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两所大学不仅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更是世界级的名校,能考上这两所大学的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精心选拔出来的顶尖人才。纵观我国许多的名人,大多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生。然而俗话说得好,成绩越好的人越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这些年来有许多清华北大的学生都选择去国外留学,以便学到更多的东西。他们这种好学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是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生出国留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一直留在国外发展,这间接致使我国损失了不少的人才。但最让人觉得心寒的一件事情就是,北京大学有四位数学天才居然一起齐聚美国做科研,就像约定好了一样,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也让大家感到心痛。这四位数学天才分别是许晨阳、张伟、恽之玮和朱歆文。许晨阳我相信很多人都认识,他在离开中国前说的三句话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这三句话更多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流失人才的原因。许晨阳出生于重庆,他在数学上也有很强的能力,主要研究代数几何,曾经荣获了多项数学大奖。其实,许晨阳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后,曾经回到了北京大学任教。但在回国的几年里,他对中国大学的教育方式感到了些许失望,最终还是去了麻省理工大学任教。接下来,我们再来介绍恽之玮和张伟,他们两个和许晨阳一样,如今都在麻省理工大学当教授。恽之玮,江苏常州人。他从小就有学习数学的天赋,自他读书以来,他就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数学比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0年,恽之玮由于出色的表现,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从北大毕业后,他便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留学。张伟,四川人。他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艰苦,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张伟从小就对数学数论、计算几何感兴趣,因此,他每天都在刻苦努力的学习。2000年,他直接从成都七中被保送进北大数学系。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当过讲师。最后,再来介绍一下朱歆文,他毕业于成都的一所大学。高中时期参加国家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后被选入国家队,从北大毕业以后,就去了伯克利求学。之后,就在哈佛任教,直到2012年才回到西北大学工作。这四位都是我国优秀的数学人才,只可惜,他们都选择留在了国外。这对我国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想起来着实让人心寒啊。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平面几何这些在学生时代耳熟能详的数学知识,学起来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些令不少人苦不堪言的数学知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曹一鸣却对此甘之如饴,并将数学教学与研究视为自己一生最有意义的事业。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曹一鸣心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数学,却也时常受到抨击。就拿平面几何来说,有人将其视为数学中的精华,有人却提议平面几何难度太大,在实际生活中毫无意义,应将其从数学家族中剔除。对此,曹一鸣表示,目前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数学教材中,已经很少见到平面几何的身影了。不过,西方也在反思,提出要让学生重新学习一些平面几何知识,而我国近年来的数学教材中也对其进行了缩减。“尽管教材缩减后的争议很大,但与西方相比内容还是稍多一些。教材毕竟是面向大众的,难易程度还是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标准。”多年来,伴随着深入的研究与积极的思考,曹一鸣在中国数学课程改革、国际数学教育比较研究等方面做了多项工作,身体力行地示范着一名数学老师应该怎样去教学,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他为无数学生重新定义了数学,赋予了数学新的意义;孜孜不倦地躬耕数学教育研究,面向国际社会不断发出来自中国学者的响亮声音。数学改革中的一汪春水1980年,深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曹一鸣报考了扬州师范大学数学系,经过4年数学的熏陶,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毕业后便在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从事有关数学的教学工作。谁知这一工作便是10年之久,10年间他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教学经验,也一直想进一步加深数学研究上的深度与广度。于是,带着10年数学教学的丰硕果实,曹一鸣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从单纯的数学研究转向了数学教育研究。在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他对数学教育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心得,迫切希望为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出一份力。博士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此后便一直潜心致力于数学教育研究。我国自古以来就对教育极为重视,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做了系统的探索。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以培养君子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另一位儒家大师孟子则提出了教学要具备道德伦理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与智慧。但无论何种教育理念,何种培养人才的方法,都需要学科课程作为依托才能得到具体体现。因此,教材才是最能真实、生动反映一门课程中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不止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教材在“教”与“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曹一鸣还注意到,哪怕是同一种类型的题目,不同教育水平的国家在题目的难易程度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教材开展国际比较与难易程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解决教材难度的相关问题,2013年,曹一鸣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学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理科教材国际比较研究(初中数学)”中,系统对数学课程难易程度的设定以及国际数学教育进行了重点突破,他进行了大量关于中国、日本、韩国、法国、芬兰、英国、德国、荷兰、美国、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课程标准的研究,著述颇丰,终于将心中的那份数学热情释放了出去。与此同时,他还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学育学重点课题以及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等,对多国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攻坚研究,并将系列研究整合出版了《13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评介(高中卷)》《13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评介(小学、初中卷)》《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等书,受到了国内数学教育研究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影响。面向国际的中国学者随着曹一鸣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他多次应邀到香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进行学术访问、讲学、合作研究等,与国内外数学教育顶尖团队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早在2007年,曹一鸣作为在国际社会不断崭露头角的中国数学教育人,已经参加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David Clarke教授发起的学习者视角研究(LPS:Learner’s Perspective Study),将学生置于研究的中心,无疑正契合他内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信仰。LPS可以被认为是曹一鸣开启国际合作的起点,更是他自己作为中国学者发出中国数学教育研究者声音的开始,此后,他不断深化与澳大利亚的合作,并将研究深入课堂、学生、教师、课程等多个领域。2013年,曹一鸣在与David Clarke教授进行项目合作并深入交换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困惑的过程中,发现了跨文化研究过程中的固有困境之一:课堂活动的多样性造成一些活动术语缺失,为此二者联合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芬兰、智利、捷克、韩国10个国家,发起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词典项目(The Lexicon Project: Analysing pedagogical naming system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to reconceptualise classroom practice and advance ecational theory),团队成员包括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前主席、克莱因奖得主Michèle Artigue教授,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委员会主席Markku Hannula教授,欧洲数学教育研究会共同创始人Jarmila Novotná教授等国际顶尖数学教育学者。正是在依托多项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基金(ARC)项目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基础上,他不断采用最先进的课堂观察设备、技术及研究方法,重点探究并解决了这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从学习者的视角看各国数学课堂,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术语及行为,学生在课堂中的社会性互动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关注等议题,涉及了课堂教学的多方面。曹一鸣还与美国范德堡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Paul Cobb教授联合申请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支持的项目,他们对中美高质量数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在国际数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主流国家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为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深入及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素材。此外,他作为数学学科召集人,还参与了OECD发起的课程图谱研制项目,对于我国数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上述研究不断被用于教学改进和指导课堂教学,切实彰显了曹一鸣所做的研究不断服务于基础教育实践及理念更新,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曹一鸣受到国际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可,高票当选了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委员会委员;并担任The Research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执行主编;Journal of Mathematics Ecation执行编辑。除了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学报》等中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外,还在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了英文著作两部,以及国际比较教育丛书,并发表英文期刊论文或会议论文多篇。此外,他与国外学者联合申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1项,澳大利亚国家创新基金3项,在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大会(PME)、欧洲教育研究会(ECER)、美国教育研究会(AERA)等国际重大会议上作报告。丰富的著述背后是一个学者艰辛而无私地付出,曹一鸣一点一滴地将我国数学教育不断推向国际视野。这一系列国际学术活动及已有研究的深入开展,彰显了曹一鸣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并不断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数学教育学者的声音,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化以及提升国内学者的参与度和知名度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立足未来再创佳绩完成了“中小学理科教材国际比较研究(初中数学)”这一课题的研究,曹一鸣继续思考,他认为在重视教材对教育的重要性之外,也不能忽视学生本身对教学的评价。于是,借助“互联网+”的热潮,曹一鸣基于互联网进行了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他打算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对此他提出,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后,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送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而不再是像以前如海底捞针一样,摸不着头绪。“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除了课程知识,信息技术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该研究获得了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一等奖以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二等奖。接下来,曹一鸣利用互联网对教学研究进一步加深。他于2018年申请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延续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继续利用互联网平台研究学生合作中问题解决的认知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他强调,科研中合作与交流对解决问题极为重要,单个中国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往往成绩斐然,但一遇到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他打算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此同时,曹一鸣也表示,除了加强合作,学生还要在研究中时刻保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不能一味求合,而失去对问题的质疑能力。研究无涯,孜孜不倦。一路走来,曹一鸣并不是一帆风顺,但他从未停止探索。“当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数学知识点、学生认知能力等数据进行采集时,常会遇到与设计方案相悖的情况,这样一来,千辛万苦收集到的数据很可能就弃之不用。哪怕数据采集成功,在数据分析阶段也会遇到与预想结果完全不同的情况。”如今,再谈起这些坎坷,曹一鸣也只是轻描淡写、寥寥几句后便一笑置之,在他看来,只要能在数学课程与数学教育研究上取得成果,所有的一切艰辛就都不值一提。未来,他也不会放慢脚步,带着新一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的重担,即便困难重重,他仍会砥砺前行。曹一鸣就是这样一位坚定前行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他以扎实研究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助力无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他也以国际视野展现着中国学者的风貌与智慧,也展现着数学教育的大国学者之姿;他更以默默无闻的辛劳奉献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影响着年轻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为未来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艰辛也罢,顺畅也好,他只顾踏实前行,正如诗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专家简介:曹一鸣,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生导师。江苏南通人。兼任国家教材委员会数学学科专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会委员、The Research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执行主编、Journal of Mathematics Ecation编辑、《数学教育学报》副主编等职。近年来,多次应邀赴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美国、日本、芬兰、澳门、匈牙利、英国等地访问、讲学。相关研究成果应邀在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美国教育学会第90届年会等重大国际学术会议报告。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主持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基金多项。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参与)。来源:科学中国人2019年3月(上)
很多网友说,中国的教育就是在给别人做嫁衣,想尽办法送这些成绩好的学生出国学习,当时很多的人基本上都留在了国外,很时候有人回来,为别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现象的发生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呢?老一辈中有很多优秀的数学家,那么在人才辈出的现下世界,中国数学界有没有涌现出更多的明日朝阳呢?自己的回答就已经代代表了一切。许晨阳就是其中一位,只是他学成之后并没有回国,而是选择留在了美国任教。许晨阳不是没有回到过中国,其实,在2012年他回到过祖国的怀抱,但又在2018年回到了美国麻省理工,面对外界的质疑声,他给自己的朋友留下了3句话,简单的几句话令我们思考很久。国内学风浮躁,潜心研究学术的人少之又少;论资排辈严重,对有能力的年轻人支持不够;学术造假过于严重,处罚力度不够。虽然许晨阳说的这三点很多人表示认同,但是对于他帮助别的国家建设教育事业的选择还是不能理解,一个人想要逃跑总是有理由的。就算很多的人讲说:你已经很厉害了,为什么还要 出国呢我国有多少前辈为了建设自己的祖国,依然坚持了自己爱国的心理,钱学森就是一个最好的对比,为了不让我们国家受人欺凌,他义无反顾的回国搞科研,成为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也可以选择留在美国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在他的眼里只有国家利益,没有个人得失,这是一种情怀,一种家国情怀!可以这样说,许晨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数学奇才,他在数学领域有着突出的成就,从小许晨阳的数学成绩很好,在当时的学校里也是很有名的,可以说是自己的数学力量震撼了多位的老师,在北大数学系毕业之后,随后就在美国继续留学,并且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可以这么说,在北大数院,能和他比成就,比他高的资质是没有的,有的也只是他的几分之一罢了。更何况他在2014年就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被评为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因此,科研经费对别人或许是问题,但对他许晨阳教授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212年许晨阳回到了国内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工作。许晨阳在回国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除了被评为“杰青”“长江特聘教授”等,还在2016年获得了以印度天才数学家命名的拉马努金奖。2017年,他不仅被选为庞加莱讲座教席,还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之“数学与计算机奖”,奖金100万美元。2018年,他又获得了“科学界奥斯卡”科学突破奖中的新视野数学奖。但是六年后的2018年,不知为何与再一次的回到了美国继续自己的事业。中国一手培养的数学天才就这样留在了美国不免让人惋惜,但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为什么中国留不住许晨阳?针对这样的时间,你又怎样的看法?
「我心中的好老师」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让人崇敬;有人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还有人说,老师,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而让这些花朵茁壮成长则离不开老师辛勤的付出,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用爱与汗水浇灌着每一位孩童,使他们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我心目的的好老师夏老师是这样的:2015年我步入研究生生涯,认识了我的人生导师夏老师。夏老师是一位50后,一副慈祥的脸颊,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我是夏老师的最后一届研究生,关门弟子,因为夏老师就要退休了。现在依稀记得夏老师上课的情景,很有感染力,对自己的学生很温和,在和夏老师相处的这三年来,从没有见到过夏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发过脾气。当在他们本科生做论文的时候,很多人就想选夏老师的课题,不是因为课题简单,而是因为夏老师对学生真的很好。那一年我毕业了,夏老师也退休了,夏老师就像慈父一样,关心我读研的生活,现在想想依然十分感动,夏老师您辛苦了!去年和师兄、师姐去拜访了导师夏老师,那是我毕业一年后,再次看到夏老师真的很亲切,和老师交流了工作的事情。夏老师叮嘱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要努力工作,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你们现在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好好干!夏老师带了十几位研究生,现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在这里再次和夏老师说下,老师您辛苦了。正是有了像夏老师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师对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的爱护和培养,才有了今天千千万万个不同岗位上人才发光发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牺牲自己带来希望的奉献者的爱。”在我的心目中,您既严厉,又最慈祥 ;您上课的身影,时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夏老师您辛苦了!!!#人生导师#
欢迎点击关注!01 导读大学考研已经成为很多人高考之后的又一次大考,考研人数逐年上升。大家为什么考研?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为了将来找工作的时候能够增加点筹码,能够找个好工作。与高考不同,研究生报考之前一般是先选定专业方向,复试时必须要选定导师,研究生三年,导师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上学时,导师带研究生少的每届有两三个,三届加起来有六七个人;多的一届六七个、七八个,有的导师硕士博士加起来总共有三十多个。一起聚餐的时候,都要好几桌。这么多的学生,老师一个人能指导得过来吗?肯定不能啊!02 老师数量并不少为什么一个导师带这么多学生呢?是教师资源太紧张了吗?经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高考扩招,每年我国录取几百万的大学生。四年后,又有两三百万的本科毕业生参加考研。如此多的学生,需要配备大量的老师,包括软硬件设备。虽然高考扩招刚开始出现师资短缺情况,但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高校老师已经不再紧缺了。一代数学大师丘成桐就曾经对国内大学的师资力量与哈佛大学的师资力量进行过对比。北京大学数学系有100多名教授,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教授才20多名。前者是后者的4到5倍。学生方面,北京大学有1万多本科生,哈佛大学有6400多本科生。前者仅是后者的2-3倍。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看,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是明显强于国外的。可是为什么国内一个老师却要带这么多学生呢?03 导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都可以做,都能做得面面俱到。尤其是科研这种工作,费时、费力、费钱。要想在科研方面做出点名堂,必须要付出非常大的心血和时间。而且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闻一辈子。带的学生太多,肯定指导不过来。1、学校根据老师情况招生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老师情况招生。现在很多研究生导师,尤其是硕士,一届就会带七八个学生。不要说指导每个学生的论文和课题,就是每个学生的论文题目,如果想做得好,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老师之间学生分配失衡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是与年龄、职称挂钩的。比如,教授一般比副教授可以带更多的学生。虽然学校有许多老师,但是,很多年轻老师都没有带学生的资格,或者只能指导1个或者2个。小伙伴们,你们上学时导师带几个学生?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一身儒雅书生气,一副敬业热心肠。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教学就是我喜欢的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张培国对从事了27年的教学工作总结道。对此,他解释说:自己专注做事情,尽管可以陶醉其中,但是能有机会把自己擅长领域的内容分享给别人,就没有什么辛苦可言。张培国,菏泽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27年来,他始终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潜心教书育人,瞄准科研前沿,用累累教学、科研硕果抒写一名高校教师的矢志不渝、担当作为。“他对数学怀有一种挚爱。在我看来,他就是本学科的‘标准答案’。”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于加尚说,“大家都听过张老师废寝忘食的事情。他不管时间、地点,操场上、大树下,走走停停、比比画画,哪里都是他做学问的地方。”在张培国看来,数学的学习不是坐在板凳上完成的。“在你没思路时,坐那里,再看也是没思路。所以,数学是站起来的!站起来走一走,可能就会有想法或者灵感。”“白天,主要是教学工作和教师间的业务交流。晚上9点以后,基本上都是静下来考虑正在做的科研工作。”作为应用数学重点学科负责人,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抗击疫情期间的考研辅导、建模比赛,他一项都没耽误。“他常说,有问题去办公室找我。”学生仲冲冲转述着他的话,并对老师的敬业赞叹不已:“真的!不管啥时候,想问问题都能在办公室找到张老师的身影。”考虑到疫情影响,担心学生的考研受耽误。他主动联系学习委员,咨询学生对暑假的打算。他将办公室变成考研辅导室,并将授课过程录制成视频,发到班级群,让更多学生有学习的机会。本来想考研的王晓琪,因为疫情影响,感觉在家复习效率低,于是,考研的想法就变得“模糊”。“暑假期间,在班级群里看到张老师录制的视频课,就很惊喜:觉得又有思路了,考研的想法也坚定了。”王晓琪觉得能成为张培国的学生非常幸运,“上课时,张老师会把自己的思路展示给我们,有关键点,有思考过程,更能启发我们,让我们跟着他的思路走。”张培国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荣获一、二、三等奖近30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近40项;指导学生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张培国热爱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他在数学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完成或在研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优秀科技成果奖多项,菏泽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当张培国了解到武汉医疗物资紧缺,大量一线医务人员口罩不足时,便多方筹措口罩欲捐献给武汉的医院。药店、网上买不到口罩,他便委托菏泽学院外派法国讲学的同事在国外寻找货源,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在法国一家大药房筹集到5000只医用FFP2口罩。2月12日,他出资5万元,购置5000条FFP2口罩。并在法国大使馆、蔚蓝海岸华人华侨协会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协调航班、海关、快递等系列工作,将口罩安全送达湖北慈善总会,并分发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他平淡地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尽心竭力地做好每项任务,在工作中创先争优,还要能够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奉献爱心,为国家和社会出一份力。”记者 付凤臣【来源:菏泽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楚天都市报6月17日讯(记者揭明玥 实习生易廷静)汉阳区学科带头人、区优青、市骨干教师、区中考备考专家组成员……自1998年走上三尺讲台至今,现任翠微中学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长的陈浩得到了许多荣誉。2006年至今,陈浩更是在多家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80余篇论文,为全区数学教师作专题报告18场。即将迎来新一届初中新生的他,昨天接受采访时感慨道,“教书育人是幸福的,我将一直努力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从教21年,陈浩从来没有一丝懈怠,每次备课,他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课程标准一有变化,教案也要跟着改,而且学生群体不一样,教案更要‘量身定制’。”陈浩告诉记者,课堂之外,备课、改作业、及课题研讨,都需要大量时间,占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间成为常态,但他甘之若饴。作为备课组长,在陈浩的带领下,数学教研组坚持课例研讨,每周两次集体备课,每一章的内容都有一个集备负责人,由该负责人设计该课的具体教案,包括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练习等,组内成员充分讨论修正,然后实施课堂教学。经常组织听评课,并对课程内容综合评价补充、改善提升,这些举动促进了教师备课、上课、课改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合作意识,体现了资源共享的优势。“从第一天教书起,我就反复鞭策自己,一定要以‘敬畏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陈浩回忆,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沉下心来认真钻研,通过多参加听课评课等方式,练好教材处理和课堂教学基本功;要与时俱进,进行自我充电,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教育理论、最新教育政策等;还应通过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方式总结学习成果,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据统计,2006年至今,陈浩老师在多家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80余篇论文,为全区数学教师作专题报告18场,被《中学生数理化》杂志聘为特约供稿人,参与撰写的七年级数学《课堂作业》供全市初中生使用,这样的成绩,在整个汉阳区乃至武汉市初中数学教学领域,都是屈指可数。“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是讲推理的,更是‘讲道理’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是自自然然、顺理成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多从学生的角度预设、生成问题,那么学生就不会把数学学习当做一件苦差事。”陈浩说。
清华教授比赛粉笔字,数学老师却被莫名点赞,学生:老师辛苦了(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的主导思想是弘扬正能量)清华大学一直是学生们向往的学校,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清华大学的教育资源,所以很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表示羡慕。不过,清华大学也越来越有文艺感,最近清华大学的教授们就来了一场“粉笔字大赛”,而其中一位数学老师却被莫名点赞。在这场比赛中,有一位“张真人”老师也力压群雄,他写了一手独特的三笔字,写得轻易又飞快,在学校美术老师的大力宣扬下,引来了所有实力派老师上前挑战,这确实是难得的有着文化气息的比赛,很多网友表示有眼福了。但是说到写字,女教师的字才是优雅大方,方正如框,在一些学校女老师写字会比较没有规则,特别是生物化学物理这三科的老师,简直就是到了一笔带过,你自己体会的境界!而这位女老师虽然写字速度慢,但是让人看着就舒服。而这位男数学老师却被同学点赞了,因为在数学老师群体中,能够排版得如此清晰和干净,而且从来都如此,老师上课也是讲得仔细透彻丝毫不含糊,同学们纷纷点赞数学老师,看到这里,小编也想起自己的数学老师了,当时我们数学老师可帅了,全班女生上他的课都是打着十二分精神。此后,学什么纷纷表示“老师辛苦了”,原来老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老师们经常带着科研压力给学生们备课和上课,学生希望国家不要给老师们太大的压力,很多老师准备科研考试,晚上再做一个ppt要做到凌晨两三点,确实非常辛苦了。对此,你想说什么?清华教授比赛粉笔字,数学老师却被莫名点赞,学生:老师辛苦了(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和雷同请联系作者删除)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生。在国际数学界有这样一首诗被广为流传,千古存心事,欧高黎嘉陈。这首诗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赠予陈省身先生的,诗中最后一句“欧高黎嘉陈”更是将陈省身与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四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并列。众所周知欧几里得学古希腊数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学派的创始人。高斯凭借其非欧几何和内蕴微分几何获称“数学王子”。黎曼的高维几何思想,令他一举成为对于现代数学影响最大的数学家之一。而嘉当对于活动标架法,纤维丛上的联络和对称空间的研究,可以说成就了他在几何学上不可撼动的地位,那么能够被杨振宁赋予这么高评价的陈省身又有着怎样传奇的成就,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数学大家的传奇一生。陈省身浙江嘉兴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他的不凡自小就展露无遗,小时候当同龄孩子正在调皮玩闹时,他却总是一个人捧着书默默观看。不论是历史名著,还是其他科目的专业书,他都有所涉猎,尤其是数学方面的书籍更是爱不释手。就这样凭借着优异的成绩,1926年陈省身成功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学习。在南开学习期间,陈省身与同伴好友吴大任的学习能力都很强,系主任姜立夫对他们十分赏识,还为此开了几门在那时已经算是十分高深的课程。在这种惜才爱才的校园环境里,陈省身就像一棵努力成长的大树,孜孜不倦地吸收着养分充盈自身,为之后的研究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1931年,陈省身进入清华大学开始攻读研究生。他的老师正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微分几何先驱孙光远。在老师的影响下,陈省身也开始研究摄影微分几何,并在第二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具有——对应的平面曲线对》。1934年陈艺兴身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毕业,成为了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由此可见,陈省身这几年的学习生涯是多么孤独。与此同时,难题也随之降临。因为在中国,这座名为数学的高峰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如果想要继续往上爬他应该寻找一条新途径。于是陈毅省身接受了资助,去往德国汉堡大学跟随著名几何学家布拉希开学习。在这里陈省身凭借他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聪明的头脑,勤奋的研究精神而大放异彩。1935年10月,陈省身在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了自己的两篇博士论文,而第二年初就获得了科学博士学位。陈省身不仅专业知识突飞猛进,更学到了老师的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1937年在国家最为动荡的时期,陈省身毅然放弃在法国的学习,选择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回国后陈省身就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教授,将自己在国外收获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授给自己的学生。没过多久抗战全面爆发,陈省身也随着学校一路南迁。经过漫长的颠簸路程,在云南的西南联合大学继续讲授微分几何。直到1943年,陈省身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邀请访问。这一次的出国,又再一次地改变了他的人生。在这个世界数学中心的普林斯顿,他全身心的投入大范围微分几何的研究,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出色的工作,发表了数篇匠心独具的微分几何论文,其中包括现在被称为“陈类”的理论。他的划时代的工作将微分几何和拓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整体微分几何奠定了基础。陈省身的名字从此响彻国际数学界。1945年陈省身回到中国,他认为中国再不重视高等数学上的研究,那将很难赶上其他国家的水平。于是他花费三年的时间去筹备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建设工作。1948年,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高等数学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由他一手提携起来的青年后来也成为了中国数学界的中坚力量。1960年,陈省身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教学研究,并在此一直工作到退休。当然,陈省身的选择无法避免的一些非议,有人叹息他的选择,令中国高等数学落后了十年。有人用他与华罗庚对比,最后得出一个他“不爱国”的结论。这些帽子扣在陈省身的身上却显得十分的滑稽和可笑,且不说他在祖国最为动乱的时候毅然回国,他为祖国的人才建设付出多大努力。即使在他退休后仍心系祖国数学的发展,在中美两国来回奔波。他在母校天津南开大学创立的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并为该研究所捐赠了高达数百万美金。2002年他促成了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陈省身先生对中国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他热爱祖国就像热爱数学一般,每一个人都有对其生活作为恰当的选择。我们不能去道德绑架一个学者追求学术研究的权利,更不能抹黑其对国家的赤胆忠心。200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去世,享年93岁。他生前曾立下遗嘱,将遗产一分为三,分别留给两个孩子,以及南开的数学研究所。哪怕在病重时的他还在牵挂着中国数学的发展,他最后说的一句话是,我就是不放心我们能不能做出好的数学来。他口中的我们,是他和中国一众数学的追求者,在他心中他与中国密不可分。如果说陈省身的前半生是为了数学,那么他的后半生则是为了中国的数学。这样坦荡纯粹的数学大家值得我们永远的纪念。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赞加关注,我们明天再见。
“如果把学术比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话,那么我可能正在珠峰脚下整理装备。”仅在2017至2018年度就发表了七篇SCI论文的沈烈军谦虚地说。沈烈军本科就读于沈阳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因高考与向往的华师失之交臂,他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考研到华师。为此,他四年的本科生活全都围绕着学习展开,“可能有些枯燥,但回想起来真的很充实”。大四时,沈烈军得到了华师基础数学专业硕博连读的资格。“我没有什么学术天赋,只是笨鸟先飞而已。”尽管沈烈军一直被同学称为“学霸”,但他却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足以达到这个水平。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沈烈军看到身边都是优秀的同学,他只能更加努力投入到学习中。博一上学期,沈烈军就已经把公共基础课基本修完,博二时他就有很多自主时间投入到学术研究。从事学术研究之余,他时常回顾一些基础课程,为更深入地研究夯实基础。基于数学的学科特点,他争取把每个知识点钻研透彻,他说:“知识的盲点往往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起始点。”沈烈军真正开始在学术研究上有所进展是在博一下学期,这时候他开始了第一篇SCI论文的创作。在导师尧小华教授耐心指导下,他积累了写论文的经验,也增强了对博士阶段学习的信心。谈及导师,生性内敛的沈烈军满怀感激。在一篇论文投稿时,审稿人提出要构造一个具体的例子辅助论证,否则这篇论文将不推荐发表。他和导师尝试了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经历了复杂的操作来验证,在一遍一遍的推理演算下,他们找到了可辅助论证的例子,最终成功通过审稿。“如果没有导师,或许我整个论文写作都会处在瓶颈期。”回忆起十年大学生活,沈烈军“沉迷”于数学学习与研究。在他看来,本科期间打好专业课基础非常重要,这样在攻读研究生时,才能更好地接受导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向更高层次的研究挺进。“每个人应该在特定的时间段做好应该做的事。”沈烈军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也在每一个阶段稳步成长着。“如果没有意外,数学教师就是我未来的职业。”高考填志愿时仅仅因为“感觉平时比较喜欢数学”就选择了这个专业的沈烈军也没想到,如今自己规划的未来都与数学有关。凭借这份对数学虔诚的热爱,沈烈军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得更远。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汪宇龙 于玥 文字:陈淇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