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科技8月4日消息 8月3日,“数字文化产业迈入新时代——数字文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发布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承办。会上发布了《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在2004年到2017年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该课题下的另一成果《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也同期发布。2018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组建专项课题组,历时一年深入研究,对数字文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调研,对行业概况进行系统梳理,对国际趋势进行比较观察,最终形成《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和《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对课题研究给予了指导。开创性研究成果的背后: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卢中原致辞说,数字文化产业想要发展,最重要的是顺应三大规律。“第一,要遵循文化创作的个性化、非标准化、不拘常规、不可复制、不可预测的规律。第二,遵从数字产业特有的技术规律和产品生命周期,使高风险产品能够取得成功和回报;第三,遵从市场规律,衔接供求。希望我们的数字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携手为市场提供有效供给,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说:“把握数字文化产业趋势,推动新文创大力发展。从实际发展进程来看,互联网科技给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远超出学者的预言和人们当初的想象。这两个报告是政府、学界、产业界协同合作的一个很好的成果,为我们揭示了互联网科技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怎样的令人惊奇的变化,它将推动新文创的快速发展,为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因此,他认为政府、学界、产业界的通力合作至关重要。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李磊致辞表示:“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坚持创新驱动,深化融合发展。希望报告的发布,为各行各业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也为广大数字文化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和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说,此次发布的《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继《文化蓝皮书》系列之后推出的又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是“跨部门、跨学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次成功的实践”, “这两份报告是我国第一次全面展示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动态和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的成果,可以说它在我国数字创意和数字文化领域中是一次具有创新性意义的文化事件。”“5G 将引发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整个数字文化产业也会因此发生颠覆式的改变。”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说,“如何让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腾讯给出的答案是新文创。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推动产品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打造更多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数字时代,科技与文化是驱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双轮,它们齐头并进,在一个方向盘的指引下,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向与会者介绍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他说,因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产值和增加值核算办法不能再充分地反映包括数字文化产业在内的数字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可能的“漏统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课题组经研究后认为,重点关注两点:第一,扩展核算范围以反映不断增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易; 第二,界定免费服务背后的广告活动收入和海量数据权力及价值之间的关系,以使得行业增加值的核算能够反映生产活动实质。课题组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相关机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间接估算和直接估算相结合的方式,初步估算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规模——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估算总产值可以更为全面地理解行业及其内部的规模结构、就业结构。” 杨晓东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总量已趋高位,即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我国已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与此同时,现有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向中局:在5G未大规模商用、原有数字内容产业监管趋紧、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放缓等大背景下,存量市场竞争已成为主流。杨晓东说,目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处于由新技术而产生的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以5G为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都可能影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随着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融通,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能力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从国内市场竞争迈向全球市场竞争。杨晓东说,“只要应对得当,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可能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能够显著地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会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数字创意产业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火车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向与会者介绍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前沿趋势。他首先分析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他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颠覆的时代,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融合形成以网络为依托,以数据为关键资产,以高度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带动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兴数字创意产业。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战略,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数字技术影响的未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充分占有信息基础上的做出科学预测,管理和“驯服”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首要任务。然后,他按照教科文组织编制的《2009联合国文化统计框架》中的行业分类体系,与在场观众分享了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服务、旅游、体育、以及教育等7个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案例,并于最后对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综合趋势进行了归纳。 张晓明表示,研究显示,新兴技术正形成数字创意新的基础架构。一方面,新技术将从消费向生产渗透,带来全要素效率升级,提升消费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领域的结合,催生了O2O、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此外,国际创意产业还呈现出数字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同步向智能化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场景化设计”带动“集成式创新”、从产品技术创新转向“数据驱动”的管理创新、创意型人力资本是数字创意产业最核心竞争力等重大趋势。
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13日发布《数字文化产业就业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数字文化产业中游戏、电竞、直播和网络文学这四个典型领域总就业人数约3000万人,其中,全职就业约为1145万人。未来,数字文化产业有望成为推动就业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专家:电竞领域的综合就业潜力较大《数字文化产业就业研究报告(2020)》采用文献分析、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建模等方法,分析数字文化产业中游戏、电竞、直播、网络文学四个典型领域的就业创造机制,估算就业规模。根据《报告》,这四个领域总体就业人数约为3000万人,其中全职就业约为1145万人。具体来看,游戏领域总体就业人数约为274万人,并且在内容生产、研发、发行、渠道等链条上都有丰富的就业形态,比如美术、程序、策划与测试,以及运营、市场、商务和客服等。而电竞领域总就业人数只有13万人,在四个领域中最少。不过《报告》发布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说,电竞领域的综合就业潜力较大。“电竞这个产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我们的估计是比较严谨的,它直接创造的就业其实也并不是很多,但实际上它未来的潜力可能非常大。它的派生就业也非常大,像电竞的地产、电竞的教育,潜力非常大。”曾湘泉说。直播从业者中东北人占比最高 网络文学领域就业增长速度快直播目前属于高速增长期,这个领域创造的就业数量在宽口径下约为1020万人,在窄口径下约为450万人,就业核心层包括主播等平台就业者、直播平台内部从业人员,以及公会等主播运营单位。另外,《报告》还披露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东北人在直播从业者中占比最高。曾湘泉分析:“从数字统计中(可以看出),东北人的比例比较高,就是在泛娱乐这个层面上,他们要占30%多。也反映出东北这个地方的人才艺天赋很突出,因为泛娱乐直播还是要有才能的。当然,这只是在一个平台调研的问卷。”网络文学领域就业数量在宽口径下约为1955万人,在窄口径下约为407万人。除了创作者,网络文学IP向下游衍生出动漫、有声书、实体书、影视剧、网络剧、游戏、周边产品等,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人员就业。曾湘泉以阅文这个平台为例说,网络文学领域的就业增长也非常快。“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当时阅文(就业数)才800多万,现在已经1000多万了,这一年中增加非常快。传统上我们很多人从小梦想做作家,但是没有平台其实很难实现,所以它实际上把很多人的才能和热情激发出来了。”曾湘泉说。数字文化产业将成为推动未来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据了解,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普及,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截止到今年3月,全国已经有7.31亿网络新闻用户,8.5亿网络视频用户,6.35亿网络音乐用户,4.55亿网络文学用户。腾讯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报告》发布会上预计,数字文化产业将成为推动未来就业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数字文化的特性就是它实际上是没有天花板和上限的,应该说潜力是无穷大的。一方面,我们数字内容的从业群体会随着产业的持续增长而不断扩大;另外一方面,我们数字化的属性和综合能力越强的人才,应该也越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司晓说。
阅读付费模式为基础,呈现多样化趋势数字阅读一直以来以用户付费作为基础商业模式,在数字阅读行业中,订阅收入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订阅收入在数字阅读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0.8%。2011年网文市场的付费模式就已基本成熟,又经过一定时间的市场培育,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付费意愿不断提升至较高水平,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平均愿意为单本电子书支付18.9元,其中50.0%用户愿意为单本电子书付费20元以上,平均每月花费37.8元在购买电子书上。从不同地域来看,一线城市的付费意愿最高,达88.7%,平均月花费43.3元;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电子书的付费意愿为87.9%,平均月花费40.9元;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付费意愿相对较低,但也有84.8%的水平,月均花费为35.8元。付费用户奠定的商业化基础使得数字阅读收入结构中订阅收入占绝对比重,保持在60%以上。传统的数字阅读付费模式是以按次付费(章节/本)以及平台VIP(包月/包年)为主流,其中包月书库的覆盖方面较为有限,并非是全站书库,头部作品更多以按次收费的方式呈现以更好地激励作者的内容创作。未来传统数字阅读付费将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考虑到全站书库的包月开放能够更好地提升用户权益,尤其对于阅读量较大、阅读粘性较高的用户而言更具吸引力,数字阅读平台将更多的转向为全站书库包月收费这一模式来实现变现。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内容产品矩阵、打通会员体系,将单一会员权益升级至联合会员付费的模式,能够实现跨平台的相互导流和提高用户粘性,获得增量付费。目前已有数字阅读平台与站外其他平台进行打通推出联合会员的模式,如咪咕阅读与喜马拉雅、芒果TV以及掌阅与优酷视频等。阅读付费模式特点案例按次付费(章节/本)按需购买,单价较低;单次消费,注重品质;打破阅读连续性,阅读体验较差;适合对个别内容感兴趣的用户。晋江文学平台VIP(包年/包月)一次购买,便利;连续消费,着重时长;连续性阅读,体验好;适合愿意花长时间阅读的用户。QQ阅读、掌阅、咪咕阅读联合会员付费构建内容产品矩阵、打通会员体系,实现跨平台的相互导流和提高用户粘性,获得增量付费。咪咕阅读与喜马拉雅、芒果TV;掌阅与优酷视频免费模式扩大广告变现空间免费阅读模式的兴起开拓了数字阅读以广告为主要的变现方式。自2018年米读小说、爱奇艺读书等平台推出免费网文模式后,免费阅读模式迅速发展壮大。我国数字阅读市场中免费阅读用户规模从2018年的0.5亿人上升至2019年的2.5亿人。2019年7月百度战略投资了七猫免费小说,持股约37%;2019年11月今日头条推出旗下免费阅读app番茄小说,并在2020年4月将头条app中的小说频道更名为“番茄小说”支持小说免费阅读;12月字节跳动投资了吾里文化持股13.04%;2020年以阅文集团、掌阅科技为代表的数字阅读行业头部公司同样将试水免费阅读模式,通过付费+免费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市场的覆盖率。根据《2019年数字阅读白皮书》,目前广告业务的收入在数字阅读行业收入占比相对较低,不到10%,未来在免费模式的兴起下将迎来广阔的提升空间。版权运营收入市场潜力巨大根据《2019年数字阅读白皮书》,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行业中版权收入占比达到了28.9%,同比上升16.6个百分点,而这一占比,在2015年仅为3.4%。一方面,网文市场中本身头部IP的数量较少,平台没有形成规模化和批量化 IP 运营与改编的路径;另一方面,网络盗版侵权等市场环境加大了正版IP运营和变现的难度,因此在过去几年中,版权收入占比较低。但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和环境改善,在作品、用户、平台公司三方驱动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改善的共同推动下,数字阅读版权运营的市场潜力有望迎来进一步释放的机会,并以此带来整个数字阅读市场规模的壮大。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阅读器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00:41在4月16日的HICOOL2021年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启动仪式现场,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和企业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发表“数字经济3.0”的主题演讲时如是说。张亚勤提出,数字经济的三要素是数字内容、数字智能、数字产业,但这三要素发挥作用的前置条件是顶尖人才。“人才是1,三要素是后面的0。”
文/何己派 编辑/鄢子为影视、游戏、动漫、数字音乐……你的生活与数字文化产业息息相关。按《“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产值规模,将达8万亿元。万亿市场蓄势待发,哪些新趋势、新机会值得关注?8月3日,“数字文化产业迈入新时代——数字文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正式发布。从政策导向、数字技术、新业态等角度,报告尝试判断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预估未来趋势,并给出可行建议。报告判断,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具体而言有四大发展趋势。一是业内当下已成熟的商业模式仍侧重于消费互联网,但正向包括产业互联网在内的更多经济领域拓展,“融合发展”成为关键词。二是技术成为不容忽视的核心驱动力。包括以5G为代表的下一代通信技术,大数据的存储、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相关技术等,都将推动产业变革。此外,内容原创能力是当前市场竞争的核心。与此同时,数字文化出海成为领军企业的主动需求,并由资本出海转向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和规则出海。在5G商用尚未大规模铺开、原有数字内容产业监管趋紧、中国数字文化走出去尚未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大背景下,国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已近中局。可供佐证的是,作为数字文化内容重要终端载体的智能手机,2018年全球的出货量年同比减少4.1%,中国市场则出现10%以上的销量下滑,整体呈现放缓趋势。也因此,包括设备制造商在内,头部数字文化公司,正逐步从争夺新增用户转向对现有用户的挖潜,存量市场竞争成为主流。头部玩家腾讯,在2018年重组事业群,全面发力产业互联网,并宣布从“泛娱乐”向“新文创”战略升级,探索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新文化生产方式。在文旅方面,典型案例是与云南省合作的“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同样在数字文化领域重点投入的阿里,2016年成立大文娱版块,旗下拥有UC 浏览器、UC 头条、优酷土豆、天猫 TV、阿里体育等在内的数字传媒和娱乐业务矩阵,并在不断巩固自己影视领域的优势。此外,快速崛起的字节跳动,抢占短视频风口,拓展社交领域,并通过一系列收购投资手段延伸对数字文化的布局。据介绍,《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组建专项课题组,历时一年调研。发布会当天,除该报告外,还同期发布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当下,在地铁通勤路上,拿出手机阅读电子书早已成为潮流。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从实体书店到线上书店,阅读本身没变,阅读方式却在日新月异。随着电子书、网络小说的出现,阅读对象开始数字化;随着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的推出,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也在不断迭代。随着5G、直播、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将迎来哪些新变化?虚拟与实体、线上与线下的阅读会如何进一步融合?科技助力打造全息、全场景阅读进入云VR书店,漫步于钟书阁、晓风书屋等“网红书店”实景中,体验书店陈设空间之美,挑选购买喜爱的知识内容与产品;通过5G技术获取超高清无损音质的听书资源;在全息、全场景中获得分角色、分场景的沉浸式AI听书体验……如今,随着数字阅读产业的迅速发展,这些线上阅读场景已经逐渐走进了现实。近日,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开幕。大会首次采取线上虚拟会场形式,全方位展现出5G给数字阅读及泛文化行业带来的变化。除了云逛VR书店之外,参会用户还可以观看大咖直播“带货”、听名家在线朗读、云选购IP衍生品、云体验最新5G科技等。数据显示,数字阅读云上大会举办前三天,云端参会人数就已超过2000万人。近年来,数字阅读产业发展进程不断加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用户规模大幅增长。《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88.8亿元,增长率为13.5%,总体用户规模则达到4.7亿,用户为电子书付费的意愿也有大幅提升。在今年春节期间,移动阅读App日均独立设备数为1.3亿台,超七成用户表示在阅读上花费的时间比平日长出许多。“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7亿人的背后,一方面是行业的宏观政策促进了更多的优质数字阅读作品产出,从题材、内容创作的源头上进一步释放了优秀作品的潜能。另一方面,随着行业数字化的升级改造,各类阅读平台呈井喷式发展,内容及阅读形式的多元化选择也造就了市场新一轮的需求扩张。”咪咕阅读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在推动数字阅读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多地已经出台扶持政策。海南整合资源打造数字阅读平台,推出数字馆藏资源、数字农家书屋、电子阅报屏,拓宽了数字阅读渠道;浙江提出,充分发挥杭州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集聚效应和中国网络作家村优势资源,不断推动浙版网络文学走精品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北京、上海、四川、江苏等地也针对扶持网络文学创作、拓展在线文娱产品链出台鼓励政策。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助力。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兴起,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的跨屏互联,音频、视频、直播以及VRARMR等沉浸方式的跨场景交互,推动知识传播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在科技助力下,阅读的媒介与场景边界愈发模糊,全息、全场景的阅读模式,成为数字阅读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指出:“高质量的数字阅读,有赖于优质出版内容与先进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重塑生产传播流程,探索多样化数字阅读实现路径和方式,真正实现从相‘加’迈向相‘融’。”依托5G超高网速、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等特性,更多细分及垂直的阅读领域得以萌发、进步。在听书领域,音频内容、智能耳机使阅读完成了从“可看”向“可听”的蜕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的日渐成熟使数字阅读进一步从“可看”向“可视”进步,满足了读者对抽象概念和模糊场景的具象理解。云上VR书店拓宽实体书店发展空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后,实体书店的生存陷入风雨飘摇中。在疫情的最艰难时期,单向街书店发出的一封名为“坚持了15年的单向求众筹续命”的求助信将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境展示在大众面前,客流量锐减、销售量下滑、门店租金压力等问题成为实体书店全行业面临的困境。而在图书零售市场,实体店图书销售量也不容乐观。面对疫情带来的生存考验,许多书店主动走到线上开启自救。日前,白岩松以180分钟直播加连线的方式,点对点扶持六家民营书店。在直播中,西西弗、言几又、钟书阁、泉州风雅颂书局等书店展示了各自的品牌特色,带动书店销售。此外,通过直播“云打卡”逛店、线上讲座、作家对谈、新书发布等活动,为疫情下客流量不足的实体书店吸引到了更多的读者。线上化的拓展为实体书店经营带来了新生机,让许多书店“撑住了”,也让书店经营者对书店经营模式产生了更多思考。在数字阅读云上大会期间,数字化书店有了更深层的发展和创新。中国移动云VR携手咪咕中信书店打造的云上VR书店真正将线下书店“搬到”线上,读者在云上VR书店内可以选购纸质书、电子书,开拓出“实体+云上”的书店发展模式。而云上VR书店内提供的5G富媒书,则融合了3D动画、视频音频、环绕图文等多种富媒体形式,让阅读实现了全时空、全场景、全介质的交互,大大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当前,数字阅读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对许多读者而言,使用kindle阅读器、微信读书App阅读电子书,通过喜马拉雅App听书已经成为新的阅读潮流。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所增长。而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数字阅读在发展前期确实给实体书店带来了冲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认为,实体书店需要利用新技术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供全渠道商品和服务的平台。实体书店应通过线上营业生产自己的内容、打造自己的产业链、开发“私域流量”,自觉利用网络的影响力、辐射力,把流量带到线下。数字化技术延伸了实体书店的销售模式,也为读者拓宽了阅读场景。展望数字阅读的未来发展前景,咪咕阅读相关负责人说,未来传统纸书也许会借助数字化技术,融入数字阅读功能,如扫码听书、AR阅读等,以此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并通过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数字阅读也可以通过将优秀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出版为实体书,延长作品的生命和效益,并不断强化优质出版内容储备。“我们不应该把数字阅读与传统纸本阅读对立起来,而要看到它们在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全民阅读等方面的积极价值。”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吴才唤说,目前,5G移动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正在走上数字阅读的“前台”。新一代移动终端在携带方便性、功能齐全性、阅读趣味性上呈现强大的生命力,它将与传统纸本文献一起成为读者的可靠选择。数字阅读具备更为多元的盈利模式近日,阅文集团与平台签约作者之间的争议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免费阅读的盈利模式、作家著作权、作品版权等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面对争议,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和执行董事程武表示,将在保持、巩固既有付费阅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业务模式升级,在拥抱新技术和产业互联网层面打开更多元的价值空间。当前,人们为知识付费的意愿不断增强。在数字阅读领域,读者对于付费阅读的意愿也呈现增长势头。《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数字阅读用户平均愿意为单本书支付18.9元,50%用户愿意为单本电子书付费20元以上,付费意愿继续提升。“除了消费观念转变,用户愿意为知识付费,为创作者的成果付费外,数字阅读自身在内容和体验方面的日益完善,也吸引了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咪咕阅读相关负责人分析说,然而需要看到的是,付费阅读市场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需要加强付费后的内容和用户服务。这就要求付费阅读在内容上作出精品,在体验上进一步优化。整个行业也需要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和准则,实现产业和市场的规范化。除了付费订阅之外,近年来,数字阅读的盈利模式向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数字阅读行业订阅收入占比60.8%,订阅收入仍为主体。版权收入占比28.9%,然而其增幅显著,较去年同比增长达到164.5%。近年来,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版权得到深度开发和多重使用,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许多优秀的原创精品IP已经成为诸多游戏、影视、动漫等文娱产业的源头活水,承担着为多种业态赋能的作用。这同时对原创作者的创作也有着激励作用,可以促进新鲜“血液”的制造并推动整个行业良性健康发展。业内人士分析,鉴于数字阅读的内容碎片化、互动化等独有特征,未来盈利点宜着眼于内容优化、阅读体验改进、精准且快速的更新和传播方式以及与电商等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形成内容订阅、广告、衍生、应用等多个层次的结构化收入。《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0日 05版)来源:光明日报
目前,“数字中台”已经从一个技术词汇,慢慢转变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如果想要在信息商业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借助云计算和数据的力量,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伯俊软件联合艾瑞分析发布《2019年中国伯俊20周年庆典上,伯俊软件联合艾瑞分析发布《2019年中国数字中台行业研究报告》。本次报告从数字中台的概念和本质出发,梳理数据中台的发展逻辑,分析数字中台的发展现状和行业应用,判断行业发展的未来和机会,并针对数字中台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策略性建议。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中国数字中台发展现状数字中台的概念界定企业数字能力的沉淀与共享,是平台的平台数字化进程从移动互联网正逐渐向产业互联网的方向演进,主体由消费端用户向供给端企业转变。为顺应趋势和挑战,很多企业开始实施中台战略。以更加快速敏捷的响应业务的变化,给企业带来效能与价值的提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人才和组织的优化,这是中台所存在的意义。本报告认为,中台由三层含义构成:一是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管理模式或理念;二是人员、组织结构、部门职能的调整适应提高效能;三是在数字化层面上技术和业务等能力进行跨业务单元的整合沉淀。本报告限定在第三层展开。数字中台是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必然企业信息化建设向数据驱动演进,通过中台达成数据驱动1981年财政部推动提出“会计电算化”概念,企业信息化的序幕就此开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IT建设以数据库、ERP 为主。2013年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过移动设备和各类传感器,更多行业积累了远超以往的数据量级。企业的业务形态、数据维度变得复杂多元,新的业务需求不断涌现。企业对数据治理、数据价值、数据驱动等概念有了认识。但传统烟囱式IT架构下数据形成孤岛,不易形成闭环,无法满足企业效率的提升,成了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最大痛点,在企业对数据驱动力日益迫切的需求下,数字中台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自然演进的结果。数字中台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字运营力及业务响应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数据层面,数字中台首先解决的是企业内系统间数据孤岛的问题,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全面汇集和管理,通过数据提炼分析,形成企业数据资产和洞察,服务于业务,解决了数据“汇管用”的问题。在业务层面,通过对各业务线的模块去重和沉淀,共享通用模块,让前台业务更加敏捷地面向市场,实现企业新业务的快速上线与迭代,服务更多场景,提升业务响应力。在技术层面,避免重复开发,技术迭代升级更高效,可按需扩展服务,让整个技术架构更开放。数字中台的最终的应用价值是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保持并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典型企业案例伯俊软件专注零售赛道20年,凭借积淀占据新零售B端市场先机伯俊软件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专注于零售领域的ISV,在全国设立51家分支机构。经过20年的发展,伯俊软件由数人的团队成长为超过800人规模的大型IT服务商,其产品形态也已发展至围绕人、货、场三个维度,为品牌商提供ERP、全渠道、智慧门店、数字中台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开发实施。2018年客户数量超过3000多家,从鞋服领域向其它领域如快消、珠宝等领域拓展。目前,伯俊软件服务的企业分布在全球12个国家,包括东南亚、澳大利亚、法国、英国、意大利等,目前已对接的全球门店数量超过30万家。未来,伯俊将通过中台解决方案打通各系统间的底层架构,运用云技术和中台进行数据储存和调取,在产品内置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企业打造一体式运营能力。伯俊软件打造一站式全渠道营销运营体系,为企业决策赋能在数字中台领域,伯俊软件致力于为企业搭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消费的有效互交,以品牌温度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连接,运用“新”零售场景为企业打造一站式营销运营体系。在软件层面打通零售企业线上线下业务,同时提供完整的全渠道运营服务,从现有业务诊断规划、落地指导等维度,帮助企业实现全渠道业务场景,发挥全渠道业务的最大效果。连接消费者和供应链,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从而构建品牌供应链的快反机制,实现业务增量。目前,伯俊已经向李宁、百丽、曼卡龙珠宝等数十家企业提供数字中台服务。未来,伯俊软件将在人员、资金加大在AI上的投入,推动零售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提升企业管理决策能力,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行业发展的挑战与趋势中国数字中台行业发展挑战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数字中台全面落地仍需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与经济总量的关系极不平衡。(1)2018年中国GDP占全球的比例达到15.8%,IT支出占比仅为3.7%。企业信息化发展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企业自身IT团队自主开发能力相对较弱,数字化通常是外包或与外部机构共同开发。(2)虽然政策上已经指明了转型的方向和重点任务,但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观望者的比例仍然很大。这说明依然有大量企业的信息化停留在初级阶段,继而推进数字化转型仍需时日,数字中台尚不是企业第一优先级。(3)数字中台最终目的是反哺业务,提升企业的数字竞争力,前提是必须将数字化转型视为企业战略,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业务改造、技术能力、组织结构、人员储备上的挑战。推动数据智能进入行业应用从根本上为企业业务提供服务,将向数据智能化发展大数据的兴起,让不少企业投资建设自己的数据平台,但大数据平台有太多企业用不上的功能,缺乏应用场景,而在真正运用的时候无法即可调用,还需要再定制开发,这让企业的业务需求并不能及时得到响应,没有为企业产生帮助和价值,与企业建设大数据平台的初衷背离。数据中台的实施,让大数据进入企业的行业应用,将“数据驱动”运用于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业务问题,赋能业务发展。鉴于此,不少大数据服务商也在开发数据中台的工具集。未来,数字中台厂商将更多依托AI技术,实现数据中台智能化,企业数据智能化发展。当前,已有不少厂商在进行数字中台能力的智能化。
中商情报网讯:数字文化展示创意行业属于创意设计服务业,通过运用数字化科技手段生动的展现传统的图文展板内容。展示方式从以物中心逐渐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是传统展示方式的有力补充并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相关政策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科技更新升级速度加快随着宏观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展览展示体验的要求日益提升。展览展示技术近年来已取得了较快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提升展示体验系统的仿真性、互动性、趣味性。在展览展示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一项展示技术应用一旦获得市场的参展者认可后,将大规模地应用普及,市场反应热度会逐渐降低。为此,各类展览展示机构为满足广大参展者对多种多样展示体验的需求,需要对其所应用的数字科技不断更新及升级。2.展示设计的导向作用更加突出随着展览展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参观者不再单一地观看各物理空间的展示内容,而是体验整个展示空间与各项展示内容构成的展示整体。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对终端展示产品的设计风格和企业的设计能力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示设计在终端展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3.一体化终端展示解决方案是未来品牌终端展示行业的主要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客户对终端展示服务的需求由简单的展示需求,逐步过渡到涵盖策划、设计、实施和维护服务的一体化终端展示需求。现有的服务环节分散的业务模式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尤其是中高端市场需求,具有设计优势及较强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从竞争中胜出,以其完善、高效、优质的一体化服务赢得市场,并逐步建立品牌优势。未来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等一系列政策,重点鼓励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一系列相关政策倾斜,为行业发展创造了积极良好的外部环境,必将有利推动行业发展。2.我国城镇化率持续上升带动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城镇化率的持续上升将带动城市化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对城市文化展示设施的巨大需求,比如博物馆、科技馆等,尤其是突出展示城市规划思路和建设成就的各级城市主题馆。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数字文化展示创意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消费升级拉动文化需求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随着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尤其是文创产业与科技手段结合的“文化+科技”文创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文化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12月21日,第10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暨中国数字内容服务大会在京开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最新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1.16%。第10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暨中国数字内容服务大会在京开幕▼报告显示,去年互联网期刊收入23.08亿元,电子书收入58亿元,数字报纸收入8亿元,博客类应用收入117.7亿元,在线音乐收入124亿元,网络动漫收入171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收入2314.82亿元,网络游戏收入713.83亿元。多家出版单位依托优质出版资源,向网络文学、动漫游戏、有声读物、文旅、音乐、影视等领域拓展,效益逐步显现,实现了内容价值、版权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2019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报告显示,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移动出版收入规模为2314亿元,在线教育收入为2010亿元,网络动漫收入为171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总规模的比例为45.50%,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地位仍然稳固。魏玉山说,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与2018年相比,增幅超过50%,已经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市场格局梯队层次渐趋形成,品牌性产品不断涌现,用户接受度逐步提升。2019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年度报告还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持续向好。据统计,2019年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1.7亿元,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到2500万余部,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到1936万人,网络文学用户超过4.5亿人。现实题材创作在2019年持续升温,主题内容日益丰富,主题深度与站位高度上也有所突破。在谈到数字出版的新趋势时,魏玉山说,云服务、人机协同将成为数字内容供给的重要模式,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日益成为出版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速,人才队伍建设将向融媒型和全媒型深度发展。编辑|翁旭琪 监制|赵洁* 据北京日报、出版商务周报等整理▼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彼此看见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普及与应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传统出版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出版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7亿,数据阅读接触率不断提升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达4.7亿,较2018年增长8.8%。同时,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不断提升,2019年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79.3%。数字出版行业规模突破9900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数字出版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业稳步上升。根据《2018-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比2017年增长17.8%,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营业收入突破9900亿元。技术进步推动电子书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用户付费和以电子书阅读器为代表的硬件销售是电子书的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电子书阅读器技术发展乏力,市场难历创新型硬件产品,加之存量市场接近饱和,因此2018年,硬件销售对产业的收入贡献下滑,并拖累收入的整体增长。随着技术进步,硬件销售减缓趋势将会消除,产业因此将迎来显著的高速增长。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电子书收入规模接近80亿元,同比增长超40%。移动出版行业市场规模超2200亿元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为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以及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移动出版也因此正在快速的发展,2015-2018年移动出版行业行业快速扩张,2018年收入规模达到2007.4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移动出版行业将实现2214亿元收入规模。网络动漫行业逐渐兴起年轻用户是网络动漫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新媒体的阅读接触率比传统媒体的阅读接触率要高。市场环境的变化为网络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外在契机,网络动漫成为了动漫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截止2019年底,我国动漫网站约有402个,其中慢慢看、极速漫画、动漫之家、腾讯动漫、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等网站较受欢迎。根据我国网站排行网关于动漫网站排行情况来看,2019年最受欢迎动漫网站是极速漫画,得分为4226分;其次是动漫之家和腾讯动漫,得分分别为4179分和4144分;动漫之家漫画网和动漫屋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2015-2019年中国网络动漫行业快速扩张。2016年是网络动漫爆发元年,许多优质动画内容面向市场。2018年网络动漫实现收入180.8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网络动漫实现收入210亿元。数字音乐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在线音乐实现收入103.5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我国在线音乐市场总收入达135亿元。由于中国数字音乐的发展起步较晚,预计未来仍有一段时间的增长空间,随着用户付费意识的持续增强,相信市场会有十分可观的潜力。网络文学发展趋于规范化数字媒体中网络文学进一步规范化、精品化。根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4.3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4.1亿人,截至2020年3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人,其中手机用户达4.53亿人。2016年以来,一系列打击盗版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推动网络文学行业正版化和规范化发展,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建构且不断深化;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化,用户规模也趋于饱和,未来,网络文学付费阅读收入规模增长日趋放缓,持续深耕内容以及多维度打造分发渠道成为行业未来发展之重。根据BigData-Research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04.8亿元,同比增长21.0%。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