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张兴栋院士:世界生物材料领域的领导者大武夷

张兴栋院士:世界生物材料领域的领导者

张兴栋院士2020年4月,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收到Acta Materialia,Inc.执行秘书长Carolyn Hansson博士来信,经Acta Materialia,Inc.理事会任命的评奖委员会评选,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获得了第14届Acta Biomaterialia金奖,该奖将于2021年举行授奖仪式。Acta Biomaterialia金奖设立于2008年,以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著名期刊Acta Biomaterialia的名字命名,属于学术奖。其宗旨是表彰在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表现出引领作用,对学科发展有重大和持久影响的独创性材料研究或成果。获奖者是公认的世界生物材料领域的领导者,其在发现和转化为实践方面的成就是超越的,在该领域是众所周知的。Acta Materialia, Inc.的这一殊荣不仅是为了表彰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也是为了提高学界和公众对材料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该奖十分强调被提名人对其研究领域的实质性贡献,而不仅是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物。张兴栋院士是该奖项自2008年设立以来的第14位获奖者,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亚裔学者。至此,张兴栋院士已荣获国际生物材料界4项主要奖项,以及5个名誉称号。陶瓷变骨头 “草根院士”的神奇魔法1960年,张兴栋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毕业时,由于国家还没有实行文凭制(颁发文凭),由于他最高学历是本科毕业,以至于他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们便称他是没有学位的“草根院士”。“科学研究要有创新和挑战传统的精神。”张兴栋是从事材料科学、特别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他认为,一个科学家必须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创新和挑战传统的未被认识的观念,坚韧不拔地在崎岖的小路上攀登,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才能赢得最终的成功。1983年,张兴栋开始生物活性人工骨(牙)及涂层植入体研究,从开始 研究生物材料至今,他一次次地创造奇迹。1991年,他发现并确证无生命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可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特有的诱导骨再生的作用,提出“骨诱导性生物材料” 这一颠覆性概念。通俗来讲,就是把一种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医用陶瓷植入体内,隔段时间陶瓷就会慢慢消失,转变成人的新骨头。这种材料既无异物反应,又可实现人体的永久性康复。张兴栋这一发现打破了材料不可诱导组织再生的教条,获得荣誉的同时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质疑。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活性生物物质才可以诱导骨和组织的形成,无生命的材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传统是科学探索的一道冷酷界限,凡是要想进入未知领域的人就必须要跨过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等重大项目陆续支持下,张兴栋不断证实自己的发现——来自老鼠、猴子、猪等动物的10000多张切片和大量实验,佐证科学机理;从基因激活、基因表达探寻理论路径,证明理论模型。18年的努力,“骨诱导性生物材料”终于得到国际生物材料科学界的认可。2008年,在阿姆斯特丹第八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上,张兴栋受邀作大会首个报告。2009年,他再次受邀在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大会上作报告。2014年2月,基于张兴栋“对肌肉骨骼治疗及产品开发的贡献”,他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在当年美国工程院评选的11名外籍院士中,张兴栋是唯一一名中国人。2018年,由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生物材料定义会”上,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被投票通过列入“21世纪生物材料定义”,这是由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生物材料定义。“当时总是想,都坚持了几十公里了,万一还差最后一公里?我不能放弃。”回顾当时,张兴栋感慨颇深。“商人”张兴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张兴栋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明白了任何科研成就,都来自于科研实验所展现的客观事实。“在产品研发中发现理论问题,然后反哺理论研究,形成良性循环,这是科研成功的关键。”2002年,张兴栋注册成立了“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走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之路。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每年都能创造数千万元的产值,这样不仅反哺了理论研究工作,其研发出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牙种植体、涂层人工关节等生物材料产品也让全国患者获益。截止目前,已经有10多万例的病人使用了张兴栋团队研发生产的骨诱导材料,全国90%以上的生物活性涂层人工关节,包括在华的独资外企都在使用他研发的材料涂层技术。“我国的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虽然已经登上了世界舞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生物材料产业整体上还落后发达国家10—15年,加快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张兴栋看来,只有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才能更快推进可诱导组织再生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人物名片:张兴栋,男,汉族,1938年4月7日生于四川南充,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家,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执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名誉理事长。于国内率先开展生物活性材料研究,研发出生物活性人工骨、涂层、涂层牙种植体和人工髋关节、骨诱导人工骨等产品,获6项CFDA产品注册证。发现材料可诱导骨、软骨等组织形成,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Tissue Incing Biomaterials)”,即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可诱导有生命的组织和器官再生或形成,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方向。196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1972年—1973年,到山东大学进修学习晶体生长专业。1980年—1998年,担任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1987年—1988年,到英国玛丽王后学院进修学习生物材料专业。1992年—2005年,担任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2006年,担任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5年,当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资料来源于百度词条)

赵盾

“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首创者川大张兴栋院士 年过八旬仍每天工作10小时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2020年是四川大学建校124周年,也是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创立40周年,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作为川大医学生物材料研究的领军人物,今年是张兴栋院士从教60周年。11月25日上午,82岁高龄的张兴栋出席了川大举办的“新形势下医疗器械发展对策院士论坛暨张兴栋院士从教60周年报告会”,论坛就应对当前医疗器械科学与产业变革做了研讨,并对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发展大计做展望与规划。生物医学材料,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材料质疑,它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张兴栋在此领域奋斗了40余年。1956年,张兴栋以全优生从成都七中毕业,考入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从此就在锦江之滨、望江楼扎下了根。2017年,在长春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先进材料展上,已年满79岁的张兴栋展示了一种骨诱导性人工骨生物材料,将它植入人体后,就能调动人体自身的康复功能,形成新的组织,既无异物反应,又可实现人体的永久性康复。传统观念认为,无生命的生物材料不可能诱导组织器官再生或形成,因此治疗骨缺损时,医生通常向断骨处植入金属、高分子等材料,这些材料的腐蚀、排异特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兴栋和他的团队便已率先研发出生物活性陶瓷及涂层等。上世纪90年代,他又首创迄今国际唯一的骨诱导人工骨并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这一颠覆性概念。这一概念赋予材料诱导组织形成或再生的生物功能,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途径。春华秋实60余载,张兴栋亲历并见证了我国医学生物材料的发展,将所有心血倾洒在川大生物材料学科建设,不断早就英才,如今虽已年满82岁,但仍保持每日工作10小时的节奏,全年无休。经过20年发展,依托川大技术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一个在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际领先的研究中心之一。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刚在论坛表示:未来还将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基地,强化医疗器械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链建设......支持由院士领导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换项目,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非阴非阳

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机制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Acta Biomaterialia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orrelations between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osteoinction of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s”的文章,揭示了磷酸钙陶瓷的骨诱导与巨噬细胞极化之间的关联。这些结果不仅加深了人们对骨诱导机制的了解,也有助于设计新型的骨诱导支架。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的肖玉梅和梁洁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背景如今,生物材料的固有骨诱导已经被广泛接受。例如,磷酸钙(CaP)陶瓷可以在没有外源细胞和生长因子的非骨部位诱导异位成骨。尽管这种骨诱导作用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但其内在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在维持骨稳态和调节骨重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和骨骼系统共享许多调控分子,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受体和转录因子。生物材料在植入后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宿主反应,且炎症程度会影响植入物的性能,特别是骨诱导性。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吞噬作用,还可以分泌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来调节炎症程度。此外,巨噬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可塑性,可根据环境变化而显示出一系列不同功能的极化表型。M1型和M2型是目前广泛研究的两种表型,分别具有促进炎症以及减轻炎症和促进细胞修复的作用。先前有研究表明,骨科材料会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基于此,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肌内植入模型和三种常用的磷酸钙陶瓷材料,以证明巨噬细胞极化在材料诱导的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三种CaP陶瓷的骨诱导作用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三种多孔结构的磷酸钙陶瓷,包括羟基磷灰石(HA)、双相磷酸钙(BCP)和β-磷酸三钙(β-TCP)。他们通过手术将多孔CaP圆柱体植入BALB/C小鼠肌肉内,并在90天后评估CaP陶瓷的骨诱导作用。少数HA样本(2/7)和多数BCP样本(6/7)中观察到异位骨形成。然而,β-TCP样本中未观察到骨形成,其孔内充满了纤维状和脂肪样组织。为了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研究人员在植入后第7、14和21天提取样本,并通过HE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大量细胞(尤其是F4/80+ 巨噬细胞)从CaP陶瓷的表层区域(区域1)迁移到内部区域(区域3)。不过,BCP组的F4/80+ 巨噬细胞数量随时间急剧减少,而β-TCP组中巨噬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体内分析CaP陶瓷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研究人员首先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研究体内巨噬细胞极化。在植入初期(第7、14和21天),β-TCP组的iNOS+ M1型巨噬细胞比例最高,而BCP组的ARG+ M2型巨噬细胞比例最高。对于β-TCP组,他们发现M1/M2比例逐渐增加,且M1型巨噬细胞数量更多,而BCP组在第7、14和21天都有更多的M2型巨噬细胞。图1. 在植入后对M1和M2表型标志物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之后,他们又利用RT-qPCR技术评估了M1型标志物(iNos)和M2型标志物(Arg)的基因表达。在第7天,BCP组的iNos和Arg mRNA表达量最低,不过到了第21天,BCP组明显上调了Arg基因表达,并下调了iNos基因表达。这些结果表明,骨诱导能力出色的BCP陶瓷能够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反,没有明显骨诱导性的β-TCP陶瓷促进了iNOS+ M1型巨噬细胞。体外分析CaP陶瓷调控的巨噬细胞行为为了深入了解其免疫调节特性,研究人员又在体外研究了CaP陶瓷对巨噬细胞行为的影响。他们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在三种CaP陶瓷上生长的巨噬细胞的形态。电镜图像表明,HA和BCP上的大多数巨噬细胞开始伸长,呈纺锤状,而β-TCP上的大多数巨噬细胞保持球状或椭圆状。这些结果表明,β-TCP陶瓷抑制了巨噬细胞的扩散和伸长。他们还利用RT-qPCR 分析和多重免疫检测定量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结果发现,β-TCP明显上调了M1表型标志物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分泌IL-1β、MCP-1、MIP-1α和MIP-1β。相反,BCP上调了M2表型标志物(Arg和Il10)的表达,并增加了CD206+ 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这些结果与体内研究一致,表明β-TCP和BCP分别将巨噬细胞推向M1和M2表型,而HA对巨噬细胞极化没有偏向。图2. 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体外相对表达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巨噬细胞分泌因子对成骨的影响。他们利用来自巨噬细胞/CaP上清液的条件培养基来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结果表明,与纯培养基相比,培养基中钙离子和磷离子的消耗降低了BMSC的增殖。对于HA、BCP和β-TCP组,小鼠BMSC的增殖和成骨基因表达相当。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骨科植入物的骨诱导能力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这是由植入物调控的巨噬细胞极化和功能状态决定的。这项研究为了解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机制奠定了基础。它也有望帮助人们设计出骨诱导支架的新策略。

乳间股脚

矢志奋斗,为了这颗不变的中国心

观众在北京市东城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贾绍斌在为患者做手术。光明图片王云兵在实验室内工作。光明图片【获奖者讲述】编者按海内外侨界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一大批侨居海外的游子回归祖国,奋斗在科研一线,活跃在产业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汕头市考察时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事业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华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国爱乡。面向“十四五”,广大侨界人才展现出什么样的奋斗之姿?在爱国情怀感召之下,他们怎样积极创新,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特邀不久前中国侨联评出的5位“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讲述亲身经历,并请专家就如何更好发挥侨界人才作用点评建言。把好钢用在祖国需要的“刀刃”上讲述人:重庆钢铁集团首席技术专家、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肖勇 31年前,我还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当时,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但许多工程技术问题都需要咨询国外机构和专家。我由此萌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便来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博士。读博期间,我提出了钢结构节点新设计理论。工作后,在参加南安普敦索伦特大学综合大楼设计工作时,我设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使结构同样安全可靠,材料消耗却大幅降低?说干就干。我很快拿出了设计方案,并被采用。随着这座欧洲第一栋半连接节点组合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拔地而起,我获得了英国皇家工程院杰出工业成就奖。这让我很振奋,也开始思考:好钢用在刀刃上。既然学有所成,能否让它在祖国释放价值?2016年9月,我舍弃了在英国近30年的工作和生活,回国担任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侨居海外多年,我一直与钢结构打交道,一心想着把这些先进理念、管理方式、前沿技术带回家乡。然而,回国伊始,很多实际问题接踵而至。当时,国内钢结构还没有大规模市场应用,钢结构领域人才匮乏、技术体系缺失、产业链分散、研发投入偏低,严重阻碍着产业发展。而作为重庆市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重庆钢构必须在全市钢结构产业的全链条上率先做出示范。办法总比困难多。回国三年多来,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我主持成立了涵盖装配式建筑、工业、现代化桥梁、综合管廊、智能停车库等领域的钢结构研发团队;带领团队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停车库、钢制综合管廊等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成果。在技术管理上,主持了长寿创新园、优顺标准厂房共2项国家示范工程。随着国家发展,重庆市钢结构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势头不可估量。我将倾尽所学,带领团队研发核心技术,把“重庆钢构”品牌擦得更亮。这里是我奉献所学、实现理想的最好地方讲述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贾绍斌自1984年进入临床工作至今,我从医已有30多年。多年来,定居国外的亲眷多次邀请我去加拿大、美国发展,但身为侨眷的我还是坚持留在国内。国外也许有更大平台、更高的薪水,但脚下这片土地才是我奉献所学、实现理想的最好地方。20世纪末,我主持开展了宁夏全区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救治水平却在全国垫底。那次调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数年,心血管病的预防救治成为我学习攻关的重点。1994年,我带领团队在宁夏率先开展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刚开始,医疗设备不足、防护条件较差,每个手术日都要连续做十多台手术。每次做介入手术时,都要穿着近20斤重的铅衣,长时间在台上“吃”射线。有一段时间,我感觉筋疲力尽、不思饮食,血小板降到了4万/mm3,不及常人一半。家人“勒令”我休息一段时间,但心血管病人大多情况危急,不马上手术就有生命危险,我无法坐视不理,便咬牙坚持工作,慢慢调养身体。为了及时了解国内外心血管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作为宁夏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我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讲座和学习班。2010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宁夏心血管专科年会。我还将中华医学会的大型学术会议引进宁夏,使这里的心血管医师就近学到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前沿进展,并精心选送优秀医生到国外进修学习。2014年开始,我带领团队为建立“宁夏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而努力,建起市、县、乡(村)三级救治模式和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宁夏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能力和水平。此外,我积极发挥侨联优势资源,在研修学习、科研攻关等方面,联系侨胞侨眷为家乡服务,促进宁夏和国内发达地区、国外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交流。从最初开展一台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介入术需要8个小时到现在不到1小时,从只能接诊宁夏地区患者到服务宁夏和周边省区近2000万居民,这些改变都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们多年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架好“侨”梁,让学院成为人才强磁场讲述人: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常毅我曾在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工作12年,虽然有着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与多位全世界顶尖科学家共事,但我却始终向往着回到祖国。2018年,我决定全职回国的消息传开,很多朋友都非常惊讶。其实,作出这个选择,特别要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博士导师,他们也是两位侨居美国的优秀学者——时任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现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总监的杨杰教授,总是鼓励我不要放弃自己成为大学教授的职业目标;执教南加州大学的刘燕教授,总是鞭策我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并建议我在选择中国高校时不要只盯着北上广等发达地区。2017年,国家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机会来了,我便积极向国内谋求发展。第二年,时任吉林大学校长的李元元院士将我引回母校,学校破格任命我为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目标是在祖国东北组建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人工智能队伍。我深感责任重大,全身心地投入学院组建工作中。2019年,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鼓励我们大胆探索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他的支持下,我们把国际先进的准长聘制度引入吉林大学,不仅充分释放了青年学者的潜力,也大大增强了学院对国外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特别是侨居国外的高水平人才,是我过去两年的第一要务。出国宣讲、网络招聘、专家推荐,我们打出了组合拳。如今,学院已经成为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年轻学者的强磁场,已引进的人才也开始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十四五”时期,如何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和团队一直在思考。我想,我们会更好地发挥“侨”梁作用,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深耕生物制药领域,打破欧美绝对垄断讲述人:甘肃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 罗顺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的关键原材料,与终端药品紧密相关。长期以来,我国90%以上的培养基依赖进口,价格远高于美国市场价,使得国内中下游生物药品失去竞争优势,制约着国内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2011年,我结束了近30年侨居海外的生活,从美国回到中国,为的就是一件事——创办甘肃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破欧美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绝对垄断。公司成立之初,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兰州,更是没有现成可用的人才。于是,我们先后引进了10多位高层次海外专家,通过海外专家传帮带,培养了一支超过50人的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刚开始几年,从投资方到合作方,都会不断向我发问:“怎么还没赚到钱?”“怎么还要投入资金维持经营?”然而,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药企和科研机构用的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培养基,总觉得中国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不如美国公司。改变这种误解,只有用行动。埋头耕耘,终有收获。经过9年的行业积淀和市场检验,如今健顺已成长为中国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技术水平比肩欧美,工业化产能最大的培养基领军企业,在细胞培养基行业已形成强有力的技术、质量、价格、供货期等综合优势,已与国内外逾200家生物药企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颇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终于打破了欧美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绝对垄断,改变了细胞培养基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有力助推了生物制药国产化进程,提高了中国生物制药和疫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带领健顺,为提升本土生物药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和核心技术优势不断努力,造福于民。为祖国做出国际一流产品讲述人: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王云兵20世纪90年代,国内生物材料及器械领域刚刚起步,身在异国的我,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乡。10年前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我偶然结识了我国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泰斗张兴栋院士,短暂的交流后,便坚定了回国奉献的信念。回国后,侨居美国近14年的我很快发现,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骨科生物材料及器械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地位,但在心血管生物材料及器械等研究领域尚属空白。我始终坚信,“中国人在国外做出一流的产品,回国后也一定能做出国际一流的产品”。于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我组建团队,建立起了目前国内领先、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心血管医用材料及器械创新研究平台。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们研发出全球第一款预装介入瓣膜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发的中国首个微创介入心脏瓣膜产品已在300多家医院展开临床应用;成功研发的全球首款微创介入自膨式肺动脉瓣膜系统,已在中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中心进行临床应用,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我们开发的国内首款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已在100多家医院大规模临床使用,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我还受邀参与并完成多个国家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的战略发展规划与咨询工作。浓厚的好奇心、严格的自律和强烈的报国使命感,在我看来,至关重要。前路还很长,我将不忘初心,为实现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多贡献。(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张国圣、王建宏、张文攀、任爽、宋喜群、陈慧娟、俞海萍、王斯敏)

履之所出

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荣获Acta Biomaterialia金奖

近日,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收到Acta Materialia, Inc.执行秘书长Carolyn Hansson博士来信,经Acta Materialia, Inc.理事会任命的评奖委员会评选,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获得了第14届Acta Biomaterialia金奖(Acta Biomaterialia Gold Medal),该奖将于2021年举行授奖仪式。Acta Biomaterialia金奖设立于2008年,以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著名期刊Acta Biomaterialia的名字命名,属于学术奖。其宗旨是表彰在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表现出引领作用,对学科发展有重大和持久影响的独创性材料研究或成果。获奖者是公认的世界生物材料领域的领导者,其在发现和转化为实践方面的成就是超越的,在该领域是众所周知的。Acta Materialia, Inc.的这一殊荣不仅是为了表彰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也是为了提高学界和公众对材料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该奖十分强调被提名人对其研究领域的实质性贡献,而不仅是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物。Acta Biomaterialia金奖每年颁发一次,由Acta Materialia,Inc.和Elsevier赞助。获奖报道将在Acta Materialia, ScriptaMaterialia和Acta Biomaterialia等期刊上刊载。张兴栋教授是该奖项自2008年设立以来的第14位获奖者,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亚裔学者。至此,张兴栋教授已荣获国际生物材料界主要奖项4项,以及5个名誉称号。Acta Biomaterialia金奖获奖者一览:关于张兴栋院士张兴栋,196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5年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1983年于国内率先开展生物活性人工骨(牙)及涂层植入器械研究,1991年于国际率先提出并确证无生命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可诱导骨再生,相继发现材料可诱导软骨组织形成,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Tissue Incing Biomaterials)”,即通过材料优化设计,而不是外加活体细胞或生长因子,可赋予材料诱导组织形成或再生的生物功能,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方向。关于Acta Materialia, Inc.Acta Materialia, Inc.成立于1953年,其使命是增加和传播材料科学与工程知识;出版涵盖材料科学、生物材料、材料工程、材料化学和物理等领域的高质量期刊;支持和促进科学会议、颁发奖项和开展其他活动以实现其基本宗旨。目前旗下有知名期刊Acta Materialia, Acta Biomaterialia, ScriptaMaterialia, 以及Materialia。来源: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编辑 / 陈爽

床上床

喜讯!四川大学在2020“挑战杯”中再创佳绩:4金1银1铜!

4金1银1铜!!!11月28日,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以线上答辩形式举行,我校学生团队表现优异,斩获金奖4项、银奖1项、铜奖1项,获得我校自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金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3,并以再创新高的团体总分荣获“优胜杯”。本次大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由东北林业大学、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承办。大赛吸引了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2786所高校的17.9万个项目报名参赛,432个参赛作品入围全国终审决赛答辩。金奖团队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赛道骨联科技——基于可注射诱导性材料的腱骨修复专家报送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成员:刘展鸿 宋滔 于佳鑫 徐宝鋆 张梦薇 江青松 苏金磊 黄军航 汪瑜懿 杨蝶指导教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林海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肖玉梅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向锋项目简介:腱骨愈合是韧带、肌腱功能重建的关键与重点之一。学生团队以“组织诱导理论”为指导思想,针对腱骨结合部位的组织特征和现有临床技术手段,以厚实的骨、软骨修复生物材料和运动医学临床实践为基础,研发出基于医用胶原和高活性磷酸钙陶瓷,可诱导骨组织和韧带再生的新型腱骨愈合注射剂。该产品着眼于解决现阶段肌腱和韧带损伤修复过程中腱骨愈合不佳的痛点,学生作为主研人员申请4项专利,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填补现有运动医学专用植入器械的短缺。目前团队已经和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六院、瑞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等多家产学研单位达成深度合作,已进入临床试验准备阶段。心“视”界——心血管全息诊疗智库报送单位:华西临床医学院团队成员:葛玲玲 刘琦 姚怡君 周翔鸿 肖一 刘璐 高源 李灵儿 沈斯迈 张子涵指导教师:华西临床医学院 陈茂华西临床医学院 祝烨 华西临床医学院 伍艳项目简介:项目面向全国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针对我国高水平心血管医生供不应求和心血管病学专业程度高两大痛点,基于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优质心脏影像资料,依托大数据和影像学资料深度学习相关技术,打造心血管病无创诊疗系统,实现无创化检查替代有创检查的技术革新。学生团队成员学生作为第一、第二发明人申请5项发明专利,全程参与项目研发和落地转化,并注册成立公司。目前,项目已获批华西医院首批成果转化基金,与成都国际医学城签订入驻意向,正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赛道凯邦智测——城市地下电网安全守护者报送单位:电气工程学院团队成员:李泽瑞 饶显杰 李蓉 梁钟颖 张滢悦 赵萌 黄烨炯 刘创 袁慧 刘达夫指导教师:电气工程学院周凯 四川大学科技园王黎明项目简介:学生作为主研人员,师生协同历经4年研发出国内首创的便携电缆缺陷诊断定位仪器——RCSA反射系数谱分析仪,全面掌握电缆情况,预警电缆故障,消除“马路拉链”,守护城市地下电网运行安全。相较于国内现有产品,以全新的理论实现电缆检测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标国外产品,以丰富的测试数据为支撑得到更好的效果,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该产品能帮助电力部门及时排查电缆隐患,避免故障发生,减少城市中非计划性停电事故的发生概率,助力智慧化城市建设。目前该产品已成功销售4台,在成都、北京、广州等城市开展20余次试点运用,保障了约100公里电缆的安全运行总时长超过2万小时。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赛道危废智“链”——中国危废整体解决方案领跑者报送单位:商学院团队成员:巩群喜 赵奕淳 任毅 熊文琪 黎家伟 张汉泰 余心怡 易怡芳 黎斯攀 王宇茜指导教师:商学院梁学栋商学院邓富民项目简介:师生团队基于区块链技术,研发出国内首款危废信息化精细管理平台,业务范围覆盖49种危废,为处废和产废企业提供基于实时物联监测技术和优化算法模型的对接、调度、处置危废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学生作为法人代表于2017年注册成立公司。目前,项目团队申请获批专利19项、软著16项。公司已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入选新经济种子企业,连续两年作为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编委单位,参与2020年首届国际区块链产博会、2019年CCF区块链技术大会等10余次;已服务了中国彭州石化、新中天等700余家企业,覆盖四川、重庆等西部多个省份,累计降低行业成本超过4000万,助力开启危废智联管理新时代。银奖团队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赛道“链向科技”MCCC——数字版权智慧化保护方案报送单位:商学院团队成员:刘飞 尚超 熊坤 赵诗源 禹世龙 裴洋湖 林泽培 陈岩 刘听瑭指导教师:商学院李晓峰商学院李小平项目简介:学生作为法人代表于2019年注册成立成都链向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区块链赋能传统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技术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学生团队独立自主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区块链底层服务平台,在自研底链之上开发了针对文创产业的区块链智慧化版权保护系统。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版权确权-侵权监控-侵权取证和智能司法全链条中的数据存证溯源和可信共享,从根源上解决内容版权信息不安全、转载授权规则不明确与版权交易市场不标准的三大痛点。目前公司已同神马出行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探索区块链在汽车广告市场的版权保护,为成都金苹果学前教育集团等高端幼儿园、高校以及行业协会学会等提供幼教音视频微课等衍生版权保护,同时也和四川省旅投数产集团共同探索区块链在文旅产业、文旅版权的创新应用。铜奖团队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赛道红纽扣——艾滋病基层医疗帮扶项目报送单位: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团队成员:高娟 张天杰 邵子伦 徐可欣 任沿霖 李宗忠 于勇博 陈钧涵 李晴杨可艺指导教师: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杨淑娟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潘杰项目简介:“红纽扣”团队依托学科优势和医学专业素养,自2016年开始连续4年扎根凉山州7 个国家级贫困县,对当地的基层医疗服务状况及艾滋病疾病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实地入户走访7县 、65 个村落、15 个患者集中地区,服务4.26 万名艾滋病感染者,提升当地群众和艾滋病患者的防艾健康意识与素养。团队面向基层医疗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开发出汉彝双语的培训课程、影音宣教资料,通过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防艾意识和技能,进而降低当地疾病的发病率,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比赛背后在长达一年的备赛期里,校团委对标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赛事改革导向,开展了以“挑战杯”竞赛为依托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公选课以及系列专题培训,为项目团队提供跟踪式辅导和项目孵化经费支持。国赛以来,校团委会同项目所在学院积极做好集中备赛工作,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项目文本打磨、展示方案优化、模拟答辩、模拟问辨等专题辅导和项目“门诊”30余场次。在今年疫情背景下,校团委联合教务处、科研院、学工部、研工部、科产集团、双创办等各相关单位,克服疫情影响、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校赛、省赛、国赛以及逐级的项目遴选、培育、孵化、转化工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引导广大同学自觉传承科创报国精神,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校党委副书记郭勇关心指导我校参赛项目参赛团队参加项目“门诊”凯邦智测团队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汇报项目进展骨联科技团队在“挑战杯”省赛时向时任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汇报项目进展据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于1999年发起,每两年举办1届,迄今已成功举办11届。作为中国大学生最关注的全国性创业赛事之一,大赛引导和激励了一批批青年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社会化能力。今年,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进行赛事改革,从实践教育角度出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关注社会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加关注学生在技术研发、市场化推广和成果转化落地等环节的实际参与度和贡献度。国赛期间,我校学生团队与全国600余万国赛参赛学生一同参与了“向祖国报到—社会实践云接力”、奋斗出彩云分享、双创云展会、青年学习汇等8项实践活动。来源:四川大学 大川 校团委编辑 | 宋晗睿责编 | 陈爽

法也

学霸进阶之路:硕博期间,他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还会演奏音乐!

读博士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怎么样才能快速学会科研,做出成果、取得成绩?川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二年级博士生马博轩,对此问题显然有自己的经验。马博轩从大二开始接触科研,硕博期间更是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本硕博一路走来,他一共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十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达49。不仅如此,积极科研的同时,西洋打击乐、羽毛球等爱好他也一样都不落下。马博轩说,精彩纷呈、体现价值、充满幸福感的生活是自己的最大追求。走向科研路“我想试试自己的潜力能到哪儿”2013年,马博轩考入川大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材料学专业,并通过入学时的选拔考试进入吴玉章学院学习。怀抱着对生物知识的热爱和长久以来想从事医疗行业的梦想,半年后,他转入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二时,马博轩作为组员参与了吴玉章学院的“星火”科研计划,第一次接触科研。初次与科研亲密接触就收获了惊喜,马博轩所加入团队的项目——“细菌纤维素医用敷料的化学改性与功能化”被2015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收录为海报和口头报告。此般肯定,开启了马博轩的“科研起点”。在这次星火科研计划中,马博轩负责协助老师筛选材料的改性方法、验证不同实验方案的最终效果。为此,在课题开展期间,大二的马博轩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从江安校区坐车到望江校区做实验,有时涉及到周期较长的实验步骤甚至要连续往返两三天。但是,相对于实验的成就感和乐趣而言,马博轩并不觉奔波辛苦:“我最开始是抱着‘看看科研是啥样的心态加入项目组的’,没想到,被深深地吸引了。”大三搬到望江校区后,马博轩的课余时间基本全耗在了实验室里。在省级大创项目“单分散及智能型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载体系统”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合成,这次接触,让马博轩对科研的严谨性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合成实验看似简单,但对基础知识和试验操作的要求都很高,也是整个课题构建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即使理论和实际操作都已经掌握,但稍有细节照顾不周就会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面对新的挑战,马博轩继续向前,他在导师王云兵教授的悉心指导和研究生师兄庄伟华的帮助下,不断在失败中找原因、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开展实验,在多次重复的过程中提高对细节关注度,一点点地将课题臻于完善,可谓越战越勇。也正因这个项目,马博轩完整地了解了科研项目应如何展开,坚定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大四时,马博轩获得推免资格,并通过“3+2+3”本硕博连读计划进入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王云兵教授课题组学习。对此,马博轩坦言,当初选择直博时,并不是特别确定自己可以,但“想试一试,试一试自己的潜力能到哪里。” 走上科研路“找到自己更擅长的领域”从本科过渡到硕博阶段时,马博轩继续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深造。作为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化学、材料学和医学学科背景都有较高要求。如何在这个交叉学科领域内做好科研?马博轩经过探索后,有了自己的心得——“必须要在广泛学习、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高屋建瓴地对学科有‘概念上的把握’,然后要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在某一方面学得更深一点。”好的方法带来好的效果。从大三直到研二结束,马博轩一直以“多功能一体化纳米载体用于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要课题方向,开展着与抗癌相关的研究,并且已经发表了十余篇相关科研论文。马博轩说,对他而言,最有意义的一篇论文是2018年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Acta Biomaterialia上的论文:pH-sensitive doxorubicin-conjugated prodrug micelles with charge-conversion for cancer therapy(IF:6.3)。在这篇论文中,马博轩等人针对癌症临床治疗使用的化疗药物有损伤其他器官风险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将抗癌药物直接接枝在纳米载体中,增强其在血液中的循环性,实现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和敏感性释放。这不但使药物毒性得到降低,还大大增强了药物疗效。“这篇论文对我而言,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马博轩说。原来,这是马博轩的第一篇高水平期刊论文,论文发表时他正在读研二。该论文的发表,无疑让刚走进科研大门的马博轩有了“继续攀登”的信心,“我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就更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在这篇论文的研究基础上,马博轩等人继续在提高药物载体可追踪性和增强诊断性等方面寻找突破,进而提出了更精细、创新的纳米药物复合物的设计方法。这不仅对癌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还实现了更精准、快速的药物释放效果以及抗癌效果。新的论文成果于2019年4月发表在期刊Nano Research(IF 8.5)上。在抗癌领域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进入更高年级的马博轩又选择了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万事开头难。进入新研究领域的马博轩,很多时候需要不断查阅文献才能开展实验,在研究中他还遇到了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动物实验,“因为以前没做过,动物实验有时候甚至无法顺利地进行手术取样。”马博轩说。“开头难”总会输给“不放弃”。经过马博轩持续的钻研和练习,因为转向新领域而形成的暂时困难都被他一点点克服,“目前课题进展顺利,与预期结果相符”马博轩说。走好科研路“找对方法很重要”马博轩认为科研难题大同小异,“无非是实验不顺、课题难以进展,甚至是找不到切入点”,科研的挑战更确切的说,“是来自思维方式和做事效率的挑战”,科研成果诞生“从来就不是单靠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探究基础知识中的原理、去“为什么”,是马博轩最爱做的事。他认为,理清知识脉络,找到不同科目之间的联系,才能化繁为简,“真正把知识学明白了”。同时,留心关注自己课题方向相关的学术动态也是科研工作者必须的工作。马博轩身边的人都形容马博轩是个“反应快”的人。面对同样的课题,马博轩偏好先从课题特点出发,然后再在参照文献的基础上,一环一环地思考如何设计,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虽然已经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但马博轩仍然记得刚开始阅读英文文献时的“绝望”,“除了介词和简单的动词外,其他都看不懂。”为了提高阅读和写作文献的能力,他在广泛阅读的同时特别注意分门别类地积累专业词汇,很快就触类旁通,攻克了语言难关。除了下功夫归纳整理专业词汇,分析文献思路对提升科研写作能力的作用也尤为重要,让他能够在数量庞大的文献中抽丝剥茧,“不必通篇阅读每篇文章,只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理解”。马博轩认为,虚心请教和团队合作对于开展科研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课题进行中的合成、表征和生物学评价等一系列实验单靠一个人很难完成,大家一起做不仅能提高效率,也能交换意见、打开研究思路”。马博轩的论文中,有多篇是和师兄庄伟华合作完成的,“和师兄合作很愉快,一起设计、完善课题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导师王云兵教授和课题组其他老师在课题方向上的指引更是让他获益匪浅、“常有启发”。平台的支持、导师的指引和团队同学的通力合作都使马博轩在科研路上“走得更稳、跑得更快”。走顺科研路“生活的幸福感有着积极作用”虽然平时的实验、课题研究任务已不轻松,但在马博轩的生活中,科研却并不是唯一的色彩。打羽毛球、听音乐、演奏西洋打击乐……他总喜欢抽出一点时间发展下自己的“爱好”。马博轩从七岁开始学打击乐,高中时还和朋友一起组建了校园电声乐队,玩了整整三年乐队。大学后,他加入了四川大学管乐团,每周都和团员们共同排练。管乐团于他,是“精神的栖息地”。“打击乐的节奏是很神奇的东西,它在旋律里发挥作用”,马博轩说,在管乐团和单簧管、长笛、萨克斯等不同乐器的配合演奏让他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重要的是和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整体中去努力”,他这样形容乐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同时,沉浸在节奏和旋律中,让马博轩感到放松,“越是在业余生活急剧收缩的时候,这种由打击乐带来的幸福感就越是珍贵。”“幸福感对生活有积极作用”,马博轩认为,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科研。科研之于马博轩是必须要以专业态度面对的工作,而来自打击乐和其他爱好的幸福感则是能让他从理性思维模式跳脱出来的“生活添加剂”。“一直有机会学习、一直不断进步,不放弃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他理想的生活状态。虽然硕博连读期间已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但马博轩的科研之路不会止步于此,继续研究,做出更好的医疗产品“让医生不再费劲、患者不再痛苦”是他的终极追求。来源: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采写/ 徐慧琳 编辑/陈好好 责编/曹丹

二对一

真的来了!这一神奇材料,能让你的骨骼再生!潜力1000亿元+!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曾经有一句话:“造飞机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的是科研工作者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如今国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措施有力地保障了科研人员在这个创新时代里的财富收益。从2016年底,四川大学推出了科研体制改革的“川大22条”,2年多时间,一大批高新科技成果离开实验室走进市场,曾经的穷教授,在改革中,也真正获得了知识带来的真金白银。“川大22条”引来众多“激情教授” ,新科技成果井喷式增长四川大学两年多的时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余洛汀课题组共有4种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比如,主要针对人类重大疾病的小分子靶向药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药等。学生们都称他为“激情教授”,原因是他目前还有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十几种新药在等待申报临床试验,实现新药研发品种 19 倍的增长。余洛汀课题组实验室同一实验室的另一位教授杨胜勇也被称为“激情教授”,原因也是他率领的课题组还研发了针对癌症、红斑狼疮、中风等多种疾病的药物,并等待申报临床试验。杨胜勇研发的药物在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刚刚研发了全球最新一代血管支架。这种血管支架跟人体血管再生相匹配,血管完全构建完之后,它还会消失,以前的堵塞也能够溶解掉,这样就解决了以前金属支架留在体内,病人需要一辈子都要服抗凝血药物的问题。此外,王云兵还展示了一种全球独创的人工心脏瓣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中国药监局获证、批准的产品。人工心脏瓣膜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张兴栋,今年81岁,是四川大学年龄最大的“激情教授”,他为《经济半小时》记者展示了目前全球唯一能再生软骨、修复人类软骨缺损的胶原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再生关节软骨、实现关节软骨的永久修复的功能,解决了世界软骨再生的重大难题,目前做了 60 例试验都成功了。胶原材料张兴栋的另一项全球独一无二的成果:骨诱导磷酸钙陶瓷材料,它的神奇之处就是:用它修补人类骨骼的缺损后,材料中竟然会长出新骨,同时这种材料会慢慢消失,人类骨骼实现了自我再生。比如:它可以解决正在发育中的儿童头盖骨修补的难题。骨诱导磷酸钙陶瓷材料这两年,四川大学各研发领域不断涌现出更多的“激情教授”,新科技成果也出现井喷式增长。四川大学科研院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部副部长高德友:这两年,我们已经有80多个成果进行了作价投资入股,估值总金额已经达到过去十多年总和的十多倍。“川大22条”:50%-90%的成果所有权分给科研人员!张兴栋院士的骨诱导磷酸钙陶瓷,被国际公认为“再生复杂组织的革命性途径”,开拓了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作为全球唯一能够在受损部位重新生长出新骨的新材料,它也在全球整容、骨骼修复领域拥有上千亿元的市场潜力。说起这样的科研成果,张兴栋院士热情高涨,但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此前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产权和审批效率低的问题,大学的科研热情并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也很难。民间资本对大学科研成果的态度是:又爱又怕。爱的是,一些技术确实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怕的是,自己被拖垮拖死,进退两难。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张兴栋这样的尴尬局面在2016年底被打破,四川大学推出了《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系统性地提出22条举措,因此它也被简称为 “川大22条”。四川大学科研院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部副部长高德友:如果科技成果不转化、失效了,国有资产也同样的流失了。只有实现了转化 ,国有资产才会保值增值。“川大22条”明文规定:“学校科学评估和确定所有权权属比例,成果完成人可享有50%-90%的成果所有权,并按所有权权属比例享受相应的权益”,也就是说,以往100%属于学校的科研成果,现在要把50%-90%分给科研人员,如此高的确权比例,前所未有。“川大22条”“川大22条”推出之后,不仅国有资产的增值速度远超过以往,而且民间资本看到科研成果决策速度大幅提升后,纷纷和大学科研团队合作,使得科研团队的研究经费迅速增长。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以作价投资入股的方式进行转移、转化,总估值已经达到6亿多元。其中,国有部分占将近1亿元左右。余洛汀说,现在一年的科研经费有十倍增长,以前买不起的研究设备,现在可以放心地买、大胆地买。在试验大楼,由于没有更多的房间,今年新买的设备就摆放在一楼的大厅里。此外,他们还刚刚投入数千万元巨资,买了全国都没几台的冷冻电镜。新设备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莉是“川大22条”的受益者,2017年,杨莉所属科研团队的7项抗肿瘤药物、基因治疗药物被评估为3.6亿元,其中90%,也就是3.2亿元的股权被确权给科研团队,杨莉分到的股权价值1000万元。杨莉说,这1000万元的股权,如果10年后新药研发成功、顺利上市,可能会价值几亿甚至几十亿;但如果研发失败,1000万元的股份就会一文不值,因此风险也很大。杨莉介绍了一款她过去耗费20年青春,才进入二期临床的世界级新药。这款新药能够治疗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口腔的淋癌,它可以阻断肿瘤的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扩张、生长的目的。治疗头颈部肿瘤新药这种新药还需要通过二期和三期临床,距离最终上市还要5到8年的时间。杨莉希望自己的成果造福人类,给人类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这种成就感不是金钱能取代的。【半小时观察】改革带来“多赢”成果科技成果转化难长期以来是困扰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个难题。国家在这个领域实施的改革,就是要打破这样的怪圈。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能不能真正尊重科技人员个体的劳动价值,尊重科技人员的知识价值。转化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如果不能在确保国家、集体利益的同时,保障好创造者的利益,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注定会坎坷不平。幸运的是,改革的各项举措,已经清晰地给广大科研人员,实现了一条国家受益,市场欢迎,个人得利的多赢道路。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2017年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了66%。而报告也特别的统计,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已经达到了47亿元,同比增长了24%。让科技成果真正地进入市场,成为真正的生产力,让知识得到真正的尊重,让艰苦漫长的科研过程,得到真正的回报和肯定。国家受益,市场繁荣,个人得利,这就是改革真正的目的。

边检站

20余位中外院士齐聚川大!共商生物医学发展,同贺张兴栋院士从教60周年

四川在线记者李寰11月25日上午,四川大学举办“新形势下医疗器械发展对策院士论坛暨张兴栋院士从教60周年报告会”。82岁高龄的张兴栋院士神采奕奕地出席报告会。“骨诱导组织”凝聚了张兴栋院士毕生的心血。他也是将中国医学生物材料送到世界舞台最中央的人。目前,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生物医学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传统观念认为,无生命的生物材料不可能诱导组织器官再生或形成,因此治疗骨缺损时,医生通常向断骨处植入金属、高分子等材料,这些材料的腐蚀、排异特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兴栋和他的团队便已率先研发出生物活性陶瓷及涂层等。上世纪90年代,他又首创迄今国际唯一的骨诱导人工骨并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这一颠覆性概念。这一概念赋予材料诱导组织形成或再生的生物功能,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途径。春华秋实60余载,张兴栋亲历并见证了我国医学生物材料的发展,将所有心血倾洒在川大生物材料学科建设,不断早就英才,如今虽已年满82岁,但仍保持每日工作10小时的节奏,全年无休。经过20年发展,依托川大技术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一个在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际领先的研究中心之一。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刚在论坛表示:未来还将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基地,强化医疗器械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链建设......支持由院士领导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换项目,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会上还举行了张兴栋生物医学工程奖励基金启动仪式。该基金是张兴栋院士为了促进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教育、科学等事业的发展,特别在他从教60周年之际,作为委托人发起设立的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首个慈善信托基金,基金将通过奖励金的形式,支持鼓励该领域的学子、青年教师及科技工作者等。【来源:四川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成固有伐

made in 川大:原来生物医药创业项目这么牛!

今天,成都有三个地方人群密集:IFS,因为喜茶开业许多人排队;电子科技大学,因为62年校庆众多企业家校友回归;四川大学,因为返校日上午9点就人山人海。天虎科技在此次的“蓉”归故里·四川大学校友返校日活动中,观察到川大不仅汇集了众多校友企业,展示了其在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同时也展示了多达几十个四川大学走出的优秀项目。此外,在活动中也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众多优秀毕业生不到8:30就排起长队前来应聘。当然,此次活动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一看的优秀项目。生物医药专场活动为加快科技成果供给、转移,促进科技成果在成都落地生根,科创通自去年便连续举办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活动,推动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而此前“每月一对接”曾走进过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众多重点高校,为高校成果商业化提供了桥梁。生物医药作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一直是成都市大力布局的重点。而四川大学则具有优秀的生物医药团队和平台资源,拥有国际领先的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华西的资源等。此次路演的5个项目,也是川大从将近一百个生物医药项目中挑选出来的优质项目:1.基于DNA四面体纳米材料的基因和药物传递系统DNA纳米科技已经是纳米领域中的热点,不过目前来看主要应用于化学领域,医学领域中应用较少。而该项目通过对四面体的研究,认为能够完全应用于医学领域,将会在基因药物传递、干细胞、免疫细胞的可再生方面拥有巨大优势。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3个动物实验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关节炎、脊椎关节损伤。项目宣讲人林云峰说:“这三种疾病在临床方面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是这种药很有可能治疗甚至治愈这些疾病,下一步的难点在于技术的升级以及成本的控制。”2.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和TK-2亚微乳目前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主要是从改变神经递质的方面来入手,该项目TK-2产品抑制神经递质,降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兴奋性来发挥药效。目前已经完成药学研究,接下来希望融资1500万进行临床前研究。另外一个项目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预计今年11月获得上市许可与生产批件。项 目介绍人毛声俊表示,这是最新一代林格注射液同时也是围手术期最佳晶体补充液。3.3D打印生物活性骨组织修复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该项目通过磷酸钙生物活性材料,结合3D打印技术对患者的颌面骨缺损进行修复治疗。首先通过CT对患者的颅颌面骨进行数字化建模,随后基于缺损结构进行修复体设计,将具有骨组织诱导再生能力的生物活性骨植入修复体完成修复。相比于一般的解决方案,此项目具有:可诱导骨再生、快速成骨、可吸收降解、无排他性等特点。项目介绍人樊渝江说:“目前项目的前期基础研究和产品验证都没有问题,目前期望寻求资金进行产品的深度开发。”4. 口腔医用高分子材料该项目聚焦于口腔高分子器材细分领域,目前研制了一系列可以原位再矿化修复牙体硬组织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其中,APD-Ⅰ材料能封堵牙本质小管实现纤维内矿化,可有效防治牙齿敏感症;APD-Ⅱ材料能特异性吸附牙釉质,可实现牙釉质龋坏和缺损的原位修复;APD-Ⅲ材料可全面修复脱矿牙体硬组织,普适于牙齿保健产品。介绍人李建树表示,某全球知名品牌也曾希望与项目方合作,希望将产品功能加在牙膏上推向市场。5.创新基因药物研制rAAV基因药物可以实现100%精准治疗(某个基因坏了,可以用正确的基因对患病基因进行替代),因此可以实现对失明、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进行一次性根治终生有效。“不过价格也十分高昂,生产成本就在10万美元/人。”介绍人董飚说。针对这种状况,该项目针对7000多种遗传病在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进行了血友病、脊索性肌萎缩(SMA )、肌少症等12种药物的研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动物模型研究。目前已经将生产成本降低至原来的20/1。“made in 川大”集体亮相除去顶尖团队路演,返校日现场也汇聚了几十家川大团队的双创成果展示,囊括了机器人、区块链、医疗器械、物联网、电力等众多领域项目,其中多个项目均有成熟的产品。比如针对户外运动用户使用的基于北斗后台、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wowgo,可以对用户进行地理位置定位、运动轨迹、安全状态等监控;还有基于区块链的基因数据方案,通过JanGene平台,致力于向大众提供基于基因检测和精准体检的健康风险控制服务……此外还有机器人、血液透析器等众多“made in 川大”产品。同时,活动现场也开展了招聘活动。众多来自成都各地高校的学生纷纷扎堆投递简历,其中也有不少海归人士。从传统食品行业到高新技术行业,现场招聘企业类型广泛。比如成都菊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HR表:一上午就收到了一百多份简历,其中很多应聘者都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虎哥发现,其中金融类型的公司居然最受应届生欢迎,但凡挂着“投资”二字的企业前,均挤满了等待应聘的同学。虎哥了解到,2016年四川大学、武侯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环川大知识经济圈”打造,共同推进8个重大项目建设。下一步,武侯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推动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校院企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强与四川大学的沟通对接,加快推进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产业功能区与四川大学深度合作,构建利益绑定机制,打造创新发展共同体,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圈,促进资本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天虎科技: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