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纽约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课程以其出色的教学能力而出名,对课堂上的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内在的共情心,以服务于社会工作实践,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课程研究的重点在于以建立关系为中心,反应其与个体,群体和家庭相处融程度如何。课程正是围绕着这一目的出发,为学生提供全面且有深度的课程。那么纽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申请条件是什么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希望能为各位留学生小伙伴提供一些借鉴。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入学要求:一、学历要求:1.本科毕业;2.GPA最低3.0;二、语言要求:1.托福笔考620,网考100,机考260以上;2.无双录取;三、其他要求:需提交GRE成绩。四、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申请材料:1.在线申请表和申请费;2.语言成绩单;3.大学毕业证书;4.大学学习成绩单;5.推荐信三封;6.个人陈述;美国留学定位选校想试试以自己的个人成绩能申请到国外什么层次的大学?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如下小程序)一键定位。使用方法:把你的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211/985/双非)等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参考他们的案例对比一下自己的情况,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我国的教育发展迅速从以前的大学生是稀世珍宝到现在的遍地都是,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但是同时也反应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教育目前正处于两极分化严重的状态,越是那些国家重点大学越是对学生跟老师的要求越高越严格,而那些普通的大学,大学里从老师到学生每天都在混日子等着毕业。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明令禁止国内各大高校存在的各种清考政策,本科生毕业的质量关口要把控好。随着本科毕业生不断地增加本科文凭已经不值钱了,就业单位在招人的时候提高了标准,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将硕士研究生视为最低门槛。甚至博士生也没有幸免于难很,面对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很多博士生毕业生后成为了老师。很多攻读研究生的并不是真正热爱科研,而是为了能够有一个研究生的学历来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毕业成了中国高校在读研究生们唯一的愿望,为此也绞尽脑汁。也有很多的保研学生在进入研究生行业之后,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差别是有多大。复旦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在说国内研究生时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些研究生的思想还停留在本科压根就不对科研跟毕业论文上心,还经常去参加社团活动和各种找工作的实践。让许多饱受高校考核的教授们感到极大的担忧,甚至连我们的袁隆平教授都说过不想去培养博士跟研究生,太费精力跟脑细胞了可能我们觉得袁隆平教授在偷懒,然而不是的这是负责任的表现。任何一个有科研理想负责任的研究生导师,都非常清楚的知道要想培养出一名出色的研究生是很困难的。而在现在一切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本科毕业生科研动手能力很差,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人总是说我们国人考试非常厉害。当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一名研究生时,发现这名学生对枯燥辛苦的科研压根就不感兴趣。有些大学的教授疼惜地说道,耗费巨大的精力培养出的研究生,毕业后却拒绝继续深造直接踏入了社会工作。只有热爱科学研究的人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的代表施一公曾经痛心地说:“有这么多的清华学子和自己一起出国留学,但没有多少同学科研成功!并非这些清华、北大的学生没有科研天赋,而是太聪明太务实更多地选择了那些轻松又挣钱的工作,而对科学研究毫无兴趣只对赚钱感兴趣。目标明确的应用科学和看不到方向的基础科学相比,基础科学不但赚不到钱更多的是枯燥无味而且还得投入巨大的精力跟时间,可能到最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面对不一定有收获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去不断探索的基础科学,很多研究生们都会望而却步。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分享贴(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53)法语(254)德语(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关注公中号:致硕考研社会工作硕士点北京大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学(女性学、社会保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复试内容:1、英语听力:按照学校要求,在复试阶段进行外语听力测试,听力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中。2、专业复试:1)复试方式:口试2)复试时间、地点:社会工作硕士:3月28日上午10:30地点: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65会议室(267会议室等候)3)复试程序:请提前20分钟到社会学系等候会议室签到,并抽取序号,考生将按照序号依次参加复试。3、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标准为每人100元(请于复试前提交到社会学系财务室)。录取办法:1、初取以考生的加权总成绩名次为准。2、复试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3、总成绩核算办法: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听力成绩满分为3分。总成绩=初试4门总成绩*70%/5+复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满分3分)。前期我是背书和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本书我都做了相应的笔记,甚至自己写了本真题及预测,自己用大白纸做的笔记本。到最后临近考试我就只来得及过一过自己做的笔记,以点带面的回顾一下知识点。我是习惯手写,有的同学电子笔记也挺好的,看自己习惯。我刚开始大概一天两个章节,一周背一本书,后面一天过五六章,将近小半本,一周差不多背两本。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不要求自己背的特别熟重在理解,考前开始第二遍冲刺记忆,那时候效率会特别高。参考书我大概过了两遍,我认为重点的书目或者章节三遍。建议大家背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考试的时候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加上一些关键词和要点去答的题目。我看到绿皮个案工作里面叙事治疗这块内容的时候我没理解,就在网上买了本《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这本书看的很快,看完就懂了。然后我顺带把后现代、建构主义和叙事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理消化了。强调一点,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很重要。考北大社工需要看的书目是比较多的,大家也不用怕,把大任务切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制定好复习计划,按部就班去准备就行。如果自身基础差或者完全是跨专业可以考虑报班辅导,关于辅导班我选择的是致硕口译专业课一对一,选择原因最重要的是最早做北大的辅导班,不管是环境还是机构地址都是我跟家人亲自去考察了最终定下来的,并没有在宣传机构,如果当初不选择辅导,我肯定是不可能一年顺利录取,一路走来确实从内心感谢机构的老师和同学们!社工原理有时候学校会考察一些比较细致的知识点,所以看书需要细致一些。社工实务会考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一般有计算题和选择题(对我来说这块是专业课里面最难的)专业课,除了要吃透参考书,还需要看看北大老师或者其他社工大佬的论文,尽量多看一些书籍和资料,延伸扩展。其实如果真正的吃透那么十几本参考书也够用了,问题是很多同学并没有复习到位,也无法灵活调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大家看的同样的书考出来的成绩却高的高,低的低。
发现没有什么南京农业大学的经验分享,南农是信息非常公开透明的一所学校 近几年报录比 初试分数排名官网都会公布,给南农打call! 专 业 课初试有四本书 《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体版本和考试大纲官网上有)报考学校前可以联系学长学姐找到近几年初试真题!(很重要)了解老师出题重点和出题角度。复习前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要有个规划。5-6月可以先把专业书整体看一遍,了解大致框架,把真题对应的页码做上记号(几年真题做上记号后会发现考点重点较集中)7-8月再把四本书过一遍,尝试自己在笔记本上罗列书的整体框架(切记不要大段大段的抄书)9-12月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背书(背了忘是很正常,刚开始会很艰难,一段话我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但是背了一遍后速度会越来越快,还有不要跟别人比书背的次数,我才背两遍的时候有的考武大的学霸已经背了六七遍~把握好自己的进度就好,心态很重要)然后可以看一看近期社会工作的热点问题(比如去年是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报考学校老师的论文和社会工作大牛最新发表的论文公 共 课1.英语很烂的人现在就该抓紧背单词了,单词是英语学好的基础,哈哈哈,每天早上会花一个小时背单词,6月前可以做2002-2008年英语一的阅读,把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都写在单词本上,反复背诵。7-8月英语一阅读做完(题型不同所以英语一可以只做阅读)。9月份后可以系统做英语二卷子。(具体方法自行摸索,每个人不一样)英语要多做多练多总结。11月份就可以开始背大作文小作文了,血泪总结太晚了会背不完,作文背了一定要默写仿写。2. 政治前期肖秀荣1000题结合文都精简版的各章讲义看。中期背背讲义。后期做做肖秀荣8套、4套卷(主要是大题,选择题和真题有区别但是基础打得好背好了也不用太担心)还有任燕翔蒋中挺等等老师的大题都可以看一看,热点考点都是相通的只是出题角度。复 试1.复试笔试参考书目绿皮书《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笔试150分, 血与泪的教训告诉大家要好好复习.2.面试(英语+专业面试在一起)强烈建议看看《社会政策这本书 复试 面试专业抽题有很多相关的 本专业的一定会问你有哪些专业实践,平时要 主要专业实践的积累,同时多看看专业论文。心 得 体 会心态很重要,保持心态的稳定会促进学习的效率,不要和别人比,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度心里有数就行。学习状态差的时候可以出去走走买买东西吃一吃,找朋友男朋友聊聊天舒缓压力。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学校走下去就行啦!觉得自己差的(比如我)就加倍努力,笨鸟先飞。大家加油!(联系方式QQ:270069529)只要愿为自己努力,世界就会给你惊喜!
华南农业大学于2014年获得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培养资格,2015年正式招生。一般每年9月向考生公布下一年度的硕士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经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和保研推免选拔形式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学业,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书。 小编查阅华南农业大学官网和学长/学姐考研经验资料,统计出华南农业大学历年社会工作考研的数据如下:2018年录取情况:全日制:14人,推免:7人,报考人数:128人,复试分数线:315,入围人数:27人。今年的专业课试卷偏难,初试复试成绩各占50%。非全日制实际录取人数:24人.2018年复试分数线=国家线(315)2017年录取情况:全日制:17人,推免:3人,报考人数:110人,复试分数线:310,复试人数:33人。实际录取人数:33+3(推免)非全日制拟录取40-50人,复试人数:52人。实际录取人数:48人(含调剂9人)2017年复试分数线=国家线(310)2017年约有一半人过国家线, 非全日制市场招生人数较多, 非全日制复试人数达不到招生数。2017非全过国家线=录取;国家宣布从2017年开始,全日制和非全的毕业证要注明“全”与“非全”,非全报考人数减少,这增加了非全的招生难度,所以今年非全扩招较多。2017全日制有33人进入复试机会,只录取17人,另外3个推免名额,刷了一半。最后内部协调结果是:33人全录取,2017全日制过国家线=录取。2016年录取情况:全日制:27人,推免:3人,报考人数:106人,复试分数线:348,复试人数:33人。2016年,华农复试分数线飙到348,远高于国家线(315),这年入学的,其毕业证不区分全日制和非全;华农把2016年全日制和非全合并,并鼓励非全转去全日制(因为毕业证无分别)2016年复试分数线(348)远高于国家线(315)2015年录取情况:全日制:27人,推免:3人,报考人数:109人,复试分数线:300,复试人数:56人。拟录取:55人。2015年是第一届MSW招生,约有一半人过国家线,国家线(300)就是复试线,过线就有复试机会,进了复试的几乎全录取;2015过国家线=录取以上数据明显反映出华南农业大社会工作的考研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考研难度逐年上升。
翻开我的考研日记,思绪万千,有一些话想和你们唠唠。考研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不经历的人不会知道,你必须主动孤独,默默忍受,心中的一个执念在支撑着你,你不得不步履匆匆,不得不蓬头垢面,迎着朝阳,伴着晚霞;一路上,也曾遇见最美的风景。郑州的秋天,没有一个像2019秋天一样安静,下午背书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喜欢在一个巨大的窗户前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郑州的冬天,没有一个像2019冬天一样安静,下雪时我不喜欢撑伞,雪落在身上,眉毛上,最开心。这段经历时痛苦、回忆时美好的时光,想和大家分享的,有几个比较特殊的日子。8月6号,经历了好几个月的自我斗争,终于决定把目标学校换为人大。人大的题目灵活性还是很强的,这是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原因,但是只要用心准备,方法科学,高分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这么晚换学校心里是非常没底的,但是我不想辜负自己。决定做出以后,参考书全部重新买,群啊、学长学姐、经验贴一个一个自己找,有点辛苦,但是从心底的开心和坚定。还有脚底,那几天走路都带风。2月15号下午出初试成绩,当时我在上海打工,上班不可以玩手机。只能趁上厕所的时间查成绩,成绩刷出来那一刻,我高兴地叫了出来。作为过来人,我深深地知道你们的每一个疑惑,懂你们的无助与害怕。当时自己学校也没有亲学长学姐,好不容易在一个群里联系到一个刚考上的学姐。买完资料以后就再也没理我。所以很希望你们遇到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带路人。关于具体的日程安排,我希望你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照搬我或者任何人的计划。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同,照搬别人的计划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想法。这里我简单说一下我的时间表,给你们提供一些参考~社工考研一共四科,政治、英语、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各个科目准备开始时间各异,复习特点也各有不同。3月——4月决定学校,买买参考书资料(资料同种类型不建议太多,一本适合自己的足矣,比如单词书:恋恋有词)4月——6月英语:边看朱伟老师单词视领,边背单词,同时紧跟何凯文老师的每日一句。专业课:参考书目广泛阅读,不细读。列出每本书的框架,做到心中有数6月末知道你们有期未考啦。我当时也是把考研放了一放,专心期末考,大三专业课还是很多的。7月——8月回家小作休息,并制定暑期计划(我是比较爱作计划的,长期中期短期计划都爱做。喜欢每天计划表完成之后心满意足的回宿舍的感觉)英:真题阅读,我是先做了英一,后做了英二。这样时间刚好而且会感觉英二很简单,不然只做英二真题的话太少了,真题宝贵。刷几遍全看个人基础和感觉吧,我是英一刷了两遍,英二刷了三遍。专业课:第二遍看书,细看,并且开始背。第一遍背到吐血,但是相信我,只要背完第一遍,2345遍非常之轻松啦。9月——10月英语:阅读不再是重点,开始攻克翻译、完型、新题型。Tip:集中10天(天数自己把握)攻克一种题型比较有手感专业课:背背背(结合历年真题划出重点章节,不过人大的那几本超重点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几乎每章都是重点。政治:注意啦!最晚9月份也要开始啦。政治分为选择题和论述题。前期主攻选择题,我是一边看徐涛老师的视频一边过知识点。(有很多老师都是不错哒,可以综合各家之长,也可只宠一人)11月——12月英语:作文提上日程(真的不用准备过早)。保持全套做题手感,考前留几套真题掐表模拟。专业课:继续背书,考前进行模拟。(模拟的好处我真的不用讲了吧,听话,模拟不是浪费时间!考完你会回来谢我的)政治:选择题继续过,同时肖四、肖八上市就开始背。(肖大神还是肖大神)以我亲身经验, 暑假和11、12月状态最好。我中间的几个月也是几近放弃状态,每天就睡到10点才起。不过, 有人陪着真好。幸亏倒计时50天的时候遇到了我男票, 重新燃起动力。我考研的时候整个人是比较焦虑的,需要安慰和陪伴。他会每天陪我起床,安慰我的小情绪,只要我需要,他会一直在。还有同班的小伙伴,也给予了很多很多帮助。这种感情就跟战友情一样一样的。考研复试复试的比例只有30%,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短时间集中准备就可以了,不过人大留给大家准备复试的时间其实也挺短的。成绩出来不久,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新祥旭的复试班次,重点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还有准备英文自我介绍。面试过程中不用说自己获得的奖项,重点放在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踏实学习的决心。上午是笔试,中文是一个半小时,四道论述。1. 对医务社工的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原则和方法。2. 谈一谈人在情境中视角的理解3. 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的理论依据与结合路径4. 社区工作的方法。英语笔试一个小时,论述二选一一个是老年抑郁症一个是案例分析下午是面试,我是第三组的第一个,紧张到嗓子眼。进去教室坐下,李迎生大大坐在正中间,OMG!进去我先递上了我的简历,然后老师示意我坐下。先是中文介绍,然后一个英语问题,然后是中文问题。由于我有简历,老师主要是针对我的实习经历和学生工作提问的。个人认为老师还是比较重视个人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对于实习经历比较感兴趣。好啦,说的差不多啦。总之呢,别害怕,既然选择一个高的目标,就要拿出与之相配的努力来!有些东西,该放下的就要放下。谁不是一边想着放弃一边继续努力呢?你要相信自己(信念),更要继读努力(行动)。不要担心考不好怎么办,现在把每一步走好了,基础打牢了,结果不会亏待你。考研,更像是一个人的battle。你需要做好的是管理,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时间,甚至管理自己的生理。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加油啊!年轻人!附:专业课参考书目 超超超超重点社工概论 李迎生(最新版)社工中级原理社工中级实务个案工作(隋玉杰)社会政策 (关信平,绿皮的那本) 重点小组工作 (绿皮就可以)社区工作(绿皮)社会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比较详细,放在手边随时查阅社工的理论)社工概论(王思斌,北大。社工领头人,看看) l 注:以上书买二手就行 哈哈哈哈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也是最早开始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的国内高校之一,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招生工作,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招生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毕业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分为全国统考、单独考试及推荐免试。复试由我校招生单位按规定组织,一般每年9月向考生公布下一年度的硕士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经上述选拔形式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学业,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书。 根据中山大学官网和学长/学姐提供的资料,小编统计出部分中山大学历年社会工作考研的数据,具体情况如下: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24人,推免:17人,少干:2人,全日制计:43人。非全日制:15人。合计录取人数:58人根据两位学姐提供的数据,上线复试人数为110-120人,复试刷掉60人左右。2017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30人,推免:5人,全日制计:35人,非全日制:21人。合计录取人数:56人。报考人数:全日制报考:218人, 非全日制报考:90人。2016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35人,推免:6人,全日制计:41人,非全日制:6人。合计录取人数:47人。报考人数:全日制报考:168人, 非全日制报考:76人。2015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40人,推免:11人,全日制计:51人, 报考人数:141人。2014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40人,推免:17人,全日制计:57人, 报考人数:196人。2013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40人,推免:16人,全日制计:56人, 报考人数:206人。2012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40人,推免:19人,全日制计:59人, 报考人数:163人。2011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50人,推免:11人,全日制计:61人, 报考人数:89人。2010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52人,推免:12人,全日制计:64人, 报考人数:75人。2009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13人,推免:8人,全日制计:21人, 报考人数:104人。历年报录比:2017年总报录比为17.35%,其中全日制为13.76%,而非全日制为23.3%;2016年总报录比为16.80%,其中全日制为20.83%,而非全日制为7.9%;2015年为28.37%;2014年为20.41%;2013年为19.42%;2012年为24.54%;2011年为56.18%;2010年为69.33%;2009年为12.5%;以上数据明显反映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的考研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竞争热度逐年上升。
读研好还是工作好,在前两年我也曾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我也曾动摇过、迷茫过…毕竟在人生路上,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就意味着我们要走的路不一样,所以做出选择时一定要经过慎重的考虑与深思熟虑才行。而不能任性做决定。因为我们若是选择考研,我们在其它同学工作时我们还要继续读书,在学习上钻研。自己又能否做到心无旁骛?如果我们选择工作,那么进入社会后会不会为自己当初没有选择考研而懊悔?那么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有何区别?究竟是读研好还是工作好呢?我身边不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下吧。网友一:从毕业到今年正好工作了三年,如今拿着月入几千的工资,怎么说呢,也算是能养活自己,但总跟我抱怨工作太累、总是加班、和同事相处太复杂,勾心斗角,说很怀念读书时候的日子,无忧无虑又很单纯,叫我定要好好珍惜读书时光,虽然不是很明白他们的苦楚但也多多少少能体会到,每个月收到的工资是每天按时上班,不可避免的加班,有时候甚至没有周末双休换来的,所以必然是没有懒觉时光的。当然为此换来的是随时随地凭心情的购物买东西,不会受父母金钱的制约,自己的事情也可以自己做决定,不再受学校,父母的管束。网友二:说起来有些扎心,如今我们面临的是就业压力,而相比已经工作的同学来说,他们这三年不仅没有赚钱还在付钱读书,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学费是很贵的,虽说有国家补贴但是相比已经工作的,自然还是负收入的,对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读研究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因为在你学习的这三年如果工作的话都可以养家糊口了,不过这样的对比也是没有意义的,毕竟凡事我们眼光都应该放得长远些,不应计较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对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来说读研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可以扩宽自己的眼界,学习到更深层的知识,重要的是可以结实到更高水平的朋友。怎么说呢,读研人的眼界、圈子和工作的人相比确实是不一样的,没有社会阿谀奉承的熏陶,也算是一股清流,相比直接工作的人,他们读研毕业后面对的就业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当然会是更高的台阶,更专业的工作,少了很多无脑的工作,工资待遇也自然会好很多。网友三:我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师兄师姐,虽说相比直接工作了的,缺少了几年的工作经验,但天下没有白吃的亏,那些看似白费的力气,最终也会在某一刻成为我们的盔甲,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要有不怕吃亏的格局,才能有力气赶更远的路。且不说他们的工资待遇是比直接工作的要好,他们的发展前景也是比直接工作的要更有盼头,他们站在的是更高的一个台阶,他们的对手不是自己的同级,而是那些本科、研究生亦或是博士都是985、211的学生,这样一说想必差距也就一目了然了。网友四:说读研好还是工作好本就是一个双选题,不论对错,而在于做选择的人。上面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没有意外情况发生的条件下的占大部分现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有人专科毕业奋斗五年后就是某企业的老总,有人研究生毕业也只能找到一个勉强维持生计的工作,也有不学无术却可以回家继承家族企业的浪子,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也是公平的。网友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有赞成考研,也有赞成读书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一、院校选择我本科就读于南方一所普通二本院校,考研这个想法在高考失利后就开始萌芽。大学四年,随着不断接触一流高校的同学,逐渐发现我与他们的能力差距,平台差异巨大。因此“考研,考好学校的研”这个念头愈来愈强烈。最终确定下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考量。首先,社科院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类最高学府,在专业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会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其次,社科院位于北京,与我家距离较近,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社科院成了不二之选。二、招生分析2018年10月社科院发布考研大纲,统招45个,推免生6个。最终统考招收59个,分数线为350分。从招收名额上来看,社科院存在一定优势,并且随着MSW逐渐被社会熟知认可,近年来统招名额呈上升趋势。目前社科院官网提供的参考书共有三本(2018年有4本),因此从考试内容、招生名额、报录比等方面来考虑,社科院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所高校。三、复习经验在2018年4月份确定了报考学校之后,我便开始了备考长路。1、考研英语单词部分。我先购买了朱伟“恋词”系列丛书以及网课,第一遍在听网课的同时将知识点摘录到笔记本上,第二遍听网课的时候将重点知识(主要是指听完两遍之后仍然觉得很难记忆的要点)摘录到资料书上。由于本科四年没有培养好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备考初期经常很难进入状态,在此给大家提两点建议。1、朱伟老师讲课幽默诙谐,经常会在讲课的同时穿插部分故事情节,通常听完两三节课就会花费半天的时间,还会觉得自己很累。所以这里建议大家在听课的时候打开倍速,或者在听课直接跳到知识点部分,用同样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点。2、在自己很难进入状态时不要想着先去看一会儿手机或者出去溜达一下,最好拿出自己写过的笔记,一遍一遍地看,几次重复之后就会慢慢恢复到学习状态。真题部分。备考期间只购买了英语一、英语二的历年真题,这里建议大家不要购买市面上眼花缭乱的预测题,因为难度不一,会让大家做的心态很崩溃,只要将历年真题琢磨透彻,英语就没什么困难,并且还在无形中锻炼了练习翻译题型的能力。在决定考研的第一天到考前的最后一天,大家都不要停止背单词,我一直在用一个“墨墨记单词”这个app,它会记录你的记忆曲线,帮你重复前段时间记不牢固的单词并且不断重复,是个非常高效的学习工具。2、考研政治政治复习我开始的很晚,虽然没什么经验可以提供,但是可以把教训跟大家分享。我是文科考生,在政治复习中一直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可以凭借高中学到的东西应付一下考研政治,但是我10月底开始做肖老1000题并且同篇全错的时候就慌了。那个时候身边的同学1000题多少都刷过一两遍了,我情绪一度特别崩溃。后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开始看徐涛的网课(肖老师网课讲的有点枯燥,容易走神,不建议看),涛涛讲课特别幽默,我每天晚上抽出固定两个小时看网课,记笔记,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就听音频,重复知识点,做“精讲细练”的课后练习,(这个时候基本放弃1000题,但是建议大家不要冒这个险)后来做预测卷的时候选择题错误率基本控制住了。政治这门课的框架整理真的很重要,并且不要尝试直接背整理好的框架,要自己在资料书、网课中提取知识要点并且整理,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关于政治大题,希望大家以“肖四肖八为主线,徐涛小黄书为补充”,把这些大佬的预测题背的滚瓜烂熟,考研政治就问题不大了。3、考研专业课社科院官网提供的专业书有四本,分别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行政》。由于参考书不算多,我在八月初才开始复习专业课,为了提高效率,少走些弯路,我就去知乎上提问,逛帖子。发现原来专业课报辅导班的情况还挺多的,后来通过咨询和对比选择了新祥旭考研辅导机构,专业课是一对一的辅导,有了老师的指导和规划,复习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总体是这样进行的:在复习初期,每本书分别用半天的时间翻阅一遍,了解每本书的主要内容,在翻阅完参考书之后,将每本书的一、二、三级标题分别摘抄到纸上形成专业课大纲,使课本条理更加清晰。然后将每年的真题在课本上标志出来,同时在大纲上标志出来,这样复习的过程中会有侧重点地进行背诵,真题出现的章节都作为复习的重点。最后在背诵专业课的时候,我先讲课本背熟,然后以大纲为主,进行提示性背诵。在10月下旬,重复背诵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记忆空白的地方,所以我开始以大纲为提示进行课本默写,每天默写两章内容,记不住的地方就空着,全部默写完之后用红笔在刚才空着的地方进行补充,四本书默写完之后,再重新将之前红笔补充的地方进行默写,这种补漏式的复习让我讲每本专业书的架构以及内容牢牢记住了,以至于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提到一个专业名词我就能够发散式的联想到四本书上所有有关这个名词的内容。这是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考研时间有限,题量较大,只有将知识点熟练掌握,才能在答题的时候写全面,写丰富。四、考研复试终于讲到复试了,复试的准备中,新祥旭也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一方面得到了社科院社工专业学长的指导,另一方面免费参加了机构举办的口语班课和模拟复试。社科院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专业课面试三大部分。笔试内容与初试无异,在笔试准备时又可以用到之前所说的“专业课大纲”,能够较快的让我们回忆起之前背诵的内容。英语面试主要以自我介绍为主,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自我介绍来提问问题,所以在准备自我介绍时要将老师可能问到的点罗列出来,并且准备好答案,不要在这部分给自己挖坑。专业课面试是分组面试,每组老师随机,社科院老师都非常和蔼,面试也是以问答式聊天的方式进行,所以大家只需要将自己的简历准备好,把心态调整好,把面试当作与社工届大佬的一次专业交流就好啦。五、学姐寄语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为自己背不完的专业课崩溃大哭,今年已经坐在小院的宿舍跟大家分享备考经验了。备考那一年听了很多鸡汤,受了很多挫折,掉了很多头发,不得不说,我是万千上岸者中最普通的一个,也是万千考研者中最幸运的一个。20年备考已经接近尾声了,你可能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崩溃后的自愈,可能在这段黯淡无光的日子里濒临放弃,听我说,翻过你面前的那座山,明年今日就会有人像今天的你一样,听你讲自己的故事。加油!
社会学给我带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大抵是在探索知识、探究社会问题表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时所收获的满足感。在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专业就读期间,我曾经在国内一家民办的自闭症儿童关怀学校做志愿者。那里的孩子们年纪各不相同,大一些的已经十几岁,年纪小的则只有学龄前。其中不少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往往需要从早到晚 24 小时的看护和陪伴,而我们的角色,便是在白天把孩子们的家长 “解放出来”,以减轻他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照料孩子的负担。自闭症儿童的照护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容不得一丁点注意力的分散,因此每个孩子都会被分配到一名相应的志愿者来陪伴和照顾他们——在志愿服务的日子里,孩子和他们对应的志愿者,就是彼此生活的全部。我所负责照看陪伴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男孩由他母亲带到这里。母子俩原本生活在北方一个闭塞、不发达的小县城,孩子的父亲在当地干活谋生。在小县城里,自闭症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并不能被正当地看待。当地没有为他们开设的特殊学校和照看中心,更极端的是,由于人们对自闭症缺乏足够的理性认知,许多人无法将其视为一种身体与精神的医学障碍,因此,自闭症儿童在当地难免遭到来自各种群体的异样目光和歧视。迫不得已,男孩母亲只好辞去工作,独自把孩子带来北京。那次我切实感受到了一个普通家庭遭受的撕裂。其实男孩的母亲并没有受过多少所谓的 “高等教育”,但我记得,她在谈起过去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时曾对我说,她相信那些当地人未必是出于恶意而排斥自己的孩子,更多地,可能是出于不了解而产生的抵触,她能够理解,也不会因此怪罪他们。这位平凡的母亲身上所展现出的宽容和共情,让我颇受感动。其实当时自己所做的事情与社会工作这一领域更加贴近,但当我们回到课堂去探讨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时,视角则会落到更多宏观的问题上,譬如各类机构组织对于这些孩子在接受基础教育上的态度和操作形式、自闭症儿童和他们所处家庭的纽带、民办机构与官方政策之间的张力等等。有人会觉得,相对于社会工作更多将精力倾注到某个群体和其中的个体本身而言,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太 “空泛” 了,未必能通过这些宏观研究导出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来。但事实上,仅仅针对自闭症这一议题,目前国内在理论和实操研究上依然有所欠缺。我觉得,社会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将我的视角放大了:这样我得以在审视问题时将自身抽离出来,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从中形成更理智的判断,而非仅仅被情绪绑架。对思考方式的塑造,也是社会学研究吸引我的一大原因。感触颇深的另一件事,是前些日子的 N 号房事件。当时我的朋友转给我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运用了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了 N 号房事件和背后的结构性成因。朋友告诉我,那阵子在网上看到的许多文章只是仅仅停留在情感上的抨击,却鲜有人能从理论分析出发,来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才意识到,原先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期间所熟练运用的方法和观察视角,对于更普遍的大众来说未必是稀松平常的。这也让我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从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上来说,是具备公共价值和长远意义的。在本科毕业之后,我曾经去英国杜伦大学读了一个金融管理硕士,而后也做过两段与金融相关的全职工作。但在这两三年的尝试和探索中,我逐渐发现自己内心所向往的,依然是最初的那个方向。其实我们许多人在工作以后往往容易陷入一个盲目做事的陷阱:接到领导的任务,就去机械性地操作、然后上交,却很少去复盘扪心自问,我们做这项任务的意义在哪里,它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收获?这也是过去一年里我反复思量的问题。当我逐渐发现自己仍对社会学理论研究具有持久热情时,我决定重启自己的学术旅程,再去申请一个社会学硕士项目。我在准备申请的时候,正好看到我本科学校北工大的公众号上有介绍灯塔学院。作为高校官方公众号,在做介绍宣传的时候一定是有所筛选的,所以第一印象觉得这家机构应该蛮靠谱的,于是就去灯塔找到了各位老师们。记得第一次和 Theo 聊,他给我把各个专业的情况都介绍得非常全面和详细,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会向我详细了解申请社会学的长远规划,自己未来计划研究什么方向。由于美国社会学硕士项目确实较少,他也告诉我,如果要往自己想研究的方向走,还可以通过哪些专业来实现。后来选校的时候,我在灯塔学院的申请执行顾问也建议我可以在申请社会学的同时,补充几个社会工作项目,一方面从我过往经历来看会比较匹配,另一方面也能扩大选择的范围。灯塔学院的老师会主动关注学生申请中的需求,在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给出理性的分析和建议,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负责的。另外,我的文书编辑给我留下的印象真的很深刻。我去年是在职申请的,整个流程开始的时候已经不早了,10 月与灯塔敲定合作,11 月才准备语言考试。(非常晚的时间,不建议大家这么晚啦)正好到了年底,公司业务非常繁忙,我在负责协助统筹安排六七百人的年会。那时一度忙到焦头烂额,天天加班到晚上 11、12 点,回家之后还要复习考试、准备申请材料。那时候因为工作实在很忙,提交给灯塔老师们的经历素材其实挺乱的。有时候自己写了一部分,会觉得焦虑、写不下去,不知道自己应该在文书里如何表达,但很诧异的是,我在灯塔的文书编辑老师给到我的文书,都把我内心想表达但逻辑上没说清楚的内容,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说实话,前几年申请英国的时候,我对于文书不算特别上心。但这次很不一样,从定故事线到撰写再到修改,我和我的文书编辑反复沟通了好几次。灯塔里的老师也会了解清楚我的想法和意见,并且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为我改出多种版本的文书。有一次我在拿到某所学校的文书后,一开始觉得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于是想试着根据学校的要求重新梳理一下逻辑,结果当我试着自己在重组文章结构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我的文书编辑为我写作的文书已经满足了所有要求了呀。后来,我和同学还把自己的申请文书给曾经教过我同学口语的外国老师看过,当时外国老师读完之后大为赞许,告诉我说:文书的逻辑和语言都非常好。如果拥有这样的语言功底,完全不需要担心所有的语言考试。总之,我在灯塔的申请团队,尤其是文书编辑真的非常懂我,写得也特别好,必须要给灯塔文书一个满分!整个申请季,好在有灯塔的老师们帮忙,着实为我减轻了不少压力。所以,真的有必要为大家安利一下这家靠谱优秀的机构呐!口述 / Nara 编辑 / LY每一篇优质内容均为原创推送这件事,灯塔学院已经坚持了 4 年