条件的初衷,也许也是希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准。从论文与学术能力的关联性上来看,似乎也不能说将论文与学位挂钩完全没有合理性。事实上,作为科研工作者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论文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能反映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即使我们认同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不应该“唯论文是从”,但作为需要有一定独立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成果的学生而言,也确实需要论文这样一个载体和形式。因此清理“唯论文”不应该理解为从此抛弃论文,只是在评价学术能力的维度上应该更加多元化,减少论文发表数量等绝对硬性的要求。▲ 部分高校针对社科类、艺术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可以采用毕业设计、毕业作品等代替毕业论文,在保证先进性、独创性的基础上进行答辩,通过者可获得学位。图为今年6月,一位插画师在微博上举报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的毕业作品涉嫌抄袭。 新浪微博 @杉稚从实际操作来看,无论是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几乎都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毕业论文(或者设计、作品等)。因此面对“公开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学位授予前置条件所具有的问题和弱点,不如将学术能力的评价标准回归到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专业课程和研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效率和质量,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用于“灰色产业链”上的“发论文硬指标”上。至于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妨将其作为学位授予时评价其是否具有相应学术能力的参考或“加分项”,而不宜作为一项硬性条件,武断地拒绝未达到“量化指标”研究生的学位申请。注:[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的标准为——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大失踪

陈刚被捕事件,谈中美科学交流如何正常化

本文由科思科技促进会运营的科思公众号及科思百家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撰稿 | 张田勘2021年1月14日,美国司法部官网公布一则消息,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陈刚因未能向美国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国的工作和获得的奖励而被逮捕和起诉。据最新消息,2021年2月4日,陈刚的律师布莱恩·凯利(Brian T. Kelly)和罗伯特·费舍(Robert Fisher)向法院提出动议,申请制裁美国司法部马萨诸塞州区检察官安德鲁·莱林,因为其在陈刚这一案件中利用公共舆论干扰司法公正。▲司法部网页截图陈刚被捕是此前一些华裔美国科学家遭遇的重现,但这次陈刚被捕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巨浪。通过层层梳理,或许可以略知其中一些端倪。陈刚被捕的“事实”和“理由”陈刚是美籍华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MIT帕帕拉多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固态太阳能热能转换中心主任。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起诉文件,陈刚被控“电信欺诈”,即未向美国能源部披露从中国的多个机构获得的合同、任命和奖项;“未能提交外国银行和金融账户报告”和“向美国政府机构做出虚假陈述”(在纳税申报单中虚假陈述)。▲陈刚(图/麻省理工学院网页)对于“电信欺诈”,负责此案的波士顿联邦检察官安德鲁·E·莱林提出了两个“事实”:一是,陈刚2017年向美国能源部申请270万美元资助时,没有披露与中国有关的五个关系;二是,在陈刚的2019年的进度报告中,他没有列出这些机构以及三家新的中国机构,其中一家机构承诺向他支付35.5715万美元。所谓陈刚与中国的五种关系是指,陈刚担任了中国南方科技大学顾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评审专家、中关村发展集团战略科学家、中国留学生基金会顾问、中国第四届海外专家顾问。“未能提交外国银行和金融账户报告”的“事实”是指,陈刚账户上存有超过一万美元的存款没有依法申报,而美国法律规定海外账户存款超过1万美元必须申报。“在纳税申报单中虚假陈述”是指陈刚教授隐瞒了部分来自中国的收入,因为自2012年以来,陈刚在中国担任了多项职务,目的是通过提供建议和专业知识,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并获得经济补偿。从2013年开始,陈刚在MIT的研究已经获得了美国联邦机构授予的1900多万美元的资助,但同时自2013年以来,陈刚接受了大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包括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根据美国的法律,陈刚在申请美国某机构,如MIT的研究经费时,应当披露目前正在接受的各项支持与资助(只要超过5000美金),以避免利益冲突,但他未能如实披露同时从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等机构获得的研究经费。另外,美国大学也要求员工如实申报自己的收入,但陈刚未能依法披露自己具有1万美元以上金额的收入和在中国拥有银行账户的事实。根据美国法律,对电信欺诈的指控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3年的监管释放,以及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对未提交外国银行账户报告的指控,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3年监管释放,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对虚假陈述的指控规定,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3年监管释放,以及罚款25万美元。起诉文件称,判决将由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根据美国量刑指南和其他法定因素做出。MIT校长与饶毅的声援1月14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对陈刚盘问6小时、笔录25页,但是对于种种指控,陈刚并不认罪。当天,陈刚支付100万美元保释金获释。MIT校长L.拉斐尔·莱夫(L. Rafael Reif)也在当天给学校师生员工发送邮件称,对陈刚事件表示震惊,陈刚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学者和教师,他的被捕令人惊讶、深感痛苦和难以理解。▲L. Rafael Reif给学生发送的邮件(图/MIT News)1月22日,MIT校长莱夫再次发布公开信,主要回应MIT和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合作的事情。莱夫说,陈刚教授代表麻省理工学院出任该中心首届教务主任,但这并不是一次个人合作;这是一个系的合作,由MIT支持。根据协议,南方科技大学将在5年内支付2500万美元给MIT。其中,1900万美元用于合作研究和教育活动,600万美元作为捐赠,用于支持MIT的建筑改造项目和研究生奖学金。迄今为止,MIT已经收到了协议承诺的一半金额,这笔资金已被用于支持一些机械工程系成员的研究和教育活动,以及奖学金和各种运营费用。换句话说,这些资金是为了推动一群同事的工作,以及MIT的研究和教育使命。与南方科技大学的合作,是MIT院系主导的众多合作关系之一,对象是学术机构。众所周知,包括国际合作在内的合作种类,对推进前沿科学至关重要,这在学术界很常见。中国国内的反驳理由以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的观点为代表。在陈刚被保释后,饶毅写了一封《致MIT校长副校长的信》并公之于网络。总结这封信的要点是,“陈刚与中国的关系是学术界非常正常的关系”,美国逮捕和起诉陈刚是选择性执法和“种族主义”。▲饶毅(图/网络)饶毅认为,陈刚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签署的合约是代表MIT,不是代表他本人;陈刚与中国的五个关系“都无关陈博士(陈刚)的研究经费”,因此不用向发放研究经费的机构披露;这五个关系中的四个在一年内只需要用他半天时间的工作量,与他有关系的机构不过是用他的名字,以便报告上级咨询了国际顾问;美国科学家为外国基金发放单位(如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是常规工作,如果不披露为中国国家基金会做评审工作是犯罪,那么所有MIT教授都可以被起诉曾经为以色列、意大利或英国政府的经费机构评审过研究课题。来自MIT同事的联名信陈刚的100多位MIT同事也向校长发出联名信,以阐述陈刚无罪的理由。信中说,逮捕陈刚教授而公布的刑事起诉书中包含了一些严重错误和误导性的陈述,包括:指控1:自2013年以来,“陈刚和他的研究小组已经收到了大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助,包括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事实真相:陈刚没有得到2900万美元,MIT才是这笔钱的接受者,这笔钱使学院、许多教师和学生的研究项目受益。指控2: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中国政府的代理人运作,因此不是一个合法的合作组织。事实真相:MIT和南方科技大学建立了一个正式的中心,是MIT任命陈刚教授为这个中心的教务主任。该中心的使命是鼓励科学和教育交流,陈刚教授正是这么做的。MIT与其他国家的大学也有类似的关系。如果美国政府认为这种合作研究关系是不适当的,可以通过立法或依靠行政权力来解决。指控3:陈刚在申请和报告能源部的一项拨款时隐瞒了自己与中国合作的隶属关系,并因此犯下了“电信欺诈”这一联邦重罪。事实真相:陈刚教授的科学合作、以及与中国的更广泛的联系,是一个被广泛披露和公开的问题,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对公众有所隐藏,更不用说美国能源部资深的拨款审查员了。陈刚教授一贯地、持续地、广泛地在他的出版物中赞扬这些科学合作和资助,这些出版物在这项资助执行之前和执行期间都可以在公共数据库中找到。从更普遍的角度来说,陈刚教授所涉及的广泛的合作远非秘密。指控4:陈刚推荐学生到中国工作,并获得中国政府资助的奖学金。他是中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审稿人,(并)为中国服务。事实真相:为学生推荐国际职位和奖项,以及为美国和世界各地的科学界审查提案和项目,是我们作为教师工作的重要且常规的部分。这种行为会被描绘成不恰当的、非美国式的,或者是对外国势力的服务,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侮辱。审查科学提案和推荐学生的职位和奖项是一项日常活动。指控5:“他故意和蓄意骗取(纳税人)1900万美元的联邦拨款,利用我们的系统来加强中国的纳米技术研究。”事实真相:这一广泛和毫无根据的指控没有得到任何证实。多年来,陈刚教授在MIT的研究部分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资助。陈刚教授的研究造福了美国的科学和技术,提升了MIT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地位,为全球科学界、以及许多美国和国际学生做出了榜样。数十份科学出版物表明,陈刚教授的意图和对研究支持的使用,与MIT开展优秀基础科学研究的核心使命是一致的。因此,美国检察官的行为已超出范围,模糊了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与更严重的犯罪——例如间谍活动或知识产权盗窃——之间的界限。寒蝉效应与蜜蜂现象毫无疑问,陈刚被捕被诉在国际上对科研人员造成了寒蝉效应,无论是美国本土还是已经入籍美国或正在美国学习研究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在美国工作、访问、学习的中国研究人员。这种寒蝉效应又源自蜜蜂现象,体现为,四处采蜜,回巢酿蜜。无论是久远的历史还是今天的现实,科学交流都是双向和共赢的,但还是有一个突出的现象,科技和学术水平低和欠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流动到科技和学术水平高和发达国家去学习。这就造成了高水平者担忧低水平者盗窃知识产权,或者科研人员学成并取得成果后,转移到自己的母国。也就是,到发达国家“采蜜”,回母国“酿蜜”。▲陈刚(图/网络)这种担心可以说是正常的,但是采取的解决方案却有不同。美国现在采取的方式并非理性和公正的,而是以防止犯罪的方式来阻止科研成果转移。检察官莱林表示,“与外国研究人员合作并非非法,但是说谎(虚假陈述)是非法的”。把虚假陈述,也即主要是把未披露利益冲突视为非法(犯罪),实际上在很多时候都既不符合客观事实,更是在罗织罪名。在这方面,郗小星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5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郗小星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指控向中国输送敏感的超导技术,并被美国司法部门以两项罪名起诉:电信欺诈罪和协助、教唆欺诈美国政府罪。▲郗小星(图/天普大学郗小星主页)然而,事情的最终结果颇具戏剧性。郗小星出生于北京,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德国工作两年后,1989年,他和妻子应聘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作,后加入美国籍。2009年,郗小星被美国天普大学聘为教授,2014年被任命为天普大学物理系系主任,他是国际上著名的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技术领域的专家。2015年5月21日凌晨,还在睡觉的郗小星被门铃声惊醒,多名FBI探员闯入其家,当着他妻子和12岁女儿的面,将其拷走。郗小星被指控向中国输送敏感的超导技术,证据是他给中国同事发送的邮件中有一种敏感的实验室设备,俗称“暖手器”的精密仪器设计图。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高达80年的监禁和最高100万美元的罚款。但在后来的审判中,多位专家指出FBI指控中的关键证据有误。郗小星邮件中的设计图并非检方所谓的精密仪器,而是一项德国科学家发明于1993年的“公开的、非敏感的且商业价值不高”的技术。FBI特工和检察官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把不敏感的设计图当成了敏感的设计图。经过4个月调查,美国司法部门被证明搞错了,并于当年9月撤销起诉。1月26日,在哈佛大学物理学系组织的一个在线学术报告上,当年的事件当事人郗小星结合自己的经历声援陈刚。郗小星表示,美国针对华人科学家的类似指控是一种“新麦卡锡主义”。他也提出了几点经验之谈:首先,当看到类似案件,指控某人为中国窃取机密时,不一定为真;其次,清白的华人科学家遭到了不公平的指控;其三,美国司法部将与中国的合作视为犯罪。国际学术交流的价值遭遇挑战陈刚事件在华人科学界留学圈和海内外媒体掀起了一些舆论波澜。有人关心的是类似案例对特定科学家群体的不公平对待,有人关心的当事人是否在学术道德或法律上存在事实上的瑕疵,有人关心的是华裔科学家在国际科学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和国家利益得失。综合之前李文和、郗小星、陈霞芬等美籍华裔科学家的遭遇,尤其是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11月启动 “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后,据FBI官员Christopher Wray的说法,有超过1000件针对中国的调查在进行中,每10个小时启动一个与中国背景相关的新案件。这样高强度的执法背景下,特定肤色祖籍出身的科学家们正被放在美国执法当局的显微镜下,监视和搜集可能违法的瑕疵和证据,选择性执法无疑是一种既成事实。此时平时无关紧要的一些小事都可能被放大成学术道德问题或法律瑕疵。除非日常学术工作中滴水不漏,且精通以繁复浩瀚著称的美国法律,恐怕很难有人能逃过刻意构陷。▲郗小星(图/网络)在新麦卡锡主义(郗小星语)的恶劣政治环境下,如果科学家们屈服于被民粹政治和种族主义孤立主义绑架的政客操弄,忙于向上纲上线的权力机器输诚效忠,难免会重蹈当年纳粹德国时期著名科学家菲利普·勒纳德的覆辙,更不能免于恐惧的自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换一个角度来说,是科学家们坚持真理服务人类的科学精神和国际学术道德的背叛失守。相对前两个问题,我们更关心的是类似事件对国际科学交流的影响。按照近年美国政府的说法,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通过科学交流被中国窃取复制替代,关闭两国交流大门是理所当然的正确手段。事实真是如此吗?不妨先看看美国一家类似智库的独立组织JASON的报告。JASON早在冷战期间就给美国政府提出国家安全方面的建议。1985年,里根政府决定将非涉密的基础科研领域对所有人公开,并制定了国家安全指令189(NSDD-189)加以管理。然而有人认为,一些基础科研应该对外隔离,避免有人不当利用美国长期的科研开放政策。当时JASON提出一个报告,反对隔离政策。直到今天,JASON报告都持有同样的观点,“相比于将某些基础科研领域对外隔离,科研开放和吸收外国优秀人员的益处更大。”“保持领先地位将要求美国继续在全球吸引和保留最优秀的科学人才”。外国留学生对美国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至2017年,超过80万名外国学生在美国接受高级学位或博士后培训。其中,约有272000人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分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其中有些人成为了美国公民。从JASON的报告可以看出,中美科学交流带给美国好处远远大于坏处。而两国科学交流给中国带来的好处,三十年改革开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中美两国科学交流究竟谁是得益者谁是受害者?我们认为,当基础科研不被政治和短视的功利干扰,保持开放交流的时候,国际科学交流对各方参与者来说是多赢的局面。反之,当地缘政治的恶性竞争凌驾于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之上,各自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的时候没有真正的赢家。科学没有国界,知识属于全人类,只有交流、研讨和教学相长,才会获得成果,并让所有人受益。科学发展到空前文明繁荣的今天,贫困与发展不平衡的痼疾,地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耗尽,生物灭绝,病毒变异等人类面临的生存压力也前所未有。尤其已经过去的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更证明国际科学交流的价值,人类最大的共同对手从来不是彼此,只有携手团结、科学理性地应对自然的挑战,才有更好的未来。参考链接:1.MIT Professor Arrested and Charged with Grant Fraud,January 14, 2021,Department of Justicehttps://www.justice.gov/usao-ma/pr/mit-professor-arrested-and-charged-grant-fraud2.突发!MIT知名华人教授陈刚被捕!科学网,2021年1月25日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15/doc-ikftpnnx7403789.shtml3.LETTERS TO THE MIT COMMUNITY,Letter to the community re. SUSTECH Relationship and Professor ChenJanuary 22, 2021https://president.mit.e/speeches-writing/letter-community-re-sustech-relationship-and-professor-chen4.Deirdre Fernandes Globe Staff, MIT president and faculty members defend professor arrested for China ties,Boston Globe,January 22, 2021https://www.bostonglobe.com/2021/01/23/metro/mit-president-faculty-members-defend-professor-arrested-china-ties/5.MIT校长再发公开信声援陈刚,百名教授为陈刚发起致校长联名信,2021-01-23,DeepTech深科技https://www.163.com/dy/article/G11KGTET05119734.html6.Tim Hinchliffe,Conflicts of interest should be disclosed to protect US research from foreign influence: NSF, JASON reporthttps://sociable.co/technology/conflicts-of-interest-should-be-disclosed-to-protect-us-research-from-foreign-influence-nsf-jason-report/7.Andrea Widener,New restrictions on foreign scientists or fundamental research not needed, defense panel says,DECEMBER 11, 2019, APPEARED IN VOLUME 97, ISSUE 48https://cen.acs.org/research-integrity/New-restrictions-foreign-scientists-fundamental/97/i488.Research Conflict of Interest,COI/COI Policy updated effective June 1, 2020https://dosi.ke.e/conflict-interest/research-conflict-interest9.美国科学家隐瞒海外合作关系或受处罚,中国科学报,2019/12/15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2/433871.shtm10.Department of Justice’s ‘China Initiative’: Two Year Recaphttps://www.ipwatchdog.com/2021/01/03/department-justices-china-initiative-two-year-recap/id=128644/

文质

科学的春天是这样到来的

①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期间请小平同志审稿。②1984年在高能物理研究所请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审稿。③1992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地下隧道里采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左)。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1978年,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以诗人的豪情预言:“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当年,新华社负责科技报道的记者,亲历并记录了这年春天前后中国科技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并采访报道了其中有关的领导人和一些著名科学家。时隔40年,我们随着本文一同追忆过往。■作者小传:顾迈男:193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上世纪50年代进入新华社,自1962年起担任专职科技记者,先后任编辑、记者、主任记者和高级记者。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华罗庚传》《丁肇中》《非凡的智慧人生》《回忆我采访的科学大家》《炎黄之光——顾迈男科技新闻通讯选》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华每日电讯特约撰稿顾迈男1978年的春天到来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以诗人的豪情吟诵道: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当时,郭沫若重病在身,他原想坐着轮椅参加当年3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人们怕他支持不住,劝阻了,而他还是在闭幕大会上作了准备已久的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讲话。他在这篇恐怕是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的讲话中,饱含深情地预言:“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当年,我作为新华社负责科技报道的记者,亲历并记录了这年春天前后中国科技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并采访报道了与“科学的春天”有关的领导人和一些著名科学家。现在,时隔40年,回想起来,仍能感受到那年春天浓浓的、生机勃勃的气息。邓小平严肃地说:“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讲述在科学的春天里发生的故事以前,要从一年前的秋季讲起。在这之前,几经沉浮的邓小平被时代的大潮推向历史的前台,“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结束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变化一直持续到今天。我有幸近距离采访这位变革时代的伟人,是在他复出的这年秋天。邓小平复出后,首先请几十位中国著名科学家和大学教授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天面对面地认真听取科学家和教授们对恢复和发展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意见、建议,这就是史上有名的“8·8座谈会”。这年的8月4日,我随33位科学家和教授们走进大会堂的四川厅,大家刚在沙发上坐下,邓小平就满面春风地走来了。从这年的8月4日起,他每天上午8点半准时到会,中午稍事休息,下午又来到大会堂参加座谈会,晚上直到掌灯时分才离去。这是一次畅所欲言的座谈会。会上,科学家和教授们提出:“四人帮”把科学和教育战线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说成是“黑线为主”,大批科学家和教授被扣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严重地挫伤了科学家和教授们的积极性,阻碍了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人建议高等学校应尽快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有人呼吁关心和改善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有人主张立即恢复每周5/6的时间搞科研……邓小平认真地听取人们的发言,他说:“我看,17年的主导方向是红线。17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大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自己培养的。如果对17年不做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了。”座谈会上,邓小平还谈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题。他说:“‘四人帮’制造了一个名词叫‘臭老九’(注:‘四人帮’把知识分子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污蔑是‘臭老九’)。‘老九’并不坏,《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就是好人嘛,错就错在那个‘臭’字上,毛泽东同志说‘老九’不能走!这就对了。”谈到这里,邓小平严肃地说:“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座谈会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茶话会,招待与会的科学家和教授们,他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科学家和教授们尽快从“四人帮”制造的阴影里走出来,积极投身到重建国家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工作中。冬去春来。转眼间1978年的春天来临。3月18日,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数千位科技人员,怀着热烈期盼的心情,前来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同志们,我们今天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就清楚地说明‘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返了!”邓小平的话音刚落,场上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说,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连带要答复一个问题,怎么看待科学研究这种脑力劳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言外之意知识分子不是“臭老九”。)随后,他又谈了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研队伍等问题。陈景润:“特别感谢新华社记者对我的帮助”大会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代表们纷纷登台发言,热烈称赞大会的召开。一天,数学家陈景润也走上主席台,他在讲话中说:“我只不过是攀上了科学的一个小山包(注:指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就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新华社记者对我的帮助。”(注:在这之前,新华社记者曾通过参考报道多次谈了陈景润的处境,以及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取得的成就,希望有关部门关心他,给他治病(结核病)。当时,医院多次给中科院数学所发出有关他的病危通知。因此,参考报道以后,他的情况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处境也因此得到了改善。)全国科学大会期间,有件事情使我终生难忘,那就是邓小平、方毅等国家领导人极为认真的工作精神。全国科学大会开幕那天,我来到人民大会堂的西休息厅,请方毅同志审阅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要。“你跟我来!”方毅同志明白了我的来意后,就从西休息厅里匆匆走了出来,他快步在前头走,我在后面紧跟,我们来到另一个休息厅,见到邓小平同志后,方毅大声说:“邓副主席,新华社的小顾同志请您审阅一下您的发言稿。”我随即把邓小平数千字的讲话摘要递给了方毅,这时,服务员见大家都站着,随即搬来了椅子。“不坐了,不坐了,坐得太久了。”邓小平同志说。随后,方毅便抖擞起精神大声地朗读起来,邓小平同志始终站着认真地听方毅朗读,直到听完了数千字的稿子。“可以嘛,我看可以!”最后,邓小平说。方毅同志随即把讲话稿递给了我,说:“小顾,发吧!”如今,两位领导同志都已经过世。当年,他们的音容笑貌、平易近人的作风,长久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铭刻在那个难忘的春天的记忆里。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我个人体会,他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是“8·8座谈会”讲话精神的继续和发展。他再次从理论和实践上,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澄清了“四人帮”搞乱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关村的灯火》见证科学家迎接春天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讯息传开之后,科学和教育界一片欢腾。根据大会精神,会后,中国科学院立即恢复了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第一批被评上高级职称的有陈景润(正研究员),提升为副研究员的有杨乐、张广厚等。在这同时,中青年科技人员也立即享受科研津贴。被“四人帮”解散了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也迅速地重建起来,国家重新颁布了发明奖励条例,科学院和高等院校(在这之前已恢复高考)开始招收研究生,科学院一系列研究所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各个研究所实行每周5/6的科研时间后,多年来暗淡无光的北京中关村各个研究所里又亮起了灿烂的灯光。在那些日子里,我曾接连几个晚上同新华社国内部的傅军同志到北京中关村的各个研究所参观、采访。所到之处,热气腾腾。在计算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的灯光照得如同白昼。“我们要用跑短跑的速度跑长跑,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哪怕日夜连轴转,也要把‘四人帮’耽误了的时间抢回来!”一位正在工作的研究人员说。在春寒料峭的夜晚,我们朝着有灯光的地方走,访问了一个又一个研究所。一天夜里,我们在数学研究所的图书馆里见到了数学家陈景润。“文革”中,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得入了迷,一天夜里,正望着自己的计算结果出神时,突然闯进来一群人,质问他为什么深更半夜还亮着灯,怀疑他是不是在搞“反革命”活动。造反派说:“宁要社会主义的星星点点,不要资本主义的灯火辉煌。”在那个年月,深夜谁家的窗口亮着灯,谁就要倒霉。“现在不怕了。党和国家带领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夜间加班加点是常事,党和人民赞扬和鼓励我们,因此,中关村的灯火越亮越多,越辉煌!”那天夜里陈景润带我们参观了图书馆,他感慨地说:“这里同粉碎‘四人帮’以前的情形大不一样了,现在你们看,门庭若市,那时,这里常常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图书管理员。”他笑着说。在科学的春天里,各个研究所都出现了许多挑灯夜战的动人景象。有些研究人员把铺盖搬到了实验室,每天工作到深夜,工作起来不分上下班,把一切可以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搞科学研究,常常是带上两个馒头,一干就是通宵。著名数学家关肇直当时已是快60岁的人了,仍每天工作到深夜,人们劝他休息,他却说:“余年不多了,更要加倍努力!”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文革”中被造反派赶出实验室,让他打扫厕所。我见到他时,他也与灯火为伴。他说:“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8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阴必争!”过后,我们写了通讯《中关村的灯火》,新华社播发后,报纸广泛刊登。李政道丁肇中感知祖国的春天春天的气息传到海外。许多著名的华裔科学家也坐不住了,纷纷来中国或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都不再做旁观者。其中就有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和丁肇中。1979年暮春5月,来自全国33个科研单位、78个高等院校的数百名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齐集北京科学会堂,听李政道讲学。在长达7周的时间里,天天座无虚席。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李政道越过太平洋,不远万里来中国讲学,共讲授了统计力学和粒子物理两门课程。在国外,每年他平均只讲28-30个小时,这两门课程一般要讲两三年。这年,他感到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急需科技人才,决定用两个月的时间讲完几年的课程。1979年4月15日,邓小平会见李政道时,他的夫人秦惠说:“政道变了。政道过去对这类事(指组织和联系工作)从来不感兴趣,去年为了给中国培养高能物理人才,在4个月的时间里,他亲自打了很多很多长途电话,联系培训问题,别人都说政道变了,就连讲课政道也变了,过去他从来没有这样集中讲过。”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在北京科学会堂访问了李政道。那天,他刚从讲台上走下来,在休息室里,他一面往嘴里含润喉片,一面用嘶哑的声音回答我的提问,当我问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时,他兴奋地说:“我感到,大家都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推动起来了,这是很了不起的!我不应该袖手旁观。”这年秋天,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也来中国讲学。他因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李、杨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学者。一个晴朗的秋日,我在北京饭店访问了丁肇中,当时,他看起来很年轻,不像43岁的人。见面后,丁教授热情地和我握手。当我对他和他的小组找到胶子存在的证据表示祝贺时,他笑着说:“最值得祝贺的事情,是中国人民决心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访问快结束时,我请丁教授谈谈自1975年以来4次访华的印象。他说:“1975年来时,在北京和科学家们谈了谈。那时,没有人谈科学。科学家们都处于恐怖状态。1977年来访,科学家们兴奋地告诉我,他们获得了第二次解放。这次回来,见到高能加速器(即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预制研究已经开始,慢慢地也有个计划,大批留学生、研究生、访问学者也都派出去了。情况和几年前相比,大不一样了。”邓小平:“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也是在1978年春季的一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几位年轻人,忽然出现在我工作的北京三里河河边的抗震棚里。(注:唐山地震后,我在国家地震局采写震情参考报道,供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导抗震救灾参考。)说明来意后,他们交给我一封由著名物理学家张文裕等十几位科学家写给中共中央的信件。在信中,科学家们叙述了世界各国高能物理以及高能加速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殷切希望党中央能够关注这门尖端科学,积极筹措资金,调集人力物力,尽快建造出中国的高能加速器。随后,我把科学家们的来信交给了当时新华社的负责人。他们很快便报送给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参考报道帮助高能物理研究所要回了他们现在北京玉泉路的所址(“文革”中被部队占用)。BEP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英文缩写)从此启航。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上马以后,科学家们用“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来形容兴奋的心情。中国的大科学——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历时10余年,于1988年10月16日凌晨5点56分,首次实现了低亮度下的正负电子对撞。消息传开,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纷纷发表谈话,认为这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伟大进步,是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里程碑。1988年10月24日9时40分左右,邓小平等来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向参加工程建设的人们表示祝贺。“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60年代中国没有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卫星上天,我们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高科技的发展和成就,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场的科学家们听了邓小平的讲话,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当年冒着风险从美国归来,全身心投入建造高能加速器的著名物理学家张文裕,这天也坐着轮椅来了,听着听着,这位已经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的科学家,泣不成声。时光飞逝。进入21世纪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不断传出好消息。实验室负责人兴奋地对我说,经过努力,国家又投入了20亿人民币,对撞机的性能提高了100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眼下,位于北京西郊八宝山附近地层深处的中国第一台,也是唯一的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年复一年昼夜不停地运转着。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科学家不远万里前来做实验,或是进行学术交流。它的故事,也是从那个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春天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